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内容提要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合法化阶段(1920一1970) 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至今)。鉴于国内英国哥特小说系统研究的稀缺状况,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背景加以仔细梳理,可以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个较高的研究起点,以避免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关键词英国哥说边缘化合法化多元化

“哥特小说”原本是一个受到严格历史限定和地域限定的名词,它专指1764一1820年的英国哥特小说。其上限是霍拉斯·沃波尔(H。二ewal州e) 《奥特朗托堡》(服。邸乙龙ofot乙a侧如,A肠thicsto理,1764)的问世,下限则是作为“终结者”出现的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通常,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恐怖和悬念,以阴暗古老的城堡或修道院为背景。然而,当现在人们谈论这个名词时,首先要谈的却是它那臭名昭著的不可定义性。“穿过20世纪晚期,现在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们对于滑不溜手的哥特文类边界所表现出的焦虑不断增长。”。哥特小说的内涵不断地在时限上和地域上越出自身的界限。当前研究界对英国哥特小说的范围较为认同的说法大致是:从广义上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复兴。第一次即18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史蒂芬生的《化身博士》等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第三次则是出34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斯蒂芬·金的《撒冷镇》为代表的一批当代恐怖小说。

哥特小说内涵膨胀的过程也正是哥特小说批评话语膨胀的过程,也可以说,正是批评话语膨胀的需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被搜罗进了哥特小说的研究领域。至今已历经了240余年发酵、膨胀的哥特小说批评最终爆炸成了一个狂欢场。这是个呈现出鲜明的阶段化特征的过程。

一、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

在18世纪末,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哥特”的那些小说还处于不同的小说类别名称之下,如“现代罗曼司”(modem。~ce)、“德国派, (theGerman schol)、“恐怖派” (thetermristschol),等等。②但对于这一类小说的批评和评价却已经开始了。

当时对哥特小说的反应和评价来自四类人群,即普通大众读者、书商、作家与职业文学评论者。不同的人群对它的反应不尽相同:它“在吸引读者方面所向披靡”,但“这个文类及其毫无独创性的模式却从未引起过知识界的尊重”,③在道德上也屡受抨击。虽然批评者把哥特小说“打发到大众娱乐的边缘地带”,但书商、读者和作家“却不断地发现哥特小说是个富于创造性潜力的领域”,④它成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最早的文学受益者和牺牲品。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后两类人的评价更值得探究。

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哥特小说的反应相当矛盾。他们一面对哥特小说口诛笔伐,表现出对它的轻视和敌意,如柯尔律治的哥特小说评论(1794一1798)、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撰写的序言(180)、拜伦勋爵的《英国吟游诗人与苏格兰评论者》(1809)等等;⑤一面又有意无意地将哥特式因素引人自己的创作,如:柯尔律治的《克里斯塔贝尔》(1797一18(X))和《古舟子咏》(1797-1798) 受哥特风格的影响显而易见,华兹华斯在《哥特故事断片》(1797)、《边民》中对哥特式主题和激情的嗜好无法遮盖,在拜伦的《曼弗雷德》和其他诗歌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僧侣》的痕迹,雪莱的文学生涯直接始于哥特小说,济慈创作的《伊莎贝拉》、《圣阿格妮斯节前夜》和《圣马克节前夜》简直就是以诗歌形式叙述的

哥特故事。这种矛盾的态度也许与诗人们对文学审美规律的敏感把握有关,柯尔律治曾说:“在文学的兴起和衰落之际,可怕的事物和超自然的事物总是能够抓住大众的口味。只有在人们处于欲望没有觉醒的迟钝状态和欲望已然枯竭时,才会需要最强有力的刺激物。”⑥

而在当时的文学史研究者笔下,对哥特小说及其作者的椰偷随处可见。如亨利·比尔斯在(l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史》(1899) 中,轻蔑地说沃波尔是“无聊鼠辈”。他那无可救药的肤浅,半吊子作风和没正经,使他所有的聪敏才思在遇到《奥特朗托堡》这样一个题目上时毫无用处。⑦

对哥特小说文学技巧方面的全面且正面的评价是从司各特开始的。他作为作家和评论家对沃波尔、拉德克利夫夫人、马图林等重要英国哥特小说家及其作品都发表过意见,在评论中他坦诚地赞美了这批作品的原创性,分析了恐惧感对于哥特小说的重要性,因此,有批评者称他成功地完成了为哥特小说争取“合法地位”的任务。[8]

另外,在这一阶段哥特小说美学的问题也已经开始得到关注。安娜·拉蒂西亚·艾金的一篇名为《论源于恐怖客体的愉悦》(1773) 的文章,认为《奥特朗托堡》运用了一种“恐怖加惊奇”的“混合型恐怖”,是“一次适合于哥特罗曼式文类的、勇敢的现代尝试”;该文还指出,恐怖读物的阅读经验不同于真正被吓住的经验,前者可以引发一种愉悦的感觉,后者则不能。“激情和幻想共同作用”,可以“将灵魂提升到最兴奋的状态”。⑨这显然是受伯克崇高论(Bu人eansublime)影响的结果。

总体来看,虽然这一时期主流知识界大多采取道德的、宗教的标准,对哥特小说主要持贬抑的、挞伐的态度,但读者和作家却从中发现了新鲜的审美特征。

二、合法化阶段(1920一1970)

1290年代到1907年代,是批评者试图使哥特小说批评不断趋向合法化的时期。这一合法化进程首先体现在哥特小说批评为建构和重新评价哥特小说这一文类所进行的努力上。

虽然“哥特小说”这一名称最早得名于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一个哥特式故事》,但真正把它作为一种描述性的写作类别名称,则得力于20世纪的文学批评实践。大量资料证明,文学评论界在20世纪20、30年代对于18世纪末期小说又重新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最早是1921年伊迪斯·伯克海德(EdithBi政head)的《恐怖传奇》(振几花ofTeITor:Astudr of‘he肠thicRomance ,1921),从圣经故事开始,对哥特罗曼司在英国和美国的发展史进行了简单的追溯。埃诺·雷罗(EinoRailo) 的《闹鬼的城堡》(加Hau吹dCastle:ASt砚以了ofthe肠thicRomance ,1927),对哥特小说所进行的描述则是通过主题和背景的分类研究完成的。J.M.5.汤普金斯(J.M.5.TomPkins)在其(l70一180 的英国通俗小说》(服彻耐ar刀动犯linE咭landI770一1800,1932)一文中,对1770至180这50年间英国哥特小说的历史语境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展示。尤为突出的是,她从小说形式发展史的角度描述并分析了哥特小说的情节机制的必要性。蒙塔古·萨默斯(Montaguesulune。)的论著《哥特探索》(加肠认icoues:,1938) 给人的总体印象不过是一本包罗了许多甚至已经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的哥特小说的详尽书目,但其独特之处在于,他将哥特小说与政治术语联系起来,一反前人对它的“通俗文学”的评价,认为它从文学形态上来看,是彻头彻尾的保守主义,并将其称为“文学的贵族”;.而洛夫克拉夫特(肠vec呱)的(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5咐”Tnatu心HoITorinLiterature,1927),作为一部出自作家笔下的论著,

虽然不如前几部那样学术味浓厚,但著者却凭借自身作为一位恐怖小说作者的敏感,除了对英美和欧洲大陆的哥特小说创作状况进行了梳理以外,还将哥特传统延伸到了19世纪末柯南·道尔、威尔斯、史蒂文森、勃朗特姐妹等人的相关作品。可以说,正是这一批研究成果首先认识到了此类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大意义,并为它们贴上了“哥特式”的标签,从而为日后哥特小说作为具有整体性特点的类属研究做好了铺垫,虽然在他们这里,对文本和文本的深层意义的深人分析尚未真正开始。

其次,合法化进程还体现在精神分析作为一种科学的批评手段对哥特小说研究的正式介36人,这使得哥特小说批评开始摆脱早期印象式批评的粗枝大叶和主观随意,并赋予了研究对象以意义上的深度。诚如瓦尔马所言,“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超现实主义重新发现了哥特小说的价值”。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极大地启发了哥特小说批评。1917年,弗洛伊德在其同名论文中对“诡异”(the uncanny)。这一本应属于美学领域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探讨,并通过它直接对哥特小说的恐怖效果的心理根源进行了考察。他主要以霍夫曼的哥特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双重人格”主题为例,再辅以谢林关于“unhei耐ich”一词的词源学意义上的解释,证明了“内心深处感到熟悉的,遭到压抑而后又从压抑中回归’,。的东西是令人感到诡异的。之后,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安德烈·布勒东(And沈Breton)受其启发,在其名为《超现实主义的领域而非新领域》(几而tsNotFront纪rsofsurTealis。,1938) 的文章中,运用精神分析的术语,将哥特小说中的紧张焦虑解释为爱欲(EIDs )和“死本能”(neathlnstinct)之间的矛盾挣扎。

上述批评成果主要产生在20一30年代。由于哥特小说模式雷同而在文本形式上乏善可陈,因此无法为新批评的实践者们提供合适的精彩材料,其后的30余年,基本上是哥特小说研究的一个间歇期。瓦尔马(DevendoP.v。)的《哥特烈焰》(珑肠thicFlame,1957) 是其间硕果仅存的一部论著,它基本上是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并没有提出更多新的观点。

三、多元化阶段 (1970至今)

179 0年代至今哥特小说批评摆脱了新批评的束缚,其触角开始全方位伸展。乔纳森·卡勒曾说,文学批评大约自1970年代开始“运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话语:语言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哥特小说的批评家们通过运用上述各种手段,重新审视处于社会、历史、文化、性别等种种语境之中的哥特小说,从而使哥特小说摆脱了边缘文类的地位,进人了主流学术批评的中心视野。因此可以说,这是哥特小说批评的视角多元化阶段。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的研究做个大致的归类。

第一类是对哥特小说的哲学一美学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了批评者对这一问题兴趣的回归。但也许是由于弗洛伊德向哥特美学领域的涉足,哥特美学从此与精神分析就有了牵扯不清的联系。特里·赫勒(Terry Heler)的《恐怖的喜悦》(THE Delights of Teror: An Aesthetics of the Tale of Terror,1987)以伊瑟尔的读者关系理论和英伽登的现象学开始,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结束,探讨了哥特小说、乃至恐怖小说的阅读效果。安德鲁·斯密斯(Andrew Smith)的(哥特激进主义:19世纪的文学、哲学与心理分析》(Gothic Radicalism,2000)分析了伯克的“崇高”与弗洛伊德的“诡异”在哥特话语中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而人的主体性又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表现。在哥特小说研究中,美学和精神分析学所表现出的紧密交织状态,让我们甚至无法明确区分这些

研究的归属。对这一现象,维杰·米什拉在《哥特式崇高》中解释道:“这大体上是由于文学哥特将一种形而上转换成了一种心理学。

第二类是在前一阶段就已经得到重视的精神分析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将哥特小说作为一种幻想文学,认为它展示了受到现代文化压抑的欲望。诚如庞特所言,“对精神分析批评而言,哥特小说已被证明是天赐之物,而且其原因也不难理解”。。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哥特小说研究中,单纯的精神分析批评的成果并不多。

一方面,精神分析学说继续被有意识地用来强调哥特小说对时间和地点的超越,以及对历史观念和政治观念的超越。如:马多夫以刘易斯的《僧侣》为例,指出“哥特小说对残暴行为的描写实际上描绘的是被压抑的灵魂,与时间或地点无关”,它表现了“潜意识的强大生命”。帕特里克·戴将哥特小说视为对“特定历史观念的拒绝”,并认为该文类“通过??将历史和地理(的因素)转换为幻想的某些组成部分竺,“确证了梦幻的作用并使其形式化”,是存在于历史之外的“一个永恒的真实”。。对安·豪厄斯而言,哥特小说“将目光从现时和此在移开,并移人过去或遥远的国度”。

另一方面,不少批评者将精神分析批评与历史、政治、美学等批评视角结合起来。例如,鉴于““被压抑者的回归’(return of the repressed)或先前被意识所排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是哥特叙事作品的根本推动力”。这样一个基本共识,瓦尔丁·克莱门茨结合文本及其历史语境,对几部重要的哥特小说的具体恐怖根源进行了探究。玛吉·基尔戈曾说:“精神分析学运用其关于潜在现实的理论,通过将哥特小说视为对一直为习惯、自觉意志、以及个体或社会的压抑力量所掩埋的个体或其文化的私密生活的揭露,帮助它获得了一种新的‘深刻性’。”。之所以强调其“新”,就是因为它对文学外部社会因素的重新重视。

另外,随着精神分析批评方面本身的发展,批评者们开始了将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引人哥特小说批评的尝试。如姆拉登·多拉在《拉康与诡异》中,以(弗兰肯斯坦》为例,将弗洛伊德的作为“死亡的预兆”出现的“另一个自我”—即那个怪物—解释为拉康所谓“实在” (the red)在“想象” (the imaginary)中的在场所引发的焦虑症状。

第三类则是意识形态研究,即将哥特小说读解为某种政治一意识形态的神话。当然批评者的政治立场不同,其批评对象被剖示出来的政治意义也不同。

立场之一,也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将哥特小说读解为性别政治文本的观点。早前伯克海德和雷罗在描述哥特小说时就已引人了性别的观念。伯克海德称沃波尔为哥特小说之父,.而拉德克利夫则是“将哥特传奇从其早期的死亡状态中解救出来”并养育了它的母亲。.同样地,雷罗也将沃波尔比作是哥特小说文类的父亲,尽管这位父亲在没有确认作品获得成功之前,“试图隐瞒他的父亲身份”。不同的是,他认为克拉拉·里芙(clara Reeve )才是那个“在沃波尔的框架中??注入最初的女性感受力的活力因素”的人。而拉德克利夫,在他的眼中,则被认定是由沃波尔和里芙所分别代表的男性原则和女性原则的混合体。这些论述成为后来的哥特小说性别批评的滥觞。

哥特小说对于女性主义批评似乎有着天生的吸引力。70年代,女性主义在崛起之初,就把哥特小说作为一个重要的批评对象。如埃伦·莫尔的《文学女性》,其突出之处在于她提出了在哥特小说作家中存在一个女作家的序列,其中包括玛丽·雪莱、夏洛蒂·勃朗特、麦卡勒斯等,并且明确指出“女性哥特”是哥特小说中的一个独特亚类,它表达了女性自己的·恐惧。她认为玛丽·雪莱在《弗兰

肯斯坦》描绘了男性对“新生命的厌恶”,小说中充满了“围绕着出生及其后果的、关于罪行、恐惧和逃跑的戏剧性事件”。函(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则指出《简·爱》表达了“通过有策略的对自我、艺术和社会的重新界定,来对抗社会和文学的束缚,以求获得自由的女性欲望”。另外,像P.M.斯巴克、伊莱恩·肖瓦尔特、贝蒂·罗伯兹、安妮·杜迪等,都集中讨论了哥特小说中的一组标志性意象—受困与逃脱,并指出它们是对狭隘的社会、性和作者角色中所存在的、突出的女性问题的有针对性的描述。。此间,此类批评的范围还仅限于女性作家的哥特小说创作,其主要意图集中在构建女性身份,以及确立属于女性作家读者群并远离38主流男性传统的文学边界。

80年代末以后,女性主义哥特小说批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女性主义批评者们也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社会的、历史的多重视角。例如,M.A.玛茜在《以爱的名义:妇女、受虐狂,与哥特小说》中将女性身份与精神分析学中的受虐狂概念联系在一起。她强调,女性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不是一种自然天生的情感状态,女性成为受虐狂,是“长期的、各种成功的文化训练的结果”。她还认为,“只要造成受虐狂的精神创作仍然存在—只要西方文化的性别定位依然存在----哥特小说就会一直存在。”A.L.霍维勒在《哥特女性主义:从夏洛特·史密斯到勃朗特姐妹的女性职业化》中将传统女性批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相结合,指出哥特小说作为文本,其内在意图更多的是教女性如何拥有得体的女性气质,而不是反映女性的经历。因为哥特小说中的女主角伪装成腐朽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无可指摘的受害者的同时,又运用消极一挑衅和受虐狂的策略来达到战胜男权制度的目的。这种“通过伪装和展示弱点”的策略和意识形态,即为霍维勒

所说的“哥特女性主义”。.另一方面,批评者们在关注女作家创作的同时,也将批评触角伸’向男性作家,如塔马·赫勒的《死亡的秘密:威尔基·科林斯和女性哥特》将视线移到了女性作家创作以外的领域。她分析了这位男性作家如何运用“女性哥特”来“创作关于维多利亚文化中权力和权威的—文学的、家庭的、政治的—形式的叙事作品’,。。她提出,女性哥特本身,是运用疏离和浪漫主义陌生化的技巧对家庭生活和家庭的揭露而非认可,即通过哥特形式中熟悉的家庭生活情形,使我们了解家是一座牢狱:在其中,无助的女性任凭男性家长权威的摆布。艾莉森·米尔班克(习isonMilbank) 的《属于房子的女儿们:维多利亚时期的哥特小说模式》(Daughter of the House,1992) 也分析了男作家对女性哥特小说模式的移用问题。

与此同时,哥特小说中的男性问题也日益得到关注。继克拉夫特、哈格蒂等人对哥特文本中的男同性恋问题进行了探讨之后,。辛迪·亨德肖特的《男性气质中的兽性与哥特小说》将讨论的焦点放在了哥特小说文本对异性恋男子气是如何处理和表现的问题上。她发现,在哥特小说中男性缺乏男子气的意象的反复出现,解构了作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一个特殊层面的、稳定而完整的异性恋男性气质的概念。200年安德鲁·史密斯的最新力作(维多利亚时期的魔鬼:医学、男子气与世纪末哥特小说》出版。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小说文本以及当时的医学、性学文献的细读,进一步考察了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性与“疾病、衰退和性欲倒错”发生联系的渐进过程。

立场之二,是将哥特小说作为阶级政治的文本来进行解读。批评者发觉资产阶级与哥特小说的几乎同时兴起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罗纳德·鲍尔森用政治术语对哥特小说中的传统因素进行了解码。他这样写道:“到《尤多弗的秘密》出版时(1794),城堡、监狱、暴君和敏感的年轻姑娘所表达的意义就不可能再单纯了:

通过法国的事件(法国大革命—作者注),他们都已经变得意义深奥微妙。戴维·庞特则是从整体上把哥特小说读解为一个“物质主义”的文类,一种出现于“当中产阶级??开始试图去理解他们自身上升的历史状况”的阶段的分析性文学。在庞特看来,哥特作品迫切地暴露了处于工业化和社会急速变化的时期的中产阶级,对于他们支配权性质的恐惧和焦虑,回归到家世、继承以及财产的变更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以偏执狂、控制和非正义为主要母题,以理解费解之事、禁忌和非理性为主要任务的文学作品得以出现,是无需讶异的。”。这显然是庞特天才地将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融会贯通的结果。特里·洛维尔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在激进与保守之间的优柔寡断,暴露了隐藏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内部的冲突,以及道德与美学、工作与愉悦之间的冲突。.而克里斯·鲍迪克的《在弗兰肯斯坦的阴影之下:神话、畸形与19世纪创作》(1987) 则探讨了这一具体文本中的弗兰肯斯坦神话是如何成为现代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恐慌的真正原因”的。

立场之三,是将哥特小说视为后殖民主义政治的文本。不少研究者指出,英国哥特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表现了英国本土对帝国扩张和种族多样化—更直接地说,是对这二者所可能引起的种族纯洁性的丧失以及自然和理性边界的崩溃—的恐俱、焦虑以及对“种族的他者”的排斥的表现。帕特里克·布兰特林格在哥特小说中圈出了“帝国哥特”。这一亚类,之后,H.L.马尔乔又有了“种族哥特”的提法。他认为“种族的哥特化和哥特小说的种族化”。的进程是同一的,19世纪的哥特小说与种族话语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问世之后,当时的英国文化政治界人士常常借其中的怪物之名暗指“国外的、野蛮的非白种人”。2003年安德鲁·史密斯与威廉姆·休伊斯合编的一本论文集《帝国与哥特小说:类别的政治》值得一提,尽管集子里的文章不仅涉及英国的,还涉及后殖民主义话语置嚎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哥特小说。在该书导论中,编者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哥特小说研究合流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二者共同的兴趣在于“挑战启蒙的理性观念”。理性主义根据文明人中心论建构起来的种族等级为殖民主义话语提供了支撑。

第四类是运用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方法对哥特小说历史语境的复原和重新考察。近年来,随着新历史主义观念本身的渐人人心,不少哥特小说研究者意识到:“哥特小说批评已经抛弃了对其对象的历史把握,倾向于根据其自己政治‘颠覆’的智性目的—来重塑哥特小说??它在一再地无视哥特小说明显的时空、地理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指涉的同时,建构起他们所设想的潜在恐惧、欲望和‘革命’冲动的日益不合理的模式,错误地将哥特小说想象成反现实主义的‘幻想’或梦幻作品。,,.因此,前文中所提到的许多批评者在运用自己的独特批评视角的同时,仍然不约而同地关注历史语境的问题,将新历史主义的方法与自己的批评方法相结合,以弥补研究的片面性。最为令人注目的是,安德鲁·史密斯在其论著中对许多19世纪关于梅毒的医学文献进行了细读。然而,‘更有一部分学者竭力摧扬哥特小说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非得将哥特小说完全还原人其所产生的历史语境,否则便不能揭示出哥特小说的真正内涵。

例如,维克多·塞奇 (ivotorsaeg)在他的《清教传统中的恐怖小说》(Horror Fiction in the Protestant Tradition,1988,)中,在强烈地反对弗洛伊德及其理论方法的同时坚决主张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并进而提出:虽然法国大革命对哥特小说来说意义重大,但相比之下,光荣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和清教正统观念的形成更为重要,因为实际上后者是哥特传统中的所有主要象征的源

泉,而这也正是之前的哥特小说研究大都忽略了的重要宗教因素。(l750— 1820年的哥特创作:一种系谱学》的著者罗伯特·迈尔斯虽然借用了米歇尔·福柯的“系谱学”框架、巴赫金和解构主义的方法,但他仍然认为这样的理论视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理论方法总是处于通过回顾性的阅读使哥特小说去历史化的危险之中。你可能发觉自己面对的仅仅是带有加世纪特征的幽灵,而没有证据显示它是18 世纪晚期的”。因此,在探讨哥特小说中的人物主体问题的时候,他尝试将这个问题重新置人哥特小说产生时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中去加以考察,了解人的主体性在早期英国哥特小说创作史中曲折变化。詹姆斯·瓦特将“哥特小说置于18世纪后半期罗曼司复兴的语境中”,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哥特小说与当时其他小说形式之间的某些联系??”.再如马克曼·埃利斯的《哥特小说史》,并不如其书名所表示的那样是一部关于哥特小说的历史,“历史在这里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要求读者思考观念和语言的易变性??要求读者不仅思考(哥特)小说意味着什么,还要思考这个意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以及如何演变的”。

上述可见,此期众多研究方法的碰撞和融合使得哥特小说的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起来。文章的最后,借用朱利安·沃尔弗利的一个比喻,即哥特小说就像一具死于1820年代、但又不断还魂的“僵尸”,描述哥特小说研究的发展轨迹:曾几何时备受冷落的边缘研究领域,却借着精神分析和文化研究的东风一再地由衰落而复苏,并最终登上了中心舞台。反之,如果想让它避免随着文化研究潮流之后的某个转向而衰落的命运,那还需要在其内部寻求新的理论增长点。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一种另类文学模式。基本的哥特文学要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哥特式文学流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拥有众多读者,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将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哥特文学与中国文化和哥特文学的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哥特文学,理解哥特文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哥特文学的起源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的《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在伦敦的匿名出版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当年霍勒斯?沃波尔在《奥特兰托城堡》的副标题中加上“哥特式”一词。从此以后这一融合有“古代传奇”与“现代传奇”色彩的新型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自此,哥特文学不仅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顺理成章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学创作。 从文学史上来看,哥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是英国文艺

复兴时期的戏剧。这一时期英国的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加的影响,戏剧创作中充满了复仇、阴谋、暴力、凶杀、鬼魂出没等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 18世纪是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代的岁月。在这一时期,人们的观念从保守怀旧开始逐步向注重个人发展方向转变;妇女的行为在受到严格规的同时,开始有机会阅读与创作;在理性为主导的前提下,感性审美趣味开始堂皇登场……在这样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背景下,哥特文学以一种既反映矛盾又充满矛盾的姿态登上了文学史的舞台。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十八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在这样的情势下,哥特文学就作为一种挑战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尖锐武器应时而生。 到了1840年左右,英国哥特小说由于廉价作者的过度饱和及为迎合广大读者而仓促而作的低质量作品的问世而

哥特小说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c13646386.html, 哥特小说文化 作者:齐征阳 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2期 “哥特”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的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该部落以野蛮彪悍,嗜杀成性而著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一种为他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曾流行于12-15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教堂或修道院高高耸起的尖顶,阴森幽暗的内部,厚重的墙垣,狭窄的窗户,斑斓的玻璃,还有隐蔽的地道和地下藏尸所等。现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哥特建筑。后来,哥特风格也在非宗教建筑中广泛流传开来。同时,哥特一词也就逐渐被赋予野蛮的,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天主教的,迷信的,甚至东方的等多种涵义。现代读者一般把它理解为“反古典主义”和“中世纪的”意思。 而哥特小说,简言之,即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流行,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为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是因为其开山之作,霍勒斯·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的故事”。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中世纪城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城堡现任统治者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曾以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会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于伊莎贝拉成婚,但在婚礼即将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大的头盔砸死。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与儿子的未婚妻伊莎贝拉成婚。伊莎贝拉不从并在神秘男子西奥多的帮助下逃出城堡。曼弗雷德穷追不舍并错杀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预言实现,西奥多表明身份为城堡真正主人阿方索的后代,奥特朗托城堡墙倒屋塌,曼弗雷德遭到了惩罚。西奥多继承君位与伊莎贝拉成婚。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曲折,而且还有神秘的预言,抖动的头盔,流鼻血的石像等超自然现象。《奥特朗托城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早期的哥特小说的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虽然哥特小说存在和流行的时间比较短,但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哥特作家和优秀的作 品。例如,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1818) (又译《科学怪人》)等。这些哥特作品共同的特征是在写 作内容上,大肆描写恐怖,怪诞,神秘,暴力,邪恶,乱伦,凶杀等极端事件与非理性内容,并时常伴随鬼怪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由于故事内容充满想象,情节离奇,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因此哥特小说又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与18世纪末英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文坛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和理性精神,要求小说创作要面对客观世界,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力求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理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读者除了希望现实能在故事中得到反映之外,同样也渴求从超现实的故事中获得愉悦的调节。作为对古典主义的反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内容提要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合法化阶段(1920一1970) 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至今)。鉴于国内英国哥特小说系统研究的稀缺状况,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背景加以仔细梳理,可以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个较高的研究起点,以避免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关键词英国哥说边缘化合法化多元化 “哥特小说”原本是一个受到严格历史限定和地域限定的名词,它专指1764一1820年的英国哥特小说。其上限是霍拉斯·沃波尔(H。二ewal州e) 《奥特朗托堡》(服。邸乙龙ofot乙a侧如,A肠thicsto理,1764)的问世,下限则是作为“终结者”出现的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通常,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恐怖和悬念,以阴暗古老的城堡或修道院为背景。然而,当现在人们谈论这个名词时,首先要谈的却是它那臭名昭著的不可定义性。“穿过20世纪晚期,现在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们对于滑不溜手的哥特文类边界所表现出的焦虑不断增长。”。哥特小说的内涵不断地在时限上和地域上越出自身的界限。当前研究界对英国哥特小说的范围较为认同的说法大致是:从广义上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复兴。第一次即18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史蒂芬生的《化身博士》等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第三次则是出34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斯蒂芬·金的《撒冷镇》为代表的一批当代恐怖小说。 哥特小说内涵膨胀的过程也正是哥特小说批评话语膨胀的过程,也可以说,正是批评话语膨胀的需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被搜罗进了哥特小说的研究领域。至今已历经了240余年发酵、膨胀的哥特小说批评最终爆炸成了一个狂欢场。这是个呈现出鲜明的阶段化特征的过程。 一、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 在18世纪末,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哥特”的那些小说还处于不同的小说类别名称之下,如“现代罗曼司”(modem。~ce)、“德国派, (theGerman schol)、“恐怖派” (thetermristschol),等等。②但对于这一类小说的批评和评价却已经开始了。 当时对哥特小说的反应和评价来自四类人群,即普通大众读者、书商、作家与职业文学评论者。不同的人群对它的反应不尽相同:它“在吸引读者方面所向披靡”,但“这个文类及其毫无独创性的模式却从未引起过知识界的尊重”,③在道德上也屡受抨击。虽然批评者把哥特小说“打发到大众娱乐的边缘地带”,但书商、读者和作家“却不断地发现哥特小说是个富于创造性潜力的领域”,④它成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最早的文学受益者和牺牲品。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后两类人的评价更值得探究。 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哥特小说的反应相当矛盾。他们一面对哥特小说口诛笔伐,表现出对它的轻视和敌意,如柯尔律治的哥特小说评论(1794一1798)、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撰写的序言(180)、拜伦勋爵的《英国吟游诗人与苏格兰评论者》(1809)等等;⑤一面又有意无意地将哥特式因素引人自己的创作,如:柯尔律治的《克里斯塔贝尔》(1797一18(X))和《古舟子咏》(1797-1798) 受哥特风格的影响显而易见,华兹华斯在《哥特故事断片》(1797)、《边民》中对哥特式主题和激情的嗜好无法遮盖,在拜伦的《曼弗雷德》和其他诗歌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僧侣》的痕迹,雪莱的文学生涯直接始于哥特小说,济慈创作的《伊莎贝拉》、《圣阿格妮斯节前夜》和《圣马克节前夜》简直就是以诗歌形式叙述的

《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的影响

【摘要】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现实主义及科学幻想的要素,进入到哥特小说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哥特;创新;科学幻想;新阶段 玛丽·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上半期著名女作家,浪漫主义派的著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个妻子。她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哲学家、小说家威廉·戈德温和著名女权运动家玛丽·戈德温的女儿。她于1814年随同雪莱前往欧洲大陆,并于1816年与雪莱结婚。婚后雪莱夫妇常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散文家、诗人利·亨特等人交往。在拜伦的建议下,玛丽·雪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于1818年正式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或称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此后《弗兰肯斯坦》不断地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此外还为英语添加了 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 一、《弗兰肯斯坦》的背景介绍 在这部小说中,玛丽·雪莱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恐怖气氛的世界。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歧视时,他感到非常失望。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企图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同归于尽。 作为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一书在哥特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北欧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到了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黑色浪漫主义”。它所谓的“黑”,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极力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思想上,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尤其是道德上的探索。哥特小说通常是以古堡、废墟以及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尤其是中世纪,这也成了这类故事衍生的经典时代;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字眼,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只能用幻觉和臆想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而恐怖,充满悬念。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哥特小说,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是关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令人恐怖的情感氛围;幽暗、危机丛生的自然环境;一位温柔、脆弱的女主角和一个恶棍则成为哥特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的五个传统特征。 二、《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发展方向的影响 长久以来,由于《弗兰肯斯坦》中所表现出来的阴森、神秘、恐怖的气氛以及充满凶杀、暴力和悬念的情节,它一直都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但同时《弗兰肯斯坦》又被看作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注。对于它究竟是哥特小说的代表还是科幻小说的先驱,文学评论界一直众说纷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弗兰肯斯坦》一书既充满了传统哥特小说的基本特征,又通过注入新的因素从而改变了哥特小说的发展方向呢? 玛丽·雪莱深受传统哥特小说的影响,《弗兰肯斯坦》一书就是这种影响力的结果。小说根植

论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

论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因子 哥特(goth)本是用来指中世纪建筑(哥特式建筑)和艺术(哥特式艺术)的具有贬义的词。与新哥特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类似,作为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个特色鲜明派别,哥特小说(gothic novel)也是赞美人类从极端情感中得到的乐趣及至高哲学来对抗理性及既定的逻辑方式,其显著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以及家族诅咒等。也因此,哥特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被后来的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贩卖神秘的赝制品。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埃文斯爵士甚至将其归入格调不高、非主流的情节小说。① 然而,纵观英美文学发展的脉络,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广泛而持久的哥特因子,有学者甚至将其誉为欧洲文学的第三源头。如艾米莉•勃朗特就在《呼啸山庄》中运用了大量的哥特式艺术手法来烘托主题、构造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境、揭示人物的心理冲突,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哥特因子也相当明显。在《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不仅有阴森的城堡、寂静的黑夜,还出现了谋杀、鬼魂和凶兆等恐怖场面。此外,雪莱的诗歌、福克纳的小说等众多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都能找到不少哥特因子,并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也因此,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特式小说这一批评式术语涵盖了大量的反常性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自然力和超自然力的聚合与冲突。这类小说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进入繁荣期,它的影响的余波,它的耸人听闻的手法的重要方面,从勃朗特到狄更斯时期直至当代的英语文学,可以连续的被感受到。② 一哥特式场景:在封闭场所中渲染神秘诡异 哥特(goth)一词来自日尔曼民族一个部落的名称。意大利人法萨里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③所以,早期哥特小说在静态场景氛围的营造上往往选择与哥特式古堡相联,地点多为幽闭的城堡、地牢、修道院等封闭式场所。 沿袭这一传统,为了使作品的氛围更加神秘诡异,后来的诸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喜欢将故事发生地设定为典型的哥特式场景。如世界名著《呼啸山庄》虽然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由遥远的中世纪切换到了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时代,但为了烘托出一种令读者着迷的诡异气氛,并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进行铺垫,呼啸山庄被作者描写成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墙壁内,两边墙脚用凸出的大石头保护着,大门周围留着古里古怪的石刻,还刻着1500这样一个年份。山庄的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晦暗的荒原,山庄里面则由于缺少光线而昏暗、阴森。 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埃德加•爱伦•坡,也将其名著《厄舍屋的倒塌》的故事发生地点精心地选定在古老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厄舍屋:那是一座孤零零的房屋,惨白凄凉的墙壁,像茫然无神的眼睛似的窗户,长满细小菌类的外墙,阴森可怖,有着哥特式大厅拱门和幽暗曲折的回廊,暗淡的壁毯,乌木般漆黑的地板,鬼影憧憧似的甲胄之类的战利品&&而主人公厄舍的房间更是神秘诡异,四壁挂着黑色帘子,家具又古老又破残。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式场景已经成为营造神秘氛围不可或缺的元素。直至今日,这一特征也非常明显。如风靡全球并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中,那座古老巨大的城堡就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和依托:城堡的位置神秘难测,其内部布满玄机,如曲折幽暗的楼梯、幽深的长廊、鬼魂出没的地下室等等。事实上,小说中的很多故事也发生在古老的城堡或者废墟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开篇就描写了曾经是方圆几英里之内最宽敞、最气派如今却潮湿荒凉,常年无人居住、破败不堪的里德尔府以及在半个世纪前发生在这座老房子中的一件流传至今、真相不明、离奇而可怕的事:五十年前,里德尔府还是管理有方、

哥特文学的发展

“哥特”小说诞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由于“哥特”小说的手法具有特殊的震撼力,并大量用于创作以安排情节,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效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影响和吸引了后来的一大批作家。于是,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哥特” (Goth)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浪潮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其中,彪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同历史上许多被先进文明征服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的同化了,很快失去了他的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消失了。但是,英勇善战的哥特人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的心目中始终留下无比的伤痛,其创伤和那种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无法随之消失的。 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出了“哥特”一词,用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恐怖的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是过去时的,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霍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出人意料的成功,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了副标题“一个哥特的故事”(A Gothic Story)。后来这种小说就被命名为哥特小说。 《奥特朗托城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乌多夫堡之谜》、《意大利人》、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以及其他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世,哥特小说不仅作为一种小说题材在英国无可争辩的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深刻的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文学的创作。 两百多年以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比如英国的司各特、科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蒂姐妹、康拉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以及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抚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

英国文学哥特式小说

Gothic is a term originally refers to aGermanic tribe living in northern Europe in third CenturyAfter the West Rome empire was perished,the Italian used the term to refer to the medieval Gothic style of architec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became a name of new novel.This kind of novel often use medieval castles or temples as backgrounds to describe murder or persecution. The atmosphere of the Novel is often gloomy and strained, filled with madness,violence, superstition and the spirit of vengeance. The Gothic novel had a wide influence in British literature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many writers. In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 decorated the Gothic form with a realistic content and dramatic emotion.And with its breaktaking power,the novel demostrated female’s rebellion against patriarchy 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equaility between man and women. The novel had surpassed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tradition of Victorian age and achieve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Extensive use of the Gothic style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ror, mystery and supernatural. From the very beginning,Jane Eyre demostrated a typical gothic atmosphere. Jane was clapped in a ghastly red house where her uncle died by her cruel aunt .Putting in a room like this, of course she would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 Then, Jane was sent to Lowood school.Not only was this school harsh but also the living conditions extremely bad so that many orphans were infected with typhoid and malaria and died.Jane's friend Helen Burns died in her very arms. This environment often gave Jane a feeling of the terror of death. After her graduation from Lowoodschool, Jane became a governess and came to Thornfield .It was an old castle and its typical Gothic environment fashioned an atmosphere of terror and mysterious. Firstly the strange laughter in the attic ,then Rochester’s room caught fire in the middle of a night, and Mason’s brother was badly bitten in the midnight , all of which makes Jane feels the gloomy and horror of Thornfield.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Rochester in the novel also has a Gothic style. Rochester is not handsome: he was of medium height, broad chest,black face , thick eyebrows with a broad forehead.In the first place,Jane thought Rochester is a mysterious, cold, harsh man, too profound to be understood. Charlotte’s description of Rochester accord with Gothic style.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内容提要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 、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充满悬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被称为 “黑色浪漫主义”,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哥特小说 黑色浪漫主义 壮美 恐惧感 道德探索 尽管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 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G 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据笔者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 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哥特”(G oth )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从公元3世纪 ? 09?

自我_欲望与叛逆_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

自我、欲望与叛逆 ———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 苏耕欣 内容提要 英国哥特小说中的恶棍与中产阶级作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是文学批评界久论不衰的话题。正面主人公以及同他(她)水火不容的恶棍代表18世纪中产阶级人格的公私两面。正面主人公表达的是这个新生阶级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等理想的追求,而恶棍们则是其非法欲望与原始冲动的一种投射。从精神分析法角度看,正面主人公是中产阶级的超我,而恶棍是其本我。哥特小说作者则利用恶棍之言行表达相当有限的反抗与叛逆欲望。 关键词 哥特小说 中产阶级 自我 潜意识 看过英国18、19世纪哥特小说的人,都会对此类作品中正反人物对比之鲜明、冲突之激烈印象深刻。《德古拉》中狰狞、残暴与冷酷的老吸血鬼同柔弱善感的女主人公迷娜和露茜不仅是水火不容的仇敌,也是道德、美学与性情上的两极。然而,这种对立的表象也掩盖着统一的成分;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甚至存在一种互相映照的关系。哥特小说的正反人物实际上代表18、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我中的正负两个方面。 中产阶级的“超我”与“本我” 在情节上,恶棍与正面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哥特小说的主要线索。这些矛盾有的涉及具体而实际的利益,有的则与阶级、时代和意识形态有关。哥特小说的反面人物,即所谓哥特恶棍,大部分是封建贵族或封建时代位高权重的人物,而正面主人公则大多带有浓厚的近代中产阶级的特征。他们同现于一个故事, 体现的是哥特小说富于想象的特征。《尤多尔佛之谜》中的意大利旧贵族莽托尼是个活脱脱的中世纪人物,统治着他所占据的尤多尔佛城堡,俨然封建君主一般。莽托尼在城堡内拥有绝对的权力,生性粗暴残酷,对拒不服从其意志者随意囚禁、施刑甚至杀戮。为他所关押的爱弥丽?圣奥贝尔则出身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虽不富裕,却也有为数不少的财产,若非投资失当,一家人本也能衣食无忧。莽托尼和爱弥丽一方面存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莽托尼费尽心机,企图从爱弥丽手中夺取其妻(爱弥丽的姑母)留与她的财产,爱弥丽则坚决不从,因此被长时间关在阴森恐怖的城堡内,几度险遭强奸、绑架,甚至杀害。同时,这两个人物在风格、价值观上的差别悬殊,加剧了他们原有的矛盾,使其几成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 这仅是两人关系的一个方面。除对立外,他们之间也有许多相通、相连甚至相像的一 25

哥特小说特点

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王晓姝 【摘要】:美国小说是以“哥特式”开始的,美国小说的萌芽期正值欧洲哥特小说的鼎盛期。1 798-1799年间,美国第一位小说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承袭了英、德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两年内写出了四部美国哥特式小说,由此奠定了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200多年来,哥 特传统一直陪伴着美国小说成长的每个阶段,并在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虽有起有落,有高潮有低谷,其整体发展态势是螺旋式上升的,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依旧绽放着奇光异彩。本论文试从对哥特传统的追踪溯源开始,以纵、横双向展开研究;纵向以时间为坐标并将研究分成四个不同的时期(美国建国初期、黑色浪漫主义时期、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二战后的美国当代),分别描述哥特传统形成、上升、繁荣、鼎盛等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横向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不同的文学视野 下是如何继承、发展并丰富了美国小说中的这一传统的,这些作家包括美国哥特小说之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美国黑色浪漫主义大师艾德加·爱伦·坡、纳撒尼尔·霍桑,南方哥特代言人威廉·福克纳、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当代恐怖大师史蒂芬·金、安妮·赖斯等;纵横双向并行,由点及面地铺开,立体地绘制了哥特传统自1798年至今两个多世纪以来在美国小说中嬗 变的轨迹。 2.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thic novel Gothic fiction originally arose in England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It soon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it influenced the writing of many authors such as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Edgar Allan Poe. It falls in the realm of Romantic literature, although it often explores darker and more tragic themes than other Romantic works of the period. It is distinguished by a number of very specific qualities. 2.3.1 Setting背景 Gothic literature often is set in old, rundown structures: especially castles or great country manors. The building usually features hidden passages, trap doors, dungeons or secret rooms, and has suffered a decline from its former greatness.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setting reflects a bleak or foreboding atmosphere: dark forests, imposing mountains, stormy weather or areas far away from civilisation. 2.3.3 Atmosphere and emotions气氛环境 Gothic literature stresses an atmosphere of mystery, horror and dread. The plot involves hidden secrets which threaten the protagonist.Emotions run high in Gothic literature. Characters are often passionate and strong-willed, defying others or even their own common sense in pursuit of their goals. Women are often curious and have a tendency to swoon, while men storm and rage in reflection of unseen inner torments. 2.3.4 Protagonists主角 The protagonists of Gothic literature are isolated or alone. That isolation could be physical (trapped in a house far from civilisation) or emotional (cut off from the people around her), and may either be self-imposed or a result of circumstances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样本

哥特文学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十八世纪末浮现一种另类文学模式。基本哥特文学要素涉及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哥特式文学流派产生了一大批先进作家作品,拥有众多读者,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研究将从哥特文学来源、哥特文学发展轨迹、哥特文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哥特文学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但愿有更多人可以结识哥特文学,理解哥特文学中所蕴含深刻现实意义。 一、哥特文学来源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在伦敦匿名出版宣布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故事诞生。当年霍勒斯?沃波尔在《奥特兰托城堡》副标题中加上“哥特式”一词。从此后来这一融合有“古代传奇”与“当代传奇”色彩新型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自此,哥特文学不但作为一种故事体裁在英国顺理成章地拟定了自己地位,并且深深地影响了其她某些国家文学创作。 从文学史上来看,哥特文学重要源头之一是英国文艺复

兴时期戏剧。这一时期英国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影响,戏剧创作中布满了复仇、诡计、暴力、凶杀、鬼魂出没等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悲剧,对哥特故事浮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极其重大影响。 二、哥特文学发展轨迹 18世纪是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代岁月。在这一时期,人们观念从保守怀旧开始逐渐向注重个人发展方向转变;妇女行为在受到严格规范同步,开始有机会阅读与创作;在理性为主导前提下,感性审美趣味开始堂皇登场……在这样布满矛盾与对立社会背景下,哥特文学以一种既反映矛盾又布满矛盾姿态登上了文学史舞台。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老式基督教意识形态处在解体之中。到了十八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在这样情势下,哥特文学就作为一种挑战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尖锐武器应时而生。 到了1840年左右,英国哥特故事由于便宜作者过度饱和及为迎合广大读者而仓促而作低质量作品问世而日渐衰落。但哥特故事对于维多利亚时期文学发展却产生了深远影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书名:《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题上,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因果报应主题与儒家思想和佛教观念等息息相关,而英国哥特小说与基督教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由于这个原因,志怪小说多集中于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内容显得很狭窄,简单明了,缺乏启迪人心、引人回味的厚重感和思想阅读上的阅读魅力。我想确实是这样,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持久深远的。因为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在我国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各方面影响着我们,强制性的规范及思想上的限制都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狭隘。我觉得志怪小说内容狭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人们就算想表现其他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特定文化的影响和环境的限制,于是只能选择最符合当时潮流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英国的哥特小说受基督教的影响,注重的内容也不仅是局限于伦理这一方面的,但是也比较集中于描写教会的部分。 叙事上,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的重复叙事都有着突出的运用。作者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像受志怪小说影响的《西游记》就是以妖怪的多次出现来贯穿整部作品,而受哥特小说影响的《巴黎圣母院》中多次描写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貌来凸显他的心灵美。重复叙事在这两种类型的小说中很好的得到了应用。 有些事物本身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而当这些互不相同的东西互不相容地走到一起时,我们就产生了疑问,这种疑问倾向于怪诞。怪诞被运用在神鬼小说中,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而往往也揭露了社会上的荒诞现象。“怪诞”是荒诞离奇、古怪的意思,我觉得现今和古时对于怪诞现象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古时,如果有人说在天空中看到人,其他的人就会觉得很荒诞,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在现今,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不会觉得怪异和离奇。由于社会的变化,科学的发展,很多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在逐渐的变化。某些曾经的怪诞现象在如今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但是又有一些以前正常的事情现在却成了怪诞现象。 在六朝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的比较研究中,不论在背景、情节、主题、人物还是叙事形态上,作者都是运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重复论述,我觉得这点很好。因为也许读者对于当中的一些作品不了解,而作者多次的提及就可以让读者更了解作品,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但是在论述志怪小说方面的作品都比较简短,而论述哥特小说的作品相对详细。

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英国哥特小说最早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作为一个流派真正产生影响并形成高潮是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哥特小说对英国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简要阐释了哥特小说形成于英国的原因和背景,论述了其历经19世纪和 20世纪的发展在现当代的再度繁荣。 关键词:英国哥特小说形成发展 一、“哥特”的概念“哥特”(Goth)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即古日尔曼)民族的哥特部落。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在欧洲的民族大迁徙中,条顿人不断涌向南欧,尤其骠悍的哥特人更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征战中,条顿民族最终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英勇善战的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了。后来人们用“哥特”这个词来指称12世纪到16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主要用于教堂和城堡,其特点表现在高耸的尖顶、窄长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长的走廊,而且多带有神秘的暗室、阴森的地下室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眼中,这些与他们崇尚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背道而驰,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恰好是古罗马之后“黑暗时代”的绝妙象征。因此,他们用毁灭了古罗马的哥特部落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建筑风格,哥特这个词也逐渐被赋予了恐怖、神秘、黑暗、野蛮等多种含义(肖明翰,2001)。大约到了18世纪中后期,这个词又成为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类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经常出现幽灵鬼怪或者超自然现象,往往描写凶杀、暴力、复仇等内容,追求恐怖刺激的情节,充满悬念,笼罩着神秘、阴森的气氛。“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因其开山之作是贺拉斯·瓦尔普(Horace Walpole,1717—1797)的《奥特龙多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从理论形态的层面来考察,哥特小说创作的学理依据和存在价值,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文学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亚里士多德是文学作品表现恐怖、罪恶、凶杀、惊奇与苦难的理论先驱(李伟防,2004∶80—83)。尽管两百年间的哥特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总的来说,哥特小说的定义从一开始就遵循了这种描述性的范式(林斌,2005)。二、英国哥特小说的形成哥特小说之所以产生在英国,并在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苏格兰的祖先凯尔特人和哥特人一样都属于条顿部落。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迁徙和无休止的征战中,创作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许多都是描写自己民族的英雄和具有超能力的妖魔怪物之间惊险恐怖的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