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化妆品指令

欧盟化妆品指令

欧盟化妆品指令
欧盟化妆品指令

欧盟化学品分类、标签及包装法案

欧盟化学品分类、标签及包装法案 欧盟通过一项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剂分类、标签及包装的法规议案。新法规修订第67/548/EEC号指令、第1999/45/EEC号指令及第1907/2006号法规。新法规对化学物质的分类及标签的准则或责任做出规定,填补了REACH法规具体化学物质分类及标签内容的缺失,并与其相辅相成,共同构筑欧盟抵御危险化学品的绿色壁垒。20l0年12月1日依照本法规对物质进行分类;于2015年6月1日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现行的相关法规、法案、指令拟从相应的过渡期结束后予以废止。 新法规重点对化学品分类的方法、要求及时间限定等进行了解读。标签方面,须提供供应商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可以识别物质或混合剂的资料、危害标志、危害声明、提防声明,以及有关危害的补充资料。 该提案与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制度)和我国现有化学品 分类和标签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将对我国化学品行业造成影响。该法规与GHS 及我国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以联合国GHS制度为基础的《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06~GB 20602-2006)具有明显差异。由于分类体系的不同,该法规的实施将会涉及REACH相关要求的修订,增加REACH的实施难度,势必进一步对我国化学品贸易产生巨大冲击。 10.1 CLP法规与欧盟现有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的区别 欧盟是当前世界上对化学品控制和管理体系最为完善的区域,欧盟通过立法体系、管理体制、主要制度等对化学品实施了有效的监管。 欧盟现行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 第67/548/EEC号指令:危险物质分类、标签和包装要求; 第1999/45/EC号指令:危险配制品分类、标签和包装要求; 第91/l55/EEC号指令:安全数据表要求,该指令则确保了物质和配制品的供应商向职业消费者提供化学品的危险信息及安全使用指南。 欧盟REACH法规第11篇规定了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目录的有关要求,将上述三项指令纳入其中,要求注册者以上述三项指令为依据,按要求向化学品管理局通报相关信息,并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类别对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新法规与现有法规相比,最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危害类别、判定阈值及标签要素不同;涉及的物质条目大幅增加,与原法规相比新增条目896种;增加了更多混合物分类的要求。 10.2CLP法规与GHS制度之间的差异

欧盟化妆品法限制多种物质的使用

欧盟化妆品法限制多种物质的使用 欧盟《官方公报》于2009年2月5日刊登新的欧委会指令(2009/6/EC),对第76/768/EEC 号化妆品指令作出修订,禁止2种物质(其中1种只允许微量存在),并容许使用3种物质,但受若干条件所限。第2009/6/EC号指令将须于全部27个欧盟成员国实施,于任何一个成员国销售化妆品的贸易商均须符合新规定。 根据欧盟化妆品法,「化妆品」由任何物质或制剂构成,与人体多个外部(包括皮肤、头发、指甲、嘴唇和生殖器外部)或牙齿和嘴接触,专用于清洁、散发香气,改变外观,辟除体味,以及保护有关部位。第76/768/EEC号指令附件1胪列化妆品清单,其中包括用于皮肤的乳霜、乳液、化妆水、凝胶及润肤剂、肥皂、防臭剂、香水、头发或指甲护理产品、美白和抗皱护肤品,以及口腔护理产品等。 欧盟的「化妆品成分清单」列有二甘醇(DEG)这种物质,它具有溶剂功能,可控制黏度,并有遮盖作用。2007年7月,西班牙政府通知欧委会,他们发现牙膏产品含有浓度高达8.3%的二甘醇。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认为,在化妆品中使用二甘醇会构成危险,但浓度不超过0.1%应属安全。因此,新化妆品指令将二甘醇加入附件2(附件2列举一般禁止用于化妆品的物质),同时把二甘醇纳入附件3(附件3列举在特殊条件下获准使用的物质),允许化妆品含有不超过0.1%微量的二甘醇。 维生素K1是维他命K的一种,具凝血功能,也是护肤品的成分之一,作局部外用,如改善黑眼圈或增加皮肤光泽。法国已禁止含有维生素K1的化妆品,因为该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K1令人产生过敏反应。维生素K1遂被纳入化妆品指令附件2,禁止用于在欧盟市场出售的化妆品。 甲苯是一种溶剂,用于指甲产品,被列为致癌、诱变或危害人类生殖力的第3类物质,原因是甲苯可能对未出生儿童造成损害。根据有关禁止危险物质的欧盟法例(第76/769/EEC 号指令),浓度高于0.1%的甲苯禁止用于胶水及喷漆等公众用产品。不过,从一般毒理学角度来看,指甲产品中含量不超过25%的甲苯被视为安全,但应防止儿童吸入甲苯。因此,甲苯被列入化妆品指令附件3,最高允许浓度为指甲产品含量的25%,但产品必须附有警告标签,说明产品必须存放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及应只供成人使用。 法国限制化妆品使用二乙二醇单丁醚(DEGBE),最高浓度上限为9%。二乙二醇单丁醚用途广泛,除用作染发料溶剂外,还用于油漆、染料、油墨、去垢剂及清洁剂。在欧洲,近60%二乙二醇单丁醚用于清洁剂,约35%用于油漆及表面涂层。根据消费品科学委员会的推论,第2009/6/EC号新化妆品指令将二乙二醇单丁醚加入附件3,成品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9%,但禁止二乙二醇单丁醚用于喷雾器(如喷发定形剂)。 用作染发料溶剂的乙二醇单丁醚(EGBE)也列入附件3,其使用须符合浓度上限,氧化染发产品为4%,非氧化染发产品为2%。乙二醇单丁醚与二乙二醇单丁醚一样,禁止用于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喷雾器。 所有欧盟成员国最须于2009年8月5日或之前将第2009/6/EC号欧委会指令转化为本

附录6 在化妆品中允许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欧盟]

ANNEX VI LIST OF UV FILTERS ALLOWED IN COSMETIC PRODUCTS b c N C e 4-2-Benz o 120 o a l a 51 e 61 2 6 %12-2-52210 %1 02/243L n o i n U n a e p o r u E e h t f o l a n r u o J l a i c i f f O N E 9 002.21.22% 015 -207-5722 -01-71617e t a m a n n i c y x o h t e M -p l y m a o s I e t a x o l i m A /e t a m a n n i c y x o h t e m -4-l y t n e p o s I 4 1% 014-72-242611A B A P 52-G E P e t a o z n e b o n i m a -4-l y h t e d e t a l y x o h t E 31% 017 -577-6223-77-6645e t a m a n n i c y x o h t e M l y x e h l y h t E e t a x o n i t c O /e t a m a n n i c y x o h t e m -4l y x e h l y h t E -221% 62-16-387311r o h p m a C e n e d i l y z n e B l y h t e m o d i m a l y r c a y l o P e d i m a l y r c a }l y z n e b ]-l y h t e m )e n e d i l y -3-n r o b o x o -2([-)4d n a 2({-N f o r e m y l o P 11)d i c a s a (8-02-84-03-7916e n e l y r c o t c O e n e l i r c o t c O /r e t s e l y x e h l y h t e ,d i c a c i l y r c a l y n e h p i d -3,3-o n a y C 0) d i c a s a (8-85-93065d i c A c i n o f l u S r o h p m a C e n e d i l y z n e B s t l a s s t i d n a d i c a c i n o h p l u s -4-e n e u l o t -)e n e d i l y -3-n r o b o x O -2(-a h p l a 9%56-185-47-90-5307e n a h t e m l y o z n e b i d y x o h t e M l y t u B e n o z n e b o v A /n o i d -3,1-e n a p o r p )l y n e h p y x o h t e m -4(-3-)l y n e h p l y t u B -t r e t -4(-8) d i c a s a (%016 -069-0142-28-7409,7-62-16729d i c A c i n o f -l u S r o h p m a c i D e n e d i l y l a h t h p e r e T e l u s m a c E /s t l s s t i d n a )d i c a c i n o f u s e n h t e m -l y -1-t p e h ]1.2.2[-o l c y c i b o x o -2-l y h t e m i d -7,7(s i b )e n e l y h t e m i d e n e l y n e h P -4,1(-’3,37 )d i c a s a (%80-205-8427-18-30572d i c A c i n o f l u S e l o z a d i m i z n e b l y n e h P e l o z i l u s n E /s t l a s e n i m a l o n a h t e i r t d n a m u i d o s ,m u i s -s a t o p s t i d n a d i c a c i n o f l u s -5-e l o z a d i m i z n e b l y n e h P -26d e t e l e d r o d e v M 5) 1(3-e n o n e h p o z n e B s n i a t n o C % 015 -130-5027 -75-1313 -e n o n e h p o z n e B e n o z n e b y x O /e n o n e h p o z n e b y x o h t e m -4-y x o r d y H -24%018-062-4029-65-811e t a l a s o m o H e t a l a s o m o H /r e t s e l y x e h o l c y c l y h t e m i r t -5,3,3,-y x o r d y h -2,d i c a c i o z n e B 3% 68-9-852-79-39725e t a f -l u s o h t e M m u i n k l a r o h p m a C e t a f l u s l y h t e m m u i n i l i n a ) l y h t e m e n e d i l y -3-n r o b o x o (-l y h t e m i r T -N ,N ,N 2%50-357-5020-31-051A B A P d i c a c i o z n b o n i m A -41i h g f e d c b a r e h t O n o i t a r a p e r p e s u r o f y d a e r n i n o i t a r t n e c -n o c m u m i x a M s t r a p y d o b ,e p y t t c u d o r P r e b m u n C E r e b m u n S A C y r a s s o l G s t n e i d e r g n I n o m m o f o e m a N N A X /N I /e m a n l a c i m e h C s g n i n r a w d n a e s u f o s n o i t i d -n o c f o g n i d r o W s n o i t i d n o C n o i t a i f i t n e d i e c n a t s u S r e b m u n e c n e r e f e R

欧盟化妆品检测 中国化妆品检测 美国化妆品法规条例 化妆品检测标准

欧盟化妆品检测,中国化妆品检测,美国化妆品法规条例,化妆品检测标准 (2011/12/02 00:34) 西方及东方化妆品法规条例 表1及表2概括了化妆品出口的各国法规条例以作参考。某些化妆品声称有治疗用途或含有西药作主要成分,这类产品分别受控于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的相关体系,并列为非处方药品。如去头屑洗头水、防龋牙膏等在美国是视作非处方药品监管。 表1:西方国家化妆品条例

条例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美国联邦法例第21章741.10条 化 学 成 分 或 化妆品 成 分 条例 Annexes Ⅱ,?Ⅲ,?Ⅳ,Ⅵ?Ⅶ?of?Directive?76/768/EEC&?sub sequent?amendm ents 指令76/768/EEC 附表Ⅱ,?Ⅲ,?Ⅳ,Ⅵ?Ⅶ及其修改指令 US?FD A?21?C FR73,74,84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美国联邦法例第21章73、74及82条 食 品和药 物法令中的化 妆品条例第 15节; The?National?Industri al?Chemicals?Notific ation?and?Assessme nt?Scheme (NICNAS ) 加拿大国家工业化学通告及评估方案 标签要 求 Article6?of?Direct ive?76/768/EEC& ?subsequent?am endments 76/768/EEC 指令第6条及其修改指令 US?FD A?21?C FR?701 &740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美国联邦 法例第 21章 701及 740条 S ec tio n? 食 品 和 药 物 法 令 中 的 化 The?Trade?Practices ?Act?1974 贸易惯例法令1974 The?Antitrust?Law?of?the?Rus sian Federation 俄罗斯联邦反垄断法例

(EU) No 358 2014 欧盟化妆品法规修订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358/2014 of 9 April 2014 amending Annexes II and V to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cosmetic product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ving regard to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Having regard to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30 November 2009 on cosmetic products (1), and in particular Article 31(1) thereof, Whereas: (1) Entry 25 of Annex V to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specifies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0,3 %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triclosan as a preservative in cosmetic products. (2)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Products (SCCP), subsequently replac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SCCS) pursuant to Commission Decision 2008/721/EC (2), adopted an opinion on the safety of triclosan for human health in January 2009 (3), followed by an addendum of March 2011 (4). (3) The SCCP considered that the continued use of triclosan as a preservative at the current maximum concentration limit of 0,3 % in all cosmetic products is not safe for the consumer because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aggregate exposure, and the SCCS confirmed this position. However, the SCCP considered that its use at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0,3 % in toothpastes, hand soaps, body soaps/shower gels and deodorants, face powders and blemish concealers is safe. In addition, the SCCS considered that other uses of triclosan in nail products where the intended use is to clean the fingernails and toenails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ail systems at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0,3 % and in mouthwashes at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0,2 % are safe for the consumer. (4) In light of the SCCS opinions mentioned above, the Commission considers that maintaining the restriction on the use of triclosan at its current level would raise a potential risk to human health. The additional restrictions suggested by the SCCP and the SCCS should therefore be implemented in Annex V to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5) Entry 12 of Annex V to Regulation (EC) No 1223/2009 specifies a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0,4 % for single ester and 0,8 % for mixtures of esters in relation to the use of parabens as preservatives in cosmetic products, under the denomination 4-hydroxybenzoic acid and its salts and esters. (6) The SCCS adopted an opinion on parabens in December 2010 (5), followed by a clarification of October 2011 (6) in response to a unilateral decision by Denmark to ban propylparaben and butylparaben, their isoforms and their salts in cosmetic products for children under three years of age based on their potential endocrine activity, taken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2 of Council Directive 76/768/EEC (7). (7) The SCCS confirmed that methylparaben and ethylparaben are safe at the maximum authorised concentrations. In addition, the SCCS noted that limited or no information was submitted by industry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isopropylparaben, isobutylparaben, phenylparaben, benzylparaben and pentylparaben. As a result, for these compounds, the human risk cannot be evaluated. Therefore, those substances should no longer be listed in Annex V and, given that they might be used as antimicrobial agents, they should be listed in Annex II to make clear that they are prohibited in cosmetic products. (1)OJ L 342, 22.12.2009, p. 59. (2)Commission Decision 2008/721/EC of 5 August 2008 setting up an advisory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mmittees and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consumer safety,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repealing Decision 2004/210/EC (OJ L 241, 10.9.2008, p. 21). (3)SCCP/1192/08, http://ec.europa.eu/health/ph_risk/committees/04_sccp/docs/sccp_o_166.pdf (4)SCCS/1414/11, http://ec.europa.eu/health/scientific_committees/consumer_safety/docs/sccs_o_054.pdf (5)SCCS/1348/10 Revision 22 March 2011. (6)SCCS/1446/11. (7)OJ L 262, 27.9.1976, p. 169.

欧盟REACH(《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简介

欧盟REACH(《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简介 什么是REACH “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将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REACH的目的 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增加化学品信息的透明度;减少脊椎动物试验;与欧盟在WTO框架下的国际义务相一致。 从实质意义上讲,REACH法规将促进化学工业的革新,使其生产更安全的产品,刺激竞争和增长。与现行复杂的法规体系不同,REACH将在欧盟范围内创建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遵循同一原则生产新的化学品及其产品。 REACH的主要内容 注册(Registration)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1吨的所有化学物质需要注册,年产量或进口量1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还应提交化学安全报告。 评估(Evaluation)包括档案评估和物质评估。档案评估是核查企业提交注册卷宗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物质评估是指确认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的风险性。 许可(Authorization)对具有一定危险特性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和进口进行授权,包括CMR,PBT ,vPvB等。

限制(Restriction)如果认为某种物质或其配置品、制品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导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不能被充分控制,将限制其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 注:PBT 持久性、生物富积和毒性化学物质 vPvB 高持久性、高度生物富积化学物质 CMR 致癌性、诱变性和生物毒性物质 REACH制度影响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影响产业范围广:除了对化工企业有直接影响外,REACH将对包括纺织、机电、玩具、家具等所有的生产化工下游产品的企业产生影响,所涉及的产品有100多万种。 二、企业出口成本大大增加: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 三、要求的数据量大:REACH要求提供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安全评估报告、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的注册档案技术文件,涉及的数据量复杂庞大。 REACH注册流程图 注册Registration 要求年产量超过1吨的所有现有化学品和新化学品及应用于各种产品中的化学物质注册其基本信息。只有通过注册的物质才能在欧盟内生产或进口。 每一个物质的生产商和进口商须向化学管理署提交该物质的注册档案,并缴纳相应的费用。但是要求联合提交同一个物质的注册信息,即遵循“一个物质,一次注册”原则。作为联合注册的成员,可以与其他成员共同分摊注册的费用。 为了易于管理、接受大量注册档案的提交,提交给化学署的注册档案需电子化处理。化学管理署会给每一个收到的注册档案一个注册编号和注册日期,并立刻把这些信息传递给注册人。

化妆品管理与法规期末复习.doc

名词解释 1?广义化妆品:指以化妆为目的的产品总称。 2 ?化妆品皮肤病: 是指人们在口常生活中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病变,是一组有不同临床表 现、不同诊断和处理原则的临床症候群,发病前要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并且皮肤损害的原发部位是使用该化妆品的部位,还必须排除非化妆品因素引起的皮肤病。 3.狭义法律 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法的主要表现形式。4?行政规章: 是由国务院各部、局、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5?行政处罚: 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向对方给了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6?卫生行政许可: 是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卫生行政许可的手段,是有效阻止不安全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7?化妆品流通的定义: 是指化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包括化妆品生产企业到化妆品批发企业、再到化妆品零售企业或者专业市场,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8.狭义化妆品狭义: 因各国的习惯与定义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别。但从使用目的看,均为保护皮肤、毛发、维持仪容整洁,遮盖某些缺陷,美化面容,促进身心愉快的日用品。 9?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是指接触化妆品而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10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法律效力仅次于法律。 ?地方性法规: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及行政法规。 12.行政处分: 是国家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责任形式,行政处分的主体是公务员所在地行政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 13?产品质量检验: 包括?对外购材料和外购件、过程和成品进行的检验,是根据给定质量标准,按照一定的验证方法和程序,对被验证的物资进行分析、测量,并将分析和测量结果与给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对其质量特性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既有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屮极重要的环节。 14直销的概念 直销是指生产企业不设店铺、不经过屮间商,而通过直销员直接把本企业产品销售给消费 者的经营方式(人员直销或直接推销)。 简答题 1?技术标准的分类 (1)基础标准:

16版欧盟化妆品防腐剂附录V

File creation date:31/10/2016 Annex V,Last update:09/09/2016 LIST OF PRESERVATIVES ALLOWED IN COSMETIC PRODUCTS Reference number Substance identification Conditions Wording of conditions of use and warnings Update date Chemical name/INN Name of Common Ingredients Glossary CAS Number EC Number Product Type,body parts 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ready for use preparation Other 1a Salts of benzoic acid other than that listed under reference number1and esters of benzoic acid AMMONIUM BENZOATE/ BUTYL BENZOATE/ CALCIUM BENZOATE/ ETHYL BENZOATE/ ISOBUTYL BENZOATE/ ISOPROPYL BENZOATE/ MAGNESIUM BENZOATE/ MEA-BENZOATE/METHYL BENZOATE/PHENYL BENZOATE/POTASSIUM BENZOATE/PROPYL BENZOATE 1863-63-4/2090-05-3/582-25-2 /553-70-8/4337-66-0/93-58-3 /93-89-0/2315-68-6/136-60-7 /1205-50-3/939-48-0/93-99-2 217-468-9/ 218-235-4/ 209-481-3/ 209-045-2/ 224-387-2/ 202-259-7/ 202-284-3/ 219-020-8/ 205-252-7/ 204-401-3/ 213-361-6/ 202-293-2 0.5%(acid)16/10/2010 1Benzoic acid and its sodium salt BENZOIC ACID;SODIUM BENZOATE 65-85-0/532-32-1200-618-2/ 208-534-8 a)Rinse-off products, except oral care products b)Oral care products c)Leave-on products a)2.5%(acid) b)1.7%(acid) c)0.5%(acid) 25/10/2010 2Propionic acid and its salts PROPIONIC ACID/ AMMONIUM PROPIONATE/ CALCIUM PROPIONATE/ MAGNESIUM PROPIONATE/ POTASSIUM PROPIONATE/ SODIUM PROPIONATE 79-09-4/17496-08-1/ 4075-81-4/557-27-7/327-62-8 /137-40-6 201-176-3/ 241-503-7/ 223-795-8/ 209-166-0/ 206-323-5/ 205-290-4 2%(acid)16/10/2010 3Salicylic acid(1)and its salts SALICYLIC ACID/CALCIUM SALICYLATE/MAGNESIUM SALICYLATE/ MEA-SALICYLATE/SODIUM SALICYLATE/POTASSIUM SALICYLATE/ TEA-SALICYLATE 69-72-7/824-35-1/18917-89-0 /59866-70-5/54-21-7/ 578-36-9/2174-16-5 200-712-3/ 212-525-4/ 242-669-3/ 261-963-2/ 200-198-0/ 209-421-6/ 218-531-3 0.5%(acid)Not to be used in products for children under3 years of age, except for shampoos Not to be used for children under3years of age(2) 16/10/2010 4Hexa-2,4-dienoic acid and its salts SORBIC ACID/CALCIUM SORBATE/SODIUM SORBATE/POTASSIUM SORBATE 110-44-1/7492-55-9/ 7757-81-5/24634-61-5 203-768-7/ 231-321-6/ 231-819-3/ 246-376-1 0.6%(acid)16/10/2010 5Formaldehyde, paraformaldehyde(3)FORMALDEHYDE/ PARAFORMALDEHYDE 50-00-0/30525-89-4200-001-8/-a)Oral products b)Other products a)0.1%(free formaldehyde) b)0.2%(free formaldehyde) Not to be used in aerosol dispensers (sprays) 16/10/2010

欧盟化妆品成分标注规程

欧盟化妆品成分标注规程 2004-7-2 9:26:46 来源:美容化妆品网 作为化妆品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国家对化妆品标签上成分标注的问题有不同的规定,欧盟的《化妆品规程》76/768/EEC以及《委员会规程》 95/17/EC就欧盟化妆品成分标注方面作了以下规定: 1.要求在化妆品包装上标注化妆品的全成分,如果因体积、大小等实际原因无法做到时,可印在宣传资料、标签或卡片上,但同时应在外包装上印制符合规定的简语或符号指示消费者参看; 2.成分标注要求以重量递减的顺序标注,句头应采用“成分”作为引导语; 3.下列情况不属于成分物质:原料中的杂质,生产中用到的辅料但成品中不含有,作为香料或芳香物质的溶剂或载体并严格控制使用量的物质。 4.香料和芳香成分及其原料应用“香料”或“香精”用语给予指示。含量低于1%的成分可按任意顺序标注在含量大于1%的成分的后面; 5.着色剂可以以任意顺序标注在其他成分之后,但必须采用《欧盟化妆品规程》中规定的色号或命名法; 对于有多种色号的美容化妆品,使用范围内所有着色剂都应列出,并标注“可能含有”字样; 6.成分必须采用《欧盟化妆品规程》中所规定的命名法; 7.对于皂、浴球或其他小型产品,由于体积或形状的原因,不便将成分内容包含在标签、卡片、宣传单等上面时,可以在销售展示柜的旁边加以公告说明; 8.制造商、代理商或进口销售商,基于商业秘密的原因,可以要求在成分目录中不标注1种或多种化妆品成分,但应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向生产地或最初进口地所在的成员国的主管机关提交“成分保密 申请; 9.为了充分进行评估和管理,申请资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a)申请单位(人)的名称或称谓、地址或总部。 (b)申请保密的成分的准确命名,即: ———CAS,EINECS和色素索引号,化学名称,IUPAC名称,INCI国际名称,欧洲药典中的名称,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专有命名法名称,规程76/768/EEC中所述的普通命名法名称(如果该成分在以上命名法中存在的话)。 ———如果该成分在上述的命名法中不存在,例如一些纯天然成分,那么,要求提供其基料名称,所用动物或植物部位的名称,该成分组份的名称,例如:溶剂名称。

欧盟REACH法规知识

欧盟REACH法规知识问答 1.什么是REACH? 2.REACH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REACH的管理对象有哪些? 4.什么是下游用户? 5.REACH管理的物质范围是什么? 6.REACH法规中,化学物质的注册范围主要包括哪些? 7.REACH法规中,豁免注册物质有哪些? 8.化学物质的注册时限? 9.分阶段注册物质包括? 10.什么是非分阶段注册物质? 11.预注册必需提交哪些信息? 12.为什么要预注册? 预注册有什么益处? 13.常规注册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14.什么是化学品安全报告(附件I)?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在化学品安全报告中,如何进行危害评定? 16.暴露评估包括哪些? 17.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8.如何进行暴露场景开发指导? 19.为什么要开发暴露场景? 暴露场景开发需要哪些信息? 20.什么是暴露场景? 21.如何进行风险定性? 22.常规注册时,按照生产量或是进口量的吨数,提供什么样的注册信息? 23.对联合注册如何规定? 24.联合注册需要哪些档案? 25.联合注册时,什么情况下M/I可以单独提交技术档案? 26.配制品中化学物质怎样注册? 27.信息交流论坛(SIEF)可实现哪些功能? 28.什么是制成品(下游产品)? 29.下游产品注册规定是怎样的? 30.下游产品所含哪些化学物质时则须注册? 31.下游用户享有权利有哪些? 32.各管理对象的义务是什么? 33.下游用户的具体义务有哪些? 34.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35.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36.什么是档案评估(Dossier Evaluation)? 37.什么是物质评估(substance Evaluation)? 38.许可的目标是什么? 39.限制的流程是怎样的? 40.哪些物质可以获得许可? 41.获得许可的流程是怎样的? 42.什么情况下限制? 43.目前附件XVII中的限制物质是指哪些物质? 44.化学品安全局CSA的组成有哪些? 45.管理局的职能是什么? 46.在REACH中,中小型企业(SMEs)如何定义? 47.REACH法规生效进程是怎样的? 48.什么是IUCLID? 49.什么是RIPs,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50、为什么电子产品制造商需要为REACH而担心? 52.在REACH规定下工业将肩负什么责任?

欧盟化妆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美国化妆品法规条例,化妆品检测标准

欧盟化妆品检测,化妆 品检测,美国化妆品法 规条例,化妆品检测标 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欧盟化妆品检测,中国化妆品检测,美国化妆品法规条例,化妆品检测标准 (2011/12/02 00:34) 西方及东方化妆品法规条例 表1及表2概括了化妆品出口的各国法规条例以作参考。某些化妆品声称有治疗用途或含有西药作主要成分,这类产品分别受控于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的相关体系,并列为非处方药品。如去头屑洗头水、防龋牙膏等在美国是视作非处方药品监管。 表1:西方国家化妆品条例

备注: * 含有化妆品的玩具应符合EN71-玩具安全标准和化妆品条例76/768/ECC指令及其修改指令之规定** 只限于声称作治疗用途之化妆品。 表2:东方国家化妆品条例

欧盟化妆品法规解读 一般情况下,化妆品条例在欧洲是非常严厉的。 2008年3月7日,欧盟发出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化妆品法规提案的G/TBT/N/EEC/186通报,拟将欧盟“化妆品指令”76/768/EEC及其55个修订编成法典。规定化妆品的禁限用物质大幅增加,限量要求更加严格。提案的附录Ⅱ化妆品禁用物质清单自2005年修订案以来,由原来442种(1999年),1211种(2005年)增加至1328种;附录Ⅲ化妆品中限制使用物质由原来64项增加到158项,其中第65-102为新增限制使用物质,第105-158为限时限制使用物质(2009年12月31日后禁止使用)。 按照欧盟指令76/768/EEC第六次修改版93/35/EEC的要求,制造商或进口商应提供化妆品的技术文档。当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成分证明 性质和数量描述、各成分的理化性能和微生物性能描述、原料的材料安全资料表、香精检验证明书、疯牛病检验证明书; 2、制成品的描述 制成品的稳定性、理化性能描述及微生物性能描述等

欧盟新化学品政策法案REACH

歐盟新化學品政策法案REACH 對化學物質的思考態度 歐盟制定新化學品政策法案(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 REACH),其理念依據於預防原則,即一種化學物質在沒有對其特性和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之前,先將其設定為有害物質,有可能對人的健康和環境產生有害影響。 儘管化學產品為現今社會帶來許多福利,同時在經濟、社會福利、貿易及就業方面亦具有不可或缺的貢獻。但在另一方面某些化學物質卻已經或可能對人體健康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歐盟(前歐洲共同市場)早於1970年代開始即已開始陸續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品登記管理的法規,目前與化學相關者已有約500種左右。 全球化學品的產量約為4億美元,產值為世界總產值的31%,為世界第一位。化學工業是歐洲主要的製造業,為歐洲創造了近500萬個就業機會,而企業中有96%為中小企業。為求完全瞭解化學物質安全,整合現行法規,以及保持歐洲化學工業的國際競爭力,REACH於2006年12月13日公告,預計於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表一為REACH發展的歷程說明。 表一 REACH發展歷程 1998年4月歐盟環境委員會要求執委會針對現有化學物質法令進行評估。 2001年2月執委會提出新化學品政策白皮書(White Paper on Strategy for a future Chemicals Policy)。 2003年5月歐盟企業及環境執委會提出現行化學物質立法草案,並徵詢公眾意見。2003年10月歐盟執委會正式提出REACH草案。 2004年1月在負責REACH的競爭力委員會之下,一關係化學品的工作團隊針對 REACH進行審閱。 2004年3月執委會與歐洲化學協會及其他組織針對REACH進行衝擊評估。 2004年7月執委會認可由歐洲化學協會進行REACH先期試驗(簡稱SPORT),自當年9月起至2005年中完成。 2005年2月歐洲議會針對REACH進行一讀審查,並由環境執委會指導REACH的文件式樣。 2005年11月歐洲議會完成一讀法案. 2005年12月歐盟理事會同意採納實施REACH的政策及法規。 2006年12月13日歐盟理事會及議會針對REACH作出二讀通過,亦即最後決定。並於Offical Joural of European Union(OJEU)中公告實施。 2007年6月1日歐盟REACH法規正式生效。 2008年6月1日歐洲中央化學總署(ECHA)將於2008年6月1日成立,並開始實施REAC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