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汇编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汇编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汇编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汇编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简答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1)区别:①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②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口;

③书面语写作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推敲,可以写得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④口语由于有语境影响和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的帮助,可以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至于影响理解和交际,书面语却由于没有记录这些因素而别人很可能难以理解,因此书面语就不得不补上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2)联系:书面语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另外,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书面语由于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和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2、言和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是跟人和人类社会的口头交际活动分不开的。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感情的流露。

3、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是抽象的、社会共同的;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使用,是具体的、个别的。

4、索绪尔的贡献:主要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

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5、语音的性质:①语音的物理属性;②语音和生理属性;③语音的生理属性;

④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6、改变口腔形状的方式有三种:①舌位——舌面隆起最高点的位置抬高或降低。

②舌头伸前或缩后,即舌位的前后。③嘴唇收圆或展平,即嘴唇的圆展。

7、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直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的语音就是“音素”。

8、语法研究中对语法现象的划分:(1)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词法部分,一个是句法部分。这种分法是传统语法学提出来的。(2)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一种叫组合规则,另一种叫聚合规则。这种分法是结构语法学提出来的。(3)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核心语法层面,一个是外围语法层面。现代形式语法学较多采用这种办法。

9、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1)“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缀。(2)“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3)“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4)“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10、体词属性范畴表示的意义: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1)“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2)“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3)“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4)“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11、谓词属性范畴表示的意义: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

动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1)“时”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关系的一组特征。(2)“体”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3)“态”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4)“人称”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12、划分词类的办法:(1)形态标准,即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2)意义标准,即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3)分布标准,即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从整体上说,汉语的词类划分似乎只能用这种标准。

13、不同层次的直接组成成有三种不同的性质:一种只是成分不是组合,如“外国学生”中的“外国”和“学生”;再一种只是组合不是成分,如“北京大学有许多外国学生”;还有一种既是成分又是组合,如“许多外国学生”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

14、义素分析的作用: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其次,义素分析还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15、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二者的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感觉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

16、产生歧义的情况:1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就有可

能造成歧义。2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构造,也有可能造成歧义。3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歧义。

17、文字改革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改进,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一种是改革,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还有一种是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

18、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个方面:首先,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其次,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只有具备了这种生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最后,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

19、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产生新事物淘汰旧事物,促进人的思维。2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发达,社会统一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语言就会在共同语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3、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如现在因受印欧语言的影响,也有了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4、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20、“双语现象”和“双语制”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是的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一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

21、语言规划的内容:在没有正式官方语言的国家里确定官方语言;在没有正式的民族共同语的民族内部选择基础方言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对有方

言分歧的民族语言进行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

22、语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来实施。其一,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

23、目前思维和语言的起源产生问题上比较倾向于一致观点:一方面承认语言与思维确实密不可分,至少在语言出现后它是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承认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或者说人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的。

24、目前在思维和语言的范围和功能对应问题上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以外的其他思维活动,如感性思维(前思维)和发散思维(外思维)不一定需要语言参加,但语言也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起作用。

25、解释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两类:一类理论偏重于外部条件解释,另一类理论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偏重于外部条件一类理论虽然也承认大脑的语言功能,但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主要还是由后天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最主要有模仿说和强化说,典型的是天赋说,与此有关的认识说。

26、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二是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三是语言可以改造人的认知能力。

27、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主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的精神;二是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的文化。

28、掌握或学会一种语言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叫获得或(习得,一种叫学习或(学得。从一个角度说,语言获得主要是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谓直

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语言学习则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来完成。从另一角度,语言获得主要是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语言学习则主要是指学习一种外语,特别是成人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

二、论述

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或简答):i.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是一个根本的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而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料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ii.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iii.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说,一张嘴不能同时说两个字,两句话,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变速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语言系统的性质和特点(或简答):(详见P19~24)(1)语言系统的系统性。(2)语言系统的层次性。语言的系统性主要是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是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3)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

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各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或者称为“联想关系”。

3、语言的性质:①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物之间的各种差别。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一类事物并在一起,用一个词语去指称它们,使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②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③语义的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主就是语义的民族特点。语义的民族特点也体现在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认识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的过程中,这些特点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可能经历不同的多义化历程。

4、文字反过来是不是也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而文字类型不同会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

5、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发展的两大特点。语

言演变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采用突变的方式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语言的这一根本属性决定它必须是稳固的,不能以突变的方式演变和发展。如果语言不是稳固的,而是一下子变得面目全非,今天掌握的语汇和用法,明天就不能用了,必须重新学新的,那么人们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这里的所谓“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紧密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联系最为直接的是语汇。

6、为什么说是思维决定语言呢?那是因为尽管不同语言其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不同,但是这些语言符号的不同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表达的思维内容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才有可能翻译,才有可能互相理解。人类语言由于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所以可以千关万别,但是人类的思维内容却是基本一致的,因为人类生活所在的客观世界是基本一致的,人类的大脑机制则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而思维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主动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的成果,所以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正是思维决定语言,所以不同语言才有可能通过翻译,也就超越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上的差异和语言符号组织方式下的差异,可互相沟通。如是语言决定思维,那么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不同语言之间也就根本无法翻译,无法互相沟通了。

7、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可分:1非自控阶段。有的实验就发现婴儿很早就能分辨出辅音的清浊差别。2咿呀学语阶段。从听音看,这阶段对语言的声音更加敏感。这是婴儿已分辨出元音和辅音的不同了。3单词阶段。这阶段幼儿说出的单

词相当一个句子。儿童语言叫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4双词阶段。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不但表达语义关系复杂,最重要是标志着儿童产生最早的语法能力。5简单句阶段。这阶段的儿童语言称电报句语言。这阶段的句子却反映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又一重要现象,即儿童已能掌握句法结构形式。6复杂句阶段。儿童语言称成人句语言。确定成人句阶段的标志与电报句相比当然主要是能不能使用虚词。

7、母语教学跟外语教学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的要求?(1)从初步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首先需要打牢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2)从稍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从更高的要求看,母语语言教学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

三、名词解释

1.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2.言语:说的话或说话。

3.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如在“快来”这个句子中,“来”和“快”的关系。

4.聚合关系: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间的关系。

5.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的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的跟其它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例如:汉语普通话的上下连续前一个上声变

阳平。7.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例如:语言符号的语音。8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例如:英语(i:)是长元音,(i)是短元音。前者较后者要长。9.变形成词: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例如:英语中的"beg"。10语法形式: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用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即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例如:汉语的“了”就能体现动作的完成时。11.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12.向心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如“十分愉快”等于“愉快”就是向心词组。13.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例如:对着自己亲爱的人说“你真坏”“坏”在此并不表达他真正的意义。14.复合述谓结构:有的述谓结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的述谓结构。例如:他坐下吃饭。15.蕴含:句义关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16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聚合体。例如:父亲、母亲、哥哥、妹妹就是一个语义场。17社会方言:当一个社会产生社群分化时,其内部形成的不同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各具特点的社会方言。例如:当今社会中流行于青少年中的“酷毙了、帅呆了”。18语言获得:又称语言习得,它主要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的知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例如小孩子学龄前的学说话。15.中介语现象: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有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中介语是不断的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在学习发展初期较

快,越到后发展越缓慢。中介语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例如:汉语味的英语。16.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17.轻音:指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读轻的音节叫轻音音节。它同音强、音长、音质等方面的变化都有关系,而并非止痛音强的减弱有关。可以和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鸭头和丫头。18.普通语法:指的是对人类的语言语法共性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20.意音文字: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例如:汉语中的形声字。21.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所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22.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就是一种韵律特征。

23.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其中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

24.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包括面向人的和面向机器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如语言学信息处理研究。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仅指语言教学研究。25.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例如:穿新鞋,走新路。26.重叠构词: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例如弟弟,星星。27.递归: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例如:“我知道他去年生病了”就是相同的主语加谓词结构的重复使用。28.语言迁移:在

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会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他就是语言迁移,其积极影响叫正迁移,消极影响叫负迁移。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义等方面的影响,也包括语言之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学英语时受汉语影响而不注意动词的变化。29.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例如:普通话中的“电视”的拼音可以切分为d-i-a-n s-h-i六个单位,它们从这个音质角度不能再划分所以他们都是音素。30.语系:根据语言间有无历史同源关系(亲属关系)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别是语言谱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例如:汉语与藏语、壮语、苗语和瑶语都是汉藏语系;英语、法语和德语都是印欧语系。31.音位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以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又简称音位文字。32.第二语言教学:指母语教学之外的外语教学,包括第二外语教学、第三外语教学。例如: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

语言学名词解释整理

Morphology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规则 如colorful,由color和-ful两部分构成,由此概括出一条规则:名词词尾加上-ful可构成形容词 Morpheme, 语素,不能再简化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如boys,由boy和-s构成 Morph 语素的具体形态 Allomorph 语素变体 英文单词illogical,imbalance,irregular和inactive有着共同的语素in-。换句话说,im-,ir-是语素in-的变体。 Free morphemes 能单独出现,独立构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如work,boy Bound morphemes 不能独立出现,必须附着在其他语素后才能构词的语素。如distempered中,dis-和-ed是黏着语素,temper是自由语素 Bound roots 不能独立出现,只能被词缀附着后出现 如refer中的-fer,consist中的-sist Content morphemes 包含语义内容的语素(包含简单词和能改变词根意义的词缀),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如work Function morphemes 通过联系一个句子中的其他词提供语法功能的语素 如介词、连词、冠词 at,for,a,but Inflectional 曲折,生成同一语素的不同形式 -s,-‘s,-ing,-en,-er,-est,-s Derivational 派生,生成新词,通常可以改变词汇意义 Cat,caty Compounding合成 如Girlfriend Reduplication 重复 Abbreviation or shortening 简写 Blending 混合 Motor+hotel=motel Breakfast+lunch=brunch Alternation Man men Suppletion不规则 Go went Syntax句法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电大公共行政学小抄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在这里公共组织主要是指政府,公共行政就是政府行政。) 2.公共行政环境: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3.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在政府也可以称之为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在企业则称之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 4.政府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8.行政区划体制: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9.完整制: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0.分离制: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11.首长制: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公共组织类型。 12.层级制: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13.机能制: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4.行政领导者: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15.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6.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17.行政领导权力: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9.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20.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它可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1.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2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23.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做出决定的过程。 24.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25.行政执行: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26.行政控制: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27.行政协调: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28.法制监督: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29.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 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3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 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31.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标杆管理: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 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 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3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 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34.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 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35.行政改革: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 36.政府再造: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 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语言学的名词解释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 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语音部分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 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电大专科《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2)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 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2.行政区划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 3.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5.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 8.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9.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10.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对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活动。 11.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12.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学科。 13.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4.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15.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16.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 语言学 2 语文学 3 历史语言学 4 历史比较语言学 5 描写语言学 6 历时语言学 7 共时语言学 8 个别语言学 9 普通语言学10 语言的语言学11 言语的语言学12 对比语言学13 微观语言学14 宏观语言学15 理论语言学16 应用语言学17 结构主义语言学18 形式语言学19 交叉语言学20 语言 21 言语22 思维 23 符号 24 组合关系25 聚合关系 26 语言的线条性27 语言的任意性28 语言的层级性29 言语规律30 渐变性规律31 参差性规律 32 语言的分化 33 语言的整化 34 语言的融合 35 语言的混合36 能指37、所指38 解释“传统语言学“内部语言 □语音□音学□音高□音强□音长□音质□频率□振幅□乐音□噪音□共振峰□音素□国际音标□音位□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音位区别特征□音位体系□音节□语流音变□句位学□语音规律复辅音22. 解释“韵律特征”。”23. 解释“音渡24. 解释“二合元音25. 解释“三合元音”27. 解释“时位1. 解释“语汇” 1 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2 语文学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3 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和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对比语言学主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4 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5 描写语言学是和历史语言学相对,即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观察、描写、分析、研究。 6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7 共时语言研究语言某一段时期情况的语言学,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8 个别语言学也叫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9 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10 语言的语言学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语言学,指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是一种静态、同质的纯语言学。 11 言语的语言学言语的语言学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12 对比语言学就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 13 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14 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 学)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 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 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 等 15 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侧 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 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 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 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16 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在各 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狭 义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 理论和方法研究;广义的应用 语言学除语言教学外,还包括 词典编纂、文字制定、机器翻 译… 17 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 立的语言学,认为存在着语言 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使 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 学 18 形式语言学乔姆 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 即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都 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 19 交叉语言学语言学与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产 生的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 20 语言实质上是一种符号 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 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 种状态。 21 言语言语是说(写) 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行为。 22 思维人脑能动地反映客 观现实的能力与过程。包括直 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 23 符号被约定用来指代 某种事物的标志,包括听觉、 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符号。 24 组合关系符号与符号组成 的语言的链条关系是组合关 系。 25 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 的某一环节具有相同作用能 互相替代的次符号聚集成类 叫聚合关系。 26 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 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 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形成线性 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 的可能。 27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 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 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 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的 28 语言的层级性语言系 统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 套音位装置,上层分为语素、 词、句子三级。 29 言语规律指人们为了一 定的目的,在一定的语境中使 用语言的规律。包括自方、对 方、双方所处的语境三要素。 30 渐变性规律是指语言 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 变的规律逐渐变化。 31 参差性规律是指语 言结构系统的各个要素发展 的速度是不整齐的。 32 语言的分化一 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 或方言的现象叫语言的分化, 如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形成。 33 语言的整化几种语 言或几种语言因素在发展过 程中逐渐接近或统一起来的 现象叫语言的整化,如民族共 同语、民族交际语和国际交际 语的形成。 34 语言的融合一种语言 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 被别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叫 语言的融合。 35 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 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 叫语言的混合。 36 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 体,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 分 37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 义内容。 38 解释“传统语言学”一般 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 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内部语言”答:第一,内 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 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 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 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 心的话。 □语音由人类发音器 官发出的能载负一定意义的 语言的物质外壳。任何符号的 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 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 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 才能够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 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 学科叫语音学。可包括发音语 言学、声学语言学、听觉语言 学、音系学等。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 音体振动的频率。频率快,声 音就高,频率慢,声音就低。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决 定于发音体震动振动的幅度。 振幅大,声音就强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 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持续 的时间长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质指声音的的个性或特 色,也叫音色。 □频率发音体每秒振动的 次数,每秒钟振动一次叫一赫 兹,频率的快慢决定声音的高 低 □振幅发音体振动的位移幅 度,振幅大小同发音受到的外 力大小有关,振幅的大小决定 声音的强弱。 □乐音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 频率保持一种整倍数的比例 关系的声音。 □噪音基音的频率和 陪音的频率不存整倍数的比 例关系,则呈现杂乱无章的形 状,持这种波形的音叫噪音。 □共振峰因共鸣作用而 能量变强的频率成分就叫共 振峰。 □音素对人类语言一次发 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的最 小语音结构单位。每个音素都 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 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 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国际音标是音表示记录音 素的标写符号。世界上最通行 的音标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 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公 布使用的,后来又几经补充修 订完善 □音位某种语言或方 言在一类发音中从区别意义 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 音形式。 □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的 几个音素叫该音位的音位变 体 □非音质音位利用音 高、音长、音强等非音质要素 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 调位、重位、时位等。 □音位区别特征能区 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音位的 区别特征。 □音位体系每种语言 的音位都是形成体系的。其内 容包括该语言的全部音质音 位和非音质音位;每个音位的 全部变体;每个变体出现的条 件;各个音位在组合与聚合关 系中所表现的规律。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 的结构单位,是从听觉上能够 自然辨别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由 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 慢、高低、强弱的影响而在发 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包括同 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等 □句位学研究句位的 学问叫句位学。例如句调位、 句重位、句时位、句顿位。 □语音规律语音的历 史演变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 严格规律的,有的甚至可以概 括出较为完整的公式。如汉语 浊音清化规律等。 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 合叫做“复辅音”。 22. 解释“韵律特征”。韵律 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 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 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 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 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 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 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 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 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 解释“音渡”人们在说话 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 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 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 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 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 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 “音渡”或“音联”。 24. 解释“二合元音”由两个 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 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 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 “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 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 合元音”。、 25. 解释“三合元音”。由三 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 “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 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 “中响复元音”。 27. 解释“时位”。答: 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 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 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 质音位叫“时位”。 1. 解释“语汇”。:语汇是语 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 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 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 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 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 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 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 □语义□语言意义□言语 意义□义素□义项□语义场 □语境□词汇意义 □概念意义□语法意 义□话题□述题□谓词□ 述项句义中的话题□预设 □蕴含□语义指向□词 汇□语言词汇□言语词汇 □词5. 解释“语”□固定 词组□语素□词根□词缀 □词尾□单纯词□合成 词□复合词□派生词□联 绵词□叠音词□重叠词□ 同音同形词□同源词□ 同根词□古语词□历史词 □文言词□新词□方言词 □社会方言词指□外来词 □基本词汇□一般词汇□熟 语□成语□惯用语□谚 语□俗语□歇后语□格言 □语法□语法学□词□词 组□句子□层次性□递归 性□生成性□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语法手段□形 态 □语义用语音形式表现出 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 体系中具有固有的意义,具有 概括、多义相对稳定等特点。 □言语意义是在一定 的语境中人们说的的行为和 说的结果所体现出来的具体 意义。 □义素对词的某 一义项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最 小的语义特征。 □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 义,每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语义场以一个共同义素为 核心,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的 一群词聚合在一起构成的场。 □语境语境就是使用语言 的环境,有狭义语境与广义语 境之分,狭义语境是口语的前 后语或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 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 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 境等 □词汇意义以词汇形 式(主要指实词)表现出来的 语言意义。 □概念意义亦称理性 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 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语法意义用语法形 式表现出来的意义就是语法 意义。可包括范畴义、关系义 和功能义三小类。 □话题一个句子的意 义中被说明的对象。 □述题一个句子的 意义中对某个对象的说明。 □谓词在句义中直接 说明话题的成分,相应于在语 法中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 词,主要反映动作或情感的变 化、性质或情感的变化。 □述项句义中的话题 与述题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 语法中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名 词。 □预设利用语言进 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 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 的信息。 □蕴含两个句子中如 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 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就是 蕴含关系。 □语义指向论结 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在 语义上A指向C. □词汇词汇是一 个集合概念,指词和词的等价 物:固定词组和总汇。词汇有 语言的词汇和言语的词汇。 □语言词汇一种 语言中全部词和固定词组的 总和。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等。 □言语词汇个人 运用语言的词汇,它是允许存 在偏离语言规范,不同于语言 词汇之处的。 □词是词汇中最 基本的单位,还是语法分析的 基本单位之一。即是语言中可 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结合 单位。 5. 解释“语”。:语是由两个 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 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 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 言片断。 □固定词组也称 固定短语,是指构成成分和结 构关系固定,具有完整意义的 词组。是句法结构分析中最小 的单位。 □语素语言中不能独 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单 位。 □词根词的核心部 分,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 素。 □词缀附着在词根之 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 附加性作用。包括前、中、后 三种。 □词尾是附加在 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 意义的语素。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 构成的词。 □合成词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复合词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复合构成。 □派生词由词根附加词 缀构成,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 大量存在,是词的主要构造类 型。 □联绵词指两个音 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 有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三 种类。 □叠音词由两个相 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单纯词。 □重叠词是由相同的 根词想叠构成的。 □同音词两个语 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上没有任 何联系的词。 □同形词两个书写形 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是同 形词。 □同源词具有同源关 系的(即由一个词分化而产生 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源 词。 □同根词含有同一个 词根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 根词。 □古语词包括历史词 和文言词两类,可以表达特殊 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 彩。 □历史词指表示历史 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已经不存 在的事物、现象、行为的词, 还包括历史上出现过的神话 传说中的事物的名称。 □文言词指古汉语文 言著作中的词。 □新词利用原有词素 新创造出来的词。随着新事 物、新观念的出现,产生的标 记这些新事物的词。 □方言词指通行于某 些特定地区的词。 □社会方言词指专用 于不同行业的词,也称行业 语。社会方言词中占很大比重 的是术语,其特点是单义性、 准确性和严密性。 □外来词从外族语言 中连音带义借用来的词。 □基本词汇语言中词 汇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 全民常用性、能产性等特点。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 以外的词的总汇构成一般词 汇。 □熟语指特殊的、定 性化的固定词组构成的语汇 系统,包括成语、惯用语、俗 语、谚语、歇后语、格言。 □成语一种相沿习用 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词组,成 语一般是四音节的,是汉语最 大量使用的熟语。 □惯用语活跃在口语 中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短 小固定词组,其特点是简明生 动、通俗有趣。汉语的惯用语 多为三音节的词语形式。 □谚语多年流传,包 括深刻的社会经验、生产经验 的简练形象的语句。 □俗语流传在群 众中表达某种客观现象或意 义的形象精练的句子叫俗语。 □歇后语一种特殊的 熟语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前 一半是对形象的表述,类似于 谜面,后一半是对这个形象表 述的解释和说明,类似于谜 底,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在 具体运用中,后一半常常可以 不说出来。歇后语形象风趣, 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经常使 用。歇后语有寓意和谐音两 类。 □格言指揭示深 刻道理、具有警醒作用的语 句,往往来自名人话语或名家 作品。 □语法一种语言 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它包含词 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 句的规则。 □语法学专门研究语法的科 学叫语法学,可包括词法和句 法 □词语言中可以独立 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 □词组是实词与实 词的有机结合。 □句子运用一定的 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表达相 对完整思想和某种感情的、具 有一定的语调的交际的基本 单位。 □层次性短语、句子 一层一层套起来组合而成的。 词与词在一个层面组成一个 简单的短语,这个简单短语又 可以和另外的词或者短语在 另一个层面结合。 □递归性反复地使用 构成句法关系的有限的几种 句法规则,不断地进行同功能 替换,以构成复杂的短语或句 子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1.委员会制 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人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 2.层级制 层级制又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3.机能制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4.战略管理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5.政府再造的含义 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习惯和持续改进质量能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企业家政府是政府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

企业家政府重视政府的成本效益,重视创新与改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竞争,强调对执行者授权,主张顾客导向,主张放松规制。 6.目标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人、工作和成果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法。 7.行政规章的含义 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规章简称规章。 8.事前监督; 事前监督是指在某种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 9.行政评估的含义 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行政评估主要是指行政执行效果评估。 10.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1.完整制 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00例

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2、语言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性(本质属性)。 3、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4、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语言在社会中有很大作用,但对社会有依赖性。它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 5、话语由语言单位组织而成,它也是音义结合的,但要受到言语环境的制约,受到言语规律的支配。 6、语言单位的特点:现成性。 7、语言客观存在于言语之中,但凭直接观察不能体会完整的语言体系。 8、劳动使语言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 9、言语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10、语言的分化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扩大、语言增多的过程。 11、语言的统一是指方言之间和亲属语言之间差别缩小、不同语言相互混合、语言减少的过程。有三种情况:一、方言集中为民族共同语;二、语言交融,有三种情况:①侵略者的语言同化了当地居民的语言, ②侵略者的语言被同化,③两种语言同时使用,形成双语制;三、未来世界语言的统一。 12、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的理据性规律、语言发展的类推规律、语言发展的简化规律、语言发展的丰富化规律、语言发展的抽象化规律、语言发展的概率规律、语言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语言发展的渐变性规律、语言发展的内部制约规律。 13、几种独立的,但彼此又有同源关系的语言互为亲属语。 14、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为该地域全体成员服务,但服从于共同语;亲属语言为独立的社会集体服务,有独立的结构体系。 15、语言学的分科:传统语言学把语言分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文字学。 16、传统语言学一般指十九世纪以前的语文学以及十九世纪以来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公元一世纪,许慎写了《说文解字》分析了汉字结构,提出了“六书”的名称。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个分科,统称为“小学”。大体上说来,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训诂学着重研究字义,文字学着重研究字形,音韵学着重研究字音。 17、我国第一部语义词典《尔雅》。 1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为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19、结构语言学认为音素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就是语言的体系、语言的结构,就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0、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音素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即形式;而不是音素和意义本身,即实体。 21、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社会本质是语言本身的重要属性。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心理、思维、文化、符号等的关系。 22、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丹麦的语言学家拉斯克 23、结构语言学有五个流派:一、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成就是音位学研究,创始人——马德休斯,代表人——特鲁别茨科依、雅科布逊;二、哥本哈根学派,得出语符学,代表人——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 三、美国学派,奠基人——鲍阿斯,代表人——布龙菲尔德,此派又称描写语言学派;四、伦敦学派,又称功能结构语言学派,代表人——弗斯、哈利迪;五、莫斯科学派,又称控制结构语言学派,代表人——邵勉。 24、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对象就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言语行为,语法就是对言语能力的描写。转换生成语言学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的特点是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 25、聚合论研究语言要素的聚合关系,同一层次的一组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替代时,他们便处于聚合关系。组合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关系,当几个成分可以连成较大的语言单位时,他们便处于组合关系。 26、语言体系中各要素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组合关系就是由两个以上相连续的单位构成的横的线性关系。如词构成词组:“语言学-的-科学性-问题”;词和词组构成句子:“我们要注意语言学的科学性问题。”等。聚合关系就是语言单位按一定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在潜在关系。如:“语言学、心理学、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