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技术方案)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1概述

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煤炭市场一路攀高,煤炭价格的上涨给煤炭生产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随着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越来越严格的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加,煤炭生产企业真正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要想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机制和生产管理制度,还要有灵活高效的信息网络将正确决策和指令实时传达到企业各层以便及时执行。因此,在企业规模得到迅速壮大和发展,企业面临更高更快发展的同时,需要建立“Whenever,Wherever,Whoever”式的高效实时的通讯手段和准确、及时的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提高各部门各工种协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使运营决策和安全管理指令可以及时传达并有效实施。特别是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指令能及时传达到矿井的各个工作地点,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电子信息化建设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结合煤炭工业实际需要,重点进行煤矿生产安全监测监控、自动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安全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程。为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大连分院在总结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KJ405T井下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井下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是集自动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信息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对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KJ405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应符合的标准及规程: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ī”

MT/T 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GB/T 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 9969.1 工业系统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87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2004) 2系统构架

2.1 系统通讯网络的组成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中的网络主要由ZigBee 无线自组网络和CAN 总线网络组成。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巷道,前端构建ZigBee 网络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后端由CAN 总线构成主要的数据传输骨干通道。

为保证ZigBee 网络的稳定和可靠性,在巷道中将由数个ZigBee 网络所覆盖,每个ZigBee 网络覆盖一定的范围(具体覆盖的范围由现场状况决定,约每100m 为一个ZigBee 子网)。各个ZigBee 网络之间可由两种方法进行区分:网络ID 和频段(Channel)。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网络分为井上和井下两个部分,井上部分是煤矿井下定位管理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和网络,井下部分是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相关设备。(如图1所示)

ZigBee 标签

矿上人员定位管理网络

基于ZigBee 定位系统

ZigBee 标签

CAN 通信分站

图 1 系统结构示意图

2.2 井下人员定位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可实现井下人员的区域定位。每位下井人员佩带自己唯一的ZigBee定位识别卡,此识别卡定时发出存在信息,由分布于巷道中的某一矿用分站接收并通过CAN总线传输到地面系统。地面系统通过此矿用分站位置来判断人员的当前位置。

图2 井下人员定位无线网络示意图

(1)识别卡:定时发出入网或在网信息。

(2) CAN分站:接收识别卡发出的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以CAN总线发送至上位机系统。

系统工作时,识别卡将其状态信息通过ZigBee网络和CAN总线发送至上位机系统,系统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清晰的显示出此识别卡的状态及位置信息,

并借助GIS地图将人员的实际位置标示出来。在定位过程中,需要实现以下两个关键技术:

(1) ZigBee节点的标识:每个ZigBee节点都有自己的永久地址,作为其唯一性标识。可以将这个地址映射为对应用层有意义的名字,从而可对每个节点进行身份辩认。

(2)定位判定:在固定好多个CAN分站位置前提下,移动中的定位节点可由一个CAN 分站网络进入另一个CAN分站网络中,由各个分站位置来判断移动节点的移动方向及实际位置。位置判断的精度取决于CAN分站分布的密度,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判定。

3系统性能特点

1、本系统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符合IEEE802.15.4国际标准,无线组网灵活,网络容量大,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

2、通信接口与矿用分站间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0km。

3、本系统最多可以挂接 127个CAN分站,识别卡容量可达6万以上。

4、远距离识别,识别卡无需靠近基站,识别距离0~100米可调。

5、抗冲突力强,同时200人以5m/s速度通过无漏读, 识别误码率小于10-6,系统巡检周期小于30秒。

6、具有双向通讯功能,便于井上与井下人员及时沟通。

7、可实现网络共享,在不同地点同时查看。

8、采用了2.4G免费的通信频段,无需交纳频率占用费。

9、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无线射频芯片,具有芯片集成度高、外围器件少、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

10、系统可靠性高

系统中各个设备都有存储通信数据的能力,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有效避免数据的丢失,并且在通信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手段来提高系统自身的纠错能力,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大容量的网络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个别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系统中各个设备在动力交流电源停电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依靠后备电池正常工作4小时以上。

11、超低功耗

无线识别卡采用定时休眠工作方式,休眠时间可以通过上层软件灵活的设置。该种工作方式大大的减少了识别卡能源消耗,确保了在双向通信条件下电池的工作时间长达1年以上。识别卡无需外接任何电源、无需充电、无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任何影响。

12、系统具有精确的定位时间,定位信息加盖毫秒级时间戳,确保信息在时间上的准确无误。

13、识别卡体积小、便于携带,并有多种产品形式,如灯绳式、腕式、腰带式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配。用户还可以根据识别卡的指示灯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

14、系统配有语音读卡装置,可同时显示并播报出在本读卡装置网络内的识别卡号。用户可以将读卡装置安置于井口,用于职工入出井的考勤。

15、系统具备矿井人员跟踪定位和考勤管理功能。运行在基于Windows 2000/2003/XP操作系统的平台上。系统地面中心站主机可做双机热备,数据信息可保存一年以上。

4系统功能

1、人员考勤统计

本系统具有强大的考勤能力,人员无需排队靠近基站,200人同时快速入井也能正确考勤。对于有多个井口的煤矿同样可以进行全自动考勤。系统自动记录人员的入井、出井时间,并自动生成每日考勤报表、每月考勤报表等,为煤矿提供考勤管理基础信息。

2、人员定位

在矿井巷道的进出口、交叉道口、工作面、重要峒室、危险场合(如盲巷等)、地面主要出入口等位置安装基站,在巷道中也可以根据情况安装一些基站。当携带有识别卡的人员进入基站检测范围时,基站可以将相关人员的身份等信息读出并传送回管理中心。定位信息经过管理软件处理后生成人员分布图和人员分布表,从而在井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到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区域定位和行进方向判断

系统自动采集识别卡信息进行区域定位。根据进入不同传感器区域的时间先后,实现人员行进方向的准确判断。

精确定位

通过传感器网络感知识别卡发的LSSI(能量强度),来进行识别卡的精确定位。

路径跟踪

通过跟踪人员,可以记录经过的监测点和他们在各监测点的停留时间,特别对瓦斯巡检员等安全检测人员监督和调度,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3、丰富的GIS功能

基于矿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放大、缩小、移动、标尺测距、视野控制、中心移动、图层控制、地图打印等功能。

4、区域管理

区域统计

本系统可自动统计出各区域的人数,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两种区域统计方法。对于有狭长入口的区域,可以采用入口统计法,与井口考勤统计方法相同;对于没有狭长入口的区域,可以采用基站和统计法,即将区域中各基站检测到的人数相加得到区域总人数。

区域划分

可以进行区域的动态划分,如重点区域划分和限制区域的划分。

5、人员状态信息实时上报及历史数据查询分析

系统能实时的监控持卡人的位置信息和体表温度。可以通过本系统查询指定识别卡在任意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历史行动轨迹,并能对各类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和打印。

7、车辆及设备管理

车辆的出入统计、定位以及其他重要设备的具体位置定位。

8、地面警告和矿下求救

紧急情况时,地面控制中心可向井下任意区域发送紧急撤离通知。矿下人员也可按下卡上呼救按钮,向地面监控中心发送求救信号。

9、人员寻呼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对目标进行单呼或组呼。在需要找人时可以使指定的识别卡进入找人提示状态。当井下发生安全事故需要撤离时,及时通知作业人员。

●井下人员可寻呼地面控制中心。

10、温度探测

无线识别卡温度探测功能(腕式,腰带式)

在使用腕带式、腰带式无线识别卡时,系统可以随时监测井下工作人员的体温状况;在发生矿难时,实时的体温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更科学的营救方案。

矿用分站通过内置环境温度传感器实现环境温度的监测。

11、寻找营救目标

在发生矿难后,可以用手持路由去寻找被营救者。在接近被营救者时,手持路由会出现提示。也可以通过手持路由打开被营救者身上识别卡的灯,黑暗中的一点红光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12、自动报警功能

违规人员进入禁区时,系统会产生声光报警信息并显示进入禁区内的人员。

人员在井下长时间(如12小时以上)未出井的情况下,系统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信息。

分站、识别卡等设备故障时发出声光报警。

13、数据的存储和备份

系统数据实时存储到数据库,可以定期备份历史资料并保存24个月以上。在系统通信出现异常时,各个通信节点都可以暂时保存系统数据,并在系统通信恢复正常后上报。

14、监测携卡唯一性

可以降低无线模块的通信距离,在入井口设立显示屏或读卡装置,采用刷卡方式来进行携卡唯一性的控制,对于未经刷卡直接入井的识别卡,系统会主动发出告警。在井下还可以用两卡的行动路径比较来判断是否一人携带多卡。

15、系统自诊断

本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可以自动检测基站故障,当基站出现故障时会发出提示信息。当系统中的设备出现供电不足(电池电量不足)时,会自动产生低压报警;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判断故障点,并通知给控制中心。

16、用户权限管理

本系统具有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只有注册用户才能使用本系统。注册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管理员可以进行所有操作,普通用户只能浏览考勤定位信息。

17、网络信息共享

本系统具有网络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考勤定位信息,为矿井各部门及上级各层领导及时提供实时监测信息与历史信息,为他们监督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5系统主要设备技术性能指标

系统使用条件

地面部分:

(1) 电源: AC220V±25% 50Hz

(2) 相对湿度:≤96%(+25℃)

井下部分:

(1) 电源: AC 127/380/660V,±25% 50Hz

(2) 温度:-5~+40℃

(3) 相对湿度:≤98%

(4) 大气压力: 85~120kPa

(5) 环境:允许在有瓦斯、粉尘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周围有一定的腐蚀性气体。

5.1 矿用分站

(1)、工作条件

(2)CAN总线技术标准

(3)CAN通信电缆

CAN总线的连接电缆一般使用双绞线,对抗干扰要求较高可以使用屏蔽双绞线,或者光纤。通信电缆线径与传输距离有关。

通信电缆要求:

通信电缆为安标证有效期内矿用阻燃电缆,其分布参数如下:

(4)无线电技术指标

(5)天线技术指标

(6)无线通信协议标准

(7)直流供电电源要求

防爆型式: 矿用本质安全型 5.2 无线识别卡

灯绳式识别卡结构小巧,外壳内嵌防水蜂鸣器及超声波焊接机熔接, 密封和防水性能好,固定在矿灯上,方便用户使用,易于管理。

5.3 KDW660/21B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四路稳压电源

5.4KJ405T-J信息传输接口

6系统软件主要功能说明

6.1 用户登陆

图4 便捷的用户登录界面

6.2 实时显示功能

提供丰富的显示方式,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系统和人员分布的状态,其中表格实时显示可以动态的显示人员当前所在的区域,直观的显示分站的通讯和电源状况以及识别卡的电源状况;如图5所示:

图5:表格实时显示

地图实时显示:显示分站通讯状况及属性,根据矿井巷道分布可以知道井下人员

分布情况及人员滞留时间。如图6所示:

图6:地图实时显示

6.3 人员定位功能

该功能是本套系统的核心功能,可以实时跟踪特定人员的当前井下位置,当天上班途经的地点和时间,在各位置的滞留时间,并可对其运行轨迹在巷道分布图上进行形象直观的回放;还可以监督特殊工种;对于井下特定位置财物损坏和遗失可以圈定相关负责人;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确定相关遇险人员的数量,最近出现位置和时间,为事故抢险提供可靠依据;事故抢险过程中,地面指挥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抢险人员与被困人员当前所在位置,为事故的抢险赢得宝贵的时间;事故发生后,系统保留的历史数据为事故分析和责任界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个人信息查询:实现在巷道布置图上标识出特定人员的位置,以图形的方式展现给用户;

分站人员查询:可以查询特定分站上当前人员的编号、名称、部门;

统计某个特定工作面上的人员分布人数。

图6 分站人员查询

实时跟踪:对当前经过分站的人员进行实时显示;可以知道当前指定时间内处于活动状态的员工;

选择跟踪:可以对任意部门的员工进行实时跟踪;指定人员一旦在井下移动了位置,可以第一时间知道;

活动轨迹:可以对井下任意人员任意时间段的活动轨迹进行查询;如图7所示:

图7:活动轨迹查询

位置查询:可以对到达具体位置的井下人员进行查询。如图8所示:

图8:位置查询

轨迹回放:完成任一员工指定某天的运行轨迹在巷道布置图上进行回放,形象地反映了其当天所行走的轨迹,给出图形表示,也提供了数据报表。如图9所示:

图9:井下人员动态轨迹查询

6.4 查询统计功能

井下人员查询:可以按照自定义组合条件(单人、部门、区域、时刻等)查询井下特殊人员或全矿人员某一时间段经过的所有位置和进入该位置的时间及状态信息等,可以方便的打印相关报表,还可切换到动态演示状态;如图10所示:

图10:井下人员查询

时刻查询:查询某一时刻,全矿人员或是某部人员以及某个人员在井下的位置和到达此位置时间,并自动生成打印报表;如图11所示:

图11:时刻查询

区域查询:查询某一时间段,在这个区域活动的人员信息,并自动生成打印报表;如图12所示:

图12:区域查询

分站状态:统计某一时间段各分站的基本信息和通讯状况,并自动生成打印报表;如图13所示: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招远市黄金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二、公司资质证书 见附件: 三、技术文件 第一节、概述 1.1背景和需求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2系统简述 (1)本系统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2)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

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井下信息发布、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1.3基本原理 1.3.1 系统应用原理说明 系统应由主机、传输接口、本安型读卡分站、识别卡、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在井下主要巷道、交叉道口、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读卡分站,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识别卡能发射信号,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范围内时,读卡分站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把信号发送到地面,地面信号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交给主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矿方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 调度室综合所有安全因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需要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可以向井下某人(或某地区人员)(或者全部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第一时间保证人的安全。 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中心站主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全方位监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 1.3.2 系统应用原理图 (一)设计原则 鉴于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认真对系统仔细的分析,力求达到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 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有效管理和使用人员定位系统, 充分发挥其在矿井安全生产动态管理过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 创建本质安全型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 结合金山煤矿有关文件要求和公司系统使用管理实际, 特制定本使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仅适用于金山煤矿。 第三条必须加强人员定位系统管理, 明确分管领导和科室, 充分保证系统运行使用、维护。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 确

保系统安全、可靠、正常运行 第二章安装、使用与维护 第四条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规定, 煤矿装备的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基本功能: (一)考勤管理功能, 能够实时对煤矿各类人员出入井时间、下井班数、班次、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可进行分类分级汇总、统计查询、报表打印; (二)安全管理功能 1、能显示井下巷道分布、设备安装及运行状态、当前各区域人员分布, 人员的滞留等信息, 并当有人员滞留超时、区域超员或设备运行异常时报警及异常信息进行统计显示。 2、能对对任意指定编号或者姓名的携卡人员下井活动实时定位

最新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系统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及考勤管理系统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及考勤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由于矿山生产的特殊性,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时刻都在威胁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重大灾害及伤亡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目前,矿山井下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一旦事故发生,对井下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信息,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因此矿山行业迫切需要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每个人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将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同时,上传的位置信息也可以用做工作人员的考勤记录。我们在分析一些矿山发生的特大事故时发现: (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难以对人员进行精确定位; (3)一旦矿山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搜救效果差。 (4)不能准确把握安全监察人员到位状况。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管理及考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矿山井下人员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该系统是由矿井地面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软件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传输接口和巷道铺设的有线传输系统,定时对井下通讯基站进行数据巡检和信号采集,将其接收到的基站区间内的人员信息收发卡发射的数字信号,经软件数据处理,将井下人员(含机车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在井上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状况,特别是在事故情

况下可以非常清晰知道遇困人员的位置,方便快速施救。系统可以实现井下井上人员双向报警,井上指挥中心也可以对井下人员进行点名呼叫或广播呼叫,达到双向通讯。 矿山井下人员定位考勤及管理系统是在对现有较先进的矿山监控设施集成的基础上,对井下人员跟踪、定位、考勤及双向通讯,从而实现矿山井下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功能。该系统是由矿井地面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服务器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传输接口和巷道铺设的有线传输系统,定时对井下通讯基站进行数据巡检和信号采集,经过软件数据处理后将井下人员(含机车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在井上监控中心得以实时反映,从而达到井下人员情况在井上实时监控和双向通讯管理的目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通过电子地图,将人员情况反映到井下巷道图中。 二、系统功能及特点: “精确时间定位,精确空间定位”是本系统设计的宗旨。系统对每一个下井人员的时间,以及某个时间点、某个时间段在某个位置,都给予精确定位。系统提供多项查询功能。 井下人员定位跟踪及考勤管理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电子电路、防爆本安电源、数字通讯、无线识别RFID技术、井下工业以太网、井下施工等方面。因此,在设计方案时,除了考虑其功能外,在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容错能力及异常保护等方面也进行了充分考虑。项目方案确定利用现有成熟的高速工业以太网系统作为主传输平台,开发相应的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基站、人员无线编码发射器等设备与系统挂接,通过自主开发的井下人员跟踪定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doc

xxxxx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1 山西xxxx煤矿 KJ278 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全力打造数字矿山管理平台 北京凯瑟新起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capstone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目录 第一部分KJ278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介绍·······4-13 一、系统概述(4) 二、系统组成(4) 三、系统工作原理(5) 四、系统管理功能···························5-10 五、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0-13第二部分xxxx煤矿应用设计方案及报价···········14-19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4)

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14) 三、方案设计思想(14) 四、系统方案设计依据(15) 五、项目设计介绍(16) 六、系统效果图(17) 七、人员定位设计安装位置表格(17) 八、相似成功案例(17) 九、项目报价表............................18-19 第四部分质量控制....................20-21一、电路板的生产. (20) 二、元器件的保证(20) 三、产品的生产···························20-21 四、生产过程的质控(21) 五、产品的出厂检验(21) 六、产品的包装运输及现场调试(21) 第五部分项目的实施、调试与验收··············22-25 一、项目管理(22) 二、施工计划(22) 三、与客户的配合(24)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该系统以现代无线通 讯技术为基础,应用通讯技术中的信令技术及无线发射接收技术,在井上调度室设置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监控基站。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RFID工作频率 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应用。 目前定义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三种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下面详细介绍无源的感应器在不同工作频率产品的特性以及主 要的应用。 一、低频(从125KHz到134KHz) 其实RFID技术首先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感应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可作供电电压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的太快。 特性: 1.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2.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3.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4.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5.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6.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7.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主要应用: 1.畜牧业的管理系统 2.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介绍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系统介绍 作为地面生产指挥和控制核心部门,实时了解井下人员、车辆的流动情况并加以跟踪就显得尤其重要。假如遭遇各种井下事故,如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获取事故现场的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数量和地理位置),将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主要依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减少盲目性。 矿井人员定位考勤系统是一种集无线数据传输、信息采集与网络传输、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动态目标监控

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动态目标的移动情况、查询目标的历史数据、确定动态目标的当前位置等,有利于加强煤矿管理层对井下人员与车辆的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本系统支持局域网和矿井工业以太网。 矿井人员定位考勤系统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两部分组成: 地面设备主要由监测主机、传输接口、交换机、打印机等组成。 井下设备主要由矿用监测分站、矿用监测中继站、矿用标识卡、CAN中继器、CAN光纤转换器、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电源等组成。 系统特点 l 识别分站组网方式灵活:可以采用总线式(CAN总线),也可以就近接入工业以太网。 l 本安型:整个系统低电压、低功耗、本质安全型,确保了煤矿井下使用的安全性。 l 高识读率:准确统计矿工入井、升井时间。

l 分站智能化:具有无线接收、高速数据处理、存储所有标识卡的一切数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分站可存储60200个移动目标信息。当故障排除后,自动将所有存储的信息传至地面计算机。 l 无线部分采用了射频技术、天线技术、FSK调制方式,先进的校验技术和无线防冲突算法,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及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l 下井考勤:系统庞大的数据库能存储一年以上系统运行的各种数据,对任一指定月份或任一指定时间段,对井下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 l 可查询当前井下人员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 l 任一指定井下人员(车辆)当前或指定时间段内的活动轨迹; l 查询某一指定分站,可以获得当时区域的人员(车辆)信息; l 查询某一指定分站、可以获得在某一时间段内由经过该分站的人员车辆信息; l 对特定的人员(车辆)进行实时跟踪。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规划设计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制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45万吨/年 矿长:李同河 技术负责人:刘建军 编写:匡久刘超峰李海军 会审:李同河刘建军郑勤峰邵吉利王俊营 编写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写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郑煤集团有关文件精神,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步一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1、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AQ1018 ----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3、《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 组长:李同河 副组长:刘建军、郑勤峰 成员:邵吉利、王俊营、匡久、孙坤东、王克勋、徐少歌、卢付臣 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

煤矿井下定位系统

煤矿井下定位系统 系统设计原理 井下人员定位管理及搜救系统是由地面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光/电缆,无间断、即时地对井下安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无线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内的标识卡的信息,并无间断、即时地通过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数据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将井下人员(或机车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在主计算机界面中得以实时反映,从而实现井下安全状态在井上数字化管理的目的。 遵循“统一发卡、统一装备、统一管理”的原则,将标识卡视为“上岗证”或“坑道准入证”,按准许上岗人员实行“一人一卡”制。 根据矿井监测需求,在井下坑道、峒室、作业面等地点安装无线数据采集器,并通过电缆/光纤数据传输接口相互连接为井下高速工业以太网,从而构成完整通讯线路。 煤矿生产单位输入工作人员相关信息后,向下井工作人员颁发并装备标识卡。系统数据库记录该标识卡相对应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属班组、所属工种、职务、本人照片、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进入坑道的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标识卡,当持卡人员经过设置识别系统的地点时被系统识别。系统将读取该卡号信息,通过系统传输网络,将持卡人通过的路段、时间等资料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管理,并可同时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墙上出现提示信息,显示通过人员的姓名。如果感应的无线标识卡号无效或进入限制通道,系统将自动报警,安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立即执行相关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生产单位可根据生产计划,对该标识卡进行授权管理。授权范围包括:该员工可以准入的坑道或作业面。为防止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进入坑道或作业面,系统设置该卡准入坑道或作业面的时效管理模块及卡的失效、报失等。 坑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可以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救险队使用移动式远距离识别装置,在10-30米的范围内方便探测遇险人员的位置,便于(进行安全高效的救护、救助工作)救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运作,便于事故救助工作的开展。 系统可自动生成考勤作业的统计与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提高管理效益。 1.3.2系统设计依据 (1)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MT209-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3)国家安监总局《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管理系统标准(建议)稿》 1.4系统功能及特点 1.4.1系统功能:

聚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技术具体实施方案模板.doc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1.1 系统概述 基于第三代RFID 技术研发的井下人员、设备定位跟踪系统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 先进的 BEST-RFID技术的井下定位系统。能够及时(无轮巡、无延时)、准确(无错码、无漏卡)地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 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 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可以通过持有的定位卡片向地 面机房求救,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上海聚来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 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 作的效率。 第三代RFID 技术 ---BEST RFID--- 又称卓越RFID。是从第一代RFID 不能准确无 误识别人员信息—-- 到第二代RFID 只能单读头较准确识别,再到第三代BEST RFID--- 卓越 RFID 能网络化、多方向、多读头,(两个以上、单一子网即多可达上百个,整个网络可达上千个)同时准确识别人员定位信息的本质性飞跃。 第三代 RFID 技术 ---BEST RFID ,又称卓越RFID,应用 0.13um 芯片制造工艺, 依靠世界顶尖的射频电子技术专家,整合国际上最领先的天线技术、光通信技术、工 业以太网传输技术、数据库处理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互联网 技术、工程结构学技术、井下应急救灾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课题攻关,全面、 完善、彻底地解决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遇到的前两代RFID 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 前两代 RFID 技术虽然在一些应用中能解决单一读头识别,但当系统要求两个以 上读头组成系统网络,用于识别人员信息和定位时,会出现人员信息、定位数据延 时达 10 秒、 10 个以内读头数据延时就达30 秒, 10 个以上读头,数据延时高达三、 五分钟以上甚至十数分钟的不治之症。并且,多读头时数据传输较慢。因数据轮巡,各读头数据只能分批上传,造成井下人员的定位信息忽前忽后,定位轨迹上下乱窜。根本不能即时有效反应井下人员的位置信息。更突出的问题是,整套子系统读头数 量不能超过 30 个,超过时就要增加通信箱,造成数据延时成倍增加,延时达五分种甚至十几分钟,井下 30 秒,人就可能移动一百米,五分种以上的人员定位信息,人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

重庆市巫山煤电有限公司福田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规 章 制 度 汇 编 二0一一年度

目录 一、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人员定位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一、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二、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三、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四、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五、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六、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为了确保矿山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能够统一指挥,迅速、有条不絮地进行紧急撤离疏散井下人员,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实施对象和范围 因不可抗拒的灾害导致井下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需将井下的人员紧急撤离、疏散至地表,以确保人员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了防止突发事故后出现混乱局面,使人员撤离工作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指挥得当、处置有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员撤离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伤员救护组。 各小组组成及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井下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掌握现场具体情况及井下职工人数,及时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按《矿井灾害防治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2、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按单位井下安全撤离线路从井下向井口撤离。 3、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设计方案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 设 计 方 案 设计: 审核: 批准: 2013年7月4日

前言 χχχ矿位于χχχ,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吨,采用χχχ井开采,矿井工业广场面积χχχ亩,因矿井生产需要,现建立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 根据根据煤炭行业标准GB3836-2000和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结合χχχ矿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本着先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拓展性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及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功能介绍 (4) 2.1系统功能框图 (4) 2.2 特点及功能 (5) 2.3 主要电气性能 (6) 三KJ73型矿用无线接收分站 (6) 3.1 用途 (7) 3.2 工作原理 (7) 3.3 分站结构 (7) 3.4 使用方法 (8) 四 KGE32矿用发码器 (8) 4.1 用途 (8) 4.2 组成及工作原理 (9) 4.3 主要特点及功能 (9) 4.4 主要电气性能 (9) 4.5 环境条件 (9) 4.6 结构 (10) 4.7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 五系统管理软件 (10) 5.1信息管理 (11) 5.2考勤管理 (12) 5.3系统设置 (18) 第二部分工程设计方案 (20) 一 kj128矿用人员监测系统综合设计说明 (20) 1.1χχχ现状 (20) 1.2. 系统设置 (20) 二具体案例讲析 (21) 第三部分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1:三恒产品的使用业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系统定位卡管理制度

人员定位系统定位卡管理制度 为切实做好人员定位考勤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全天候对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系统考勤功能,堵塞管理漏洞,特制定人员定位系统定位卡管理规定。 1、全公司所有从事井下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人员定位卡,否则不准下井,强行下井者将按三违登记处理。入井人员严禁捎带定位卡,一经查出按三违处理,并扣除此次下井次数。信息中心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对入井人员进行动态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格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2、下井费及下井补贴按人员定位系统所记录的下井个数进行补贴。信息中心每月月初将上月全公司下井统计报工资科,各单位核算员根据本单位账号及密码查询本单位下井情况,并按照查询情况进行下井补贴。工资科及相关部门进行抽查,对不按照要求的对核算员进行通报及处罚。定位卡异常的需要信息中心开具定位卡不正常的证明。 3、职工下井时间按照工资科制定的管理规定执行,管理人员下井时间根据公司下井跟班、带班管理规定及组干科管理规定执行。对达不到时间要求的不计算下井个数。 4、各单位核算员每天核对本单位员工考勤与下井情况是否一致,如发现下井时间超时、轨迹不全、无下井信息等

情况,应及时通知员工本人到信息中心进行定位卡检查和维修,否则对核算员进行通报及处罚。 5、下井人员必须妥善保管好定位卡,不得随意拆解。凡人为损坏罚款元,由信息中心补办;丢失者由单位开具证明,到交元,由信息中心补办。 6、信息中心制定定位卡维修维护内部管理制度,对违反及达不到制度规定要求的进行处罚。对定位卡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需填写登记信息,并根据实际维修情况开具定位卡维修证明,证明不超过七日。 7、当员工出现工作变动时,原单位的核算员及时与信息中心联系,变更员工定位卡信息登记,原定位卡可继续使用,不必更换定位卡。当不再从事井下工作或退休人员,应将人员定位卡交于信息中心。当新调入人员办理下井定位卡时,应持单位证明可办理人员定位卡。信息中心与工资科每月进行一次各单位人员核对工作,确保信息准确。 8、上级领导或来宾来公司下井时,由来宾浴室工作人员发放临时人员定位卡,上井后收回。 9、信息中心应不定期在副井口现场进行定位检测及维修工作,确保降低定位卡故障率。 10、人员定位系统出现大面积故障时,信息中心进行及时修复。故障发生时,缺少的下井考勤信息,由信息中心统一写出说明并由分管领导签字,交工资科备查。期间发生的

2.4G智能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2.4G智能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北京昊天同泰科技

一、系统方案概述: 北京昊天同泰科技区域人员定位系统涉及到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系统以传统的TCP/IP通讯网络作为主传输平台,通过在监控区域的关键位置安装无线识别基站、让监控对象配备相应的RFID电子标签来实现与系统的挂接;区域人员定位系统主动获取各无线识别基站上传的动态数据,通过一系列的运算与比较,最终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跟踪定位,同时将数据存储在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对历史数据进行追溯,达到提高安全管理的目标。 二、解决方案特点: 2.1、系统管理 2.1.1设备管理 a、标签信息登记,只有进行登记后的标签才能进行发卡操作 b、阅读器信息注册,阅读器编号保证唯一,系统将拒绝未注册的设备上传的数据 2.1.2人员信息管理 对监控区域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可对上述信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2.1.3访客管理 对访客拜访记录进行登记,需要提供一些基础信息,比如说:访客姓名、拜访对象、拜访日期、有效证件等 2.1.4拓展功能 提供预约功能,访客可在访问前进行网络预约,由客户方授权人员进行访客确认,客户在指定日期到达后只要简单确认信息即可进入监控区 2.2、实时监控

实时显示各子监控区域内的人员数量和设备数量,并可进一步查看人员和设备的相关信息 2.3、人员查询 人员信息查询、人员轨迹查询 2.4、区域管理 a、包括区域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b、区域权限控制和报警设置 c、统计人员进出区域的时间和停留时长 d、非法人员进入区域报警查询 e、手动解除报警功能(区域安全级别比较高) 2.5、人员定位 用户输入人员标签编号或姓名,点击“搜索”按钮即可在实时监控图中找到对应的人员 2.6、人员轨迹回放 按照条件查询用户在指定时间段内的所经过的区域(以列表的形式表示),可以通过点击“人员轨迹回放”导航项,以图像的形式动态显示人员在该段时间内的运行轨迹 2.7、设备低电、故障管理 包括电子标签电量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管理功能 三、系统方案功能: 1.实现监控区域目标的有效识别和监控 2.快速便捷的查找指定人员当前所在的位置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T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技术方案)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1概述

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煤炭市场一路攀高,煤炭价格的上涨给煤炭生产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随着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越来越严格的管理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加,煤炭生产企业真正要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要想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机制和生产管理制度,还要有灵活高效的信息网络将正确决策和指令实时传达到企业各层以便及时执行。因此,在企业规模得到迅速壮大和发展,企业面临更高更快发展的同时,需要建立“Whenever,Wherever,Whoever”式的高效实时的通讯手段和准确、及时的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提高各部门各工种协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使运营决策和安全管理指令可以及时传达并有效实施。特别是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指令能及时传达到矿井的各个工作地点,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电子信息化建设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结合煤炭工业实际需要,重点进行煤矿生产安全监测监控、自动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安全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程。为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大连分院在总结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KJ405T井下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 KJ405井下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是集自动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信息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对坑道远距离移动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KJ405人员定位管理考勤系统应符合的标准及规程: 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ī” MT/T 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GB/T 9813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应用背景: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现有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监测设备技术上的不足和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已经影响到煤矿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显现出了自身强大的优势和在煤矿安全信息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产品概述 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软硬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自动化控制等多技术、多学科综合应用为一体的自动识别产品。该产品通过对矿山坑道内的移动目标,非接触式的远距离自动数据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等移动或静止状态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概括如下: ◆矿山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可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识读 ·井下总线和井上网络形成联网系统 ·软件实现人员监控、统计分析、查询及其它管理功能 ◆实现人员安全监控和矿山数字信息化 ·下井人员情况监控和定位 ·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和安全管理 ·矿山数字信息化 该产品是结合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特点及RFID技术的特性,通过自身技术力量设计并生产制造的适用于煤矿使用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定位设备,整套系统的软件平台以紫金桥监控组态软件为基础。具有隔爆安全设计,系统作用距离远、可根据需要调整系统的识别范围、识别无盲区、信号穿透力强、安全保密性能高、对人体无电磁污染、环境适应性强、可同时识别众多目标、便于网络连接等性能优点。这种崭新的信息采集、存贮、传递和处理技术,已迅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对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司自助研发的“煤矿”系列组态软件和实时数据库系统目前已经推出3.6版本,它们设计起点高、适应性强,应用面广。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先进性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外同类软件的水平。价格与国内外同类软件相比更是有绝对的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石化、炼油、冶金、电力、化工、汽车、环保、时政、交通、智能楼宇、水利等诸多行业。二.产品组成及其功能 整个产品由井下数据采集系统和地面安全监测管理系统构成。 井下数据采集系统由智能定位器和射频安全卡两部分组成,具有如下特点: ◆带有射频安全卡的对象经过智能定位器时即被自动识别和读取 ◆远距离、多卡同时、完全自动读取 ◆矿用智能定位器可联网组成多点监控系统并进行定位 矿用智能定位器 ◆整体置于防爆壳内 ◆通过RFID模块实现读取 ◆通过控制板实现数据过滤、存储、转发、通讯、联网 ◆485接口/可选光纤接口 ◆矿用智能定位器可联网组成多点监控系统并进行定位在所有重要监测点安装矿用智能定位器,当携带有射频安全卡的井下工作人员经过监测点时,系统自动识别人员信息,同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这安全监测中心。一旦发生事故,可迅速查询被困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时间信息。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 方案建议书

摘要 当前大型工厂制造企业,人员管理除考勤管理外主要依靠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需要监管人员亲临现场,而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员管理问题,比如车间分布较分散,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巡视各车间;人员较多时,并不能对每个人员起到监管作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人员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管理好每个人员,对企业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针对工厂人员管理的难题,结合了ZigBee无线技术,开发出工厂人员定位系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厂人员管理的问题。系统不但解决了监管人员要到现场进行巡查的麻烦,并且能够解决对每个人的实时监管。监管人员只要坐在电脑旁,即可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不仅节省大量人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工厂人员定位系统还可以扩展工厂人员考勤系统,实现人员从上班打卡考勤到下班打卡考勤整个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历史信息查看,从而让管理者能够对人员在工作期间的活动情况一幕了然,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立刻定位到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工厂人员定位系统是基于SQL大型数据库,在充分理解工厂人员管理的需求后,结合ZigBee技术,将原来的人员亲临现场管理变成智能化的系统监控管理。可解决人员管理难、工作效率低、无法实时监管到每个人、是否按时到岗、危险无法及时处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人员管理工作效率。

目录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2. 需求分析 (2) 2.1. 人员定位系统的用户需求 (2) 2.2. 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3) 2.3. 人员定位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4) 3. 系统总体设计 (5) 3.1. 系统示意图 (5) 3.2. 系统架构 (5) 3.3. 系统设计要点 (6)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6) 4.1. 系统主要功能 (6) 4.2. 系统特点 (13) 5. 系统设计方案 (14) 5.1. 设计原理 (14) 5.2. 定位原理 (14) 5.3. 设备布置规则 (15) 5.4. 路面定位示意图 (17) 5.5. 车间定位示意图 (17) 6. 系统技术规格 (18) 7. 系统组成 (20) 7.1. 系统拓补图 (20) 7.2. 主要设备 (20) 7.3. 系统软件 (31)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 范畴 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 案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和检 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用于本标准,然 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版本使用与本标准。 GB/T 2887 电子运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爆炸 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 GB GB GB GB 3836.1 3836.2 3836.3 3836.4 1 部分 : 通用要求。 2 部分 3 部分 3 部分 d “ 增安型“ 本质安 全型” i a e “ 利用随机数股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MT209 煤矿通讯,监测,操纵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治理方法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要紧系能测试方法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005-2006 矿用分站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 1008-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 GB MT/T MT/T MT/T MT/T MT/T 10111 MT/T 三.术语和定义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治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underground personnel in a coal mine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参考文本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简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煤矿高瓦斯矿井的在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加 强安全生产,提高搜救工作效率,摆到了国家各级主管部 门和领导的面前。我们在分析近期几个煤矿发生的特大事 故时发现: (1)地面与井下人员的信息沟通不及时; (2)地面人员难以及时动态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 情况,进行精确人员定位; (3)一旦煤矿事故发生,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效率 低,搜救效果差。 为此,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 系,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有效

进行矿工管理,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认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以灾害预防、搜救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 “十五”期间,煤炭工业电子信息化建设在“九五”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结合煤炭工业实际需要,重点进行煤矿生产安全监测监控、自动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纳入安全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日程。为此,我们在总结射频识别技术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煤矿隔爆兼本质安全型动态目标识别器及本质安全型标识卡,开发设计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上述管理系统把尖端的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网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

合煤公司九矿168南斜井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合煤公司九矿168南斜井 人员定位系统值班管理制度 1、为加强中心站的管理,确保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地面中心站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实行24h不间断值班制度,当班值班员必须监守岗位。 3、值班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人员定位系统软硬件,正确读取各种图表信息,认真填写中心站运行日志。 4、当人员定位系统显示人员超时,值班员必须及时与井口考勤员核实,并将核实情况汇报值班领导,并做好记录。 5、当人员定位系统显示设备故障时,值班员必须及时向监控室汇报,安排监测工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6、值班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手上交接班和填报签名制度,交接班时应将设备及附件清点,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当班遗留事项交接清楚,做好记录。 7、中心站内的所有设备均不能用于与人员定位无关的工作,更不能将室内设备附件借出,严禁在系统主机内安装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软件,如需安装需经矿总工同意后方可安装。 8、不能擅自更改系统主机内的设置,严禁任何人利用系统主机登陆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网站,更不能下载任何和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软件。 9、未经允许,严禁任何与定位系统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中心站。 10、进入机房要穿着整洁,不得将有磁性和带静电的材料、绒线和有灰尘的物品带进机房,每班必须清扫室内,保持清洁,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 井口考勤室管理制度

1、考勤室作为入井人员下井考勤工作的专用场所,严格实行准入制度,未 经考勤值班员同意,严禁任何人私自入内。 2、严禁任何人私自修改、删除考勤电脑主机内的系统文件造成考勤设备无 法正常使用。 3、未经矿总工同意严禁任何人私自向电脑主机安装、拷贝与考勤工作无关 的程序、文件,防止病毒感染,考勤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4、严禁利用考勤电脑主机进行游戏,以及从事其它与考勤无关的工作。 5、考勤室应保持整洁卫生,每天由值班考勤员负责打扫考勤室卫生,对考 勤设备进行擦拭。 6、考勤室只准存放与考勤工作有关的设备物品,严禁存放其他与考勤无关 的设备。 7、严禁在考勤室内打牌、闲聊、打闹。 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岗位责任制 1、接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进入机房,当班人员应将系统运行状况及班中出现问题交代清楚方可离开机房。 2、值班员必须坚守岗位,时刻注意观察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3、系统出现报警、运行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向值班领导及监测工汇报。 4、值班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好监控中心运行日志。 5、机房每周应大扫除两次,大扫除范围包括门、柜、玻璃、地板及设备的擦拭等。 6、坚持来客进入机房登记制度,进入机房内必须更换拖鞋,严禁在机房内吸烟、打牌、吃东西等。 井口考勤员岗位责任制 1、按时交接班,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2、熟练掌握及使用井口考勤机及指纹识别器。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负责对入井及升井人员进行指纹识别,身份认证,电脑自动考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