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崎法

松崎法

松崎法
松崎法

松崎视力增进法

日本信州大学理学博士松崎

五三男

序言向眼镜说拜拜

——谨以此文代替序言

近视、老化眼、散光……

在日本,目前眼镜族的人口比例甚高。由于我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担任过大学研究员,所以在这一段驻美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视力问题在日本的严重性。相信台湾的情形也颇为类似。

其实,近年来,邻近的韩国眼镜族人口,也在急遽暴涨;而且增加的速率绝不逊于日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若纯粹以现有的眼镜族人口来看,日本在全世界的排名绝对是名列前茅。

在日本,戴眼镜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某些时候,“戴眼镜”与“聪不聪明”还几乎画上了等号。更有甚者,有人把戴眼镜当成了流行时尚的一部分。但是,一旦视力恶化到没有眼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时,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好不方便”,“肩膀很疼”,“脑袋老是疼得好像要裂开一样”,“眼睛很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心情很差”……于是有人开始寻求各种秘方,希望能藉此恢复健康的视力,好摆脱掉恼人的眼镜族生涯。相信所有的眼镜族成员,一定都曾为求视力改善,而或多或少做过某些努力吧!

但奇怪的是,大家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为什么还是成效不彰,大多数人仍为近视、老花眼、散光等老毛病而大感头疼?其实,这全得视他们采用何种方法而定;绝大部分的视力问题,都能利用适当而简单的眼球运动,在持续进行一小段时间后,回复到原有的视力。只是,目前坊间已有的视力保健眼球运动法和治疗法,虽然多如过江之鲫,几乎可说是不胜枚举,但其中绝大部分的效果相当有限,所以在花了大把钞票之后,成效仍和自己所预期的结果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此,如果你觉得恢复视力简直要比登天还难,那么你一定是坊间那些旁门左道的受害者。我将在本书中介绍的“松崎视力增进法”,绝对和你之前曾听过的各种方法完全不同。所以,除了因病变而造成的视力问题外,其余的人都能够不可思议地迅速恢复原有视力。而且这个眼球体操相当简单,不管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花费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而已。

“松崎视力增进法”真的这么有效吗?我自己就是采

用了这个方法,才摆脱六年以来的眼镜族生活,顿感无“枷”一身轻的。而基于“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的心情,我建议不妨试试它吧!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不便、又不健康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

第一章效果惊人的视力增进法

眼镜族生活诸多不便

开始撰写本书之前,我认识了一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年轻人:“你是不是因为成天泡在文字堆里,所以把眼睛搞坏了,才需要戴眼镜?”当我这样问他时,他镜片后的一

双大眼睛顿时浮起哭意。

“这副眼镜和工作无关,我从国中时就开始戴了。”

“用功过度,是不是看书的姿势不正确?”

“才不呢!我最恨念书了。”他哈哈大笑,“其实是因为下象棋玩得太过火了!我在小学时迷上象棋,再加上坐姿不正确,眼睛又长时间专注在棋盘上,所以视力才会变得一塌糊涂。你说遗传?虽然母亲也戴眼镜,但她是因为长期替人缝制衣服的关系,不过,我父亲和弟弟的视力可是一级棒的,所以不会是遗传的缘故。”

于是我追溯他的近视史,才知道他在小学六年级时,视力是2.0。但在迷象棋的短短二年内,视力就迅速恶化成0.5,之后,恶化的速度与日俱增,现在已经到达0.1以下,又外加散光,非得和眼镜相依为命不可了。

“老是戴着眼镜不是很不方便吗?”我接着问他。

谁知我话才刚说完,他就忙不迭地告诉我:“不会啊!我早就习惯了,没什么特别不方便的。”

他说的可是真心话?我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

“那你试试看,把眼镜拿下来在这个房间里走走。”

“别开玩笑了!我摘下眼镜就像个睁眼瞎子,根本寸步难行。”他忙道。

“唔,那不是很不方便吗?”

“话虽如此,但戴上眼镜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的口气愈来愈软化,所以我决定乘胜追击。

“其实,我以前也是眼镜族的一员。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地开始做一些眼球运动,结果居然因此而恢复了原有视力,让找大吃一惊。说真的,一早醒来,床头上闹钟的分针、时针看得一清二楚,同时,下至床罩上至天花板的横木,所有的东西都历历在目。那种感觉真是舒服极了。现在,我不必再和其它人一样,一醒来就忙着找眼镜,甚至连看报纸也不需要用眼镜了。”

其实,方不方便倒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心情问题。一日之始如果能以一种明亮、清晰的愉悦心情开始,感觉真是大大的不同,而倘若每天都能这样舒适,人生岂不是充满了欢笑和美妙?你说你已经习惯与眼镜为伍的生活。这或许是因为你早就忘记多年前那种不需要戴眼镜的轻

松感觉了,不是吗?”

听了我这番话,他开始认真思考一些问题:“或许真如你所说,我已经把这种不方便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了,但是我也无可奈何,既然视力已经回天乏术,就算再怎么不方便也得认命。”

我恶作剧地嘲弄他一番:“看来,我刚才说的那一堆话,全是对牛弹琴了。拜托你仔细回想一下好不好,我不是说我因为做了…眼球运动?才由眼镜族的生涯中解脱出来吗?别说是近视了,就连老花眼和散光都能不药而愈,所以根本没必要这样就放弃希望,即使事迟至今也决不嫌晚,恢复视力是指日可待的事。”

“你说的可是真的,如果真有其事,我愿意试试看!”

“就当是被我骗好了,姑且试试看吧。”

于是,他一面忙于写稿和编辑作业,一面开始实行我提供给他的“松崎视力增进法”。现在的他,公事繁忙依旧,但视力已经在明显地渐渐复原当中。

“松崎视力增进法”的基本原理

先简单介绍一下“松崎视力增进法”吧!不过,在本章节中将只说明概念性的原理部分,至于进行方式的细节,在本书的后半部会有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所谓“松崎视力增进法”,简而言之,就是以极为简单易懂的理论为基础.所研发而成的一种训练眼球附近肌肉的运动方法。目前已经有不少效果良好的临床实例以为佐证。

3楼

大家都知道,支配人体各部位的肌肉组织,只要适度地使用,使其承受负荷,再加上计划性的必要训练,某种程度之内,就能使肌肉的机能一直维持在巅峰状态。说得更明白一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动的人,和那种缺乏适度活动的人比较起来,前者全身肌肉的老化速度要比后者慢,而且身体能保持得较同年龄的人来得年轻、柔软。换言之,有些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身体机能也比其它人老化得快,这种人通常是连动也懒得动、即使稍微运动一下都避之唯恐不及的超极懒虫。

同理可证,眼睛的肌肉也不例外。如果不适度地训练眼球,使其机能维持在最佳状态,视力自然会每况愈下,加速恶化,最后变成近视、老花眼、散光等种种让生活深感不便的毛病。

而且这种状况并无年龄区别。就算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如果平时不运动,又常忽略生活及工作所造成的肌肉疲劳,当这不适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对肌肉的柔软度产生威胁,致使原本的功能降低,甚至造成身体的病变,如一般常见的肩膀疼痛或腰痛,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这不仅仅是带来永久的不适而已,甚至还会损害全身最重要的运动机能,连带地使运动意愿降低。而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将会使身体各部的机能日益退化。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近视、远视或散光,视力减退得一塌糊涂的缘故。

其实这些看似病入膏肓的族群,只要适度地加强训练,就能使肌肉重新恢复因疲劳而丧失的柔软度,并百分之百地恢复往日的健康。这就是“松崎视力增进法”的原始构想来源。

眼部肌肉组织解析

绝大邵分的人都不知道,眼睛只靠一种肌肉组织来运作功能。因此,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眼睛周围的肌肉组织,使大家了解眼球运转的实际情况。

眼睛周围的组织大约可分为一下三个部分:

1.巩膜:即瞳孔的部分。其功能在于调节光线进入眼球的多寡,属于一般的肌肉组织。在此引用岩波书局广辞苑中的解释:巩膜位于眼球的角膜和水晶体之间,为中央有旷孔的圆盘状薄膜:瞳孔的开阖就靠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括约肌,以便调整进入眼球光线的多寡。睫状体:专司调节水晶体厚度的肌肉组织。简而言之,唯有此肌肉组织维持柔软的运动机能,才能使水晶体因应需要而变化各种厚度,让我们不论远、近的物体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依广辞苑中记载:一睫状体为环绕在眼球水晶体外围的肌肉。它凭着收缩和舒张以改变水晶体的厚度,并配合所看物体的远近来对焦。睫状体也是属于肌肉组织的一部分。

2、眼球移动肌:使眼球上下左右灵活运动的肌肉共有六长条。分别是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广辞苑中称这六条肌肉为“眼肌”,其记载如下:此为附着于眼球和眼睑问横纹肌的总称,专司改变眼球的方向。

弃之不用机能必将退化

除了虹膜之外,眼球周围的肌肉组织全属于随意肌,可随人体的意志自由控制眼球之转动方向。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别移动脸部,而让眼球看近、看远或上下左右转动,看它是不是顺从你的意志乖乖听话。而且整个简单的动作一气呵成,绝不须细细思考该如何移动某一处肌肉,只须意志所指,便能自然地完成一连串活动。此乃因这些随意肌自我们出生后,即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以至使原本需要意志思考的过程,变成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反射动作,可任我们随心所欲地自由收缩运动,因此才能顺利地转动眼球。

此外,无论是走路或跑步也好,说话或拿筷子也罢,亦均是运用此一高度机能的具体麦现。更幸运的是,我们几乎不费任何吹灰之力,使能将这项高难度而复杂的肌肉运动,练得炉火纯青,否则,如果用筷子时,还要凭“意志”按步骤牵动肌肉的话,岂不是太不方便了,换句话说:这一肌肉组织虽然名为“随意肌”,但几乎与不随意肌没什么差别,因此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毫不困难地做任何事情。

无庸置疑的,“肌肉不使用,机能便会减退”是项事实,眼睛也不例外。然而,只有当我们“想要”看远或看近时,眼睛周围的肌肉组织,才会配合我们的意愿伸缩活动。反之,则否。

“松崎视力增进法”就是以这项理论为基础而设计

出来的训练课程.里面包含了训练不随意肌巩膜的“明暗练习”,以及使用15点纸一训练随意肌、睫状体和眼球移动肌的“双向(方向、远近)练习”。至于课程的进行方法,将在第二章里详细解说。在此之前,为了让人家对这项训练怀有更高的信赖感和配合意愿,我愿意先和人家分享我个人恢复视力的切身经验谈,也就是“松

崎视力增进法”的诞生过程。而我,则是这项方法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8楼视力顿时一落千丈

我天生一双好眼睛,即使到了51岁,仍然维持2. 0的绝佳视力,使我自觉这一辈子必定和眼镜毫无瓜葛,所以对于周遭眼镜族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痛苦、不方便、不舒服等感觉,全然毫不知情。没想到,后来竟也无可避免地沦为眼镜族,以下便是事情的所有经过:

我是家中三兄弟的老幺,大哥是个认真念书的好学生,所以十八岁就与眼镜为伍了。二哥对于学业马马虎虎,因此尚能保持不错的视力,不曾年纪轻轻地就尝到戴眼镜的悲惨滋味,而身为老三的我,虽然自小别人都看着哥哥们在用功,但是对于念书这档子事儿,偏偏就是一窍不通,幸好他们不但多方照顾我,还教我不少念书的诀窍要领.所以我从不需要像块鱼板一样,黏在书桌前念得天昏地暗。走过了极耗眼力的学生时代,我的视力仍然维持在绝佳状态。

后来,我之所以成为一介学者,大概也和我不念死书的求学态度有关系。学生时代拿手的几门科目:数学、物理、化学、英文文法、日文等等,全是凭着直觉以其理论为中心来归类研读的。相反,需要靠记忆长时间背诵的科目,诸如地理、历史、伦理等等,就没有那么出色了。而往后的学者生涯中,由于我依然抱着同样的观念在研究学问,所以也一直和眼镜无缘。

回想起来,视力的减退大概是从45岁开始。那阵子我做了几年的专业翻译,每天将日文转译成英文,工作量相当庞大。而且短短数行的日文,往往需要凝视三十分钟以上,不断地反复推敲其意境,以致使眼球周板的肌肉,不得不长时间维持在一定的紧张状态中,而无法稍事休息,或许这就是事情的肇因。

再加上译好的英文还要不断地反复吟诵,直到信、雅、达完全无误为止,故而眼睛周围肌肉的紧张状况,自然持续不断。待全部翻译完毕后,还要打字处理,眼睛至此仍不得休息。

同时,我的工作量与日俱增,除了教书上课的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全部关在书房中与文字奋战。如此一来,眼睛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就连稍微休息一下眺望远处,让眼睛恢复疲劳,恢复眼球柔软度的时间也没有。

当这种不正常的作息方式持续过一阵子后,命中注定的那一天,终于来临了,称之为“审判日”亦不为过。

53岁的某一天,当我偶然眺望窗外正对面的建筑物时,赫然发现它出现了两条轮廊线。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我困惑极了,一时之间竟不知所措,所以我揉揉眼睛,眨了几下,希望能将这奇怪的感觉一扫而空、结果是徒劳无功,不管我再怎么努力,那两条轮廓线依然存在,开车时也是一样,明明昨天还看的一清二楚的交通号志,怎么今天就变得模糊不清?

我是个做研究的人,所以很清楚肉体的机能退化,不一定是循序渐进的,有时甚至在一朝一夕之间就恶化了,而且后者的可能性还多于前者。

不过,事已至此,空有这些观念也是枉然,此时我的双眼早已被cāo劳得千疮百孔了。于是,我边喃喃自语“年纪到了,大概是老花眼吧”,边懊悔不已地走向百货公司的眼镜部门。

9楼

.

拒绝成为呆板的眼镜族

进行验光之后,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来原来我得的不是老花眼,而是近视。视力0.7,外加一点散光。然而,我立即恍然大悟,想必是翻译时眼睛和稿子距离太近,时间又长的缘故,难怪会得近视。不过,近视还是小事,散光才是目视建筑物时,眼前出现两条轮廓线的主凶。“为什么会得散光?”我一直百思不解它的原因,但它却是个已经即成的事实。

不管怎样,散光、近视外加老花眼的多重毛病,导致我双眼视力不佳,所以我最后配了一副矫正中度近视、并外加散光的眼镜,且从此以后,除了看书和待在室内的时间外,只要是出门办事,我就一定得戴上眼镜。刚开始时,眼镜所

带来的极大不便,让我每天都心情非常低落,但渐渐习惯之后,原有的不方便和不舒服感,便慢慢地销声匿迹了。

这副眼镜我一直戴到57岁,共使用了四年之久。但这期间,我的视力仍在持续恶化,直到后来,就算戴了眼镜。开车上路时,交通号志仍难以辨记,于是我决定再去配一副新眼镜。

这次验光的结果,视力降为0.3,但戴上新眼镜时,我完全没有第一次的那种沮丧心情,只觉得能够重见天日,所有东西都历历在目的感觉,真是棒透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接受了与眼镜为伍的生活,不再排斥。

我开始对眼镜反感,大约是在一年以后的事。那时,我原有的眼镜度数又不敷使用,于是便就近在工作地点检测视力,结果视力再降为0.1。周围的朋友都说:“视力本来就会这样愈来愈差,没办法的啦!”甚至还有人表示,他已经前前后后配过十副眼镜了。配过十副眼镜,简直是开玩笑!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我不禁这样问自己。但人家不约而同的说词,浇了我一盆冷水:“没办法的啦!大伙儿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经验。”

偏偏我就不信邪!即使是说我顽固也好,反正大家的这番话就是无法让我信服。我直觉感到一定有某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更何况,当我疲于奔波在一次又一次地重配眼镜时,“眼镜族”生涯所带来的不便和不愉快感,顿时又再度涌上胸口,且久久不去。

其实,若单从经济效益来考虑,就算是配副质量稍微差一点的眼镜,也要花上万把块日币(约合台币一仟元),更别说是三番两次换配不问度数的眼镜了,这笔巨额的花费,简直让人吃不消。

于是我当机立断,拒绝再去配第三副眼镜,并开始找寻适合而有效的视力恢复法。

灵光一闪触类旁通

难道真的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吗,不,一定有!我坚持这个信念,并锲而不舍地开始寻找。突然,一封多年前在报

上看到的读者投书内容,迅速闪过脑中。那篇文章刊登在长野地方的新闻版,是位62岁眼科医生的投稿,内容大致如下:

“为了维持良好的视力,我经常闭着眼睛面向太阳,将双手覆盖在双眼上,久而久之,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我就是靠这样方法来维持视力的不减退。”

不用说,当年的视力尚属一流,所以还为此大惑不解:怪了,这世上居然还有人为了维持视力,这么不辞辛劳地大费周章。

岂知风水轮流转,我竟也变成到处搜寻恢复视力秘方的一员。因此想起这篇文章,不禁对这位医生的努力感到心有戚戚焉。刹那问,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方法。

那位医生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故意让眼睛处在明暗快速交替的状况下,以便使巩膜维持其原有的弹性,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好。虽然他所采用的方式是间接给予明暗刺激,眼镜闭着,但却能使眼球周围的肌肉得到正面效果,并使水晶体保持良好的运作。

假设我不仅给予双眼明暗交替刺激,还积极地训练眼球周围的肌肉,这么一来,相信一定能治疗近视、老花眼和散光的毛病,甚至让视力和以前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样做治得了一时,治不了永远,视力终究会有日渐衰退的一天,但至少能减缓双眼的老化速度。

其实,这个方法刚在脑中初现雏形时,还没有这么复杂、有系统,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应该可以利用明暗刺激法为基础,设计出一套保健眼睛的训练课程。但身为学者就是有某种职业病,凡事要起而行时,都非得有一堆理由和根据为动力不可。不过,这也并非毫无意义。我在找寻这些根据的来龙去脉时,仔细研读了眼睛构造的理论,希望能设计出一系列简洁、高效率,而且没有任何不良后遗症的训练方法,而我终于如愿以偿。

11楼

.

视力“死而复生”

现在,我每天进行大约二十分钟的训练,首要的目的便是防止视力再度恶化,同时想使左眼亦进步为2.0的视力。

由于如今训练已变成习惯的一部分,所以做起来一点也不勉强,我多半利用读书和工作之中偷个闲来进行,一天数次,乐在其中。

然而,从开始到现在,左眼的恢复情况一直稍逊于右眼,我细细思量其中原委,终于找出一个极为可能的原因。我4 0岁左右时旅居美国,正巧迷上了玻璃加工,但当时我太粗心大意,竟没有为眼睛作任何防护措施就进行石英加工,结果使眼睛曝露在强光下,造成了左眼的损害。

有过这次因外力造成的伤害后,想要恢复过去的机能简直是难如登天,但我的左眼康复了,这只伤痕累累的左眼居然回复到1.5的视力,足证“松崎视力增进法”的确优秀,而且效果显著。

另外,以我目前持续轻量练习的情况,如果左眼视力还能再有所改善,就更证明“松崎视力增进法”治疗范围之广泛,与可信度之确实性了,因此,我极愿意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见证。

大致归纳起来,我的个人经验如下:

1.2松崎视力增进法-身心灵疗愈

这项方法非常简单,既不需要高昂的花费,也不必准备任何特殊道具。通常,大家都会有“愈贵愈有效”的预设观念,但事实往往正好相反,绝大多数的“真理”和“真货”,都是“简单”的代名词。 首先,请准备好以下两项东西: 荧光台灯 15 点纸(下载) 荧光灯最好是可以瞬间点亮的机型,因为日光灯会在视网膜上残留影像,在睁眼进行时并不适用,所以请使用荧光灯。 至于“15点纸”,可将它剪下来贴在厚纸板上,如此一来准备的工作便大功告成了。 这两样东西各有一套训练法,分别称为“明喑训练法”和“方向?远近训练法”。“松崎视力增进法”就是利用它们每天持续不断地练习,以恢复眼部肌肉组织的弹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眼镜和隐形眼镜不需要摘下一裸眼也可以,但为了看得不吃力,还是戴上比较好。 明暗训练法 首先说明“明暗训练法”。 请使用荧光灯,照着以下的步骤进行: ①眼晴闭着,距离萤光灯5-20 公分(此距离可视萤光灯的明暗加以调整,原则上,以闭上眼晴能感觉到微微刺眼为标准)。在如此近距离下点亮萤光灯,即所谓的“明环境”。 ②让眼睛保持① 的状态,感受数秒钟之光亮(大概是慢慢由1 数到4 的时间即可)。 ③保持原来状态,并关掉电源,使光源消失,然后和② 一样维持数秒时间,造就是“暗环境”。

④重新点亮萤光灯,并反复练习① 、③ 步骤十次。 注: 此练习以使用荧光灯为准,日光灯并不适用,因为日光灯会在视网膜上留下集中残影。 注二: 如果是使用无法瞬间点亮的台灯,可以手遮眼来代替开关操作明暗。 注三: 白天练习时,亦可用明亮的自然光“太阳光”来代替荧光台灯。 此“明暗练习”的目的,正如本书开头所提,是为了增进不随意肌“巩膜”的机能。 明暗训练的意义 巩膜原是凭借着适应黑暗与光亮的反复过程,以维持其良好的运动机能,只可惜这种练习的机会不多。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几乎不在黑暗的状态中努力睁眼看东西,尤其是一天之中有大半时间待在室内活动的人,更是此类族群的典型例子。由于这类人的巩膜,只须适应室内变化微小的光线,故长此以往,便容易造成运动量不足的毛病。 再加上大家常看的电视和计算机书面,也都是能发出定量光线的电器,眼睛因为长期接受没有变化的光源,以致巩膜几乎忘了其原具有的功能而迅速退化,所以就更加速巩膜健康的恶比。 明暗训练法正是用来补救此种文明病的救星,因为当光源少时,为了因应黑暗,巩膜会尽量扩张以便看清东西,相反地,当光源亮时,巩膜则会尽量缩小以看清物体。将这两种情境反复交叉使用,适足以恢复并增进巩膜肌肉组织的柔软性和运动能力,此乃本方法的目的。 人的眼睛就如同一部照相机,如果在光线强烈时,巩膜能适切反应而迅速缩小,便能加深物体影像的投射点。简单地说,这种反应有助于水晶体调整焦点的功能,可减轻近视或散光的症状。

太极拳教学大纲

《太极拳》课程简介 1.课程名:《太极拳》 2.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教材:《武术》.高谊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学生参考书:《武术》.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国术概论》.吴图南著,中国书店,1984. 《太极拳术》.顾留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李德印李春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陈少洲讲师 4.学分:1 5.学生选课前应具备条件: 选课的同学无需武术功底,最好是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太极拳的学习来增强体质,增进自身武术修养。 6.课程内容简介: 武术运动主要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各种活动,并且与思维紧密地相结合,因此,练习武术是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堪称中国武术的代表作。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运动形式,健身防身等多种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太极拳的健身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极拳是把攻防技击动作演化为柔缓均匀的动作,因其与导引术养生方法相似,故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价值。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灵,非常适合女同学练习。同学们在紧张学习的同时,难免会感觉身心疲惫,体力不支,练习太极拳,会使你感到身心舒畅,有缓解身心疲劳、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还可以配一段舒缓的乐曲,进行练习,效果会更好。当你早晨起床或晚饭后、课间休息时、学习感到疲劳时、练习太极拳可以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得以顺畅,疲劳得以恢复。7.考核方式: 技术评定40%+素质考试30%+平时20%+理论考试10%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太极拳 面向对象:本科大二学生 学分:1 课程性质:综合职业能力模块 先修课程:大二体育选项课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一)课程的性质 大学二年级开设太极拳选项课,是以学院的SPT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三个核心能力”培养为依据,以学生“三自管理”的能力培养为目标而开设的具有越秀特色的体育公共选项课程。此课程主要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学生适应社会,形成良好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武术是以技击的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同时注重培养意志品质和增强体质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大学生对武术的爱好与追求,除了表现在学习武术的技术和方法上,还应该对武术内涵及其文化渊源有更高的追求与理解,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体验练习武术、欣赏武术、运用技法以及创编武术套路的艰辛与乐趣,用身心感受武术带来的快乐,用心灵体验武术的博大精深。大学生练习武术一定要树立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观念,通过习武修德将把自己锻炼成为身心健全的优秀SPT外语人才。(二)课程的地位 当代大学生是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并推向全世界的最有力的智慧团体,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此,本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包括目标的设计、内容的设计、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课程评价的设计,并通过系统的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熟练掌握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意志,提高竞争与合作意识;陶冶体育文化情操,把体育作为自身学习、锻炼、休闲和交流的手段之一。具体包括: 1.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机能水平,主要提高速度、力量和耐力及心血管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健康水平,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

太极拳松功十法纲要---黄震寰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拳又练功道艺两相丰 太极泰斗吴图南老师说:“根据我的体会,太极拳的功可概括为四种:一、松功;二、着功;三、劲功;四、气功”。吴老师一再告诫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拳松功”。因此,松功是太极拳的基础。 松功修炼就是说要集中练养“神形”,“放松,入静”,而后练养“沉气,通空,圆融,虚灵”。通过这样用功,就可心定气和,周体四肢百骸,关节,肌肉,韧带无不柔和,无不松沉,无不轻灵。“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 太极拳要求一松到底,放松入静,毫不含糊地进行“大松,大静,大柔,大软,大虚(空)”。只要神虚领(灵)不丢,就不会懈、塌和丢。 松要先心松、神松、意松、气松。而后形松。形松要达内松(五脏六腑)和外松(筋骨皮)。全体九大关节要节节松开,如九曲珠,又要节节贯串,通体无间,无微不至而周身一家。 松的意义是松展、松开、松柔、松软、松沉、松圆、松通、松空、松灵,这样练法就不会松懈,松塌和松瘪。 松要排除身上刚气、躁气、浮气、僵气而存积真气、元气、中气。

从而能卸僵、弃木、化柔、转活、轻灵而富弹性。 松功的目的要排除病气、养炼神气、积储内气、增长内功。 本功法的特点要求气沉涌泉,神领到顶,养时神气相合,练时神气相分,一举一动立足消除“力学效应”,而求内气鼓荡。 全套功法可以集中练,分散练,也可选择一式练,每一式可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要想功夫长得快,就要下苦功。 身形要求神虚领,脊正,沉肩垂肘,尾闾中正,虚实相分,动静相间,开合相寓,阴阳相生,上下相随,左右相应,八面支撑。 本套功法总结实践了十几年,对防治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低血压,五脏失调,关节炎,腰椎,颈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有效。对沉气通络获得“定功”来得较快。主要贯彻了“动静相兼,养练结合,形神双修,内外兼练”的养生练功法,同时遵循“养生中寓有技击基础,技击推手中求养生”的宗旨。以“用意不用力”的法则来修炼“神气相合和神气相分”,从而能够卸僵化柔,积柔蕴刚,调柔堪能。 第一法:无极桩静功――要求两会(百会、会阴)一点(涌泉联线中点)一垂线(中垂线)。 第二法:松肩带腕功――起于涌泉,气贴背。 第三法:沉气荡手功――气沉涌泉,荡双手。 第四法:擎指功 1.单指擎天理脾胃2.双指擎天理三焦3.双指前擎通大椎4.双指横擎气贴背 第五法:太极开合功――心开胯开形于手

松崎法

松崎视力增进法 日本信州大学理学博士松崎 五三男 序言向眼镜说拜拜 ——谨以此文代替序言 近视、老化眼、散光…… 在日本,目前眼镜族的人口比例甚高。由于我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担任过大学研究员,所以在这一段驻美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视力问题在日本的严重性。相信台湾的情形也颇为类似。 其实,近年来,邻近的韩国眼镜族人口,也在急遽暴涨;而且增加的速率绝不逊于日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若纯粹以现有的眼镜族人口来看,日本在全世界的排名绝对是名列前茅。

在日本,戴眼镜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某些时候,“戴眼镜”与“聪不聪明”还几乎画上了等号。更有甚者,有人把戴眼镜当成了流行时尚的一部分。但是,一旦视力恶化到没有眼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时,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好不方便”,“肩膀很疼”,“脑袋老是疼得好像要裂开一样”,“眼睛很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心情很差”……于是有人开始寻求各种秘方,希望能藉此恢复健康的视力,好摆脱掉恼人的眼镜族生涯。相信所有的眼镜族成员,一定都曾为求视力改善,而或多或少做过某些努力吧! 但奇怪的是,大家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为什么还是成效不彰,大多数人仍为近视、老花眼、散光等老毛病而大感头疼?其实,这全得视他们采用何种方法而定;绝大部分的视力问题,都能利用适当而简单的眼球运动,在持续进行一小段时间后,回复到原有的视力。只是,目前坊间已有的视力保健眼球运动法和治疗法,虽然多如过江之鲫,几乎可说是不胜枚举,但其中绝大部分的效果相当有限,所以在花了大把钞票之后,成效仍和自己所预期的结果相差十万八千里。

因此,如果你觉得恢复视力简直要比登天还难,那么你一定是坊间那些旁门左道的受害者。我将在本书中介绍的“松崎视力增进法”,绝对和你之前曾听过的各种方法完全不同。所以,除了因病变而造成的视力问题外,其余的人都能够不可思议地迅速恢复原有视力。而且这个眼球体操相当简单,不管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点花费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而已。 “松崎视力增进法”真的这么有效吗?我自己就是采 用了这个方法,才摆脱六年以来的眼镜族生活,顿感无“枷”一身轻的。而基于“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的心情,我建议不妨试试它吧!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不便、又不健康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 第一章效果惊人的视力增进法 眼镜族生活诸多不便 开始撰写本书之前,我认识了一位从事编辑工作的年轻人:“你是不是因为成天泡在文字堆里,所以把眼睛搞坏了,才需要戴眼镜?”当我这样问他时,他镜片后的一

练太极拳的十个技巧与歌诀

练太极拳的十个技巧与歌诀 太极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运动。太极拳拳法源远流长,拳理博大精深。初习拳探理,多半一知半解。然久而习拳则颇有体感。“十个技巧”细细品味,令人身心舒畅。 太极拳技巧一:松。练拳不修松,到头一场空。要心松,意松,神松,体松。五脏六腑 松,四肢百骸松,节节松,周身松。一动一虚实,一动一松柔,松而不懈,刚柔相济,用意 不用力。 太极拳技巧二:静。从预备到收式,都要心静,意静,神静。外静,排除一切干扰,于 世事而不见,听而不闻,神不外弛,意念贯注。内静,神气内守,意导行随,气随行走,意 气力合。 太极拳技巧三:空。心空,意空,神空,体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 导气,以气运身。全身气息充盈。 太极拳技巧四:连。太极拳套路从起势到收势均为连贯系列动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 为轴,动作如行云流水,均速连绵不断。 太极拳技巧五:缓。气沉丹田,动静相间,思绪高度贯注,一招一式,缓慢匀速,意气 合一,悠缓流畅。 太极拳技巧六:合。上下相合、左右相随、内外相应。外: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 足合。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气功要合。开合自然 流畅,全身协调和合。 太极拳技巧七:通。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脏六腑、四肢百体一通无有不通。 一动无有不动,动则根松摧,中通畅,稍发透,气行通达无滞处。 太极拳技巧八:乐。即是含笑意。且发自内心之,是内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则气降体 舒神畅。 太极拳技巧九:圆。太极即是圆,阴阳各半,互为包容。一动一圆,一静一圆。无论是 棚、捋、挤、按、采、列、肘、靠还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均以弧形、圆形动之。 太极拳技巧十:柔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柔而不软,刚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 散。动如棉中裹铁,屈伸轻灵柔缓,从容、安舒、柔合。 “松,静,空,通,乐,圆,柔,连,缓,合”为统一整体,乃太极之真境界!

练太极的十个基本要求

一、调息 调整呼吸。根据个人的体质、病情和日常习惯,保持呼吸自然,不要因为练功而引起呼吸急促,该呼就呼,该吸就吸,不要憋气。首先要使呼吸保持从容不迫,舒适自然,并且注意循序渐进。使吸起呼落,开吸合呼,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太极功系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隆起,这种呼吸方式适合动作的要求与生理需要,能提高排浊吸清量,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加强,加大腹压的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同时易于做到“气沉丹田”。进一步就是练精化气。 二、凝神 凝神就是精神集中。《内经》谓之“精神内守”,孟子谓之“不动心”,孔子谓“定而后静”。刘纬祥先生说的“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静时要如此,动时也要如此。人体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所以精神集中对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就有良好的保健意义。不但“无极式”如此,每一动作都要注意精力集中,由心而眼神、四肢、躯干上下照顾完整,一气不能散乱。《拳经》云“手眼身法步,内外紧相随”“心意为元帅,气血为先锋,拳脚为兵丁。”眼神的贯注,有助于精神的集中,心神不乱就能提高运动的效果,所以《拳论》也主张“眼为先锋”。对病弱的人、眩晕病人或极度神经衰弱者,可以“眼若垂帘”,似睁非睁,似闭非闭。对体内气血变化的感觉较为明显,并能促精神内敛,注意精力集中。对大脑活动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三、肌肉放松 太极功与其它武术运动、体操运动不同,定式也好,动式也好,全身肌肉都要放松,连骨骼关节也要使之放松毫不用力。在行功之前,要求人体的脊柱呈自然形态直立,使头、躯干、四肢等部分都要进行松散舒适的活动。所以我们在练太极功之前,往往要作洗髓金经,以活动筋骨关节。因为放松自如,真气易于流通。孟子日:“持其志,勿暴其气”,又说:“蹶者趋者则动其气矣。”这里所指肌肉放松,就是《拳经》所云:“纯任自然,毫不用力”,“肌肉松地,如肉欲坠。” 四、头顶云领 《拳经》云:“头如泰山压顶,领如高着浮云”,又有“头顶悬”、“虚灵顶劲”、“提肛吊顶”。这些要求都是说明头向上顶,颈项竖直,要避免颈项僵直与头的自由摇晃,更不能左歪右斜,任意动作,而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方向变换与躯干旋转连贯一起,协调动作。因为头顶项竖,真气才能由督脉上升。项竖直,下颏微向后收;口轻闭舌上卷舔上腭,才能能行功时舌下生津(即金津玉液)。此乃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而产生,“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历代养生家都很重视,称它为“甘露”。 五、含胸拔背 一、行功时不能挺胸,也不能过分内缩,应顺其自然。背部肌肉要自然舒展,胸部肌肉也自然松弛,不能紧张,两臂下垂,两肩微向前扣,胸部自然,稍有内含

太极拳社团活动纲要

太极拳社团活动纲要 活动目标: 力争通过两个学期的习练,让参与的同学学会杨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完整套路,并使大家在习拳过程中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缓解各种慢性疾病。 加入方式:本校各班同学均可报名加入。 活动开展:每周五一次集中教学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9月完成第一节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四式) 10月完成第二节套路教学(第五式至第九式) 11月完成第三节套路教学(第十式至第十四式) 12月完成第四节套路教学(第十五式至十九式,余下待续) 教学设想: 在本单元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响应国家新课改,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知识、理论和动作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知识、理论;了解太级拳的健身、防身、养性、益智功能,知道太极拳是祖国文化长河里的一朵奇葩,是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理解太极拳动作的攻防含义;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及运动风格;掌握学习太极拳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记住24式太级拳的动作名称,10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太极拳套路练习,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套路。35%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攻防技术;85%以上的学生能够认真地完成“课课练”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加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爱护同伴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能够运用所学的太极拳技能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健身效果而享誉于世。流传数百年而不衰。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全面、均衡、合乎人体生理规律。其内容精练,套路编排合理,动作规范,易学易练,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通过练习,对外能

太极真功紧与松

太极真功紧与松 - 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既是基本要求,又是终极的追求。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松的目的是用,即为了更好地紧。拳中的松,不仅有说着容易,做着难的特点,更有做着容易,说亦难的感觉。即便是你明白了,做好了用活了,但真要把松说清说透更非易事。松在拳中虽有严格的要求,却无绝对的客观尺度,主要还是靠感悟,松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拳中的松,是与紧相对的,松与紧相生相系,交替转换,没有松就没紧,没有紧亦没有松,所谓“阴阳相济,阴阳不离”。松在太极拳中,只能凭感悟看结果,中间的过程千变万化、瞬息万变,很难说清,不同情况变化不同。所以,在太极拳中就有“一层功夫一层松,层层松功有不同,刻意求松松不成,功成不松自然松”之说。不同的人对松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层次的拳者,对松亦有不同的认识和体悟,人们的认识和感悟很难一致,这也是很正常的。拳中的松,与常人理解的松和所做的松是截然不同的。拳中的松,拳论中说得很清楚,即“似松非松”,乃是不紧不松,不松不紧,可紧可松的一种自然融和的、可变的(包括渐变与瞬变和渐瞬突变等多种变化)中和的松紧状态。在看了2005年《武魂》第一期上刊发的张方先生“怎一个‘松’字了得”的文章后,感慨颇多。同一个题目,在笔者的脑海里亦转了多年,总想写点什么,但每每提笔,却又每每顿笔,无论你想得怎么好,任凭你怎么写,总觉得写出来的不是那个意思,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今借张先生所论之题,就自己对太极拳中松的体悟,谈一点粗浅认识和看法与同好共研。 笔者自十七岁开始,学练姚馥春先生在乡所传的姚氏传统太极拳,至今已三十余载。此拳由太白山道人授予河北清苑人汤士林先生,汤先生十一岁被太白山道人携往山中,授太极拳及太上道决,在山八年艺成,下山后又拜定州许占鳌先生为师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松崎视力增进法

首先说明“明暗训练法”。 请使用荧光灯,照着以下的步骤进行: ①眼晴闭着,距离萤光灯5-20公分(此距离可视萤光灯的明暗加以调整,原则上,以闭上眼晴能感觉到微微刺眼为标准)。在如此近距离下点亮萤光灯,即所谓的“明环境”。 ②让眼睛保持①的状态,感受数秒钟之光亮(大概是慢慢由1数到4的时间即可)。 ③保持原来状态,并关掉电源,使光源消失,然后和②一样维持数秒时间,造就是“暗环境”。 ④重新点亮萤光灯,并反复练习①、③步骤十次。 注:此练习以使用荧光灯为准,日光灯并不适用,因为日光灯会在视网膜上留下集中残影。 注二:如果是使用无法瞬间点亮的台灯,可以手遮眼来代替开关操作明暗。 注三:白天练习时,亦可用明亮的自然光“太阳光”来代替荧光台灯。 此“明暗练习”的目的,正如本书开头所提,是为了增进不随意肌“巩膜”的机能。

明暗训练的意义 巩膜原是凭借着适应黑暗与光亮的反复过程,以维持其良好的运动机能,只可惜这种练习的机会不多。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几乎不在黑暗的状态中努力睁眼看东西,尤其是一天之中有大半时间待在室内活动的人,更是此类族群的典型例子。由于这类人的巩膜,只须适应室内变化微小的光线,故长此以往,便容易造成运动量不足的毛病。 再加上大家常看的电视和计算机书面,也都是能发出定量光线的电器,眼睛因为长期接受没有变化的光源,以致巩膜几乎忘了其原具有的功能而迅速退化,所以就更加速巩膜健康的恶比。 明暗训练法正是用来补救此种文明病的救星,因为当光源少时,为了因应黑暗,巩膜会尽量扩张以便看清东西,相反地,当光源亮时,巩膜则会尽量缩小以看清物体。将这两种情境反复交叉使用,适足以恢复并增进巩膜肌肉组织的柔软性和运动能力,此乃本方法的目的。 人的眼睛就如同一部照相机,如果在光线强烈时,巩膜能适切反应而迅速缩小,便能加深物体影像的投射点。简单地说,这种反应有助于水晶体调整焦点的功能,可减轻近视或散光的症状。 接下来说明与“明暗训练法”相辅相成的“方向?远近训练法”,工具则是附在本书后面的“15点纸”,为了方便说明,兹将“15点纸”的15个点,如图中所示地加上a至o 的标记来称呼它。请依照下列顺序逐步进行: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十要 一要虚灵顶劲,不要无精打采; 二要松活自然,不要紧张拼搏; 三要立身中正,不要俯仰歪斜; 四要步法轻灵,不要拖泥带水; 五要势正招圆,不要手足舞蹈; 六要上下相随,不要散乱分家; 七要连贯圆活,不可毛碴断劲; 八要虚实互变,不可死水一潭; 九要气力相合,不可怒气憋气; 十要树神韵、重气势,不停留于表面外形。 太极推手 练习推手:一要弄清棚、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几种劲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二要体悟在推手中如何听劲、喂劲、化劲、发劲、上下绞劲,如何体现搭手即拿,使五个手指都干活;三要感受在挽花中如何沾连、粘随、环环相扣、顺逆缠丝;四要通过推手来检验矫正拳中的毛病。

太极拳术十要 1、虚灵顶劲 2、含胸拔背 3、松腰 4、分虚实 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10、动中求静 自如阶段:太极拳最终要求是重意不重形 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为:肩、胯、肘、膝、手、足、上下斜线均相合之意。拳谚:拳无功一场空,力不敌法,法不敌功。 十三式: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练拳要领: 1、身法:上身端正、松肩坠肘、五指抓地、重心稳 定; 2、手型手法,注重方位变化; 3、步型步法,注意起落方位; 4、胸腰开合,以腰为轴旋转方向和角度; 5、起承转合,每个动作的起点、运行路线、角度、 方位变化、落点; 6、重心倒换,裆走下弧,重心偏左或偏右是四六开、 三七开、二八开,以及左右臂随着重心变化的; 7、眼神注视的方向; 8、呼吸:内呼吸、外呼吸,拳式的配合;

9、放松:逐步做到体松心静。

黄性贤太极松身五法(视频解说词)

黄性贤太极松身五法(视频解说词) 太极松身五法乃是太极拳名家黄性贤素习鹤拳扎下良好基础,后又根据其师五绝老人郑曼青所传授的杨家秘诀拳经、拳理,潜心研究,深得其心法,尤其对松、沉、柔,细心体悟,所编写的太极拳基本功法。它透过了气沉丹田以及转腰松胯、合气松身、摆臂松肩、弯腰松筋和坐腿松膝之五松,来解决练习太极拳最难解决之“气沉丹田”、“松”与“柔”、“沉”的问题。而气沉丹田及松、柔、沉正是要练成太极内劲的重要入手功夫与关键所在。前贤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松身五法正是最好最基本的练功法,是进入太极殿堂的“敲门砖”,是学练太极拳的基础,也是易学有效的健身运动和防身自卫术。 太极松身五法的动作要全身松透,丹田吐纳,气沉丹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切记全身用意不用力,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尤其注意其根在脚,全身重量除第二及第四式外,只许放在一只脚上,主宰于腰,不独手与脚要随腰而转动,自头顶到踵与眼神都须随腰而动。要使能气沉丹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运身时,能以意送气,达于丹田,不使上浮。要注意手、脚虚实分清,腰脊敛气,胯须松直,练至相当火候后,因其腰、臂如柳枝摆荡,渐渐能体会到“气宜鼓荡”,即以丹田之气与空气互相摩荡,渐觉往来回旋似有压力,久之愈觉压力甚大,此即所谓虚则实之,但如与有大力之人比手,则反视若与空气相搏,此即所谓的实者虚之。能达此境界,便觉妙用无穷。故松身五法乃是内修外练一次完成,乃是道家艺术。动作熟习功深后对太极拳功夫甚有裨益。 预备式 两足立正,身正,两目向前平视,顶头悬,胸微含,两肩微沉,肘微弓,舌卷而轻抵上颚,重心落右腿,左腿跟微起,向左平开宽与肩齐,腰向右转,再向左转,把右脚尖扣回转正。练习时要注意气沉丹田,背部有如贴墙,腰微堵,两髋骨微抱丹田,收尾闾,收小腹,两膝微屈而不过足尖,足趾似抓非抓,立定时头要正直,凝神定意,,眼向前平视,如默对长空,眼神宜敛,而耳注于息,舌卷上颚,合口并唇,呼吸自然,气如流水般,自胸前整片松落,沉于丹田,而由足内侧达于脚底,两肘同时微弓,两腕背亦向前微弓,掌心向下微展,指尖微起

太极拳松腰的三种简单方法

太极拳松腰的三种简单方法 在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口述、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中,松腰是作为很重要的一点来阐述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 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太极运动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太极松腰法至少有7种,下面主要介绍3种 第一种松腰法:上下蹲起 上下蹲起法(亦称面壁蹲墙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 基本动作: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 特别说明: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位,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身体的姿势和两脚的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便者,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扶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完成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以30个为一组,每天至少要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 第二种松腰法:直腿坐 直腿坐松腰法主要目的是打开命门之窍,进而帮助我们尽快松腰。 基本姿势:坐在硬板床上(铺一层褥子或盖一层薄被),两眼微闭,两腿伸直,两脚并拢,脚尖内翘(两脚竖起来),身体要直着,躯干和大腿之间的角度应小于90°。腰要向后放松,但骨盆和腰又不能斜着向后去,下颔回收,玉枕微上提,这样头就比较正了。这些就是对外在形态上的要求。 特别说明:直腿坐的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一个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处)即骶椎和尾椎交界处,那里是腰的气血流注的地方。在身体弯曲的时候,一吸气,腰要向后放松后凸,一呼气放松之后,再注意骨盆中的股骨头、髂骨向外张,骶骨往后凸。还要注意胯关节,即腿部肌肉作内旋或外旋用力,然后放松,体会哪块肌肉在动。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头肌使劲往回一缩再一放松,再配合着会阴一缩一放,脚尖还可以配合着一跷一点。经常这样做,一方面了加强会阴收缩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

太极拳的121(大纲)

導言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当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较大的贡献。 太极拳,缠法也。洪均生先生赞此,“一字千钧,为学练陈式拳之指路明灯。陈君(名鑫,字品三)大有功于太极拳”。此拳“理精法密”。理之精处,在于对立统一;法之密处,在于变化万端。它是最简单的运动,又是最复杂的运动。其理至简至易,我身无时无处不矛盾,对立而统一;其法至繁至密,不可穷尽,难于掌握。 太极拳是整体的运动。既是肢体运动,又是精神体操。古语称之“身作而心维”。着重精神的专注对于身体健康的协调作用。 太极拳的基本规律——缠法,即螺旋运动形式,分为顺逆两种,属于自转;路径的变化则是公转。自转与公转相结合,不可分割,任何动作都是。拳法的运动轨道是自转公转配合形成的立体螺旋形曲线。由内向外的动作,是拳法的根本。拳论有“宁教一丝进,不教一丝退”。 缠法的核心是缠丝劲,或称掤劲。掤劲是通过长久的旋转绞拉,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劲。着法是外在的形式,掤劲是内在的本质。劲力通过着法发出,劲与着不可分离。“圈是周身转”,“浑身俱是缠劲”(陈鑫),洪公总结为“太极练掤劲,劲要走螺旋”、“缠劲是陈式太极拳的精髓”,张光宗老师说“整个套路就是以形与劲的对立统一原则编织起来的螺旋运动体系”。 太极拳——“修身正卫性命与击术”。首先是运动的技术,进而是运动的艺术。合于力学,合于生理学。技有成法,艺无止境。太极拳作为修身保命之学,是着重于对自身下功夫。健身是本原目的,击技的作用是另一方面。先学有形规矩,继练形与质俱,上下相随,周身若一,保健与击技的功效才能显现。要关注运动量的调控。一不要畏难不进,二不要急于求成,运动过量造成伤害。卫护生命,是长久身体力行的结果。

祝大彤论太极拳的松功

论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什么是太极门松功呢?松功是太极拳练家终生追求,一世修炼最高境界的功法。简洁的说,松功是内外双修,内求心神意念放松,神经安舒,头脑清静;先求心意松,而后肢体松,从脚到顶,脚、踝、膝、胯、腰、肩、肘、腕、手等九大关节松开,且节节贯串,举动轻柔,顶上虚灵,周身全体不着力,形于手指,肢体肌肤干净。 太极拳的体能要求九大关节放松,还要求溜臀、裹裆、收腹、舒展前胸、圆背,而关键是吸收胸窝,收吸小腹两侧的腹股沟。拳论明示:“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太极拳盘拳练功举动必须轻灵,这是太极拳之特性。要按照太极拳的拳理拳法、阴阳学说规范动作,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否则将一事无成,一生盲练。 笔者有幸见到过京城已故三位太极拳名家:寿星——太极拳大师吴图南;松柔艺术大师杨禹廷;杨式太极拳在京掌门汪永泉大师。他们的人生道路不同,文化素养各异,但他们的松柔功法艺术相似,令人叹为观止。 素有松柔艺术大师美誉的杨禹廷大师,其松功达到自然空无之境界。他坐在那里跟别的老人没什么两样,你只要想到他是太极拳大师,精神与老人家结合上,即刻你的精神世界便会起变化,你会发现坐着的不是一位老人,而似衣服架上挂着一件空空的衣服,你想过去摸摸这件“衣服”,突然会脚下出了轴,站立不稳,飘浮起来。他老人家用老式八仙桌(比当代桌要高一些),将左手放在桌面,手背朝上,让我按。轻轻摸上手背,感觉胸口一紧,直上直下蹿起一米多高。当我还没有明白过来时候,老拳师笑笑说:“咱这是玩艺儿。”在拳场,老拳师作“收势”,左右伸展两臂,一边三四个人拉拽,前边推胸,后边推腰,前后左右有十人之众,都未感觉老拳师有什么动作,顿觉头脑一片空白,脚下飘浮,一一摔跌出去。 早在七十年代,在杨禹廷大师家中,我就急于想求到松柔功夫。可老拳师明示,要我扎扎实实循规蹈矩练拳。大师语重心长地说:“咱这太极拳就是两个势子——一阴一阳,一通百通。”事隔三十年,偶然在一篇文章中见到太极名家杨振基先生说:“推手不能长功夫,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的,不是推手推出来的。”一位是吴式太极拳宗师,一位是杨式太极拳名家。“一长一少同一祖宗,练法不同,而谈经论道体验相同,道出太极拳训练之真谛。 太极拳博大精深,难求不好练。台湾一位太极名拳家认为,不能专心技艺之苦练,其成功率仅为百分之一二,其余皆成就渺茫。笔者认为,凡盲练者,对太极拳不具深刻的认识,对拳之意义理解肤浅,有甚者,打了几天拳或根本不练拳而热衷于推手,推来推去,只是摇头摆尾,闪腰挪胯,有了一些灵活的小窍门,拙法加本力而已。走上一条与太极拳拳理相悖的弯曲小径。 杨禹廷大师,一生与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每天盘拳不辍。在他96岁仙逝的那天上午还在练拳。老拳师终生研修太极拳,一代宗师,堪称楷模。有没有练拳练出松柔功夫的?有!杨禹廷大师晚年期间用短短几年时间培养出几位松功较好的学生。他的长孙,青年太极拳家杨鑫荣,就是松功、技击比较全面的佼佼者。他刻苦用功,夏天练拳,手指往下滴汗,汗水湿满拳场;冬季不论大雪封路,寒风刺骨,每晚都在京皇城下,单鞋光手盘拳,浑身发热,手冒热气。 杨鑫荣对太极拳道深入研习,悟性好,周身松空,穿着上衣,袖筒里空空的不像有胳膊,倘若站在他身面前,腿软打晃,进也进不来,跑又跑不了。杨鑫荣在爷爷的点拨下,潜心研修,不负众望,掌握太极松柔和技击功夫比较全面。他带领30多名学生,训练从实战出发,从不假作让手,客气出招,技击场上实打实,动真格的,不管你是谁,拿着什么器械从四面八方袭来,都讨不到便宜。青年太极拳家把握了“以静制动,后发先至,阴阳相济”,“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动急则急应,动缓则随缓”等拳之真谛。那么,怎样练松功呢? 1、拳里出松功 既然太极功夫是拳里出来的,所以每一位练家应当重视拳架修炼,按太极拳理、阴阳学说规范,不得贪多求快,绝不允抡着两只胳膊臂瞎练。首先作好无极式,脚、踝、膝、胯、腰、肩、

太极拳10个基本技法

太极拳10个基本技法 出处:责任编辑:百惠网最后更新时间:2011-9-23 16:03:29 导读:太极拳是内家拳,它既讲究内功修炼,也重视技法运用。练太极内功就要先练出内劲。太极拳的技法上讲究“以静制动”,这个“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静止,而是以静蓄劲,以静导气,使气沉丹田,以利于提起内劲。 关键词:太极拳基本技法 太极拳是内家拳,它既讲究内功修炼,也重视技法运用。练太极内功就要先练出内劲。太极拳的技法上讲究“以静制动”,这个“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静止,而是以静蓄劲,以静导气,使气沉丹田,以利于提起内劲。 (一)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练拳时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同时又必须保持头顶的平正。要使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颈项竖直、下颏里收。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扎实。

(二)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脐下。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用腹式呼吸来加深气息的深长,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强制的方法。要求整套动作都要与一呼一吸结合得非常密切,应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进退、虚实等变化,自然地去配合。一般地说,呼吸总是与胸廓的张缩,肩胛的活动自然结合着。在一个动作里,往往就伴随着一呼一吸,而不是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是一呼。这种与动作自然配合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三)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涵虚,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这样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能使肺脏、横膈活动加强。 拔背与含胸是互相联系的,要含胸就势必拔背。拔背是在胸略向内涵虚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两肩中间颈下第三脊骨鼓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地往后拉。这样背部肌肉就会有一定的张、弹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含胸拔背,胸背肌肉须松沉,不能故意做作。 (四)松腰敛臀:太极拳要求含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 敛臀则是在含胸拔背和松腰的基础上使臀部稍作内收。敛臀时,可尽量放松臀、腰部肌肉,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轻轻向前、向里收敛,象用臀把小腹托起来似的。 (五)圆裆松胯:裆即会阴部位。头顶百会穴的“虚灵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气贯上下的锻炼方法。 裆要圆,又要实。胯撑开,两膝微向里扣,裆自圆。会阴处虚上提,裆自会实,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敛,自然产生裆劲。 太极拳讲究“迈步如猫行”,要求步法轻灵稳健,两腿弯屈轮换支持身体进行活动。因此髋部关节须放松,膝关节须灵活,才能保证上体旋转自如,踢腿、换步灵便。 (六)沉肩坠肘:太极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坠肘,两臂由于肩、肘的下坠会有一种沉重的内劲感觉,这就是上肢内在的遒劲。两肩除沉之外,还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这能使胸部完全涵虚,使脊背团成圆形。两肘下坠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劲。这样的沉肩坠肘,才能使劲力贯串到上肢手臂。 (七)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关节向手背、虎口的一侧自然屈起,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许多掌法都是与全身动作连成一气的,因之舒指坐腕,实际是将周身劲力通过“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气。 (八)尾闾中正:尾闾中正是关系身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因之太极拳运动时极重视尾闾中正,不论是直的或是斜的动作姿势,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直线,处于中正状态,更重要的是尾闾中正还影响着能够统一地做到这八点,就可以使躯干、上肢、下肢的内在劲力达到完整如一的地

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云南民族大学《太极拳》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理、机能水平的提高。 (二)初步掌握武术运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三)了解武术的简单规则、术语,懂得武术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的有利影响,提高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四)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教材的选用 (一)主要依据 1.《大学体育教程》云南省本科院校统编体育教材主编:赵静冬2012.8 (二)基本教材的选用原则 1.简单实用 2.适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基本教材 1.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战术 1.1.基本技术 1.1.1基本手型、步型 1.1.1.1.手型:拳、掌、勾 1.1.1.2.步型:弓、马、仆、歇、虚 1.1.2.手法:单云手、双云手 1.1.3.步法:进步、退步、左右移步 1.2.武术健身推手运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1.3.二十四式太极拳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战术。 2.基础知识 2.1.简介太极拳的历史 2.2.介绍太极拳流派、风格特点 2.3.讲解太极拳的技法特点。 2.4.讲解太极拳基本动作和方法、规则、术语等。 (四)选用教材 1.太极拳基本动作技术。 3.二十四式太极拳。 三、专项活动能力 (一)力量素质 (二)速度与速度耐力 (三)灵敏素质 四、考试

(一)内容: 1.二十四式太极拳60分 2.素质:十二分钟跑20分 3.考勤:20分 (二)方法: 1.根据套路要求,单人或多人独立完成整套套路。 2.根据学生对整个套路完成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动作规格、方法、劲力、节奏、意识的掌握程度,依据武术规则进行严肃、认真、公正、正确地评定。 3.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三)评分标准: 1.二十四式太极拳评分标准: 2.健身推手评分标准: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纲要-

陈氏心意混元太极拳修炼纲要: 一个核心 太极的核心即混元,包括在混元气、混元体、混元圈、混元一粒。混元是太极之本体,太极是混合圆成之物,混元是太极之本象,太极是混合圆形运动。 两个坚持 持拳功合一的真传练法,坚持体用兼备的武术本义。 三项原则 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 四条总诀 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 六条法则 静中修,松中练,环中求,缓中运,和中行,养中长。 八步练法 第一步养气混元生太极 第二步意气混元行太极 第三步活桩混元沉太极 第四步缠丝混元旋太极 第五步整体混元合太极 第六步弹性混元运太极 第七步虚灵混元返太极 第八步一粒混元养太极 十六条修炼秘诀 1、练拳似休息; 2、练拳似站桩; 3、练拳似天地人合一; 4、练拳似画图; 5、练拳似行气; 6、练拳似换气; 7、练拳似吐纳; 8、练拳似游泳; 9、练拳似修炼; 10、练拳似通经活络; 11、练拳似平衡阴阳; 12、练拳似放松; 13、练拳似性命双修; 14、练拳似精气神转化; 15、练拳似自我按摩; 16、修炼秘诀中的要窍。 混元太极拳入门须知: 学习太极拳,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不可自专自用,固执不通。若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圆转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则神意涣散。要方之,身外形顺,无形中自增力感;心内中和,无形中自增灵感。练至功行圆满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如山,化神成虚灵则身轻如羽,得其妙道,若有若无,若实若

虚,勿忘勿助,不思可得,无形而生成神奇,力活气顺,虚心实腹,久练自达化境。 二、不可心躁气浮,急于求成。心不静则神不宁,心肾不交则神气不通。心要静,心静神自宁,神宁心自安,心安气自行,神气相通,万象归根。静练出真功,功夫长进快。静养灵根气化神,处处静,时时静,行立坐卧不离静,静中求动生太极,不静不动之奇。 三、不可不知养,太极不太和,欲速则不达。练拳不如养,易伤不易长。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以养为本,以慢为宜,慢练为养,养气、养神、养性、养身;快练为伤,伤气、伤神、伤心、伤身。须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太极太和,自然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之境。 四、不可心存打人念。否则,心动神去无所依,神杳气散无所归,好勇斗狠失心和。妄念一起,横气自生,肝气不平,阴阳不和,火水不济,久之五劳七伤与身俱存,稍有病痛则齐发而至,是为大害。练拳时,应壹习凝神,主于敬,养其诚,洗心涤虑,平心静气,一念无所思,一物无所著,而养浩然天气,久久功至,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五、不可努力用力,努则力刚易折,气易阻隔于胸,被排挤,久之必得胸弊肺炸之病。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筋骨不能舒畅,全身拘谨,四肢不活。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总要力活形顺,圆满无亏,积柔成刚,一片神行。 六、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全身僵直,否则气逆行而上,不能归于丹田,双足似萍草无根,且心肾不交,神气不合。阴阳不和则万法不至。周身放松,脊柱竖直,松腰敛臀,松胯圆档,虚心实腹,则中气贯通,太和之气才能浩行。 混元太极拳简介 混元太极拳(全称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集近代陈式太极拳名家陈公发科老先生和心意六合拳传人胡公耀贞老先生之毕生武学精粹,由当代著名武术家、陈式太极拳名家、二位老先生的得宜弟子冯志强先生创立于世的优秀拳种。他融合了心意六合内功与太极新缠丝内功之精髓,并直接表达了太极拳的内涵真义,即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田混元气为根本,依太极阴阳之理,经太极十三势的体用修练,达到一粒混元气的上乘功夫。 混元太极拳是将太极拳、心意拳熔为一体,太极拳旨在周身缠丝,内缠外统,周身一家,运行丹田一粒混元气,修练后天以补先天。心意拳旨在周身六合,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通心意,通三节、达四梢、走四象、运五行并相合一气,修练先天以壮后天。 混元太极拳以混元内功为本,以器械套路及单式操练为体;以推手、散手为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肉。在练法上崇尚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练力易料,练气易滞,练意则通。贵在精神。本门拳功着重养气、采气、行气、运气,旨在生元、培元、壮元、混元。在内气壮大的基础上,积蓄真元之力,以意行气,按窍运气,采用自然呼吸。拳法上不要求纵跳发力,震脚乱抖,避免外伤筋骨肉,内伤精气神,从而使练功者静心、放心、专心地进行修练。 混元太极拳在练功思想和修炼内容方面形成了“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风格特点。在修炼方法上形成了“拳法、功法、用法三法合一”的风格特点。在练法要诀方面形成了“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风格特点。 混元太极拳主要由功法、拳法、器械、推手、散手五大部分组成。其【请不要乱说话,词语被禁止】法为基础,拳法为核心,器械为辅助,推手为手段,养生与技击为目的。 一、功法 功法是混元太极拳体系的基础。功法的研究和习练是内气、内劲、内功的培养和提高。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拿住丹田内功,是练成混元一粒气的核心。混元太极内甸吸收了道家的优秀练功方法,性命双修,心肾双求。打拳贵在精气神,精神贯足,内气充足,内劲浑厚,拳术的威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太极的功夫境界,这就要靠内功基础。练内功必要明窍,不明窍则枉劳神,功效不大。混元太极内功给出了锻炼精气神的关节窍要及其所属穴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