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戏剧美学)【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戏剧美学)【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戏剧美学)【圣才出品】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明清戏剧美学)【圣才出品】

第17章明清戏剧美学

一、简答题

1.吕天成《曲品》的品曲标准有何特点?(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曲品》是一部品评明代传奇作家和作品的专著,全书共收录明代天启以前的传奇和散曲作家150人、作品名目190多种。凡是嘉靖以前的作者和作品分为“神”“妙”“能”“具”四品;以后的作者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上、中、下三等。对重要作家作品加以简单的评述。吕天成《曲品》的品曲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传奇作品来说,以孙月峰的“十要”为衡量依据

“十要”即“第一要事佳,第二要关目好,第三要搬出来好,第四要按宫调、协音律,第五要使人易晓,第六要词采,第七要善敷衍,淡处做得浓,闲处做得热闹,第八要各角色派得匀妥,第九要脱套,第十要合世情、关风化。”在对各部作品的评价中基本上都贯穿了这一思想,但又有他自己的新发展。

(2)吕天成的品曲标准有了一定的新发展

①重视戏曲文学剧本内容的真实和情节的新奇

如他评《荆钗记》云:“以真切之调,写真切之情,情文相生,最不易及。”他评《还魂记》云:“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②强调化工肖物之美,而无人工雕琢之迹

《曲品》卷上评高明时则说:“化工之肖物无心,大冶之铸金有式。”卷下评《拜月亭》云:“天然本色之句,往往见宝,遂开临川玉茗之派。”要求剧本情景交融,生动传神例如吕天成在评《琵琶记》云:“蔡邕之托名无论矣,其词之高绝处,在布景写情,真

有运斤成风之妙。”评《结发》云:“情景曲折,便觉一新。”

③要求描写人情世态的细致入微

如吕天成在评《金印记》:“写世态炎凉曲尽,真足令人感喟发愤。”评《符节》:“描写田、窦炎凉态,曲折毕尽,的是名笔。”由此可见,吕天成的《曲品》对戏曲的文学剧本是非常重视的,这在当时的戏曲理论批评中是比较突出的。

2.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

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1)出处

出自明代沈璟的《二郎神》套曲。沈璟注重艺术形式,其论点是要严守格律,这套《二郎神》体现了其曲学观点。

(2)含义

①作曲必须“协律依腔”

沈璟突出地强调作曲必须“协律依腔”,轻视曲作家不“谐律吕”的“讹音俗调”。沈璟曾说道:“宁叶律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何氏只是说为了“声叶”,辞可以“不工”;沈璟则说“不工”可以达到“读之不成句”程度。变“不工”为“读之不成句”,已经不止是程度上的差异,试问“读之不成句”的作品,沈璟的格律论实际上是一种偏激的理论。

②四声阴阳、句法和用韵的严格要求

再看沈璟格律论的具体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点:四声阴阳、句法和用韵。四声阴阳,他认为叠用平声字时要区别阴阳,叠用仄声字时要分辨上去,或用平声不谐时可用人声替代。关于句法,他说一定要注意顺句和拗句,不要随意变动。至于用韵,必须严格遵守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初的《洪武正韵》。沈璟所改编的《南九宫词谱》正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运用。在这个词谱中可以看到他的要求是如此的严格。沈璟订正旧曲之讹,意在恢复旧式,要求严格遵守,勿使趋时。其遵守旧体古韵是极其认真而严格的。

③关注修辞技巧,较少理论阐发

沈璟所关心的几乎都是琐细的修辞技巧,较少理论阐发。但由于他“生长三吴歌舞之乡,沈酣胜国管弦之籍”,对元代典籍和吴江的戏曲作过一点调查考察和不断的宣传提倡,当时曲家竞相学习,遵依信奉。“其所著《南曲全谱》、《唱曲当知》,订世人沿袭之非,铲俗师扭捏之腔,令作曲者知其所向往,皎然词林指南车也,我辈循之以为式,庶几可不失队耳。”其为时人称许如此。

二、论述题

1.李渔戏剧理论。(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李渔戏剧理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审虚实

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李渔所说的“审虚实”,就是从如何对待不同题材作品的虚构和真实出发,要求作家认真重视和正确解决戏剧创作中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李渔认为,戏剧创作中的题材内容有虚有实,“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

(2)戒讽刺、戒荒唐

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反对把戏剧

创作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写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之用。为此他特别提出“戒讽刺”和“戒荒唐”的问题。文学创作应当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不能只是表现个人褊狭情绪。因此文学创作从内容上说必须符合“人情物理”,而不能任凭作者按照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想,去写些荒唐可笑而没有任何现实生活根据的内容。

(3)脱窠臼

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这主要表现在“脱窠臼”一节中。他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从这种追求变革、创新的思想出发,李渔不但强调各人应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认为就某一个人来说,他的创作也应该不断有新的变化,他说:“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4)立主脑

确立主题和题材,突出主要戏剧冲突。这集中表现在“立主脑”和“减头绪”两节中。“立主脑”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戏剧作品中的主题;二是指与这个主题直接相联系的基本题材。“减头绪”和“立主脑”密切相关,一部戏剧作品必须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主要矛盾冲突,其他次要矛盾冲突要为突出主要矛盾冲突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物和事件。

(5)密针线

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李渔提出的“密针线”即是指戏剧创作中情节的组织应当是合乎生活实际的,各部分之间需要有照应、有联系,情节的发展要顺应乎情理,符合于生活本身的逻辑。

2.以《四声猿》为例,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四声猿》是指明代徐渭创作的一组杂剧,即《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和《翠

乡梦》。“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更属断肠之歌,故“四声猿”之名奠定了全剧的基调。《四声猿》中,《渔阳弄》成就最高,是典型的单折短剧。《四声猿》中有徐渭才华难展的悲哀,其表情酣畅淋漓,艺术上有独创之处,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明代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比元代杂剧相对减少和蜕化,但在形式上却有了一定的演进,下面以《四声猿》为例,试论明杂剧对元杂剧体制上的突破,具体表现在:(1)在结构上,明代杂剧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四声猿》中只有《女状元》为五折,其余均为一二折。相对元杂剧而言,程式简单,结构精巧,剧本篇幅也大大缩减。

(2)在曲调上,元杂剧全用北曲,而明杂剧则兼用南北曲,还有专用南曲的南杂剧。徐渭的《四声猿》就突破了南北曲的界限,将南曲运用于杂剧创作当中,完成了较早的一部杂剧合集。《女状元》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南杂剧从此大兴。

(3)在演唱方式上,明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一个角色演唱到底的模式,有时对唱,有时轮唱,有时合唱,显得比较自由。《四声猿》中没有旦本末本之称,即剧中没有限制由某一固定的角色进行演唱。由于剧本短小紧凑,戏剧冲突强烈,对唱,合唱的模式较多。

(4)元杂剧的题目正名一般在一剧之末,明杂剧有的将其提前到第一折前,也有的采用南戏中“副末开场”的形式介绍剧情。《四声猿》将题目放在第一折的前面。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便于读者和观众及时了解剧情。

总之,以《四声猿》为代表的明杂剧在难以企及元杂剧艺术成就的情况下,转而在形式上进行突破,将南曲吸收进杂剧的创作中,在结构,曲调,演唱方式等方面都与元杂剧呈现出明显不同。可以说,明杂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影响深远。

3.汤显祖戏曲作品主要特色和影响。(复旦大学2010年研)

答:汤显祖的戏剧作品除早年的未完之作《紫箫记》外,主要是《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前两部作品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体现他对真情的歌颂;后两部作品写封建士子的宦海沉浮,主要是体现他对政治的思考。汤显祖戏曲作品主要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为:(1)汤显祖戏曲作品主要特色

①内容上,“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演绎了纷繁世间事。

《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悲欢离合的幻梦。《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于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梦醒而皈佛的故事。《邯郸记》则表现了卢生梦中娶妻,中状元,建功勋于朝廷,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一场黄粱梦,因此而悟道的警醒。前两剧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以及对束缚人心自由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后两剧都是作者辞官归隐后的作品,都属于以梦写政的政治问题戏,表达了作者对追逐功名利禄的矫情的完全否定,同时也都借助佛道两家的出世理想来求得人生的最终归宿。

②结构上,“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千变万化总是情

汤显祖在说到他的四梦创作时曾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其实“梦”只是戏的表现手法,而“情”才是戏的理想的“梦境",至于“情”主于何,归于何,则四剧各有不同的侧重。《南柯记》《邯郸记》可以说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的人生梦幻路,而《紫钗记》则体现出“情乃无价,钱有何用”的感人真诚。《牡丹亭》之梦,更令人感慨至深:生而死、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6章 荀子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6章荀子的美学 6.1复习笔记 一、荀子的哲学和美学 (一)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 1.自然界没有意志、目的,但有其客观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 (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 (2)这些话都是说自然界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独立于社会人事的变化而存在的。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2.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认为,人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和畏惧自然的力量,不应该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也不应该只在自己的幻想中役使万物(“思物而物之”),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骋能而化之”),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改造自然界,来为人类谋福利(“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的影响 1.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一方面批判了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有神论、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论,一方面又批判了庄子一派所谓“勿以人灭天”、“勿以故灭常”之类的宿命论。这是荀子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2.对后代美学家正确理解审美主客体关系、艺术和现实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荀子的这个命题,对于后代美学家正确地理解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清初叶燮的美学就是一例。 (三)荀子的认识论思想 1.人的认识要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天官”)和思维器官(“天君”) 人的认识开始于人的感官对于外物的感觉。但是感觉还必须加上思维的作用,才能有对于外物的认识。 2.比起感觉器官来,“心”在认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形成理性认识时不仅要依靠“心”这个器官,就是在感知外物的时候也离不开“心”这个器官。 (2)《管子》四篇中就已经有这个思想,荀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心”这个器官在审美感受中也起着统帅的作用。 (3)这一思想对后代美学家研究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四)荀子的“虚壹而静”命题 1.“虚壹而静”,是管子学派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1)管子学派讲“虚”,是指“无己”、“无臧”。“无己”,是指去掉主观欲念;“无臧”,是指去掉主观成见。但是“无臧”也可以被理解为不要已经积累的知识。 (2)管子学派对已经取得的知识和将要取得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同样,管子学派强调“专于意,一于心”,强调心静,但对于一和多的关系,对于静和动的关系,也没有讲得很清楚。 2.荀子继承了管子学派的这个命题,并作了重要的发挥 (1)荀子认为,“虚”并不是排除已有的知识,而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即不以已有的知识来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壹”,并不是排除兼知各种事物(“两”),而是“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不要因为兼知多种事物而妨碍对这一事物的专心研究。

中国美术史读后感

中国美术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对具体美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是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所以应把握美术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时代在变,同样美术史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也在变化着。秦汉是中国美术史第一高峰,秦汉时期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空前繁荣。 秦汉有大规模的秦俑和汉俑,秦汉代的建筑材料瓦当也很出名,画像石砖也是这一时期独一无二的。篆刻也也是这时出现的。还有墓室壁画帛画。封建社会,经过战国的孕育催发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正式确立。可惜好景不长,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皂正式建秦至公元前206年秦子婴投降刘邦,秦政权只维持厂十几年。但开创封建制度,以及为封建文化奠基之功,永昭史册。汉承秦制,两汉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兴地上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山朝气蓬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封建经济、文化以奴隶制无法比拟的速度飞速发展。美术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雕刻、工艺、绘画、书法等等,全面繁荣。秦汉建筑实物虽多已不存,但通过文献记载及少量遗迹,可约略知其汉模。西汉开国宰相萧何提出的“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成为汉代以后2 000多年来中国皇家建筑的最高美学准则。秦汉雕刻尤其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霍去病基石刻群,成为秦汉大剧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它们为后世中国的雕刻艺术树立了写意与写实两种风格的典范,秦汉工艺美术咀鲜明地反映出华贵、粗犷、质朴的时代精种风貌,其中尤以漆器、纠绣工艺最为突出秦汉绘画也迈上了历史的新台阶,流传下来的大量画像砖、画像石,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真实性、广泛性是丰前的,汉墓帛画更显示出汉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巧。秦篆、汉隶继商周金文之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美术更是精彩纷呈,太多的迷,太多的事,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去拜读。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18章 明清园林美学)【圣才出品】

第18章明清园林美学 18.1复习笔记 一、明清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一)明清园林艺术 1.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皇家园林最有名的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多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除北京、南京外,以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数量最多。 2.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也有反映 (1)汤显祖的《牡丹亭》写了一座园林,并且借剧中主人公杜丽娘的口说了一句名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春天。在他看来,园林正是把“春色”引到人间的艺术。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一座大观园。大观园是明清私家园林的典范,曹雪芹在这座园林中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婴宁》篇也描绘了一座园林,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 (二)明清园林美学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方面的著作却很少。 2.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关心这门艺术,甚至亲自从事这门艺术,这才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 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和《种植部》。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三部著作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差。

二、古典园林的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1.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艺术意境的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就成了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也更容易把握。 2.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 (1)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 (2)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 3.园境和诗境、画境在美学上有共同之处:“境生于象外” (1)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2)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二)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园林的意境 1.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1)沈复的《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2)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

叶朗《美学原理》配套题库(优美与崇高)【圣才出品】

第9章优美与崇高 一、名词解释 1.优美 答:优美是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的美学概念。“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二曰壮美。”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崇高 答:崇高,又称为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审美范畴 答: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审美范畴一般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大风格”。不能随意添置,无限增多。不同的文化圈发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不同的审美文化之间,有着因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带来的重大区别。如果说,艺术

风格反映了不同艺术的意象的风格,那么,审美范畴则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文化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有着自己的基本意象。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种基本意象是这种文化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而审美范畴就是这一“基本意象”的风格。如古希腊文化“基本意象”的代表是神庙和神的大理石雕像,它们体现了“优美”这一属于希腊文化的“大风格”。 4.反思判断力 答: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康德对“判断力”了解的意义在于“反思判断”,这是康德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反思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因此,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批判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桥梁作用。 5.直觉即表现 答:“直觉即表现”是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由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感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荣格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西方美学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 两汉美学 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 孟子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提出了“理义之悦我心,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的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 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特别是它要求对立面统一的素朴辩证法观念和对刚健之美的提倡,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理论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和法家都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对审美与艺术采取蔑视以至否定的态度墨家主张“非乐”,即否定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反映了古代小生产者的观念和狭隘眼界,但又有揭露批判剥削者的一面。 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的真正代表者是庄子及其学派。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儒家美学充分地肯定美与善、善与真的统一,认为这种统一是绝对合理和不容置疑的。而道家美学则相反,它处处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实性。 屈原之美学 在战国后期,随着南方楚国文艺的发展,出现了以屈原(约前340~前277)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它汲取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和主张“文”与“质”、美与善相统一的思想,但又不受儒家严格的礼法束缚,在美的追求上,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和想象的自由抒发。 两汉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丰富了先秦美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上层社会士大夫对审美与艺术问题的重视,人物品藻和玄学思辨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门文艺理论的品评。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一脉相承的。 (一)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山水的审美形象,也就是审美的自然。 (二)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林泉之心)……没有审美心胸,就没有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三)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近看,远看,正面看,侧面看,反面看,朝看,暮看,阴天看,晴天看,春夏看,秋冬看。在这多角度中,郭熙最看重的是远望。近看可以把握山水的特点,只有远望才可以把握山水的气势,从而创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的意境。 (四)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夺其造化”,创造出“磊磊落落,杳杳漠漠”的审美意象来。 在郭熙看来,山水画家创造是审美意象应该达到四条要求,而这四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不能离开“饱游饫看”: 第一,水画的意象应该把自然山水的“奇崛神秀”充分表现出来。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发现和领略山水的“奇崛神秀”,“穷其要妙”,从而 使神奇的山水“历历罗列于胸中”。 第二,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第三,山水画的意象应该具有“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性。 第四,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意”和“象”的契合,应该包含有“景外意”、“意外妙”,从而引发观画者的无限情思。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 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山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

美学原理叶朗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3)绝对美是美的本体,是美的最完全体现,至美也是至善的。 4)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 柳宗元的命题的理解 柳宗元命题是:“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理解: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 2)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3)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总而言之,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都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美学原理大纲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老子的美学 一、名词解释 1.味(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伸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2.情象(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情象有别于意象、心象、言象等。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情是精魂,象为形质。无情,象不生;无象,情不能附着。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二、论述题 1.中国美学中虚实相生的学说。(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虚实相生”的提出 “虚实相生”最早出自老子的哲学,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2)“虚实相生”的内涵 “虚实相生”,即“虚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这条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①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命题。“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②唐代美学家在“象”的范畴之外提出了“境”这个范畴。“境”和“象”的不同,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此外,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实相生,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3)“虚”与“实”的关系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例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中国美学史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 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 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 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 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 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 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 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 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 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 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 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 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 味在其中。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研读要点提示02

第六章《荀子》的美学思想 13、荀子中“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14、荀子“化性而起伪”中的“性”“伪”的概念内涵是什么?“化性而起伪”的命题是建立在什么思想基础之上的?(在古文中,“性”与“伪”这对范畴等同于“天”与“人”。) 附:“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 15、墨子的“非乐”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荀子对“非乐”的批判(对礼乐的倡导)的根据是什么? 附:荀子对各家各派的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赚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 第七章《乐记》的美学思想 16、中国传统文化谓之“礼乐”文化,古代中国谓之“礼乐之邦”,就在于中国古人特别崇尚礼、乐文化。而“乐合同,礼别异”六个字揭示的正是中国古人崇尚礼、乐文化的原因、奥秘。请思考: 为什么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同”又要“异”? 为什么“乐”可以“同”,“礼”可以“异”? “乐合同,礼别异”的终极理论根据是什么? 论文题目:试论荀子(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乌特邦”色彩 第八章汉代美学 17、汉代(包括先秦老庄)形、神关系论对后代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的美学思想有哪些? 19、王充有美学思想吗?

《中国美学史》5000字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臵。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汉代美学)【圣才出品】

第8章汉代美学 8.1复习笔记 一、汉代美学的过渡性特点 (一)《淮南子》和《论衡》 1.从美学史的角度看,汉代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淮南子》,一部是东汉的《论衡》。 2.《淮南子》和《论衡》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1)《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他门下的宾客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大约成书于汉景帝之时。《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很庞杂,但主要倾向接近老子的学说,所以东汉为《淮南子》作注的高诱说它“旨近老子”。 (2)《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著作,共85篇,现存84篇。 (二)汉代美学过渡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汉代美学是从先秦美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过渡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1.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 (1)孔子和儒家学派强调礼乐文章、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 (2)汉代的官方宗教神学体系又把儒家的这种美学发展成为神秘主义的美学。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观赏自然本身的美,强调艺术要通向自然之道。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是对于孔子美学的否定,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4)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这种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正是在《淮南子》、《论衡》等著作的诱发下产生的。《淮南子》和《论衡》都发挥老子的哲学,推崇“自然”,以对抗和批判

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这对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先秦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化 (1)先秦哲学中的一批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2)汉代处于这一转化的前夜,汉代美学构成了这种转化的中间环节 ①先秦哲学中的“气”的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②先秦哲学中的“形”与“神”这一对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形神论,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传神写照”的美学思想。 二、汉代的元气自然论 (一)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1.元气自然论 (1)王充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是原始的物质元素。他认为,世界万物所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禀受的元气有厚薄精粗的不同。 (2)人和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元气而生。但是人所禀受的是元气中最精微的部分,即“精气”,所以人有智慧。 2.王充通过元气自然论对汉代宗教神学体系的批判 (1)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是同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他反对把道德属性加到天地万物身上,反对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强调“天道自然”。 (2)王充运用这种元气自然论,对官方的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哲学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涉及美学领域。 3.王充元气自然论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技术美)【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 第8章技术美 一、名词解释 技术美(功能美) 答:技术美作为一种与功能相联系的美,主要针对工程技术的美。技术产品作为审美价值的承担者,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产品具有使用目的,它依照这个目的有效地发挥它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作为内在的活动,通过相应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内容与它外在化的形象相互交融统一,就构成了技术美。产品的技术美并不是产品物质的功能的适用性本身,因为适用性本身是是中使用价值,它是功利判断的依据,而不是审美的依据。表现着社会前进的历史内容。正如李泽民所说着中前进的社会目的性成了对象合规律性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技术美中所包含的是善的形式和真的内容。这就是区分于艺术美的基本点。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答:(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2.谈谈你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答:日常生活审美化指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种直觉的审美追求,就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或体验经济时代的一种描述。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最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使人产生完整的愉快体验的生活,大审美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一种精神享受,追求一种快乐、幸福的体验,追求一种审美气氛。 三、论述题 结合现代艺术实践,谈谈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答: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而技术则是功能与理性的良好表述,它的不断更新又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为例,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在影视中,技术的基础性支持使得艺术的表现成为可能;艺术的指导性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虽然最初人们发明能够记录影像的工具只是为了纪实与传播,但是,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标准的不断提高,艺术应运而生。艺术诞生之后,便有了艺术的思维与创造方式。人们运用这些方式创造出思维的成果,之后便又需要技术去实现它。艺术对技术不断提出新层次的要求,技术便沿着这条路不断有新的发展。而当一项新技术被发明出来,人们就会再次思考它能够衍生的艺术成果。二者就这样相互促进,交替成长。 ①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对电影艺术的积极影响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读《中国美术史》有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璀璨光辉,留下了无数让现代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的的艺术珍宝与古董文物。 《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十分系统地讲解了中国从古到今、各个年代,各种类别的美术作品,一一详细道来。这是一本光是看设计典雅、美观精致的封面和背后的简介就足够让人爱上的书籍。翻开内页,排版美观的文字、配上全彩色印刷的古代艺术品的图案,两者在一起只能用完美来形容。本书400多页,三十九万字,售价88元,暂且不说文字内容,光凭这图文并茂的印刷就绝对物有值! 当然,绝对的,比起排版设计,本书的实质性内容更是引人入胜。《中国美术史》的作者李霖灿毕生都在研究艺术史,他曾经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这座中国数一数二的顶级博物馆里面对琳琅满目的瑰宝古董文化,潜心研究了几十年的古代美术作品,积累了丰厚的学识与人文素养;又在台湾大学等名校中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艺术鉴赏类课程。而这本《中国美术史》,可以说就是李老师任教二十载的课程讲义的总结与精华。 《中国美术史》全书涉猎极其广泛,从汉代的画像石,到敦煌的雕塑王国,从上古的铜器到文雅美玉,从泼墨山水画到丹青妙笔的书法,讲解的面面俱到。全书文笔优美流畅,考据森严,处处引经据典,使得本书具备了极强的专业性。可以直接当做美术史的教材来使用。但与此同时,李老的文章内容并不枯燥,而是深浅出地具体介绍了这些美好的艺术作品,让普通读者也能看个通透大量运用成语与引用古

诗词等手法,并且并不只是包括美术品本身,还扩展地介绍了作品相关年代的社会背景、涉及人物、创作故事等内容,大大扩充了读者的阅读面,并且还将这些作品与其他美术作品,甚至西方的画作来作以比较,将中西方美术文化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我们都知道,这些艺术作品都是珍贵的古董文物。所以,只要你认真阅读学习了本书之后,增长的并不只有美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大大的提高汉语言文学与历史学的水平!最好是亲身去过收藏这些书里介绍的艺术品的博物馆,观看了实物之后再看书里的解说,会更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刻义。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阅读理解答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阅读理解答案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习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符合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甲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乙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开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丙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稳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

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取材于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1.阅读第①段,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 2.根据第②段内容,“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句话应插在文中甲、乙、丙哪一处。(3分) 答:应插在处。 3.阅读第④段,请说出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答: 4.请以白居易的诗为例,简要说明该诗如何体现了他自己的艺术主张。(7分) 答: 答案: 1.白居易评价诗歌的核心思想是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3分) 2.应插在丙处 3.白居易“加以排斥”的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没有政教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优美与崇高)【圣才出品】

叶朗《美学原理》章节题库 第9章优美与崇高 一、名词解释 1.优美 答:优美是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出的美学概念。“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二曰壮美。”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市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崇高 答:崇高,又称为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3.审美范畴 答: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审美范畴一般是经过高度概括的“大风格”。不能随意添置,无限增多。不同的文化圈发育了自己的审美文化,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形态。不同的审美文化之间,有着因文化的价值取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带来的重大区别。如果说,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艺术的意象的风格,那么,审美范畴则是文化的“基本意象”的风格。文化

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有着自己的基本意象。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种基本意象是这种文化的“理念”的感性显现。而审美范畴就是这一“基本意象”的风格。如古希腊文化“基本意象”的代表是什么庙和神的大理石雕像,它们体现了“优美”这一属于希腊文化的“大风格”。 4.反思判断力 答:反思判断力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美学观点。康德对“判断力”了解的意义在于“反思判断”,这是康德之前从未有人使用过的。“反思判断力”就是审美和审目的的两种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取代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理性理念的“图型”的说法,并且通过审美判断力奠基起来的合目的性原则,并成为作为高级认识之一的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因此,反思判断力对科学的真正确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批判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间起桥梁作用。 5.直觉即表现 答:“直觉即表现”是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命题,由意大利克罗齐在1902年出版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见到一个事物时,不假思索,不审意义,心中只领会该事物的意象这样一种认识活动,它可以不依赖于概念赋予无形式的物质以形式。直觉活动能创造出表现人的主观感情的个别意象,直觉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表现也总是一种直觉,是赋予所感觉到的东西以形象形式。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该观点对以后的科林伍德、荣格等西方美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西方美学起了推动作用。 二、简答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