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资源配置

社会资源配置

社会资源配置
社会资源配置

试论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摘要

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社会资源配置主体以及配置方式,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三者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结构关系,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这也导致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型的分工、互补、整合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资源政府公共管理

一.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类主体

社会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从不同角度,社会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在当代社会,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价值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都不是无偿的,必须计算其成本费用,在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无论是否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使用社会资源,但都是有价的,最终可以计算其货币价值;二是主体性,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受一定的主体所支配的,由此产生产权归属关系,这就需要界定产权,明确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基于其自身的特

殊利益需求,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三是有限性,任何社会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都是有限的,不当的利用方式,还会加剧它的消耗甚至浪费。因此,基于以上分析,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使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佳效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可以假定,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时期内,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都是相对恒定的,那么,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就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效果。评价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标准,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来看,一是资源的充分发掘,消除了资源闲置现象;二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即资源向最有利于发挥作用的领域流动,实现了帕雷托最优,即它的流动一方面实现它自身价值最大化,同时对其流出的领域是一种存量调整,并未造成资源的流失,而对流入领域和地区是一种增量的投入;三是资源利用的有效转化,产生了效益;四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产出效益的比值最大化。

现代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为己任的政府主体,以非赢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主体。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谋取经济利益动机,在社会微观层面上有着旺盛的经济活力,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自发地调整社会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向利润率水平高的领域和行业流动。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情况,比如宏观经济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化状态,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机制缺损,资源的过量消耗和不合理

性的投入,恶性过度竞争和经济性垄断现象,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非经济领域的泛商品化等等。因此,单纯依靠市场主体调配社会资源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

政府主体在价值理念上应当代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按照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来调整社会资源的分配,在市场机制缺损或失灵的情况下,可以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但是,由于政府组织形式和决策机制的不同,使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充当的角色往往处在两难之中:集权方式效率高,但民主化程度不高,在政府代表民意不足或长官意志强烈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而采取代议制或全民公决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民意并正确地反映民意,但是管理成本可能很高,行政效率无法保证。还须考虑的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广义上的政府体制实际上还是一个相互制衡的自控体系(在我国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面),如何有效地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实现相互监督和协调统一,消除扯皮推委、牵制掣肘的现象,是能否有效实现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重要条件。民间主体主要是非赢利性的、非政府组织,即基于公共道德准则,按照自治互助的方式,形成的社区性、社团性的组织。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具有严格的公众责任和法定义务。这些民间主体的形成和发展的支持条件,来自于成员自身和外界的捐助,依法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民间主体,还可能得到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收费特许权,与某些经济行业有较为密切关系的民间主体,还可以得到市场主体即工商企业的资助,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中介组织,能够按照等价有偿、保本微

利的市场规则,收取适当的服务报酬。但是,民间主体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往往局限于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其内部形成的特殊规则和凝聚力,对外部有着一种天然的排斥作用,一旦扩张到更大的社会空间,可能会导致社会冲突和动荡。

社会资源配置的三方面主体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中有各自的作用。同时又是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社会中,能够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证。比如,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本来是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其预算额度内直接在市场上自由购买(属于控购物资尚需履行申报审批手续),难免发生交易成本高、腐败行为滋生等问题,而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建立统一的政府采购机构,使需求单位和采购单位相分离,实行供应商投标竞争的市场方式,就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在这里,政府采购行为,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同样道理,原来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如教育、文化、医疗和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由于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寻租行为、产生行政性垄断,进而影响政府形象。经过改革,转而由市场主体或民间主体按照有偿服务或自治互助原则来提供这些社会服务,使政府摆脱了大量烦琐的社会事务,节省了公共支出,同时这些社会服务项目的效率和效益也相应提高。再有,社会基层管理本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管理成本高、事务琐碎、效率不高是难免的。但是,如果由本地常住居民出于维护地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采取地方基层自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政府适当退出基层管理也是可能的。上面的例子主要说明了政府在其职能作用发挥不显著、低效率的情况下,按照

资源合理配置、成本收益比较的原则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主体的关系结构。反过来,在涉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进入紧急状态,或是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投入重大工程建设的情况下,政府往往站在更为高远的立场上,甚至采用强制手段,征用原来由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掌握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的调配主体和方式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还有,在政府功能和市场主体、民间主体的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作用,而任何一种主体单独地起作用其效果都不够显著的地方,三个主体就会按一定的方式分工组合起来,比如,原来由政府承担的某些教育、文化、科研等职能,并提供相应经费支持,在改革过程中,这些方面的职能可以进一步向社会开放,但完全放开,无论在管理和费用方面都不太现实,那么,由政府采取财政补贴,同时市场主体投资入股,或社会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收取适当费用,形成政府指导、监督、财政补贴,市场主体投资入股,民间主体具体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具体负责管理的三维合作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形成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既独立发挥各自作用,又相互结合,形成功能互补结构。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是由社会资源产权主体多元性和配置方式相对有效性所决定的,社会资源的产权主体对其资源占有和使用有着排他的权利,同时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有着相对的有效性,超出这一范围,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必然由其他配置方式所取代,或者与其他配置方式相结合。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无视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希望通过唯一的主体

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调控,都是不现实的。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把政府职能限制在“守夜人”的角色范围内,依赖和放任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计划体制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把政府推到“父爱式”的全能角色位置,限制和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割裂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理关系,片面地强调市场或政府的作用,其结果,是社会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低效能利用,同样造成了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第二,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在社会资源配置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市场主体主要在经济领域或是可以发挥价值规律作用的领域起主导的调节作用;政府主体主要在国家关系和政治生活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进行指导、监督和调控;民间主体在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作用都不显著或是低效率的领域起到重要的协调、整合作用。三类不同主体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有着各自相对有效的“势力范围”,在这一范围内起到主要的作用,但就社会整体而言,都不能说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所以,认为哪一种主体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绝对重要的观点,都是不够准确的。

第三,各个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使用的方式也有不同,市场主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政府主体主要是运用法律杠杆和行政手段,民间主体主要是运用惯例、习俗、道义和舆论力量,相对说来,分别使用的是经济规则、法律规则和道德规则,这些规则有相通融合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则必然获得法律形式,成为调整经济交往关系的有普遍约束力的强制性规范,同时又要吸收公认的商业道德规范,

在文化心理层面上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三类规则的社会基础、思想渊源、价值导向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在理解和适用上往往产生分歧和矛盾冲突,使得社会资源配置结构在相互配合与互补方面存在障碍和困难,这在实践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味依赖某一种规则而排斥其他规则的简单化倾向。

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表面上看,始终是一种功能此消彼长、互补结合的过程,但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看,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变化是主流方向。也就是说,社会资源配置变化的主要方向是政府的功能作用相对不断弱化,而市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作用相对在增强。政府功能相对弱化的表现一是政府管理的范围和领域在缩小,二是行政强制的刚性手段逐渐为社会动员、政府公关的柔性方式所取代,三是直接干预市场和社会的方式转为运用法律和经济杠杆间接的调控方式,四是传统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纵向管制逐渐向管理重心下沉的分权式的网络沟通转变。与此相对应,市场力量、社会民间力量在逐步崛起、增强,其重要标志就是市场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广泛的政治参与行动,以及对市场、社会乃至政府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二.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类主体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形成的关系结构可以简称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可以

用相互交叉的三个圆面的来表示,每一圆面分别代表政府、市场和民间主体所起作用的领域和范围,各个圆面的交叉部分则是二者、或三者共同起作用的领域和范围。

首先,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都有其相对固定的领域,各自发挥必要和特定的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体主要的责任是制定规则、监管调控、维护秩序,提供依靠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供给的公共物品,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共信息等。市场主体的作用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保障供给、实现交换、创造财富、增进福利。民间主体的责任主要是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监督,保障基本生活秩序,维系和调整日常人际关系,组织社会自治和社会救助。这就使三者各自的“领地”相对稳定,分工明确。如果“越位”插手别的主体的“领地”,管了自己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或是未履行、怠于履行自己的应尽职责,出现应当管却没有管、没管好的“缺位”现象,这种合理的分工秩序就难以形成。

其次,三个圆面交叉的部分,是二者或三者共同起作用的领域和范围。可见:(1)政府和市场交叉的领域,这主要是政府原来管理和经营的经济领域,由于政府直接经营的效率较低,管理成本很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必然要引入市场主体参与经营管理。但是,完全放开由市场经营不能保证应有的经营规模和社会效益,或者是因为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仍由政府投资作为产权所有者代表,通过委托代理制度,选择并委托企业经营,这与我国原来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显然不同。通过改革,对自然垄断行业中的国有

独资企业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按照市场规律经营管理,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把握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方面仍保持一定的影响力。(2)政府与民间交叉的领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将社会基层管理权逐步转让给社会基层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基层民主建设,培育社会自治组织,淡化政府直接管理社会基层事务的职能,但是,政府在指导社会基层自治、优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秩序方面仍负有责任;另一方面,通过机构改革,将某些原来属于政府系列的组成部门,和原来政府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部分拨款甚至不再拨款的社会中介机构,割断其与政府的隶属关系,推向社会,进一步强化其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功能。比如,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科研单位面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会计、资产评估、律师、公证等机构与原来所挂靠的政府部门脱钩,同样,政府对这方面的管理主要是政策指导和规范管理。(3)市场与社会也有交叉,这主要是民间组织运用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按照企业化运作方式从事的相关业务,比如,消费合作组织对其成员提供的消费服务,社区居民面向本社区提供的社区服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或城镇失业人口自谋生计的临时性就业安置组织。与完全由市场主体提供的经营活动和商品服务所不同的是,民间主体提供的社会有偿服务,对象相对固定,范围相对有限,多以自我服务为主,以保本微利为目标,如果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可能很难生存和发展。

再者,三个圆面交叉的部分也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方向主要是:其一,政府的“领地”逐步缩小,作用逐渐淡化,有关经济

功能逐渐转移到市场,由更为有效的市场主体承担,有关社会职能也相应转移到民间主体,让非政府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二,市场主体的力量在不断成长壮大,这主要是各种经济需求的增长,刺激了市场供给的增加,而政府主体退出经济领域,又为市场主体的崛起腾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其三,民间主体正处在发育之中,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日益显著,在社区基层自治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来由政府投资兴办和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通过改革,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开始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阶段;一批具有创新意识、自我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社会中介组织脱颖而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完成其探索、培育以及定型化之后,因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将会演变成市场主体,进入市场领域。所以,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的内在结构关系变化的总方向是小政府、大市场和大社会。这里的小政府,表现在政府直接管制的领域缩小,功能淡化和外移,管理方式的柔性化和弹性化,但这并不意味政府权威的削弱,而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机制,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应当作为的能力,舍弃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务,使有限责任政府的形象更清晰,效益更显著。大市场,是指市场调节的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竞争、有序、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善,而这又是以深化政府改革、取消行政性垄断、消除市场障碍为前提条件的。大社会是指社会自治、自我服务的社区性、社团性的非政府组织的加快发育,作用增强。

在理论来源上,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的建构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社会学的结构功能学派认为,社会是一个超级有机体,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我调节、自我复制、自我组织的系统,一方面,社会分化,使社会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达到专业分工的水平,有效地承担特定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相互联系,在协作、互补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整合,以发挥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且,在某些局部发生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相关部分可以启动补偿机制,产生替代效应,使整个社会系统仍然能够运行。政治学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学说,把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当作对立统一关系,政府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和载体,本身就承担着阶级压迫、政治统治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维持政治统治的必要的社会基础,在政治统治目标基本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政府致力于社会职能的履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同时,也给予政府职能所及以外的社会空间以更大的自治权利,一个管理有效的政府,应当是善于将政府直接承担的社会职能和民间自治的社会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应当使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相分裂、相对立。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认为,政府和市场都有其相对有效的调整对象及其领域范围。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为政府干预市场提出了客观要求,但同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政府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干预市场都一定能够解决“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问题。比较合理的结果是,政府和市场在各自有效的领域内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在单独作用都有限、需要结合的领域内发挥各自所长,形成互补关系。以上观点,从不同的学科

角度,注意研究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狭义上的)的关系,但是未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考虑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资源配置三维模式的提出,有利于突破具体学科的理论视野,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规律。

三.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

公共管理是国家或社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确定一定的主体、方法和程序,制定公共政策,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从公共管理与社会资源配置的关系来看,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就是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全部)是满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公共管理的方式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从历史上看,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有效地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这也使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似乎只有政府才能担当公共管理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公共管理本身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不能不影响到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这种变化大体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公共管理职能的扩张;二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扩大;三是公共管理的事务日趋复杂化;四是公共管理的手段趋于弹性化;五是公共管理的规则由依靠权力纵向推动转向权力推动与平等协商、利

益交换相结合。由此产生这样的问题:政府作为唯一的公共管理主体,能否适应上述变化?其他主体是否有资格和能力,在公共管理领域分担一定的责任,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相结合,形成新型的公共管理格局?

既然社会资源的配置事实上是由政府、市场主体和民间组织三方共同承担的,那么,涉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的社会资源配置,由三方充分协商,共同安排,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呢?如果仍然按照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这在我国建国以来计划体制时期尤为明显)的思路考虑问题,那么,在公共管理事务日益复杂、多变、、专业化和弹性化的情况下,就会使政府陷入这样的怪圈——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公共事务,不断追加财政预算,由此导致权力扩张和机构膨胀,而权力扩张和机构膨胀的结果又使管理成本上升,这又需要增加财政预算,而追加的投入并不能保证行政效益成比例递增,所以,行政管理费用上升与边际效益递减将不可避免。进一步说,公共管理方式向弹性化、间接性和民主参与方向的变化,要求政府职能做相应的转变(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我国行政改革的主旨和导向),但是,政府管理的集权、纵向、刚性、直接等行为倾向,既是其固有的基本属性,又带有沉重的历史惯性,还与政府官员的既得利益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求政府自身进行职能转变,谈何容易。而且,我国行政改革所以推进不力,还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就是仅从解决行政效能低下、机构膨胀、人员臃肿、费用负担等自身问题谈改革,而不是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的更高层面看问题,所以,

只要稍微缓解政府自身的上述难题,行政改革就停滞不前,最后还会回到当初改革的起点上。

综观现代国家的行政改革,其方向主要有二:一是减少政府职能,缩小管理范围,把原来由政府行使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企业和非政府公益组织,让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更多地发挥公共管理的作用;二是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协商机制,来行使行政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一个方向促使政府从“全能的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的角色定位转变,后一个方向引导政府从“强权高压式政府”向“亲市场、亲社会政府”的公关形象转变。这一切表明,市场主体和社会民间主体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地位上升,作用增强,过去公共管理领域中政府“唱独角戏”的局面,正在被市场主体、民间主体的“加盟”,形成三方合作互补的新格局所取代。换句话说,过去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只是在政府,而现在则分散在多元化的主体之中。

这里,需要讨论的几个原则问题是:首先,应当积极地将公共管理领域面向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开放,在依法确定主体资格条件的基础上,提倡和促进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保持和发挥它们的特色和优势。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进入公共管理领域,主要作用是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业,运用等价有偿、公平竞争、民主协商的机制,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利于解决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效益不高的问题。比如,在农民工大量涌入的城市,靠当地政府的财力兴办基础教育,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显然难以为继,通过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教育,

同时保障投资收益,是可行的。

其次,从整体上说,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的“加盟”,不能取消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出于公共利益目标进行公共管理的客观性,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这并不因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的“加盟”而动摇和削弱。相反,由于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的参与,使公共管理的权力结构更加复杂化,特别是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的特殊利益动机,有可能使公共管理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政府在政策引导、舆论宣传、规范约束、利益整合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在推行“安居工程”,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的工作中,应当把提供优惠政策和加强市场监管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开发商的合理利润,又要防止和惩处开发商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侵害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

第三,对公共管理领域也应当进一步细分化,确定三方主体各自的相对优势,在某个特定的公共管理领域里,选择最合适的公共管理主体充当“主角”。公共管理的重要任务是提供公共物品。总体上说,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最合适的管理主体应当是自身没有赢利动机和拥有巨大资源投入能力的政府,可以基于公共利益目标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但是,具体分析,公共物品按其占有方式和享有权益,还可以分为私有局部公益、公有公益和公有私益等不同形式。在可以明晰产权计量经济价值的公共物品(公有私益)上,让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承包经营,对公共财产保值增值负责,同时获

得自己的合法收益;在可以明确界限、缩小范围、实行有限主体自治共享的公共物品(私有局部公益)上,由民间主体负责管理,实行社区自治或社团自治;在界定产权、保障供给困难的公共物品(公有公益)上,由政府负责管理。

第四,应当构建法律框架,将政府、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三者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和作用予以明确规定,约束和消除其公共管理行为的随意性。在过去政府承担公共管理全部职责的时期,往往容易出现政府单方面确认其权力、强制规定社会公众义务的现象,也就难以保证公共管理的公正性。因此,认识和运用行政管理、市场经济管理和社会运行管理等客观规律,制定公平、公正的法律规则,体现平等、诚信、务实、奉献的道德准则,遵循客观规律和法律、道德准则,有利于调整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的主体关系,规范公共管理行为。一方面,规范政府行为,克服政府不合理地限制其他主体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单方面加重其他主体的义务,限制和剥夺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的做法;另一方面,规范市场主体和民间主体的行为,约束其惟利是图、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行为倾向,引导其正确地行使权利,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

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大力改善民生

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大力改善民生 郑杭生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近年来加强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面临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必将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告的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充分肯定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时,又把创新管理确定为社会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二者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两个尤其要重视的抓手。这里从社会学视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做一些解读。 加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 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 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三个“必须”,实际上是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这三个“必须”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 第一,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无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看,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 第二,要调整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三大部门的划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报告关于三大部门关系的表述集中体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 18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赵振华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6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未来我国资源的配置方式指明了方向,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由“基础”到“决定”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计划机制,一种是市场机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资源配置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通过计划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是失败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即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让市场机制能够对计划机制起到补充作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增强,但计划机制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表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下降到了次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表明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这就是资源配置要由市场机制而不是计划机制决定,通过政府计划配置资源要尽可能降低到必要的限度,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上升到尽可能高的程度。 之所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远远高于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率就降低甚至要亏本,迫使更多的资源从原有的行业或部门撤出;相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率提高,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入该部门或行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具有滞后性和一定的盲目性,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是理性的,带来的是节约和效率,因为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想实现收益最大化。计划机制配置资源理论上可以实现合理配置,哪里最需要就将资源配置到哪里,但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具有乌托邦性质,因为没有充分的利益诱导和充分的信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通过计划机制配置所有资源,窒息了经济活力,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就是越来越多地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我国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期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需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多地释放市场经济活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更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document on fair and balance 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以xx市xx镇为例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

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法治、诚信政府的建设.doc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法治、诚信政府的建设-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大量的有限公共资源,主要包括航空运输线路、汽车运输路线及执照、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出租车牌照等在物质及经济上具有互相排斥性并且具有数量限制的领域。这些资源一般掌握在拥有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手中。基于权力易于滥用性和异化现象的普遍存在,如何解决和合理规制行政机关的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就成为构建法治与诚信政府的应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建立起合理科学的控制与规范行政机关的有限公共资源的分配权力,是构建法治与诚信政府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已经具有了大量的关于有限公共资源分配的制度性规定,这些规定也是我国预防腐败的制度性防线。从行政法的领域而言,已经建立起的关于有限公共资源分配的法律,主要是2004年1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可以说,《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解决如何规范与控制政府有限公共资源分配权力的基本法律,也是维护和谐社会的必要法律保障,其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纷争,类似广州市重信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不服广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两公司春运汽车营运线路的争议就可以避免。《行政许可法》建立起了一些关于政府公共资源分配权力的规则和思路,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公共资源配置权力有限、适度原则 公共资源的分配是否是政府的独占性权力,这在理论上一

直存在争议。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公共资源的分配并非是政府的独占性权力,只有在市场的手段和社会自治组织等机制无法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政府才具有介入资源分配领域的正当理由。这种观念已经被我国的《行政许可法》所确立。《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了针对公共资源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即“(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这项规定确立了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法律根据。但是,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其他规定,这种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规范必须是全国人大的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在必要情况下发布的决定、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的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范的设定权还必须符合与满足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下位法必须在上位法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的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同时,《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又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二)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三)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从这些规定来看,我国对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态度是极其严格与审慎的,奉行的是政府分配公共资源权力有限、适度的原则。这些法律规定,分别从政府介入公共资源分配领域的法律依据、介入的方式及手段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行政许可法》对包括公共资源配置在内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严格限制的态度,体现了建设法治政府所必备的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理念。只对于确属政府介入的事项,政府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从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摘要】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公平是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实际中却常显不足;有鉴于此,我们要进一步把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凸显出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领会初等教育投资运行中的优点和不足,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免收学生的学杂费;制定国家扶持贫困地县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县教育发展基金。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问题的奇特之处是教育成了人人皆怨的“大家骂”。用人单位抱怨教育质量下降,抱怨研究生工作能力不如过去的本科生,大学生操作能力不如过去的中技生;“道德从业人员”呼吁“素质教育”,斥责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社会舆论痛责教育产业化,教育部领导批学校企业化,校长抱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嫌待遇低或不公,家长恨高收费乱收费,在校学生怨课业负担重和考试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骂就业难和“扩招”,外地户口的骂“特权”,本地户口的骂“移民”,教育业内外人人皆怨。

教育资源配置的“双轨制”、“多渠道”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地县的公民之间、教育与受教育者无法达成对于教育的共识。因此,人人都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似乎谁都是受害者,谁也没沾光,谁都有理,这便是教育“大家皆怨”的主要原因所在。教育关系国计,关乎民生。发展教育必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权利不公问题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引发的负面现象。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方面差异显著。前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后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1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相比2000年城镇平均10.20年和农村7.33年的数据,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仍在提高,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显然大于后者。“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各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者所得待遇的不平等。”据报道,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还在一直延续,即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这也表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是摆在中国教育目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投入只占53%,其它渠道的投资占47%。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002年我国社会性教育

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 前面的同学给我们讲了资源的配置,我们现在来具体谈一谈资源配置的方式,我们把资源的配置方式分为三种: 1 传统的社会习惯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普遍准守和接受的惯例。这些惯例通常是由法律和社会道德所约束的。比如收长子继承,技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之类的。在这种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中习惯作为一中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延续。但是很明显,在习惯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使社会的发展缓慢。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2 命令(政府)机制 这种配置方式指的就是由政府来分配资源。政府的决定可以是明主的,也可以是独裁的。在社会动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这种分配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使用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经济活动服从上层阶层人的偏好与利益,不利于曾进社会福利。 案例一 我们举个例子苏俄在1918-1921年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府强制把仅有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对抗敌人。他的措施包括余粮收集,工业国有化,还有取消自由贸易。这意味着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下面我们来看列宁的一段话,从中我们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1920年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苏联仍然继续实行该政策,从1920年苏俄百姓中流行的一段话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缺点,政府的分配造成了百姓极大的不满,同时也抑制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因此我们来看,从1913-1921年,苏俄的国名生产总值出现下滑,1921年苏联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在1921年以后我们来看,苏俄的经济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所谓在的新经济政策中,资源配置另一种方式进行,从图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优越性,这就是市场机制。 3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市场机制的运行。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卖方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就会提高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有更多的商家来提供这种商品,使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人们需求量时,又会导致导致价格的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的需求又会增加,同时未来这种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市场平衡被恢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市场机制解决了一个产品需求增加的问题。因此我们说,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市场机制解决了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生产者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也就是消费者所需求的,愿意买的东西 生产者怎么生产:在刚才的例子中,生产效率高,即生产成本低的生产者,就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生产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压缩成本。 为谁生产: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以xx市xx镇为例 摘要: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一、调查资料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2018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 1 / 16

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2018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调查结果 根据连续两天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摘要:教育资源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够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的资源等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研究 目前,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是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不公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一种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提高办学的质量,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学校的布局要促进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均衡发展,因为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在发展当中体现出来的。要针对现在教育资源的地域性差异大的问题来进行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学校的建设等。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来分区规划和分类发展。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教育投资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有很大差异,这导致了受教育者的机会不平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渐解决落后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还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需要根据未来人口状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来进行长远规划,不能只是依据传统的教育经验来推想未来发展。今后我国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对师资以及办学的条件要求都比较高,所以,需要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1、推动优质课程的共享 在教学当中,培养人才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师资源的分配很不均衡,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当前我国教学

资源配置计划

资源配置计划 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本工程涉及专业、系统较多,本节统计的施工设备仅针对总包承建范围施工内容,其中也含括了施工电梯、塔吊等总包必须提供的服务设备。 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表1.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1.2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2-1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3 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3-1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4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4-1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5 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5-1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 主要材料配备及计划 2.1 材料投入计划 现场材料组织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总体进场时间计划及时制定月、周、天材料需用计划,然后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约定、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采购,从质量上严格把关,必要时通过业主及有关部门审批。 表2.1-1 主要工程材料配置计划

2.2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表2.2-1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2.3 材料供应采购 材料采购将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严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做好分供方的选择、物资的验证、物资检验、物资的标识、物资的保管、发放和投用、不合格品的处理等环节的控制工作,确保投用到工程的所有物资均符合规定要求。 3 劳动力需用计划 3.1 总体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表3.1-1 总体劳动力计划表

图3.1-1 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71 101 115 124 136 208 285 326 427 417 397 343 325 329 328 314 261 261 221 126 74 66 65 60 48 45 24 23 27 23 28 32 40 44 36 19 9 6 6 5 6 12 14 16 8 4 4 4 108 154 240 356 381 408 417 442 434 380 306 284 237 192 74 53 50 45 36 36 29 20 9 6 5 4 4 0 0 0 0 0 0 0 0 0 12 16 26 32 30 18 11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10 10 16 16 16 25 36 36 82 82 82 82 82 116 118 118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68 168 184 184 156 156 156 130 122 92 92 92 混凝土结构 装饰 装修 钢结构 机电 安装

一资源配置理论

一、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靠的是市场途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和优点,它能够自发地实现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内部的优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优化配置的企业集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必然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而在企业内部,部门或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则主要是由 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企业面向市 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这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一种,以达到社会的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大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的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规划及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⒈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价值。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以高于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价值较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能按低于其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这样,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⒉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 企业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接受者,主要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就会自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表明该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企业则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调整经营方向,转而生产其他商品。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和企业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和关键所在,是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的一大理论突破。 考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从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到发挥市场的辅助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直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明我们党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改革的阶段性问题把握得越来越清醒准确,对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导向始终坚定不移。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仍不完善,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土地、金融、科技、房地产等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错配、低水平利用现象较为严重;二是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健全,违规违法谋取不当利益现象较为普遍,各类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三是行政垄断问题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突出,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四是政府权力过大,直接干预企业微观运行的行政手段使用偏多,审批、检查多,监管不到位,行政权力设租、市场主体寻租引致的腐败现象严重。这些体制机制性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竞争实力和发展实力难以快速提升,进而限制了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影响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3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4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6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7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 8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9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2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3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4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6 与苦难嬉戏——透析《查尔斯兰姆散文集》 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18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9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2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2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22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23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24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25 26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27 苔丝悲剧的解读 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9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 30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1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家庭理想 32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33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34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35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36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37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38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39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40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此处有 8430 字相似 莱特依照人们拥有这几种财产的情况,基本描述资本主义发达社会里一种模型-阶级结构分层,这种层级结构的改变使得技能资本也由此成为了相对独立且具有影响的阶级结构。再生产这种理论对于教育和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影响非常巨大,我们知道的再生产理论里面有这样几个比较清楚的理论派别:1.经济掣肘下再生产与教育、教育和反钳制思潮、文化产业再生产。北美社会活动家S.鲍尔斯同他的伙伴H.金蒂斯都是经济再生产这块领域的泰斗,两位先生合著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利坚校园教育:社会经济同教学变革》(1976)作品里充足表述了这一精髓。文中提到:社会的一块是教育,教育和经济,社会制度都有必要联系。育化在美利坚起着继承和再生产资本的用途,是必要的维护巩固社会统治经济走向的方式。法兰西社会学家P.布迪厄主要持文化再生产观点。P.布厄迪再三提及文化过程之于维持当下经济关系的不可或缺性,他表示教育有利于维持一个特权的、阶级关系对立的社会,并使这样的存在合法化。在他的观点里,有阶级的现实世界,它的意识形态以及物化的体制结构,涵盖了阶层构造,以一些人号称的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为依托介质并且不断重复生产。阶级控制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政治经济的话语权,而借由统治阶级对学校系统的掌握,把统治阶级想要的合法地传递信息给社会中其他个体,潜移默化的强制他人接受了新的秩序和话语。上述教育再生产不公平社会的概念忽视现代教育课程里单个个体的能动性,这些抵制论者抵制社会教育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绝对功用。阿普尔和P.威利斯等人都是较有名的抵制论者。这些抵制理者考虑,群众创造历史,人的思想和人的本体对于社会具有意义。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创造空间的自由而非被迫接受统治观点。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对不平等社会再生产的改变,然而却没有对方式深入有意义探讨。教育在社会在生产中的突出地位是所有学派的共识,教育也成为重要理论工具用来帮助解释社会不公。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里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经济、政治成为社会分层三个维度,其中教育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命脉。受教育人口的分布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质。J.斯普林曾把教育系统称之为社会的“ sorting machine??说成是一个筛选的大工具,克尔科霍夫也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所有学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评判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一个等级化的分层体系中去。”索罗金更有极端的看法,他觉得学校是统治工具,主要目的在于筛选精英,进行社会分层,最好的学校也正是最好的机器,他们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这里的说法都指向一个关键,教育对于社会分层有重大的指向性,人们接受教育,接受文凭,也就是接受了社会分层的预先安排。阿普尔的著作里一些观点值得一提,譬如《意识形态和课程》、《学校教育与政治权利》、《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等;吉鲁在《新教育社会学中的再生产和抵制理论:一种批判性分析》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威利斯提出了反对学校文化霸权的理念。如同邓中同崔门两位研究者所说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正如是,教育机会的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层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而言被看做是诱导社会经济分化的要素性质机制就是高考制度所代表的教育选拔制度。中国人的接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其工作和社会地位。在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社会地位倚重经济能力,教育的投资回报风险小回报高,经济收入与教育密切关系。职业地位获得也受教育水平掣肘。各个职务对于教育条件也相应增加,教育职业化,教育资格越来越重要,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蜂拥出现。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严格。随着“教育准入”规则的实施,社会底层向上浮动的可能性就更小。受教育机会更直接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穷人的孩子没钱读书的情况出现,没钱读书到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到下一代没钱读书,成了社会死结。当下中国,社会不公和教育不公是相互砥砺的。教育作为关键要素牵系社会分化,它能成为社会平等的关键,带动社会发展缩小阶级差别;它也可能成为社会不公的催化剂,

公共资源配置

天津大学MPA 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名称:公共资源配置 班级:2013级MPA 甲班 姓名:李红岩 学号:2013209551 本本本本本 2014本12本

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滨海新区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在海洋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公共资源产权制度缺失、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的偏离、公共资源政策工具体系存在缺陷等几个方面。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公共资源产权缺失;政策工具 一、引言: 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空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公共资源有其社会成本,但是往往不被生产者所重视,主要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所以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使一些公共资源由于被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悲剧,例如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不严格执行休渔期政策,造成鱼、虾等海产品的产量每年极具的下降;浪费和污染水资源,造成淡水资源的急剧减少。这些公地悲剧,正是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方面正在面临的问题。 二、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 1、海洋资源 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天津滨海新区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影响进行了研究,1954-2004 年天津高功能景观面积减少了51.98%。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天津近岸海域2006年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已经较为严重。分别在2006-2008年进行了三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从 3.01降至 1.07,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从 1.7降至0.58,围填海工程会改变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2、土地资源 滨海新区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塘沽、汉沽和大港农田土壤汞、砷元素均超过土壤二级标准。塘沽的善门口村、小梁子村和大沽化工厂附近的土壤贡超标,于庄子村砷超标。天津化工厂附近的茶淀贡污染超标等。 三、滨海新区公共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滨海新区公共资源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资源产权制度缺失 著名产权经济学家常修泽指出,当前公共资源产制度的缺陷在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交易度和产权保护四个方面均有表现。公共资源产权界定制度的缺陷突出表现在未能清晰界定公共资源产权主体除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经济权利。如

社会资源配置

试论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摘要 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社会资源配置主体以及配置方式,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三者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结构关系,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这也导致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型的分工、互补、整合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资源政府公共管理 一.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类主体 社会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从不同角度,社会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在当代社会,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价值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都不是无偿的,必须计算其成本费用,在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无论是否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使用社会资源,但都是有价的,最终可以计算其货币价值;二是主体性,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受一定的主体所支配的,由此产生产权归属关系,这就需要界定产权,明确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基于其自身的特

殊利益需求,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三是有限性,任何社会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都是有限的,不当的利用方式,还会加剧它的消耗甚至浪费。因此,基于以上分析,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使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佳效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可以假定,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时期内,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都是相对恒定的,那么,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就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效果。评价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标准,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来看,一是资源的充分发掘,消除了资源闲置现象;二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即资源向最有利于发挥作用的领域流动,实现了帕雷托最优,即它的流动一方面实现它自身价值最大化,同时对其流出的领域是一种存量调整,并未造成资源的流失,而对流入领域和地区是一种增量的投入;三是资源利用的有效转化,产生了效益;四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产出效益的比值最大化。 现代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为己任的政府主体,以非赢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主体。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谋取经济利益动机,在社会微观层面上有着旺盛的经济活力,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自发地调整社会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向利润率水平高的领域和行业流动。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情况,比如宏观经济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化状态,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机制缺损,资源的过量消耗和不合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