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概论文_关于抗生素

药概论文_关于抗生素

抗生素的发展史

作者:刘丹平专业:生物工程学号:1044514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抗生素使用大国,我们是否了解抗生素的起源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发展史的研究,总结了抗生素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抗生素的早期定义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及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一种化学物质。而它的现代定义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同时,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1、抗生素的出现

和许多其他药物一样,抗生素的使用比它的发现要早得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汉朝,人们就懂得用豆腐上的霉来治疗皮肤上的疮疖。距今一千年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治疗腹泻、下利的神曲,三百多年前《天工开物》中提到的丹曲,就是最早的抗生素药物了。在1877年,路易斯·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均注意到某些梭菌能抑制炭疽杆菌的生长。不过这样的发现,除了在故纸堆中让人偶尔心念一动,对抗生素的发展没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1929年,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注意到实验室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中,其生长速度被一种霉所抑制。弗莱明将观察到的这一结果发表在1929年的学术期刊上,并把这种霉命名为青霉素(penicillin,盘尼西林)。可惜的是,弗莱明没有进一步了解青霉素的治疗功效。而在1930年末,牛津大学的弗罗利(Howard walter Florey) 和钱恩(Ernst Boris Chain)两人首先将青霉素用于临床,发现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保护动物体不受细菌感染的威胁。1940年8月24日,两人在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有关的学术报告。由此,第一代抗生素诞生。几乎就在同时,德国科学家首先进行了用化学合成物治疗病原菌的开拓性动物实验,终于发现了能杀死锥虫、对梅毒螺旋体有效、但对人体无害的“百浪多息”,即磺胺的前身。磺胺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它的研制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可以对抗病原菌的药物,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此,它的发明者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不久,它的许多缺点就暴露了:比如,对链球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对其他细菌却无能为力。

青霉素和磺胺的前后出现,掀起了人们寻找抗菌药物的热潮。在他们中间,拉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塞尔曼·阿布拉翰·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所领导的实验室,取得了最为辉煌的

成就。在他工作的四十年中,先后发现并合成了超过二十种抗生素(甚至抗生素这个概念都是他创造的)。瓦克斯曼的成就不仅有数量,而且还有高度。1943年10月19日,他的研究生艾伯特·沙茨(Albert Schatz)成功的从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中,提炼出了链霉素。并在1944年11月20日首度经由人体临床试验证实,streptomycin可以治疗肺结核病人。这就是第二个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链霉素帮助人类第一次控制了结核病这个凶险的杀手,之后人们发现,它还能治疗鼠疫。链霉素虽然抗菌范围狭窄,但是征服的都是让人谈虎色变的大家伙。化学家们很快确定了链霉素的结构:一个N-甲基葡萄糖胺通过链霉糖和一个链霉胍相结合的大分子。人们按图索骥,接着开发了一大批和链霉素药理相同的抗菌药物,它们都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因此统称为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2、抗生素的发展与繁荣

以链霉素的发现为起点,科学家们又从放线菌中陆续发现了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四环类抗生素,苄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小诺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吉他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霉素等安莎类抗生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多烯类抗霉菌抗生素。由此,抗生素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而抗生素发展的黄金时代又分为两个时期:传统抗生素的发展、半合成抗生素的发展。

传统抗生素的发展: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

(2)氨基糖苷类:1943,Waksman发现链霉素;1957,Umezawa发现卡那霉素; 1963年, Westein发现庆大霉素

(3)大环内酯类:1952年,McGuire发现红霉素。

除这三类以外,其它天然抗生素也不断被发现并有些应用于临床,如:1939年,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其后又发现了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等;1947年,发现第一个广谱抗生素氯霉素;1948年,发现金霉素,代表四环类抗生素诞生,随后又发现土霉素、四环素;1957年,发现安莎类抗生素-利福霉素;1962年,发现林可霉素;1967年,发现磷霉素;1974年,我国发现具有独特结构的创新霉素等。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天然抗生素是在50-60年代发现的。半合成抗生素的发展:

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有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耐药菌、过敏反应、毒性较大、活性较低等。所以人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获得了半合成抗生素。

1959年,科学家由青霉素G通过酰胺酶裂解得到6-APA(6-氨基青霉烷酸),再由此得到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耐青霉素酶的甲氧苯青霉素、耐酶可口服和注射的苯唑青霉素、广谱的氨苄青霉素等。真正将半合成抗生素推向黄金时期的是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出现。首先是由头孢菌素C制得7-ACA(7-氨基头孢烷酸),再由7-ACA通过反应得到各种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除了这两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抗生素被改造。如:半合成氨基糖苷类:由卡那霉素经改造得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阿贝卡星、地贝卡星等。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有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甲红霉素等。对红霉素的结构改造工作最为活跃,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疗效,如罗红、阿齐、甲红等,因为它们比红霉素具有更高的血药浓度、更长的半衰期和更好的生物利

用度及独特的抗菌范围。四环类抗生素:从土霉素和去甲基金霉素改造为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和二甲胺四环素。抗肿瘤抗生素的结构改造:如何克服抗肿瘤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其结构改造的主要目标。如从柔红霉素经结构改造得阿霉素和表阿霉素,不仅将低原来的毒副作用,其剂量也有所降低,已成为癌症化疗中首选药物。抗虫抗生素阿弗米丁的半合成产品依弗菌素已被作为杀虫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

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名目繁多的抗生素今天已是医院、药房乃至家庭常备的药物。然而,物极必反,过分依赖于抗生素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虽然抗生素的益处是显而易见,不容置疑的,但仍有些问题是必须注意的,即副作用和产生抗体。

抗生素所产生的副作用从轻度皮疹到严重贫血,甚至休克、死亡。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往往使体内各处的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使耐药菌乘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这种感染亦称“菌群失调症”。也就是说,原本想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结果反遭受更厉害的细菌感染。其中,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二重感染的主要病源。二重感染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和口腔霉菌感染。这些耐药菌和特殊细菌的感染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抗生素应用普遍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国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一份来自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表中显示,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占了全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一半。另外,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肠道内很多细菌受到抑制,这些细菌有些具有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的能力,因此,菌群失调后就可能导致维生素B复合物缺乏,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抗生素产生抗体即有了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没有严格的时间,一般的规律是药品使用的频率越高,耐药情况的出现就越快。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的病人才会因用喹诺酮类包括如环丙沙星、泰诺必妥等而出现耐药情况,主要就是因为药品用量太大所致。如果人们仍继续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仍继续滥用“高档”抗生素,总有一天,我们,或者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在一个瘟疫横行却无药可救的悲惨世界中。

参考文献:

1、马誉溦抗生素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年12月

2、杨世杰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1月

3、周正任医药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3月

4、董传明抗生素头抱哇肪丙匹醋的合成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7年8月

第32卷第8期

5、包括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在内的各大网站

药概论文_关于抗生素

抗生素的发展史 作者:刘丹平专业:生物工程学号:1044514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抗生素使用大国,我们是否了解抗生素的起源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发展史的研究,总结了抗生素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抗生素的早期定义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及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一种化学物质。而它的现代定义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同时,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1、抗生素的出现 和许多其他药物一样,抗生素的使用比它的发现要早得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汉朝,人们就懂得用豆腐上的霉来治疗皮肤上的疮疖。距今一千年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治疗腹泻、下利的神曲,三百多年前《天工开物》中提到的丹曲,就是最早的抗生素药物了。在1877年,路易斯·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均注意到某些梭菌能抑制炭疽杆菌的生长。不过这样的发现,除了在故纸堆中让人偶尔心念一动,对抗生素的发展没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1929年,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注意到实验室的葡萄球菌培养皿中,其生长速度被一种霉所抑制。弗莱明将观察到的这一结果发表在1929年的学术期刊上,并把这种霉命名为青霉素(penicillin,盘尼西林)。可惜的是,弗莱明没有进一步了解青霉素的治疗功效。而在1930年末,牛津大学的弗罗利(Howard walter Florey) 和钱恩(Ernst Boris Chain)两人首先将青霉素用于临床,发现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保护动物体不受细菌感染的威胁。1940年8月24日,两人在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有关的学术报告。由此,第一代抗生素诞生。几乎就在同时,德国科学家首先进行了用化学合成物治疗病原菌的开拓性动物实验,终于发现了能杀死锥虫、对梅毒螺旋体有效、但对人体无害的“百浪多息”,即磺胺的前身。磺胺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它的研制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可以对抗病原菌的药物,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此,它的发明者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但不久,它的许多缺点就暴露了:比如,对链球菌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对其他细菌却无能为力。 青霉素和磺胺的前后出现,掀起了人们寻找抗菌药物的热潮。在他们中间,拉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塞尔曼·阿布拉翰·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所领导的实验室,取得了最为辉煌的

药学概论中国药科大学--青霉素发现过程的启迪

青霉素发现过程的启迪 学号姓名班级10439 专业生物技术院部理学院得分(教师填写) 摘要: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认识到,从事和药学相关的职业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基本的专业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有条不紊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有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协作精神。 关键词:青霉素;持之以恒;洞察力;严谨 一、从青霉素发现过程看药学人才的专业素质 青霉素的发现和研究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也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而青霉素这个漫长而严谨的发现历程让我理解了药学专业及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特点。 药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从事和它相关的职业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基本的专业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有条不紊的系统性等,同时还要具有严谨的实验作风和协作的精神。 一个新药物发现的核心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主要的途径有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中提取;从分子生物学途径发现;随机机遇发现;从代谢产物中发现;通过老药新用发现等等,但是这些都需要足够的信心,注意留心观察。 〔1〕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实验作风 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就属于随机机遇发现的先导化合物。它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过程,但是需要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心的观察以及严谨的实验作风。 1928年的9月,英国伦敦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逐个检查着培养器皿中细菌的变化时,观察到一只贴有葡萄状球菌的标签的培养器里,所盛放的培养基发了霉,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花。他的助手认为这是一个被杂菌污染了的菌落,没有使用价值了,但是弗莱明仔细观察发现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状球菌消失了。于是他把培养皿放到了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青霉菌附近的葡萄状球菌已经全部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用药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用药分析 摘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因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作 用强、毒性低等特点,部分医师较为依赖此类药品。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 使用时,由于对其特点掌握不够明确,用药时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对患者造 成一定的伤害。因此,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总 结药物的药理特性,并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进而分析临床安全用药,为临 床正确、安全用药提高基础和保障。本文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征以及 临床安全用药,为临床用药方法提供保证。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理特征;临床安全用药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在50年代就进入临床的抗细菌感染药,属于β-内 酰胺类抗生素,可在繁殖期杀菌,对细菌具有显著的选择作用,而且在使用的过 程中对人体几乎没有毒性[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广,抗菌的作用非常强,患者的过敏反应要比青霉素类药物少很多,具有显著的优点[2]。这类抗生素的发 展非常迅猛,早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已经先后形成第1、2、3代,甚至如今国外 已经有第4代药物,对临床治疗和应用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目前我国临 床医学上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并不是非常清楚的了解药物 的药理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药理特性、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 用药进行概括性的探讨和分析[4]。 1.概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药物体系,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而 且抗菌的作用非常强,而且毒副作用小,疗效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所 以又被称为抗生素中的抗菌先锋,目前临床上按照抗菌谱和抗菌的活性以及肾毒 性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不同可分为四代。 1.1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氨卡、头 孢噻吩以及头孢羟氨苄和头孢拉定等。其药理特征为:抗菌作用范围与青霉素G 较为相似,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第2、3、4代强,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弱,而对绿脓杆菌几乎无作用,其肾毒性较第2、3、4代大,同时对β-内酰胺酶 的稳定性较差,不及第2、3、4代药物。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应用于金 葡萄菌以及呼吸道、泌尿和胆道等敏感菌感染。 1.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孟多、头孢克洛以及头孢呋辛等 药物。其药理特征为: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第1代差,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作 用有明显的增强,部分对厌氧菌有效,而且对β-内酰胺酶较为稳定,其肾毒素较 第1代药物小。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菌以及部 分变形杆菌等所导致的感染。 1.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以及头 孢他定等药物。其药理特征为:对厌氧菌和格兰阴性菌的作用很强,期中对绿脓 杆菌具有较强的作用,但是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比不上第1代和第2代,对β-内 酰胺酶更加稳定,几乎没有肾毒性。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应用于肺炎、 脑膜炎以及泌尿系统和铜绿假细胞感染的治疗。 1.4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吡肟和头孢匹罗等药物。其药理 特征为:高效,对部分甘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具有较为强大的抗菌作用,而且与第1、2、3代药物相对β-内酰胺酶具有最高的稳定性。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 要应用于难以治疗的感染。

药理学(第34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第三十四章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导学抗病原微生物药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化疗药物。抗菌作用的产生及其强弱涉及宿主、药物、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抗菌药物通过特异性地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化代谢过程或因此而破坏其结构的完整性,产生抑菌或杀菌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药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由一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所产生的天然抗生素(antibiotics)和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这类药物的药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4-1),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以及对机体,即宿主的毒副作用。②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对机体产生的致病作用。 ③机体对药物的体内处理过程(即药动学过程以及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并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延缓耐药性产生,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第一节常用术语 抗生素(antibiotics)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称之为天然抗生素,如青霉素G。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称之为半合成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称为广谱抗菌药,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对多数革兰阳性菌(G+)和阴性菌(G-)都有抑制作用。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称为窄谱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只对G+菌及少数G-菌有作用。 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药理学》化疗类抗菌类药物笔记

《药理学》化疗类抗菌类药物笔记 第八部分化疗类抗菌类药物I (包括39,40,41章抗菌类药物) A.抗菌药物概论 一.化学治疗药物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 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化疗指数(CI):动物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之比。是毒性、疗效的重要指标,值越大,表明药物毒性小,疗效高,临床应用价值也较高。 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感染性疾病),抗恶性肿瘤药。 种类: 抗菌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结核病药 抗恶性肿瘤药 二.抗菌药概述 1.定义: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分为抗生素(天然/半合成)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菌的相互作用: 细菌对人体的致病力 1.吸附、侵入、定位、繁殖和扩散 2.胞外酶侵袭宿主 3.外毒素及内毒素 入体对微生物的免疫 天然免疫-机械屏障、体液、补体、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背解素、防御素 NK细胞 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 细胞免疫( T细胞) 三.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1.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广谱抗菌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窄谱抗菌药: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阴性菌有作用。 2.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3.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而无杀灭细菌能力的药物。

4.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具有足够穿透力的药物称杀菌剂。 5.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培养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6.最低杀菌浓度(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99.9%的最低浓度。 7.抗生素后效应( 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的血清浓度降低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或已消失后,对细菌依然有持续抑菌作用。 较长PAE类的药物:氟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硝基咪唑、多肽类等。 意义:更新了传统认为的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必须高于MIC水平的给药模式,为临床合理设计给药方案提供了新的 理论和思路。 理想的抗菌药物给药间隔时间= 前一剂量大于MBC ( MIC)时间+前一剂量PAE时间+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 8.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如氨基苷类顿服: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少,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9.不良反应:A.毒性反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大。B.变态反应:和剂量基本无关。 因此,理想的抗菌药物应具备:高度选择性,无毒或低毒,药代特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顺应性好,强效、速效、 长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四.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药物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磷霉素、抗菌肽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多粘菌素B、E、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唑类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抑制核酸代谢利福平、喹诺酮类 影响叶酸的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TMP) 抗菌药物依其作用又可分为四类: 万古霉素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最后二肽-D丙氨酰-D丙氨酸的尾部结合。 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大观霉素。 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的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作用期药物 一类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氟喹诺酮类 二类静止期杀菌药氨基苷类、杆菌肽、磷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氟喹诺酮类 三类速效抑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四类慢效抑菌药磺胺 A.协同:Ⅰ类+Ⅰ类 B.相加:Ⅰ类+ Ⅰ类 C.无关:Ⅰ类+ Ⅰ类 D.拮抗:Ⅰ类+ Ⅰ类

药学概论第一章

中药、生药与天然药物 第一节中药与中药学 一.药物的分类 1. 在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化学合成药物(西药) 合成药:阿司匹林,奥美拉唑 半合成药:蒿甲醚,头孢氨苄 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 直接提取:麻黄素,紫杉醇 (2).生物制品:干扰素,球蛋白 (3).天然药物:各种银杏制剂,人参皂苷制剂 (4).草药(民间使用的药物):黄花蒿(青蒿) 2.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1).中药: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草药:黄芩茎叶(清热解毒) 3. 民族药: 藏药,蒙药 二、中药的起源及资源 第一个问题是有关的概念 中药它是和西药相对而言的。它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它是随着西药传入中国以后,为了和西药相区别,所以我们把它叫中药。 那么它具有一下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从中药的产地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中药都是产自中国;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药的认识和使用,它必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运用形式。第三点是中药它充分的反应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方面的多种特点。 第一个是秦汉时期的代表作,秦汉时期的代表作,书名叫神农本草经。我们简称本经,它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或者说最早的药学专著,这本书的作者并非出自一神医之手,尽管书名叫神农,实际上它是一个讲座,就像皇帝内经似的,并不是皇帝自己做的,这本书的作者可以说是若干个医家陆陆续续编写而成的,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有关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有争议的,那么不管怎么争议,一般人认为它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这本书收载的药物数一共是365种药,古人讲一年有365天,这个药物就有365种,那么这种书的这个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除了刚才讲的,药物数目之外,它有六个起点,第一个它的序言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性五味有毒无毒使用方法剂型选择等等,而且按照药物的有毒无毒养生延年和驱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一共是三品,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第二呢,每一味中药下它都记载了性味生长环境等还有一些别名产地什么的。系统的总结了汉秦的药材。对于后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后世的本草著作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奠定了医药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书名叫本草经集注,作者是梁代陶弘景,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具体年代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只能根据他的生和死的年代(公元452~536年)来推断,他大约在公元500年左右,那么这本书一共收载的药物数是730种,它是以《本草经集注》的365种为基础,同时再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习惯用的365种药物,一共是730种,那么它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有一下这么:第一点是序言方面它首先回顾了本草学的发展概况,然后对本经的序言条文逐一的进行了注释发挥,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第二点他针对当时的药材这个伪劣品比较多的状况,他补充了大量的这个采收,鉴别炮制等等理论和操作,第三点增加了诸病通用药,比如说治疗感冒什么药,治疗咳嗽什么药,都给列出来,这是他首先创造的,另外增加了解百毒的药。大大的药学总论的内容,第四点,除了按照三品

药学概论知识点

填空: 1.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 青蒿素的剂型:片剂栓剂水混悬剂 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水杨酸合成的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为水杨酸和乙酸(醋酸)所成的酯 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胃肠刺激,影响血凝,水杨酸反应,过敏反应,瑞夷综合症,肝、肾损害,胃溃疡,哮喘者禁用。(写4-5个)课本 p.213 简答: 1.药学发展四个阶段 p.3~p.4 第一阶段:从药学起源的远古时代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在这个阶段人们主要利用天然药物。德国化学家塞特纳从鸦片中提取分离出第一个活性成分——吗啡,它的活性是鸦片的10倍,这是现代药学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药物合成的兴起至20世纪50年代,化学药物领域。磺胺药、抗生素的发现与大量使用成为了药物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阶段:20世纪50~60年代。60年代开始,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等药物的发现成为药物发展史上第二次飞跃的标志。“反应停”事件。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时期。1977年,Hirose 和Itakura用基因工程法表达了生长抑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基因工程法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标志着基因工程药物开始走向实用化阶段。 2.药物分析基本任务 p.255 (1)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工作;(2)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3)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4)临床药物分析工作; (5)药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抗生素概论

第一章抗生素概论 Chapter I (preface/outline of Antibiotics) Section A What is Antibiotics 一.抗生素定义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并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所衍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机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二.抗生素的生产 抗生素是生物生长到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是微生物对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病态反应。大多情况下,生物产生抗生素时生长就停止,二者是不同步的。 抗生素的生产,目前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少数抗生素如氯霉素等亦可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此外,还可以将生物合成法得到的抗生素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各种衍生物,称为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三.医疗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 1.难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适应和基因突变两种,并可经转导、接合、转化等途径,由耐药菌将耐药性传给敏感菌。 2.较大的差异毒力 差异毒力——是指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即在宿主体内对组织不发生或较小发生毒害作用,而对病原菌则有较大的毒害。 3.抗菌谱广 抗生素能抑制或杀死病原菌的种类称为抗菌谱。 Section B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ntibiotics 一.抗生治疗与抗生素的发现 相传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长在豆腐上的霉菌来治疗疮疖等疾病。所谓“抗生治疗”,大多是利用拮抗菌的活菌体来治疗传染病,这种方法有时效果不明显,且有许多缺点,因此未得到推广。 1896年,有人从青霉菌中分离出一种结晶物——霉酚酸,它能抑制炭疽杆

药理学总论、抗菌药物概论名词解释含英文

1.药物(drug)是指能够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功能和(或)细胞代谢活动,用于疾病 的治疗、预防和诊断,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化学物质。 2.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3.副作用( side effect)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 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4.毒性反应(toxic effect)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是指在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 理效应。 6.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其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反应的各种类型。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 7.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 8.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 化的现象。 9.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reaction)是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 生了变化。特异质反应表现为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或出现与在常人不同性质的反应。 10.依赖性(dependence)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出强迫要求连续 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1.量效关系(does-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关 系,称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12.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es)或最小有效浓度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 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3.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 Emax)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 加。但当效应增强打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efficacy)。 14.效价强度(potency)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等效时所 用药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用药量较大者效价强度小。 15.构效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 系称为SAR。 16.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和结合的 能力,并具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配体(ligand)。 17.激动药(agonist)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 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18.拮抗药(antagonist)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但不 能激动受体。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但其结合是可逆的,竞争性拮抗药能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指拮抗药与受体的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或能引起受体构象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使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来的水平。 19.PA2:竞争性拮抗药对相应激动药的拮抗作用强度,pA2=-log[A2], [A2]是指在拮抗药这 一浓度下,可使激动药在2倍浓度使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引起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学习重点 抗菌药物、化学治疗学、化学治疗、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广谱抗菌药抑菌药、杀菌药、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应用的基本原则、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 二、学习提纲 (一)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drugs)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和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2.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eutics) 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3.抗生素(antibiotics)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 4.抗菌谱(antibacterial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6.广谱抗菌药(wideantibacterialdrugs) 对多数细菌甚至包括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7.抑菌药(bacteriostatic)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但不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为抑菌药。 8.杀菌药(bactericide) 不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能将之杀灭的药物称杀菌药。 9.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0.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 在体外试验中,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1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index) 化疗指数是衡量化疗药物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一般用动物实验的LD50/ED50或LD5/ED95的比值表示。 12.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 的某种抗菌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13.耐药性(resistance) 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两种。固有耐药性是指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内在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其耐药基因是后

从抗生素类药发现历程谈对药学研究的认识2

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谈对药学研究的认识 健康是人类千百年来不变的追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健康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从原始社会的巫医不分到现代人类使用的种类繁多的特效药,离不开科学家尤其是药学研究者对药学研究事业的贡献。在这其中,有着许多或令人惋惜或令人惊叹的故事,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记得那一个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名字。 在本学期药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过程中,我曾感动于每一个划时代的药学发现,而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发现历程尤为令我印象深刻。众所周知,青霉素是医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可以说,青霉素的发现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从中,我对药学研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药学研究需要洞察力与创造力 古希腊人用雄蕨,阿芝台克人用Chenopodium作为肠道驱虫药,古印度人用大风子治疗麻风。我国用豆腐霉治疖、痈也早有记载,16世纪水银被用于治疗梅毒,17世纪金鸡纳树皮用于治疗疟疾。这些“土方”无疑都是来自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科学家们的过人之处往往就在于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例如:Pasteur和Joubert最先意识到微生物的产物可能是有价值的治疗药物。1877年,他们注意到炭疽杆菌在无菌尿液中生长迅速,但如同时存在某种常见菌,炭疽杆菌就不能再繁殖并立即死亡,动物实验中也见相似结果,并认为此现象有重要应用价值。 我不禁要为科学家的预见性而感叹。正是有了他们的判断力、洞察力与创造力,才有了后辈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人类的健康、药学的发展才有了新的希望。所以在药学研究中,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敢于去想,敢于创造,这样才会有新的成就。 二、药学研究需要善于抓住机遇 1922年,英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发现了溶菌酶-溶解酵素。1928年夏,弗莱明休了两个星期假期,不勤奋的他没有用消毒水来沙尔冲洗并清洁细菌培养皿就去度假了。由于培养皿的盖子没有盖好,从窗口飘落进来一颗青霉孢子落到了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之后恰好有9天的时间天气特别凉爽,于是青霉得以生长,而葡萄球菌则难以生长。然后气温上升,这时青霉已产生了足够的青霉素来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弗莱明惊讶地发现,青霉孢子周围的葡萄球菌消失了。他断定青霉会产生某种对葡萄球菌有害的物质,因此发明了神奇的抗菌药物青霉素。 我惊异于这一连串的“巧合”,如果如果弗莱明勤快了一些,又没有去度长假,如果污染其细菌培养的不是青霉,如果那一段时间的气温没有先凉后热,如果消毒液淹没了培养基,如果他的前同事不是刚好来访,这些环节只要有一个没有发生,这一切就都不会出现了!然而我意识到最幸运的不是有这些巧合,而是弗莱明及时抓住了这个机遇。他没有放过这个偶然,没有丢弃“被毁的”细菌培养皿。相反他进一步培养这种霉菌,才有了新的发现。可见,有一句话仍然适用:“在实验科学中,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作为药学生我们应该感谢Fleming,更应该记住这一点,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人。 三、药学研究需要合作精神 青霉素从发现到大范围使用,其间经过了很多年,也离不开许多人的努力。1935年,弗洛里注意到弗莱明的论文并雇用钱恩加入了他的研究组,他们主要进行了青霉素生物学性质的研究。青霉素能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变成救人无数的良药,主要得归功于钱恩和弗洛里,而青霉素的提纯工作也有海特勒的莫大功劳。1945年12月11日,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1998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 常用术语

抗菌药物概论--第一节常用术语 第三十七章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 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 疗统称为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简称化疗)。化学治疗学的目 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即强大杀灭作用),而对宿主 无害或少害的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 图37-1 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应注意机体、病原体与 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图37-1)。感染性疾病的罹患与康复是微生物 与机体相互斗争的过程。病原微生物在疾病的发生上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但病原体不能决定疾病的全过程,人体的反应性、免疫状态和防 御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有重要作用。当机体防御功能占 主导地位时,就能战胜致病微生物,使它不能致病,或发病后迅速康复。抗菌药物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是制止疾病发展与促进康复的外来因素,为机体彻底消灭病原体和导致疾病痊愈创造有利条件。事物总是 有两面性的,矛盾是不断转化的。在某种条件下微生物可产生耐药性,而使药物失去抗菌效果;在治疗中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主要的,但使用 不当时,药物可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健康,甚至使治疗失败。 第一节常用术语

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 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 肼只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 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 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广谱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一般可 用体外与体内(化学实验治疗)两种方法来测定。体外抗菌试验对临 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 杀菌浓度(MBC)。 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 四环素等。 杀菌药这类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且能杀灭之,如 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化疗指数理想的化疗药物一般必须具有对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 有高度选择性的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性或毒性很低,最好还能促进机 体防御功能并能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消灭病原体。化疗药物的价 值一般以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 0)之比,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95)的比来衡量。这一 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 愈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但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几无毒性的青霉素仍有引起过敏休克的可能。

药理学章节知识点:抗菌药物的概论

药理学章节知识点:抗菌药物的概论药理学章节知识点:抗菌药物的概论 1.化学治疗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化学治疗。 2.抗菌药物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3.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作用和其他活性的` 一类物质。 4.抗菌谱(窄谱、广谱)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5.抗菌活性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 6.抑菌药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7.杀菌药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8.化疗指数LD50/ED50安全系数LD5/ED95安全界限LD1/ED99 9.抗菌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后,药物浓 度逐渐降低,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 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抗菌药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抑制细菌细胞膜合 成3.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4.抑制核酸代谢 1、耐药性的种类 2、固有耐药性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获得性耐 药性多由质粒介导,也可由染色体介导,当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避免被药物抑制或杀灭。

3、二、耐药性产生机制1.产生灭活酶2.改变靶部位3.增加代 谢拮抗物4.改变通透性5.加强主动外排系统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主要适应证:①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内空腔脏器破裂、有严重污染和软组织破坏的创伤等。② 大面积烧伤。③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④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或 接受激素、抗癌药物等的病人需做手术治疗时。⑤进行人造物留置 手术。⑥有心脏瓣膜病或已植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因病需做手术时。 联合用药 抗菌药的联合用药目的:1.协同作用2.延缓耐药性的产生3.扩 大抗菌范围4.减少用量 联合用药指征:1.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3.减缓耐药的产生。4.降低毒副作用。5.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

药学概论

药理学 名词解释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说 2、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及病原体产生药物效应动态变化规 律的科学,包括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等。 3、治疗指数——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4、不良反应——是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者痛苦的药物反应 5、后遗效应——指已停止用药、血液浓度也已降到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仍然残留的生物 效应 6、半衰期——表示某一药物在体内的的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 间,是药物药物在体内转运速度的指标 一般指血浆半衰期,即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还包括消除半衰期 7、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某些代谢产物,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 制其他病原微生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8、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或指药物吸收进血 液循环的相对量或吸收程度) 9、副作用——在规定的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与药物的选择性低有关 10、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舌下给药、皮肤给药、吸入给药 11、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生理作用: (1)对糖代谢的影响:促进糖异生,抑制糖原分解,减少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2)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造成负氮平衡; (3)对脂肪代谢的影响: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四至皮下脂肪分解,重新分布,导致向心性肥胖; (4)对水盐代谢的影响:有较弱的留钠排钾作用,使钙吸收减少,钙磷排泄增加 药理作用: (1)抑制免疫 (2)抗炎作用强大,改善早期红肿热痛,抑制晚期肉芽形成 (3)抗毒

微生物与抗感染讲解

第一章抗菌药物概论 一.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分子量较低。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是临床选药的基础,但在参考体外药敏试验时,还应充分考虑药物能否到达感染部位以及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 抗菌药物根据药效学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时间依赖性: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无首次接触效应,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维持有效浓度时间. 2.浓度依赖性:以氨基糖苷类为代表,具有首次接触效应和较长的后效应,临床药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给药方案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倾向"每日一次"疗法。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 抗菌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某抗菌药物,在去除药物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细菌仍不能正常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包括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类。β-内酰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使转肽酶结合,造成细菌细胞壁的缺损。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包括多粘菌素和多烯类抗真菌药等, 3.抑制蛋白质合成:包括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4.影响叶酸代谢:TMP和磺胺类 5.影响核酸代谢:喹诺酮类 三.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降低外膜的通透性2.产生灭活酶3.改变靶位的结构4.改变代谢途径5.药物主动外排系统活性增强 耐药基因的转移:有多种方式

四.联合用药的可能效果: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一般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Ⅰ),β-内酰胺类 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Ⅱ),氨基糖苷类 而喹诺酮类和多肽类(万古霉素类和多粘菌素)对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均有杀灭作用。 第三类为速效抑菌剂(Ⅲ),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Ⅳ),磺胺类 在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可产生四种效果: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或相加(Ⅰ+Ⅳ)。 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合用时,疗效并不增强,反而可能增加毒性, 甚至出现拮抗作用。 但是,青霉素与美西林合用,可起协同作用;青霉素与磷霉素合用,可使细胞壁合成过程首尾阻断,作用加强;青霉素与氯霉素合用,可有效地治疗化脓 性脑膜炎,几乎可达到杀菌效果。 五.抗菌药物的最佳用药方案取决于:1.正确的诊断:包括正确的疾病诊断,正确的细菌学诊断,体外药敏试验2.考虑到患者的因素3.详尽的药理 学知识。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1.病毒感染2.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病 情严重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除外3.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短或过长4.常 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5.局部应用:易诱发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应尽量避免 患者的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1.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而 且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必须应用时,可根 据肾功能减退的轻、中、重程度,分别给予常规剂量的2/3~1/2 ,1/2~1/5,1/5~1/10。2.肝功能减退:在肝脏代谢而由肾脏排泄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应减量慎用,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六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一节常用术语 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化疗药物导致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之比(LDg/ED)或5%致死量(LD,)与95%有效量(ED)的比值(LD/EDs),是评价化疗药物对机体毒性、疗效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药物的毒性愈小、疗效愈大,临床应用的价值也可能愈高。但化疗指数高者并不是绝对安全,如几无毒性的青霉素仍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2、抗生素(antibiotics):来自真菌、细菌或其他生物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理生化过程的化合物。包括天然抗生素或在天然抗生素结构基础上改造得到的半合成抗生素。 3、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包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4、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包括窄谱(narrow spectrum)和广谱(broad/extended spectrum)两种。 (1)典型的窄谱抗菌药物如异烟肼只对分枝杆菌属的结核分枝杆菌有效,青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有效; (2)广谱抗菌药物如四环素和氯霉素,不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对革兰阴性菌有效,甚至对某些原虫也有效; (3)广谱抗菌药物如广谱青霉素、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比最早发现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抗菌谱明显拓宽。 抗菌活性(antimicrobial activily):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体外抗菌活性常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表示。 5、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在去除抗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可能与靶位恢复正常功能、细菌恢复生长时间延长有关。 6、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7、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既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且又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对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尤其是免疫功能丧失的患者,应选用此类药物。杀菌药又可以分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种,前者的杀菌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后者的杀菌作用决定于血药浓度高于MBC的时间,缺乏PAE的药物血药浓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高于MIC,如p-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 8、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需要机体免疫系统配合以清除细菌,如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等。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主要基于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对细菌是否产生致死性效应。 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包括四种;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抑制核酸的复制与修复,抑制蛋白质合成,增加胞膜的通透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