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今天,纯文学期刊处境岌岌可危。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它处在国家文化政策的缝隙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事实上,纯文学期刊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文化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呈现的重要平台,是一代又一代作家成长的摇篮,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因此,在改革中如何解决好纯文学期刊的定向和定位,绝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小问题。

文学需要市场,但不完全等同于市场

在文学市场中消费者即读者,当然就是上帝,但这个上帝并不会给所有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签发畅行无阻的通行证。1956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被称为“西班牙语抒情诗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的著名诗人希梅内斯在一本书的献辞中就曾写道:献给无限的少数人。同样是获得过诺奖的墨西哥诗人帕斯说得更彻底,他说:“现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派的坚强意志”,“没有任何一位开创现代性的诗人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可,相反,所有人都选择了‘蓄意与公众情趣为敌的写法’。”帕斯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是不知道市场的厉害,他说:“我担心我的理由说服不了许多人,对现代思维来说,任何理由都敌不过一个数字。社会学者、教授、记者和掌握出版事务的人都说,他们拥有无可争辩的数字。”是啊,看吧,被称为“诗人之王”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代表作《牧神的午后》当时发行195册,11年后,他的自选集更可怜,才发行25册。兰波后来对20世纪诗坛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在地狱中的一季》,当时只印了500册,而且,除了作者自己拿走了6本之外,其他的都被丢在印刷厂的仓库里。我们再来看看惠特曼,他的《草叶集》第一版是作者自费出版、自己印刷的,发行量是795册。

显然市场的逻辑并非是文学的逻辑。一位出版人曾回忆庞德不止一次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庞德说,我的作品能在一本平庸的杂志上发表,能够到达27个读者眼前并使他们心潮激荡,这就够了。1940年,庞德还写信告诫他的年轻朋友:任何为钱写的东西都一文不值;唯一有价值的是对抗市场的创作。没有比钱更有毒的东西了。如果有人收到了一笔巨额汇款单,他马上会想到自己做了某件事情,但很快他的血管里流的就不是血了,而是墨水。许多经典作家作品的遭遇是如此,当下中国的纯文学的命运大家就更十分清楚了。如果我们认为纯文学对市场还会有什么不容置疑的作用的话,那就是纯文学是市场的一种解毒剂。

过去,就发表和出版的时间而言,有以一周为周期的各大报纸副刊,有以月或双月为周期的数以千计的文学期刊,还有每年都要出版一定数量纯文学作品的百余家文艺专业出版社。可是今天它们大多是每况愈下了,报纸副刊的文学功能大大退化。

出版社全面转企之后,市场制约、生存第一的现实让他们至少暂时无暇顾及达不到一定发行量的纯文学作品的出版。纯文学容身的三大板块仅剩下文学期刊这一块领地,但就在这个领地里,也是危机四伏。当年能够大量培育纯文学幼苗的数百家地市级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在上世纪80年代两次刊物整顿之后,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已所剩无几。办在出版社或其他系统的文学期刊也都因服从于各自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向了。就是办在文联、作协系统的文学期刊也是有的卖给民营书商,有的租给内部员工,其功能已和纯文学毫无瓜葛。最后还在顽强坚守的能够刊载原创纯文学作品的刊物也就几十家了。在这几十家中目前可以以发行量生存的不足十家,大多数是要依赖政府的公益拨款来维持生存的。如果要给他们断奶,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转企,那我们的纯文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可想而知。

纯文学期刊承担着培育经典、滋养新人的重任

政府从公益角度对纯文学期刊予以扶持,可以使纯文学期刊承担起培育经典、滋养新人的重任。回顾一下我们当代文学并不遥远的昨天,有多少优秀的作品都是首发在这些纯文学期刊上啊。就举一个例子,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五届评奖中的中短篇获奖小说不都是发在这些刊物上吗?我们再查查眼下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们,绝大多数人的处女作都是发在这些纯文学期刊上的。

如今的中国作协的掌门人铁凝在《教我学游泳的章仲锷》中写到,一次在回答一位来访的日本青年作家提出中国作家和编辑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她便想起已经去世的编辑章仲锷。1988年铁凝还在河北保定,她的第一部长篇《玫瑰门》写出几章后自己心里没底,就寄到《文学四季》,心里想最快半个月左右会有回音。五天后时任《文学四季》副主编的章仲锷带着编辑从北京乘火车一路站了几个小时,汗流浃背地来到保定,给铁凝带来了惊喜。章仲锷对《玫瑰门》给予了肯定,坚定了铁凝的信心。同时章仲锷还纠正了作者把“床笫”写成“床第”之类的文字错误。铁凝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写到:“上世纪80年代一路走来的一大批中国作家,都得到过如章仲锷这样的优秀编辑老师在文学上给予的无私扶持或‘力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坦然隐在名声、荣誉的背后,这样的老师,每当想起他们的名字,我永远心怀敬意。”韩少功在回忆《人民文学》的副主编王朝垠是这样说的:“他把我这个陌生的大学生引入这种精确,引入他狭小的家,用啤酒、凉菜、临时小床,以及他刚刚失去母亲的女儿,接待我在文学上的开始。他的名字在偌大的中国文坛里是如此微不足道,在今后的岁月里想必更是了无痕迹。”“我记得他的家曾经是我上京改稿时的旅舍和餐馆,我也记得他曾经给我写过几封信,最长的一封竟有十页纸上密密麻麻的4000多字。这样的信足以使我对自己后来所有的编辑经历――包括眼下在《天涯》的工作汗颜。”类似的后来成名的作家,这样的文字还有许多。纯文学期刊编辑们这样的敬业精神和个人品格都掺入其中的工作,是不能量化的,也不适合不分青红皂白地纳入文化产业的管理之中。我们知道现在有了互联网,但至少在短期内互联网还无法完全取代这些文学期刊的作用。

纯文学期刊是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湿地

纯文学期刊是刊发原创作品的最重要的阵地。谁都知道《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这些选刊有较好的发行量。显而易见,选刊选载的作品不都是来自纯文学期刊吗?包括《新华文摘》《读者》中占一定比例的文学作品大多也是来自纯文学期刊。表面上看来,这些选刊拥有较大的发行量,内容也有质量。但稍微往里想想,谁都会明白,它的发行量是建立在对许多原创期刊潜在读者的覆盖基础上的。正因为不少读者都认为花最少的投入就可以从这些选刊上获取集中的文化信息,没必要自己直接再从原创期刊上去一一猎取。

还有影视改编的作品也有许多是从纯文学期刊中找到的。仅以我们的《作家》为例,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改编自《作家》发的述平的中篇小说《晚报新闻》,冯小刚的《天下无贼》改编自《作家》发的赵本夫的短篇小说《天下无贼》,张元的《绿茶》改编自《作家》发的金仁顺的短篇小说《水边的阿狄丽雅》。张艺谋就坦率地承认:“小说家们的作品发表比较快,而且出来得容易些,所以它们可以带动电影往前走。我们谈到第五代电影的取材和走向,实际上应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都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理解,文化就好比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是需要多样性的、多元化的,它需要有不同的物种的存在。原创文学刊物,处在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源头地带,当然也就是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区域。选刊以及影视改编这样的二度使用,往往都是直接无偿使用原创期刊的资源。这也反证了原创文学刊物的公益属性。

纯文学期刊是主流文学的主要平台

中国的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前者是非体制化的,而后者是体制化的。我们的文学至少指纯文学或严肃文学,它必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类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未完全淡化,也可以说它的精神形态远远大于市场形态。从党群关系的角度看,文联、作协是党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那么严肃的文学期刊就是这个桥梁和纽带的一节一环,要是改变了这一节一环怎能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呢?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步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上说,一个国家其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密码就保存在这些文化载体中。

当年爱默生等人在商讨创办《大西洋月刊》时,就是要用这本刊物来改变美国的公众精神生活完全依赖阅读英国作品的状况,去定义与创造一种独特的美国声音,注明美国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去提升出某种“美国理念”。按照法国人皮埃尔•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文学期刊应该本着自主原则,以输为赢,只需要积累象征资本,创造的是信仰的宇宙。就政府该如何认识资助文学艺术的问题,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凡是提供‘高级文化’的机构,只能靠国家资助才能生存,这是一个违背市场规律的例外,而只有国家的干预才能使这个例外成为可能,只有国家才有能力维持一种没有市场的文化。我们不能让文化生产依赖于市场的偶然性或者资助者的兴致。”

在文化产业发达的美国,它的纯文学杂志也没有很大的销路,它的生存必须依靠补贴过活。谁来承担这样的职能呢?美国是由大学的出版社或国家艺术基金会来出钱养纯文学刊物。在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有纯文学刊物,例如《芝加哥评论》《密苏里评论》《爱荷华评论》《麻省评论》《耶鲁评论》等。这些刊物名之曰“评论”,实际上都是可以发表文学作品的刊物。像《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哈泼斯》这些刊物则都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性的刊物,文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是可以靠经营来生存的。而真正的纯文学杂志中就是声誉最高的《巴黎评论》,其销路也不过二三万份。美国人把纯文学杂志称之为“小杂志”,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小杂志共有1200余种。一般发行量为二三千份,有的就是几百份。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传媒的性质划分上,并不是按事业和企业来区别的,而是按赢利和非赢利区分的。这些年,大凡国内优秀的纯文学期刊都曾试图努力通过改版,扩大发行量,寻找解决生存之道。但实践证明这个路径至少短期内是不易走通的,就连大家普遍认为改革最成功的《萌芽》的主编赵长天也认为,文学杂志读者群体萎缩是十分正常的,文学杂志还发挥着类似图书馆、博物馆的功能。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国家文化的各个侧面,中国的纯文学刊物机构该怎么办?站在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传承民族文化,维持精神生态平衡,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立场上,把纯文学杂志明确归属为公益事业是非常需要的。国家在这方面要花的钱其实是很小、很少的,但作用却是无限的、持久的。要意识到这一点,必须放弃文化上急功近利态度,要像认识博物馆的作用一样来认识纯文学期刊才行。

作者系《作家》杂志主编

纯文学

“纯文学”讨论迷思 毕绪龙 内容提要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关键词纯文学文学性文学本体论 2001年,《上海文学》第3期开辟“纯文学”讨论专栏,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自主性”、 “文学主体性”主张和90年代“纯文学”观念的弊端进行批判,这是横亘在20年之间的一 次文学对话。除个别作家以决绝态度提出捍卫“纯文学”创作宣言般悲壮的声明,[1] 对“纯 文学”的精神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之外,“纯文学”讨论一开始就跳过了“什么是纯文学”的 考究,直接进入“纯文学”历史。李陀的《漫谈“纯文学”》[2] 指出,长期以来,“纯文 学”这样一个概念相当流行,90年代,“纯文学”观念仍然被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所信奉。 李陀的文章和蔡翔的长篇论文《何谓文学本身》[3] 都语焉不详地认为:“纯文学”这个概 念在80年代开始提出。参与讨论的文章在描述“纯文学”历史时,观点惊人的相似:1985 年前后由“先锋派”和“新潮批评”逐渐形成“纯文学”观念,直到90年代,社会语境变 化后仍然有大量作家坚持着80年的纯文学观念,从而导致了当代文学脱离了现实生活尤其 是政治生活,成为“私人化”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普遍性陈述容易让人们对80、90年代文学做出缺乏事实根据和深入探讨之后的错误印象和主观臆断,无论讨论者如何表白自己是“亲历者”。如果作为一个概念,“纯文学”并不是由某个作家或某个文学流派提出。在80年代文学期刊中,我们并不容易找到“纯文学”字眼。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当代文坛,“实验小说”、“先锋小说”、“新潮小说”、“新历史小说”、“身体写作”、“另类”、“新新人类”等文学称呼都出现过,它们不是以“纯文学作品选”、“纯文学作家”以及“纯文学”等称呼出现的,也没有几位作家自封或者承认自己是“纯文学”作家。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作家和文学评论都没有把这些文学现象作为整体化的“纯文学”范畴来理解。而讨论者恰恰是把这些写作纳入了所谓“纯文学”一体化的理解。如果作为一种观念,“纯文学”观念也不是一种80、90年代作家共同遵守的创作理念,创作确实发生了回避或者抵抗政治意识形态的明显趋向,但是创作观念尤其是作品的表现千差万别。不应该把“纯文学”史等同于80、90年代文学史。如果作为一种创作潮流,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学的纯与不纯已经界限模糊,正如陈思和所言,文学已经进入“无名时代”。与其说文学—市场关系凸现,市场开始形成新的“意识形态”,不如说文学创作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距离感和疏离感。一部分老作家开始看不懂新作家的作品,一部分中年作家开始不再理会“文学新潮”,一部分新作家根本不相信什么“纯文学”。在这样的文学境遇中,“纯文学”讨论者却仍然捡拾其认识论,试图对80、90年代做出“纯文学”一体化的文学史叙述。这种梳理表现出的毋宁是僵化的文学认识论“旧识”:在摆脱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规约的历史语境中把文学推向审美的极致,企图提倡卸掉文学的羁绊和条规;在摆脱这种历史语境后又忍受不了“文学不可承受之轻”,反过来重新强调文学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这种文学史叙事的循环其中并无深奥哲理,也无助于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比如,李陀对“纯文学”的梳理,不过是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的“实验小说”的评论,[4] 这是当代文学史教材已经形成的既定结论。在对当下文论语境的焦灼思考中,“纯文学”讨论以回避文学本体论的形式,悄然略过了对“纯文学”得失的历史评价,把80、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整体描绘成只属于“纯文学”的历史,忽视了对作家创作多样性和不断超越既定文学面貌的努力的深入探究,潜在地为80、90年代中国文学命名为“纯文学”,削平了当代中国文学不断生成新的可能性的参差不齐的趋势和鱼龙混杂的局面。 二、“纯文学”讨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语境 “纯文学”讨论表现出的不是对于文学自身的真正关注,而是认识论导致的“文学工具论”的卷土重来。在对“纯文学”反思中,李陀和钱理群[5] 的一致性在于:都自认是“纯文学”主张的“始作俑者”;都认为80年代“纯文学”的提出是他们借文学审美本体论来潜在地对抗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的一种策略;都自认“纯文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当代文学创作、文学教育和中国文学的趋向。这样自我忏悔般的文学评论并不具有感人的学理力量。一方面,

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四 269

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诗品格是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共同追求 孙丹 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艺桂冠上的明珠。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与时代共振,引领时代精神,凝聚和焕发国民精神的火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史诗品格。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千古诗文,坦露着中国传统文人忧国爱民的拳拳赤心,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传统,构成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中华文化的史诗品格,塑造着中华文化风骨,也充实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饱满底色。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以及对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碰撞吸纳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成为编织当代中国文化的经纬。一代又一代作家艺术家,以审美的方式,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立言、立德、立功,记录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抗争,折射出时代的沧海变革,呈现出历史与文化长河的流径,用史诗性的文艺作品把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足迹清晰地定格于历史和世界的坐标上。《家》《春》《秋》《白鹿原》等家族史诗,《红旗谱》《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社会变迁史,《长江万里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史诗,以跨越时空的恢宏画卷描绘了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心灵史,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艰辛历程。各种艺术形象,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上下求索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黄河大合唱》《东京审判》等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东方红》《井冈山》《复兴之路》等音乐舞蹈史诗,歌颂了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中华民族崇高而不屈的灵魂。这些史诗性的作品共同叙写了20世纪中华民族觉醒、成长和复兴的“民族志”,绘制出中华民族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壮美画卷,为当代中国重拾文化自信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科学技术展现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哲学构建人类精神探索的逻辑之塔,文艺则表现无穷无尽的心灵与情感的世界。在人类对自我的无限探索中,文艺以审美的方式

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区别 看当前中国作家的成就 根据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文学…四要素?理论”:“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文学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活动的艺术活动。艾布拉姆的意思似乎是说:生活产生了文学作品,但这个时候的文学作品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只能算作作家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接受、欣赏后,才能成为审美对象,这才变成真正的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作家的“文学文本”再好,没有经过读者的欣赏、接受的检验,充其量也是一个“文学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广大读者的接受,才能算真正的文学作品。但是,要能通过广大读者的接受,这个“文学文本”就必须得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就是说,必须得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严格地说,“文学文本”还得有一个“大众化”的媒介来向接受者传播。因此,从当前文学发展现状的角度来说,艾布拉姆的“文学…四要素?理论”似乎应该说成是“五要素”,应该增加“传播媒介”这一关键要素。因为,传播媒介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作家的“文学文本”是否能够成为广大读者接受的文学作品。 从“传播媒介”这个关键要素这一层面来看,当前的中国文学就值得令人担忧。在当今中国文坛,能够冠上“作家”头衔的作家,以省级作协会员以上算,数以万计。虽然其中不乏佼佼者,但总体成就不容乐观。在资讯空前发达的今天,我们文学作品的传统传播媒介似乎越来越走向孤立的边缘。能够代表当今中国文学的,似乎永远是那些被

人为地区分开来的“严肃文学”。然而,这些正统的严肃文学作家却越来越孤芳自赏,他们不是写出一些自己都不能具体地说得清楚是什么意思的“文学文本”,在一些发行数千份的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以外,就是自费出个千把册书在各自的小圈子里散发一下,过一把干隐。就算遇上国家级的文学评奖活动,也不过就是几位或几十位“评委”看看,发现其中相对优秀的,就被定为“第一名”,头奖。获奖后,才被某出版社“再版”,这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不过,也才发行几万、十几万或几十万册,虽然这已经是一个值得令人骄傲的数字,可这个范围(相对十三亿中国人)还是没有“广大”的底气。何况,既能获奖又能真正卖出十几万几十万册的作品是不多的。不客气地说,用这样的方式来发展中国文学,是很难真正发展得起来的,中国作家的成就是很难得到体现的。 文学作品的第一传播媒介是文学刊物和出版社,也就是纯文学杂志,大多数出版社已经不再做这种赚不到钱的事了。那些主要担负起这一任务的权威的纯文学杂志最多也不外乎发行十来万册,而相对权威的就只能发行数万甚至数千册。这样的传播渠道能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广大的受众接受吗?显然是不行的。 按照艾布拉姆的理论来说,这些作家的作品其实也还处于“文学文本”的层面,因为它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广大”的读者接受。而在我们当今的中国,还处在这一层面的作家所占总数的比率,不言而知。我们提倡“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那么,什么是“优秀作品”呢?是“优秀作品”至少应该是广大的受众能够接受的作品吧?广大的受众很难

国内为经典广告语大全

国内为经典广告语大全海尔:真诚到永远 麦当劳: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新征途: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更努力。 方太厨具:方太,让家的感觉更好石头记: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 爱多VCD:我们一直在努力! 电熨斗:百衣百顺 生发精:聪明何必绝顶,慧根长留-- 三菱电梯:上上下下的享受! 伊氏女人网:我是、我行、我素。 南方周末: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罗西尼表:时间因我存在。 香港电信: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 南方周末:一纸风行 雷达表:时间改变一切。 南极人保暖内衣:地球人都知道了 伊莱克斯冰箱: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 中国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 三叶钢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美国汉堡王:“带着它上路。” 坎贝尔浓汤:“妈妈,好吃。” 美国林业总署:“头戴“冒烟”字样窄沿帽的小棕熊,“你可以防止森林火灾。” 百威啤酒:“这百威是给你的。” 维克多语言机器公司:“大师级的声音。” 木莓香皂:“光洁皮肤,不禁触摸。” 本森.贺杰斯100周年:“我们的缺点。” 全国饼干公司:“UNEEDA BISCUITS’BOY IN BOOTS。” 劲量电池:“劲量兔子。” 傺我倒司:“盐如雨下。” 香奈尔香水:“分享这份梦幻。” 福特汽车“土星”系列:“不一样的公司,不一样的汽车。” 佳洁士牙膏:“看,妈妈,没有蛀牙。” 玛氏巧克力:“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TIMEX:“一口难忘。 艾维斯:“我们正在努力。”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快腿勤务员。” 苹果电脑:“1984年。” 阿尔卡-舒尔茨公司:“多种广告”。 百事可乐:“百事,正对口味。” 麦氏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象牙香皂:“99和44/100%纯粹。”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纯文学期刊该如何定位? 今天,纯文学期刊处境岌岌可危。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它处在国家文化政策的缝隙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事实上,纯文学期刊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文化载体,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呈现的重要平台,是一代又一代作家成长的摇篮,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屏障。因此,在改革中如何解决好纯文学期刊的定向和定位,绝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小问题。 文学需要市场,但不完全等同于市场 在文学市场中消费者即读者,当然就是上帝,但这个上帝并不会给所有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签发畅行无阻的通行证。1956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被称为“西班牙语抒情诗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的著名诗人希梅内斯在一本书的献辞中就曾写道:献给无限的少数人。同样是获得过诺奖的墨西哥诗人帕斯说得更彻底,他说:“现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派的坚强意志”,“没有任何一位开创现代性的诗人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可,相反,所有人都选择了‘蓄意与公众情趣为敌的写法’。”帕斯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是不知道市场的厉害,他说:“我担心我的理由说服不了许多人,对现代思维来说,任何理由都敌不过一个数字。社会学者、教授、记者和掌握出版事务的人都说,他们拥有无可争辩的数字。”是啊,看吧,被称为“诗人之王”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代表作《牧神的午后》当时发行195册,11年后,他的自选集更可怜,才发行25册。兰波后来对20世纪诗坛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在地狱中的一季》,当时只印了500册,而且,除了作者自己拿走了6本之外,其他的都被丢在印刷厂的仓库里。我们再来看看惠特曼,他的《草叶集》第一版是作者自费出版、自己印刷的,发行量是795册。 显然市场的逻辑并非是文学的逻辑。一位出版人曾回忆庞德不止一次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庞德说,我的作品能在一本平庸的杂志上发表,能够到达27个读者眼前并使他们心潮激荡,这就够了。1940年,庞德还写信告诫他的年轻朋友:任何为钱写的东西都一文不值;唯一有价值的是对抗市场的创作。没有比钱更有毒的东西了。如果有人收到了一笔巨额汇款单,他马上会想到自己做了某件事情,但很快他的血管里流的就不是血了,而是墨水。许多经典作家作品的遭遇是如此,当下中国的纯文学的命运大家就更十分清楚了。如果我们认为纯文学对市场还会有什么不容置疑的作用的话,那就是纯文学是市场的一种解毒剂。 过去,就发表和出版的时间而言,有以一周为周期的各大报纸副刊,有以月或双月为周期的数以千计的文学期刊,还有每年都要出版一定数量纯文学作品的百余家文艺专业出版社。可是今天它们大多是每况愈下了,报纸副刊的文学功能大大退化。 出版社全面转企之后,市场制约、生存第一的现实让他们至少暂时无暇顾及达不到一定发行量的纯文学作品的出版。纯文学容身的三大板块仅剩下文学期刊这一块领地,但就在这个领地里,也是危机四伏。当年能够大量培育纯文学幼苗的数百家地市级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在上世纪80年代两次刊物整顿之后,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已所剩无几。办在出版社或其他系统的文学期刊也都因服从于各自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向了。就是办在文联、作协系统的文学期刊也是有的卖给民营书商,有的租给内部员工,其功能已和纯文学毫无瓜葛。最后还在顽强坚守的能够刊载原创纯文学作品的刊物也就几十家了。在这几十家中目前可以以发行量生存的不足十家,大多数是要依赖政府的公益拨款来维持生存的。如果要给他们断奶,把他们推向市场,让他们转企,那我们的纯文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可想而知。 纯文学期刊承担着培育经典、滋养新人的重任

2015年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完美解析

1、传统的纯文学杂志正在悄然地进行一场“时尚革命”,最近一段时间,陆续有著名纯文学杂志宣布“触网”,这些杂志都有几十年历史,从来都是“几十页纸走天下”,所以此番赶时髦引发了众多围观,不过本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文学期刊大多面临传统读者减少、年轻读者难寻的窘境。因此“触网”对它们而言固然是时尚,也是一种顺应时代的自我救财赎。 这段文字没有论及的是() A.传统文学期刊面临着如何吸引年轻一代读者的问题 B.纯文学杂志走向数字化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救赎 C.传统文学期刊“触网”是顺应时代潮流,大势所趋 D.过去的几十年,纯文学杂志保持着纸质媒价的传统 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不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 )。 A.搬迁费 B.临时安置费 C.停产停业损失 D.上下班交通费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3、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是( )。 A.市场调研背景的基本情况 B.市场调研方法的选择 C.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分析 D.市场调研的分析论证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市场调研的分析论证是市场调研报告的核心。 4、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时常被外行人士甚至临床心理从业者忽略。人们很难意识到,行为的变化有一部分是随机因素引起的,因此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个案的行为。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个体层上进行心理预测,是临床心理学家常犯的错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临床心理学家更擅长对个体进行心理预测 B.目前对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性还不高 C.心理学的预测是对行为的总体预测 D.人的行为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 5、我10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竟然成了一个以写小说为职业的人,我在农村度过了漫长的青少年时期,在这期间,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从老祖母讲述的故事里汲取了最初的文学灵感一样,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的故事实在是难以计数。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裘锡圭:从纯文学角度看简化字(校过)

从纯文学角度看简化字 裘锡圭 近几年来,汉字简化的功过,成了不少人的话题。这个问题只有在多方面的、深人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比较科学的结论。我们没有在这篇短文中全面讨论这个问题的奢望,只想从纯文字学的角度浅谈一下简化字的利弊。 从汉字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来看,有很多简体显然优于繁体。例如:繁体“衆”早已成为字形讲不出道理的记号字,简体“众”则是很好理解的会意字。繁体“塵”是造得不很成功的会意字(籀文本从三“鹿”,大概表示众鹿疾奔尘土飞扬的意思),简体“尘”也是很好理解的会意字。繁体“滅”是声旁已经起不了表音作用的形声字(因为充当声旁的字早已不独立使用,一般人不认识),简体“灭”则是造得相当成功的会意字。繁体“竈”的结构难以说清(《说文》以为是省声字),简体“灶”是一个会意字,字形的表意作用虽不很理想,但还是可以理解的(灶是砌造时需要用“土”的、烧“火”煮物的一种设备)。繁体“叢”的结构也难以说清,简体“丛”的“从”旁却有很好的表音作用。繁体“郵”是不大好理解的会意字(《说文》:“郵,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垂”是边陲之“陲”的初文),简体“邮”的“由”旁也有很好的表音作用(但“由”的古音与“郵”不同部)。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有些字的繁简体都是形声字,而简体声旁的表音作用明显优于繁体,如肤、帮、护、赶、运等。有些简体的声旁从古音系统看虽不如繁体合理,但是从现在的普通话语音看则比繁体合理,如态、递、桩、胶、犹、惊、补、舰、担、胆、迟、酝等。这类简体也应该看作比繁体优越。 还有很多字的繁简体,从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来看难分高下。有些字的繁简体都是字形讲不出道理的记号字(至少一般人不能理解这些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如“長”和“长”、“爲”和“为”、“貝”和“贝”、“單”和“单”、“婁”和“娄”、“對”和“对”

呼唤纯文学阅读......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呼唤纯文学阅读(1)在欧洲旅行,每每看到火车里,乘客埋头在轻浅流动的阳光下阅读,都让人感叹真是一道风景。阅读让个人的视阈更加宽广,让社会更有文化韵味,让民族更具文化素养。这样的阅读,往往带来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 (2)纯文学阅读就是这样带有精神愉悦的阅读。 (3)最近我在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小说让我沉浸在人的性格与命运、历史与现实的纠结中,好像每个人物都有阅读者自己的影子,让人迷茫又敬畏。感谢“茅奖”,使我在当今海量出版物中能知道这本书,并选来阅读。 (4)由此,让我思考,随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阅读的优势与空间究竟在哪里。与电子图书相比,纸质图书信息传播的功能渐次弱化,传统图书的优势将是“深度阅读”:纸张、个性化的印刷,让书带有作者、出版者、读者的气息,犹如我读刘震云,字里行间人物的孤独与悲凉,犹如深秋碧空里传来的隐约鸽哨,玉兰淡远的气息、黄栌斑驳的色彩。这样的阅读能够洗涤阅读者的精神。 (5)传统出版人与其在汹涌而来的数字化出版面前枉自叹息,不如倡导深度阅读,营造能够带来更多现实阅读语境的氛围。如“茅奖”、鲁迅文学奖,它们似乎在为我们筛选阅读精品——而喧嚣的评奖活动沉寂之后,如何引导国民进行纯文学的深入阅读,值得文化部门、作家、出版者思考。 (6)比如,对获得国家级文学奖的作品,是否能够由政府出版基金扶持出版,能够让国民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好书,让热爱阅读的国民受惠,以倡导国民的读书风尚。而出版者,则需要探讨采取高水平的出版手段,以提高纯文学作品的传播。在出版形态上,为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除了通常的出版形式之外,可设计小开本的“口袋书”,方便上班族随身携带;改编设计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版本,从小培养小学生“深阅读”的习惯,感受阅读的愉悦;在出版材质上,可采用轻型纸张,为阅读者“减负”。这些简单的出版创意或许能够让纯文学作品的传播更有味道。 (7)目前,我国国民少得可怜的年人均购书量中,绝大部分还是为了考试、为了职业、为了理财等实用性的阅读,与精神愉悦相关的纯文学离国民的阅读视野似乎越来越遥远。缺乏优雅愉悦的阅读,我们的精神相对于物质的丰富会显得愈加贫瘠。或许,当阅读成为国民习惯性的精神享受时,国民精神生活才能走向小康。(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11月15日,作者沈伟东)小题1:第(1)段中“功利”的意思,即第(7)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2分)小题2: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5分)小题3:按照文意,填入第(5)段空格处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2分) A.与其不如B.只有才能C.要么要么D.虽然但是小题4:本文第(1)(2)段以旅行见闻引出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第(3)(4)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第(5)(6)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结尾进一步阐明本文的现实意义。(8分)小题5:在一次主题班会中,李明准备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材料,但有一则不合适,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3分)【材料一】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选自《谈读书》朱光潜)【材料二】现在的阅读率的下降是国民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类似阅读的东西很多,比如上网,看电视,信息很丰富,但是信息不等于思想,资讯不等于学问。(节选自《中国名人谈读书》贾樟柯)【材料三】很多人想读得快一点,其实如何读得好更重要。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他们不是看,是反复地读,慢慢地读,读出声音来。朗读能让人沉浸到书里面去,这样一个沉浸的状态会产生一个重要的效果——这就是修炼的效果。(节选自《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梁文道)参考答案:小题1:(2分)为了考试、为了职业、为了理财等小题1:(5分)排比比喻以鸽哨等生动形

2020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四(含答案)

2020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诗品格是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共同追求 孙丹 如果说文学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艺桂冠上的明珠。具有史诗品格的文艺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与时代共振,引领时代精神,凝聚和焕发国民精神的火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有不同的史诗品格。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千古诗文,坦露着中国传统文人忧国爱民的拳拳赤心,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传统,构成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中华文化的史诗品格,塑造着中华文化风骨,也充实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饱满底色。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以及对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碰撞吸纳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成为编织当代中国文化的经纬。一代又一代作家艺术家,以审美的方式,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立言、立德、立功,记录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抗争,折射出时代的沧海变革,呈现出历史与文化长河的流径,用史诗性的文艺作品把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足迹清晰地定格于历史和世界的坐标上。《家》《春》《秋》《白鹿原》等家族史诗,《红旗谱》《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社会变迁史,《长江万里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史诗,以跨越时空的恢宏画卷描绘了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心灵史,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艰辛历程。各种艺术形象,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上下求索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黄河大合唱》《东京审判》等抗战题材的文艺作品,《东方红》《井冈山》《复兴之路》等音乐舞蹈史诗,歌颂了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中华民族崇高而不屈的灵魂。这些史诗性的作品共同叙写了20世纪中华民族觉醒、成长和复兴的“民族志”,绘制出中华民族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壮美画卷,为当代中国重拾文化自信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科学技术展现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哲学构建人类精神探索的逻辑之塔,文艺则表现无穷无尽的心灵与情感的世界。在人类对自我的无限探索中,文艺以审美的方式

征稿《草原》杂志2018年约稿函

征稿| 《草原》杂志2018年约稿函 涨稿费啦 敬告《草原》作者 亲爱的作者朋友们: 冬安!呼和浩特终于下雪了,这让很多等待雪的朋友们感到异常的兴奋。而就像这场酝酿了许久的雪一样,在今天我要把一件酝酿了许久的事与大家分享。 2017年各大纯文学期刊纷纷大幅度上涨稿费,我在徒留下感叹“厉害了我的哥”的同时,内心是崩溃的,那一刻我只想说扎心啊老铁! 我深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酝酿、沉淀,目的是想给《草原》的写作者以更多的尊重。终于,在2018年,我可以使出洪荒之力,为广大的作者朋友们涨稿费了。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涨稿费!涨稿费! 那么2018年稿费是什么标准呢?

?重点来了? 普通稿件每千字200元 重点稿件每千字300-500元 怎么样?是不是比下雪更令人振奋呢?我们的努力相信你一定感受到了! 最后我想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地给那些在浮躁的社会中依然坚持纯文学创作的作者们以更多的回馈,也希望更多热爱文学的人,能够看到我们的诚意。在此,我们真诚地向全国的作家朋友们约稿,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草原》的作者队伍中来。 2018年,让我们共同坚守这片文学的净土,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散文caoyuansw@https://www.doczj.com/doc/3c4264974.html, 诗歌caoyuansg@https://www.doczj.com/doc/3c4264974.html, 投稿注意事项: 望广大作者朋友投稿时,切记在稿件后注明与身份证相符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以及身份证号、工商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以方便杂志社邮发样刊及稿费。 投稿请联系编辑QQ:1689610738 -END- 更多诗歌投稿、编辑约稿函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撰之家(搜索 ID:aotoo513)

文学的重新定义(一)

文学的重新定义(一) 80年代以来,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纯文学观念作为“现代”、“正确”的文学观念加以拥戴,不耐烦政治的纠缠,发誓要一刀切断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要挥手将政治的影响彻底打发掉。一句话,我们要让“文学回到自身”。与此同时,我们逐渐地建构了一个纯文学的知识制度。然而,实际上文学并不是先验地存在的。纯文学的概念,它必须,并且也只有在一个知识的网络之中才能被表述出来。文学实际上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分析和建构的过程,它是在与其它知识的不断区分之中被表述出来的。纯文学的观念只有在科学、道德、艺术分治的现代知识图景之中才能建立和凸显出来。实际上,在这些区分的后面,隐含着一整套现代知识的建制。在纯文学的背后,包含了复杂的现代知识分化的过程。文学的概念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文学的概念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移动。乔森纳·卡勒指出:“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认为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①他说:“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篇幅各有不同,而且大多数作品似乎与通常被认为不属于文学作品的相同之点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与那些被公认为是文学作品的相同之处反倒不多。”在西方,现代的纯文学观念实际上也是晚近才诞生的。直至19世纪,比如在阿诺德看来,文学仍然包括了广泛的著述范围。乔森纳·卡勒说:“如今我们称之为literature(著述)的是25个世纪以来人们撰写的著作。而literature的现代含义:文学,才不过200年。1800年之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它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指的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如今,在普通学校和大学的英语或拉丁语课程中,被作为文学研读的作品过去并不是一种专门的类型,而是被作为运用语言和修辞的经典学习的。……比如维吉尔的作品《埃涅阿斯纪》,我们把它作为文学来研究。而在1850年之前的学校里,对它的处理则截然不同。”②与审美主义的宣称相反,审美并不是文学的惟一目的。班纳迪克·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指出,小说阅读在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创造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卡勒说:“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呈现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理念,一种被赋予若干功能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中,文学被作为一种说教课程,负有教育殖民地人民敬仰英国之强大的使命,并且要使他们心怀感激地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启迪文明的事业的参与者。在国内,文学反对由新兴资本主义经济滋生出来的自私和物欲主义,为中产阶级和贵族提供替代的价值观,并且使工人在他们实际已经降到从属地位的文化中也得到一点利益。文学对教育那些麻木不仁的人懂得感激,培养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不同阶级之间制造一种伙伴兄弟的感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还起到了一种替代宗教的作用。”③五四文学革命被称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实际上,文学革命包括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白话文运动,是与现代个人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创造这一主题相关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运动;另一方面是在科学、道德、艺术自治这一现代知识分化规范下的文学独立观念的确立。胡适等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以白话文为媒介,建立现代的国语文学/国民文学和“人的文学”,以现代民族国家/现代个人为坐标建立一种新的文学想象和价值空间。同时,他们(更主要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通过对“文以载道”观念的批判建立现代虚构的、想象性的和自律的纯文学观念。也就是说,在与传统文学观念的对立和断裂过程中,五四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学认识。这一文学革命是以“西化”的表达方式来完成的。朱希祖在《文学论》里说:“自欧学东渐,群惊其分析之繁赜……政治,法律,哲学,文学,皆有专着;……故建设学校,分立专科,不得不取材于欧美或取其治学之术以整理吾国之学……在吾国,则以一切学术皆为文学;在欧美则以文学离一切学科而独立;……吾国之论文学者,往往以文字为准,骈散有争,文辞有争,皆不离乎此域;而文学之所以与其他学科并立,具有独立之资格,极深之基础,与其巨大之作用,美妙之精神,则置而不论。故文学之观念,往往浑而不析,偏而不全。”④相对于现代的纯文学观念来说,传统的文学观无疑是“混沌”的。然而,所谓纯文学的概念并不是自明的,它不仅是历史地生成的,而且它本身也处于一个特定的知识网络

简析《萌芽》杂志的品牌战略

简析《萌芽》杂志的品牌战略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类期刊风靡一时。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涌入中国,期刊市场也面临着冲击,新闻、经济、时尚等等实用期刊,以及娱乐类、纪实类期刊把文学类期刊挤到了边缘,读者群日益减少,期刊质量下降,杂志社收益锐减,文学期刊走入低谷。所以当时的文学类期刊面临着改革的重任。《萌芽》杂志在当时也陷入了困境,但《萌芽》杂志迅速做出改革,包括调整读者定位,改变经营模式,提升品牌效应等等。 [关键词] 《萌芽》品牌发展 《萌芽》杂志是有着50年历史的“老牌”杂志,自1956年创刊以来,历经5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青年文学杂志的知名品牌,拥有众多读者和深远的影响力。《萌芽》刚一创刊就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仅创刊号就发行了3600册,这在1956年的中国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了,一年不到发行量就到了20万,其读者群与影响力迅速飙升,成为名副其实的知名杂志。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纯文学杂志的发展空间被压缩了。1996年《萌芽》杂志开始市场化改革,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全国青春文学的文化家园和原创文学的基地,在全国文学期刊市场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发行量和读者群日益增多,其品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改革后经过两年的发展,《萌芽》杂志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98年发行量超过18万,2003年1月《萌芽》杂志的发行量高达25万册,比其他文学类期刊,如《十月》、《当代》、《收获》等杂志的同期发行量高出两倍。现在《萌芽》杂志正以昂扬的姿态继续发展壮大。 1.《萌芽》的品牌战略 1.1全新的出版理念促进品牌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变得丰富起来,各种思想充斥在青年人的周围,以前年轻人那种想要当作家的想法已经不是那么迫切了,况且很多作家放弃了写作的道路而下海从商,纯文学的期刊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很多纯文学杂志一样,《萌芽》也逐渐走入了低谷,读者群的大量流失,发行量的锐减,到1995年,《萌芽》发行量只剩下了一万多册,继续下去只有关门大吉。所以改革是唯一的出路:首先,《萌芽》制订了新的出版理念:明确了他的定位是青少年文化刊物, 杂志的广告口号也由“ 培养青年作家的摇篮” 转为“ 面向广大青年, 反映青年最关心的问题”。这种改革契合了时代发展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个新的品牌的形成就要有新的经营理念的支撑,“品牌不只是一个名称、一种标志或一种象征,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组无形资产。它代表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企业文化,营销策略,产品服务等等的综合。放到期刊的领域就是指期刊的办刊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视觉理念等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是期刊精心打造的具有先进的文化内

漫说“纯文学”

一、为什么要反思“纯文学”李静:长期以来,“纯文学”这样一个概念相当流行,至今对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仍有很大影响,甚至在商业化已经深深锲入文学机体内部的九十年代,“纯文学”的观念仍然被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所信奉。但是,近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的“纯文学”观念问题很大——文学应该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对人类存在状况的审视和表现本来就是没有边界的,或许文学本来就是最“不纯”的?听说您最近几次在会上说,现在应该对“纯文学”这一习惯性的概念和观念进行反思。您能不能具体说一下:“纯文学”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为什么要对它进行反思?作为八十年代“先锋文学”和“纯文学”的倡导者,您对九十年代“纯文学”的创作状况作何评价? 李陀:“纯文学”这个概念最早什么时候出现,它的形成历史是什么样的?这恐怕要做仔细的梳理和研究才成,大约八十年代初,开始有纯文学的提法,但是当时没有成为大家都认可的文学规范。这样一种观念为什么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在中国得到普遍的赞同?还有,为什么它作为一种文学理想、文学坚持,到九十年代才成为主流的文学概念?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九十年代中国一直处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当中,文学就像一条不知所终的河流,你不知道它会流向哪里,现在九十年代已经到尾声,十年来文学总的态势和大的方向,我们已经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在这种时候回一下头,一边检讨和反省八十年代的文学,一边对“纯文学”这种观念在九十年代所起的作用做一下回顾和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对以后文学的走向也许会有些好处。总起来说,我认为“纯文学”在这十年里对文学写作的影响不是很好,有很多问题。你知道,追求文学和艺术的“纯”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纯文学”这种说法在中国出现并且存活下来,这有一个七十、八十年代之交的特殊历史环境,那就是:“文革”刚刚结束,非常僵化的文学教条还严重地束缚着文学——比如“文艺从属于政治”,文学一定要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及从样板戏里总结出来的“高大全”等等,这些“艺术原则”都成为不能违背的教条,成为文学“解放”的严重障碍。在那种情况下,作家只有冲决、抵制、批判这些文学教条,写作才能解放,才可能发展一种新的写作。“文革”以后,最初是“伤痕文学”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喜欢,批评界当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学发展(所谓“新时期文学”),把它看成是“拨乱反正”在文学领域的具体实践,具有非常的创新意义。但是我一直对这种写作评价不高,觉得它基本上还是工农兵文学那一套的继续和发展,作为文学的一种潮流,它没有提出新的文学原则、规范和框架,因此伤痕文学基本是一种“旧”文学。(我这些看法后来在《1985》这篇文章里有较详细的论说。)由于当时主流批评家们对伤痕文学的评价非常高(现在也还有人对它评价非常高),而对此持怀疑、反对态度的人也不是我一个,于是围绕着“伤痕文学”就有了很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到1985年前后尖锐化,对八十年代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新潮批评”也由此而起。但是这段历史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李静:您认为什么时候当代文学发生了真正的变革? 李陀:我看是1985年以后,因为那前后出现了汪曾祺、阿城、莫言、韩少功、李锐、王安忆、刘索拉等人的写作,开始打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在表面上进行“变革”,实际上却沿袭“工农兵文艺”路线这样一个文学局面。大概1987年末,我发表了一篇题为《昔日顽童今何在》的短文,说真正的文学革命在1987年发生。当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因为这就根本否定了那时普遍的一种看法:伤痕文学才是“文革”后文学变革的标志。其实,如果认真地追根溯源,这一文学变革应该从“朦胧诗”的出现,到1985年“寻根文学”,到1987年实验小说这样一条线索去考察,直到出现余华、苏童、格非、马原、残雪、孙甘露这批作家,又出现了黄子平、孟悦、吴亮、蔡翔、程德培、王晓明、陈思和这一群批评家,这时候文学才发生真正的变化,或者说革命(是不是应该叫做革命?我到现在也还拿不准)。当然这么说有点简单化,就拿1985—1987年间的写作来说,那是非常多样丰富的,无论“寻根文学”,无论“实验小说”,无论“新写实”,都只是其一端,并不能代表当时文学写作的整体面貌,更不能以此看轻或忽视其它的写作,那一段历史是非常复杂的。我希望有一天文学史家能对这种复杂性进行充分的分析,比如不仅把那一时期的文学当作

(完整版)文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1、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潜在写作(又称为地下写作):为了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在哑声的时代里,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作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一种是作家们自觉的创作,如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和食指的诗;另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三突出原则:指的是“文革时期”特定的文学创作原则。根据江青的指示,开始由于会泳在《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的,“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来”的三突出创作原则。后来有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种创作原则是企图严格维护的社会政治等级在文学结构上的体现。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朦胧派: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武汉大学早期_1928_1949_文艺期刊研究

145 摘要:校园刊物是学校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大学早期(1928—1949)的校园期刊以学校、院系、学生团体为单位,经历了1928—1937、1938—1946、1946—1949三个发展阶段。这些刊物按内容又可分为学术期刊、文艺期刊、时政评论刊物三个类别。文艺期刊在众多刊物中的生存状态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综合型学术期刊和同学会会刊中的文艺作品以及文艺期刊中文学作品的细读和分析,展示了1928年至1949年之间武汉大学的校园文艺生态。 关键词:武汉大学文艺期刊校史 一 武汉大学校园期刊的创办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据《武汉大学校史》统计,自1913年至1927年间有12 份校园期刊 ,而且在其创办过程中吸收了学术刊物与文学刊物的一部分资源。 据《江苏学友会年刊》中发表文艺作品的统计情况表明,文艺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本届干事会工作报告” ——————————————— 《江苏学友会年刊》,1937年4月创刊号。 戴 航吴宝林武汉大学早期(1928—1949) 文艺期刊研究 2009?2

1462009?2中明确指出,“这本会刊的灵魂,并不存在于一篇会史,而在存于二三十篇[短篇著作]上面。假使没有这些[短篇著作]我们根本不必编纂什么会刊,我们干脆老老实实像以前一样,印一本会员录就可以完事。” 《江苏学友会年刊》,1937年4月创刊号。刊名新时代半月刊 高冈 前进 我们的诗珞珈月刊编辑者武汉大学新时代社国立武汉大学江西同学会武汉大学前进社主编荒村诗社国立武汉大学新时代社创刊时间1931年5月1932年6月1933年3月1933年6月1933年11月备注综合型学术刊物,兼有外国译著和文艺作品。同学会会刊;发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论述,诗歌、小说等。半月刊;资料缺,情况不详。半年刊,诗歌刊物;诗歌作品、诗的理 论探索、古代和现代诗歌流派、作家评介 等。学术性刊物;侧重刊载文史哲及政治 经济方面的学术研究文章和文艺作品,特别是外国文艺作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