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A. 倡导主文化

B. 克服社会弊端

C. 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

D.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A. 搭建自行车棚

B. 开展就业指导

C. 加强旅馆业的管理

D. 被害预防

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A. 转处

B. 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

C. 刑罚预防

D. 邻里照看

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A. 最终目标

B. 战略目标

C. 阶段性目标

D. 长期目标

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A. 罪前预防

B. 罪中预防

C. 罪后预防

D. 重点预防

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A. 犯罪预防

B. 犯罪控制

1

C. 打击犯罪

D. 改造罪犯

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A. 先行关系

B. 后行关系

C. 逆相关关系

D. 顺相关关系

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A. 被害人的亲属

B. 犯罪人的邻居

C. 公安人员

D. 具有犯罪倾向者

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A. 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

B.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 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D. 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A. 孤独型被害人

B. 挫折型被害人

C. 职业型被害人

D. 流动型被害人

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A. 初犯年龄

B. 累犯年龄

C. 差别年龄

D. 高峰年龄

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A. 犯罪心理

B. 犯罪现象

C. 犯罪行为

D. 犯罪动机

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A. 生理病变

B. 生理异常

C. 犯罪动机

D. 潜意识

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A. 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

B. 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

C. 犯罪心理学观点

D. 犯罪精神病学观点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2

A. 1983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2000年

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

A. 消长律

B. 起伏律

C. 辐射律

D. 自组织律

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A. 儿童时期

B. 青少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人口结构

C. 地域文化

D. 政治环境

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

A. 适用

B. 限制

C. 泛化

D. 遵循

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

A. 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B. 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C. 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D. 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

A. 和谐观

B. 阶级观

C. 系统观

D. 人生观

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

A. 模拟实验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现场实验法

D. 心理实验法

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

3

A. 合力

B. 助力

C. 差力

D. 压力

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

A. 直接犯罪原因

B. 间接犯罪原因

C. 犯罪的社会根源

D. 犯罪的文化根源

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A. 一元论

B. 二元论

C. 三元论

D. 多元论

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A. 柏拉图

B. 托马斯·莫尔

C. 奥古斯丁

D. 孟德斯鸠

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A.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B.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C.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D.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

A. 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

B. 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

C. 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

D. 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

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

A. 整群抽样

B. 等距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分类抽样

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A. 刑罚预防论

B. 法律预防论

C. 环境预防论

D. 社会防卫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4

31.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 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B. 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

C. 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

D. 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

E. 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

32.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

A. 犯罪现象

B. 犯罪原因

C. 犯罪对策

D. 刑事案件

E. 刑事侦查

33.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A. 犯罪预测学

B. 刑事政策学

C. 犯罪心理学

D. 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

E. 监狱学

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

A. 未成年人犯罪多

B. 成年人犯罪多

C. 暴力性犯罪多

D. 敌对分子多

E. 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35.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

A. 犯罪状况

B. 犯罪原因

C. 犯罪条件

D. 犯罪结构

E. 犯罪变化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现象

37.物防

38.性格

5

39.滚雪球抽样

40.犯罪社会学派

41.拟制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

43.从构成结构上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哪些类型?

44.为什么说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45.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10分)

47.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12分)

6

自考06831药理学(四)大纲

课程名称:药理学(四)课程代码:0683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的医药学基础课,着重阐明药物作用及临床用药的基本规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阐明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是在于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和科学依据,为开发研究新药或新剂型提供试验资料,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本质。 学习中要注重掌握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各类药物中各代表药物及常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及其适应症、不良反应,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其他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密切联系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药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科学,故学习本课程的先期课程有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等,以及相关的临床知识,为学习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提供良好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药物、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概念;了解药物的分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了解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及药理学研究在新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药理学研究内容(重点) 识记:药理学、药物、药效学、药动学 理解:药理学研究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二)药理学学习方法和要求、新药的药理学研究(次重点) 学会查阅药理学文献和参考书的方法。了解新药来源、新药的药理学研究: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了解药理学发展简史(一般)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量效关系、常用的药物安全评价指标;了解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与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的差别。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预防犯罪 D.学科建设 2.从研究方法上看,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主要采用() A.事实分析法 B.规范分析法 C.法律论证法 D.犯罪行为结构解析法 3.关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当今大多数犯罪学学者持() A.法学观点 B.心理学观点 C.社会学观点 D.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观点 4.“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学者() A.孔德 B.托皮纳尔 C.塔尔德 D.加罗法洛 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犯罪的心理预防 B.犯罪的社会预防 C.犯罪的个体预防 D.犯罪的法律预防 6.在犯罪分类问题上,贝卡利亚认为犯罪行为的真正衡量标准是() A.法律 B.犯罪人的自由意志 C.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D.刑罚 7.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实证派犯罪学将犯罪学研究实现了从犯罪行为转向() A.被害人 B.刑罚 C.犯罪情境 D.犯罪人 8.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在对芝加哥地区的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A.同心圆说 B.犯罪饱和说 C.犯罪的生物遗传说 D.模仿论 9.依据影响某一结果的一种或几种因素以及它们影响的程度来主观判断抽取样本数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 第 1 页

A.配额抽样 B.判断抽样 C.等距抽样 D.随机抽样 10.犯罪学对事物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被称为() A.解释性分析 B.描述性分析 C.横向比较分析 D.纵向比较分析 11.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 A.立案率 B.破案率 C.人犯率 D.犯罪率 12.已经发生并被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已举报而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A.发案数 B.相对暗数 C.绝对暗数 D.恒比数 13.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 A.经济快速发展直接联系 B.自然环境的变迁直接联系 C.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 D.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 14.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 A.正在提高 B.正在降低 C.没有变化 D.变化不定 15.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违法性 B.社会性 C.形式多样性 D.社会危害性 16.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 A.纽带作用 B.辅助作用 C.核心作用 D.基础作用 17.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A.思想体系 B.组织体系 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 18.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的是() A.天生犯罪人论 B.人种论 C.亚文化论 D.差异交往论 19.在犯罪原因系统中,以对具体犯罪事件为中心,在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内同犯罪发生存在联系的因素组类是() 第 2 页

2018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35)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 A.犯罪现象学 B.犯罪原因学 C.犯罪预防学 D.犯罪对策学 2.从知识结构上看,犯罪学是一门 A.综合性学科 B.边缘性学科 C.单一性学科 D.独立性学科 3.刑事古典学派中,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学者是 A.边沁 B.费尔巴哈 C.贝卡利亚 D.迪尔凯姆 4.犯罪学的鼻祖是 A.达尔文 B.龙勃罗梭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5.下列选项中属于菲利犯罪预防思想的是 A.社会防卫措施 B.刑罚制裁 C.报应刑论 D.制定国际法典 6.当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心理预防 B.治安预防 C.社会预防 D.刑罚预防 7.先秦时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商鞅 8.新中国犯罪学研究起步于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与其他方法论的研究者相比,思辨方法论的研究者更经常采用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量的文献研究 D.定性的文献研究

浙江省自考药理学(二)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药理学(二)真题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药理学(二)真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浙江省2008年4月自考药理学(二)真题 课程代码:030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副作用是指( ) A.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B.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引起的 C.用药后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的反应 D.在治疗剂量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调节作用是( ) A.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扁平 B.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 C.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凸 D.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 3.关于毒扁豆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为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B.可直接兴奋M、N胆碱受体

C.可抑制中枢和外周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D.可用于治疗青光眼 4.阿托品( ) A.能促进腺体分泌 B.能引起平滑肌痉挛 C.能造成眼调节麻痹 D.通过加快Ach水解发挥抗碱作用 5.琥珀胆碱是( ) A.扩瞳药 B.神经节阻断药 C.解痉药 D.除极化型肌松药 6.下述何药中毒引起的血压下降禁用肾上腺素?( ) A.吗啡 B.氯丙嗪 C.水合氯醛 D.地西泮 7.哪种药物不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 A.氯丙嗪 B.奋乃静 C.碳酸锂 D.硫利达嗪 8.吗啡的中枢药理作用有( ) A.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 B.镇痛、镇静、致咳 C.镇痛、欣快、散瞳 D.镇痛、镇静、兴奋呼吸 9.镇痛药适用于( ) A.内脏钝痛 B.内脏绞痛 C.慢性、体表性钝痛 D.牙痛 10.维拉帕米具有下列哪种作用?( )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阻断心肌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钙内流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修订稿

犯罪学考试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近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第一部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以( A )为理论基础。 A.犯罪古典学派 B.犯罪人类学派 C.犯罪社会学派 D.犯罪心理学派 2、首先应用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犯罪的是( C )。 A.边沁 B.贝卡利亚 C.龙勃罗梭 D.菲利 3、将自然犯罪的原因归结为心理或道德异常的犯罪学家是( C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边沁 4、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代表作( B )中提出了“接触理论”。 A.《文化冲突与犯罪》 B.《犯罪学原理》 C.《少年犯罪的原因》 D.《命定的犯罪》 5、恢复性司法对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简明概括是﹙ A ﹚。 A.有害的正义 B.无害的正义 C.普世的正义 D.绝对的正义 6、将犯罪人和被害人二者视为“刑事伙伴”或“犯罪搭档”的犯罪学家是( D )。 A.京蒂 B.施耐德 C.萨瑟兰 D.门德尔松 7、犯罪学家( D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着《犯罪学》。 A.龙勃罗梭 B.贝卡利亚 C.菲利 D.加罗法洛 8、功利主义的创始人( A )。 A.边沁 B.霍尔巴赫 C.孔德 D.菲利

9、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D )。 A.犯罪人类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理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0、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代西方犯罪问题的犯罪学派是 ( A )。 A.激进派犯罪学 B.芝加哥学派 C.社会生态学理论学派 D.社会结构理论学派 11、被尊称为近代刑法之父的是( A )。 A.贝卡利亚 B.边沁 C.费尔巴哈 D.菲利 12、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 B )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13、李斯特的犯罪原因观被后人称为( A ) A. “犯罪原因二元论” B. “犯罪原因三元论” C. “犯罪原因四元论” D. “犯罪原因多元论” 14、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 A )。 A. 社会危害性 B. 形式多样性 C. 传染性 D. 违规性 15、( B )在犯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是犯罪发生的必然因素。 A.犯罪条件 B.犯罪直接原因 C.犯罪根源 D.犯罪相关因素 16、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 B ) A.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B.抑制犯罪动机 C.严厉打击犯罪 D.预防重新犯罪 17、强调刑罚的个别化的犯罪学派是( B )

10月全国药理学(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0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药物中属于 受体阻断药的是() A.酚苄明 B.阿托品 C.普萘洛尔 D.间羟胺 2.肾绞痛或胆绞痛病人首选() A.新斯的明+阿托品 B.阿托品+阿司匹林 C.阿司匹林+新斯的明 D.吗啡+阿托品 3.心脏骤停时,首选的急救药是() A.间羟胺 B.去甲肾上腺素 C.地高辛 D.肾上腺素 4.毒扁豆碱属于() A.N胆碱受体阻断药 B.胆碱酯酶复活药 C.胆碱酯酶抑制药 D.M胆碱受体阻断药 5.多巴胺的作用方式是() A.只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B.只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 C.既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又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 D.既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6.碘解磷定可用于解救() A.各种磷化合物的中毒 B.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C.硝酸酯类中毒 D.大环内酯类中毒 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仍然具有活性 B.不易被其他药物排挤 C.可被其他药物排挤 D.促进药物的分布 8.琥珀胆碱() A.90%迅速被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B.90%迅速被肝脏假性胆碱酯酶水解 C.90%迅速被肝药酶代谢 D. 90%迅速被磷酸二酯酶水解 9.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可使受体数目() A.减少,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 B.减少,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C.增多,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D.增多,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 10.普萘洛尔禁用于()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消化性溃疡 1

1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是有关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几种学术观点,其中多数人所赞同的并为教材所认可的观点是( ) A.法学观点 B.生物学观点 C.社会学观点 D.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观点 2.古典犯罪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贝卡利亚 D.边沁 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 ) A.社会性的属性 B.阶级性的属性 C.相对性的属性 D.随意性的属性 4.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了向( ) A.西南倾斜现象 B.东北倾斜现象 C.西北倾斜现象 D.东南倾斜现象 5.心理分析法主要用于( ) A.研究犯罪动态 B.研究犯罪工具 C.研究犯罪构成 D.解释犯罪原因 6.经济转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对犯罪的作用一般是( ) A.直接的 B.事先的 C.被动的 D.间接的 7.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导致了个体犯罪欲念的( ) A.缓解 B.分化 C.扩张 D.收缩 8.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相关因素的是( ) A.气压 B.空间 C.工具 D.引起犯罪的现象 1

9.被害的受容性是指( ) A.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顺应状态 B.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加害者的诱导或容易成为加害者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征 C.被害人由于自身刺激的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性 D.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反抗状态 10.短期犯罪预测的预测时段一般是指( ) A.1—2年 B.3—4年 C.4—5年 D.5年以上 11.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 ) A.临时性措施 B.战术性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被动性措施 12.人民调解委员会任期为( )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3.保罗·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 A.社区参与论 B.环境预防论 C.心理强制论 D.被害预防论 14.在下列方法中属于收集犯罪资料常用方法的是( ) A.问卷法 B.比较法 C.统计法 D.分析法 15.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A.犯罪经济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物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6.在我国犯罪数量统计一般( ) A.以实际发生案件数为主 B.以警方统计为主 C.以检察院统计为主 D.以法院最终判决数为主 17.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 A.犯罪率 B.相对暗数 C.绝对暗数 D.明数 18.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是( ) A.1950—1955年 B.1956—1965年 C.1966—1976年 D.改革开放之后 2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犯罪学》期末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行为的类型:指根据一?定的FI的和原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对纷繁复杂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依据其内在的相似性所做的分类。 2、自然犯罪:是指违反一?般人类所共有的怜悯和正直的道德情绪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人的本性,因此在任何社会都会被视为犯罪。 3、被害赔偿:是指犯罪人或国家对于被害人因被害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损失,损害或痛苦所进行的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自然犯罪 4、犯罪的心理预防:是指旨在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我控制能力,使人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境下做出符合社会法律和伦理规范的行为选择,而对人的健全人格的社会培养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5、犯罪治安预防:是指由专门的社会控制力量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控制犯罪行为实施所需要的或可能利用的外部条件,发现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实施,防止和 减少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的各种行政措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AB 3、ABD 4、ABC 5、 ABCD 6、ABCD 7、ABD 8、ABC 9、C10、AC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 1、X 2、X 共12分) 3、V 4、V 5、V 6、X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菲利认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乃至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都是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类型的犯罪中,各种因素起作 用的程度和方式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大。 (2)据此他提出了“犯罪饱和法则”,即每-?个国家在客观上都存在着促使犯罪产生和变化的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并由此影响犯罪现象的变化,故犯罪也有年终平衡,其增多或减少,比国民经济的收支还有规律。 (3)菲利的三因素论实际上标志着犯罪学多因素理论的建立,与此相适应,他提出了相应的犯罪控制理论,即在重疏导、轻刑罚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刑罚替代措施”的概念,主张以社会防卫概念取代刑罚的概念,在刑罚制度方面,主张广泛使用保安处分和其他预防性措施,并极力推崇不定期刑。 2、(1)科际整合的犯罪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 (2)重视犯罪预防理论的研究。 (3)青少年犯罪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4)犯罪学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3、犯罪现象基本包括:(1)犯罪状况;(2)犯罪特点;(3)犯罪规律 犯罪现象的特性有:(1)直观性;(2)综合性;(3)因果性;(4)相关性; (5)饱和性

自考《药理学》 复习资料

《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半衰期: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所需时间又称减半期. 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缓解和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效能:指药物的最大效应,在量效曲线上指曲线的最高点,也就是药理效应的极限。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激动药:又称为兴奋药指对受体有较强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或者说有内在活性的配体即为激动药。 抗菌谱:指药物的抗菌范围。 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治疗指数:为LD50和ED50的比值.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之一。该值越大越安全。但治疗指数不够完善,它只适用于治疗效应与毒性效应(或致死效应)的量效曲线相互平行的药物。 ED50:又称半数有效量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抑菌药: 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生物转化: 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又称为药物代谢。 拮抗药: 又称为阻滞药指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即本身不引起生理效应,却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的药物。或者说无内在活性的配体即为拮抗药。 杀菌药: 既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且能杀灭微生物的药物 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 简述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答:抗精神病作用:用于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也可用于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兴奋、紧张及妄想者;②镇吐作用: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呕吐,但对晕动症无效;③影响体温调节: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④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合用时宜减量简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答:。Ⅰ类——钠通道阻滞药,又分为:ⅠA类中度阻滞钠通道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ⅠC类显著阻滞钠通道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Ⅲ类——延长APD的药物。Ⅳ类——钙拮抗剂。 3.简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答:【药理作用】选择性激动M 胆碱受体,产生M 样作用。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最明显。1.对眼的影响(1)缩瞳(2)降低眼内压(3)调节痉挛 2. 促进腺体分泌:汗腺和唾液腺大量分泌。 3. 兴奋平滑肌:收缩肠道、支气管、子宫、膀胱平滑肌。【临床应用】1、治疗青光眼的首选药。 2.治疗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应用,可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3、口腔干燥。4、对抗阿托品中毒的M样症状5.简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主要是1抗焦虑;2镇静催眠;3抗惊厥,抗癫痫;4抗中枢性肌肉僵直。简述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并各举一代表药。依据它们的电生理机制分成IV类:①I类钠通道阻滞药,能阻滞心肌细胞快钠通道,抑制钠离子内流。根据阻滞钠通道特点和程度的不同以及对钾通道和APD影响的差异分为三亚类:IA---奎尼丁;IB---利多卡因;IC---氟卡尼。②II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③III类延长APD药物,如胺碘酮;④IV类钙拮抗药,如维拉帕米。 7.简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答①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及感冒发热等;②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为风湿性关节炎首选药;③抗血栓作用可用于预防栓塞;④长期并规律性服用可降低结肠癌风险;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 8.简述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答:①心脏骤停②过敏性休克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其他速发型变态反应④局部应用 9.简述地西泮的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抗焦虑原因可能通过对边缘系统苯二氮卓类受体(BZ受体)的作用,抑制边缘系统电活动的发放和传递;镇静催眠主要是延长NREMS的2期,明显缩短SWS期;抗惊厥和癫痫和缓解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强直的作用机制可能和药物作用于不同部位的GABAa受体密切相关,GABAa受体是大分子复合体,含有14个亚单位。苯二氮卓类(BZ)和GABAa结合,诱导受体发生构象变化,促进GABA和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Cl-离子通透性增加,氯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超极化,神经元兴奋性降低,显示中枢抑制效应。 10.简述吗啡的临床应用。 吗啡临床上用于:(1)镇痛:适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烧伤、战伤及心肌梗塞引起的心绞痛。(2)心源性哮喘及肺水肿。(3)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1. 吗啡等连续应用,个体产生精神及躯体依赖性即成瘾性。一旦停药则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若给予吗啡则症状立即消失。 11.简述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1)强心①正性肌力作用;②减慢心率;③房室结负性传导。 (2)对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①中毒量引起催吐化学感受区兴奋致呕吐;②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生,致快速型心律失常;③对RAAS产生抑制。 (3)利尿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发挥利尿作用。 强心苷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 TP酶,使Na+—K+转运受阻,进而促进了Na+—Ca2+交换,心肌细胞内Ca2+增多,心肌收缩力加强。 临床用途1)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房颤—通过抑制房室结传导,减慢心室率房扑—通过不均一缩短心房不应期,使扑动变颤动,然后再通过负性传导作用,减慢心室率 12.简述青霉素的抗菌谱。答:G+球菌感染,G+杆菌感染,G-球菌感染;对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感染也有特效。13.简述呋塞米的不良反应。答:1. 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血症、低血镁等。2. 耳毒性:大剂量时可引起听力下降,或暂时性耳聋甚至永久性耳聋。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大剂量可出现胃肠道出血。4.高尿酸血症:与体内尿酸竞争排泄系统。 5.过敏反应:皮疹、嗜酸性细胞增多,偶有间质性肾炎。 14.简述糖皮质激素抗炎特点和抗炎用药原则。 特点:对各种炎症的各个期间均有效;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降低机体抵抗力,可使炎症扩散。注意: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时应慎重使用;细菌感染必须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先上抗菌药后上激素,停药先停激素;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病毒)及诊断未明感染禁用或慎用。简述抗菌药作用机制。 抗菌药可特异性地干扰或阻断细菌所特有的某些关键性环节,从而在宿主细胞和细菌之间发挥选择性抗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②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③抑制蛋白质合成:④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三、选择题 1、药效学的研究内容是( D )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C.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2、关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正确的是( C ) A. 以药物对数剂量(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可得到直方双曲线。 B. 以药物剂量(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可得到对称S型曲线。 C. 以药物对数剂量(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可得到对称S型曲线。 D. 可用于测定LD50。 3、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与剂型无关 B C.与药物作用的强度无关 D.与药时曲线下面积成正比 4、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 C ) A. 舌下给药后 B. 吸入给药后 C. 口服给药后 D. 静脉注射后 5、下列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结合型药物分子变大 B. .结合型药物药理活性暂时消失 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6、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C ) A. 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B. 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C. 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D. 缩瞳、降眼压、调节麻痹 7、β受体阻断剂与利尿药合用后降压作用大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C ) A.敏化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 8、“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是指( B ) A. 给予β受体阻断药后出现升压效应 B. 给予α受体阻断药后出现降压效应 C. 肾上腺素具有α、β受体激动效应 D. 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下降 9、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C ) A. 局部注射麻醉药 B. 局部滴注去氧肾上腺素 C. 局部注射酚妥拉明 D. 局部注射普萘洛尔 10、阿托品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的目的是( C ) A.防止休克 B.解除胃肠痉挛 C.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D.抑制排便、排尿 11、解热镇痛药作用是( C ) A.能使正常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B.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以下 C.能使发热病人体温降到正常水平 D.必须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12、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佳药物是( D ) A.普萘洛尔 B.硝酸甘油 C.硝酸异山梨酯 D.硝苯地平 13、肾上腺素对血管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B ) A.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强 B.肾血管扩张 C.脑和肺血管收缩微弱 D.冠状血管舒张 14、关于ACE抑制剂治疗心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能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 B.能消除或缓解心衰症状 C.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D.可引起低血压和减少肾血流量 15、颠痫持续状态首选( C ) A. 肌注地西泮 B. 肌注苯巴比妥 C. 静脉注射地西泮 D. 肌注卡马西平 16、巴比妥类急性中毒致死的直接原因是( A ) A.深度呼吸抑制 B.血压下降 C.深度昏迷 D.肾衰竭 17、氯丙嗪抗精神病的机制为( B ) A. 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受体 B. 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D2受体 C. 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 D.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 18、主要通过阻断Na+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D ) A. 普萘洛尔 B. 胺碘酮 C .维拉帕米 D. 奎尼丁 19、治疗量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为( B ) A. 兴奋Na-K-ATP酶 B. 增加心肌细胞内Ca2+ C. 促进儿茶酚胺释放 D. 增敏β受体 20、甲亢伴有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是( C ) A . 奎尼丁 B . 利多卡因 C . 普奈洛尔 D . 胺碘酮 21、維拉帕米的作用不包括( D ) A. 延长慢反应细胞的不应期 B. 阻滞心肌细胞钙通道 C. 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 D. 加速房室传导速度 22、高血压危象首选( D ) A . 维拉帕米 B. 哌唑嗪 C. 可乐定 D. 硝普钠 23、用哌唑嗪降压不引起心率加快的原因是(A ) A.阻断α1受体而不阻断α2受体 B.阻断α1与α2受体 C.阻断α1与β受体 D.阻断α2受体 24、高效利尿药的作用部位是( B ) A.近曲小管 B.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 C.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 D.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 25、一患者因不遵医嘱将两次的药一次服用,自认为是"首次剂量加倍",结果造成强心苷用量过大,引起室性心动过速。此时应如何治疗( C ) A.减量B.应用利尿药C.应用利多卡因D.吸氧治疗 26、他巴唑的作用机制是( B ) A. 直接拮抗已合成的甲状腺素 B. 抑制甲状腺腺胞内过氧化物酶,妨碍甲状腺激素合成 C. 抑制甲状腺细胞增生 D. 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27、I型糖尿病宜用( A ) A. 胰岛素 B. 优降糖 C. 甲苯磺丁脲 D. 二甲双胍 28、有体内和体外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C ) A. 双香豆素 B. 华法林 C. 肝素 D. 阿司匹林 29、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 A ) A. 叶酸+维生素B12 B. 硫酸亚铁+维生素B12 C. 硫酸亚铁 D. 枸橼酸铁+维生素C 30、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细菌感染必须合用( A ) A. 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B. 强心药 C. 退热药 D. 升压药 31、妨碍铁剂在肠道吸收的是( D ) A. 维生素C B. 果糖 C. 食物中的半胱氨酸 D. 食物中的高磷、高钙、鞣酸等物质 32、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的主要机制是( B ) A.促进葡萄糖降解 B.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C.拮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妨碍葡萄糖的肠道吸收 33、糖皮质激素的抗毒机制是(C ) A. 直接中和细菌外毒素 B. 直接中和细菌内毒素 C.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D. 抑制细菌内毒素产生 34、糖皮质激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B ) A.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加.增强中性粒细胞对炎症区的浸润、吞噬活动 C.使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 D.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促使淋巴组织增生 35、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为( B ) A. 抑制DNA回旋酶 B.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C. 抑制拓扑异构酶II D.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3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 A ) A .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C.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D. 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37、喹诺酮类的作用靶点是( C ) A. PBPs B. 转肽酶 C. DNA 回旋酶 D. 二氢叶酸合成酶 38、限制氯霉素临床应用的原因是( D ) A. 肝毒性 B. 严重胃肠反应 C. 二重感染 D. 造血系统毒性 39、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包括( D ) A. G+球菌 B .G+-球菌 D. G-杆菌 40、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不包括( C ) A.头孢菌素 B.去甲万古霉素.链霉素 D.杆菌肽 41、药动学的研究内容是( C )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C.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 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42、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为 ( A ) A、抑制DNA回旋酶 B、抑制叶酸合成酶 C、抑制拓扑异构酶II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43、药物缓解心绞痛的途径是( D ) A、舒张冠状动脉 B、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C、降低前后负荷 D、A+B+C 44、肝素过量可选用 ( B ) A. 维生素K B. 鱼精蛋白 C. 叶酸 D. 氨甲苯酸 45、下列药物中哪一个是保钾利尿药 ( D )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乙酰唑胺 D.氨苯蝶啶 46、限制氯霉素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是:(A) A、血液系统毒性 B、肝脏毒性 C、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D、二重感染 47、M受体受激动时不产生下列哪种效应( C ) A. 腺体分泌增加 B. 胃肠平滑肌收缩 C. 心率加快 D. 外周血管扩张 48、应用普萘洛尔后,由于阻断了突触前膜上的β2受体,可引起( C ) A.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 C.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无变化 D.心率增加 49、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粘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 B ) A. 四环素 B. 青霉素 C. 万古霉素 D. 杆菌肽 50、奎尼丁在分类上属于:( A ) A.钠通道阻滞药 B.促钾外流药 C.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药 D. β受体阻断药 51、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药物为:( B ) A、青霉素G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可林霉素 52、对东莨菪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对中枢有抑制作用 B.对心血管作用较弱 C.可增加唾液分泌 D.可治疗晕动病 53、内在拟交感活性是( D ) A.β受体阻断剂的普遍特征 B.β受体激动剂的普遍特征 C.β受体激动剂对α受体的激动作用 D.β受体阻断剂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 54、氯丙嗪对体温调节正确的是( B ) A. 仅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对正常人无影响。 B.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C. 可抑制中枢PG合成。 D. 在高温环境中不采用物理手段亦可降低体温。 55、治疗恶性贫血时宜采用(A) A.口服维生素B12 B.肌注维生素B12 C.口服叶酸 D.肌注叶酸 56、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的药物是( B ) A.苯妥英钠 B.苯巴比妥 C.水合氯醛 D.扑米酮 57、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的药物是( A ) A.利多卡因 B C.维拉帕米 D.奎尼丁 58、哌唑嗪降压特点为( A ) A.不加快心率 B.可增加肾素活性 C.可升高血中三酰甘油 D.可减少肾血流量 59、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D) A.广谱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B.对肾脏基本无毒 C.对β–内酰胺酶稳定 D.A+B+C 60、下列不能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是 ( D ) A.奎尼丁 B.普荼洛尔 C.维拉帕米 D.硝苯地平 61、变异性心绞痛首选类药物是 ( A ) A. 钙通道阻滞药 B. β-受体阻断药 C. 血管扩张药 D. α受体阻断药 62、不属于强心苷毒性反应的是 ( D ) A、恶心、呕吐、腹泻 B、室性早搏 C、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心动过速 63、强心苷类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的机制是 ( D ) A 兴奋心脏β1受体 B 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 C 使心肌细胞内K+增加 D 使心肌细胞内Na+增加 64、静脉注射某药500 mg,其血药浓度为50 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应约为( D ) A.25 L B.20 L C.15 L D.10 L 65、强心苷治疗心房纤颤的机理主要是( C ) A.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 B.抑制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 C.抑制窦房结 D.抑制普肯野纤维自律性 66、硫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A )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B.破坏甲状腺组织 C.抑制甲状腺组织摄取碘 D.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6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可导致( B ) A. 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B.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C. 诱发消化性溃疡 D. 骨质疏松 68、禁用普萘洛尔的疾病是 ( D ) A.高血压 B.心绞痛C.窦性心动过速D.支气管哮喘 69、某女,53岁,在其子婚礼上由于兴奋而突发心绞痛,请问可用哪种药 ( B ) A.硫酸奎尼丁口服 B.硝酸甘油舌下含服 C.盐酸利多卡因注射 D.盐酸普鲁卡因胺口服 70、硝酸甘油适用于( D ) A.稳定型心绞痛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变异型心绞痛 D.各型心绞痛 71、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急性严重感染的主要目的是( B ) A.增强机体抵抗力 B.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C.减轻炎症反应 D.减轻后遗症 72、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A. 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属胆碱能神经 B. 神经递质NA释放后作用消失的主要途径是被神经末梢摄取 C. 神经递质NA合成的限速酶是酪氨酸羟化酶 D. 神经递质ACh是胆碱能神经的主要递质 73、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C ) A. 红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74、甲亢内科长期治疗用药是:( D ) A. 大剂量碘 B. 小剂量碘 C. 放射性碘 D. 甲硫氧嘧啶 75、能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变成T3的抗甲状腺药是:( A ) A 甲硫氧嘧啶 B 丙硫氧嘧啶 C 他巴唑 D 卡比马唑 76、女性,2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求诊,用青霉素G治疗三天,疗效不好,可改用的药物是:D A 林可霉素 B 红霉素 C 万古霉素 D 氧氟沙星 77、糖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 B ) A.恶性淋巴瘤 B.感染中毒性休克 C.肾病综合征 D.顽固性支气管哮喘 78、四环素不宜与抗酸药合用是因为:( C ) A 抗酸药破坏四环素,降低抗酸药的疗效 B 与抗酸药的金属离子络合,降低抗酸药的疗效 C 与抗酸药的金属离子络合,减少四环素的吸收 D 增加消化道反应 79、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是( D ) A.红霉素 B.四环素 C.氯霉素 D.青霉素 80、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首选( C )

全国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犯罪学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 A.刑事侦查学 B.刑法学 C.犯罪学 D.罪犯矫正学 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3.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 A.消除犯罪条件 B.鉴别犯罪人 C.消除贫困 D.严密立法 4.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A.犯罪环境学 B.犯罪经济学 C.犯罪心理学 D.犯罪社会学 5.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 A.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 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 C.犯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 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 6.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 A.龙勃罗梭 B.菲利 C.加罗法洛 D.胡顿 7.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 A.直接访谈 B.间接访谈 C.结构式访谈 D.非结构性访谈 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 A.财产矛盾

C.社会分工 D.私有制 9.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 A.恒比定律 B.差别规律 C.漏斗效应 D.反射效应 10.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 A.起伏律 B.消长律 C.辐射律 D.因果律 11.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中后期 C.80年代初期 D.2000年以后 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 A.冲动性 B.冷静性 C.有同情心 D.好奇性 13.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 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 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 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 1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A.男性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5.犯罪动机是( ) A.犯罪的直接原因 B.犯罪的条件 C.犯罪的相关因素 D.犯罪的根源 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 A.犯罪意识 B.犯罪工具 C.犯罪时间 D.犯罪对象 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原因的是( )

全国2019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理学(一)02903_202009182012161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药理学(一)试卷9.应用全身麻醉药前给予阿托品的目的在于A. 增强麻醉效果 C.防治休克 B.减少麻醉药用量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 10.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去甲肾上腺素 (课程代码 02903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A.利多卡因 B.布比卡因 12.苯巴比妥长期应用产生耐受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新分布,贮存于脂肪组织 C.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增快 C.罗哌卡因 D.普鲁卡因 B.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D.被血液中胆碱酯酶迅速破坏11-局部麻醉药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下列属于酯类的是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药效学研究的是 A.药物的配制方法 C.影响药物有效期的因素 下列给药途径中,吸收速度最慢的是 A. 口服给药 B.舌下含服 药物血浆半衰期指的是 A.叶酸+维生素B6 C.维生素A +钙剂 B.甲酰四氢叶酸+维生素B】2 D.锌+维生素A 13.能有效治疗癫痫大发作而又无催眠作用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乙旎胺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14.久用苯妥英钠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补充 2. 3. 4. 5. 7. 8. B.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 D.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C-雾化吸入 D.肌内注射 A.胃肠道反应司,亦昏迷 C.开-关现象 D.精神障碍 15.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不但箱 A.50%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所需要的时间 B.50%的药物发生生物转化所需要的时间 C.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50%的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要的时间下列 关于药物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药物经代谢其化学结构宏左改变 B.参与代谢的肝药酶选择性低 C.部分药物经代谢可能产生毒性产物 D.所有药物经代谢后,其药理活性均降低药 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 ED50/LD50 B. U)5Q/'ED5Q 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 A.剂量太大或药物蓄积 C.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下列药物下熊用于治 疗青光眼的是 A.肾上腺素. B.毛果芸香碱 新斯的明作用最强的效应器是 A.血管 B.骨骼肌 C. ED95/LD5 D. LD5/ED95 B.病人对药物反应太敏感 D.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C.毒扁豆碱 D.阿托品 C.腺体 D.胃肠道平滑肌 A.卡比多巴 B.维生素B6 17.可缓解氯丙嗪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是 A,左旋多巴 B.卡比多巴 18.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利血平 D.氯丙嗪 C.苯海索 D.漠隐亭 C.焦虑症 D.躁狂症 16.能增强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是 A.阿司匹林 B. n引噪美辛 C.哌替陰D,纳洛酮 19.下列药物能用于骨折剧痛止痛的是 A.镇痛、镇静、催眠、抑制呼吸、止吐 C.镇痛、镇静、扩瞳、抑制呼吸、催吐 B.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止吐 D.镇痛、镇静、镇咳、抑制呼吸、催吐 20.关于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正确的是 A.咲塞米 B.氢氯醴嗪 C.螺内酯 D.氨苯蝶嗟 21.可迅速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缓解急性肺水肿症状的利尿药是 A.阿米洛利 B.氢氯廛嗪 C.螺内酯 D.氨苯蝶嚏 23.甘露醇的适应证不但药A.青光眼 C.活动性颅内出血 B.脑水肿 D.急性肾功能衰竭 22.伴有糖尿病的水肿患者不宴选用的利尿药是 A.普蔡洛尔 B.卡托普利 25.强心昔的不良反应不但药 A.胃肠道反应’, B.,黄、绿视症 C.硝苯地平 D.米诺地尔 C.心室颤动 D.心房颤动 24.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肾病,下列药物中最适宜的是 药理学(一)试卷第1页(共4页)药理学(一)试卷第2页(共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