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

《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

《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
《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

《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模拟城市5》城市百万人口图文心得。

玩了一个月时间了,唯一挑战的就是交通。

但是前几天终于知道影响交通的因素了,于是想要发展一个高人口城市,但是感觉小路不

好看,于是选择大路,理论上120万人口不会有什么问题,本来今天已经上了100万,尼玛10分钟来两次打怪兽,还得卡在了98万。

现在来说说心得吧。

首先就是交通

影响交通的主要因素就是商城,赌场,上大学和上下班。

如果发展人口城市,一定不能建大学,一定不能建赌场,商城一定要少,大学要建就晚点建,车辆最多的时候就是中密度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建赌场,大学,基本上死路一条。

如果90%以上的房子都是高密度的,基本上就不会再堵了,记住,千万不要建赌场,不然黄壳壳车子堵死你。

其次就是交通不赌的时候

基本上在地图的对角线分别建立一个诊所好消防局就能应付后期的生病和火灾了。

建立大型的医院和消防局耗资太大。

再次就是教育与罪犯

到后期基本上要建6个中学才能满足教育程度4颗星,不然罪犯会越来越多,减少犯罪次数就是减少商城,我的地图只有一个商城,因此还是对角线各放一个警局就行了。

后期税率调到4%,加上卖垃圾的钱,再加上三个最好的观光景点,自由女神,斜塔,帝国大厦,基本上收支平衡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模拟城市5专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思考 陆涵方可 【摘要】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老年人住房、社会服务、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压力逐渐增大,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种快速转变,城市规划尚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存在对接“缺位”的问题。本文将从规划编制和法规制定两个方面对这种“缺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典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应对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设施;规划 1.前言 老龄化是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3.2%,并且老年人口仍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将从现在的15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变为3个劳动力供养1个老人,老年人口激增带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求的改变,对城市规划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的态势,将使得社会发展受到广泛的负面影响。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传统的城市规划应对已显得力不从心。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设施、制度和管理等多方位的挑战,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规划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2.1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度提交的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指出,完成从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根据预测,到2015年武汉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60万。受现代生活方式、“四二一”家庭结构、城市化聚焦等客观因素影响,需要专业养老机构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的老人数量将会激增,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增大。 2.2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为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导致实际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老龄化速度不同步,“未富先老”。因此,短期内老龄化会给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养老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的压力。 2.3 传统家庭正在向核心家庭结构转型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逐步发展为“421型”,即一对青年夫妇要赡养双方父母和一个孩子。受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住房条件的制约,这样的家庭结构完全靠居家养老是很困难的,需要社区、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合作。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21世纪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经济还处于欠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我们应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研究解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影响;相应对策 当前,我国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川。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出现劳动力、资本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普遍关注;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面临着要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环境稳定,改革发展任务已经相当繁重的情况下,我国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这一阶段,解决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艰巨。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062万,己占我国总人口的7.1%,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年型。事实上我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所需的时间作比较,英国和德国大概需要45年,瑞典需要55年,法国需要115年,而中国只需28年。尤其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 在老年人口增长的同时,14岁以下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迅速下降,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2050年将接近少儿人口一倍。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根据统计,世界上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的国家已达70个。而其中只有中国等4个国家人均国民产值不足1000美元。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里,老龄问题与人口问题同时出现,使我国处于两难境地,只有认真探讨,才能找到出路。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人口2009-2014各大城市流入数据 热点分析北上广之外,中国人口正集中涌入五大城市只 五年前的2009年,一场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东莞的出口加工制造业深受重伤,随后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转移浪潮。与之相伴的,是农民工们回乡就业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网络上。 那个传说中的世界工厂,就此衰落了吗? 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五年,东莞流入人口200万,比内陆任何一个城市增加的人口都要多,东莞的制鞋服装厂搬走了,旁边深圳不堪高地价压力的高端制造业又搬过来了,比如华为和大疆创新的新生产基地,都聚集在东莞松山湖周边,这里离深圳市中心的高速公路也不过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往来交流相当方便。而深圳白领到东莞置业,正在和二十年前的香港人到深圳买房一样,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以下是最近五年的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情况: 464472269.jpg 注:数据来自各地政府统计公报或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万人。 人口流入呈现三个规律—— 第一,高度集中在三大都市圈。 人口流入超过100万的13个城市,三大都市圈就占了8个,长三角有沪苏,珠三角有广深莞佛,渤海湾有京津。 长三角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常州=流入863万人。 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流入796万人。 渤海湾北京+天津=流入684万人。 流入速度非常凶猛,以这个速度,2020年左右,上海就将拥有3000万人口,北京也将突破2500万人口,天津将拥有1800万人口,广州和深圳将分别突破1500万和1300万人口。 长三角7大城市将合计拥有8000万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将合计拥有4800万人口,京津合计将拥有4300万人口。 放在全世界来说,这三大都市圈所拥有的人口数量都将是进入前三名的。 第二,非都市圈人口,流入集中在五大枢纽城市。 流入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中,只有郑州、成都、重庆、厦门、武汉五大城市不在三大都市圈。 其中的成都、重庆、武汉,这三大城市是近年来GDP快速增长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枢纽位置,既是国家规划中成渝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又得益于近年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出现在榜单上一点都不意外。 意外的是郑州和厦门。 郑州的GDP不高,经济水平并不瞩目,但是其周边巨大的农业人口数量,和作为省会城市、铁路交通中心所拥有的得天独厚优势,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吸引了185万人口流入,以这个速度,五年之后就将追上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郑州近几年比较引人关注的,一个是吸引了富士康落户,光这个工厂招聘的工人就超过了30万,二是李博士发起的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的一挥,就划了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早年间曾经是著名的鬼城,不过现在的入住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说。另一个是厦门。在一片巨无霸城市中,厦门只能算是袖珍级的。不过近年来,福建经济发展的不错,得益于最高层的亲切关怀,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厂,湄洲湾和古雷半岛现在都已

浅谈城市规划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浅谈城市规划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摘要:文章简述了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并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提出规划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住宅;小区 目前,由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共存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涉及面基广,将影响国家的住房政策、社会副利政策、退休制度、劳保制度、医疗保健及保险事业等,其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因此,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城市规划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任务。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一)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仅2009年全国老年人口净增725万。 (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度提交的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指出,完成从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8年。 (三)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为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导致实际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老龄化速度不同步,“未富先老”。因此,短期内老龄化会给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养老制度的完善带来很大的压力。 (四)传统家庭正在向核心家庭结构转型 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逐步发展为“421型”,即一对青年夫妇要赡养双方父母和一个孩子。受

《模拟城市5》水与污水教程

《模拟城市5》水与污水教程 城市用水: 建造水塔/抽水泵浦站来供水 未能取得足够供水的RCI建筑会被弃置 未能获得足够的供水的建筑物会停止提供服务(警察局消防局等服务性建筑) 水资源图中颜色越深的位置抽水供给的时间越长,能抽出的水越多 尽可能将抽水设施建造在河流和湖泊边,因为他们会自动补充附近的的地下水 尽量避免在抽水源附近建造工业或有土地/水污染的产业,因为脏水供应会导致市民生病 教育会影响市民用水量(越高越少) 区域用水: 过剩的水可以销售给您的邻居,价格0.4kgal/1$,邻居可以从区域视野购买 城市只会购买所需的水量(除区域供水不足外,购买水指针会保持在0) 在需求提高时,城市会自动增加购买的水量 5.0补丁改动,区域内水共享可由玩家自行控制(抽水建筑的界面上可以设置是否出售) 水 [pagesplitxx] 水系统的注意点 水塔是城市发展初期很好的选择。他不需要劳工就可以自行运作,所以你可以在主干道上拉出一条泥路到偏远的水源位置取水 当城市用水量达到24以上就可以考虑更换到抽水泵浦站了,因为四个水塔的开支和与一个抽水泵浦站相同,但是后者的抽水量要多3倍 抽水泵浦站最大支持6个附加模块,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基本抽水泵浦模块或滤水泵浦模块 水资源会自动补充,游戏使用的是地中海气候类型,夏天干旱冬天多雨(按照月份区分),而雨水可以补充地下水

抽水建筑的抽水量取决于地下水深度,在没有水循环的情况下,抽水建筑会因地下水位变化出现抽水量浮动较大的情况 城市污水: 所有建筑物都会产生污水 污水排放管道不能处理污水,只能集中污水转化为土地污染 若建筑污水未被处理,会在建筑边造成土地污染 土地污染会带来细菌,细菌会让模拟市民生病或不快乐 土地污染会影响附近的抽水设施抽取的水质,会导致市民生病 教育会影响市民排污量(越高越少) 区域污水: 过剩的污水处理能力可以销售给您的邻居,价格1kgal/1$,邻居可以从区域视野购买 城市只会购买所需的污水处理量(除区域供水不足外,购买水指针会保持在0) 在需求提高时,城市会自动增加购买的污水处理量 5.0补丁改动,区域内水共享可由玩家自行控制(污水处理建筑的界面上可以设置是否出售) [pagesplitxx] 污水系统的注意点 污水排放管道是城市发展初期没有邻城可以帮助处理污水情况下的过渡选择。他不需要劳工就可以自行运作,所以你可以在主干道上拉出一条泥路到偏远的位置排放污水,但是他会造成大量土地污染,影响周围环境与地价 污水排放管道会造成土地污染,所以考虑到环保因素你应该尽快转为用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最大支持7个附加模块,但需注意的是请提前根据需要来增加模块升级容量 污水处理厂在高使用率压力下会间歇性的暂停处理污水 污水与其他资源在运作时候的最大不同是他是反向的最近原则,所以在多个污水处理建筑存在时会出现抽取污水量不等造成管道出现问题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城市有与其他城市进行污水处理交易或多个污水处理建筑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解决方案是根据城市污水的排量选择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放置污水处理厂,保证不会因为污水分布不均致使多个污水处理建筑中的一个污水过多无法完全处理,而其他污水处理建筑能处理的污水大大小于处理能力

浅谈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在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 (一)规模大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二)速度快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底子薄 西方国家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四)负担重 我国是在没有社会保障积累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只能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一代人要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的同时,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部分资金。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概况

中国七大中心城市人口资源大调查 张志忠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制约我国高速发展的关键却是人口问题。因此本文特从我国地域划分上的七大区域,选取七个代表性的中心文化城市,从人口数量、人均寿命、家庭规模、男女比例、人均收入、文化素养及配套的医疗保健等多方面,作了较为详实的调查,以期对我国的人口决策有所助益。 华北华北——————北京北京 北京市常住人口:1381.9万人 北京市人口密度:668人/平方公里 北京市“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3.6万人 北京市共有家庭户:417.6万户 北京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人 家庭规模:三口人和两口人是北京市家庭户的主体 北京夫妻之间的平均年龄差为:2.6岁 北京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58人 北京市人口出生率:6.0‰ 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0.9‰ 北京市人口死亡率:5.1‰ 北京人口的平均年龄:35.7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76.7岁,其中男性为74.9岁,女性为78.6岁 北京人口的平均寿命:75.85岁 北京市的男性:720.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 北京市的女性:661.3万人,占总人口的47.9% 北京市人口的性别比为:109(以女性为100) 北京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071. 6万人 北京市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3万人 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263万人 北京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7.8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6%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为:1078.6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8.0%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5.5万人 北京市市人口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4% 北京市人口中拥有的少数民族:56个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7.8元 北京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8.8元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分析应对人口老龄化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分析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最普遍的社会问题之一,是社会潮流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老年人的住房环境、相关配套、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规划压力日益增加。针对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快速转变,本文将通过解读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分析人口老龄化给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从而提出适当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中国城市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2010年底中国有60岁以上的老人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涨2.93个百分点,而这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根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将升到25.3%。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发表的学术报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中指出,对比中外人口老龄化进程,欧美的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换,而我国在这方面

仅仅用了18年。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品质的提高、“四二一”家庭结构的转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及相关服务市场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 欧美发达国家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并通过完善养老服务的一系列措施来迎接老龄化。而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则受到人为的推进,使得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老龄化水平越差越远,人民“未富先老”。因而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将会给相应养老设施的规划及养老制度的完善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对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 首先是社区住宅规划问题。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方式,因此经常会看到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对年轻人需要照顾12个老人,这对于年轻人的压力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在社区规划时就应当专门考虑为老年人服务,从而分担年轻人的压力。同时,中国现代家庭结构的发展则要求老少两代人的住房相距不宜过远,逐渐出现了小户型比例增多的趋势。据调查,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小规模核心家庭正以25%以上的增长速度扩大规模。由此可见,原先规划住区时的大户型将慢慢不再适应当代形式的需要。 其次是老年专用的公共设施规划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在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对策 进入2001年, 我国的人口类型从成年型迅速转变成老年型,整个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很有值得研究的必要。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国际社会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二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凡符合上述两个标准之一的国家或地区,就可称为“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们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未富先老”。我国在20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二是老龄化速度快。我国实现从人口成年型向人口老年型转化只用了短短的18年时间(1981-1999年),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四是农村老龄人口大大高于城镇。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8838万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中,农村老龄人口为5944万,占67.3%。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未来时期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人口老龄化加速期(1999-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每年上升0.1%;第二个阶段为人口老龄化高速期(2010-2040年),老年人口比重每年将上升0.4%;第三个阶段为人口老龄化减速期(2040-2060年),老年人口比重年均上升速度将回落到0.1%;第四个阶段为人口老龄化稳定期(2060年以后),老年人口比重基本停止上升,人口也达到基本稳定。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而且也是养老金领取者与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在职职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导致离退休费用不断攀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一方面,每个离退休人员对应的在职职工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离退休退职总费用逐年上升。全国离退休退职费用总额逐年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离退休退职人数(主要是退休人数) 迅速增加。二是每人每年离退休退职费用也逐年攀升。 (三)人口老龄化会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发生转换。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中国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到2030 年时,将上升到48%,远远超过国际公认为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因为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把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职工的身上,必将影响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应采取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晚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

第六次人口普查 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列表 备注: 中心城区人口计算方式有两种口径: ①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加上近郊区城市化率已达100%的街道(整个区县所有街道达标则全部计算)。鉴于查询到每一个城市街道数据很困难,①口径用的是近郊区人口乘以城市化率得到的估算人口,不保证精确度。 ②行政上属于主城区的辖区人口,城市化率均为100%; 一线城市: 上海①中心九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区、嘉定区:1783万(这几个近郊区的城市化率已达到100%) 上海②中心九区:699万 北京①中心八区、昌平区、通州区、大兴区等部分街道:约1500万 北京②中心八区:1295万 广州①中心5区、黄埔部分街道、萝岗区部分街道、番禺区部分街道、花都区部分街道、南沙区部分街道:约950万-1000万 广州②中心5区:727万 深圳①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宝安区、龙岗区:957万 深圳②关内(盐田、罗湖、福田、南山):354万 其他城市: 成都①中心五区(含高新区)、双流县部分街道、郫县部分街道、温江区部分街道、新都区部

分街道、青白江区部分街道、龙泉驿区部分街道:约790万 武汉①中心七区、东西湖区、经开区、江夏区部分街道、蔡甸区部分街道、黄陂区部分街道、新洲区部分街道:约700万 天津①中心六区、东丽区部分街道、西青区部分街道、津南区部分街道、北辰区部分街道、滨海新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重庆①中心六区、渝北区部分街道、北碚区部分街道、巴南区部分街道:约650万 南京①江南六区、浦口区部分街道、雨花台区部分街道、栖霞区部分街道、六合区部分街道约600万 武汉②中心七区:573万 西安①中心六区、长安区部分街道、阎良区部分街道、临潼区部分街道约550万 成都②中心五区(含高新区):530万 杭州①中心六区、萧山区部分街道、余杭区部分街道约530万 沈阳①中心5区、东陵区部分街道、于洪区部分街道:约480万 哈尔滨①中心四区、平房区、松北区:452万(哈尔滨没有查到平房区、松北区城市化率,按100%计算) 重庆②中心六区:451万 西安②中心六区:448万 南京②江南八区 439万 天津②中心六区:434万 哈尔滨②中心四区:409万 沈阳②中心5区:404万 杭州②中心六区:356万

城市:天际线与模拟城市5试玩对比

城市:天际线-与模拟城市5试玩对? 《城市:天际线》?推出以后,?直少不了被拿来与《模拟城市5》做对?。笔者亲?试玩之后,得出了?下?点体会。 画?肯定?不上《模拟城市5》了,毕竟团队规模摆在那?。有?说《模拟城市5》更有都市氛围,确实是这样。不过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其实是发展速度,个?感觉《模拟城市5》??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于《天际线》,所以?楼?厦出的特别快。从氛围上来说,《模拟城市5》更像?都会,《天际线》更类似中?城镇。不过他俩的地图规模却正好反过来。《模拟城市5》的地图跟村似的。 其实,出过国的?会觉得《天际线》更类似国外的城市。类似纽约旧??东京伦敦之类的超级?城市在西?国家??并不多,?部分城市其实更类似《天际线》的感觉。我现在在爱丁堡留学,这地?我就没见过?个超过7层的?楼。爱丁堡市中?王?街还有?车站这部分从18X X年就基本没怎么变过。你问我为啥知道?爱丁堡美术馆有?幅18X X年的画,和现在?起来没啥区别。所以说,其实《天际线》才是更接近西??部分城市的设计。 游戏名字叫做《城市:《天际线》》?不是《都市:《天际线》》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团队应该是想要表现出城市的感觉,就像是在城市运输??表现的,那个游戏中就没什么繁华?城市。城市和都市在英?和中?中都是不?的意思,所以我个?是反对游戏名称翻译为《都市:《天际线》》的,因为原??了c i t i e s,?不是m e t r o p o l i s。1927年的科幻电影《?都会》的原名也是m e t r o p o l i s,这是有明显区别的。 玩?过《城市运输2》的话,你就会发现卫星城和城市圈的概念在游戏中体现的很明显。虽然我个?并不是很喜欢《城市运输2》,但是那个确实?较接近于现代欧洲城市发展规则。卫星城和城市圈的概念在国内?乎没有,国内的城市就是在各种拓展外围。?在这边,坐?车上下班的?都不少。爱丁堡市区?就有好?个?车站,可实际上这座城市并不是很?。那些?车站的存在意义,当然就是为了?长途的轨道交通做站台了。从爱丁堡到斯特灵?个多?时的车程,那列?车看上去和地铁?乎没区别,和国内那种?车的感觉差别太?了。 游戏中的交通设置?《模拟城市5》好太多。不?多了单?线,公交车和各种轨道交通的设计也是需要??来的。这种融合了?部分城市运输的设计,对缓解城市交通压?起到了很显著的作?。《模拟城市5》的那个坑爹马路坑爹A I和坑爹巴?啊…………呵呵……………… M O D很多,这是《天际线》的??优势。玩家可以??设计各种东西就已经可以让游戏的乐趣提升不少了。?且设计新物件的?法还?较简单,这?《模拟城市5》要好。 操作上,我个?认为还是不够好。尤其是需要旋转某个物件来摆放的时候,特别是转盘,按住右键拖拽这个动作好蛋疼…… 画?虽然不够好,但是我完全不知道为啥,我玩?的时候居然卡翔。我好?是I7版本的N550啊,750M虽然是D D R3但是也是4G?显存啊,内存也有8G,不知道为啥完全卡翔,必须全关特效然后调成900P才流畅……这还真是……难道说没调?独?显卡嘛?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面向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规划应对_于涛方【国外&六普描述】

□ 于涛方,王 瑾 面向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规划应对 [摘 要]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8.87%,进入“老年型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需求,以及人口 老龄化问题和规划应对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研究分析了国外人口老龄化迁移机制及规划应对经验,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 化格局及进程,提出老年人口需求与空间资源高效率配置需统筹兼顾、空间特征和机制需做进一步探讨,据此提出城市规 划应对的“两个面向”,即面向老年人口“居住—医疗—交通”等行为和需求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面向老年人口 需求满足与城市空间和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 [关键词]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 [文章编号]1006-0022(2012)09-0075-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Urban Planning For Aging City/Yu T aofang, Wang Jin [Abstract] In 2010 people above age 65 occupy 8.87% population in China. Aging society engenders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for planners to deal with. The paper analyzes senior people migration and planning response overseas, China’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and progress, proposes further study on spatia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integration for senior people, and puts forward “two orientations”: “residence-hospitalization-transportation” oriented urban planning approaches, space an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ori- ented integration for senior people. [Key words] Aging society, Aging of population, Urban planning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当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The Elderly)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当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年型社会”。大多数研究中将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称为“老龄化人口”(AgingPopulation)①。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之前的规划者和地理学家对老年人口的增长的估计都太保守,一些教材上关于“人口”的章节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提到老年人口。许多著名的关于老年人口的期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才开始出现,而关于老年人护理和问题研究的杂志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由人口咨询局(PRB)提供的、被大多数教科书使用的世界人口数据表(WPDS)也在1977年之后才有涉及到64岁以上老年人的内容。PRB在提供老年人的材料的同时,已经认识到老年人口的增长和变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人口发展问题[1]。可以说,学术界忽视老年人的问题已经部分被纠正,很多学者已经投入到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中,各国政府和决策者已经开始考虑老年人数量的增长问题[2]。美国人口统计局(USCB)在2009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40年全球人口将达93亿,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将由7%提高到14%(图1)。预测英美老年人口在未来30年可能超过人口总数的30%;到2050年,一些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将等于甚至超过儿童人口数量,这将导致各方面的社会问题。“近16%的40岁~44岁随婴儿潮出生的妇女在1992年仍未有子女,大多数也将不再生育。因此,在21世纪,老年人可能需要更正式的服务代替由成年儿女提供的非正式服务”[1]。 国际上以往的人口老龄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低的国家或地区。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12%,芬兰和瑞典为17%,欧洲各国平均比例为14%,英美两国为10%, [作者简介]于涛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王 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

城市规划作业之模拟城市5的一些心得体会

模拟城市5的一些心得体会 -------------------吴哲凌1113111033 第一次听到模拟城市5的时候,那时候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太无聊了,觉得没什么玩的乐趣,更觉得不会有什么收获,可当我第一次开始接触的时候就迷恋上了。感觉一个城市的繁荣兴衰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也体验了一回当市长的快感。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老师刚布置完作业的时候,那时候那叫一个迷恋啊,一觉醒来就开始研究怎么把城市人口提上去,怎么把经济提上去。第一次拟建一个城市,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才发现原来当个好市长原来那么难。新手上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电的问题,那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建个抽水泵也不考虑那边的水源充不充足,随便找个地方就放了下去,结果后期难免水源供应不及,免不了一顿改造。还有就是生产电力的时候,新手首选的当然是风力发电,可惜的是风力发电不给力,到了后期就跟个鸡肋一样,发挥不了作用,而矿物发电又很烧钱,而且还有污染,然后我就傻里吧唧的跑去发展核电站了,当时根本就不知道核电站还要考虑到教育水平和劳工技术等级,结果毋庸置疑,核电站就爆炸了,那叫一个高级坑啊,可以说三分之一的土地就使用不了了,而且紧接的就是土地污染,水污染,接着就是城市人民开始广泛生平,就跟瘟疫蔓延一样,然后人口就一直往下降,最后就神坑了,要么破产,要么就是无力回天了。 接着再来说说城市警局、医院和火警的那些事。建完工业区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业厂房失火的问题,那时候觉得也无所谓,反正烧完了拆掉才重盖不就完了,又没什么经济损失。后来事情就大了,一天建筑烧毁量有十几座,等到记起来去清理的时候,才发现已经累积了几十上百座,光拆房子就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再去发展。哎,智商是硬伤啊,想想也知道消防局肯定是必须的,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问题比较不大的就是警局和医院了,一般让他们的服务范围足够的话就没什么大问题。 提到警局,难免要提到教育的问题,如果教育没跟上来的话,估计警察抓人的速度都没有犯人出现的速度快,记得那时候教育没跟上不说,还搞了些赌场,赌场是个犯人生产的地方啊。最后打开城市犯罪分布图的时候,错愕了几秒,整张地图都是犯罪的份子,牢里面抓满了人不说,大街上还散布着一大堆的犯罪份子。简直就是个黑帮聚集地。那时候还傻傻的多扩建牢房,其实不然,只要把教育弄上去了,犯罪份子自然会下降。 还有就是交通,工厂,电子生产什么什么的,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接下来就是上

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

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 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正确处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的结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口问题,特别是老龄人口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在考虑下一步发展目标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时,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我国65岁上人口达8872万人,占总人口126734万的7.0%,说明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早在1999年10月我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龄化现象不仅为老年人所关心,更是今天的青年人在未来要面对的现实,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方法

目录 摘要 (3) 1 前言 (4) 1.1论文研究背景 (4) 1.2论文研究内容 (4) 1.3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要解决的问题 (4) 2 世界人口老龄化 (4) 3 中国人口老龄化 (5) 3.1受高生育率的影响 (6) 3.2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 (6) 4 我国同世界人口老龄化相比有哪些不同 (7) 4.1人口老龄化基数大 (7) 4.2老龄化速度快 (8) 4.3老龄化使社会经济压力增大 (8) 4.4我国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点 (8) 5 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思路 (8) 5.1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8) 5.2“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并举 (9) 5.3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 人问题 (9) 6针对我国老龄化的特点采取的策略 (9) 6.1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物质基础 (9) 6.2积极发展老龄消费产品 (10) 6.3继续加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 (10) 后记 (11) 参考文献 (12)

模拟城市5流程详细解析图文攻略教程(道路篇)

模拟城市5-流程详细解析图?攻略教程(道路篇) ?.道路及规划 核?思路:交通->发展->拥堵(城市基础设施效率降低)最重要的因素之?,本作没有以往针对道路的维护费,?且道路分为2条升级路线,且2条路线的路?宽度、所影响的密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城市规划初期就必须考虑好。 关于拥堵造成效率降低,是因为?部分基础设施可以增设车辆,提?其利?率,但变相的增加交通的运载量,具体数据请查阅可扩建的建筑。 1.道路密度 如图所?,由于道路影响区域的密度,所以在规划时应该采?中等密度街道以上的道路(密度不?会影响发展)。但由于建造价格相对较?,并不适合初期规划,所以可以采?预留空间+低密度道路的?法来解决。 街道可以直接从顺车道穿越到逆车道,但?道则不可以,必须得在路?才能掉头。 2.规划要点 1)减少占地?积(道路数?及?道的建设、区块之间的空地、弯度过?的道路、建筑扩建); 2)减少影响其提升建筑物扩张速率的负?; 3)减少建筑建的空隙(详见217/12道路建造法); 4)减少主?道压?。由于本作?法??设置出城??,会导致与出城??的道路优先堵死的情况,所以需要做流量分压处理。如不要在缓解交通压?的主?道边修建建筑物,如因为救?或者警车的巡逻?容易堵塞道路。

3.218/12街道建造法(紧凑型区域建造法) 由于默认的道路规划?具会在区块中预留出?条道路的空间,?这种规划会造成空间浪费,降低城市密度。这?推荐采?“218/12街道建造法”,由于游戏中没有固定的度量单位,这?采?建造道路时所消费的?钱进?计算,并采?街道(如?密度街道,造价10$/单位,?较好算)规划,则是道路单价*218,也就是218*10=2180的建造费即可。 但是?道?街道要宽,所以12就是补算其中的差值,如图右侧的道路,如果要连接两条?道,则需要道路单价*(218+12*?道数),也就是10*(218+12*2)=2420的建造费?,如果只有?边是?道,那么?道数则为1。由于建造时很难精确到个位数,所以只要不?于2420既可。 *这个公式不适合拿?道做度量尺,划道路时推荐按住s h i f t并选择直路模式。 4.道路流向及时间 除了??会产?路?的建筑物,其他都是出门右?。 1)早?峰6:00 .消费者从?家出来奔向商业区。 .学?从?家出来奔向学校。 2)晚?峰18:00 3)搬家?峰 .城市??在增长时,特别是初期交通容量?和后期因为升级道路导致??暴涨时。 5.路? 路?是交通的重点,其功能主要是为了让车辆可以掉头,并且会让车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agingofpopulation)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两个方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而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相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作"老年人问题",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范畴来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80年代以来,联合国曾两次召开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并将老龄化问题列入历届联大的重要议题,先后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十.一国际老年人节》、《联合国老年人原则》、《1992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目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1999国际老年人年》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文件。提醒各会员国"铭记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老

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吁请各会员国"加强或设立老龄化问题国家级协调机构","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制定综合战略,把老龄问题纳入国家的发展计划中","为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的口号,以期增强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问题的重视。 老龄化为什么会成为问题?根据美国普查的研究,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是"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社会现象"。人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当作历史进步来庆祝。从根本上讲,这种人口转变是医疗进步、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直接成就,也是公共卫生事业,例如饮用水卫生、克服营养不良、克服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以及降低母婴死亡率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