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K?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

B. 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何冲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

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 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

2.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是相对某一参考系而言的.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考系

C. 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

D. 太阳东升西落,是选太阳为参考系

3.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

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的路程最小

B.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D. t0时刻,C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质点的瞬时速度

4.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

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A到B所用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滑块通过A的速度为1cm/s

B. 滑块通过B的速度为2cm/s

C. 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

D. 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D. 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

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

6.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飞机在“辽宁号”航母的甲板上

试飞成功。已知“辽宁”号航母的飞行甲板长L,舰载飞机在飞

行甲板上的最小加速度为a。若航母静止,则舰载飞机的安全起

飞速度是()

A. v=2aL

B. v=aL

C. v=√aL

D. v=√2aL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 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C.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 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8.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 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C. 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

D. 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

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2s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2s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

D. 在t=2s时,物体回到了原点,即出发点

10.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1时刻的速度为v1,t2时刻的速度为v2,位移为x,设t=t2?t1,

则t时间中间时刻t/2的瞬时速度为()

A. x

t B. v1+v2

2

C. √(v12+v22)

2

D. v2?v1

2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1.利用知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将质量为m1的物块1与质量为m2

的物块2(m1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之______释放物块2(选填“前”或“后”);

(3)将各计数点至0点的距离依次记为?1、?2、?3、?4…,测得?2=l.60cm,?4=6.40cm,请

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4)根据测出物块l上升的高度h与相应的时间t,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t2图线,由此可以求

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

1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如图

所示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

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C、D两点的瞬时速度,得v C=

______ m/s,v D=______ m/s,这段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m/s.

(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m/s2.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

13.物体从某高处自由落下,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是物体下落总高度的7

,取重力加速度g=9.8m/s2,

16

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

14.一辆公共汽车长L=12m,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匀加速启动,车身经过A、B两点

的时间分别为t A=3s、t B=2s,求:

(1)汽车前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

(2)汽车前端经过A、B两点的时间间隔?t.

15.汽车以36km/?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用了2?。如果汽车从乙地按原路返回甲地,用了

2.5?,那么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6.跳伞运动员从350m的高空跳下,他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打开伞,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

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

求:(1)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

(2)运动员打开伞处离地面的高度;(g取10m/s2)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分析】

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

【解答】

A.研究子弹的旋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

B.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B正确;

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不同,故C错误;

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是相对地面来讲的,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A、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

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并不是只有地面上的静止物体才可以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故C正确;

D、太阳东升西落,是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C.

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3.答案:C

解析:解: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A的路程最大.故A错误;

B、x?t图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B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时间也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也相等,故C正确;

D、x?t图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C质点的瞬时速度大于B质点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C.

由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读出位移关系,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路程的大小分析平均速率的关系.

本题要抓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4.答案:C

解析:【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分别求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和AB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加速度公式可求滑块的加速度。

求解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找出总路程和总时间,然后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解答即可,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加速度,故理解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滑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v A=d

t A =1

0.010

=100cm/s;故A错误;

B.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 A=d

t B =1

0.005

=200cm/s,故B错误;

C.滑块加速度a=v B?v A

t =2?1

0.200

=5m/s2;故C正确;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v=x

t =0.3

0.200

=1.5m/s,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解: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所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不一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仅受重力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

C、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答案:D

解析:【分析】

已知初速度及位移,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求得最后的速度大小。

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中的速度和位移关系,要注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求解。

【解答】

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

v2?0=2aL

解得:v=√2aL;

故选:D。

7.答案:CD

解析:解:A.根据?=12gt 2可知,在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4:9:…,故A 错误;

B 、根据自由落体速度公式v =gt 可知在1s 末,2s 末,3s 末的速度比是1:2:3,故B 错误;

C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v =x t 及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可知: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3:5,故C 正确;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两个1s 内的位移之差为△x =gT 2=9.8m ,故D 正确

故选:CD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即可解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熟记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的推论即可判断

8.答案:BC

解析:解:A 、由图看出,甲和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丙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由图看出,乙和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乙丙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故B 正确;

C 、由图可知:乙的斜率比甲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 正确;

D 、由图可知:乙的斜率比丙的斜率的绝对值小大,所以乙的加速度小于丙的加速度大小,故D 错误。

故选:BC 。

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线的纵坐标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本题考查识别速度图象和读图的能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9.答案:BC

解析:解:A 、物体在前2s 内沿负方向运动,后2s 内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故A 错误.B 正确.

C 、由图可以看出t =2s 前速度的绝对值逐渐减小,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2s 后速度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

D 、在t =2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在t =4s 时,物体位移为零物体回到了出发点.故D 错误. 故选:BC .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的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

图象与t 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图形在t 轴上方位移为正,图形在t 轴下方位移为负.

本题考查根据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只要斜率没变则加速度不变,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0.答案:AB

解析:解: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初末速度和的一半 v =v t 2?=x t =

v 1?+v 2?2,故AB 正确,CD 错误;

故选:AB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求出t

2

时的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1.答案:0.1;后;0.24;0.8

解析: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02×5=0.1s;

(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后释放物体;

(3)C点的瞬时的速度为BD点的平均速度为:

v c=?1??2

2T

=

6.40?1.60

2×0.1

×10?2=0.24m/

(4)根据运动学公式s=1

2at2,因此s?t2图线的斜率k=a

2

,得:a=2k=2×0.4

1

=0.8m/s2;

故答案为:(1)0.1;(2)后;(3)0.24;(4)0.8。

根据相邻点时间间隔为0.02s,即可求解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图象的斜率,即可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考查计数点与实际打点的区别,注意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同时从纸带上求解速度和加速度是处理纸带的两个主要问题,一定要熟练掌握。

12.答案:1.00;1.20;1.00;2.00

解析:解: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因此有:

v C=0.27?0.07

2×0.1

m/s=1.00m/s

v D=0.4?0.16

2×0.1

=1.20m/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x

t =0.4

4×0.1

m/s=1.00m/s

根据题意可知△x=2.0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得:

a=△x

T2=0.02

0.12

=2.00m/s2

故答案为:1.00;1.20;1.00;2.00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3.答案:解:设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则最初的t?1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h为总高度的9

16

H=1

2

gt2

?=1

2

g(t?1)2=

9

16

H

解得:t1=4s,t2=4

7

s(舍去)

H=1

2

gt2=

1

2

×9.8×42m=78.4m

答: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78.4m.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抓住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是物体下落总高度的7

16

,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物体下落的总高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掌握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4.答案:解:(1)汽车经过A点时,

有:L=v A t A+1

2

at A2

代入数据解得:v A=1?m/s

(2)汽车经过B点,有:L=v B t B+1

2

at B2

汽车前端到达A、B两点,有:v B=v A+a△t

由以上可解得:△t=1.5?s

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关键是熟记并应用这些规律。

(1)根据位移公式求汽车前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

(2)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汽车前端经过A、B两点的时间间隔。

15.答案:解: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比总时间。

甲乙两地的位移x=v1t=36×2km=72km。

则汽车返回时的速度v2=x t

2=72

2.5

km/?=28.8km/?

故答案为:28.8km/?。

解析:【分析】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比总时间。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关键是要掌握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答案:解: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比总时间。

甲乙两地的位移x=v1t=36×2km=72km。

则汽车返回时的速度v2=x t

2=72

2.5

km/?=28.8km/?

16.答案:解:(1)设自由下落时间为t1,自由下落距离为?1,

?1=1

2

gt12=5t12

开伞时速度为v1;

v1=gt1=10t1开伞后减速运动时间为t2,减速下落距离为?2

t2=v2?v1

a

=

4?10t1

?2

=5t1?2

?2=v1+v2

2

t2=25t12?4

∵?1+?2=350m

∴解得:t1=√59

5

≈3.44s

(2)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为:?1=1

2

gt12=59m;

运动员打开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2=350?59=291m;

答:(1)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为3.44s;

(2)运动员打开伞处离地面的高度为291m.

解析:本题是多过程问题,在分别研究各个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关键是寻找各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位移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等等。

(1)运动员先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2)运动员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之和等于高度,根据运动学公式表示出两端位移后求和即可。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 2018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数学试卷1

实用文档绝密☆启前用 天一大联考 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2017-2018学数考生注意:并将考生号条码粘贴在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1. 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如需改动,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2.回答选择题时,写在本试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共60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A?C?}Z?1?x?4?A{x?},4,8,9?B?{2,?1的非1.,设已知集合,C,则集合空子集的个数为A. 8 B. 7 C. 4 D. 3 1的定义域为函数2.?3)x)?lg(x?f(4?x A. B. C. D. [3,4) [0,1](3,4)(3,4] 3x的零点位于区间函数3.29?x??f(x)? A. B. D . C. (2,3)(3,1)2),4(1,)(0x?2,x?0f[f(?2)]??f(x),则已知函数4. ?0?logx?,2 A. 4 B. 3 C. 2 D.1 ????0,上单调递减,则不等式在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5.)xy?f(的解集 是)1f(?(logfx)?3111?????? B. A. ??,?,????,??????? 333?????? 实用文档111???? D. C. ,0?,????333????则下列函数中图像不经P的图像恒过点,6.函数且)1tt?0?xf(x)?log(?3)?3(t P的是过点 A. B. )4y?log(2x?1x?y?2x?2 C. D.12?y?5y?x?1?1?x111???2?xB1?,?A?3x3a?x?a?(?)已知集合,若的取7.,则 a B?A??3273???值范围是????,10??,1 D. B. C. A. )1)(0,(?2,0322m?x?6m?5)(f(x)?2m 8.若幂函数没有零点,则的图像)xf(不具有轴对称 D. 关于x轴对称 C. 关于y B. A. 关于原点对称对称性m= 若函数为奇函数,则9.)x1??x()?ln(1?x)mln(f A. 2 B. 1 C.-1 D. -2 2)?x110log(2 10.函数的图像大致为?xf()x13?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亚洲轮廓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 B.河流呈辐射状流向周边 C.北部、西部的河流注入大西洋 D.东部、南部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2.亚洲河流流向反映了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周高中低 B.东高西低 C.中高周低 D.南高北低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度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 因此得名。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是 A.多洪涝灾害 B.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C.台风频发 D.冬季暴雪 4.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c地 B. d地 C. a地 D. b地 读东亚区域图,回答5-6题。

5.对图中A岛聚落分布彩响最弱的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交通 6.正确表述A、B两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是 A.大规模经营,机械化水平高 B.精耕细作,单产高商品率低 C.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型农业 D.经济收入稳定,生态效益高 2012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货易区启动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7-8题。 7. 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一湄公河相通, 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 B. 1?6月 C. 5?10月 D. 10月?次年5月 8.乙图景观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可能关键分布图,完成9-10题。 9.甲地上壤侵蚀强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海拔、降水量 B.土质、地形 C.降水量、地形 D.风力、海拔 10.为防治土壤侵蚀,甲地区可采用的措施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B.棉花种植业占重要地位 C.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发达 D.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12.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 A.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 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C.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学第二学期天一中学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天一中学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 卷 必修 2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x =3的倾斜角是( ) A .90° B .60° C .30° D .不存在 2.圆(x +2)2+y 2=5的圆心为( ) A .(2,0) B .(0,2) C .(-2,0) D .(0,-2) 3、已知,a b αα?//,则直线a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或异面;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4.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物体的三视图是( ) 5、在右图的正方体中,M 、N 分别为棱BC 和棱CC1的中点, 则异面直线AC 和MN 所成的角为( ) A .30° B .45° C .90° D . 60° 6.直线2x-y +4=0同时过第( )象限 A .一,二,三 B .二,三,四 C .一,二,四 D .一,三,四 7.若三点A(3,1),B(-2,b),C(8,11)在同一直线上,则实数b 等于( ) A .2 B .3 C .9 D .-9 8.以A(1,3),B(-5,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 ) A .3x -y -8=0 B .3x +y +4=0 C .3x -y +6=0 D .3x +y +2=0 9.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3,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 A .1∶9 B .1∶27 C .1∶3 D .1∶1 10.已知以点A (2,-3)为圆心,半径长等于5的圆O ,则点M (5,-7)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 A .在圆内 B .在圆上 C .在圆外 D .无法判断 1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直线y =x +a 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12.圆x 2+y 2+2x +4y -3=0上到直线l :x +y +1=0的距离为2的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 D 1 B 1 A 1 M D B A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强化班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强化班 一、单选题:(毎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0小题,每个1.5分,共60分。) 1.下面哪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被后人誉为“遗传学之父” A.孟德尔 B.施莱登和施旺 C.卡尔文 D.萨顿 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 B.羊的黑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C.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B.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C.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个体自交,F1的表现型有8种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 9:3:3:1 B.1:1:1:1 C. 3:1 D.3:1:3:1 5.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6.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简述第二次分裂时期 C.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 D.因为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它们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 7.如图示某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动物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同,核DNA含量相同 B.甲、乙和丙细胞中每个染色体组中均含有2条染色体 C.根据乙细胞可判断该细胞取自雄性动物 D.丙细胞中基因A和a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8.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A.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C.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是图③时期 10.人的红绿色盲是由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图中一定不带致病基因的个体是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已知集合A ={x|y =1 x },B ={y|y =1 x },C ={(x ,y)|y =1 x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B .A =C C .B =C D .A =B =C 【解答】解:A ={x |x ≠0},B ={y |y ≠0},C 表示曲线y =1 x 上的点形成的集合; ∴A =B . 故选:A . 2.(5分)已知集合A ={1,2},B ={2,2 k },若B ?A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1或2 B .1 2 C .1 D .2 【解答】解:∵集合A ={1,2},B ={2,2 k },B ?A , ∴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及子集的概念可知2 k =1, 解得实数k =2. 故选:D . 3.(5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2lgx ,g (x )=lgx 2 B .f(x)=1(x ≠0),g(x)=x |x| C .f (x )=x ,g (x )=10lgx D .f(x)=2x ,g(x)=√22x 【解答】解:A .f (x )=2lgx ,g (x )=lgx 2=2lg |x |,解析式不同,不是同一函数; B .f (x )=1(x ≠0},g(x)=x |x|={ 1 x >0 ?1x <0,解析式不同,不是同一函数; C .f (x )=x 的定义域为R ,g (x )=10lgx 的定义域为(0,+∞),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 D .f (x )=2x 的定义域为R ,g(x)=√22x =2x 的定义域为R ,定义域和解析式都相同,是同一函数. 故选:D . 4.(5分)某班共50名同学都选择了课外兴趣小组,其中选择音乐的有25人,选择体育的有20人,音乐、体育两个小组都没有选的有18人,则这个班同时选择音乐和体育的人数为( )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春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冋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time were the speakers supposed to meet? A. At 11:00 B.At 11:30 C. At 12:00 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Visiting her friend. B. Feeding her child C. Doing the washing. 3. Whom is the man talking to? A. A bookshop assistant. B. A writer. C. A teacher. 4.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is store? A. It’s just so-so. B. It’s terrible. C. It’s wonderful. 5.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won’t do the housework any more. B. He’s almost finished the housework. C. He got hurt when dust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面有儿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下一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阅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7题。 6. What will Tommy do first today? A. Do the housework. B. Fly a kite. C. Finish his homework. 7.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In the park. B. At the school gate. C. At No.3 bus stop.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9题。 8. When is the cake needed? A. 0n Wednesday. B. On Thursday. C. On Friday.

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强化班)(附带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强化班)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已知公比大于0的等比数列{}n a 满足13a =,前三项和321S =,则234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 2.直线a 与直线b 为两条异面直线,已知直线//l a ,那么直线l 与直线b 的位置关系为( ) A .平行 B .异面 C .相交 D .异面或相交 3.圆1O :()()22121x y -+-=与圆2O :()()22212x y -++=的位置关系为( ) A .外离 B .相切 C .相交 D .内含 4.已知点()0,0O ,()0,A b ,()1,1B .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 A .1b = B .2b = C .()()12=0b b -- D .120b b -+-= 5.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 E F ,分别为棱1AB CC ,的中点,在平面11ADD A 内且与平面1D EF 平行的直线

… … 线 … … … … ○ … … … … 线 … … … … ○ … … A.有无数条B.有2条 C.有1条D.不存在 6.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 n}与{b n}的前n项和分别为An和Bn,且 745 3 n n A n B n + = +,则使 得n n a b为整数的正整数n的个数是( ) A.2B.3C.5D.4 7.一条光线从点() 2,3 --射出,经y轴反射后与圆()() 22 321 x y ++-=相切,则反 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5 3 -或 3 5 -B. 3 2 -或 2 3 - C. 5 4 -或 4 5 -D. 4 3 -或 3 4 - 8.已知数列{}n a的前n项和为n S,对于任意的* n N ∈都有2 1 n n S S n + +=,若{}n a为 单调递增的数列,则1a的取值范围为() A. 11 , 22 ?? - ? ?? B. 11 , 33 ?? - ? ?? C. 11 , 44 ?? - ? ?? D. 11 , 43 ?? - ? ??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9.1l:()1360 m x y +++=, 2 l:()120 x m y +-+=,若 12 // l l,则m=_____. 10.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强化班)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强化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5分)已知M={x|﹣2≤x≤2},N={x|x<1},则(?R M)∩N=.2.(5分)设x,y∈R,向量,,且,,则x+y=. 3.(5分)已知向量夹角为45°,且,则=.4.(5分)已知cosα=,且α∈(﹣,0),则sin(π﹣α)=.5.(5分)设2a=5b=m,且+=2,m=. 6.(5分)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先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那么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y=.7.(5分)若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8.(5分)设向量,满足,=(2,1),且与的方向相反,则的坐标为. 9.(5分)若θ是△ABC的一个内角,且,则sinθ﹣cosθ的值为. 10.(5分)已知角φ的终边经过点P(1,﹣2),函数f(x)=sin(ωx+φ)(ω>0)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则=. 11.(5分)已知f(x)=是(﹣∞,+∞)上的增函数,那么实 数a的取值范围是. 12.(5分)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4,?=﹣1,则?的值是.

13.(5分)对于实数a和b,定义运算“*”:,设f(x)=(2x ﹣1)*(x﹣1),且关于x的方程为f(x)=m(m∈R)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3,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x1+x2+x3的取值范围是.14.(5分)已知函数f(x)=sin(ωx+φ)(ω>0,|φ|≤),x=﹣为f(x)的零点,x=为y=f(x)图象的对称轴,且f(x)在(,)单调,则ω的最大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设函数,其中0<ω<2; (Ⅰ)若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求f(x)的单调增区间; (Ⅱ)若函数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求ω的值. 16.(14分)已知△ABC中. (1)设?=?,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设向量=(2sinC,﹣),=(sin2C,2cos2﹣1),且∥,若sinA=,求sin(﹣B)的值. 17.(14分)如图,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圆弧上有一点C. (1)若C为圆弧AB的中点,点D在线段OA上运动,求|+|的最小值;(2)若D,E分别为线段OA,OB的中点,当C在圆弧上运动时,求?的取值范围. 18.(16分)某仓库为了保持库内的湿度和温度,四周墙上均装有如图所示的自动通风设施.该设施的下部ABCD是矩形,其中AB=2米,BC=0.5米.上部CmD 是个半圆,固定点E为CD的中点.△EMN是由电脑控制其形状变化的三角通风窗(阴影部分均不通风),MN是可以沿设施边框上下滑动且始终保持和AB平行的伸缩横杆(MN和AB、DC不重合). (1)当MN和AB之间的距离为1米时,求此时三角通风窗EMN的通风面积;

【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物理试题(含答案)(2017.11)

绝密☆启前用 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物 理 一.选择题 1.某人站在路边观测到一小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人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小汽车轮子 B.从该汽车旁超车的另一汽车 C.另一方向驶来的汽车 D.路边的灯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裁判给表演中的鞍马运动员打分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B.运动员绕周长是1600m 的田径场跑道跑一圈,其位移是0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7:45”指的是时间间隔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会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速度方向一定不发生变化 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定相同 D.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不能同时为零 4.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了AB 和BC 两段位移,已知两段位移大小之差为x ?,质点通过两段位移的速度减少两相等,大小均为v ?,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2 2x v ?? B. () 2 2x v ?? C. () 2 4x v ?? D. () 2 x v ?? 5.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其中212t t =,122x 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t 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12t t 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的两倍 B.10t 时间内的速度方向和12t t 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反 C.20t 时间内质点的速度一直增大 D.20t 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一直为零 6.地面上有一钢球B ,其正上方距地面高90m 的位置有一钢球A ,现将钢球B 竖直上抛,同时钢球A 由静止自由释放,不计钢球受到的阻力,两球能在空中相遇。若仅将钢球A 换成塑料球A ,塑料球受阻力作用,加速度大小为25/m s ,重复上述过程,自释放到两球相遇的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210/m s ,则钢球B 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 A.10/m s B.20/m s C.30/m s D.35/m s 7.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其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为342x t t =-+,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规律为234v t =-,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从2t s =到3t s =的平均速度为15/m s B.质点从2t s =到3t s =的平均速度为9/m s C.质点在3t 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2/m s D.质点在3t s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8/m s 8.一辆遥控玩具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表为玩具汽车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由表可得( ) A.玩具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B.玩具汽车在第6s 末的速度为15/m s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pdf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春学期期终试卷 高一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意,选对的得3分,答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端固定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现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拉弹簧的另 一端至O点,如图所示,在此过程F1、F2分别做了6J、8J的功;换用另一个 力F仍使弹簧重复上述过程,该过程F所做的功是() A.2J B.8J C.10J D.14J 2.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毯中加入金属丝是为将静电导走 B. 绝缘体不能带电 C.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创生 D. 元电荷是正、负电荷以外的第三种电荷 3.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 ) A.电路中通过1C的电量时,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它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与干电池相同 C.用伏特表测量电源两极间电压总等于2V D.当电源接到电路中时,内电压为2V 4.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放置一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则下 列四个选项中,正方形中心处场强最大的是( ) 5.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 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经B运动到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负电 B.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 C.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 D.粒子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 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 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 的强度减弱,则()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7级高一化学试卷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普通班化学期中测试题 命题:周丽审阅:郭吉兵 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Mn-55,Fe-56,Br-80,I-127,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3.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 Cl2 B. O2 C. SO2 D. NH3 4.有关物质与反应分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硅酸钠是钠盐,也是硅酸盐 B.碳酸钠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属于碱 C.CO2溶于水能导电,属电解质 D.CO还原氧化铁获得铁,属于置换反应 5.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 ..的是

6.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C.常温下,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D.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 7.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和生活中常用HF来刻蚀玻璃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8.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 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2 B. 3 : 1 C. 3 : 2 D. 2 : 1 9.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 存在的离子是 A.Ba2+B.Na+C.OH-D.Ag+ 10.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 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 11.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D.每生成1mo1X,反应转移2mo1 e-12.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冶炼方法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 B.Cu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A.B.C.D. 2. 用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三位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 ) A.B.C.D. 3. 用符号表示“点在直线上,在平面内”,正确的是( ) A.B.C.D. 4. 已知一组数据,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 ) A.B.C.D. 5. 过三点的圆交轴于两点,则( ) A.B.C.D. 6. 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则( ) A.B.C.1或D.或 7. 已知某地区初中水平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为了解该地区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程度,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进行调查.若高中生需抽取30

名学生,则抽取的学生总人数为( ) A.B.C.D.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若圆上存在以为中点的弦,且,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二、多选题 9. 对于实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若,则 A.若,则 C.若,则 D.若,则 10. 有甲、乙两种套餐供学生选择,记事件A为“只选甲套餐”,事件B为“至少选一种套餐”,事件C为“至多选一种套餐”,事件D为“不选甲套餐”,事件E为“一种套餐也不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C是互斥事件B.B与E是互斥事件,且是对立事件C.B与C不是互斥事件D.C与E是互斥事件 11. 设正实数满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最小值为B.的最大值为 C.的最小值为2 D.的最小值为2 12. 如图,是以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是以为直径的圆上一段圆弧,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届高三物理阶段性测试试题(四)

天一大联考 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理科综合--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 18题只有_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跃迁到高能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加 B.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C.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D.氢原子更加稳定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子弹沿水平方向射人木块并留在其中,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子弹的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仏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由此可得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大小为 A. gs m M m μ2+ B. gs m m M μ2- C. gs M m m μ+ D. gs m M m μ- 16.如图所示,扇形金属线框aOb 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上,虚线M/V 为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且MAT 为扇形金属线框的对称轴。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时,关于金属线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绕0点顺时针转动 B.绕0点逆时针转动 C.垂直MN 向左平动 D.垂直向右平动 17.我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織娥六号”卫星,到时将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载荷,充分展示中国航天向世界开放的姿态。假设“嫦娥六号”发射后绕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为,地球表面近地飞行卫星的周期为r2,已知地球的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月球表面的6倍,则g 约为 A.62 B. 26 C. 36 D. 12 6 18.如图所示为理想自耦变压器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在a 、b 端输入)(sin 2100V t u π=

江苏省天一中学20XX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江苏省天一中学 2020―― 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 1.本试卷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除作图以外区域一律使用黑色碳素墨水笔.将答案答在答卷纸上,在本试卷上 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答卷纸交上; 3.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4.答题中禁止使用计算器,否则按考试舞弊处理. 一、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 ........ 1.已知全集 U {1, 2,3, 4} ,集合 A {2 ,3},B {3, 4} ,则 (C U A) (C U B) ▲ .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2.已知向量 OA 0,1 ,OB (1,3), OC ( m, m) ,若 AB // AC ,则 实数 m = ▲ . 3.已知 2 , 3sin 2 2cos ,则 cos( ) ▲ . 4. 函数 f (x) (sin x cos x) 2 的最小正周期为 ▲ . 5.设 1,1, 1 , 2 ,则使幂函数 y x 的定义域为 R 且为奇函数的所 有 的值 2 3 为 _ ▲ . r r r r r r r r r 6.若向量 a, b 满足 a 2, b 1,a ( a b) 1 ,则向量 a, b 的夹角的大小为 ▲ . 7.已知 ,且 sin cos 1 ▲ . 2 ,则 tan 的值为 2 5 8.设 f ( x) 2a x , x 1, 且 f (2 2) 1 ,则 f ( f (2)) ▲ . log a (x 2 1), x 1, 9.设函数 f ( x) 3|x| ,则 f (x) 在区间 ( m 1,2m) 上不是单调函数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 围是 ▲ . 10.已知 1 cos2 1 , tan( ) 1 ,则 tan( 2 )的值为 ▲ . sin cos 3 11.函数 f ( x) 2sin( x) 1 , x [ 2, 4]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1 x 12.已知函数 1 x < < 为奇函数,当 x ( 1,a] 时,函数 f (x) 的值域是 f ( x) log a b x (0 a 1) ( ,1] ,则实数 a b 的值为 ▲ .

【全国省联考word】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地理试卷

【全国省联考word】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地理试卷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2005-2015年日本务农人口数量及年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3题。

1. 日本务农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 农产品价格低 B. 人口老龄化加剧 C. 机械化水平提高 D. 农业用地减少 2. 日本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可能是 A. 大豆 B. 小麦 C. 玉米 D. 水稻 3. 据图推测日本农业未来发展应 A. 大力吸纳欧美移民,增加劳动力 B.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总产量 C. 改变农业种植类型,提高经济效益 D. 鼓励生育,培育职业农民 图2为1950-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4-5题。 1 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大约在 A. 1960年 B. 1983年 C. 1998年 D. 2010年 5. 有专家预测我国在2025年 以后人口死亡率会有所上升,其理由是我国 A. 放开二孩政策 B. 人口老龄化加剧C. 医疗水平提升 D. 城市化发展迅速 自2000年以来,每年春述,“摩托大军”都会从珠三角出发返乡过节(如图3). 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逐渐减少。据此完成6-7题。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数学试题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二)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底面半径为2 的圆锥的体积为8π ,则圆锥的高为( ) A .2 B .4 C .6 D .8 2.若221{211}a a a -∈--+,, ,则a = ( ) A .1- B .0 C .1 D .0 或1 3.若直线1l :210x y -+= 和直线2l :20x y t -+= ,则t = ( ) A .3- 或3 B .1- 或1 C .3- 或1 D . 1- 或3 4.函数211()521x f x x ??=+- ?+?? 一定存在零点的区间是( ) A .(1 2), B .(0 1), C.(23 )--, D .1 21??- ??-?, 5.已知集合14416x A x ??=

8.函数31()2(31) x x f x x +=--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D . 9.已知过点(20), 且与直线40x y ++= 平行的直线l 与圆C :22450x y y ++-= 交于A ,B 两点,则OAB △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 ) A .1 B .10.已知在四棱锥S ABCD - 中,SD ⊥ 平面ABCD ,AB CD ∥ ,AB AD ⊥ ,SB BC ⊥ .若22SA AD == ,2CD AB = ,则AB = ( ) A .1 B 2 D 11.已知圆1C :22(2)(3)4x y -+-= 与2C :22()(4)16x a y -+-= 相离,过原点O 分别 作两个圆的切线1l ,2l ,若1l ,2l 的斜率之积为1- ,则实数a 的值为( ) A .83 B .83 - C.6- D .6 12.已知函数11(01],()221(10] x x x f x x +???∈? ?=????-∈-?,,,, 若方程2()0f x x m --=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m -<< B .112m -<-≤ 或1m = C.112 m -<-≤ D .112 m -<<- 或1m =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天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天一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试卷 数学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2 2.如图,抛物线y=x2﹣x﹣与直线y=x﹣2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动点P从A 点出发,先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某点E,再到达x轴上的某点F,最后运动到点B.若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则点P运动的总路径的长为() D 3.如图,抛物线m:y=ax2+b(a<0,b>0)与x轴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将抛物线m绕点B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n,它的顶点为C1,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若四边形AC1A1C为矩形,则a,b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4.如图,△ABD是等边三角形,以AD为边向外作△ADE,使∠AED=30°,且AE=3,DE=2,连接BE,则BE的长为()

5.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得到正方形AB1C l D1,若AB1落在对角线AC上,连接A0,则∠AOB1等于() 6.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Q为CD上任意一点,AQ交BD于M,过M作MN ⊥AM交BC于N,连AN、QN.下列结论: ①MA=MN;②∠AQD=∠AQN;③S△AQN=S五边形ABNQD;④QN是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 的切线.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7.如图,直线y=k和双曲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P A0垂直于x轴,垂足为A0,x轴上的点A0,A1,A2,…A n的横坐标是连续整数,过点A1,A2,…A n:分别作x轴的垂线,与双曲线(k >0)及直线y=k分别交于点B1,B2,…B n和点C1,C2,…C n,则的值为() D 8.如图,点A在半径为3的⊙O内,OA=,P为⊙O上一点,当∠OP A取最大值时,P A的长等于()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天一大联考 2016—2017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物理 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R 的U-I 图线。用该电池组与电阻R 直接R 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组的内阻是0.5Ω B.电阻的阻值为2 Ω C.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5W D.改变电阻R 的阻值时,读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W 2.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0到3x 电场的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B.从0到2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C.从1x 到3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D.若一带电粒子从1x 运动到3x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a 和b ,在两个平面相交直线上M 、N 两 点有两个等量点电荷。O 点是中点MN 点是平面a 上一点,A 点是平面a 上一 点,B 点是平面b 上一点,AO 和B0均垂直于 MN,且A0和 B0距离相等。则下 列说法错误是 A.若M 、N 带等量同种电荷A 和B 点的电势相同 B.若M 、N 带臻量同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场强相同 C.若M 、N 带等量异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同 D.若M 、N 带等量异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场强相同 4.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R 、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保持S 1闭合,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