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英国政治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资源对人类是如此的重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世界土地总面积为130.64亿公顷。按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耕地、草地、森林及其他用地等等。但是由于世界各洲各国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类各种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世界资源局势不稳定以及资源利用不当。

一、土地资源现状

(一)土地数量的减少。

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公顷,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了严重影响。土地荒漠化影响了70%的旱地,即36亿公顷或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响。据估算,世界30% 灌溉农地、47%的雨养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荒漠化影响造成的年收入减少达420亿美元,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生态难民或粮食减产,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间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25亿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另约10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预防的措施,经济损失将急剧上升,将有18亿人口受到影响。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消耗将远远大于预防的投入。

(二)土地质量的恶化。

生态失调,土地退化等都直接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这种下降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的破坏。

①土壤盐渍化。盐渍土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该区面积的39%,其中前苏联达7500万公顷,印度6920万公顷,巴基斯坦600万公顷。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灌溉还存在次生盐渍化土壤。

②水土流失。全世界每年有700万-900万公顷因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10亿吨以上(1.2万公顷);印度每年流失的土壤达80亿吨,养分多达600万吨以上。

③土地污染和环境恶化。“三废”排放,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土地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污染的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④土地退化。据统计,全球土壤退化面积达1965万平方公里。就地区分布来看,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亚洲、非洲土壤退化尤为突出,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严重退化土壤中有120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非洲、110万平方公里分布于亚洲;就土壤退化类型来看,土壤侵蚀退化占总退化面积的84%,是造成土壤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退化等级来看,土壤退化以中度、严重和极严重退化为主,轻度退化仅占总退化面积的38%。

(三)资源匹配失衡

就拿中国来说,中国东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7.6%,但占全国93%的人口,90%的耕地,88%的林地,72%的水域,90%的居民点、独立工矿和交通用地;西部地区虽占有全国土地面积的52.4%,但其中难利用土地占全国总数的77%,人口则只占全国的7%,全国62%的耕地分布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但该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0%;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但耕地只占全国的30%。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主要体现在:

①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

②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致使土质恶化愈加严重。

③住房、办公大楼的建设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就拿中国来说,按照目前中国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公顷的土地,才能最低限度地养活全部人口以及支持经济和工业的幅度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小,加之土地质量的下降和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人口对土地压力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①耕地减少。由于过去滥砍乱伐森林,滥垦山丘和草原等活动中不注意保护植被,致使世界很多地

区水土流失加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已占总耕地比例很大。水土流失使不少青山变为秃岭,使不少农田变为沙滩,危害性极大,土地沙漠化严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均耕地进一步减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1961-2002年间,全球农地增加5亿公顷,但同期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农地减少0.8亿公顷,其中农地损失数量最多的集中在东亚、西欧和北美等地区。

②土地沙漠化。首先,地球气候的长期趋势是取向一个新冰期,而人类的短期行为会使地球趋向变暖。季风变弱导致降雨量减少,垂死植物减弱了蒸发作用,减少了降水的再循环,导致更多植物干枯死亡,苍翠的牧地退化为黄沙。其次,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

③围垦湿地。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三)世界土地资源质量变化

世界土地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土壤盐渍化。世界土地用于农业居多,然而部分农民对各类肥料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盲目的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使用,从而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

②水土流失。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③土地污染和环境恶化。“三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以及社会人类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土地污染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加剧。

④土地退化。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要是有关农业的使用。主要原因包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透支、城市扩张和商业发展、土地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和人类不适当的灌溉。

(四)资源匹配失衡

每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一样,其对土地使用方式和目的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会比经济相对弱的地区要多得多,这直接导致了地区之间的资源匹配失衡。

三、应对措施

1、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增多,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因为土地日益减少和人口不断增多已成为矛盾。控制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用地的过快增长, 要做到尽量少占耕地, 不占良田;有步骤地增加林地面积, 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2、完善法制建设,加大土地执法力度,落实土地政策。合理开发一些荒地、海涂、闲散和废弃地;有计划地进行土地整治、开发、复垦和保护。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的保护,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大量流失。

3、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土地保护措施,保护土地质量,减少水土的流失。同时还要杜绝工业生产上一些污染物的排放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

4、要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合理灌溉施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各个国家应该因地制宜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合理化,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各国区域优势。要提倡资源效益,把资源效益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等的地位,彻底扭转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高消耗资源,转变为资源的节约、高效、持续利用的集约化经济发展模式。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总之,只要各个国家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地球的土地资源也会给予人类更多的回报。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 分,共15 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 分,共20 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 、、、、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 分,共10 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 B 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C. 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ft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 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土地资源地理教案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土地资源”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资源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土管一班董浩20105836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在出发,阐述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况,土地的特点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土地资源管理的客观必要性,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正确处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利用土地,深化改革,健全法制,统筹兼顾,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土地管理必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土地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为适应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副渔业、城镇村庄等的迅速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以及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作保证。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利用长久性等自然属性。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都是与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口的剧增,各项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耕地的锐减,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口、土地、建设、粮食、环境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如何协调好五者的关系,使之朝着预定的目标,顺利地发展,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将土地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展开系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促进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截至2006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6万hm^2(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927m^2(1.39亩)。全国31个省(区、市)的土地调查面积中,农用地面积98.58亿亩,占69.1%。建设用地4.85亿亩,占3.4%。未利用地39.17亿亩,占27.5%。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耕地251.0万亩,比“十五”年均建设占用耕地减少24%,往年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上述四项加起来,2006年全国共减少耕地1011.0万亩。 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补充耕地与减少耕地相抵,全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现为18.27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 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如下特点: 山地多,平原少。山地约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和平原分别占19%和12%。土地总量大,但人均小。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1/15,人均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9%。为此,我国专家建议将我国地大物博的说法从中小学课本中去掉,以突出我国(土地)资源不均衡的特点。 人均耕地少。我国人均低于1亩耕地的省份有9个,人均低于0.8亩的县有700个,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水土资源不协调。如长江流域以南水资源有80%,耕地却只有38%。 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耕地面积减少过快。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鉴于耕地保护的严峻形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一级区--土地利用区:主要分区依据是大的地貌构造与气候差异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大尺度区位因素和土地利用结构,主要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谈谈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学号;1114040118、 11土管 张宗刻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加之我国长期以来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和管理制度的制约,城市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与农村土地的低效利用局面并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探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路 一、1、土地的含义; 土地的含义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地球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河流、湖泊、水库等)和滩涂。其上层的气候、生物,下层的岩石和地下水等到是形成土地的外部条件,不是土地本身。广义的概念又分两种:一种认为土地系指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另一种认为土地是指地球表层垂直剖面,包括气候、地貌、岩石、生物和水文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按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土地是自然资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还是人类和生长栖息在土地上的野生、家生动植物资源,都离不开土地,都来与土地密切相关。 2、土地资源的含义; 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对其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满足后代人对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 二、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 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1.33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4%,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05公顷的警界线。198

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管理现状进行相关论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提供场所和空间,因此,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城市在突飞猛进建设的同时,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政府部门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曾经分析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超过30%后,那么这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早在2000年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就已经超过30%,在这十几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始终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寻求发展,城市土地资源不断的在向周边地区扩展。从这些进程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尚不完善,各地政府在管理土地资源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性,缺乏从长远的眼光来规划和使用城市土地现有资源,从而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没有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作用,造成土地资源严重的浪费,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定位不准确,缺乏合理的科学规划 如今我国城市正处于飞速建设发展阶段,由于经济体制问题,土地资源在短期内还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原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又根据城市发展制定出了一套适应经济体制的城市规划内容,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内在要求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城市实际发展的速度与城市规划内容严重不符,造成了城市定位不准确,并出现了城市重复建设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管理部门与城市建设部门没有充分交流,因此在建设管理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缺乏科学合理性,再加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作用。 (2)城市用地紧张与土地浪费并存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城市政府加大了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力度,导致城市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从而破坏了土地资源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今,尽管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长速度较快,经济发展也位于全球领先地位,但城市人均地面积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加速发展的情况使人地矛盾十分

中国土地资源现状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主要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1996) 类型面积(万公顷) % 耕地13004 13.54 园地1010 1.05 林地22778 23.73 牧草地26610 27.72 城乡居民点2095 2.18 工矿用地277 0.29 交通用地547 0.57 其他29679 30.92 合计96000 100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1.1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数量特征 质量特征 区域分布特征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1、数量特征 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大;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2、质量特征 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 类型多样;其中山地,高 原占26%,盆地占19%,

丘陵占10%,平原占12%。 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占 总面积53.8%西部地区其 年生产量只占全国总生物 量的9.5%.各光热水土资 源分布不平衡。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较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巨大 4、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贫瘠、干旱少雨。 ?无水源保证; 10.1.2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表现在: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土地荒漠化、沙化,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④湖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非农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3)土地污染严重 10.1.3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如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强化土地管理业务建设。 (2)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浅淡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浅淡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及其可持续发展 院系名称: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2013级 班级:175132 学号:20131000919 学生姓名:阿茹瀚 指导教师:周学武朱江洪渠丽萍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摘要-------------------------------------------------3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4 我国土地利用的特点------------------------------------8 三.我国土资资源利用的问题-------------------------------9 四.土地资源危机的原因分析-------------------------------12 五.关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14 参考文献------------------------------------------------ 23 浅淡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阿茹瀚指导老师:周学武朱江洪渠丽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1000919 【摘要】 土地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其可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源泉,也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土地资源不可替代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必须向持续、高效利用发展。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所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其基本属性是具有生产能力。作物产量、木材产量、草场生产率都是其生产能力的综合反映。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却令人担忧,耕地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浅析世界土地资源发展问题 英国政治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资源对人类是如此的重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世界土地总面积为130.64亿公顷。按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耕地、草地、森林及其他用地等等。但是由于世界各洲各国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类各种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世界资源局势不稳定以及资源利用不当。 一、土地资源现状 (一)土地数量的减少。 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公顷,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了严重影响。土地荒漠化影响了70%的旱地,即36亿公顷或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响。据估算,世界30% 灌溉农地、47%的雨养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荒漠化影响造成的年收入减少达420亿美元,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生态难民或粮食减产,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间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25亿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另约10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预防的措施,经济损失将急剧上升,将有18亿人口受到影响。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消耗将远远大于预防的投入。 (二)土地质量的恶化。 生态失调,土地退化等都直接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这种下降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的破坏。 ①土壤盐渍化。盐渍土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占该区面积的39%,其中前苏联达7500万公顷,印度6920万公顷,巴基斯坦600万公顷。不少国家和地区,由于灌溉还存在次生盐渍化土壤。 ②水土流失。全世界每年有700万-900万公顷因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10亿吨以上(1.2万公顷);印度每年流失的土壤达80亿吨,养分多达600万吨以上。 ③土地污染和环境恶化。“三废”排放,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土地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污染的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④土地退化。据统计,全球土壤退化面积达1965万平方公里。就地区分布来看,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亚洲、非洲土壤退化尤为突出,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严重退化土壤中有120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非洲、110万平方公里分布于亚洲;就土壤退化类型来看,土壤侵蚀退化占总退化面积的84%,是造成土壤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退化等级来看,土壤退化以中度、严重和极严重退化为主,轻度退化仅占总退化面积的38%。 (三)资源匹配失衡 就拿中国来说,中国东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7.6%,但占全国93%的人口,90%的耕地,88%的林地,72%的水域,90%的居民点、独立工矿和交通用地;西部地区虽占有全国土地面积的52.4%,但其中难利用土地占全国总数的77%,人口则只占全国的7%,全国62%的耕地分布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但该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20%;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但耕地只占全国的30%。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主要体现在: ①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 ②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致使土质恶化愈加严重。 ③住房、办公大楼的建设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就拿中国来说,按照目前中国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公顷的土地,才能最低限度地养活全部人口以及支持经济和工业的幅度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小,加之土地质量的下降和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人口对土地压力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世界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①耕地减少。由于过去滥砍乱伐森林,滥垦山丘和草原等活动中不注意保护植被,致使世界很多地

【发展战略】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

前言 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开发整理的方针、政策,编制了《睢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规划以2000年为基期年,规划近期为2001-2005年,远期为2006-2010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 该项规划的编制以《睢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该规划作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对于科学、规范、有效地指导全县土地整理开发活动,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该次编制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要实现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土地整理全面有序开展;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并逐步提高废弃土地复垦率,确保土地整理开发复垦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建设占用和灾害损毁的耕地;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2000年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现状及潜力进行综合分析,对全县土地开发整理活动进行统

筹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县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和方向,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区,明确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突出重点区域、工程和项目,落实到图,并拟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 编制本《规划》的原则是:以提高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出发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内涵挖潜,突出土地整理和复垦,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坚持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本规划所称的土地整理主要是指在全县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以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调整用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道路、沟渠等综合整理;村庄闲散地整理等。 土地复垦是指对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的复垦利用。这里主要指工矿废弃地和砖瓦窑的复垦。 土地开发是对未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未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主要是指宜农滩涂及沙地、荒草地、盐碱地等。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防护

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其防护 摘要:土壤不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在人类社会的建立、繁衍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关键砝码。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不但是动植物生命的支持系统,还是固液态废物的堆放地和人居住及活动的基础,对动植物繁衍和人类生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土地污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篇文章中结合我国现有耕地现状,对我国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一些相关耕地保护措施。 关键词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立法 一、现状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1】。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2】。10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0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052年下降了一倍多。1052-10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3】。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土地污染严重 土地污染是指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4】。据统计,农村工业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年总量达6.5亿吨【5】,工业“三废”和城乡垃圾对村庄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体蔓延,农村的污染排放已经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继续加重,水、空气、土壤污染十分突出,环境不安全隐患增多【6】。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的利用与规划已经被党中央提升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大量的乡镇企业与产业园区在农村落户,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普遍使用与推广,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使农村的发展与国家各项经济建设相统一、相协调。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在地方各级政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经济建设的时候,农村土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与与对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发大会之后,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议题。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分别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今天, 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问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 创造物质财富, 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 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 开发是利用的基础, 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 土地可持续利用思想是在1990年的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上得到正式确认的, 其后又分别在1991年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和1993年的“21世纪可持续土地管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讨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土地资源代际分配合理, 部门配置得当,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利用方式, 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证土地资源潜力, 防止土地退化, 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承受性。由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面临的土地问题不同, 所以,土地持续利用的定义不同。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侧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强调资源利用的环保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保持生态平衡, 这正符合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准则。 198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Leopold 持续农业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即运用合适的作物和畜牧体系、农业投入支持来保证社会经济效用性, 同时保持土地生产力和土地质量。90年代以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继在各国逐步展开。随着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土地可持续性”含义的认识也有了变化, 但总的来说

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作物产量、木材产量、草场生产率都是其生产能力的综合反映。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却令人担忧,耕地急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字】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存在的危机建议 打开电脑到处充斥着关于土地被毁的消息,如甘肃庆阳宁县,刚长到10公分的小麦被乡里派人强行推倒(京华时报);甘肃临洮县1200多亩的河滩湿地,由于非法采沙,河滩两岸的大片植被破坏怠尽,虽有群众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至今无人过问(中国土地网)等等。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进而促成本次课题的产生。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占亚洲面积的30.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 /1,拿大,居世界第三。,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8hm2,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3/1,加拿大的47 前苏联的9/1和美国的4/1。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耕地、林地、牧草地总量2004年分别高达12244.43万hm2、23504.7万hm2和26270.68万hm2,分列世界第4位、5位和2位,但人均分别约为当前世界平均水平的38%、31%和35%。以耕地为例,我国以占世界7%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至18.37亿亩,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人均土地面积迅速下降。 1 我国土地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45年水土流失面积11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到1998年,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流失1万km2,其中水土流失的耕地有7.3亿亩,每年流失沃土50多亿吨大约占全世界土壤流失量的5/1。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西部。据统计,四川水土流失38.48万km2,陕西13.75万km2,甘肃13.44万km2,贵州7.6万km2,青海4.65万km2,云南2.81万km2,广西1.11万km2,宁夏1万多km2,实际情况远远大于这些数字。尤其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更是严重,流失面积达43万km2,占该地区面积的74%,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8000t以上。我国城市水土流失也很严重,1997年对57个城市调查,流失面积达1.9万km2,占该地区城市总面积的24.3%。 1.2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1996年底我国耕地数量为13003.85万hm2,截止到2003年底,耕地面积变为12339.22万hm2,净减少664.63万hm2,平均每年净减少94.95万hm2,累计净减少率为5.1%,年净减少率为0.74%,且年净减少率呈递增趋势。 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0.095 hm2减少到0.094 hm2。全国建设占耕地万14.51 hm2,灾毁耕地6.33万hm2,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0.47万hm2,生态退耕73.29万hm2,以上4项共减少耕地114.59万hm2。 1.3 土地沙漠化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成为环境的头号问题。我国沙化土地面积约为33.4万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5%。据统计,我国沙化面积20世纪50年代为13.7万km2,1976年前后为17.6万km2,至1987年达到20.1万km2,30多年沙化面积增加了6.4万km2,我国土地沙化在不断增加。北方土地沙化面积达149万km2,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km铁路受到沙化威胁;西北各省的荒漠化率很高:新疆为86.07%,西宁75.98%,甘肃50.62%,西藏42.02%,青海33.06%,陕西15.96%,目前整个西北地区沙化面积以约每年10万hm2的速度在蔓延和发展。 1.4其它问题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资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村土地资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配置,提高土地资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2009年8月9日——15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土地资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 一、××村土地资使用状况及特点 ××村是一个土地资相对匮乏的村庄(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 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 一等(平整黄土地)、 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岭地、拓荒地等),(注:图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单位:亩 2. 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 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杨晓云

浅析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杨晓云 发表时间:2019-05-13T16:11:16.2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作者:杨晓云 [导读] 经济发展依赖于土地资源提供的空间,而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从有限土地资源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布局与管理,将土地价值转移到经济活动中,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临沂 276300 摘要:经济发展依赖于土地资源提供的空间,而在土地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从有限土地资源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布局与管理,将土地价值转移到经济活动中,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 1、前言 土地资源管理是为了发挥土地资源价值,防止土地资源功能退化,通过提供土地资源的总量以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效益的改善。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性规划,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化与高效化,将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以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整体性进步。 2、土地资源特性及其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是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根本性保障,为市场经济提供生产的必要空间。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属性。首先土地资源供给有限性。土地资源虽然从整体来看规模较大,但是在具体国家具体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是有限的,而且呈现出较大的稀缺性,特别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居住以及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土地呈现出供需之间的矛盾。 其次土地资源具有垄断性,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是归国家所有的,从类型上看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这就决定了任何人不能以任何手段私自开发土地资源,而国家的土地资源垄断也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市场秩序稳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最后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是具有等级差异的。在城市建设土地工业用地以及农村的农耕土地上,土地所附加的经济价值是不一样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土地的稀缺性以及土地的功能决定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中极其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具有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将能够合理对土地利用进行布局,将能够优化土地空间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在土地空间范围内各项经济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土地资源管理将有效的避免土地滥用环境污染等情况的出现。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将有助于合理布局经济产业结构分布,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3、土地资源开发的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是由代表公共利益的国家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角度出发制定出来的各项有关土地的法律制度以及方针,通过对这些方针的实施来保证土地资源开发在量与质这两个维度上达到一定的均衡性。当前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由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主导,在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布局。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主要集中于农耕土地、城镇用地以及工业用地三个方面。 就农耕用地而言,农耕用地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粮食基础,是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人民温饱问题的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农耕用地方面存在严峻的形势,农耕用地面积在不断的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压缩,农耕用地污染较为严重,同时农耕用地在单位面积内的产出经济效益也各有不同,在城市化建设中,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也造成了一部分农村居民外出,农耕用地逐渐出现抛荒的现象,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就城市用地而言,城市化建设逐渐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城市用地面积激增,城市用地在规模上逐渐超过一般用地,而且在城市建设中由于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不同造成了城市对用地的规模也有所不同。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人均用地面积缩小,由于在城市化早期缺少对城市用地的规划管理,造成城市用地紧张,且出现城市用地浪费的现象。城市用地在整体上呈现出相对紧张的局面。相比于城市用地的紧张,工业用地在单位面积内的产值较低。 工业用地是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特别做出批示形成的,工业用地在早期的发展中主要集中在一些加工业或者是污染比较严重的重工业,工业的附加值不高,而且由于过度的发展造成了对地方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开发中,工业用地形成一种不规范的发展模式,工业布局不够科学,对现代经济转型升级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4、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的土地空间展开,而随着经济的繁荣,地区的人口以及相应的工业必然会形成集聚效应,而土地资源在总量上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将导致在特定地区的人类经济活动必然与土地资源形成潜在的矛盾关系。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必然成为影响当前城市化以及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阻碍性因素。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平稳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化布局,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4.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相关人员可以从具体的农业生产者来展开工作,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土地资源使用观念,推动其科学合理地展开生产工作。主要可以表现为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等来实现对土地的高效管理和生产,不断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让土地可以被高效利用。另外,相关人员也可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工作,对于一些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应当给予打击和教育。 4.2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管理工作 相关人员需要加强领导人员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点范畴。同时,相关人员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可以在实际的过程中获得保障和约束,也需要加快责任制的落实,确定具体的责任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当严格规范审批制度,对于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给予严惩。 4.3 强化部门职能,不断开展队伍建设工作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控制,将其纳入自身的职能范围,强化控制可以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浪费以及违法乱纪现象。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