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来手术时,打开温毯机、心电监护仪,打开手术器械盘,准备眼药膏,保定绳。吸入麻醉需要提前检查氧气,麻醉药是否足够。

同时首先了解以下几条信息:

1首先看是犬or猫,如果是吸麻,大概确定气管插管的型号,以及吸麻机气囊的大小。

2什么麻醉,如果是吸入麻醉,准备拉开嘴巴的绷带、气管插管、喉镜,未建立静脉通道还需准备:止血钳、止血绷带、酒精棉、胶布、干棉球。

必须询问清楚体重,需要准备什么型号的气管插管,气囊的规格(调节呼吸机潮气量)。

3体重,根据体重选择气管插管、气囊(呼吸机潮气量)、氧气流量、手术包大小、手术器械大小、缝线等。

4什么手术,特殊手术器械及用具。(略,各论中详述)

5拿上需要术后注射的针剂(止痛针、苏醒针、消炎针、止血针等)

6 需要做手术服的,术前根据手术部位,量好犬猫的体躯长度。

术中注意事项:

1 术中时刻注意监护心率、呼吸。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麻药浓度。一般大夫做疼痛系数高的操作时(如切割、结扎卵巢,骨科手术,拔牙等),麻药浓度应足够大,当大夫缝合皮肤时,可以降低麻药浓度。

2 了解各种手术,提前准备好所需器械(肾型盘,导尿管等)药品、冲洗的盐水及时加热,出血多的手术,及时拿敷料,缝线。

3有静脉通道的,术中注意输液是否正常流速,是否需要加液。

4需要向创口内填塞敷料(棉球等)的,千万记得手术完成时取出来。

5普麻手术完成时,记得打苏醒针,注意注射方式:皮下or肌肉。

6 手术尾声,及时做手术服,降低麻药浓度。

注意手术托盘的消毒工作。

手术包标记问题(大/中/小,消毒日期)

术后清洗手术器械时,直接换下刀片,取走所有缝针,再行清洗。

日间手术病房患者术前准备须知

1、日间手术病区预约及住院流程: 2、办理入院时间及地点: 07:30-09:00 C15 病区办理入院手续; 09:00-11:00 急诊一楼挂号处5号窗办理; 3、关于出院结账的流程:护士告知可以结账-带好住院押金单至病房综合大楼一楼出院处8号窗口结账(无需排队拿号,星期六日不结) 4、关于出院带药的领取流程说明:护士告知有出院带药—病房综合大楼一楼出院处拿取“出院带药领取凭证” —二楼出院带药中心领取出院带药。

日间手术病房患者术前准备须知 1. 物品准备(按需准备):各类生活用品、眼科手术准备眼罩一个(我院综合病房大 楼一楼超市可购买),腹股沟斜疝手术准备500g 盐袋。病区内提供热水壶1 个,提供微波炉一台。 2. 皮肤准备:请术前一天在家中淋浴全身,清洁脐孔,剃须,剪指甲,去除指甲油。 女性患者如月经期请提前告知。 3. 消化道准备:术前一天晚10点以后禁食、禁水,手术当天入院后予抽取空腹血, 做相应空腹检查后,全麻患者及内镜患者需要继续禁食禁饮,并会按医嘱予以灌肠或口服缓泻剂清洁肠道,做好术前准备。局麻等患者可以少量进食(尽量食干食)以免术中呕吐。 4. 衣物准备:手术前更换手术衣裤,上衣反穿,请勿穿自己任何一件衣物;眼科患者 上衣正穿,里面穿低领内衣。手术室来回路上有专职人员负责接送,冬天会提供棉大衣保暖。 5. 物品保管:手术日取下假牙,眼镜,发夹,手表首饰,并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 管。 6. 术前安全核查:请您左手佩戴好红色腕带,进手术室前医生将用记号笔在您的手术 部位划好标记,隐私部位医生会做体表标记图。 7. 住院订餐方法:我院食堂可为您提供15 元/ 份的盒饭,床边订餐并送至床边。8.白内障术前患者准备:术前可在家中平躺、卧床状态下,进行眼球定向训练。遵医嘱术前滴眼液。 9. 家属陪护:患者年龄超过65 岁或术后不能自行下床患者,请家属进行陪护,夜间 19:30~ 明晨07:00 病房可有偿提供家属躺椅(盖被需自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

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制度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三系、 HCV、HIV、梅毒抗体)。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 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 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

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 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 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 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 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 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 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 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 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11.当日参 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师、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其他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发生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 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进行。12.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 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 记录单背面。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手术室布局与人员配备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二)手术室的设置 (三)手术间的配备 (四)划区管理 (五)手术间清洁与消毒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职能 一、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手术室应安在洁净的地方,靠近外科病区,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邻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与血库之间。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等候区、更衣室、监护室、办公室、准备间、洗手间、库房、小手术间、手术间、卫生间。 (二)手术间的设置 手术间数与外科病床数之比为1:20~25,手术间面积约为30m2~40m2最大60m2,温度22~25℃,相对湿度40~60%(35~60)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 (三)手术间的配备

阅片灯、挂钟、吊式无影灯,立地聚光灯、供氧装置、麻醉机、器械台、垫脚凳、麻醉台、污物桶、手术床、固定病人的肩挡、臂架、固定带、输液架、吸引装制。 (四)手术室划区 非洁净区[外走廊、等候室、更衣间、办公室、走廊、卫生间] 准洁净区[监护室、准备间、外走廊、] 洁净区[库房、无菌手术间、内走廊、洗手间、手术间,洁净手术室按含尘浓度分为4等(特别、标准、一般、准洁净)] (五)手术间洁净与消毒 1、洁净手术室:采用一定空气洁净(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水平层流) 措施,使手术室细菌与空气达到一定指标。(分1~4级)(P54表5-1) 2、清洁卫生(一天小扫、一周大扫) 特殊感染手术结束-药液(有效氯消毒液)拖地 3、空气消毒(有空气过滤装置可不用) (1)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 (2)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开机30分钟,以后 每过15分钟开机一次,消毒15分钟) (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开机30分钟) (4)过氧乙酸1g/m3熏蒸消毒(HBSAg阳性者)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参观制度、手术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职能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20200515185712)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 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 部位标识制度。 1、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 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 术部位共同确认。 3、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 手术时,对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号标记。 4、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 手术名称和住院号。 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 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7、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 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 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 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经反复核对后,方 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直至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确认清楚后方可进行麻醉。 8、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 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前注意事项及要求

手术病人术前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前几天进行,不同的手术术前准备不同,所需准备的时间亦不同,通常情况下需2-4天,个别特殊部位的手术前准备可能需更长的时间。另外,我们还需对您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估,若合并有非手术器官系统的合并症,术前准备的时间还会更长些。 很多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手术前不能吃饭、喝水不理解、不明白,部分病人和家长生怕委屈了自己和孩子,甚至有的人认为在手术前要吃得饱饱的,才能更好地“耐受手术”,“饿着肚子手术是会受不了的”。因此,有时由于病人或家属不听医师的劝告或忘记了护士的嘱咐而在手术前吃东西,而不得不停止这次手术,择期再做。 胃肠道的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反应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而这种呕吐反应在麻醉过程中,特别在气管插管、吸痰管吸痰及拔出导管时可能随时发生,因为一些麻醉药物减弱人体正常的保护性反射。例如,肺对胃内容物有保护性咳嗽反射,防止它们进入肺内,但是麻醉以后,这些反射消失了。而胃酸对肺的刺激非常大,一旦进入肺内常引发吸入性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影响生命。如果进食或大量饮水后进行麻醉手术,则胃内容还没有消化进入肠道即可反呕出来,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 那么手术前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吃饭、喝水呢?这取决于手术的部位、种类、大小及病人的年龄、一般状况等,一般的外科手术术前

12小时都应禁止饮食,4小时开始禁止饮水。在我院,对于普通的外科手术,常规要求成人在术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手术当日若为第一台手术,早晨起床后不要喝水或吃任何食物。对于小儿患者常规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包括奶类食物),3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至于具体的禁食注意事项还应严格遵照医嘱。 择期手术手术前须戒烟2-4周(特殊情况至少一周)。 手术前一天根据您自身情况可以沐浴,但应注意避免受凉感冒。 手术前一天,医生将根据您的检查结果、评估情况及手术方案向您或家属做全面的交待,并签署术前手术告知同意书、麻醉告知同意书、输血告知同意书等其他告知书,因此术前24小时您和您的家属(至少一个主要家属)务必待在医院,不能离开,以免影响工作的进程。 进手术室前,您需要更换病号服,摘掉所有饰品及贵重物品,摘去口腔内假牙,由手术前接送人员在术前接病人到手术室。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一)确定编制总额 医院人员编制总额的核定,是依据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的床位数,按一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核定的。其计算公式为:M==B×Y+[(B-Bmin)/(Bmax-Bmin)]×(Ymax-Ymin)×B+A1……+An 式中:M——核定人员编制总数;B——核定床位数;Bmax——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上限;Bmin——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下限;Y——编制常数平均值;Ymax——该等次常数上限;Ymin——该等次常数下限;A1,A2,…,An——医院其他附属编制。 (二)制定编制方案人员编制方案是编制员额、人员编制类别以及岗位、职数、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规定。 (三)核定编制比例编制比例是指编制员额与核编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规定。医院编制比例,通常由一定数量的编制员额与一定数量的核编参数组成。对于医院来说,病床数就是核编参数,医院的核定病床数通常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区域医疗规划所审定的。(四)进行人员配备我国医院的人员配备,主要依据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进行。根据这个《原则》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依医院的规模和承担的任务分为三类: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1∶1.40计算;300~400张床位的医院按1∶1.40~1∶1.50计算;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1∶1.60~1∶1.70计算。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

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35%,护理人员占40-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1、临床科室负责人配备(1)科主任。25张床位以上的科设科主任,超过40张床位可增设副主任。门诊任务较多的科,病床虽少于25张也可设科主任。门诊及病房任务较少的科,可由其他有关科的科主任兼任。(2)科护士长。各科设护士长(助产士长),病床多时可设副职。 2、医师的配备卫生部规定,各级医师结构比例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1∶2∶4∶8。在编配某一职级的医师时,通常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M=(Tw×B×R)/Ta×15/P+A 式中:M——某职级医师数; Tw——住院医师日均诊治每位患者所需工时;B——核定编制床位数; R——病床使用率; Ta——住院医师日均有效工时; P——住院医师比例数; A——机动数。根据医院担负的任务和规模的不同,医师中高、中、初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应有所差异,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为主要任务的医院,医师的配备应侧重于全科医师,其专业技术职称中,高、中级比例可相对较少;承担高度医疗或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编配比例可适当增大。 3、护理人员和助产士的配备护理人员包括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的比例为3∶1为宜。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中,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中学]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中学]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卫生部的《患者安全目标》、《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办法》。 二、主刀医生在术前要确定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并告知患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三、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由主刀医师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不掉色的黑色油彩笔以“+”字进行标识,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在手术部位的“+”标识旁另以蓝色油彩笔用“L”进行标记,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在手术对侧的相应部位以红色油彩笔”进行标记,以示警示。责任护士对手术部位及切口标识进行确认核对后,用“NO 再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然后在标识旁用黑油彩笔签名。 四、病区护士将手术患者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时,由两名护士查看是否有手术标识,以及标识的位置是否正确。若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及时与主刀医师联系核实。 五、手术患者到达手术室时,由两名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和红色油彩笔“NO”及蓝色油彩笔用“L”字图形体表标示,以及标识的位置是否正确。若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禁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和红色油彩笔“NO”及蓝色油彩笔用“L”图形体表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七、手术者为患者手术前,由手术者和一助共同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识,以及标识的位置是否正确。若发现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应拒绝手术。 八、手术部位有纱布、石膏等包扎物时,标识在包扎物上方。 九、手术患者或家属拒绝做手术部位标识,或标识部位在解剖学角度来说是不可能或不可行时,主刀医生要采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方式进行替代。 十、本制度针对择期手术患者,急诊抢救手术除外。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20200515185715)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 它需要标示的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 二、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 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 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 三、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进行确认。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 四、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 六、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 1.左右脑手术 2.左右耳手术 3.左右眼手术 4.左右侧颈部手术 5.左右侧乳房手术 6.左右上肢手术 7.左右下肢手术 8.左右侧肾脏手术 9.左右侧腹股沟手术 10.脊柱手术 11.周围血管手术 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

术部位标示。 七、标示方法 (一)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 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 (二)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 (三)标记颜色一律使用黑色标记笔,由主刀医师或一助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记工作。 (四)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拒绝手术部位标识的患者,应在手术部位标识图中进行标识,并详细注明手术部位及拟手术名称。 备注:本制度为修订版,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实施,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手术部位表示制度》同时作废。

外科术前准备

* 外科手术前准备 手术前准备与病人手术的轻重缓急、范围大小以及病人生理状况有密切关系。病人的手术可分为三种:①择期手术: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胃大部切除术;②限期手术:如恶性肿瘤的手术;③急诊手术:如外伤脾破裂手术。可能影响病人手术耐受能力的各种潜在因素包括心、肺、肝、肾、内分泌、血液、免疫系统功能以及营养和代谢状态等。据此可将病人分为手术耐受力良好和手术耐受力不良两种。 (一)一般准备 包括心理方面准备和生理方面准备。 1.心理方面准备包括医务人员和病人及家属两方面。 2.生理方面准备使病人能够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 (1)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如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正确的咳嗽和咯痰方法,术前2周开始停止吸烟等。 (2)备血和补液:纠正术前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状态,术前做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备好一定量的血液制品,有条件患者可预采自体血。 (3)预防感染:应包括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注意无菌原则和术中轻柔操作以减少组织损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有: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的手术;②胃肠道手术;③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④污染的创伤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和血管手术。 (4)胃肠道准备:主要针对胃肠道手术,病人应在手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如果行胃部手术,术前应清洁洗胃。如果行结直肠手术,则应行清洁灌肠,并于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杀菌药物,以减少术后感染机会。其他手术,病人从手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从术前4小时开始禁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误吸、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择期手术最好在术前1周左右,经口服或静脉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利于术后组织的修复和创口的愈合,提高防御感染的能力。 (6)其他:手术前一天或手术当日早晨,检查一次病人,如有发热或女病人月经来潮,应延迟手术日期;手术前夜给以镇静剂,保证病人的充分睡眠;进手术室前排空尿液,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手术前取下义齿,以防误咽等。 (二)特殊准备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二)手术室的设置 (三)手术间的配备 (四)划区管理 (五)手术间清洁与消毒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员配备和职能 一、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手术室应安在洁净的地方,靠近外科病区,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邻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和血库之间。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等候区、更衣室、监护室、办公室、准备间、洗手间、库房、小手术间、手术间、卫生间。 (二)手术间的设置 手术间数与外科病床数之比为1:20 ~ 25,手术间面积约为 30m2-40m2最大60m2 温度22?25C,相对湿度40?60%(35~60)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 (三)手术间的配备

阅片灯、挂钟、吊式无影灯,立地聚光灯、供氧装置、麻醉机、器械台、垫脚凳、麻醉台、污物桶、手术床、固定病人的肩挡、臂架、固定带、输液架、吸引装制。 (四)手术室划区非洁净区[外走廊、等候室、更衣间、办公室、走廊、卫生间]准洁净区[监护室、准备间、外走廊、] 洁净区[库房、无菌手术间、内走廊、洗手间、手术间,洁净手术室按含 尘浓度分为4 等(特别、标准、一般、准洁净)] (五)手术间洁净与消毒 1、洁净手术室:采用一定空气洁净(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水平 层流)措施,使手术室细菌和空气达到一定指标。(分1~4 级)(P54 表5-1 ) 2、清洁卫生(一天小扫、一周大扫) 特殊感染手术结束- 药液(有效氯消毒液)拖地 3、空气消毒(有空气过滤装置可不用) (1)紫外线灯照射30~60 分钟 (2)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开机30 分钟,以后 每过15 分钟开机一次,消毒15分钟) (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开机30 分钟) (4)过氧乙酸1g/m3 熏蒸消毒(HBSAg?性者)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参观制度、手术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二、人员配备和职能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手术室人员术前准备 来手术时,打开温毯机、心电监护仪,打开手术器械盘,准备眼药膏,保定绳。吸入麻醉需要提前检查氧气,麻醉药是否足够。 同时首先了解以下几条信息: 1首先看是犬or猫,如果是吸麻,大概确定气管插管的型号,以及吸麻机气囊的大小。 2什么麻醉,如果是吸入麻醉,准备拉开嘴巴的绷带、气管插管、喉镜,未建立静脉通道还需准备:止血钳、止血绷带、酒精棉、胶布、干棉球。 必须询问清楚体重,需要准备什么型号的气管插管,气囊的规格(调节呼吸机潮气量)。 3体重,根据体重选择气管插管、气囊(呼吸机潮气量)、氧气流量、手术包大小、手术器械大小、缝线等。 4什么手术,特殊手术器械及用具。(略,各论中详述) 5拿上需要术后注射的针剂(止痛针、苏醒针、消炎针、止血针等) 6 需要做手术服的,术前根据手术部位,量好犬猫的体躯长度。 术中注意事项: 1 术中时刻注意监护心率、呼吸。根据情况随时调整麻药浓度。一般大夫做疼痛系数高的操作时(如切割、结扎卵巢,骨科手术,拔牙等),麻药浓度应足够大,当大夫缝合皮肤时,可以降低麻药浓度。 2 了解各种手术,提前准备好所需器械(肾型盘,导尿管等)药品、冲洗的盐水及时加热,出血多的手术,及时拿敷料,缝线。 3有静脉通道的,术中注意输液是否正常流速,是否需要加液。 4需要向创口内填塞敷料(棉球等)的,千万记得手术完成时取出来。 5普麻手术完成时,记得打苏醒针,注意注射方式:皮下or肌肉。 6 手术尾声,及时做手术服,降低麻药浓度。 注意手术托盘的消毒工作。 手术包标记问题(大/中/小,消毒日期) 术后清洗手术器械时,直接换下刀片,取走所有缝针,再行清洗。

手术室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30分)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和()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和(),共同对()和()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医院应当设立()绿色通道。 3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的原则,做到()分区明确、(),符合()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4手术部(室)应设有()出入通道、()通道,物流做到(),流向合理。 5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及()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6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基本设施、()、设备、()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7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8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9手术部(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0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二判断(10分) 1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2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但不用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

再培训。() 3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4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5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 6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48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7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灭菌处理。() 8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9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清洁、处理。(错) 10医院应当建立手术部(室)质量管理档案保管制度,加强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 三单选(10分) 1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肢体等损伤。() A脏器B神经C呼吸D循环 2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几年。()

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

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 手术室的位置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安静、清洁、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的位置。以低平建筑为主的医院,应选择在侧翼,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医院,宜选择主楼的中间层。手术室和其它科室、部门的位置配置原则是,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便于工作联系,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 手术室房间数量的确定 估算用房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按20~25:1的比例确定手术用房数,然后根据手术用房数,确定手术辅助用房、消毒供应用房几其他用房数。二是根据手术的次数来确定手术间的数量,计算公式为:L=B×365/ T×1/W×1/N 式中L为手术间的数量;B为手术科室的总床位数;T为平均住院天数,一般一级医院为15d,二级医院为20d,三级医院为23d;W为手术室全年工作天数,可按256d 计;N为平均每个手术室每月手术次数 手术室应设哪些房间 一个完整的手术室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卫生通过用房:包括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②手术用房:包括普通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层流净化手术间等; ③手术辅助用房:包括洗手间、麻醉间、复苏间、清创间、石膏间等;④消毒供应用房:包括消毒问、供应问、器械间、敷料问等;⑤实验诊断用房:包括X线、内窥镜、病理、超声等检查室;③教学用房:包括手术观察台、闭路电视示教室等;③办公用房:包括医护办公室、医护值班室等。

【流程管理)最佳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材料——手术室工作流程

(流程管理)最佳手术室工作人员学习材料——手术 室工作流程

手术室工作流程 壹、手术前壹日准备工作 1.由次日配合该台手术的巡回或器械护士于术前壹日携带“术前访视单”和病人及家属见面,查对且确认病人。 2.了解病人基本情况,比如:姓名、床号、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方式、传染性疾病检查结果、皮试结果等,和病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3.病人于手术前壹日晚沐浴后换上病员服等待次日手术室专人到病房迎接。二、手术当日接病人入手术室 1.手术当日由手术室护士查对手术通知单、手术安排表、病人,确认无误后通知病房护士做好术前准备。由手术室专人携手术通知单,推车至病房迎接病人,且和病房护士仔细核对病人及术前准备情况。 2.病人到达手术室后,由值班护士查对病人,该台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麻醉医师再次查对病人及手术通知单、病历、病人及病人物品。 3.手术进行前由主刀医师和主管医师再次核对病人有关信息,确定具体手术部位后开始进行手术。 三、手术后送病人回病房 1.手术完毕等待病人完全苏醒且能正确回答问题后送回病房。壹般病人苏醒可直接于手术间内恢复;若特殊情况或危重病人,术后到病房监 2.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将病人及病历、病人物品壹同送回病房。送病人途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脉搏,保持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通畅。

3.送入病房,和病房护士交接病人壹般情况、各种引流管、皮肤情况和病人物品等。待病房护士于病人手术护理记录单交接病人栏目上确认签名后方可离开病房。 手术室不同护士职责工作流程 壹、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壹)标准要求 1、着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佩戴饰物,仪表端庄衣容整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工作状态。 2、对手术的配合要做到积极主动,配合熟练。 (二)工作程序 1、术前ld访视病人,了解手术情况,填写手术访视单,准备次日手术仪器,且检查其性能.若其牵引床则须将手术床更换。根据手术级别安排相应级别的层流手术间。 2、手术当日 (1)接病人: 〈1〉将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查对,和病房护士查对术前情况且请病房护士于接病人登记本(病人交接单)上签名。 〈2〉和病人查对姓名、性别、手术部位备皮情况、术前针、禁食、禁水等术前准备工作,带齐手术用物(如腹带、负压吸引瓶、X线片、输液用品等)。嘱病人摘掉假牙,发卡、饰品,将身上的钱物交病人家属。 〈3〉请病人上平车,将病人平稳地推入手术室。 (2)进入手术间:

医院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要求标准(权威)

医院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要求标准(权威) 1、手术室的位置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安静、清洁、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的位置。以低平建筑为主的医院,应选择在侧翼,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医院,宜选择主楼的中间层。手术室和其它科室、部门的位置配置原则是,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便于工作联系,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 2、手术室房间数量的确定 估算用房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按20~25:1的比例确定手术用房数,然后根据手术用房数,确定手术辅助用房、消毒供应用房几其他用房数。二是根据手术的次数来确定手术间的数量。 3、手术室应设哪些房间 一个完整的手术室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卫生通过用房:包括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 ②手术用房:包括普通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层流净化手术间等; ③手术辅助用房:包括洗手间、麻醉间、复苏间、清创间、石膏间等; ④消毒供应用房:包括消毒问、供应问、器械间、敷料问等; ⑤实验诊断用房:包括X线、内窥镜、病理、超声等检查室; ⑥教学用房:包括手术观察台、闭路电视示教室等; ⑦办公用房:包括医护办公室、医护值班室等。 4、手术室怎样分区 手术室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无菌手术间)、半限制区(污染手术间)和非限制区。三区分隔开的设计有二:一为将限制区与半限制区分设在不同楼层的两部分,这种设计可彻底进行卫生学隔离,但需二套设施,增加工作人员,管理不便;二为在同一楼层的不同段设限制区和非限制区,中间由半限制区过渡,设备共用,这种设计管理较方便。 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室、贮药室等。半限制区包括急诊手术间或污染手术间、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非限制区设更衣室、石膏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护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08260812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患者安全目标》等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办法》 二、管床医生在术前要明白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三、患者手术部位的标识标记实施: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会同责任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完成。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用黑色标记笔标注。其余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或备皮时,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标记笔标注。同时责任护士负责进行手术部位及切口部位标示的审核。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只有一个切口的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标记笔画一直线;腔镜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标记笔画三个“×”;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标记笔画一直线,并在直线旁写二个数字,标记如下:2.1,2.2;3.1,3.2,3.3;4.1,4.2……以此类推,前一位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个数,后一位数字表示手术的顺序,如3.2是指本次手术有三个手术切口,该切口为第二个手术切口。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病人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标记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急诊除外)。此环节发现未按要求标示者,每发现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标记笔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若发现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急诊除外)。在此环节发现未按要求标示者,每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手术室接病人工作人员经济处罚5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六、发现未标示而进行麻醉者,每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手术室接病人工作人员经济处罚50元,,麻醉医师经济处罚10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七、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巡回护士按要求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不得敷衍应付,不得提前填写。 八、因手术部位标示不清引起的延误手术等后果,由患者所在科室承担。 医教部 2015.8.24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手术前准备管理制度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须的检查。 2.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成术前相关检查,如发现检查有异常,应及时汇报上级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落实会诊意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3.手术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内容包括:病人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医务科,在病历上详细记录。 4.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二类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有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计划,讨论内容须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及病程记录内,并上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5.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 6.手术时间安排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内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8.手术前准备应以制度为准,严禁熟人在未完成术前充分准备及评估前提前手术。 9.手术室有权拒绝未完成相关术前准备的病人进入手术室手术,患者或家属的相关解释说明以及沟通工作由临床手术医师负责。 10.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需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11.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背面。 12.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13.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4.应切实做好围手术期病人的相关管理及准备工作,术前需要麻醉科会诊的,临床科室与麻醉科一起做好病人的术前评估工作。麻醉科和手术室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报医务科处理。

手术人员职责和分工

手术人员职责和分工 手术者 第一助手 第二助手 1.协助器械护士进行手术开始前准备工作,协助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及线卷等数目。 2.手术进行中,应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手术者,负责手术区的显露,具体做好拉钩、吸引、蘸血、剪线、维持肢体位置等工作。 3.术后协助手术者或第一助手包扎创口。 4.护送患者回病房,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器械护士 巡回护士 1.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步骤,做到主动配合。 2.负责检查、准备手术间内各种设备并协助打开无菌包。 3.术前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等。检查术前医嘱执行情况与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情况,清点病室带来物品。安慰鼓励患者,解除思想顾虑。负责摆放手术体位。根据医嘱进行输液,协助麻醉医师工作。 4.帮助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安排各类人员就位。要坚守岗位,手术开始后及时供给术中所需的一切物品。 5.随时调整灯光,接好电器插座。在使用电灼器时,应正确使用电极板并保证接地良好,防止灼伤。 6.准确地执行手术中医嘱,在治疗及用药前须重复医师口头处方一遍并做到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执行医嘱完毕,应记录于病历临时医嘱内,同时告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7.注意患者术中病情变化,观察体位是否正确,肢体是否受压,输液是否通畅,并及时纠正。 8.监督手术区无菌技术执行情况。

9.手术开始前督促清点器械、纱布、纱垫、棉片、缝针及线卷等数目并准确记录。在关 闭体腔或深部手术将结束前,协助器械护士清点及核对上述物品,以防遗留于体腔或组 织内。切口缝合完毕,再清点1次。 10.手术完毕协助医师包扎创口,必要时护送患者回病室,并向病室值班人员作好交接 事项。 11.术毕清洁、整理、补充手术间一切物品,定位归原。 12.若遇手术中途需调换巡回护士时,须做到现场详细交班,内容包括病情、医嘱执行 情况、输液情况、纱布类数目、药品及病区随带物品等。 外科手术指导:剪线和拆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剪线是将缝合或结扎后残留的缝线剪除,一般由助手操作完成。正确的剪线方法是手术者结扎完毕后,将双线尾提起略偏向手术者的左侧,助手将剪刀微张开,顺线尾向下滑动至线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45度左右,然后将线剪断。如图。为了防止结扣松开,须在结扣外留一段线头,丝线留1-2mm,肠线及尼龙线留3-4mm,细线可留短些,粗线留长些,浅部留短些,深部留长些,结扣次数多的可留短,次数少可留长些,重要部位应留长。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可单手或双手完成剪线动作。 拆线是指皮肤切口缝线的剪除,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均需拆线。 拆线的步骤如下:按一般换药方法进行创口清洁消毒后,用镊子夹起线头轻轻提起,用剪刀插进线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分将线剪断。向拆线的侧将缝线拉出,动作要轻巧,如向对侧硬拉可能使创口拉开,且病人有疼痛感,再次清洗伤口后覆盖创面。 拆线的时间原则上应早期,以减少针眼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拆线的早晚应考虑以下几点: ⑴切口部位以及各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⑵切口的大小、张力; ⑶全身一般情况、营养状况; ⑷年龄等。 如无特殊情况,可按一般规定拆线,日期为: ⑴头面颈4-5天; ⑵下腹部、会阴部6-7天; ⑶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⑷四肢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减张缝合后14天拆线。 肠线可以不拆,待其自行吸收脱落。有时可根据情况采用间隔拆线。对于已经感染化脓的伤口应及早部分拆线或全拆线,及时换药处理。拆线后如发现愈合不良而有裂开的可能,则可用蝶形胶布将伤口固定,并以绷带包扎。 手术室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 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 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 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 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 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 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耳鼻喉科——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R”(代表左/右耳),“N”+“L?/?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号标示 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 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 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