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轮复习习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轮复习习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轮复习习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一轮复习习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一 选择题:

1、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 )

A B

C D

2、一个生活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埃及农民,他的生活中可能 ( )

①相信人死后会有来世 ②参与法老陵墓的修建

③熟练地掌握象形文字的读写 ④参加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当红歌星周杰伦《爱在西元前》歌中的歌词。请问此泥版上的字迹应该属于( )

A .甲骨文

B .楔形文字

C .线形文字

D .印章文字

4.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 .伯里克利

B .梭伦

C .汉谟拉比

D .默罕默德

5.亚非文明古国中,按东亚、南亚、西亚、北非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 尼罗河流域 ② 两河流域 ③ 黄河、长江流域 ④ 印度河流域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③②④

6、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

A .公元前18世纪初

B .公元前18世纪末

C .公元前17世纪初

D .公元前17世纪末

7、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这片“荒原”位于今天的( )

A .埃及

B .伊拉克

C .印度

D .墨西哥

8.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9.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

A .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

B .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

C .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

D .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

图1

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在建造金字塔时)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文中的“他”是指()A.僧侣B.祭祀C.法老D.贵族

11.“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

12. 下列各项中,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的宗教典籍是

A.《古兰经》 B.《大藏经》 C.《圣经》 D.《吠陀经》

13、某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古代东方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代表依次是

①金字塔;②种姓制度;③司母戊鼎;④楔形文字。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4、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

A.《罗摩衍那》B.《摩诃婆罗多》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15.佛教创始人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据此判断悉达多出身的种姓应该是: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16、能反映右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

C.《摩柯婆罗多》D.《荷马史诗》

17.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古代埃及人的灵魂观念的是

A B C D

18. 延续至20世纪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这反映了种姓制度

A 成功阻隔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

C适应社会状况维持社会秩序 D 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

19.“印第安人培植了一百多种植物,即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下列植物属于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有()

①玉米②水稻③马铃薯④可可⑤小麦⑥西红柿⑦烟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

20公元前3500年前后,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奠基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迦勒底人

二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端的浮雕部分(参见课本p4)。古巴比伦的保护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汉穆拉比虔诚地站在沙马什的面前,正在接受沙马什赐予的象征权力的权标。

材料二:《汉穆拉比法典》正文序言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三:《汉穆拉比法典》第199条:“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之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问题:

(1)汉穆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汉穆拉比法典》石柱浮雕的寓意何在?

(3)《汉穆拉比法典》的序言鼓吹“正义”,保护“弱者”,那么,与正文第199条的内容有没有矛盾?说明了什么问题?

(4)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汉穆拉比法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2 时间怕金字塔

材料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用整块巨石雕成,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在法国艾菲尔铁塔建造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塔基成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石块平均重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石块从很远的山区运来。金字塔内有阶梯、走廊、墓室、绘图、雕刻等。金字塔至今保存。人们说:“万物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胡夫法老听从祭司们的建议,而使得国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为了自己,强制全埃及的人民工作,更常以10万人每隔三个月交替一次的方式服劳役。仅仅为建设拖拉石头的道路,就使人民的劳役持续了10年。建造一座金字塔则需花费20年。—希罗多德

(1)在材料一的文字中,有客观介绍,也有主观评价。把作者的主观评价抄下来。

(2)建筑是物化的历史,从金字塔可以折射和透视当年生动的历史面貌。分析两则材料,你对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有哪些了解?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征?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释迦牟尼

(2)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材料三:据印度媒体报道,直至今日仍有74%的印度人不能接受不同种姓间的通婚。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的屋顶上。

(4)你认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4 大河:四大文明古国的摇篮

右图为“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从东往西的顺序分别写出方框中亚非四

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结合教材,说说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有何共同之处?

(3)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各举两例(除中国外)。

第一单元 古代东方

一 选择题:

C1、图1中的古代宝贵文献是得益于下列哪一文字而保留下来的 ( )

A B

C D

B2、一个生活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的埃及农民,他的生活中可能 ( )

①相信人死后会有来世 ②参与法老陵墓的修建

③熟练地掌握象形文字的读写 ④参加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3.“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是当红歌星周杰伦《爱在西元前》歌中的歌词。请问此泥版上的字迹应该属于( )

A .甲骨文

B .楔形文字

C .线形文字

D .印章文字

C4.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 .伯里克利

B .梭伦

C .汉谟拉比

D .默罕默德

C5.亚非文明古国中,按东亚、南亚、西亚、北非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 尼罗河流域 ② 两河流域 ③ 黄河、长江流域 ④ 印度河流域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③②④

A6、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属于………………………………………( )

A .公元前18世纪初

B .公元前18世纪末

C .公元前17世纪初

D .公元前17世纪末 B7、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这片“荒原”位于今天的( )

A .埃及

B .伊拉克

C .印度

D .墨西哥

D8.公元前6世纪,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都出现了千古垂名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①孔子 ②孟子 ③穆罕默德 ④悉达多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D9.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

A .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

B .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

C .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

D .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

图1

C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在建造金字塔时)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文中的“他”是指()A.僧侣B.祭祀C.法老D.贵族

B11.“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

B12. 下列各项中,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的宗教典籍是A.《古兰经》 B.《大藏经》 C.《圣经》 D.《吠陀经》

A13、某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古代东方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代表依次是

①金字塔;②种姓制度;③司母戊鼎;④楔形文字。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D14、以史诗的形式保存了两河流域上古时代历史的是

A.《罗摩衍那》B.《摩诃婆罗多》C.《荷马史诗》D.《吉尔伽美什》

B15.佛教创始人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据此判断悉达多出身的种姓应该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D.首陀罗

C16、能反映右图所示社会特征的历史文献是

A.《吉尔伽美什》B.《汉穆拉比法典》

C.《摩柯婆罗多》D.《荷马史诗》

D17.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古代埃及人的灵魂观念的是

A B C D

C18. 延续至20世纪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调整。这反映了种姓制度

A 成功阻隔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 缺乏反映社会状况的能力

C适应社会状况维持社会秩序 D 完全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

D19.“印第安人培植了一百多种植物,即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下列植物属于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有()

①玉米②水稻③马铃薯④可可⑤小麦⑥西红柿⑦烟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

A20公元前3500年前后,最早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城市国家,成为这一地区古代文明奠基者的是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迦勒底人

二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上端的浮雕部分。古巴比伦的保护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汉穆拉比虔诚地站在沙马什的面前,正在接受沙马什赐予的象征权力的权标。

材料二:《汉穆拉比法典》正文序言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三:《汉穆拉比法典》第199条:“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之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问题:

(2)汉穆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汉穆拉比法典》石柱浮雕的寓意何在?

象征着汉穆拉比的权力来自神,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3)《汉穆拉比法典》的序言鼓吹“正义”,保护“弱者”,那么,与正文第199条的内容有没有矛盾?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矛盾。说明法典是维护统治集团的跟本利益,同时说明了法律地位不平等,古巴比伦时期的奴隶出境非常悲惨,没有任何地位和权利。

(4)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汉穆拉比法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法律制度、社会经济、社会等级等方面的情况。

2 时间怕金字塔

材料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用整块巨石雕成,就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在法国艾菲尔铁塔建造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塔基成正方形,每边长230.6米,胡夫金字塔由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石块平均重2.5吨,总重量约684.8万吨,石块从很远的山区运来。金字塔内有阶梯、走廊、墓室、绘图、雕刻等。金字塔至今保存。人们说:“万物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胡夫法老听从祭司们的建议,而使得国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为了自己,强制全埃及的人民工作,更常以10万人每隔三个月交替一次的方式服劳役。仅仅为建设拖拉石头的道路,就使人民的劳役持续了10年。建造一座金字塔则需花费20年。—希罗多德

(1)在材料一的文字中,有客观介绍,也有主观评价。把作者的主观评价抄下来。(画线)(2)建筑是物化的历史,从金字塔可以折射和透视当年生动的历史面貌。分析两则材料,你对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有哪些了解?

政治制度:古代埃及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因为建造巨大的金字塔需要耗费数十万人力和长达20年的时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动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是不可思议的。

科学技术:建筑技术和科学发展水平高。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在没有起重机械、运输工具和精密测量仪器的古代,如何完成这些工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数学知识。

思想观念:古代埃及奉行“来世信仰”观念。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为法老设置了一个死后依然存在的王室生活场所。这一切都是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4)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征?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种姓制度

特征:因为种姓制度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2分)

影响:造成了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流动。(2分)

材料二: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释迦牟尼

(5)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

众生平等

(6)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刹帝利、吠舍在内的许多阶层的人都对婆罗门的宗教特却不满。而早期的佛教大力宣扬“众生平等”,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再加上一些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所以迅速传播开来。

材料三:据印度媒体报道,直至今日仍有74%的印度人不能接受不同种姓间的通婚。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在自家的屋顶上。

(4)你认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问题:说明种姓制度虽然废除了,但种姓观念在印度民众中根深蒂固,(1分)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和谐发展。(1分)

4 大河:四大文明古国的摇篮

右图为“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

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照从东往西的顺序分别写出方框中亚非四

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

(2)结合教材,说说亚非四大文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有何共同之处?

都孕育自大河,地理环境较封闭,大河灌溉农

业促使国家的形成

(3)亚非四大文明区域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请各举两例(除中国外)。

古埃及:金字塔、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摩诃婆罗多》、阿拉伯数字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外阅读题及答 案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选自《民国文化名家经典书馆梁启超经典》当代世界出版社)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盖:原来是· B.既往:往事· C.破格:破纪录· D.乳虎:初生的虎· 2.翻译下列句子·

(1)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2)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 3.说一说文章画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少年人和老年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1.C 2.(1)老年人常常多忧多虑,年轻人常常喜欢游戏娱乐· (2)正因为精神旺盛,所以豪迈雄壮;正因为胆怯懦弱,所以得过且过· 3.日本人认为中国已经老了· 4.老年人经常怀念往事,思想保守,年青人常常思索未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打破常规 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过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论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论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摘要]东方文学又称“亚非文学”,就亚非文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分别就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和近现代亚非文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近现代亚非文学 [正文]伴随着16,17世纪欧洲人发现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一些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我国习惯上将世界分为欧美和亚非拉两大阵营,与此相应,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长期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东方文学称为“亚非文学”。而亚非文学的发展历程又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古代亚非文学,中古亚非文学和近现代亚非文学。 一,古代亚非文学的内容及特点 与西方古代文学导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具有明晰性和统一性的特征相异,古代东方文学的范畴是一个包涵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4000至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段,即东方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辽阔的地域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到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条件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相互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在古埃及,关于太阳神拉的创世神话和自然繁殖之神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内在深层地主宰着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他们敬畏自然、繁衍生命的原始宗教意识。他们的宗教观把生命视为死亡之前经过一个预定阶段而将最终到达其终点的过程,故对死亡关注的热情远超过现世生活,死者的尸体被制成木乃伊放置于灵柩内而经久不朽,并随葬放入指导亡灵顺利通过冥国考验性质的诗,以祈求获致灵魂的永生,这些诗作汇集成庞大的宗教诗歌集《亡灵书》。古巴比伦宗教继承和发扬了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传统,与古埃及宗教一道,并称为世界上具有最古老文字典籍的宗教。古巴比伦神话渊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其最重要的神话《埃努玛·埃立什》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创世神话,为后世的创世神话如《旧约·创世记》和古代希腊赫西奥德的《神谱》提供了范本。古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圣典《旧约》中关于天地起源、人类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的神话,早已成为人类象征性地阐释主体及其客体最富想象力的典范。印度最古老的《吠陀》诗集中的神话传说、颂神诗、祭仪诗与咒语等不仅是印度古往今来各教所尊崇的经典(如吠陀教和婆罗门教等),同时也是印度人最早的文学创作。由此可见,上述古代东方各国最初的文学作品,均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宗教经典,那些虽非纯粹宗教文本的神话、颂诗和故事等无不与神灵崇拜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仍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意味和宗教想象。 二,中古亚非文学的内容及特点 中古文学指的是亚非封建社会的文学。东方各国在公元2、3世纪至7、8世纪确立了自己的封建制度。形成了东亚、南亚、西亚北非三个文化圈。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中古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灿烂的局面。 中古亚非文学,因国度、地域、民族、历史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但从整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第1课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提高练习中华书局版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1. 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标志的是() ①金字塔②空中花园③狮身人面像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 金字塔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谜团,无数人写下了动人的诗篇,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存在,见证了民族的盛衰。它的作用是() A.观测天象 B.轮回的地方 C.法老的陵墓 D.拍电影 3.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考察研究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哪些方面的社会状况? () ①建筑技术②宗教信仰③自然科学④专制制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④ 4.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参加杰出人物竞选大会,下面是几段竞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还制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吗?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是谁?统一后定都在哪里?他在位时制订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5. 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商人)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请回答: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埃及的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空中花园和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 2.【答案】C 【解析】埃及的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3.【答案】C 【解析】古埃及是实行的是法老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但并未建立专制制度。 4.【答案】 (1)埃及;法老;胡夫 (2)大禹;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 2.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 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 3.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 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 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4.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5.下面关于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南端在海南岛的天涯海角 B.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最东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6.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 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 7.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8.成都与拉萨纬度相当,但两个地方的气候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洋流因素 9.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运输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读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P运输方式 B.若运输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C.P运输方式是铁路,Q运输方式是公路 D.5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 10.我国陆地领土面积是:() A.960万千米B.96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米D.960万平方千米11.下列四幅景观图,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 A.B.C.D. 12.“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

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

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 第1课先师孔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生平及主要活动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和主张分析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及师生搜集的其他课程资料,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2.在阅读、分析材料和分组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孔子的主要活动、思想及主张的学习、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政治主张孔子及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孔子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主张的形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式:采用师生讲授、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以教师分析为主,辅以师生的交互讨论。 教学用具: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途径寻找与孔子有关的资料,以扩充知识、以利于主动学习。 2.阅读本课教材的内容。 3.分类整理搜集到的有关史实。 二、导入新课 教学导言:你所知道的古代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都有谁?他们有何共同之处?孔子的人生轨迹如何?他的思想是怎样形成的?这些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情景营造:用大屏幕打出古代东西方著名思想家图像。 设计意图: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结构 (一)孔子其人 1.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幼时家贫好学 3.青年远大报负 4.成年收徒办学,从事政治活动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煤炭产地 ③靠近铁矿产地 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 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 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 3.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把骨髓从台北送到上海,需要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B.轮船 C.飞机D.汽车 4.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 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 5.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6.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7.一般来说,我国的山区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 A.林业B.牧业C.采矿业D.耕作业 8.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C.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一腾冲一线为界,呈东多西少的态势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煤炭产地 ③靠近铁矿产地 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把骨髓从台北送到上海,需要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B.轮船 C.飞机D.汽车 3.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4.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俄罗斯、美国B.加拿大、美国C.俄罗斯、加拿大D.美国、巴西 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6.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 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 7.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 8.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9.关于南水北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B.北调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 C.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 D.西线工程主鬟指把长江中游的水调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10.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A.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地势低平,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11.“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下列有关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跨南北半球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最东端在漠河 12.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1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 14.我国陆地面积的大小和在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A.约960万km2一B.约960万km2三 C.约998万km2一D.约937万km2三 15.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征匹配,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选择题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的大帝国选择题汇编 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城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D【解析】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成果、罗塞塔石碑碑文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三幅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选D项。 2.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A【解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选A项。 3.《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3.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故选C项。 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C【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中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故选C项。 5.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B【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故选B项。 6.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尔雅东方文学史版本一满分答案

尔雅东方文学史版本一满分答案

绪论(1) 1 “东方主义”是()时期提出的一种观念。·A、19世纪上半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末 正确答案:C 2 “东方”形成的主义从()时期就开始了。·A、清代中国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希腊 正确答案:D 3 希腊文化自身的源头在东方。() 正确答案:√ 4 西方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开放性。() 正确答案:√

绪论(2) 1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是三权分立的()。·A、条件 ·B、前提 ·C、基础 ·D、核心 正确答案:D 2 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A、学习 ·B、模仿 ·C、注经 ·D、著述 正确答案:C 3 18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的专制主义是持否定态度。() 正确答案:× 4 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

正确答案:√ 绪论(3) 1 下列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特点是出现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A、亚细亚生产方式 ·B、古典古代的生产方式 ·C、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D、未来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A 2 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 ·A、非洲生产方式 ·B、欧洲生产方式 ·C、亚洲生产方式 ·D、西方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C 3 《创世纪》中提到上帝只花了7天时间用()创立了世界。·A、泥土 ·B、语言 ·C、面粉

·D、文字 正确答案:B 4 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批判》一书分析了东方专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正确答案:× 绪论(4) 1 下列国家中属于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是()。 ·A、越南 ·B、泰国 ·C、朝鲜 ·D、俄罗斯 正确答案:C 2 东方文化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是()。 ·A、重农抑商思想 ·B、官本位思想 ·C、儒学思想 ·D、道家思想 正确答案:B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doc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doc 一、选择题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筑用地 2.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 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 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肉牛场 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 3.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 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 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4.下面关于我国疆域的四个端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南端在海南岛的天涯海角 B.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C.最东端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5.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 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 6.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价和运输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读下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运输距离小于8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P运输方式 B.若运输距离大于550千米,运价最低的是水运 C.P运输方式是铁路,Q运输方式是公路 D.5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水运 7.下列天气现象中对甘肃生产、生活活动影响很小的是() A.春季沙尘暴B.夏季台风C.秋季低温D.冬季寒潮 8.读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B.解决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C.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D.从图中可看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 9.保护土地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B.超载放牧 C.大力利用土地发展城市建设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0.下列图中四省区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案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学习用多样化方法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伟大的祖国。 2、通过法制教育,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加强法制意识。 3、热爱祖国,了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教学准备 收集我国古代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悠久的历史 (一)情景导课点明主题 本环节可利用音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猜关于龙的谜语、成语开花(带龙字的成语)等形式,引导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伟大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从而点明主题。 (二)历史再现 1、通过课件,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 2、引导生谈感受,培养民族自豪感,落实情感目标。 (三)足迹探访 1、课件展示我国古代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先留下的足迹,从而感受中华文明的地域广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2、通过课件介绍黄帝陵及炎黄子孙的由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一个团结、智慧的民族,从而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四)大显身手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

2、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人类的文明情况? 3、谈谈你对远古文明的感受。 以学生汇报为主,以日记、照片等形式在小组内、全班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合作的能力,尤其要用好我们身边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以增强资料的亲切感。谈感受既是对学生爱国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也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智慧的祖先 (一)回顾导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探寻了中国文化文明的遗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看清祖先的生活,感受祖先的智慧。 (二)古代文化行 播放课件,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的详细情况。分析“刀耕火种”的现象,了解原始人的生存状况,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列举世界之最,从而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先的智慧,再次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英雄故事会 1、你知道古代传说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吗?他们都有什么事迹传下来?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古代传说,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3、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为什么叫做炎黄子孙? 以学生的讲述为主,让学生在讲述历史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英雄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四)历史图片展 将学生搜集到的历史图片资料,按一定的历史阶段或类别划分,并在班级公开展示,使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历史资料,丰富感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受时间限制,本环节也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或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五)歌曲欣赏升华情感 齐唱《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全课结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知识点+练习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点: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4.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被认为是“神之子”。 5.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7.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8.雅利安人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9.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10.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1.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组成小国,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12.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以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但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1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14.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15.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

东方文学试题集

东方文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物语文学” “物语”,即“语物”,是说故事、讲事情的意思。“物语文学”是日本古典文字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平安时代,公元十世纪初,它在日本民间的基础上形成,并接受了我国六朝,隋唐传奇文学的影响,用假名写成。开始,“物语文学”分为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纯属虚构且富有传奇色彩的物语和以《伊势物语》为代表的以和歌为中心的物语。这些物语,脱胎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是向独立故事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缺点就是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和艺术的完整性。直到《宇津保物语》和《源氏物语》的产生,“物语文学”从深度和广度上才可以说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后来,又产生了历史物语和军纪物语。 总而言之,“物语文学”,是对日本以“物语”命名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总称。“物语文学”的鼻祖是《竹取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2、“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受到佛教影响、包含佛教义理的文学创作;狭义则专指那些富于文学性的佛教典籍及其演义。一般指的是后者。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最高本质)高深莫测,必须借助“艺教”(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加以说明,于是佛经中便常常借用一些民间故事说明和比喻一个深刻的教义或原理,这部分佛经及其演义便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经文学。 佛教文学中最具有文学性的主要有《本生经》、《百缘经》、《天譬喻经》、《妙法莲华经》、《百喻经》等等。这些故事中洋溢着古代印度人民所崇信的和平、牺牲、慈爱、忍让、诚信等等道理,表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朴素中透出哲理,单纯中含有深邃。 3、“东方三大文学圈” 随着中古东方多个文化中心区的不断地向四周扩散,以及不同文化区域经过整体化的统合,中古东方的文化拓展为三个大的地域分布范围,形成佛教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以及汉文化圈。三大文学圈的核心就是其各自的宗教文化,分别是:南亚得佛教文化圈以印度教思想体系为依据;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则以伊斯兰教意识为准绳;东亚的韩文化圈是以儒、释、道学说为指导的。 4、《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吉檀迦利”是“神之献”,即“献给神”的意思,其实质上是一部抒情哲理诗集。这部诗集的核心内容是写人与神的关系,表现诗人对神的崇拜、向往和追求以及要求与神合一的强烈愿望。在这里,所谓“神”有着三种含义:神是终极无限,宇

高中统编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背景 (1)人类最初文明的现状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犹如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联系甚少。 (2)农耕文明具备扩展的潜能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 (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①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②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①西亚文明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②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 (3)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①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 ②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1)波斯帝国的兴起①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 ②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波斯帝国的统治 ①波斯帝国继承了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③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④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 2.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①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 ②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①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歌词精选

精美歌词荟萃 选编吴细华 祖国赞美诗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肤的旗帜上写着中华。盘古开天到如今有多少荣辱和忧患,泪可以流,血可以洒,头却没有低下!我们从蹒跚的冬夜走向春的朝霞,脚步像沉重的鼓点在大地上敲打。最痛苦的土壤会生出最幸福的希望,树要吐绿,草要发芽,古莲也要开花。我们那豁然的心仍像孩子般纯真无瑕,爱古老的故事更爱新神话。穿云破雾驾祥龙奔向未来五彩的乐园,摘一朵红,采一片绿,染出新的中华。 我的未来不是梦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你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一支难忘的歌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一支歌,一支消沉的歌,一支汗水和眼泪凝成的歌,忧郁和颓丧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振作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奋进的歌,一支高亢的弦律谱成的歌,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苦乐年华 生活是一团麻,那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跟线,也有解不开的小疙瘩; 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生活像七彩缎,那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寒风苦雨洒。 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枯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远山不知你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我的梦骑着马儿要走好多年,我的歌驾着雪橇要走好多天。 让我的梦长成绿油油的大树,去装饰你夏天的诗篇;让我的歌变成哗啦啦的小溪,去融化你冬天的寓言。让我的梦穿过亮晶晶的繁星,去编织你春天的花环;让我的歌飘过蓝荧荧的夜空,去点燃你秋天的爱恋。 故乡是北京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不说那,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芦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

王力宏—龙的传人—歌词

龙的传人 2019-01-24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 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Rap: now here's a story that'll makes u cry straight from Taiwan they came just a girl & a homeboy in love no $ no speak no English nobody gonna give'em the time of day in a city so cold they made a wish & then they had the strength 2 graduate w/ honor & borrowed 50 just 2 communicate a marriage under GOD who never left their side game their children pride raise ur voices high love will never die never dir... 多年前宁静的一个夜 我们全家人到了纽约 野火呀烧不尽在心间 每夜每天对家的思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模试题带答案(1)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一模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2.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3.到古代印度去旅游时,看到当地的国王在关心百姓,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国王属于( )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4.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烟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前后形成了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B.《摩奴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D.《民法典》 5.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如图反映的是哪一内容的相关信息 A.古代埃及奴隶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6.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下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A.《种姓的国度》B.《尼罗河之光》 C.《失落的古巴比伦》D.《中华文明起源》 7.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

A.B. C.D. 8.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属于印度河流域 9.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以下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整法典的国家位于

东方文学专题

东方文学专题 一、名词解释 1、吠陀文学: 答:“吠陀”原是“知识”或“学问”之意,后来经过宗教化的解释,转化为“圣典”或“圣经”之意。作为书名,它是古代印度一些文献的总称。 在古印度“文学”和“文献”同义,所以“吠陀文学”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四大吠陀本集;广义则是指婆罗门对《吠陀本集》进行注释或解说而产生的各种文献,一般称作“吠陀文献”,如《梵书》、《奥义书》等。 2、苏菲文学 答:“苏菲”是阿拉伯词汇,意为羊毛,因该派成员身穿粗毛织衣以示质朴而得名,是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派别,专注于精神修炼,以求达到“人主合一”的最高境界。在伊斯兰教中,他们以宣扬苏菲教义及其神秘主义哲理为主旨,诗歌成就高于散文。阿拉伯最有名的苏菲诗人是伊本·法里德,代表作《酒颂》、《神秘的历程》等。 3、东学西渐 答:在东方文学中,“东学西渐”主要是指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东方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古代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从而这个时期东方文学的成就向西方传播,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的情况。这里的“东学西渐”,是与近现代东方文学中“西学东渐”的情况相对应的。表现在例如:在人类思想的全部历史中,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古希伯来的《圣经》文学那样长期统摄西方的精神领域,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它对西方的思想意识、哲学观念、宗教理论、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广的影响。 4、《吉檀迦利》

答:《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是献给神的诗。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他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吉檀迦利》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泛神、泛爱的思想,二者在诗中紧密结合,泛爱思想是基础,是要达到的目的。正是这种结合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构成了《吉檀迦利》诗歌的神秘主义特色。诗中通过神秘主义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探求----失望这三者的不断反复、不断撞击的矛盾心情,又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谐、自由欢快的美好境界的爱心和愿望。 5、战后派 答:“战后派”是最能代表二战后日本文学走向的创作流派。“战后派”的作家大都在战争年代备受摧残和迫害,断送了青春年华。因此,反映侵略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探讨战争悲剧的根源,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倾向。另外在艺术上他们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而侧重于深层心理世界的开掘,力图确立新的表现形式。著名作家主要有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等。其中野间宏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真空地带》是他的代表作。 二、简答题 1、简述《吉尔伽美什》的基本思想倾向。 答:《①历史层次全面地展现了过渡时期的社会面貌;赞美为民立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歌颂勇于违抗神意的斗争精神;②哲理层次探索生命的奥秘,说明了人的自然生命有限,死之不可避免,渴望永生只是徒劳的幻想,但是精神可以永存;③在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的斗争中,突出了史诗的英雄主义主题。 2、日本中古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答:中古日本文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表现在: (1)奈良时期(710—793)。第一部书面文史著作《古事记》是日本神话传说的总集,《日本书纪》也收录了一些神话传说:奉神命从天而降,第七代配偶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结合,生下日本诸岛、山川草木,以及支配诸岛和万物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月亮男神和八百万神。《怀风藻》是日本最早的汉诗集。“和歌”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是本期的主要成就:《万叶集》确立了日本“和歌”的民族形式(长歌、连歌、短歌和俳句),开创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