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这是客气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5、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是外交使者的意思。

6、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7、以乱易整,不武:不武,指使用武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补充: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例:“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姓。)2、竖子,对人蔑称。

例: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分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例:箕踞以骂曰(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

5、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淬,把烧红了的铁哭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

6、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7、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8、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9、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邑,封地。10、为副:做助手。

11、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12、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3、至陛下:陛,殿前的台阶。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4、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鸿门宴》

项羽,名籍,字羽。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失败自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1、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掌管军事。

2、关中:函谷关(在今河抽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4、左尹:官名。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5、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6、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7、妇女无所幸:幸,封建君主妻妾的宠爱叫“幸”。

8、按剑而跽(jì):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9、参乘(shè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0、怀王与诸将约: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11、素善留侯张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12、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13、奉卮酒为寿: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卮,酒器。

寿: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

14、环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15、彘肩:猪的前腿。

16、窃为大王不取也: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7、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

18、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杓,酒器。

19、大将军:指范增。

必修1梳理探究

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的数量有数万之多,如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就有47000多个。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了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不过,我国考古人员在距今45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发掘半坡遗址时,发现了约6000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这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图画字”或“象形字”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像“日、月、鱼、鸟、马、鹿、花、草”等许多文字都是对原物的描画,字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

二、汉字的形体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演变为分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17、我自不驱卿: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18、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19、往昔初阳岁: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20、承籍有宦官: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21、不嫁义郎体:义,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22、结大义:结为婚姻。

23、耳著明月珰:珰,耳坠。

24、口如含朱丹:朱丹,朱砂。

25、仕宦于台阁:在大官府任官职。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

尚书台:官署名。东汉光武帝始置。东汉中枢机关。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旧乡:故乡。

《短歌行》曹操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4、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田间小路。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他归顺。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少无适俗韵:少,指少年时代。

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3、墟里:村落。

4、虚室:空室。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1、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2、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修禊事也:(为了)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丝竹管弦,都是乐器。簘笛用竹制成,是管类。琴瑟的弦用丝制成,是弦类。

6、品类之盛: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赤壁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1、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2、舳舻:船头和般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3、造物者,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于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4、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7、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东北。宋仁宗至和元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3、慧空禅院:寺院名。禅院,即佛寺。

4、庐冢:墓旁的小屋。庐,屋舍。冢,坟墓。

5、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6、临川王某记: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7、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必修2梳理探究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一、姓氏源流

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可能是那时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只能通过姓来区分不同的部族。

进入阶级社会,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女称姓。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夏商周三代,天子给有功劳的贵族一块封地,受封的贵族一般就以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氏。所以春秋时代,同一个贵族,在古书中有不同的称呼,可能就因为这贵族换了封地,所以也相应地换了“氏”。

此外,还有以国名(如夏、商、周、秦、鲁、宋)、官职(如司马、司徒、太史),居住地(如延陵、东郭、南宫)、职业技艺(如巫、屠、卜、陶)及自己祖先的字为氏的。

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周天子也丧失了权威性,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所以司马迁称孔子“姓孔氏”。

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都没有,比如汉高祖刘邦排行第三,所以当初大概只叫刘季(季是最小的意思)

二、年节风俗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稣的诞辰。复活节是为了应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三、民族探源

据古人类学家研究,中华民族具有显著的土著特点,中华大地是黄色蒙古人种的故乡。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是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祖先。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起发展成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中国古代史书上,记载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比如匈奴族、羌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这此民族有的西迁,融入了欧洲民族中,匈奴族就是这样。有的部分西迁,比如古代的突厥族。但是大部分都定居在中华民族的疆域中。

高中语文必修1、2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 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二.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

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三.《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四、其他要点—— (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 (2)文化常识 ★【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高一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点总汇

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流通的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纸币制作成本低,更便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发行的影响: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的含义:指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它表现为物价全面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竭的出现。 信用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越性:集存款、取款、消费、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支票:支票时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文学常识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上)文学常识 01 第一单元 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兴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的流派有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代表词人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02 2. 《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03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04 4.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本文化常识 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全书按东周、西周、秦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总结 微语微文 2016-12-30 必修1文化常识 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 ..上,既祖.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 ..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 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 ..执兵 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季父、亚父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亚父: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14.毋内诸侯 ..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须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5.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左卑右尊。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长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一(必修一)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晋侯、秦伯围郑) 引申——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4.寡人:君主、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古代君王自称:朕(秦之后)、寡人(通用)、孤(通用)、(明太祖朱元璋自称:咱)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引申——供役使者,仆从;有职守之人;官员也称执事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引申——卿别意:古代高级官名;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 辈;古代夫妻互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引申——小子:与竖子同义 4.祖:临行祭祀路神,此处为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5.中国古代音乐基本音阶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引申——唐代时称前五音为“合、四、乙、尺、工” 宫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do音。 商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re音; 角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mi音; 徵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sol音; 羽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la音;

(2021年整理)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的全部内容。

高一上学期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这是客气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5、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是外交使者的意思。 6、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7、以乱易整,不武:不武,指使用武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补充: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必修科目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修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中涵盖了许多语文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古文阅读 高中必修一中,古文阅读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古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是:选读、鉴赏、理解、记述。在古文阅读中,需要掌握古汉语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典故典籍等方面的知识。古代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也需要了解。同时,还要对古文阅读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掌握,如比喻、典故、设问、夸张等。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必修一中另一个重点。现代文阅读包括新闻、文化类、社会问题类等不同类型的文章。现代文阅读需要考虑文章的结构、主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在现代文阅读中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比喻等。同时,还需要了解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文体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 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高中语文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修辞是指作者在表达思想时,通过一些手段让语言更加生动、精彩、言简意赅。高中必修一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象征、排比、设问、夸张等。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并更加具有思想深度。 四、写作技巧 高中必修一中,写作技巧的掌握也是一个重点。写作技巧包括标题、开头、结尾、语言表达等方面。在写作技巧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例如描述、描写、议论等。同时需要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如散文、诗歌、小说等。写作技巧的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文化常识 高中必修一中,文化常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文化常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具备文化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同时还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各方面的学习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高中必修一语文知识点包括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和文化常识等方面。学好语文不仅需要勤加练习,还需要有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并且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点。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获得提高。

必修一、必修二课本中相关文化常识 -【完整版】

一、必修一、必修二课本中相关文化常识 必修一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3、《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4、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上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

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必修二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 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的诗赋,由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地方色彩浓厚,故曰《楚辞》,也称“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3、《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原是西汉的一个官署的名称,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人教版必修一到五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 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2. 晋侯.、秦伯.围郑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 敢以烦执.事.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 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 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 至易.水.上,既祖.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 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 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郎中:宫廷的侍卫 10. 诸郎中执兵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学常识 1《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这首诗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再别康桥》是他的代表作 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相当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国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新生》、《爱情的三部曲》、《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 6梁实秋,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语》,独立译有《莎士比亚全语》,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7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代表作《饮冰室全集》。 8郁达夫,现代作家,著名作品《沉沦》。 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诗经》里的诗多为四言诗。(《蒹葭》、《采薇》)。 10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1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2“乐府双壁”是指我国古代优秀的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辞》这两首长篇叙事诗 13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 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 《龟虽寿》《蒿里行》《短歌行》等篇。 14陶渊明,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桃花源记》、《饮酒》、《归去来兮辞》) 1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词,开创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歌,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 16马丁〃路德〃金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我有一个梦想》 17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根据自己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主要考察了历史知识,包括: 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1、关于晚清史:晚清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晚清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主 要思想家,袁世凯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的盛行及其终结; 2、民国军阀混战:军阀混战以及其背景;蒋介石政权建立以及其所采 取的政策;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历程:新中国建立时面临的挑战,三大改革步骤;改革开放政策; 二、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 1、唐朝丝绸之路:丝绸贸易带来了哪些改变;大唐四种征税制度; 2、丝路经济文化交流:丝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影响东、西方的 文化成果。 三、科技技术史 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古代科技发明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

典型代表及其贡献; 2、西方科技之变:西方科技对世界的影响;西方科技的传播和拓展;西方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真正意义。 高一历史必修二主要考察了知识点: 一、早期社会繁荣发展: 1、古典时期: (1)古代法律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2)古代信仰、伦理、文化: 2、近代时期: (1)欧洲革命及其影响; (2)近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二、自由与人权的理想 1、宪政运动及其影响:

(1)法国宪法的出现及其意义; (2)宪政运动的主要特征及其结果; 2、宪法与民主: (1)宪法作用及其规定; (2)不同主义之间的立法游戏及其对比;(3)不同国家人民追求民主的表现; 三、国际关系发展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均衡:(1)帝国主义的崛起与现实意义;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2、危机时期的环境: (1)英法联盟的形成与影响; (2)二战及其影响;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复习

必修一、二文学常识 1、荀子《劝学》: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 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 2、韩愈(韩昌黎)《师说》: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 首《昌黎先生文集》。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3、鲁迅: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文思革。作品:第一部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代表作《阿Q正传》。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时期田园诗派的开 创者。(《桃花源记》、《饮酒》、《归去来兮辞》) 5、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 作品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绿》等。 6、郁达夫《故都的秋》,原名郁文,幼名荫生,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小说代表作《沉沦》。 7、海明威《老人与海》: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 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8、《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转·僖公三十年》。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 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相当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例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9、史书体例知识:(1)编年体:①《春秋》我国第一部(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孔子)②《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丘明)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烛之武退秦师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为也已(已:矣) 2、共其乏困(共:供) 3、秦伯说(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智) 三、一词多义 1、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见识少,眼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走,往)子犯请击之(他,代秦师)是寡人之过也(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作是边邑) 3、既东封郑(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阙:使动,使•…减少,削减,侵损) 6、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作动,增加;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外出时带的日常用品) 六、特殊句式 1、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错啊。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译: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当作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高一历史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二)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分封: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朝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①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③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④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①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3)全面推行郡县制。 1.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二)发展科举制: (1)科举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①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③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4、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作用: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作用。 (三)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 1、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严峻形势: ①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国家权力很微弱,而各州的权力很大。 ②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美国对外贸易也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美国1787年宪法及评价 (1)主要内容:(参见教材P41图) 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集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集 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集 关于词 (1)概念及形式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用来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2)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不同的词牌,其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作者按照格式去作词,称为“填词”。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如本课,作者另标题目“长沙”。 (3)分类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

词从片数上分为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四叠(分四片),词以两片居多。 词从风格上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XXX、XXX等。婉约派有XXX、XXX、XXX等。 来个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简称“特写”,是电影中拍照人像的脸部、人体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细节镜头。它的出现和运用,丰富和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施展阐发力。无论是针对人物还是其他对象,特写镜头均能给人以强烈印象。 新诗 “新诗”又称“现代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通常为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它的特点是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用与白话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压韵自由,活泼活泼,便于施展阐发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大众所接受。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