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网格研究

知识网格研究

知识网格研究
知识网格研究

第28卷第2期2006年6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I of Xiangtan NormaI university(NaturaI Science Edition)

VoI.28No.2

June.2006知识网格研究①

刘毅志1,刘建勋1,2

(1.湖南科技大学知识网格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知识网格的定义、特征、体系结构和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格;语义网;知识网格;知识共享;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31(2006)02-0013-05

Internet的出现,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独立的计算机个体联成网络,但它不能很好地共享其他机器的资源。Web的兴起,使计算机通过网页的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目前的网页不反映机器可理解的语义信息,难以提供智能服务。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通过两种途径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

第一种途径是基于国际开放的标准、建立在Internet和Web基础上的新的应用平台—网格(Grid)[1,2]。简而言之,网格是要利用Internet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其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第二种途径是改进现有的Web,提出了语义Web(Semantic Web)[3~5]和Web服务[6]等概念。

语义Web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展当前的Web;它主要基于XML和RDF/RDFS,并在此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使得网络中所有信息都是具有语义的,从而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和处理。Web服务的目标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标准为用户提供开发、配置、交互和管理全球分布的电子服务资源的开放平台。

这两种途径尽管研究侧重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互联网功能和性能,因此两者的结合-语义网格顺理成章。它将结合网格、语义Web和Web服务的优势,扩充网格的语义能力,并提升语义Web的计算能力,将网格向前推进一步[7,8]。网格的体系结构已经发展为面向服务的开放网格服务结构。智能服务是互联网服务追求的目标[9,10],而知识是智能的源泉。知识管理在促进革新和组织生产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11]。本文将介绍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并较详细地阐述其体系结构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

1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

Fran Berman较早提出知识网格(Knowledge Grid简称KG)的概念,指出知识网格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在线数据集中抽取合成知识使搜索引擎能够智能地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并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12]。Cannataro和Talia于2003年1月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13]。诸葛海教授认为[14]:“知识网格是一个智能互联环境,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服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它包含了反映人类认知特性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运用社会、生态和经济学原理;采纳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技术和标准。”

①收稿日期:2005-10-2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04B022)

作者简介:刘毅志(1973-),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知识网格有以下5个不同于其它技术的特征:第一,人们能够通过单一语义入口获取和管理全球分布的知识,而无需知道知识的具体位置。第二,全球分布的相关知识可以智能地聚合,并通过后台推理与解释机制提供按需的知识服务。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之一是知识提供者提供元知识,并且统一资源管理模型,实现知识服务的动态聚合。第三,人或虚拟角色能在一个单一语义空间映射、重构和抽象的基础上共享及享用推理服务,在其中相互理解没有任何障碍。知识网格还会使知识共享更加普适。第四,知识网格应能在全球范围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并确保合适的知识闭包(即最小完备知识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知识组织模型。第五,在知识网格环境中,知识不是静态存贮的;它能动态演化而保持常新。这意味着知识网格中的知识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自动演化改进。

语义Web和知识网格的主要区别有:(1)目的不同。前者是在将Web文档表示成机器可理解的形式基础上,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后者是为了知识共享和管理,从而最终达到帮助Internet用户有效地解决问题。(2)功能不同。前者不提供任何形式的知识管理与检索。而知识网格则可使用语义Web最新研究成果,来更新知识网格模型中的知识表示,因此知识网格可以被认为是基于语义Web之上的一种知识Web。

2知识网格体系结构

知识网格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如图1所示的三层结构[14]。

其中人类层反映知识网格的社会和人类行为特征,它包括:知识空间、用户空间、社会组织规则。知识空间包含所有参与者的可表达的知识;用户空间包含用户信息;社会组织规则表示评估其社会价值的标准或规范。人类通过特定媒体(如文本文档)以自然语言的方式传送知识。知识网格可能需要用户提供被当前媒体忽略的元知识、背景知识和常识知识。

图1知识网格多空间体系结构

语义层包括知识表示子空间和角色子空间。前者以机器可理解的形式表述用户知识,后者根据用户意图为用户提供多种角色。该层还包括需求子空间和服务子空间。在知识表示子空间中用户和服务可以通过角色来表示需求,在角色子空间中服务是自治、自表示的。系统以社会价值观来评估服务的有效性。知识表示子空间以语义空间和规范语义空间的形式组织。语义空间能通过规范化来达到完备性、完整性、有效性和正确性等质量要求。语义链、本体和名空间属于语义空间。语义层避免了用户直接与资源实体层交互,用户不必关注资源的形式和位置,这也使得资源实体层的任何变化对用户透明化。因此,当通信平台和表示基础变化时(如标记语言更新),语义层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资源实体层包括智能通信平台和资源实体空间。后者包含知识存贮子空间,XML文件子空间,HTML

文件子空间,软设备子空间等。知识网格应利用互联网的优点并与其兼容。知识存贮子空间通过定义在

语义空间的原语来实现。中国知识网格研究组提出软设备模型[15]来概括和封装各种资源类型,包括推理

机制、知识资源和数据资源。智能通信平台综合了客户机/服务器、网格、P2P 计算的优点,

支持移动性和正确性,从而实现知识网格的本质特征。

在知识网格体系结构中,任何用户或服务都可根据其应用领域选择一个角色,在需求空间输入需求。服务空间中的服务将在需求空间中主动查找相匹配的需求,然后为需要服务的用户(或虚拟角色)提供最佳服务,通过服务代理选择最优的服务,或者将相关服务进行组合提供统一集成的服务。在服务交互中,

服务集成包括数据流集成和知识流集成

[16],从而获得单一语义映像。3知识网格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网格研究主要在美国和欧洲,国内的网格计算尚处于研究阶段。最著名的网格计算研究是美国的Globus 项目。最近,Globus 发布了一个旨在完成从现在的Globus 到一个基于网格和Web 服务概念和技术的网格系统转变的“开放网格服务架构(OGSA )”。惠普、IBM 、微软、Sun 等公司已取得共识,

支持XML 、SOAP 、UDDI 等Web 标准,

从而更有利于开发Web 服务等新一代的网络应用。我国已开展了两个项目的研究:(1)“织女星网格”(Vega Grid ,简称VEGA ),是国家级高性能计算和信息服务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国内十几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的“863”重点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计算资源广域分布、支持异构特性的计算网格示范系统,它把我国的8个高性能计算中心通过Internet 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的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用户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个需要高性能计算能力的网格应用系统,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清华ACI 系统”,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承担的,可以实现让用户方便地使用高性能计算机,并通过在网络上共享资源,建立虚拟实验室进而促进跨学科、跨地区的联合任务研究等功能。

目前,国外网格研究有5个方面的缺陷:(1)支持网格的超级服务器的需求尚不清楚。高性能计算机如何支持网格?它的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该如何改变?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2)网格操作系统还不完善。比如:网格文件系统、资源定位、授权与访问控制等。(3)网格应用开发界面与使用界面还很差。(4)信息网格和知识网格几乎是空白。(5)网格的基础研究鲜有成果发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由诸葛海教授和徐志伟教授领导的4项工作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网格资源空间模型;基于主动存储的网格计算机模型;面向用户行为的信息网格时空模型;基于I /O 自动机的网格安全模型。

3.1织女星知识网格VEG A -KG

图2织女星网格的体系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网格研究工作统称为“织女星网格”。孙

凝晖博士认为:从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服务器跨越到服务网格;从企业信息

平台跨越到信息网格;从传统的人工智能跨越到知识网格。这就是VEGA 。

其体系结构图如图2

[17]。VEGA -KG 是VEGA 中的知识网格部分。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统一资源空间模型RSM (Resource Space Model )[18]和一个可操作的知识浏览器[19]。RSM 把信息资源、

知识资源和服务资源统一放入一n 维空间,其中每个点唯一确定了一个资源或一组相关的资源。特殊的资源空间包括知识空间、信息空间和服务空间等。RSM 和关系型数据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包括5个方面:依据、管理对象、数据模型、标准化基础、操作特征和交互基础。知识浏览器是一个易于使用和可操作的浏览器,它有如下功能:(1)在知识空间中通过决定坐标来定位知识资源;(2)选择合适的操作和设置参数;(3)传送该操作给执行引擎;(4)接收和显示操作结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诸葛海研究员领导的知识网格研究组成立于2001年7月,一直致力于未来互联环境的3个基本问题(资源的规范组织、动态聚合和语义互联)。该研究组研究知识网格的主要方法有:(1)基于语义Web ;(2)建模过程中参考OO 方法学;(3)参考RDBM 和SQL ;(4)从一般到特殊。该研

究组的重要研究进展

[20]包括:(1)实现知识网格实验平台,包括多维知识空间模型,知识操作语言及执行机制,通过三维语义空间浏览器和知识流模型实现虚拟组织间的有效知识共享。(2)建立语义资源规范组织的理论。这个理论集成了多维资源空间模型和语义链网络模型。该理论的关键是基于正交分类语义和

语义链语义的范式理论。该理论支持单一语义点的访问,语义聚合和完全知识服务。(3)开发建立语义链网络的算法和软件工具、语义视图匹配和知识提炼,开发了语义链网络类比推理和语义链计算模型的算法和工具,通过使用基于组件的技术来定义复杂的服务需求。(4)创建基于规范化理论的单一语义映像,实现基于Web的映像聚合和服务集成。该研究组也提出了基于语义的方法来集成知识流和数据流,还提出了用主动文档框架[21]来实现主动信息服务。(5)提出具有社会与生态特征的统一资源组织模型和未来互联环境模型。(6)实现基于知识网格的协同研究和教育及开展在文化领域中的应用。

该研究组近两年来在权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和被录用了30余篇国际刊物(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IEEE Computer,IEEE Intelligent System,IEEE Comput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论文,组织了知识网格论坛(http://https://www.doczj.com/doc/3c589267.html,),应邀分别在系列国际会议GCC03和WAIM04上做大会特邀报告,推动和组织了知识网格和网格智能国际会议的召开,在该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知识网格研究组正在科技部973计划的支持下带领一个协同创新团队开展中国语义网格计划的研究。

3.2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

Cannataro M.和Talia D.在文[13]中介绍并讨论了一种地理分布的并行和分布式知识发现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结构构建于计算网格(如Globus)基础之上,可以提供可靠的、一致的和广泛的与高端计算资源的访问(体系结构如图3)。这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使用基础的网格服务和定义一系列层次,用于实现基于广泛互联计算机的分布式知识发现服务。目前已经实现了为获得高性能,在并行计算平台上用于分析存储于单个站点的大量数据集的几个KDD系统。然而,KDD系统应该能分析和处理多个站点和多个所有者的数据库。

图3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体系结构层次图

该系统与VEGA-KG有3个显著不同:(1)基于不同的平台。分别基于Globus和VEGA。(2)面向不同的目标。前者针对并行和分布式知识发现领域;后者基于未来互联环境的基本问题。(3)应用不同的理论与工具。前者运用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理论与工具;而后者则应用社会、生态和经济学原理,并提升到知识管理的层次,研究知识的获取、发布、共享[22]和动态演进。

知识网格现存的主要问题还有:(1)协调演化,即如何使服务和知识随着社会需求的演化而自动地演化。诸葛海教授在文[23]中提出生态网格的思想,即将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和谐特性引入到未来互联环境。(2)多个语义层间的协作,即如何使诸如常识语义、过程语义和逻辑语义等多个语义层间的相互协作。这种协作对于理解复杂语义非常重要。(3)知识表示、语义表达、安全访问、服务发现与匹配、逻辑描述和具体应用等。

未来互联环境将是一个具有独立平台的虚拟网格,能随着社会而演化。语义和多种资源是其中基本的元素。语义信息是知识的主要源泉,而知识又是理解语义、具有智能的基础。语义信息为分类、选择和集成服务提供基础,服务执行也需要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支持。因此知识网格应是在语义网格的架构下,应用社会、生态和经济学原理创建一个智能互联环境。知识网格将结合网格、语义Web和Web服务的优势,

扩充网格的语义能力,提升语义Web的计算能力,将网格向前推进一步。

参考文献:

[1]I Foster,C Kesselman,S Tuecke.The Anatomy of the Grid: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 Intl[J].J Suppercomputer Ap-plications,2001,15(3).

[2]I Foster.What is the Grid?A Three Point checklist[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3c589267.html,/~foster/Articles/WhatIsTheGrid.pdf.

2002-07-20.

[3]T Berners-Lee,J Hendler,O Lassila.The Semantic Web[J].Scientific American,2001,284(5):34-43.

[4]J Hendler.Science and the Semantic Web[J].Science,2003,299:520-521.

[5]Frank van Harmelen.The Semantic Web:What,Why,How,and When[D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3c589267.html,/0403/d/03004.

htm.

[6]I Foster.Grid Computing and Web Services:A Natural Partnership.10th Euromicro Workshop on Parallel,Distributed and Network -based Processing(EUROMICRO-PDP2002).Jan.2002.09-11.

[7]Mario Carrataro,Demenico Talia.Semantics and Knowledge Grids:Building the Next-Generation Grid.IEEE Intelligent System,Jan/Feb,19(1),56-63.

[8]David De Roure,James A.Hendler.E-Science:The Grid and the Semantic Web.IEEE Intelligent System,Jan/Feb,19(1),65-

71.

[9]Yolanda Gil,Ewa Deelman,Jim Blythe,Carl Kesselman,Hongsuda Tangmunarunki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Grids:Workflow Planning and Beyond.IEEE Intelligent System,Jan/Feb,19(1),26-33.

[10]N Zhong,J Liu,Y Yao.In search of the wisdom web[J].Computer,2002,35(11):27-31.

[11]R Dieng.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et.IEEE Intelligent Systems,May/June,2000,14-17.

[12]F Berman.From TeraGrid to Knowledge Grid[J].Commun ACM,2001,44(11):27-28.

[13]M Cannataro,D Talia.Knowledge Grid:An architecture for distributed knowledge discovery[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46(1):89-93.

[14]H Zhuge.China’s E-Science Knowledge Grid Environment[J].IEEE Intelligent System,2004,19(1):13-17.

[15]H Zhuge.Clustering soft-devices in Semantic Grid[J].IEEE Comput Sci Eng,2002,4(6):60-62.

[16]H Zhuge.A Knowledge Flow-Model for Peer-to-Peer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nd Management[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1).

[17]http://https://www.doczj.com/doc/3c589267.html,/magazine/issue-57/CoverStory4.asp.

[18]H Zhuge.Resource Space Model,Its Design Method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04,72(1):71-81.[19]H Zhuge.The Knowledge Grid,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2004.

[20]H Zhuge.Semantics,Resource and Grid[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04,20(1):1-5.

[21]H Zhuge.Active E-Document Framework ADF:Model and Tool[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3,41:87-97.

[22]H Zhuge.A Knowledge Grid Model and Platform for Global Knowledge Sharing[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2(4):313-320.

[23]H Zhuge,Xiaoqing Shi.Toward the Eco-Grid:A Harmoniously Evolved Interconnection Environment[J].Commun ACM,2004.

网格化管理相关知识

网格化管理相关知识 1、什么是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直接表现为管理单元的细化实质是针对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开展的一次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机制创新是按照转变领导方式、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 推进人、财、物、权、责全面下沉、强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制度再造。其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社区村服务与社区村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2、为什么要推行网格化管理 建立网格化管理就是要解决条块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 通过组团式下沉强化基层力量推进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向“源头管理服务”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履责向常态化、制度化履责转变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政府各项职责全覆盖、无缝隙落实。 3、网格化管理的构架是什么 概括起来就是要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细划三级网格搭建四级平台形成五级联动。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原则。就是在不改变现有乡镇办、职能部门管理体制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下沉工作力量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一人负责、多人协同”和“简单、高效、易操作”的工作要求设计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网格化管理切实可行、简单易行、长期执行。二是坚持“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原则。就是要围绕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落实整合乡镇办、职能部门和群众自治等方面的力量明确乡镇办属地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政、驻村工作队协助管理的责任界限以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以网格化管理促进上下联动形成逐级负责、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细划“三级网格”以乡镇办为单元划分乡镇办、村社区和村组楼院、街区三级网格围绕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落实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每级网格进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形成乡镇办、职能部门、驻村工作队三个责任主体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担责的工作格局。搭建“四级平台”即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办、村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每一级平台既是一个基层信息数据平台也是一个工作指挥、处置、监督平台按照“统一受理、分级处置、跟踪督查、评价奖惩”的原则对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职责范围实行逐级发现、逐级办理、逐级报告确保各类问题“应发现尽发现应处置尽处置”。 形成“五级联动”即实行市委常委分包县市区、县市区领导分包乡镇办、乡镇办领导分包村社区、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组片区制度推进各级各部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物往基层用、权往基层放、劲往基层使”。 4、“十落实十重在”的内容是什么 一要落实准确把握新机制精神实际情况重在明白目的的意义。要加强学习真正弄清建立长效机制工作与以往干部下基层开展驻村活动的根本区别破除“一般工作”“一项工作”“一时帮扶”的思想误区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网格化管理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自上而下、重心下移建立起市、县、乡“三位一体”推进基层工作的体系实现权力下放、人员下放、管理下放改变条块分割状况拆除工作棚架现象。 二要落实政府职责融入网格化管理情况重在条块融合。通过条块融合网格化管理

文献综述_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的任务 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实例集合中找出容易理解的规则和关系。这些规则可以用于预测未来趋势、评价顾客、评估风险或简单地描述和解释给定的数据。通常数据挖掘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总结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浓缩,给出它的紧凑描述。传统的也是最简单的数据总结方法是计算出数据库的各个字段上的求和值、平均值、方差值等统计值,或者用直方图、饼图等图形方式表示。数据挖掘主要关心从数据泛化的角度来讨论数据总结。数据泛化是一种把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从低层次抽象到高层次上的过程。数据泛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和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 多维数据分析方法是一种数据仓库技术,也称作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sisProeess)。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支持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历史数据集合。决策的前提是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经常要用到诸如求和、总计、平均、最大、最小等汇集操作,这类操作的计算量特别大。因此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把汇集操作结果预先计算并存储起来,以便于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存储汇集操作结果的地方称作多维数据库。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已经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如著名的SAS数据分析软件包、Businessobject公司的决策支持系统Businessobjeet,以及IBM公司的决策分析工具都使用了多维数据分析技术。 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总结,它针对的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存储的是脱机的历史数据。为了处理联机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它的思路是,直接对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视图(用一般的SQL查询语言即可获得)进行泛化,而不是像多维数据分析方法那样预先就存储好了泛化数据。方法的提出者对这种数据泛化技术称之为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原始关系经过泛化操作后得到的是一个泛化关系,它从较高的层次上总结了在低层次上的原始关系。有了泛化关系后,就可以对它进行各种深入的操作而生成满足用户需要的知识,如在泛化关系基础上生成特性规则、判别规则、分类规则,以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的分类 数据挖掘所能发现的知识有如下几种: .广义型知识,反映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知识; .特征型知识,反映事物各方面的特征知识; .差异型知识,反映不同事物之间属性差别的知识; .关联型知识,反映事物之间依赖或关联的知识; .预测型知识,根据历史的和当前的数据推测未来数据; .偏离型知识。揭示事物偏离常规的异常现象。 所有这些知识都可以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被发现,随着概念树的提升,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决策的需要。例如,从一家超市的数据仓库中,可以发现的一条典型关联规则可能是“买面包和黄油的顾客十有八九也买牛奶”,也可能是“买食品的顾客几乎都用信用卡”,这种规则对于商家开发和实施客户化的销售计划和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数据挖掘的方法 数据挖掘并非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考虑数据的所有因素和其预定的效用,然后应用最佳的数据挖掘方法。数据挖掘的方法很重要。在数据挖掘的领域里.有一点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即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法,总存在着某种协定。因此对实际情况,应该具体分析,根据累积的经验和优秀的范例选择最佳的方法。数据挖掘中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

网格化管理培训资料

网格化管理培训资料 一、农村网格化管理相关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农村网格化管理?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农村划分成若干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备网格信息员,按照“一村一员”的要求配备网格信息管理员。开展信息收集上报、组织群防群治、调解矛盾纠纷、代办服务事项等各项工作。在村委会设办事大厅,依据网格信息员采集的实时动态信息,对各种涉农惠农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实行村级前台受理、部门后台办理、村级前台回复,实现“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村民少跑腿,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 (二)、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好处是什么? 1、全面掌握信息。网格员对本地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可以全面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矛盾纠纷、治安隐患、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隐患,使各类信息早发现、早上报、早预警,使调处矛盾和化解隐患的关口前移。 2、及时化解矛盾。矛盾纠纷一经发现,网格员可以第一时间予以调解,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由相应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构进行分析、调处,使矛盾纠纷化解早、化解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镇的目标。 3、强化治安防控。对于发现的治安隐患和正在发生的治安事件,充分发挥网格员、综治协管员、治安中心户长等群防群治队伍的巡查防控作用,充分应用十户电话联防等手段,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提前介入化解,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4、全力帮扶解困。整合各部门的服务事项和社会公益群体的力量,及时帮助留守家庭、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对刑满释放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吸毒人员、艾滋病人、社区矫正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帮扶救助,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的因素。 5、完全贴心服务。通过不断提高和集成各部门服务管理事项,创优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一站式”服务,实行网格员代办、协办服务,基本实现“办事不出村”。 (三)、怎样划分网格? 农村网格划分,原则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个组划分为一个网格,或者根据所在地地理条件、居住现状、交通状况、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划分网格。集镇以社区居民小组为单位划分或以城市社区网格化划分标准划分网格。厂矿、企业、学校、林场、行政机关、企业单位、部队驻地等可划分特定网格,实现地域无缝覆盖。 (四)、什么是农村网格员? 农村网格员是由政府给予报酬,从事农村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的基层社会工作者。网格员分为网格信息员和网格信息管理员。 (五)、怎样选配网格信息员? 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配备农村网格信息员,可由村(居)民小组组长担任,也可以由村(居)民推选信得过、办事热心、乐于服务、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 (六)、网格信息员的职责是什么? 收集上报各类信息(当好信息员),排查化解或上报各类矛盾纠纷(当好调解员),收集上报治安信息、组织群众联防(当好治安员),宣传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和法律法规(当好宣传员),关爱特殊人群、留守家庭、困难群众和服务群众(当好服务员)。 (七)、怎样选配网格信息管理员? 按照“一村一员”的要求,每个村配备一名网格信息管理员,一般由村(社区)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或是村后备干部(计生专干)担任。条件具备的地方也可以招聘会操作计算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员担任。 (八)、网格信息管理员的职责是什么? 负责录入、更新网格员收集上报的各类信息;管理维护村级网格信息平台;协调村一级的力量处理矛盾纠纷、防控治安、帮扶解困;上报本级不能调处的矛盾纠纷、发现的治安隐患和不能帮助解决的困难;办理村级服务窗口有关事项。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2013年10月28日21: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康静宁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9 一、产生背景与概念释义 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信息技术领域。网格化被引进管理领域后,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于2004年开始在城市管理中进行实践。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1]后来,网格化被运用于社区治理,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和成都等多个城市(区)试点。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质是管理者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具体的任务,建立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借助跨部门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构筑资源共享与工作协同的运作模式,使管理者突破传统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实现流程顺畅,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效能。[2]推行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而是将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一意义上,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构造。[3]从网格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实现社区自治是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网格划分”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其技术支持,行政权力下放是其内在要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是其目标。 二、现有理论研究 (一)政府职能定位的视角 有学者认为政府职能应该包括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共享网络;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协调物业公司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引导网格内自发性群众组织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居民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政府要给社区提供服务,尊重社区的行动选择,把社区自治作为网格化管理的目的。[4]新公共管理从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服务则进一步提出以公民为导向,政府职能应该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5]由于网格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因而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应集中在引导上,给予社区自治更多的资源帮助,减少干预。 (二)多元行动体的视角 网格空间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多元行动主体”,主要包括:以区街公务员为主体的“政府行政力量”、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自治力量以及社区党员和一般志愿者。应该承认,上述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于网格空间,对城市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格内虽然存在着多元行动主体,但其在网格内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是均等的。其中,由于政府部门拥有较丰富的公共资源和较大的公共权力,在网格中居于主导地位,社区社会工作者则是网格中的主体力量,而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则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 [3][4]

FLUENT动网格知识汇总

题记:在学习使用Fluent的时候,有不少朋友需要使用动网格模型(Dynamic Mesh Model),因此,本版推出这个专题,进行大讨论,使大家在使用动网格时尽量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掌握;也欢迎使用过的版友积极参与讨论指导,谢谢! 该专题主要包括以下的主要内容: ##1.动网格的相关知识介绍; ##2.以NACA0012翼型俯仰振荡实例进行讲解动网格的应用过程; ##3. 与动网格应用有关的参考文献; ##4. 使用动网格进行计算的一些例子。 ##1.动网格的相关知识介绍 有关动网格基础方面的东西,请具体参考FLUENT User’s Guide或FLUENT全攻略的相关章节,这里只给出一些提要性的知识要点。 1、简介 动网格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流场形状由于边界运动而随时间改变的问题。边界的运动形式可以是预先定义的运动,即可以在计算前指定其速度或角速度;也可以是预先未做定义的运动,即边界的运动要由前一步的计算结果决定。网格的更新过程由FLUENT 根据每个迭代步中边界的变化情况自动完成。在使用动网格模型时,必须首先定义初始网格、边界运动的方式并指定参予运动的区域。可以用边界型函数或者UDF 定义边界的运动方式。FLUENT 要求将运动的描述定义在网格面或网格区域上。如果流场中包含运动与不运动两种区域,则需要将它们组合在初始网格中以对它们进行识别。那些由于周围区域运动而发生变形的区域必须被组合到各自的初始网格区域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网格不必是正则的,可以在模型设置中用FLUENT软件提供的非正则或者滑动界面功能将各区域连接起来。 注:一般来讲,在Fluent中使用动网格,基本上都要使用到UDF,所以你最好具备一定的C 语言编程基础。 2、动网格更新方法 动网格计算中网格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用三种模型进行计算,即弹簧近似光滑模型(spring-based smoothing)、动态分层模型(dynamic layering)和局部重划模型(local remeshing)。 弹簧近似光滑模型 在弹簧近似光滑模型中,网格的边被理想化为节点间相互连接的弹簧。移动前的网格间距相当于边界移动前由弹簧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在网格边界节点发生位移后,会产生与位移成比例的力,力量的大小根据胡克定律计算。边界节点位移形成的力虽然破坏了弹簧系统原有的平衡,但是在外力作用下,弹簧系统经过调整将达到新的平衡,也就是说由弹簧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将在新的位置上重新获得力的平衡。从网格划分的角度说,从边界节点的位移出发,采用虎克定律,经过迭代计算,最终可以得到使各节点上的合力等于零的、新的网格节点位置,这就是弹簧光顺法的核心思想。 原则上弹簧光顺模型可以用于任何一种网格体系,但是在非四面体网格区域(二维非三角形),最好在满足下列条件时使用弹簧光顺方法: (1)移动为单方向。 (2)移动方向垂直于边界。 如果两个条件不满足,可能使网格畸变率增大。另外,在系统缺省设置中,只有四面体网格(三维)和三角形网格(二维)可以使用弹簧光顺法,如果想在其他网格类型中激活该模型,需要在dynamic-mesh-menu 下使用文字命令spring-on-all-shapes?,然后激活该选项即

语义网和语义网格中的本体研究综述

语义网和语义网格中的本体研究综述 余一娇1,2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武汉,430079) (2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 430074) E-mail: yjyu@https://www.doczj.com/doc/3c589267.html, 摘要:本体是语义网和语义网格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首先介绍本体的定义、本体的四元素表示法和六元组表示方法,以及本体的设计分析生命周期;然后回顾语义网研究中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七种本体语言。通过分析众多文献的观点,文中提出在将来我们应重点针对 DAML+OIL 和OWL两种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文中还列举出了本体在生物信息计算和网络管理领域应用的两个实例。最后根据语义网格和本体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本体研究语义网格服务质量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本体 本体语言 DAML+OIL OWL 语义网 语义网格 服务质量 1.前 言 Ontology在哲学领域常译为“存在论”,是指关于事物是否存在思考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则译为“本体”,其词义与哲学中的“存在论”大相径邻。1993年美国Stanford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的Gruber博士在文献[1]中定义:本体是用来帮助程序和人共享知识的概念的规范描述 (An ontology is the specification of conceptualizations, used to help programs and humans share knowledge.),后来该定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文献[1]还指出:概念化是关于世界上的实体,如: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的知识表达。而规范一词是强调这种表达是用一种固定的形式来描述。从我们已经阅读的多篇相关文献来看,几乎所有论文都接受了上述关于本体的定义。 迅速增加的Web页面数量、丰富的页面内容和时新的消息,为知识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应用研究、开发带来了极好的机会。在Internet上实现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和情报收集,无疑是广大因特网用户的迫切需求。2001年5月,Web之父Tim Berners-Lee和合作者在《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发表了“The Semantic Web”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鉴于Tim Berners-Lee在Web领域的巨大影响,该文后来一直被公认为是开辟语义网研究的源头文献。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语义网研究中引入本体技术是最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且正在被不断的实践。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学科针对本体技术进行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其中最有影响的科学研究组织是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该实验室的Gruber博士以及Deborah L. McGuiinness博士都对本体和语义网本体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体的表示方法和本体开发的生命周期;第三部分介绍语义网研究中的本体语言发展过程以及多种本体语言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介绍本体在语义网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第五部分讨论我们今后一年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 2. 本体的表示与本体开发 关于本体的定义如今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比较统一,但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如何规范化描述本体至今还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有两种本体表示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第一是传统的四元素表示方法、第二是较新的六元组表示法。前者源于Gruber博士的观点,后者则是2002年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Myo Myo Naing博士在一篇国际会议论文中提出。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同,但

浅谈如何干好网格化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干好网格化管理工作 网格长处在网格工作第一线,工作特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俗语讲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网格的工作就是最基础的工作,虽然做的都是累事、苦事、琐事,可却在“积小安成大安,积小赢为大赢”。努力做一名受居民群众欢迎的社区工作者,就应该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做好网格里服务居民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所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于器”要做好网格里的社会事务工作,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要协调好内部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目前我们正在推行网格化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和谐社区。应从我做起。办事处是一个整体,仅靠一己之力办不成事,需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密切合作,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就必须和同事们多沟通、理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营造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实现社区这个大家“家和万事兴”。 二、要努力学习社会事务知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网格工作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这就要求网格工作者认真学习,了解、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办公自

动化流程等.向居民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虚心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居民家庭的疾苦,把网格居民关心的热点和焦点及时向上反馈,并为社区制定工作预案提供依据。 三、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社会事务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学习政策法规,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树立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工作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实际工作中,居民不仅是我的服务对象,更是我的良师益友,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工作者,应深入社区、贴近群众、以民为师,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重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再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多自我批评,学会“回头看”。现实工作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不足,有了问题就要勇于面对,不能应噎废食,要时刻剖析自己、勉励自己、充实自己。 杨志军 2017年4月13日

知识网格研究

第28卷第2期2006年6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I of Xiangtan NormaI university(NaturaI Science Edition) VoI.28No.2 June.2006知识网格研究① 刘毅志1,刘建勋1,2 (1.湖南科技大学知识网格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知识网格的定义、特征、体系结构和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格;语义网;知识网格;知识共享;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31(2006)02-0013-05 Internet的出现,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独立的计算机个体联成网络,但它不能很好地共享其他机器的资源。Web的兴起,使计算机通过网页的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目前的网页不反映机器可理解的语义信息,难以提供智能服务。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通过两种途径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 第一种途径是基于国际开放的标准、建立在Internet和Web基础上的新的应用平台—网格(Grid)[1,2]。简而言之,网格是要利用Internet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其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第二种途径是改进现有的Web,提出了语义Web(Semantic Web)[3~5]和Web服务[6]等概念。 语义Web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展当前的Web;它主要基于XML和RDF/RDFS,并在此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使得网络中所有信息都是具有语义的,从而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和处理。Web服务的目标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标准为用户提供开发、配置、交互和管理全球分布的电子服务资源的开放平台。 这两种途径尽管研究侧重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互联网功能和性能,因此两者的结合-语义网格顺理成章。它将结合网格、语义Web和Web服务的优势,扩充网格的语义能力,并提升语义Web的计算能力,将网格向前推进一步[7,8]。网格的体系结构已经发展为面向服务的开放网格服务结构。智能服务是互联网服务追求的目标[9,10],而知识是智能的源泉。知识管理在促进革新和组织生产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11]。本文将介绍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并较详细地阐述其体系结构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 1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 Fran Berman较早提出知识网格(Knowledge Grid简称KG)的概念,指出知识网格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在线数据集中抽取合成知识使搜索引擎能够智能地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并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12]。Cannataro和Talia于2003年1月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13]。诸葛海教授认为[14]:“知识网格是一个智能互联环境,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服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它包含了反映人类认知特性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运用社会、生态和经济学原理;采纳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技术和标准。” ①收稿日期:2005-10-2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04B022) 作者简介:刘毅志(1973-),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网格划分

有限元网格划分 摘要:总结近十年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发展状况。首先,研究和分析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其次,对当前典型网格划分方法进行科学地分类,结合实例,系统地分析各种网格划分方法的机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如映射法、基于栅格法、节点连元法、拓扑分解法、几何分解法和扫描法等;再次,阐述当前网格划分的研究热点,综述六面体网格和曲面网格划分技术;最后,展望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有限元网格划分;映射法;节点连元法;拓扑分解法;几何分解法;扫描法;六面体网格 1 引言 有限元网格划分是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后续数值计算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网格划分涉及单元的形状及其拓扑类型、单元类型、网格生成器的选择、网格的密度、单元的编号以及几何体素。在有限元数值求解中,单元的等效节点力、刚度矩阵、质量矩阵等均用数值积分生成,连续体单元以及壳、板、梁单元的面内均采用高斯(Gauss)积分,而壳、板、梁单元的厚度方向采用辛普生(Simpson)积分。 2 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离散化,即对连续体进行离散化,利用简化几何单元来近似逼近连续体,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所以有限元网格的划分一方面要考虑对各物体几何形状的准确描述,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变形梯度的准确描述。为正确、合理地建立有限元模型,这里介绍划分网格时应考虑的一些基本原则。 2.1 网格数量

网格数量直接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时耗,网格数量增加会提高计算精度,但同时计算时耗也会增加。当网格数量较少时增加网格,计算精度可明显提高,但计算时耗不会有明显增加;当网格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网格时精度提高就很小,而计算时耗却大幅度增加。所以在确定网格数量时应权衡这两个因素综合考虑。 2.2 网格密度 为了适应应力等计算数据的分布特点,在结构不同部位需要采用大小不同的网格。在孔的附近有集中应力,因此网格需要加密;周边应力梯度相对较小,网格划分较稀。由此反映了疏密不同的网格划分原则:在计算数据变化梯度较大的部位,为了较好地反映数据变化规律,需要采用比较密集的网格;而在计算数据变化梯度较小的部位,为减小模型规模,网格则应相对稀疏。 2.3 单元阶次 单元阶次与有限元的计算精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单元一般具有线性、二次和三次等形式,其中二次和三次形式的单元称为高阶单元。高阶单元的曲线或曲面边界能够更好地逼近结构的曲线和曲面边界,且高次插值函数可更高精度地逼近复杂场函数,所以增加单元阶次可提高计算精度。但增加单元阶次的同时网格的节点数也会随之增加,在网格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由高阶单元组成的模型规模相对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权衡考虑计算精度和时耗。 2.4 单元形状 网格单元形状的好坏对计算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单元形状太差的网格甚至会中止计算。单元形状评价一般有以下几个指标: (1)单元的边长比、面积比或体积比以正三角形、正四面体、正六面体为参考基准。 (2)扭曲度:单元面内的扭转和面外的翘曲程度。 (3)节点编号:节点编号对于求解过程中总刚矩阵的带宽和波前因数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计算时耗和存储容量的大小

知识管理概述

幻灯片1 知识管理 K n o w l e d g e M a n a g e m e n t 卫军朝 w e i j c h@g m a i l.c o m 幻灯片2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教材: ●廖开际主编.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幻灯片3 知识管理推荐阅读书目 ●英文书目: ●Ikujiro Nonaka, Hirotaka Takeuchi.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avenport, Prusak.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1998,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urray Jennex. ●Case studi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Idea Group Publishing 幻灯片4 其他中文参考书目与译著 ● 1.柯平.知识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 2.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朴素的知识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 3.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 4.苏新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5.林东清等.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 6.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幻灯片5 ●7.邱均平等.知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知识管理.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波 士顿: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9.Karl Eric Sveiby.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通过鼓励创造性来增加价值.梁立新译。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CST网格知识

Mesh view 网格视图中的导航树:当进入网格视图时导航树就会发生变化.所有的结果后处理文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网格控制文件夹. 如图,在此文件夹里,所有用户自定义的固定点都列了出来,他的位置和方向都将影响网格密度.圆括号里是有效方向,方括号的数值表示与网格产生器无关. Expanded critical cells/areas:在物体网格化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网格细胞不得不全部填充为PEC.这时一个警告将出现在窗口的上方. Fixpoints and density points Fixpoints:自动网格产生器将寻找结构内部的重要点,并在此创建固定点.如果需要,此处将生成网格结点.当网格视图被激活,固定点将以红点表示. Density control points:自动网格产生将通过这些控制点在特定区域加密网格.密度控制点以黄点表示. User defined fixpoints:通过创建用户自定义固定点,网格的产生将更加灵活.用户自定义的固定点可在模型的特有点上创建.它们与模型结构相关,并允许高级网格技术以全参模型进行控制.在想要进行控制的物体中,物体可通过使用下列工具设置固定点. 您可以定义这些固定点的方向,使之更加有效。这种操作可通过context menu 或者选择 Controlling the mesh for specific structure elements:可对一些结构元件进行具体的网格控制数值设置.这可通过选择相关物体,选择来实现.对于一物体,若进行了具体网格特性设置,在网格视图里,物体将以图标显示,若子网格被采用,则以显示. Priorities:优先级定义着不同物体的重要性.如果一个物体的优先级高于另一个物体,它的网格需求将优于另一个. Maximum mesh step width:对仿真来说很要的物体,每个方向上的最大阶跃宽度可具体设置. Manual mesh generation:除了自动网格产生器,人工网格产生模式也是可以利用的.一旦人工网格操作激活.自动网格产生器将自行关闭.依据激活的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单击直线终点或圆边界来人工增添固定点.在选择适当项目后,新的固定点将创建在具体的位置.用户可通过DEL键来删除,也可在Fixpoints list 中直接操作.选好两固定点后(先选一点,按住Ctrl键,再选一点),用户可在Fixpoints list 对话框中增加中间固定点. Mesh Properties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

(完整版)网格化知识考试题

郑州市工商局网格化监管知识考试题单位姓名职务分数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长效机制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的本质要求。 2、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构建长效机制的总体构架体系是:“明确一个目标、坚持两个原则,,搭建四级平台,形成。” 3、建立网格化管理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努力营造、、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4、建立网格化管理要坚持“、高效率、”的原则。 5、细化“三级网格”:是指:以为单元,划分乡(镇)办、村(社区)和三级网格。 6、建立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就是:改变目前的条块分割为条块融合,构建基层“、”的网格化管理网络。 7、落实准确把握长效机制的精神实质,重在明白目的意义、落实政府职责融入网格化管理,重在、落实长效机制阶段性重点工作,重在。

8、落实“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重在、落实驻村(社区)群众工作队的职责履行情况,重在。 9、是一项新的工作推进机制,是政府履行职责推进机制的一次创新。 10、推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的方法原则是、坚持远近结合、坚持奖惩并重、坚持完善制度、坚持稳中求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市局机关督查组督查要求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督查组每周必须对各级工商部门网格化管理工作进行督查,督查不少于2次 B、督查组要认真负责,利用工作日和周六、周日扎扎实实地开展督查工作 C、督查组对分包单位负领导责任 D、督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组督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分工 2、下列关于市局机关督查组督查内容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督查组应该对各县(市)局、各分局、各基层工商所的网格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网格监管员工作落实情况由

有限元网格剖分方法概述

有限元网格剖分方法概述 在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分析时,首先必须对结构进行离散,形成有限元网格,并给出与此网格相应的各种信息,如单元信息、节点坐标、材料信息、约束信息和荷载信息等等,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如果采用人工方法离散对象和处理计算结果,势必费力、费时且极易出错,尤其当分析模型复杂时,采用人工方法甚至很难进行,这将严重影响高级有限元分析程序的推广和使用。因此,开展自动离散对象及结果的计算机可视化显示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发展到现在, 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不同实现方法,列举如下: 映射法 映射法是一种半自动网格生成方法,根据映射函数的不同,主要可分为超限映射和等参映射。因前一种映射在几何逼近精度上比后一种高,故被广泛采用。映射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简单区域内采用某种映射函数构造简单区域的边界点和内点,并按某种规则连接结点构成网格单元。也就是根据形体边界的参数方程,利用映射函数,把参数空间内单元正方形或单元三角形(对于三维问题是单元立方体或单元四面体)的网格映射到欧氏空间,从而生成实际的网格。这种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人为地把分析域分成一个个简单可映射的子域,每个子域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然后根据网格密度的需要,定义每个子域边界上的节点数,再根据这些信息,利用映射函数划分网格。 这种网格控制机理有以下几个缺点: (1)它不是完全面向几何特征的,很难完成自动化,尤其是对于3D区域。 (2)它是通过低维点来生成高维单元。例如,在2D问题中,先定义映射边界上的点数,然后形成平面单元。这对于单元的定位,尤其是对于远离映射边界的单元的定位,是十分困难的,使得对局部的控制能力下降。 (3)各映射块之间的网格密度相互影响程度很大。也就是说,改变某一映射块的网格密度,其它各映射块的网格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其优点是:由于概念明确,方法简单,单元性能较好,对规则均一的区域,适用性很强,因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一些商用软件如ANSYS等得到应用。 2 。拓扑分解法 拓扑分解法较其它方法发展较晚, 它首先是由Wordenwaber提出来的。该方法假设最后网格顶点全部由目标边界顶点组成, 那么可以用一种三角化算法将目标用尽量少的三角形完全分割覆盖。这些三角形主要是由目标的拓扑结构决定, 这样目标的复杂拓扑结构被分解成简单的三角形拓扑结构。该方法生成的网格一般相当粗糙, 必须与其它方法相结合, 通过网格加密等过程, 才能生成合适的网格。该方法后来被发展为普遍使用的目标初始三角化算法, 用来实现从实体表述到初始三角化表述的自动化转换。 单一的拓扑分解法因只依赖于几何体的拓扑结构使网格剖分不理想,有时甚至很差。 3.连接节点法 这类方法一般包括二步:区域内布点及其三角化。早期的方法通常是先在区域内布点, 然后再将它们联成三角形或四面体, 在三角化过程中, 对所生成的单元形状难于控制。随着Delaunay三角化(简称为DT ) 方法的出现, 该类方法已成为目前三大最流行的全自动网格生成方法之一。 DT法的基本原理:任意给定N个平面点Pi(i=1,2,…,N)构成的点集为S,称满足下列条件的点集Vi为Voronoi多边形。其中,Vi满足下列条件: Vi ={ X:|X- Pi|(|X- Pj|,X(R2,i(j,j=1,2,…,N }Vi为凸多边形,称{ Vi}mi=1为Dirichlet Tesselation

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防治组织机构网格化管理图(见附件) 1、由建设单位落实控制扬尘的经费,本施工单位保证扬尘控制经费专款专用(由项目会计管理专款)。 2、本施工现场网格化管理制度由项目部总工张滨山负责编制,项目部盖章确认后,由本公司总工程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批和签字,并盖章确认后,报监理备案。 3、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及制度,并做好分阶段作业扬尘控制台账。 4、项目部扬尘控制措施和承诺的内容在工地四周醒目处进行公示。 5、项目部指定行政管理员尚永彬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管理工作,并建立扬尘控制档案,工作总结、实施方案、会议记录、宣传资料等。 6、对参加本工程施工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保护环境、控制扬尘知识及重要性等有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7、对控制扬尘工作的职责进行分解落实即: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扬尘负责人→各施工作业片片长→各专业分包队伍、劳务分包队伍、作业班组负责人→工人,使本工地的扬尘控制制度做到层层落实,控制到位。 8、根据有关规定,本施工现场四周的围墙设置高度为3.5米,采用彩钢板制作牢固,并在围墙上用喷绘布书写环境保护等宣传标语。 9、外脚手架作业面用绿色密目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处理。 10、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铺设厚度不小于20cm的钢筋混凝土路面,场地内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因施工原因没有硬化的地方用黑网覆盖,使泥土不裸露。

11、施工现场内堆放的水泥等易产生尘埃的物料进行封闭式管理,不允许露体堆放,灰土、砂石进行可靠围挡,并用绿色密目网随时进行覆盖。 12、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24小时内不能清运出场的,设置临时堆场,堆场周围进行围挡、遮盖、保温等防尘措施。 13、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在6m3以上采取密闭清运,施工场地清扫出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采用袋装或密闭清运。 14、在工地内如有闲置三个月以上的空地,对裸露地面进行临时绿化或用绿网覆盖。 15、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必须将车辆的槽帮和车轮用高压水枪设备冲洗干净,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清理车辆和地面上的泥土。 16、施工现场的施工污水、泥浆必须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放,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理。 17、对楼层、脚手架、高层平台、设备及其它物料等清理建筑垃圾或废料时,采用洒水并有吸尘措施,禁止使用翻竹底笆、板铲拍打、空压机吹尘等会产生扬尘的方法清理,严禁在楼层清理垃圾时直接倾倒地面等进行高空抛撒。 18、本工程一律使用商品混凝土,对进入装饰阶段后抹灰预拌砂浆,并做好切实可行的防尘措施。 19、工程完工30日内,平整工地场地和周围场地,清除积土、堆物并对裸露地面进行临时绿化或用绿网覆盖。 20、从本工程开工至工程完工前,本工程涉及扬尘的施工作业等必须按本方案要求做好防范扬尘控制扬尘措施。 21、对违反本控制扬尘制度的作业队伍、班组及个人按照公司及项目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任人除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公司规定进行处罚外,逐出本工程施工现场,并不得重新录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