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26
猪生产学知识点总结猪生产学是畜牧养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猪的生产生理、生态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猪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动物,其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且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猪的生产学知识对提高猪的生产效率、改善猪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繁殖生理、产仔管理、仔猪护理、饲养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1. 繁殖生理(1)发情期:母猪的发情期约为21天,通常可分为发情前期(2-3天)、发情期(2-3天)、发情后期(1-2天)。
(2)怀孕期:母猪怀孕期约为114天,通常分为早期(0-40天)、中期(41-80天)、晚期(81-114天)。
(3)配种:母猪发情后可进行配种,一般采用人工授精或自然配种。
(4)产子:母猪怀孕期满后,一般会在孕前一周内进行产前护理,包括准备产房、清理产床、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等。
(5)分娩:母猪一般在晚上分娩,分娩时需要密切观察母猪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 产仔管理(1)产房准备:在母猪分娩前要将产房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清洁卫生、保温防寒等。
(2)产仔前:母猪分娩时需要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产仔时:母猪分娩时一般会产下5-15头仔猪,产下后需要将仔猪放在温暖的地方,将产崽羊仔嘴、鼻、口内污垢清洁干燥、防止广泛而窒息。
(4)产仔后:母猪分娩后要及时给母猪补充适宜营养、保持卫生健康等。
(5)仔猪护理:仔猪需要进行疫苗预防与抗体检查、饲养环境要保持适宜温度、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等。
3. 仔猪护理(1)仔猪饲养环境:仔猪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通风等环境。
(2)仔猪饲养管理:合理饲料配制、科学投喂等工作。
(3)仔猪养护:对仔猪进行疫苗预防与抗体检查、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健康等。
(4)仔猪管理技术:采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提高饲料品质、节约饲料成本等。
4. 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保障合理的饲料配制、科学投喂等工作。
名词解释泌乳力:21日龄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衡量母猪泌乳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泌乳量:泌乳母猪在一个泌乳期内的泌乳量饲料转化率:也称耗料增重比或增重耗料比常用性能测定期间每单位增重所需的饲料来表示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重量为胴体重。
胴体长:在胴体倒挂时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交界处的长度,称为胴体长或胴体斜长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
活体背膘厚:体重达100kg时,猪倒数第三至第四肋骨间4-6cm背膘厚度。
眼肌面积:胴体胸腰椎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PSE肉:宰后45min和24h眼肌的PH分别低于和的肉,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的征状DFD肉:宰后24h半膜肌的PH高于的肉,宰后肌肉外观呈暗红色、质地坚硬、肌肉表面干燥。
MAS(标记辅助选择):指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对生物有机体基因组进行标记,利用标记基因型准确地估计数量性状的育种值,并以该育种值进行选育日增重:=(结束重-开始重)/育肥天数SEW:隔离式早期断奶法。
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d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
生产节律:相邻两群泌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全进全出制: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后效行为:指猪后天获得的行为,是猪出生后对新鲜事物的熟悉而建立起来的测定站测定:指把各核心群的被测种猪集中到中心站测定,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按统一的的测定规程进行测定,测定后,统一公布测定结果,并进行平等分级和良种登记。
猪应激综合征:猪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恶性高热猝死以及肉质变劣等的综合症候群发情周期:从上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的这段时间,约为21天。
大致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休情期。
猪生产学定义猪生产学是一门研究猪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疾病防治以及猪场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的健康状况、优化猪的繁殖和育种以及保障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猪的生物学特性猪是一种哺乳动物,具有许多适应于生存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特性包括:1.1 猪的分类与分布猪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科。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环境适应性,猪可分为若干个品种和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1.2 猪的生理特点猪的生理特点包括体温调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特点与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
1.3 猪的行为习性猪的行为习性包括觅食、活动、睡觉、社交和繁殖等方面。
这些行为习性会影响猪的生产和管理。
1.4 猪的生长发育特点猪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和行为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优化猪的生产和管理。
2.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提高猪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方面是实现高效饲养的重要环节:2.1 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猪的营养需求取决于其生长阶段和生理状态。
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提高其生产性能。
2.2 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应采取不同的饲养和管理措施,以满足其营养和生理需求。
2.3 猪舍环境与设施良好的猪舍环境和设施是保障猪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基础。
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卫生条件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2.4 饲养管理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喂技术、饮水管理、消毒制度、免疫程序等,这些技术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3.猪的繁殖育种猪的繁殖育种是实现种猪优良遗传特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方面是实现高效繁殖育种的关键环节:3.1 猪的繁殖生理基础了解猪的繁殖生理基础是实现高效繁殖育种的前提。
这包括发情周期、受精过程、妊娠和分娩等方面的知识。
3.2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率,减少疾病传播。
第一章绪论世界养猪生产概况(一)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存栏头数与产肉量均呈增长趋势,产肉量增长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栏头数的增长比例。
(二)地区分布存在区域特点,发展很不平衡。
亚洲〉欧洲〉北美和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三)、我国养猪业的差距养猪效益和猪肉品质的主要指标和发达国家差距仍不小。
1、出栏率偏低。
2、猪肉产量偏低。
3、瘦肉率偏低。
2、环境污染成养殖业发展制约因素①.粪尿污染②有害气体污染③过剩营养份污染第二章猪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提高生产力1、提高母猪的年生产能力利用猪多胎、高产、妊娠期短的特性,积极改进措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早期断奶,增加年产胎次。
2、加快肉猪的生产周转,提高年出栏率利用猪的生长期短,生长强度大的特点,充分挖掘猪的生长潜力,缩短生长期,加快肉猪的周转。
3、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猪是杂食动物,利用消化道长的特点,因地制宜,广开饲料来源,在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饲养模式。
4、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利用猪的嗅觉灵敏特点①训练猪的定点排粪;②寄养新生仔猪时,使气味一致,保证寄养成功。
利用猪的听觉灵敏特点①训练猪定时采食;②利用公猪的叫声进行母猪发情鉴定。
③为了避免猪的骚动,应保持猪场安静。
第三章猪的品种: 1. 2.3. 4. 5. 6.二地方品种的保种方法:冷冻今夜保存、胚胎保存、生物技术保种、活体保种三、保种目标问题保种的关键1. 2.3.影响保种的因素:1. 2. 3.4.多点保种概念:指一个小群体猪群不能只放在一个保种场保种第四章猪的育种遗传缺陷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基因、染色体)变异而引起的疾病。
有害性状包括致死、半致死和畸形性状,它们都是由有害基因所引起。
猪遗传病和先天性缺陷的发生频率在家畜中是较高的,据估计为2-3%。
猪常见的的致死及畸形性状:1、兔唇(口唇裂缝):由一至数个隐性基因引起的畸形。
仔猪不能吃乳,生后2-3天死亡。
2、脑水肿:生后1-2天死亡。
3、肛门闭锁:生后2-3天内小公猪死亡,而小母猪经过手术后(从结肠开口入阴道,使粪便从阴户排出)有时尚可生存。
第五章猪的营养与饲料本章内容第一节猪的采食与消化第二节猪的营养需要第三节猪的常用饲料第四节猪的配合饲料与饲粮配合第五节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第一节猪的采食与消化一、猪体化学组成二、采食三、消化、吸收与代谢一、猪体化学组成1.不同体重猪的化学组成:(1)体重(2)水分(3)蛋白质(4)脂肪(5)灰分一、猪体化学组成2.不同体重和类型猪的化学组成:(1)体重(2)水分(3)蛋白质(4)脂肪(5)钙(6)磷二、采食猪的采食受到下丘脑的采食中枢调节,在一般情况下,饥饿时食欲加强,采食后,尤其是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和被吸收后,食欲下降。
猪采食量大小除受神经中枢的调节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生理、体重、人为、环境、饲料等。
二、采食影响因素:(一) 生理因素(二)饲养方式(三)环境因素(四)饲料因素二、采食(一)生理因素:包括遗传、生理阶段、体重等。
饲料采食量与猪的生理状况有关,去势猪的采食量比母猪高,发情母猪的采食量减少84.5%(Friend,1973)。
二、采食(二)饲养方式:根据猪的生理阶段和生产目的,有时让猪多采食饲料,一般采用自由采食,如生长育肥的饲料;有时控制采食量,一般采用限量采食,如妊娠母猪的饲养。
二、采食(三)环境因素:温度,猪舍湿度,猪群大小,圈养密度,猪舍有害气体浓度,食槽结构、位置以及每头猪所占食槽宽度等,都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产上应加以注意。
二、采食(四)饲料因素:适口性、形态和营养组成增加采食量:甜食,优质或添加调味剂的饲料;颗粒料>粉料;湿拌料>干粉料;降低采食量:饲粮能量浓度高;饲粮营养不足或过量二、消化、吸收与代谢(一)蛋白质:二、消化、吸收与代谢(二)碳水化合物:温度,猪舍湿度,猪群大小,圈养密度,猪舍有害气体浓度,食槽结构、位置以及每头猪所占食槽宽度等,都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产上应加以注意。
二、消化、吸收与代谢(三)脂肪:温度,猪舍湿度,猪群大小,圈养密度,猪舍有害气体浓度,食槽结构、位置以及每头猪所占食槽宽度等,都会影响猪的采食量,生产上应加以注意。
《猪生产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养猪最多的省份是()。
A、四川B、湖南C、广东D、山东2、仔猪初生期缺乏()。
A、凝乳酶B、乳糖酶C、胰蛋白酶D、胃蛋白酶3、在杂交繁育中,我国地方良种适合作三元杂交的()。
A、第一父本B、第一母本C、终端父本D、第二母本4、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使用最多的饮水器是()。
A、乳头式饮水器B、吸吮式饮水器C、自流式饮水器D、杯式饮水器5、在猪舍中,毒性最强的恶臭气体是()。
A、NH3B、H2SC、CO2D、CO6、在猪舍中,对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
A、气压B、温度C、湿度D、气流7、以下猪种中,毛色主要为棕黄色的是()。
A、汉普夏B、杜洛克C、金华猪D、大约克夏8、下列猪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
A、太湖猪B、东北民猪C、内江猪D、大约克夏9、万头猪场的生产指标中,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一般应达到()%。
A、99B、98C、95D、9010、最容易出现PSE劣质猪肉的猪种是()。
A、长白猪B、大约克夏C、杜洛克D、汉普夏11、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大的是()。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12、下列猪种中,平均产仔数最高的是()。
A、太湖猪B、杜洛克猪C、汉普夏猪D、荣昌猪13、种公猪一般可利用()年。
A、1—2B、2—3C、3—4D、5—614、、某母猪在8月10日配种妊娠,其预产期应为()。
A、12月4日B、11月4日C、1月1日D、1月10日15、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天。
A、3—7B、20—30C、10—20D、3—3016、养猪生产中指导进行猪的三定位调教主要是利用了猪的()敏感的生物学特性。
A、嗅觉B、视觉C、听觉D、触觉17、仔猪的初生重还不到它成年体重的()%。
A、1B、3-4C、5-7D、9-1018、危害最大的一种猪传染病是()。
A、猪流行性腹泻B、猪瘟C、猪伪狂犬病D、猪已型脑炎19、种公猪一般可利用()年。
A、1—2B、2—3C、3—4D、5—620、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周。
A、1—2B、3—4C、5—6D、7—821、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使用最多的饮水器是()。
A、乳头式饮水器B、吸吮式饮水器C、管式饮水器D、杯式饮水器22、母猪饲养的基本原则是()。
A、低妊娠、低泌乳B、高妊娠、低泌乳C、低妊娠、高泌乳D、高妊娠、高泌乳23、下列哪些杂交组合可以最有可能取得最高的杂种优势()。
A、长杜荣B、杜长荣C、杜长约D、长长荣24、早期断奶仔猪的培育原则是‘两维持,三过渡’,即维持()逐渐做好饲料、饲养制度、环境三个过渡。
A、原饲料、原饲料制度B、原饲料、原圈C、饲料、饲养水平、环境D、饲料、饲养制度、环境25、猪场成本核算中应不包括以下()项目纳入成本计算。
A、工人工资和福利费B、产畜摊销费C、老板的私人应酬D、企业管理费26、在杂交繁育中,我国地方良种猪适合做三元杂交的()。
A、第一父本B、第一母本C、终端父本D、第二母本27、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天。
A、104B、114C、124D、13428、在养猪场常用高床全漏缝地板饲养的栏舍是()。
A、保育栏B、种母猪妊娠栏C、肥育栏D、配种栏29、下列哪个猪品种不属于我国地方猪品种()。
A、金华猪B、两广小花猪C、北京泛农花猪工系D、太湖猪30、下列哪个猪品种在肩颈结合处有一条白色被毛带()。
A、皮特兰B、大约克夏C、长白猪D、汉普夏31、哺乳仔猪生后()天内必须要进行固定乳头。
A、5—7天B、 4—5天C、2—3天D、 1天32、发情母猪最佳的配种时间是()。
A、发情前期B、发情后8—10hC、排卵前2—3hD、外阴产生红肿开始33、下列那种配种方法最好()。
A、壮年公猪×青年母猪B、老年公猪×壮年母猪C、壮年公猪×老年母猪D、壮年公猪×壮年母猪34、母猪一个哺乳期的失重一般是()。
A、40—50kgB、50—60kgC、60—70kgD、70—80kg35、下列不属于哺乳母猪的泌化特点的是()。
A、母猪各乳腺间不相通连;B、一般靠近前边胸部的几对乳头泌乳量比后边的低;C、反对性排乳D、泌乳高峰为产仔后的20——30天36、某工厂化养猪场育肥期为8周,每周转群300头猪入舍,实行同窝转群,不考虑发展和机动,则该场至少应该准备()个育肥猪栏。
A、120B、300C、240D、 20037、某头猪因没有进行早期诱食,旺食时大量采食导致消化不良,经常出现拉稀,造成其生长缓慢,其原因应归结为()所引起的僵猪。
A、胎僵B、乳僵C、病僵D、食僵38、万头猪场的生产指标中,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一般应达到()以上。
A、99% B 、98% C、95% D、90%39、4月龄到初配前的猪叫()。
A、保育猪 B 、育肥猪 C、后备猪 D、鉴定种猪40、一般双列式猪场中央的通道宽度多为()m。
A、0、8B、 1、2C、2D、 341、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早的是()。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42、猪瘟的超前免疫应在仔猪吃初乳()进行。
A、之前3hB、之后3hC、之后12hD、之前12h43、下面不属于猪场产品率分析的指标主要有()A、仔猪成活数B、猪只平均日增重C、料重比D、饲养天数44、工厂化养猪目前采用较多的工艺流程是()A、三段饲养工艺流程B、四段饲养工艺流程C、五段饲养工艺流程D、二段饲养工艺流程45、目前一般采用网上(全漏缝)高床结构的猪栏是()A、公猪栏B、育成栏C、育肥栏D、保育栏46、哺乳期仔猪一般不容易患的疾病是()A、仔猪白痢B、猪瘟C、仔猪红痢D、传染性胃肠类47、我国地方品种母猪的适宜初配年龄是()月龄A、18B、8-10C、10-12D、5-648、母猪一个哺乳期的失重一般是()A、40—50kgB、50—60kgC、60—70kgD、70—80kg49、适合于哺乳期间配种的母猪的饲养方式是()。
A、抓两头带中间B、步步登高C、前粗后精D、短期优势50、妊娠母猪的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供给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早期生长发育和成活,适宜于妊娠期母猪的饲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是()。
A、DE12、55MJ/kg、 CP14%B、DE10、88MJ/kg、 CP16%C、DE11、75MJ/kg、 CP12%D、ME11、75MJ/kg 、CP12%51、某头猪因没有进行早期诱食,旺食时大量采食导致消化不良,经常出现拉稀,造成其出现生长缓慢,其原因应归结为()所引起的僵猪。
A、胎僵B、乳僵C、病僵D、食僵52、哺乳仔猪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缺铁B、缺钙C、缺镁D、缺锌53、下列哪个猪品种不属于我国地方猪品种()A、大约克夏猪B、两广小花猪C、藏猪D、东北民猪54、下列哪个猪品种作三元杂交的终极父本效果好()。
A、皮特兰B、杜洛克C、长白猪D、大约克猪55、养猪场常用的自动饮水器有()。
A、自流式饮水器B、枪式饮水器C、乳头式饮水器D、环状式饮水器56、下列猪种中,平均产仔数最高的是()A、大白猪B、杜洛克猪C、汉普夏猪D、荣昌猪57、规模化猪场采用的仔猪断奶方式一般是()。
A、一次性断奶B、分批断奶C、自然断奶D、逐渐断奶58、21日龄全窝仔猪的总重量可以代表母猪的()。
A、生产水平B、产仔数C、泌乳力D、以上都是错误的59、以下哪个不是工厂化养猪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的条件()A、大于190日龄B、体重90—120kgC、第一个发情期;D、是否处于生产流程的最佳阶段。
60、以下哪个不能用于促进母猪发情排卵的有效措施()。
A、诱食B、并窝C、激素催情D、按摩乳房61、从1952年至今,我国猪的存栏数一直居世界()。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62、在猪舍中,测定()气体含量的多少其卫生学意义在于评定有害气体污染严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A、NH3B、H2SC、CO2D、CO63、在猪舍中,对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是()。
A、气压B、温度C、湿度D、气流64、以下地方猪种中,毛色主要为白色的是()。
A、太湖猪B、东北民猪C、荣昌猪D、梅山猪65、最容易出现PSE劣质猪肉的猪种是()。
A、长白猪B、大约克夏猪C、杜洛克猪D、汉普夏猪66、下列猪种中,平均产仔数最高的是()。
A、大白猪B、杜洛克C、汉普夏D、荣昌猪67、种母猪一般可利用()年。
A、5—6B、2—3C、3—4D、10—1268、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天。
A、18B、21C、23D、2569、母猪泌乳高峰期出现在产后()周。
A、1—2B、3—4C、5—6D、7—870、猪的初生期生长强度最大的是()。
A、皮肤B、骨骼C、肌肉D、脂肪71、以下不属于出栏率衡量的指标是()。
A、母猪年生产率B、肉猪生长速度C、设备利用率D、胴体瘦肉率72、商品肉猪出栏体重一般为()㎏比较适宜。
A、70、—80B、80—90C、90—100D、100—11073、商品肉猪上市月龄一般为()月最好。
A、5—6B、6—7C、7—8D、9—1074、年出栏万头商品肉猪的种猪场,需要年产2、4胎、每胎产仔10头、生产过程仔猪总成活率为80%的种母猪群数量为()头。
A、600B、548C、520D、52175、以下不是现代养猪场的生产特点的是()。
A、生产周期短B、全年均衡生产C、劳动效率高D、投资小,利润高。
76、初生仔猪适宜的养育温度为()℃。
A、36-38B、30-32C、26-28D、22-2477、在环境因素中,()对肥育猪的影响最大。
A、通风B、光照C、温度D、湿度78、在我省引进猪种中,数量最多的是()。
A、杜洛克猪B、长白猪C、约克夏猪D、汉普夏猪79、仔猪的初生重还不到它成年体重的()%。
A、1B、3—4C、5—7D、9—1080、危害最大的一种猪传染病是()。
A、猪流行性腹泻B、猪瘟C、猪伪狂犬病D、猪已型脑炎81、在养猪场常用高床全漏缝地板饲养的栏舍有()。
A、保育栏B、种母猪妊娠栏C、肥育栏D、公猪栏82.肉质性状分析不包括以下指标()。
A、肉色B、瘦肉率③肌肉大理石纹④肌肉化学成分83、不是仔猪哺乳期最常见的疾病有()。
A、黄痢B、仔猪副伤寒C、白痢D、传染性胃肠炎84、国外引入猪种是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肉质较好B、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C、性成熟早,饲料利用率高D、生长速度快,瘦肉率40%-50%85、我国地方猪最佳的配种时间为()。
A、发情前24—36hB、母猪排卵前2—3hC、发情后10—20hD、母猪排卵前8—12h86、下列哪个组合肉猪杂交优势最好?()A、杜洛克猪♂×长白猪♂×凉山猪♀B、杜洛克猪♂×长白猪♂×荣昌猪♀C、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D、长白猪♂×大约克夏猪♂×荣昌猪♀87、根据生产资料确定养猪的规模时常用()的高低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