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店铺销售业绩评价指标明细表

服装店铺销售业绩评价指标明细表

服装店铺销售业绩评价指标明细表
服装店铺销售业绩评价指标明细表

常用服装店铺销售业绩评价指标明细表

@上市天数上市天数是评价产品销量的重要指标,假设两款销售相同的产品,其上市天数相差一月有余,在对比销售数据的时候,上市天数少数的销售则更好。在考虑补货时,一定要参照上市天数,上市天数少的优先补货。

@平均销售折扣平均销售折扣反映的是货品销售的状态。利用这个指数,可以很

容易地判断出货品的销售是在正价时段完成,还是在促销折扣期间实现的。而且,通过这个指标,在各零售终端店铺的销售能力也可以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掌握本店铺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

@可维持天数可维持天数反映的是参照现有销售进度计算,当前库存数还可以销售多少天。由于服装的流行性和时效性很强,因此销售速度以最近两周的销售为依据,以此提高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合可维持天数,可以计算出相对合理的货品补充量。

@补货满足度由于货品补货不足影响店铺销售,会造成对店铺销售能力的低估。补货满足度就是对低估部分的充分指标,是管理层在综合分货时要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对店铺的销售能力进行评价时,应该将该店铺补货未满足的部分补充考虑。例如,某款货品的销量下降了,不能简单地认定是货品的销售能力在下降,此时应该检查补货满足度,如果补货没有及时发动而影响了店铺销售,就表明不是货品销售能力有问题,而是库存不能满足销售

@利润率利润率是反映货品利润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这个指标,有助于判断哪些货品赢利的、哪些是亏损的。

单款畅销度分析

单款畅销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款的销售数量。单款畅销程度的分析,从时间上一般按每周、每月、每季为单位,从款式上一般按整体款式和各类别款式来区分。跟据单位时间内销售的数量可以将货品分成畅销款和滞销款。各款式是否畅销,并不完全取决于货品本身的价格或质量,同时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例如,与各款式的可支配库存数(即原订货与可补充的货品数量的总和)有关,如果某款式的销售非常好,但当初订货非常少,也无法补到货,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销售完,其总销售数量并不大,那么也不能算是畅销款,该款对店铺的利润贡献率并不大。另外,一些款在销售期间出现赠送或者低折扣卖出的情况,从而使该款销售数量迅速攀升,不能做为畅销款。在分析畅销款时,一定要考虑折扣的问题。通过畅销度分析,首先可以提高订货人员的审美水平以及对所操作品牌风格定位的更准确度把握,订货时对各款式的市场销售量判断能力也大有帮助。其次,畅销度分析对各款式的补货判断会有较大帮助。对相同类别的款式的销售进行对比,并结合库存,可以判断出需要补货的量,以实现快速补货,还可以减少因缺

货而带来的损失,并能提高单款的利润贡献率。畅销度分析还可以查验陈列、导购推介的程度。如某款订货数量较多,销售却较少,首先应检查该款是否陈列在重点位置、导购是否重点推介该款。畅销度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对滞销款进行促销,以加速资金回笼,减少库存带来的损失。

适销率分析

适销率定义为“销售总量/进货总量”,也被称为销售率、消化率,它反映了该货品的销售情况。服装零售终端需要针对各类别商品的适销率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货品结构。影响货品适销率高低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商品设计的问题

●商品板型的问题

●商品质量的问题

●上货时间错位

●卖场陈列问题

●销售服务问题

适销率分析,需要分别从货品的类别、款式、颜色和尺码(面料质量、品种)四个方面逐一进行并查找原因,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通过下面图表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款式和款式的适销率存在较大差异

店铺销售业绩指标分析评估表

【店铺销售业绩指标分析评估表】 销售指标作用与目的跟进措施 ·每天定期跟进 ·了解生意走势 总销售额·为员工订立目标 ·比较各分店销售情况·每周总结、调整促销及推广活动·激励员工、鼓励员工冲上更高销售额·比较各分店情况 ·评估店铺主管、员工及货品的组合·了解各类货品的组合与销售情况,从而在订货、组货及促销时做出判断 大类销售额·了解该店/该区消费者取向 ·比较本店与正常销售比例,得知本店 销售的特性 ·提高产品在指定期间内售出的比例 ·检讨前季(期)订货的准确性,比较 投入产出,调整投资比例 ·对单款、小类、大类分别了解·产销率过高时需及时补货、调货·产销率过低时需予以关注,如果是真 正的滞销,那么需要尽快的解决存货;如果是存货数量过少,那么需要及时补货 ·确认店铺生产力从而调整策略,是否 需要增大店面?店内存货是否足够?员工技巧如何?陈列是否不当?种类是否太少?配搭是否不齐?·实地教练员工提高产品知识与销售技人效

每天每人销售额·检讨员工产品知识及销售技巧 ·检讨员工与货品匹配 ·检讨员工排班合理性巧 ·重新根据员工最擅长销售的产品安排 销售区域 ·每班次均安排销售能力强的员工·低于1.3时为过低,应立即提升员工附加率 销售件数/销售单数·了解货品搭配销售情况 ·掌握客人的消费心理 ·了解员工的附加销售技巧和搭配技巧的附加销售力度 ·检查陈列是否与货品搭配相符·最好更换货品位置,令相互可搭配产 品放在邻近位置 ·检讨促销政策,鼓励多买·寻找消费者承受能力的范围 客单价 销售额/交易次数·比较货品与客人能力是否相符 作为定价的参考依据·增加以平均单价为主的产品数量·将高于平均单价的产品特殊陈列 客 ·增加以平均单价为主的产品数量·将高于平均单价的产品特殊陈列·提高员工销售中高价货品的能力·重新编写下一次的订货组合·针对销售低的种类加强促销·增加滞销种类的展示机会,加强配搭产销率 总数量/总进货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如何填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如何填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企业会计制度以外的其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非金融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 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 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 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 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开发产品(销 售 未完工开发产品除外)取得的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4. 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5. 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 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 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 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 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 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 第10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 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12. 第12行由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 第13行由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 第14行由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 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 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

企业收入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 收入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月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三、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2.第2行“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 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 3.第3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服务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 (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2)第10行“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3)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 (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所得税年报报表和填表说明[全套]2018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A类 , 2017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税收政策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章): 年月日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 封面填报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7年版)》(以下简称申报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当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填报工商等部门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纳税人识别号。 3.“纳税人名称”:填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载明的纳税人名称。 4.“填报日期”:填报纳税人申报当日日期。 5.纳税人聘请中介机构代理申报的,加盖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并填报经办人及其执业证件号码等,没有聘请的,填报“无”。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本表适用于据实申报的非金融行业非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1.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 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4.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 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5.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 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 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

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 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第10行“销售材料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12.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第13行“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第14行“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7.第17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18.第18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19.第19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0.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 收益。 21.第21行“盘盈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应确认的净收益。 22.第22行“捐赠利得”: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 币性资产捐赠应确认的净收益。 23.第23行“罚没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没收收入应确认的净收 益。 24.第24行“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填报纳税人因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而确认的收入。 25.第25行“汇兑收益”:填报纳税人取得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收益应确认的收 入(该项目为执行小企业准则企业填报)。 26.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执行《企业会计 准则》纳税人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的收益,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取得的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等。

销售人员关键业绩指标

销售部门是企业组织结构中典型的收入中心,是企业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部门。本文以高科技制造企业为例,提出考核销售人员的关键业绩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在激励报酬结构中的权重分配,分析销售人员的激励报酬构成,并对实施效果做出评析。 关键词:关键业绩指标层次分析法激励报酬 销售部门是企业组织结构中典型的收入中心,企业最终的盈利水平体现在销售部门的销售量以及销售价格上,销售部门是企业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部门。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活动。企业是否具有存在的理由,关键在于其产品能否销售出去;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在于它能否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销售人员是企业关注的现实问题。激励销售人员的前提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因为业绩评价是执行激励报酬契约的依据,也是激励报酬契约发挥激励功能的基础。本文在此将对评价销售人员的关键业绩指标及以此为基础的激励报酬结构提出建议。 一、考核销售人员的关键业绩指标设定及权重分配 (一)关键业绩指标的设定 体现业绩评价内容的客观载体和外在表现是业绩评价指标,关键就在于设定出恰当的业绩评价指 标。业绩评价指标一是结果性业绩评价指标,即根据员工最终的工作结果或成果对其进行评价;二是过程性业绩评价指标,即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行为对其表现进行评价,采用哪种类型的指标主要取决于岗位的工作特性。销售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群体,其工作具有时空上的宽泛性、外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工作方式具有独立性,因此其工作行为和活动过程难以量化和考核,主要通过结果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性指标指向财务指标,我们采用关键业绩指标的思路。关键业绩指标(KPI)来自于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分解,反映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使经营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对业绩有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动上,及时诊断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并采取提高业绩水平的改进措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KPI抓住那些能有效量化的指标并将之量化。实践中抓住那些亟需改进的指标,提高业绩评价的灵活性。KPI还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即“二八原理”: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80%的企业价值;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行次项目金额 1 一、营业收入(2+9) 2 (一)主营业务收入(3+5+6+7+8) 3 1.销售商品收入 4 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 5 2.提供劳务收入 6 3.建造合同收入 7 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8 5.其他 9 (二)其他业务收入(10+12+13+14+15) 10 1.销售材料收入 11 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 12 2.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13 3.出租无形资产收入 14 4.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 15 5.其他 16 二、营业外收入(17+18+19+20+21+22+23+24+25+26) 17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18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19 (三)债务重组利得 20 (四)政府补助利得 21 (五)盘盈利得22 (六)捐赠利得 23 (七)罚没利得 24 (八)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 25 (九)汇兑收益 26 (十)其他表单说明 本表适用于据实申报的非金融行业非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1. 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 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 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 务收入。 4. 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 的主营业务收入。 5. 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

KPI(销售)绩效考核指标大全

销售人员绩效量化考核 全案

编著 北京 目录 第1章市场部考核指标量化 (5) 1.1 市场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5) 1.1.1 市场指标设计 (5) 1.1.2 市场部考核制度设计 (7) 第2章销售部考核指标量化 (14) 2.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14) 2.1.1 销售指标设计 (14) 2.1.2 销售部考核制度设计 (15) 第3章大客户部考核指标量化 (19) 3.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19) 3.1.1 大客户部销售指标设计 (19) 3.1.2 大客户部考核制度设计 (20) 第4章直销部考核指标量化 (26) 4.1 直销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26)

4.1.1 销售指标设计 (26) 4.1.2 直销部考核制度设计 (27) 第5章促销部考核指标量化 (30) 5.1 促销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30) 5.1.1 促销指标设计 (30) 5.1.2 促销部考核制度设计 (31) 第6章导购部考核指标量化 (35) 6.1 导购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35) 6.1.1 导购指标设计 (35) 6.1.2 导购部考核制度设计 (36) 第7章电话销售部考核指标量化 (39) 7.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39) 7.1.1 电话销售指标设计 (39) 7.1.2 电话销售部考核制度设计 (40) 第8章网络销售部考核指标量化 (43) 8.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43) 8.1.1 网络销售指标设计 (43) 8.1.2 网络销售部考核制度设计 (44) 第9章区域销售部考核指标量化 (47) 9.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47) 9.1.1 区域销售指标设计 (47) 9.1.2 区域销售部考核制度设计 (48) 第10章销售分公司考核指标量化 (50) 10.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50) 10.1.1 分公司销售指标设计 (50) 10.1.2 销售分公司考核制度设计 (51) 第11章销售办事处考核指标量化 (55) 11.1 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55) 11.1.1 办事处销售指标设计 (55) 11.1.2 办事处考核制度设计 (56) 第12章广告部考核指标量化 (59) 12.1 广告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59) 12.1.1 广告指标设计 (59) 12.1.2 广告部考核制度设计 (60) 第13章公关部考核指标量化 (63) 13.1 公关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63) 13.1.1 公关指标设计 (63) 13.1.2 公关部考核制度设计 (64) 第14章售后服务部考核指标量化 (69) 14.1 售后服务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69) 14.1.1 售后服务指标设计 (69) 14.1.2 售后服务部考核制度设计 (70) 第15章总监级人员考核指标量化与方案设计 (73) 15.1 总监级人员考核方案设计 (73)

KPI(销售)绩效考核指标大全模板

KPI(销售)绩效考核指标犬 全模板 销售人员绩效量化考核 全案 配套光盘 编著

北京 第1章市场部考核指标量化......................... 错误味定义书签。 1.1市场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1?1?1市场扌旨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市场部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第2童销售部考核指标量化......................... 错谋味定义书签。 2?1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2. 1. 1销售指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 2销售部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第3童大客户部考核指标量化....................... 错误味定义书签。 3.1销售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错诧未定义书签。 3. 1. 1大客户部销售指标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3?1?2大客户部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第4童直销部考核指标量化......................... 错误味定义书签。 4.1直销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4. 1. 1销售指标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4. 1. 2直销部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第5章促销部考核指标量化.......................... 错误味定义书签。 5.1促销指标与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5. 1. 1促销指标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5. 1. 2促销部考核制度设计................. 错误味定义书签。

销售业绩证明

销售业绩证明 销售业绩证明一.收入评价 1.收入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分析劳动效益指标劳动效益指标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或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了平均每个职工生产的附加价值额和人力资源营运能力效率,是测定生产增长,公平分配成果的基准.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进一步挖掘提高人力资源劳动效率的能力.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指标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是企业产品实际销售量乘以计划单价与产品计划销售量乘以计划单价的比率.这一指标主要考核企业销售收入和销售计划完成情况,也可以将计划数换算为去年同期实际数值,考核销售量变化情况.通过分析产品销售量计划完成情况,可以促使企业合理地制定计划,有计划地补偿生产耗费,减少产品库存,增加企业盈利.2.收入评价指标的实际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运用常用的收入评价指标,对企业的收入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能够促进企业提高收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合理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例如,某企业有500名员工,年产品收入净额为8 000 000元,则该企业效率=8 000 000/500 = 16 000元.也就是说,该企业人均创收16 000元.如果该企业去年人均创收额为12 000元,则该企业今年较去年同期人均创收增加额为4 000元,增长率为33.3% .因此,通过对企业效率指标的评价分析,可以合理安排下一年的计划,增加企业对收入的管理.二.成本(费用)评价 1.成本(费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分析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指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全部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 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成本实际降低额/全部的(实际产量*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通过对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指标的分析,能够找出本年成本与上年同期成本的降低(升高)程度及比率,具体分析,为下一年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单位产品成本指标单位产品材料成本=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材料单价通过对该指标的计算,可以了解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从而进一步分析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成本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运用常用的成本评价指标,能对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目的.例如,某企业实际年产量为1 000 000件,本年实际单位成本为6 元/件,去年实际平均产量成本为7 元/件,那么,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为1 000 000 * 7 =7 000 000元,本年实际总成本为1 000 000 * 6 = 6 000 000元,则可比产品实际降低额为1 000 000 * (7 -6) = 7 000000-6 000 000 = 1 000 000元;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1 000 000 / 1 000 000 * 7 = 14.3% .通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可以总结成本降低的原因,为以后降低成本制定合理的计划提供依据.三.利润评价1.利润的主要评价指标及分析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通过销售利润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分析出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小,利润越大,销售利润率越高.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企业经营动态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情况.成本利润率指标成本利润率是利润与成本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投入产出水平,即所得与所费的比率.一般来说,成本费用越低,则企业盈利水平越高;反之,成本费用越高,则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影响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的因素有销售结构,销售价格,销售税金,销售成本等.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完成情况指标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率是实际产品销售利润与计划产品销售利润的比率.通过对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率的分析,可以考核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便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找出影响产品销售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产品销售数量,产品种类构成,产品销售单价,产品销售成本和税金等.2.利润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利润评价指标是考核企业经营业绩的最重要指标.将企业的利润率指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对企业经营效益和工作业绩做出合理判断,并且通过对

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

A101020 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 行 项目金额次 1 一、营业收入(2+18+27+32+33+34) 2 (一)银行业务收入(3+10) 3 1.利息收入(4+5+6+7+8+9) 4 (1)存放同业 5 (2)存放中央银行 6 (3)拆出资金 7 (4)发放贷款及垫资 8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9 (6)其他 10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1+12+13+14+15+16+17) 11 (1)结算与清算手续费 12 (2)代理业务手续费 13 (3)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 14 (4)银行卡手续费 15 (5)顾问和咨询费 16 (6)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17 (7)其他 18 (二)证券业务收入(19+26) 19 1.证券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21+22+23+24+25) 20 (1)证券承销业务 21 (2)证券经纪业务 22 (3)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23 (4)代理兑付证券 24 (5)代理保管证券 25 (6)其他 26 2.其他证券业务收入 27 (三)已赚保费(28-30-31) 28 1.保险业务收入 29 其中:分保费收入 30 2.分出保费 31 3.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32 (四)其他金融业务收入 33 (五)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34 (六)其他业务收入 35 二、营业外收入(36+37+38+39+40+41+42) 36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37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38 (三)债务重组利得

39 (四)政府补助利得 40 (五)盘盈利得 41 (六)捐赠利得 42 (七)其他 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企业纳税人填报,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取得的收入。 2.第2行“银行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取得的收入。 3.第3行“利息收入”:填报银行存贷款业务等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 4.第4行“存放同业”:填报纳税人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存放中央银行”:填报纳税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利息收入。 6.第6行“拆出资金”:填报纳税人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 7.第7行“发放贷款及垫资”:填报纳税人发放贷款及垫资的利息收入。 8.第8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填报纳税人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资金的利息收入。 9.第9行“其他”:填报纳税人除本表第4行至第8行以外的其他利息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利息等收入。 10.第10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银行在提供相关金融业务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收入,包括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等。 11.第18行“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取得的收入。 12.第19行“证券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纳税人承销、代理兑付等业务取得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收入。 13.第26行“其他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的除经纪、自营和承销业务以外的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收入。 14.第27行“已赚保费”: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本年实际保费收入。

销售公司绩效考核指标库

销售公司绩效考核指标库一、公司级KPI指标 二、部门级核心KPI指标 1.营销部门核心KPI指标 指标维度部门核心KPI指标名称 财务类销售收入 利润 成本费用 客户类目标市场占有率 销售政策合理性 重要客户满意度 相关部门协同满意度 内部运营类销售预测体系完善 销售回款率 产品研发与改进合理化建议 数 学习&成长类员工满意度 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 任职资格达标率 终端销售岗前培训达成率 培训目标达成率 2.生产计划部门核心KPI指标 指标维度部门核心KPI指标名称财务类呆滞物料比率

客户类相关部门协同满意度 内部运营类生产计划体系完善程度 订单监控 订单需求满足率(质量、交货 期) 学习&成长类员工满意度 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 任职资格达标率 培训目标达成率 3.供应部门核心KPI指标 指标维度部门核心KPI指标名称 财务类成本费用延误损失额 客户类相关部门协同满意度优秀供应商比例 内部运营类采购计划达成率 原辅料库存周转率 采购及时率 来料检验合格率 采购价格降低额 运输费用降低率 库存帐物一致性 学习&成长类员工满意度 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 任职资格达标率 培训目标达成率 4.技术部门核心KPI指标 指标维度部门核心KPI指标名称 财务类成本费用率 利润 预算达成率 客户类相关部门协同满意度重要客户满意度 内部运营类客户打样鉴定通过率 工艺改善计划完成率 单件材料成本下降率 每季度推出新产品数 产品开发成活率 技术积累管理系统的建立 学习&成长类员工满意度 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 任职资格达标率 培训目标达成率 5.生产部门核心KPI指标 指标维度部门核心KPI指标名称 财务类成本费用 客户类相关部门协同满意度 内部运营类生产计划完成率 产能达标率 优良品率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动力事故次数 学习&成长类员工满意度 关键岗位人员流失率 有效合理化建议数量 任职资格达标率 培训目标达成率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及填表说明

A101010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A101010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的企业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开发产品(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除外)取得的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4.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销售商品收入。 5.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第10行“销售材料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材料销售收入。 12.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第13行“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第14行“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7.第17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18.第18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19.第19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0.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收益。

A0656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

A0656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 【分类索引】 业务域 申报 业务类别 申报纳税 表单类型 纳税人填报 设置依据(表单来源) 政策规定表单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 【表单】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

【表单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企业会计制度以外的其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非金融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开发产品(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除外)取得的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4.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5.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第10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12.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第13行“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第14行“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7.第17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18.第18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

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A101010 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 表单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企业会计制度以外的其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非金融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开发产品(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除外)取得的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4.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5.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第10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12.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第13行“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第14行“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7.第17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18.第18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19.第19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0.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收益。 21.第21行“盘盈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应确认的净收益。 22.第22行“捐赠利得”: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确认的净收益。 23.第23行“罚没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没收收入应确认的净收益。 24.第24行“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填报纳税人因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而确认的收入。 25.第25行“汇兑收益”:填报纳税人取得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收益应确认的收入。(该项目为执行小企业准则企业填报) 26.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的收益,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取得的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等。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9行。 2.第2行=第3+5+6+7+8行。 3.第9行=第10+12+13+14+15行。 4.第16行=第17+18+19+20+21+22+23+24+25+26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0第1行。 2.第16行=表A100000第11行。

A06561《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

A06561

表单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企业纳税人填报,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取得的收入。 2.第2行“银行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取得的收入。 3.第3行“利息收入”:填报银行存贷款业务等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 4.第4行“存放同业”:填报纳税人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存放中央银行”:填报纳税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利息收入。 6.第6行“拆出资金”:填报纳税人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 7.第7行“发放贷款及垫资”:填报纳税人发放贷款及垫资的利息收入。 8.第8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填报纳税人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资金的利息收入。 9.第9行“其他”:填报纳税人除本表第4行至第8行以外的其他利息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利息等收入。 10.第10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银行在提供相关金融业务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收入,包括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等。 11.第18行“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取得的收入。 12.第19行“证券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纳税人承销、代理兑付等业务取得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收入。 13.第26行“其他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的除经纪、自营和承销业务以外的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收入。 14.第27行“已赚保费”: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本年实际保费收入。 15.第28行“保险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保费收入。 16.第29行“分保费收入”:填报纳税人(再保险公司或分入公司)从原保险公司或分出公司分入的保费收入。 17.第30行“分出保费”:填报纳税人(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 18.第31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填报纳税人(保险企业)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9.第32行“其他金融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除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外的金融商品服务取得的收入。 20.第33行“汇兑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损失以负数填报。 21.第34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2.第35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3.第36行“非流动资产处置所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24.第37行“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25. 第38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6.第39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收益。 27.第40行“盘盈所得”:填报纳税人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应确认的净收益。 28.第41行“捐赠利得”: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确认的净收益。 29.第4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的收益。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18+27+32+33+34行。 2.第2行=第3+10行。 3.第3行=第4+5+…+9行。 4.第10行=第11+12+…+17行。 5.第18行=第19+26行。 6.第19行=第20+21+…+25行。 7.第27行=第28-30-31行。 8.第35行=第36+37+…+42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0第1行。 2.第35行=表A100000第11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