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教: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24

幼教: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24

幼教: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24
幼教: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24

幼教: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3~4岁,以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需要过渡

(3)情绪表达的社会性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化。

情绪的日益丰富→→情绪过程的分化;

指向物增加情绪的深刻化→→ →从指向物的表面到内在特点

根据与认知过程的关系,情绪的发展可以分为: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拓知教育做好的教师培训,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环球金融广场B座7楼

儿童的情绪发展规律

儿童的情绪发展规律 情绪是指个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反应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间的关系,具有调节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功能。人们通过情绪表达当前的需要与愿望,并在情绪基础上产生对人、物的关系体验,调节与他人间的社会距离。新生儿已能够利用哭来表达生理需要,其后的情绪体验逐渐向复杂、稳定发展,能辨别他人的表情和情绪。情绪体验是与个体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短暂、冲动而不稳定的心理体验,常以面部表情,姿势表情和语音、语调来表达。 1.先天性情绪新生儿有喜、怒、惧等三种先天情绪体验。当母亲温柔地轻拍或抚摸时,婴儿会产生一种泛华的松弛反应,展开手指和脚趾、发出咕咕等声响;若限制其运动,会产生身体僵硬或乱砍式动作,或发出屏息、尖叫等;听到突然巨响会表现出吃惊。 2.诱发情绪的情境各种情绪都可由人与人间,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引起。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系易引发儿童伤心、愤怒的情绪;日常环境事件易引发高兴与惊奇;想象或幻想则多与害怕相联系。 3.文化对情绪的影响任何文化背景下的小儿,对微笑与愉快,皱眉头、嘴角下垂与悲伤,双目圆瞪与愤怒间的联系,都有相同的理解。但是,这种先天联结受文化的影响,而不同文化均有独特的表情规则。儿童通过社会交往逐渐认识

这些规则,并在情绪表达上出现相应的发展。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当众哭泣不合适,故儿童当着别人的面哭的情况会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常采用其他方式来表达悲伤。 4.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中,理解他人情绪和理解语言一样有重要作用。新生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情绪的能力。出生后2天的新生儿听到其他婴儿哭时,比他在安静环境中更易哭。6个月前的小儿已能通过声调辨别母亲是愉快、悲伤或愤怒。6-8个月的小儿开始注意面部的细微变化,对面部表情产生精细的认知并作出相应反应。其后儿童不仅能分辨他人的表情,而且变得善于以他人表情作为自己的参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 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区别:(1)从发生的过程看,情绪发生较早; (2)情绪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特点,情感有稳定性和深刻 性的特点; (3)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⑴动机作用; ⑵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⑶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⑷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人类表情的种类: ⑴面部表情; ⑵体势表情; ⑶言语表情。 4、婴儿啼哭的模式: ⑴饥饿的啼哭; ⑵发怒的啼哭; ⑶疼痛的啼哭; ⑷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⑸不称心的啼哭; ⑹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5、如何正确对待婴儿的哭: 善于观察,分辨啼哭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处理。 6、笑的发展: ⑴第三周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 ⑵两三个月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⑶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分辨的微笑。 7、恐惧的发展: ⑴最初的恐惧由巨大的响声或身体失重状态引起; ⑵4个月左右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⑶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⑷2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 8、焦虑: ⑴陌生人焦虑:六七个月开始,8-10个月最为严重,一周岁后逐渐减弱。 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适应价值。 ⑵分离焦虑:六七个月开始,通常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阶段。 原因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 9、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⑴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⑵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⑶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幼儿园未来发展趋势

幼儿园未来发展趋势 2015-02-05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正处在一个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面临着自身深刻的变革,机遇和桃战并存,能否抓住机遇,顺应未来,决定着很多幼儿园的生死存亡,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是如此。 1、未来十年幼儿园数量会继续急剧增长 按照国家十年规划纲要,2020年前后全国平均入园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根据目前的人口出生率、城乡入园率测算,未来十年幼儿园缺口将会是现有的十分之三左右,如果考虑到城市改造、农村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新开发区建设、园所升级换代等因素,未来可能新增八万到十万所左右幼儿园。全国平均每个省未来十年约增加3000所左右。以陕西省为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新增了1000所幼儿园,按此增长速度至少还需要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共9年)才能完成3000所左右的幼儿园建设任务。考虑到目前城乡入园率不均衡的现实,未来幼儿园的增长重点在农村和县城地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包括县城将会是下一个十年幼儿园的发展热土。 2、公办民办竞争加剧,分工明确

公办园由于国家财政支持,办园成本相比民办园低得多,容易实行低收费、普惠性办园思路;民办园自收自支,办园成本高,只能面向高收入家庭、对孩子保育有更高需求的人群走高端办园路线。普惠性幼儿园和优质优价的名园是未来公办民办发展的基本趋势。 考虑到政府有可能对民办园给予支持,通过奖补、购买服务等措施调节民办园的收费,但从我国民办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购买服务和奖补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民办幼儿园的运营成本。 , 公办园---- 普惠性 民办园---- 优质名园 结论是:民办园必须改变思路了,优质优价、名园是唯一的选择。 3、数量增加逐步过渡到质量提升 建国以来,由于在发展幼儿园问题上国家欠债太多,面对越来越多的孩子入托需求,首先重点解决的是入园难的矛盾,随着入园难问题的逐步解决,必然会面临入好园的矛盾。在目前这个新老交替的时代,入园难和入好园难相伴而生。所以,在有些地区不存在入园难,而是入好园难,有些地区是入园贵或者入好园贵。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的问题是幼儿园数量和质量的矛盾。以陕西为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解决数量不足问题,尤其是农村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第二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十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儿童心理、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儿童年龄越小,这种影响就越大。 本章将涉及以下内容: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与分化;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哭、笑、恐惧和依恋)及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发展;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等。 学习者应重点掌握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分化以及几种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不去作某种行为。例如,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 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其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着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①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索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②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③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④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⑤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总之,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 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尤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新生儿几乎完全借助于他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不同的声音表情等,与成人进行着信息交流,相互了解,引起其与成人的交往,或者维持、调整交往。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是以表情作为交际的工具,在婴幼儿初步掌握语言之后,表情始终仍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和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说课讲解

高二年级学前儿童心理学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教案设计 一、教学设计 情绪情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是其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与主要特征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因此,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我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利用案例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补充讲解。运用层层递进的师生问答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过程; 2.小组合作,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小组讨论,案列分析,让学生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案例。 七、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承前启后(5min) 教师:情绪、情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学前儿童健康的三大指标是:幼儿身体健康、情绪安定愉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见,情绪情感的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情绪、情感的基础知识。 教师提问: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回答。 教师举例补充讲解,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主要与社会性需要相关。 (二)教师讲解,导入新课(10min)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新生儿有情绪吗? 学生回答。 教师:刚出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例如,饿了、不舒服了会哭并且四肢划动,而吃饱了,舒服了便会安静下来。这就是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反应。原始情绪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二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教师:随着婴儿的不断长大,原始情绪开始分化。教师出示图片,讲解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及出现的时间。 教师提问:有了情绪我们就要表达情绪。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有四个功能,是哪四个? 学生回答。 教师:为了实现信号功能,婴儿就用哭和笑来传递信号。通过举例和音频生动地讲解婴儿的“哭”和“笑”。 (三)自主阅读,引起思考(10min) 教师:随着婴幼儿慢慢长大,他们的情绪情感也在跟着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特点。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页“幼儿情绪理解和情绪表达”的内容,读完之后请回答两个问题: (1)幼儿情绪理解发展的具体表现? (2)幼儿情绪表达发展的主要表现? 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举例补充讲解。 (四)小组合作,攻破重点(15min)

第九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 :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 3 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古代至 19C 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 初至 20C50 年代:学前公共教育( 3 岁—入学前) 3.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 0~3 岁的早期教育和3~6 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 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 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 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 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 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 № .2 :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

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 情绪是天生的,但这种天生的情绪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发展,否则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阶段,即等同于动物情绪的阶段。所以,我们要认识儿童情绪的发展阶段,并且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培养其情绪能力。 人生来就有情绪,所以情绪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体验阶段,即情绪体验。这个阶段是婴儿期,即0到1岁。婴儿受到外界刺激之后,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当然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情绪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调节阶段,即情绪调节。这个阶段即幼儿期,1到3岁。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了走路,有了自己的意识,会被一些好玩的东西吸引,主动接近,这就是受惊奇的情绪作用进行的自我调节。而当他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婴儿就会主动离开。这个时候,婴儿已经形成了对成人的依恋,主要是妈妈爸爸等,他会主动去寻找妈妈爸爸,并且呆在他们身边。当然,这种情绪调节带有本能的意味,还比较简单。 情绪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思考阶段,即情绪思考。这个阶段在学前期,3到5岁。孩子学会了语言,就能思考情绪了。孩子不仅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思考情绪。他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情绪,而且能够通过观察判断他人的情绪。这个阶段很重要,是情绪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转折阶段,从情绪他控走向情绪自控的重要阶段。 情绪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管理阶段,即情绪管理,或情绪控制。这个阶段在儿童期后期,即5岁以后,可能会持续整个小学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到了一定的阶段,对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换言之,孩子的情绪发展与认知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又是相互作用的。正是因为有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能够反思自己的情绪,思考他人的情绪,而且能够意识到情绪是如何被管理的,即怎样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 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1、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1997 年拨款达到39.8 亿美元, 比1965 年增长了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等。在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儿童发展事业经费的推动下, 各州政府也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纷纷增加投 资支持公立学前教育。英国1995 年实施了“儿童凭证计划”, 发给每位 4 岁儿童家长价值11000 英镑的凭证, 以支付孩子的学前教育费用。从1997 年以来, 英国已对学前教育投入了85 亿英镑。日本在近几年也不断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 1990 年比1985 年增加了27%, 1993 年又比1990 年增加了8%。这些国家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举措, 极大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快了学 前教育民主化步伐, 同时也为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作业题)

第三章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情绪体验的分类是()【多选】 A.积极 B.愉快 C.消极 D.悲伤 2.人类的表情主要有()【多选】 A.面部表情 B.体势表情 C.动作表情 D.言语表情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多选】A.社会化 B.丰富化和深刻化 C.情景化 D.自我调节化 4.幼儿的高级情感包括( ) 【多选】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5.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A.怕怒爱 B.痛苦厌恶微笑 C.怕怒喜 D.痛苦悲伤兴趣 6. 幼儿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A.哭恐惧 B.哭焦虑 C.焦虑恐惧 D.焦虑害怕

7. 婴儿产生陌生人焦虑的时间是() 、7个月后个月后C.一岁左右个月后 8. 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的时间是()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9.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除了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还包括 () A.建构性策略 B.求助策略 C.行为策略 D.破坏策略 二、判断题: 10.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 11.情绪直接驱动儿童、促使儿童去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 某种行为。() 12.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首先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13.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14.情绪比情感发生得晚。() 15.情感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绪比较内隐。()16. 幼儿的情绪诱因开始以生理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社会性为主。( )

17 . 幼儿的分离焦虑与依恋有关。( ) 18. 幼儿运用表情的能力比理解情绪的能力强。() 三、概念解释 19.情绪(情感) 20.表情 21.情绪动因 22.情绪调控 23.情绪掩蔽 四、问答题 1. 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2.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当今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谈当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1学6田云丹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看法。我第一天走进将要实习三个月的幼儿园时,眼前的景象我只能用农家小院来形容。可能是因为这所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所以规模特别的小,孩子们的教室是那种水泥做的平房,而且没有怎么经过装饰,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教室里面只有一个旧的铃鼓,一个小黑板,一盒粉笔。卫生间都是在外面公用的。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当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了,而且大多数老师的第一学历都为初中。这里的老师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刚开始时,我真的觉得很郁闷,因为和这里的老师沟通有一点点问题。而且,开大会时也是用方言讲的。总而言之:一、农村幼儿园里的师资队伍基本情况——年龄大、素质低、公办教师少。这些教师的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专业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虽然多数教师已取得中等幼师学历,但第一学历大都为初中。因经费不足、盯班教学等原因,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学活动在低水平徘徊。公办教师比例太低,也造成了教师工资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二、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办园条件差,规范化程度低。农村幼儿园特别是村级幼儿园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一是幼儿园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房屋拥挤、陈旧,设备简陋,办园条件极差;二是办幼儿园人数少,办园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教育资源。三、教师待遇较低,医保、养老缺乏保障。幼儿园仅依靠收费维持运转,教师的大部分工资也靠

收费支付。教师工资待遇低,医保、养老等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幼儿教师一方面严重超编,另一方面难以吸纳优秀人才进入幼教师资队伍;大龄教师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大龄教师“粘岗”的问题。所谓粘岗,是到龄后占着岗位等政策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幼教事业的发展。所以对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学前教育还有些地方需要改善。分别是一下几点: 1、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挖掘培训资源,精心设置课程,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较为系统的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技能。二是鼓励优秀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逐步增加公办幼师比例。三是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适当淘汰一部分不合格人员。 2、认真落实“规范化建设标准”。一是各乡镇认真制定长远的规划和近期的建设目标,让幼儿园建设少走弯路。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建议市、县政府把“幼儿园危房改造”列入年度重点工程,落实扶持资金,为进一步提高办园水平提供保证。三是落实政府责任,明确办园主体,改变多条腿走路的混乱状况。特别是对于联办幼儿园,要形成乡镇政府为主的“联办机制”,大力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卫生系统把专项资金扶持和“小康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的办法 3、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幼师工资政府拨款的比例,切实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教工作。二是

(完整版)学前儿童言语和情绪情感的发展练习题

1、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B 归属和爱的需要相联系的 C 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 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 2、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 A 0.5岁—1岁 B 1岁—1.5岁 C 1.5岁—2岁 D 2岁—3岁 3、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 A 3岁—4岁 B 4岁—5岁 C 5岁—6岁 D 6岁—7岁 4、布里奇斯认为3个月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 A 快乐和愤怒 B 快乐和厌恶 C 快乐和恐惧 D 快乐和痛苦 5、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会慢慢自己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 转移法 B 自我说服法 C 反思法 D 冷却法 6、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 A 2种 B 3 种 C 4种 D 5种 7、幼儿看到故事书种的“坏人”,常会把他抠掉,这说明了幼儿情绪的() A 丰富化 B 深刻化 C 稳定性 D 冲动性 8、儿童理解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是() A 0个月—6个月 B 6个月—12个月 C 1岁—1.5岁 D 1.5岁—2岁 9、有经验的老师和妈妈对孩子不良情绪的表现,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这种教育孩子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是() A 想象法 B 自我说服法 C 反思法 D 冷却法 10、原始情绪的种类有() A 怕、怒、爱 B 恐惧、惊奇、喜悦 C 怕、乐、爱 D 痛苦、愉快、厌恶 11、1岁半---2岁半的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A 电报句 B 单词句 C 多词句 D 复合句 12、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口语的发展 B 书面语的发展 C 阅读的发展 D 书写的发展 13、婴儿睡眠中自然出现的笑,应属于() A 诱发性的笑 B 自发性的笑 C 无差别的笑 D 有差别的笑 14、儿童出现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年龄是在() A 1岁左右 B 2岁左右 C 3岁左右 D 4岁左右 15、在幼小儿童身上,喜与怒、哀与乐等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到了幼儿晚期,这种情况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日益() A 丰富化 B 社会化 C 自我调控化 D 深刻化 16、幼儿开始出现内部言语的年龄是() A 3岁以后 B 4岁以后 C 5岁以后 D 6岁以后 17、婴幼儿“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 A 3—6个月 B 6—12个月 C 1岁—2岁 D 2岁—3岁 18、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前142 何佳钰1406032066 (一)民主化 民主化是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世界学前教育民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1、学前教育普及率持续上升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 而入学机会均等又是其前提。学前教育普及率是反映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都在显著上升。有关数据显示,OECD的30个国家入园率由1999年的74.4%上升到2006年的 83.8%,而我国的幼儿教育也不断从城市向农村发展,更多适龄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 2、加强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对教育公平的呼吁逐渐增多, 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成为可能。 2000 年, 有 164 个国家参加的达喀尔会议所通过的六项全民教育目标中, 第一项就是“全面扩大和加强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 以最易受到伤害和处境不利的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工作为主。 1965 年, 美国提出了“开端计划”, 其主要目的是对贫穷、处境不利和少数民族 3 岁~5 岁儿童提供补偿教育。 1994 年, 美国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 将赞助对象延至 2 岁儿童。英国的“确保开端” 运动, 资源优先向 20% 处境不利的地区倾斜, 该项目的口号是“每个儿童的生命都值得拥有最好的开端”。 3 岁~4 岁儿童可享受每周 5 天、每天 2.5 小时的免费教育。在俄罗斯, 1992 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宣布教育为优先发展的领域, 并将教育的人道主义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准则, 规定俄罗斯境内的公民, 不分种族、民族、语言、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社会地位、财产和职业状况、社会出身和居住地点等, 均可接受教育, 并得到保障。不让每一个儿童因贫困、疾病和身体缺陷等原因失学或辍学, 保证每个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而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后, 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在网上有关学前教育的 4357 条建议中, 实施学前教育“扶贫计划” 的有 201 条, 占意见总数的 4.6%。从中可看出, 社会对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贫困儿童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有所诉求, 而且也反映出对学前教育公平性的关注越来越深入人心。 3、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发展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将公共财政支持作为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美国每年都增加对“开端计划” 的投入, 到 1997 年拨款达到 39.8 亿美元, 比 1965 年增长了 40 倍, 这一年全美有 80 万幼儿得到了资助。 1998 年, 克林顿政府制定了学前教育的五年计划, 包括增加对开端计划的投入、加强师资培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 全人教育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 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 教育批评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观点,倡导人在 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 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 开始重视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 儿童”,呼吁纠正将幼儿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把幼 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前,国际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层次性: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 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因此, 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随着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 周延。 3.幼儿教育“一体化” 世界各国在努力实现幼儿教育民主化和追求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同时,开始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将幼儿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置于终身教育和全球化社会的背景下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托 幼一体化”“幼小一体化”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开始 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的趋势。 4.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 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国家的介入使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

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 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订幼教 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 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 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 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 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 5.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许多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纷纷采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 出现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倾向。如,美国1985年9月 规定,5岁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公立教育中。这一规定,使得全国90%以上的5岁儿童进入学校的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法国政府规定,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处于同一系统,属于初等教育的基础性或准备 性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国的4岁和5岁儿童的入园率 已达到100%。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比利时、英国等,也已经将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实施。有的甚至明确规 定5岁以后的幼儿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国家对该阶段的教育不仅在 师资、设施、财政上给予保证,而且也要求家庭尽其保证5岁以后 儿童接受教育的义务。 1.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1)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我国学前儿童入园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9年学前三 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针对这一现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 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 教育。” 这一规划目标显然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有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

周盼盼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教案

第十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 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到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补充】动机是一种心理倾向性,踢易拉罐的孩子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分化。情绪对认知的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学前儿童认识过程的很大特点是“无意性”,无意性更多地受情绪的左右。 情绪对识记和保持的作用。美感情调色彩VS恶感情调色彩的词不同的识记和保持效果。 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幼儿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 ?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儿童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甚至改变词序。 【自学】孟昭兰的实验研究P287-288 孟昭兰有关婴幼儿情绪状态及其智力操作影响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恐惧之间游动。 ?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呈现倒“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 心作用的是兴趣。 ?恐惧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强烈的情绪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治理活动的最佳 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意识发展的作用 伊扎德等研究者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可以说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一)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的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和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即所谓的内向和外向、主动和被动的个性等等。比如,一时的焦虑,成为焦虑状态,而经常出现稳定的焦虑状态,则形成焦虑品质。 【补充】心理咨询中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 (二)婴儿的情绪发展影响到他早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甚至影响到以后乃至成人后的行为,早期的情绪损伤,则可能导致怪癖的性格和异常的行为。 五、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观察婴儿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直到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来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幼儿园发展趋势

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浅析 民乐县南古学区马蹄小学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几年,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可喜成就。可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下面就农村幼儿教育得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做简要的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分析 1、从办园现状看: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义务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从上到下很容易出现忽视幼儿教育的问题。没有把幼儿教育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幼儿教育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呈现混乱无序状态。目前,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硬性措施制约和统筹规划。 2、从管理上看:现在农村幼儿园主要办园方式是由乡(镇)、村小学举办。作为村级幼儿园,从法律意义上讲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实质上是小学的附属机构,仍由小学进行管理。由于小学教育工作繁忙,对幼儿园往往是不闻不问或无暇过问。从小学抽调到幼儿园的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相应

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的倾向比较明显。 3、从教育经费上看: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一费制”,小学公用经费相当紧张,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学校在幼儿园的经费支出上是“精打细算”。甚至将幼儿园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上级相关部门都没有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村级幼儿教育的投入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致使办园条件总体水平不高,办园体制不明确。 4、从师资队伍来看: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偏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问题,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农村幼儿园有一部分代课教师,由于工资待遇低,影响教师情绪和师资队伍稳定,办园质量得不到保证。 5、引发小学低龄化入学新问题,一方面由于家长的认识问题,认为及早入学效果好,因此提前一年将孩子送入幼儿园(甚至不惜更改户口虚增年龄);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经费问题,部分学校对送来的幼儿不论是否到入学年龄来者不拒。引发了小学低龄化入学新问题。 二、作为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我,深感农村幼教道路的艰辛。虽然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农村幼儿教育会有更健康的发展,针对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5页word资料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政府管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和国际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学前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事关民族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幼儿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的状况对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依法治教要求加快学前教育法制建设,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学前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教师的权利、责任、待遇和办园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协调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幼教发展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在实现学前教育公平中,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经济、法律与政策手段予以保障;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改革中,明确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的职能等。 二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 1.推进学前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学前教育的政策以教育公

平为原则,更多地倾向于“弱势群体”,改革中将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通过政策调控,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视其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实行免费,如加拿大,有的公立幼儿园收费低廉,日本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进程,英国学前义务教育工作也已启动。借鉴西方先进做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应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逐渐过渡为学前义务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理想模式。 2.学前教育的均衡化 学前教育的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的落实,城乡间、地区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将进一步均衡化。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多元办园体制在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将不可避免:一是有良好师资和基础设施的贵族化。二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平民化。两极差距相对缩小的矛盾运动既是教育公平的永恒追求,又是学前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必然形式。 三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幼儿教师专业化前提下的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我国独生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重点: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不去作某种行为。例如,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 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其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①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索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②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③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