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具排代体积表

钻具排代体积表

钻具排代体积表
钻具排代体积表

钻柱内容积

环空容积

摄氏度换成华氏度: 32+(℃×1.8)

华氏度换成摄氏度:(o F-℃)×5÷9

1英尺= 12英寸 bbl____桶(barrel)

1米= 3.281英尺 lbs____磅(pounds)

1英寸= 2.54厘米 gal____加仑(gallons) 1磅= 0.4536公斤 ppb_______lbs/bbl

1桶= 42加仑= 5.61立方英尺= 0.1509立方米

1大气压= 14.7 PSI psi_______lbs/in2

1PSI = 6.895 KPa ppg_______lbs/gal

1 g/cm3= 8.34 lbs/gal

1 lbs/bbl= 2.85 kg/m3

桶当量:1 lbs/bbl=1 g/350ml

常用物资密度: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固体料仓的选型

固体料仓 一、固体料仓简介 料仓的种类繁多,其结构和制造工艺也相差甚远。其中金属板制料仓具有占地面积小,具有先进的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高,能够保证储存物料的质量等优点,成为工业料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石油、化工、化纤、粮食、建筑等行业中广泛采用金属板制料仓。考虑到储存的是松散的固体物料,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积料等不利影响,所以通常将仓壳筒设计为受力均匀、流动性较好的长圆筒形,也就是所谓的筒仓,料仓的顶部为拱顶型或锥顶形,料仓底部为锥体形。 焊制料仓是目前行业中的主要形式,料仓结构包括仓壳顶、仓壳锥体、仓壳圆筒、支座、接管和法兰、梯子平台等部位。 二、料仓容积 料仓的容积包括底部的锥体容积与筒仓容积之和。其容积由所成物料的体积来确定。 固体物料的体积的确定可根据出料流量与要储存的天数来确定。

三、料仓壳体的确定 1.仓壳顶结构 料仓仓壳顶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自支撑式锥顶和自支撑式拱顶,自支撑式拱顶又分为封头顶和球冠顶两种。 当料仓直径较小时从制造的简便考虑优先采用自支撑式锥顶或者椭圆形封头作为仓顶,根据需要有时也可以采用蝶形封头。 2.仓壳锥体 2.1仓壳锥体形式 仓壳锥体一般采用大端无折边锥形封头和大端带折边锥形封头两种形式 大端无折边的仓壳锥体结构较少采用,一般用于小直径、重量轻的料仓。大端带折边的仓壳锥体结构用得较多。 2.2仓壳锥体半顶角θ的选取 仓壳锥体半顶角θ的选取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来确定,保证物料的顺利流动,过小不经济,过大容易造成排料不畅、积料或架桥。 2.2.1松散物料流动形式 松散物料的种类很广,物料间的堆积特性、流动性差异很大。一般而言,研究者认为物料在料仓中的流动形态分为两大类;漏斗流形态(又称为中心流型)即图1-2中的a、b、c和柱塞形态(又称为整体流动型)即图1-2中的d

各种构件体积的计算公式资料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 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 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 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最新固体料仓设计计算

固体料仓设计计算

6 设计计算 固体料仓的校核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根据地震或风载的需要,选定若干计算截面(包括所有危险截面)。 b) 根据JB/T 4735的相应章节,按设计压力及物料的特性初定仓壳圆筒及 仓壳锥体各计算截面的有效厚度δe 。 c) 按6.1~6.18条的规定依次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应满足各相应要 求,否则需要重新设定有效厚度,直至满足全部校核条件为止。 固体料仓的外压校核计算按GB 150的相应章节进行。 6.1 符号说明 A —— 特性纵坐标值,mm ; B —— 系数,按GB 150确定,MPa ; C —— 壁厚附加量,C =C 1+C 2,mm ; C 1 —— 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材料标准选取,mm ; C 2 —— 腐蚀裕量和磨蚀裕量,mm ; 腐蚀裕量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取不小于1 mm ;对于不锈钢,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取为0;对于铝及铝合金,取不小于1 mm ;对于裙座壳取不小于2 mm ;对于地脚螺栓取不小于3 mm ; 磨蚀裕量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一般取不小于1mm ,对于高合金钢一般取不小于0.5mm 。 D i —— 仓壳圆筒内直径,mm ; D o —— 仓壳圆筒外直径,mm ; E t —— 材料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 F f ——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N ; F k1 —— 集中质量m k 引起的基本震型水平地震力,N ; F V —— 集中质量m k 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 F Vi —— 集中质量i 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 00-V F —— 料仓底截面处垂直地震力,N ; I I V F -——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 ; g —— 重力加速度,取g =9.81m/s 2; H —— 料仓总高度,mm ; H o —— 仓壳圆筒高度,mm ; H c —— 仓壳锥体高度,mm ; H i —— 料仓顶部至第i 段底截面的距离,mm ;

各种体积计算公式

圆台体积 V=(S1+S2+根号下S1*S2)÷3*H 圆柱体积 V=π*R2*h 球缺体积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V=πh2(3r-h)/3 a2=h(2r-h)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3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 V=(S1+S2+根号下S1*S2)÷3*H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各种构件体积的计算

各种构件体积的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 (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 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体积=顶板体积+底板体积+墙体体积 5.砼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工程量=垫层长度×垫层宽度×垫层厚度 (二)柱 1.一般柱计算公式:V=HF 式中:V——柱体积; H——柱高(m) F——柱截面积 2.带牛腿柱如图所示 V=(H × F)+牛腿体积 ×n=(h × F)+[(a ×b ×h1)+a × b V2 h2/2]n =h ×F+a ×b ×(h1+h2/2)n 式中:h——柱高(m);F——柱截面积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n——牛腿个数 3.构造柱:V=H ×(A×B+0.03×b×n) 式中:H— 构造柱高(m); A.B— 构造柱截面的长和宽 b— 构造柱与砖墙咬槎1/2宽度; n— 马牙槎边数 (三)梁 1.一般梁的计算公式(梁头有现浇梁垫者,其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V=Lhb 式中:h— 梁高(m); b— 梁宽; L— 梁长 2.异形梁(L、T、十字型等梁) V=LF 式中:L— 梁长; F— 异型梁截面积 3.圈梁 圈梁体积V=圈梁长×圈梁高×圈梁宽 4.基础梁 V=L×基础梁断面积 式中:V— 基础梁体积(m3); L— 基础梁长度(m)。 (四)板 1.有梁板(肋形板、密肋板、井子楼板)

常用钻具排替体积

常用钻具排替体积 9"钻铤每柱体积=0.98m3 8"钻铤每柱体积=0.77m3 7"钻铤每柱体积=0.56m3 61/4"钻铤每柱体积=0.43m3 63/4"钻铤每柱体积=0.25m3 5"加重钻杆每柱体积=0.26m3 31/2"加重钻杆每柱体积=0.13m3 5"钻杆每柱体积=0.12m3 51/2"钻杆每柱体积=0.155m3 31/2"钻杆每柱体积=0.086m3 23/8"钻杆每柱体积=0.038m3 31/2"钻铤每柱体积=0.137m3 33/4"钻铤每柱体积=0.23m3 5"钻杆外径127mm壁厚9.19mm内径108.6mm内容积0.00926m3/m 51/2"钻杆外径139.7mm壁厚10.54mm内径118.6mm内容积0.01105m3/m 31/2"钻杆外径88.9mm壁厚11.00mm内径67.00mm内容积0.00353m3/m 61/4"钻铤外径158.75mm内径71.44mm内容积0.00401m3/m 63/4"钻铤外径171.45mm内径71.44mm内容积0.00401m3/m 43/4"钻铤外径120.65mm内径57.15mm内容积0.00257m3/m 95/8"套管外径244.5mm壁厚11.99mm内径220.50mm内容积0.03819m3/m 外容积0.04695m3/m 7"套管外径177.8mm壁厚11.51mm内径154.79mm内容积0.01882m3/m 外容积0.02480m3/m 环空容积=7.854×10-7×(井眼直径2-管柱外径2) 排替量=7.854×10-7×(外径2-内径2) 单位内容积=7.854×10-7×内径2

材积计算公式

首页 >> 常用知识和资料 >> 货柜 材积表 全国各地12个个主要城市货代MSN群 外贸必备工具网站 货运用语中英文对照 教10招控制坏账(针对货代) 外贸术语.合同 外贸术语.交货条件 操作全套单证 新手老手必看的8大货代知识 国贸报价及三种术语间的换算公式 货柜材积表 中外度量衡换算表

INTERNATIONAL SIZES\国际尺寸 MEN\男士 SUITS\装 EU\欧洲44 46 48 50 52 54 56 USA\美国34 36 38 40 42 44 46 SHIRT\衬衫 EU\欧洲38 39 40 41 42 43 44 USA\美国15 15 1/2 153 3/4 16 16 1/2 17 17 1/2 SHOES\鞋 EU\欧洲40 41 42 43 44 44 1/2 45 USA\美国 6 7 8 9 10 1/2 11 WOMENW\女士40 42 44 46 48 50 CLOTHES\衣 6 8 10 12 14 16

38 0 i ii iii iv v 4 00 SHOES\鞋 EU\欧洲35 36 37 38 39 40 41 USA\美国 5 6 7 8 9 10 11 BELTS\腰带 EU\欧洲75 85 90 100 110 120 130 USA\美国30 34 3/4 36 40 44 48 52 TEMPERATURE\温度 ℃\摄氏℉\华氏340 644 330 626 320 608 310 590 300 572 290 554 280 536 270 518 260 500 250 482 240 464 230 446 220 428 ℃\摄氏℉\华氏 75 167 70 158 65 149 60 140 55 131 50 122 45 113 40 104 39 102.2 38 100.4 37 98.6 36 96.8 35 95 ℃\摄氏℉\华氏 1864.4 1762.6 1660.8 1559 1457.2 1355.4 1253.6 1151.8 1050 9 48.2 8 46.4 744.6 642.8

钻杆接头扣型介绍

石油专用管螺纹管材的类型及规格之一 ---------钻具接头螺纹 钻具接头螺纹用于如钻铤、钻杆、钻具稳定器及转换接头等钻井工具及钻柱构件的连接。 目前生产和检验依据的标准主要是API SPEC 7。 API SPEC 7称钻具接头螺纹为“旋转台肩连接”,是石油钻探行业连接钻柱构件最主要的机械机构。这种带锥螺纹具有通过轴向位移来补偿连结部分直径误差的特点,因此互换性程度高、结合紧密和装拆容易。其技术特点为英制锥管螺纹、有台肩连接、三角形螺纹,在管材连接 中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螺纹型式如表1所示。 表1:钻具接头螺纹类型 序号螺纹型式螺纹牙型规格与种类 1 数字型(NC) V-0.038R NC23-NC77共计13种 2 内平型(IF) V-0.065 23/8in-51/2in共计6 种 3 贯眼型(FH) V-0.065V-0.050V-0.040 31/2in-65/8in共计5种 4 正规型(REG) V-0.050V-0.040 23/8in-85/8in共计8种 1. 内平型螺纹 该型钻具接头螺纹连接外加厚或内外加厚钻杆,形成钻杆接头内径、管体加厚内径与管体内径相等或近似的通径。所有规格螺纹均采用V-0.065平顶平底三角形牙型,这种牙型为平牙底,牙顶较宽度为0.065英寸(1.651mm)。除51/2IF外,其它规格螺纹的因结构尺寸与相应的数字型螺纹完全相同,故具有互换性。该型螺纹因其牙型结构易导致应力集中,API已将其淘汰,其中包括41/2IF和4IF,它们就是曾经在我油田被大量使用的410、411和4A10、4A11,取而代之 的是NC50和NC46数字型螺纹。 2. 贯眼型螺纹 该型钻杆接头螺纹连接内外加厚钻杆,形成钻杆接头内径和加厚端内径相等,而均小于钻杆管体内径的通径。该型螺纹的规格虽然为数不多,但却使用了V-0.065、V-0.050(牙底为圆弧,牙顶宽度为0.050英寸,1.27mm)和V-0.040(牙底为圆弧,牙顶宽度为0.040英寸,1.02mm)

原木材体积表计算

原木材积如何计算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814-84《原木材积表》、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GB449-84《锯材材积表》推算得出的,供各部门的木材经销、木材检量等人员用于迅速查定各类木材的累计材积数。 一、查定方法 (1)单根的或不满10根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直接从本手册中分别查得。 (2)根数为10根、20根、30根……的整十位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相应查出1根、2根、3根……的材积数,然后将小数点右移一位(即扩大10倍)得到。 (3)10根以上且带有个位数根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得出整十位数根数的材积数,然后再加上直接查得的个位数根数的材积数而得。 二、对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说明 1、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45L+0.2)2÷10000 式中:V——材积(m3);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2)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2÷10000 (3)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4)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2、GB4814-84《原木材积表》中的附录(圆材材积计算公式)的规定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V=0.8L(D+0.5L)2÷10000 (2)圆材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检尺径,按2cm进级;检尺长的进级范围及长级公差允许范围由供需双方商定。(3)缺陷限度及分级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 (4)地方煤矿用的坑木材积按下表计算: 三、对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杉原条和其它树种的原条商品材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10cm以上的杉原条材积由下式确定: V=0.39(3.50+D)2(0.48+L)÷10000 式中:V——材积(m3);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体积计算公式

几何图形周长、面积及体积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8、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 侧面积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 C 和面积S 1、正方形a—边长C=4a S=a2 2、长方形a 和b-边长C=2(a b) S=ab 3、三角形a,b,c-三边长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 中s =(a b c)/2 S =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4、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 -边长h -a 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5、菱形a-边长 α-夹角 D -长对角线长 d -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6、梯形a 和b-上、下底长h -高m -中位线长S=(a b)h/2 =mh 7、圆r-半径d -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8、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 =2r +2πr×(a/360) S =πr2×(a/360) 9、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bh/2 ≈2bh/3 10、圆环R-外圆半径 r -内圆半径 D -外圆直径 d -内圆直径 S =π(R2-r2) =π(D2-d2)/4 11、椭圆D-长轴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符号面积S 和体积V 1、正方体a-边长S=6a2V=a3 2、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 ac bc) V=abc 3、棱柱S-底面积h-高V=Sh 4、棱锥S-底面积h-高V=Sh/3 5、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 S2 +(S1S2)1/2]/3 6、拟柱体S1-上底面积

料仓计算书

第三届湖北省“结构设计大赛” 设计方案 设计人:张学强、侯金穗、徐立

一、 料仓装料部分: <一>形状尺寸 1、形状:采用直圆筒状主装料仓,如图所示: 2、图中圆筒部分高h1,圆台状部分高h2,其中 h1、 h2由以下过程计算 体积:kg mm kg V 601041003 9≥??- mm 70021≤+h h mm 2002≤h () V h h ≥?? ?+++??22212 4 60200602004 200π π 3、考虑到料仓稳定性,结构体重心较低,圆台倾斜角较小,结合上述计算,最优方案为: mm h 4972= mm h 1181≥ 4、又考虑到料仓内部加固的箍竹片会占据一定体积,所以使上部略大于计算理论值,最终确定料仓尺寸为: mm h 5501= mm h 1202= <二>加固方法

1、圆筒部采用内部竖直方向装配竹片,外部横向加环形竹箍固定的方式。 2、圆台部分采用圆筒部分向内部弯折延续,并且在折点内侧环箍加固及下部外侧环箍加固的方式。 3、为使下部形成圆台状,应将竹片加工成向下部逐渐变窄的尖竹片。 4、弯折处细部结构如图所示: 5、安装有环箍部位竹片受力如图所示: <三>竹片加工规格及数据计算 1、由于圆筒部分向上部受力越来越小,并且由竹片箍紧,所以主要承力部分为圆台状部分, 下面就圆台状部分荷载及稳定性作具体计算分析。 2、圆筒及圆台部分共由N根竹片组成,圆筒部分每根竹片宽度为D,圆台下端宽度为d

由几何关系有: mm 200?=πND mm 60d ?=πN 3、考虑竖直方向荷载,忽略料仓内壁对物料的摩擦力,每根竹片平均分摊荷载1p ,弯折区 域总荷载P1满足以下关系: 11p P N =? 并且P1在竹片上呈梯形状分布,如图所示: 4、忽略物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圆台底部承受荷载为P2,每根竹片承受竖直向下的集中荷 载p2,则满足以下关系: 22p P N =?

各种体积单位换算表

各种体积单位换算表 立方米(m3) 升(L,dm3) 立方厘米(cm3,ml,C.C) 立方英尺(ft3) 立方英寸(in3) 英加仑(UK gal) 美加仑(U.S gal) 美油桶(US bbl) 立方米(m3) 1 103 106 35.3147 6.10237×104 2.19969×102 2.64172×103 6.28994 升(L,dm3) 10-3 1 10 3.53147×10-2 61.0237 2.19969×10-1 2.64172×10-1 6.28994×10-3 立方厘米(cm3,ml,C.C) 10-6 10-3 1 3.53147×10-5 6.10237×10-2 2.19969×10-4 2.64172×10-4 6.28994×10-6 立方英尺(ft3) 2.83168×10-2 28.3168 2.83168×104 1 1728 6.22883 7.48052 1.78109×10-1 立方英寸(in3) 1.63871×10-5 1.63871×10-2 16.3871 5.78704×10-4 1 3.60466×10-3 4.32901×10-3 1.0307×10-4 英加仑(UK gal) 4.54609×10-3 4.54609 4.54609×103 1.60544×10-1 2.7742×102 1 1.20095 2.85942×10-2 美加仑(U.S gal) 3.78541×10-3 3.78541 3.78541×103 1.33681×10-1 2.31×102 8.32674×10-1 1 2.38097×10-2 美油桶(US bbl) 1.58984×10-1 1.58984×102 1.58984×105 5.61447 9.701794×103 34.97156 41.99913 1

料仓框架计算探讨

料仓框架计算探讨 ---应用SATWE软件分析料仓与框架的工同作用--- 2007.11.28

一、问题的提出 多排、多列贮仓框架计算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主导专业提来的作用在贮仓上的风载、地震水平力及它们在支座产生的弯矩, 如何分配到支承框架上? 1、贮仓上的风载、地震水平力要不要输入到下面的框架上? 2、支座上的弯矩如何加在框架上? 3、将弯矩转换成力偶如何组合? 4、在SATWE中力偶自动生成地震质量,本来这力偶不应作为地震质量,应如何处理? 5、物料是静载还是活载? 6、集中风载如何输入到节点上? 看来主要的问题是贮仓上的风载、地震水平力如何输入到下面的框架上, 使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的结构,下面将过去一般的计算方法作一介绍:

二、地震作用的计算 1、一般的近似法: 将料仓竖向荷载分成多个点作用在料仓的支承梁上。(注意:至少应均分在四个点上), 将料仓重量由于地震产生的弯矩转换成成对的竖向荷载作用在框架梁上。如下图: 料仓重量X向地震产生的弯矩Y向地震产生的弯矩及框架上其它荷载转换成成对的竖向荷载转换成成对的竖向荷载

贮仓的地震水平力不下传。 按照几种独立工况分别计算框架: (1)荷载① (2)荷载①的质量产生的地震力 (3)荷载② (4)荷载③ 然后进行各种组合。 对直接支承梁另作附加核算。 使用这种计算方法,在Staad软件中可实现,但对钢筋混凝土梁柱不能实现配筋。在SATWE中也有自定义工况,但很麻烦。特别是多排列料仓时,实现起来很困难。

2、方法2 贮仓的地震水平力不下传。 将料仓的竖向荷载加在支承梁上, 料仓地震产生的水平力在支座处的弯矩化成的竖向荷载同时加在框架梁上(全部向下),用SATWE软件计算,自动组合。 对直接支承梁另作附加核算。

各种体积计算公式

圆台体积 V=π*h*(R2+R*r+r2)/3 工挖孔桩锅底计算公式 已知锅底长轴a,短轴b,锅底高h,求椭球缺体积V,本公式为微积分导出公式:v=π*b2/a2(ah2-h3/3) V=π*h*(D2+d2+D*d) /12 圆柱体积 V=π*R2*h V=π*D2*h/4 球缺体积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V=πh2(3r-h)/3 a2=h(2r-h)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3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R2+Rr+r2)hπ÷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

钻具常用接头尺寸

钻具常用接头尺寸 常用接头本体扣型公接头母扣镗孔直径接头类型 大端直径小头直径 127mm(5”)钻杆、178 mm(7”)钻铤411*410 133.5 114.3 134.91 NC50/数字型4-1/2” IF内平型158mm(6-1/4”)钻铤4A11*4A10 122.7 103.73 124.61 NC46/数字型4”IF内平型88.9mm(3-1/2”),120.65mm(4-3/4”)钻铤311*310 102.00 85.06 103.58 3-1/2” IF内平型73mm(2-7/8”)钻铤,104.78(4-1/8”)钻铤211*210 86.13 71.31 87.71 2-7/8” IF内平型方钻杆公扣521*520 147.95 126.79 150.02 5-1/2”FH贯眼型 刮刀钻头扣,公母锥扣421*420 121.72 96.31 123.83 4-1/2”FH贯眼型 914.4mm(36“)钻头,914.4mm扩大器731*730 177.8 144.47 180.18 7-5/8” REG正规型660.4mm(26“)钻头,731*730 177.8 144.47 180.18 7-5/8” REG正规型444.5mm(17-1/2”)钻头,228.6mm(9”)钻铤731*730 177.8 144.47 180.18 7-5/8” REG正规型346.1mm(13-5/8“)钻头,210mm动力钻具631*630 152.19 131.03 153.99 6-5/8” REG正规型311.15mm(12-1/4”)钻头,203.2mm(8”)钻铤631*630 152.19 131.03 153.99 6-5/8” REG正规型196.85mm(7-3/4”)动力钻具531*530 140.21 110.06 171.45mm(6-3/4”)动力钻具,215.9mm(8-1/2”)钻头431*430 117.47 90.47 119.06 4-1/2” REG正规型 152.4mm(6”)钻头,120.65mm(4-3/4”)动力钻具331*330 88.9 65.07 90.49 3-1/2” REG正规型

体积、表面积计算公式大全

施工员计算公式大全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伉一棱 M -对角线 表面积 &-侧表面积 心虻为一边长 力一高 F-底面积 。-底面中线的交点 V = a*b*h Jl-2h(d+t) d J, +H +2 $=a+b+M"+2F S] = (a+0+c)J 厂-个组合三角形的而积 -胎三角形的个数 0柳各对角线交点 &,兀-两平行底面的面积 冃-底面间距离 a -一个组合梯形的面称 ?-组合梯形数 图形 尺寸符 体祝0)砸积(F) 表而积⑸01俵而积(曲 训也长 0俪朋腿茲 s=他+斤+马 JS\ = an

施工员计算公式大全 R -外半径尸-内半径 1柱壁厚度 P-平均半径场=内外侧面祝 勺-垠小咼?度転-量大高度r-底面半径 凰柱: 扩=心2心y=2d?皿+2点 ^ = ^R*h 空心直圃住: 卩三鈕疋-丿)=2唤也 加(R+Rh + 2机昭一 F) 禺=2总(R+E 犷=2疽2为= 209447朗 3 JT ■空(4A+M)?ld7r(4ft +d) r-底面半径力-高 i-母线长 艮尸-底面半径I =胪+Q 八耳?(疋+』+商) ^ = ^(j? + r) J = J;i?-r)3+ft a +F) J7 = -nr3 = —=0J236d3 3 6 球半径 弓形底圆直径力一弓形高/二时(岛+血)+疔J(l +丄-)COSrt 禺=nr(加+慰)

施工员计算公式大全 h—球缺的高尸- 球缺半径&-平切 圆直径他=曲面面积—球缺表面积 尺-圆球体平均半径£>-园环体平均半径d -匾]环悻韋面直径F-園环体截面半径矿=nh\r—勻 3 % ■ 2f^h■ rr(^-+ A3) S= nfi<4r - AJ d-2= 4隧N -Ja) n冷 S^^Rr=^Dd=39.^Ry R -球半径 1电_底面半径 血-腰高 % -球心o至带底圆的距离V = ~(3R^ +2務 +/) b = 2 鈕 忙=靳础+说用+尸扌) 中间断面直径厶-底直径 1-桶高对于血物线老桶体矿■旦〔2衣+3 +纟川2) 15 4 对于凰形桶体矿=吕(2&+护) a,b,c斗轴 r-园柱半径 -圆柱长v = —abcfr 3 S = 2匹心?肿+Q

固体料仓设计计算

6设计计算 固体料仓的校核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a)根据地震或风载的需要,选定若干计算截面(包括所有危险截面)。 b)根据JB/T 4735的相应章节,按设计压力及物料的特性初定仓壳圆筒及仓壳锥体各 计算截面的有效厚度δe。 c)按6.1~6.18条的规定依次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应满足各相应要求,否则需要 重新设定有效厚度,直至满足全部校核条件为止。 固体料仓的外压校核计算按GB 150的相应章节进行。 6.1 符号说明 A ——特性纵坐标值,mm; B ——系数,按GB 150确定,MPa; C ——壁厚附加量,C=C1+C2,mm; C1 ——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材料标准选取,mm; C2 ——腐蚀裕量和磨蚀裕量,mm; 腐蚀裕量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取不小于1 mm;对于不锈钢,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 取为0;对于铝及铝合金,取不小于1 mm;对于裙座壳取不小于2 mm;对于地脚螺栓 取不小于3 mm; 磨蚀裕量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一般取不小于1mm,对于高合金钢一般取 不小于0.5mm。 D i ——仓壳圆筒内直径,mm; D o ——仓壳圆筒外直径,mm; E t——材料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F f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N; F k1 ——集中质量m k引起的基本震型水平地震力,N; F V ——集中质量m k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F Vi ——集中质量i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0- F——料仓底截面处垂直地震力,N; V I I F-——料仓任意计算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V g ——重力加速度,取g =9.81m/s2; H——料仓总高度,mm; H o ——仓壳圆筒高度,mm; H c ——仓壳锥体高度,mm; H i ——料仓顶部至第i段底截面的距离,mm; h ——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见图3),mm; h c ——物料自然堆积上锥角高度(见图7),mm; h i ——料仓第i段集中质量距地面的高度(见图3),mm; h k ——任意计算截面I-I以上集中质量m k距地面的高度(见图3),mm; h W ——料仓计算截面以上的储料高度(见图7),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