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升本经济学重点

专升本经济学重点

1、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做出决策的机会成本。也可以说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实际代价。

3、需求:是指居民户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4、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最低必须达到的价格。

5、限制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不得超过的最高价格。

6、需求弹性:是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来计算。

7、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8、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1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9、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10、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时,而需要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12、显形成本: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称为显明成本。

13、隐性成本:是指厂商使用自有资源所应该支付的费用。

14、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5、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

16、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和劳务所增加的货币收入。

17、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8、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市场的供给。

19、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20、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21、产品差别:是指产品在质量、商标、式样、性能方面,以及销售条件等的不同。

22、边际生产力:从实物形态上说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实物产量,称边际物质产品。从价格形态上说,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值,称边际产值,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入,称边际生产收

入。

23、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2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25、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一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26、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27、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

28、总需求:表示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等条件下,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想要购买的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29、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0、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31、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32、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由此引起的货币贬值以及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

33、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34、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及总体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律地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波动。

35、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36、自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37、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即以政府开支代替了私人开支。

38、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