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从软件生命周期说项目经理工作职责与流程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对用户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明确在用户的业务环境中软件系统应该"做什么"。只有在确定了客户需求后,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够分析和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法,开展后续的工作,所以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这一步骤要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这个说明书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给开发人员看的,可以让用户更加确定自己的需求,让开发人员了解用户的需求。可以在需求说明说中包含业务流程图,来描述项目的业务流程。

二、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从而形成系统架构。明确软件系统应该"怎样做"

概要设计

1. 软件结构设计: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

2. 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详细设计

1.为每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选择某种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写出模块的详细过程性描述;

2.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

3.确定模块接口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模块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及局部数据的全部细节。

4.要为每一个模块设计出一组测试用例,以便在编码阶段对模块代码(即程序)进行预定的测试。

这一步骤需要产生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三、软件编码

软件编码就是将上一阶段的详细设计得到的处理过程的描述转换为基于某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即源程序代码。

1.制定项目开发计划文档,制订编码规范、量化任务,并合理分配给相应的人员。2.跟踪项目的进度,协调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3.监督产生项目进展各阶段的文档,保证文档的完整和规范。

4.跟踪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与用户沟通确定变更需求,更改开发计划。

四、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项目经理需了解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的bug的严重程度来安排项目bug更改计划。

五、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修改后要填写程序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旧程序的不同之处。

项目经理需要配合部署人员做项目部署,了解项目部署环境,跟踪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bug安排相关人员对相应bug进行更改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改进的瀑布模型 虽然瀑布模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瀑布模型仍然是最展本的和最效的?种可供选择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瀑布模型要求软件开发严格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测试的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可以定义明确的产出物和验证准则.瀑布模型在每?个阶段完成后都可以组织相关的评审和验证,只有在评审通过后才能够进入到下-个阶段. 由于需要对每?个阶段进行验证,瀑布模型要求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文档产出,对于严格的瀑布模型每?个阶段都不应该重叠,而应该是在评审通过,相关的产出物都己经基线后才能够进入到下?个阶段. 瀑布模型的优点仍然是可以保证整个软件产品较高的质量,保证缺陷能够捉前的被发现和解决. 采用瀑布模型可以保证系统在整体上的充分把握,使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但对于前期需求不明确,而又很难短时间明确淸楚的项目则很难很好的利用瀑布模型.另外对于中小型的项目,需求设计和开发人员往往在项目开始后就会全部投入到项目中,而不是分阶段投入,因此采用瀑布模型会导致项目人力资源过多的闲置的情况,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往往会以进度约束而不选择瀑布模型,这往往是?个错误的观点.导致这种情况的?个关键因素往往是概念需求阶段人力不足.冈此在概念需求阶段人力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情况下,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在开发周期上并不会存在太人的差别.反而是很多项目对于迭代或嫩捷模型用不好,为了赶进度在前期需求不明确,没有经过?个总体的架构设计情况下就开始编码,后期出现大量的返工而严重影响进度. 架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个重要的关注点.因此在RUP中也捉及到软件开发要以架构为核心.因此在架构设计完成后系统会彼分为相关的f?系统和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间的接口都可以定义淸楚.在这种情况下,当模块B的详细设计做完成后往往就没有必妥等到其它模块的详细设计都妥完全作完才开始编码,冈此在架构设计完成后可以将系统分为多个模块并行开发,每个模块仍然遵循先设计和编码测试的瀑布模型思路.这是瀑布模型的?种最重要的改进思路,也可以说这是?种增量开发的模型.

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汇总情况

1.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1基本概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Equipment management)主要是指设备在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设备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具有为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涵。包括设备资产的物质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质运动状态。 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更侧重于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覆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企业运营的经济性,具有为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现代意义上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双重概念,应该称为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Equipment-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更为合适,它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安装)使用,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即包括设备管理,也渗透着其全过程的价值变动过程,因此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2.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任务 以生产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

1.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阶段 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三个阶段 (1. 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购置,库存,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1)采购期:在投资前期做好设备的能效分析,确认能够起到最佳的作用, 进而通过完善的采购方式,进行招标比价,在保证性能满足需求的情况 下进行最低成本购置。 (2)库存期:设备资产采购完成后,进入企业库存存放,属于库存管理的畴。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一般认为,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决策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运维阶段等四个阶段,而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周期的始终,关系到项目的方案、关系到项目的造价,甚至能够决定项目的成败。可以说,设计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龙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来做好设计的管理与控制呢本文即从业主的角度,从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工作的特点出发,来阐述设计工作的任务与控制要点。 一、决策阶段设计管理 决策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及经济方面的论证,比选不同建设方案,从而得出项目是否建设及如何建设的结论。设计任务主要表现为辅助业主编制建议书、预可研及可研等设计文件。其实施过程简单,逻辑关系清晰,但却含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应注意以下要点: 1、明确目的 拟建项目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背景,这是项目提出的直接动因。是扩大规模,还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是改善产品结构,还是增加效益;是消除安全隐患,还是改善工作环境,必须阐述清楚。建设原因说清楚了,才能确定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性。但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道理,却并不是时刻能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现实中不知所云、张冠李戴、意义不透彻等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某石化的搬迁改造项目,A装置进行搬迁,顺便在异地进行改建,其真正目的是给B装置让出位置,以改善产品结构。结果在A装置搬迁改造可研中B 装置的建设只字未提,A装置的设计意义倒是提了不少,结果险些被“枪毙”,闹了个修改再审的结果。可见,建设目的及必要性是建设项目提出的前提,设计单位必须下大力气了解情况,收集信息,不能想当然,因为这关系到项目的建设与否,是项目立项的必备前提。 2、选好技术方案 建设必要性清楚了,下一步工作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完成一件事情,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工程项目也是一样,不同的技术方案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的结果,关系到项目的工程内容、项目的建设及运维造价、甚至关系到拟建项目的命运,是拟建项目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工作。此项工作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缺少比选,或是不进行全面比选。设计文件中经常会出现为了选取某项方案而陈述的现象,也许在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已经进行了比选,但“自知”不等于“大家知”。例如某企业苯抽提项目,在可研文件中充分论述了蒸馏抽提的好处,选择了该技术,但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不选择液抽提方案原因等没有进行详细阐述。据此,很难说这是一个好的可研,因为论述并不全面。 3、界定工程范围 有些人认为技术方案确定后,工程内容就已明确,因此在前期工作中将较大精力投入到技术方案的论证,对于工作范围关注并不多,甚至粗制乱造,草草估算工程量。实践证明,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许多工程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费用超出前期估算较多就是工程量偏差较大所致,而工程量偏差大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范围界定不清,例如某装置可研估算 6800万元,但建成后的费用却达到7800万元,调查发现多出的1000万元主要用于场地的原有设备的搬迁,同时一些计划利旧的设备因损坏严重,而无法利旧。但这些内容在可研阶段并未明确提及,造成建设阶段资金的一度紧张。 4、做好数据采集 经济评价是前期设计文件编制的重点工作,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持,需要综合与分析各个方面的信息。但许多可研审查显示,此项工作开展并不理想,许多设计咨询单位的数据系统并不健全,数据来源更多地依靠业主单位或东拼西凑,甚至为了某种结论而收集特定的数据,其数据准确性与全面性有待考证。那么,不牢固的基础怎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呢因此,决策阶段的设计工作,必须健全自身的数据收集系统。可以建设企业自己的数据库,可以采购信息,可以借助网络,也可以自主调查。有了丰富的数据,加上现代的分析评价方法,经济评价就能够有的放矢,提供正确的评价结论。例如某油库改造项目,因建设地点比较落后,周边国有、私营油库数量繁多,情况复杂,相关数据采集困难,某设计公司承担可研设计任务,通过业主及当地规划部门获得了部分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改造后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为了稳妥起见,该公司派遣专人赴建设地深入调查,增添了大量数据,而此时的评价结果却正好相反,可见数据收集是经济评价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影响着评价结论。 5、落实约束条件 决策阶段,因为项目没有真正付诸实施,一些人存在轻视心理,对于一些问题总想着等详细设计阶段再考虑,一些约束条件常常被忽视,而这些条件往往影响着拟建项目的进度及费用等相关要素。因此,决策阶段在论述技术与经济方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约束条件的落实。例如某长输项目,要穿越林地、稻田、鱼塘、村庄、山脉等,地形十分复杂,但可研编制阶段并没有详细落实,只是对动迁费等进行了简单估算。结果,在实施阶段发现可研估算的动迁费远远不够,过林地有征林费、过稻田及鱼塘有补偿费,致使实施费用大幅度提升,严重超出可研的批复。再如,某项目可研批复后,开始详细设计,但在平面图校审过程中发现装置周边有民用建筑物,安全距离不够,但此时可研已经批复,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6、实施有效沟通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16077456.html,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 作者:秦小飞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全面掌控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达到工程全过程管理,特引入了天然气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本文基于数据录入平台,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内容涉及输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检测以及运行维护,该系统为管道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并辅助决策分析,从而提高管道运行管理水平,达到安全高效的管理。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录入平台;运行管理 输气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这一“实物”为基本载体,以管道从规划建设到投产运行直至运维报废各个阶段的业务活动为驱动要素,建立统一的“管道数据模型”,并以管道全生命周期的进展为时间轴,将业务活动的成果物逐项加載到管道“实物”上,搭建天然气长输管道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实现管道从规划到报废的全资产、全过程、全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可靠保障。 1 全生命周期的五大目标 1能够对各阶段的交付物进行统一,集中的存储,便于查询;2能够提高竣工资料数字化移交能力,提升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缩短移交周期;3能够正确的反应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进度及质量管理情况;4基于数字化设计,提升设计成果的数字化传递能力;5能够保证管道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为生产运营服务,并支撑数据回流。 针对输气管道工程建设阶段来说,目标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管过程,管的是工程建设的项目过程;另一类是存数据,存的是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数据,存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在管道投产运营后用,包括管道完整性、包括生产调度,也包括安全应急等。 总结以上目标,可以将全生命周期的目标归结为“存数据、管过程”。 2 数据系统的建设 建设标准唯一、关系清晰的管道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服务和发布平台,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存证和分析等功能,为实现统一的业务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系统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定义一套完整的数据标准:涵盖管线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方面数据,提高数据存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后续的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的指导;2搭建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将建设期运营期的业务、地理、实时、文件等各种类型的数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浅议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蔡琦斌 工程项目建设一般都是企业的重大投资,一方面它占用企业很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投资成功与否将对企业产生长期影响,甚至与企业生死攸关。如何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确保其设计合理、运行安全有效,同时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规划、设计失误或设备选型错误造成影响工程使用效果,资金浪费的现象,帮助企业提高资产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资源。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运营、维护到最后报废的全过程。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以自然资源和市场预测为基础,选择建设项目,寻找有利的投资机会;判断工程项目的生命力,进行市场调查、工厂试验等专题研究;对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建设地点、主要技术工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研究和初步评价和可行性论证;深入研究市场、生产纲领、工艺、设备、建设周期、总投资额等问题。 设计/选型阶段。编制设计方案及工程项目总概算书,考虑项目实施的成本、费用支出,以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设备选型。 建设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前的生产准备,对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装与调试。 运营/维护期。对工程从安装调试合格进入正常使用起,直至该工程退出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组织、管理、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使工程项目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需要对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对设备进行维护。根据工程使用情况,及时作出报废、整改、替换的决定。 跟踪/评估期。合理选取指标,科学建立模型,选择不同的评估时点进行动态评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跟踪管理。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分析,指导日后的建设管理,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实现科学决策,防止资金浪费,及时纠正项目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设备管理的现状 (3) 二、解决方案 (4) 三、技术特点 (8) 四、应用行业 (14) 4.1. 油田业 (15) 4.2. 医疗业 (16) 4.3. 铁路运输业 (18)

一、现状、问题 设备作为一个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如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在目前企业面临成本逐步提高的形势下,无疑是帮助企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设备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企业的重视,而企业如何对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也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的关键。 目前在的设备管理领域的软件产品有以下几类: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设备台帐资料,日常巡视检修工作,故障处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将设备绘制到地图上,方便查询和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管理设备运行维护中的各种工程项目及进度。 自动化控制及调度系统: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监视、控制等。 CAD等绘图软件:用来设计各种设备安装、施工图纸。 这些系统都是不同厂家开发的,有些企业已经全部上线实施了,有些企业只使用了一部分,信息化水平有高有底,系统之间只能进行简单的集成,使用起来不方便、功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很容易产生系统间的数据不一致。 大多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缺少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效

工具,难以将设备信息、实时数据、图纸信息等进行统一管 理; ●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甚至一些离线的CAD、excel文档 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数据间一致性差; ●系统分散导致工作流程很难做到闭环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手 段支撑业务精细化管理; ●管理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难以进行有效集成,设备的大量状态数 据无法进行有效利用; ●系统功能简单,以表单、流程、报表为主,缺乏可视化分析展 示手段,难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现场工作缺乏技术支持手段,设备维护的大量工作要在现场进 行,传统设备管理软件只能运行在桌面电脑上,现场工作只 能事后人工补录到系统中,难以进行及时的监控,工作现场 也难以获取系统中有用的信息; 二、解决方案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资产管理思想,以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目标,优化企业资源为核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安排设备采购、维修保养计划及相关资源与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到工程项目施工、项目移交、设备运行、最后到设备报废,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流程说明

铁塔建设全流程生命周期管理 一、需求管理 二、项目管理 三、工程施工管理 四、资产管理 五、档案管理 铁塔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的10个关键控制节点:需求获取、方案筛查、需求确认、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会审、工程实施、验收交付、工程转资及审计决算、项目归档; 一、客户需求管理 1.需求收集:客户经理收到运营商建设需求,1天内完成运营商需求的确认,并提交产品经理处理。(一次确认) 2.需求整合、制定方案:产品经理通过筛查,初步制定解决方案,下发《站址筛查任务书》,由设计院到现场进行初勘,形成站址方案建议书。 时间要求:批量需求≤50个,5天内完成;50〈需求量≤100个,10天内完成;零星需求3天内完成。 3.选址定点:根据初勘结果,产品经理下发新建站点选址任务清单,由站址经理分派至各区域经理开展选址。城区单站选址定点时长5天内完成,乡镇及农村时长为3天;站点确定后2天内站址经理将结果反馈产品经理。 4. 拟共享站点:产品经理提交《共享需求单》至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协调资源产权运营商进行共享确认,每5天反馈一次结果。 5. 筛查方案确认:产品经理根据选定点位,组织设计院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编制;客户经理将方案提交需求运营商确认,若双方意见达成一致,3天内完成《站址筛查方案确认》。(二次确认) 6. 站址谈判:选址经理分解谈站任务至区域经理,区域经理组织施工单位/社会力量进行谈站,单站谈站时长城区10天;郊区及乡镇7天,农村5天),同时完成租赁合同/征地合同的签订。 7. 输入文档: (1)附件1:项目建议书(可研)模板 (2)项目立项审批单 (3)立项的请示文件模板 (4)客户建设需求订单确认表 (5)项目规模统计表 (6)会审纪要模板

项目工程全生命周期控制点计划

成大·锦嘉国际大厦工程工期控制时间计划

成大·锦嘉国际大厦工程工期控制计划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江北中央公园旁,周围都是正在开发的在建工程。本工程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0万㎡。本工程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地下-6F—-2F为地下车库,-1F—5F为商业裙楼,6F—27F为办公写字楼。本工程地下室土石方工程量大,属于深基坑大开挖,开挖深度约26m,土石方工程量约15万m3;基坑护壁支护和基坑周边的边坡稳定是本工程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时施工安全重点监控内容,应天天检查,形成记录并做好台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由参建单位协同处理。 第二节各分部分项工程工期控制计划 一主要施工内容及施工程序 1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安装”等合理程序,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利用一切工作面,实行平面流水交叉作业,使各项工作有序地交叉穿插进行。 2 施工程序:土石方施工准备(主要含:原始地貌抄测、坐标定位放线、场地规划及临设搭建)→土石方工程→基坑护壁支护→基础土石方→基础→地下室→主体→砌筑→安装(主要含:水施、强弱电、暖通、消防、电梯、设备安装等)→装修→土建收尾→室外工程(主要含:市政、管网、景观、绿化等)→竣工验收。 二主要施工内容施工的控制时间

1 土石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土石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总计划工期10天。 (2)原始地貌抄测: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原始地形地貌的抄测工作,宜采用5m方格网准确记录和反映原始地形地貌及平面坐标位置和高程数据,以便在土石方工程完成后准确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此项工作可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别派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形成原始记录并签认存档;此项工作完成时间为1天。 (3)开挖区域的坐标定位:土石方工程开工前必须依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对开挖区域进行坐标定位,准确确定开挖区域。此项工作完成时间为1天。本工程可能会出现爆破施工,办理爆破施工的相关手续,此项工作应在施工前办理,所耗时间不计入工程总工期内。 (4)现场场地的规划及临设搭建:项目开工前,应依据现场条件对场地的有效利用进行规划布置,搭建施工中必须使用的临时设施。场地规划布置和临设的搭建工作控制工期为8天。 2 土石方工程施工 (1)本工程土石方施工计划控制工期为150天。 (2)施工单位应依据建筑法规、设计文件及规范规定编制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本工程为深基坑开挖,按安全生产法规的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组评审通过并签认,施工程序必须合法,否则不能进行施工。此工作应在土石方工程开始施工前完成,所耗时间不计入施工总工期内。 (3)土石方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①土方开挖、装车、外运及弃

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图示例

. 软件工程中的图 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1.问题定义2 .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3.总体设计(概要设计)4.5.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6.综合测试7. .软件维护8 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问题定义1 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 能。可行性研究2. 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 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系统流程图 2.1 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 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 .

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 2.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数

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 . . 3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 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图3.1 E-R 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E-r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

从软件生命周期说项目经理工作职责与流程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对用户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明确在用户的业务环境中软件系统应该"做什么"。只有在确定了客户需求后,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够分析和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法,开展后续的工作,所以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这一步骤要产生用户需求说明书,这个说明书既是给用户看的也是给开发人员看的,可以让用户更加确定自己的需求,让开发人员了解用户的需求。可以在需求说明说中包含业务流程图,来描述项目的业务流程。 二、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从而形成系统架构。明确软件系统应该"怎样做" 概要设计 1. 软件结构设计:将一个复杂系统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确定模块间的接口及人机界面等。 2. 数据结构设计:数据特征的描述、确定数据的结构特性、以及数据库的设计。 详细设计 1.为每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选择某种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写出模块的详细过程性描述; 2.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 3.确定模块接口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模块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及局部数据的全部细节。

4.要为每一个模块设计出一组测试用例,以便在编码阶段对模块代码(即程序)进行预定的测试。 这一步骤需要产生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三、软件编码 软件编码就是将上一阶段的详细设计得到的处理过程的描述转换为基于某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即源程序代码。 1.制定项目开发计划文档,制订编码规范、量化任务,并合理分配给相应的人员。2.跟踪项目的进度,协调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3.监督产生项目进展各阶段的文档,保证文档的完整和规范。 4.跟踪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与用户沟通确定变更需求,更改开发计划。 四、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项目经理需了解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的bug的严重程度来安排项目bug更改计划。 五、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的修改,修改时应充分利用源程序。修改后要填写程序改登记表,并在程序变更通知书上写明新旧程序的不同之处。 项目经理需要配合部署人员做项目部署,了解项目部署环境,跟踪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bug安排相关人员对相应bug进行更改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汪明 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 第 1 页共 25 页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1、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中心为通过ISO/IEC 17025实验室认证(编号:CNAS L4338)的专业测试机构,将依据国家对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软件测试。软件产品 是指向用户提供的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或设备中嵌入的软件或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技术服务时提供的计算机软件。项目 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主要是限定时间、限定资源),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 项目是一件事情、一项独一无二的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预算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项目侧重于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将软件的研发过程视为项目,但不可以把软件本身称为项目。那么到底什么活动可以称为项目呢,开发和介绍一种新产品;涉及和实施一个计算机系统;进行企业的现代化改造;主持一次会议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的一些事情都可以称为项目。 项目管理的根本在于解决所发生的失败,而并非建立一种不允许失败的组织项目生命周期

一个项目从概念到完成所经过的各个阶段。 项目的性质在每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由于项目的本质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特定的、不可重复的客观目标,因此,所有项目都有开始与结束,既项目“出生、成熟、死亡”。 “即项目在本质上是单一方向发展的。”许多项目,由于意料之外的环境变化,即使在接近原先规划的最后阶段时,也可能重新开始。 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1 项目立项阶段 第 2 页共 25 页 软件产品/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在确定一个项目的初期,项目管理层通常热情很高,但目标却不清晰,因此,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最关键的工作是明确项目的概念和制定计划,并使之与未来的活动场所相适应。在这个阶段,以下方面需注意。 1.1组建并整合管理团队 在这个时期应组建并整合管理团队的关键成员。另外,要用大量时间与精力确定项目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与行为。一切工作以人员为中心展开,这表明项目组织中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而且需要人才,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位于项目管理梯队上层、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士。 1.2阐明项目的理念或者方向 项目组织中的领导者应该阐明项目的理念或者方向,这种理念可能包含在项目经济性目标之外更高的目标,真正的领导者在实施所提出的理念时也会认真思考并采取关键的行动。领导者的行为应真正符合他们所倡导的理念。 1.3项目谈判

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情况

一、软件开发 二、测试配置管理 1.概述 软件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通过对本软件的测试,尽可能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借以减少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逻辑,功能上的缺陷和错误,保证每个单元能正确地实现其预期的功能。检测和排除子系统(或系统)结构或相应程序结构上的错误,使所有的系统单元配合合适,整体的性能和功能完整。并且使组装好的软件的功能与用户要求一致。 2.测试资源和环境 2.1硬件配置 2.2软件配置 3.测试策略 系统测试类型及各种测试类型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等介绍如下: 功能测试

用户界面(UI)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回归测试 4.测试实施阶段 5.测试通过标准 系统无业务逻辑错误和二级的BUG。经确定的所有缺陷都已得到了商定的解决结果。所设计的测试用例已全部重新执行,已知的所有缺陷都已按照商定的方式进行了处理,而且没有发现新的缺陷。 注:缺陷的严重等级说明: A: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 B:功能方面一般缺陷,影响系统运行;

C:不影响运行但必须修改; D:合理化建议。 6.测试用例模板 7.测试进度 三、负责部门职能和角色 1、项目经理任命 项目经理对该项目的施工管理全面负责。 2、主要参与人员 主要参与人员为: 3、人员组织计划表

四、软件开发管理制度 1 总则 ●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 ●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或需求提出组)、IT组(可能包括网络管理员和合作开发商)。 2 立项管理 ●提出开发需求的信息技术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总裁室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自行开发为办公室网络管理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及文档完整版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及文 档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软件开发,同任何事物一样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结束等阶段,称之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通常,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维护等。 1)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 这个阶段主要确定软件开发的目标及其可行性,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解决问题需要的费用、资源、时间。要进行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主要有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般很少需要)和项目开发计划。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明确软件系统要做什么,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和界面等要求。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 3)设计 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明确软件系统由那些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层次结构、调用关系以及模块的功能,同时确定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结构。 详细设计是对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地、结构化的过程描述,既该模块的控制结构或者说逻辑结构。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有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接口设计、详细设计说明书等。4)编码 编码就是把模块的控制结构转化为程序代码,该阶段需要编码规范。 5)测试 测试是为了保证软件质量,该阶段产生的文档主要有软件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软件测试报告。 6)发布与维护 发布就是完成软件开关并已开发的软件系统安装到客户的服务器上,维护是为客户提供培训、故障排除以及所需的软件升级。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主要有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用户手册、应用软件清单、源代码清单、维护文档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生存过程,也就是所谓的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而每个时期又有所要完成的不同的基本任务。 软件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做此项目的主要功能及可行性报告等。比如说网上选课系统,在软件定义阶段,要确定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管理员管理课程、教师、学生的增删改查和对教师、学生的权限授予等功能,教师对自己信息的修改和对自己课程的上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退选及查询等功能。针对此项目,从技术、经济、法律、成本、可获得的效益、开发的进度做出一系列的估算,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 软件开发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完成此项目的过程,要解决每个构建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完成此工作的顺序。选择编写源程序的开发工具,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代码。比如说网上选课系统,在软件开发阶段,我们确定先要进行管理员的模块编写,再进行教师模块的编写,进而进行学生模块的编写,另外也要确定是运用某种软件开发工具,如java、C语言等进行模块的开发等。 运行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通常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在此阶段主要是把前期的各个模块组装起来进行测试,保证按需求分析的要求完成软件功能的测试并对此进行确认,交与开发方运行测试。比如网上选课系统,在运行维护阶段,要对前期的管理员、教师、学生这三个模块进行组合,并按照需求分析的功能进行核对,有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之处进行修改,直到完全符合并测试成功,交与开发方测试及运用。 软件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耗时长的工程。在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3个时期中,各个阶段又有着其不同的基本任务: 一、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从开发的技术、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1)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片段) 绪论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使得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成本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 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根据我国项目成本管理发展的历史可知,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要求。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而不是按某些人所编制的国家或地方统一定额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所以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历2007年底以来的楼市寒冬后,房地产企业纷纷认识到,仅仅关注外部市场的“开源”还远不能适应残酷现实,向管理要效益,大幅度削减成本,实现有效“节流”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谁不修好这门功课,未来将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抛弃。 在成本管理实践和创新中,我发现有些企业将2009年定义为“成本管理年”。但目前大部分的房企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向规范管理过渡阶段,成本管理在地产企业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难题。如何才能将成本算得精、算得准?如何使成本控得住、控得牢?“成本管理四步法”虽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我发现大多企业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基本上都在5%以上,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成本在现实中都演变为“伪目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我也欣喜的发现,国内一些标杆企业通过自己的独特理念和高效执行,已经成功将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内,我通过对这部分企业的经典做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了一套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新思路。对于房地产成本管理,我一直反对用孤立、单一的封闭视野去看待项目的每一环节成本管理。我更提倡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视野来俯视成本。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就成本自身而言,从最初成本测算、到目标成本、动态成本、成本回顾、再到成本核算、最后经过成本数据库,整个成本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过程。 所以,本文针对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使我们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方法,以及怎样去运用。 第1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1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构成 项目成本:是指预测和管理项目成本,它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管理、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1)

软件生命周期又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周期都有确定的任务,并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提交给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的开发不再只单单强调“编码”,而是概括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软件工程要求每一周期工作的开始只能必须是建立在前一个周期结果“正确”前提上的延续;因此,每一周期都是按“活动──结果──审核──再活动──直至结果正确”循环往复进展的。 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同样需求也是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因此我们必须制定需求变更计划来应付这种变化,以保护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3、软件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程序编码 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软件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图示例

软件工程中的图 软件工程导论中一般把软件的开发分为八个阶段: 1.问题定义 2.可行性研究 3.需求分析 4.总体设计(概要设计) 5.详细设计 6.编码和单元测试 7.综合测试 8.软件维护 下面我们就说说各个阶段中与图的难解难分。 1. 问题定义 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义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要实现哪些功 能。 2.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是看是否有一种使其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阶段的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图形工具。 2.1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2.2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是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如果说系统流程图能让用户更好的明白系统的功能,那么数据流图则让用户更加明白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 数据流图的使用例子:

2.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就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可以说就是对上面提到的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软件的分析与设计阶段方便我们查阅不甚了解的数据的描述信息。 3.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比如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确定目标系统所有的功能,确定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系统性能要求,出错处理要求,接口需求,验证软件需求等等。 3.1 E-R图 E-r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要求用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层次结构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overall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与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PLM是PDM的继承与发展。PDM技术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专用PDM阶段、专业PDM阶段和分布式标准化PDM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CAD在企业中的广泛 应用,对于电子数据和文档的存储及获取新方法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诞生专用PDM, 以解决大量电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专业PDM系统,可以完成 对产品工程设计领域的产品数据的管理能力、对产品结构与配置的管理、对电子数据的发布和工程更改的控制以及基于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管理与查询等,同时软件的集成能力和开放程度也有较大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分布式系统和PDM技术的标准化标志着了新 一代PDM时代的到来。 PLM是当代企业面向客户和市场,快速重组产品每个生命周期中的组织结构、业务过 程和资源配置,从而使企业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在经济、知识、市场和制造全球化环境下,将企业的扩展、经营和管理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战略性方法。先进制造与管理技术认为,把以一个核心企业为主,根据企业产品的供应链需求而组成的一种超越单个企业边界的,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销售商和用户在内的跨地域和跨企业的经营组织称为扩展企业。目前,客户和供应商的参与已经相当普遍,任何企业必须扩展,传统封闭孤立的企业已无法生存。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的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现代企业的工业和商业运作中,从而使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有效地调整经营手段和管理方式,以发挥企业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所谓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就是指从人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其中包括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计划、概念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化仿真、工艺准备、工艺规划、生产测试和质量控制、销售与分销、使用/维护与维修以及报废与回收等主要阶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是独立的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作为这个整体上的各部门之间需要紧密地协同运作,同时,这些部门的组合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S)是支持企业实施PLM技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PLMS的技术定位是为上述分立的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撑平台,以支持企业业务过程的协同运作。从逻辑上看,PLMS为不同的企业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表示和操作,是连接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平台与纽带,PLMS支持扩展企业资源的动态集成、配置、维护和 管理。企业应用系统(如:CAX,ERP,SCM,CRM,eBusiness等)都依赖于PLMS,并通过PLMS进行连接和集成。企业所有业务数据都遵照统一的信息与过程模型被集成到PLMs中;扩展企业的所有部门都能够通过PLMS获得信息服务。 1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包括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运作参考模型、产品信息建模、支持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过程建模、产品多视图数据管理与产品结构管理等核心业务问题以及与PLM系统实现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如:体系结构、运行模式、集成技术、协同技术、工作流技术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