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粘膜病讲义

口腔粘膜常见病

概论

1.口腔粘膜的定义:口腔与外界相通体腔的湿润衬里,由上皮和结缔组织组成,二者以富

含中性蛋白多糖的、呈波纹状的基底膜分隔。

2.口腔粘膜的分类

咀嚼粘膜-硬腭,牙龈

被覆粘膜

特殊粘膜-舌背

3.口腔黏膜防御屏障:物理化学屏障、黏膜表面和内部的特异性、非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

疫屏障。

4.口腔粘膜的功能:

?屏障保护功能: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细胞屏障、免疫球蛋白屏障

?感觉功能

?温度调节及分泌功能

①唾液屏障:机械冲洗(阻断黏附)及抗菌成分。

②上皮屏障:完整的黏膜上皮是阻止异物、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近

期研究发现,口腔黏膜上皮内还存在一种上皮内屏障。主要由上皮细胞成熟过程中

所排出进入细胞外间隙的膜被颗粒组成。

③免疫细胞屏障: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发生

增殖反应,产生淋巴因子。Langehans细胞。

④免疫球蛋白屏障:SIgA是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消化水解

酶蛋白降解作用,且不需要补体活化,不引起组织细胞溶解,不增加局部损伤。

⑤感觉功能:口腔粘膜不仅对痛觉、触觉和温觉具有敏锐的感觉功能,渴觉、味觉功

能是其独有的。

⑥其他功能:口腔粘膜并不具备吸收功能,但药物可通过口腔粘膜渗透到粘膜下而后

吸收,全身用药改为含化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而降低全身副作用。

⑦B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是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是构成体内辅酶的重要成分,缺乏会

引起糖代谢旺盛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和心脏首当其充,其次是肝脏,肌肉组织和皮肤、粘膜。糖代谢障碍除造成组织能源不足以外,还由于中间产物在

组织中的堆积,而出现各种疾病症状。

5.口腔粘膜组织的代谢与更新

(1)能源代谢特点:口腔粘膜的上皮组织,糖酵解供能方式活跃,酶量及活性高。上皮

下的结缔组织的氧供丰富,以有氧氧化供能方式为主。

(2)口腔粘膜上皮组织更新时间:约为4-14天,其中非角化上皮较角化上皮快。

6.口腔粘膜的结构

⑴上皮层: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复层鳞状上皮。分为: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化层。其中基底层为上皮细胞的生发层。

非角质形成细胞-游离分布于上皮层内。有: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调控上皮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免疫提呈功能及上皮角化)、梅克尔细胞(神经外胚层细胞,触觉受体)、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

⑵固有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纤维成分及基质组成。对上皮层起到支持和营养作用。

⑶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腺体、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

⑷基底膜:为口腔黏膜上皮与固有层结缔组织连接处。

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

病损特点:

部位的差异性

病损的共存性和重叠性

分类:

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

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

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唇舌疾病等

1、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如RAU一般不累及咀嚼粘膜,而疱疹性口炎则可累及所有的口腔粘膜。

2、口底-舌腹的U形区、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软腭复合体被称为口腔粘膜的危险区域,发生于这些区域的损害极易恶变。

3、同一病变在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不同的病变也可出现相同的病损。如唇红部的水疱破裂后成为糜烂或溃疡,疱疹性口炎的后期也可出现溃疡性病损,类似RAU。4、粘膜-皮肤病损的共存性。

口腔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

1、单纯疱疹病毒(HSV)对人体的感染甚为常见,据估计,世界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2、根据HSV的生物学行为、包膜、抗原性差异及致病部位不同,分为1、2两个亚型。HSV-1型(腰以上)的致病力小于HSV-2(腰以下)。

3、HSV感染途径: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的接触。

4、HSV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病损分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疱疹性龈口炎)、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复发性唇疱疹)。

5、发病机制:HSV病毒的DNA利用宿主细胞核中的物质进行大量复制与转录,通过宿主细胞膜时获得表面包膜而成为成熟的病毒颗粒,大量的病毒颗粒的形成,造成宿主细胞的急剧溶解破坏,形成原发性病损。病毒沿三叉神经鞘进入半月神经节细胞或周围细胞内潜伏。复发是因全身或局部的刺激因素,如局部外伤、过度日晒或感冒等,激活潜伏病毒的转录因子,增殖后沿轴索下行至感觉神经末梢,进入该部位的上皮细胞内,引起局部的复发性疱疹损害。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

2、形态学诊断:显微镜下可见上皮细胞气球样变性,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利普许茨体Lipshutz bodies”。

3、免疫学检查:HSV抗原和抗体。

4、病毒分离。

5、基因诊断:PCR法。

6、鉴别诊断:口炎型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手-足-口病、多形性红斑。

口腔单纯性疱疹(herpes simplex virus)治疗

治疗方法:

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干扰素、聚肌胞及免疫球蛋白

②免疫调节剂: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

③局部用药:洗必泰、多贝尔含漱液;四环素甘油、糊剂局部涂擦

④中药治疗:板兰根冲剂

⑤对症和全身支持疗法(消炎、抗感染、镇痛、补充维生素B/C)

注:

1、阿昔洛韦能竞争性抑制HSV特有的DNA聚合酶而阻止该病毒的复制,但又不影响宿主细胞。

2、阿昔洛韦不能阻止病毒潜伏到机体内,故不能控制复发。

3、干扰素(IFN)是机体细胞对病毒感染或一些非病毒诱生剂反应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具高度生物活性,可促进机体的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嗜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并能抑制病毒在新入侵的组织细胞内的复制繁殖。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

病因: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造成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由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

1、念珠菌病(新生儿鹅口疮)在我国的记载可追溯到《疡医大全》。

2、念珠菌属150余种、其中只有7种致病。

3、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健康人可带菌但不发病,当宿主防御功能降低后致病。

4、白色念珠菌的毒力主要在于侵袭力,其中黏附和细胞外酶作用较肯定。

5、宿主防御功能中,细胞免疫功能在对抗白色念珠菌感染起主要作用。

6、医源性因素中,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使口腔中可产生抗念珠菌物质的革兰阴性菌被抑制,于是真菌得以加快繁殖。抗生素可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毒性;抗生素对机体(肝、肾、造血功能)的毒性作用,使机体抵抗力减低。

急性假膜型-雪口病(俗称鹅口疮)

①最常见于婴儿,老年人免疫抑制或衰弱的人;②好发部位为颊、腭或口咽粘膜;③表现为一层凝乳状的斑块松弛黏附以发红的粘膜表面,斑块可以棉拭轻轻刮去,下方遗留一个粗糙的表面;④刮取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显示念珠菌丝。

急性红斑型-抗生素口炎

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而致,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因此本病又称为抗生素性口炎。症状为口腔干燥,疼痛,进食刺激性食物加剧疼痛,口腔粘膜呈现发红、萎缩表现,还可能同时存在鹅口疮。

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

①典型症状为上颌总义齿基托下方的腭粘膜发红,并伴有淤血点或白色斑点。但常因症状不典型而被忽略

②据报道有30%-60%佩戴总义齿的患者可发生义齿性口炎,且通常仅影响上颌义齿的承托区。可合并口角炎。

口角炎: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念珠菌病的联合感染,累及口角处组织。通常有潜在的诱发因素,例如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2缺乏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口角皮肤发红、皲裂、浸渍,并常有黄色痂皮。

正中菱形舌炎:被认为是侵犯舌背的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而不是解剖学的异常。见于雾化吸入类固醇和吸烟者。

慢性肥厚型-增殖型念珠菌口炎

典型表现是发生于双侧口角粘膜与颊粘膜联合处的白色斑块,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类似粘膜白斑。

诊断口腔念珠菌病,除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实验室检查证实损害组织中存在病原菌。

①念珠菌实验室检测包括涂片法、分离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②涂片法只能发现真菌而不能确定菌种,其阳性率也低;培养法可用棉拭子在病损区

取材接种,经3-4天培养后镜检可查厚壁孢子确诊。

治疗:

①局部治疗:

2-4%碳酸氢纳溶液(白色念珠菌不适合在碱性环境中生长繁殖)

龙胆紫溶液(口腔粘膜以0.05%浓度)

制霉菌素涂布(5-10万U/ml的水混悬液)

①全身治疗:抗真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酮康唑(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

氟康唑(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胸腺肽、转移因子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

1、溃疡的定义: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溃疡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后无瘢痕。深层溃疡则病变波及粘膜下层,愈后遗留瘢痕。2、糜烂是粘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3、假膜为灰黄色或灰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擦掉或撕脱。

4、斑是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丘斑是一种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可平滑或粗糙。

5、疱是粘膜内贮存液体,直径2-5mm或以上,根据部位分上皮内疱(棘层内疱)、上皮下疱(基层下疱)。

6、RAU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患病率高达25%左右。Aphta为希腊文中灼痛的含义。

7、RAU的发病特点:呈周期性复发且具有自限性。发作时有“黄、红、凹、痛”的特征。即溃疡中央凹陷,周围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以浅黄色假膜,灼痛明显。

复发规律,分发作期、愈合期和间歇期。发作期一般持续1-2周。

8、分型:(Lehner’s分类)

轻型Minor AU (80%的患者属于此型)、重型Major AU 、疱疹样型Herpetiform AU。

①轻型:1-5个溃疡孤立散在,直径2-4mm,圆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好发于角化程

度较差的区域。

②重型Major AU占RAU患者的10%,溃疡单个发生,直径可达10-30mm,深及粘

膜下直至肌层。愈后可留瘢痕。发作时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周边红肿隆起、扪之

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初始好发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发作的趋势,如

咽旁、软腭、腭垂。重型阿弗他溃疡与胃肠疾病和血液病更紧密相关。AIDS也可

见到此型溃疡,周期性复发的模式少有规律。

③疱疹样型: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粘膜任何部位,直径小于2mm,粘膜充血,疼

痛较重,可伴全身症状。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是三型中最少见的,病名是一个描述性

名词,因为这些溃疡与疱疹病毒感染毫无关系。

9、溃疡会因精神压力、局部创伤、月经来潮而加重,也能作为缺铁、B12或叶酸缺乏的标志。

10、白塞氏病:一种难治愈的全身性脉管炎,病因不明,以侵犯静脉为特征。男性更常患病且症状更为严重。根据反复发生口腔溃疡和以下病症当中的出现两项而作出临床诊断:反复出现的生殖器溃疡、眼部病损(葡萄膜炎)或皮肤病损(红斑结节、毛囊炎)。

11、鉴别诊断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

好发年龄婴幼儿

发作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

病损特点

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片浅表溃疡

损害遍及口腔粘膜各处,包括牙龈、上腭、舌、颊和唇粘膜

可伴皮肤损害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好发年龄成人

发作情况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

病损特点

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

损害仅限于口腔的非角化粘膜

无皮肤损害

RAU的治疗:

⒈局部治疗:以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为原则。

①药膜:保护溃疡面,延长抗炎药物的作用时间。一般由抗生素、表面麻醉剂、皮质激素和基质组成。

②软膏:含小牛血清的素高捷疗软膏。

③含漱液、含片、散剂、超声雾化剂及局部封闭治疗。

⒉全身治疗:对因治疗,减少复发为原则。

①免疫增强剂:如主动免疫制剂转移因子(TF)。

②中医药:昆明山海棠片,有良好的抗炎和抑制增生作用,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

③针对系统性疾病的治疗。

天疱疮(pemphigus)

1.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天疱疮的发病率约为1/2O万,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

最多见于40-60岁人群,女性较男性稍多。

2.病因是自身免疫反应,存在循环的抗上皮细胞内物质的抗体。造成基层以上上皮的

分离,这个潜在空间的水肿就形成了一个表浅易感染的溃疡。

3.发病较慢,从发生到诊断一般历时7个月。近56%的病例仅表现为口腔损害;60%

的病例口腔损害早于皮肤损害6个月-1年。

4.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可

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死亡。

治疗:

①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或由静脉补液。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

③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以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副作用。

④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⑤局部用药(包括皮质激素的局部应用),促进创面愈合。

⑥静脉免疫球蛋白疗法。

⑦酶抑制剂,抑制棘层松解的产生。

⑧中医中药

注:

1.皮质类固醇使用后,使天疱疮的10年生存率提高到95%。

2.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临床医生力求遵循的原则。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冲击

疗法和间歇给药法。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动态地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四个阶段。

起始和控制阶段强调“量大、从速”,在减量和维持阶段侧重“渐进、忌躁”。

泼尼松龙可起始量国外学者建议为120-180mg/d,国内学者推荐60-100mg/d。

切忌由低量递加,起始量用至无新损害出现1-2周后减量,每次递减5

mg,1-2周减一次。

4.免疫抑制剂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后者的用量、降低

副作用。

5.近年来静脉免疫球蛋白疗法(IVIG)较多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IVIG具

有双重作用,既可作为调理素抑制细菌等病原体,又可封闭淋巴细胞表面

IgGFc受体抑制自身抗体的作用,干扰免疫复合物相互作用,缓解病情、减

少继发感染。

多形性红斑

1.是一组多因素致病的大疱类病损(上皮下)。最严重的一型是Stevens Johnson综合征。

2.侵犯皮肤和粘膜,急性发作,可能归因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与易感个体(激素变

化)暴露于某种特定药物(磺胺类药剂、巴比妥类)或病原体(疱疹病毒、支原体)有关。

3.通过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包括靶形红斑;口腔粘膜被破损的大疱覆盖,唇结厚痂,

牙龈覆盖渗出性假膜,下方为疼痛的糜烂面。通常有发热。

4.自限性疾病,3-4周可愈。但每年可发作1-2次。

5.治疗:重型需要住院治疗,用类固醇治疗。轻型可局部用类固醇,明确并避免诱发

因素。

口腔白斑病(oral leukoplakia)

1、白斑是一个临床病名,不包括组织学含义。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诊断为其它任何疾病的口腔白色病变。

2、白斑的主要病理改变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上皮单纯性增生为良性病变,上皮异常增生则意味着癌变的潜在性增加。

3、白斑病损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差异很大,从良性到原位癌。它们通常被特征性地被描述为:角化层增厚和棘细胞层增厚,棘层肥厚,浆细胞浸润真皮。但是,最重要的

变化是上皮细胞间细胞的异形性。细胞异形性的程度是考虑白斑处理方法的最主要

参考之一。其次,主要考虑的是部位,例如,口底和舌腹比其它部位更容易恶变。

4、临床上可将白斑分为临时性诊断和肯定性诊断两个阶段,临时诊断后,去除局部因素,经1-3个月的观察损害仍持续存在,则可下肯定性诊断,进一步确诊需根据

组织活检。

5、补充:口腔粘膜的危险区域

口底-舌腹的U形区

颊粘膜内侧的三角形区域

软腭复合体

3.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白斑的发病与吸烟等理化刺激相关,吸烟量和吸烟史的长短

与白斑的发病率成正比,香烟制品的种类(旱烟>纸烟>水烟).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发病的另一个重要致病因素,且“白念白斑”易发生恶变。

4.全身因素包括微量元素、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等。

治疗:

①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酒,去除残根、冠,不良修复体。

②0.1%-0.3%维A酸软膏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病损。

③内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5万U/d。

④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病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对溃疡

型、疣状、颗粒状白斑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

⑤中医中药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1.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侵害复层鳞状上皮,造成过角化伴红斑或条

纹。

2.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特点:病损可发生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以颊部多见,病损多左右

对称。是由白色丘疹组成的各种条纹、斑块,粘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水疱等。

3.LP的皮肤病损为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微高于皮肤表面。病损多左右对称,

发生于四肢伸侧。

4.苔藓样反应,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氯喹、开博通等,银汞合金充填物,均可引起口腔

粘膜出现呈放射性白色条纹或斑块,类似OLP病损,但停用药物或去除重金属充填体后,扁平苔藓样病变就明显减轻或消失。

治疗:

①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软膏、凝胶和复方针剂进行病损区涂布和基底部封闭注

射。

②昆明山海棠片口服。

③牙周基础治疗。

④用氯喹片125mg,每天两次,注意观察血象。

⑤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聚肌胞等。

⑥中医中药治疗。

口腔疾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

一、血液及出血性疾病

1.血液病常早期出现口腔表征,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对血液病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要

特别注意,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2.各型白血病都可以出现口腔表现,最易受侵犯的部位是牙龈,患者常因牙龈自发性

出血而首先到口腔科就诊。

3.牙龈自发性出血(白血病的早期症状),口腔粘膜瘀斑。

二、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出血性疾患

1.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友病。

2.主要口腔表征为明显的出血倾向。

3.对牙龈出血者,可用牙周塞治剂等压迫止血,配合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

云南白药等。

4.口腔治疗应避免损伤,手术治疗需进行预防性处理,如成分输血或输全血。

四、维生素B2缺乏症

口腔表现常为该病的早期损害,表现为对称性口角炎、唇炎和舌炎。

五、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LE)

1、口腔病损以下唇多见,其次为颊粘膜。初起为红斑样病损片状糜烂,中央凹陷成盘状,周围有放射性白色短条纹排列。病损向皮肤蔓延,粘膜-皮肤界限模糊。

2、皮肤病损好发于面部突起部位,如额、鼻、颧部。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桃红色斑,典型病损呈“蝴蝶斑”。

六、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1、龋病是导致牙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是导致牙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牙周炎的患牙亦可成为局限的感染灶,细菌进入血液,可引起菌血症,造成远隔器官的疾病

3、龋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根尖脓肿,称为一个局限的感染灶。可引起远隔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又由于病灶内毒素的不断作用,还可诱发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

艾滋病相关的口腔疾病(HIV DENT)

AIDS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病毒者已达4000万左右,其中包括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今年世界平均每天有14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超过8000人死于艾滋病。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AIDS诊断标准中,除HIV抗体检测阳性外,口腔的特发性症状被列入诊断依据和预测性指标。

与HIV感染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主要有5类,我们将在后面一一分述:

●真菌性疾病(Fungal Disease)

●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

●AIDS相关的肿瘤(Neoplastic Disease)

●细菌性疾病(Bacterial Disease)

●溃疡类疾病(Ulcerative Disease)

真菌性疾病(Fungal Disease)

1.约为95%的艾滋病患者在其漫长的病程中可反复出现口腔粘膜的白念菌感染,为最常

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而致的机会感染的临床表现。

2.感染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与患者的CD4阳性T细胞指数呈反比。可作为艾滋病的预测性

指标。

3.四型白念菌感染的症状均可出现,但以假膜型(白色)Pseudomembranous Candidiasis 或

萎缩型(红色)Erythematous Candidiasis损害多见。

4.部位多为上腭、颊、舌及附着龈。在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或者发生在

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

口腔毛状白斑(Hairy Leukoplakia)

1.临床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斑块状粘膜增生,好发于双侧舌缘并可延伸至舌背和舌腹,

呈垂直的沟纹排列,状如皱纸。这种白斑附着牢固,不能除去,一般无自觉症状。

它几乎仅见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2.致病机理为HIV与EB病毒的协同作用,导致局部粘膜内的郎格罕氏细胞的破坏而

致的免疫缺陷。

3.毛状白斑名称的来源是它的镜下观。口腔粘膜的上皮钉突肥厚明显伸长,棘层增生,

表面为厚薄不匀的不全角化,呈粗糙的皱褶或绒毛状。过度不全角化形成的角蛋白突起,细如毛发,有时可脱屑。

口腔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 KS )

1.Kaposi肉瘤是与艾滋病有密切关系的3大肿瘤之一,在正常人群中罕见,而约有20%

的AIDS患者可在早期出现口腔Kaposi肉瘤。

2.致病机理为HIV与人类单纯疱疹病毒8型(HHV-8)的协同作用,使正常的血管内

皮细胞转化为瘤细胞。

3.对于HIV感染者,口腔粘膜常为单一或最先发病的部位,上腭、附着龈和舌背部为

口腔Kaposi肉瘤的好发部位,临床早期为平伏的紫褐色粘膜斑块,可出现短暂消失,随后逐渐发展为隆起的结节状,伴有表面溃疡和出血。

4.肿瘤呈相对局限性发展。

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 )

牙龈线性红斑(Linear Gingival Erythema LGE)

1.由于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因唾液腺功能受损而伴有严重唾液减少症状,相关的牙

龈和牙周机会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表现为牙龈发炎,牙龈溃疡,牙龈坏死以及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龈出血疼痛和恶臭等症状。据报道,HIV感染或艾滋病患

者,19%-29%患有牙周炎。

2.艾滋病相关的边缘性龈炎Linear Gingival Erythema (LGE),为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牙龈

机会性感染,表现为游离龈线性红纹及附着龈的点状红斑。附着龈的白念菌感染为艾滋病患者的特发部位。可作为AIDS的早期诊断依据之一。

3.坏死性牙周炎多见于CD4T细胞极度低下的免疫缺陷患者。

艾滋病相关的非特异性溃疡(Ulcerative disease )

1.溃疡可呈典型的RAU表现,界限分明的溃疡,单发或多发,每个溃疡有红晕,中央微

凹,伴假膜覆盖。三型RAU均可见。其中MAU的溃疡较大,直径达1-2cm,常发生于口腔后1/3,如软腭,咽侧壁,剧痛可持续数周,影响咀嚼和吞咽。

2.另外,HIV相关的涎腺疾病(HIV-SGD)也较常见,主要为腮腺的炎症性肿大。与EBV

和CMV对唾液腺的亲和力有关。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再详细叙述。

艾滋病患者常规口腔治疗的注意点

①因艾滋病患者除CD4淋巴细胞指数下降和唾液分泌减少外,还常伴有血小板和中性

粒细胞减少,口腔内的各类机会性感染,肿瘤、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各类口腔手术后的出血和感染都会明显增加。

②随着艾滋病患者的人数增加和患者的生命周期延长,对各类口腔疾病的治疗需求也

必将相应增加。

③艾滋病的高度传染性,对口腔技术操作的消毒隔离要求也相应增加。

1.2005年11月7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了全球18名“医疗英雄”,武汉大

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名列其中。

2.《时代》周刊对全球医疗英雄的评选,是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近年世界发生的几

次重大自然灾难中拯救了无数的生命。

3.桂希恩教授的当选理由是:感谢桂希恩,他使中国踏出了对抗艾滋病的重要一步。

桂教授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又是2005年《时代》周刊评选出来的全球18名医疗英雄之一,他的无私奉献拯救了许多的生命,AIDS的防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希望我们都能像桂教授一样,作一名好医生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空泡性变: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胞质清亮,呈空泡状(本质属于水变性). 液化:细胞液化溶解而破碎 (本质属于液化性坏死).

口腔黏膜病学_题库

口腔粘膜病题库-选择题 1、下列对基底膜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基底膜的超微结构是一种膜 B、基底膜是胶原纤维与致密板、透明板连接的纤维复合物 C、基底膜是上皮和结缔组织的界面结构 D、基底膜主要有支持、连接和固着作用 E、基底膜是半透膜,便于物质交换 答案:A 2、口腔粘膜防御屏障包括 A、唾液屏障 B、上皮屏障 C、免疫细胞屏障 D、免疫球蛋白屏障 E、以上都是答案:E 3、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称为 A、萎缩 B、坏死 C、溃疡 D、假膜 E、丘疹 答案:C 4、糜烂是 A、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B、粘膜上的实体性突起 C、粘膜内贮存液体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上皮的表浅缺损 答案:E 5、口腔粘膜疱性损害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A、疱内液量多少 B、疱的部位在皮下还是皮内 C、疱的数量 D、疱的大小 E、疱基底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 答案:B 6、萎缩是 A、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B、上皮变薄 C、上皮的部分损伤 D、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 E、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 答案:B 7、复发性唇疱疹愈合后 A、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B、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C、不留瘢痕,无色素沉着 D、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8、复发性唇疱疹的治疗,最有效的是局部使用 A、氢化可的松乳膏 B、新霉素乳胶 C、0.01%硫酸镁湿敷 D、5%无环鸟苷软膏 E、杆菌肽软膏 答案:D 9、下述哪一项临床表现符合口腔粘膜带状疱疹 A、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 B、各处成簇小水疱 C、单侧性皮肤-粘膜疱疹,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且疼痛明显 D、广泛糜烂 E、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答案:C 10、颞下部皮肤发生带状疱疹,说明损害累及三叉神经哪一支 A、第一支 B、第二支 C、第三支 D、第一支及第二支 E、第二支及第三支 答案:B

华西口腔医学院粘膜学题库

1、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2、以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描述其屏障作用 3、口腔你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哪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异同 5、口腔粘膜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6、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RAU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2、以轻型RAU为例,简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5、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该类疾病归属于哪类疾病? 3、尼氏征得典型表现和病理基础 4、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学过哪些口 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1、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2、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M-R syndrome Actinic cheilitis 4、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1、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2、毛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3、为什么说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是身心性疾病,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加以说明 4、列表鉴别:地图舌——舌扁平苔藓沟纹舌——舌外伤萎缩性舌炎——舌部DLE、 OLP、赤斑增殖性正中菱形舌——慢性增性念珠菌病 5、沟纹舌、正中菱形舌、地图舌的自我保健措施有哪些? 1、口腔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于哪一型? 2、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各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3、斯——约综合征 4、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医学口腔黏膜病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固定性药疹 2.科布现象 3.口腔粘膜危险区 4.更迭性与重叠性 5.口腔白斑病 二、填空(每个1分,共18分) 1.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好发部位为。 2.抗生素性口炎的病损特征可以表现 为或。 3.滤泡型唇炎的典型临床自觉症状为。 4.扁平苔藓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为,累及的部位常具 有性。 5.按照中国黏膜病协作组的分类标准,非均质型白斑包 括、、和型。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分 为、和三型。 7.创伤性溃疡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8.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有、、、、 等。 三、问答题(共17分) 1.试述寻常型天疱疮在口腔黏膜上的病损特点。(9分) 2.如果某位患者被诊断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你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病 史以确定其是否患有白塞病的可能。(8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固定性药疹:变态反应性口炎的一种(1分),指服用或接触相同变 应原后(1分),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1分)。 2.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 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1.5分);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1.5分)。 3.科布现象:某些皮肤病(如BD、LP、银屑病、感染性湿疹性皮炎) 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反应(1分),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1分),在受到搔抓或外伤或衣物的压力(皮带)的刺激后,即出现上述皮肤病典型损害的现象(1分)。 4.口腔粘膜危险区:指口底舌腹的U形区(1分)、口角侧黏膜的三角 形区域(1分)、软腭复合体(1分),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口腔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 5.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性损害(1分),在临床和组织 学上均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1分),是癌前损害(1分)。 二:填空(每个1分,共18分) 1.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好发部位为唇部和口周。 2.抗生素性口炎的病损特征可以表现为萎缩性损害(红斑损害)或假膜性 损害。 3.滤泡型唇炎的典型临床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 4.扁平苔藓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为珠光白色的网纹或斑块,累及的部位 常具有对称性。 5.按照中国黏膜病协作组的分类标准,非均质型白斑包括结节型、疣状 型、和颗粒型。 6.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分为轻型、疱疹样型、重型三型。

最新 口腔粘膜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口腔粘膜病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院牙周粘膜教研室编写

前言 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于口腔粘膜及口腔软组织的疾病。主要分为口腔粘膜固有病、粘膜-皮肤病及全身病在口腔粘膜的表征三类。其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较复杂。其发病往往与全身关系密切,某些为癌前病变,某些则为全身系统疾病在口腔粘膜上的表征。因此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对口腔粘膜的固有病及常见病具备诊断及治疗能力,对粘膜皮肤病及某些全身系统病的口腔表征具有基本知识,遇到疑难病例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诊断步骤,写出正确详细的病历,并能掌握口腔粘膜病的一般治疗原则及本大纲所讲授各种常见病的常用外文名词。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教学以讲授大课的方式为主,总学时28学时,系统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时8学时。 本大纲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口腔粘膜病学》第三版制定,是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口腔粘膜病学的教学过程起提纲挈领作用。

参考书目 1.《口腔粘膜病学》李秉琦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2.《现代口腔科诊疗手册》第二版,俞光岩,王嘉德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3.《实用口腔科学》郑麟蕃,张震康主编,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王翰章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Pindborg JJ.Alatas of diseases of the oral mucosa. Munksgaard, Copenhagen 5th ed.1992. 6.Malcolm A.Lyhch. Burket's oral medicin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9thed,J.B.Lippinocott,1994. 7.Samaranayake LP and MacFarlance TW.Oral candidosis. Bristol:Wright,1990.

口腔复习题口腔粘膜病(可编辑修改word版)

项目九口腔粘膜病 问答题:十三、口腔粘膜病 1..口腔粘膜白斑、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鉴别要点; 2..举例说明口腔黏膜病同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关系; 3..口腔粘膜常见的疱性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4..癌前病变的概念及口腔黏膜常见的癌前病变组织病理学 特点; 5..癌前病变的组织学依据; 6..肉芽肿性唇炎的病理变化。 选择题: 1..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B A.扁平苔藓 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C.白斑 D.天疱疮 E.念珠菌病 2..可形成棘层内疱的疾病是:B 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B.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白斑 3..以T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疾病是B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天疱疮 D.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E.肉芽肿性唇炎 4..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 B A.扁平苔藓 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C.白斑 D.天疱疮 E.念珠菌病 5..可形成棘层内疱的疾病是B 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B.天疱疮 C.扁平苔藓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白斑 6..以T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疾病是B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天疱疮 D.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E.肉芽肿性唇炎 7..上皮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 E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念珠菌病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8..爱滋病在口腔不出现的表现是 E A.念珠菌病 B.毛状白斑 C.Kaposi 肉瘤 D.坏死性龈炎 E.扁平苔藓 98 .不表现为上皮异常增生的疾病是(X 型题)B A.白斑 B.红斑

C.肉芽肿性唇炎 D.天疱疮 E.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9..上皮内常形成微小脓肿的疾病是 E A.白斑 B.扁平苔藓 C.念珠菌病 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E.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10..爱滋病在口腔不出现的表现是 E A.念珠菌病 B.毛状白斑 C.Kaposi 肉瘤 D.坏死性龈炎 E.扁平苔藓 11.. 口腔粘膜病的基本表现有哪些?E A斑 B水疱 C溃疡 D萎缩 E以上全是 12以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A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教学文案

口腔粘膜病(完整版)

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 上皮角质细胞由表入里分为四层 1、角化层: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均质的角化蛋白(嗜酸性) 2、颗粒层:细胞核浓缩,细胞扁平(嗜碱性) 3、棘层:细胞体积大,层数最多,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层次最多) 4、基底层: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有增殖能力,和深部棘层细胞都称为生发层(增值) 上皮非角质细胞由基底层、棘层、中间层、表层构成。 包括黑色素细胞、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层,触觉感受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位于基底层和棘层,免疫功能细胞)——因细胞不着色,称为透明细胞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正角化 棘层增厚明显,细胞核消失 过度不全角化 增厚的角化层残留细胞核 2、角化不良(错角化) 含义: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角化珠 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良性角化不良,指在棘层高度增生的上皮组织钉突中出现,如白斑; 一种为恶性角化不良,见于重度异常增生,见于原位癌或鳞状细胞癌 3、上皮异常增生 基底核消失;核质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多;棘层出现角化团 4、棘层松解 棘层细胞桥溶解、张力原纤维断裂,细胞解离,形成裂隙 多见于天疱疮 5、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细胞液化、溶解、破碎、消失 常见于扁平苔藓、红斑狼疮 角质层:上皮的最浅层.细胞扁平,细胞器消失, 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染成红色均质状 正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完全消失者 不全角化:角化细胞中胞核固缩而未消失者

6、疱 粘膜或皮肤内液体的贮存形成半圆形的突起 口腔粘膜其他地方的庖形成后易破裂,不易结痂皮 分类:按内容物(水疱、血疱、脓疱) 按大小(5mm 为标准,大疱、小疱) 疱疹:小的水疱聚集成簇. 7、糜烂 机械刺激或药物烧伤引起 上皮浅层破坏,未侵及上皮全层 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 8、溃疡 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 溃疡累及上皮层,不留瘢痕,累及粘膜下层,可留瘢痕 9、斑 是粘膜或皮肤上的颜色异常,范围局限,大小不一; 不高起,不变厚,也无硬度的改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 如红斑(粘膜固有层的血管充血)、黑斑(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增多) 10、丘疹 消失后不留痕迹 表现:①上皮增生;②浆液渗出;③炎症细胞浸润 肉眼:黏膜或皮肤上突起的小疹,大小不等,针头或粟粒样大,红色或灰白色,质较硬 镜下:上皮增厚,表层可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固有层有浆液渗出及炎细胞浸润 第二节口腔粘膜病 一、白斑(P208)癌前病变 1、定义: 指发生在粘膜表面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被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2、病因:局部长期刺激(吸烟、咀嚼槟榔、不良修复体等) 如何鉴别充血与出血? 破片压迫法,消失充血; 仍有血,出血。

口腔黏膜病门诊病历汇总

口腔念珠菌病 (一) 患儿,女4个月。 主诉:患儿3周来啼哭,不如困哪;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 现病史: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物,未经治疗。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患儿颊、舌、软腭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白色柔软小斑点及斑块,状如凝乳,成半粘附性略微高起,稍加用力可擦去;部分斑片擦去后见红色糜烂面。全身检查示: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4%碳酸氢钠液消毒日常用品。 3.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二) 患者,女性,59岁。 主诉:口腔黏膜疼痛1个月,进食无味一周。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2个月前义齿压痛行软衬处理后缓解。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不适、进刺激性食物疼痛,并出现口腔内黏膜发红,自行抗感染治疗无效。 既往史:COPD病史5年,否认过敏史。 专科检查:上颌一尺基托下口腔黏膜组织充血发红,下颌稍轻,散在白色假膜;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氟康挫胶囊100mg 口服一次/日(首次剂量加倍) 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口腔单纯疱疹 (一) 患儿,女,三岁 主诉:患儿一周前感冒,发热,3天后口腔黏膜起疱,破溃,疼痛,影响进食。 现病史:家属诉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黏膜起疱、溃烂。患儿口腔破溃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曾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舌背、舌尖、双侧上颌乳磨牙腭侧牙龈、唇粘膜有多处密集小圆形溃疡、溃疡周

口腔粘膜病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固定性药疹:变态反应性口炎的一种(1分)指服用或接触相同变应原后(1分),在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 科布内现象:某些皮肤病(如BD、LP、银屑病、感染性湿疹性皮炎)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反应,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受到搔抓或外伤或衣物的压力(皮带)的刺激后,即出现上述皮肤病典型损害的现象。 口腔粘膜危险区:指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黏膜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口腔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 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性损害,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均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是癌前损害。 二:填空 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好发部位为唇部和口周。 抗生素性口炎的病损特征可以表现为萎缩性损害(红斑损害)或假膜性损害。 滤泡型唇炎的典型临床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 扁平苔藓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为珠光白色的网纹或斑块,累及的部位常具有对称性。 按照中国黏膜病协作组的分类标准,非均质型白斑包括结节型、疣状型、和颗粒型。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分为轻型、疱疹样型、重型三型。 创伤性溃疡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首先去除局部创伤(刺激)因素。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有真菌感染、毛状白斑、Kaposi肉瘤、口腔疱疹、艾滋病相关性牙周病变等。 三:问答题 1.试述寻常型天疱疮在口腔黏膜上的病损特点。 答:无愈合倾向的大面积糜烂面、尼氏征阳性、揭皮试验阳性、探针试验阳性。 2.如果某位患者被诊断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你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病史以确定其是否患有白塞病的可能。 答:1)外生殖器是否出现复发性的巨型溃疡 2)眼睛是否出现病变如眼球前段病变、眼球后段病变等 3)皮肤是否出现损害如结节性红斑、痤疮、科布内现象、皮肤针刺反应阳性等 4)是否出现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关节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 一:名词解释 药敏性口炎: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过敏体质者的黏膜上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和功能障碍。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 口腔白斑病: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性损害,在临床和组织学上均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是癌前损害。 尼氏征:用手指侧向推压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能使其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舔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尼氏征。为寻常性天疱疮的典型临床特点之一。 口腔粘膜危险区:指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黏膜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发生在这些部位的口腔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 二:填空 雪口病的临床病损特点是充血发红黏膜上的凝乳状白色假膜。 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诊断依据在于尼氏征阳性、揭皮试验阳性、探针试验阳性和大面积糜烂。 滤泡型唇炎的典型临床自觉症状为阵发性剧痒。 扁平苔藓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为珠光白色的网纹或斑块。 口腔黏膜疾病中属于癌前损害的疾病有白斑病和赤斑病。 按照中国黏膜病协作组的分类标准,非均质型白斑包括溃疡型、疣状型和颗粒型。 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口腔黏膜上的水疱、糜烂或溃疡的分布特点是成蔟。

口腔黏膜常见病

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一、口腔黏膜常见病 (一)、疱疹性口炎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部位,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传染,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HSV-1可能与口腔黏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有关。 [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亦常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疱疹病损患者接触史。 ①前驱期:有4-7天潜伏期,以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甚至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深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过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缘龈广泛充血水肿。 ②水疱期:口腔黏膜呈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 ③糜烂期: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需7—10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中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处,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复发的口唇损害常为多个成簇的疱,并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发作。诱使复发的刺激因素包括阳光、局部机械损伤、感冒等;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患者开始可感到轻微的疲乏与不适,很快在将要发生复发损害部位出现刺痛、灼痛、痒、张力增加等症状。约在10多小时以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的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 [诊断] 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在口周皮肤形成痂壳。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

口腔黏膜病例分析

口腔黏膜病例分析 第七节、病例分析 【病案1】 患者,女.1岁半。 主诉:(母亲代诉)患儿啼哭,拒食,发热2 d。 现病史:2 d前患儿发热,烦躁不安,夜间啼哭。昨天拒食.流涎增多。今晨发现患儿口内黏膜及口唇部有小水疱。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温38.2℃。口唇黏膜、舌、牙龈广泛充血水肿,有成簇透明的小水疱.部分水疱破溃形成浅表小溃疡;直径1—2 mm,部分溃疡融合成较大表浅形态不规则的浅表溃疡。上唇肿胀明显,在唇红与口周皮肤可见成簇小水疱,井可见疱破渗出液形成黄色痂皮。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取疱疹基底物直接涂片可见病毒损伤细胞(气球状变性、细胞水肿、多核 巨细胞、核内包涵体)。病毒分离和培养,确诊为单纯疹疱。血清学试验,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体效价明显增高。 l诊断:疱疹性龈口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2诊断依据: (1)发病常见于6岁以下儿童.6个月至2岁儿童更多见。 (2)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 (3)病损表现为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充血黏膜上出现成簇小疱疹,不久破溃形成小 的浅表溃疡,小溃疡融合形成大而不规则溃疡。 (4)疼痛明显,尤其进食时,表现为患儿拒食,同时流涎增多。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5)同时伴有口周皮肤损害:成簇小水疱、渗出、结痂。 3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①发病多见于成人。②病程反复.不经过疱疹期.全身 反应轻。③损害仅限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轻差的粘膜,无皮肤损害。④病损表现为口内粘膜散在分布多个小溃疡,有自限性。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后较多见。②口腔黏膜任何部位,颌面、胸'腰、腰背皮肤均可发病。③水疱较大,疱疹聚集成簇,沿三叉神经分支排列成带状,损害不超过中线。④疱疹和疱破后形成的溃疡疼痛剧烈,老人更明显,有时病愈后,有顽固的疱疹后神经痛。⑤病程一般为2—3周,愈后很少复发.甚至可终生免疫。 (3)手一足一口病 ①发病者多为3岁以下儿童。⑦夏秋季节发病多见,有疾病流行史。③有前驱症状:低热、困倦和局部淋巴结肿大。④皮损为手掌、足底、手背、足背、踝关节

口腔粘膜病学重点总结(仅供借鉴)

口腔黏膜病学 第一章概论 一、口腔黏膜的分类 ⑴咀嚼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⑵被覆黏膜:唇颊内侧、舌下,口底,前庭穹隆。 ⑶特殊黏膜;舌前部的乳头区,舌后部的淋巴区。 二、※口腔黏膜病的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 (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 (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 (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 更迭与重叠性:同一病变,其损害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损害,称为损害的更迭性;不同的病变在损害的不同阶段也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损,称为重叠。(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 (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口腔中有三个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型区;颊黏膜内侧、口角区的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包括软腭、咽前柱、舌侧缘的磨牙后垫),发生在这些区域的癌极易恶变。 三、※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 1.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为斑片。 2.丘疹(papule)与斑块(plaque):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常见疾病为扁平苔藓。 斑块又译作丘斑,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 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 来,常见病为白班和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也可有此损害。 3.疱(vesicl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若疱的部位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或棘层内疱;若疱的部位在上皮下, 称为上皮下疱或基层下疱。疱性损害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和疱性皮 肤病等。 4.大疱(bulla):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称为大疱。典型的大疱见于天疱疮或类天疱疮以及典型的疱性疾病 5.脓疱(pustule):也是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少见。 6.溃疡 ..(ul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面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浅层溃疡只破坏上皮层,愈合后无瘢痕,如轻型阿弗他溃疡。深层溃疡 则病变波及黏膜下层,愈合后有瘢痕。 7.糜烂 ..(erosion):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病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包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常见于上皮内疱破溃后。可有痛感。 8.结节(nodule):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性病损。它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5cm,形状不定,颜色

口腔病例分析试题76241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 1、患者,女,19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 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 【参考答案】 (1)主诉疾病的诊断 ①11脱位 ②上唇粘膜挫伤 (2)诊断依据 ①局部外伤史 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 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 (3)鉴别诊断 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 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 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中切牙开合。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 (1):诊断? (2):诊断依据? (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 (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1)主诉疾病的诊断 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教师:凌天牖

科目:口腔黏膜病学 授课对象: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授课内容:第九章口腔性传播疾病 (《口腔黏膜病学》第二版,李秉奇主编) 授课时数:10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种口腔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 2、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掌握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重点】: 1、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难点】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2、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粉笔、黑板、教鞭 【教学步骤】:具体内容几时间安排 概述口腔性传播疾病的现状 5’ 第一节梅毒(多媒体图76、77、78、79、80、81) 30’定义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先天梅毒 后天梅毒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治疗 第二节淋病 10’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急性球菌性口炎急性假膜型急球菌口炎急性坏死性龈口炎第三节尖锐湿疣(多媒体图91、92、93) 10’ 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第四节艾滋病(多媒体图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40’定义 病因 分期

窗口期和潜伏期 临床感染分期 典型的HIV感染从开始到死亡经历以下自然阶段: 1、HIV体内播散期 2、原发HIV播散期 3、症状HIV感染期 4、爱滋病前期 5、爱滋病期 6、爱艾滋病晚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口腔表现 1、真菌感染 2、毛状白斑 3.Kaposi肉瘤 4.口腔疱疹 5.AIDS相关牙周病变 6.坏死性口炎 7.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8.非霍奇金淋巴瘤 9.涎腺疾病 10.乳头状瘤/局灶性上皮增生 11.儿童患者的口腔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小结 5’ 【思考题】 1、梅毒、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口腔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教学参考书】 1、《口腔黏膜病学》2003年6月第二版,李秉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皮肤性病学》2002年11月第五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记】 【板书计划】 口腔性传播疾病 一、梅毒 二、淋病 三、尖锐湿疣 四、艾滋病

口腔粘膜病题库-问答题

口腔粘膜病题库-问答题 1.口腔粘膜上皮组织分为哪4层,各有什么主要结构? 2.口腔粘膜的屏障功能有哪些? 3.口腔粘膜病的主要临床病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每种病损试举一病名。 4.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区别? 5.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6.从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试述其屏障功能。 7.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那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8.口腔粘膜溃疡、皲裂、糜烂的病理特征有何区别? 9.口腔粘膜病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10.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1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何型最常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12.以轻型RAU为例,试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13.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14.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15.创伤性溃疡的首要治疗措施是什么? 16.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17.口腔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各属哪一类变态反应? 18.多型红斑的皮肤、粘膜损害各有什么特征性表现? 19.什么是斯-约综合征? 20.如何鉴别药疹、多型红斑、白塞病、天疱疮和类天疱疮? 21.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有哪些? 22.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临床分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3.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归属哪类疾病? 24. 尼氏征的典型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25. 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该病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至今我们已学过哪些口腔粘膜病有皮肤表现。 26.口腔白色损害有哪些疾病; 27.哪些疾病属于癌前病变; 28.口腔白斑的临床分型,病理及治疗原则; 29.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0.红斑狼疮与口腔扁平苔藓病理的鉴别; 31.白色念珠菌病中念珠菌性口炎的临床分型; 32.什么是癌前病变?白斑和红斑为什么被称为“癌前病变”? 33.白斑与白色角化病、白色海绵状斑痣、白色水肿、梅毒斑有何区别? 34.白斑有哪几种治疗方法? 35. 口腔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6.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37.六种唇炎的镜下所见有何特点? 38.请列表鉴别以下各病的差别 chronic cheilitis cheilitis glandularis cheilitis of benign lympholasis granulomatosa cheilitis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粘膜病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28-27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口腔粘膜病考试历年真 题精选及答案1128-27 1、轻型阿弗他溃疡好发部位是 A.舌背 B.口角 C.牙龈 D.唇颊黏膜 E.硬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约占RAU患者的80%,患者初发时多数为此型。溃疡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黏膜,附着龈及硬腭等角化黏膜很少发病。RAU初起为局灶性黏膜充血水肿,呈粟粒状红点,灼痛明显,

继而形成浅表溃疡,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mm。约5天溃疡开始愈合,此时溃疡面有肉芽组织形成、创面缩小、红肿消退、疼痛减轻。约7~10天溃疡愈合,不留瘢痕。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一般为3~5个,散在分布。溃疡复发的间歇期从半月至数月不等,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断的情况。有些患者有较规则的发病周期如月经前后,有的患者常在劳累之后发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该题针对“第二十二章章节练习”知识点进行考核】 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作时,溃疡的特征是 A.浅、小、黄、痛 B.深、大、黄、痛 C.黄、红、凹、痛 D.深、大、凹、痛 E.浅、红、凹、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重型阿弗他溃疡:亦称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简称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愈合后可形成瘢痕或组织缺损,故也称复发性瘢痕性口疮,约占8%。 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似“弹坑”,可深达黏膜下层腺体及腺周组织,直径可大于1cm,周围组织红肿微隆起,基底微硬,表面有灰黄色假膜或灰白色坏死组织溃疡期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或更长。通常是1~2个溃疡,但在愈合过程中又可出现1个或数个小溃疡。疼痛剧烈,愈合后可留瘢痕。初始好发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的发病趋势,发生于舌腭弓、软硬腭交界处等口腔后部时可造成组织缺损,影响言语及吞咽。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腺周口疮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溃疡也可在先前愈合处再次复发,造成更大的瘢痕和组织缺损。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面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临床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溃疡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

口腔粘膜病复习资料

1.糜烂: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2.溃疡: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累及黏膜上皮下层。 3.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发生于皮肤和(或)口腔 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4.地图舌: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标示的蜿蜒国界,故名 地图舌。其病损的形态和位置多变,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 5.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6.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 7.梅-罗综合征(MRS):以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症为临床特征的综 合征 8.白塞病:累及口腔、眼、生殖器等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9.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 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10.固定性药疹:由药物超敏所致的,在同一部位以同一形式反复发生的病损。 11.红斑:口腔黏膜上鲜红色斑块似天鹅绒样,边界清晰,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 疾病者。 12.靶行红斑:是多形红斑的典型病损,直径为0.5cm左右的圆形红斑的中心有粟粒大小的 水疱。 13.疱疹样口炎:为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 14.上皮下疱:疱在基底层下,上皮全层剥离。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和多形渗出性红斑。 15.上皮内疱:疱在上皮棘层内或基底层上,有棘层松解,见于天疱疮和病毒性水疱。 10. 白斑的定义和诊断程序 定义: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 诊断程序: 口腔白斑,不能被擦去,排除其他疾病诊断 ↓↓ 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观察2~4周)没有明确的致病因素 ↓↓↓ 反应良好无反应→病理活检 ↓↓↓↓可定义的损害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切取活检病理学诊断可定义的其他相应处理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排除其他可定义损害相应处理 ↓↓↓ 无异常增生的OLK 伴有异常增生的OLK 原位癌 ↓↓↓ 轻度中度重度

第一节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一节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一、基本病理变化 (一)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指粘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过度正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内细胞核消失;过度不全角化为增厚的角化层内有细胞核残存 (二)角化不良(dyskeratosis):也称错角化 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出现个别或一群细胞的角化。角化不良有两种情况: (1)良性错角化多见于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内 (2)恶性错角化细胞异形性明显,多见于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三)棘层增生(acanthosis):即棘层增厚,常伴钉突延长。原因为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 (四)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上皮异常增生是指上皮从单纯增生到原位癌之间的病理过程: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癌前病变) WHO将上皮异常增生的病理变化规定为以下十二条: 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紊乱 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 3.核浆比例增加 4.上皮钉突呈滴状 5.上皮层次紊乱 6.有丝分裂象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 7.上皮浅层1/2处出现有丝分裂 8.细胞多形性 9.细胞核浓染 10.核仁增大 11.细胞粘着力下降 12.出现错角化 上皮异常增生根据其累及上皮全层的情况分为轻、中、重三型,重者为上皮全层受累,即原位癌。 (五)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称空泡性变;水肿严重时,细胞发生液化溶解,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六)棘层松解(acantholysis):棘层细胞间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此种病变见于天疱疮等。 (七)疱(vesicle):粘膜或皮肤内液体储存形成疱。组织学上根据疱形成的部位分为: 1.棘层内疱:疱在上皮棘层内或基底层上,有棘层松解,见于天疱疮和病毒性水疱 2.基层下疱:疱在基底层下,上皮全层剥离。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和多形渗出性红斑 (八)糜烂(erosion):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为糜烂。 (九)溃疡(ulcer):粘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凹陷为溃疡。 (十)皲裂(rhagade):粘膜或皮肤发生的线状裂口为皲裂,系由某些疾病或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力变脆而成,如核黄素缺乏时可引起皲裂。 (十一)斑(macule):粘膜或皮肤上颜色异常,大小不等,不高起,也无硬度改变。

口腔黏膜病门诊病历汇总

口腔念珠菌病 (一) 患儿,女4个月。 主诉:患儿3周来啼哭,不如困哪;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 现病史: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粘膜发红,上有白色可擦去物,未经治疗。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患儿颊、舌、软腭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白色柔软小斑点及斑块,状如凝乳,成半粘附性略微高起,稍加用力可擦去;部分斑片擦去后见红色糜烂面、全身检查示: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得芽生孢子与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4%碳酸氢钠液消毒日常用品。 3、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二) 患者,女性,59岁。 主诉:口腔黏膜疼痛1个月,进食无味一周、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2个月前义齿压痛行软衬处理后缓解、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不适、进刺激性食物疼痛,并出现口腔内黏膜发红,自行抗感染治疗无效。 既往史:COPD病史5年,否认过敏史、 专科检查:上颌一尺基托下口腔黏膜组织充血发红,下颌稍轻,散在白色假膜;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无明显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取口腔黏膜假膜样本涂片直接镜检,课件折光性强得芽生孢子与假菌丝。 诊断:念珠菌性口炎、 处方:氟康挫胶囊100mg口服一次/日(首次剂量加倍) 4%碳酸氢钠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2%氯己定含漱液5ml含漱或清洗口腔3次/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涂患处3次/日 医嘱:1、7日复诊。 2、清淡饮食,不适随诊。 口腔单纯疱疹 (一) 患儿,女,三岁 主诉:患儿一周前感冒,发热,3天后口腔黏膜起疱,破溃,疼痛,影响进食。 现病史:家属诉患儿3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不适、拒食、流涎、烦躁,并出现口腔内黏膜起疱、溃烂。患儿口腔破溃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曾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既往史:否认系统病史及过敏史。 专科检查:舌背、舌尖、双侧上颌乳磨牙腭侧牙龈、唇粘膜有多处密集小圆形溃疡、溃疡周围黏膜充血。全身检查:患儿啼哭不安,无明显全身症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