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让人忧心的历史惯性——读《黄河边的中国》

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来说,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最为重要的素质要求。特别是一个正处于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更要注意从社会上发生的标志性事件中发

现社会危机的蛛丝马迹,说服同僚采取非常规的决策方式,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挽住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以防患于未然。因为对这类国家而言,事实上一直在进行着

民主政治发育的速度与社会矛盾积累的速度之间的比赛,如果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那往

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对于目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我认为有两个薄弱环节亟待引起注意:一是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或者说职工下岗、失业的状况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状

况不对称,职工下岗、失业过快过多,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受多方掣肘进展缓慢;二

是在农村,政府汲取能力与农民负担能力不对称,政府汲取过多且呈刚性增加之势,而

农民承受负担的能力相对而言要弱得多。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都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前途命

运的大问题,曹锦清最近的新著《黄河边的中国》对后一问题作了充分的揭示。

一个社会总是由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两部分人组成的,强势集团的行为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弱势集团的行为也肯定有其自身的逻辑和道理,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

力量对比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强势集团的逻辑和道理行事。对农村而言,强势集

团就是县、乡、村的各级政府官员(在这里我们把村也视为一级政府,因为对绝大多数

地区而言,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行为方式和各级党政机构的行为方式并无实质区别),

弱势集团就是庞大的农民阶层。

从道理上说,各级政府从它们所管辖的社区内汲取收入,靠这些收入养人、办公、办事,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里的问题只是,政府是量入为出还是量出为入

,是“老百姓允许我花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还是“我愿花多少钱就从老百姓手里收多少钱”。如果是前一种逻辑,则社会能保持持久的良性运转状态;如果是后一种逻辑,则

意味着政府的异化,意味着政府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对老百姓的强行剥夺。不幸的是,

我们国家的政府遵循的恰恰是后一种逻辑。

先从养人方面看,基层政府人满为患、人浮于事的状况相当严重。以兰考县X乡为例,全乡党政机构现在有150人左右,实际只需要30人左右,也就是有五分之四是冗员(第93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从公社体制向乡体制转轨过程中,

原有的职能,虽大大萎缩,但机构犹存,人员未去,新机制随新需要而不断增设,人员

随之扩大。二是县人事劳动部门,每年硬性向乡摊派复员军人与大中专毕业生。本乡几

乎没有乡、村两级集体企业,只能安插在乡政府与乡中学内。这是造成乡党政机构人员

逐年扩大的主要原因。三是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官员安排他们的子女、亲友就业。“如不

给安排,就是不给上级领导面子,你不给他面子,他不给你办事,谁顶得住啊?”四是

乡党政主要官员调动频繁,换一茬官员,便增加若干编制,吃皇粮。随老关系而来的不

会随老关系而去,凭新关系进来的不断增加(第92页)。

再从办公、办事方面看,出于炫耀与攀比的目的,即便再穷的地方,乡镇主要领导、县党政机关及直属机构的领导的轿车、大哥大也要配,星级宾馆也要修,新的办公大

楼也要建,党政官员的福利也要逐年提高,招待费也要一分不少地花;出于保官升官的

目的,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向农民集资,搞一些“短、平、快”的华而不实的项目,

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却不承担任何后果,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劳而无功。这样的例子在

书中比比皆是。

应该说,基层政府官员这样做也是有理由的:在官场上混不就是图个保官升官吗?

乌纱帽拎在上级手里,我不听话、不围着上级的指挥棒转行吗?接待上级和其他地方的

官员,不讲究点门面和排场、不哄得他们高兴行吗?这些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在这

些理直气壮的冠冕堂皇的说辞背后,一个最大的道理——农民也是人,他们也要生存、

要生活的道理被毫不留情地遗忘和忽略了。

目前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负担的沉重确实值得我们同情和忧虑,但这还不是我最

为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也就是农民负担非但不见减轻,反而愈来愈

重的趋势。从书中提供的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事实。

第一,不仅农民自己认为负担重,党校领导、报纸编辑、中小学教师认为农民负担重,而且各级政府官员也都认为农民负担重。比如,信阳县H乡的一位村支书说:“我们这里的农民负担,确实很重。做村支书的,本不应该这么说,但这是实际情况。”(第

651页)兰考与杞县交界处的Y乡党委书记说:“农民负担确实太重。”(第459页)几位

正在开封党校学习的县乡干部说:“我们来自农村,来自农民,我们的父老乡亲就生活

在农村,对过重的农民负担,我们怎么会不知道?!”(第449页)作为过重负担的承受

者和直接受害者,农民自己认为负担沉重并不奇怪;作为中立者的党校领导、报纸编辑

、中小学教师认为农民负担沉重也情有可原;但连作为农民负担的施加者的各级政府官

员自己都承认农民负担重,就可以想象农民负担问题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了。但他们想

因此而减轻农民负担了吗?没有。他们的说法是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只能说、不能做,“

沉重的农民负担,不是想不想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减下来”的问题(第459页)。

第二,基层官员对中央规定的农民负担不超过上年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条文的抱怨。这个5%是国务院为农民负担问题硬性规定的最高限额,但基层官员对此并不理解。

X县某乡党委书记说:“按国务院规定,村提留、乡统筹这一块,不能超过上年全乡人均

纯收入的5%。去年,我乡核定的人均纯收入是1030元,人均农负应是50元。若某村有80 0人口,该村农负总计应是4万元。村提留、乡统筹各占一半,留给村委使用的全年经费只有2万元。……全村干部的年薪就占去⒈54万元,村委总得办点事吧,照顾若干五保户啦,干部出差,办公费啦,订阅报刊杂志啦,必要的来往招待啦,村小学的修理啦,这

余下的四五千元怎么够花?你叫村委怎么过日子?我们又没有什么村办集体企业,乡里

也没有,干部吃饭,办事,只得向农民要钱,按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吃饭都很难顾上,

还能办什么事呢?”(第678页)“我也十分坦率地告诉你吧,我在乡政府干了八年,为

推行计划生育,为征粮派款,我抓过人,牵过牛,扒过房子,干过许许多多违法乱纪的事。按法律要判我20年徒刑,也不算过分。老实说,如完全按目前法律办事,只有两个

结果,一是根本办不成事,二是要认真落实上级任务,必然犯法。”(第677页)从这位

乡党委书记说话的语气我们不难看出,他并不认为自己为“办事”而置国务院规定于不

顾的行为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第三,基层官员的素质日益低下,不贪污受贿吃亏的情绪日益明显。农民负担沉重

,好人

当官完不成农民负担的收缴任务,于是上级只能物色那些有能力完成自己指派的任

务的人当官,而把“德”的考虑置于次要位置,这就必然导致一批素质低下、但办事狠

的人登上前台,这批人能满足上级的要求,但同时也肯定会搭车收费拼命给自己捞好处

。这种现象在封建王朝的末期是屡见不鲜的。可叹的是这种不好的苗头在我们的现实生

活中又出现了。兰考县X乡的党委书记说,村委在名义上是一个村自治组织,其实是乡政

府的执行机构。村委的第一把手是村支书。村支书的素质如今有下降甚至恶化的趋势。他希望作者在农村调查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现象(第95页)。应该说,这位乡党委书记是很富有观察力的,但不知道他想过没有,村支书素质的下降与乡级政权有什么关系,村支书素质的下降会产生什么后果,这样发展下去乡级政权会不会步村级政权的后尘?

乡村两级官员是直接和农民打交道的,农民认为他们中许多人是贪官污吏,这时他们想的不是通过财务公开等手段证明自己的清白,反而通过一个不是逻辑的逻辑为自己的贪污受贿行为寻找借口。河南内黄某村的村支书说:现在人人都认为无官不贪,你就是不喝不拿,洁身清廉,别人也不会相信你。你如明明不贪而别人都认为你贪,这不是明摆着吃两份亏吗?既然这样,倒不如贪一点{第370页}。X县某乡党委书记说;“有一乡干部甚至发出这样的牢骚:‘反正上上下下都认为我们是些贪官污吏,我们洁身自好还有什么意思呢?’乡村干部也是人,既不见得比普通人更好一点,也不见得更坏一点。上下对他们的工作给以鼓励与肯定,他们有可能变得更好一点;如上下左右都过分地指责他们,不信任他们,也完全有可能变得更坏一点。这种充满着猜忌与不信任的社会舆论,本身就有逼良为娼的作用啊!”(第683页)我们真不知道这些乡村干部们说的是哪家的逻辑:明明自己有问题,还不让别人说,别人说我再变本加厉。在这种逻辑支配下,农民负担状况有可能好转吗?

第四,农民负担问题也不单纯是基层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问题。几位正在开封党校学习的县乡干部说:“谁愿意带着人到村里去挨家挨户征粮索款?!这还不是上面压下来的硬性任务迫使我们这样做的。这个税、那个费,哪一项是我们发明的,还不是出于上级政府与部门。老实说乡镇名为一级政府,其实只是市、县党政的执行机构而已。”(

第449页)X县某乡的党委书记说:“如今有一种舆论,一是认为上头的大官都是好的,是替老百姓说话的,二是下面的百姓是最温驯的,最听话的,三是认为乡村两级干部,绝大部分是贪劾簟⑼梁懒由穑焖压蚊裰窀啵闳獍傩铡U庵钟呗廴糁环⑸

诎傩罩屑洌锌衫斫猓蛭崃概煽睿喂闹葱姓撸肥凳窍绱辶郊陡刹浚

喜阋灿姓飧鲇呗郏盗钊朔艘乃肌R蛭绱辶郊陡刹克葱械娜挝瘢渴抢醋

陨厦娴陌。∠绱甯刹恐腥酚刑肮傥劾簦训老匾陨瞎俪∧诰兔挥校俊趺茨芤晃兜刂

冈鹣绱甯刹磕兀课裁醇纫颐歉捎侄晕颐侨绱瞬恍湃文兀空庹娼形野偎疾坏闷浣猓

唤鑫野偎疾坏闷浣猓参宜哟ス南绱甯刹浚灰杂幸坏闼伎寄芰Φ模氩豢

庖晃侍狻!保ǖ683页)开封县的W副书记说:“县里为落实富民工程计划,我们压乡

镇政府,乡镇政府压各村委,村委搞摊派压农户。市里压我们,我们有什么办法,只能往下压,定指标,派任务,搞检查。从道理上,人人都会说,这样的做法不对,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全市各县要搞评比,排名次,名列前者受表彰,落后者挨批评,亮黄牌。乌纱帽拎在上头,谁不怕丢官去职?!”(第557页)这些基层政府官员的话说的可能不假,看来好象谁都有一肚子委屈,惟有农民承受过重的负担不委屈。

第五,精兵简政困难重重。减轻农民负担,精兵简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问题是可能性有多大?开封县陈留镇的田书记说:“精兵简政,喊喊可以,做做困难。关于精兵简政,我们喊了多少年?但在事实上,机构越来越多,人员也越来越多,精兵简政,若动起真格来,得摔掉许多人的饭碗。如今,进入县乡党政部门,挤入收入丰厚一点的县局委办,如银行、工商、税务、电力、财政、公安等部门,没有背景与门路是根本不行的。这些稳定且收入较丰厚的部门,差不多成了‘父子兵’的部门了。就是正规大学生毕业分配,也得凭关系,有门路。人事关系错综复杂,精简谁都不行。全县工商系统,近300来人;电力部门足足有500---600人。按理说,人数实在太多,但哪一个都精简不掉。”(第509、510页)M县的赵秘书说:“关于精兵简政,我们叫了多少年,也精

简过几次,政越简越多,光是每年的各项达标检查就忙得不亦乐乎。兵呢,越精越多。……再说,精简一兵,摔掉一人饭碗;精简一个部门,摔掉一批人饭碗。他们一定会跟

你拼老命的。如今,哪个当官的肯干这种虽于政有益,但于己绝对有害的事情呢?!”(第748页)看来,除了农民之外,谁也得罪不起,这样下去,农民负担怎么能减轻呢?

沉重的农民负担及其难以逆转的历史惯性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正如作者所言:“中国农民对那些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员一般反应模式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

的问题。在我看来,农民对不合理的地方政权的一般反应模式是:一忍耐,二上告,三

下跪,四揭竿而起。如今,数村范围内的农民小股‘起义’已时有所闻,这不能不引起

我们的高度重视。”(第175页)“沉重的农民负担,总有一天会把农民群众逼到造反的

一路上去。中国历史上的这方面教训,实在太多了。我们应将此起彼伏的上访上告及小

规模的‘聚众闹事’,视作大规模群众抗议的前兆。”(第365页)对于作者的这些判断

,我深表同感、完全赞同。

那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呢?书中提及的两件事情可以给我们明确的启示。

一是舞阳县的“农民负担三年早知道明白卡”做法。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舞阳县从1994年开始,即向每个农户发放“农民负担三年早知道明白卡”,规定农负率不得超过

上年全乡人均纯收入的5%,并规定每年农负的增幅,人均不得超过5元。这是舞阳县人民政府于1994年3月18日发布的“第一号令”。该“令”还规定,对于额外加收粮款,农民有权拒绝缴纳。应该说县政府的这项指令,基本上是得到落实的,问题是对“农民负担

”如何定义?县里对“农民负担”的正式定义是指“村提留”与“乡统筹”,其他如农

业税、农林特产税、烟叶税等等,都不在“农民负担”范围之内。但农民对“农民负担

”的理解是实际落到农户身上的负担,而不单是指“明白卡”上的那些负担。

其实,按“明白卡”所收的钱粮是绝对不够用的。既然“明白卡”上所收钱粮不够用,那只有从“明白卡”外去想办法征收。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那么从什么地方

,以什么名义向农民要钱呢?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就该县而言,主要在烟

叶税上打主意。全县将烟叶种植面积分摊各乡、各村、各农户,每亩征收百元。至于农

户实际上种不种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然不种烟,也得缴纳烟叶税,否则全县教师的

工资就无着落,至于各村翻修改建小学校舍,修筑乡村道路,办村集体企业,也得另行

向村民集资(第290页)。

如此看来,即便“明白卡”上写得再明白,执行得再好,对减轻农民负担而言,也没有丝毫的意义。

二是河北邯郸肥乡县某村的电价问题。该村的墙上刷有一条标语:“省电力局省物

价局核定电价每度0.45元,村民有权拒绝超收。”作者问一位村民:“这里每度电0 .4

5元吗?”村民回答:“你信他们的鬼话?!每度电起码七八角,甚至一元多呢!”(第

379页)当作者又问在供电所任职的李氏为什么不按标出的电价收费时,李氏的答复是:“县电力局机构日益扩大,人员增多,按每度0.45元核定价格收费,根本无法维持日常

开支。”(第404页)

把电价公开写在墙上,可谓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码标价”了,但农民还得按高得多的价钱支付电价款,农民为什么拒绝“拒绝超收”呢?其中的奥妙颇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采取并税除费的改革措施,让农民对自己应该缴纳的款项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针对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问题,减轻

农民过重的税费负担。我国古代曾经推行的“两税法”、“一条鞭法”等并税式改革措

施都没能达到原来设想的效果,今天的“明白卡”和电价现象也说明如果仅仅是让农民“清楚”“明白”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由此推理,并税除费的改革措施成功的可

能性就需要大打折扣了。

去年8月24日的《南方周末》,曾以《乡党委书记含泪上书国务院领导动情批复》为题,刊载了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国务院领导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对我国农村问题积重难返的现实进行了大胆的揭露。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揭示的是同样的社会现实,不过内容比前者更宽更广,资料更详尽更丰富。从这一封信和一本书中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我们确实是到了采取大刀阔斧、伤筋动骨的大举措的时候了。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都经历过一场“中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我们以中国现代化的大局为重,痛下决心,我们就一定能清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弊,挽住历史发展的巨大惯性,从而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育赢得时间。如果真如此,则人民幸甚!国家幸甚!

2001年2月22日

--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迷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

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你,你一定要骗我,不管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

你都不要说你喜欢的不是我。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浅探自读课文及其教学 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能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这就有必要对自读课文作些实质性探讨。下面是我们对自读课文及其教学的浅层次认识,当否,恳望专家、同仁指正: 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的关系及教学自读课文的原则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国文学习》中讲:“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又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知道,现行语文教材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其共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课文分两类,即讲读课文(亦称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亦称略读课文)这两类课文目标一致,但教学目的各异:教学讲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而自读课文则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从而使之成为“反三”的实践性工具。由此可见,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知”与“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科学性。 从以上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关系的分析可见,两类课文有着明确的要求与分工,编排意图不同,功能也不同:讲读课文承接着本单元主要教与学的任务,是单元教学重点,该课文教学强调必须充分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好示范,给学生以“知”,为学生“反三”作准备:自读课文则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致于自如运用,使“知”向“行”转化的的重任,该课文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教师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由此可见,自读课文的教学与讲读课文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不尽一致,有其独特的教学原则: 1.自读性。这是从学生学文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最根本点,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 (知识、经验、方法、规律等)为自读、自析自读课文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自读课文时必须把“自读权”还给学生,把“自读时”让给学生,把“自读法”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实现“自读性”的原则,学生的“自读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2.引导性。这是从教师教文的角度讲的,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基本点。这一原则与第一个原则相辅相成。要求老师在把“自读权”大胆放手时,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应加以组织、引导,使学生正确进行知识迁移。不要求教师“纤屑不遗、发挥净尽”,而是“提纲挈领、期得其得”。(摘自叶老《略读指导举隅》前言)这样,学生的自读能力才能得以形成,习惯才能养成。 3.反三性。这是从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的角度讲的,它是教学自读课文的关键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读课文“反三”的特点,通过与讲读课文的比较,引导学生将讲读课文知识正确迁移,正确理会“一”在自读课文中的体现,只有这样,“反三”才能实现。同时“一”的知识更会牢固、竖实,促进了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形成。 二、目前教学自读课文存在弊端及其原因分析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由前文分析可知,两大课文类型有着各自的要求与分工,教学时,只有注意其间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体现教材

《南方周末》推荐学生阅读的29本书

在《南方周末》实习了几周,深感编辑老师对阅读的要求之高。除了一些大家经常读的经典书籍之外,还有很多书籍也是值得年轻人一读的。 这是《南方周末》编辑老师推荐的书单,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老师推荐书目 1. 吾讲斯美:近距离读美国 作者 : 李雾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哈佛琐记 作者 : 吴咏慧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3. 上学记 作者 :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 中国近代史大纲 作者 : 蒋廷黻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作者 : 朱光潜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 作者 : 郑也夫 出版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7. 伪自由书 作者 : 鲁迅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论自由

作者 : [英] 约翰·密尔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9. 论民主 作者 : (美)科恩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10. 西方哲学史:上卷 作者 : (英)罗素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11. 黄河边的中国 作者 : 曹锦清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2. 再造文明的尝试 作者 : 罗志田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3.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作者 : 杨伯峻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4. 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作者 : 杨伯峻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15.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作者 : (奥)茨威格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6. 培文书系·大学之旅——社会学的邀请作者 : (美)乔恩·威特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 哲学的邀请 作者 : [西]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自读的教学方法 新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应的,现行教材编排大量的自读,旨在引导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自读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把讲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自读中。因此在设计自读的教学时,应以讲读的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在思想水平、认识水平、分析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诸方面有所进步。 一要教好自读,需要了解自读的型特点,任务和要求,理解它和教读的关系。 1自读型的特点:语自读从教学内容讲是指语教材中的“自读”,从授形式讲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独立操作为主的一种型,它是与教读、作、复习、活动、口语、多媒体辅导教学等型并列的一种型。目的在于印证和实践“教读”上所学习到的方法。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质疑问难。 2自读的任务和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自己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也可鼓励学生自选外类似进行自学讨论研究, “会读”、“不需要教”的实践,从教读到自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读的教

学目标要注意和相关单元的教读要求一致。 二、明晰自读的教学流程 自读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自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但是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读不是随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阅读”而是一个在指导下进行的有目标的训练过程。目标明确是自读训练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把指导重点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觉得钱梦龙老师的导读“三式” 中“自读式”导读法是非常科学的,并且易于一线教师的学习掌握。它的阅读流程是:初步感知——辩体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 (一)教学目标 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自读的根本目标是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自读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创造宽松、和谐、平等、互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思路,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教”的目标。 (二)“自读导学五步式”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初步感知——自读开始,教师运用适当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激发自学的兴趣。大体读懂全内容,对全有一个总体认

思想汇报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3916735794.html,)/入党材料/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 (注:黄河边的中国为党课所列读本) 摘要:这次中原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考察散处在黄河流域的村落,了解居住在村落之内的农民与建立在村落之上的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实际反应与变化。学术界用“社会转型”这一范畴来分析这一尝试一切人都卷入气馁的历史性变革,但那个在解题中的“社会转型”到底是个什末样的社会形态,这个将要转型的“社会形态”又具有怎样的性质,谁也说不清。然而我隐约感到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酝酿着一场有关这一问题的大论战。 感想:作者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观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式我更加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认识。中国现代化目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图经济速度所制约的。 摘要:中原幸存调查第一站——d乡l村。

河南乡村蹲点调查的第一个点,k县的d乡l村:对刘氏家庭进行的调查:户主52岁,党员,复员军人,为人忠厚,务农。妻48岁生有三女一男。长女已出嫁,次女做过保姆如今在开封农场打工。幼女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幼子在读初中。按恰亚诺夫家庭生长周期学说,该家庭者处于生长的鼎盛时期。在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这一代人中,这种家庭人口规模很是普遍。中午老刘备酒菜相款待。虽然我们反复叮嘱他在他家站住期间与他们平时一样的吃,但还是不知从何处搞了一些菜,吃饭时我们要留的妻子女儿一块上桌来吃,老刘说乡下没有这个习惯。村民请客吃饭妻女不上桌,这一风俗习惯在八九十年代的江浙一带似已破除。这一习俗的保存欲消除死于乡村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家贫困户也姓刘,户主现年50余岁,人挺能干,生有两子,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他家的贫困,主要是妻子身患重病,一病就是十几年,到处求医,一是费了工时,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彻底拖垮了,妻子去年病故,腹下两万余言的债务。户主对他家的不幸在于似乎一无抱怨:“老婆患病总想治好她虽然死了,也算对得起她。所借之钱慢慢还就是了,如今唯一的心愿,是让二个孩子能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我这样辛苦一辈子。”第三家贫困户大门紧闭。户主姓周,四五十岁,地能有比较懒。同样一亩地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家里像个狗窝,但填饱肚皮没有什末大问题,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之后,绝大多数的农户,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发财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黄河边的中国》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曹锦清,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1996年,上海学者曹锦清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本书。《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二、研究理念 将“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结合起来,观察中国社会。就是指从传统的角度去审视现化化过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与“译语”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从上往下看”就是通过“官语”来考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 三、为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的方法 1、暂时把预设的理论框架“悬置”起来。所谓“悬置”,既非“抛弃”,又非用以套裁社会事实,而是让一切可供借用、参考的理论、概念处于一种“待命”状态,调查者本人则时时处于一种“无知”与“好奇”状态,直接感受社会生活本身。 2、“入场”途径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依据这条传统习惯所认可的途径,既可“入场”,又能“保存现场”。此次中原调查,我就是沿着市、县党校各位的朋友们所提供的“亲友关系网”而直达村落、农舍的。 四、本书精彩内容 (一)、农村现状: A、生活异常贫困。农民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基本限于能“吃上白馍”。一些地方竟依然保留着终年不吃菜的习惯。“一般农民虽然盖起了新房,但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几样值钱的东西”。多数农民生活的目标与样式仍然没能超越延续了千年传统——“一生积累,只为了盖房、娶亲这两件事”。农民经常是“早饭:面汤加红薯,农忙时节加馍。通常无菜肴,或有一点自制咸菜。中饭:面条。面条分两类:一是红薯粉制的面条,一是小麦粉制的面条。晚饭与早饭相似”。 B、深受四害之苦。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地方政府之害(“要么不动,要么乱动”,而所做之事大多是“催粮征款、刮宫流产”),三是市场价格波动之害。四是疾病之害。“如今农民最怕的就是生病,医疗费实在太贵,全家一人重病,这一家肯定要垮下去。”

材料力学--计算机计算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方法

材料力学—计算机计算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方法 1 在AutoCAD中绘制需要计算的截面图形或导入图形,如图1所示。 图1 2 创建面域 面域创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reg命令。输入reg并回车或在菜单栏点选“绘图”→“面域”,按提示选择需要计算的截面图形线条;右键或Enter键确定。会建立两个面域(外围边框和内部边框); (2)bo命令。在命令行输入bo并回车或在菜单栏点选“绘图”→“边界”,弹出如图2所示“边界创建”对话框。选择创建“对象类型”为“面域”,勾选“孤岛检测”,点击“拾取点”返回绘图界面,用十字光标拾取截面图形内部任意一点,右键或Enter键确定。也会建立两个面域(外围边框和内部边框)。 图2 3 面域差集计算 将建立的两个面域进行差集计算。在命令行输入subtract并回车或在菜单栏点选“修改”→“实体编辑”→“差集”,按提示选择要从中减去的实体或面域(外围边框)并回车,再选择要减去的实体或面域(内部边框)并回车,会将两个面域合成一个整体面域。 4 查询计算

(1)在命令行输入massprop 并回车或在菜单中选择“工具”→“查询”→“面积/质量特性”; (2)选择刚创建的面域并回车,弹出如图3所示的文本对话框; 图3 (3)得到截面面积=37.7mm2,截面形心坐标为(88.11,211.48)。截面惯性矩、惯性积、主力矩。 5 对截面形心坐标轴的惯性矩、惯性半径、抗弯截面系数查询计算 (1)从主力矩与质心的X-Y方向可以得出: I x=188.5mm4, I y=188.5mm4 (2)利用刚得到的截面形心坐标为(88.11,211.48),命令行输入ucs→(88.11,211.48),将用户ucs 坐标原点移动到截面形心,如图4; 图4 (3)命令行输入massprop并回车,弹出如图5所示的文本对话框;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浅谈自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自读、自测”,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其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独立的归纳、分析及鉴赏等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大量的自读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巩固、提高和扩展知识的目的。 那么,如何组织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自读课文真正作为自读课文来教,体现“自读”为主的原则,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唱“主角”。教师引导学生自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是“练”,一些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出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自读自做,自己评改,这样学生阅读课文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仔细认真,大大提高了阅读质量。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一些练习,编写阅读提纲,供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使用,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讲”,由学生钻研课文,写好讲课思路,自己上讲台当小老师。这样,学生要作小先生,事先就必须仔细钻研课文,读深读透。如学生杨翠丽在讲《哨子》一课时,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充

分准备,讲起课来有板有眼,条理清楚,效果不错,真有小老师的样。由于是自己的同学讲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定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促进对一向漫不经心的自读课文的阅读,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学生经过实践锻炼,主动意识逐步养成,自学积极性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自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信心和兴趣的鼓励者。在自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标,选择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阅读,最终完成目标。如教中学语文第四册自读课文《我的小桃树》一文时,作者在文中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要读者去理解在生活琐事中包含着的许多人生哲理,学生自读时往往会碰到困惑,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质疑:“我”在文中做了一个什么梦?然后由学生在自读中研讨、分析。由“种子的梦”到“果的梦”,认识到这是一个“生长的梦”,从而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在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教给方法,适时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才能够举一反三,提高自读效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绝大多数是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

读书思想汇报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3916735794.html,)/党团工会/入党思想汇报 读书思想汇报 读《黄河边的中国》有感(注:黄河边的中国为党课所列读本) 摘要:这次中原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考察散处在黄河流域的村落,了解居住在村落之内的农民与建立在村落之上的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实际反 应与变化。学术界用“社会转型”这一范畴来分析这一尝试一切人都卷入气馁的历史性变革,但那个在解题中的“社会转型”到底是个什末样的社会形态,这个将要转型的“社会形态”又具有怎样的性质,谁也说不清。然而我隐约感到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酝酿着一场有关这一问题的大论战。 感想:作者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观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式 我更加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状况的认识。中国现代化目标归根到底是受中国农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图经济速度所制约的。 摘要:中原幸存调查第一站——D乡L村。 河南乡村蹲点调查的第一个点,K县的D乡L村:对刘氏家庭进行的调查:户主52岁,党员,复员军人,为人忠厚,务农。

妻48岁生有三女一男。长女已出嫁,次女做过保姆如今在开封农场打工。幼女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幼子在读初中。按恰亚诺夫家庭生长周期学说,该家庭者处于生长的鼎盛时期。在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这一代人中,这种家庭人口规模很是普遍。中午老刘备酒菜相款待。虽然我们反复叮嘱他在他家站住期间与他们平时一样的吃,但还是不知从何处搞了一些菜,吃饭时我们要留的妻子女儿一块上桌来吃,老刘说乡下没有这个习惯。村民请客吃饭妻女不上桌,这一风俗习惯在八九十年代的江浙一带似已破除。这一习俗的保存欲消除死于乡村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家贫困户也姓刘,户主现年50余岁,人挺能干,生有两子,长子在长春某大学读书,次子在县重点中学读高中。他家的贫困,主要是妻子身患重病,一病就是十几年,到处求医,一是费了工时,二是高额的医疗费用把他彻底拖垮了,妻子去年病故,腹下两万余言的债务。户主对他家的不幸在于似乎一无抱怨:“老婆患病总想治好她虽然死了,也算对得起她。所借之钱慢慢还就是了,如今唯一的心愿,是让二个孩子能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不要像我这样辛苦一辈子。”第三家贫困户大门紧闭。户主姓周,四五十岁,地能有比较懒。同样一亩地亩产只有别人的一半。家里像个狗窝,但填饱肚皮没有什末大问题,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之后,绝大多数的农户,生活水平比从前提高了。发财的只是少数。浙一带几乎没有乡村企业,发财的几乎,不是搞建筑承包,就是搞粮食买卖。在这轮争取家庭优势地位的竞争中的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XX字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20XX字 前段时间,自己在老师的推荐下,找来《黄河边的中国》,用了大约三个周的时间,读完了全书。读完之后,不禁感慨万千。 一开始,自己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翻开前页,发现了这样一段字:“此书甚好,后传诸君,万勿以其字数多而拒之。”看到这段评价的时候,我就隐隐地感到选择这本书是正确的。接下来,我去读的时候也就为其中的观点、内容、分析与思考,而深深叹服了。 《黄河边的中国》是在1996年,由上海学者曹锦清经两入中原,借助其“亲友关系网络”,深入河南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历时120余天,后以日记体形式写成的。这本书主要是站在观察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的立场,包括“从下往上看”,“从内向外看”两个视角。何谓“内、外”“上、下”?所谓“外”,就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所谓“内”,即中国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指依然活跃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观念与行为方式中的强大传统;所谓“上”,是指中央,指传递、贯彻中央各项现代化政策的整个行政系统。所谓“下”,意指与公共领域相对应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指广大的农民、农业与农村社会。所以,“从内向外看”与“从下往上看”,就是站在社会生活本身看在“官语”和“译语”

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 《黄河边的中国》主要涉及指导下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变化过程。一方面关注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集中反映了1995年前后的一些河南农村现状与问题。虽然1995年,离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了。可是书里面的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反思,却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发人深醒。 1、对于三套语言的问题。书中说,当今中国似乎有三套语言:一是传媒官话,空洞无物。二是校园讲义,没有根基。这套从西方传入的学术语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找不到它们的所指,成为漂浮在知识分子表层思维与语言中的浮萍。三是民间语言,尤其是酒席语言,反映出变动着的社会事实与社会情绪,语言活泼而富有生气。 2、对于单产提高原因。作者讲,如果单纯从农村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说我们近50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单位产量在50年内提高了三至五倍,甚至更多。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本建设,种子的改良,化肥、农药及其他技术的推广,是单产得以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单产的提高,使得我们只占世界耕地的7%的国家,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3、内地医院差距。书中写道,原来各医院的收入,主要靠公费医疗这一大块,其次是附近农民的自费医疗。如今开封市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根本无法支

惯性矩总结(含常用惯性矩公式)

惯性矩是一个物理量,通常被用作描述一个物体抵抗扭动,扭转的能力。惯性矩的国际单位为(m^4)。 工程构件典型截面几何性质的计算 2.1面积矩 1.面积矩的定义 图2-2.1任意截面的几何图形 如图2-31所示为一任意截面的几何图形(以下简称图形)。定义:积分和分别定义为该图形对z轴和y轴的面积矩或静矩,用符号S z和S y,来表示,如式(2—2.1) (2—2.1)面积矩的数值可正、可负,也可为零。面积矩的量纲是长度的三次方,其常用单位为m3或mm3。 2.面积矩与形心 平面图形的形心坐标公式如式(2—2.2) (2—2.2) 或改写成,如式(2—2.3) (2—2.3) 面积矩的几何意义:图形的形心相对于指定的坐标轴之间距离的远近程度。图形形心相对于某一坐标距离愈远,对该轴的面积矩绝对值愈大。

图形对通过其形心的轴的面积矩等于零;反之,图形对某一轴的面积矩等于零,该轴一定通过图形形心。 3.组合截面面积矩和形心的计算 组合截面对某一轴的面积矩等于其各简单图形对该轴面积矩的代数和。如式(2—2.4) (2—2.4) 式中,A和y i、z i分别代表各简单图形的面积和形心坐标。组合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由式(2—2.5)确定。 (2—2.5) 2.2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 1.极惯性矩 任意平面图形如图2-31所示,其面积为A。定义:积分称为图形对O点的极惯性矩,用符号I P,表示,如式(2—2.6) (2—2.6) 极惯性矩是相对于指定的点而言的,即同一图形对不同的点的极惯性矩一般是不同的。极惯性矩恒为正,其量纲是长度的4次方,常用单位为m4或mm4。 (1)圆截面对其圆心的极惯性矩,如式(2—7) (2—2.7) (2)对于外径为D、内径为d的空心圆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如式(2—2.8) (2—2.8) 式中,d/D为空心圆截面内、外径的比值。

电化学历史简介

电化学历史简介 电化学(Electrochemistry)是研究载流子(电子,空穴,离子)在电化学体系(特别是离子导体和电子导体的相界面及其邻近区域)中的输运和反应规律的科学。从1839年,格罗夫(W. R. Grove)发表了全世界第一篇有关燃料电池研究的报告以来,燃料电池的研究也是电化学领域十分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电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解、电镀和电池。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因而电化学往往专指“电池的科学”。 电池由两个电极和电极之间的电解质构成,因而电化学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其中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性质、参与反应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作电解质溶液理论;另一方面是电极的研究,即电极学,其中包括电极的平衡性质和通电后的极化性质,也就是电极和电解质界面上的电化学行为。电解质学和电极学的研究都会涉及到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金属能使蛙腿肌肉抽缩的“动物电”现象,一般认为这是电化学的起源。1799年伏打在伽伐尼工作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不同的金属片夹湿纸组成的“电堆”,即现今所谓“伏打堆”。这是化学电源的雏型。在直流电机发明以前,各种化学电源是唯一能提供恒稳电流的电源。1834 年法拉第电解定律的发现为电化学奠定了定量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经过赫尔姆霍兹和吉布斯的工作,赋于电池的“起电力”(今称“电动势”)以明确的热力学含义;1889年能斯脱用热力学导出了参与电极反应的物质浓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即著名的能斯脱公式;1923年德拜和休克尔提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强电解质稀溶液静电理论,大大促进了电化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验方法方面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电化学暂态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电化学方法与光学和表面技术的联用,使人们可以研究快速和复杂的电极反应,可提供电极界面上分子的信息。电化学一直是物理化学中比较活跃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固体物理、催化、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中,电化学是唯一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应用主要有:电解工业,其中的氯碱工业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硫酸的无机物基础工业;铝、钠等轻金属的冶炼,铜、锌等的精炼也都用的是电解法;机械工业使用电镀、电抛光、电泳涂漆等来完成部件的表面精整; 环境保护可用电渗析的方法除去氰离子、铬离子等污染物;化学电源;金 属的防腐蚀问题,大部分金属腐蚀是电化学腐蚀问题;许多生命现象如肌 肉运动、神经的信息传递都涉及到电化学机理。应用电化学原理发展起来 的各种电化学分析法已成为实验室和工业监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科学家 【简介】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黄河边的中国

读《黄河边的中国》之浅谈当代中国内地乡村发展现况 李龙 总序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诸多的国家。由于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沧桑,又不断前进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段,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由上或发生在统治阶级之中,由下或发生在百姓大众之中。 现今,作为一个正在转型的国家,一个正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在其庞大的乡村社会中,由此却涉及到了农民各个方面的现状、变化、问题与矛盾······作为一个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中的观察者、研究者,曹锦清先生在1996年左右只身来到河南省,漫游中州大地。通过自己访谈式的田野调查,以自己的所看、所听、所谈、所思、所虑箸成了这本著作——《黄河边的中国》,其调查之全面、观察之细腻、思考之深入、语言之精炼,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求实精神。尽管这本著作只是介绍了河南省的部分乡村社会,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足以说明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所有内地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 经验若不为实践所检验,就很难上升为理论,尤其为科学理论。然而对于理论之实在性与普遍意义,我这个初生牛犊却很难说个究竟,毕竟一切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空、以假论之。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一种回答与解脱,却又让我困惑:不知道中国内地乡村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久才能解决? 一、当代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本态 乡村在我国发展已有上白万年的历史了。而就“乡村”的概念定义,有人说乡村的形成首先是基于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因为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更好的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也有人说相对城市来说,乡村是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1分散的地方。但不管是什么,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漫长过程。 所以对于“乡村”究是什么,我不想做更多的介绍。总觉得这是个抽象又宏观的东西,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乡村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真的很难对其作出一个准确和具体的解释。 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在此我只想以自己这18年来在农村的体会与感受谈谈中国内地乡村社会的现状。 记得小时候,常会听到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兄长说:“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农村的孩子有童年。”只是当时的自己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韵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求学之需,自己也进入到了城市,渐渐的也就明白了:城市里到处都是由水泥和钢筋建造而成的混合体,什么都是,千篇一律。连个小山丘、小河流都少之又少,那些孩子用什么来玩呢?或许有人说城市里有游乐场、动物园啊!但总觉得基于这些之上的并非真正的童年。而在农村,到处都有可以玩的东西:河

岳村政治读后感

《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读后感 一、“下马观花”的研究方法 所谓“下马观花”是和“走马观花”相对的,指深入实地,认真仔细的观察。 该书最令人钦佩并值得学习的就是作者这种“下马观花”的研究方法。毛主席曾说过: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徐勇教授为该书写的序言中也说:“对于社会科学而言,没有第一手的资料,难以做出第一流的学问”。因此深入实地的调查,切身的体会与感受,掌握充分的资料是学术研究,最起码是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而这恰恰是目前学术界欠缺的,坐在屋里靠“想当然”做学问的大有人在。于老师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他走出纸上谈兵的书斋凭着一个学者的社会良知,不畏调查中的艰难险阻深入农村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实地调查访问。在读附录中的衡山调查记事时,深切感受到了于老师调查中的艰辛,白天四处奔波做访问搞调查,夜晚冒着严寒制作问卷,写调查笔记,也曾遇到过车祸后险象环生的危险情况,这些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产生无限的敬佩之意。另外整本书都体现出了作者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正如后记中作者说的:“真切的理解他们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劳动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我对自己生命的承诺”。 难能可贵的是于老师调查之后在对事实的解释和分析之时,还把这些调查的原始资料、调查的操作过程以及他本人在调查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呈献给了大家。为后人更加深切的理解该书并且检验该书的结论提供了素材。徐勇教授就说过:本书的附录“衡山调查记事”或许更有长远价值。除了调查笔记之外,作者搜集了现有的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 ,包括不同时期的各种报刊、各级政府档案、地方志、不同时期的村规民约、各种族谱资料、各种现存的会议记录、村干部工作总结、各种民间纠纷调解协议和法院判决书等文献。这为我们做实证研究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虽然我们很可能赶不上于老师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习其学者精神和研究方法应该会有不小成绩。 二、条分缕析的研究结构 在研究结构上该书运用纵向研究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乡村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变迁。作者把乡村社会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乡村社会的政治特征,主要是从国家,乡村社会以及农民个体的互动关系上来分析。我将这四个时期的特点用以下图表表示:时期国家政权边 界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农民个体的角色 传统乡村社会(主要以清代为代表)县级把自上而下的保甲制度 和乡村自生的绅权、族权结合 起来实现对乡村社会的间接 控制 个人依附于父权制家族, 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人类照明发展史

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日光灯,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装饰灯、节能灯等,可以说一部照明的历史正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 人类使用油灯照明的历史特别长。在这期间,油灯经过了多次改进。油灯用油从动物油改为植物油,最后又被煤油取代。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变化过程。为了防止风把火吹灭,人们给油灯加上了罩。早期的罩是用纸糊的,很不安全,后来改用玻璃罩。这样的油灯不怕风吹,在户外也照样使用,而且燃烧充分,不冒黑烟。 可是人类并没有满足,在使用油灯照明的同时,仍然在寻找其他的照明方法。公元前3世纪左右,有人用蜂蜡作成了蜡烛。到了18世纪,出现了用石蜡制作的蜡烛,并且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 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初,这种灯很不安全,在室内用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只当做路灯用。后来经过改进,它才走进千家万户。 火把、蜡烛、油灯、煤油灯、煤气灯这些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那么有没有不用火也能照明的方法呢?有人曾经捉来大批的萤火虫,利用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来照明。这种方法虽然不实用,不过在人类的照明史上也算是最奇特的一种方法了。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 电灯泡(白炽灯):电线里的电流进入到很细很细的金属丝里,金属丝会产生高热,热到一定程度会发光,这是最早的电灯,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 日光灯: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以电流而发光的。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也能省电。蒸汽灯有水银蒸汽灯、钠蒸汽灯。 下一代的新型照明光源,是LED灯,即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做的照明灯。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如何教好自读课文 长久以来,自读课文内容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的老师忽视了自读课文的存在意义。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自读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与考试紧密相关的主体课文当中,主体课文上得是有声有色,自读课文则上得毫无生机,几乎是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当然也有少数老师把自读课文当作主体课文上,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理解透彻,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仅浪费了时间,也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模糊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那么,自读课的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教学中时应如何把握呢? 首先,要领会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是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和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北师大版精读课文为主体课文,略读课文为自读课).叶老十分精辟阐述了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度和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他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本着不同的作用,但是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而且我们现在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略读能更迅速,便捷的获得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广泛,因此,自读课文教学更应该重视起来,做到教学得法。 北师大版教材的基本安排就是每个单元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对课文教学都有明确要求,自读课文的要求是在学过主体课文之后进行,加强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是“初知大意”,只要把重点,难点帮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重点,词句积累可适当重视,教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懂,读过之后是明白了什么道理,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如果是故事性特强的自读课文,最好能把课文复述下来,学生学会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词汇,锻炼表达能力,由此可见,编者安排自渎课文的教学的目的,是让我们训练学生自读能力,自读速度,积累词汇,并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书中感悟掌握读书方法。 其次,明确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读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从四方面来讲: 1、通过自己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自学课文里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读机会合作交流是自读课文的重要学习方法,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自读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老师适当引导,体现主导地位。 2、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速读,根据重点词句了解大意,低年级以朗读为主,中年级的以默读和朗读相结合,高年级以默读为主。 3、注重词汇积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重在词汇积累,自读课文为积累词汇提供了一个大好时机,可以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学生在相应交流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4、加强课内外联系,渗透单元主题适度拓展延伸,自渎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相互交流,实现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通过鱼主体课文的联系,加深对本单元主体的理解,并适

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

读《江村经济》有感锦集 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时沿用原书扉页上的《江村经济》一名。下面是关于《江村经济》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其实,此书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名是《 ___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译本。这时隔的40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 ___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作者将本书的研究范围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拓展到90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60多年的调查和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学研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学研究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 ___》,无不闪烁着此书的影子(看了一点,即有此种感觉····不当之处请明者指正)。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创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赏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 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虽然二者描述的现实以及作者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调查地的现实片段所进行的观察异常细致入微,并在实地资料、调查数据以及现场感受三者中实现一种平衡和统一,构建出其理论体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后能够给人以极大的认同感。能达到这几方面的著作其实就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但对于此二书而言,如果仅仅如此,那它们也不会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了。在我看来,它们骨子里最重要的通点就是作者通过其犀利的眼光加上严密的思维逻辑,把这些我们看来都很日常的材料进行了重新构建和解

读《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有感

《黄河边的中国》读后感 13社工本1 宋红光 1314040210 1995年,上海某大学的教授曹锦清做出到河南的农村进行调查的决定,并在河南的许多乡村、城镇、县市进行了调研。调研后整理出版了这么一本书。我大概花了近一个月的课余时间将这本厚厚的书看完,又沉淀了一个月,才打算写这么一篇读后感。向来不喜欢写读书感,虽然读完一本书后经常都会有些自己的感想。距离读完这么一本靠数据和事实充实起来的书有一个月之久,所有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数据、事件等等都已经很模糊,但这正是我要的效果。在所有的细节都已经模糊的情况下更能让我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本书的内涵。要问我说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一句话,作者1995年在河南一些地方调研的记录。 作者调研是通过层层的关系网进入农村进行几天的蹲点调查,和村民聊天,然后搜集、记录他觉得有用的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些人际关系及讲座、报告和乡县村各级官员谈话、了解情况。在调研过程中,他发觉,1995年时候的中原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和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的乡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主要反应在衣食住行上),但1995年时候的中原百姓还得缴纳很沉重的各种税,和村干部的关系还很紧张,思想意识一样闭塞落后,最讨厌的还是官吏的贪污腐败现象。于是有时候,作者有不知身处何时何地的茫然之感。

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一个个村庄就像某些官员的一个个封闭的领域,外人很难进入,更不用说获得一些事实。于是作者时不时会觉得在自己的祖国进行学术研究的实践活动很困难。这是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又很无可奈何。于是像作者要做这样的调研,得通过层层的关系才能进入调研现场;而调研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犯某些人的利益。我不是很清楚作者调研的目的,但是,在书中他屡次论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批判了只埋头于书斋的研究、不去进行实际调研的一些学者的治学之法。而作者也意识到要进行这一类型的调研,在国内当时没有系统的理论可以指导,而直接套用外国的理论则有些牵强。理论的总结需要实践的支持,于是他得进行实践;但实践得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理论……他只好在这种矛盾下进行实践,或许他心里暗暗觉得如果能够在实践之后总结出一套有用的理论将会是这一实践之后的最大收获吧。我觉得,其实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作者本着的是和我们在支农时候相似的一种理念,就是不是很清楚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觉得做了比不做好。中原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当地人民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就对很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像作者这样的人就会想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现在怎样;在母亲河哺育着的地区的人们过去怎样生活,现在又是怎样生活……他是写出了一本书,但是,书中只是记载了他的调研情况和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谁会去读这么一本书,这本书会不会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一些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基于一种知识分子的自觉,他去调研,去记录,去思考,去反映。就像我们的支农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