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钛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钛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钛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不同分散剂对二氧化钛颗粒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苯乙烯悬浮聚合及性能

苯乙烯悬浮聚合及性能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悬浮聚合的实验方法,了解悬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2.了解控制粒径的成珠条件及不同类型悬浮剂的分散机理。 二、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颗粒状,故又称为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即可直接成型加工。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珠形式分散于介质中进行的聚合。从动力学的观点来看,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完全一样,每一个微珠相当于一个小的本体。悬浮聚合克服了本体聚合中散热困难的问题,但因珠粒表面附有分散剂,使纯度降低。当微珠聚合到一定程度时,珠子内粒度迅速增大,珠与珠之间很容易碰撞粘结,不易成珠子,甚至粘成一团,为此必须加入适量分散剂,选择适当的搅拌器和搅拌速率。由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选择分散剂的种类和确定分散剂用量时,要随聚合物种类和颗粒要求而决定,如颗粒大小、形状、树脂的透明性和成膜性能等。同时也要注意合适的搅拌强度的转速,水与单体比等。 实验要求聚合物体具有一定的粒度。粒度的大小通过调节悬浮聚合的条件来实现。苯乙烯(ST)通过聚合反应生成聚苯乙烯(PS),反应式如下: 通常的聚苯乙烯为非晶太无规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绝热、绝缘和透明性,长期使用温度0-70℃,胆脆,低温易开裂。此外还有全同和间同立构聚苯乙烯。全同聚合物有高度结晶性,聚苯乙烯材料包括普通聚苯乙烯、发泡聚苯乙烯(E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及间规聚苯乙烯(SPS)。普通聚苯乙烯树脂属于无定型高分子聚合物,聚苯乙烯大分子链的侧基为苯环,大体积侧基为苯环的无规排列决定了聚苯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透明度高、刚度大、玻璃化温度高、性脆等。其制品具有极高的透明度,透光率可达90%以上,电绝缘性能好,易着色,加工流动性好,刚性好及耐化学腐蚀性好等;不足之处在于性脆,抗冲击性能的低,易出现应力开裂,耐热性差及不耐沸水等。可发泡聚苯乙烯未在普通聚苯乙烯中浸渍低沸点的物理发泡剂制成,加工过程中受热发泡,专用于制作泡沫塑料产品。高抗冲聚苯乙烯为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丁二烯为分散相,提高了材料的抗冲击强度,但产品不透明。间规聚苯乙烯为间同结构,采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是近年来发展的聚苯乙烯新品种,性能好,属于工程塑料。聚苯乙烯经常被用来制作泡沫塑料制品。聚苯乙烯还可以和其他橡胶类型高分子材料共聚生成各类不同力学性能的产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有各种一次性塑料餐具,透明C盒等。 三、仪器及试剂

涂料专用流平剂

云清牌涂料专用流平剂 云清——功能化学品专家绿健化学品领航者 关键词水性涂料流平剂溶剂型涂料流平剂油漆用流平剂水性 油墨用流平剂油墨用流平剂 【理化指标】 1、外观(目测)浆状液体 2、固体份80% 3、比重约0.98 4、溶剂水 5、官能团硅烷醇 【突出优点】 1、降低摩擦系数,防粘连,显著提高抗摩损性能 2、优异的表面平滑度、不影响重涂 3、优异的流平及光泽度 4、水性和溶剂性涂料或油墨通用的助剂,在罩光清漆不影响能增加涂膜的 光泽度,相溶性极佳。 【适用领域】 云清牌专用流平剂应用于丙烯酸、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酯、聚氨酯、硝基纤维素、乙烯基。 【用法用量】 云清牌专用流平剂的建议添加量为0.05-3.0%(按总配方量计).建议使用前应试验以确定最佳用法和用量. 研磨阶段,在调漆阶段,慢速搅拌下加入或最后阶段加入。 ●水性油墨:0.05-0.2% ●溶剂型油墨:0.5-1.5% ●水性涂料:0.5-1.0% ●溶剂型涂料:0.5%以上 【包装规格】

25KG包装 【储存运输】 在常温下保持稳定 客户的难题就是云清的课题。 客户的需求就是云清的追求。 客户的抱怨就是最好的礼物。 客户的责骂就是最大的动力。联系人张小姐,王先生 联系电话 0631-5782732 5782735

云清牌UV涂料流平剂 云清——功能化学品专家绿健化学品领航者 关键词溶剂型流平剂UV流平剂UV光油流平剂油墨流平剂无溶剂型流平剂 一、理化指标 1、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2、活性物: 100% 3、比重: 1.03 4、折光率: 1.44 5、粘度: 800-1200cs 二、突出特点 1. 云清牌 UV涂料流平剂提供良好的底材润湿,良好的防缩孔性能 2. 云清牌 UV涂料流平剂极大改善流平性和光泽度.表面滑爽性,有效增 加涂层硬度,可有效降低软刮伤 3. 云清牌 UV涂料流平剂赋予涂膜永久性的滑爽和抗刮伤性能,防止粘 连 4. 云清牌 UV涂料流平剂赋予漆膜优异的丰满度 5. 云清牌 UV涂料流平剂能有效提高颜料和填料的分散性,改善颜色的 均一性,不会在重涂时降低层间附着力 三、用法用量 对全量,为总配方的0.1-1.0%,使用前稀释至20%以下,可在生产时加入, 也可后添加 四、适用领域 云清牌UV涂料流平剂适用于溶剂型、无溶剂型、水性、UV涂料油墨,UV 光油,塑胶漆,木器漆,地板漆等 五、包装规格 200kg铁桶,50kg塑料桶 六、贮存及注意事项 密闭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远离热源,火源,防止阳光直接照射。 保质期12个月 客户的难题就是云清的课题。 客户的需求就是云清的追求。 客户的抱怨就是最好的礼物。 客户的责骂就是最大的动力。

悬浮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悬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2.了解不同类型悬浮剂的分散机理、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对悬浮聚合物粒径等的影响,并观察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之演变。 二、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和分散剂的作用下,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而进行的聚合反应方法。悬浮聚合的体系组成主要包括谁难溶性的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个基本分。聚合反应在单体液滴中进行,从单个的单体液滴来看,其组成及聚合机理与本体聚合相同,因此又常称小珠本体聚合。若所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则得到的产物通常为透明、圆滑的小圆珠;若所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则通常得到的是不透明、不规整的小粒子。悬浮聚合反应的优点是由于有水作为分散介质,因而导热容易,聚合反应易控制,单体小液滴在聚合反应后转变为固体小珠,产物易分离处理,不需要额外的造粒工艺,缺点是聚合物包含的少量分散剂难以除去,可能影响到聚合物的透明性、老化性能等,此外,聚合反应用水的后处理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1套),恒温水浴(1套),量筒(25、100 mL 各1 个),抽滤装置(1 套),电动搅拌器有(1套)。

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mL),蒸馏水(60mL),过氧化苯甲酰(BPO,0.111g),氯化镁(MgCl2)CP级(1M),氢氧化钠(NaOH)CP 级(1M),去离子水(60mL)。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仪器安装:安装时搅拌器在烧瓶正中,不要与碰撞,搅拌时要平稳,烧瓶下装有加热水浴,冷凝管可待料加入烧瓶后在安上,其装置如图所示。 1.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1M氯化镁和1M氢氧化钠溶液各5mL。加热水浴至60℃,反应5分钟;同时取新蒸馏的单体12mL于小烧杯中使其先于过氧化二苯混溶,待全部溶解后,用玻璃棒加至烧杯中,剩余的去离子水即为冲洗烧杯用。洗液一并加入烧瓶中,此时应注意调整搅拌器转速,为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为大小均匀的珠粒,使反应温度保持在78~80℃,反应约1.5h 。 2.注意观察悬浮粒子的情况,由于聚合物比重增大,球形的聚合物逐渐沉降于烧瓶底部,并且从烧瓶嗅出单体气体很稀,即可升温至85℃熟化半小时左右。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分子悬浮聚合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操作过程。二、实验原理悬浮聚合是将溶有引发剂的单体在强烈搅拌和分散剂的作用下,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而进行的聚合反应方法。悬浮聚合的体系组成主要包括谁难溶性的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个基本成分。聚合反应在单体液滴中进行,从单个的单体液滴来看,其组成及聚合机理与本体聚合相同,因此又常称小珠本体聚合。若所生成的聚合物溶于单体,则得到的产物通常为透明、圆滑的小圆珠;若所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则通常得到的是不透明、不规整的小粒子。悬浮聚合反应的优点是由于有水作为分散介质,因而导热容易,聚合反应易控制,单体小液滴在聚合反应后转变为固体小珠,产物易分离处理,不需要额外的造粒工艺,缺点是聚合物包含的少量分散剂难以除去,可能影响到聚合物的透明性、老化性能等,此外,聚合反应用水的后处理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1 套),恒温水浴(1 套),量筒(10mL、100 mL 各1 支),抽滤装置计(1 套),。(2)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mL),蒸馏水(60mL),过氧化苯甲酰(BPO,0.07g),1%聚乙烯醇水溶液(20mL)。第2 页共3 页四、流程图、实验步骤及现象(1)流程图搅拌加热

40mL水调节搅拌速度升温至(78±2)℃,反应约1.5h 升温至70℃2mL1%聚乙烯醇水溶液反应20mL水两次洗涤盛单体的容器所得液体预先已溶解引发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0mL 抽滤洗涤、风干称重珠状物滤液聚合物(2)实验装置图(3)实验步骤及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三颈瓶中,依次加入2mL 1%的聚乙烯醇水溶液、40mL 水,搅拌加热(注意温度不要超过70℃)。加入预先已溶解引发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l0mL,再用剩余的20mL 水分两次洗涤盛单体的容器,并倒人三颈瓶内,加料完毕后升温至70℃。搅拌加热开始后,不久溶液渐渐变浊,出现油状小液滴。第3 页共3 页 2. 小心调节搅拌速度,观察单体液滴大小,调至合适液滴大小后,保持搅拌速度恒定,将反应温度升至(78±2)℃。反应约1.5h 后,用滴管吸取少量珠状物,冷却后观察是否变硬。若变硬,可减慢或停止搅拌,若珠状物全部沉积,可在缓慢搅拌下升温至85℃继续反应1h,以使单体反应完全。珠状物为硬的白色小珠;减慢搅拌速度,珠状物出现全部沉积现象;在缓慢搅拌下升温至85℃,溶液中珠状物无粘结现象。3. 停止反应,将产物抽滤,聚合物珠粒用水反复洗涤几次后,置于表面皿中自然风干,观察聚合物珠粒形状,称重,计算产率。产物抽滤抽滤后大部分为白色珠状物,形状较小较均匀。五、讨论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

流平剂

简介 英文专业名称:Leveling agent. 流平剂是一种常用的涂料助剂,它能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流平剂种类很多,不同涂料所用的流平剂种类也不尽相同。 流平剂概述 涂料施工后,有一个流动及干燥成膜过程,然后逐步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涂膜能否达到平整光滑的特性,称为流平性。缩孔是涂料在流平与成膜过程中产生的特性缺陷之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流平性不好,刷涂时出现刷痕,滚涂时产生滚痕、喷涂时出现桔皮,在干燥过程中相伴出现缩孔、针孔、流挂等现象、都称之为流平性不良,这些现象的产生降低了涂料的装饰和保护功能。 影响涂料流平性的因素很多,溶剂的挥发梯度和溶解性能、涂料的表面张力、湿膜厚度和表面张力梯度、涂料的流变性、施工工艺和环境等,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涂料的表面张力、成膜过程中湿膜产生的表面张力梯度和湿膜表层的表面张力均匀化能力。改善涂料的流平性需要考虑调整配方和加入合适的助剂,使涂料具有合适的表面张力和降低表面张力梯度的能力。 流平剂机理 涂料干燥成膜过常见的缺陷有缩孔、桔皮、刷痕、滚痕、流挂等。 缩孔是指涂膜上形成的不规则的,有如碗状的小凹陷,使涂膜失去平整性,常以一滴或一小块杂质为中心,周围形成一个环形的棱。从流平性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特殊的“点式”的流不平,产生于涂膜表面,其形状从表现可分为平面式,火山口式,点式,露底式,气泡式等。 [编辑本段] 常用的防缩孔流平剂 溶剂类流平剂主要是高沸点溶剂混合物。溶剂型涂料仅借助增加溶剂以降低粘度来改善流平性,将使涂料固体分下降并导致流挂等弊病;或者保持溶剂含量,只加入高沸点溶剂以图调整挥发速度来改善流平,干燥时间也相应延长。故此两方案均不理想。只有加入高沸点溶剂混合物,显示各种递增特性(挥发指数、蒸馏曲线、溶解能力)较为理想。溶剂类流平剂主要成分是各种高沸点的混合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也是颜料良好的润湿剂。常温固化涂料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涂料粘度提高过快妨碍流动而造成刷痕,溶剂挥发导致基料的溶解性变差而产生的缩孔,或在烘烤型涂料中产生沸痕、起泡等弊病采用这类助剂是很有效的。另外采用高沸点流平剂调整挥发速度,还可克服泛白弊病。

悬浮聚合-4.4无机分散剂(P124-P146)

4.4-无机分散剂 4.4.1 一般介绍 粉末状无机分散剂主要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单体的珠状悬浮聚合的场合。聚合结束后,吸附在聚合物珠粒表面的无机分散剂可以用稀酸洗去,保持聚合物制品的透明性,聚乙烯悬浮聚合很少选用无机分散剂。 在悬浮聚合方法的发展早期,就开始采用无机分散剂,长期来专利文献报道的无机分散剂种类很多,但经逐步淘汰,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却只留几种。天然无机矿物粉末性能不稳定,首先被淘汰,氢氧化铝,磷酸钙占无机分散剂的主要地位。 无机分散剂单独使用时,要使悬浮液稳定,用量较多,效果也较差,如与少量表面活性剂复合使用,则可显著提高分散稳定效果,并减少用量。无机分散剂/高分子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三者复合的当,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无机分散剂是微细粉末,粒子愈细,则一定用量的覆盖面积愈大,悬浮液愈稳定。目前无机分散剂多由相应化学品经复分解沉淀反应就地配制,少量表面活性剂也可在配制时加入。在工艺上,可以用半沉降周期t1/2(min)来评价分散剂的细度或分散液的稳定性。所谓半沉降周期是将分散液倒入100ml量筒内,使其体积恰好到100ml刻度,然后静置,观察清液-浑浊液界面下移情况,当清液界面降到50ml刻度的时间即为t1/2。t1/2愈长,表明分散液愈稳定。 做深入研究时还可以测定单体液滴-固体粉末分散剂的接触角和液滴表面的吸附量,评价悬浮聚合体系的稳定性。所谓吸附量,是吸附前后分散液的浓度差除以吸附前的浓度,以百分比(%)表示。曾有报道,8种无机粉末对苯乙烯悬浮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时发现,接触角θ>80。CaCO3,CoO,NiO等,稳定效果良好;50。<θ<80。,如Al2O3,Al(OH)3,ZnS等,也有稳定作用,但要使稳定的最小用量却是前一类的2倍;如θ<50。,如果石墨和高岭土,则将聚结。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水-油-固的界面性质,润湿,吸附情况。对于单体-水-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的不同体系,对接触角大小的要求也不相同,上述数值仅供参考。 4.4.2 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 碳酸镁溶解度较大,很少用作悬浮聚合分散剂,而选用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MgCl2 + 2NaOH→Mg (OH)2 + 2NaCl 碱式碳酸镁实际上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复盐,由碳酸钠水溶液和硫酸镁(或氯化镁)水溶液就地反应而成。 2NaCO3 + 2MgSO4 + H2O →Mg(OH)2.MgCO3+2NaSO4+CO2 2NaCO3+2MgCl2+H2O→Mg(OH)2.MgCO3+NaCl+4NaCl+CO2 两溶液的加料次序,加料速度,搅拌速度,温度等因素对离子细度和悬浮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均有影响。一般先将部分或全部碳酸钠水溶液,(8%-10%)加入配制槽内,保持60到70℃温度,在一定搅拌强度下以适当的速度同时加入余下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镁容液,(15%到16%)。加料次序颠倒,加料速度太慢,加料过快而搅拌速度太慢,或温度过高,均使沉淀粒子变粗从而使稳定保护效果变差。 氢氧化镁或碱式碳酸镁多用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共)聚合,而苯乙烯悬浮聚合则多选用羟基磷酸钙做分散剂。

农药用聚羧酸盐类分散剂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高分子分散剂属于均聚物或共聚物,通常在分散体系中可以起到空间稳定作用,有的带电高分子还可以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高分子分散剂比无机、有机小分子分散剂更为有效。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具有长碳链,较多活性吸附点以及能起到空间排斥作用的支链,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对悬浮体系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能。 聚羧酸类分散剂与传统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分散剂相比有以下特点: ①聚羧酸类分散剂对悬浮体系中的离子,pH值以及温度等敏感程度小,分散稳定性高,不易出现沉降和絮凝; ②聚羧酸类分散剂提高了固体颗粒的含量,显著降低分散体系粘度,在高固含量下具有较好流动性,降低了原料成本,减少设备磨损; ③原材料选择范围广,可选择不同种类的共聚单体,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可设计性强,易形成系列化产品。 聚羧酸类分散剂采用不同的不饱和单体接枝共聚而成,其代表产物繁多,但结构遵循一定规则,即在重复单元的末端或中间位置带有EO,-COOH,-COO-,-SO3-等活性基团。 聚羧酸类分散剂在分子主链或侧链上引入强极性基团: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基等使分子具有梳形结构,分子量分布范围为10000-100000,比较集中于5000左右。疏水基分子量控制在5000-7000左右,疏水链过长,无法完全吸附于颗粒表面而成环或与相邻颗粒表面结合,导致粒子间桥连絮凝;亲水基分子量控制在3000-5000左右,亲水链过长,分散剂易从农药颗粒表面脱落,且亲水链间易发生缠结导致絮凝。聚羧酸类分散剂链段中亲水部分比例要适宜,一般为20%-40%,如果比例过低,分散剂无法完全溶解,分散效果下降;比例过高,则分散剂溶剂化过强,分散剂与粒子间结合力相对削弱而脱落。 聚羧酸类分散剂分子所带官能团如羧基、磺酸基、聚氧乙烯基的数量、主链聚合度以及侧链链长等影响分散剂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性。分子聚合度(相对分子量)的大小与羧基的含量对农药颗粒的分散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分子主链的疏水性和侧链的亲水性以及侧链(-OCH2CH2)的存在,也起到了一定的立体稳定作用,以防止无规则凝聚,从而有助于农药颗粒的分散。 聚羧酸类分散剂作用机理:水基性制剂形成的悬浮体系中的原药颗粒很小,与分散介质间存在巨大的相界面,裸露的原药颗粒界面间亲和力很强,吸引能很高,易导致原药颗

涂料助剂 Paint additives Coating additives

涂料助剂Paint additives Coating additives 涂料助剂是涂料不可缺少的组分,它可以改进生产工艺,保持贮存稳定,改善施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赋予特殊功能。合理正确选用助剂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又称油漆辅料,系配制涂料的辅助材料,能改进涂料性能,促进涂膜形成。种类很多,包括催干剂、增韧剂、乳化剂、增稠剂、颜料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抗结皮剂、消光剂、光稳定剂、防霉剂、抗静电剂(见塑料助剂)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催干剂和增韧剂。当前,涂料助剂的研究,以用于水乳胶漆的助剂为重点。 编辑本段种类 经多年发展,涂料助剂种类众多,而且在涂料生产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制造阶段有:引发剂、分散剂、酯交换催化剂;反应过程有:消泡剂、乳化剂、过滤助剂等;贮存阶段有:防结皮剂、防沉淀剂、增稠剂、触变剂、防浮色发花剂、抗胶凝剂等;施工阶段有:流平剂、防缩孔剂、防流挂剂、锤纹助剂、流动控制剂、增塑剂、消泡剂等;成膜阶段有:聚结助剂、附着力促进剂(也叫附着力增进剂)、光引发剂、光稳定剂、催干、增光、增滑、消光、固化、交联、催化等助剂;赋予特殊功能方面有:阻燃、杀生物、防藻、抗静电、导电、腐蚀抑制、防锈等助剂。[1] 笼统来说,按照其用途划分包括附着力增进剂,防粘连剂,防缩孔剂,防发花剂,防浮色剂,消泡剂,抑泡剂,抗胶凝剂,黏度稳定剂,抗氧剂,防结皮剂,防流挂剂,防沉淀剂,抗静电剂,导电控制剂,防霉剂、防腐剂,聚结助剂,腐蚀抑制剂,防锈剂,分散剂、润湿剂,催干剂,阻燃剂,流动控制剂,锤纹助剂,流干剂,消光剂,光稳定剂、光敏剂,光学增亮剂,增塑剂,增滑剂、防划伤剂,增稠剂,触变剂,其他助剂。 除了主要成膜物质、颜填料、溶剂之外,一种添加到涂料中去的成分,能使涂料或涂膜的某一特定性能起到明显改进作用的物质。在涂料配方中的用量很小。主要是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包括高分子聚合物。 其名称大都根据其作用特性命名。改善涂料生产工艺的有湿润剂、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等。改善涂料贮存性能和运输的有防沉剂、防结皮剂、防腐剂、冻融稳定剂等。改善涂料施工性能和防止漆膜病态的有防流挂剂、流平剂、浮色发花防止剂、消泡剂、增稠剂等。改善涂膜性能并给以特种性能的有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防霉剂等。 涂料助剂又可以分为油性涂料助剂和水性涂料助剂。顺应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水性涂料助剂的发展有了飞跃的发展。新型环保类型的助剂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涂料助剂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催干剂 一类能加快涂膜干结的物质,对于干性油膜的吸收氧和双键的聚合起促进作用。它可使油膜的干结时间由数日缩短到数小时,施工方便且可防止未干涂膜的沾污和损坏。 许多金属的氧化物、盐类和皂类都有催干作用,但有实用价值的是氧化铅(红丹、黄丹)、二氧化锰、醋酸铅、硝酸铅、硫酸锰、氯化锰、硼酸锰、醋酸锰、醋酸钴、氯化钴以及铅、钴、锰的环烷酸皂、亚麻油酸皂和松香酸皂。 由于皂类催干剂油溶性好,故催干效力较高。现代涂料工业多采用环烷酸皂作催干剂。环烷酸皂通常用复分解法生产。 油性涂料中催干剂的用量依干性油或半干性油的数量而定。以干性的亚麻油为例,铅催干剂的用量(以铅计)为油质量的0.4~0.5%。钴和锰的催干能力强于铅,钴、锰、铅之比大约为8:1:40。两种或三种金属皂类并用有协同作用。在树脂涂料中,须增大催干剂用量。增韧剂 即增塑剂(见塑料助剂)。涂料工业常用的品种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

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李玉超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李玉超 1. 实验目的 1、掌握高分子悬浮聚合的原理和特点;掌握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操作过程。 2、了解悬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组份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悬浮剂的分散机理、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对悬浮聚合物粒径等的影响,并观察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之演变。 2. 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珠形式分散于介质中进行的聚合。悬浮聚合体系主要包括难溶性的单体、油溶性引发剂、水和分散剂四个基本部分。从动力学的观点看,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完全一样,每一个微珠相当于一个小的本体,因此又称为小珠本体聚合。 悬浮聚合克服了本体聚合中散热困难的问题,而且聚合后得到的固体小珠容易分离,不需要额外造粒工艺。缺点是因珠粒表面附有分散剂,使纯度降低。当微珠聚合到一定程度,珠子内粒度迅速增大,珠与珠之间很容易碰撞粘结,不易成珠子,甚至粘成一团,为此必须加入适量分散剂,选择适当的搅拌器与搅拌速度。由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选择分散剂的各类和确定分散剂用量时,要随聚合物种类和颗粒要求而定,如颗粒大小、形状、树脂的透明性和成膜性能等。同时也要注意合适的搅拌强度和转速,水与单体比等。另外,聚合物包含的少量分散剂难以完全除掉,可能影响材料的透明性和老化等性能。 本实验以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为分散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3. 仪器和药品 1) 仪器: 恒温水浴锅;球形冷凝管;机械搅拌器;温度计;三口烧瓶;玻璃棒; 量筒;烧杯;布氏漏斗;抽滤设备;滤纸等 2)药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10ml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7g 聚乙烯醇溶液PVA CP级1M 氯化镁(MgCl2) CP 级1M 氢氧化钠(NaOH) CP 级1M 丙酮AC级 酒精AC级 蒸馏水60ml

分散剂的7种类型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3b17128909.html,)分散剂的7种类型 分散剂又称湿润分散剂,它除具有湿润作用外,其活性基团一端能吸附在粉碎成细小微粒的颜料表面,另一端溶剂化进入漆基形成吸附层(吸附基越多,链节越长,吸附层越厚),产生电荷斥力(水性涂料)或熵斥力(溶剂型涂料),使颜料粒子长期分散悬浮于漆基中,避免再次絮凝,因而保证制成的色漆体系的贮存稳定。 分散剂有很多种,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作用。现按其结构来区分,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 阴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大部分是由非极性带负电荷的亲油的碳氢链部分和极性的亲水的基团构成。2种基团分别处在分子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亲水亲油分子结构。它的品种有:油酸钠c17h33coona、羧酸盐、硫酸酯盐(r—o—so3na)、磺酸盐(r—so3na)等。阴离子分散剂相容性好,被广泛应用于水性涂料及油墨中。多元羧酸聚合物等也可应用于溶剂型涂料,并作为受控絮凝型分散剂广泛使用。 阳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非极性基带正电荷的化合物,主要有胺盐、季胺盐、吡啶鎓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力强,对炭黑、各种氧化铁、有机颜料类分散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其与基料中羧基起化学反应,还要注意不要与阴离子分散剂同时使用。 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在水中不电离、不带电荷,在颜料表面吸附比较弱,主要在水系涂料中使用。主要分为乙二醇性和多元醇型,降低表面张力和提高润湿性。与阴离子型分散剂配合使用作为润湿剂或乳化剂,广泛应用于水性色浆、水性涂料及油墨中。 两性型润湿分散剂 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典型应用的是磷酸酯盐型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类聚合物酸值较高,可能会影响层间附着力。 电中性型润湿分散剂 分子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有机基团的大小基本相等,整个分子呈现中性,但却具有极性。如油氨基油酸酯c18h35nh3oocc17h33等均属于这种类型,在涂料中应用相当广泛。 高分子型超分散剂 高分子型分散剂最为常用,稳定性也最佳。高分子型分散剂也分为多己内多酯多元醇-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型分散剂、丙烯酸酯高分子型分散剂、聚氨酯或聚酯型高分子分散剂等,由于它们的锚定基团一头与树脂缠绕吸附,另一头又与颜料粒子包附,因此贮存稳定性是比较好的。 受控自由基型超分散剂

流平剂的种类

涂料配方中为何要使用流平剂 涂料的主要要功能是装饰和防护,如果出现流动和流平缺陷,不仅影响外观,同时也有损防护功能。如形成缩孔造成漆膜厚度不够、形成针孔会导致漆膜的不连续性,这些都会降低漆膜的防护性。 涂料在施工和成膜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及涂料本身的性质,将显著影响涂料的流动和流平。 涂料施工后,会出现新的界面,一般情况下为涂料与底材之间的液/固界面和涂料与空气之间的液/气界面。如果涂料与底材之间的液/固界面的界面张力高于底材的临界表面张力,涂料就无法在底材上铺展,自然就会产生鱼眼、缩孔等流平缺陷。 漆膜干燥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会导致在漆膜表面与内部之间产生温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差,这些差异进而导致产生漆膜内部的湍流运动,形成所谓Benard 旋涡。 Benard旋涡会导致产生桔皮;在含不止一种颜料的体系,如果颜料粒子的运动性存在一定差异,Benard旋涡还很可能导致浮色和发花,垂直面施工会导致丝纹。 漆膜的干燥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不溶性的胶粒,不溶性胶粒的产生会导致形成表面张力梯度,在漆膜中经常导致缩孔的产生。例如,在交联固化型体系中,配方含有不止一种树脂,在漆膜的干燥过程中,随着溶剂的挥发,溶解性较差的树脂就可能形成不溶性胶粒。另外,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配方中,如果表面活性剂与体系不相容,或在干燥过程中随着溶剂的挥发,其浓度发生变化导致溶解性发生变化,形成不相容的液滴,也会形成表面张力差。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缩孔的产生。 涂料在施工和成膜过程中,如果存在外界的污染物,也可能会导致缩孔、鱼眼等流平缺陷。这些污染物通常是来自空气、施工工具和底材的油污、尘埃、漆雾、水汽等。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实验三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化工系毕啸天11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悬浮聚合的特点和反应机理 2. 掌握悬浮聚合的工艺特点及配方中每个组分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指油溶性单体在溶有分散剂(或称悬浮剂)的水中,借助于搅拌作用分散成细小液滴进行的聚合反应。悬浮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还有比较多的,根据聚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合成不同形态的悬浮聚合物,若聚合物不溶于单体,则产物呈不透明、不规整的颗粒状,如氯乙烯等单体的聚合;若聚合物溶于单体,则可得到透明的珠状产品,因此又可称为珠状聚合,如苯乙烯等单体的聚合。 苯乙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单体,容易进行聚合反应。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将其倒入水中,体系分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切力作用下单体层分散成液滴,界面张力使液滴保持球形,而且界面张力越大形成的液滴越大,因此在作用方向相反的搅拌剪切力和界面张力作用下液滴达到一定的大小和分布。而这种液滴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当搅拌停止后,液滴将凝聚变大,最后与水分层,同时聚合到一定程度以后的液滴中溶有的发粘聚合物亦可使液滴相粘结。因此,悬浮聚合体系还需加入分散剂。 悬浮聚合中,在每一个被分散的小液滴中,恰似一个本体聚合的微反应器,其聚合速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产物的性质,都与在相同条件下本体聚合所得到的相仿。不过其毕竟是在非均相的体系中进行,它的全部反应过程是处于亚稳态的。因此据合众搅拌速度和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是控制所得聚合物颗粒形态和大小的主要因素。 悬浮聚合的主要优点有:以水为介质,体系粘度低,易传热和控温;产物分子质量比溶液聚合高,分子质量分布均匀;杂质含量比乳液聚合的低;后处理工序比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简单,生产成本低,固体颗粒可直接使用。 悬浮聚合主要组分有四种:单体,水,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 1、单体:单体不溶于水,如:氯乙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2、水:作为热传导介质。 3、分散剂:包括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和水不溶性无机盐粉末两类。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如明胶、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的盐类、顺丁烯二酸酐-苯乙烯共聚物)两类,它们的作用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着保护作用,同时可阻碍液滴间的结合。无机盐粉末主要由碳酸钙、碳酸钡、磷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等,它们吸附在液滴表面,起着机械隔离作用。 4、油溶性引发剂: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 目前悬浮聚合法主要用来生产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以及聚乙酸乙烯酯等。 聚苯乙烯用注模、压制、挤出等方法制成各种工业用品,如仪表外壳,仪器零件,高效绝缘制品,薄膜和日用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优良的防震、防湿、保冷、隔音材料。 ** PVA,H2O

聚合物分散剂

聚合物分散剂 1. 概述 2. 锚固基团 3. 聚合物链段 描述 先前已介绍了聚合物分散剂通过位阻稳定作用对油漆、涂料和油墨体系产生影响。结合以下两种要求提出了两类结构: 1. 必须能强力吸附在微粒表面,拥有特殊的锚固基团 2. 分子中必须含有高分子链段,在溶剂或树脂溶液体系中具有位阻稳定作用。 有多种共聚物/功能高分子的结构可能对聚合物分散剂产生影响。图1给出了六种可能的排列: 图1 : 与微粒表面的锚固作用即可通过功能基团(b和c)又可通过高分 子链段(a和d-f)而产生。产生位阻稳定作用的聚合物链段即可在一端 (b,d,和f)又可在两端(a,c,和e)与微粒表面发生锚固反应。 聚合物分散剂与其它类型分散剂的区别在于具有相当高的分子量。聚合物分散剂结构特殊,并同时受到极大的位阻限制,在大量的颜料微粒表面可形成稳定的吸附层。当高分子链段很好的溶解和适当的展开时,位阻稳定作用得到加强,因此它们必须与周围的树脂溶液很好地相容。若相容性不好,则高分子链段会折叠,产生位阻效应并使稳定性丧失。 为了保证添加剂的功效,颜料表面的吸附作用必须是稳定和持久的。因此颜料微粒表面的性能对于添加剂的效力十分关键: ?颜料表面拥有高的极性,比如无机颜料具有离子的结构,与任何分散剂产生吸附作用相对容易。 ?然而,对于具有非极性表面的颜料,比如由单独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有机颜料晶体,与常规添加剂很难产生吸附作用。聚合物分散剂能提供的种类繁多的锚固基团,在与颜料的

非极性表面发生锚固反应后,能产生有效的吸附作用。 从传统的观点看来,颜料在水中的稳定性通常会因为污染问题而受到干扰,比如不同的离子、或存在不同zeta-电位的其它颜料,可引起排斥力下降并失去稳定性。位阻稳定作用能够避免这些问题,使聚合物分散剂在分散所有类型的颜料时都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是有机颜料,而使用传统的润湿和分散剂时有机颜料的抗絮凝作用很差。 锚固基团 先前所讨论的由分散剂分子聚合的链段,不论是包含了单个的链段还是成百上千的链段,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方面,重要的是这些分子链能成功的象铁锚一样固着在颜料表面,使颜料表面覆盖足够密度的链段,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降至最低。 如下图所示能够产生锚固作用的聚和物分散剂,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功能基团,也可是一低聚物,或者是聚合的链段: 图 1 : 分散剂分子结构图解 研究表明,立体稳定的链段仅在一端通过锚固作用连接基团时,其效率最高。在无水状态下,使空间稳定结构的熵值增加,这是预料中的状况。很明显,连接于聚合物链段两端的锚固基团会降低链段运动的自由度,甚至导致该立体稳定的链段与邻近的粒子混合在一起。 锚固作用过程 由于颜料表面自然状态不同,依其化学结构,可有多种不同基团做为高聚物分散剂与其产生锚固作用。这种锚固作用广泛存在,促使高聚物分散剂与无机颜料作用,如同与具有极性表面的颜料相互作用一样。锚固作用能通过不同的过程产生: 通过离子或酸性/碱性基团产生锚固作用,

苯乙烯悬浮聚合

苯乙烯悬浮聚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悬浮聚合的实验方法,了解悬浮聚合的配方及各组份的作用。 2.了解控制粒径的成珠条件及不同类型悬浮剂的分散机理、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对悬浮聚合物粒径等的影响,并观察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之演变。 二、实验原理 悬浮聚合是由烯类单体制备高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水为分散介质,聚合热可以迅速排除,因而反应温度容易控制;生产工艺简单;制成的成品呈均匀的颗粒状,故又称为珠状聚合;产品不经造粒即可直接成型加工。 悬浮聚合是将单体以微珠形式分散于介质中进行的聚合。从动力学的观点看,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完全一样,每一个微珠相当于一个小的本体。悬浮聚合克服了本体聚合中散热困难的问题,但因珠粒表面附有分散剂,使纯度降低。当微珠聚合到一定程度,珠子内粒度迅速增大,珠与珠之间很容易碰撞粘结,不易成珠子,甚至粘成一团,为此必须加入适量分散剂,选择适当的搅拌器与搅拌速度。由于分散剂的作用机理不同,在选择分散剂的各类和确定分散剂用量时,要随聚合物种类和颗粒要求而定,如颗粒大小、形状、树脂的透明性和成膜性能等。同时也要注意合适的搅拌强度和转速,水与单体比等。 苯乙烯(St )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如下聚合物。反应式如下: CH-CH 2n CH=CH 2 本实验要求聚合物体具有一定的粒度。粒度的大小通过调节悬浮聚合的条件来实现。

三、仪器及试剂 1.仪器:聚合装置如图1表面皿、吸管、移液管、搅拌马达、水浴、布氏漏斗。 图聚合装置图(1. 搅拌器2.四氟密封塞3.温度计4.温度计套管5.冷凝管)2.配方如下表所示: 四、实验步骤 按图1安装好实验装置,为保证搅拌速度均匀,整套装置安装要规范。尤其是搅拌器安装后,用手转动,阻力小转动轻松自如。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3gBPO(用分析天平)放于100ml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按配方量取苯乙烯,加入锥形瓶中。轻轻振动,待BPO完全溶解于苯乙烯后将溶液加入三口瓶中。再加入20ml1.5%的聚乙烯醇溶液。最后用130ml无离子水分别冲洗锥形瓶和量筒后加入三口瓶中。 通过冷凝水。启动搅拌器并控制在一恒定转速,在20-30分钟内将温度升至85-90

涂料流平剂的机理和利用

涂料是一种流动状态或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能均匀覆盖在物体表面上,并且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统称为涂料。涂料不仅能起防护、装饰作用,而且还具有绝缘、导电、防静电、示温、防霉、杀菌等特殊功能,涂料技术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防力量等综合因素,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愈来愈突出的作用。粉末涂料以其100%的固体分,生产与施工中无VOC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由于其利用率高达90%~95%,涂装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优越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家电、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航天航空、矿山冶金等各个领域。 我国自80年代以来,已大量研究应用,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但涂料不管采取何种涂装手段,经施工后,均存在溶剂蒸发、聚合物流动的成膜过程,由于溶剂蒸发、聚合物与基材的润湿程度不同往往造成漆膜出现张力梯度,从而导致漆膜出现皱纹和缩孔,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则漆膜的装饰性及漆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均会下降。国内外较多地进行了缩孔形成机理的研究,研究认为:涂膜缩孔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流平性关系甚大。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不难发现涂膜的缩孔,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缩孔都是由很少部分未被充分润湿的颗粒与周围不相容的树脂所形成的旋涡状结构,如图1所示。 C.Patton先生对此现象的解释为:涂料在熔融流平,在局部地方形成了表面张力梯度,即缩孔部分为低表面张力物质,由于低表面张力物质总是呈现伸展扩展趋势,使得它从中心向四周扩散,而四周紧近相触的高表面张力部分又呈收缩趋势,在二者相互作用下,永久性缩孔就得以形成。对如何控制涂料缩孔现象也有较多的报道,集中在两个方面:(1)改进涂料的涂装技术如:静电喷涂法、流化床涂装法、静电流化床涂装法与粉末电泳涂装法等;(2)对粉末涂料本身进行控制,如原材料的控制,选择流平剂。两种办法对比起来,添加防缩孔的流平剂是克服这些弊病的有效方法。 流平剂是一种涂料助剂,它能促使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目前流平剂的设计应保证具有下面三个功能:(1)降低涂料与基材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涂料与基材具有最佳的润湿性,即减小因溶剂挥发导致的张力梯度,以相溶性受限制的长链树脂为主要组成物,常用的有聚丙烯酸脂类、醋丁纤维素类,其产品主要有[1]:EASTMAN的CAB-551-0.01和CAB-551-0.2,其加入量一般为涂料总量的0.1%~0.2%等;(2)能调整溶剂的挥发速度,降低粘度、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在溶剂型涂料中常以芳烃、酮类、酯类或多官能团的优良溶剂———高沸点溶剂混合物为主要组成,它调整了溶剂的挥发速度,使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具有平均的挥发速度及溶解力,主要产品有:德谦公司的411、433、455、466等,加入量一般在0.1%~1.0%之间(按涂料总量计);(3)在漆膜表面能形成单分子层,以提供均一的表面张力,以相容性受限制的长链硅材脂为主要组成,常用的有二苯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有机基改性硅氧烷、氟化硅氧烷等,其主要产品有BYK-300,BYK-306,BYK-323等。另外含氟表面活性剂对于广大范围的树脂及溶剂具有优良的相容性和表面活性,能有效地改善浸润性、分散性、流平性。其在热固型水溶性环氧、氨基树脂白色面涂料中有很好的应用。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涂料助剂

涂料助剂 产品简介: 助剂,又称涂料辅助材料,是涂料生产工艺和涂料性能达到某种特定要求而少量添加的一些辅助的特殊材料,其开发和应用是现代涂料工艺的重大技术成就之一。它们用量很少,在现代涂料的制备、贮运和涂装过程中对保证涂料和涂装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水性机高性能、高性能涂料中的助剂是不可或缺的组分。助剂在涂料成膜后一般留在涂层中成为其组分之一,所以在认识其主要功能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对最终涂层的负面影响。 迄今为止,助剂的作用原理并不十分清楚,而且往往多种助剂在一种涂料中使用,由于助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而且大多数助剂都是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在一起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此外,助剂于成膜物树脂、颜料机分散介质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因此选择正确的助剂组合需要助剂供应商与配方师共同努力,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 分类: 按助剂的功能分类:湿润、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流平剂,防沉、防流挂剂,催干剂,固化剂机催化剂,增塑剂,防霉剂,平光剂,增稠剂,阻燃剂,导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防结皮剂,以及用量较大的增塑剂,乳胶涂料的成膜助剂,防冻剂,防霉剂等。 按其在涂料制备和涂装过程的作用分类: a)涂料生产过程调节涂料性能助剂湿润、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流变调节剂——增稠剂、防流挂剂等。 b)保证涂料贮存运输过程性能稳定性的助剂防沉淀剂,防结皮剂,防霉剂,防浮色、分色剂等。 c)调整涂料施工涂装,改善成膜性的助剂流平剂、消光剂、防流挂剂、成膜助剂、固化剂机催干剂等。 d)改进涂层特殊性能,提高耐久性的助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性、防霉剂、耐划伤剂、憎水或亲水处理剂等。 按作用位置和方式分类: a)具有界面活性的助剂这类助剂是界面活性剂。它们拥有吸附基,吸附在相的界面处。它们的功能作用是界面或接近界面的地方发挥的。 b)非界面活性的助剂非界面活性的助剂绝大部分是在涂料和涂膜中挥发作用的。多数是为了增强涂料和涂膜某些性能或强化某个工艺过程。 涂料助剂名称发挥作用阶段发挥作用位置 乳化剂树脂,乳液聚合单体/介质,界面 引发剂、催化剂、链终止剂树脂合成单体聚合反应相中 湿润剂、分散剂、消泡剂、脱泡剂涂料生产、颜料分散颜料/基料,界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