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

C Q A以及指标分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简述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

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

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具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安全、鉴别、强度、纯度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方面特性。关键质量属性确定的标准是基于药品在不符合该质量属性时对患者所造成危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严重程度。

关键工艺参数:

简单来说:影响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

复杂来说: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PP): A process parameter whose variability has an impact on a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monitored or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process produces the desired quality. ICH 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我们来看看常见质量属性以及为什么这些属性是或者不是关键质量属性(重点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

物理质量属性:

一、外观:(非CQA)

属性目标:让患者容易接受的颜色和形状,无目视观察到的缺陷。

理由:颜色,形状和外观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因此,它们不是关键。做为质量属性的原因是因为长得好看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例如小孩吃糖喜欢卡通状的。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二、气味:(非CQA)

属性目标:不要那么难闻。

理由:一般来说,可觉察的气味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但气味可影响患者可接受性并导致投诉。如果药品中使用的药物和辅料都有难闻气味或者在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则应该在药品研发阶段设定好适量的矫味剂。

三、尺寸大小(CQA)

属性目标:便于吞咽、使用(仿制药考虑与参比制剂一致)

理由: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的尺寸大小与吞咽性、可使用性有关;因此,它是关键。为比较容易吞咽、使用和患者接受及遵守治疗方案。仿制药关注药品大小和体积与参比制剂类似。

四、刻痕和分割性(CQA)

属性目标:便于使用(片剂可分割一半计量)

理由:部分理由同上,在药品设计阶段依据临床使用要求制定,涉及剂量问题,影响患者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五、脆碎度(非CQA)

属性目标:避免破碎带来的外观影响投诉,仿制药关注符合参比制剂的质量标准以及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

理由:除了按照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以为,该属性尽量减少上市后有关片剂外观的投诉。该目标脆碎度将不影响患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六、鉴别(制剂非CQA原料药CQA)

属性目标:确定是否是这货- -

理由:

对于制剂来说,虽然鉴别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但该CQA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控制(物料放行),并在药品放行时进行监测。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参数不影响特性。

对于原料药来说,鉴别是CQA,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原料药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影响该属性。

七、含量(CQA)

属性目标:具有治疗效果(剂量范围内),或符合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质量标准。

理由:含量差异将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含量是关键。

八、含量均匀度、片重差异、装量差异(CQA)

属性目标:在单剂量差异项下,治疗效果不变。

理由:含量均匀度、片重差异、装量差异将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高毒性药物重点关注- -低毒性就没那么关注,小规格药物也应多关注)。

九、有关物质(CQA)

属性目标:是否引入与治疗无关的物质,以及引入了多少。

理由:有关物质是药品安全性的关键。药物分子结构是否明显对氧化,水解,酸,碱,光或热敏感的官能团,需要在研究中得到了证明。

十、残留溶剂(CQA)

属性目标:确定药物是否具有超过国家标准的毒性或其他危害物质。(同上)

理由:涉及药品安全性的关键。

十一、溶出度与释放度(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具有疗效以及安全性(血药浓度)。

理由:涉及药品生物利用度(BA)和生物等效性(BE),是关键。以及剂量是否会产生倾泻问题。

十二、水分(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安全有效(降级),符合标准。

理由:水分过多会导致药物产生降解,或者生产过程中工艺执行不顺利(例如压片、制粒)

十三、微生物限度(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安全性,以及避免引起外观投诉(细菌、霉变、长蛆)

理由:不符合微生物限度将影响患者的安全性。但是,只要原材料符合药典的微生物要求,处方和工艺变量不可能影响该CQA。对最终产品检验,以确保药品不支持微生物生长。

十四、无菌检查(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安全性。

理由:安全!安全!安全!

十五、酸碱度pH值(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的稳定性以及药物在指定部位或者时间的释放与溶出。无菌制剂涉及安全性。

理由:无菌制剂的pH值需与人体pH值相近。口服固体制剂影响产品疗效。

十六、粒度(CQA)

属性目标:确保药物的流动性、可压性、混合均匀性。

理由:涉及产品成型,以及工艺实现难易度。

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

关键质量属性关和键工艺参数(CQA&CPP) 1、要求: 生产工艺风险评估的重点将由生产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决定。 生产工艺风险评估需要保证能够对生产工艺中所有的关键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进行充分的控制。 2、定义: CQA关键质量属性: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的性质或特征,其应在适当的限度、范围或分布内,以保证产品质量。 CPP关键工艺参数:此工艺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关键质量属性,因此需要被监测及控制,确保产产品的质量。 3、谁来找CQA&CPP 3.1 Subject Matter Experts(SME)在某一特定领域或方面(例如,质量部门,工程学,自动化技术,研发,销售等等),个人拥有的资格和特殊技能。 3.2 SME小组成员:QRM负责/风险评估小组主导人、研发专家、技术转移人员(如适用)、生产操作人员、工程人员、项目人员、验证人员、QA、QC、供应商(如适用)等。 3.3 SME小组能力要求矩阵: 4、如何找CQA&CPP 4.1 在生产工艺中有很多影响产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因素,每个因素都存在着不同的潜在的风险,必须对每个因素充分的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从而来反映工艺的一些重要性质。

4.2 列出将要被评估的工序步骤。工艺流程图,SOP或批生产记录可以提供这些信息。评估小组应该确定上述信息的详细程度来支持风险评估。 例:

文件资源:保证在评估之前已经具备所有必要的文件。 良好培训:保证在开展任何工作之前所有必要的风险评估规程、模板和培训已经就位。 评估会议:管理并规划所有要求的风险评估会议。 例:资料需求单 ICH Q8(R2)‐ QbD‐系统化的方法、 ICHQ9‐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图 CQA&CPP风险评估工具‐FMEA

药品质量评审报告

辽宁大明药房大明药房有限公司 2014年GSP进货质量评审记录 2015年1月05日 保存年限3年(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装订人:装订日期:2015年1月05日存放地点:质管部

辽宁大明药房大明药房有限公司 2014年度年药品购进质量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 为了掌握药品进货质量情况,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从事药品经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良好地实施公司质量体系,确保了药品经营质量。 二、评审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本公司的有关制度程序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评审机构及人员: 评审机构:质量领导小组; 评审人员: 四、综合评价: 1、进货质量:业务部购进的药品品种质量情况良好,能针对市场需求,产品适销,销售情况良好。购进药品的原则以销定购为前提。依据公司制定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由采供部编制年度购货计划,质量管理部参与审核,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对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实行了购销合同管理,并制订相应的质量 保证协议。做到采购药品量足、质高、规格齐、品种对路、价格适宜,满足了市场需求扩大了销售提高了效益。 2、供应商情况: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的要求把质量放在选择药品和供货单位的首位。公司所购近药品都来自正规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前严格审查了供货方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对首营企业进行了包括企业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审核由质量管理部会同业务部共同进行,并经质量质量人批准。分别建立了供货企业质量档

案和首营品种质量档案。供货方合法证照齐全(包括首营企业、首营品种之所需资料)。经营行为与范围与证照内容一致,履行合同能力包括药品、数量、价格、交货期、票、账、货、款均相符及服务等方面均符合规定要求。全年审核首营企业**家,首营品种**个。对与本公司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也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严格杜绝伪劣药品进入流通领域,从企业业务经营的源头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药品生产企业多为GMP达标,社会信誉较高、交货及时、能严格按照国家物价部门的价格服务于需方,并注意回访,重视需方的建议和意见,能及时调整需方所提出的适应满足市场的合理要求。 3 、药品质量:验收员严格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销后退回药品的质量进行了逐批验收,药品养护员制定了养护计划,对在库药品按季进行循环检查,对质量不稳定的药品、国家和广东省基本药物、近效期药品进行了重点养护。今年药品总的进货批次为***次,其中验收合格批次为***次,入库验收合格率为100%。药品在库养护中,能够按其性能储存于相应的库中,保证了药品储存的稳定性。 销售退回药品共**批次,不合格药品**批次;合格率**%。退货原因一是其他企业或药店销不畅,二次少量部分运输、摆放过程中人为形成的破损,作为不合格药品处理,顾客投诉情况尚未发现。 4、首营品种质量分析:所供药品标准从外观质量验收、包装情况、标签说明书等方面的检查亦符合规定要求,并存入质量档案。 5、进货拒收情况:由于市场调查及时,信息反馈情况良好,所购进药品适销,降低了库存贮存保管和养护的成本。 6、主要大宗单品种销售情况:尚未出现过大宗单品种销售情况。 7、客户反映质量问题:客户反映所供药品质量情况良好,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包装情况未发现过质量方面的问题。

药品检查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

药品检查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 篇一:XX年第三季度药品质量管理检查情况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 XX年第三季度药品质量管理检查情况 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 第三季度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对我院药品质量、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进行每月抽检,对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了药品的安全供应。 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药库: 1. 抽查药品:酒石酸美托洛尔、辅酶A、前列地尔、地特胰岛素、诺和锐特充、甘精胰岛素,优泌乐25,贝飞达、脾氨肽、鲑降钙素、狂犬病疫苗、破伤风抗毒素、重组人白介素、重组人促红素这些药品均按储存要求放置在药库冰箱的冷藏室中。冰箱冷藏室温度显示:2——8°C。 2. 抽查药库抢救药品有专用房间,标签相符。 3. 药库温湿度记录齐全,药库温湿度均符合储存药品需求。 4. 药库入库验收记录完整齐全,有高危药品、冷藏药品养护记录。 5. 特殊药品管理符合“五专”管理规定,有严格进出

库记录。存在问题:药库部分药品还需进一步分类明确,标签有部分脱落情况,还需及时更换标签。其余没有问题的方面需要继续保持。一门诊药房: 1. 抽查药品:诺和锐特充,重组人干扰素,辅酶A,酒石酸美托洛尔,门冬胰岛素30笔芯、金双歧、甘精胰岛素、贝飞达、脾氨肽、鲑降钙素、狂犬病疫苗、破伤风抗毒素、优泌乐25、地特胰岛素笔 芯这些药品均按储存要求放置在药库冰箱的冷藏室中。冰箱冷藏室温度显示:2——8°C。 2. 抽检药品:厄贝沙坦、阿托伐他丁,辛伐他汀(舒降之)、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奇霉素(希舒美)、头孢克肟(特普宁)、云南白药胶囊,祖师麻膏药,胆石清,曲美布丁,银杏叶滴丸、这几种药品,均是分类摆放,均有明显的标签标示,无有效期小于三个月的药品。 3. 麻醉、精神药品有专人管理、专柜储存、有专门账册并且有详尽出入库的登记。 4. 一门诊药房温湿度记录齐全,温湿度均符合储存药品需求。存在问题:由于一门诊药房冰箱有限,需要冷藏的药品比较多,摆放过于拥挤,分类不明确,标签不尽相符。 改进措施:1. 购置冰箱,增加容量;2. 减少冷藏药品库存,及时多频次进货。 其余没有问题的方面需要继续保持。

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

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1、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的包装不合格、外观质量不合格、内在质量不合格。 2、不合格药品的确认: (1)国家或省、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通知或质量公报中的不合格药品。 (2)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外观、包装、标识不符, 包装污染、破碎及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并报质量管理员确认为不合格的.(3)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4)符合药品管理法中有关假、劣药品定义的。 (5)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来函通知的不合格药品。 3、不合格药品一旦确认,即不能再销售,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做好“不合格药品台帐”记录. 4、入库验收发现不合格药品,验收员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交质量管理员,由质量管理员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5、在储存、养护或出库时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应立即挂黄牌暂停销

售,填写“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交质量管理员复验。复验合格,摘除黄牌;不合格,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品区,填写“药品质量处理通知单”进行处理。 6、在门诊陈列、检查、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停止销售,立即下柜。 7、凡药监局公告或发文通知不合格的药品,以及抽查检验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清查,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内,按要求上报。 8、各环节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均应及时报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每季度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清质量责任,制定处理和预防措施. 9、对于包装破损或者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不合格药品,可由采购员根据协议及时联系退货处理;对过期失效药品、超过供货商负责期的有质量问题药品、属假劣药品范围的不合格药品应报废,并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处理。 10、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模版

2010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说明】 一、应开展年度质量回顾分析的产品如下: 1) 常年生产、产量较大的品种; 2) 高风险品种:如注射剂类产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等。 二、企业应使用风险管理理念,对产品进行分类后,选取具代表性的品种或品规开展质量回顾分析。 分类原则如下: 1)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相似、共线生产的非高风险类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2)高风险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品种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3)常年生产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4)无菌原料药,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5)该年度变更工艺或关键生产设备等变更(如注射剂灌装设备变更、除菌过滤系统变更、灭菌设备改变)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剂型、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分类。

委托加工的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可按产品或产6). 品系列进行分类。 三、本模版是企业撰写《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仅供企业参考。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积极学习和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内容。 2010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名称、规格 回顾日期:XX年XX月-XX年XX月产品编码:XXXXX 起草签时间 QA 审核签时间 Q经 批准签时间 车间主 生产部负责 工艺技术负责 物料/销售负责人 质量受权人

] 目录[ 1概要……………………………….………………………………….…2回顾期限…………………………………………………….…….……3制造情况………………………………………………….……….……4产品描述………………………………………………….……….…… 4.1产品工艺………………………………………….……….…….. 4.2产品给药途径及适应症………………………….……….…….. 4.3关键参数………………………………………….……….…….. 5物料质量回顾…………………………………………….…….……… 5.1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问题回顾……………………….………. 5.2主要原辅料购进情况回顾……………………………….………. 5.3供应商管理情况回顾………………………….….……………… 5.4工艺用水、与药品直接接触的气体质量问题回顾……….….… 6产品质量标准情况…………………………………………….………. 6.1产品质量标准…………………………………………………….. 6.2质量指标统计及趋势分析……………………………………….. 7 生产工艺分析………………………………………………………..… 7.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7.2中间体控制情况………………………………………………….. 7.3工艺变更情况………………….…………………………………. 7.4物料平衡………………………………………………………….. 7.5收率……..………………………………………………………… 7.6返工与再加工……………………….……………………………. 7.7设施设备情况…………………………………………………….. 8 偏差回顾………………..……………………………………………… 9 超常超标回顾………………………………..………………………… 10 产品稳定性考察……………………………………..………………… 11 拒绝批次………………………………………………………..……… 11.1拒绝的物料……………………………………………………….. 11.2拒绝的中间产品及成品………………………………………….. 12 变更控制回顾……………………………………..…………………… 13 验证回顾……………………………..………………………………… 14 环境监测情况回顾………………………………………………..…… 15 人员情况……………………………..………………………………… 16 委托加工、委托检验情况回顾…………………..…………………… 17 不良反应……………………………………………..………………… 18 产品召回、退货………………………………..……………………… 18.1产品召回………………………………………………………….. 18.2退货………………………………………………………………..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药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一、召回药品是指: 1.药品召回,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2.安全隐患,是指由于研发、生产等原因可能使药品具有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 3.有下列情况发生的为必须召回药品: (1)调剂、发放错误的药品。 (2)已证实或高度怀疑被污染的药品。 (3)分装不合格或分装差错的药品。 (4)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生影响较大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药品。 (5)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告的质量不合格药品,包括假药、劣药或因存在安全隐患而责令召回的药品。 (6)已过期失效的药品。 (7)生产商、供应商主动要求召回的药品。 二、药品召回按其紧急程度分为两级: 1.一级召回:24小时内召回药库。查找处方、病历,找到用药患者,通知其停止服用并取回药品。本方法仅限于继续使用这种药品将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药品召回。 2.二级召回:一周内召回药库。当发现药品缺陷,但这种缺陷药品使用后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采用二级召回方式。 三、药剂科应当建立和保存完整的购销记录,保证销售药品的可溯源性。 四、接到上级部门的药品召回通知或国家通报的问题药品,药剂科马上通知各科室停止使用该药品,并将该药品从各病区和药房退回药

库,等待处理,同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五、积极协助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供应商履行药品召回义务,按照药品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药品召回信息,控制和收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六、在医院发现使用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通知药品供应商,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具体操作程序、办法如下: (1)临床科室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及时与药剂科联系。 (2)药剂科应派人到临床科室查看情况,并封存该药品。并在全院范围内暂停使用该药品。对药品不良反应初步进行分析、评价。 (3)如确定为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到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4)如系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事件,药剂科通知采购人员,再由采购员与药品供应商联系退药事宜。 七、药剂科对召回药品处理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并向新市区、乌鲁木齐药监局报告。可根据不同情况与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生产商或供应商联系,按程序处理药品。必须销毁的药品,应当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八、药剂科在召回完成后,应当对召回效果进行评价,向新市区、乌鲁木齐药监局提交药品召回总结报告。

简述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属性分析

个人经验较浅,试着对关键质量属性进行一个小总结。 是否关键质量属性,每一个剂型、品种、规格,都不一样,应该经过适当的评估(从安全性、有效性上)。以下答案可能具有偏颇性 详细请查看原文,原文不定期更新关键属性 欢迎大家讨论补充 先说定义: 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备注1) 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具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安全、鉴别、强度、纯度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方面特性。关键质量属性确定的标准是基于药品在不符合该质量属性时对患者所造成危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严重程度。 关键工艺参数:(备注2) 简单来说:影响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 复杂来说: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PP): A process parameter whose variability has an impact on a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monitored or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process produces the desired quality. ICH 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我们来看看常见质量属性以及为什么这些属性是或者不是关键质量属性(重点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外观:(非CQA) 属性目标:让患者容易接受的颜色和形状,无目视观察到的片剂缺陷。 理由:颜色,形状和外观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因此,它们不是关键。做为质量属性的原因是因为长得好看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例如小孩吃糖喜欢卡通状的。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二、气味:(非CQA) 属性目标:不要那么难闻。 理由:一般来说,可觉察的气味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但气味可影响患者可接受性并导致投诉。如果药品中使用的药物和辅料都有难闻气味或者在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则应该在药品研发阶段设定好适量的矫味剂。 三、尺寸大小(CQA) 属性目标:便于吞咽、使用(仿制药考虑与参比制剂一致) 理由: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的尺寸大小与吞咽性、可使用性有关;因此,它是关键。为比较容易吞咽、使用和患者接受及遵守治疗方案。仿制药关注药品大小和体积与参比制剂类似。 四、刻痕和分割性(CQA) 属性目标:便于使用(片剂可分割一半计量) 理由:部分理由同上,在药品设计阶段依据临床使用要求制定,涉及剂量问题,影响患者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五、脆碎度(非CQA) 属性目标:避免破碎带来的外观影响投诉,仿制药关注符合参比制剂的质量标准以及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理由:除了按照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以为,该属性尽量减少上市后有关片剂外观的投诉。该目标脆碎度将不影响患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六、鉴别(制剂非CQA 原料药CQA) 属性目标:确定是否是这货- - 理由: 对于制剂来说,虽然鉴别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但该CQA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控制(物料放行),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简 易版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XX~XX年,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 下,全市各市、县、分局及直属单位认真贯彻 《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 定》,坚持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相结合,加强 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严格药品抽验程序, 以最小的抽验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抽验效能。 按照省局下达的任务,对全市范围内药品生 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样,保 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为了进一步提 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不合格率, 为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现将我市XX~XX年度药品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药品抽验完成情况 XX~XX年总计抽验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2620批。其中不合格药品277批,抽验不合格率10.6%。其中计划性抽验2210批,不合格药品84批,不合格率3.8%。日常监督抽验410批,不合格药品193批,不合格率47.1%。 铁力市抽验药品496批,不合格药品66批,不合格率13.3%。 嘉荫县抽验药品183批,不合格药品24批,不合格率13.1%。 一分局抽验药品172批,不合格药品31批,不合格率18.0%。 二分局抽验药品380批,不合格药品26批,不合格率6.8%。

2013药品质量信息搜集汇总分析

2013年药品质量信息搜集汇总分析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信息是指反映药品经营各环节中药品及工作质量情况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报表、资料、文件以及药品使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各种情报资料,包括药品生产(这里主要指药品验收、储存、养护、存放)、质量信息与经营服务信息,可分为固定信息和非固定信息、企业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为掌握药品质量的发展变化规律,本公司在2013年搜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并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科学的处理,保证了信息畅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坚决杜绝口头传递的习惯,及时填写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单,保证工作不发生差错。 我们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定期查阅相关医药文献杂志、国家(湖北省、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获取最新的药品质量管理信息。我们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暂停销售的药品种类、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药品违法广告品种、抽检不合格的药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等。获得相关信息后,质量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以纸质文件的形式传递给相关的业务部或仓储部,这些部门在第一时间处理信息并将信息单传递回质量管理部门。 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信息传递,我们的质量相关部门了解到了像珍菊降压片、复方青黛丸(胶丸、胶囊、片)等药品的用药风险,以便做好药品的销售和采购工作,确保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违法广告暂停销售通报的信息传递,我们及时核查本公司产品,若一旦发现此类产品,则立即停止销售和采购。经核实本公司不涉及搜集信息中相关产品,且禁止采购这些产品,使我们的采购工作更加规范,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文件精神要求,从而按照国家批准的经营范围,进行药品经营活动,诚信服务,守法经营。 通过学习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我公司员工的药品质量管理的意识得到了整体提高。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总之,2013年,由于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信息反馈系统,且经各部门和各工作岗位人员的协调配合,使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从而促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不合格药品处理程序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与处理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GSP及实施细则,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性管理,确保不合格药品不入库或出库,保证人民用药安全。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企业不合格药品控制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明确了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适用于对药品进货验收、在库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后退回全过程,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报告、确认与处理控制。 3.职责: 1、质管部负责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上报药监局,监督、销毁,并作记录。 2、仓库不合格品区由专人专帐保管,其保管负责不合格品报损。 3、质管部会同业务部向供方进行质量查询。 4、程序和内容: 4.1不合格药品的范围界定: 4.1.1、依据《药品管理法》中假、劣药定义划定不合格药品; 4.1.2、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出库验发时发现的外观质量及包装质量不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4.1.3、国家或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文通知禁止销售的品种,或质量公报中的不合格药品。 4.1.4、法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的报告书所示的不合格品。 4.2不合格药品的报告与确认 4.2.1、入库验收环节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报告与确认 4.2.1.1验收员对购进药品及销售退回药品在入库验收时发现的内在不合格情况,应立即填写《药品拒收通知单》向质量管理部进行报告。

4.2.1.2质量管理部接到不合格情况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对所报告的药品进行质量确认,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处理整批货。如为假劣药品由质管部封存于不合格品区并立即上报药监部门。 4.2.2、在库储存、养护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报告与确认 4.2.2.1在库药品储存、养护检查过程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应立即填写《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向质量部进行报告。 4.2.2.2质量管理部接到药品养护员的不合格情况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复查,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4.2.3药品销售环节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报告与确认。 4.2.3.1对于销售过程及已销售出药品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包括质量投诉情况,业务部在得知相关信息后,应立即填写《信息传递反馈单》向质量管理部进行报告; 4.2.3.2质量管理部接到销售过程发现的不合格情况报告后,质管部应在12小时内对售出药品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复查,必要时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4.3不合格的标识与处理 4.3.1、入库验收环节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标识与处理 4.3.1.1进货药品在入库验收环节发现并经确认的内在质量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区,悬挂红色不合格品标志牌,注明不合格项目等有关内容。属外观质量不合格的药品应拒收,由质管部、业务部向供方查询,联系进行处理。 4.3.1.2销后退回药品在入库验收环节发现并经确认的外在质量不合格药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品区,悬挂红色不合格品标志牌,注明不合格项目等有关内容;如未超过规定效期或供方负责期,由业务部与供方交涉,符合退货条件的,按《购进退出药品管理程序》执行,如内在质量不合格,应执行第(四)程序。 4.3.2、在库储存、养护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标识与处理 养护检查过程已确认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挂红色不合格标志牌,移入不合格品区,并进行质量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制定预防措施。

药品购进质量评审报告

广东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2014年GSP进货质量评审记录 2015年1月05日 保存年限3年(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装订人:孙晓珊装订日期:2015年1月05日存放地点:质管部

广东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2014年度年药品购进质量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 为了掌握药品进货质量情况,提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照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从事药品经营,规范公司经营行为,良好地实施公司质量体系,确保了药品经营质量。 二、评审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本公司的有关制度程序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评审机构及人员: 评审机构:质量领导小组; 评审人员:洪淑琴、吴洁琼、孙晓珊、洪世从、蔡伟华、陈锐沛 四、综合评价: 1、进货质量:业务部购进的药品品种质量情况良好,能针对市场需求,产品适销,销售情况良好。购进药品的原则以销定购为前提。依据公司制定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由采供部编制年度购货计划,质量管理部参与审核,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对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实行了购销合同管理,并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协议。做到采购药品量足、质高、规格齐、品种对路、价格适宜,满足了市场需求扩大了销售提高了效益。 2、供应商情况: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的要求把质量放在选择药品和供货单位的首位。公司所购近药品都来自正规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货前严格审查了供货方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对首营企业进行了包括企业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审核由质量管理部会同业务部共同进行,并经质量质量人批准。分别建立了供货企业质量档

原料药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模板

原料药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模板 XX(产品名称)年度质量回顾分析报告_ 回顾周期:XX年XX月XX日一XX年XX月XX日产品年度质量报告编码:XXXXX XXXXX

1.1 1.1 概要.............................. 1.2 1.2回顾周期.......................... 1.3 1.3产品描述.......................... 1.4 1.4生产质量情况 ...................... 2 2原辅料质量情况回顾....................... 3 3生产工艺中间控制情况回顾................ 3.1 3.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 .............. 3.2 3.2中间体控制情况 .................... 3.3 3.3 收率.............................. 4 4成品检验结果回顾......................... 5 5 公共系统回顾 5.1 5.1工艺用水回顾 ...................... 5.2 5.2环境监测回顾 ...................... 5.3 5.3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工艺用气体质量回顾 6 偏差调查 .................................. 7稳定性考察及不良趋势分析.................... 8变更控制回顾................................ 9验证回顾.................................... 10 产品投诉/退货/ 召回情况回顾 10.1投诉情况回顾.......................... 10.2退货/召回情况回顾..................... 11相关研究回顾............................... 12上一次年度质量报告跟踪..................... 13结论....................................... 1、概述

不合格药品确认及处理程序

不合格药品确认及处理程序 1、为加强对不合格药品的管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和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质量管理小组负责不合格药品的确认、通报、查询、报损和监督处理。 2、上报 2.1验收人员在验收时发现质量可疑药品,通知质量管理小组确认,可疑药品暂时停止入库; 2.2养护员、保管员在工作中发现有质量可疑药品,挂“黄色暂停发货牌”,填写《药品质量复查报告单》上报质量管理小组确认; 2.3销售、使用人员在销售工作中发现质量可疑药品,暂时停止销售、使用,将样品送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科到现场取样、检查; 2.4质量管理小组在质量检验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立即通知保管员将不合格药品放入不合格区; 2.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和抽检中发现不合格药品,保管员应立即将其放置到不合格药品区。 3、确认 3.1依据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假药或劣药的介定; b、法定药检所的检验报告书;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药品质量方面的文件、通知、质量通报等;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2确认程序 a、质量管理小组接到《药品质量复查报告单》后,在1个工作日内到现场复查,当不能确认时送市药检所检验; b、确认后,由质量管理科在《药品质量复查报告单》上填写复查情况和质量复查结论及处理意见。 4、追回。不合格药品确认后,立即组织人员将出库或已销售的不合格的药品追回。 5、保管。将库存和追回的不合格药品通知保管员放入不合格区,并做好不合格药品记录。记录内容:日期、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批号、质量情况、质量管理人员签字等。 6、报损。半年或一年一次,质量管理员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表,报损表上应有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业务科负责人签写意见,然后上报分管质量领导批准。 7、销毁。批准销毁的药品由业务科室人员、保管员、质量管理科参加,邀请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监督销毁。质量管理小组做好销毁记录。记录内容:品名、规格、数量、批号、生产厂商、销毁原因、销毁方法、销毁地址、监督人、时间等。 8、总结。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9、流程图

关键质量属性(CQA)以及指标分析--个人经验较浅

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具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安全、鉴别、强度、纯度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方面特性。关键质量属性确定的标准是基于药品在不符合该质量属性时对患者所造成危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严重程度。关键工艺参数: 简单来说:影响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 复杂来说: 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PP): A process parameter whose variability has an impact on a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monitored or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process produces the desired quality. ICH 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我们来看看常见质量属性以及为什么这些属性是或者不是关键质量属性(重点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外观:(非CQA) 属性目标:让患者容易接受的颜色和形状,无目视观察到的片剂缺陷。 理由:颜色,形状和外观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因此,它们不是关键。做为质量属性的原因是因为长得好看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 例如小孩吃糖喜欢卡通状的。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二、气味:(非CQA) 属性目标:不要那么难闻。 理由:一般来说,可觉察的气味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但气味可影响患者可接受性并导致投诉。如果药品中使用的药物和辅料都有难闻气味或者在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则应该在药品研发阶段设定好适量的矫味剂。 三、尺寸大小(CQA) 属性目标:便于吞咽、使用(仿制药考虑与参比制剂一致) 理由: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的尺寸大小与吞咽性、可使用性有关;因此,它是关键。为比较容易吞咽、使用和患者接受及遵守治疗方案。仿制药关注药品大小和体积与参比制剂类似。 四、刻痕和分割性(CQA) 属性目标:便于使用(片剂可分割一半计量) 理由:部分理由同上,在药品设计阶段依据临床使用要求制定,涉及剂量问题,影响患者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五、脆碎度(非CQA) 属性目标:避免破碎带来的外观影响投诉,仿制药关注符合参比制剂的质量标准以及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 理由:除了按照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标准以为,该属性尽量减少上市后有关片剂外观的投诉。该目标脆碎度将不影响患者的安全性或有效性。 六、鉴别(制剂非CQA原料药CQA) 属性目标:确定是否是这货 理由:对于制剂来说,虽然鉴别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但该CQA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控制(物料放行),并在药品放行时进行监测。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参数不影响特性。对于原料药来说,鉴别是CQA,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原料药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影响该属性。 七、含量(CQA) 属性目标:具有治疗效果(剂量范围内),或符合药典或者已上市药品质量标准。 理由:含量差异将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含量是关键。 八、含量均匀度、片重差异、装量差异(CQA)

制药厂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

制药厂产品质量回顾分 析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目录1 概要

根据《产品质量回顾管理规程》xxxxxxxx的规定,XXXX年X月对XX产品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本报告在随机抽取XX批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品种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 2 回顾期限 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3 制造情况 本回顾年度共生产XX产品XX批,总产量为XX(单位),总收率为XX.XX%。 4 产品描述 4.1性状 4.2功能主治 4.3用法与用量 4.4工艺流程图 4.5关键参数 5 物料质量回顾 5.1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问题回顾 评价: 5.2 主要原辅料购进情况回顾

评价: 5.3 供应商的管理情况回顾 新增供应商: 变更供应商: 供应商审计: 小结: 5.4工艺用水、与药品直接接触的气体质量问题回顾 饮用水系统: 制剂反渗透纯化水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 小结: 6 成品质量标准情况 6.1 产品质量标准 6.2质量指标统计及趋势分析 (见附01) 对6.1的参数项目实际检验数据实施统计与分析 A: B:

C: D: E: 小结:XXXXXXXX 7 生产工艺分析 7.1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情况(见附02) 7.2工艺变更情况: 7.3返工与再加工 7.4设备设施情况(与该产品有关的设施设备及与药品接触气体) 变更情况: 维护情况: 维修情况: 小结:XXXXXX 8 偏差回顾 评价: XXXXXX 9 超常超限回顾 10 产品稳定性考察 (见附03): 评价: XXXXXX 11 拒绝批次 11.1拒绝的物料 评价: XXXXXX 11.2拒绝的成品及中间产品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3篇-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3篇:不合格药品 管理制度 为了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防止购进不合格药品和将不合格药品销售给顾客,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X为你带来了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篇一 1、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的包装不合格、外观质量不合格、内在质量不合格。 2、不合格药品的确认: (1)国家或省、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通知或质量公报中的不合格药品。 (2)质量验收、保管养护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外观、包装、标识不符,包装污染、破碎及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并报质量管理员确认为不合格的。 (3)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 (4)符合药品管理法中有关假、劣药品定义的。 (5)生产厂商、供货单位来函通知的不合格药品。 3、不合格药品一旦确认,即不能再销售,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做好“不合格药品台帐”记录。 4、入库验收发现不合格药品,验收员填写“药品拒收

报告单”交质量管理员,由质量管理员确认后,提出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5、在储存、养护或出库时发现质量有疑问药品,应立即挂黄牌暂停销售,填写“药品质量复查通知单”交质量管理员复验。复验合格,摘除黄牌;不合格,将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品区,填写“药品质量处理通知单”进行处理。 6、在门诊陈列、检查、销售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药品应停止销售,立即下柜。 7、凡药监局公告或发文通知不合格的药品,以及抽查检验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清查,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内,按要求上报。 8、各环节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均应及时报质量管理员,质量管理员每季度对不合格药品进行汇总和分析,分清质量责任,制定处理和预防措施。 9、对于包装破损或者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不合格药品,可由采购员根据协议及时联系退货处理;对过期失效药品、超过供货商负责期的有质量问题药品、属假劣药品范围的不合格药品应报废,并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销毁处理。 10、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告、报损、销毁应有完善的手续和记录。 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范文篇二

药品关键质量属性分析

药品关键质量属性(CQA)分析 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CQA): 指物质(药品或活性成分)具备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安全、鉴别、强度、纯度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方面特性。关键质量属性确定的标准是基于药品在不符合该质量属性时对患者所造成危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严重程度。 关键工艺参数: 简单来说:影响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 复杂来说: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PP): A process parameter whose variability has an impact on a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monitored or controlled to ensure the process produces the desired quality. ICH Q8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我们来看看常见质量属性以及为什么这些属性是或者不是关键质量属性(重点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 物理质量属性: 1.外观:(非CQA) 属性目标:让患者容易接受的颜色和形状,无目视观察到的缺陷。 理由:颜色,形状和外观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因此,它们不是关键。做为质量属性的原因是因为长得好看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例如小孩吃糖喜欢卡通状的。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2.气味:(非CQA) 属性目标:不要那么难闻。 理由:一般来说,可觉察的气味与安全性和有效性无直接关系,但气味可影响患者可接受性并导致投诉。如果药品中使用的药物和辅料都有难闻气味或者在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有机溶剂,则应该在药品研发阶段设定好适量的矫味剂。 3.鉴别(制剂非CQA 原料药 CQA) 属性目标:确定是否是这货- - 理由: 对于制剂来说,虽然鉴别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但该CQA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控制(物料放行),并在药品放行时进行监测。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参数不影响特性。 对于原料药来说,鉴别是CQA,影响安全性和有效性,原料药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影响该属性。 4.尺寸大小(CQA) 属性目标:便于吞咽、使用(仿制药考虑与参比制剂一致) 理由: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的尺寸大小与吞咽性、可使用性有关;因此,它是关键。为比较容易吞咽、使用和患者接受及遵守治疗方案。仿制药关注药品大小和体积与参比制剂类似。 5.刻痕和分割性(CQA)

2019年药品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药品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医药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医生/患者使用,并能满足某种利益和需要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形物质和服务。那么药品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推送的药品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XXXX年上半年,我局在靖边县委、县政府和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质量、安全为主线,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开展好“质量兴县”工作。并以此为根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地方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做出用心的贡献。 一、基本状况 上半年,加强对化工产品、装饰材料(木质门)、建材等产品的监督抽查。共监督检验了80家企业,抽检样品86个,样品合格78个。不合格8个,合格率91%。还有部分未抽检,预计七月份抽检完毕。 二、抽查产品类别共性质量问题: 根据以上状况综合分析,我县建材生产企业是产品质量监管的重点,也是急待解决和整顿的重要资料,因为这些产品直接关系到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社会大型建筑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重点是要加强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个性是要加强对产品的定

期监督检验和质量抽查,以确保产品出厂检验合格,并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帮忙企业分析存在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和改善措施,指导和引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全面提高我县的建材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二、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我局坚持每半年对我县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质量分析,为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带给了科学依据。今后要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将我县的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我县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带给科学的依据。 (二)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用心帮忙企业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鼓励企业采用ISO9000族标准及其它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同时,严格监督企业实施。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最齐全、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供有需要的企业查询。帮忙企业制定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竞争潜力的企业内控标准。用心引导企业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透过质量损失率和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促使企业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减少质量损失,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产品结构,增加经济效益。 (三)进一步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用心引导企业树立名牌战略意识,以科技为先导,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用心培育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