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 一元多项式四则运算 源代码

数据结构 一元多项式四则运算 源代码

数据结构   一元多项式四则运算 源代码
数据结构   一元多项式四则运算 源代码

//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标准库头文件包含函数exit()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建立结构体

{

float coef; //项式系数

int exp; //项式指数

};

typedef Node polynomial;//重命名

struct LNode

{

polynomial data;//链表类型

LNode *next;

};

typedef LNode* Link;

void Create(Link &L,int n); //创建一个n项多项式函数

void Print(Link L); //输出链表函数

void Add(Link &pc,Link pa,Link pb); //多项式相加函数

void Substract(Link &pc,Link pa,Link pb);//多项式相减函数

void Copy(Link &pc,Link pa);//把一个链表的内容复制给另一个链表创建表函数

int Judge(Link pa,Link e);//判断指数是否与多项式中已存在的某项相同函数

void Destroy(Link &L)//销毁链表函数

{

Link p;

p=L->next;

while(p)

{

L->next=p->next;

delete p;

p=L->next;

}

delete L;

L=NULL;

}

void Create(Link &L,int n)//创建含有n个链表类型结点的项,即创建一个n项多项式

if(L!=NULL)

{

Destroy(L);

}

Link p,newp;//定义两个链表

L=new LNode;

L->next=NULL;

(L->data).exp=-1;//创建头结点

p=L;

for(int i=1;i<=n;i++)

{

newp=new LNode;//申请新节点

cout<<"请输入第"<

cout<<"系数:";

cin>>(newp->data).coef;

cout<<"指数:";

cin>>(newp->data).exp;

if(newp->data.exp<0) //判断指数是否为0,如果为0,销毁链表,从新输入

{

cout<<"您输入有误,指数不允许为负值!"<

delete newp;

i--;

continue;

}

newp->next=NULL;

p=L;

if(newp->data.coef==0)//判断系数是否为0

{

cout<<"系数为零,重新输入!"<

delete newp;

i--;

continue;

}

while((p->next!=NULL)&&((p->next->data).exp<(newp->data).exp)) //利用while循环使p 指向指数最小的项

{

p=p->next;

}

if(!Judge( L, newp))//判断指数是否与多项式中已存在的某项相同

{

newp->next=p->next;

p->next=newp;

}

else

{

cout<<"输入的该项指数与多项式中已存在的某项相同,请重新创建一个正确的多项式"<

delete newp;

Destroy(L);

Create(L,n); //创建多项式没有成功,递归调用重新创建

break;

}

}

}

int Judge(Link L,Link e)//判断指数是否与多项式中已存在的某项相同

{

Link p;

p=L->next;

while(p!=NULL&&(e->data.exp!=p->data.exp))

p=p->next;

if(p==NULL)return 0;

else return 1;

}

void Print(Link L)//输出链表

{

Link p;

if(L==NULL||L->next==NULL) //判断多项式是否为空

cout<<"该一元多项式为空!"<

else

{

p=L->next;

if((p->data).coef>0) //项的系数大于的种情况

{

if((p->data).exp==0) //输出指数为0项的系数

cout<<(p->data).coef;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p->data).exp;

else if((p->data).exp==1&&(p->data).coef!=1)

cout<<(p->data).coef<<"x";

else cout<<(p->data).coef<<"x^"<<(p->data).exp;

}

//项的系数小于的种情况

if((p->data).coef<0)

{

if((p->data).exp==0)

cout<<(p->data).coef;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data.exp;

else if(p->data.exp==1)

cout<data.coef<<"x";

else cout<<(p->data).coef<<"x^"<<(p->data).exp;

}

p=p->next;

while(p!=NULL)

{

if((p->data).coef>0)

{

if((p->data).exp==0)

cout<<" "<<(p->data).coef;

else if((p->data).exp==1&&(p->data).coef!=1)

cout<<" "<<(p->data).coef<<"x";

else if((p->data).exp==1&&(p->data).coef==1)

cout<<" "<<"x";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 "<<"x^"<<(p->data).exp;

else cout<<" "<<(p->data).coef<<"x^"<<(p->data).exp;

}

if((p->data).coef<0)

{

if((p->data).exp==0)

cout<<(p->data).coef;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

else if(p->data.coef==-1&&p->data.exp!=1)

cout<<"-x^"<data.exp;

else if(p->data.exp==1)

cout<data.coef<<"x";

else cout<<(p->data).coef<<"x^"<<(p->data).exp;

}

p=p->next;

}

}

cout<

}

void Copy(Link &pc,Link pa)//把一个链表的内容复制给另一个链表{

Link p,q,r;

pc=new LNode;

pc->next=NULL;

r=pc;

p=pa;

while(p->next!=NULL)

{

q=new LNode;

q->data.coef=p->next->data.coef;

q->data.exp=p->next->data.exp;

r->next=q;

q->next=NULL;

r=q;

p=p->next;

}

}

void Add(Link &pc,Link pa,Link pb)//两个一元多项式相加

{

Link p1,p2,p,pd;

Copy(p1,pa);

Copy(p2,pb);

pc=new LNode;

pc->next=NULL;

p=pc;

p1=p1->next;

p2=p2->next;

while(p1!=NULL&&p2!=NULL)

{

if(p1->data.expdata.exp)//比较指数大小,把两个一元多项式的项按指数递增序列排列

{

p->next=p1;

p=p->next;

p1=p1->next;

}

else if(p1->data.exp>p2->data.exp)

{

p->next=p2;

p=p->next;

p2=p2->next;

}

else //当指数相同时两系数相加

{

p1->data.coef=p1->data.coef; p2->data.coef;

if(p1->data.coef!=0)//找出系数为零的项并删除

{

p->next=p1;

p=p->next;

p1=p1->next;

p2=p2->next;

}

else

{

pd=p1;

p1=p1->next;

p2=p2->next;

delete pd;

}

}

}

if(p1!=NULL)

{

p->next=p1;

}

if(p2!=NULL)

{

p->next=p2;

}

}

void Substract(Link &pc,Link pa,Link pb)//两个多项式相减

{

Link p,pt;

Copy(pt,pb);//把pb复制在pt

p=pt;

while(p!=NULL)

{

(p->data).coef=(-(p->data).coef);//将系数取反

p=p->next;

}

Add(pc,pa,pt);//调用加法函数进行减法

Destroy(pt);

}

void Multiply(Link &pc,Link pa,Link pb)//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乘函数{

Link p1,p2,p,pd,newp,t;

pc=new LNode;

pc->next=NULL;

p1=pa->next;

p2=pb->next;

while(p1!=NULL)

{

pd=new LNode;

pd->next=NULL;

p=new LNode;

p->next=NULL;

t=p;

while(p2)

{

newp=new LNode;

newp->next=NULL;

newp->data.coef=p1->data.coef*p2->data.coef;

newp->data.exp=p1->data.exp; p2->data.exp;

t->next=newp;

t=t->next;

p2=p2->next;

}

Add(pd,pc,p);

Copy(pc,pd);

p1=p1->next;

p2=pb->next;

Destroy(p);

Destroy(pd);

}

}

void division(Link &pc,Link pa,Link pb)//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除函数{

Link p1,p2,p,pd,newp,t;

pc=new LNode;

pc->next=NULL;

p1=pa->next;

p2=pb->next;

while(p1!=NULL)

{

pd=new LNode;

pd->next=NULL;

p=new LNode;

p->next=NULL;

t=p;

while(p2)

{

newp=new LNode;

newp->next=NULL;

newp->data.coef=p1->data.coef/p2->data.coef;

newp->data.exp=p1->data.exp-p2->data.exp;

t->next=newp;

t=t->next;

p2=p2->next;

}

Add(pd,pc,p);

Copy(pc,pd);

p1=p1->next;

p2=pb->next;

Destroy(p);

Destroy(pd);

}

}

void Menu()//菜单函数

{

cout<<""<

cout<

cout<<" *一元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cout<<" "<

cout<<" 1 创建两个一元多项式"<

cout<<" 2 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加"<

cout<<" 3 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减"<

cout<<" 4 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乘"<

cout<<" 5 将两个一元多项式相除"<

cout<<" 0 退出"<

cout<<" "<

cout<

cout<<" 请选择:";

}

void main()

{

int n;

Link L,La=NULL,Lb=NULL;//La,Lb分别为创建的两个多项式int choose;

while(1)

{

Menu(); //调用菜单函数

cin>>choose;

switch(choose)

{

case 1:

cout<<"请输入你要运算的第一个一元多项式的项数:"<

cin>>n;

Create(La,n);

cout<<"请输入你要运算的第二个一元多项式的项数:"<

cin>>n;

Create(Lb,n);

break;

case 2:

if(La==NULL||Lb==NULL)

{

cout<<"您的多项式创建有误,请重新选择……"<

break;

}

Add(L,La,Lb);

cout<<""<

cout<<"待相加的两个一元多项式为:"<

cout<<""<

cout<<"A的多项式为:";

Print(La);

cout<<""<

cout<<"B的多项式为:";

Print(Lb);

cout<<""<

cout<<"相加后的结果为:";

Print(L);

cout<<""<

Destroy(L);

break;

case 3:

Substract(L,La,Lb);

cout<<"相减的两个一元多项式为:"<

cout<<""<

cout<<"A的多项式为:";

Print(La);

cout<<""<

cout<<"B的多项式为:";

Print(Lb);

cout<<""<

cout<<"相减后的结果为:";

Print(L);

cout<<""<

Destroy(L);

break;

case 4:

if(La==NULL||Lb==NULL)

{

cout<<"您的多项式创建有误,请重新选择……"<

break;

}

Multiply(L,La,Lb);

cout<<"相乘的两个一元多项式为:"<

cout<<""<

cout<<"A的多项式为:";

Print(La);

cout<<""<

cout<<"B的多项式为:";

Print(Lb);

cout<<""<

cout<<"相乘后的结果为:";

Print(L);

Destroy(L);

cout<<""<

break;

case 5:

if(La==NULL||Lb==NULL)

{

cout<<"您的多项式创建有误,请重新选择……"<

break;

}

division (L,La,Lb);

cout<<"相除的两个一元多项式为:"<

cout<<""<

cout<<"A的多项式为:";

Print(La);

cout<<""<

cout<<"B的多项式为:";

Print(Lb);

cout<<""<

cout<<"相除后的结果为:";

Print(L);

Destroy(L);

cout<<""<

break;

case 0:exit(1);

Print(L);

cout<<""<

break;

}

} }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与实现算法,并做了相应的性能分析和比较,课程内容丰富,理论系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 1)理论艰深,方法灵活,给学习带来困难; 2)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较多,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3)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性,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组织数据及设计大型软件的能力。 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验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 活" ,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不少学生在解答习题尤其是算法设计时,觉得无从下手。实验中的内容和教科书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解决题目要求所需的各种技术大多可从教科书中找到,只不过其出

现的形式呈多样化,因此需要仔细体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掌握。 (2) 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 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 小" 算法,而实验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 通过实验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技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计算机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3) 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上机调试程序一个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 环境" 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 程序开发工作。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程序的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语法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选择算法,编好程序,只能说完成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调试程序,运行程序并得到正确结果。 二、实验要求 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四个阶段。虽然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验题目的远不如从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程度度高,但为了培养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也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实验题目: 1) 问题分析和任务定义 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充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明确问题要求做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本步骤强调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对问题的描述应避开算法和所涉及的数据类型,而是对所需完成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回答。例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值的范围以及输入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一元多项式的计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一元多项式计算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软件1202班 学号:02 05 40 姓名:陈潇潇刘敏易庆鹏 指导教师:彭代文 2013年12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内容 (3) 1.2课程设计要求 (3) 二、需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课设题目粗略分析 (3) 2.2原理图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功能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流程图分析 (4) 三、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存储结构 (5) 3.2算法描述 (6) 四、调试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调试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程序执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关键部分程序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设计介绍 1.1课程设计目的 ⑴熟悉使用c语言编码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⑵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⑶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分析能力,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能力。 ⑷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独立分析能力。 1.2课程设计内容 一元多项式计算 任务:⑴能够按照指数降序排列建立并输出多项式 ⑵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相加,并将结果输入 ⑶在上交资料中请写明:存储结构、多项式相加的基本过程的算法(可以使用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测试数据和结果、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另外可以提出算法的改进方法 1.3课程设计要求 ⑴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设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⑵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设的时间计划,并在课设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的向教师汇报。 ⑶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要求需要一周时间完成,一周中每天(按每周5天)至少要上3-4小时的机来调试C语言设计的程序,总共至少要上机调试程序30小时。 ⑷课程设计在期末考试之前交。最好一起上交。 ⑸同班同学之间最好不要相同。源代码可以打印,但是下面模块要求的内容必须手写。 二、需求设计 2.1 课设题目粗略分析 建立一元多项式并按照指数降序排列输出多项式,将一元多项式输入并存储在内存中,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并输出结果

一元多项式加减乘除运算

中国计量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实验名称:一元二项式班级:学号: 姓名:实验日期: 2013-5-7 一.实验题目: ①创建2个一元多项式 ②实现2个多项式相加 ③实现2个多项式相减 ④实现2个多项式相乘 ⑤实现2个多项式相除 ⑥销毁一元多项式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二.算法说明 ①存储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在计算机内可以用链表来表示,为了节省存储 空间,只存储多项式中系数非零的项。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存放多项式的一个系数非零项,它包含三个域,分别存放该项的系数、指数以及指向下一个多项式项结点的指针。创建一元多项式链表,对一元多项式的运算中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一元多项式的相加、相减操作。 ②加法算法

三.测试结果 四.分析与探讨 实验数据正确,部分代码过于赘余,可以精简。 五.附录:源代码#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Polynomial { float coef; int expn; struct Polynomial *next; }*Polyn,Polynomial; 出多项式a和b\n\t2.多项式相加a+b\n\t3.多项式相减a-b\n"); printf("\t4.多项式相除a*b\n\t5.多项式相除a/b\n\t6.销毁多项式\n"); printf("\t7.退出

\n*********************************** ***********\n"); printf("执行:"); scanf("%d",&flag); switch(flag) { case(1): printf("多项式a:");PrintPolyn(pa); printf("多项式b:");PrintPolyn(pb);break; case(2): pc=AddPolyn(pa,pb); printf("多项式a+b:");PrintPolyn(pc); DestroyPolyn(pc);break; case(3): pd=SubtractPolyn(pa,pb); printf("多项式a-b:");PrintPolyn(pd); DestroyPolyn(pd);break; case(4): pf=MultiplyPolyn(pa,pb); printf("多项式a*b:");PrintPolyn(pf); DestroyPolyn(pf);break; case(5): DevicePolyn(pa,pb); break; case(6): DestroyPolyn(pa); DestroyPolyn(pb); printf("成功销毁2个一元二项式\n"); printf("\n接下来要执行的操作:\n1 重新创建2个一元二项式 \n2 退出程序\n"); printf("执行:"); scanf("%d",&i); if(i==1) { // Polyn pa=0,pb=0,pc,pd,pf;//定义各式的头指针,pa与pb在使用前付初值NULL printf("请输入a的项数:"); scanf("%d",&m); pa=CreatePolyn(pa,m);// 建立多项式a printf("请输入b的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多项式运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malloc.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float coef; //多项式系数 int exp; //多项式指数 }ElemType;//数据类型 typedef struct Polynomial{ ElemType data; struct Polynomial *next; }*Polyn,Polynomial;//多项式结构体 void Insert(Polyn p,Polyn head) { /*将新的结点插入链表,如果系数为零,则释放该结点; 如果指数为新时将结点直接插入;否则查找插入位置, 方法:比较该结点指数与首元结点及其他结点的指数, 直到该结点指数大于等于链表内某结点的指数,相等则合并这两项;大于则插入到其前驱*/ if(p->data.coef==0) {free(p);p=NULL;} //如果插入项的系数为零时,释放其结点将其删除

else { Polyn q1,q2; q1=head; q2=head->next; while(q2&& p->data.exp < q2->data.exp) { //查找多项式某项的插入位置,使多项式按指数降幂排列 q1=q2; q2=q2->next; } if(q2&& p->data.exp == q2->data.exp) { //将多项式指数相同相进行合并 q2->data.coef += p->data.coef; free(p); if(!q2->data.coef) { //如果多项式的系数为零的话,将其删除即释放期结点 q1->next=q2->next; free(q2); } } else { //如果是新建的多项式,指数为新时将结点插入 p->next=q2; q1->next=p; } } }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代码

线性表 代码一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 struct { int * elem; int length; int listsize; }SqList; int InitList_Sq(SqList *L) { L->elem = (int*)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int)); if (!L->elem) return ERROR; L->length = 0; 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 return OK; } int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int e) { int *p,*newbase,*q; if (i < 1 || i > L->length+1) return ERROR; if (L->length >= L->listsize) { newbase = (int *)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int)); if (!newbase) return ERROR; L->elem = newbase; 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 q = &(L->elem[i-1]); //插入后元素后移for(p=&(L->elem[L->length-1]);p>=q;p--) *(p+1)=*p; *q=e; L->length++; return OK; } int ListDelete_Sq(SqList *L, int i, int *e) {

数据结构中实现一元多项式简单计算

数据结构中实现一元多项式简单计算: 设计一个一元多项式简单的计算器。 基本要求: 一元多项式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为: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 (3)两个多项式相加,建立并输出和多项式; (4)两个多项式相减,建立并输出差多项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20 //多项式最多项数 typedef struct//定义存放多项式的数组类型 { float coef; //系数 int exp; //指数 } PolyArray[MAX]; typedef struct pnode//定义单链表结点类型 { float coef; //系数 int exp; //指数 struct pnode *next; } PolyNode; void DispPoly(PolyNode *L) //输出多项式 { PolyNode *p=L->next; while (p!=NULL) { printf("%gX^%d ",p->coef,p->exp); p=p->next; } printf("\n"); } void CreateListR(PolyNode *&L,PolyArray a,int n) //尾插法建表 { PolyNode *s,*r;int i; L=(PolyNode *)malloc(sizeof(PolyNode)); //创建头结点 L->next=NULL; r=L; //r始终指向终端结点,开始时指向头结点for (i=0;i

数据结构-多项式

一.实验目的: 理解线性表的基本逻辑结构,完成链表及循环链表的实现 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提高使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链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内容: 题目:一元多项式运算 问题描述: 设计算法实现一元多项式的简单运算。 基本要求: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 (3)多项式加法 (4)多项式减法。 测试数据: (1)(2x+5x8-3.1x11)+(7-5x8+11x9)=(-3.1x11+11x9+2x+7) (2)(6x-3-x+4.4x2-1.2x9)-(―6x―3-+5.4x2-x2+7.8x15) =(―7.8x15―1.2x9+12x―3―x) (3)(1+x+x2+x3+x4+x5)+(―x3―x4)=(1+x+x2+x5) (4)(x+x3)+(―x―x3)=0 (5)(x+x100)+(x100+x200)=(x+2x100+x200) (6)(x+x2+x3)+0=x+x2+x3 三. 实验方案(程序设计说明)

(一)算法设计思路: 1.将两个多项式的系数和指数分别存放在新建的两个链表中; 2.其中一个链表A的指针不动,遍历另一个链表B,指数相等 时系数相加,删除该数,链表B从头开始,链表A移向下个 数据域; 3.直到链表B为空或者链表A遍历完成结束。 (二)算法流程图:

(三)界面设计说明: 请输入多项式的长度: 开始 输入多项式长 度N 以及系数 m,指数n A →n= B →n? Y N j++ 系数相加存放在A 表 i++ 结束 创建链表A ,B ,链表A 从i=0 开始循环,链表B 从j=0开始 i>N? N Y i>N? N Y

数据结构一元多项式的加减乘

#ifndef _POL YNOMIAL_H #define _POL YNOMIAL_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define ElemType char typedef struct // 项的表示,多项式的项作为LinkList的数据元素 { float coef; // 系数 int expn; // 指数 }term,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LNode // 结点类型 { ElemType data; struct LNode *next; }LNode,*Link,*Position; typedef struct LinkList // 链表类型 { Link head,tail; // 分别指向线性链表中的头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 int len; // 指示当前线性链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LinkList; typedef LinkList polynomial; void InitList(LinkList &P); void CreatPolyn(polynomial &P,int m); void DestroyPolyn(polynomial &P); void CreatePolyn(polynomial &P,int m);//建立表示一元多项式的有序链表P void DestroyPolyn(polynomial &P);//销毁一元多项式P void PrintPolyn(polynomial P);//打印 int PolyLength(polynomial P);//项数 void AddPolyn(polynomial &Pa,polynomial &Pb);//相加运算 void SubtractPolyn(polynomial &Pa,polynomial &Pb);//相减运算 void MultiplyPolyn(polynomial &P,polynomial &Pa,polynomial &Pb);//相乘运算 int cmp(term a,term b);//依a的指数值<(或=)(或>)b的指数值,分别返回-1,0,+1 int LocateElemP(LinkList L,ElemType e,Position *q, int(*compare)(ElemType,ElemType)); int MakeNode(Link *p,ElemType e); int InsFirst(LinkList *L,Link h,Link s);

数据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计算

课程设计成果 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班级: 13计科一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 设计题目:一元多项式的计算 完成日期:年月日 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概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一元多项式的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显示一元多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一元多项式减法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一元多项式加法运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设计优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3详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一元多项式的输入输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一元多项式的加法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一元多项式的减法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用户操作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4编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5调试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结果及运行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5系统开发所用到的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全部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结构实验程序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datatype; #define maxsize 1024 #define NULL -1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data; int last; }sequenlist; void SETNULL(sequenlist &L) { L.data=new datatype[maxsize]; for(int i=0;i>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 cout<<"请输入"<>L.data[i]; } int LENGTH(sequenlist &L) { int i=0; while(L.data[i]!=NULL) i++; return i; } datatype GET(sequenlist &L,int i) { if(i<1||i>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 { cout<<"error1"<

int j=0; while(L.data[j]!=x) j++; if(j==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 { cout<<"所查找值不存在!"<=maxsize-1) { cout<<"overflow"; return NULL; } else if(i<1||(i>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 { cout<<"error2"<=i-1;j--) L.data[j+1]=L.data[j]; L.data[i-1]=x; 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 } return 1; } int DELETE(sequenlist &L,int i) { int j; if((i<1)||(i>https://www.doczj.com/doc/3b8196344.html,st+1)) { cout<<"error3"<

C语言一元多项式计算

C语言一元多项式计算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include <> #include <> #include <> #define LEN sizeof(node) //结点构造 typedef struct polynode { int coef; //系数 int exp; //指数 struct polynode *next; }node; node * create(void) { node *h,*r,*s; int c,e; h=(node *)malloc(LEN); r=h; printf("系数:"); scanf("%d",&c); printf("指数:"); scanf("%d",&e); while(c!=0) { s=(node *)malloc(LEN); s->coef=c; s->exp=e; r->next=s; r=s; printf("系数:"); scanf("%d",&c); printf("指数:"); scanf("%d",&e); } r->next=NULL; return(h);

} void polyadd(node *polya, node *polyb) { node *p,*q,*pre,*temp; int sum; p=polya->next; q=polyb->next; pre=polya; while(p!=NULL&&q!=NULL) { if(p->exp>q->exp) { pre->next=p; pre=pre->next; p=p->next; } else if(p->exp==q->exp) { sum=p->coef+q->coef; if(sum!=0) { p->coef=sum; pre->next=p;pre=pre->next;p=p->next; temp=q;q=q->next;free(temp); } else { temp=p->next;free(p);p=temp; temp=q->next;free(q);q=temp; } } else { pre->next=q; pre=pre->next; q=q->next; } } if(p!=NULL) pre->next=p; else pre->next=q; } void print(node * p) {

数据结构 多项式 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一——多项式的实现 学生姓名: 班级: 班内序号: 学号: 日期:2011年10月29日 1.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的基本编程方法,掌握集成编译环境的调试方法 2.学习指针、模板类、异常处理的使用 3.掌握线性表的操作的实现方法 4.学习使用线性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 利用线性表实现一个一元多项式Polynomial f(x) = a0 + a1x + a2x2 + a3x3+ … + a n x n 要求: 1.能够实现一元多项式的输入和输出 2.能够进行一元多项式相加 3.能够进行一元多项式相减 4.能够计算一元多项式在x处的值 5.能够计算一元多项式的导数(选作) 6.能够进行一元多项式相乘(选作) 7.编写测试main()函数测试线性表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由于多项式是线性结构,故选择线性表来实现,在这个程序中我采用的是单链表结构,每个结点代表一个项,多项式的每一项可以用其系数和指数唯一的表示。如果采用顺序存储,那么对于结点的插入和删除的操作会比较麻烦,而且顺序表的结点个数固定,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无法很好的处理,而采用链表就会简单许多,还能自由控制链表的长度。 两个多项式要进行多次的计算,为了保护原始的数据,方便进行以后的计算,故选择把结果存储在一个新建的链表里。 本程序完成的主要功能: 1.输入和输出:需要输入的信息有多项式的项数,用来向系统动态申请内存;多项式

各项的系数和指数,用来构造每个结点,形成链表。输出即是将多项式的内容 向屏幕输出。 2.多项式相加与相减:多项式的加减要指数相同即是同类项才能实现,所以在运算时 要注意判断指数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写出计算方法。将每项运算得到 的结果都插入到新的链表中,形成结果多项式。 3.多项式的求导运算:多项式的求导根据数学知识,就是将每项的系数乘以指数,将 指数减1即可,将每项得到的结果插入到结果多项式的链表中。 4.多项式在某点的值:由用户输入x的值,然后求出每项的值相加即可。 2.1 存储结构 本程序采用的存储结构是单链表结构,其定义的结点包括三部分:系数、指数以及下一个结点的地址。示意图如下: 1.输入多项式 ·自然语言描述: 1.设置多项式的项数n; 2.按照多项式的项数申请动态数组coef[]和expn[]存储多项式的系数和指数; 3.按照指数递增的次序输入各项的系数以及指数,分别存入coef和expn; 4.再将输入的系数以及指数赋给每一个结点的coef和expn域; 5.利用头插法将每个结点加入链表。 ·伪代码: 1.输入项数n; 2.float* coef1=new float[n1]; int* expn1=new int[n1]; 3.运用for循环,循环n次 3.1 term* s=new term; 3.2 s->coef=coef[i]; 3.3 s->expn=expn[i]; 3.4 r->next=s; 3.5 r=s; 4. 运用头插法将结点插入链表。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2.输出多项式 ·自然语言描述: 1.获取头结点; 2.循环n-1次(n为多项式的项数) 2.1将指针的指向后移; 2.2依照多项式的各种情况,设置输出方式 2.2.1 系数为1且指数不为1和0,输出x^expn+; 2.2.2 系数不为0且指数为0,输出(coef)+; 2.2.3 系数不为0且指数为1,输出(coef)x+;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全集 实验一线性表基本操作和简单程序 1.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Visual C++ 上机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上的程序设计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认真阅读和掌握本章相关内容的程序。 (3)上机运行程序。 (4)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5)按照你对线性表的操作需要,重新改写主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 实验代码: 1)头文件模块 #include >验目的 掌握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空否、入栈、出栈、取栈顶数据元素等运算以及程序实现方法。 2.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分析问题的要求,编写和调试完成程序。 (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 3.实验内容 利用栈的基本操作实现一个判断算术表达式中包含圆括号、方括号是否正确配对的程序。具体完成如下:

(1)定义栈的顺序存取结构。 (2)分别定义顺序栈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判栈空否、入栈、出栈等)。 (3)定义一个函数用来判断算术表达式中包含圆括号、方括号是否正确配对。其中,括号配对共有四种情况:左右括号配对次序不正确;右括号多于左括号;左括号多于右括号;左右括号匹配正确。 (4)设计一个测试主函数进行测试。 (5)对程序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代码: #include <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 int data[MaxSize]; ??? int top; }SqStack; void InitStack(SqStack *st) 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指针变量的用途和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二叉树的结构特征,以及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及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构造二叉树的基本方法。 (4)掌握二叉树遍历算法的设计方法。 3.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掌握一个实际二叉树的创建方法。 (3)掌握二叉链存储结构下二叉树操作的设计方法和遍历操作设计方法。 4.实验内容 (1)定义二叉链存储结构。

一元多项式的计算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一元多项式的计算—加,减 摘要(题目)一元多项式计算 任务:能够按照指数降序排列建立并输出多项式; 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相加、相减,并将结果输入; 目录 1.引言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5.测试结果 6.调试分析 7.设计体会 8.结束语 一:引言: 通过C语言使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一元多项式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按指数

降序排列。 二:需求分析 建立一元多项式并按照指数降序排列输出多项式,将一元多项式输入并存储在内存中,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并输出结果 三:概要设计 存储结构: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在计算机内可以用链表来表示,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只存储多项式中系数非零的项。链表中的每一个结点存放多项式的一个系数非零项,它包含三个域,分别存放该项的系数、指数以及指向下一个多项式项结点的指针。创建一元多项式链表,对一元多项式的运算中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一元多项式的相加、相减操作。 1.单连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List{ 数据对象:D={ai|ai∈ElemSet,i=1,2,…,n,n≥0} 数据关系:R1={| ai-1, ai∈D,i=2,…,n} 基本操作: InitList(&L)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 CreatPolyn(&L)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以单连表存储的多项试 DispPolyn(L) //操作结果:显示多项试 Polyn(&pa,&pb) //操作结果:显示两个多项试相加,相减的结果 } ADT List 2.本程序包含模块: typedef struct LNode //定义单链表 { }LNode,*LinkList; void InitList(LinkList &L) //定义一个空表 { } void CreatPolyn(LinkList &L) //用单链表定义一个多项式 { } void DispPolyn(LinkList L) //显示输入的多项式

数据结构-多项式相加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012年12月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 XXX 指导教师:XXX

一元稀疏多项式计算器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简单计算器 【基本要求】 一元多项式简单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是: 1,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2,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n,c1,e1,c2,c2,...,cn,en,其中n是多项式的项数,ci和ei分别是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列; 3,多项式a和b相加,建立多项式a+b; 4,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 【算法设计思想】 ①一般情况下的一元n次多项式可写成pn(x)=p1xe1+p2xe2+……+pmxem 其中,p1是指数为ei的项的非零系数,且满足0≦e1

【实现提示】 用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多项式。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struct node { float coef; int expn; struct node *next; }Lnode, *polynmial; void create(polynmial &L); //输入并建立多项式L void display(polynmial L); //显示,输出多项式L void sort(polynmial &L); //多项式L按指数排序 void reverse(polynmial &L); //逆置 void select(); //用户选择加减操作 void add(polynmial La, polynmial Lb, polynmial &Lc); //多项式La,Lb相加void subtract(polynmial La, polynmial Lb, polynmial &Ld); //多项式La减去Lb,结果给Ld void create(polynmial &L) //输入并建立多项式L { int i, n; static struct node *p; scanf("%d", &n); L = (struct node *)malloc (sizeof(struct node)); L->next = NULL; for(i = 0; i < n; i++) { p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scanf("%f %d", &p->coef, &p->expn); p->next = L->next; L->next = p; } } void display(polynmial L)//显示,输出多项式L { struct node *p, *q; int flag = 0; int k = 0; q = L->next; while(q)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线性表单链表源代码

#include template class LinearList { public: virtual bool IsEmpty()const=0; virtual int Length()const=0; virtual bool Find(int i,T& x)const=0; virtual int Search(T x)const=0; virtual bool Insert(int i,T x)=0; virtual bool Update(int i,T x)=0; virtual bool Delete(int i)=0; virtual void Output(ostream& out)const=0; protected: int n; }; #include "linearlist" template class SeqList:public LinearLisr { public: SeqList(int mSize); ~SeqList(){delete [] elements;} bool IsEmpty()const; bool Find(int i,T& x)const; int Length()const; int Search(T x)const; bool Insert(int i,T x); bool Update(int i,T x); bool Delete(int i); void Output(ostream& out)const; private: int maxLength; T *elements; }; template SeqList::SeqList(int mSize) { maxLength=mSiz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