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学领域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在医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是评价医务人员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

全面理解和把握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既有利于深入学习医德理论,也有利于有效推进医德实践。

第一节医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和意义

医德基本原则作为调整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作为统帅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衡量医务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的医德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

1.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任务。

人自从母体降生于世起,就面临着与疾病和死亡的斗争,人要想拥有健康和长寿,必须借助于医学,医学担负着服务人类健康的重任。而医学的这种神圣职责,要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实现。社会愈发展,医学愈发展,医务人员的医德责任愈重大。社会主义医德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医德基本原则首先明确界定的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通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即当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况时,应充分利用各种防病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以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当人的身心受到疾病的侵害时,应一心赴救,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诊治手段救死扶伤,以帮助其减少痛苦,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医务人员要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根本任务,既应具有精湛的医术,又应具备良好的医德,那种见死不救、见伤不扶、见病不治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医德基本原则的。

2.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要求。

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我国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主张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求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同情病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坚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医务人员最人道的行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阶段,它以其固有的广泛性特征,能够适应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水准要求,又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因此,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努力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原则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区别于其它任何形式的医德的根本标志。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医疗卫生工作主要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人民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就为医务人员实现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创造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高尚医德境界的表现,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的健康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与技能,

认真加强医德修养,非常负责地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意义

1.医德基本原则最集中地揭示了医德的本质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道德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由于社会形态不同,不同形态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同,与其相适应的医学道德以及医德的基本原则也不同。在以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尽管也曾出现过一些“普同一等”、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医生,他们也确实树立了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医德价值观,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其崇尚的医德原则还难以达到高层次的境界。而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反映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现实,反映了社会主义医务人员人生和价值追求的现实,这就最集中地揭示了医德的本质特征,并为医务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医德基本原则为医务人员的医德活动规定了总方向。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既明确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医德的根本任务,又指出了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医德的基本要求,还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医德的根本宗旨。显而易见,根本任务的明确,基本要求的提出,根本宗旨的规定,便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医务人员提出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如果医务人员能够使自己的医学活动和医德实践沿着这一总方向前进,便可达到为病人和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不断提高自身医德修养水平的目的。

3.医德基本原则是所有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总纲。

在医德基本理论体系中,医德基本原则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医德规范是以医德基本原则为指导,制定出来的具体的行为准则,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医德范畴是医德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医疗过程中人的某些本质关系的反映,既受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又是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必要补充。显然,医德基本原则是指导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总纲。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作用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批判地继承传统医德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和医疗关系的根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宗旨、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医学科学发展对医德提出的要求。作为贯穿于医德整个发展过程和各个方面,统帅所有规范和范畴,构成医德体系核心的医德基本原则,具有医德境界崇高性、医德关系协调性和医德思想继承性的特征。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理论基础

1.医德基本原则植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道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现象,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反映这一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并为这一社会或阶级实现其要求服务。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人民的整体健康利益引申出来的,它要求医务人员紧紧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这个最积极活跃的生产力因素,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医德基本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医德思想,科学地发扬医学人道主义的精华,正确地扬弃或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或从宗教的善恶报应出发、或从医术神授和医德天命出发的唯心主义医德观念而提出来的。这一基本原则不仅坚持把医德现象和医德关系放到医学实践中去考

察,承认医德是医学实践的产物,而且坚持把它作为调整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出发点和指导准则,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医德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贯彻,无疑会大大推动医德建设的不断发展。

3.医德基本原则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医德理论的具体化,它坚持集体主义为核心,从总体上为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指明方向。也就是说,既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一切,要求医务人员为病人和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全心全意的,反对以职业作为谋私的手段,反对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思想,反对只顾个人得失怕担风险的行为,又强调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个人利益,把实现集体利益与实现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为病人和人民的健康作贡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医务人员个人的正当利益和个人价值。

(二)医德基本原则的社会作用

1.医德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医德基本原则既表明了医德理论的基本观念,又反映了医德实践的根本宗旨;既贯穿于医德关系的各个方面,又渗透在医德行为的全部过程,即它概括和表达了医德体系中最普遍、最主要、最集中的内容要求,是医德体系中所有医德规范和范畴的核心和统帅。因此,只有抓住基本原则,才能明确“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既是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和职业特征,也是其职业手段;才能明确“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医德继承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反映,也是对医务人员基本的医德要求;才能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既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医务人员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2.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医德评价是医德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医务人员行为的监视器。正确地进行医德评价,是使医德原则、医德规范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医德信念、医德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杠杆,对于促进医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医德评价的标准是善与恶,什么是医德的善?什么是医德的恶?如何衡量和评价医德的善与恶?进行医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是有利、自主、公正和互助,而最高标准则是看符合不符合医德基本原则的要求。因此,坚持以医德基本原则作为医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有利于病人的诊治和康复,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长寿,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利于医学发展和医德进步。

3.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根本内容。

医德教育是医务人员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的基本途径。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在医德方面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境界。正因为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是对医德准则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医务人员、病人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为形成正确的医德观念,选择正确的医德行为,进行正确的医德评价,追求高尚的医德境界指明了方向,所以它应该成为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的根本内容。

第二节医德的基本规范

一、医德基本规范的含义与特征

医德规范是医德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医德规范。社会主义医德规范有其特有的内容和要求。认真研究和落实医德规范,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医德基本规范的含义

规范,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在社会生活不同领域中有各自特定的规范。道德规范,是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反映和概括。医德规范是以医德基本原则为指导,制定出来的更为具体的行为准则,是社会、人民群众和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评价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有了医德规范,才能将医德基本原则转化为医务人员的实际行动。

在医学伦理学领域,医德规范可分为医德基本规范和医德具体规范。医德基本规范反映了医学活动中医德关系和医德行为的共同本质与特点,是所有医务人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医德具体规范,是不同医学活动中的医德关系和医德行为的反映与概括,是从事不同医务工作的人员各自应遵守的特殊准则。

医德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医德基本规范以具体规范为基础,是一系列具体规范的抽象和概括,在一定意义上为具体规范指导方向;医德具体规范是医德基本规范的具体化,是其具体表现和补充,在总体上受基本规范的规定和制约。无论是医德的基本规范还是具体规范,都从特定方面反映和体现医德的基本原则,是医务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用以调整与病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相互关系,评价医德行为的具体标准。

(二)医德基本规范的特征

1.协调性与进取性相统一。

协调性的医德规范,是通过一定的医德要求调整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完成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任务,维护和促进病人的健康,如文明行医,礼貌待患,热情服务,慎言守密等;进取性的医德规范,是通过一定的医德要求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向上,勇于进取,为发展医学事业作贡献,如极端负责,敢担风险,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等。社会主义医德基本规范应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二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

2.抽象性与操作性相统一。

医德规范的抽象性,是指它作为医务人员做人的标准和处理医德关系的行为准则,有简明、集中和概括的特点,便于医务人员在整体上把握和自觉遵循。但它又有可操作性,使医务人员在实践中能够做得到,即我们经常讲的,既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又印在脑子里,落实到行动上。

3.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医德规范特别是基本规范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相对稳定才便于落实,如果变来变去,往往使人无所适从。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随着医务人员医德素质的提高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医德规范内容体系,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医德规范在医德建设中的作用。

二、医德基本规范的内容与作用

医德基本规范作为所有医务人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其内容非常丰富。但由于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文化背景、医学发展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等的差异,其具体表述形式也有所区别。不过它在整个医德建设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医德基本规范的内容

医德基本规范一般采用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医学会以及世界医学会专门制定的一系列医德誓词、宣言、守则、法规等,都含有大量医德基本规范的内容。1988年,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规范》)共七条,概括起来,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医务人员进行医学活动的基本规范。

1.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规范

忠于职守,极端负责。《规范》在第一条中要求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这是因为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其服务对象是处于病痛折磨中的病人。要帮助他们解除痛苦、恢复健康、延长生命,应忠于职守,极端负责,时刻想着病人,一切为了病人,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尊重病人,一视同仁。《规范》第二条规定,要“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尊重病人,平等待患,一视同仁,是医务人员应遵守的基本医德规范。那些以恩赐者自居,随意训斥指责病人,以医疗技术作为交易资本,视病人地位高低和送礼多少而决定自己服务行为的做法,是不符合医德基本规范要求的。

举止端庄,文明行医。《规范》第三条规定:“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文明行医是医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才能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才能给他们以安慰和鼓舞,帮助其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医务人员的文明行为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严守医密、病人至上。《规范》第五条突出强调:“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严守医密是医德基本规范的一种特殊要求。保守医密既是维护病人尊严和利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又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2.处理医医关系的基本规范

《规范》第六条规定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要求医务人员要“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医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加强团结和协作,共同完成医疗任务;医护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密切配合,使病人既得到优化治疗,也得到优化护理;医技之间应该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医管之间应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只有所有医务人员通力协作,尽职尽责,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3.处理医社关系的基本规范

《规范》第四条规定了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医德规范,要求他们“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医学以解除病人的痛苦、维护人民的健康为崇高目的,一定意义上说,医学是舍己为人的事业,医学中的人际关系和社际关系带有明显的利他性。因此,医务人员只有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也才能称得上合格的白衣天使。

4.落实医德基本规范的根本动力在医德自律

《规范》第七条规定了医务人员自我进取的医德规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自我进取的医德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要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进取的工作态度;要求医务人员努力钻研医疗技术,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要求医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切实提高医疗技术。落实这一基本规范既是医学科学发展、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医务人员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的需要。但是,落实规范的根本动力在医德自律,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医德修养的自觉性,医务人员才能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维护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二)医德基本规范的作用

医德基本规范作为在医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协调医务人员人际关系及医务人员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具体要求,作为培养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具体标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调整和约束作用。

在现代医学活动中,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变得既丰富又复杂。这诸多关系是否协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病人和社会的利益。要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必须制定一整套能够约束和调整医学行为的规范,只有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地约束,才能保证医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补充和影响作用。

医德基本规范可以从特定的角度补充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从特定的方面影响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一般说来,只有违法的医学行为,才能诉诸法律,而在法律管辖之外的更广大的领域,即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出现了某些不道德行为时,就应依靠社会的道德舆论和人们的道德观念来调节,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从这一意义讲,医德基本规范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有补充作用。而医务界的良好作风,又可以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3.完善和促进作用。

落实医德基本规范,是加强和完善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制定医德基本规范,学习医德基本规范,落实医德基本规范,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医学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

第三节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

一、人道主义与医学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二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医学人道主义属于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范畴。

(一)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从伦理思想史上看,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由资产阶级提出的。

从14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作为一种衡量人的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提出来的。它利用各种形式赞美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现实幸福生活,把人对人的友爱、尊重及人的自由和幸福看作人生最高的理想和目的。

18世纪以后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使这种价值观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他们不但给这种价值观以丰富的内容,而且从世界观和历史观上作了论证。在他们看来,“人道”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尺度,也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这种从人的本性出发的人道主义,已经从伦理观扩展到政治理论和法权理论中去,从价值观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尽管一些人道主义思想家多半是在价值尺度上使用人道主义这一概念,即从尊重人、关心人、要把人当人看的伦理原则上来理解人道主义,但人道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的一种政治要求,成为许多政治家、理论家观察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成为一种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一方面作为一种理论基础,指导着整个人道主义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又从笼统的、抽象的、没有分化的人出发,来说明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规律,把人的自然属性、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视为历史进步的动力和真理的审判者。这种理论排除了生产方式、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等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既不能正确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能科学说明什么是人性、人的本质和作为社会的人的真正价值。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的积极、进步因素,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它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在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得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之后,一方面深刻地剖析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在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限度内,以新的哲学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了一些合理的人道要求,肯定了实现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自由、平等、幸福、相爱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人道主义赋予了新的内涵。

1845年底,恩格斯指出:“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所有无产者的修养和举动实质上都是人道主义的。”1871年,马克思在论述巴黎公社时指出:“公社并不取消阶级斗争,……但是,公社提供合理的环境,使阶级斗争能够以最合理、最人道的方式经历它的几个不同阶段。”这里所讲的“人道”和“人道主义”,都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从伦理观和价值观方面赋予人道和人道主义以新的含义的,也就是在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意义上使用人道主义的概念。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以后,革命的人道主义又得到了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真正形成。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条件,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其主要内容是尊重人、关心人。它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并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指导和服务方向。

(三)医学人道主义

医学人道主义作为医学职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几千年来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传统医德的精华,它以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关心有病之人、同情有病之人为基本内涵和特征。医学人道主义自古有之,其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人生存的基础条件决定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存,即生的权利。而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满足其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但又必须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因此,生命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宝贵的。

二是由于医学的研究对象和服务目的决定的,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医学服务目的是救人性命保人健康。“医者,生人之术也”。古今中外的医学家,历来都把行医看作是救人性命的职业。

以上两点,决定了无论谁只要他选择了医疗卫生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应该承担起治病救人、维护人民健康的义务和责任。尽管在医学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社会条件和医学水平的不同,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作为一种进步的伦理道德观念,一直是医德的重要内容和精华所在,并成为医学伦理的永恒主题,在人类生存需要的医学活动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

医学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卫生经济关系的直接反映。它在医疗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发展,逐步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并日益显示出自己的重要社会作用。

(一)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

在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它主要表现出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观念、近代医学人道主义和现代医学人道主义。

古代朴素的医学人道观念,大致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种观念是由当时的卫生经济关系和医学活动中的医患关系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当时医学发展水平较低,医学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仅局限于医生和个体病人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医生比较注重维护病人的生命和利益,但基本不涉及其他因素。医生所推崇的这种观念是建立在生命神坛论、个体义务论和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因果报应论基础之上的,具有朴素的医德情感,其主要内容是对病人的关心、同情、仁慈、救人活命。如希波克拉底的“为病家谋利益”,孙思邈的“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这种医学人道观念的体现。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它还只能作为一种倡导的理念,为那些具有良好医德修养的医生所实践,不可能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医德信条。原因在于,它尚属出于职业特点而对病人的朴素情感的流露,而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但应承认,朴素的医学人道观念在古代医学实践的土壤中生长,并在不断发展中赢得了人们对医学的信赖,以及对它的崇奉,并促进了人类健康,其社会作用是明显的。

近代医学人道主义,是在继承和发扬古代朴素医学人道观念基础上,把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纳入医学道德体系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医德思想。近代医学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生命神坛论、个体义务论和抽象人性论。它开始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使医学面向自然,面向人本身,更具有人情味。近代医学人道主义重视科学实验和临床经验,面向病人,以人为出发点,把为病人治病,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到自己职业活动的首位。应该承认,近代医学人道主义已初步具备了科学的性质,以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规范着医生的医疗行为,并激励其为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工作。但是,近代医学人道主义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它在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从而难以找到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也无法解决医学领域中种种不人道的问题。

现代医学人道主义是医学人道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众所周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广大有正义感的医务人员和国际卫生组织,在目睹了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分子残害人命的罪行,特别是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为了获取人体、疾病的资料,把医学变成杀人手段的罪恶行径之后,对医学人道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此,国际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的卫生组织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人道主义的宣言、法规和章程,以进一步弘

扬医学人道主义。如世界医学会1949年采纳的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第一次以国际文献的形式,确定了医学人道主义伦理原则在医务人员职业活动中的指导地位,明确规定:“在我的职责和我的病人之间,不允许把对宗教、国籍、种族、政党和社会党派的考虑搀杂进去。”“即使受到威胁,也决不利用我的医学知识违背人道法规。”1975年10月,世界医学会通过的《东京宣言》序言中宣称:“实行人道主义而行医”,并在对待犯人方面做了具体的人道主义的规定。1977年通过的《夏威夷宣言》指出,要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我国作为日内瓦公约缔约国,接受和支持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道主义的宗旨。由此可见,现代医学人道主义主张把医学看作是全人类的事业,它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谴责和反对不人道的行为,而且对医务人员的具体行为提出了人道主义的要求和规定。现代医学人道主义不仅理论基础更加完备和科学,而且其影响具有更加广泛的国际性,成为全世界医学道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各国医务人员所崇奉和信守,对医学实践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强调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为医学人道主义赋予了时代特色和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继承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既继承了以往医学人道主义关心、爱护、同情、尊重病人的积极因素,又发展了以往医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奉行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它不是一般地停留在对病人怜悯和同情上,而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把医疗卫生事业同实现社会理想联系起来,又注重人类的健康、生命和幸福;它尊重病人,平等待患,倡导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平等合作关系。而我国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医德基本原则的提出,就是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结晶。

二是普遍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医学人道主义是全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为世界各国医务人员和人民所接受。在人们的心目中,好医生首先是个好人,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古今中外的医学著作,世界性的或各国的医学伦理公约,都强调医务人员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病人和从事工作。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现实的需要,各种医学伦理道德的宣言、法规和章程更加强调把为病人治病、维护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国不仅接受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道主义的原则,而且多次通过章程、规范表达我们实行人道主义的决心,并在医德基本原则中强调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我国医德基本原则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要求医务人员始终把维护人的生存权利,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为人类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视为神圣的义务和责任,这是以往任何形式的医学人道主义所无法相比的。

三是科学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产生、发展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能够正确回答各种现实医德问题。它本身的这种科学性对医学和医德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无论是分析传统医学伦理学的义务论和美德论,还是解释现代医学伦理学的价值论和公益论,或者是应对生命伦理学面临的若干问题,它都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植根于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这片沃土上的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必将在积极进取中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在医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

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有利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境界,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有利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在现实医学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仍然存在着医务人员对患者缺乏同情、关心和尊重的现象,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具有医学技术和知识的特殊性,患者有求于自己,便出事首先想到个人而不是病人,行医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这些现象的存在,会对密切医患关系、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产生消极影响。而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强调尊重病人的尊严和人格,尊重病人的平等就医权利,则有利于

消除这些不良现象,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密切医患关系。

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境界。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既有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扬善性的内涵,又有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奉献性的要求,它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境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般说来,医务人员要达到高层次的医德境界,应从具体的医德实践起步。而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可以使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和医德实践中,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自觉性,并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有效杜绝冷漠、开大处方、做大检查、索要和收受“红包”现象,重视医德修养,加强医德自律,一步步向理想医德境界迈进。

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道德的进步,医学道德的进步又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当前,令世人关注的医学目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疗危机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能否商业化问题,医疗高技术和低情感的冲突问题,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无限需求和有限供给的矛盾问题,遏制医疗费用上涨问题,以及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工受精、试管婴儿、代理母亲、DNA重组、器官移植、安乐死等问题,既困扰着医学科学,也困扰着医学伦理学。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指导。如果我们在医学活动中坚持用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就能较好地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从而推动医学科学不断向新的阶段发展。

护理人员医德规范

护理人员医德规范 一、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 二、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三、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待患者一视同仁。 四、文明行医,礼貌待人,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 五、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收取患者家属“红包”和礼物,不吃病家之请,不从事其它以医谋私行为。 六、团结协作,互学互尊,谦虚谨慎,正确处理同事间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干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类别--编号:HL-011 生效日期:2010 年5月 题目:护士素质要求 一、政治思想 (一)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要求进步。 (二)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护理事业、尊重患者,具有同情心及奉献精神。 (三)具有自尊、自爱、自强、自制的思想品质,为护理学科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二、业务技术 (一)努力学习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知识以及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二)随着护理专业范围的扩展,护士应具有预防医学、老年医学、公共卫生、营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 (三)具有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及教训。 三、工作作风 (一)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宗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二)护士在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处理问题沉着、冷静、敏捷。

期末复习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医学与伦理学 1.医学与伦理密不可分,取决于医学所固有的人文属性,尤其是伦理属性。 2.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综合,应该称为”人学“。 第二节道德与伦理学 1.“道”本意指道路,后来引申为反映客观规律性的道理、法则、规范等含义。 “德”本意通“得”,愿意为获得财富。“伦”本意为辈分、人伦。“理”本意为 玉石的纹理。“伦理”即人伦之理,也就是调整人际关系的条理、道理和准则。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道德与个体联系在一起,而伦理与国家社会联系在一起。两者的区分:道德,用于描述与个人实践相联系的客观现象,伦理用于描述与社会理性相联系的客观规律。另外,伦理的强制性高于道德,低于法律。 3.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4.道德: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作为评价方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害选择,并追求自身人格完善的活动现象、关系现象、意识现象的总和。 5.道德的构成要素:①道德活动②道德关系③道德意识 ⑴三者的关系: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是形成相应道德意识的客观基础,巩固、深化、提高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指导、制约道德活动及改变道德关系。 ⑵道德本质一般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 特殊本质:特殊规范性(非制度化);实践精神(靠主体自律) ⑶道德的主要特征:

①阶级性与全民性相统一 ②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③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统一 ④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 ⑤协调性与进取性相统一 ⑷道德的基本功能:①认识②教育③调节 6.伦理学:是指专门、完全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说体系,即研究道德现象并揭示其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或科学。 7.一般认为以亚里士多德根据雅典学院教学内容唯一亲手编写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问世标志着伦理学的产生。 8,伦理学的类型:①描述伦理学代表人物赫伯特·斯宾塞 ②元伦理学代表人物摩尔 ③规范伦理学代表人物孔子罗尔斯 ④美德伦理学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麦金泰尔 第三节医德与医学伦理学 1.医德:是医者以善恶为尺度认识和调节医方与患方之间、医际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及生态 间利益关系所有医德活动现象、医德关系现象、医德意识现象的总和。中外医德思想集大成者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与中国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 2.医德的特点:①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②具有突出的传承性 ③具有显著的普适性

2019年医德医风教育范文.doc

2019 年医德医风教育范文 篇一: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 《医德医风》培训 时间:20XX 年5月15日 地点:主任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主讲:张俊贤 培训内容:医德医风 一、以德为本,为病人提供诚信服务、全程服务、微笑服务医生在社会中担负维护人民健康、预防和诊治疾病的任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医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医疗活动中,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疗技术、医疗设备而且与医生的职业道德都直接相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纪念白求恩逝世70周年的活动中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人们极端热忱”。我们要以此作为职业信条,时刻铭记,努力践行。 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时刻想到来到我们面前的是病人,是弱者需要帮助,不管他们是穷、是富、是官、是民、是老、是小、是丑、是俊,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去救治病人,而不是个人利益。 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高于你个人及单位利益。 做人也好,做医生也好,都要有原则,有道德底线。有的医生品

性好,处处为病人着想,有的医生德性差,下手狠。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把利益看得太重。要为病人提供诚信服务,诚信服务就是我们医生职业道德的底线。每个医生都要养成文明行医、诚信服务,多为病人着想,多为病人着急的习惯。 病人从进我院大门到离开大门那一刻止,整个过程都要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也就是我要说的全程服务,尽可能满足病人的一切合理需求,无论什么环节,什么岗位,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临床也好,医技也好,手术也好,检查也好,治疗也好都一样,你的疏漏都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都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满,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纠纷、事故的发生。 医疗行业因不注意细节造成事故、纠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细节决定成败,医院好、大家好,大家好、医院更好,这就要求医院每个岗位都须努力做到不出差错,达到“零错误”的工作目标,要把事情做细、做实、做好,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完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管你是临床还是医 技都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病人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不断变化逐步提高。因此,我们也要改进,要提高,病人没有想到的,我们要想到,病人没有说出来的,我们先给予满足,只有这样病人才会感到舒心,实现了病人满意的最大值,也是对医院服务价值的最好认可,所以说满足病人的需求就是医院生存的最大理由。如果病人不满意,我们应先从自身服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行为规范

一、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行为规范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医师工作职责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三、护士工作职责 1.负责门诊医生处方各种针剂的注射、外伤处置工作、出诊以及各项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等工作。 2.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尽量减少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3.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常规,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配合门诊、急诊的抢救工作。 5.负责领取、保管各种注射药品及其所属物品,经常清点注射药物,对超过治疗期的药物,应予及时处理。 6.发现差错事故及注射反应,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事后要进行检查原因,吸取教训,杜绝事故发生。 四、诊所(卫生所)工作制度 1.医师要坚持挂牌上岗。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 2.认真规范地做好就诊记录,真实详细地记录门诊日志、处方及处置单。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实施细则

医务人员医德规实施细则 为认真落实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厅关于《医务人员医德规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医务人员医德规实施细则》。 第一章:医德规 一、根据医院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提出如下共同遵守的医德规: 1、医院工作人员应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热爱本职、安心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 3、对病人应语言文明,态度诚恳,举止稳重,仪表端庄,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不发生冷、硬、顶、推现象。 4、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工作之便谋私利,不接受病人的吃请、馈赠,不准勒索病人财物。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应团结协作,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互学互尊,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7、对业务技术应精益求精,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有实事的科学作

风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更新知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参加改革创新,运用新的医学模式,发展医学科学,提高业务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 二、各类人员医德规 ㈠医生医德规: 1、对病人诊断治疗认真及时准确,力争一次确诊,应收住院病人及时收容住院,观察病情细心周密,抢救病人勇于负责,争分夺秒。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原则。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及时报告上级医生或请求组织会诊。 2、认真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上级医师既要指导业务,传授技术,又要抓医德,带思想,带作风;同级医师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下级医师要尊重上级医师,虚心学习,服从指导。 3、对急诊病人认真执行首诊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需住院、转院病人,必须经过必要处置后再转,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死亡。 4、积极吸收引进新的医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发展医学科学。带头学习和运用新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坚持医疗原则,自觉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不开人情方、假诊断证明,不谎报数据,不剽窃他人的成果,不弄虚作假,不以医谋私,出现

医德医风考评的实施方案(精选3篇)

医德医风考评的实施方案(精选3篇) 医德医风考评的实施方案(精选3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大熊猫壹号书店为大家收集的医德医风考评的实施方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德医风考评的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重点 按照卫生院医德医风规范化建设要求,建立起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工作目标: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 工作内容: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 工作重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 二、考评对象 在我院执业的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窗口服务人员(以下统称医务人员)为此次医德考评的实施对象。 三、考评时限 从20xx年起我院实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考评每年进行一次,一年为一个考评周期。 四、考评方法 医德考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坚持定性考评与量化考核相结合,与医务人员的年度考核、定期考核等工作相结合。 考评工作分为2个步骤: 1、自我评价。医务人员根据医德考评的内容和标准,结合自己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 2、单位评价。由我院医德考评小组实施,根据自我评价的结果,将日常检查、问卷调查、患者反映、投诉举报、表扬奖励等记录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对每个医务人员进行评价,作出医德考评结论并填写综合评语。院医德考评小组以个人为单位,为每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考评结果要记入医务人员医德档案。 五、考评结果及应用 医德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优秀得分为95分及95分以上;良好得分为80-94分且无一项扣10分;一般得分为60-79分;较差得分为59分及59分以下。医德考评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占我院考评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五。考评结果要在院内进行公示,并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直接挂钩。对本单位的医务人员进行年度考核时,职业道德考评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医德考评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年度考核方有资格评选优秀;

医德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医德自我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原则的含义及其分类 (二)传统医德原则的基本内容 1.仁爱救人的医学人本原则 2.普同一等的医学人道原则 (三)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 (1)医德具有崇高性和层次性 (2)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主义一般医德原则的内容 (1)生命价值原则 (2)有利与无伤原则 (3)公正原则 (4)公益原则 (5)病人自主原则 释如下医德基本准则。 (1)以人为本,践行宗旨。是最基本的医德准则。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医疗活动中尊重人的价值,强调病人的中心地位,是医学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践行宗旨是指践行救死扶伤这一医学服务的最高宗旨,是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基本职责。以人为本、践行宗旨,是医学事业和人民健康利益的根本要求。在我国的医德传统中,人们一直强调“医本活人”、“济世救人”毛泽东则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视为医德的精髓。《医师宣言》也明确要求“把

病人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医德准则是这些医德思。想精髓的集大成者。 (2)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是医务人员在学风方面应该遵循的医 德准则。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公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学 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些 都要求医务人员终生学习,培养全面、高超的业务素质。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要求医务人员:“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诚实守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3)尊重患者,关爱生命。是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时应该遵守 的重要医德准则,这一准则首先要做到平等待患。平等待患是对病 人的权利、尊严的普遍尊重和关心,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社会地位 和人格尊严的平等。要做到平等待患,医务人员必须把病人摆在和 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严;任何时候、任何场合、 任何事情,对待病人,不论是男女老幼、美丑智愚、种族国别、地 位高低。 主要内容: (1)防病治病。防病治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 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 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 (2)救死扶伤。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 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 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 (4)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 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 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上述四个层次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传承和完善着我国“医乃仁术”、白求恩精神的医德思想精华。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1) 20xx年即将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除了顺利平稳完成本职技术工作以外,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准,以关怀服务为荣,主要从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三个方面入手,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们医疗行业的终极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们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这份承诺社会对卫生行业肃然起敬。虽然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以人为本,病人首先是作为人存在的,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像对待朋友一样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赢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时遵纪守法,廉洁行医,婉拒红包、礼物,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 医生和护士本来就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式整个医疗活动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全国各地的病人纷至沓来,五湖四海的继续教育人员络绎不绝,在临床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一切由临床出发,一切为了病人医生护士同心协力。在专业治疗方面尽可能多参加医生组查房交班深层次理解病情,同时对于新轮转的同事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熟悉环境规范流程,医生护士的关系和谐了,医患关系自然就稳固了。 优质的服务不仅仅是态度,更需要过硬专业素质作为坚强的后盾。过去的一年里我坚持本科课程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在临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学习外语,并利用医院图书室资源定时查阅中、外文专业杂志,学习数据库检索知识,从而了解到本专业新动态开阔了视野,专业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2) 一、今年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一年来做了能上能下下几点工作: 1、兼顾新厦、主楼,全院一盘棋,尤其在新厦抓操作规范,实现输液反应零突破;抓查对制度,全年查堵药品质量漏洞12例、一次性物品质量漏洞29例。 2、配合股份制绩效管理模式,抓护理质量和优秀服务,合理使用护工,保证患者基础护理到位率;强调病区环境管理,彻底杜绝了针灸科环境脏、乱、差,尿垫至处晾晒的问题。 3、从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强化新厦年轻护士长的培训,使她们尽快成熟,成为管理骨干。今年通过考核评议,5名副护士长转正、3名被提升为病区副护士长。 4、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今年主持策划了5.12护士节大型庆典活动,得到市级领导及护理界专家同行的赞誉;积极开拓杏苑报、每日新报、天津日报、天津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的宣传空间,通过健康教育、事迹报告会、作品展示会等形式表现护士的辛勤工作和爱心奉献。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细则及实施办法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细则及实 施办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上思康达医院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细则及实施办法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防城港市卫生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细则。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全院从事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医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我院坚持进行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期坚持不懈,实行医院新成员上岗前教育制度,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根据医院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分类制定行为规范如下: 一、领导干部行为规范 1、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

2、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率先垂范。 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奉公守法,忠于职守,严格管理,作风严谨。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5、发扬民主,团结协作,谦虚谨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6、严守秘密,遵守组织纪律,坚持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办事。 7、努力学习,奋进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医生行为规范 1、医学赤诚,尽职尽责。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竭诚相待,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痛苦。 2、平等待人,一视同仁。尊重病人人格、权利,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不论病人职位高低,都一视同仁。 3、刻苦钻研,医学精湛。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严格遵守制度和操作常规,确保安全医疗。 4、作风正派,廉洁行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收病人及家属的钱物和吃请。 5、尊重同行,团结协作。医务人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做到谦虚谨慎,诚实正直。 6、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漏病人隐私和秘密,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接待解释、健康教育工作。 三、护士行为规范 1、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痛苦。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不论病人职位高低,都一视同仁。 3、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仪表端庄,举止稳重,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努力创建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制定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医德规范”)。 第二条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第三条医德规范如下。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五)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六)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 (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第四条为使本规范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进行一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 第五条各医疗单位都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单位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第六条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期坚持不懈。要实行医院新成员的上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经上岗前培训不得上岗。 第七条各医疗单位都应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定期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考核档案。 第八条医德考核与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特别要注重社会评价,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九条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第十条实行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医德现范、医德高尚的个人,应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认真遵守医德规范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反医德规范,经教育不改者,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学领域中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和社会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它统帅着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是衡量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在医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具体行为准则,是评价医务人员行为是否道德的具体标准。 全面理解和把握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既有利于深入学习医德理论,也有利于有效推进医德实践。 第一节医德的基本原则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和意义 医德基本原则作为调整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医社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作为统帅医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医德发展过程的始终、衡量医务人员个人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的医德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一)医德基本原则的内涵 1.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任务。 人自从母体降生于世起,就面临着与疾病和死亡的斗争,人要想拥有健康和长寿,必须借助于医学,医学担负着服务人类健康的重任。而医学的这种神圣职责,要通过医务人员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实现。社会愈发展,医学愈发展,医务人员的医德责任愈重大。社会主义医德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医德基本原则首先明确界定的医务人员的根本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通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来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即当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况时,应充分利用各种防病的有效手段,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以维护和促进其健康;当人的身心受到疾病的侵害时,应一心赴救,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诊治手段救死扶伤,以帮助其减少痛苦,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医务人员要担负起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根本任务,既应具有精湛的医术,又应具备良好的医德,那种见死不救、见伤不扶、见病不治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医德基本原则的。 2.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要求。 医学人道主义是传统医德的精华。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既是我国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主张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求医务人员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同情病人,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坚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医务人员最人道的行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阶段,它以其固有的广泛性特征,能够适应医务人员的道德修养水准要求,又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因此,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弘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努力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3.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的根本宗旨。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个原则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区别于其它任何形式的医德的根本标志。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医疗卫生工作主要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人民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就为医务人员实现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创造了优越的社会条件。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是高尚医德境界的表现,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的健康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与技能,

吉林市儿童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实施细则

吉林市儿童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实施细则 第一章:医德规范 一、根据医院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提出如下共同遵守的医德规范: 1、医院工作人员应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热爱本职、安心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对病人应语言文明,态度诚恳,举止稳重,仪表端庄,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不发生冷、硬、顶、推现象。 4、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工作之便谋私利,不接受病人的吃请、馈赠,不准勒索病人财物。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应团结协作,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互学互尊,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7、对业务技术应精益求精,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新知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参加改革创新,运用新的医

学模式,发展医学科学,提高业务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 二、各类人员医德规范 (一)医生医德规范: 1、对病人诊断治疗认真及时准确,力争一次确诊,应收住院病人及时收容住院,观察病情细心周密,抢救病人勇于负责,争分夺秒。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的原则。一时难以确诊的,要及时报告上级医生或请求组织会诊。 2、认真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上级医师既要指导业务,传授技术,又要抓医德,带思想,带作风;同级医师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下级医师要尊重上级医师,虚心学习,服从指导。 3、对急诊病人认真执行首诊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需住院、转院病人,必须经过必要处置后再转,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造成死亡。 4、积极吸收引进新的医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发展医学科学。带头学习和运用新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5、坚持医疗原则,自觉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不开人情方、假诊断证明,不谎报数据,不剽窃他人的成果,不弄虚作假,不以医谋私,出现差错事故及时向上级汇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二)护理人员医德规范要求: 1、热爱护理专业,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发扬细心准确,

医德规范

第二章医德规范 第五条医院医德规范: (一)医德医风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健全;医德医风建设措施具体并认真落实;收集、处理服务意见及反馈处理意见的渠道健全;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90%。 (二)医院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建立医务人员与窗口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将医务人员与窗口服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教育列为员工教育规划。 (三)严格执行卫生部“八不准”、省卫生厅“五不准”等廉洁行医的规定。有健全的约束机制和监控制度。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廉洁行医教育。 (四)严格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病人转院工作的规定,严禁推诿病人、拒诊病人。医院用药全部从正规渠道采购,不得使用无批号、过期、变质、失效药品。有转院外检查与治疗,外购药品、医疗器械的审准程序。 (五)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选择权等权益。 第六条医务人员行为规范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积极投身改革与建设,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二)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热爱本职工作,对人民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 (三)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尊重关爱患者,服务热情周到,坚持首诊负责制,不推诿、刁难病人,文明行医。 (四)对工作认真负责,尊重科学,做到诊断及时准确,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治疗安全有效,护理周到热情;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不得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确保医疗安全;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不得泄漏病人秘密和隐私。 (五)严格执行各种卫生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脱岗、不串岗;佩戴工作牌上岗,衣帽整洁,举止端庄;互敬互学,团结友爱,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做安定团结的模范;不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或闹无原则纠纷,不在任何场所发生有损医院声誉的言行。 (六)严格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和规定,禁止各种名义的乱收费,不准以任何名义私收病人现金,只有门诊和病区收费室为合法收费单位;不准在各种业务往来中收受各种名目的回扣、变相回扣,不得收受各种名目的促销费、开单费等;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索贿受贿、收受红包和礼品,不接受病人及亲属吃请。 第三章组织领导

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一、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德医风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即医德医风学。其内容相当丰富,可以分为医德医风基本理论、规范体系和实践应用3个部分。因此,医院院长对于医德医风的教育内容也应该从这3个方面来安排。 1.医德医风的基本理论医德医风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阐述医德医风的本质和的产生、发展规律等内容。这是医德医风的基础,也是医德医风教育的基本内容。 (1)医德医风的本质:什么是医德医风什么是医德医风学它的本质是什么 (2)医德医风的形成:医德医风的产生、发展,形成的根源、思想基础,受哪些优秀的医德医风传统影响,如何丰富和发展有什么规律性 (3)医德医风的趋势: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医德医风有什么影响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与其它的学科关系:医德医风学虽然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但与其它的相关学科仍然有密切的联系。例如:与医学的关系:与医学发展的关系、医学模式转变的关系、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关系等。与伦理学的关系:与一般伦理学的从属关系、医学伦理学的相容关系。与心理学的关系: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与法学的关系:与卫生法学的关系。 2.医德医风的体系规范医德医风的体系规范是医德医风学的主要内容,既是衡量医务人员标准的依据,又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指导思想。 (1)医德医风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概念、内容、特点等。 (2)医德医风的基本范畴:基本范畴的概念、内容等。

(3)医德医风的规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医德规范,共有7项: ①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②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③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④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⑤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漏病人隐私与秘密; ⑥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⑦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二、医德医风教育的要求 医德医风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组织活动,既需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还应该有一定的教育要求。对于医德医风的要求范围较广,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的目的要明确: 2.教育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人员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如果对一个高年轻的医务人员可以采取思想灌输、实际示范的教育方法;而对于一个年资的医务人员用思想灌输的方式效果就不会太大,而主要是采取实际示范的行为诱导的效果可能就要好一些。 3.教育的内容要实在医德医风的问题存在于医疗卫生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的各个环节,只要有医疗卫生服务,就存在有医德医风问题,在医院里可以说是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答案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 思考题: 1.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准则的主要内容? 答:医德基本原则 1.我国当代医德原则概述 1981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医德学术讨论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其内容表述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80年代中期,经修改,把上述提法确定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根据汉语表达所追求的由繁到简、高度凝练的习惯,后来有些学者将其简称为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2.我国当代医德原则简析 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包含分工互补的四个层次。 (1)防病治病。防病治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克服狭隘的传统义务论,树立和形成由传统义务论与现代公益论整合而成的全新的医德义务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病人个人、对健康人群、对生态环境、对每个人全面健康需求等多重义务之间的关系,彻底实现医学目的。医德基本原则把全面的医德责任作为其首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医学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要求。

(2)救死扶伤。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救死扶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的天职”这一医德思想,是古今中外先进医家的共识。我国医界从“医乃活人之术”出发,以“医之使之生”的涵义来命名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医家,以实践奠定和丰富了“仁爱救人”的优良传统。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以“为病家谋利益”和“不伤害”等准则阐述着同一个伟大思想。我国当代医界的楷模赵雪芳、华益慰、抗击非典的模范人物以及众多优秀医务人员,对什么是“救死扶伤”做出了最为精彩的诠释。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集古今中外医学人道精神之大成,也是对革命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要求对人的生命加以敬畏和珍爱,对人的尊严予以理解和维护,对病人的权利给以尊重和保护,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投以同情和关爱。 (4)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医学服务既要认真看病,更要真诚关心病人;既要给以生物学方面的救助,更要给以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照顾,从而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使他们保持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诸方面的良好适应能力和状态。其次,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分层次的。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基本要求、基本境界,经过积极努力,多数医务人员都可以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最高要

医德医风监督管理制度

医德医风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章指导思想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院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监督管理力度,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增强医务人员廉洁自律、依法行医的意识,自觉抵制医疗活动中的不正之风,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把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为病人提供一个放心、安心、舒心的就医环境,不断塑造我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形象,提高我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根据国家卫生部“八不准”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二条院医德医风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制定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布置医德医风建设内容,分析全院医德医风形势,解决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表彰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医德医风办公室工作职责:对全院的医德医风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监督,负责处理病员的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及时反馈,督促解决。 科主任是科室医德医风第一负责人,负责抓好本科人员思想教育和医德医风监督管理工作,处理本科室发生的违规

违纪问题。每个科室设立1名医德医风监督员,协助科主任抓好医德医风工作。 第三章行为规范 第三条严禁医务人员索要或收受病员及其家属的红包和其他馈赠。医务人员对病员馈赠钱物当时难以谢绝的,须在24小时内委托科主任或护士长退还病人或将钱交到住院收费处打入病员账号。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告、不打入病员住院账号的,视同收受红包处理。 第四条严禁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接受药品、试剂、医疗设备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当利益。不得接待医药代表。 第五条严禁医务人员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和提成。 第六条严禁在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之外巧立名目乱收费。科室或个人不得私自收费。 第七条根据病员病情规范开药,合理检查,不开大处方,不作不必要的检查。 第八条严禁医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作检查等。 第九条严禁科室或个人为医药代表统计用药处方或提供药品使用数据和医务人员名单。

医院医德规范实施细则

医院医德规范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医院中心顺利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医院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依据国家《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各级政府有关医德建设要求,修改并制定XX医院工作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细则。 第一章医德规范 第一条根据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基本原则以及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制订医德规范。 第二条医德是医院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院工作人员与病人、医院工作人员与社会以及医院工作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院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 第三条医德规范 1.救死扶伤,尽职尽责。2.文明行医,爱护病人。 3.钻研技术,精益求精。4.慎独守密,廉洁奉公。 5.团结协作,献身事业。 第二章医德规范要求 第四条根据医德规范和医院各类各级工作人员工作中的共同特点,提出如下共同遵守的医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医院工作人员应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安心工作,热爱专业,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畏艰难,不辞劳苦,不避风险,为病人诊治疾病。 2、对病人语言文明,态度诚恳,仪表端庄,举止稳重,作风正派,一视同仁,急病人所急,帮助病人排忧解难,使病人感到安全温暖。 3、对业务技术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更新知识,开展科研,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4、根据医疗工作特点,要求“慎独”修养,严于律己。为病人保守秘密和隐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工作之便谋私和接受病人的吃请、馈赠,不准勒索病人的财物,任何时候都要珍惜自己的人格。 5、同志之间团结协作,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敬老爱青,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完成任务。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更新观念,运用新的医学模式,发展医学科学,献身事业。 第五条医师医德规范要求 1、对病人诊断、治疗及时准确,观察病情细心周密,抢救病人争分夺秒,勇于负责。 2、认真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上级医师即要指导业务,传授技术,又要抓医德,带思想,带作风;同级医师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下级医师要尊重上级医师,虚心学习,服从指导。 3、坚持医疗原则,自觉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不开人情方、假诊断证明,不谎报数据,不剽窃他人成果,不弄虚作假,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及时向上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4、各专科医(技)师如妇产、小儿、传染、精神、肿瘤、营养、X光、麻醉及核医学等,应根据病人和工作的不同特点,制定具体的医德规范要求。 第六条护理人员医德规范要求 1、热爱护理专业,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发扬细心准确、亲切体贴的优良护风,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责任制护理。 2、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运用新的医学模式,更新护理知识,发展护理科学,开展新技术,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3、医护密切合作,认真执行医嘱,及时巡视病人,细致观察病情,按时准确交接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 4.勤于管理,保持病房良好的秩序和整洁肃静的休养环境。 第七条医技人员医德规范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