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

志·2012 年第10 期各科专论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工

作。( 2) 设立儿童虐待与疏忽咨询委员会。该委员

会由一群在儿童虐待防治、处遇及研究上具有专业

知识的人士组成,负责提出或协调全国有关儿童虐

待防治活动的报告,提出法案的修改建议以及整理

分析来自全国有关儿童虐待的各种资料等。( 3) 设

立国家儿童虐待信息交流中心,负责保存、协调和

宣传所有相关获得的讯息与有用的资料,如有关儿

童虐待防治、评估、鉴定和处遇计划等资料。( 4) 从事各领域有关儿童虐待防治工作的研究、资助各州

预防虐待和忽视儿童及处理的项目等。( 5) 辅助州

政府制定和执行有关儿童虐待和疏忽的防治计划。( 6) 同意并辅助有关儿童虐待和疏忽案件的处理、

调查和起诉的改进计划。( 7) 向国会相关委员会提

出儿童虐待和疏忽防治计划的成果报告。

( 二) 日本《儿童虐待防止法》

日本儿童立法也相当完备。就儿童虐待防治

立法而言,主要包括《儿童虐待防止法》、《儿童福利法》、《有关处罚儿童性交易、儿童色情等行为及保

护儿童等的法律》等。其中《儿童虐待防止法》是专门立法,笔者在此仅介绍该法的主要内容。

日本《儿童虐待防止法》于2000 年制定,最终

修订于2004 年。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瑏瑤

第一,儿童虐待定义的明确化。该法第2 条对

儿童虐待的主体( 亲权行使人、未成年监护人及其

他正在监护儿童之人) 、虐待对象( 未满18 岁者) 以及虐待行为作了细致的规定。第二,儿童虐待的禁

止规定。第3 条规定: “任何人都不得对儿童实施

虐待行为。”第三,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儿童虐待的责任。依该法第4 条由国家及地方政府进行预防与

早期发现,且强化各相关省厅间及其他相关机关或

民间团体的合作,致力于体制的整合。办理儿童咨

询所等相关机构职员的研修及启发活动。第四,儿

童虐待的早期发现。列举职务上有较多机会接近

儿童之关系人,扩大儿童虐待通报义务范围。第

五,关于儿童虐待通报。尽管《儿童福利法》也有规定,但本法第6 条又规定了儿童虐待通报的义务。第六,受虐儿童的保护。该法第8 条规定由儿童咨询所所长对受虐儿童实施临时性保护。第七,对保

护者的义务及限制。第11 条即规定保护者有受指

导的义务。第八,行使亲权注意事项。即指不得以

行使亲权为由免除暴行罪、伤害罪等其他犯罪的

责任。

四、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众所周知,儿童虐待是一种违法甚至是犯罪行

为,各国立法对此明令加以禁止。笔者认为,针对

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借鉴美日

等国的经验,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完善我国儿童

虐待防治法律制度。

( 一) 明确儿童虐待的定义

如前所言,我国儿童虐待防治立法并未对儿童

虐待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对此,我们可参考日本

的《儿童虐待防止法》,对儿童虐待作出明确的法律

规定。该法第2 条对儿童虐待的主体、虐待对象及

虐待行为作了细致规定。儿童虐待定义的明确化

使得行政机构的调查及介入程序更为明确,同时也

可避免行政机构与儿童父母之间的冲突。

( 二) 制定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

目前,我国儿童虐待案件的披露绝大部分是因

儿童受虐过于严重,经新闻媒体报道之后才为公众

知晓,因此,应当制定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及时

发现并制止儿童虐待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美国

此方面的立法值得借鉴。首先,规定强制报告的义

务主体。美国立法对于最有可能接触儿童和发现

儿童受虐的人群规定了强制报告的义务。具体而

言,强制报告人主要包括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职员

工、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与儿童接触密切的

从业人员。其次,规定强制报告的具体内容。在美

国,立法不仅要求报告儿童身体的虐待,如遭受残

暴殴打或身体伤害等,而且还要求报告其他情况,

如儿童处于人身危险、儿童没有受到必要照顾和监

管、儿童毫无必要地经历着严重的情绪问题等。

瑏瑥

( 三) 设立儿童代理人制度

从代理类型来看,通常有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和意定代理三种类型。然而,我们要建立的儿童代

理人制度,不同于上述三种代理,是一种新的特殊

代理制度。笔者认为,我们可从美国的立法制度中

汲取经验。具体做法是,依照美国的《儿童虐待防

治及处遇法》的立法例,建立儿童代理人制度,确立

·59·

瑏瑤

瑏瑥

孙云晓等主编: 《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 日本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36 -43 页。

[美]马克·哈丁: 《美国关于保护被虐待和忽视儿童的法律》,载《人权》2008 年第5 期。科专论法学杂志·2012 年第10 期

待现象难以从法律层面得到彻底根治。

( 二) 儿童虐待报告制度残缺不全

首先,我国立法缺乏对报告人范围的明确界

定。如前所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 条是我国唯

一规定报告制度的条款,但该法第2 款规定: “对侵

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

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

告。”显然,此处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非常笼统,究

竟哪些主体应承担报告责任,法律并未作出明确界

定。其次,从该款的文义表达来看,我国法律中也

缺少儿童虐待的强制报告制度。因为“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

举或者控告”是授权性规范,而不是义务性或强制

性规范。换言之,向有关部门报告儿童被虐待是报

告主体的权利,而不是一种责任。再次,没有对报

告人必须报告的内容作出强制性规定,这就必然会

给报告之后的调查与处理程序带来诸多困难,从而

削弱报告制度的功能。

( 三) 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暂付阙如

虐待儿童的行为被举报之后,受理机构应当对

该举报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对受虐儿童作出临

时安置,因而,科学合理的调查程序是确保受虐儿

童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立法对于儿童

虐待案件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调查与处理制度。

对于健康乃至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儿童,缺少紧急

救助程序与临时安置机构,立法没有规定何种部门

有权力、有责任参与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对受

虐儿童予以救助。对于被临时带走的受虐儿童,立

法也没有规定明确的安置场所。

( 四) 受虐儿童保护制度设计不合理

首先,对于遭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其权益保护

人究竟由谁来担任,现有立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其次,为受虐儿童提供保护的刑罚制度规定不合

理。如我国《刑法》第260 条规定: “虐待家庭成员,

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即

对此类犯罪,法律要求是“告诉才处理”,但儿童作

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几乎

无能力自己告诉。虽然《刑法》第9 条

瑏瑠

对此作出了

补充规定,但基于“家丑不外扬”的陈旧观念,受虐

儿童的近亲属几乎很少主动向有关部门告发。

瑏瑡

三,相关法律未能对受虐儿童提供适当保护。在国

外,对于遭受家庭虐待的儿童,迁离家庭后大多数

是送入寄养家庭抚养。但在我国,受虐儿童却无法

成为寄养的对象。民政部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

法》( 2003) 第4 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被寄养儿童,

是指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被

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

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不满十八周岁的

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见,受虐

儿童不属于被寄养儿童,得不到寄养家庭的照护。

此外,我国现行《收养法》也没有将受虐儿童列入可

收养儿童之范围。

瑏瑢

三、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 一) 美国《儿童虐待防治与处遇法案》

美国素有“儿童天堂”的美誉,有关儿童权利保

护的立法非常完备。就儿童虐待防治立法而言,主

要有《儿童虐待防治与处遇法案》、《收养扶助与儿

童福利法》、《收养与安全家庭法》、《妇女暴力防治

法》等。其中《儿童虐待防治与处遇法》是专门防治

儿童虐待的法律,这部法律对保护受虐儿童的合法

权益起了很大作用。

《儿童虐待防治与处遇法案》是1974 年由国会

通过的,为美国第一个处理儿童虐待的联邦法律。

该法于1978 年、1984 年、1988 年、1992 年、1996 年

和2003 年经过6 次修订,扩大并细化了法律的内

容。美国联邦政府依据这个法案成立儿童虐待防

治的专门机构,负责主导规划和协调各部门内外机

关的儿童虐待和疏忽防治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

包括:

瑏瑣

( 1) 设立儿童虐待与疏忽部门,负责协调和

·58·

瑏瑠

瑏瑡

瑏瑢

瑏瑣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 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

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9 条规定: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胡巧绒: 《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 年第5 期。

《收养法》第4 条规定: “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 1) 丧失父母的孤儿; ( 2)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 3) 生

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孙云晓等主编: 《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 美国卷)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20 -70 页。志·2012 年第10 期各科专论

等法律中。具体而言,儿童虐待防治立法主要包括

以下法律:

( 一) 专门性儿童法律

我国专门性儿童法律有三部,即《未成年人保

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

其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主要是从如何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着手,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

和矫治。该法并未对儿童虐待防治作出规定。《义

务教育法》是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专门性

儿童立法。该法仅有一个条款涉及儿童虐待防治

问题,即第29 条第2 款规定: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

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

合法权益。”可见,《义务教育法》只是对教师体罚学

童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被誉为我国儿童权利保护

宪章。该法对于如何防范儿童虐待作出了较全面

的规定。第一,规定了儿童虐待的举报主体。如第

6 条第2 款规定: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

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

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第二,明令禁止父母

或其他监护人虐待儿童。如第10 条第2 款规定: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

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

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三,禁

止教师虐待、体罚儿童。如第21 条规定: “学校、幼

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

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

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四,禁止儿童救助机

构、儿童福利机构等社会团体或个人虐待儿童。如

第41 条第1 款规定: “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

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第43 条第3 款

规定: “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

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

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第五,设立

监护人撤销制度来保护受虐儿童。如第53 条规

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

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

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第

六,设定法律责任来阻止儿童虐待行为的发生。如

第62 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

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

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

政处罚。”第63 条第2 款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

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

令改正; 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 二) 非专门性儿童法律

除上述法律对儿童虐待防治作出了规定外,我

国还有《宪法》、《民法》、《刑法》等非专门性儿童法

律也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宪法》第49 条第4 款

规定: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

儿童。”《民法通则》第104 条规定: “婚姻、家庭、老人、母亲和儿童受法律保护。”《婚姻法》第3 条第2 款规定: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同法第27 条第1 款规定: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

得虐待或歧视。”《刑法》第260 条规定: “虐待家庭

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

理。”可见,非专门性儿童法律只是对儿童虐待作出

一般性禁止规定。

二、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从前文所提到的儿童虐待防治立法来看,我国

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

不足:

( 一) 现有儿童虐待防治立法形式分散、缺乏系

统性

如前所述,我国有关儿童虐待防治的法律规范

主要体现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同时,在《宪法》、《民法》、《刑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也有零散

规定。但是,我国目前并无专门儿童虐待防治法,

现有立法极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就《未成年人保

护法》而言,尽管该法被誉为中国儿童权利保护宪

章,且对儿童虐待防治规定的比较详细,但总体来

看,该法对儿童虐待防治的法律规定显得分散、凌

乱,系统性差。首先,该法未能对何谓儿童虐待作

出界定。其次,该法虽然对儿童虐待的举报人和禁

止主体及受虐儿童的保护制度等内容作了规定,但

与其他国家相关立法比较,我国立法缺少对儿童虐

待防治的系统、全面的法律制度设计,导致儿童虐

·57·: 吴鹏飞( 1969 -) ,男,汉族,江西永丰人,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江西财经大学校级重点项目“儿童权利理论的当代发展研究: 以儿童权利结构为视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

研创新项目“儿童权利理论的新展开”( 项目编号: Cx10b -033R) 的阶段性成果。

①《如此体罚: 老子开车儿子裸跑》,载《长江日报》2009 年3 月19 日,第4 版。

②《6 岁女童惨遭父母“烙刑”,“贵州虐童案”引妇联关注》,载《生活日报》2009 年12 月5 日,第4 版。

③魏徽徽: 《父亲性侵犯亲生女儿十年,母亲担心声誉选择沉默》,载《信息时报》2010 年

8 月3 日。

④鲁岳凌: 《江苏用熨斗烫7 名幼儿老师被拘10 日罚款500 元》,载《扬子晚报》2010 年12 月19 日。

⑤叶伟报、黄立科: 《7 岁女童长期被关在阳台,沿墙体逃出偷饼干吃》,载《信息时报》2011 年7 月10 日。

⑥《15 岁男童打工被虐,臀部被割数十刀》,http: / /news.sina.com.cn/s/2012 -

02 -25/000223989943.shtml,访问日期: 2012 年3 月27 日。

⑦如江苏某幼儿园老师易某,先后用熨斗烫7 名幼儿,只是被处以10 日拘留和罚款500 元的处罚。

⑧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 年对儿童虐待作了如下描述: 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作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

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

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吴鹏飞

(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内容提要: 儿童虐待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我国规制儿童虐待的法律主要有专门性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与非专门性的《宪法》、《刑法》、《婚姻法》等法律。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存

在立法形式分散,缺乏系统性; 儿童虐待报告制度残缺不全; 调查与处理制度暂付阙如及受虐儿童保护制度设计不

合理等缺陷。借鉴域外经验,我们应将儿童虐待定义明确化、制定儿童虐待强制报告制度、设立儿童代理人制度、

改革儿童收养与寄养法律制度并设立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

关键词: 儿童虐待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

近年来,我国有关儿童受虐的新闻频频见诸报

端,如“父亲罚逃课儿子深夜裸跑”、

“女童惨遭父

母‘烙刑’”、

“父亲性侵亲生女儿十年”、

“教师用

熨斗烫幼儿”、

“女童跳楼觅食”、

“男童臀部被割

数十刀”等。

这些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尽管引

来无数媒体的热切关注,甚至也引发了全社会为儿童权利的呐喊,但终究只是停留于道德层面的谴责,最多只是对虐童者予以一定的处罚,

而鲜有从

儿童法治建设视角反思如何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而且,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抱持“法不入家门”、“清官难断家务事”等守旧观念,导致许多虐童事件成为“家务事”,最终不了了之。其实,许多虐童事件发生之前已有征兆,但由于我们没有专门的儿童虐待防治法,无法实施有效的介入处理,终而让无可挽回的憾事发生。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儿童虐待

防治立法现状的梳理,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在考察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儿童权利的保护有所助益。

一、我国儿童虐待防治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保障儿童权利的法

律、法规,但尚未有规制儿童虐待的专门立法,有关防治儿童虐待的立法分散在《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婚姻法》、《刑法》·56·各科专论法学杂志·2012 年第10 期

其角色与定位,以期使儿童在各个保护程序中均能有人为其维护最大利益。无论儿童在上诉、申请安置、解除安置等程序中均有人为其主张利益。这种代理人与律师、诉讼代理人或特别代理人的角色并

不相同。

瑏瑦

儿童代理人的意见优于律师,律师必须

遵从儿童代理人所为之意见来决定,且儿童代理人所提供的意见必须基于儿童最大利益。

( 四) 改革儿童收养与寄养法律制度

对于遭受家庭虐待的儿童,安置他们的最好方

式也许是寄养在另一个家庭里,甚至是被他人收养。但在我国现行收养法律制度中,收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必须征得原生父母的同意。而这样一个原则的设立,在儿童虐待的案件中,如果得不到施虐原生父母的同意,则受虐儿童只能继续留在原生父母的家庭中。

瑏瑧

这种规定显然违背了儿童最大利

益原则,不利于受虐儿童的权利保护。此外,要完善我国儿童寄养方面的立法。如前所述,我国《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并未将受虐儿童纳入可寄养儿童之范围,导致受虐儿童得不到替代家庭照护。所以,应改革相关立法,将受虐儿童纳入寄养儿童之范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 五) 设立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

前已述及,我国法律只是规定“对虐待儿童的

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但对于检举或控告之后如何开展调查与处理却只字未提,这显然不利于儿童权利的保护,因此,设立儿童虐待调查与处理制度是完善我国儿童虐待防治法律制度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美国的做法或许可供我们参考。在美国,社会服务机构是主要的调查机构。在很多州,社会服务机构被要求在通知的24 工作小时内开展调查。在大多数案件中,社会服务机构将给家庭做工作,试图让儿童和家庭成员待在一起。但在一些案件中,根据怀疑虐待的严重程度,如果认为儿童处于进一步的虐待或忽视的实质性危险中,儿童会被迁离家庭并安置于紧急保护监护机构,一般是儿童庇护所。如果儿童很小,他们会被立刻放到事先批准的紧急寄养家庭。当儿童被置于保护性监护后,官员或社会服务机构工作者通常会立刻通知其父母或监护者。在大多数州,社会服务机构并没有独立将儿童送到保护监护机构的权力,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法院的命令或者法律执行部门的要求才能将儿童从家庭中迁出。

瑏瑨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s for Preventing

Torture of Children in China

Wu Pengfei

Abstract: Torture of children is an illegal action against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Laws regula-

ting torture of children in China include Protection of Minors Act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 and Constitution,

Penal Code,Marriage Law,etc.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orture of children prevention,including the legislative

dispersion,incomplete reporting system to torture of children,lack of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system and the un-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battered child protection system and so on.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we can im-

prove our legal system for torture of children prevention through clear definition for torture of children,compulsory

reporting system for torture of children,agent system for children,reforming the legal systems for children adoption

and fosterage,including investiga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s for torture of children.Keywords: torture of children torture of children prevention legal systems

( 责任编辑: 李辉)

·60·

瑏瑦

瑏瑧

瑏瑨

林宜桦: 《受虐子女权利暨亲权之研究———以民事保护令、保护安置为中心》,国立台北大学2007 年法学系硕士论文,第151 页。

李环: 《建立儿童虐待的预防和干预机制———从法律和社会福利的角度》,载《青年研究》2007 年第4 期。

胡巧绒: 《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 年第5 期。

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0201班金佩琳 指导教师:周红 一、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近三十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粗暴型家庭教育引起的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则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类型,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对孩子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还表现为对孩子人权的严重侵犯。目前无论是在各大媒体报刊还是生活中,儿童受虐的家庭教育事例已不是新新闻了,它所引起的社会危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从探讨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出发,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研究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策略,抵制粗暴型家庭教育方式,以期能降低儿童虐待的发生率,在家庭生活领域中真正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 (二)理论意义 鉴于国内外还未深入地开展过关于儿童虐待的研究和探索性的调查工作,而目前儿童受虐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综述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前人关于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策略,完善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机制。 二、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儿童虐待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而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主要是家庭暴力的一个类型——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长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儿童虐待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作权的人作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经济剥等。 (二)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类型 依据儿童受虐的方式、行为、施暴的目标、致伤的结果等可将儿童虐待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身体虐待。因受暴力、殴打等致身体受伤。 2、性虐待。指对未成熟儿童或青春期少年进行的性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及家庭法规的强暴行为。 3、情感虐待。 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未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发生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如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他类型的非躯体的敌视等。情感虐待是一个较为隐蔽的问题,但对被虐待儿童来讲它十分重要。情感虐待是虐待和忽视儿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所有虐待形式的基本因素。 4、儿童忽视 由于各国经济、文化、传统观念、生活习俗等的差异,忽视与贫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忽视的定义也与不同的社会及管理、专业部门间的特点有关。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儿童忽视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我国香港目前对忽视儿童的定义是:任何做出某作为以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危害或损害的行为。

别让“虐童行为”毁了孩子的一生

别让“虐童行为”毁了孩子的一生 别让“虐童行为”毁了孩子的一生 儿童心理咨询专家称:伤害儿童一般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伤害是指暴力、殴打、攻击等行为上的伤害行为,也包括语言上的暴力批评;隐性伤害指忽略孩子的需求,包括对食物、衣物、卫生及被照顾的需求。近日新闻中曝光了一些,极端的虐待孩童的事件(比如:在公众场合对对孩子打耳光或者钱打脚踢),儿童心理专家称,如果这些伤害处理不当当将影响孩子一生。 被虐待的儿童不只是身体上受到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心理上受到的伤害。儿童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施虐行为至少至少存在三大伤害:

首先,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孩子往往认为“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别人”,这是一种学习和模仿,他慢慢也会形成“别人痛苦我就开心,以虐待别人为乐”的畸形心理。 其次,虐待儿童是对健康人格的破坏,导致孩子的不自信。 最后,就是对孩子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当他们的负面情绪被累积起来,就会逐渐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以后也很难会表现出积极的社会交往。此外,对孩子的生理也必将产生影响。 那么,一旦孩子遭受到伤害甚至虐待,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抚慰他?儿童心理咨询专家认为: 首先,家长和孩子周边的人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受到伤害后,他会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危险可怕的,他的安全感完全被破坏,这时候他需要温暖和陪伴,需要重建安全感。 其次,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当作没这回事。 第三,家长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帮助孩子逐步恢复正常,例如邀请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家里来玩,帮助孩子交几个热心朋友等。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3915151518.html,

虐童事件观后感-读后感

关于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感想 大二班:朱雪梅最近经常在报刊上、电视上、网上看到幼儿老师虐待小朋友的新闻,知道此事后我园园领导及时召开了研讨会议,专门组织全园老师学习几起幼儿教师虐待小朋友的幼儿园视频,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件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哪能张狂到如此地步?这起悲剧不仅在伤害孩子们的身体、伤害家长的内心,更在毫无休止地败坏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作为教师,我感到耻辱。 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问题首先出在教师的身上。身为老师,应该做到爱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遗憾的是,一些老师缺乏起码的耐心,更不要说爱心了,他们一看到孩子不顺眼就恶语相加,学生要不听话就暴跳如雷,甚至饱以老拳。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也许会做出一些令你头痛不已的事。但这也不完全是孩子们的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连我们成人都不可避免的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们十全十美呢?哪一个人不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正错误中逐渐成 熟的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理解自己的学生和身边的人,要用自己的爱去感化、教育每一个孩子。人和人应该将心比心,更何况那些粗暴、简单的教育手段不仅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反而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将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俗话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离不开爱。孩子们走进幼儿园,就像一条涓涓的小溪流进了欢乐的海洋,从此由家庭迈向了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当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交给老师的时候,就是把一份责任交给了老师,好比是接力棒已经传到了老师的手中,我们只有努力的、安全的、怀着一颗母性的爱心把孩子平安

9起震惊全国的幼儿园虐童事件

9起震惊全国的幼儿园虐童事件 2014-03-25 09:11:53来源于:亲宝网 本文Tag标签:教师虐童,入园安全,儿童安全 导读:近日,西安枫韵蓝湾幼儿园因长期给孩子服用病毒灵药物,而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这种变相的虐童行为,近几年一直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小编今天就带各位回顾一下近几年那些震惊全国的幼儿园虐童事件。 1.西安枫韵蓝湾幼儿园:长期给无病孩子乱吃药 西安枫韵蓝湾幼儿园被爆长期给孩子服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病毒灵”。起因是“孩子要是生病不去上学,幼儿园就收不到费用。”目前,该幼儿园被勒令停业,园长及保健医生等3人已被公安机关拘留。 2.河北省民办幼儿园:针扎体罚逼喝尿 河北省三河市最大的民办幼儿园疑似发生老师虐待儿童事件。该园老师用针扎幼儿、

用刀威吓幼儿、逼幼儿喝尿、逼幼儿吃老师鼻屎等众多虐童行为。有图片视频为证,该幼儿园概不承认。 3.山西某幼儿园:教师连扇儿童70多个耳光 2012年10月,网上疯传一段陕西省太原市一个幼儿园5岁女童十分钟被打几十个耳光的视频,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强烈谴责。打幼儿的老师李某,已被行政拘留,幼儿园也已经被关停。 4.黑龙江非法幼儿园:老师一天打两岁半孩子4次 黑龙江一所名叫金宝贝幼儿园的老师脚踹孩子。有视频截图显示,32个月的小孩儿一天被重打4次,有一次竟被踢出半米远。后经教育局调查,此校是非法幼儿园,虐童老师已被行政拘留。

5.浙江温岭某幼儿园:虐童教师成千夫所指 2010年至2012年间,浙江温岭幼师虐童近百次,幼儿园教师颜某成为千夫所指的“二”妹。相关部门全面介入调查,涉事幼儿园遭停课整改,涉案女教师颜某刑事拘留。 6.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七名幼儿被老师用熨斗烫伤 2010年,江苏兴化板桥幼儿园7名儿童因上课说话被该校女教师用电熨斗烫伤。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时,该老师谎称是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不小心摔伤的。后由兴化市委、市政府召开发布会,称肇事老师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误以为电熨斗不烫了才吓唬孩子的。

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15151518.html, 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及启示 作者:廖敏王婷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2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虐待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止儿童虐待,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反观我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的制度严重不足,温岭虐童案发生后,对于非家庭成员实施的儿童虐待行为,法律中找不出一条合适的罪名加以处罚。因此,完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美国法中国法 近年来,虐童事件频频曝光。这些虐童行为令人发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儿童虐待使儿童遭受严重的精神、身体创伤,它使儿童在社会性、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虐童不仅是一个个别家庭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完善对虐待儿童犯罪的立法是目前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美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设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我国可以参考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立、完善我国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一、美国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 美国社会开始重视虐童问题,始于玛丽案。19世纪末,美国一名叫玛丽·艾伦·威尔逊的小姑娘被养母毒打虐待将近8年,然而当社会各方准备组织营救她时,荒诞性的一幕出现了,美国当时“没有防止虐待儿童法,却有防止虐待动物法”。玛丽的悲惨状况令一些在“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工作的律师站了出来,他们提出:保护受虐孩子的法律,也应该大于保护受虐动物的法律。他们帮助玛丽诉诸法律,使虐待她的寄养主人被判了一年徒刑。[1]玛丽案结束后,美 国迅速开展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1874年,纽约成立了美国第一个防止虐童协会。第一个保 护受虐儿童的少年法庭于1899年在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建立。随后美国于1912年创建了保护儿童利益的专门机构——美国儿童局。1974年通过的《儿童虐待预防和处理法案》为联邦各州 规定了虐待与忽视的最低标准。最低标准是指:父母或照管人所实施的任何造成儿童死亡、严重肉体或精神伤害、性虐待或剥削的作为或不作为,或者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伤害的任何危险,包括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2]1984年美国还通过了《儿童保护法案》。经过一百多年,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在美国防治虐童的相关法律中,最有特点的是“强制报告制度”和“终止父母的权利”。 1.强制报告制度。美国儿童局在1963年制定了举报法范例,到1967年,各州都制定了自己的受虐儿童举报法。在早期有报告责任的仅有医务人员,在之后法律规定的报告义务人扩大到了学校工作人员、心理医生、社工、保姆等这些能经常接触儿童的人员。报告人可以向学校、警察、父母、儿童福利保护机构等这些对儿童有保护责任的人或组织举报。报告制度的内容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美国最早只要求举报对儿童身体进行虐待的行为,如残暴殴打和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反思

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反思 摘要:温州“虐童”事件的发生原因,除了这位幼儿教师的师德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法得到很好解决,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有很大危害。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索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对策 1 引言 最近,温州幼师颜艳红虐童事件曝光后,这位没人性的无证老师遭到大家的声讨,然而,这样的“虐童”事件,近年发生在幼儿园里已发生过多起。据统计,最近一两年来共发生过11起“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何这样的恶行一而再再而三在我们的幼儿园发生呢?为何在幼儿教师身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些都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值得深思的地方。 “虐童”事件的发生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位幼儿教师的师德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法得到很好解决,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都有很大危害。职业倦怠是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是人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职业倦怠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中,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助人的行业中,比如警察、教师、律师、医生、护士等,这些行业的工作重复性强,工作压力大,特别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目前,幼儿园教师队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并且已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中所表现出的由于长期高工作压力、紧张的心情及较低的成就感而导致的工作态度和热情降低、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它是教师不能顺应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伴随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2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2.1较低的工资福利待遇 待遇可能是影响职业倦怠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待遇是经济方面的保障,是人的安全、自尊不可缺少的依据,是对工作的一种肯定形式。因此,幼儿园在管理中要特别注意教师的物质鼓励,教师的物质利益未得到满足时,要注重物质利益的保证,即使教师的物质利益得到了满足,也要考虑到物质利益的不断提高。为此,幼儿园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断完善相应的福利制度。现在广西幼儿园存在三种形式:一种是公立幼儿园,第二种是自收自支公立幼儿园,第三种是所有民办幼儿园。一般情况下,公立幼儿园的教师待遇最高,而自收自支公立幼儿园的教师待遇没有财政拔款的支持,其收入水平完全取决于幼儿园收费,由于这种幼儿园即要承担教师的工资,又要承教师的“五险一金”,因此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

志·2012 年第10 期各科专论 统一规划全国各防治机构有关儿童虐待的防治工 作。( 2) 设立儿童虐待与疏忽咨询委员会。该委员 会由一群在儿童虐待防治、处遇及研究上具有专业 知识的人士组成,负责提出或协调全国有关儿童虐 待防治活动的报告,提出法案的修改建议以及整理 分析来自全国有关儿童虐待的各种资料等。( 3) 设 立国家儿童虐待信息交流中心,负责保存、协调和 宣传所有相关获得的讯息与有用的资料,如有关儿 童虐待防治、评估、鉴定和处遇计划等资料。( 4) 从事各领域有关儿童虐待防治工作的研究、资助各州 预防虐待和忽视儿童及处理的项目等。( 5) 辅助州 政府制定和执行有关儿童虐待和疏忽的防治计划。( 6) 同意并辅助有关儿童虐待和疏忽案件的处理、 调查和起诉的改进计划。( 7) 向国会相关委员会提 出儿童虐待和疏忽防治计划的成果报告。 ( 二) 日本《儿童虐待防止法》 日本儿童立法也相当完备。就儿童虐待防治 立法而言,主要包括《儿童虐待防止法》、《儿童福利法》、《有关处罚儿童性交易、儿童色情等行为及保 护儿童等的法律》等。其中《儿童虐待防止法》是专门立法,笔者在此仅介绍该法的主要内容。 日本《儿童虐待防止法》于2000 年制定,最终 修订于2004 年。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瑏瑤 第一,儿童虐待定义的明确化。该法第2 条对 儿童虐待的主体( 亲权行使人、未成年监护人及其 他正在监护儿童之人) 、虐待对象( 未满18 岁者) 以及虐待行为作了细致的规定。第二,儿童虐待的禁 止规定。第3 条规定: “任何人都不得对儿童实施 虐待行为。”第三,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儿童虐待的责任。依该法第4 条由国家及地方政府进行预防与 早期发现,且强化各相关省厅间及其他相关机关或 民间团体的合作,致力于体制的整合。办理儿童咨 询所等相关机构职员的研修及启发活动。第四,儿 童虐待的早期发现。列举职务上有较多机会接近 儿童之关系人,扩大儿童虐待通报义务范围。第 五,关于儿童虐待通报。尽管《儿童福利法》也有规定,但本法第6 条又规定了儿童虐待通报的义务。第六,受虐儿童的保护。该法第8 条规定由儿童咨询所所长对受虐儿童实施临时性保护。第七,对保 护者的义务及限制。第11 条即规定保护者有受指 导的义务。第八,行使亲权注意事项。即指不得以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 指导语:本问卷调查的是您儿童期(16岁以前)的成长经历。请根据您当时的体会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五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您情况的答案,如果您不是很清楚,请尽量估计。 在开始之前请交给受访者一份空白量表。 在16岁之前: 1. 当时家里没人关心我的饥饱。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 当时有人照顾我、保护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3. 当时家里有人喊我“笨蛋”、“懒虫”或“丑八怪”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4. 当时我的父母因为酗酒、吸毒或赌博而不能照顾家庭。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5. 当时家里有人重视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6. 当时家里没人管我衣着冷暖。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7. 当时我感到家里人爱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8. 当时我觉得父母希望从来没有生过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9. 当时家里有人把我打伤的很重,不得不去医院。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0. 当时我家的状况需要改善。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1. 当时家里有人打得我皮肤青紫或留下伤痕。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2. 当时家里有人用皮带、绳子、木板或其它硬东西惩罚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3. 当时家里人彼此互相关心。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4. 当时家里有人向我说过侮辱性或让我伤心的话。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5. 我当时受到了躯体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6. 我觉得我的童年比任何人的都完美。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7. 当时我被打得很重,引起了老师、邻居或医生等人的注意。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8. 当时我觉得家里有人恨我。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19. 当时家里人关系很亲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0. 当时有人以带有性色彩的方式触摸我或让我触摸他/她。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1. 当时有人威胁让我同他/她做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2. 我觉得当时我的家好得不能再好了。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3. 当时有人试图让我做或看性方面的事。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4. 当时有人猥亵我,如耍流氓、动手动脚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5. 当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折磨或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6. 当时有人关心我的身体健康。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7. 我当时受到了性虐待。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28. 当时家是我获得力量和支持的源泉。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 在您的一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时您多大年龄?岁(如从来没有,填“88”)

时事评论之虐童事件、江歌事件

虐童事件再现,幼有所育”的底线不容击穿I锐评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这两天,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现疑似“虐童事件”,目前孩子的描述、部分曝光照片、家长的控诉不断刷屏,目前,朝阳区教委和警方都已经介入调查。在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强光灯下,此事因何发生?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孩子们受到何种程度的伤害?种种问题,相信很快就会有权威而清晰的答案,相关人员必然会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应该说,绝大多数托幼机构、幼儿园,都有着规范、科学的管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托付。不过,从上海携程亲子园教师喂孩子吃芥末,至y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小红帽幼儿园、玉林市玉州区旺卢村小天鹅腾飞幼儿园,再到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红黄蓝幼儿园,近期的这些事件,虽然都属极端个案,但都击中了孩子这根家长绷得最紧的神经。孩子们的身心伤害、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应该在源头上予以整改。 要让法律有“牙齿”。对待孩子,任何施害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更涉嫌触犯刑法。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刑法修正案(九)扩大虐待主体范围,我国在立法上并不缺位。可是,再完备的法律,如果量刑不够、惩治无据、执法不严,也难以达到立法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在举证查证、快速反馈等方面探讨可行性措施并广而告之,拿出更权威的法律解释、更有效的执法示范。保护儿童的法律,只有真正“带 有牙齿”并严惩不法行为,才能让定罪和处罚更具针对性、更有威慑力。 要让课堂有“阳光”。虐童事件舆情短期集中爆发,当务之急应该组织起来,让防虐待、防性侵等儿童课程进入托幼机构,给孩子、家长、老师都上一课,讲清楚如何对虐待性侵说不,如何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触碰红线的严重后果。此外,也应加强投入,通过技防监控,确保监控探头全覆盖,实现园内无死角。据悉,北京市已经有所行动,正在迅速排查相关隐患。办学进入正轨、安全没有死角,才能还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这既需要顶层设计,又离不开全社会的智慧众筹、行动众筹。 要让监管有“力量”。与发达国家的经验相比,我国托幼、学前教育无论办学还是监管都有不少“短板”。因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数量迅猛增长,算商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并不清晰。本来相对民办中小学来讲,“非法”开办的门槛就不高,同时既可以在教委注册,也可以在工商局注册,不仅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而且存在几个公务员要管几百所公办幼儿园和几百幼托机构的现实。办学与管理、监管与保障之间的巨大缝隙,不能光靠给管理者打棒子压担子,还应该加力量派人手,提高治理水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让幼师有“素质”。这些虐童事件无不表明,幼师若是素质差,幼儿就会遭殃。提高幼师素质、抬升准入门槛、完善幼师培养,是解决此类问题时不能绕开的一环。严惩虐童幼师,与关心幼师待遇和培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问题出发,针对“幼师真穷、幼教真苦、托幼真难”的现实情况,有必要设定幼师收入补偿制度,有必要弥补幼师心理落差以增强职业认同感,有必要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将幼师纳入统一管理,有必要对幼师上岗进行资格审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或许,这样才能让真正爱孩子的人从事培育“祖国花朵”的工作,才能让孩子在健康温馨的学前教育中免受无谓的伤害、形成完整的人格。 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许多需要 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孩子们不能等”,孩子们是属于未来、属于明

虐待儿童开题报告

篇一: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0201班金佩琳 指导教师:周红 一、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近三十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粗暴型家庭教育引起的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则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类型,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对孩子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还表现为对孩子人权的严重侵犯。目前无论是在各大媒体报刊还是生活中,儿童受虐的家庭教育事例已不是新新闻了,它所引起的社会危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从探讨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出发,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研究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策略,抵制粗暴型家庭教育方式,以期能降低儿童虐待的发生率,在家庭生活领域中真正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 (二)理论意义 鉴于国内外还未深入地开展过关于儿童虐待的研究和探索性的调查工作,而目前儿童受虐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综述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前人关于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策略,完善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机制。 二、文献综述(一)什么是儿童虐待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而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主要是家庭暴力的一个类型——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长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儿童虐待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作权的人作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经济剥等。 (二)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类型 依据儿童受虐的方式、行为、施暴的目标、致伤的结果等可将儿童虐待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身体虐待。因受暴力、殴打等致身体受伤。 2、性虐待。指对未成熟儿童或青春期少年进行的性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及家庭法规的强暴行为。 3、情感虐待。 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未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发生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如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他类型的非躯体的敌视等。情感虐待是一个较为隐蔽的问题,但对被虐待儿童来讲它十分重要。情感虐待是虐待和忽视儿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所有虐待形式的基本因素。 4、儿童忽视 由于各国经济、文化、传统观念、生活习俗等的差异,忽视与贫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忽视的定义也与不同的社会及管理、专业部门间的特点有关。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儿童忽视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我国香港目前对忽视儿童的定义是:任何做出某作为以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危害或损害的行为。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忽视应包括4个方面,即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和教育忽视。也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或细划为安全忽视、社会忽视、营

虐待儿童判刑标准是什么

虐待儿童判刑标准是什么 对虐待儿童行为的处理,一般是按照虐待罪的量刑标准作出的。其中就《刑法》第260条中关于虐待罪的处罚来看,有虐待儿童行为并且认定构成了犯罪的,一般是给予行为人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而要是此时造成了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损害结果,那么就是在2-7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 一、虐待儿童判刑标准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通过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混淆。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杀人罪时,一般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

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 和折磨;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至于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出于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残和折磨的故意,在实施虐待行为过程中,造成被害人轻伤或者重伤的,其行为构成虐待罪,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的行为,则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不构成虐待罪。 二、虐待儿童怎样认定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由血缘关系而引起的家庭成员,这是由于血亲关系而产生的家庭成员,包括两类:其一,由直系血亲关系而联系起来的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他们之间不因成家立业,及经济上的分开而解除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其二,由旁系血亲而联系起来的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等家庭成员,但是,他们之间随着成家立业且与原家庭经济上的分开,而丧失原家庭成员的法律地位。这里例外的是,

虐童事件报告

据央视台报道,山西省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年仅5岁的女童,因为不会“十加一”,被老师狂扇70耳光;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发生一起教师虐童事件。该校教师颜艳红因“一时好玩”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至其双脚离地近20厘米。该情形被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之后该视频被上传到网上。男童因剧痛张着嘴巴,哇哇大哭,而颜艳红老师即开心地取笑着。……一系列的虐童事件的发生,令家长恐惧,令社会民众义愤填膺。一边倒的强烈要求对虐童事

件的老师以及相关责任人给以最为严厉的惩罚!私立幼儿园的老师大都不合格,硬设施也不达标。教师思想素质不高。和国办幼儿园相比,有天壤之别。 我认为一是对师德及其缺失的讨论;二是对事件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挖掘;三是对事件进行法律大讨论。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或是杜绝虐童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私立幼儿园经常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对在检查中出现问题能够纠正的及时,让不合格教师坚决的给以拒之于门外,不在误人子弟。对待检查中发现的

问题予以纠正,需要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不合格的无法整改和纠正的要坚决给以取缔。绝不手软! 另一方面,扩大教师的培训范围。使得幼儿教师能够从中学到如何教好学,如何当好老师!强化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和跟踪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该整合的整合,该取缔的取缔,该停顿的停顿。直至合格为止。提高教师门槛标准,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待遇和解决教师 的合法权益问题,制定长期的监督、规范、法制的幼儿园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锐减抑或杜绝虐童事件 的发生发展。还给幼儿一个清净、

愉快、幸福、充满阳光的幼儿活动场所。 公立、正规的幼儿园已成为当下各地的稀缺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投入经费只占教育总经费的1.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园需求逐步纳入城市的管理、服务,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全面履职,同加大社会办园力度一样,十分迫切。 另外刑法没有规定“虐童罪”,“虐待罪”又要求发生在家庭

儿童虐待问题

儿童虐待定义: 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抚养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对待儿童,造成儿童身心伤害的行为。 包含种类: 忽视 持有监护权的成人,对于受扶养的未成年亲属,对于其饮食、教育、医疗、衣物、卫生等基本需求,刻意忽视。特征是明显的营养不良、不合身的衣物、学龄儿童未去学校等。 暴力伤害 对于儿童,踢、踹、捏、打耳光、拉耳朵、拉头发、鞭打、捆绑、香烟烫伤,与过度的体罚。施暴者往往声称只是在管教小孩。但是导致儿童严重受伤或死亡,将涉及刑责。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往往不是一次性的,因此受虐儿童的身上常会有异常数量的外伤与旧伤痕。为了遮掩伤痕,受虐儿童常无视气候变化,终年穿着长袖衣裤。施暴者在儿童就医时,常捏造其外伤发生的原因与病史,以规避责任。 性虐待 通常指成人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对儿童性虐待,得到刺激的快感。强迫儿童裸露生殖器或触摸,或对儿童使用情趣用品,或异物插入等。施虐者可能是儿童熟识的人,家人、亲戚的孩子、朋友的家人、保姆、邻居等,使儿童会主动防备的陌生人仅占少数。可能导致儿童罹患性病,生殖器、秘尿道、直肠遭到细菌感染或撕裂伤。 精神虐待 谩骂、嘲笑、羞辱、批评、恐吓威胁、损毁或丢弃物品、烹煮宠物等。不过这很难界定是否为精神虐待。受虐者可能主动远离施虐者,或暗自咒骂,或反击。 产生原因 (一)儿童个体因素 不期(非计划内)怀孕、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社会地位低下、过频的应激事件、家庭破裂或夫妻不睦等可成为父母或监护者虐待儿童的直接原因。许多虐

待儿童的父母本身容易冲动,或应付生活事件能力有限,当遭受挫折时易将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家庭出现危机时(如夫妻吵架、婆媳不睦、失业、同别人吵架、与上司矛盾等),父母更难于忍受儿童哭闹或纠缠,容易对儿童施暴。另外,多数施虐父母(或养育者)本身在儿童期就有被虐待的经历;一些施虐父母存在智力偏低,有酗酒、吸毒、人格和情绪异常等精神和行为障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家庭保姆虐待儿童事件有上升趋势,其原因较复杂,包括不耐烦儿童哭闹、报复其父母(因受冤枉、克扣工资、强奸)、个人素质差等问题。。 (二)家庭因素 不期(非计划内)怀孕、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社会地位低下、过频的应激事件、家庭破裂或夫妻不睦等可成为父母或监护者虐待儿童的直接原因。许多虐待儿童的父母本身容易冲动,或应付生活事件能力有限,当遭受挫折时易将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家庭出现危机时(如夫妻吵架、婆媳不睦、失业、同别人吵架、与上司矛盾等),父母更难于忍受儿童哭闹或纠缠,容易对儿童施暴。另外,多数施虐父母(或养育者)本身在儿童期就有被虐待的经历;一些施虐父母存在智力偏低,有酗酒、吸毒、人格和情绪异常等精神和行为障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家庭保姆虐待儿童事件有上升趋势,其原因较复杂,包括不耐烦儿童哭闹、报复其父母(因受冤枉、克扣工资、强奸)、个人素质差等问题。 (三)社会因素 某些落后的文化模式对儿童虐待有重要影响,如信仰某些宗教的人拒绝送患病儿童就医而导致患儿死亡。社会稳定因素,如战争、社会动荡不安等儿童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再如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对儿童躯体虐待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从古至今都以“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儿童,因此家长与老师体罚儿童的现象很常见。许多家庭片面重视早期教育,以剥夺儿童的游戏玩耍时间来严厉、超负荷地训练儿童(如过早上各种学前班、课外班),造成许多儿童继发情绪和行为问题。受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一些偏僻农村地区目前仍有丢弃女婴,虐待女童的现象存在。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办法

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分析及解决方法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2年10月24日浙江温岭一幼儿园女教师的虐童照片曝光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该事件为导火索,虐童这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立刻引爆了社会舆论,顿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虐童是什么呢?为什么会社会的关注呢? (二)虐童是什么 虐童或者说是儿童虐待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避免不了的现象,即使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虐童现象在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国家和地区依然普遍存在着。事实上,对儿童的虐待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医学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虐童问题视为当前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认为虐童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而幼儿园,这个为孩子提供启蒙教育的地方,居然成为虐童事件的摇篮,这会为孩子们留下多大的阴影啊!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更有必要关注此类事件,并思考解决方法。 二、为什么会出现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 (一)幼儿园教师虐童现状 国内幼儿园老师体罚或虐待孩子现象时有发生,从狂扇女童耳光到揪耳朵提起,手段和花样不断升级。如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女幼师揪幼童双耳离地20厘米,将幼童扔进垃圾桶内;又如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教师半小时内打了孩子70次耳光;以及上海杨浦区格林双阳幼儿园:女童下体被老师塞入芸豆等等等等,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幼儿园老师的残忍程度让人大呼心理变态。本应是呵护幼儿成长的园丁,怎么就成了戕害儿童的毒手?

(二)什么导致了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出现 虐童的教师主要是那些素质低下、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幼师,那这些幼师又是为什么会进入教育的圣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呢?放任这些人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就是那些不负责任的无证民办幼儿园。无证幼儿园得以存在,则是看中了幼儿园无往不利的吸金功能和政策法规的监管不力。从各个方面来说,虐童事件其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1、从幼师方面来说:幼教师资培育院校对师德培养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幼师职业道德和素质低下,并且很多幼师为无证上岗,或者“先上岗,后考证”。同时幼师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待遇低,使得很多幼师认为她们明明跟中小学老师一样培养着未来的希望,却拿着比清洁工还低的工资。这些原因导致幼师产生了心理危机,积聚负面情绪,拿学生出气。 2、从法律来说:法律治理偏失,虐童刑事处罚存在法律空白。我国刑法无“虐童罪”这一罪名,而虐待罪指虐待家庭成员,幼儿不属幼师家庭成员,无法以此罪立案;至于“故意伤害罪”,只有受害人伤势达到轻伤以上结果,才符合立案标准。就如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虐童一案中,涉嫌寻衅滋事犯罪,仅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3、从国家来说: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扶持不够。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因此城镇、乡村对学前教育投入持续不足,资金短缺导致公办幼儿园太少,小规模幼儿园、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师资没有保证,不少幼儿园只能聘用无资质的教师,致使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法律的不完善,民办幼儿园的经济利益以及教师的道德问题等问题,共同结下了虐童事件这个恶果,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挽救,只能想办法加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三)怎样杜绝幼师虐童事件 (一)深入展开师德教育

心理虐待与儿童发展

心理虐待与儿童发展 摘要: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现代社会儿童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下会有一些批评、羞辱、指责、威胁、奚落和轻视,它让儿童失去正常的生活体验如被爱的感觉被需要的感觉、有能力的感觉和安全的感觉,特别是对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有着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虐待儿童发展心理健康 引言:儿童心理虐待作为儿童虐待的一种形式被单独提出和研究,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这种虐待主要表现为负性的生活经历,这虽不伤及皮肉,却伤害心灵,扼杀个性,对儿童造成广泛、深远的不良影响,且往往使儿童在心理和精神上产生不可治愈的创伤。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把注意力投向儿童在精神与心理方面所受到的伤害。 儿童心理虐待的问题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且带有毁灭性的影响,它作为儿童虐待的一个类型,长期而又普遍地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M·R·布拉沙尔德( M .R . rassard) 认为:儿童心理虐待是儿童虐待与忽视的核心问题,它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儿童虐待与忽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中都包含有心理虐待成分, 即使身体伤痛痊愈了, 儿童的心理伤害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迄今为止, 学界对心理虐待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尽管研究者对心理虐待的表述各有侧重, 但也存在一致的地方, 即认为心理虐待对儿童的情感和心理行为发育造成了不良结果, 当时或永久性地造成了对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损害,这些不良结果是由羞辱、恐吓、拒绝、孤立、藐视儿童的情感需要等行为方式造成的, 没有直接涉及身体伤害和性的内容。 儿童虐待有不同的来源,但主要还是在家庭和学校。在家庭方面,主要表现在:父母轻视孩子, 使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对任何事情;父母经常把自己孩子的成绩或表现与别的孩子对比, 使之产生不如别人的感觉;不给孩子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家庭环境经常威胁要遗弃孩子;拒绝孩子, 孩子被暴露在父母双方的争斗或口头虐待中;父母对孩子采取一种异乎寻常的折磨人的行为对孩子包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告诉孩子缘由的打骂;在一些事上迁怒、强迫、威胁、轻视孩子;父母不允许孩子独立和自主;成为家庭争斗的棋子;父母仅仅对孩子的负性行为给予惩罚, 而很少赏识孩子的积极行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明晰的界线,孩子会因此觉到父母亲未曾表达的痛苦, 其结果是引起孩子的困惑, 使之产生羞愧、内疚的情感, 使孩子的情感独立陷入毁灭,这些儿童在童年后期会表现出“情感依赖( 敲诈) ”。 在学校孩子也会遭受心理虐待,这也会表现在不同形式上:一有意虐待。其惩罚对象常常是成绩差、不听话的学生,这是最不受教师欢迎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教师的眼中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有位学生回忆他上小学时,一次上课与其他同学讲话被老师发现后勒令其学狗叫,无论如何也难以发出狗叫的声音,无奈之下哭着乞求老师容许他学狗爬。最终老师以猫玩老鼠的心态观看了他的“表演”,然后在其屁股上踢了一脚便扬长而去。这位学生诉说道,“是这位老师教会了我恨,恨老师,恨所有的人。使我久久不能面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生活。”二善意虐待。其实,为教师重视、被同学羡慕的优等生也同样承受着来自教师的心理虐待。只是这种心理虐待更加隐蔽、更不为人所知。由于教师的过分重视和额外关注(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心理虐待) ,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受到“监视”,不自由感格外严重,这些重视给学生带来很多压力,他们怕跌落下来,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下,有的学生会有焦虑症的现象,会因高估自己的能力而经受不起挫折、批评、失败等。三忽视虐待。对于中等生来说,他们属于被教师遗忘的群体,既不能凭优异的成绩得到教师的关爱,也不想以自己的“越轨”行为招致教师的格外注意。众所周知,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心理特点,喜欢吸引教师的目光,

论文:中国的虐童案件

论中国虐童事件 作者:姚琛 六月一日儿童节,(英语Children's Day)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而在6月9日却发生了件不是那么和谐的事——贵州毕节四姐弟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孩子也不过是13岁,本应该是天真漫烂的年纪,却选择了最残忍的方式永远的离开了人间。也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从来没有被世界温柔相待的人,又怎么会用温柔对待世界。 这四个孩子的母亲因不能忍受他们父亲的家庭暴力,远远的逃离了这个家,成年人忍受不了的可以逃跑,而孩子又怎么能、怎么懂去用捍卫自己的权利呢,逃不掉所以只能默默的忍受着。看到网上有人说:大概是因为贫穷吧?他们的父亲每个月会寄给他们几百块钱,而且他们低保,食物也不止玉米面腊肉,还有满缸的米和一栋价值20万的房子。看似他们虽然过的不可能很好,维持简单的生活还是可以的。讽刺的是:贵州“打手拉小手”的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件事的发生无疑在公众面前打政府的脸。也许吧,好多人指责孩子的父母的不负责,哀叹着孩子的不幸,而当个体不足以依靠的时候我们能依靠的也只有政府,法制是用一种大众所认同的规范来治理“人心”,政府更应该用一种的人文的关怀来行使自己的行政责任,而不是用“低保金”三个字来推诿掉自己所应付的责任。 中国儿童自杀率居世界第一。陈岚女先生说:贫困和饥饿不是他们致死的原因,只与宿命一样的被抛弃,被撕裂于家庭之外,被囚禁于爱的绝望中有关。对于毕节的姐弟四个,他们不会知道自己是6100万被抛弃的儿童中的一个。也不会知道这宿命的无力对抗,不是自己的过错。在乡村,孩子们自己会天然排序,父母俱在或经常回家的,人前人后扬眉吐气。父母离异的,就眉目黯然,如果父母离异了且常年不回家,甚至过年也不再出现的,更加孤苦伶仃。再若连爷爷奶奶也没有,就和孤魂野鬼相去不远了。在一个乡村的丛林法则中,他们处于最低阶。这恐怕是他们越来越自闭的主因。从未有哪一个民族或时代,将发展基于了这样大规模的家庭的撕裂基础之上。上亿儿童刚出生就被剥夺了父母,一年团聚不到一次。 也许你庆幸着你不在乡村长大,从小父母都陪伴在你身边。然而你有没有从小就被家长教育,“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不然阿姨就要生气了”、“去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为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