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尺度某种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尺度某种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尺度某种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尺度某种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

生态学概论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

尺度:某种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栖息的生态环境,或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食物或其他生物等。

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即该生物的生态幅。

生态位(基础与实际):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描述了某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基础生态位: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即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一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

光周期:在陆地上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里,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该定律成立的条件:一、生物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衡;二、考虑生态因子间的可补偿性。)

耐受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生态因子。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阿利氏规律:动物有一个最适宜的种群密度,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自身产生不利影响。

阿仑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贝格曼规律: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动物大。

驯化(自然/人工):生物个体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或生理的可逆变化过程(人工驯化: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气候驯化: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关于植物的物种内的密度效应,目前有两个基本规

律:最后产量恒值法则、-3/2自疏法则。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总是差不多一样的。–3/2自疏法则:同种植物因密度引起的个体死亡。自疏导致的密度和个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曲线的斜率为-3/2。

领域与领域行为: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领域行为: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意义: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促进群落的形成和演替。)

高斯假说/竞争排除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生物群落:在特定时间中,聚集在同一地段(空间)上的不同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群落。

生态交错区:亦称群落交错区、生态过渡带。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指在群落边缘的生物个体因得到更多的资源而生长特别旺盛的现象。

中度干扰假说: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群落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群落演替: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依次取代的过程(通常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原生演替: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地段。开始于原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林得曼效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力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能量沿营养级移动时,逐渐变小,后一营养级大约只占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新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扩展的现象。

生态足迹: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绪论

1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一、生物:呈等级组织的,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和生物圈。二、环境:包括3大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分子到生物圈。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群区→生物圈)

3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有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实验研究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3、环境因子

1 掌握水分、温度、土壤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影响

(1)水的生态作用:(1)水是任何生物体生存的重要条件。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对稳定环境温度有重要意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还能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2)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水分对植物生长有最低、最适合最高值3基点;水分不足时,引起动物的滞育和休眠。(3)影响生物的数量和分布。降水量最大的赤道热带雨林种的植物比降水量较少的大兴安岭红松林的要多很多;年降水量比较:森林>400mm,草原、荒漠<400mm。

(2)气态水:(1)保持湿度(2)液化形成液态水(3)大气中气态水的存在能够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向宇宙空间逸散,因而对地面有保暖作用。(4)气态水的相变,不仅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也是大气中云雾雨雪的基础。

(3)固态水:(1)融化成液态水(2)冬季,水从上向下结冰,冰作为绝热体阻止冰下水进一步降温,从而减少了水体的冻结,保护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冬天覆盖在植物上的厚厚的雪层能减少植物热量向外散失,从而起保温的作用。(3)大的冰雹常常会毁坏植物和砸伤人畜。(4)冰川是部分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对生物多样性的延续有一定的作用。

(2)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许多重要生态过程发生的场所;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是陆生植物的基质和营养库。其物理性质有质地与结构、水分、空气、温度,化学性质有酸碱度、有机质、矿质元素。

(1)物理性质:土壤质地与结构,通过影响土壤的其他理化性质来影响生物的活动;土壤水分,土壤的矿质营养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过多或过少对植物、土壤动物、微生物菌不利,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和分布;土壤空气,氧气含量较大气低,二氧化碳含量较大气高,它的通气程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生长、呼吸及吸收能力,限制养分的转换来影响根系的生长活动,土温的变化导致土壤动物产生行为的适应变化、大多数土壤无脊椎动物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移。

(2)化学性质:土壤酸碱度,与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及生物生长等有密切关系,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分布;土壤矿质元素,植物生命活动需要9种大量元素和7种微量元素,影响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限制养分的转化而影响根系的生长活动。

(3)土壤的生物特性。土壤生物种类多;生物活动产生土壤;土壤动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3)温度对生物的作用和影响:

温度与生物生长: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不同生物的三基点不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生长的速率与温度成正比;外温的季节性变化引起植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加速和减弱的交替,形成年轮;外温影响动物的生长规模。

温度与生物发育: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

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植物春化,动物繁殖的早迟。

温度与生物分布:许多物种的分布范围与温度相关。

2 几个基本定律:最小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全部停止;在最适状态下,显示了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最大状态之上时,生理现象又停止。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4、种群生态学

1 种群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的集合;即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

意义: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 种群动态研究的内容?

研究种群大小或数量,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与变动规律,以及引起这些分布与变动的原因。包括种群的密度和分布、种群统计、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的数量变动。

3 种群的空间结构特点?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其类型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群的。原因:资源分布、繁殖方式、行为。随机:个体在种群中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个体间互相不影响,在自然界中不常见;均匀:个体呈等距离的分布格局,竞争引起,在自然情况下,最为罕见;成群:个体呈块状或呈簇、成群分布,由资源分布不均、植物种子传播方式、动物的集群行为引起。成群分布最常见,原因有:资源分布不均匀、繁殖方式: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一母株为扩散中心,行为:动物的集群行为等。

4 种群增长的类型?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前提:种群不受资源限制,即不受密度变化的影响。分为世代不重叠离散型和世代重叠连续型,即指数式增长——“J”行曲线。

世代不重叠离散型

假设:种群增长是无限的;世代不重叠。

t

模型:N t=N0λ

世代重叠连续型

假设:种群增长是无限的;世代重叠、连续。

模型:N t =N 0e rt (马尔萨斯/Malthus 方程或指数增长模型)

模型的意义:根据 r 值的大小判断种群大小。正、负或零时,分别表示种群的正增长、负增长或零增长。

2、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即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自然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会导致资源缺乏等,影响种群增长率r 。

前提:有一个环境容纳量(K ,当可Nt =K 时,种群为零增长;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成比例的。

根据假设,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将不是“J”型,而是“S”型。

逻辑斯谛方程

逻辑斯谛曲线的特征

– 增长曲线接近K 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的水平

– 曲线的变化是逐渐的、平滑的,而不是骤然的

– 五个时期

· 开始期:种群个体很少,密度增长缓慢,这是因为种群数量在开始增长时基数还很低

· 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 转折期: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密度增长最快

· 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 饱和期:种群密度达到环境容纳量,数量饱和

逻辑斯谛曲线的意义

–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是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模型中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 了解种群的季节消长、种群波动、种群爆发

(1)种群的季节消长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可区分为年内(季节消长)和年间变动。不同生物其季节消长规律不同。具有季节生殖的物种,尤其是动物与草本植物季节消长规律明显。

(2)种群波动

种群波动的原因

–环境的随机变化

–时滞(延缓的密度制约)

–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

波动类型

–不规则波动:植物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其数量相对稳定,如大型木本植物。动物尤其是昆虫则年际变化大,如落叶松毛虫经常泛滥成灾,其大发生一般有规律,有周期性爆发现象,但周期由于各地种群世代(一年一代、二年一代)、外界因子影响及立地条件等差异性而不一致。

–周期波动:通常由捕食或是食草用导致的延缓的密度制约造成;可能发生在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中,但食草动物和食物的变化最基础。

(3)种群爆发

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如蝗灾、鼠害、赤潮。

6 了解物种形成的方式

种群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

1.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

2.同域性物种形成:新种从原来种群分布区内出现,没有地理隔

离。

3.邻域性物种隔离:新种形成在相邻种群,存在部分地理隔离。

7 r选择与K选择

将生物按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分为两类:r-对策者和K-对策者,前者属于r-选择,后者属于K-选择。r-选择:种群增长率最大,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时间(周期),适应不稳定环境。K-选择:种群竞争能力最大,生长缓慢、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时间,适应稳定环境。

r-选择和K-选择相关特征的比较

环境条件

死亡

存活

种群大小

种内、种间竞争选择倾向

寿命

最终结果多变,难以预测、不确定

常是灾难性的、无规律、非

密度制约

存活曲线III型,幼体存活率

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通

常低于环境容纳量K值

多变,通常不紧张

发育快;增长力高;提早生

稳定、可预测、较确定

比较有规律、受密度制约

存活曲线I、II型,幼体存活

率高

时间上稳定,密度临近环境

容纳量K值

经常保持紧张

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延迟

生育;体型大;多次生殖

育;体型小;单次生殖短,通常小于1年

高繁殖力长,通常大于1年高存活力

r-选择和K-选择的适应意义:r-选择:死亡率高,但r高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使其迅速离开不利环境,有利于建立新的种群和形成新的物种。K-选择:竞争能力强、数量稳定、大量死亡的可能性小;由于r低,种群数量下降后恢复困难。

8 种内关系有哪些?

种内关系:各种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动物的领域性与社会等级,植物的他感作用。

9 种间关系有哪些?

种间关系: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包括: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10 捕食对猎物的影响及其意义(作业)

1. 捕食作用对猎物种群的影响:

①. 任一捕食者的作用,只占猎物种总死亡率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去除捕食者对猎物种仅有微弱影响。

②. 捕食者只是利用了对象种中超出环境所能支持的部分个体,所以对最终猎物种群大小没有影响。

③. 影响很明显。

2. 捕食的意义:

①.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捕食者适于捕食的特征:锐齿、利爪、尖喙、毒牙等工具。

猎物逃避捕食的对策(防御机制):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集体抵御、刺、硬皮等。

捕食者与猎物协同进化的结果常常是使有害的“副作用”减弱。

②.捕食者通过捕食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己生命。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在调节猎物种群数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捕食者往往是体弱患病的个体,从而阻止了不利基因的延续。捕食者的捕食降低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从而更多的被捕食者可以生存,故被捕食者的多样性得以维持。

5、群落生态学

1 生物群落的定义

在特定时间中,栖息在同一地段上的所有种群的集合。

2 生物多样性及其含义

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类型及种类;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过程的丰富程度。

物种多样性具有两种涵义:

1.种的数目或丰富度:群落所含有的物种数目的多寡。

2.种的均匀度: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3 了解优势种、建群种、关键种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建群种优势层中的优势种。

关键种对群落具有重要影响的物种,移出对群落影响严重。

4 了解生物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反映物种丰富度和均匀性,包括三个层次:α多样性:

辛普森指数,基于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

计算公式

S为物种数目,Pi为种i 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Ni为种i 的个体数,N为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香农-威纳指数,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计算公式

S为物种数目,Pi为种i 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β多样性:γ多样性。

5 掌握群落演替→演替的实质?

演替: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依次取代的过程,通常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演替的实质:新物种迁移/入侵→定居→竞争的过程。

迁移/入侵:植物繁殖体传播的过程。

定居: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繁殖的过程。

竞争:随着植物个体增加,个体之间以及种与种之间对光、水、营养等资源的分配过程。

6 裸地的概念

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地段。

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

7 了解水生、旱生演替系列

演替系列:从植物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

水生演替系列:从水生环境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旱生演替系列: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8 了解演替的方向以及演替顶极学说

生物群落的演替,按其演替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

进展演替:群落沿着简单到复杂、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阶段的演替,到达中生性顶级群落的过程。

逆行演替:从稳定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向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的演替,有时甚至倒退到裸地。

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的特点

演替顶极学说:

演替顶极:每一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单元顶极论:在一个气候区域,不论初始演替条件如何,植物群落的差异逐渐缩小,最终都将发展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顶极;

多元顶极论:在一个气候区域,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还可能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或存在一些复合型顶极,如地形-土壤。

顶极格局假说:在任何一个区域,随着环境梯度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是连续变化的,不是截然离散的,因而构成一个顶极连续变化的格局,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构成优势顶极,最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

6、生态系统生态学

㈠生态系统的定义、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定义: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构成:总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生物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生产者:自养型植物,包括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光合细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消费者:只能依赖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为营养来获得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体的复杂的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把养分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中,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蚯蚓等。

2.关系:非生物环境为生物的生长、繁殖物质和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使生产者的生物量增加。消费者摄食植物已经制造好的有机物,通过消化、吸收并再合成自身所需有机物,增加动物的生物量。分解者将动植物体的复杂的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把养分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中。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3个亚系统的生物成员与非生物环境成分间通过能流和物流而形成的高层次的生物学系统,是一个物种间、生物与环境间协调共生,能维持持续生存和相对稳定的系统。

基本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㈡食物网、食物链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食物链的类型

捕食食物链:绿色植物为起点到食草动物进而到食肉动物的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动、植物的遗体被食腐性生物(小型土壤动物、真菌、细菌取食,然后到它们的捕食者的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后者与前者是寄生关系。

生物放大: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3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如,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和所有自养生物都位于食物链的起点,共同构成第一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植食动物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还可以有第四营养级(即二级肉食动物营养级)和第五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

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各营养级同化率也不是100%,总有一部分排泄出去;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活动,消耗一部分热量。

能流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减少,食物链不可能太长。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超过六级。

生态金字塔: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生物量、能量和个体单位来表示,分为: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以相同的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积累的能量比率来构造。

生物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总量建立的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单位面积内生产者的个体数目为塔基,以相同面积内各营养级位有机体数目构成塔身及塔顶。

能量金字塔表达营养结构最全面,确切表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效率,永远是正塔型;数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小生物体的重要性;生物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大生物体的重要性。

㈣初级生产力

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初级生产力指自养生物(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量中扣除植物呼吸消耗而余下的产量。

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初级生产量(被固定的光能)/ 入射光能

自然情况下,初级生产效率<3%;全球平均为0.2~0.5%;人工农业系统可达6~8%。

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及特点: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初级生产力不同。陆地>水域;河口>大陆架>大洋区。

初级生产力(陆地)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

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垂直变化;

初级生产力随季节变化。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陆地生态系统):光、CO2、水、营养物质、温度,食草动物的捕食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水域生态系统):光是限制水域初级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

富养化:N、P是造成湖泊水库富养化的主要营养物质。

4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1.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进入生态系统后,就只能以热的形式不断地散逸于环境中。

2.从太阳辐射到被生产者固定,再经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过程。各营养级消费者不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各营养级的同化作用越是百分之百的;生物的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能量。

㈥了解三种类型的物质循环以及C、N、S、P循环的特点,掌握物种循环的特点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关系?

水循环:陆地、大气和海洋中的水,形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

气体型循环:物质以气态分子形式参与的循环,如CO2、N2。

沉淀型循环:物质以非气态分子形式、非水分子形式参与的循环;通常循环物质以风化的岩石和沉积物为主,如P、Na)

C、N、S、P循环的特点_

碳循环:碳是生命骨架元素,碳循环研究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核心问题。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大大加速了 CO2 的再次释放,对碳循环造成重大影响,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氮循环:氮元素是生命代谢元素,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氮的固定途径有生物固氮、自然界高能固氮,如闪电和火山喷发;还有人工固氮。在生态系统中,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合成蛋白质,并沿食物链传递下去,动植物排泄物或残体等含氮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CO2、H2O和NH3返回环境。

磷循环:磷循环属典型的沉积循环;磷的主要贮存库为不活跃的地壳。岩石经土壤风化释放的磷酸盐和农田中施用的磷肥,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沿食物链传递,翰林有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转变为可溶性的磷酸盐,可再次供植物吸收利用;还有部分磷进入了地质大循环:动植物遗体在陆地表面的磷矿化、磷受水的冲蚀流入海洋。

硫循环:硫的重要性: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成分;硫库为岩石圈,岩石库中的硫主要通过生物的分解和自然分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硫循环包括长期的沉积型循环(有机或无机沉积物中的硫)和短期的气体型循环。

掌握物质循环的特点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关系?

物质循环的特点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伴发生;2、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和反复利用,但能量流动只有一次,且在流通过程中逐渐以热量的形式耗散。

水体富营养化、酸雨、温室效应: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由于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量排入,引起各种水生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水体溶解氧量下降,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时,

由于浮游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则叫作赤潮。

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的SO2和NOx,导致酸雨

温室效应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大大加速了 CO2 的再次释放,对碳循环造成重大影响,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㈦了解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主要有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苔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可细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可细分为:河口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平分布:①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低的有规律的分布现象;纬度地带性(植被沿纬度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和经度地带性(植被海向内陆有规律的更替现象)。②陆地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垂直地带性: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交替;③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冻原/苔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淡水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河口生态系统(陆海两类生态系统交错区)、浅海生态系统(海滨潮间带,其深度在200米之间的浅水区)和大洋生态系统(大陆架之外的整个水体和海底)。——供参考】

7、应用生态学(将生态学原理和法则应用于特定领域,如生态保护、生态管理和生态建设,或同其他学科结合,指导实践,使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应用生态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应用生态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与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自身生产的环境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维持全球生态良性循环的科学基础,也可以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科学基础之一。

1 了解目前地球面临的主要全球性问题

气候变暖、能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污染、空气污染、废物处理、臭氧层空洞、过度的海洋捕捞、过度森林砍伐

2 理解并掌握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本质关系,为什么需要可持续发展?

本质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需的一切资源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行。

但地球上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和资源也是有限的。更多的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资源,不论是石油、矿物等非再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等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的压力,导致水资源、土地资源(粮食/耕地)及其它自然资源和能源危机。

地球环境是脆弱的。地球环境均受到人类干扰或影响。有毒物质(人类活动导致大量富集)增加生物(包括人类)的风险,如:酸、重金属、有毒有机物(DDT 等杀虫剂)、放射性物质。人类影响严重的地区,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如生物自净过程)已不能应付日益增多的工业废物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

人类应该认识这种生态限制,使人类的生产和活动服从于地球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不能凭自己意志为所欲为,必须服从和运用生态学规律,否则人类也能破坏自己的栖息环境。社会发展应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即可持续发展。

人的特点:人是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个种,具有自然属性;但是人是高等动物,既有能动性,即非被动地依赖自然环境;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人口现状: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人口长势未减,总人口已超过70亿。饥饿、工业污染、贫穷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随之而来。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所需的所有食物来自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人类所需的一切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良性运行。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分为可枯竭资源和不可枯竭资源。人口与资源问题:更多的人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资源,不论是石油、矿物等非可再生资源还是鱼类、森林等可再生资源都会遭遇更大的压力;导致水资源。土地资源(粮食/耕地)及其它自然资源和能源危机。环境现状:地球环境均受到人类干扰或影响;有毒物质(人类活动导致大量富集)增加生物的风险;人类影响严重的地区,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如生物自净过程,已不能应付日益增多的工业废物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量。

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物种丧失或生物灭绝:物种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目前物种灭绝/减少的速度不论是局部区域还是全球尺度都过于快速。原因:①背景灭绝;②大量灭绝;③人为灭绝。栖息地丧失、过度利用、外来物种的影响、污染等因素使物种变成小而分散的孤立种群,引起种群数量不稳定性、近亲繁殖,种群减少,甚至消失或灭绝。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1.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

3.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4 我国人口调节的生态学原理?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率低;管理对策——计划生育政策,原理依据:种

群生态学r=,r表示种群增长率,R0表示世代净增殖率,T表示世代时间。使r变小的途径有两条:降低Ro的值或者T值增大,这就分别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里强调的“少生/晚育”。

5 了解其它相关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应用生态学理论框架:①个体生态学: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原理、生物生长定律、最小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②种群生态学:种群密度和种群空间分布理论、种群增长与动态理论、种群竞争理论、生态位理论;③群落生态学:群落组成和结构、群落稳定性、多样性与边缘效应、群落演替理论;④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理论、食物链/食物网理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理论、系统功能最优理论、系统/环境承载力理论、生态平衡理论

(完整版)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刑法学名词解释精选 第一章 1 刑法:即一个国家规定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⑴广义刑法~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⑵狭义刑法~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2.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我国刑法典分为①总则②分则③附则。 3. 立法解释~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第二章 1.刑法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体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处刑”。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刑事责任相适应,罚当其罪。 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不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第三章 1.刑法的效力范围:即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适用的时间、地方、人及其是否具有朔及力。 2.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 3.刑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又称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一部刑法生效、失效以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保护原则(保护管辖原则)~在本国领域内、外犯罪的本国人、外国人,凡侵犯本国利益的都适用本国刑法。 第四章 1.犯罪: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集体所有或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民主和其他权利,以及其它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3.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体现国家根据刑法对该行为人否定性道德政治评价的承担标准。 4.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应当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 第五章 1.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2.刑事责任能力~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4.犯罪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6.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7.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P28思考题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P16) 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 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维持平衡 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②光照强度和水生植物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植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上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 ③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同时,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影响是不同的。 可见光对动植物生殖、体色变化、迁移、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①植物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②日照长短和变化是许多动物进行迁移、生殖、换毛等生命活动最可靠的信号系统。 7、盐土和碱土有何区别?耐盐植物有哪几种适应盐土壤的方式? 盐土和碱土是所含可溶性盐的种类、pH以及土壤结构均不相同的两类土壤。 方式:①聚盐性植物细胞液浓度特别高,能吸收高浓度土壤中的水分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名词解释,毛概

名词解释:(15个)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4.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8.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力。 10.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 11.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高铭暄第六版刑法名词解释

刑法总论 第一章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法律。 立法解释:就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就是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的含义所做的解释。 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当然解释:是指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规范目的、事物属性和形式逻辑,将该事项当然包含在该规范适用范围之内的解释。 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限制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第二章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三章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1属地原则: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之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属人原则: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保护原则:即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法律。 1普遍原则:即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2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1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第四章 犯罪的形式概念: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犯罪的实质概念: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或者说,是想说明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理由。 犯罪的混合概念:是指犯罪的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合二为一,即指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又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的概念。 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美学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毛概二 简答 名词解释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6.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1)第一,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第二,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三,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①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 ②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P220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P236 (1)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p261 第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刑法学名词解释

1.狭义的刑法:指规定犯罪的刑罚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刑法典。 2.广义的刑法:指包括刑法律典和单行刑事法律及非刑法规范文件中的刑法规范。 3.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 4.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6.罪刑相适应原则: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7.刑法的任务: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作斗争。 8.刑法的效力范围:指称刑法的适用范围,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内具有效力。 9.犯罪: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0.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11.犯罪构成: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2.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的侵害的社会关系。 13.一般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14.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 15.直接客体:指某一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某种特定的客体,也就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关系中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16.犯罪对象: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17.犯罪的客观方面: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外在表现或客观事实,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8.犯罪主体: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9.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及目的等因素。 20.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1.紧急遇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2.犯罪的预备: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 23.犯罪的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 24.犯罪的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的犯罪行为。 25.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26.共同犯罪的形式: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结构,或者是指共同犯罪人之间结合方式。 27.犯罪集团: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是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 28.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9.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30.胁从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一个景观内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内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内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

1美学专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2、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内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想象一般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心理距离说:1、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上世纪提出的,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2.丑2、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1.讽刺:讽刺是以夸张的手法对不合理的事物和现象所作的辛辣的嘲笑和非难。 2.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和最典型的呈现形态。 3.审美净化: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 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4.审美品味:审美品味就是对美的回味,即一种对美的整体意味和内蕴的审视、把玩与反思。1.审美注意:就是审美主体在初次面对审美对象时,由于对象的美的特质而被吸引,也可以说是对象的可以引发美感发生的特质对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点燃。 2.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就是审美者对美的一次感性的经历。 3.审美评判:是指批评家从一个公认的审美标准对仳评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估,或做出褒贬判定。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完整word版)《毛概》复习题名词解释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自相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5.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6.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7.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想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8.《论十大关系》: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重要问题,即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十大关系。 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的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二次革命论”:是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的一种右倾错误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只能站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从中“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的机会”,等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再实行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第二次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 毛泽东研究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2.“一化三改”:“一化”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四马分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为“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 14.和平赎买:是指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汇总

刑法总论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得法律。 立法解释:由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含义作出得解释。 司法解释:由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刑法作出得解释。刑法得基本原则:刑法本身具有得,贯穿刑法始终得,必须得到普遍遵循得具有全局性、 根本性得准则。(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刑法效力:指刑法在时间、空间范围得效力。 1、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得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与对什么人有效力。属地管辖 ——凡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内犯罪得,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得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与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得也适用本法。犯罪得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与国领域内得,就认为就是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内犯罪。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得,适用本法。但就是本法规定得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工作人员与军人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得,适用本法。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与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得,可以适用本法,但就是按照犯罪地得法律不受处罚得除外。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与国缔结或者参加得国际条约所规定得罪行,中华人民共与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得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2、刑法时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得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得行为就是否具有溯及力得问题。 溯及力——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判决、判决未确定或未裁定得行为就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有适用效力则就是有溯及力,否则就就是没有溯及力。 (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得行为,如果当时得法律不认为就是犯罪得,适用当时得法律;如果当时得法律认为就是犯罪得,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得规

刑法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刑法:刑法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我国,狭义的刑法是指刑法典,即国家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刑规范。 2、犯罪故意: 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 犯罪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3、犯罪过失: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4、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 5、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在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活动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进入实行阶段的状态。 6、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未完成形态。 7、累犯: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8、一般自首: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9、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0、绑架罪: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1、侵占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12、贪污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13、受贿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4犯罪未遂: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 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能达到既遂状 态的未完成形态。 15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 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 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 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 执行,如果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 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 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 度。 五、问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中自首的构成条件? 自首成立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诉 自己的罪行。 特别自首成立条件:(1)特别自首的主体是已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 服刑的罪犯。(2)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 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2、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有哪些?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伪行为的特定义 务,(前提条件) (2)客观上,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的作为义 务。(重要条件) (3)行为人实际上没有履行特定的作为义务, 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关键条件) 3、简述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1)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 侵害必须正在进行;(3)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 本人进行防卫;(4)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 度造成重大损害。 4、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累犯成立条件:(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处的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 应当判处的刑罚也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3) 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 年内再犯罪。(4)前罪和后罪都不是危害国家 安全罪,或者前罪与后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 全罪。 5、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是前提,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是其目的, 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其行为方 式。 6、简述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 廉洁性,因索取他人财物而构成的受贿罪在主 要侵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的同时,还侵犯了被 迫交付财物的他人的财产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 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7、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及司法认定中逃 逸的认定和处理?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 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基本特征如 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 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 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主体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及其他人员。 3.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违反交通 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因为疏忽大意而投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 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认定:第一,行为人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的行为。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要包括公路、 水上交通运输中的各种交通规则、操作规程、 劳动纪律等等。第二,必须发生重大事故,且 “重大事故”必须“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 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第三,重大交通事故必 须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以及与交通运输有直 接关系的活动中,即重大事故与行为人违反交 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处理:(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 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 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 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 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 任,并具有下列六种情形之一的,也构成犯罪: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 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驾驶 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 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 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8、简述缓刑的概念和特征?(特征没找到) 概念:我国刑法中的缓刑,属于刑罚暂缓执行 制度,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 执行制度。包括: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 9、简述假释的概念和特征? (特征没找到) 概念:是对犯罪分子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 执行制度. 六、案例分析题 1、1994年4月3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陈建兵 携带自制的火药枪打野鸡。返回途中,恰遇被 害人胡金昌迎面而来。胡问陈:“野鸡打到没 有?”陈答:“没打着。”二人搭话时,陈手中 火药枪的枪口正对着胡的头部。由于陈建兵疏 忽大意,致使手中的火药枪走火,枪内散弹正 好击中相距4米处的胡金昌的头部,胡中弹后 当即倒地,满脸是血。陈建兵见状,立即与他 人一起将胡送医院抢救。然后至公安机关投案 自首,被害人胡金昌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答:被告人陈建兵主观上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 因而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2、、一天,被告人张某在住宅区行窃。当他从 阳台进入屋内的时候,看见邹某正在撬箱子, 遂喊道:“你小子在这里干活!”邹受惊,弃箱 欲逃,被张拉住。邹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 便说:“这箱子真难撬!”两人便合作来干,终 于将箱子撬开,窃得人民币2000余元。在逃离 现场时,邹某为了破坏现场,将房间内的一个 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离开房间 后,张问邹:“你在后面磨蹭什么?”邹回答: “我把电炉插上了。”张听后未吱声。当晚,该 住宅区发生火灾。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张某和邹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按共同犯 罪处理。邹某的放火行为构成放火罪。在本案 中,邹某起先单独一人行窃,后与张某共同合 作进行盗窃,数额较大,主观上二人具有共同 盗窃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盗窃的行为, 应构成共同盗窃罪。尽管张某对于邹某的行为 可能发生火灾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但是他 在主观上并没有与邹某共同实施放火的犯罪故 意。盗窃完成后,张某与邹某并没有形成共同 故意放火的意思联络,而只是邹某一人产生了 放火毁灭犯罪现场的故意。从客观方面来看, 张某没有实施或者帮助实施任何放火的行为, 他无须对火灾的发生负法律上的责任。综合以 上分析,张某和邹某主观上没有共同的放火故 意,客观上也没有共同放火的行为,因此,对 于火灾的发生只能由邹某一人承担放火罪的刑 事责任,张某的放任行为不构成放火罪和共犯。 3、1998年8月6日,某市博物馆因面临洪水威 胁,将部分馆藏文物转移至安全地点。博物馆 工作人员成某和范某等人负责运送,文物搬卸 至新地点后,因一时来不及配备安全保管设施, 当晚由成某、范某等人负责看守。当天夜里, 成某悄悄潜入一文物临时堆放房间,窃取了一 件馆藏画卷。不料走出房间时,正碰上范某从 另一存放文物的房间出来,并手持一青铜器, 二人均吃一惊,十分尴尬,但立刻明白对方也 是来盗窃文物,于是都未出声,相视一笑后各 自离开。以后二人均未再提起此事。司法机关 对文物失窃进行调查,在询问他们时,二人均 称不知情,后经侦查,案件告破。经有关部门 鉴定,青铜器和画卷各估价约10万余元。 成某与范某互相之间不存共同犯罪故意,因而 不构成共同犯罪,而是一种同时犯,应当分别 定罪。 4、赵某(男,1983年8月8日生)游手好闲, 讲究享乐,为了让经商的父亲多给一些钱用而 费尽心机。2000年7月7日,赵某让钱某(男, 1983年6月6日生)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谎 称自己被警察抓走了。钱某问为什么要撒谎, 赵某说:“这不关你的事。”钱某给赵某的父亲 打了电话。接着,赵某于当日半夜拿菜刀将自 己的左手小指齐指甲根部垛下,然后跑到医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