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走进数学世界晋江市磁灶中学涂友利

目录

1、第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2、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3、第3 课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4、第4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1) ……………………………

5、第5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2) ……………………………

6、第6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3)……………………………

7、第7课自测题(A卷)……………………………

8、第8课自测题(B卷)……………………………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出生——学前——小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1)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2)已知25×25=625,则24×26=_______ .(不要计算)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更一般地,若a×a=m,则(a+1)(a-1)= _______ .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_______ .

3、计算:

7+27+377+4777= _______ .

习题

A组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

A B C

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

B 组

1、一个长方形,长19cm ,宽18cm ,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整数的小正方形,那么这些小正方形最少有多少个?如何分割?

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冯说:

“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1

4

,再加上

班上学生的1

4

,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冯班上有多少学生?

18

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数学。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同学们,你们能举出周围的实例,说明人类离不开数学。

自然界中的数学——数学的存在

天工造物,每每使人惊叹不已;生物进化提示的规律,有时几个世纪也难以洞悉其中的奥秘。蜂房的构造,大概最令人折服的实例之一。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琪实测了蜂房底部菱形,得出令人惊异而有趣得结论:拼成蜂房底部的每个菱形的蜡板,钝角都是109°28ˊ,锐角都是70°32ˊ。瑞士数学家克尼格经过精心计算,结果更令人震惊:建造同样体积且用料最省的蜂房,菱形的两角应是109°26ˊ与70°34ˊ,与实测仅差2分。人们对蜜蜂出类拔萃的“建筑术”赞叹万分之余,无人去理会这不起眼的“2分”。不料蜜蜂却不买克尼格的账,冷酷的科学事实后来去判断错方是克尼格。公元1743年,大数学家马克劳林改用数学用表重新计算,得出的结论与马拉尔琪的实测不差分毫。简直不可思议。

思考:太阳能的蓄水桶为什么做成圆柱体而不做成长方体?

人们身边的数学——数学的应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等无不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以至亡国之君李煜在身受软禁之际,还深情怀恋昔日的“雕阑玉砌应犹在”。

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用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到处都体现着人类数学智慧的结晶。

在天体运动着的星球遵循四种轨道,人造卫星、行星、彗星等依据运动速度的不同(即7.9千米/秒、11.2千米/秒、16.7千米/秒三种宇宙速度)顺从地运行在圆、椭圆、抛物线及双曲线的轨道中。人造地球卫星要想发射成功,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教师向学生投影展示报纸上的上证或深证走势图。)

群芳斗妍曲径幽——数学的美(本节属增加内容,可根据时间自行调节)

数学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之一。每一个数学公式,就是一首诗,公式C=2πR 就是其中一例。司空见惯的图形——圆,内含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π把她们紧紧相连。天地间有无数个圆,惟有C=2πR这个纯粹的圆最精致、最完美。这是数学家的智慧与大自然灵气撞击而再生的哲理美,因而人们常用“圆满”比喻十全十美。

比例的数量关系,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把长为c的线段分为a(较长)、b(较短)两段,使之符合a:c≈0.618。这0.618是最美、最巧妙的比例,人们称之为“黄金分割”。法国的圣母巴黎院、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的构图都融入了“黄金分割”的匠心。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晴雨表。

练习

1、计算:1–2+3–4+5–6+…–100+101= _____.

2、计算:1+2+3+…+2003+2004+2003+…+3+2+1= 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幅道路铺设平面图.

习题

A 组

1、今有一块正方形土地,要在其上修筑两条笔直的道路,使道路把这片土地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4部分,若道路的宽度忽略不计,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修筑方案.(只需画简图)

2、下面有一张某地区的公路分布图,请你找出从A 至D 的一条最短路线(图中所标最短路线为里程)

B 组

1.已知等式(1)a +a +b=23,(2)b +a +b=25。如果a 和b 分别代表一个数,那么a +b 是( )

(A )2 (B )16 (C )18 (D )14

2、用如图所示,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若将它们的某条边重合,能拼成几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请你画出拼成的图形.

A B 1 B 2 B 3 3

10

10 1 2 2

D 3

C 2

C 3 6

8 11

4 5 7 9 C 1 3 1

第 3 课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华罗庚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陈景润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

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

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陈景润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服槛楼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地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同学们,通过这些故事,你体会到了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吗?

学好数学还要善于把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下面让我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一座漂亮的楼房的楼梯,高1米,水平距离是2.8米),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

练习

1、从A 地到B 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 地直接到B 地,第二条从A 地经过C ,D 到B 地,两条路相比( )

A.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B.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C.同样长

2、A 、B 两数的平均数是16,B 、C .

3、小明从1写到100,他一共写了 _________习题

A 组

1、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2、定义运算a※b=a(a+b),计算2※3的值.

3、设定期储蓄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2.25%,2.43%和2.88%.试计算1000元本金分别参加这四种储蓄,到期所得的利息各为多少(国家规定:个人储蓄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征收利息税,征收的税率为利息的20%).分析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提示:利息=本金×年利率×储存年数)

4、在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8位评委给某选手所评分数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选

习题

B组

1、在太阳光照射下,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影子?

2、请你尝试一下,如果用手电筒照射正方体,可以得到哪些形状的影子?请把各种影子的形状画出来.

3、比较上面两种情形中影子的异同?简要说明理由.

①②③④

第 4 课 让我们来做数学(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模糊”问题作出判断和抉择,这时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分析、计算,从而为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提供依据。

某商场张经理是个有名的“神算子”。有一次,商场从外地调进一批牛肉罐头,他让保管员抓紧时间分发到各个门市部去,保管员向张经理汇报说:“新运来的44818听牛肉罐头,除报损的外,已平均分到9个门市部去了,平均数达到了最大,报损的只有……”

“只有7听报损。”没等保管员说完,张经理脱口而出。保管员惊奇地瞪大眼睛说:“经理,你算得神奇了,一点不差!”你知道张经理是怎么算的吗?

例1:右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

例2:国庆前夕,杨杨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准备于国庆期间外出旅游。江南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华夏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不管大人和小孩一律八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服务质量也一样,问杨杨一家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

杨杨认为:如果一每人基本价100元计算,江南旅行社总收费为1002?+100?50%=250(元);而华夏旅行社的总收费为100240%803=??(元)。

所以,由杨杨决定,他们家选择华夏旅行社。 如果基本价为400元,杨杨这样的选择对吗? 如果杨杨家有四口人,杨杨这样的选择还对吗?

例3某校校长在国庆节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外出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一张票,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票价的6折优惠”(即按票价的60%收费).现在全票价为240元,学生数为5人,请算一下哪家旅行社优惠?你喜欢哪家旅行社?如果是一位校长,两名学生呢?

解:甲旅行社:240+5×240×12=840(元);乙旅行社:6×240×60

864100

=(元).

所以甲旅行社优惠.

如果是一位校长,两名学生,则:甲旅行社:240+2×240×1

2

=480(元);乙旅行

社:3×240×60

100

=432(元).

所以乙旅行社优惠.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人类离不开数学。学数学,更是为了用数学。应用数学,首先是要有用数学的意识,其次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练习 1、若“*”是一个对于1和0的新运算符号,且运算规则如下:1*1=0,1*0=0,0*1=1,0*0=0.则下列四个运算结果中是正确的是 ( )

A .(1*1)*0=1; B.(1*0)*1=0; C.(0*1)*1=0; D.(1*1)*1=0

2、将0,1,2,3,4,5,6分别填入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组成只有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圆圈内填一位数,方格内填两位数)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2,它们的积是 ______ .

习题

A 组

1、下面图形中哪些可以一笔画成,哪些不能一笔画成的?

2、已知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内紧排着九个等圆和十六个等圆,你认为这两个正方形内空隙哪个大?

3、某服装店售出甲、乙两件衣服,各得款120元,其中甲种衣服盈利20%,乙种

衣服亏损20%,问这两次买卖盈亏情况.

4、一商店把某种彩电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进价的20%),已知该品牌彩电每台进价为1998元,求该品牌彩电每台的标价为多少元?

习题

B 组

1、春节,爷爷有人民币若干,分别给小明,小红,小刚压岁钱.爷爷打算给小明,小红,小刚压岁钱为爷爷钱总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结果爷爷的钱少了50元,爷爷总共有多少钱?

2、如果今天是星期一,再过7天还是星期一,可用式子“1+7=1”表示,则 (1)如果现在是3月,再过11个月是2月,可怎么表示?

(2)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5时,再过10小时就是北京时间1时,可怎么表示? (3)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吗?

= = ÷

① ② ④

第 5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2)

猜谜语:(1)爷爷参加百米赛跑(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

(2)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以上(打一数词)

你能发现1,3,6,10,……这一列数的规律吗?你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分别写出这列数中的第6、第10个数吗?

例1:如图,在这个方格图案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有多少个长方形?

思考:如果是一个4×4的方格图案,则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有多少个长方形?

例2:找规律,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⑴1

2

2

3

3

4

,()⑵2,6,12,20,()

练习

1、猜谜语:

2、4、6、8、10(打一成语)

2、一群整数朋友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一列,可排在□位置的数跑掉了,请帮它们把跑掉的朋友找回来;

(1)5,8,11,14,□,20,

(2)1,3,7,15,31,63,□;

(3)1,1,2,3,5,8,□,21.

3、将1—8这八个整数分别填入下列括号内,使得等式成立:

()

()()()

()() ()() =

=

9

习题

A组

1、你能根据已知的算式找出规律吗?试把下列式子中的(4)式补全:(1)32+42+122=132;

(2)42+52+202=212;

(3)52+62+302=312;

(4)72+()2+()2=()2.

2、请移动一个数字,使下列等式成立:

101–102=1

习题

B组

1、现有9棵树,把它们栽成3行,要使每行恰好为4棵,如图所示就是两种不同的栽法.请至少再给出3种不同的栽法.

2、将一个平面分成11部分,至少需几条直线?

第6 课 让我们来做数学(3)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例1:将1、2、3、4,四个数填在图中的方格内,使横的三格中的三数的和等于纵的两格中的两数的和。

例2:下面乘法算式中的“来参加数学邀请赛”8个字,各代表一个不同的数字,其中“赛”代表9,问其余7个字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来 参 加 数 学 邀 请 赛 × 赛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例3在图所示的方格中,填入1、2、3、4、5、6、7、8、9这9个数,使每行,每列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15.

[分析]关键是先在哪一个方格中填数,填上什么数,为了平衡, 想到把中间的一个数5填在中心位置上.其他的数如何填呢?很显 然,1和9,2和8,3和7,4和6 应分别与5在同一行,或同一 列,或同一对角线上. [解] 如图

练习

1、W 、Y 、Z 和X 分别可用1、

2、

3、4中的一个数代替,如果能使等式1W Y

Z X

-=,

则X+Y 的和是 ( )

A.4

B.5

C..6

D.7 2、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4,5,7,8,10,( ),( ) (2)19,9,17,8,15,7,( ),( ) 3、课本从第28页到第95页共有 _______页.

4、(1)添一笔,增百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词); (2)父子今年相差26岁,15年后两人相差.

5、通过观察下列各式:12+1=1×2,22+2=2×3,32+3=3×4,……可猜想到有如下规律(用自然数n 表示) .

习题

A 组

1、宏达百货商店 全年营业额如下:第一季度40万元,第二季度35万元,第三季度45万元,第四季度60万元,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这一年平均每季度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2)这一年平均每个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百分之几? (4)第三季度的营业额比第四季度少百分 宏达百货商店 全年营业额统计图

2、某服装商贩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套均卖168元.商贩言明:“以成本计算,其中一套我盈利20%,另一套我亏本20%.”请你判断这个商贩是赚还是赔的.

3、以下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请把它们翻译成相应的算式; (1)我们与数学交朋友×学=交交交交交交交交交; (2)暑假快乐×乐=乐快假暑

4、在下式中,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请问算式是什么?积是多少?

爱 数 学

我 爱 数 学 爱 我 学 ×我 爱 学

季度 第二 季度 第三 季度 第四

季度

习题

B组

1、将1~9这九个数字填入下图的“O”,使每条边上的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7.

2、规定a△b=4×a+3×b+1

(1)5△7和7△5的值相等吗?

(2)对于两个自然数a和b,若a△b=b△a,那么a和b有什么关系?

(3)运算“△”有交换律吗?

第7课 自测题(A 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1、已知等式a ab +=2002,b ab +=2001 ,如果a 和b 分别代表一个整数,那么a -b 的值是 ( )

A .2

B .1

C .2000

D .0

2、今年金鸡百花奖有a 部作品参赛,比上届参赛作品增加了40%还多2部,上届参赛作品有( )

A .%4012++a

B .(1+40%)a +2

C .%4012

+-a D .(1+40%)a -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3、观察已有的数的规律,在( )内填入恰当的数. 1+3=4=2×2 , 1+3+5=9=3×3, 1+3+5+7=16=4×4

1+3+5+7+9=( )=( ), 1+3+5+7+9+11=( )=( ) 4、按规律填数2,3,7,16,32,( )

5、从1999年11月1日起,全国储蓄存款需征收利息税,利息税的税率是20%,王老师于1999年5月1日在银行存入人民币2000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为3.78%,那么存款到期日,王老师一共可得本金和利息 元.

6、已知绿豆发成绿豆芽,重量可增加6.5倍,用a 千克绿豆,可得到 千克绿豆芽.

7、某品牌电脑进价为5000元,按物价局定价的9折销售时,获利760元,则此电脑的定价为 元.

8、如图,在圆内填上六个不相等的数,使得每个数都是它相邻两数的积. 如A=B ×F ,B=A ×C ,C=B ×D …… 则:A= ,B= ,C= ,

D= ,E= ,F= . 9、观察下列两组算式:(1)21=2,22=4,23=8,24=16,

25=32,26=64,27=128,28=256,

(2)84=(23)4=23×4=212

由(1)、(2)两组算式所揭示的规律,可知:83的个位数字是 ,41001的个位数是 .

10、猜谜:2×事=功÷2,事÷2=功×2的成语谜底分别是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1、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 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盈利情况?

12、在空格里填入符号,使循环算式结果等于100

A

B D

C E

F

13、(1)仔细数一数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

14、将1至9这9个数字填入圆圈中,使每个三角形和直线上的3 个数字之和相等.

15、老师与学生小王、小张、小李玩帽子游戏,老师先给三位学生看了四顶帽子,其中二顶是红色的,一顶蓝色的,还有一顶是黄色的.然后让他们先闭上眼睛,给他们每人戴上一顶帽子后,睁开眼睛看其他学生帽子的颜色,然后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小李看到的颜色是:小王的帽子是红色的,小张的帽子是黄色的,同时看到小王,小张无法马上说出自己帽子的颜色,这时小李立刻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小李帽子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

16、图①中,A为正方体的顶点,在另一顶点B处有一昆虫.图②、图③是正方体的两个不同展开图,根据A、B位置的特点,请你在图②、图③中分别标出昆虫B的位置.

17、用牙签按下图方式搭图.

①②③

A

B

图①图②图③

(1)根据上面的图形,填写下表

(2)第n个图形有多少根牙签?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一、课程目标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也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作为科学基础的地位,中学数学的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将在更深一层次的科学研究中大有作为。 1、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演绎推理、直觉猜想、归纳抽象、体系构建、算法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创新意识。 2、努力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认识数学的价值,崇尚数学的思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与方法。 3、多角度衔接高等教育,大胆引入现代数学基本理念,为学生继续从事高深科学领域的学习奠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特色 本课程始终围绕学生群体设计,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的实际学情为基本出发点。课程的内容的选择是严格的,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本课程设计向要突现以下几点: 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学以致用”,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进入运用的层次,接受实践的考验。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的最大发展是应用,这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课程在数学知识的理论应用与实践运用上大大加强,数学的融会贯通与“数学建模”成为主体;加强了数学各分支间的结合,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贯穿数学学习。 2、重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养成的创新学习理念 传授数学知识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完全以知识系统为主线,很多例题与练习是为了凸现其中的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设计。本课程试图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探索研究,实践应用”的空间,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钻研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理性的数学思维,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 3、拓展数学视野,形成开放体系,努力增强时代感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具备教好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内容上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要能够印发学生的思考,要有新的知识内容与视角,传统的 数学课程内容长期以来已经模式化,可选择性不强,本课程大胆突破高考限制,引入“向量几何”、“矩阵理论”、“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微积分初步”等现代数学内容,摆脱以往数学课程内容的被动与滞后,是本课程力图突破的一点。此外,本课程通过每个章节设置的“本章阅读”介绍著名数学家、数学趣题、数学发展史以及最新数学进展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与数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不等式 第四章.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本课程由XXX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初三级部实施。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 授课时间:星期三课外活动,一课时。 授课地点:教室 数学校本课程总的内容: 一、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走进数学世界市磁灶中学涂友利

目录 1、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2、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3、第 3 课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4、第 4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1) …………………………… 5、第 5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2) …………………………… 6、第6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3)…………………………… 7、第7课自测题(A卷)…………………………… 8、第8课自测题(B卷)……………………………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出生——学前——小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1)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2)已知25×25=625,则24×26=_______ .(不要计算)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更一般地,若a×a=m,则(a+1)(a-1)= _______ .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_______ . 3、计算: 7+27+377+4777= _______ . 习题 A组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 A B C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生活中的数学》.doc

中学八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本课程由八年数学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本课程在八年实施。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八年学生 授课时间:周四下午第6节 授课地点:各班教室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学)案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的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和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一、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 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注意对n 的大小要有所考虑)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 ,那么n 的值是多少? 分析:(1)根据以上规定,如果买100件,需要花220元,当220 ≤n 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2.2n 件(即n 115),当220>n 时,这人买了这种商品的件数为(100+2220-n )件,即220-n 件 (2)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 ,即n n 48.0115=或n n 48.0220=-,显然方程n n 48.0115=无解。解另一个方程得n=500。 二、活动2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报告,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一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教师指出:你理解资料中有关数据的含义吗?如果不明白,请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探讨,弄懂它们。然后根据上面的数据,试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1)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精确到1元) (2)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精确到1元) 由学生分组合作解答: (1)设: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x 元 则:(1+10.2%)x=3587 解这个方程,得:x ≈3255 因此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 (2) 因为2006年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20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即:4.73255?%=240.87241≈(元) 三、活动3 布置学生运用活动前的准备的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

运用《几何画板》开发数学校本课程

2013年市现代教育技术参评论文 运用《几何画板》开发数学校本课程 【摘要】《几何画板》为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学生学习几何画板,能让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消除学生的“数学焦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本人对数学校本课程《几何画板》的开发与实践提出一些设想,并做了初步的尝试。 【关键词】数学实验,几何画板,校本课程 一、背景分析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的三级管理机制,课程的三级管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出现是课程开发权利的下放,这意味着数学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这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大数学家欧拉说:“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探索、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与数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是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深层次融合。因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实施数学实验教学,正成为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新动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关注。

八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数学校本课程 八年级组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本课程由赵红星、王玲芬、党丽娜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在八年级实施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授课课时: 1节/周。 授课时间及地点:待定 数学校本课程总目录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篇一: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单元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补数。 2. 掌握巧算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加法中的巧算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 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 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 此步可略) =200+861=1061

4、练习 (1) 99+136+101 (2) 1361+972+639+28 (3) 548+996 (4) 9898+203 5、小结 第二课时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1 、300-73-27 解:式=?300-(73+27) =300-100=2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例2 ①?4723-(723+189)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 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例 3 ①506-397 ②323-189 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 ②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 =123+11=134 4、练习 (1)1000-90-80-20-10 (2)2356-159-256 (3)467+997 (4)987-178-222-390 5、小结 第三课时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号和添括号的法则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 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不论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 变“-”,“-”变“+”,即: a+(b+c+d)=a+b+c+d a-(b+c+d)=a-b-c-d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我们的数学校本课程方案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般项目和基本具体方案。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本课程由XXX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在初一、初二、初三级部实施。 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学生 授课时间:星期三课外活动,一课时。 授课地点:教室 数学校本课程总的内容: 一、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 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 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像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中学数学的美育性,除了上述一些方面,还有其它美妙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捕捉,就会发现数学蕴涵着如此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材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走进数学世界晋江市磁灶中学涂友利

目录 1、第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2、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 3、第3 课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4、第4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1) …………………………… 5、第5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2) …………………………… 6、第6 课让我们来做数学(3)…………………………… 7、第7课自测题(A卷)…………………………… 8、第8课自测题(B卷)……………………………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出生——学前——小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1)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2)已知25×25=625,则24×26=_______ .(不要计算) (3)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4)更一般地,若a×a=m,则(a+1)(a-1)= _______ .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_______ . 3、计算: 7+27+377+4777= _______ . 习题 A组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 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 A B C

最新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一、课程背景 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纯数学”类型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海式”的灌输和训练,使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被淡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育者就应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这也符合我们遵循我国实施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结合本校“学生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以及培养途径的实验研究,我们特开设此课程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体会它的丰富价值,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重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数学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内涵,并能把它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 二、课程标准 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型课程,其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 识和以数学为主要工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新数学提 出的四个目的(实用的目的、公民的目的、职业的目的、文化的目的)融为一体,让受教育者“学大众化的数学”。其具体目标为: 1.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2.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善于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身边事物 3.知道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 4.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知识,形成数学建模的基本素质(即有一定的建模意识,建模的心理品质,建模能力和建模知识结构)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 本课程拟在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计划两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包 括课堂学习、社会调查和建模实践。其中初一年级的重点是学数学、用数学的意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三、导学

课堂基础练习 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 答案:A 与B ; C 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 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历程: 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积极鼓励)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 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1)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2)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 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 (1)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②已知25×25=625,则24×26= (不要计算) ③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④更一般地,若a×a=m ,则(a+1)(a -1)= 。 (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13页第4题。 4.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 学,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第1节第2点《人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5. 布置作业: (1)谈一谈你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 (2)习题1.1第2、4题。 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 2.回忆、交流。 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 4.学生取出剪刀和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动手尝试解决。 学生1 学生2 学生拼图(略) A B C D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下学期)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2009下学期) 教学内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的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和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 一、 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 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注意对n 的大小要有所考虑)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 ,那么n 的值是多少? 分析:(1)根据以上规定,如果买100件,需要花220元,当220≤n 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2 .2n 件(即n 115),当220>n 时,这人买了这种商品的件数为(100+2220-n )件,即2 20-n 件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振东中学八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序言 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创新教学的先行者里斯特伯先生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满足学生已有的兴趣和爱好,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选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与每个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广阔空间,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有兴趣,习有方法,必有成功。学生的个性在社会活动中得以健康发展,学生的潜能在自学自育中得到充分开发。

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以贴近生活实际、加强数学应用为宗旨,针对数学这门课的特点,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并且加强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功,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课程概况: 本课程由八年数学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本课程在八年实施。三、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让学生体会数学史可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空间是无穷的数学世界,在课堂上多设情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事物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授课对象:八年学生 授课时间:周四下午第6节 授课地点:各班教室

八年级上册数学-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四、评价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五、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 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出示趣味题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 二、分析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汇报 五、小结通过这两次的课程,你有哪些收获?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整理)

竞赛讲座一 函数的性质 第一讲 函数的单调性 一.学习目标 会判断较复杂的函数的单调区间,能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最值问题及解不等式、解方程。 二.知识要点 单调性的定义,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抽象函数的单调性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1)(x log )1( 4)13()(x x a x a x f a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0,)3 (C )11[,)73 (D )1[,1)7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1(log )(>=x x x f a 在),1(+∞上为减函数,所以10< ∴该函数在区间[),0∞+上的单调递增。 例3. 已知f ( x )=-x 2 + 2x + 8,g ( x ) = f ( 2-x 2 ),求g ( x )的单调增区间. 【讲解】很明显这是一个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所以应“分层剥离”为两个函数 t =-x 2+2 ① y = f ( t ) =-t 2 + 2t + 8 ② 对于②f ( t ) =2)1(--t +9,可知当)1,(-∞∈t 时是增函数,当),1(+∞∈t 时是减函数。 对于①由t =-x 2+2>1得11<<-x ,当)0,1(-∈x 时是增函数,当)1,0(∈x 时是减函数。 由t =-x 2+2<1得1>x 或1- ,那么该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在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电子教案

《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 的思想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 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和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 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教具准备: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按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 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 一、活动1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 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 n 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 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多少件?(注意对n 的大小要有所考虑) (2) 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 0.48n,那么n 的值是多 少? 分析:(1)根据以上规定,如果买100件,需要花220元,当n 220 、活动2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报告, 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87元,比上一年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教师指出:你理解资料中有关数据的含义吗?如果不明白, 请通 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探讨,弄懂它们。然后根据上面的数据,试用一 元一次方程求解: (1)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精确到 1元) (2) 扣除价格因素,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量(精确到1元) 由学生分组合作解答: (1) 设: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x 元 贝则:(1 + 10.2%) x=3587 解这个方程,得:x 3255 因此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3255元。 (2) 因为2006年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长量=20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即: 3255 7.4%=240.87 241(元) 三、活动3 布置学生运用活动前的准备的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 一些相同的 棋子和一个支架,分组进行如下实验: 1、 将直尺的中点置于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 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尺子还是保持平衡。 时,这个人买了这种商品 —件(即-n ),当n 220时, 种商品的件数为(100+n 220 )件,即 匚20件 2 2 (2)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 0.48n ,即 这人买了这 n 20 2 0.48n 显然方程詈 0.48n 无解。解另一个方程得 一 0.48n 或 11 n=5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