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民国瓷鉴定之(一)年号款

年号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又称其为朝

代款。最早的年号款见于三国时青瓷虎子,上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铭文,为公元251年器物。虽然出现较早,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年号款。真正意义上的年号款

始于明永乐朝,以后成为定制。年号款在几经变化中延续了五百余年,后随着帝制的

推翻,在1911年后戛然而止。但就如同再好的乐队在演奏乐曲时总会有一两个音符不

甚和谐一样,瓷器上的年号款识并没有随着帝制的推翻而消声匿迹,这就是在民国已

经成立四年之后的1915年12月,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把大总统的称号换

成了洪宪皇帝,虽然1916年3月23日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再复位为

大总统,并在同年6月6日病死,但落有“洪宪”年号字样的瓷器却给后人留下了争论

不休的话题。综观现存落有“洪宪”年号的瓷器款识大致有以下几种:“洪宪年制”四字

楷款和篆款、“洪宪御制”楷款等几种。中外学者有的认为不论何种款识均为仿款,有

的学者认为“洪宪御制”为仿款,“洪宪年制”中有少数为真款。据史料和传世晶可知汪

晓棠、汪大沧与刘希任等人的一些作品的底款署有“洪宪年制”款识。如图l为汪晓棠

粉彩息猎图瓶底款,图2为汪大沧粉彩松荫对弈图瓶底款。

图3为民国粉彩碧桃纹胆瓶底款,此器造型极为规范,釉质莹润细腻,纹饰绘画精

致逼真,具有晚清官窑的典型特征。其造型之精细,用料之考究,纹饰之俊俏,显系

出自制瓷高手。

图4为民国粉彩牧牛图卷口灯笼瓶底款,外壁纹饰没有清末民初遗风,为民国20—

30年代风格,款识写法亦不及上述二款精细。

图5为红彩描金二龙戏珠纹印泥盒底款,款字外不见有围栏,款字书写不工。此印盒为原民盟中央主席楚庄先生捐赠(楚庄先生为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之子)。

图 6为民国红彩描金云龙纹天球瓶底款,款式较为新奇,总体呈圆形,左右各有一条立龙,中间为竖写的“洪宪年制”篆款,款字结体方正,横细竖粗,颇具装饰韵味,空白处点饰蓝料彩云纹。外口沿绘一周粉彩花卉纹,近足处为粉彩江芽海水纹饰,主题纹饰为红彩描金龙纹,绘画细腻,极富气势,为民国时的佳作之一。

由于现在还没有“洪宪年制”的标准器,所以,民国年号款器物虽然少,但情况之复杂却远过于前朝,上述器物款识的真假莫辨也在情理之中。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二)纪年款(组图)

纪年款是瓷器款识中的一种,前文所讲的三国吴越窑青瓷虎子为最早的纪年款实物。纪年款有别于年号款的是年号后多加年份,如“康熙十三年”、“大清国雍正九年”等;或以年号后加干支,如“万历丁丑年造”等;或仅以干支表示纪年,如康熙时的“辛

丑年制”等。民国时年款与明清明显有别,首先是没有了帝王,故年号加年份的款识

绝迹。其次是将纸绢上中国书画的书款形式移植过来,款识多为长题,书款位置多在

器物的外壁,基本形式为年(或干支)、作者姓名(或斋堂别号),更有一些长题为籍贯、姓名、别号、斋堂(或作画地点)综合在一起。一般来讲,民国瓷器款识有以下几种形式:干支款加作者姓名,如“乙丑元月上旬,翥山野亭汪平作于珠山客次。”极为简洁,不仅说明了时间,而且有籍贯、姓名与字。此种题款最为常见。民国年加作者姓名,

如“民国十六年元旦北平氏制”。内容简单明了,此种题款不常见。另有一种加全称的

款识,形式为“中华民国X X年”,亦不常见。公元纪年加作者姓名,如“西历一千九百

四十一年四月一日”。此类题款少见,仅见于李明亮的作品上。民国加干支加作者姓名,如“民国丙辰国乎制。”此类题款亦不多见。

民国年款大致为以上几种形式,尤其是干支款最为流行,其内容多程式化。

民国时期瓷器生产虽然受内忧外患的影响为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晦暗时期,但生产

却一直没有停止,这一点可从一些日常生活用瓷和陈设瓷的题款上得知,由于过去不

重视民国瓷器的研究,有关民国瓷器的年款更是一个空白,为了向读者全面展示民国

瓷器年款的面貌,现将目前所见的民国瓷器年款按时间的先后加以排列。

1912年图7为青花缠枝莲纹碗底款,二行竖书“中华共和元年”青花楷款,虽器物制

作不算精美,但款识中明确的纪年,而且与民国早期以干支为主流的纪年款式有别,

为难得的民国纪年款,图8为青花加彩人物图盖盒底款,青花“民国元年王子仲夏月立”。图9为粉彩缠枝花卉纹提梁壶题款,墨书“岁在壬子年孟秋月,书于昌江,和顺氏作。”

1913年图10为金彩花卉纹执壶题款,金彩“癸丑之仲秋月书于昌江客次。”

1914年图11为金彩松鹤图执壶题款,金彩“甲寅之秋月客邸永发作。”

1915年图12为粉彩婴戏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乙卯之秋,昌江陈永泰作。”

1916年图13为粉彩山水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丙辰年春月彭新发作。”图14为浅绛

彩人物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丙辰之夏月”。

1917年图15为粉彩携子春游图帽筒题款,墨书“丁巳夏月书于珠山,桐华居作。”

1918年图16为粉彩高上图提梁壶题款,墨书“戊午之春月客次刘坤和写。”图17为

金彩花卉纹提梁壶题款,金彩“戊午年夏月”。

1919年图18为粉彩仕女图执壶题款,墨书“时己未年,昌水瓷业公司绘。”

1920年图19为粉彩人物执壶题款,墨书“庚申年之冬月。”

1921年图20为浅绛彩献寿图帽筒题款,墨书“辛酉之夏。”图2l为粉彩人物图帽筒

题款,墨书“辛酉年夏月。”

1922年图22为粉彩仕女图帽筒题款,墨书“壬戌之冬月。”

1923年图23为粉彩竹影风清图茶盘题款,墨书“时在癸亥年仲春。”

1924年图24为粉彩仕女图执壶题款,墨书“甲子年夏月万和顺作。”图25为浅绛彩

山川吐秀图瓷板画题款,墨书“甲子年”。

1925年图26为粉彩仕女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乙丑夏月昌江品玉轩写。”图27为浅

绛彩提梁壶提款,墨书“乙丑年之冬月”。

1926年图28为粉彩花鸟图瓷板题款,墨书“丙寅年仲夏月书于江西客次。”

1927年图29为粉彩鱼虾图瓷板画题款,墨书“丁卯夏月邓碧珊画于珠山之南轩。”

1928年图30为粉彩人物图瓷板画题款,墨书“戊辰孟夏月中游,黟山大凡王堃作于

希平画室。”

1929年图3l为粉彩路路荣华图瓷板题款,墨书“己巳秋月书为际唐先生正之,映霞

轩写。”

1930年图32为粉彩山水图瓷板题款,墨书“民国十九年舂二月仿石谷意,传芳居士

野亭汪平。”

1931年图33为粉彩八百千秋图瓷板题款,墨书“时属辛未年舂月,仿新罗山人笔法,伯涛写于珠山。”

1932年图34为粉彩梅树图瓷板题款,墨书“民国二十一年秋九月上浣,荒园老梅田

萑仙写于珠山。”

1933年图35为粉彩鱼藻图瓷板题款,墨书“癸酉之秋月谢隐泉画于珠山客邸。”

1934年图36为矾红彩山水图执壶题款,红彩“民国念三年小舂月。”图37为粉彩人

物图执壶题款,墨书“甲戌仲冬瑞泰先生清玩,赵瘦梅敬赠”。

1935年图38为粉彩苏武牧羊图瓷板题款,墨书“民国廿四年以为春月。”

1936年图39为粉彩大富贵亦寿考图瓷板题款,墨书“时在丙子春三月上擀。”

1937年图40为粉彩松鹤图瓷板题款,墨书“廿六年初夏于庐山军次。”

1938年图41为粉彩螃蟹图笔洗内款,墨书“戊寅舂暮。”

1939年图42为粉彩仕女图瓷板题款,墨书“己卯仲冬。”

1940年图43为粉彩修竹茅屋图瓷板题款,墨书“庚辰六月……野亭汪平画。”

1941年图44为粉彩山水图瓷板题款,墨书“辛巳夏月之吉,味铭居士张志汤写。” 1942年图45为粉彩山水图瓷板题款,墨书“时属壬午年秋月,刘仲卿写于珠山。” 1943年图46为粉彩雪景图瓷板题款,墨书“时在癸未年冬月。”

1944年图47为粉彩太白醉酒图瓷板题款,墨书“时在甲申冬月西昌熊作仙写意。” 1945年图48为粉彩梅花图杯题款,墨书“民国三十四年八月胜利日。”

1946年图49为粉彩仕女图瓷板题款,墨书“丙戌小春逸生写于珠山客次。”

1947年图50为粉彩无量佛图笔洗题款,墨书“三十六年六月。”

1948年图5l为墨彩山水图执壶题款,墨书“戊子年孟舂月。”

1949年图52为粉彩梁园飞雪图瓷板,墨书“己丑年春月,胡邦浩画于珠山。”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三)仿古款(组图)

款识又称铭文,本意是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明陶宗仪《缀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意:款,谓阴字,是凹人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

挺出者。”后引申为瓷器等文物上的题铭文字。凡在瓷器上以刻、划、印、写等不同方法记载制作器物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号、监制者姓氏,以及订烧者姓名、堂名、吉祥祝语或图案标识的均称为款识。款识是瓷器鉴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民国瓷器款识极为丰富,按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仿写款、年号款、纪年款、干支款、公司款、作坊款、人名款、堂名款及其它类款识。民国瓷器款识以文人派的作品时代特征最为鲜明,其作品不仅带有底款,而且器物上大多都有详尽的题记说明,如作者的姓名、籍贯及作品的年月等。与书画作品上的题款极为相近,不仅有别于明清传统款识,与同时代的日用瓷器款识亦不尽相同,使款识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为了充分说明民国款识的时代特征,使读者对其有一大致的了解,下面按款识的表现内容加以说明。

仿写款的典型特征是后代瓷器上落前代款识。仿写款中最常见的是仿写前代年号款,目前所见最早的仿写款是明成化朝仿写“大明宣德年制”款识。仿写款识的出现与人们的好古之心及前朝瓷器的经济价值增高有直接关系。民国时期仿古瓷器盛行,故仿写前朝款识之风极盛。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所仿器物为何代就写上所仿器物应署的年代,无论是器型、纹饰、釉彩均以所仿器物为蓝本。此类器物上所落款识为真正意义上的仿写款。如民国仿康熙素三彩牡丹纹碗,外底就书以“大清康熙年制”青花双行楷款。另一种是不论所造器物是否有古意,任意书写前朝年号款识。此应视为仿写款中的寄托款。再一种是不论前朝是否有此类款识,而大胆书写,此应视为仿写款中的臆造款。一般来讲,前一种的款识写得较为严谨,虽说在行家眼里还不可能以假乱真,但令初学者晕头转向却绰绰有余。而后两种则是任意书写,稍有陶瓷知识的人亦可断其为仿写。

民国仿写款所涉及的年代较为久远,从目前所见器物来看,上迄宋元,下至宣统、洪宪,时间跨度近900年。但其仿写重点为明清两代,尤其以清康、雍、乾三朝最为常见。

宣和宣和为宋徽宗年号(1119—1125年)。图53为民国仿龙泉青釉兽耳尊底款,该器物造型较为工整,外壁刻有兽面纹,釉面莹润光滑,具有宋代龙泉窑瓷器的某些特

征,显系精心仿制而成。但款识却相去甚远。此器底款“宣和”二字,虽然宋代龙泉窑瓷器上见有刻印款识,但多为“金玉满堂”等吉语款,年号款识极为罕见,偶有见之,也是年号与纪年合用于一器,如饰以“元丰三年”铭的莲办纹五管瓶,根本不见有单书年号的的器物。另外,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器物的釉色还不葚稳定,多青中带黄,而此件器物的釉色纯正,釉层亦较厚,是北宋时无法企及的。再者,此器的胎质硬度较高,细腻洁白,表现出浓郁的现代瓷风格,为宋代龙泉窑器物所不具备。大明宣德年制宣德为明宣宗年号(1426—1435年)。图54为民国仿明宣德凤纹罐底款。此件器物外壁饰以青花双凤纹,青花色泽较真晶略淡,并有大量的深褐色结晶斑痕,釉色亦略显青灰。款宇书写不及真品规范,字大小不一,高低不齐,特别是底釉气泡过多,致使款字模糊不清。即便如此,此件器物仍可称之为高仿,如不细察,几可乱真。

图55为民国青花花鸟鱼龙执壶底款,此件器物无论是器型、青花色泽,还是款识均与宣德器物相差甚远。首先,宣德朝执壶的造型以梨式最为流行,其典型特征是形状似梨,壶腹略短,圈足略高,上有伞形盖,盖顶饰有宝珠钮。而此器则为民国时常见的溜肩桶腹式,流与壶肩有一条状相连。其次,青花色泽青灰,不见有宣德时的铁锈斑痕。其三,款识书写方式为宣德时不见有。虽然宣德款识在明清各朝中最为复杂,或双行竖写、三行竖写,或单行竖写、单行横写,或款外围以双圈、单圈,或双框、单框、无框,但此种单圈外环书的方式绝无仅有,为民国仿写款中的臆造款式。

成化年制成化为明宪宗年号(1465-1487年)。图56为民国青花饮中八仙杯底款,杯呈直壁形,假圈足。外壁一面绘饮中八仙之一李适之饮酒图,另一面书“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诗句。成化人物纹饰器物并不多见,而此类饮中八仙人物图为清代常见纹饰之一。而且此器青花色泽总体浅灰,缺乏成化的淡雅之感,局部呈民国时的洋蓝特征。最为关键一点是成化款识均为“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款,根本不见有“成化年制”四字楷款,故此款亦应归入仿写款中臆造款式之列。

图57为民国青花骏马图斗笠碗底款,外壁绘七马,碗心双圈内绘一马,口沿施以酱釉。从器型、画法看具有明末清初风格,没有丝毫成化瓷器特征。釉面洁白润滑,胎釉结合不紧,与明末清初的特征亦不相吻合。款字缺乏成化苍劲有力,字体无飘浮感的典型特征。

图58为民国黄釉白洋莲兽耳瓶底款。据文献记载和实物相印证,成化单色釉瓷器见

有少量锥刻款,但亦为双行六字款,款外锥刻双圈。而似此种刮釉留胎刻四字款的根本没有,故此款也为臆造的成化款式。

大明嘉靖年制嘉靖为明世宗年号(1522-1566年)。图59为民国仿明嘉靖红绿彩龙纹方盖罐底款。此器的造型、釉彩、纹饰均具有嘉靖风格,基本达到了形似,但造型缺乏真晶的洒脱风格,釉面光泽度过强,红彩也偏黑。款字的写法生硬,有形而无神,尤其是青花色泽偏灰,缺乏嘉靖青花的浓艳清亮之感。即便如此,仍不失为民国中仿嘉靖器物中的上佳之作。

大明万历年制万历为明神宗年号(1573-1620年)。图60为民国仿万历青花五彩婴戏图花觚底款。此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釉彩均具有万历本朝的特征,亦可视为高仿之作,但纹饰绘画不细腻,构图空白有余,堆砌华缛不足。釉彩亦不及真品浓艳强烈。一字一书写不见有万历款识的敦厚刚劲,特别是笔划转折处顿挫软弱。青花色泽艳而俗气。

图61为民国仿万历青花五彩山水人物图花觚横款。万历官窑见有此类款识器物,但款字书写风格与此不同。虽早期字形较瘦,晚期趋肥,但字形端庄,近似颜体,笔力较硬。此款字体则隶味较为明显,转折之处虽有顿挫,但缺乏敦厚刚劲,笔力不足。康熙为清圣祖年号(1662-1722年)。民国仿写康熙年号款识的器物较为常见,基本上有四种形式,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款,二是“大清康熙年制”三行楷款,三是“康熙御制”楷款。另见有臆造的“大清康熙年制”篆书印章款。

图62为民国仿康熙绿海水红鱼龙纹瓶底款,款字以红彩书写。虽然康熙官窑器物款识以“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款的运用最为广泛,但多为青花书写,红彩款较为罕见。款字书写虽非一人之手笔,前期字体宽肥,后期清秀,但顿按均较明显,其“年”字有多种写法,但无第一二划相连的写法。

康熙御制图63为民国仿康熙珐琅彩碗底款,此类仿款民国时较为常见,多以胭脂彩书写,其款宇的写法与真款相去不远。

大清康熙年制图64为民国粉彩人物诗文盖碗盖钮中红彩款识,红彩双框内篆书“大清康熙年制”。雍正为清世宗年号(1723-1735年)。民国仿写雍正款识的器物有写款和刻款两种形式。写款或青花双圈“雍正年制”楷款,或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款,或青花“大清雍正年制”篆款,或蓝料彩“雍正年制”双方框楷款。刻款仅见“雍正年制”篆款一种。

图67为民国仿乾隆粉彩三多纹天球瓶底款,乾隆朝历时60年,器物之多,款识变化之多样为历朝所不及,但就六字篆款来讲,仍有规律可循,最典型的特征是每一笔的转折处均断笔另起笔。其次是结体方正,转折处多呈硬角。其三,每个字的特征均较为明显,如“大”字上部多有点划等。此款的最大不足是字体过于圆润,转折之处多为圆角,笔划粗细不匀,并且没有起落笔的痕迹,仿写不甚成功。

图68为民国仿乾隆绿地粉彩缠枝莲开光人物图瓶底款,此款除软弱无力外,“清”字的三点水写为“c”形,“乾”字左边上下有一短竖相连,均为民国仿款的特征。

图69为民国仿乾隆古铜彩堆刻螭龙云纹双耳瓶底款。乾隆刻款具有字体规整,刻工精湛,笔划粗细均匀的典型特征,虽与真款有些相似,但粗细不匀,刻工略为草率,为民国仿刻款的特点之一。

图70为民国粉彩人物故事图瓶底款,金彩地上以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字。乾隆篆款以六字无框最为常见,加框的极少。此款的笔划过于僵硬,虽在追求乾隆款识凝重有力的韵味,但结构疏密失当,为民国仿款的常见毛病。

乾隆年制图7l为民国粉彩锦鸡牡丹花卉纹棒槌图瓶底款,乾隆本朝“乾隆年制”朱红楷款涂金的较为罕见,另外其字体规整,笔划自然流畅。此款虽书写工整,但结体不稳,笔划拘谨。特别要提及的是乾隆奉朝款识的“制”字左半部的竖划多为二笔写成,而此款则为一笔连写,为民国时的书写习惯。

嘉庆为清仁宗年号(1796-1820年)。民国仿嘉庆款识的器物不多,以松石绿地红彩六字篆款较为常见。

大清嘉庆年制图72为民国仿嘉庆粉彩开光仕女图赏瓶底款,嘉庆官窑款识的特征是笔划工整,结构严谨。此款结体匀称,与真款风格接近。但“清”字的“月”字写为“囚” 形,为民国时的典型特征。另外,嘉庆真款的布局多为上紧下松,尤以“制”字最为明显,而此款不见此特征。

道光为清宣宗年号(1821—1850年)。民国仿道光款识的器物较仿嘉庆朝略多,见有“大清道光年制”与“道光年制”篆书两种。道光本朝款识以六字篆款为主,少见楷款,四字款识亦罕见,款字为铁线篆,笔划流畅,凝重圆润。

大清道光年制图73为民国仿款,字体结构欠匀称,笔划硬直,缺乏流畅圆润的韵味。“清”字下“月”为“目”字形,“光”字上紧下松,笔划走向松散,“制”字的“刀”写为“斤”形,与真款的差距较大。

同治为清穆宗年号(1862-1874年)。民国时仿同治款识的器物较为常见,以“大清同治年制”双框篆款、“同治年制”双框篆款、“同治年制”楷款居多。同治官窑款识以楷书为主,兼有篆书。楷书字体工整,布局严谨。篆书外不见有边栏。民窑款识则多为印戳式打款,字体草率。

大清同治年制图74为民国料地粉彩开光山水纹碗底款,底为青花金彩双龙纹“大清乾隆年制”描金篆款,而金彩下又有“大清同治年制”青花楷款,款式极为特殊。从款字提按变化不明显这点来看,具有同治本朝风格,但不具备同治字体上宽下窄的特征。外壁纹饰的民国特征明显。

图75为民国仿同治粉彩八仙人物图帽筒底款,虽然为同治民窑流行的印戳打款,但字体过于工整,不见有草率之风,而且有些字的篆法不合同治民窑之风,“大”字写为“贝”形,“清”字三点水为一竖划,色彩亦较为污浊。

同治年制图76为民国仿同治胭脂红团鹤纹盘底款,同治本朝四字楷款的布局较为严谨,款字书写有力,但有稚拙之风。此款书写虽然有力,但有刻板之嫌,“同”字没有真款上宽下窄特点,尤其是“制”字下“衣”的横划起顿极为明显,与真晶有异。

光绪为清德宗年号(1875—1908年)。民国仿光绪款识器物较为多见,以“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款居多,另见有“光绪年造”四字楷款、六字双框篆款、四字双框篆款及四宇阴文篆款等。光绪款识的典型特征是字体工整严谨,用笔清新流畅,在晚清中力拔头筹。

大清光绪年制图77为民国仿光绪青花团龙凤纹盘底款,此款字结体略扁,缺乏清秀俊美之风,书写亦不端正。典型的光绪款识书写极为工整,笔力雄健,起笔时均用力下按,有些如美术字,而此款的青花浓郁泛紫,显系含有工业钻料所致。图78为民国粉彩花鸟纹瓶底款,红彩色泽浅淡,款字不甚清晰,外壁纹饰为民国时的典型画法。

光绪年制图79为民国粉彩山水纹碗底款,款字为阴文“光绪年制”篆体,笔划粗细不匀,结体生硬,为民国时粗瓷仿写款的典型。

图80为民国粉彩人物图瓶底款,款字书写流畅,行楷韵味浓郁,书写者书法造诣不凡,但光绪时并不见有此类款识,故为民国臆造款式。

民国瓷器上的仿写款之多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几乎遍及历朝历代,但大体不外乎上述三种形式,即仿古瓷上的仿古款、民国瓷上的寄托款和臆造款。不论何种款式,

在具体的鉴定过程中均要结合器物的造型、纹饰、釉彩等综合评定,切不可以款对款而有失偏颇。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识(四)厂店款(组图)

厂商字号款脱胎于宋代的陶人款,宋代时瓷器的需求量大增,窑业大量兴起,生产

者为了拓宽销路,纷纷在产品上标明姓氏或作坊名称。如景德镇段家作坊生产的青白

瓷盒,外底戳印“段家合小记”标记。明清两代陶人款继续流行,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

的人名款,如明代的“程景自造”,清代的“正斋主人制”等。而民国时陶人款则从人名

款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厂商字号款,其突出特点是多在器的外底落有生产厂商的名号,如“刘荣盛号”、“竹里瓷庄”等。一些器物的外壁亦见有此类名号。其繁杂程度更

甚于人名款,考其原因有四,首先是生产厂家众多,既有官商合办的如“江西瓷业公司”,也有个人经营的店铺,如梁兑石的丽泽轩。据史料记载,民国17年景德镇从事

彩瓷业的就有l 452产之多。其二,江西瓷业彩绘瓷器遍及全省,南昌、九江、萍乡等

地皆有瓷器出品。其三,厂商名号极不规范,或公司,或画室,或美术社,或瓷庄,

或号,或轩,或斋,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生产规模大小不一,从业人员不等,如

民国26年景德镇从事雕塑的店铺有240户,从业人员890余人,人数最少的为一人单干。如此可推知,其厂商名号的繁杂程度。其四,民国时店铺名号极似人名,或干脆

就是人名,如果不是后边有一“号”字,外人极难弄懂是名是号,如前边提到的“刘荣盛号”。又如饶华阶其店铺牌号为“饶华丰”,一般人更是如坠云雾之中。基于上述复杂的

原因,本文的店铺号以“造”、“出品”、“号”等为主,均为一眼可知的店铺号,而那些

前有姓氏的铺号,如饶华丰,则在人名款中出现。即便如此,也会有乱点鸳鸯之嫌,

只好留待日后考证及知情者指教。

从目前所见的厂商店号款识器物来看,凡落有“公司”字样的瓷器制作较为精良,优

于“X X号”器物。凡手写款的器物制作和绘制亦优于印戳打款的器物,即使是同一厂

商生厂的器物,前者也优于后者。而陈设瓷则优于日常生活用瓷。

江西瓷业公司成立于1910年,为官商合办,设立时先由清政府商部立案,准授海

关则例纳值百抽五之统一税,并于九江、汉口、上海等设立发行所。设本厂、分厂两处,本厂在景德镇,以旧法制瓷。分厂设在鄱阳,实验改良制造。向焯《景德镇陶业

纪事》:民国八九年“景德镇瓷业公司渐次扩大……所有出品虽用旧法,悉仿新式,制

作精良,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江西瓷业公司除生产日用瓷外,也生产陈设瓷,目

前所见款识有以下几种:青花双圈“江西瓷业公司”六宇双行楷款,墨彩“江西瓷业公司制”一行楷款,青花“江西瓷业公司”二行楷款,红彩“江西瓷业公司出品”二行楷款,

“江西省瓷业公司监制”一行刻款等。书法风格不一,出自多人之手。

图109为粉彩碧桃花马蹄形小盅底款,青花双圈内书“江西瓷业公司”楷款,款识书

写极为工整流畅,笔划纤细劲健,有瘦筋体风韵,顿按明显,青花色泽淡雅。

图110为粉彩花卉纹盘底款,青花双圈较大,款字较小,布局略为紧凑,结体略呈

方形,书写工整有力。

图111为粉彩兰花纹耳杯底款,青花双圈靠近足根,款字不及上述二款工整,笔划

转折处略显生硬,但从外壁纹饰技法看,仍不失为该公司的精细之作。

另见有“江西瓷业公司制”墨书一种。图112为青花海棠形茶盘盘心款识,字为行楷,书法流畅自然。

图113为蓝釉堆塑八仙人物四方瓶底款,单框内阴刻“江西省瓷业公司监制”一行楷款,刀工犀利,线条清晰,可谓以刀代笔,造诣颇深。

江西桐华公司沿革不详,落有该公司款识的器物见之不多,但就仅见器物看,其生

产规模、技术水平远逊于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

图114为江西桐华公司器物款识,墨彩楷体,笔划较丰腴,书法虽不能称为上佳,

但仍好于其它瓷庄商号。

另见有单落“桐华公司”款识的器物,如图115为粉彩人物图帽筒底款,红彩方框内书“桐华公司”篆字,而器物外壁墨书“桐华居写”,如图116。如果该公司即为江西桐华公司,那么与桐华居即为一家,而从其它落桐华居款器物的年款上看,则生产活动当在20世纪初至:0年代。

江西利生公司沿革不详,但从一些器物的款识和纹饰看,应不晚于1923年。

图117为粉彩松竹图海棠形茶盘款识,墨书“时在癸亥年仲舂利生公司作”。为1923年作品。另见有“利生工厂”款识,如图118为粉彩美女桃花图叶形瓷板款识,画面为新装仕女,右手持花,左手拿手绢。如果“利生工厂”就是“利生公司”别称的话,那么其成立的时间当不会晚于1920年。

胜利瓷业公司沿革不详,但从一些器物的外壁题款来看,当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如聂晓峰粉彩花鸟瓶外壁有“乙酉冬月”字样。该公司亦不会成立于建国后,因张沛轩的作品落有该公司款识,该公司除日常生活用瓷外也生产陈设瓷,技术水平较高。

图119为红彩百寿图碗底款,印文红彩描金“胜利公司”篆书,笔划粗犷,有刀刻篆制之痕,布局红少白多,极为醒目。

图120为粉彩花鸟图瓶底款,红彩双方框内篆书“胜利公司”四字,双框外粗内细,边角斜削,从书写风格上看与上款当为同一人手书。

图12l为张沛轩粉彩鱼藻图执壶底款,红彩楷书“胜利瓷业公司”。字体娟秀,捺脚顿按。

胜利窑厂不详,查1946年江西省统计长刘南溟等人呈当时的省政府主席文中有“献寿瓷器,均拟用‘胜利窑’名义制造,惟时间迫促,似不能待国窑厂成立,再行着手,当地窑厂是否可以承制”宇样,可推定并非真有此窑厂,但此器是否即为当时烧造之物不得而知,其作品较为精湛,款字书写工整。

图122为粉彩花鸟图挂盘底款,款字清晰工整,笔划流畅自然。

华昌公司沿革不详,从传世晶来看,见有为蒋介石生产的餐具,器物精美,款字工整。

图123为金地粉彩百花纹盘底款,盘心有红彩篆书“蒋”字。

又图124为浅绛彩山水人物图薄胎杯底款,为印戳打款,“江西华昌出品”宇样,外壁落墨书“清心、士良自制于景镇廿四年夏月”。廿四年为公元1935年。此公司沿革及地址待考。

九江陶校前身为江西瓷业公司附设在鄱阳的陶业学堂,1912年后与瓷业公司分立,改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6年设一分校,名为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分校。1926-1927年间,乙种工业学校停办,1927年甲种工业学校改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址仍在鄱阳。1934 年由鄱阳迁九江,改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职业学校。抗战期间,校址先后迁靖安、萍乡等地,仍用原名。1944年迁景德镇,与浮梁陶瓷科职业学校合并,称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1947年改为江西省立陶瓷专科学校。由此可知,凡落“九江陶校”字样款识的器物,均为1934年至抗战前九江生产。目前所见此款器物不多,但制作及绘画较为工细。

图125为粉彩团龙团凤纹执壶底款,红彩楷书“九江陶校出品”,为印戳打款,字迹清晰。

浮梁陶职全称为浮梁县立饰瓷科职业学校,1931年成立,校址在浮梁。1935年改为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1944年与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合并,称江西省立陶瓷职业学校。故书浮梁陶职款识的器物应为193l—1944年间生产。其产品有陈设瓷和日常生活用瓷,以陈设瓷为主,制造水平较高。

图126为1937年浮梁陶校粉彩开光山水人物图象耳瓶底款,红彩双框内篆书“浮梁县陶校制”,笔划清晰,线条流畅,布局合理,圆笔与方笔相结合。

图127为1939年浮梁陶校粉彩钓叟图瓶底款,红彩双方框内篆书“浮梁陶职”四字,款字略斜,篆法亦不及上款工整流畅。

如前所述,民国时期的厂商铺号款识极为复杂,特别是一些厂商铺号的作品在市面上多有流传,但其沿革多不为世人所知,有关民国瓷器的书籍多不收录,但他们却是民国瓷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弥补这一缺撼,现将目前所见到的厂商铺号款识分列于下:

江西义成公司产品以粉彩帽筒最为常见,款字多为青花双行楷款,器物外壁多墨书“胡义成出品”。

图128为粉彩人物图帽筒底款,青花双行“江西义成公司”楷体。

江西志成公司从器物外壁“余钊写于珠山”看,当与余钊同时,约在1910—1920年。图129为粉彩鹊桥相会图帽筒底款,青花楷书“江西志成公司”。江西春林阁出品以生活用瓷为主,产品质量一般。

图130为新彩松鹤延年图盘底款,菱形“江西舂林阁出品”。

竹里馆出品亦称竹里瓷社,从器物外壁题款看,20世纪10-20年代较为活跃,产品颇丰,以市民阶层用瓷为主,纹饰多古装仕女等。产品质量尚可,其款识种类较多。

图13l为粉彩富贵寿考图帽筒底款,青花海棠形双圈内书“景镇竹里馆出品”楷字。

图132外壁墨书“甲子秋月竹里馆作”,为1924年作品。图133为粉彩瑶池赴会图帽筒

底款,青花楷体“竹里瓷社”四字。图134为该器物外壁,墨书“竹里馆书于珠山”。

恒兴昌出品从纹饰及绘工上看,不早于20世纪30年代,产品以日常生活器皿为主,质量较好。

图135为粉彩人物图执壶题款,墨书“江西恒兴昌出品”。

进化美术瓷社生产年代约为20世纪40年代。产品质量较好,以文房用具较为常见。图136为粉彩宝塔日升图笔筒底款,以红彩书“进化美术瓷社”,字体略长,书写流畅。

东福美术社生产年代约为20世纪30年代。以瓷板画为主。

图137为粉彩苏武牧羊图瓷板题款,墨书“民国廿四年,时属春月,东福美术社,仿

石谷之意”及红彩方章一枚。

精美瓷社由传世品风格看,不晚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以瓷板画较为常见。

图138为浅绛彩山水瓷板画题款,墨书“仿石谷山人法,精美瓷社写意”及红彩印章

一枚。

益友斋号生产年代不晚于1916年。产品以迎合市民阶层的陈设瓷为主,质量一般。

图139为粉彩历史人物图帽筒底款,红彩双框内“益友斋号”四字楷书,外壁墨书“益友斋作”。

韫玉斋产品以日常生活用瓷为主,质量一般。图140为粉彩黛玉葬花图执壶题款,

墨书“韫玉斋画于珠山”,书法流畅。

松云轩生产年代约为1910—1920年。以日常陈设瓷为主,产品质量较好,传世晶

以传统人物较为常见。

图141为粉彩蟠桃会图帽筒底款,为长圆形白文印章款,内为“松云轩”,外为“杨记,西发XX改良名瓷”字样。由此推知店主为杨姓。外壁落有“庚申冬月” 字样,为1920

年作品。图142为墨彩人物图帽筒底款,红彩双框内楷书“松云轩造”四字,外壁题有“辛酉秋月”墨书,为1921年产品。

碧玉轩造生产年代约在20世纪20年代,作品多为日常生活用瓷和陈设瓷,以粉彩

仕女图壶及帽筒较为常见,产品质量一般。

图143为粉彩三娘教子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于珠山昌江辛酉仲冬碧玉轩写”。为

1921年产品。图144为粉彩喜结良缘图帽筒底款,红彩单圈内白文“碧玉轩造”篆书。

又图145为该器物外壁题款,墨书“庚申之夏月碧玉轩写”,为1920年产品。

素玉轩产品以壶类较为常见,质量一般。图146为粉彩描金花鸟图执壶题款,墨书“六如之法,素玉轩写”。

玉海堂制图147为新彩花卉纹碗底款,红彩“玉海堂制”楷书,书法较差。

广华居出品产品以帽筒最为常见,质量一般,绘工较好。图148为粉彩富贵寿考图

帽筒底款,青花楷书“江西广华出品”。图149为该器物外壁题款,墨书“江西广华居出品”。

慕昌出品从产品风格看,不晚于20世纪20年代,产品以帽筒较为常见,质量较好。图150为粉彩人物图帽筒底款,红彩楷书“江西慕昌出品”。图15l为该器物外壁题款,墨书“慕昌出品,珠山客邸”。

汪利记出品产品以日常陈设瓷为主,多见粉彩仕女人物图帽筒,质量一般。

图152为粉彩八仙人物图帽筒底款,红彩白文“利记”篆书。图153为该器物外壁题款,墨书“江西汪利记出品”。

益记出品生产年代约20世纪20年代,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瓷,质量较差。

图154为粉彩婴戏图提梁壶题款,墨书“仿六如山人法,辛酉之夏,益记出品”。

瓷器鉴定常见名词解释

瓷器鉴定常见名词解释 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

烧炼而成。 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晾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第一章瓷器鉴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瓷器研究与鉴定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瓷器鉴定的内容与年代依据 第三节瓷器鉴定的重要性 第四节掌握瓷器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1、瓷器发展史的知识 2、瓷器烧造的工艺知识 (1)窑炉 (2)窑具 (3)器物成型 (4)化学原素与烧成气氛 第二章宋代五大名窑、民谣精品及瓷片标本赏析 23 第一节北宋官窑的鉴别 1、汝窑 2、钧窑 第二节南宋官窑的鉴别 1、修内司窑 2、郊坛窑

第三章宋代民窑的鉴别35 第一节宋代北方民窑的鉴别 l、以定窑为代表的印花白瓷 2、以耀州窑为代表的刻花青瓷 3、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白地黑花瓷器 4、以钧窑为代表的花釉瓷器 第二节宋代南方民窑的鉴别 1、以越窑为代表的划花青瓷器 2、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器 3、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器 (1)青白瓷的兴起(北宋初期) (2)青白瓷的发展(北宋末至南宋初) (3)青白瓷的衰落(南宋中后期) 4、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瓷器 第四章历代名瓷的产生、发展、风格演变及其鉴定50 帝王与龙纹瓷器 元代枢府白瓷 元青花瓷器 宫廷御用黄釉瓷 明代红釉瓷器 永乐甜白瓷

宣德青花瓷 成化斗彩瓷 正德皇帝与伊斯兰纹饰瓷 嘉靖道教纹饰瓷 清代皇帝与万寿节瓷器 清宫习俗与插花瓷器 康雍乾珐琅彩 康熙开光纹饰瓷 康熙文房用瓷 雍正瓷 乾隆藏传佛教瓷 乾隆特种工艺瓷 乾隆御制诗瓷器 道光慎德堂款瓷器 同治婚礼用瓷 慈禧太后大雅斋瓷器 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瓷器 第五章元代瓷器鉴定的历史背景 229 第一节北方瓷窑的衰落 第二节龙泉窑青瓷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景德镇瓷窑的新成就 第四节青花与釉里红瓷器

(2020年编辑)第五套人民币图解大全及收藏价格

第五套人民币 1元纸币:兰花。风姿绰约,幽香远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史。孔子赞美此花为“兰当为王者香”。兰花因其有“高洁、典雅、第五套人民币:五元纸币和坚贞不渝”的品格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英雄相惜。 第五套人民币1元背面:三潭印月1元人民币上的图案并非完全写实,摄影师所在角度只能拍到两座石塔。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5元纸币:水仙。叶姿秀美,亭亭玉立,雅号“凌波仙子”,深受国人喜爱。每到农历春节,家家户户的厅堂中都要摆上一盆水仙花,黄蕊白被如金银的水仙总是会捎给人们新一年的喜气与财运。 第五套人民币5元背面: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突兀的立于华北大平原边上的齐鲁古国,同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合称五岳,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

10元纸币:月季。姿态婀娜,瑰丽多彩,被誉为“花中皇后”。我国是月季的原产地,后月季传入欧洲,赢得了西方世界的青睐,后披着“玫瑰”的华丽外衣荣归故里,已经是蜚声四海。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月季为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乃花卉中的“外交官”。 第五套人民币10元背面:夔门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从白帝城向东,便进入长江三峡中最西面的瞿塘峡,全长约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却最为雄伟险峻。杜甫诗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具体到瓷器的鉴定上,本 质鉴定内容就是对瓷器胎土、 釉色和彩料的认定,也只有对 胎土、釉色和彩料进行综合判 断,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鉴别古 董瓷器的真伪。胎是骨,釉是 衣,对胎土和釉色的鉴定最为 关键。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胎 和釉在各个时期的特征。 元代的胎土在淘炼中不是 很细腻,含有杂质,经过长时间自然的变化颗粒更明显,铁锈点和火石红斑都会带有沉着的色感。明代早期的胎土则淘炼得比较细腻,结构也显得紧密。明代中期胎土的淘炼则更为细腻,有了高质量的胎土才可以制作出如成化鸡缸杯等极为精细的作品。明代至清早期、后期胎土又变得粗糙,并导致瓷器制作整体水平的下降。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胎骨结构更紧、更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清中晚期的胎土则又向粗糙发展,器物的胎质多有颗粒和杂质,也显得疏松,整个瓷器的质量下降明显。元和明代青花瓷器多数都为青白

釉和小部分白釉,另外各种单色釉瓷器的釉面都特别肥厚润洁,以至于釉面结构也相当紧密。清以后青花瓷器的釉面则有更多的变化,有青白釉、白釉、灰釉等,而且釉面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变得稀薄和松软。 鉴定中对元、明、清瓷器的彩料也要有细微的分析研究。如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斗彩、珐琅彩、墨彩和各类单色釉。如青花彩料元代最有特色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明代青花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永乐、宣德时期还用苏麻离青为主;成化、弘治、正德以国产的平等青为主;嘉靖、隆庆、万历大量使用进口的回青料;天启、崇祯浙料用的较多。清代青花呈色最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分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最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了解各朝瓷器的胎土、釉色、彩料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鉴定的本质内容,寻找到各朝瓷器在胎土、釉色、彩料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也是为了更好的鉴定。共性的特点就是器物经过长时间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物理性的转变特性,料深沉,光泽内敛有厚度,在整个器物的用色上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另外,各类釉上彩的彩料都有自然的润光从彩料深处溢出,光芒闪烁让人心动。当然在瓷器鉴定中还是要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但从初始鉴定的角度来看,对胎土、釉色、彩料的认识应该还是最为关键的。胎土都有结晶,有润光,结构相对紧密,有一种厚重感。釉面温润如玉,有一种内在的宝光由里而外自然释放。彩料的特点和釉面相似,青花瓷器的用料深沉,光泽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知识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知识 (一)高压恒流泵的维护注意事项 泵的密封圈是最易磨损的部件,密封圈的损坏可引起系统的许多故障,要注意保养和定期更换。应采取下列措施以延长使用寿命: 绝对不允许在没有流动相的或流动相还没有进入泵头的情况下启动泵而造成柱塞杆的干磨。每天使用后应将整个系统管路中的缓冲液体冲洗干净,防止盐沉积,整个管路要浸在无缓冲的溶液或有机溶剂中。长期不用也要定期开泵冲洗整个管路。 要用HPLC级试剂 输液管前端要用烧结不锈钢沉子过滤流动相。要注意防止管路阻塞造成压力过高而损坏仪器。压力下限应设置在0.5~1MPa,以防止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抽干或严重渗漏而引起柱塞的干磨有柱后清洗功能的高压恒流泵还要注意保持清洗液,否则将失去柱后清洗效果。 (二)流动相使用的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HPLC级或相当于该级别的流动相,并要先经0.45?m薄膜过滤。 过滤后的流动相必须经过充分脱气,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气体(如02),如不脱气易产生气泡,增加基线噪声,造成灵敏度下降,甚至无法分析。 几种脱气方法比较: 1、氦气脱气法:利用液体中氦气的溶解度比空气低,连续吹氦脱气,效果较好但成本高。 2、加热回流法: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且有毒性挥发污染。 3、抽真空脱气法:易抽走有机相 4、超声脱气法:一种较为常见的脱气法。流动相放在超声波容器中,用超声波震荡10~15 分钟,此法效果并不太好但操作简单。 如果管路中使用peek树脂部件,请不要使用下列流动相: 浓硫酸、浓硝酸、二氯乙酸、丙酮、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和二甲基亚砜 特别注意HPLC使用过后的系统清洗: 含有缓冲盐溶液的流动相的清洗方法: 1、先用100%的纯水冲洗,打开排放阀,用3~5ml/min的流量,洗二十分钟左右后停泵。 此举主要是针对吸液系统、泵头、进出口单向阀等体积较大的空间的清洗 2、再用5:95的甲醇/水清洗整个系统,关闭排放阀,用1ml/min的流量,洗30~60分钟后停泵。此举主要是用水清洗整个系统中的盐,用5%的甲醇主要是为了保护色谱柱。 3、最后用100%的甲醇清洗整个系统,用1ml/min的流量,洗2分钟左右,然后关机。

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说明

阿元: 在宋元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1278(忽必烈)在设浮梁瓷局,生产诸如“枢府”字眼的卵白瓷。 元代除生产青白瓷、白瓷、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瓷、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 卵白釉(枢府)瓷: 一、枢府瓷特征: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来说,比青白瓷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近似鹅蛋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瓷,其碗为小底足。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造型,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著名的有元代的霍窑和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二、枢府瓷装饰和文字: 枢府瓷分粗细两大类 1、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等,但印花多数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

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 2、较粗制品,主要是日常用的盘、碗,一般均素面无纹,胎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有戗金装饰。 3、枢府瓷铭文以“枢府”最为典型,一般印在盘碗器物壁口沿下,除枢府字样,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美国博物馆有“昌江”字铭。 三、枢府瓷的鉴定要点 见特征,釉呈乳浊状而釉色偏青,无大器,底足较小 青花瓷: 一、定义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中国瓷器的发展: 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 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品种众多,百花争艳 元代,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占据主流 二、成熟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 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先秦钱币] (一) 先秦时期经济 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1 贝币

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方法/步骤 1粉彩瓷的特点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2雍正粉彩鉴定技巧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

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罕见文物大图细节教你收藏元青花|元青花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收藏必懂鉴定,特别是普通收藏爱好者!因为你如果不懂鉴定,真的到你面前你不敢拿,假的贪便宜拿到手里,等你回过神找行家看了已经晚了!古玩行没有退货的规矩!

瓷器鉴定,有个最简单的秘诀-见真才能识假!只有见真的见得多了,才能识别真伪,才能看出赝品。有的行家是学院派,馆藏接触得多,有的行家是实战派,没别的地摊上练出来的眼力!但前提也还是需要见过真货。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惜懂的人太少。就好像你一个乡下人,没见过刘德华什么样,我随便找个人冒充他,你就会相信。但你如果是70后80后,我估计除非偏远山区的,找个人冒充刘德华,骗得过去还是比较难。没别的,刘德华曝光率太高,大家耳熟能详,熟了就不好模仿了。

本文这些图片,也不是冒死偷拍的,这是业内学者考察句容县博物馆,进入库房后真实拍照的东西,没有修图,没有p图。都是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你要再说这是假货,我也无语,只能说请你打住,不要往下看了,省得浪费你宝贵的流量。

行家看瓷器,其实不用解说,认真读图,就能看懂元青花鉴定,起码是一个类型的元青花瓷器鉴定。其他我也不多说,说几个要点:第一,你可以看到罐子内底的坼裂,可见元青花大罐的底是后加上去的。 第二,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瓷积釉的地方那种虾青色,这是由于釉里含铁量比较高,淘洗不精,在窑里气氛不好

形成的,一般新仿瓷没有这种特点。 第三,你可以看到元青花用的苏勃泥青也是发色蓝灰的,过于鲜艳蓝中带紫的反而不是真正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也不是都有晕散,铁锈斑也不是都很明显。苏勃泥青发色从黑灰直到明蓝,也可以调得很稀来画辅助纹饰,参看本罐的莲瓣纹,就是调稀了的苏青,比较清淡发蓝灰色,和典型苏勃泥青发色不一样,并不就是仿品。

浅谈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的收藏(一)

浅谈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收藏 辽宁沈阳 朱启 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9 年 10 月 1 日开始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至今已经过去十多个年头了,此期间 先后发行了两个版别( 1999 年版和 2005 年版,以下简称 99 版和 05 版)、六种面值(壹元、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和壹佰元)的元券纸钞。第五套人民币无论在款式设计、印刷工艺及防伪技术等方面都具 有世界领先水平。在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钱币爱好者收藏、研究、探讨和交流第五套 人民币冠字号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个人收藏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的实践,简单从四个方面阐述一下对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收藏的初浅认识,仅供参考: 一、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发行规律及主要 特点 众所周知, 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的组成方式和第四套人民币冠 字号完全一致, 仍然延续使用了由 25 个 拼音字母相组合的形式。 在第五套人民币发行以来的两个版别中, 由于 99 版各面值券种冠字号发行 数量少, 时间又较短,所以没有使用完(只使用了一小部分) 25 个拼音字母组合 的 9 组( 625 种)冠字号,而 05 版各面值券种投放数量大、冠字号发行多,其中壹元券和壹佰元券的 9 组( 625 种)冠字号早在两年前就 已经全部使用完,并开始使用了新形式的一种冠号 ---第二轮冠字号。通过对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 的收藏和 研究,初步了解和认识了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的发行规律及主要特 点,具体如下: 1、第五套人民币首次实现了冠字号排列有序的投放。我们先了解一下第四套人民币冠 字号的投放排序, 它 由于没有按先上下或左右的排序, 所以冠字号投放的排序很乱, 属于非正常排序投放 (通常 25 个拼音字 母组合后( 625 种)分为 9 组,最先投放的一组冠字号称之为第一组,依次类推) ,具体投放顺序:第一 组 AP —JZ ;第二组 PA — ZJ ;第三组 PK —ZO ;第四组 AK —JO ;第五组 KP — OZ ;第六组 KA — OJ ;第七组 AA — JJ ;第八组 PP — ZZ ;第九组 KK — OO (由于第四套人民币各面值元券冠字号的投放数量少, 因此只使 用了前几组冠字,其中使用最多的拾元券已经使用到第 7 组冠字,而辅币壹角券已基本使 用完 9 组冠字 号)。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排列顺序很有规律,并完全按规范顺序排列投放的,依据先上下 后左右;先大 组(每 100 种)后小组(每种 50 种)的有序排列投放各券种,其投放顺序是:第一组 AA — JJ ;第二组 PA —ZJ ;第三组 AP — JZ ;第四组 PP —ZZ ;第五组 PK —ZO ;第六组 KP — 0Z ;第七组 AK — JO ;第八组 KA — OJ ;第九组 KK — OO 。(见附表 1《第四、五套人民币冠字号投放顺序表》 )。第五套人民币 2 个版别的 所有券种(含第二轮冠字号)都是依据以上排列 顺序投放。 2、第五套人民币冠字号首次全部使用完 25 个拼音字母的组合,冠字号的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众 所周知,第四套人民币各面值元券冠字号自 1987 年 4 月开始投放至 2000 年 12 月(投放基本结 束) ,将 近 14 年间共发行了 3 个版别( 1980 年版、 1990 年版和 1996 年版)、 6 种面值(壹元、贰元、伍元、拾 元、伍拾元和壹佰元)的元券纸钞,投放元券冠字号合计 1877 种(不包括辅币角券冠字号) ,而第五 套 人民币自 1999 年 10 月开始发行至今(截止 2012 年 4 月),在还不到 13 个年头中已经投放了 2 个版别、 6 种面值的冠字号共计 3800 多种(现仍在继续投放) ,如此之多的冠字号投放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仅 99 版冠字号就投放了 1500 余种(壹元券二轮冠字号仍在继续投放) 。第四套和第五套人 民币冠字号投放 数量差距很大,以壹元券为例;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券共投放了 3 个版别,合计才只有 609 种冠字号; 而 第五套人民币壹元券(仅一种版别)就已 经投放了 830 多种冠字号(截止 2012 年 4 月统计,包括第二论 冠字号)。而投放数量最多的则是壹佰元券冠字号,目前投放数 量已经超过 1300 种(含第二轮冠号) 。

宋代瓷器鉴定特点

宋朝官窑瓷器鉴定方法 宋代官窑瓷器,“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工具/原料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宋叶《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宛,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古所珍。后效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营建的“官窑”有二: 一是“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明高濂《遵生八笺》说,修内司官窑的地点在杭州凤凰山下,但确切的窑址尚未发现;二是“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1930年发现窑址, 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龙窑与作坊遗迹,并获得大量标本。 在中国陶瓷史中,“官窑”和“官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官窑产品专供宫廷。以宫廷生活用瓷与陈设瓷为主。流传至今的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以瓶为例,有弦纹瓶、直颈瓶、瓜棱瓶、贯耳瓶、胆式瓶、八方瓶、盘口瓶等,造型各有特点。官窑传世品今多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有少数的精美作品,已于早年流失国外。 方法/步骤 1.1 1、器型和概貌: 宋代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

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 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1.2、胎色和胎骨: 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 “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 1.3、釉层和釉质: 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

(整理)古代瓷器的痕迹鉴别方法.

古代瓷器的痕迹鉴别方法 众所周知,瓷器收藏是中国收藏界最受关注的门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关注、收藏的群体越来越多,市场中藏品的流通量没有减少反而“水涨船高”。对于这种异常的现象,我们不能说市场中流通的就没有真品,但是必然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赝品。那么如何鉴别瓷器的真伪,就成为各位藏友首先需要学习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近些年在实践中的观察和研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瓷器收藏品市场 如今的收藏市场极为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术观点方面:由于我们近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很多的基本建设都在同步发展,在大兴土木工程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遗迹、遗址遭到破坏,也有部分得到发掘,还有更多的一部分被盗掘的现象。就考古范畴来讲,很多的遗址都通过科学的方法发掘出来了,使很多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得到了修正。比如说,传统说法北齐时期(550—577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国最早的瓷器,通过这两年在河南巩义市一个瓷窑遗址的发

掘,发现了北魏(420—534年)的白瓷,使白瓷的出现年代又往前提了;还有,南京发现了三国时期(220—265年)釉下彩,使釉下彩的出现时期从唐代(618—907年)提到了三国。这些都是在科学的发掘过程中对原有的观点提出了修正。再比如说,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随着科学考古的发掘研究发现,有些学者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原本简简单单的一个宋代钧窑,现在有了北宋说;金代说;元代说;元末明初说。从北宋到明初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都有不同的依据在支持各种学说的论点。这些发现虽然丰富了学术气氛,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一个学说的出现,我们的市场就会随之出现一种观点、出现一种“产品”。比如说,唐代青花说,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扬州唐城遗址发现的唐代青花,经过考证是河南巩县窑烧造的,可以说在三十年内没有更多的动静,没有更多的学术争论,市场见到的也少之又少。现在随着郑州市一个发掘报告,证明在河南郑州市发现了两件从唐墓出土的塔式罐是唐代青花,在市场上就见到了大量的唐代青花。也就是说一些本来是纯学术上的争论,被市场商业化运作所利用,或者是借着学术上的争论,出现一些相应的产品。那么就目前来讲,我认为唐代的青花有三种情况,A、真品;B、

鉴定瓷器气泡的方法

1.鉴定瓷器气泡的方法知识选购篇 关键词:陶瓷瓷器瓷器气泡鉴定陶瓷 瓷库中国讯:首先,你可以先用放大镜观察你家里一套盘子有无气泡。如何鉴定窑瓷器、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 图:瓷器中的气泡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 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三、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笔者藏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来龙泉容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编辑:杨大龙) 【相关阅读】

个人整理——民国瓷器鉴定——民国瓷器款识大全

民国瓷鉴定之(一)年号款 年号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又称其为朝 代款。最早的年号款见于三国时青瓷虎子,上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铭文,为公元251年器物。虽然出现较早,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年号款。真正意义上的年号款 始于明永乐朝,以后成为定制。年号款在几经变化中延续了五百余年,后随着帝制的 推翻,在1911年后戛然而止。但就如同再好的乐队在演奏乐曲时总会有一两个音符不 甚和谐一样,瓷器上的年号款识并没有随着帝制的推翻而消声匿迹,这就是在民国已 经成立四年之后的1915年12月,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把大总统的称号换 成了洪宪皇帝,虽然1916年3月23日在全国一片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再复位为 大总统,并在同年6月6日病死,但落有“洪宪”年号字样的瓷器却给后人留下了争论 不休的话题。综观现存落有“洪宪”年号的瓷器款识大致有以下几种:“洪宪年制”四字 楷款和篆款、“洪宪御制”楷款等几种。中外学者有的认为不论何种款识均为仿款,有 的学者认为“洪宪御制”为仿款,“洪宪年制”中有少数为真款。据史料和传世晶可知汪 晓棠、汪大沧与刘希任等人的一些作品的底款署有“洪宪年制”款识。如图l为汪晓棠 粉彩息猎图瓶底款,图2为汪大沧粉彩松荫对弈图瓶底款。 图3为民国粉彩碧桃纹胆瓶底款,此器造型极为规范,釉质莹润细腻,纹饰绘画精 致逼真,具有晚清官窑的典型特征。其造型之精细,用料之考究,纹饰之俊俏,显系 出自制瓷高手。 图4为民国粉彩牧牛图卷口灯笼瓶底款,外壁纹饰没有清末民初遗风,为民国20—

30年代风格,款识写法亦不及上述二款精细。 图5为红彩描金二龙戏珠纹印泥盒底款,款字外不见有围栏,款字书写不工。此印盒为原民盟中央主席楚庄先生捐赠(楚庄先生为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之子)。 图 6为民国红彩描金云龙纹天球瓶底款,款式较为新奇,总体呈圆形,左右各有一条立龙,中间为竖写的“洪宪年制”篆款,款字结体方正,横细竖粗,颇具装饰韵味,空白处点饰蓝料彩云纹。外口沿绘一周粉彩花卉纹,近足处为粉彩江芽海水纹饰,主题纹饰为红彩描金龙纹,绘画细腻,极富气势,为民国时的佳作之一。 由于现在还没有“洪宪年制”的标准器,所以,民国年号款器物虽然少,但情况之复杂却远过于前朝,上述器物款识的真假莫辨也在情理之中。

收藏人民币应看清其真正的收藏意义和价值

收藏人民币应看清其真正的收藏意义和价值 品其高雅志趣,鉴其收藏之道。 ”钱币收藏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钱币学是一门很有内涵的杂学”,它涉及了印刷、铸造、经济、政治、金融、历史、艺术、 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作为收藏者来说,我们不能纯粹地把收藏投资钱币当做一种赚钱手段,我们更应该把它当做一种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行为。 一二三版人民币大幅度地不断升值,烘热”了人民币收藏市场,很多人纷纷投入到人 民币的投资收藏中来。 第四套人民币还没有退出流通领域,但是一些收藏者已经对其虎视眈眈”了,并且开始大量 的建仓囤积”。 但收藏人民币应看清其真正的收藏意义和价值。 工具/原料水脱脂棉洗涤剂肥皂水牙膏橡皮吸水纸毛笔镊子电吹风熨斗钢尺压物步骤/方法1?历史价值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一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至U 1985年5月定稿,历时18年,这期间经历了曲曲折折, 排除了各种干扰,最终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 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 团结一致,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体现出了它的历史价值。 2?艺术价值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 钞票纸分别才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 工艺技术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 第四套人民币在票面的设计风格和印制工艺上较前三套人民币都有创新和突破,既吸收了国外钞票设计的某些艺术特点,又保持并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的传统,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收藏价值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发行比较正规,每张人民币都有面值 和编号,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所以容易辨识;和其它古董收藏相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不容易伪造,收藏者只要稍加用心,一般都不会买到赝品。

高效液相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基础知识测试 一、填空题 1、我们公司所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品牌是:安捷伦1260 。高效气相色谱仪的型号是安捷伦7890 。 2、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恒温器、四元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分析系统组成。 3、本公司所用的高效液相,为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柱内填料空间发生变化,影响分离效果。一般采用C18(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的色谱柱,最高工作压力为400 bar。 4、高效液相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极性分为: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5、开机步骤:接通电源,依次开启不间断电源、真空脱气机、四元泵、检测器,待泵和检测器自检结束后,打开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6、高效液相的维护:最后一次进样完成后,应用流动相冲洗20分钟,以保证洗脱完全,若流动相中含有无机盐类,应用高纯水冲洗30分钟,。 7、进样器的保养:每次分析结束后,要反复冲洗进样口,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 8、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热导检测器,氢火焰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 二、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3.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B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贮液器 D. 加温 4. 在液相色谱中, 最通用型检测器是( A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A )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6. 实验室常用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是(B )。(1)光源;(2)气路系统;(3)单色器系统;(4)进样系统;(5)分离系统;(6)吸收系统;(7)电导池;(8)检测系统;(9)记录系统。 A 1-3-6-8-9 B 2-4-5-8-9 C 2-4-5-7-9 D 2-4-6-7-9 7.在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中,实验室之间可以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D )。 A 调整保留时间 B 校正保留时间C保留时间D相对保留值 三、判断题:(正确-----√;错误----×) 1. 确基线噪音和漂移是检测器稳定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2. 灵敏度是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 检出限与噪音无关(×) 4. 要提高柱的分离效能,可以考虑增加柱长,增加色谱柱选择性,调节流动相的组成等措施(√) 5. 溶解于流动相中的气体在色谱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流动相的流速和检测器的稳定性(×) 6. 分析一个复杂混合物,恒溶剂洗脱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可在分离的过程中连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即所谓梯度洗脱(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基础知识

高效液相色谱(HPLC)基础知识我国药典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 方法项目 数量 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 HPLC法 鉴别9 34 150 检查12 40 160 含量测定7 60 117 387 鉴于HPLC应用在药品分析中越来越多,因此每一个药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并应用HPLC。 I.概论 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

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 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 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 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HPLC有以下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可达5000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