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推式切片机SM2400参数

平推式切片机SM2400参数

平推式切片机SM2400参数
平推式切片机SM2400参数

手动平推式切片机技术参数

手动平推式切片机需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切较大样本,能够处理石蜡包埋组织、木质和质地较软的塑料等。

1. 工作条件:

1.1 环境温度: 5~40℃,

1.2 相对湿度: <60%

2. 技术要求及配置

2.1技术指标

2.1.1切片厚度1μm到40μm

2.1.2样品支架和机身由整块金属构成,坚固耐用

2.1.3最大标本尺寸9 X 13cm

2.1.4钢刀刀架,倾角可调节:0度到30度之间,可适应特殊切片要求

2.1.5手动粗进样

2.1.6样品进样逼近固定的刀架

2.1.7样品可以定位调节4度

2.1.8最大水平进样250mm

2.1.9最大垂直进样幅度50mm

2.1.10具备平滑的滑动轨道系统

2.1.11切片进样系统具备防震保护,并有密封装置,防止灰尘及废屑进入

2.2 配置

2.2.1 主机(带附件) 1台

2.2.2样品台 9*13CM 1个

2.2.3 钢刀刀架(带护刀器) 1个

2.2.4 钢刀 22cm 1个

2.2.5 防尘罩 1个

2.2.6 专用油 1个

2.2.7 说明书 1套

2.2.8 内六角工具 2个

3技术服务

3.1 培训

卖方提供技术服务,根据买方要求免费为买方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基本原理、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及日常维修等)。

3.2 质保与维修

要求仪器制造厂提供3年的免费保修服务,在保修期内,卖方在接到买方用户要求对所购仪器进行维修通知时,应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并派出专门维修人员3日内到达买方用户现场进行维修服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糕点切片机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功能分解 (3) 三、运动转换 (4) 四、执行机构选择与比较 (6) 五、原动机 (10) 六、运动方案拟定 (10) 七、传动机构 (17) 八、运动示意图 (19) 九、运动循环图 (20) 十、执行机构计算 (21) 十一、参考资料 (25) 十二、小结 (26)

一、设计要求 1.设计题目 糕点切片机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隔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糕点厚度。10~20 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的高)范围。5~80 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的宽度方向)300 mm。 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生产阻力很小。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动机可选用0.55kW (或0.75 kW)、1390 r/min。 4.设计方案提示 1)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的选择很关键,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的变化要求,是需要认真考虑的。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者采用其它调整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 3)间歇运动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切口有一定的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但输送机构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的工作行程运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

石蜡切片 1.仪器 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2. 试剂 FAA固定液(70%酒精90ml、冰醋酸5ml、福尔马林5ml)、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3.取材 幼嫩的油菜植株叶片和茎 4.方法与步骤(参照) 1.固定: FAA固定液固定48小时以上。 2.脱水: 50%酒精→70%酒精→83%酒精→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每级2h。100%酒精中1.5h。其中70%酒精处可长期保存。 3.透明: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 (2h) →纯二甲苯(1.5h) →纯二甲苯(1.5h) 4.浸蜡: 将处理的材料置于1/2石蜡(固体粉末状)+1/2二甲苯中,40℃烘箱敞口过夜。 5.包埋: 先提升恒温箱的温度至60℃,换纯蜡3次,每次1-2h,用硬的电光纸、牛皮纸叠纸盒,置于45-60℃的烫板上,倒入材料,摆放好材料,把标签(正面向外置于底部),补足石蜡,倒好后轻轻的置于冷水盆中,注意底面要接触盆中凉水,待石蜡全部凝固后可取出晾干,也可在凉水盆中放置过夜。 6.切片 对包埋的材料进行修块、粘块、整修后,保证材料四周都有石蜡包围。但不可太多。切面的上、下边平行。用加热的解剖刀蘸取少许石蜡碎屑,并迅速将石蜡块四周的碎屑烫平,使石蜡块牢固地粘在台木上。检查切片机,安装切片刀、调整好刀的角度,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后开始切片。

7.粘片 将粘贴剂置簿玻片上,再取切片浮置粘片剂上,然后置烘片台上,使切片展开烫平,材料不现皱纹为度。最后将切片依次排好,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同时以记号笔在玻片上编号,放入温箱中烘干,温度30~40℃中过夜。 8.脱蜡 脱蜡用二甲苯,把烤好的载玻片放于盛二甲苯的染缸中:纯二甲苯(10-20min)→纯二甲苯(5-10min) 9.染色 将纯二甲苯脱蜡完全的材料,1/2 二甲苯十1/2纯酒精→100%酒精→95%酒精→85%酒精→70%酒精→50%酒精→1%番红染色(4h以上) →50%酒精→70%酒精→85%酒精→95%酒精→0.5%固绿(1min)→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未注明时间各级均为3min) 10.胶封 滴加加拿大树胶封藏。 11.镜检,拍照

Leica_RM2265旋转薄切片机操作规程

Leica_RM2265旋转薄切片机操作规程Leica RM2265旋转薄切片机的使用步骤一、半薄切片(厚度0.25-5μm)使用 步骤 1、接通电源,打开主开关(仪器背面),待仪器发出嘟嘟响声,将进行初0始化; 2、选择切片厚度: 在切片模式SECT显示下,切片厚度范围将显示:0.25-100μm; 在样品修整模式TRTM显示下,样品修整厚度将显示:1-600μm; 通过“+”、“-”调节厚度数值,单位:μm; 3、安放包埋块于切片头中央位置,旋转固定螺丝,将样品按要求固定夹紧; 4、安放粘有水槽的玻璃刀(务必锁定手轮后再上刀),并将玻璃刀口对准样品; 5、选择切片模式:自动切片或手动切片;选择好切片模式后,仪器回零,切片计 数开始; 6、取切片的材料:将漂入水中的薄切片用铜网捞起来后,放于涂有聚状氨酸 的玻 片上,加热,用HCl脱树脂,在材料上滴一滴亚甲基蓝,着色后冲洗、封藏、烘干。 二、石蜡切片(厚度5-100μm)使用步骤 1、接通电源,打开主开关(仪器背面),待仪器发出嘟嘟响声,将进行初始化; 2、选择切片厚度:通过“+”、“-”调节厚度数值,单位:μm; 3、安放削好包 埋鳞块于切片头中央位置,旋转固定螺丝,将样品按要求固定夹紧; 4、安放刀片刀座,将Leica719一次性刀片、或钨钢或一般用切片钢片(务必锁定手轮后再上刀),并将刀口对准样品;

5、选择切片模式:自动切片或手动切片;选择好切片模式后,仪器回零,切片计 数开始; 6、取切片的材料:将蜡带用毛笔挑起,放入蜡带盒中; 7、粘片:用圆头小刀将蜡带切割,挑选结果完整的材料放入涂有蛋清干油的载玻 片(蛋清干油上滴注蒸馏水,使材料漂浮于其上); 8、烘片:在电热烘片台上,待材料平展后,将玻片放入摊片盘中,在36?恒温箱 中烘烤4天左右; 9、脱蜡、染色、封藏:用二甲苯脱蜡后,根据实验目的将材料染色后,用中性树 胶或加拿大树胶封藏烘干。 三、注意事项 1、在处理切片刀和更换刀片时必须十分小心,刀刃十分锋利,可能造成严重损伤; 2、在取出刀/刀片之前,必须将刀的固定器从仪器上分离,如果不使用刀,一定将刀 放回刀盒中; 3、禁止随处放置刀,并将刀刃朝上,禁止尝试接下落过程中的刃; 4、在夹紧刀或者刀片之前,务必将样本包块夹紧; 5、在处理刀或样本夹子,更换样本包块之前,以及所有的操作间隙时,务必锁定手 轮,并且用护刀器将刀刃覆盖;

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 // 基于 Visual Studio2013 编写 // 3.6 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对称矩阵的下标计算 int ij(int i , int j ) { return (i >= j ) ? i *(i + 1) / 2 + j : j *(j + 1) / 2 + i ; } ////////////////////////////////////////////////////// //显示提示信息 void MyBreak(char *fmt , ...) { char buffer[256]; va_list argptr; va_start (argptr, fmt ); vsprintf_s(buffer, fmt , argptr); va_end (argptr); #ifdef VC_EXTRALEN AfxMessageBox(buffer); #else printf(buffer); getchar(); #endif //VC_EXTRALEN } /////////////////////////////////////////////// // 对称正定矩阵求逆(仅存下三角元素) bool inverse(double a [], int n ) { double *a0 = new double [n ]; for (int k = 0; k < n ; k++) { double a00 = a [0]; if (a00 + 1.0 == 1.0)

糕点切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 糕点切片机 起止日期: 2012年 5 月 27 日至2012年 6 月 10 日 学生姓名蔡立昕 班级机械 102 学号 201010824201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12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学年第2 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2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完成期限:自12 年 5 月27 日至12 年 6 月10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2012 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构思 (2) 三.机构运动方案的选择和评定 (3) 四. 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4) 五.传动系统设计 (5) 六.执行系统设计 (6) 七.传动系统演示 (9) 八.三维视图 (10) 九.方案评价 (10) 十.参考资料 (10) 十一.创新设计心得 (10)

一、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的动作过程 如结构示意图所示,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系减速后,达到40转/分。再用棘轮机构连接一皮带组成糕点的进给机构,并满足间歇运动的要求。同时通过另外一组皮带轮带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滑块上带切刀),实现糕点的切片。 间歇运动机构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由于每一次切的过程都一样,从而使每一片糕点的大小都一样。而通过改变进给的距离,可调整切片的厚度。 (三)机构的一些尺寸 1)糕点厚度: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 。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 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工作阻力很小。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可靠。 6)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主要设计要求是: (1)通过调整进给的距离,达到切出不同厚度糕点的需要。

石蜡切片

3.脱水。乙醇是常用的脱水剂,用乙醇脱水的过程中,以低浓度逐渐过渡到高浓度乙醇(70%、80%、95%、无水乙醇),来除去材料块中的水分。脱水时间跟材料块的大小而定(70% 1.5h,85% 1.5h,95% 2h(可以过夜),100% 1.5h ,100% 1.5h) 4.透明。透明剂为二甲苯。透明剂的作用是置换乙醇,让材料透明,有利于石蜡向材料内部的渗透。从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1.5h,若脱水不彻底,会出现乳白色浑浊)→二甲苯(1.5h)→二甲苯(1.5h) 5.低温浸蜡。目的是慢慢除去材料中的二甲苯,而代之以石蜡。将已透明的材料和二甲苯(约5ml)一起倒入包埋用的小烧杯中,把事先切碎的石蜡放入小烧杯中,使二甲苯正好浸没石蜡,盖上盖子,放入40℃的恒温箱中14h。 6.高温浸蜡。将小烧杯中的石蜡和二甲苯混合液全部倒干净,注意不要把材料倒掉,马上倒入提前溶解好的熔点为54-56℃的纯石蜡,不要盖盖子,再把恒温箱的温度调到58℃,时间为4h-5h。在两小时时换一次石蜡。 7.包埋。即用纯石蜡将渗透好的材料封埋成蜡块,便于切片。将溶解好的54-56℃的石蜡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蜡船中,用镊子将材料放入蜡船中,每隔1.5-2.0cm放一个材料,用镊子将材料扶正,动作要迅速,不能产生气泡。然后放入装有冷水的脸盆中,使蜡迅速凝固。待石蜡完全凝固后,取出蜡船阴干。 8.切片。切片是用石蜡切片机把蜡块连同材料切成薄片。具体步骤: ①蜡块的修正与粘附。将材料用解剖刀修成宝塔形,材料在中央。将宝塔粘附到载物块上,并用石蜡烫牢。 ②安装切片刀和调节切片厚度。装上切片刀,使刀身与材料切面平行(若不平行再将材料重新修平行),并略向内倾斜(约15°)调节切片的厚度为14微米。 ③切片室4手摇切片机摇柄,左手持毛笔接蜡带,摇转速度要均匀,以没分钟40-50片为宜。 9.粘片。肉眼观察或镜检,将看上去完整的切片进行粘片。方法: 取干净的载玻片,滴三滴粘片剂(明胶1g+水100ml+碳酸2g+甘油15ml)与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用手涂匀,用镊子将切片平铺在载玻片上,将多余的粘片剂用吸水纸吸干,然后将载玻片放在展片台(35℃)上,约1-1.5h,至蜡片全部展开为止。然后将片子放在干净,通风的地方干燥3-4天。 10.脱蜡染色。步骤: ①脱蜡。即染色前用二甲苯将石蜡溶去。将切片放入染色缸中,加入二甲苯,将染色缸放入45℃的恒温箱中45分钟,每15分钟换一次二甲苯。 ②复水。将切片依次经过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5%乙醇→80%乙醇→70%乙醇,各级5-10分钟, ③番红-固绿重染。番红用71%乙醇溶解(0.5g+100ml70%乙醇),固绿用95%乙醇溶解(0.1g固绿+100ml95%乙醇)。将切片放入番红染液中3-4h,然后取出切片,依次经过 70%(20s) →85%(20s)→95%(20s)→固绿(20s)→95%(将固绿冲洗干净,3-4s)→无水乙醇(5-10min)→无水乙醇 (5-10min)→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5-10min)→二甲苯(5-10min)→二甲苯(5-10min) 11.封片。光学树胶(光学中性树胶+二甲苯比例为1:1)。将切片从二甲苯中取出后迅速滴一滴光学树胶,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树胶也不要太多。)放在干净,通风处,自然干燥。 12.贴标签。最后在做好的切片的左边贴上标签,注明材料的名称,日期和制作者。 注意事项1.无水乙醇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所以在无水乙醇中不宜浸得过久。=zD7 2. 透明时,材料在二甲苯中不要放的太久,二甲苯易使材料变硬变脆。 3 所采用的石蜡熔点不宜太高,否则材料块会高度收缩变形,且高温浸蜡时间不要过长。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实验报告bo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C++和VC语言用法并计算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改正数,中误差等。 2):熟悉VC++和TC的操作及运用。 二、实验使用的软件和程序说明 1):在TC环境下运行. \tcinstall 实验程序在.\adj 下,具体为:FABP.C 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 2):C++程序 在c++环境下对必要项作以修改后运行编写好的程序FABP.C。 三、程序主要功能和步骤 1.主要功能:C++与TC窗口均可应用编辑语言对平差的各种模型进行数据处理。 2.步骤: (一).在TC窗口环境下运行 1.打开TC程序 2.设置运行环境opinion directories (设置指定路径)

3.打开File→load→输入*c 4.找到FABP.C导入 5.新建文档输入B,L,C, Wx 6.执行Run ,输入文件所在位置, 7.检验结果是否保持一致 (二).在C++程序环境下运行 1.打开C++程序,文件菜单→打开→FABP.C 2.新建文档,按田字格依次输入B,l; C ,Wx.调试运行程序。 3.输入得到Mo,V的结果 4.检验结果是否保持一致 四、实验数据、中间结果、结果分析以及结论(只列举C++执行结果) 例1 数据:B={{1,0,0},{0,1,1},{1,1,0},{0,0,1},{0,1,0}} l={{0},{-5},{-3},{0},{0}} C={1,1,1} Wx=-7 输出结果: 得到结论:该结果与计算所得结果相同,证明了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正确性。 例2 数据: A={{1,0,0,0,0,0,1},{1,1,1,0,0,0,0},{0,0,1,1,1,0,0}, {0,0,0,0,1,1,1}} B={{-1},{0},{0},{0}}

蜗杆传动参数选择与计算

圆柱蜗轮、蜗杆设计参数选择 蜗轮和蜗杆通常用于垂直交叉的两轴之间的传动(图1)。蜗轮和蜗杆的齿向是螺旋形的,蜗轮的轮齿顶面常制成环面。在蜗轮蜗杆传动中,蜗杆是主动件,蜗轮是从动件。蜗杆轴向剖面类是梯形螺纹的轴向剖面,有单头和多头之分。若为单头,则蜗杆转一圈蜗轮只转一个齿,因此可以得到较高速比。计算速比(i)的公式如下: i=蜗杆转速n1 蜗轮转速n2 = 蜗轮齿数z2 蜗杆头数z1 1、蜗轮蜗杆主要参数与尺寸计算 主要参数有:模数(m)、蜗杆分度圆直径(d1)、导程角(r)、中心距(a)、蜗杆头数(或线数z1)、蜗轮齿数(z2)等,根据上述参数可决定蜗杆与蜗轮的基本尺寸,其中z1、z2由传动要求选定。 (1)模数m 为设计和加工方便,规定以蜗杆轴项目数mx和蜗轮的断面模数mt 为标准模数。对啮合的蜗轮蜗杆,其模数应相等,及标准模数m=mx=mt。 标准模数可有表A查的,需要注意的是,蜗轮蜗杆的标准模数值与齿轮的标准模数值并不相同。 表A 模数m 分度圆直径 d 1 蜗杆直径系数 q 20 16 1.25 22.4 17.92 20 12.5 1.6 28 17.5 22.4 11.2 2 35.5 17.75 28 11.2 2.5 45 18 35.5 11.27 3.15 56 17.778 40 10 4 71 17.75 50 10 5 90 18 63 10 6.3 112 17.778 80 10 8 140 17.5 90 9 10 160 16

图1

q= 蜗杆分度圆直径模数 =d1 m d1=mq 有关标准模数m 与标准分度圆直径d1的搭配值及对应的蜗杆直径系数参照表A (3) 蜗杆导程角r 当蜗杆的q 和z1选定后,在蜗杆圆柱上的导程角即被确定。为导程 角、导程和分度圆直径的关系。 tan r= 导程分度圆周长 = 蜗杆头数x 轴向齿距分度圆周长=z1px d1π =z1πm πm q =z1 q 相互啮合的蜗轮蜗杆,其导程角的大小与方向应相同。 (4) 中心距a 蜗轮与蜗杆两轴中心距a 与模数m 、蜗杆直径系数q 以及蜗轮齿数z2 间的关系式如下: a=d1+d22 =m q (q+z2) 蜗杆各部尺寸如表B 名称代号 公式 分度圆直径 d1 齿顶高 ha1 齿根高 hf1 齿高 h1 齿顶圆直径 da1 齿根圆直径 df1 轴向齿距 px d 1=mq ha1=m hf1=1.2m h1=ha1+hf1=2.2m da1=d1+2ha1=d1+2m df1=d1-2hf1=d1+2.4m px=πm 蜗轮各部尺寸如表C 2、 蜗轮蜗杆的画法 (1) 蜗杆的规定画法 参照图1图2 (2)蜗轮的规定画法 参照图1图2 (3)蜗轮蜗杆啮合画法 参 照图1图2.

糕点切片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专用钻床液压系统 专业班级机制(升本) 学生姓名刘备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诸葛亮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 6 月 16 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1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 2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的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 糕点厚度:10~20mm。 2. 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 3. 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 4. 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 工作阻力很小。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 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4. 设计任务 1.按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机构运动循环图。 2.进行间歇运动机构和切口机构的选型,实现上述动作要求。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撰写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机械运动示意图)。 6.画出运动循环图。 7.按蚌埠学院格式要求编写设计说明。

一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评价 运动循环图 °° 电动机 连续旋 转 停 带 送 传 送 料 传送 带 停 第 一 把 刀 切 第 二 把 刀 切 送 料 空 程 空 程 225° 方案Ⅰ: 切刀连续运动:凸轮—连杆机构 糕点间歇运动:不完全齿轮机构

HE石蜡切片步骤-使用

石蜡切片制作 一、木精-伊红对染法 ——paraffin section 一、器材及试剂: 1. 器材: 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蜡杯,酒精灯,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镊子,单面刀片,毛笔,包埋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 切片机,切片刀,温台,恒温箱,解剖刀,镊子,剪刀,解剖针,单面刀片,小台木,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烧杯,水盆,熔蜡炉,蜡杯。 2.试剂: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中性树胶。 卡诺(Carnoy)固定液,埃利希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乙醇液,各级酒精(30%、50%、70%、80%、90%、95%、100%),二甲苯,中性树胶。 3. 材料: 鼠肝、肾、心肌、骨骼肌或其他组织、大豆或小麦、绿豆、洋葱、大蒜、蚕豆的根、茎、叶等。 二、实验原理: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这种方法适用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三、试剂配法: 1.中性甲醛固定液: 甲醛(37%-40%,市售,本所购买即为此浓度) 100mL 磷酸氢二钠 6.5 磷酸二氢钾(钠) 4g

双蒸水 900mL 2.木精、伊红染色液为碧云天产品 3.1%盐酸乙醇液 盐酸 1份 70%酒精 100份 四、实验步骤: 1.取材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剪取肝组织(或其他组织)。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5mm×5mm×2mm或10 mm×10 mm×2 mm为宜。取下所需要的肝组织,切成一小块2-3mm厚。 注意事项: (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 将切好的肝组织用生理盐水组织洗一下,立即投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固定,固定30-50min。(4度过夜) 注意事项: (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 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如果混合 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 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并随同材 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相互混淆。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标签 上的文字,应用黑色铅笔或绘图黑墨水书写。 3. 洗涤 材料经固定后,流水冲洗,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糕点切片机运动方案设计

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运动方案设计 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糕点厚度: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5~80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300mm。4)切刀工作节拍:40次/min。 5)要求选用的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机可选用,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

二、设计说明书 1. 机械系统运动原理及动作过程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的薄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 (1)点的直线间歇移动 (2)刀的往复运动 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的不同切片厚度的需要。 2.工艺动作顺序 因为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运动和切刀的旋转运动。 所以电机启动后,两把切刀连续旋转,同时进行糕点的送进运动,当送进停止(糕点停止)后,第一把切刀切割糕点,切割完成(切刀退出糕点)后,进行糕点的第二次送进运动,送进停止(糕点停止)后,第二把切刀切割糕点,切割完毕后,完成一次循环。 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设计前的构想 (1)切刀的往复直线移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组合机构等。 (2)糕点的直线间歇运动可选择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 方案一:

采用机构: 切刀往复运动:曲柄滑块切刀运动机构 糕点间歇运动:槽轮糕点运动机构 方案一的简图 (1)切刀的往复运动我们用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刀装在滑块上当曲柄进行圆周运动可以带动刀的往复运动,另外,采用图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有急回运动特性,可使刀在向下运动即切糕点时速度加快,从而使切口光滑。 (2)糕点的间歇运动我们采用槽轮实现。 (3)当滑块向上运动即刀向上运动时,槽轮运动带动糕点的移动,当滑块向下运动即刀向下运动时,槽轮静止即糕点静止,进行切割。 方案二: 采用机构

石蜡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 一:试验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 二:器材和试剂 实验动物、手术刀、手术剪、镊子、托盘、标本缸、石蜡切片机、恒温箱、水浴锅、温度计、烧杯、电磁炉、石蜡、包埋纸盒、毛笔、载玻片、盖玻片、中性树胶、染色架、鸡蛋清、甘油、甲醛、各级浓度的酒精(50%、70%、80%、85% 、90%、95%、100%)、二甲苯、苏木精、伊红、盐酸、蒸馏水、30%三氯化铁液。 三:试剂配制 苏木精染液:甲液:苏木精1g、无水酒精100ml;乙液:30%三氯化铁液4ml、蒸馏水 100ml、盐酸1ml。使用时将甲液、乙液等量混合。 伊红染液:伊红1g、95%酒精100ml、冰醋酸1-2滴。 1%盐酸酒精:盐酸1ml、70%酒精99ml。 福尔马林:甲醛10ml、蒸馏水90ml。 蛋白甘油1:1配制 四:实验步骤 1.取材和固定 处死实验动物,迅速取出所需的组织,清洗干净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12h后换福尔马林。 注意事项: (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3)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标本缸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⑷如需清洗的材料可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 2.清洗 材料固定后,用清水清洗4小时 2.脱水: 50%酒精12h,在依次经70%、85%、95%、100%各级酒精溶液脱水1-2h。 注意事项: (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品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酒精挥发。 (2)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石蜡切片教学文档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教学中,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1.取材应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选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快又便于切取;猪的肝小叶边界清晰明确;耳蜗以豚鼠的内耳易于定位和剥离。材料必须新鲜,搁置时间过久则产生蛋白质分解变性,导致细胞自溶及细菌的滋生,而不能反映组织活体时的形态结构。 2.固定用适当的化学药液——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固定能使组织硬化,有利于切片的进行,而且也有媒浸作用,有利于组织着色。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其对组织的硬化收缩程度以及组织内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的作用各不相同。 3.洗涤与脱水固定后的组织材料需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多数用流水冲洗;如果组织经酒精或酒精混合液固定,则不必洗涤,可直接进行脱水。固定后或洗涤后的组织内充满水分,如不除去水分就无法进行以后的透明、浸蜡与包埋,因为透明剂多数是苯类,苯类和石蜡均不能与水相融合,水分不脱尽,苯类不能浸入。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通常从30%或50%酒精开始,经70%、85%、95%直至纯酒精(无水乙醇),每次时间为1~数小时,如不能及时进行各级脱水,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因高浓度酒精易使组织收缩硬化,不宜处理过久。正丁醇、叔丁醇、丙酮及二氧陆环等也可做脱水剂。 4.透明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相溶的媒浸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材料块在这类媒浸液中浸渍,出现透明状态,此液即称透明剂,透明剂浸渍过程称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苯、氯仿、正丁醇等,各种透明剂均是石蜡的溶剂。通常组织先经纯酒精和透明剂各半的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转入纯透明剂中浸渍。透明剂的浸渍时间则要根据组织材料块大小及属于囊腔抑或实质器官而定。如果透明时间过短,则透明不彻底,石蜡难于浸入组织;透明时间过长,则组织硬化变脆,就不易切出完整切片,最长为数小时。 5.浸蜡与包埋用石蜡取代透明剂,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通常先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先后移入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基本参数: (1)模数m和压力角α: 在中间平面中,为保证蜗杆蜗轮传动的正确啮合,蜗杆的轴向模数m a1和压力角αa1应分别相等于蜗轮的法面模数m t2和压力角αt2,即 m a1=m t2=mαa1=αt2 蜗杆轴向压力角与法向压力角的关系为: tgαa=tgαn/cosγ 式中:γ-导程角。 (2)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和直径系数q 为了保证蜗杆与蜗轮的正确啮合,要用与蜗杆尺寸相同的蜗杆滚刀来加工蜗轮。由于相同的模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蜗杆直径,这样就造成要配备很多的蜗轮滚刀,以适应不同的蜗杆直径。显然,这样很不经济。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的个数和便于滚刀的标准化,就对每一标准的模数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蜗杆分度圆直径d1,而把及分度圆直径和模数的比称为蜗杆直径系数q,即: q=d1/m 常用的标准模数m和蜗杆分度圆直径d1及直径系数q,见匹配表。 (3)蜗杆头数z1和蜗轮齿数z2 蜗杆头数可根据要求的传动比和效率来选择,一般取z1=1-10,推荐z1=1,2,4,6。 选择的原则是:当要求传动比较大,或要求传递大的转矩时,则z1取小值;要求传动自锁时取z1=1;要求具有高的传动效率,或高速传动时,则z1取较大值。

蜗轮齿数的多少,影响运转的平稳性,并受到两个限制:最少齿数应避免发生根切与干涉,理论上应使z2min≥17,但z2<26时,啮合区显著减小,影响平稳性,而在z2≥30时,则可始终保持有两对齿以上啮合,因之通常规定z2>28。另一方面z2也不能过多,当z2>80时(对于动力传动),蜗轮直径将增大过多,在结构上相应就须增大蜗杆两支承点间的跨距,影响蜗杆轴的刚度和啮合精度;对一定直径的蜗轮,如z2取得过多,模数m就减小甚多,将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故对于动力传动,常用的范围为z2≈28-70。对于传递运动的传动,z2可达200、300,甚至可到1000。z1和z2的推荐值见下表 (4)导程角γ 蜗杆的形成原理与螺旋相同,所以蜗杆轴向齿距p a与蜗杆导程p z的关系为p z=z1p a,由下图可知: tanγ=p z/πd1=z1p a/πd1=z1m/d1=z1/q 导程角γ的范围为3.5°一33°。导程角的大小与效率有关。导程角大时,效率高,通常γ=15°-30°。并多采用多头蜗杆。但导程角过大,蜗杆车削困难。导程角小时,效率低,但可以自锁,通常γ=3.5°一4.5° 5)传动比I 传动比i=n主动1/n从动2 蜗杆为主动的减速运动中

糕点切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打印8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C) 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的往复运动。通过两者的动作配合进行切片。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隔的输送距离,以满足糕点不同厚度的要求。 二、设计条件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 要求设计该切片机的糕点直线间歇移动机构和切刀往复运动机构。一般应包括凸轮机构、平面连杆机构以及齿轮机构等常用机构。提出3种能实现该机器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械运动方案,并在说明书中绘制其示意图。比较其优缺点,最终选出一个认为最合适的方案进行机构综合设计。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 在图纸上画出机器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按比例)和运动循环图。 4. 在图纸上画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凸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要求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确定凸轮廓线。 5. 设计计算其中一对齿轮机构(包括中心距、分度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及重合度的计算等)。 6. 所要求绘制的图形均用A3号图纸绘制,并符合制图规范。 7.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15page以上)。 四、设计提示 1. 切削速度较大时,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因此,切刀运动方案的选择很关键;切口机构应力求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 直线间歇运动机构如何满足切片长度尺寸的变化要求,是需要考虑的。调整机构必须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是采用调速方案,还是采用调距离方案,或者采用其它调整方案,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

3. 间歇运动机构必须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即全部送进运动因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切口有一定的长度(即高度),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工作,但输送机构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的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叠(切口时不允许输送),以利提高生产率。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就应按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的设计参数。 五、时间安排 六、参考文献 1.裘建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三民主编.《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4.罗洪田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5.蒋祺等主编.《机械运动方案及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例及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6.牛鸣岐著.《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 7.郑文纬,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区别

1.冰冻切片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地保存多种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更应采用冰冻切片。新鲜的组织及已固定的组织均可作冰冻切片。 冰冻时,组织中水份易形成冰晶,往往影响抗原定位。一般认为冰晶少而大时,影响较小,冰晶小而多时,对组织结构损害较大,在含水量较多的组织中上述现象更易发生。冰晶的大小与其生长速率成正比,而与成核率(形成速率)成反比,即冰晶形成的数量愈多则愈小,对组织结构影响愈严重。因此,应尽量降低冰晶的数量。Fish认为冰冻开始时,冰晶成核率较慢,以后逐渐增加,其临界温度为-33。C,从-30。C降至-43。C之间,成核率急剧增加达1018,然后再减慢。基于上述理论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冰晶的形成。 (1)速冻,使组织温度骤降,缩短从-33。C43。C的时间,减少冰晶的形成。其方法有二: ①干冰-丙酮(酒精)法:将150-200ml丙酮(酒精)装入小保温杯内,逐渐加入干冰,直至饱和呈粘稠状,再加干冰不再昌泡时,温度可达-70℃C,用一小烧杯(50-100ml)内装异戊烷约50ml,再将烧杯缓慢置入干冰丙酮(纯酒精)饱和液内,至异戊烷温度达-70℃时即可使用。将组织(大小为1cm×0.8cm×0.5cm)投入异戊烷内速冻30-60s后取出,或置恒冷箱内以备切片,或置-80℃低温冰箱内贮存。 ②液氮法:将组织块平放于软塑瓶盖或特制小盒内(直径约2cm),如组织块小可适量加OCT包埋剂浸没组织,然后将特制小盒缓缓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内,当盒底部接触液氮时即开始气化沸腾,此时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约10-20s组织即迅速冰结成块。取出组织冰块立即置入-80℃冰箱贮存备用,或置入恒冷箱切片机冰冻切片。 (2)将组织置于20%-30%蔗糖溶液1~3天,利用高渗吸收组织中水分,减少组织含水量。 影响冰冻切片的因素较多,因此,技术难度较大,选择好的冰冻切片机是保证切片质量的关键。目前冰冻切片机有两类: ①恒慢冰冻切片机(Cryastat):为较理想的冰冻切片机,型号很多,但其基本结构是将切片机置于-30℃C低温密闭室内,故切片时不受外界温度和环境影响,可连续切薄片至2-4μm,完全能满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要求。切片时,低温室内温度以-15℃~18℃为宜,温度过低组织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适当,载玻片附贴组织切片,切勿上下移动。 ②开放式冰冻切片机:包括半导体致冷切片机和甲醇致冷切片以及老式的CO2、氯乙烷等冷冻切片机。切片时暴露空气中,温度不易控制,切片技术难度大,在高温季节,切片更加困难,且切片厚8~15μm,不易连续切片,但其优点是价廉,国内有生产。 冰冻切片后如不染色,必须吹干,贮存低温冰箱内,或进行短暂预固定后贮存冰箱保存。 2.石蜡切片其优点是组织结构保存良好,在病理和回顾性研究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切连续薄片,组织结构清晰,抗原定位准确。用于免疫组化技术的石蜡切片制备与常规制片略有不同:①脱水、透明等过程应在4℃。C下进行,以尽量减少组织抗原的损失。②组织块大小应限于2cm×1.5cm×0.2cm,使组织充分脱水、透明、浸蜡。③浸蜡、包埋过程中,石蜡应保持在60℃以下,以溶点低的软蜡最好(即低温石蜡包埋)。 组织块脱水、透明、浸蜡时间参考表1-3: 表 1-3 组织块处理时间表 1 70%乙醇4℃ 3~4h 2 80%乙醇 4℃3~4h 3 90%乙醇4℃2~3h 4 95%乙醇Ⅰ4℃ 2~3h 5 95%乙醇Ⅱ4℃ 1~2h 6 100%乙醇Ⅰ4℃ 1.5h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精)

石蜡切片的制作 目的要求:了解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学会制作石蜡切片。 一、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制片的目的与发展概况 生物制片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微观结构的基础方法,其目的是提供在显微镜下以适度的样品,有效地对其进行形态和功能观察研究。 (二生物制片的方法 当我们研究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时,除了某些生物体可用相差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等方法达到观察目的外,其余大部分生物体,因为组织较厚,光线不易透过内部等关系而达不到观察的要求,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将生物体的组织切成薄切片或不切片,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光线易于透过,即可进行观察。因此,根据标本的制作方法分为切片法和非切片法两种。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适当的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1.切片法 (1切片法的种类 切片法就是利用锐利的刀具,将器官组织或幼小个体分割成许多极薄的薄片,而制成切片标本的一种方法。切片法在切成薄片以前必须设法使组织内渗透某种支持物质。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然后利用切片机进行切片。根据所用支持物质的不同切片法又可分为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炭蜡切片法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ⅰ.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 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制片时间太长。 ⅱ.火棉胶切片法 火棉胶切片法是以火棉胶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包埋过程中不用二甲苯及石蜡,不经高温,可避免组织收缩及变脆,适于精细材料(如脑的切片,也引火棉胶有韧性切片不知有折卷或破裂,适宜于大块组织及多空洞的组织(脑、眼球,硬度较高的组织(骨、肌腱。缺点:手续麻烦、费时间,切片不能切薄,起码在10um以上,不能作连续切片,因此,在生物制片技术上已经不经常采用。 ⅲ.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法是利用液体二氧化碳或其它药剂(如氯乙烷在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组织迅速结成冰块而后再进行切片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用半导体致冷调节器来代替二氧化碳的冰冻,冷冻速度更快更为方便。 冰冻切片法的优点是较前两种方法简便,组织不经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切片,因而可节省很多时间,十分钟左右即能制成切片。常用于临床病理手术诊断,银材料不经溶媒处理就可直接进行切片,材料不受试剂的激烈刺激及温度影响,所以组织没有显著的收缩,细胞形态不致有大的改变,也引冰冻切片不需有机溶剂处理,所以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所以冰冻切片法常用于组织化学,尤其是神经组织,临床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新鲜的组织或已经固定的组织,经短时间处理后即可进行切片。用任何固定及处理的材料均适合冰冻切片,但一般的经验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材料最适合冰冻切片,而用酒精、甘油保存的材料必须充分水洗后才易于冰冻,否则不易切成完整的切片

面包切片机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二.方案设计的构思三.传动系统设计四.执行系统的设计五.创新设计个人心得

一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糕点切片机 (二)工作原理及工艺的动作过程 如结构示意图所示,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系减速后,用一个曲柄滑块机构构成蛋糕切片机,同时用齿轮的配合构成一个传送装置,这两个机构组成相当

于联动机构的装置,当蛋糕被切掉时,后面的运输带也相应的往前面运输新的长度,由于每一次切的过程都一样,从而使每一片糕点的大小都一样。而通过改变进给的距离,可调整切片的厚度。 主要设计要求是: 1)通过调整进给的距离,达到切出不同长度糕点的需要。 2)要确保进给机构与切片机构协调工协调工作,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输送运动必须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 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构思 (一) 方案设计的创新改进措施: 1.我们开始构思方案时,考虑到在以后的生活和生产中,自动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设计的机构要尽量满足自动化的要求。此机构的运作是切糕点与送糕点,切的时候糕点不能动,没有切的时候,糕点要运动并前进一定的距离.为了实现切的动作,我们开始采用凸轮机构,来实现切蛋糕的动作,用凸轮可以很好的控制刀的运动,实现最优的运动 轨迹,可是凸轮的设计和制造比较复杂,且不能传递较大的力,而且切

糕点也不需要那么高的精度。于是我们考虑用曲柄滑块机构一样可以实现刀的往复运动,可传递较大的力,能足我们的需要,于是我们确定用曲柄滑块机构,在此过程中还有锥齿的应用,具体的在装配图中可以见到。 2.对于蛋糕的传送, 既要满足间歇运动的要求,又能通过改变进给距离而切出不同长度的糕点。我们刚开始试用了槽轮机构,但我们的糕点切片机要求可以改变所切糕点长度的,如用槽轮机构的话,要改变切片的长度很难实现,我们想到用飞轮(即许多齿轮)和步进式曲柄改变速度机构来实现。尽管这种传动比较复杂,但是传动比精准可以很好的传送糕点,进而与刀片产生良好的配合,切除相应的糕点。 在此次创新设计中我们组的创新亮点在于蛋糕的传送机构,运用了步进式摇杆机构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