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指数映射与测地坐标系

§2 指数映射与测地坐标系

§2 指数映射与测地坐标系
§2 指数映射与测地坐标系

RTK测量中如何建立独立坐标系的

RTK测量中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向垂规 (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介绍GPS-RTK测量中WGS-84大地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转换的方法及南方测绘工程之星数据处理中坐标转换的方法,同时结合工程实例予以验证。关键词:GPS-RTK测量;WGS-84大地坐标系;独立坐标系;坐标转换 1 引言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多数情况下工程所处位置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通视条件较差,采用以经纬仪、全站仪测量为代表的常规测量常常效率低下。随着GPS-RTK测量系统的使用,由于它具有观测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现在我院多数水利工程测量都是采用RTK测量技术来完成。对于GPS-RTK系统来说,由于它采用的是WGS-84固心坐标系,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顾及长度变形、高程异常等影响而采用独立坐标系,这就需要将RTK 测量采集的数据在两坐标系中进行转换。 2 国家坐标系及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2.1 国家坐标系的建立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先后采用不同的参考椭球体和大地起算数据而形成多个国家坐标系,主要国家坐标系有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前两个是参心坐标系,后两个是固心坐标系。由于他们采用不同的椭球体参数,所以地面上同一个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坐标值。 国家坐标系的主要作用是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平面和高程基准,为发展国民经济、空间技术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也为防灾、减灾、环境监测及当代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2.2 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在工程应用中,由于起算数据收集困难、测区远离中央子午线及满足特殊要求等诸多原因,如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常要测定或放样水工建筑物的精确位置,要计算料场的土石方贮量和水库的库容。规范要求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一定的值(如《工程测量规范》为2.5cm/km,《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范设计阶段)》为5.0cm/km)。如果采用国家坐标系统在许多情况下(如高海拔地区、离中央子午线较远地方等)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就要求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 在常规测量中,这种独立坐标系只是一种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而在采用GPS-RTK采集数据时,独立坐标系就是一种不同于国家坐标系的参心坐标系。 跟国家坐标系一样,建立独立坐标要确定的主要元素有:坐标系的起算数据、中央子午线、参考椭球体参数及投影面高程等。对于起算数据,可以采用国家坐标系的坐标和方位角或任意假设坐标和方位角。在RTK测量中,我们常采用基线的某一端点的单点定位解作为起点,然后以另一点定向,用测距仪测出基线边长,经改正后算出基线端点的坐标;中央子午线常采用测区中央的子午线;投影面常采用测区的平均高程面。参考椭球体一般是基于原来的参考椭球体做某种改动,使改变后的参考椭球面与投影面拟合最好,投影变形可以减到最小,也便于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换算。 3 坐标系的转换 GPS-RTK接收机采集的坐标数据是基于WGS-84椭球下的大地坐标,而我们经常使用的独立坐标系是基于某种局部椭球体下的平面直角坐标,这两种坐标是不同坐标基准下的两种表现形式。利用WGS-84下的大地坐标来推求独立坐标系中的平面直角坐标,必然要求得两坐标系之间转换参数。求取转换参数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两坐标系中必要个数的公共点,根据相应的椭球参数及中央子午线采用最小二乘法严密平差解算转换参数,具体操作是由转换模型把不同坐标基准下的坐标转换为同基准下的不同坐标形式,再进行同基准下不同坐标形式的转换,

第2讲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复习.docx

第2讲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知识梳理 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于,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冇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4到B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 = /(x),x G A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y = /(x),x G A中,x叫做口变量,x的取值范碉A叫做y = /0)的定义域;与x的值和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介{f(x)卜e A}称为函数y = f(x)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2.映射的概念: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B小都有唯-确泄的元素与Z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从A到B的映射,通常记为f : A — B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映射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难点:求函数的值域和求抽象两数的定义域 重难点:1?关于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如果没冇弄清所给函数Z间的关系,求解容易出错误问题1:已知函数y = /(x)的定义域为[a, b],求y = /(x + 2)的定义域. 问题2:己知y = /(x + 2)的定义域是[d, b],求函数y = f (x)的定义域. 1.求值域的几种常用方法 (1 )配方法:对于(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函数常用配方法,如求函数y = -sin2兀一2cosx + 4, 变为y = - sin? x-2cosx + 4 = (cosx-1)2 + 2解决. (2)基本函数法:一些由基木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可以利用基本函数的值域来求,如函数y = log j (-x2 + 2x + 3)就是利用函数y = log丨u和u = -x2 + 2兀+ 3的值域来求. 2 2 2JC + 1 (3)判别式法:通过对二次方程的实根的判别求值域。如求函数/ 的值域 兀'―2兀+ 2 山),=严+1得y/—2(y + i)x + 2y — l = 0,若y = 0 ,则得 % = 所以y = 0 x - 2x + 2 2 是函数值域中的一个值;若y ^0 ,则由△ = [—2(y + l)『—4y(2y —1)? 0得

测量相关的坐标体系

测量相关的坐标体系 地固坐标系又称大地坐标系/地球坐标系,是一种固定在地球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非惯性坐标系。根据其原点的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的原点与地球质心重合.GPS卫星定位测量常用的WGS-84坐标 系就是一种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服务机构)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参心坐标系的原点与某一地区或国家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中心重合,通常与地球质心不重合。我国先后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都是参心坐标系。但是随着GNSS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家都逐渐开使用地心坐标系. AutoCAD中采用的数学坐标系:世界坐标系(WCS)即参照坐标系。其它所有的坐标系都是相对WCS定义的,WCS是永远不改变的。用户坐标系统(UCS)即 工作中的坐标系,使我们绘图使用最多的坐标系。 (Cass7.0绘图软件采用的坐标系为测量坐标系,正好和数学上的笛卡尔坐标系相反,X轴为南北方向,Y轴为东西方向。 这就是在CAD中查询出的坐标和在Cass中查询出的坐标纵横坐标刚好相反的原因。) 1 、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1)天文坐标系 天文坐标系是以铅垂线为基准、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建立的坐标系,它以天文经纬度(λ,ψ)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其中天文经度λ是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二面角;天文纬度ψ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2)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是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的坐标系,它以大地坐标(L,B,h)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其中大地经度L为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为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为h为大地高,即从观测点沿椭球法线方向到椭球面的距离。我国目前常用坐标系为1954北京坐标系、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3)地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地固坐标系的一种,是指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原点与质心重合的坐标系,它与地球体固连在一起,与地球同步运动。它以(L,B)来表示点的位置,其中L为地心经度,与大地经度一致;B为地心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观测点与椭球质心或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心坐标系是在大地体内建立的O-XYZ坐标系。原点O设在大地体的质量中心,用相互垂直的X,Y,Z三个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2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的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由点的坐标观察,横坐标相同的点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四.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习法. 五.教具准备 方格纸若干张.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例题(记作§5.2.1 A); 第二张:例题(记作§5.2.1 B); 第三张:做一做(记作§5.2.1 C); 第四张:练习(记作§5.2.1 D). 六.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师]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 提高,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旅游业空前高涨.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 (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主要学习用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和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在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适合? [生]用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式.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做过这方面的练习,现在应怎样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课的任务.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 ★知识梳理 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定义: 设B A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A x x f y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A x x f y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x f y =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A x x f ∈)(称为函数)(x f y =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2.映射的概念 设B A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这样的单值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映射,通常记为 B A f →: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映射的概念、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难点:求函数的值域和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重难点:1.关于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如果没有弄清所给函数之间的关系,求解容易出错误 问题1:已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求)2(+=x f y 的定义域 [误解]因为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所以b x a ≤≤,从而222+≤+≤+b x a 故)2(+=x f y 的定义域是]2,2[++b a [正解]因为)(x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所以在函数)2(+=x f y 中,b x a ≤+≤2, 从而22-≤≤-b x a ,故)2(+=x f y 的定义域是]2,2[--b a 即本题的实质是求b x a ≤+≤2中x 的范围 问题2:已知)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求函数)(x f y =的定义域 [误解]因为函数)2(+=x f y 的定义域是][b a ,,所以得到b x a ≤+≤2,从而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 24团中学陈亚楠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概念; 2、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分类; (2)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3)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4)与x轴或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包括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并能够准确根据点写坐标和根据坐标描点,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但部分学生在根据点写坐标和根据坐标描点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错误,因此本节课的探索过程还是会以让学生动手写、动手画为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象限的概念及坐标系中点的特征 难点:坐标系中点的特征的探索及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旧知 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两条数轴:互相垂直,原点重合,通常取向上、向右为正方向和相同的单位长度) 2、坐标的概念(坐标是有序实数对)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坐标)是一一对应的。 二、出示课题和目标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深入地了解它,看它有哪些特征。 2、学习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概念; (2)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特征。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7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_______,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都在这四个象限中吗?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可能在________或_______。 (4分钟时间,请你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看书,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 四、自学检测 (一)请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1、请你在自己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四个象限,并思考如何记忆它们的位置。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1、北京54坐标系(BJZ54) 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 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 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 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 ; 2、西安80坐标系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 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 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 3、W G-84坐标系 WG—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 )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丫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GPS^播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根据的。 WGS8坐标系,长轴6378137.000m,短轴6356752.314,扁率1/298.257223563。 由于采用的椭球基准不一样,并且由于投影的局限性,使的全国各地并不存在一至的转换参数。对于这种转换由于量较大,有条件的话,一般都采用GPS联测已知点,应用GPS软件自动完成坐标的转换。当然若条件不许可,且有足够的重合点,也可以进行人工解算。 4、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英文缩写为CGCS200O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长半轴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 1014m3s2 自转角速度3 =7.292115 < 10-5rads-1 我国常用高程系 “ 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在1956年确定的。它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年到1956年的黄海验潮资料,求出该站验潮井里横按铜丝的高度为 3.61米,所以就确定这个钢丝以下3.61米处为黄海平均海水面。从这个平均海水面起,于1956年推算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米。 国家85高程基准其实也是黄海高程基准,只不过老的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新的叫“ 1985国家高程基准”,新的比旧的低0.029m 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

函数与映射概念的理解

玩转函数第一招 第1招:函数与映射概念的理解【知识点理解】 ①映射.映射f : A→B 的概念。 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包括A、B 及f)叫做从集合 A 到集合B的映射. 记作:f:A→B. 对于映射这个概念,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映射中的两个集合A 和B 可以是数集,点集或由图形组成的集合以及其它元素的集合. ②映射是有方向的,A 到 B 的映射与 B 到 A 的映射往往是不相同的. ③映射要求对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象,而这个象是唯一确定的.这种集合 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在集合 B 中对应的元素的唯一性构成了映射的核心. ④映射允许集合B 中的某些元素在集合A 中没有原象,也就是由象组成的集合 C B. ⑤映射允许集合A 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 中有相同的象,即映射只能是“多对一”或“一对一”,不能是“一对多”. 一一映射:设 A ,B 是两个集合,f :A → B 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如果在这个映射的作用下,对于集合A 中的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象,而且 B 中每一元素都有原象,那么这个映射叫做从.A.到.B.上.的一一映射. 一一映射既是一对一又是 B 无余的映射. 在理解映射概念时要注意:⑴A 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 ⑵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但原象不一定唯一。总结:取 元任意性,成象唯一性。 【精准训练】

(1)设f :M→N是集合M到N的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每一个元素在N中必有象 B、N中每一个元素在M中必有原象 C、N中每一个元素在M中的原象是唯一的 D、N是M中所在元素的象的集合(答:A); (2)、若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f满足 B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 A中都有原象,则称映射 f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满射,现集合 A 中有 3 个元素,集合 B 中有 2 个元素,则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满射 f 的个数是: A 、 5 B 、6 C、 8 D、 9 (答:B )(3)点(a,b)在映射f的作用下的象是(a-b,a+b),则在f作用下点(3,1)的原象为点 _______ (答:(2,-1)); (4)a、b为实数,集合M{b ,1}, N ={a,0}, f : x→ x表示把集合M中的元素x映射到集合N中a 仍为x,则a +b= A、1 B、0 C、-1 D、±1 (5)若A = {1,2,3,4},B ={a,b,c},a,b,c R,则A到B的映射有个,B到A的 映射有个,A到B的函数有个(答:81,64,81); (6)设集合M={-1,0,1},N={1,2,3,4,5},映射f :M→ N满足条件“对任意的x M,x+ f(x)是奇数”,这样的映射f有_____ 个(答:12); (7)设f :x→ 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若B={1,2},则A B一定是_______ (答: 或{1}). 8)、已知集合A = {1, 2,3} ,B={-1,0,1},则满足条件f(3)=f(1)+f(2)的映射f : A→ B的个数是()(A)2 (B)4 (C)5 (D)7 (9)、从集合A={1,2,3}到B={3,4}的映射f : A→ B中满足条件f(3)= 3个数是()(A )2 (B )3 (C )4 (D)6 (10)、已知集合A={1,2,3},在A→ A的映射中满足条件f(3)=3,f(2)=1个数是() (11)、.A={1,2,3,4,5,},B={6,7,8,}从集合A到B的映射中满足f(1)≤f (2)≤f(3)≤f(4)≤f(5)的映射有() A、27 B、9 C、21 D、12 解:(1)当一个不等号也没有时,(即与B中的一个元素对应),则f有C13个

高一数学《函数—映射与函数》测试题(含答案)[1]

函数—映射与函数 一. 选择题: 1. 已知下列四个对应,其中是从A 到B 的映射的是( ) A B A B A B A B a m a m a a m b n b m n c n b p c b p (1) (2) (3) (4) A. (3)(4) B. (1)(2) C. (2)(3) D. (1)(4) 2. 已知A x x B y y =≤≤=≤≤{|}{|}0402,,从A 到B 的对应法则为:(1)f x y x :→= 1 2 ,(2)f x y x :→=-2,(3)f x y x :→=,(4)f x y x :||→=-2, 其中能构成一一映射的是( ) A. (1)(2)(3)(4) B. (1)(2)(3) C. (1)(3) D. (1)(4) 3. 设A 到B 的映射为f x y x 121:→=+,B 到C 的映射f y z y 22 1:→=-,则A 到C 的映射f 是( ) A. f x z x x :()→=+41 B. f x z x :→=-212 C. f x z x :→=22 D. f x z x x :→=++4412 4. 下列函数f(x)和g(x)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x x g x x x ()()== -2 1, B. f x x x g x x ()()= --=+21 1 1, C. f x x g x x ()||()== ,2 D. f x x x g x x ()||||()||=++=+121, 5. 某种玩具,每个价格为10.25元,买x 件玩具所需的钱数为f x x ().=1025元,此时x 的取值范围为( ) A. R B. Z C. Q D. N 6. 函数y x x x =+ || 的图象是( )

建立测量坐标系的过程和方法总结

建立测量坐标系的过程和方法总结 三次元操作培训|建立测量坐标系的过程和方法总结 三次元操作培训之坐标系的建立。要想把测量工作做好,首先要熟悉软件的操作,需要了解坐标系如何合理建立,坐标系建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方便性。为了在零件上建立三轴垂直的坐标系,测量机软件首先利用面元素确定第一轴,因为面元素的方向矢量始终是垂直于该平面的,当我们利用投影到该平面上的一条线来建立第二轴时,第一轴和第二轴就保证绝对是垂直的,至于第三轴就不用你再建了,由软件自动生成垂直于前两轴的第三轴。这样测量机软件就建立了互相垂直的、符合直角坐标系原理的零件坐标系。 我们在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产品时建立坐标系最常见的有一面一线一点。一面两孔。但这只局限于正规机加工的工厂。对于其他的就五花八门了,我们主要是根据图纸找基准,不要把自己认为的标准的元素看做建坐标的基准,但选择基准的话又有2个问题,1是加工基准,2是安装基准。一

般没特殊要求我们都以加工基准建立坐标系。 找基准元素又分为很多种:有需要连接构造的,有三阶平面的等等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多练多长见识,要在零件上找相互垂直的元素来建立坐标系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软件内部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 1.软件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数据结构,它们的初始值是与“机器坐标系”一致的。当我们要利用3-2-1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时,首先测量面元素(假如是X、Y平面),这时面的法向矢量(我们要作Z轴)与机器坐标系有两个空间夹角(零件肯定不会与机器坐标系完全一致),即与X轴有a角,与Y轴有b角。 2.当我们指定该面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后(建立Z轴),软件就会让1号坐标系的数据结构首先绕X轴旋转b角度,然后再绕Y轴旋转a角度,使两者重合。1号坐标系Z零点坐标平移到该平面特征点的Z值。 3.当我们采用线元素,确定第二轴时,1号坐标系绕Z轴旋转,使指定轴(假如是X轴)与该线重合。1号坐标系的Y零点平移到这条线特征点的Y值。 4.这时只有X轴的零点没有着落,最后一点就是为X轴而设的。 5.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如果没有特殊指定,就是按照以上设置的,往往我们还要根据图纸要求,将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平移到指定点元素上。 要说明的是,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可以是任意轴,确定了平面就指定了轴,如:-X、+Y、-Z等。 建立第一轴的元素不一定非是平面,也可以是圆柱轴线、圆锥轴线或构造

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零件坐标系 在精确的测量中,正确地建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由于我们的工件图纸都是有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系,同时,在批量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件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 机器坐标系MCS与零件坐标系PCS: 在未建立零件坐标系前,所采集的每一个特征元素的坐标值都是在机器坐标系下。通过一系列计算,将机器坐标系下的数值转化为相对于工件检测基准的过程称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PCDMIS建立零件坐标系提供了两种方法:“3-2-1”法、迭代法。 一、坐标系的分类: 1、第一种分类:机器坐标系:表示符号STARTIUP(启动) 零件坐标系:表示符号A0、A1… 2、第二种分类:直角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X、Y、Z 极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A(极角) R(极径) H(深度值即Z值) 二、建立坐标系的原则: 1、遵循原则:右手螺旋法则 右手螺旋法则:拇指指向绕着的轴的正方向,顺着四指旋转的方向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2、采集特征元素时,要注意保证最大范围包容所测元素并均匀分布; 三、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一)、常规建立坐标系(3-2-1法) 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在工件本身、机器的行程范围内能找到的工件,是一种通用方法。又称之为“面、线、点”法。 建立坐标系有三步: 1、找正,确定第一轴向,使用平面的法相矢量方向

2、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轴向 3、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 适用范围: ①没有CAD模型,根据图纸设计基准建立零件坐标系 ②有CAD模型,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需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 第一步:在零件上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 第二步: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 建立步骤: ●首先应用手动方式测量建立坐标系所需的 元素 ●选择“插入”主菜单---选择“坐标系”--- 进入“新建坐标系”对话框 ●选择特征元素如:平面PLN1用面的法矢方 向作为第一轴的方向如Z正,点击“找平”。 ●选择特征元素如:线LIN1用线的方向作为 坐标系的第二个轴向如X正,点击“旋转”。 ●选择特征元素如: 点PNT6,用点的X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 X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点。 线LIN1,用线的Y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Y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点。 平面PLN1,用面的Z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Z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原 点。 上述步骤完成后,如果有CAD模型,需要执行CAD=工件,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最后,按“确定”按钮,即完成零件坐标系的建立。 ●验证坐标系 原点-------将测头移动到PCS的原点处,查看PCDMIS界面右下角“X、Y、Z”(或者打开侧头读出窗口:CTRL+W)三轴坐标值,若三轴坐标值近似为零,则证 明原点正确;

测绘学概论(2.2)--大地测量学

第二讲 习题作业 思考题 1.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 现代大地测量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 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有哪几种?它们相应的主要几何特点是什么? 5. 简要的回顾一下我国近五十年来大地测量的进展? 参考答案 1.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任务:获取和研究地球几何空间的和地球重力场的静态和动态信息。 任务举例:确定地球大小, 形状, 旋转及其变化;确定地球上点的位置, 高程以及它们的变化;提供地球上点的重力及其变化; 为地理信息系统和测制地图提供基础框架;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时空基准。 2. 现代大地测量学有哪些主要特点? 经典大地测量由于其主要测量技术手段(测角和测边)和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测量精度已近极限,测量范围也难于达到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和陆地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高原、沙漠和原始森林等)。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大地测量成为主要技术手段,从此发展到现代大地测量。其标志是产生卫星大地测量,突破了米级测量精度,从区域性相对大地测量发展到全球的大地测量,从测量静态地球发展到可测量地球的动力学效应。 3.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卫星激光测距;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测量 4. 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有哪几种?它们相应的主要几何特点是什么? 大地测量坐标系统规定了大地测量起算基准的定义及其相应的大地测量常数,是一种固定在地球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非惯性坐标系统。根据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地心坐标系统和参心坐标系统;根据表现形式,分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统和球坐标系统。 地心坐标系统:原点位于地心质心(包括海洋和大气),尺度是国际统一规定的长度因子,z轴和x轴的定向由某一历元的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地球定向参数,包括地球北极CT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和零子午线)确定,y与x、z构成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地心大地坐标系统的原点与总地球椭球中心重合,椭球旋转轴与CTP重合,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主要知识梳理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知识梳理第 1 页 共 1 页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主要知识梳理 ●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B A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则称B A f →:为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 ①关键词:非空的数集、任意性、唯一性 ②作用:判断一个对应是否是函数 2、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A 、值域(?B)、对应法则f (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最为关键) 作用:判断两函数是否是同一函数的依据(只要判断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即可) ●函数的表示方法: 解析式法,列表法,图像法 ●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 分段函数:? ??∈∈=)()()()()(21D x x h D x x g x f ,复合函数:))((x g f y = ●映射的概念 1、定义:设设B A ,是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则称B A f →:为从A 到B 的一个映射。 ①关键词:非空集合、任意性、唯一性 ②作用:判断一个对应是否是映射 2、映射的三要素: 原象集A 、象集(?B)、对应法则f 作用:判断两映射是否是同一映射的依据(只要判断原象集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即可) 3、函数是特殊的映射; ●反函数 1、概念; 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由()y f x =求出()x y ?=.如果对于C 中 每个y 值,在A 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 y ?=为以y 为自变量的函数,叫做()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y f x -=,(x C ∈) 2、存在反函数的条件:函数()y f x =在定义域内单调(一 一映射) 3、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 (1)求原函数的值域; (2)反解,由()y f x =解出)(y x ?=; (3)写出反函数的解析式1()y f x -=(互换,x y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4、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如下性质: (1)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上分别是原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在各自的定义域内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它们的图象关于x y = 对称; (3)?=b a f )(a b f =-)(1 ●常见的思想方法 1、主要思想: ①数形结合:-------树形图 ②分类讨论:①按象的个数分类;②按原象个数分类; ③按对应关系(一对一、多对一,不能一对多)分类. 2、易错易混点 ①映射B A f →:与函数的定义).(x f y =-----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元素的唯一性? ②一个映射与某一对应的值. ③定义域与原象集以及与集合A 的关系. 值域与象集以及集合B 的关系. 3、主要题型: ①判断映射与函数; ②知原象、象、对应法则三者中的任意二个求余下一个; ③求映射与函数的个数.(注意分类讨论、注意和排列组合知识的综合应用)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有序数对 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 要点诠释: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 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 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 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 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 注:若点P(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 若点P(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 4.对称点坐标的特征: 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映射和函数补充练习题

映射习题补充: 1,设A= ?π,?π 3,0,π 3 ,π 2 ,B= ?1,0,1 2 ,1,定义f:x→cosx是A到B的映射。g:x→πx是B到A的映射,若g f x=π 2 ,则x= 答案:±π 3 2,已知A=a,b,c,B=?1,0,1,映射f:A→B满足f a+f b=f(c),映射f:A→B的个数 答案:7个 3,设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那么A?B等于() A.ΦB.1C.Φ或2D.Φ或1 答案:D 4,已知集合M=1,2,3,4,N={a,b,c,d},从M到N的所有映射中满足N中恰有一个元素无原象的映射的个数是()A.81 B.64 C.36 D.144 答案:D 5,已知映射f:A→B,其中A=B=R,对应法则f:x→y=?x2+2x,对于实数k∈B在集合A中存在不同的两个原象,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B.k≤1C.k≥1D.k<1 答案:D 6,设f:x→x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A={?2,0,2},那么A?B等于() A.0B.2C.0,2D.?2,0 答案:C

7,已知映射f:A→B,其中A=B=R,对应法则f:x→y=?x2+2x,对于实数p∈B在集合A中不存在原象,则p的取值范围是() A.p>1B.p≤1C.p≥1D.p<1 答案:A 8,函数f:1,2,3→{1,2,3}满足f f(x)=f(x),则这样的函数个数共有() A.1 B.4 C.8 D.10 答案:D 9.设集合A=a,b,c,d,B={1,2,3},从A到B建立映射f,使f a+f b+f c+f d=8,则满足条件的映射f共有个。答案:19 10,已知集合A={1,2,3,4,5},在从A到A的一一映射中,恰好有3个元素与自身对应的一一映射的个数为 答案:10 ,11,已知集合A=Z,B=x x=2n+1,n∈Z,C=R,且从A到B的映射是f:x→y=2x?1,从B到C的映射是g:y→1 3y+1则从A到C的映射是。 答案:x→1 6x?2 12,判断下列是否为从A到B的映射,并判断哪些是一一映射。 (1)A=x x>0,B=y y>0,f:x→y=x2,(x?A,y?B) (2)A=x x>0,B=R,f:x→y且y2=x,(x?A,y?B) (3)A=2,3,B={3,5},f:x→y>x,(x?A,y?B) (4)A=x x>3,B=y y≥0,f:x→y=x?3,(x?A,y?B) 答案:(1)一一映射(2)不是(3)不是(4)映射

统一青岛市测量坐标系06(1)

统一青岛市测量坐标系统技术方案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 2007.08

目录 1.概况 (1) 1.1测区范围及行政隶属 (1) 1.2地理位置 (2) 2.青岛市新坐标系统 (2) 2.1 青岛市新坐标系统的定义 (2) 2.2青岛市新坐标系统的建立 (2) 2.2.1空间坐标建立和精度统计 (3) 2.2.2坐标转换和精度统计 (4) 3.青岛市控制网现状分析 (5) 3.1青岛市土地调查大地基础控制测量项目控制网 (5) 3.1.1空间坐标精度统计 (5) 3.1.2平面坐标精度统计 (6) 3.2青岛市GPS控制网 (7) 3.2.1青岛市城市二等GPS控制网的建立 (7) 3.2.2青岛市区城市三四等GPS控制网 (8) 3.2.3青岛市各辖市GPS城市控制网 (8) 3.3青岛市城市控制网及坐标系统 (9) 3.4青岛地区采用的坐标系 (10) 3.5青岛地区控制网和资料情况 (10) 3.6青岛市控制网分析 (10) 3.6.1青岛市控制网分类 (10) 3.6.2青岛市GPS控制网存在问题 (11) 4.统一青岛市测量坐标系统的技术流程图 (11) 5. 统一青岛市测量坐标系统方案 (12) 5.1执行技术标准: (12) 5.2 控制点成果的转换方法 (12) 5.2.2方法二具体实现 (18) 5.3各种资料图件的坐标转换方法 (18) 5.3.1电子图件的转换 (18) 5.3.2纸质图件的转换 (19) 5.3.3 ARCINFO软件E00图形数据坐标转换方法 (20) 5.3.4 AUTO CAD软件的DXF(或DWG)图形数据坐标转换方法 (23) 6.新旧坐标系统控制成果和图件的精度分析 (23)

测量第二讲练习

第四五章练习 1.钢尺量距时,加入下列何项改正后,才能保证距离测量精度?()。【结构2010-11】A.尺长改正B.温度改正 C.倾斜改正D.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 2.外界气温变化会对钢尺丈量结果产生影响,减小其影响的方法是()。【给排水2018-53】A.重复丈量取平均值B.进行温差影响改正 C.进行高差改正D.定线偏差改正 3.视距测量方法测量水平距离时,水平距离D可用下列何公式表达(l为尺间隔,α为竖直角)()。【结构2017-12】 A.K cos2αB.K cosαC.12K cos2αD.12K sinα 4.某电磁波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用该测距仪测得500m距离,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mm。【结构2011-09】 A.±18B.±3C.±4.5D.±6 5.某双频测距仪设置的第一个调制频率为15MHz,其光尺长度为10m,设置的第二个调制频率为150kHz,它的光尺长度为1000m。若测距仪的测相精度为1:1000,则测距仪的测尺精度可达到()。【岩土2013-10】 A.1cm B.100cm C.1m D.10cm 6.全站仪通过一次性安置就可以实现全部测量工作,因此能实现地面点位()的精确测量。【给排水2012-55】 A.距离、角度和坐标B.距离、角度和高差 C.距离、角度和高程D.角度、高差和高程 7.电子全站仪测长度时应注意正确设置:气温、气压和()。【给排水2013-57】 A.仪器高B.目标高C.棱镜常数D.后视方向 8.高精度罗盘指北针所指的北方向为()。【给排水2011-54】 A.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B.地球自转轴方向 C.该点磁力线北方向D.椭球子午线北方向 9.磁偏角和子午收敛角分别是指磁子午线、中央子午线与()的夹角。【结构2011-11】A.坐标纵轴B.指北线C.坐标横轴D.真子午线 10.已知直线AB的方位角ɑAB=60°30′18″,∠BAC=90°22′12″,若∠BAC为左角,则直线AC 的方位角ɑAC=()。【岩土2013-11】 A.150°52′30″B.29°51′54″C.89°37′48″D.119°29′42″ 11.下列何项对正反坐标方位角的描述是正确的?()。【结构2016-08】 A.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度 B.正坐标方位角比反坐标方位角小180度 C.正反坐标方位角之和为0度 D.正坐标方位角比反坐标方位角大180度 12.用视距测量方法距测量方法求C、D两点间距离。通过观测得尺间隔l=0.276m,竖直角α=5°38′,则C、D两点间水平距离为()。【岩土2019-12】 A、27.5m B、27.6m C、27.4m D、27.3m 13.钢尺量距时,下面哪项改正是不需要的()。【结构2019-11】 A、尺长改正 B、温度改正 C、倾斜改正 D、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