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公共关系学2012年上半年复习大纲(单选择题、多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选择题

1.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D.民意测验

2.公关策划流程PDCA工作法中,C指 B.检查

3.公关调查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这体现了公关调查的

C.复杂性

4.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5.在公关传播媒介中,被称为“无边界的媒介”的是 C.因特网

6.在公关活动中,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又称为 D.制造新闻

7.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塑造形象的意识)

8.公共危机决策的三要素不包括(B.风险、责任落实)

9.公共预算的基本功能不包括(C.监督)

10.公共伦理的核心是(C.程序)

11.公共关系运作中,逐步成为统率整体公关运作核心的是 D.塑造形象

1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组织

13.公共关系传入大陆地区是在 C.20世纪80年代

14.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_

A.非营利__的群众社团组织。

15.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 A.协调沟通

16.公共关系由_______来考虑形象问题。 D.全局的、统一的角度

17.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D.公众

18.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相关因素有环境因素、主体因素以及 C.传播技术因素

19.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B.塑造形象的意识

20.公共关系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D.行业性公关协会的建立与发展

21.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22.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 B.美国

23.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24.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 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

25.公共关系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B.与组织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公众舆论和公众关系、知名度、信誉度等觉的被动选择

26.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27.把公众区分为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的标准是 C.组织结构

28.公众了解一个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的 C.产品

29.公众参与性最强的一类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是 C.主办活动

30.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个具体环节是 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31.组织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 B.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32.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

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

33.组织宴请活动时,请柬一般提前______发出 B.一至二周

34.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 D.社会公众

35.组织形象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对目标公众有鲜明的 C.针对性子

36.组织报刊面对的公众主要是 D.组织公众

37.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38.与组织无关,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影响的公众是 A.非公众

39.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C.建设型公关

40.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 C.知名度

41.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传播技术因素系列的是C.印刷媒介

42.下列不属于组织的无形资产的是 D.组织的股份

45.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46.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人员日常业务中的咨询与规划工作的是

A.为具体项目作人、财、物方面的预算与规划

47.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 B.社区公众

48.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 B.流言

49.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是 D.内部公众

50.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 C.优势需要

5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D.自我实现需要

52.在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阶段出现的与公共关系相关的著名人物是 D.爱得华?伯尼斯

5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C.艾维?李

54.19世纪中叶风行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 D.巴纳姆

5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C.拉扎斯菲尔德

56.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 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

57.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 B.詹姆斯?格鲁尼格

58.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 B.1955年

59.《<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 B.1989年

60.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C.1987年

61.常见的祝贺性广告属于 D.响应广告

62.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__ _就越强。 B.参与性

63.通才式公关人才一般可视为 A.领导型人才

64.以下关于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有起点和终点的双向运动过程65.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 A.中介的角色

66.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 C.因特网

67.“把关人”这一概念源出于 D.《群体生活的渠道》

68.非正式沟通是一种自由沟通,其基础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C.人际关系

69.中国公共关系正式步入职业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C.举行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

70..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 C.公众改变行为

71.我国政府普遍建立起了信访制度,从公关角度看,它属于下列公关活动方式中的 D.征询型公关

72.企业广告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是 D.效能

73.任何一种态度都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 B.态度的针对性

74.按关系的重要程度,公众可分为 D.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75.以下属于人的身势语言的有 C.袒胸露臂、赤手空拳、袖手旁观

76.属于公共关系管理主体因素系列的是 A.产品的定位

77.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 D.定型作用

87.在知觉偏见产生原因中,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称为D.定型作用

78.包含信息最丰富的媒介是 C.因特网

79.“追星族”、“发烧友”之类的表现是一种 D.时狂

80.关于公共关系发展新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C.公关教育通才化

81.新闻发布会是组织与公众沟通的例行方式,它是一种 A.两级传播

82.“意见领袖”又被称为 A.“舆论指导者”

83.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被称为 C.定型作用

84.公益学校、医院、社会福利工作机构等属于 B.服务性组织

85.舆论是社会上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定的社会问题所发表意见的 D.总和

86.____交流形式在公共关系沟通中信息反馈性最强 A.面对面的言语交流

88.在组织体制协调的部门间协调系统中,最常见的行政协调方式是(C.举行会议)

89.目前,我国公共预算的主要参与者不包括(A.社会组织)

90.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的(D.双向沟通)

9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含义,在表示一种实际操作实务时,

指的是B.公共关系活动

92.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

这便是 C.知

93.针对我国边远农村地区文盲率过高的特点,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的媒介事业是 A.广播电视

94.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95.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 A.逆反心理96.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素质,

其中最基本的是B.自信心理,即从事公关工作时保持自信心

97.所谓“影响公众的态度”包括影响公众的认知倾向和 C.公众的情感倾向与意图倾向

98.维系型公关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为 B.较低姿态,连续不断,潜移默化

99.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D.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100.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 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二、多选择题

公共关系学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

2.下列事件或著作与艾维?李无关的是(ABCE)

3.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多种公共关系调查手段对政府形象加以客观评估,为政府建立形象、__服务。(ABCDE)4.CI手册的编制根据具体企业情况的不同,内容有所差异,但至少应该包括(ABCDE)

5.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的环境形象因素的有(ACE)

6.广告主题的要素之一信息个性也可以称为(ABC)

7.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8.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BDE)

9.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ABCDE)

10.综合营销传播的两个明显特性是(AE)

11.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办事公开”是指(ABCD)

12.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BC)

13.演讲者的权威主要来自演讲者的(ABCD)

14..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ABCDE)

15.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ACDE)

16.公众的基本特征有(ABCDE)

17.CI谋划开发的作业程序所包括的阶段有(ACD)

18.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CD)

19.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BD)

2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级需要是指(DE)

21.__ABCE____是围绕“现代公众意识”这一观点而言的

22.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ABCD)

23.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AC)

24.一项较完整的广告策划,一般包括(ABCDE)

25.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

26.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BCD)

27. 关于握手,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DE)

28.属于公共关系广告的有(ABC)

29.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BCE)

30.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般包括(ACDE)

31.属于大众传播的媒介有(ABCE)

32.社会公益活动的公关意义体现在(ABC)

33.政府公共关系必须遵守的四大原则是(ACDE)

34.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CDE)

35.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ACDE)

36.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等更具有(ABCD)

37.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ABCDE)

38.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ABCE)

39.组织内设公关机构的名称和形式除了“公共关系部”以外,还可以起____名称。(BCDE)

40.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ABCDE)

41.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BCDE)

42.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ABC)

43.下列属于公关公司经营范围的有(ABC)

44.詹姆斯?格鲁尼格的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是(ABD)

45.对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ACD)

46.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CE)

47.所谓礼仪,是指________两个方面(DE)

48.“传播沟通”一词的含义是(ABCD)

49..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DE)

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

A.人性文化的兴起 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2.下列事件或著作与艾维?李无关的是

A.“报刊宣传活动”和“清垃圾运动”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E.“杜帮——流血——杀人”事件

3.政府公共关系通过多种公共关系调查手段对政府形象加以客观评估,为政府建立形象、__服务。

A.维护形象

B.调整形象

C.控制形象

D.纠正形象

E.优化形象

4.CI手册的编制根据具体企业情况的不同,内容有所差异,但至少应该包括

A.总论部分

B.基本要素

C.基本要素组合系统

D.应用要素

E.标志、标准字印刷样本及标准色色票

5.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的环境形象因素的有 A.橱窗 C.展览室 E.办公室

6.广告主题的要素之一信息个性也可以称为 A.销售重点 B.诉求重点 C.卖点

7.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 A.整体性 B.公共性 C.相关性 D.多样性 E.变化性

8.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 B.总体性原则 D.符号化原则 E.有效性原则

9.交际型公关的特点是 A.直接沟通 B.形式灵活 C.信息反馈快 D.富有人情味 E.在加强感情联络方面效果突出

10.综合营销传播的两个明显特性是: A.战术连续 E.战略导向性

11.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府办事公开”是指:A.公开办事程序 B.公开办事人员 C.公开办事制度 D.公开办事结果

12.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C.问题的排列技巧

13.演讲者的权威主要来自演讲者的: A.身份 B.地位 C.知识 D.名望

14..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A.主体的权威性B.客体的复杂性:C.目标的独特性D.传播的优越性E.性质上的民主性

15.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A.文化心理条件 C.社会政治条件 D.经济发展条件 E.物质技术条件

16.公众的基本特征有 A.整体性 B.共同性 C.相关性 D.多样性 E.变化性

17.CI谋划开发的作业程序所包括的阶段有: A.企业实态调查阶段C.设计开发阶段D.实施管理阶段

18.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 C.管理学 D.传播学

19.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 B.社会关系状 D.社会舆论状态

2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级需要是指 D.自尊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21.__ABCE____是围绕“现代公众意识”这一观点而言的

A.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市场

B.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

C.公众是“上帝”,顺其者昌,逆其者亡 E.没有公众就没发展

22.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A.控制分析 B.内容分析 C.媒介分析 D.对象分析

23.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A.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C.便于编辑修改,保留重要信息

24.一项较完整的广告策划,一般包括: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C.广告创意D.广告媒介安排E.广告效果测定

25.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 B.人才 C.公关 D.资金 E.技术

26.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注意 D.选择性理解

27. 关于握手,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握手双方,应由长者、尊者先伸手

B.男女双方,由女士先伸手

C.主宾之间,由主人先伸手

D.同辈同性间先伸手者为有礼

E.一般以右用相握,握手用力要适度

28.属于公共关系广告的有 A.“视顾客为亲属”B.“顾客是上帝”C.“请珍爱大自然”

29.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0.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般包括

A.组织实态的调查分C.员工阶层的调查研D.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E.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31.属于大众传播的媒介有:A.广播 B.电视 C.报纸 E.杂志

32.社会公益活动的公关意义体现在

A.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

B.公益活动促进了社会对企业组织的了解

C.公益活动增进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好感

33.政府公共关系必须遵守的四大原则是

A.公众利益至上 C.真实公开 D.科学指导 E.整体统一

34.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客观因素有

C.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D.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E.对象的组合

35.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

A.公共关系调查 C.公共关系策划 D.公共关系实施 E.公共关系评估

36.与印刷媒介相比,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等更具有

A.时效性

B.远播性

C.生动性

D.技术性

37.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

A.需要和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38.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

A.形象广告

B.公益广告

C.观念广告 E.响应广告

39.组织内设公关机构的名称和形式除了“公共关系部”以外,还可以起____名称。

B.公共事务部

C.公关广告部

D.公关策划部

E.公共信息部

40.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

A.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因人施教

D.因材施教

E.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41.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

A.较为客观公正

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42.一般说来,构成态度的要素包括

A.认知

B.情感

C.意图

43.下列属于公关公司经营范围的有

A.咨询诊断

B.策划活动

C.培训服务

44.詹姆斯?格鲁尼格的卓越传播的三个层次是

A.传播核心层

B.知识核心层 D.文化核心层

45.对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

A.生动活泼 C.主题突出 D.面面俱到

46.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组织 C.传播 E.公众

47.所谓礼仪,是指________两个方面

D.礼节

E.程序

48.“传播沟通”一词的含义是

A.信息的传递

B.信息的分享

C.信息的接收

D.内容道明扼要

49..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

A.公众 D.传播沟通 E.组织

三、名词解释

1.清垃圾运动:是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清洁,提倡动员清理废物的运动。

2.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全员公共关系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共关系配合与协调,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共关系氛围与公共关系文化。

3.美誉度:美誉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的程度。

4.议题设置论: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功能

5.晕轮效应: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6.公共关系危机:危及组织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

7..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8.名流公众:是指那些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的有望的人士。

9.便士报运动:是通过报刊宣传给公众的大众传播媒介运动。

四、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答: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2.简述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答:公共关系在我国呈现出职能化、行业化、学科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与现实发展的需要。公共关系适应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3.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答:只要社会上某些有影响的特定的人物表现出某种新奇的行为,许多人就会竟相仿效,从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

●4.简述整合营销策略

答:同一外观法、主题线方法、供应面的策划方法、特设会议方法、基于消费者的方法。

●5.公关人员应具备哪些公关意识.

答:形象意识、服务意识、互惠意识、沟通意识、长远意识、创新意识。

●6..简述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

答: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论述题

●1 某美国著名连锁超市品牌企业要进入中国沿海某城市扩张业务,作为该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应该处理好哪些公共关生系对象,请举例说明。

答:美国著名连锁饮食集团与XX地产公司合股经营,在广州市成功开创一间五星级酒店,公共关系部门应该处理好这些方面工作:

遵照中国劳动法规定和福利待遇,在媒体上招聘酒店各部门人员。2)安置员工住宿及文化生活

重视新员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充分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4)宣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激励机制。

5)在网络刊登宣传五星级酒店先进设备设施,及饮食娱乐度假一体的经营方式,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酒店效益。6)在网络开通为顾客提供方便服务网页,如订房、订车票、订酒宴等

7)与卫生部、环境监测部、消防局、公安局、劳动局、社保机构等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友好沟通。8)市场调研

●2、试结合身边的企业形象公关实例说明企业CI战略的组成部分。答: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

●3、试结合实例分析电视这种传播媒体在公关活动中的优势和弱点。

答:优点:视听兼备,声画并茂;(2)现场感强,可信度高;(3)近距离观赏,亲切自由;(4)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缺点:(1)反映信息的表面性(2)反映不同再现性(3)费用较高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基础工程考精彩试题(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地基:承担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2.基础:介于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部分,即建筑物最底下的一部分。 3.天然地基: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4.人工地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承受基础传递的全部荷载,需经人工处理后作为地基的 土体称为人工地基 5.浅基础:基础埋深小于5m,在设计计算中可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基础 6.深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在设计计算中不能忽略基础侧面土体的摩阻力和侧向抗力的 基础 7.最不利荷载组合:参与组合起来的荷载,能产生相应的最大力学效能 第二章 1.刚性基础:不需配置受力钢筋的基础 2.柔性基础:用钢筋砼修建的基础 3.刚性角;刚性基础的宽度大小应能使所产生的基础截面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 材料的强度极值,从而得到墩台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连线间的最大夹角。 4.刚性扩大基础;也叫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 下条基或柱下独立基础 5.地基容许承载力: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它由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个安 全系数所得 6.持力层: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其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7.下卧层:持力层地基承受的荷载是随着土体深度的加深而慢慢减小,到一定深度后土体承 受的荷载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时我们就把这一层往下的土体叫做下卧层 8.软弱下下卧层:地基由多层土组成时,持力层以下存在容许承载力小于持力层容许承载力 的土层时,这样的土层叫做软弱下卧层 9.桩的横向承载力:桩在与桩横轴线垂直方向受力时的承载力。 第三章 1.高桩承台基础;承台在地面或冲刷线以上的基础 2.低桩承台基础;承台在地面或冲刷线以下的基础 3.基桩;就是指群桩基础中的单桩 4.灌注桩;在现场地基中钻挖桩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骨架,再灌注桩身混凝土而成的桩 5.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的桩 6.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可以忽略的桩 7.柱桩;也称为端承桩 8.单桩承载能力;单桩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和桩本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均能得到保证,变形 也在容许范围内,以保证结构物的正常使用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9.深度效应;桩的承载力(主要是桩端承载力)随着入土深度,特别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而变 化,这种特性称之为深度效应 10.单桩轴向承载能力:指单桩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丧失稳定,不产生过大变形所能承受的 最大荷载 11.负摩阻力;当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支承在坚硬土层上,当软弱土层因某种原因发生地面沉 降时,桩周围土体相对桩身产生向下位移,这样使桩身承受向下作用的摩擦 力 12.中性点:在ln深度处桩周土与桩截面沉降相等,两者无相对位移发生,其摩阻力为零,

财政学名词解释

1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收益。 2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而第二个特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5什么是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目标啊。 6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7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8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9负荷定价: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10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1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公共选择: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3直接民主决策: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就是直接民主决策。 14间接民主决策: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选民通过选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15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6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17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18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适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公共关系学-多选题答案

1:一般而言,公关活动基本构成要素有() 1.公关主体 2.公关客体 3.公关理论 4.公关手段 5.公关实践 答案为:1 2 4 2: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 1.形象广告 2.公益广告 3.观念广告 4.促销广告 5.响应广告 答案为:1 2 3 5 3:公共关系学研究的舆论包括() 1.人际舆论 2.负面舆论 3.全局性舆论 4.内部舆论 5.正面舆论 答案为:1 2 3 4 5 4: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 1.完善公众传播机制 2.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完善公共行政服务 4.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5.加强法治建设 答案为:1 2 3 4 5:根据对组织的态度,公众可以划分为() 1.顺意公众 2.逆意公众 3.边缘公众 4.临时公众 5.周期公众 答案为:1 2 6:组织的形象构思与策划成功与否取决于() 1.心理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2.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3.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4.计划与预算的协调与平衡 5.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答案为:2 3 5 7:优秀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1.足够的权威性 2.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3.充满热情、理智与智慧 4.仪表仪态 5.不苟言笑的性格 答案为:1 2 3 4 8:布林认为,决定心理抗拒强弱的因素有( ) 1.对自由的期望 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 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5.逆反心理 答案为:1 2 3 4 9:下列符合一般握手礼节的有() 1.长者先伸手 2.尊者后伸手 3.女士先伸手 4.主人先伸手 5.客人先伸手 答案为:1 2 3 4 10: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公众可分为() 1.非公众 2.潜在公众 3.首要公众 4.知晓公众 5.行动公众 答案为:1 2 4 5 11: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 1.社会发展状态 2.社会关系状态 3.社会阶层状态 4.社会舆论状态 5.社会结构状态 答案为:2 4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 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 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 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 业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 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方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16、建设性冲突(P175): 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 17、定规维度(P195): 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18、管理幅度(P146): 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9、组织文化(P177):

名词解释以及问答题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经济变量 2.解释变量3.被解释变量4.内生变量 5.外生变量 6.滞后变量 7.前定变量 8.控制变量9.计量经济模型10.函数关系 11.相关关系 12.最小二乘法 13.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14.总变量(总离差平方和)15.回归变差(回归平方和) 16.剩余变差(残差平方和) 17.估计标准误差 18.样本决定系数 19.点预测 20.拟合优度 21.残差 22.显著性检验23.回归变差 24.剩余变差 25.多重决定系数 26.调整后的决定系数 27.偏相关系数 28.异方差性 29.格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30.怀特检验 31.戈里瑟检验和帕克检验 32.序列相关性 33.虚假序列相关 34.差分法 35.广义差分法 36.自回归模型 37.广义最小二乘法38.DW 检验 39.科克伦-奥克特跌代法 40.Durbin 两步法 41.相关系数 42.多重共线性 43.方差膨胀因子 44.虚拟变量 45.模型设定误差 46.工具变量 47.工具变量法 48.变参数模型 49.分段线性回归模型 50.分布滞后模型 51.有限分布滞后模型52.无限分布滞后模型 53.几何分布滞后模型 54.联立方程模型 55.结构式模型 56.简化式模型 57.结构式参数 58.简化式参数 59.识别 60.不可识别 61.识别的阶条件 62.识别的秩条件 63.间接最小二乘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 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 11.简述BLUE 的含义。 12.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 13.给定二元回归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请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 1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15.修正的决定系数2R 及其作用。 1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 17.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3 10 ②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③ 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④t t t u x b b y +=)/(10 18. 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②t t t u x b b b y ++=)(210 ③ t t t u x b b y +=)/(10 ④t b t t u x b y +-+=)1(110 19.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20.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及异方差性对模型的OLS 估计有何影响。 21.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哪些? 22.异方差性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23.什么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4.样本分段法(即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检验异方差性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条件。 25.简述DW 检验的局限性。 26.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27.简述序列相关性的几种检验方法。 28.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9.解决序列相关性的问题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30.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31.差分法和广义差分法主要区别是什么? 32.请简述什么是虚假序列相关。 33.序列相关和自相关的概念和范畴是否是一个意思? 34.DW 值与一阶自相关系数的关系是什么? 35.什么是多重共线性?产生多重共线性的原因是什么? 36.什么是完全多重共线性?什么是不完全多重共线性? 37.完全多重共线性对OLS 估计量的影响有哪些? 38.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对OLS 估计量的影响有哪些? 39.从哪些症状中可以判断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40.什么是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法? 41.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 42.虚拟变量引入的原则是什么? 43.虚拟变量引入的方式及每种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44.判断计量经济模型优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5.模型设定误差的类型有那些?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治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重在回答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规范分析:在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帕累托效率:不断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某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产品组合效率:在一定社会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实现产出最大化 交换效率:在一定社会产出水平的条件,如何将产品配置给个人,最理想 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这些等产量线上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届形成了生产契约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 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 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公共选择:投票人(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投票悖论:简单投票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 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就会下降,则成为*** 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 竞争性: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被其他人享用。 排他性: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种产品的权利,从而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一现象称为** 科斯定理: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这一定律被称为**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对财政支出和政府部门扩张趋势的预言和其成因被后来的经济学者称为** 社会保险:由中国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点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现收现付制:以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为指导的筹资方式 部分积累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原则相结合的收付方式 国有财产收入: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卖价款等收入,历史上把它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得的收入 边际税率:应缴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的比 累进税率:将税基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将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加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总额税: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该与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 税收转嫁: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其他人的过程 前转:也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要素的购买者,即卖方向买方转嫁 后转:后传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公共关系学选择题

公共关系学选择题: 1、公共关系的实质内涵是(D ) A.信息 B组织 C 公众 D传播沟通 2、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A ) A.公众关系 B人际交往 C 人群关系 D单双向管理 3、公共关系是一种(A ) A.组织的活动和功能 B 个人的事务和技巧 C 人人有份的关系和意见 D个人的人际关系 4、公共关系是一种( D ) A.人事职能 B 财务职能 C.销售职能 D传播沟通职能 5、公共关系状态指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A )A.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 B 财务关系状态 C 行政归属状态 6、现代公共关系活动主要指(A ) A.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公关管理事务 B 个人日常的礼貌行为 C 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传播行为 7、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Public Relations B. Public Relation C. Publication Relations D Publication Relation 8、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A ) A.双向交流B单向交流 C 双向管理 D单双向管理 9、公共关系的实质内涵是(D ) A.信息 B组织 C 公众 D传播沟通 10、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交往 C 人群关系 D单双向管理 1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区别于其他传播活动的特征之一是( C ) A.以宣传产品为目标 B 以灌输政治信仰为目标 C 以塑造形象为目标 12、公共关系状态指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A )A.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 B 财务关系状态 C 行政归属状态 13、现代公共关系活动主要指(A ) A.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公关管理事务 B 个人日常的礼貌行为 C 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传播行为 14、公共关系状态指的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 A )A.社会关系状态和公众舆论状态 B 财务关系状态 C 行政归属状态 1.公共关系的涵义有多种指代,其中最常见的有(ACD )。 A、公共关系状态 B、公共关系理论 C、公共关系意识 D、公共关系活动 E、公共关系学科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管理学 一、名词解析 1、管理(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概念技能(P7): 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3、标准化原理(P11):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等级链(P13): 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5、伦理(P21):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单个的人具有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家的话语说,就是单个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和原理。 6、功利主义道德观(P23): 这种观点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P23 7、问题强度(P28): 指该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重程度。 8、社会责任(P31): 是企业追求有利于对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

所要求的义务。 9、头脑风暴法(P88):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的倡导创新思维的法。 10、风险型决策(P94): 如果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是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我们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这类决策就称为风险型决策。 11、市场细分(P114): 指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群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 12、核心能力(P117): 是组织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它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一项能力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三项检验:用户价值,独特性,延展性。) 13、组织柔性(P135): 是指组织的各个部门、各个人员都是可以根据组织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的。 14、负强化(P211): 所谓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15、战略性计划(P111): 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和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的政府收入。政府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所得课税: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 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混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 二、简答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l、(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2、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3、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旗手是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 4、开创公共关系这一崭新行业的先驱者是(艾维·李)。 5、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是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6、按公众的态度和意向,可将公众区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三类。 7、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有:(建设型公关)、维系型公关、(防御型公关)、进攻型公关、矫正型公关。 8、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主要是(直接性)、随时性、(双向性)、反馈性、情感性、主观性。 9、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配额轴样两类。 10、民意测验的调查方式有:(面访调查)、通讯调查、电话调查和(深度调查)。 11、政府办事公开;包括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人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旗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阶,共15分) 1、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D)。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2、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D)。 A、《公共关系学》 B、《舆论》 C、《有效公共关系》 D、《公众舆论的形成》 3、世界上第一个在企业内部设立公关部的是(A)。 A、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B、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C、日本本田公司 D、日本松下电器公司 4、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C)。

A、文化茶件 B、历史条件 C、政治条件 D、经济条件 5、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学的前提是(C)。 A、加强宣传 B、扩大组织 C、研究国情 D、积极应用 6、在部门隶属型公共关系机构中较好的一种形式是(D)。 A、归属于销售部门 B、归属于广告宣传部门 C、归属于接待部门 D、归属于办公室 7、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是(A)。 A、内部公众 B、顾客公众 C、媒介公众 D、政府公众 8、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是(C〕。 A、人员形象的内涵 B、人员形象的外显 C、文化形象的内涵 D、文体形象的外显 9、清调、风格、含义是(C)。 A、文化形象的内涵 B、文化形象的外显 C、标识形象的内涵 D、标识形象的外显 10、当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应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C)。 A、建设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进攻型公关 D、矫正型公关 11、适用于规模不大的人口总体的抽样方法是(A)。 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12、进行民意测验的主要工具是(A)。 A、问卷法 B、抽样 C、资料分析 D、实施调查 13、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D)。 A、民意测验 B、抽样调查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14.新闻发布会是一种(B)。 A、更接传播 B、两级传播 C、三级传播 D、多纷传播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大全精编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马哲重点选择题+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部分名词解释: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4、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5、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6、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7、经济基础:由于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存关系的总和。 8、商品: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9、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持有的社会属性。 10、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2、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阶级: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5、三个代表: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生产集中:生产集中指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使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分额越来越大。17、垄断: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8、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19、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也叫“财政寡头”。 20、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操纵的一种旨在保证最大利润量的市场价格。具体表现为:1.抬高其出售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其明显高于其市场价值;2.压低其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使其明显低于其市场价值。这两方面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大大高于一般利润水平的垄断利润。 21、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22、资本: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