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浅谈生态人工湖的景观处理方法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水极容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以及散发一些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园林景观及周围环境。有必要利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对园林景观水进行处理,提高景观水的水体质量和净化能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生态破坏。因此,本文在论述景观水处理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水处理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人工湖;景观处理;方法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房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品味日益提高,城市公园和住宅小区绿地设计越来越强调自然、生态,人们越来越渴望有大片的亲水性景观,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缓解城市“石林”拥挤的感觉,回归自然。因此利用城郊生产性鱼塘及开挖人工湖的绿地建设工程越来越多的被纳入到住宅小区或公园的建设范围里。

1.景观水污染原因

城市园林景观用水出现水体污染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原因:一是,景观水本省属于死水。这样的水体缺乏流动性、复氧能力差、生物氧化有机物能力弱,导致水体自净能力较差;二是,外界影响因素造成的污染。比如,垃圾、碎屑、扬尘、树叶,以及雨水或其他废水带入的污染物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沉淀、腐烂,导致水体质量恶化;三是,景观水中缺少净化水质的生物链。水环境的生物链系统可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可是大部分园林景观水缺少完整的生物链系统;四是,景观水出现内源污染情况。所谓的内源污染就是融入到水中的物质本不具有污染水环境的能力,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在水中发生化学反映,形成了水污染物质而破坏了水体质量。

2.生态水处理技术及方法

生态水处理技术就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手段除去水中有害物质、调理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方式与途径。当前生态处理技术除

了包括传统的污染源控制、物理化学处理、水生生物处理、曝气充氧处理等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功研制出了微生物处理、投加光合细菌等处理方式。

2.1污染源控制

控制污染源就是杜绝生活污水、垃圾废水投入景观水中,并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物等。

2.2物理化学处理

依据物理和化学原理,对景观水体中有害物质和杂质进行分析,使水体质量保证清洁,逐渐恢复自净能力。比如,采用机械过滤、定期补水、投药杀菌、投加杀藻剂等方法。由于这种方式大多需要向景观水中投放化学物质,容易造成水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通常情况下,这种水生态处理技术只应用于水体面积较小的喷泉水景。

2.3水生生物处理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相生相克

关系,通过改变水体的生物种群结构达到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在这里,水生植物主要是指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这些水生动物以水体中的游离细菌、浮游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的洁净程度。比如,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吸收营养盐达到控制富营养化现象发生。

2.4曝气充氧处理

顾名思义,曝气充氧处理方式就是向水中补充氧气,保证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具有足够的氧量,以达到水体净化目的。曝气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然跌水曝气和机械曝气。尽管自然跌水曝气方式的充氧效率低,但由于具有无耗能、维护简单,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原理景观水。

2.5微生物处理

微生物处理方法是当前国内快速发展的一种高效的、先进的景观水生态处理技术。简单谁,它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2.6投加光合细菌

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和氧将微污染水或废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转化为菌体,因而投加光合细菌的处理方式也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此种景观水处理方式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建造构筑物等优势,除了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外,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受到普遍使用。

3.人工湖湖水生态净化处理

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水域共同与大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兼有水陆双重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湿地这种独特生境使它具有丰富的陆生与水生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单位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在调节径流、维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湖泊自身就是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建造生态人工湖通常采取湖水自身循环,自身净化的方法,即通过建造模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人工生态湖绿地湖水处理系统,来达到湖体自动、自然保持良好水质的效果。生态湖绿地系统是经过特殊结构改造的绿地系统,使之最适合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包括好氧和厌氧过程)。它利用模块中基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者协同作用,达到对湖水的净化处理。

生态湖绿地处理系统是在一般绿地的基础上进行特殊结构设计的,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有一定长宽比的生态模块。模块主体为卵石、粗沙、细沙、微生物组成的填料床,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耐污性好、适应能力强、根系发达且美观的植物。

湖水水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微生物降解,由植物吸收,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吸取湖水中的富营养物质,有效地去除湖水中的、氨、氮、磷等化合物。同时植物也不断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微生物的氧化反应所需的氧源。

一方面湖水能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流动过滤、充氧作用后达到微

生物的好氧处理。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发达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再经过水生植物、水中浮游生物、微生物和湖中各种动物,如鱼类、虾类、软体动物类等,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达到天然生态湖的效果。另外,还可通过湖区周边的人工瀑布或喷泉装置,增强湖水的水系循环流动,增加湖水含氧量,增强水体活力和活性及湖水中各类物质的新陈代谢和循环交换,保持水体的鲜活性和美观性;通过市政管网系统和简易的中水处理系统(有条件的话),把

湖区周边的建筑、绿地和道路收集的雨水汇集到湖体中来,由于湖底结构是软性的,天然地下水也可能渗透到湖中,再在湖区周边适当建造机械抽地下水装置,可基本上解决湖体补水问题。同时,又可利用湖水作为绿化浇灌的水源,植物吸收后再次回流湖中;通过定期抽样检查统计湖体的水量和水质情况,确定湖中放养鱼虾类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品种和数量,使湖区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保证生态湖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同时也降低了物业维护管理成本,也就降低了业主的居住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善待资源、善待环境,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包括已有的水塘、湿地,通过生态的景观处理方法,营造尺度、布局恰当的人工湖空间,达到改善住宅小区或公园的园林环境和微气候,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和格调,是一个值得我们园林景观工作者不断总结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52-53.

[2] 杨子辉.城市生态化滨水休闲空间研究[D].重庆大学,2005.

[3] 崔保山,刘业土.湿地生态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145-149.

------------最新【精品】范文

水库水净化处理方案

水库水净化处理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条件的改善,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处理技术也逐渐提高。生活饮用水多数来源于处理后的地表水。山上水流下汇集形成的水库水具有明显的特点:浊度较低,细菌含量较少,但有机物较多。下面就山上水形成的水库水的特点,设计其净化处理方案,使经过处理后的水达到直接饮用标准。 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砂滤、消毒。现行常规处理工艺出水存在细菌、藻类和有机物超标以及微生物泄漏等问题,水中有机杂质、重金属无法除去, 另外, 水中有机杂质或腐殖酸会与氯气反应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不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为了改善常规处理工艺的缺陷,我们可以结合现代膜分离技术,采用常规工艺-膜分离相结合的方法来净化处理水。 一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RO) 、纳滤(NF) 、超滤(UF) 以及微孔过滤(MF)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是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 这是由于膜分离水中杂质的主要原理是机械筛分, 因而出水水质仅仅依据膜孔径的大小, 与原水水质以及运行条件无关。此外, 膜分离还会使水厂用地大大减少, 运行操作自动化,使水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水工厂。 用膜技术处理水,要求进水几乎不含浊度,故在用膜技术处理水库水时,最好先用常规工艺作为预处理。膜分离水中微粒和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RO 运行压力高, 为1~ 10MPa, 能耗大, 而且由于良好的截留性能将大多数无机离子( 包括对人体有益的) 从水中去除。长期饮用这种水, 会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不适宜作为水厂处理工艺。NF 进水要求几乎不含浊度, 故仅适用于地下水处理。超滤过程是比微滤膜孔径更小的膜操作过程, 它的出水水质好, 操作压力不高,故采用常规工艺-超滤。 二设计方案 天然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多为腐殖酸类的天然有机物(NOM) , 其中的低分子量部分最易与氯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等的三致物质。UF 膜的污染多发生在膜表面, 因而透水通量下降程度不大。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四大要点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四大要点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以保护自然能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循环过程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园林景观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应顺应自然。自然界是没有废物的。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自然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动性,整个地球都是在一种自然的、自我的设计中生存和延续的。自然系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在设计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要体现地域特点,并且是节约能源资源的设计。此类设计方法主要特点,就是要保留当地的环境特点和文化特点,尽可能采用可循环资源进行设计,对场地中需要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施工中的材料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达到节约环境资源的目的。 3、需要处理好园林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园林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等,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在做景观生态规划时,人与自然的纽带是设计师在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4、应保护生物多样性,模拟植物自然配置,作为反映环境中物种的稳定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重要表现,物种多样性反映了植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由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合理的增加多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设计,可以使植物景观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保持物种资源多样性、文化特质多样性和环境艺术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环境意义。

浅谈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浅谈城市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21T10:49:32.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余志勇[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建设的基础材料,可以说,园林植物配置直接关系园林工程的质量和园林功能的发挥。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风景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建设的基础材料,可以说,园林植物配置直接关系园林工程的质量和园林功能的发挥。尤其,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更要严格遵循植物的主要功能,保证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体现园林植物设计的艺术性,实现园林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真正创建一个优美的景观效果。因此,分析了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希望能够实现城市园林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园林设计;生态学;生态学设计城市园林设计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的遏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在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时,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使生态平衡得到维持,使生态环境具有安全性,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真正作用,对历史景观采取保护和装衬的措施,促进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声、美化城市的功能。使景观和生态与历史文化进行了密切的结合,人类与动物能够在自然界和谐共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1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 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实则与我国文化艺术的进步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二者彼此间的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通过意象的结合形成不同的意境。在此状况下,我国风景园林便获得了“凝固的诗、立体的画”美誉。站在发展的角度分析:风景园林意境的发展是从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潮方向演变而来的,可是,风景园林意境在历经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其整体发展方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由以传统建筑为主的风景园林设计开始向自然山水、体现文化素养的园林意境设计不断转变。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当代风景园林设计逐渐趋于成熟化。 2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意境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般园林的意境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同时利用不同的创造手段加强园林设计,譬如: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花港观鱼、无锡寄畅园的知鱼槛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知鱼桥等等,风景园林意境当中包含了文化典故的中心思想,源于神话传说当中的人物场景,这里的人化景物是指人们通过拟人化的方式把景物赋予了人的思想品格,对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抒发,从而促使风景园林意境的感染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人化景物的方式是文人志士会经常采用的设计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园林设计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诗情画意的方式进行分析,从古代开始园林景观的发展便与诗歌间的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密。 风景园林通常侧重于对诗意的创造,诗意在极大程度上与园林的意境有着非常密切地联系。在园林讲求诗意、诗文绘风景的互相作用下可促使园林意境得到有效地呈现,从而使得园林意境和诗歌得到完美的呈现。可是,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预先做好园林设计的构思,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具有诗句的立意,从而将园林的意境呈现出来。风景园林建造过程当中要对设计主题进行不断地修正,通过具体的加工处理,建设独具“诗意”的风景园林。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秉承生态学的基本设计理念,这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具体应用 3.1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生态学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水的处理主要包含对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例如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可考虑通过大型植物的自然净化功能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和处理,而且还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3.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1)植物材料的选择 选择植物材料对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很重要,应尽可能突出植物的生态功能,并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尤其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更要促进植物生态效应的有效发挥。所以,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要结合植物的生长优势和当地的生态条件做出科学的选择。此外,由于不同的树种在生态功能方面也有所差异,为进一步提升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还要注意其对污染气体的抗性以及生态效益。 (2)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要以生态学为基础,对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因素都要纳入设计的考虑范畴,尤其是一些植物的生化相克问题,以及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要予以正确认识。可通过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情况来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例如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3)保护并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通常现有的自然环境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为了尽量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使其不受或少受人类的干扰,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可根据生态平衡原理,保留并利用原有自然环境中有价值的生态要素,有效融合风景园林设计。 (4)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我更新、自我养护。所以保护和利用当地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试论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 刘传雍1

试论风景园林中景观生态设计刘传雍1 发表时间:2019-05-17T14:44:36.0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刘传雍1 王钧2 [导读] 目前,在一些园林等景观建设方面,人们都在大力推广生态设计理念,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将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有效治理。 1、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 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生产也随之不断发展,但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对于环境的保护问题成为现阶段尤为重要的工作。目前,在一些园林等景观建设方面,人们都在大力推广生态设计理念,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将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有效治理。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应用 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涵义与意义 对景观的生态规划主要是将地理、生态以及风景 园林相结合,并基于对城市资源、旅游等方面的规划管理,通过全方位的结合建设生态化城市景观。在城市中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土地以及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等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在城市中进行景观生态化建设,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除了对于改善人们生活及环境,同时对景观生态设计的观赏性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通过其美观的外表,大大满足了城市居住人群的精神需求。另外,对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对社会以及城市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也能有效提升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路线,对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2.1减少干扰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在原生态模式下组织美学,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环境的再生性能,而不会造成破坏性干扰。在前期的景观设计上,应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减少大型开挖,以防对地下生态造成很大干扰。施工期间会产生很多工程垃圾,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工程垃圾的回收利用,以及其详细的处理方案,有效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 2.2尊重场地生态发展原则当然,自然环境有自己的演变和更新法则。同时,它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利用自然力量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景观设计前,场地的勘察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场地内原有的绿化植物进行详细规划,尽可能保留生长良好的树木,并可以根据原有古树进行特有景点的规划。整个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加强场地的自我维持能力,开发可持续处理技术,这也一直是当代景观设计和生态概念的典范。 2.3资源节约纳入生态设计理念,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有必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树种,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再生植物,并在景观建设过程中逐渐减少对异质物种的需求,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对水源的设计改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后期养护管理过程中水质的保持以及苗木的浇灌等多个方面。 3、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在景观设计上的应用 3.1地域特色的应用 3.1.1地域文化特色 将代表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提炼加工、抽象转化,融合在园林景观要素中,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更能反映景观的地方特色。 3.1.2地域特色的景观材料的利用 园林景观材料包括植物、铺装、建筑与小品、水体、地形地貌、假山置石等。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材料是形成地域景观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并易于周围的文化环境取得内在的协调,地方材料造价低廉,有利于形成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2景观生态化设计 3.2.1植物景观生态设计 在进行景观生态化设计时,对于植物,应依据自身的生态特征,促成植物种类的合理配植,构建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利于种间的优势互补,形成具有观赏性的优美景观。例如,在污染严重的厂区内应配植抗性强、吸收性强的植物树种;在诊所、医院内应配植具有吸尘和杀菌功能的植物种类,实行乔、灌、藤、草相互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集观赏性、保健性、景观营造为一体,构建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植物群落。 3.2.2景观建筑生态设计 景观建筑的生态设计,是使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人为本,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做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因地制宜。设计上表现为尽量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荫,采用多种绿化方式来改善小气候,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建筑,循环使用,不仅可节省花费,还可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运用地方材料的景观场所更能营造出朴实、浓郁的地方传统风格,让我们不但“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也能记得住乡愁”。 3.2.3水景生态设计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水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水使景观具有流动性与连续性,营造水生与湿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构成景观的廊道网络。园林水景的生态设计,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理资源和当地文化资源,营造形式各异的水景观;营造湿地景观,可以净化水质,促进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防止水土流失,景观与生态性兼得;景观水体的水源优先选择再生水和径流雨水;水中植乡土水生植物,即可净化水体,又可以美化水面;水体驳岸以自然驳岸并配置喜水绿植,做到景观生态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对于地形地貌的设计,应尽可能提供一些特定的小气候,为不同动植物创造有利的生境条件。 4、生态理念下城市风景园林的发展建议 4.1根据当地情况,科学规划在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规划师和设计师需要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城市生态学相结合作为理论基础。同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景观中的生态设计理念初探 一、生态设计原理以西蒙·范·迪·瑞恩和斯图亚特·考恩提出的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结合约翰·莱尔(John 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萨尔(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并进一步结合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的动态,系统阐述景观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1.1地方性 1.1.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这是当地人的经验,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神灵的。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1.1.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1.1.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1.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的解决之道有四条:保护(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资源、可回收材料,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减量(Reduce)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再利用(Reuse)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可以在生态恢复后成为市民的休闲地。再生(Recycle) 在自然系统中是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环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 1.3让自然做功 1.3.1自然界没有废物 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公园中清除枯枝落叶实际上是切断了自然界的一个闭合循环系统。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如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最直接的生态设计应用。 1.3.2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自然是具有自组织或自我设计能力的,进化论的倡导者赫胥黎就曾描述过,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正在全力倡导构建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为响应号召,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景区正积极向绿色、生态景观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在设计时融入生态理念则具有了必要的现实意义,既不失景观美感,同时也可维持园区内部的生态平衡。对此,本文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出发,深入探讨了生态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型;分析研究 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满足社会人文生态需求 园林景观的设计首先应满足社会人文生态的需求,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高升,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日益加快,一系列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园林景区除了具备基本的旅游功能,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绝佳的游憩空间,深切满足人们内心回归大自然的渴望,通过塑造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不仅能够给予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愉悦身心,极尽彰显人文社会的风范[1]。 1.2 突显地域文化特征 每个地域都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即相当于地区的灵魂,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切不可盲目追求新意,而忽略了真正的文化内涵。其中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地区的社会习俗、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例如我国悠久的关陇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所以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必须尊重且传承地域文化,向人们展示出地域生态园林景观独特的灵魂美。 1.3 维持园林景观生态平衡 生態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即是要维持内部的生态平衡,唯有如此,才可推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并尽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伟大战略计划。在具体的实践中,可通过充分调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以维持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有助于阻止生态环境恶化,且引领生态系统逐渐向协调平衡的方向演变[2]。 1.4 保护园林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所要遵守的核心原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为景区挑选引进品种优良且适应力较强的植物,以丰富园林景区的植物种类,增强内部生态稳定性,并显著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也可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促进园林的生态和谐以及可持续性发展。

浅析风景园林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c15660319.html, 浅析风景园林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作者:郑斐然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5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地增强,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现代的城市多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笔者就来浅谈下风景园林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影响 前言:风景园林从古至今都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风景园林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也愈来愈不容小觑。如今,在新的历史时期里,风景园林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风景园林以及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1.1风景园林的含义和内容 风景园林是一门利用自然学科、人文艺术手段等营造优美的人类室外生活境遇的一门科学,同时,风景园林几千年来的发展也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风景园林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更加强调人与自然所处的环境关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风景园林是在古典造园、风景造园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方式建立起来的新的学科范式。风景园林的特点在其综合性。可以说风景园林涉及了许多门学科的内容,同时也结合了这些科学的优点。风景园林更全面的表达空间,展现城市的生命力,把握艺术,传承文化。。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景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如今的时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由于对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短缺方面的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开始合力着手应对能源短缺以及大气变暖等环境问题,如此一来,风景园林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追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而风景园林正好满足了人与自然协调的关系,因此,在21 世纪,风景园林也会具有更加明亮的未来前景。风景园林从传统造园开始到现代的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一直在拓展进步。对于服务对象来说,从一开始传统的为少数人服务到如今为人类以及栖息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价值方面,从较为单一的游憩审美价值取向转变为生态和文化综合价值的取向。最后在实践力度方面,从中微观尺度上拓展为大到全球小至庭院景观的全尺度。 1.2城市规划的含义及内容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

方案-景观水处理方案(同济大学).

景观河道 水处理 方案 (草案) 上海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2005-4-26 一业主的有关要求 1 工程概况及现场条件 1.1人工湖及景观河道总水容量约为7200立方米。 2 工程承包范围 2.1水处理工艺路线设计图(气浮工艺)。 2.2机房内所有机电设备材料的供应及安装,除甲方提供的机房内照明系统、动力电源及从天然河道进水管和供水管(室外管道不考虑土方量)。 2.3出水管、回水管出机房1米加装阀门。 2.4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 3技术要求 3.1人工湖及景观河道要求3天循环1次,每小时的处理量为100立方米/小时。 3.2工艺要求简单、成熟、稳定、实用、合理,以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3.3处理后的水质浊度控制在10度以内,并满足国家相关的景观娱乐水的标准。 3.4提供满负荷运行费用及年平均运行费用。 4其它 4.1本次方案的报价包括机房内的所用设备及安装的报价以及室外出水管的报价。 二景观水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 一)景观水体的主要污染途径和污染物质 1、外源污染 1)排入水体的污水:污水由于暴雨而部分进入雨水系统,再进入人工湖;

3)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人工湖周围的草坪或绿地,对草坪施肥和喷洒农药,会在植被和土壤中残留大量的污染物质,最后随地面径流(绿化喷洒和雨水形成)或地下渗流带入水体中。 4)汇流区域内的初期雨水:初期雨水,在洗涤和溶解了空气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质后,受到一定的污染。根据有关研究,雨水中的磷浓度一般为0.07mg/L左右,氮浓度约为1.0mg/L。 5)水体周边的绿色植被进入水体而腐烂造成的污染。 2、内源污染 1)养殖污染:在水中养鱼,投入的过多的食料和鱼类排泄物; 2)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随水生植物季节性死亡后进入水体; 3)底泥:上述的各种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停留时,因各种原因而沉积到池底,并发生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池底重新进入水体。 上述这些污染物,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N、P污染。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包括排出量),将使水质恶化。景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现象有两种:1、水体发生黑臭;2、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产生水华。 这两种现象的成因各不相同。黑臭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富营养化则主要是水中N、P浓度过高引起。 二)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综述 对景观水体水质的整治,包括两个层次的目的:1、使水的表观性状符合景观要求,如控制水的色度和透明度,抑制水的异味产生,特别是防止藻类的大规模滋长;2、使水质指标有大的改善,如CODcr、N和P的浓度等,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水质恶化的可能。这两种目的对水处理的要求和深度和难度有所不同。 主要的治理技术有: 1)水力方法,包括水体循环、换水法; 2)雨水综合回用; 3)化学处理,包括投杀藻剂、投加絮凝剂、投加除磷药剂; 4)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气浮、过滤; 5)生物处理,包括充氧、微生物法、生物种群法。 上述这种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性。选择控制和治理工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仔细分析成因。通常,景观水中有机污染和N、P问题都会存在,所以比较完善的方法包括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最常见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联用。三)工艺路线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适合本项目的处理工艺有三种:过滤、气浮、生物处理。

浅析风景园林与生态的设计理念

浅析风景园林与生态的设计理念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迅猛持续发展以及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许多城市环境大幅度恶化,市容市貌岌岌可危,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开始重视生态设计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设计是指设计过程中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开发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的设计形式。景观的生态设计是一种新式美学观念,也夹杂着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也隐含着自然与人类的协调发展关系。本文在总结生态设计基础上,主要分析景观生态设计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标签: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原则 20世纪70年代伊恩·伦诺克斯首次提出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学思想,设计和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理念由此诞生,生态环境和景观设计开始慢慢糅合,生态景观设计时代由此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更为广泛的建筑生态设计、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工业设计也产生了。本文将以生态景观设计为主展开论述。 一、生态景观设计 (一)生态景观设计比较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协调 将人与自然共生友好发展的生态理念内化于设计过程中,为的是设计者在构思时将人与自然看作整体生态系统,摒弃诸如“人类主导论”“自然决定论”,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最大限度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最小程度改造自然环境。 (二)当代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结合 进行景观设计时遵守的首要核心内容是要有生态学思维,正因为如此景观设计才会向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主要強调对过程进行组织并且要有条理,另一方面则偏重美和艺术方面的重现。此前设计师主要沉醉于美和形式以及文化里面,是生态设计理念将他们引向对大自然的关注,以及其他文化中人与自然方面的一些关注点,然而缺乏美感与文化内涵的生态决定论和生态设计唯一论都是一滩死水。1997年西蒙兹在自己的论作中重新阐释了景观设计者的工作,作为景观设计者的终生目标与理想就是助人为乐,让人类与城市建筑、环境以及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谐共存。 二、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特性 (一)城市化进程和自然生态的平衡统一 目前很多城市的景观设计建设中,有一些都背离了自然的规律。城市化是为了解决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美好途径,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配制资源,合理控制人类对生态资源的控制比例,也能给其他系统提供更多更好的拓展空间,这个平衡假如被破坏,人类本身生存空间将受到致命打击。

浅谈生态性景观设计方法

浅谈生态性景观设计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环境利用与改造的强度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水体、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导致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灾害等频频发生,自然、人为灾害愈演愈烈,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持续下降,给环境及生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得不反思自身的发展模式,探索科学的发展观。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实现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采取相应的生态策略削减生态赤字,达到生态平衡。通过城市生态资源的综合评价,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确保城市基本的生态安全。并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生态设计一词来源于如何对自然的物质与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循环并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社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需要。生态设计的概念产生之前,一般的表述为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环境净化等。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建筑师对房屋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的重新认识与控制利用途径;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以及农业生产者对于种植养殖对象的合理空间、时间结构的设计利用等,都属于生态设计的范畴。由于生态设计的多样性及方法同环境紧密结合联系在一起,国际上生态设计和国内关于生态设计及生态规划的相关原理,都结合了环境学、生态学及工程学的一些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演化。目前就有关的生态设计实践中及设计系统所应用的实例,阐述生态设计的几条基本原理。 一、尊重自然、整体优先的设计原则 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小地对原始自然环

人工湖生态建设与水质处理方法

人工湖生态建设及水质处理措施 近年来,在高档住宅区和大型公共绿地中配置人工湖的建设大量涌现,水景成为高档住宅和公共绿地中主要视点。但有些人工湖忽视水生态的建设,人工湖的生态自净能力脆弱,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甚至成为臭水汇集之地。用物理、化学法治理人工湖,只能暂时缓解水体的恶化程度。若用换水来改善水质状况,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者对生态工程措施治理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过理 论研究,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治理工程。但此类应用主要在大型的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治理,将其应用于小型人工湖治理的实例尚未见报道。因此在建设人工水景时应首先考虑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设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水生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并在水中添加微生物。有条件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促进水循环。 武汉地区已建成和拟建的人工湖,设计思路不同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水泥为底质,水泥驳岸,不设置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此类人工湖景观呆板,缺乏自然情趣,自净功能薄弱。一旦受到大量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易引发藻类大量繁殖,透明度下降,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形成污水

库。二是仿造天然湖泊,对人工湖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将水体的自然生态属性、水面的开阔奔放与大环境绿化的背景融为一体。湖以泥为底,并配置既有抗污吸污能力的环保型植物群落,又有模拟自然的观赏型植物群落。湖中适量放养具有净化功效的动植物,人为建立水生生态系统,抑制藻类的繁殖,在藻类大量繁殖前,设法不让其形成优势物种,因而控制产生富营养化。此类人工湖只要维持奠生态系统平衡,可防止水质恶化。 人工湖的生态设计实例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统一与微差、节奏与韵律、空间与尺度等美学原则和规划设计方法,结合地形、水面、绿化、空间层次的丰富变化,体现21世纪人与自然融合的人性化设计,是人工湖建设发展的趋势。设计原则为“内外呼应、收放结合、软硬协调、天人合一”,强调水面与绿色植物、雕塑小品以及人工建筑的有机结合。其中“天人合一”是指:人工湖景观生态设计应从人居环境质量出发,以人为本,合理划分功能区,在湖中和沿岸配置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既有抗污吸污能力较强的环保型群落,又有杀菌防病功能的保健型群落,更有模拟自然、情景交融的观赏型群落,体现出“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规划设计主题。如金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

人工湖水处理

简介 这里的人工湖一般是指人工挖掘出来的小型湖泊或水池,一般都对水体有景观要求,即人们希望湖水干净、清澈,呈现出良好的水面风景,所以人工湖也都是景观湖。 人工湖一般自身生态系统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差,不治理的情况下,水质很容易恶化。露天环境下地人工湖一般会出现三类不同性质的污染: (1)由于氮磷营养元素过多而导致的富营养化污染。表现为湖水发绿、出现大量蓝绿藻甚至水华; (2)有机污染物过多而导致的有机污染。表现为湖水污浊、缺氧、发黑有臭味; (3)颗粒状尘埃和树叶等固体异物过多而导致的杂质污染。表现为水中悬浮杂质过多、透明度低、影响观瞻。 每一种污染都会导致水质的恶化和景观的直接破坏,因此必须对三种类型的污染都采取对症下药式的治理措施,才能全面保护人工湖水不受破坏,水质情况良好。 人工湖水处理还是一个难题 对于人工湖水处理而言,最大难处是水量极大,几万吨水的人工湖比比皆是,城市的公园湖甚至有几十万吨水乃至几百万吨水。如果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厂或泳池水处理的方法,一般每吨水的治理投资在几百元至几千元,1万吨水就需要几百万,对于人工湖而言成本极大,客户难以承受。 因此,对于人工湖而言,既要解决技术上的大难题,又要大幅度地降低治理成本,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正因为如此,人工湖水处理还是一个难题,作为业主方,绝不能认为随便找个水处理公司都能治好,价钱越低越好。很多业主方抱着这种想法,结果钱也花了,想要的结果却没有,造成很大损失。 人工湖水处理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对近年来常用的人工湖水处理技术进行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人工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下面将对三个代分别介绍: 第一代 这一代是人工湖水处理的起步代,当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工湖不治理的情况下水质会恶化、发臭,严重影响水景观之后,一些技术人员便逐渐开始探索合适的技术进行治理。常用的技术大致有水泵循环、跌水、沙缸过滤、投撒化学药剂、增氧曝气等简单的方式,这些方

浅谈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浅谈园林绿化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该文阐述了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设计及今后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标签生态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1 我国生态园林的现状 1.1 植物造景存在的生态问题 植物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 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草坪的盲目使用一些公园布局大片娇贵的绿色草坪,而维护这些娇贵草坪的生长,首先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其次为使之不生杂草,要喷撒化学除草剂,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从生态效果来看,草坪无论在保持水土,还是制造氧气方面都大大低于相同投影面积的树木。 (2)绿篱花坛过度频繁设置人们在赞叹其绚烂多姿的时候,却也因大面积绿篱花坛的的使用侵占了人居环境,使得人的休闲空间、行道空间变得萎缩,这样的景观华而不实。 (3)洋花洋草泛滥,乡土草木难寻现在许多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花草树木已难见到,举目尽收的多是外来花草。1999年,我国进口草籽6500t,2002年增加到13500 t,年增速超过50%。这种洋花洋草一统天下的绿化格局,既难彰显地方特色,又增加了后期管理负担以及外来种入侵的危险性。 (4)树种单一,稳定性差目前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使用的落叶树种主要是法国梧桐,长江以南城市绿化树种多是香樟。由于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存在竞争和相互依存关系,若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生长不良,虫害发生概率高,群落稳定性下降,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难以展现。 (5)大树进城,利小弊大一些大城市为了加快本地绿化进程和景观美学效果,将山上的大树、老树搬进城里,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大树进城后,或因路途遥远,路上水分散失,成活率降低;或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死亡率较高。即使侥幸存活下来,老树生长高峰已过,进城后生长缓慢,起不到应有的生态效果,只能作为“古董树”观赏。 (6)追求形式美,缺乏科学内涵由于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形式美成了

常见景观水处理的技术和方法集合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景观水处理的技术和方法集合常见景观水处理的技术和方法集合景观水主要面临以下几种主要污染因素: 1、雨水地表径流所带来的地表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元素(地表雨水污染程度相当于生活污水); 2、大气降尘所带来的外来有机物和氮磷元素; 3、湖泊本身不断衍生死亡的生物群落积累而成的有机物等; 4、夏季高温时太阳暴晒导致蓝藻大量爆发。 景观水处理在我国是个新行业,真正产生需求只是最近 3-5 年的事,而且市场相对较小。 缺乏专业的治理公司和研究人员是该领域的痼疾,现在有一批新公司景观水处理领域,方法各种各样,效果差强人意。 有的是泳池水处理公司转行,用治理游泳池的过滤法来治理景观水;有的是科研机构参与,用水草、养鱼来治理;还有其他方法:投药法、投生物制剂法、生态基法、投虫法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众多杂乱无章的治理方法,只有经过大量实践验证成功的技术才可以相信。 成功案例越多,运行时间越长,就越值得信赖。 我国真正成功可行的景观水治理技术还很少,相反,大多数治理技术效果糟糕,或者仍处于探索试错阶段,甚至有些存在重大缺陷。 作为业主方或设计方的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理解露天景观水的 1/ 5

主要污染根源,考核某种治理方法是否对每个污染根源都能对症下药,都能有有效地应对方法,这样才能避免所选中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 常用的景观水处理技术 1、呼吸溶氧增加水体溶解氧、鲜化、活化模拟自然界的瀑布水流方式,根据氧转移原理提高含氧总量,在水流过程中降低液膜厚度,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增大气、液面的接触面积。 也就是说充分水流细分,增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在空气中充分曝气,使得水中富含溶解氧,同时水中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表面溢出。 因为氧化还原作用是水体净化的重要作用,水中的熔解氧可以与污染物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由此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根据水质检测,处理后水中的溶解氧保持着饱和状态,使水始终鲜化、活化 2、水力浮选去除水体中有机无机物质通过具有呼吸功能(即曝气)作用,使水体产生了大量泡沫。 产生泡沫的原因是水中的皂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充当起泡剂,也就是氮、磷、油脂、蛋白质、叶绿素和阴离子合成剂等。 当夹杂着泡沫的原水流到过滤层上时,由于泡沫比水轻,所以浮在水面以上,设备内部压力极小,滤层采用粒径较小、比较大的天然反复合滤料,泡沫不能通过下面滤层,只能浮在表面。 当泡沫越积越多时只能通过呼出管道排出,或者当滤罐反冲洗时,泡沫随着水流被冲走,此过程使水中发炮的各种有机无机物质得到较

浅谈风景园林的认识与要素

浅谈风景园林的认识与要素 ——专业导论课程小论文 风景园林,其英文释义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即景观建筑。景观,即指设计中的植物,也就是环境与自然的部分;相应的建筑,指的就是设计中的居所,即城市与人的部分。在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中,园林景观早已成为整个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风景园林的核心内容是对户外空间的营造,其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空间与形态营造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和风景园林学美学理论是风景园林学3大基础理论。它们分别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和美学为内核,广泛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而形成。同时,风景园林学又包括6个研究方向,分别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正是这些理论与研究方向的明确,才使风景园林这个学科逐年地壮大起来。 说到风景园林,必不可少的要了解其设计中的几点要素。由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会员诺曼K.布思所著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中写到,设计的第一要素便是地形。地形是自然赋予环境的第一层的外衣,其表现形式千奇百怪,论类型也多种多样。如何利用现有的地形,使之与实际的设计需求相结合,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并且最大程度底保留原有的地形风貌,往往是一项设计之中最最精华的部分。依山而立的茶室呈现出特有的层次感,蜿蜒于凹陷的小山丘之间的小路若隐若现,陡然垂直的石壁恰似一道围栏……许许多多的例子都说明了利用好地形不仅仅只是节约了改造地形的成本,更体现了自然与设计的结合。 既然是景观设计,那么久一定要有景才能观赏,这样一来,植物这一要素就自然地体现出来。在一项作品之中,植物的作用不仅仅只是观赏与绿化。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能够利用不同的植物特点,通过它们不同的形态,是植物在体现出特有空间感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划分区间的作用。例如在小径或楼梯两旁种植中等高度的灌木就可以很好地对区域进行划分,但又不至于阻碍了人们的视线。另外,植物的美还在于它有丰富多彩的颜色,生命在于色彩,没有色彩的作品,就算拥有再精妙的设计,也没有灵气。 除了地形与植物之外,风景园林的要素还有建筑物、铺装、水等。每一个要素都是一项设计之中的重点,只有把握好每一块的构思,才能使自然更好地与我们生活相结合,达到协调与统一,使自然与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完整的系统。 风景园林2班黄斯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