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研究

陆地杜世振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本文以黑胡椒、辣椒面、桂皮、干香菇、茶叶、脱水小葱为例,研究了辐照食品的硅酸盐矿物质分离方法和热释光(TL)检测方法。

关键词:辐照食品; 热释光法 ; 检测

中图分类号: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Study on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with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Lu Di Du Shizhen

(YanTai Entry-Exit Inspection Ouarantine Bureau,,YanTai ,Shan Dong 264000)

Abstract: Taken black pepper,dehydrated capsicum, cinnamon, dehydrated mushroomas,tea leaf and dehydrated shallot as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isolation of silicate minerals from irradiated food and Foodstuffs-Thermo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

Key words: irradiated food ;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detection

CLC number: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C:

食品辐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和食品保藏技术。食品经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60Co-γ射线或137Cs-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最大能量为10 Mev)的辐照[1],利用由此产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理学的变化进行杀虫、灭菌、抑制发芽和延缓成熟等。利用电离辐射杀虫灭菌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无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同时食品辐照是一种冷加工过程,受到照射的食品的温度、外观、形状和内在特性实际上没有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接受辐照剂量在10 kGy以下的辐照食品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是安全的,但是欧盟和日本对辐照处理的食品一直持严格和谨慎的态度[2-3]。2008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从一批我国输日的干香菇中检出经过辐照处理,立即要求进口该公司产品的日本进口商实施辐照食品自主检测,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对进口调味品实施辐照食品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测力度,扩大了检测样品范围。因此在国内建立完善的辐照食品检测能力,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和促进对外食品贸易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主要国家和组的辐照食品法规标准见表1。

目前,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热释光(TL)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DNA断裂碎片迁移法、气相色谱-质谱(GS-MS)法、化学发光法,这些方法提供了鉴定食品是否经过辐照的检测方法,推动了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中热释光(TL)法主要应用于可分离出硅酸盐矿物质的样品,可用该方法检测的样品种类最多,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因此开展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项目有比较深刻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多钨酸钠溶液 2 g/ml将250 g多钨酸钠溶于150 ml水中;Alfa Aesar A Johnson Matthey Company(Germany)

盐酸 1 mol/L ; 氨水 1 mol/L ; 丙酮分析纯; 羧甲基纤维素钠:0.2%

表1:主要国家及CAC辐照食品法规标准比较

Table1 rule of law for rradiated foo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AC

1.2主要仪器与设备

热释光分析仪: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USA) HARSHAW3500 TLD 离心机:湘仪离心机有限公司TDZ5-WS多管架自动离心平衡机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Q5200型超声波清洗器

样品盘:内径:6 mm、高:2 mm、厚:0.2 mm,国内特约订做。

2 矿物质分离

2.1称取样品50 g于200 ml 烧杯中,加入100—150 ml蒸馏水,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5-10 min,经80目过滤筛过滤,粉末状样品或加水后成泥状样品易将网眼堵死宜采用孔径较大的筛子过滤。反复用蒸馏水强力冲洗滤渣,将滤液收集于1000 ml烧杯中,静置滤液5-10 min,倾倒出烧杯中上层的水和大部分有机物。

2.2将烧杯中的剩余物质转移到15 ml心管中,加入5 ml多钨酸钠溶液,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处理5-10 min,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以1000 r/min离心2 min,若离心时间过长或转速过高则不能分离矿物质,作者曾尝试静止1 h或2000 r/min离心分离矿物质而出现有机物溶于多钨酸钠现象,分离矿物质失败。离心结束后取出离心管,沿管壁小心加入5-10 ml蒸馏水,加蒸馏水后,不宜超声或剧烈晃动离心管,否则水和多钨酸钠溶液互溶,使其密度减小,导致不能分离处矿物质。用移液枪移出有机物(如果有机物残留较多可再加5 ml多钨酸钠溶液重复该过程),多钨酸钠溶液回收利用。

2.3 向离心管中加入盐酸(1 mol/L)1 ml静置3-5 min后加入氨水(1 mol/L)1 ml静置1 min,移出上层液体,加入10 ml蒸馏水洗涤残渣2-3次,移出蒸馏水,用丙酮除去矿物质表面的水至丙酮不再浑浊。在丙酮环境中用移液枪将矿物质转移至样品盘(m o/mg)上,滴加一滴0.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在50o C干燥箱中放置16h。

3 热释光(TL)测定

3.1第一发光曲线的测定:将装有试样的样品盘放在热释光仪的加热板上,N2 2 L/min条件下温度由70o C升高到400 o C,升温速率为6o C/sec测发光量。将测得的发光量记为Glow1(nC),当加热板温度降为70o C以下时,测定本底热发光,将测得的发光量记为B1(nC),热发光测定结束后,称量样品盘和矿物质重量(m1/mg)

3.2标准辐照

常规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一般不具备对矿物质进行标准辐照的条件,所以通常需要将矿物质传递到具备此条件的机构,本实验室委托核工业某辐照中心完成辐照。由于从原始样品中分离出的适于进行热释光分析的矿物质的质量通常是毫克级,所以传递过程中必须考虑矿物质的损失,并尽可能使损失最小化。实验中发现,依照日本厚生劳动省《关于辐照食品检测方法的通知》(食安发第0529004号),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将矿物质固定在样品盘中,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样品损失。经过探讨,本实验室采用了“浸泡传递”的方法,即将经第一次次退火后的矿物质连同样品盘一并放入1.5 ml离心管内,然后加满丙酮,盖紧上盖,确保不会泄漏。妥善包装后,传递至标准辐照机构,连同离心管一同进行辐照,吸收剂量1 kGy,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小于5%。辐照源通常选择Co-60、Cs-137或电子加速器,本实验室委托的照射机构采用Co-60辐照源。经计算,如需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辐照,同时又使样品得到吸收剂量准确的辐照,辐照源活度约在200000居里级比较适合。

辐照完成后,将离心管包装后传递回实验室,整个标准辐照过程中不需打开离心管,因而,矿物质的质量不受影响。试样送回后,按照2.3步骤步骤收集矿物质样品盘,测定样品盘和矿物质的质量(m2/mg),将试样放入50o C干燥箱中放置16 h。

3.3第二发光曲线的测定:按照第一次热释光测定的条件测定第二次发光曲线。将测得的发光量记为Glow2(nC), 本底发光量记为B2(nC)。

4 检测结果判定

4.1 热释光(TL)发光比的计算

TL发光比=G1/G2

G1=(Glow1-B1)/(m1-m o) (nC/mg)G2=(Glow2-B2)/(m2-m0) (nC/mg)

G1 /G2≥0.1则判定样品经过辐照处理

G1 /G2<0.1 则判定样品未经过辐照处理

4.2样品的热释光发光曲线

图1:黑胡椒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图2:黑胡椒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1 TL curve Glow1 of black pepper Fig.2 TL curve Glow2 of black pepper

图3:辣椒面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图4:辣椒面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3 TL curve Glow1 of dehydrated capsicum Fig.4 TL curve Glow2 of dehydrated capsicum 图5:桂皮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图6:桂皮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5 TL curve Glow1 of cinnamon Fig.6 TL curve Glow2 of cinnamon

图7:干香菇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图8:干香菇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7 TL curve Glow1 of Fig.8 TL curve Glow2 of

dehydrated mushroomas dehydrated mushroomas

图9:茶叶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图10:茶叶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9 TL curve Glow1 of tea leaf Fig.10 TL curve Glow2 of tea leaf

图11:脱水小葱的一次发光曲线Glow1 图12:脱水小葱的二次发光曲线Glow2 Fig.11 TL curve Glow1 of dehydrated shallot Fig.12 TL curve Glow2 of dehydrated shallot

4.3 样品的热释光分析数据

表2:不同样品的热释光分析数据表

Table12 The chart of data for the different samples by thermoluminescent analysis

(其中D表示矿物质标准辐照的吸收剂量,采用硫酸亚铁剂量计—分光光度计测得。)5.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经过辐照的样品G1/G2比值远大于0.1,未经过辐照的样品的G1/G2比值远小于0.1。国际上现行标准也认为凡辐照剂量≥0.1 kGy的食品认定为辐照食品,否则为未辐照食品,国内外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判别正确率在95%以上。本实验室已对几十个样品进行检测判断,准确率为100%,但是本实验室开展该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细节工作有待完善。目前为止热释光法还不能定量地测定出样品在辐照处理后实际接受到的吸收剂量,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尚待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样品很难提取到质量满足检测要求的矿物质,比如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非甲壳类水产品、肉类等,这给热释光法辐照食品检测方法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限制,因此还需要其它检测方法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Wills,E.D..Studies of lipid peroxide formation in irradiated synthetic diets and the effects of storage after irradiation[J].Int J Radiat

Biol,1980(37):383~401.

[2] Grolichova M, Dvorak P,Musilova H.Employing ionizing radiation to enhance food safety-a review[J].Acta Vet

Bmo,2004,73:143-149.

[3] 陈其勋.中国食品辐照进展[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1-21.

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答案)

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 工位号:成绩: 工作任务: 一、《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元器件检测、焊接与装配 1.《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焊接 根据给出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附图1)和元器件(附表1),正确选取元器件准确地焊接在赛场提供的印制电路板上。 要求:在印制电路板上所焊接的元器件的焊点大小适中、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无漏、假、虚、连焊,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符合工艺要求;导线长度、剥线长度符合工艺要求,芯线完好,捻线头镀锡。其中包括: (1)贴片焊接 (2)非贴片焊接 2.《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装配 根据给出的附图1《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附表1),正确选取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准确地装配在赛场提供的印制电路板上。 要求:元器件焊接安装无错漏,元器件、导线安装及元器件上字符标示方向均应符合工艺要求;电路板上插件位置正确,接插件、紧固件安装可靠牢固地;线路板和元器件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机清洁无污物。

二、装配工艺卡片编制 根据下表《装配工艺过程卡片》指定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元器件,完成下面装配工艺卡片的编制。 1.请把下表《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序号(位号)”列出的各元器件,在“以上各元器件插装顺序是:”一栏中编制插装顺序(可归类处理)。 2.根据《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图样”,在“工艺要求”一列其中的空格中填写工艺要求。 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三、《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工作正常 在你已经装好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应能实现电路工作正常。 1.接上12V电源后,按下电源开关S1,电容器C8两端电压为6V,LED2电源指示灯亮,电源电路工作正常。 2.手靠近远红外传感器PIR时,经一段时间后,报警发光二极管LED1由微亮转光亮,LS1慢慢变大声。延时及检测电路工作正常。 3.手离开远红外传感器PIR时,发光二极管LED1延时亮1分钟后熄灭,LS1也延时响1分钟后不响。延时电路工作正常。 4.手离开远红外传感器PIR时再开机或结束停电后来电时不应出现LED1亮和LS1响。 四、《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检修 1. 要求:在给出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线路板上,已经设置了两个故障。请你根据《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和电路功能(电路功能看提供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加以排除,故障排除后电路才能正常工作。并请完成以下的检修报告。 故障一检修报告

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及其结构

江西中医学院计算机学院08生物医学工程2班黄月丹学号2 超声诊断仪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超声成像检查技术是指运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高科技电子工程技术对超声波发射、接收、转换及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分析处理和显像,从而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性检查技术。 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建立,70年代广泛发展应用的超声诊断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从静态向动态图像(快速成像)发展,从黑白向彩色图像过渡,从二维图像向三维图像迈进,从反射法向透射法探索,以求得到专一性、特异性的超声信号,达到定量化、特异性诊断的目的。80年代介入性超声逐渐普及,体腔探头和术中探头的应用扩大了诊断范围,也提高了诊断水平,90年代的血管内超声、三维成像、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应用使超声诊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一) A型这是一种幅度调制超声诊断仪,把接收到的回声以波的振幅显示,振幅的高低代表回声的强弱,以波型形式出现,称为回声图,现已被B型超声取代,仅在眼科生物测量方面尚在应用,其优点是测量距离的精度高。(二) B型这是辉度调制型超声诊断仪,把接收到的回声,以光点显示,光点的灰度等级代表回声的强弱。通过扫

描电路,最后显示为断层图像,称为声像图。B型超声诊断仪由于探头和扫描电路的不同,显示的声像图有矩形、梯形和扇形。矩形声像图和梯形声像图用线阵探头实现,适用于浅表器官的诊断;扇形声像图用的探头有多种,机械扇扫探头、相控阵探头和凸阵探头均显示扇形声像图。前二种探头可由小的声窗窥见较宽的深部视野,适用于心脏诊断;后一种探头浅表与深部显示均宽广,适用于腹部诊断,有一种曲率半径小的凸阵探头,也可用小的声窗,窥见深部较宽的视野。 (三) M型 M型超声诊断仪是B型的一种变化,介于A型和B型之间,得到的是一维信息。在辉度调制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慢扫描电路,使辉度调制的一维回声信号,得到时间上的展开,形成曲线。用以观察心脏瓣膜活动等,现在M型超声已成为B型超声诊断仪中的一个功能部分不作为单独的仪器出售。(四) D型在二维图像上某点取样,获得多普勒频谱加以分析,获得血流动力学的信息,对心血管的诊断极为有用,所用探头与B型合用,只有连续波多普勒,需要用专用的探头。超声诊断仪兼有B型功能和D型功能者称双功超声诊断仪。(五)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彩色血流图功能,并覆盖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脏器和器官内血管的分布、走向,并借此能方便地采样,获得多普勒频谱,测得血流的多项重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供诊断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一般均兼有B型、M型、D型和彩色血流图功能。(六) 三维超声诊断仪三维超声是建立在二维基础上,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基础上,配上数据采集装置,再加上三维重建软件,该仪器即有三维显示功能。(七) C型C型超声仪也是辉度调制型的一种,与B型不同的是其显示层面与探测面呈同等深度。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原理与使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原理与使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以及热辐射探测器。除了在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比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电路;开启监视器或自动门铃上的应用;摄影机或数码照相机自动记录动物或人的活动等等。 热释电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晶体具有极化现象,并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恒定的红外辐射照射在探测器上时,热释晶体温度不变,晶体对外呈电中性,探测器没有电信号输出,因而恒定的红外辐射不能被检测到。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人体温36~37度,会发出10um左右的红外线,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只有配合菲涅尔透镜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不加菲涅尔透镜时,该传感器的探测半径可能不足2m,配上菲涅尔透镜则可达10m,甚至更远。菲涅尔透镜是用普遍的聚乙烯制成的,安装在传感器的前面。透镜的水平方向上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又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所以菲涅尔透镜实际是一个透镜组,当光线通过透镜单元后,在其反面则形成明暗相间的可见区和盲区。每个透镜单元只有一个很小的视场角,视场角内为可见区,之外为盲区。而相邻的两个单元透镜的视场既不连续,更不交叠,却都相隔一个盲区。当人体在这一监视范围中运动时,顺次地进入某一单元透镜的视场,又走出这一视场,热释电传感器对运动的人体一会儿看到,一会又看不到,再过一会儿又看到,然后又看不到,于是人体的红外线辐射不断改变热释电体的温度,使它输出一个又一个相应的信号。输出信号的频率大约为0.1~10Hz,这一频率范围由菲涅尔透镜、人体运动速度和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决定。 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随着电力设备电压等级的提高,人们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我国近年来110kV以上的大型变压器事故中50%是属正常运行下发生匝间或段间短路造成突发事故,原因也是局部放电所致。局部放电检测作为一种非破坏性试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虽然局部放电一般不会引起绝缘的穿透性击穿,但可以导致电介质(特别是有机电介质)的局部损坏。若局部放电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绝缘劣化甚至击穿。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不但能够了解设备的绝缘状况,还能及时发现许多有关制造与安装方面的问题,确定绝缘故障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因此,高压绝缘设备都把局部放电的测量列为检查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产品不但在出厂时要做局部放电试验,而且在投入运行之后还要经常进行测量。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是一项重要预防性试验。 根据局部放电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如电荷的交换,发射电磁波、声波、发热、光、产

生分解物等,可以有很多测量局部放电的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电测法和非电测法两大类,电测法包括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法、介质损耗分析法等,非电测法包括声测法、光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红外热测法等。 一、电测法 局部放电最直接的现象即引起电极间的电荷移动。每一次局部放电都伴有一定数量的电荷通过电介质,引起试样外部电极上的电压变化。另外,每次放电过程持续时间很短,在气隙中一次放电过程在10 ns量级;在油隙中一次放电时间也只有1μs。根据Maxwell电磁理论,如此短持续时间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的电磁信号向外辐射。局部放电电检测法即是基于这两个原理。常见的检测方法有脉冲电流法、无线电干扰法、介质损耗分析法等。 1.脉冲电流法 脉冲电流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放电测试方法。脉冲电流法的基本测量回路见图3-5 。图中C x代表试品电容,Z m(Z'm)代表测量阻抗,C k代表耦合电容,它的作用是为C x与

食品辐照技术及其应用

(食品辐照技术及其应用) 系别 ______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______ 年级 ______2015级_______ 专业 _______核工程与核技术______ 班级 ______核工程与核技术3班_______ 学号 ______201520401309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李海江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2017.05.20_______

摘要 食品辐照技术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1]。食品辐照时人类利用核技术开发出来的又一种新型食品加工保藏手技术,比现有保藏技术更优越性的一面,是继传统的物理、化学保藏之后又一发展较快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和新方法[2]。 关键词:食品辐照技术、应用、优点

1.食品辐照技术原理[3], 它是利用放射性60Co 或137Cs 发出的γ射线或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最大能量10MeV) 或X射线(最大能量5MeV)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辐射食品,辐照在食品中引起一系列化学变化,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害虫,消除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腐败细菌,或抑制食品的生理生化过程(发芽和成熟),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3]。 2.食品辐照技术优点 2.1 现有保藏技术的优缺点[1] (1)食品冷冻保藏,即低温保存。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减少酶活。优点是能够好保持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缺点是能耗大,需建立冷藏链; (2)食品罐藏,即提高温度杀灭微生物和酶。优点是绝大部分杀灭微生物,可以长期保藏,缺点是热对风味组织结构和色泽有影响; (3)食品干藏降低水分活度(aw),控制微生物和减少酶活。优点是简便宜行,重量减轻或体积变小,食品可增香变脆,缺点是自然脱水后的食品难复水,易变色; (4)化学保藏即通过外加化学物质抑制微生物及酶等作用。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缺点是化学物质残留。 2.2 食品辐照技术的优缺点 2.2.1 食品辐照技术优点 (1)对食品原有特性影响小 食品在受射线照射过程中升温甚微,从而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状态,甚至在冷冻状态下也能进行辐射处理。另外,射线穿透性强,能瞬间、均匀地到达处理对象内部,杀灭病菌和害虫,因此,辐射能够透过包装而对包内的食物、食物深处的作用对象(如病菌、虫)等产生作用,不仅可保证食品的食用卫生与安全,而且还大大减少了食品交叉污染现象的发生。 (2)安全、无化学物质残留 食品进行同位素辐射处理并非与同位素直接接触,因而并无放射性物质的直接污染;而且适当的辐射处理,不会使食品产生放射性。这与熏蒸杀虫及其他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自动览测等。 (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应用电路图如下: 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局部放电试验原理

局部放电试验 第一节局部放电特性及原理 一、局部放电测试目的及意义 局部放电:是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它位置。 局部放电的种类: ①绝缘材料内部放电(固体-空穴;液体-气泡); ②表面放电; ③高压电极尖端放电。 局部放电的产生: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点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现象-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的特点: ①放电能量很小,短时间内存在不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 ②对绝缘的危害是逐渐加大的,它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累计效应-缺陷扩大-绝缘击穿。 ③对绝缘系统寿命的评估分散性很大。发展时间、局放种类、产生位置、绝缘种类等有关。 ④局部放电试验属非破坏试验。不会造成绝缘损伤。 局部放电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试品是否存在放电及放电是否超标,确定局部放电起始和熄灭电压。发现其它绝缘试验不能检查出来的绝缘局部隐形缺陷及故障。 局部放电主要参量: ①局部放电的视在电荷q: 电荷瞬时注入试品两端时,试品两端电压的瞬时变化量与试品局部放电本身所引起的电压瞬变量相等的电荷量,一般用pC(皮库)表示。 ②局部放电试验电压: 按相关规定施加的局部放电试验电压,在此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③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给定的试品,在规程或规范中规定的局部放电参量的数值。 ④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i: 试品两端出现局部放电时,施加在试品两端的电压值。 ⑤局部放电熄灭电压Ui: 试品两端局部放电消失时 的电压值。(理论上比起始电 压低一半,但实际上要低很多 5%-20%甚至更低) 二、局部放电机理: 内部放电:绝缘材料中含有气隙、油隙、杂质等,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介质内部或介质与电极之间的放电。等效原理图:

超声波无损检测基础原理

第1章绪论 1.1超声检测的定义和作用 指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作用: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1.2超声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利用声响来检测物体的好坏 利用超声波来探查水中物体1910‘ 利用超声波来对固体内部进行无损检测 1929年,前苏联Sokolov 穿透法 1940年,美国的Firestone 脉冲反射法 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大发展 20世纪70年代,TOFD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字、自动超声、超声成像 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范围 专业队伍理论及基础研究标准超声仪器 差距 1.3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 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 声波: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声波、超声波 对钢等金属材料的检测,常用的频率为0.5~10MHz 超声波特点: 方向性好 能量高 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波型转换 穿透能力强 超声检测工作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 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 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 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超声检测工作原理 脉冲反射法: 声源产生的脉冲波进入到试件中——超声波在试件中以一定方向和速度向前传播——遇到两侧声阻抗有差异的界面时部分声波被反射——检测设备接收和显示——分析声波幅度和位置等信息,评估缺陷是否存在或存在缺陷的大小、位置等。 通常用来发现和对缺陷进行评估的基本信息为: 1、是否存在来自缺陷的超声波信号及其幅度; 2、入射声波与接收声波之间的传播时间; 3、超声波通过材料以后能量的衰减。 超声检测的分类 原理:脉冲反射、衍射时差法、穿透、共振法 显示方式:A 、超声成像(B C D P) 波型:纵波、横波、表面波、板波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研究 陆地杜世振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本文以黑胡椒、辣椒面、桂皮、干香菇、茶叶、脱水小葱为例,研究了辐照食品的硅酸盐矿物质分离方法和热释光(TL)检测方法。 关键词:辐照食品; 热释光法 ; 检测 中图分类号: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Study on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with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Lu Di Du Shizhen (YanTai Entry-Exit Inspection Ouarantine Bureau,,YanTai ,Shan Dong 264000) Abstract: Taken black pepper,dehydrated capsicum, cinnamon, dehydrated mushroomas,tea leaf and dehydrated shallot as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isolation of silicate minerals from irradiated food and Foodstuffs-Thermo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 Key words: irradiated food ;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detection CLC number: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C: 食品辐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和食品保藏技术。食品经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60Co-γ射线或137Cs-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最大能量为10 Mev)的辐照[1],利用由此产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理学的变化进行杀虫、灭菌、抑制发芽和延缓成熟等。利用电离辐射杀虫灭菌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无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同时食品辐照是一种冷加工过程,受到照射的食品的温度、外观、形状和内在特性实际上没有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接受辐照剂量在10 kGy以下的辐照食品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是安全的,但是欧盟和日本对辐照处理的食品一直持严格和谨慎的态度[2-3]。2008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从一批我国输日的干香菇中检出经过辐照处理,立即要求进口该公司产品的日本进口商实施辐照食品自主检测,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对进口调味品实施辐照食品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测力度,扩大了检测样品范围。因此在国内建立完善的辐照食品检测能力,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和促进对外食品贸易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主要国家和组的辐照食品法规标准见表1。 目前,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热释光(TL)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DNA断裂碎片迁移法、气相色谱-质谱(GS-MS)法、化学发光法,这些方法提供了鉴定食品是否经过辐照的检测方法,推动了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中热释光(TL)法主要应用于可分离出硅酸盐矿物质的样品,可用该方法检测的样品种类最多,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因此开展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项目有比较深刻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201346703020 食品卫生与营养向春桃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消费者对辐照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辐照处理过的食品是否有放射性危险?食品经辐照处理后,会不会诱发放射性?有没有放射性残留?有关辐照食品安全性、卫生状况和管理标识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微生物安全性问题人们对食源性疾病至为关注。食物中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利斯特菌、大肠杆菌等对辐照较敏感,10kGy以下的剂量就可以除尽。辐照杀死了致病菌且不会带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根据各国30多年的研究结果,FA0/WHO/IAEA组织的联合专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份宣布,吸收剂量在10kGy以下的任何辐照食品都是安全的,无需做毒理学试验。 (二)辐照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问题辐照食品营养成分检测表明,低剂量辐照处理不会导致食品营养品质的明显损失,食品中的蛋白质,糖和脂肪保持相对稳定,而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不会有太大损失。辐照食品营养卫生和辐射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食品经辐照后,辐射降解产物的种类和有毒物质含量与常规烹调方法产生的无本质区别。辐照电离作用可直接造成生物学效应,实践证明它能抑止被照食品采后生长(蘑菇)、防止发芽(马铃薯)、杀虫灭菌、钝化酶的活性(一切食品),从而达到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或长期贮藏的目的。可以认为,食品辐照处理在化学组成上所引起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无害,也不会改变食品中微生物菌落的总平衡,亦不会导致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但是高剂量辐照处理所产生

的营养成分及其辐照副产物的产生问题仍 未被人类所探测到。因而,检测技术仍有待于更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辐照食品标识问题:根据通用标签要求,FDA认为有必要把辐照食品已被辐照告知消费者,因为辐照与其它加工一样,会影响食品的特性。对加工迹象不明显的产品,例如食品整体已被辐照,FDA要求在辐照食品上加贴带有辐照标识的标签,并注有“经辐照加工”或“经辐照处理”字样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2.2 国内研究情况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模拟超声检测设备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上世纪80 年代初,我国研制生产的超声波探伤设备在测量精度、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3]。80 年代末期,随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我国开始了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的研制。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发展迅速,已有多家专业从事超声检测仪器研究、生产的机构和企业(如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汕头超声研究所、南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鞍山美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1]。目前,国内的超声超声检测装置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国内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站、铁道部等)的大型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技术(如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与技术和TOFD 检测设备与技术),既完善了国内的超声检测设备,又促进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5]。 2.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具体检测工件的检测工艺和方法,同时,超声检测还存在检测的可靠性,缺陷的定量、定性、定位以及缺陷检出概率、漏检率、检测结果重复率等问题,这些对超声检测仪器的研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克服传统接触式超声检测的不足,人们开始探索非接触式超声检测技术,提出了激光超声、电磁超声、空气耦合超声等。为提高检测效率,发展了相控阵超声检测。随着机械扫描超声成像技术的成熟,超声成像检测也得到飞速发展。目前,超声检测仪器已明显向检测自动化、超声信号处理数字化、诊断智能化、多种成像技术的方向发展[5-7]。 3.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3.1超声波无损检测基本介绍 超声检测(UT)是超声波在均匀连续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将产生极少能量损失;但当材料中存在着晶界、缺陷等不连续阻隔时,将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从而损失比较多的能量,使我们由接收换能器上接收的超声波信号的声时、振幅、波形或频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测定这些变化就

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 一、绝缘内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基本方法 局部放电的过程除了伴随着电荷的转移和电能的损耗之外,还会产生电磁辐射、超声、发光、发热以及出现新的生成物等。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局部放电监测的基本方法有脉冲电流测量、超声波测量、光测量、化学测量、超高频测量以及特高频测量等方法。其中脉冲电流法放电电流脉冲信息含量丰富,可通过电流脉冲的统计特征和实测波形来判定放电的严重程度,进而运用现代分析手段了解绝缘劣化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突变信号反应也较灵敏,易于准确及时地发现故障,且易于定量,因此,脉冲电流法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不少单位研制的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普遍采用这种方法来提取放电信号。该方法通过监测阻抗、接地线以及绕组中由于局部放电引起的脉冲电流,获得视在放电量。它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方法,也是国际上唯一有标准(IEC60270)的局放监测方法,所测得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图4-4为比较典型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以变压器为例,图中CT表示电流互感器)原理框图。 图4-4 脉冲电流法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原理框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近年来发展了多种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如光测量、超高频测量以及特高频测量法等。利用光电监测技术,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的来自放电源的光脉冲信号,然后转为电信号,再放大处理。不同类型放电产生的光波波长不同,小电晕光波长≤400nm呈紫色,大部为紫外线;强火花放电光波长自<400nm扩展至>700nm,呈桔红色,大部为可见光,固体、介质表面放电光谱与放电区域的气体组成、固体材料的性质、表面状态及电极材料等有关。这样就可以实现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同样,由于脉冲放电是一种较高频率的重复放电,这种放电将产生辐射电磁波,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采用超高频或特高频测量法监测辐射电磁波来实现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日本H.KAwada等人较早实现了对电力变压器PD的声电联合监测(见图4-5)。由于被测信号很弱而变电所现场又具有多种的电磁干扰源,使用同轴电缆传递信号会接受多种干扰,其中之一是电缆的接地屏蔽层会受到复杂的地中电流的干扰,因此传递各路信号用的是光纤。通过电容式高压套管末屏的接地线、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和外壳接地线上所套装的带铁氧体(高频磁)磁心的罗戈夫斯基线圈供给PD脉冲电流信号。通过装置在变压器外壳不同位置的超声压力传感器,接受由PD源产生的压力信号,并由此转变成电信号。在自动监测器中设置光信号发生器,并向图中所示的CD及各个MC发出光信号。最常用的是,用PD 所产生的脉冲电流来触发监测器,在监测器被触发之后,才能监测到各超声传感器的超声压力波信号。后由其中的光信号接收器接收各个声、电信号。 综合分析各个传感器信号的幅值和时延,可以初步判断变压器内部PD源的位置。如果

第章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带电检测分册)》 弟五章咼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目录

第 1 节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概述 发展历程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是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缺陷检测与定位的常用测量方法之一,其检测频率范围通常在3MHz到30MHz之间。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变压器、电抗器、旋转电机等电力设备的局放检测,其高频脉冲电流信号可以由电感式耦合传感器或电容式耦合传感器进行耦合,也可以由特殊设计的探针对信号进行耦合。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根据传感器类型主要分为电容型传感器和电感型传感器。电感型传感器中高频电流传感器(High Frequency Current Transformer ,HFCT具有便携性强、安装方便、现场抗干扰能力较好等优点,因此应用最为广泛,其工作方式是对流经电力设备的接地线、中性点接线以及电缆本体中放电脉冲电流信号进行检测,高频电流传感器多采用罗格夫斯基线圈结构。 罗格夫斯基线圈(Rogowski coils ,简称罗氏线圈)用于电流检测领域已有几十年历史。早在1887 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茶托克教授即进行了研究,把一个长而且形状可变的线圈作为磁位差计,并且通过测量磁路中的磁阻,试图研究更加理想的直流发电机。罗格夫斯基线圈检测技术在20 世纪90 年代被英国的公立电力公司(CEGB用在名为“ El-Cid ”的新技术里,用于测试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定子[1]。罗氏线圈自公布起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对于罗格夫斯基线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963 年英国伦敦的库伯在理论上对罗格夫斯基线圈的高频响应进行了分析,奠定了罗格夫斯基线圈在大功率脉冲技术中应用的理论基础[2]。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和公司纷纷对罗氏线圈在电力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如法国ALSTHO公司有一些基于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产品问世,其主要研究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在20世纪80 年代英国Rocoil 公司实现了罗格夫斯基线圈系列化和产业化。总而言之,在世界范围内对于罗格夫斯基线圈传感器的研究,于20 世纪60 年代兴起,在80 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有多种样机挂网试运行,90 年代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尤其进入21 世纪以来,微处理机和数字处理器技术的成熟,为研制新型的高频电流传感器奠定了基础。20 世纪90年代欧洲学者将罗氏线圈应用于局部放电检测,效果良好,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的. Montanari 和 A.

6.1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第十二章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为什么大蒜不生芽? ?为什么中药丸不生虫? ?为什么方便面调料包搁3年都不会变质?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发展及管理现状 第三节安全性问题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定义 辐照食品:用C o60或C s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等。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衰变为另一个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α、β、γ) α射线:放射性核发射α粒子衰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氦核,具有+2电荷

β射线:β射线是快速电子流,其质量小,速度快 γ射线:γ射线是不带电的高能光子流 二、辐照加工的作用 ?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新鲜食物发生类似水果和蔬菜等的腐烂变质。 ?辐照还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 ?抑制类似马铃薯,洋葱和大蒜等食物的发芽。 三、作用机理 ?射线直接作用于大分子物质,使D N A、蛋白质、脂类中的化学键断裂,形成交联物,破坏碱基对,从而杀灭微生物。 ?射线与细胞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特别是与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使食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受到损伤 四、优点 ?无残留现象 ?可在常温、低温下进行,保持食品原有的特性 ?可以在包装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 ?可选择不同的剂量进行杀菌,杀死微生物效果显著 ?节约能源 ?辐照之后能立即被运输或者立即进食。伽玛射线辐照过的食品绝对不会带上放射性,也不会对身体有害。 五、常用的辐照源 137发出的γ射线 ?C o60和C s ?小于或等于10M e v的能量加速的电子流 ?小于或等于5M e v的能量的X-射线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波长在__________-的是红外辐射。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和远红外三部分 2辐射体的辐射强度在空间方向上的分布满足公式_________________,式中I e 0是面元 dS 沿其法线方向的辐射强度。符合上式规律的辐射体称为__________,也称为朗伯体。 3光辐射普遍形式的波动方程t J t P t E E ??-??-=??+???? μ μμε22220中,方程右边两项分别由________与________引起。 4 KDP 晶体沿z 轴加电场时,由________变成了双轴晶体,折射率椭球的主轴绕________轴旋转了45度角,此转角与外加电场的大小______,其折射率变化与电场成_______。 5 KDP 晶体横向运用条件下,光波通过晶体后的相位差包括两项:其中一项与外加电场无关,是由晶体本身__________引起的;另一项为电光效应_________。 6考虑到声束的宽度,当光波传播方向上声束的宽度L 满足条件___________,会产生多级衍射,否则从多级衍射过渡到单级衍射。 7要用激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就必须解决如何将信息加到激光上去的问题,这种将信息加载于激光的过程称为调制,光束调制按其调制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及强度调制等。 8依据噪声产生的物理原因,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可大致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二 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光电探测器性能参数包括哪些方面。 2 光子效应和光热效应。 3 请简要说出InSb 和PbS 光敏电阻的特性。 4 为什么说光电池的频率特性不是很好? 5 直接光电探测器的平方律特性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 推导证明,共10分,每题5分 1 已知热电晶体极板面积为A ,热电系数为β,负载电阻为R L ,热敏元件的吸收系数为α,热导为G ,且温度变化规律为t i Te T T ω?+?=0。证明热释电探测器的电压灵敏度为()() 222211H c L u G R A R τωτωαβω++=。 2已知光电二极管的反偏压V 及最大入射光功率P ,器件的暗电导为g,临界电导为g ’,器件 光点转换灵敏度为S ,证明合理的负载电阻为:SP g SP g g V R L ''1-???? ??-=。(画出线性化处理后的伏安特性曲线) 四 分析、计算题,共40分,每题10分 1 已知热敏器件的受光面为100mm 2,频率响应范围Δf 为1H Z ,器件初始温度为300K ,发射率为ε为100%,试推导并估算此热敏探测器的最小可探测光功率。(σ=5.67×10-12J/cm 2K 4,k B =1.38×10-23J/K ) 2输入信号U in 经过二极管整流后,输出信号为U ou =KU in ,现有一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经过隔直处理后的调幅输入信号为:U in =(1+msin Ωt )sin ωt,其中的m 为调制度,Ω为调制频率,ω为载波频率,经过二极管整形后并按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到: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提取原理、特点与应用介绍 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提取在中药制剂质量检测中(药检系统)已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应用超声波处理的有232个品种,且呈日渐增多的趋势。 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中药制剂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超声波技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中药制剂取工艺的一种新技术,超声波提取具有广阔的前景。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以提取生物有效成分。 1、提取原理 (1)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可以使介质质点在其传播空间内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介质的扩散、传播,这就是超声波的机械效应。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一种辐射压强,沿声波方向传播,对物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使细胞组织变形,植物蛋白质变性;同时,它还可以给予介质和悬浮体以不同的加速度,且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悬浮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在两者间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力可使生物分子解聚,使细胞壁上的有效成分更快地溶解于溶剂之中。 (2)空化效应通常情况下,介质内部或多或少地溶解了一些微气泡,这些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由于定向扩散(rectieddiffvsion)而增大,形成共振腔,然后突然闭合,这就是超声波的空化效应。这种气泡在闭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几千个大气压的压力,形成微激波,它可造成植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破裂,而且整个破裂过程在瞬间完成,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3)热效应和其它物理波一样,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能量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即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其声能不断被介质的质点吸收,介质将所吸收的能量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热能,从而导致介质本身和药材组织温度的升高,增大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速度。由于这种吸收声能引起的药物组织内部温度的升高是瞬间的,因此可以使被提取的成分的生物活性保持不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许多次级效应,如乳化、扩散、击碎、化学效应等,这些作用也促进了植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溶解,促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介质,并于介质充分混合,加快了提取过程的进行,并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超声波提取的特点 (1)超声波提取时不需加热,避免了中药常规煎煮法、回流法长时间加热对有效成分的不良影响,适用于对热敏物质的提取;同时,由于其不需加热,因而也节省了能源。 (2)超声波提取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节省了原料药材,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3)溶剂用量少,节约了溶剂。 (4)超声波提取是一个物理过程,在整个浸提过程中无化学反应发生,不影响大多数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理活性。 (5)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有利于进一步精制。 3、超声波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应用 与水煎煮法对比,采用超声波法对黄芩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与常规煎煮法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黄芩苷的提取率升高;超声波提取10、20、40、60min均比煎煮法提取3h的提取率高。 应用超声波法对槐米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槐米30min所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 (CODEX STAN 106-1983, REV.1-2003)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离辐照处理食品的过程,可与适宜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以及运输规范同时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基于检查目的而暴露于测量设备辐照的食品。 2. 辐照过程的一般性要求 2.1 辐照源 可以使用以下类型的电离辐照源: (1)放射性核素60 Co 或 137 Cs的γ射线; (2)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5 MeV的X射线; (3)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10 MeV的电子束。 2.2 吸收剂量 对食品进行辐照时,最小吸收剂量应足以实现所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最大吸收剂量应低于符合下列要求的剂量,即该剂量不危及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对结构完整性、功能性质、感官属性产生不利影响。除为实现合法技术目的的需要外,食品接受的最大吸收剂量不高于10kGy。1 2.3 辐照过程的设备和控制 2.3.1 食品辐照处理使用的设备应获得主管机构基于此目的进行的许可和登记。2.3.2 辐照设备设计应符合安全、有效、满足良好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2.3.3 辐照设备应配备足够的、经培训并取得法定资格的操作人员。 2.3.4 辐照设备的过程控制应建立包括定量剂量测定在内的完整记录。 2.3.5 辐照设备和相关记录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查人员公开。 2.3.6 辐照过程应按照食品辐照加工过程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AC/RCP 19-1979, Rev.1-2003)进行控制。 3. 辐照食品的卫生要求 3.1 辐照食品的制备、加工和运输过程应符合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食品卫生通用原则(CAC/RCP 1-1969, Rev. 3-1997)的规定,在适宜时为实现食品安全目的,应用危险性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七项原则。在适宜的时候,原材料和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和运输规范。 3.2 辐照食品应遵守食品销售国对食品微生物安全和营养价值的相关国家公共卫生 1高剂量辐照:辐照剂量高于10kGy的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研究小组报告,技术报告系列890 WHO.日内瓦,1999;辐照食品的安全和营养,WHO,日内瓦,1994;辐照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报告,技术报告系列659.WHO,日内瓦,1981。

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检测原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一、超声波检测原理: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材料及其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脉冲反射法在垂直探伤时用纵波,在斜射探伤时用横波。脉冲反射法有纵波探伤和横波探伤。在超声波仪器示波屏上,以横坐标代表声波的传播时间,以纵坐标表示回波信号幅度。对于同一均匀介质,脉冲波的传播时间与声程成正比。因此可由缺陷回波信号的出现判断缺陷的存在;又可由回波信号出现的位置来确定缺陷距探测面的距离,实现缺陷定位;通过回波幅度来判断缺陷的当量大小。 二、超声波检测步骤 1、检测前的准备 ①熟悉被捡工件(工件名称、材质、规格、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热处理状态、工件表面状态、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 ②选择仪器和探头(根据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确定探伤仪、探头、试块、扫描比例、探测灵敏度、探测方式) ③仪器的校准(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验,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 ④探头的校准(进行前沿、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校准。)⑤仪器的调整(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 2、检测操作 ①母材的检验: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以便检验时参考。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做为检测灵敏度;

②焊接接头的检验: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EL线)灵敏度,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扫查时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保证至少有10%的重叠。 3、检验结果及评级:根据缺陷性质、幅度、指示长度依据相关标准评级。 4、出具检测报告 注:有超标缺陷的焊接接头,其返修部位及返修时受影响的区域,均应按原检验条件进行复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