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类脱壳机-文献综述

贝类脱壳机-文献综述

贝类脱壳机-文献综述
贝类脱壳机-文献综述

大连海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贝类脱壳机设计

文献综述题目杂色蛤加工及脱壳技术的发展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王珩

班级机制90-3班

学号0903110325

指导教师马先英

一前言

杂色蛤是一种常见的贝类水产品,杂色蛤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俗称蛤仔、花蛤、砂蚬子、蚬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肉中含蛋白质8.1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无机盐0.6克。除鲜食外,可熟食、炒菜、凉拌,做汤等,是价廉味美的海产品;还可入药,有清热、利温、化痰、散结的功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贝类脱壳机是贝类产品在蒸熟后进行壳肉分离工序中使用的设备,目前国内水产品加工厂使用的杂色蛤脱壳设备,产量较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1]。

中国是世界渔业生产的大国,渔业生产力要达到现代化水平,装备的现代化是重要的前提和体现。建国以来,伴随着渔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渔业装备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渔业生产的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为13亿中国人的个“食有鱼”起到了不可获取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客观因素,我国的渔业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大多数领域还存在着差距。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国的渔业生产力要在世界范围内面对竞争和挑战,渔业生产必须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水准迅速提高,渔业装备技术的进步任重道远[2]。

二贝类加工及发展

2.1国内的发展

杂色蛤是在浅海中生长的一种双壳贝类,其肉营养丰富,脂肪低,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近儿年,在辽宁、山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的滩涂海域捕捞和养殖产量增长迅速。漳浦县在福建省水产品总产量排名中位居第3位,为32.7万吨,其中蛤类产量为7.8万吨,名列全省第1位。蛤类加工直接关系到漳浦县2万多户渔民的脱贫致富问题。福建省最大的贝类加工企业-一漳浦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加工的水。产品出出口日本1500一2000吨,创产值6500万儿。杂色蛤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冻煮IQF(单冻)杂色蛤肉,生开快冻杂色蛤肉,生开漂烫杂色蛤肉,盐渍杂色蛤肉,风味杂色蛤肉干,调味杂色蛤肉裁等系列产品[6]。

2.2贝类加工

福建省龙海县水产养殖场曾研制过海蛤脱壳机,此机械采用电动机驱动转速为1430转/分,通过减速偏心轮转速为130转/分,偏心轮推动角钢杠杆带动两成竹筛弹跳。竹筛与水平面成6-8°倾角,上层筛筛孔为18*18mm2,下层筛筛孔为15*15mm 2,工作时将加温后开壳的蛤放入上层竹筛通过弹跳达到分离壳肉的目的,两层竹筛的设置是为了分离大小不同的蛤。

杂色蛤和文蛤的脱壳加工是先将杂色蛤进行蒸煮,排除汁液后,将蒸煮车推到斗式升运机前,然后将斗式升运机顶头插板全部抽出,把蒸煮好的蛤倒入加料中,并落入斗式升运机的盛料斗中,由斗式提升机升运到往复隔板式脱壳机第一筛段进料端,通过喂料斗落到脱壳筛上,筛体在曲轴的驱动下工作频率为480次/分,振幅为100mm,做横向往复运动。蛤在筛体的振动作用下自动散开,从而将肉从壳内振出,脱

出的肉通过筛孔经接肉槽落到链板式接肉运输机上输出,少量不分离的蛤肉由人工挑出,其产量是每小时生产7~8吨。

贝类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原料收购-清选-吐沙-清选-筛选(分级)-蒸煮脱壳-被揉清洗-挑选分级-清洗-控水-称重-半成品检验-入库速冻-加冰被-出库托盘-加镀冰衣-包装-冷藏[8]。

2.3双壳贝类的结构

贝类都是由2块钙质壳包裹着柔软的贝肉组成(图1-1)一般贝类的左贝壳比较凹,而且在前端有个向上弯曲的凸起物成为壳嘴。贝肉一般都是依附在左贝壳上。而右贝壳的外观更平整。这两块贝壳在前端通过一个富有弹性的片状韧带连接。这个韧带斜着钻在贝壳张开的地方以平衡闭壳肌所产生的力。当贝壳闭紧的时候,韧带处于伸展状态,产生一个张力;当贝类静止或打开贝壳的时候,韧带收缩[9]。

闭壳肌是由两种不同的肌肉组成。绝大多数的闭壳肌是半透明有斜条纹的。这种肌肉能够快速收缩,保护整个贝类。它还能快速收缩将覆盖物上的无用物质驱除。固着微生物的双壳类如牡砺经常长时间处于闭紧状态。所以在半透明肌的对面有一块较小的平滑肌纤维组成的不透明的月牙状肌肉。它能使贝壳长时间紧闭。这两肌肉分别连接在左右贝壳的内壁上,正是不透明肌所产生的力使得贝壳很难打开[10]。

2.4贝类脱壳的发展

贝类的脱壳不只是将贝壳打开,还要将闭壳肌与贝壳分离。古罗马人曾使用一种三角穿孔器来进行牡砺脱壳。这种工具虽然能起到脱壳的效果,但是会将泥沙带入牡砺的可食用部分。19世纪中期,人们发明了一种牡砺刀,还有很多根据它演变而来的工具。牡砺刀至今仍是便宜常用的牡砺脱壳工具。它对于打开连接较松散的贝壳非常

实用,而且能有效割断闭壳肌。一些开壳工人将锤子和牡砺刀结合使用,他们先用锤子敲碎壳嘴,然后就可以轻松地插入牡砺刀。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热处理,所以得到的是新鲜的牡砺肉。而这种工作只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才能做,因为他们在切割闭壳肌的同时,还要保证牡砺肉的完整。如果操作不当,将会导致汁水流失,牡砺肉减产。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研究者们充分意识到贝类手工脱壳的难度,设计出了一种杠杆牡砺脱壳器。典型的设置就是把一个楔形工具连接到一根杠杆上,将牡蝠放在专门设计的平台上:将楔形工具插入两块贝壳的连接处,用力撬开。如果牡砺放置得当,将会产生很好的开壳效果。两壳被分开了,但是闭壳肌仍然钻在贝壳内壁,仍需要传统的牡砺刀或其他工具来切割闭壳肌。这种工具虽然能将开壳的难度降低,但是一次只能开一个牡砺,效率太低。与此同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砍劈刀,先将贝壳凿一个洞,然后就可以轻松地将刀插入[11]。

1907年,Torsch和Parke首次申请了贝类自动脱壳机专利。这种机器不仅能打开贝壳,还能将壳肉分离,得到新鲜贝肉。但是,这种机器在切割贝肉时不能准确判断闭壳肌的位置,从而造成大量的贝肉浪费。另一方面,它无法确保食品安全。此后,有许多自动多功能贝类脱壳机相继问世。

20世纪,热力学方法也得以快速发展。1935年出现了第一台蒸汽贝类脱壳机。人们很早就知道加热可以使闭壳肌与贝壳分离。Doxse和Cook设计一种包含2个隔间的蒸汽系统,确保蒸汽可以连续使用。然后将蒸汽加热20min之后的贝类通过传送带和转移装置输出,并在此过程中将壳肉分离。虽然这种设备能一次性处理大量的贝类,并能有效分离壳肉,得到完整的贝肉,但是得到的最终产品却是已经熟制的贝肉。此后涌现出许多利用蒸汽加热的贝类脱壳机但是这些机器加工所得的绝大部分都是半熟制品,只能做成罐头。1969年Meyer发明了一种扇贝蒸汽脱壳机,可以加工出新鲜的贝肉而且这种脱壳机是便携式的,可安装在船上。扇贝打捞上来之后立刻用蒸汽喷射,然后转移到振动筛上将壳肉分离。1971年Snow发明了干热脱壳机。双壳类被置于800华氏度以上的热气里一段时间(可能只有几秒,以免贝肉被熟制),高温短时加热得到新鲜的贝肉。Nelson将干热与机械结合,先干热切除一半贝壳,然后水冲切除连在剩下贝壳上的闭壳肌。

19世纪60年代随着微波的商业化应用,许多研究者将微波引入到贝类脱壳。SPracklinl发现将双壳类软体动物用微波辐射一段时间会使贝壳裂开,而又不会熟制贝肉。贝壳裂开之后,手工切割闭壳肌。这虽然能简化贝类脱壳的工艺,但是仍然需要手工操作。Taylor发明了另一种微波脱壳设备,将微波集中辐射预先定位好的闭壳肌处这种方法能有效分离肉壳,并获得新鲜的贝肉。但是不能一次性处理大量贝类,而且贝类还需要预先定位。另外,与前几种方法一样,这种微波装置也不能保证加工出的贝肉达到食品安全级别。

Paparella和Anen利用高强度冲击波来打开贝壳,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方

法能使贝类的开壳率达到87%,但是这也使得很多贝肉组织被粉碎。Wheaton利用红外辐射破坏闭壳肌与贝壳之间的胶原连接,但是这使得部分贝肉被熟制.Singh采用激光技术来切割闭壳肌,效果非常显著,开壳率能达到100%,而且贝肉保持新鲜.将激光束直接对准闭壳肌,在热作用下闭壳肌完全从贝壳上脱落.这种方法能耗低,与适当的贝类定位系统结合使用,很有商业化前景.早期的试验证明70瓦激光辐射30-60s就能使贝类脱壳[12]。

三总结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开发活动日趋活跃,一批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也崭露头角。海洋药物和食品工业、海水养殖业等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发展。杂色蛤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就是随着这股热潮而起步的。目前,杂色蛤的产业化开发利用还很少,尤其杂色蛤活性物质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试验室小型研制开发阶段。要把这种海洋资源尽早、高效地利用起来,还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

四参考文献

[1]《水产学报》2011年第02期作者:董辉;王颉;刘亚琼;范婧芳;孙剑锋;牟建楼;

[2]《渔业装备研究的发展与展望(续)》.渔业现代化.2004.第4期.

[3]《北欧渔业装备情况考察》.周彤,徐浩.渔业现代化.2000. 6.

[4]《浅谈杂色蛤、文蛤综合加工》.杨晓东.中国水产.2009.9.15.

[5]《Shellfish Farming: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ion》.G. Prioli.

[6]《冻煮IQF杂色蛤肉加工技术》.刘红琴.中国水产.2004.第2期.

[7]《渔业机器仪器》.1974,第2期.

[8]《出口冻煮杂色蛤肉的加工工艺》.江永才.渔业致富指南.2006.

[9]《Oyster shucking technologies:past and pres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ience and technology》.Daniel,E.M,Steven,G.H.2006.

[10]《Process of Eastern Oyster:Graaostrea Virginica》.

Kennedy,V.S.Newell,R.I.E.and Eble.A.F.1996.

[11]《Telford,F.M.Nipper tool to Aid Oyster Shucking》.United States Patent No.5,399,177.1995.

[12]《超高压对贻贝脱壳及品质的影响发展》.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敏.2012.3.

机械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吉林化工学院 文献综述 300X200X120°物料机械手的设计 300X200X120°Material mechanical arm design 性质: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机电工程学院 教学 院: 机械电子工程系 系 别: 11410209 学生学 号: 吉国光 学生姓 名: 专业班 机自1102 级: 王集思 指导教 师: 实验师 职 称: 起止日 2015.3.1~2015.3.28 期: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摘要: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工业机械手被广泛应用。工业机械手可以用于机床间传送工件;各类有自动夹紧、进刀、退刀和松开的功能半自动车床,上下料操作;还可以用于对人体有害的工作环境。它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持久耐劳、动作准确、通用性好、灵活性好等优点。而工业机械手技术的高低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工业机械手的设计能较鲜明地体现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构思。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程技术吸收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集成技术。工业机械手的设计更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设计对程控通用机械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计算。分手部、手腕、手臂、液压驱动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五部分,每部分都对各部分的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计算,根据要求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部件材料和器件的选择。 关键词:机械手;手部;手腕;手臂 引言: 在当前的物料搬运设备中,可分为对大型物件和对小型物件。这两者的搬运设备选择主要针对搬运设备能提起的重量。对于小型物件而言,又可分为不易损坏和易损坏两个类型。在之前的生产搬运过程中,传统的搬运设备往往不能满足易损坏物品的要求。因为易损坏的物品对搬运设备的力度、精度、轨迹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企业往往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人工搬运虽然可以满足易损坏物件的安全,但是这种搬运方式往往效率低,费用高。这阻碍企业实现自动化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但随着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于人手的机械手的兴起,给这种易损坏物品在搬运方式上带来全新的改变。机械手的灵活多变,精确度高深受企业的喜爱。机械手现在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在海洋开发和宇宙探测有着十分出彩的变现。应该说,机械手正改变着传统的搬运方式。机械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其中物料抓取机械手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机械手。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抓取东西,最简单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套类似手指、腕、臂、关节等部分组成的抓取和移动机构—执行机构。在物流快递搬运过程中,由于货物尺寸变化较大,需要机械手能够适应不同物体的抓取需要,调整机械手的抓取运动幅度,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自由度机械手,满足不同货物的抓取需要。 1.机械手的研究现状

(完整版)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工业机器人文献综述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养科技的进步与革新,以建立更加合理 的生产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己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而这种变革为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时至今天,机电一体化,机械智能化等技术应运而生并己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1.1 机器人概念的诞生 机器人技术一词虽然出现的较晚,但这一概念在人类的想象中却早已出现。自古以来,有不少科学家和杰出工匠都曾制造出具有人类特点或具有动物特征的机器人雏形。我国西周时期的能工巧匠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的涉及机器人概念的文章记录,此外春秋后期鲁班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机器人一词由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讽刺剧《罗莎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提出,剧中描述了一机器奴仆Robot。此次Robot被沿用下来,中文译成机器人。1942年美国科幻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现代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中期,当计算机技术出现,电子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的出现及与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技术和零件加工技术的成熟,为现代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史 在我国目前采用工业机器人的行业主要有汽车行业、摩托车、电 器、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我国作为亚洲第三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国,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从而吸引了大批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加快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t跟踪国际机器人技术的道路,当时以原机械工业部为主,航天工业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国内的相关研究单位开展了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先后推出了弧焊、点焊、喷漆等多种工业机器人。直到90年代,通过国家863计划等的K77,我国具备t独!)设计不}}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能力,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产队伍进入21世纪,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t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最大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赢利为目标的机器人产业开发群体止在形成。尽管国外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为了占领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加大了其在中国的经销力度,但是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以自己独有的市场信息优势、售前售后的服}}c势、针对中国企业的工艺特点的专门化设计优势努力争取自己的市场地位随养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会快速的发展起来,特别重要的是研制单位必须和需求紧密结合,让机器人走进工厂,实现真止的产业化。 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取得t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也较晚,应用领域窄,生产线系统技术落后随养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尤其是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和制造、机器人可靠性以及成木等问题,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大负载工业机器人方而,不仅产品长期大量依靠从国外引进,在维护、更新改造方而对国外的依赖也相当严重。 1.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仪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基于51单片机超声波测距仪设计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测距方法在很多场合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井深、液位、管道长度测量等场合。传统的测距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测量任务。还有在很多要求实时测距的情况下。传统的测距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测量任务。于是一种新的测距方法——超声波测距应运而生。超声波测距仪是根据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特性进行测量的。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中断停止计时。通过不断检测产生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所反射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超声波和接收到回波的时间差T,然后求出距离L。超声测距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它不受光线、被测对象颜色等影响。超声波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号处理可靠,所以检测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在移动机器人、汽车安全、海洋测量等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实用和商业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测距仪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这是一个蓬勃发展而又有无限前景的技术及产业领域。未来的超声波测距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更大应用范围,更稳定方向发展,死角问题也能得到解决。超声波测距仪将其通过51单片机来实现,成本低、精度高、操作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非常适合于短距离测量定位。51单片机为许多控制提供了高度灵活和低成本的解决办法。充分利用它的片内资源,即可在较少外围电路的情况下构成功能完善的超声波测距系统,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测距系统。该系统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确定条件,利用发射超声波与反射回波时间差来测量待测距离。课题主要内容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检测接收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等。软件部分拟采用单片机C语言编程,便于维护和修改,主要是利用中断完成信号发射和接受中间所耗时间的计算,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以得到准确的距离。本课题要求测量精确、可靠、显示正确。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先通过上网、图书馆等各种途径,搜索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从整体上对这个课题进行认识。然后根据查阅的资料作出总体方案的设计框图以及确定本设计的实现方法。本设计总体框图如下:

贝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贝类附着变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工作规划 秦骥 底栖无脊椎动物专业 学号:22420080150111 引言 浮游幼体的附着(settlement)和变态(metamorphosis)是海洋底栖动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其种群分布及数量变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问题。双壳贝类幼虫变态机理研究对于阐明双壳贝类的数量变动、资源保护以及增养殖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也涉及重大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变化,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相比其他模式生物,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另一方面,防止海洋污损动物幼体的附着是海洋设施防污技术的关键,阐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机制,将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因此研究幼体的附着和变态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拟解决贝类附着的分子调控机理,深入到分子水平对附着变态现象进行阐述,研究其诱导因子,调控路径。为人工大规范整齐诱导贝类幼体附着变态、发展贝类增养殖、研究基础发育生物学问题、为防污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正文 1 科学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也是海水养殖大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05年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的66.47%。由于中国近海捕捞资源逐年衰退,以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划定,中国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务面临“无鱼可捕”的资源性难题,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人们对海洋产品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供需矛盾突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成为中国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海水养殖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海水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海水养殖产量1978年为45万吨,1992年为243万吨,1999年为974万吨,2005年产量达到1384万吨,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48.79%,其中,沿海地区贝类养殖总产量达到1067.54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7.09%,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机械手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4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设计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卢锋学号:07403010309 指导教师:杨超珍 2010年12 月24 日

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 前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生产水平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带动了整个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然而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单靠人力将这些不连续的生产工序接起来,不仅费时而且效率不高。同时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还会出现失误及伤害。显然,这严重影响制约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机械手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情况,它不存在重复的偶然失误,也能有效的避免了人身事故。 1.机械手的组成 1.1 执行机构 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组成及相互关系如下图: (1)手部 手部安装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内孔装有转动轴,可把动作传给手腕,以转动、伸屈手腕,开闭手指。 机械手手部的机构系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和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以根据夹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需要。

(2)手臂 手臂有无关节和有关节手臂之分本课所做的机械手的手臂采用无关节臂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的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的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的定位。 总括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油缸、摆动油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油马达、直流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等。 躯干是安装手臂、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支架。 1.2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主要有四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其中以液压气动用的最多,占90%以上,电动、机械驱动用的较少。 液压驱动主要是通过油缸、阀、油泵和油箱等实现传动。它利用油缸、马达加上齿轮、齿条实现直线运动;利用摆动油缸、马达与减速器、油缸与齿条、齿轮或链条、链轮等实现回转运动。液压驱动的优点是压力高、体积小、出力大、运动平缓,可无级变速,自锁方便,并能在中间位置停止。缺点是需要配备压力源,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气压驱动所采用的元件为气压缸、气压马达、气阀等。一般采用4-6 个大气压,个别的达到 8-10 个大气压。它的优点是气源方便,维护简单,成本低。缺点是出力小,体积大。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大,很难实现中间位置的停止,只能用于点位控制,而且润滑性较差,气压系统容易生锈。 电气驱动采用的不多。现在都用三相感应电动机作为动力,用大减速比减速器来驱动执行机构;直线运动则用电动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有的采用直线电动机。通用机械手则考虑用步进电机、直流或交流的伺服电机、变速箱等。电气驱动的优点是动力源简单,维护,使用方便。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统一形式的动力,出力比较大;缺点是控制响应速度比较慢。机械驱动只用于固定的场合。一般用凸轮连杆机构实现规定的动作。它的优点是动作确实可靠,速度高,成本低;缺点是不易调整。 1.3 控制系统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工作顺序、到达位置、动作时间和加速度等。 控制系统可根据动作的要求,设计采用数字顺序控制。它首先要编制程序加以存储,然后再根据规定的程序,控制机械手进行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手也越来越多的地被应用。

超声波测距文献综述

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电路设计 0712203-33 黄景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路超声测距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超声波测距作为辅助视觉系统与其他视觉统配合使用,可实现整个视觉功能。 关键词:机器人超声波测距单片机串行通讯数据采集 前言: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利用超声波检测往往比较迅速、方便、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实用的要求,因此在移动机器人的研制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移动机器人能自动避障行走,就必须装备测距系统,以使其及时获取距障碍物的距离信息(距离和方向)。本文所介绍的三方向(前、左、右)超声波测距系统,就是为机器人了解其前方、左侧和右侧的环境而提供一个运动距离信息。 正文: 1.超声波测距原理 1.1 超声波发生器 为了研究和利用超声波,人们已经设计和制成了许多超声波发生器。总体上讲,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电气方式包括压电型、磁致伸缩型和电动型等;机械方式有加尔统笛、液哨和气流旋笛等。它们所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功率和声波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各不相同。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 1.2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原理 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实际上是利用压电晶体的谐振来工作的。超声波发生器内部结构有两个压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它的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接收器了。 1.3 超声波测距原理 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

分选机械手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物料分选机械手设计 作者所在系别xxx 作者所在专业xxx 作者所在班级xxx 作者姓名xxx 作者学号xxx 指导教师姓名xxx 指导教师职称xxx 完成时间2012 年02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 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文献综述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 3.文献综述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学生撰写文献综述,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5.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 摘要 本文在纵观了近年来机械手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机械手方面的设计,对机械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用电磁吸盘和PLC控制的设计方案。对物料分拣机械手的整体结构、执行结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在其驱动系统中采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中选择PLC的控制单元来完成系统功能的初始化、机械手的移动、故障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机械手PLC 物料分拣。 The Design for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Sorting Materials Manipulator Based on PLC Abstract In this paper,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al status of the manipulator in recent years,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manipulator and systematic analyzing technology of the manipulator, We proposed the design scheme that the manipulator was driven the system was controlled by PLC. We analyzed and design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al, driving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of the manipulator. We used electric-driven in the driving system, PLC control unit in the control system to complete initialization of the system, manipulator's moving, failure alarm and so on. Key words: manipulator PLC sorting materials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献原文翻译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 献原文翻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翻译人:王墨墨山东科技大学 文献题目:Automated Calibration of Robot Coordinates for Reconfigurable Assembly Systems 翻译正文如下: 针对可重构装配系统的机器人协调性的自动校准 T.艾利,Y.米达,H.菊地,M.雪松 日本东京大学,机械研究院,精密工程部 摘要 为了实现流水工作线更高的可重构性,以必要设备如机器人的快速插入插出为研究目的。当一种新的设备被装配到流水工作线时,应使其具备校准系统。该研究使用两台电荷耦合摄像机,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法,致力于研究一种相对位置/相对方位的自动化校准系统。摄像机被随机放置,然后对每一个机械手执行一组动作。通过摄像机检测机械手动作,就能捕捉到两台机器人的相对位置。最佳的结果精度为均方根值毫米。 关键词: 装配,校准,机器人 1 介绍 21世纪新的制造系统需要具备新的生产能力,如可重用性,可拓展性,敏捷性以及可重构性 [1]。系统配置的低成本转变,能够使系统应对可预见的以及不可预见的市场波动。关于组装系统,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分散的方法来实现可重构性[2][3]。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基于主体的系统,主体逐一协同以建立一种新的

配置。然而,协同只是目的的一部分。在现实生产系统中,例如工作空间这类物理问题应当被有效解决。 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重构性,一些研究人员不顾昂贵的造价,开发出了特殊的均匀单元[4][5][6]。作者为装配单元提出了一种自律分散型机器人系统,包含多样化的传统设备[7][8]。该系统可以从一个系统添加/删除装配设备,亦或是添加/删除装配设备到另一个系统;它通过协同作用,合理地解决了工作空间的冲突问题。我们可以把该功能称为“插入与生产”。 表1:合作所需的调节和量度 在重构过程中,校准的装配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需要用它们来测量相关主体的特征,以便在物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一调整必须要达到表1中所列到的多种标准要求。受力单元和方向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以便使良好的协同控制得以实现。从几何标准上看,位置校准是最基本的部分。一般来说,校准被理解为“绝对”,即,关于特定的领域框架;或者“相对”,即,关于另一个机器人的基本框架。后者被称为“机器人之间的校准”。 个体机器人的校准已被广泛研究过了。例如,运动参数的识别就非常受欢迎。然而,很少有对机器人之间校准的研究。玉木等人是用一种基于标记的方法,在一个可重构的装配单元内,校准机器人桌子和移动机械手之间的相互位置/方向联系。波尼兹和夏发表了一种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个机械手的机械接触来实现,实验非常耗时,并要求特别小心地操作。

机械手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顺序动作机械手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机电控制 学生姓名:杨忠合 指导教师:郑晓军 完成日期: 2014.03.25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还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位置发生稍许偏差时,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量新产品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二、研究主要成果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搬运机械手仿真设计和制作,机械手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由两个电磁阀控制的气缸来实现机械手的上升下降运动及夹紧工件的动作,两个转速不同的电动机分别通过两线圈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小车的进退运动,并利用ADAMS 软件对搬运机械手进行建模,对其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贝类学答案

贝类学答案 1.人工诱导产卵排精方法? 1. 自然排放法:通过人工精心蓄养、培育、保持良好水质,以优质饵料促使亲贝性腺发育,充分成熟。利用倒池或换新水方法,使亲贝排放精、卵。 2. 物理方法: (1)变温刺激: a. 升温刺激:一般将成熟亲北移至比其生活时水温高3摄氏度至5摄氏度的环境中,即可引起产卵排精; b. 升降温刺激:有些种类单独用升温刺激难以引起产卵,必须经过低温和高温多次反复刺激才能引起产卵。 (2)流水刺激:充分成熟的个体,经流水刺激1~2h停止冲水后,潜伏期只有10~20min (少者只有0.5~1min)便可排放精卵,若流水刺激不灵,可先行阴干刺激0.5h后,再行流水刺激,一般能收到一定效果。 (3)阴干刺激:将亲贝放在阴凉处阴干0.5h以上再放入正常海水中,便可引起贻贝、扇贝等贝类产卵、排精。 (4)改变海水密度:利用降低海水密度方法,可以诱导牡蛎、滩涂贝类等多种贝壳排放精卵。 (5)电刺激:用20~30v的交流电刺激贻贝5~15min也可诱导产卵排精。 (6)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法 (7)超声波诱导:亦有利用超声波促使贻贝和鲍产卵。 3. 化学方法 (1)注射化学药物:注射NH4OH海水溶液可以引起一些贻贝产卵。 (2)改变海水酸碱性:利用NH4OH将海水PH提高,诱导亲贝排放精卵。 (3)氨水可以活化精子:如果排放出来的精子不活泼,活着解剖法获得的精子不活泼,可以氨水活化。 4. 生物方法 (1)异性产物:同种异性产物往往会引起亲贝产卵排精。 (2)激素:某些动物神经节悬浮液作诱导可引起贝类产卵排精,而且还发现甲状腺、胸腺等输出物或甘蔗及石莼、胶膜等藻类提取液均对亲贝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 上述四种诱导方法,首推自然排放法,其次是物理法,他具有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对以后胚胎发育影响较小等特点,而化学方法与生物方法操作复杂,容易败坏水质,对胚胎发育影响较大。在时间中,常采取多种方法综合进行诱导,可以提高诱导效果。 2.简述室内人工育苗的优点 人工育苗具有很多优点: 1.可以引进新种 2.提早采苗,延长了生长期 3.可以防除敌害,提高了成活率 4.苗种纯,质量高,规格一致 5.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以及通过选种和杂交等工作,培育优良新品种 3.详述人工育珠的原理及珍珠的形成过程 (一)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人工培育珍珠就是运用外套膜(珍珠质分泌组织)受到外来刺

文献综述

一.前言部分: 1.前言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机械手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目前, 机械手不仅应 用于传统制造业如采矿,冶金,石油,化学,船舶等领域,同时也已开始扩大到核能,航空,航天,医药,生化等高科技领域以及家庭清洁,医疗康复等服务业领域中.如,水下机器人,抛光机器人,打毛刺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高压线作业机器人,服装裁剪机器人,制衣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以及扫雷机器人,作战机器人,侦察机器人,哨兵机器人,排雷机器人,布雷机器人等军用机器人都是机械手应用的典型。机械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未来各种专业服务机器人和家庭用消费机器人将不断贴近人类生活,其市场将繁荣兴旺。 2.相关概念 机械手是一种模拟人手操作的自动机械。它可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持工具完成某些特定操作。应用机械手可以代替人从事单调、重复或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代替人在有害环境下的手工操作,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在原子能实验中,首先采用机械手搬运放射性材料,人在安全间操纵机械手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50年代以后,机械手逐步推广到工业生产部门,用于在高温、污染严重的地方取放工件和装卸材料,也作为机床的辅助装置在自动机床、自动生产线和加工中心中应用,完成上下料或从刀库中取放刀具并按固定程序更换刀具等操作。 二.主题部分: 1.历史 它是在早期出现的古代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械手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同时,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核能技术的研究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铆接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

【免费下载】超声波测距 文献综述

超声测距系统设计综述 摘要:超声测距技术在工业现场、车辆导航、水声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已 应用于物位测量、机器人自动导航以及空气中与水下的目标探测、识别、定位等场合。因此, 深入研究超声的测距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系统介绍了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硬件方面,围绕单片机展开,设计了具有通信、预处 理等接口的硬件电路,完成对回波数据的采集、处理、上传等功能,并利用单片机片内的温度 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对声速做出修正;在软件方面,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构造发射信号和回 波数据对互相关时延估计法、伪随机码扩频测距和LMS自适应时延估计算法进行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和上述算法的优缺点,最后选定互相关时延估计法为超声测距处理算法。 关键词:超声波、测距仪、单片机 1.前言 超声测距指的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特性进行距离测量,在车辆自动导航、机器入的定位和对象识别、海洋水声以及工业距离的测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测距原理和方法主要有脉冲回波法和相位差法两种。 相位差法与脉冲回波法的不同体现在对回波的处理方式上,由超声波换能器接收端获得调制声波的回波,经放大电路转换后,得到与放大的相位完全相同的电信号,此电信号放大后与光源的驱动电压相比较,测得两个正弦电压的相位差,根据所测相位差就可算得所测距离。由于采用的是相位比较,使得测距精确度大大提高,但这种方法本身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相位测量存在以2n为周期的多值解,从而容易造成解的不确定性。为了消除多解,常常需要引入包络检测和采用发射多种不同频率波的方式减小不确定度,这就使得该方法的实现复杂化。 2.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2.1利用分立模块的超声波测距仪

HACCP讲义 贝类基础知识

水产品HACCP法规 C部分-未加工的软体贝类 一、贝类基础知识 1、定义及分类 在动物界里,有一类动物叫“软体动物”,因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称之为“贝类”。 至今已记载的贝类有11万5千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第二大门,贝类共分为7个纲: 无板纲多板纲单板纲瓣鳃纲掘足纲腹足纲头足纲 2、瓣鳃纲及特性 瓣鳃纲的贝类的鳃通常呈瓣状,故名“瓣鳃纲”。其身体左右侧扁,有左右两壳,又名“双壳类”。它们的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头状,故又称“无头类”或“斧足类”。 瓣鳃纲大部分为海产,少部分为淡水产,约有15,000种,本纲分为三个目: 列齿目例:蚶 异柱目例:贻贝 真瓣鳃目例:蛤蜊 瓣鳃类以缺乏运动能力的生物为主,无选择性滤食,个体移动范围不大。食物主要为有机碎屑、硅藻、原生动物和单鞭藻类等。瓣鳃类主要生活在近海及河口,通过过滤大量海水摄食,因此受污染的机率非常高。 贝类可能存有的危害:致病菌、病毒、生物毒素、化学污染等,由于贝类主要为生食及半熟食,因此极易造成人类的安全危害。 贝类生长区划: 欧盟:批准区、条件批准区、禁捕区

美国:许可区域、条件许可区、限制区、条件限制区、禁止区 二、水产品HACCP法规C部分-未加工的软体贝类 21CFR123.20、123.28及21CFR1240.60部分 1、定义: 软体贝类:新鲜或冷冻的,牡蛎、蛤、贻贝、扇贝;完全闭壳肌除外。 标签:捕捞者或加工者贴在未加工贝类容器上的捕捞情况记录 2、贝类来源控制: ○在许可捕捞区捕捞 ○加工者只接受有许可证或政府验过的捕获物 ○加工者只接受有标签货物 ○无文件、标签贝类的处理:扣留、拒绝进口、销毁 ○记录、标签内容 ⑴捕捞日期 ⑵捕捞地点、位置 ⑶贝类种类与数量 ⑷捕捞者姓名、编号、船名及注册编号; ○去壳贝类标签:包装商名、地址、编号 三、(美国)国家贝类卫生计划(NSSP) 立法历史:美国早期海产立法于1658年,NSSP第一次形成于1925年,发布于“美国贝类工业卫生控制委员会报告”,现有1997年修正版,涉及贝类在养殖、收获、加工、运输及加工处理等过程。 ○NSSP的内容: 目的及定义 第一章贝类卫生计划

超声测距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超声测距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2011 年 2 月24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测距的原理和方法有很多,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光学方法、无线电方法和超声波方法[1]。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激光、超声波及红外线等非接触式测距方法。激光测距虽然测距精度高,操作简单,但是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且系统检测维护不便,价格相对昂贵,一般多在军事领域应用。红外测距属于电磁波的一种,超声波是声波测距,实现起来更容易且不受电磁干扰影响。红外传播速度为3x108m/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其速度相对电磁波是非常慢的,因此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超声波的传播时间远大于红外,往返时间更易测量[1]。 由于超声波方向性好、超声测量无接触,超声波测距系统价格低廉、易实现、信息处理简单可靠,所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距离和长度的测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超声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理论技术的研究到大范围的工业应用。在这期间,雷达技术、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对超声波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2 国外研究现状 一般认为,关于超声波的研究最初起始于1876年F.Galton的气哨实验,这是人类首次有效产生的高频声波。在之后的三十年中,超声波仍然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东西,由于当时电子技术发展缓慢,对超声波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 1917年,法国人Langevin使用一种晶体传感器在水下发射和接收相对低频的超声波。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测水中是否存在潜艇并进行水下通信联络。在这之后对超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电子领域[4]。 1925年,Pierce使用石英传感器和镍传感器来产生和探测超声波,而且频率扩展到兆赫级。至此;Debye,Sears,Lcas分别发现了超声波的衍射光栅,用超声波来研究液体和气体的声学特性方法得到稳定发展。 1927年Hantalnnn和Tro11e解决了超声汽笛的许多细节问题,这些汽笛被证明在流

贝类学

贝类免疫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贝类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贝类免疫的两大方面——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详细地分析。其中细胞免疫的论述包括吞噬作用,吞噬和杀伤机制,贝类血细胞的分类。体液免疫的论述包括凝集素、抗菌肤、溶酶体酶、化学递质。 【关键词】贝类免疫学细胞体液研究 【前言】贝类免疫学是新兴学科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贝类的免疫反应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者密切相关,在抵御异物侵袭方面相辅相成,贝类通过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文就从贝类免疫学的两大防御系统进行综述。 【正文】 1.贝类的细胞免疫 贝类血细胞参与了机体损伤的修复、贝壳的重建、吞噬异物颗粒和消除有毒物质等过程,是贝类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异物入侵贝类机体直至异物被吞噬和消化的整个过程,需要血细胞内和血淋巴中很多物质的参与,一些学者指出该过程受到温度、盐度和污染物等环境胁迫因素的影响。张朝霞[1]等首次研究了对杂色鲍流行病病原弧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种抗生素对杂色鲍血细胞的吞噬、趋化和溶酶体膜完整性等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种抗生素对鲍血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促进血细胞吞噬活性的作用并非随抗生素的浓度上升而提高,以此说明贝类养殖中滥用抗生素和盲目加大投放浓度的严重后果,并发现链霉素用于治疗鲍弧菌病,不但可以显著地提高杂色鲍血细胞对病原弧菌的吞噬活性,对鲍血细胞的趋化和产生活性氧等免疫功能的破坏程度也低。 1.1吞噬作用 贝类的主要防御手段是由血细胞完成的吞噬作用(PhagocyLosis) 。吞噬作用能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大分子物质及无机颗粒等。当外界条件改变,尤其是动物受到外界抗原物质刺激时,贝类的主要表现就是吞噬反应,而且其血细胞吞噬外来异物时,清除的速率大小取决于细胞表面的特征。在大多数报道的贝类中,吞噬作用主要是由颗粒细胞完成的,颗粒细胞表现出很高的吞噬能力,而且其吞噬能力与年龄无关,但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等,透明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但不是主要的。从免疫防御的角度讲,血细胞可以活跃地趋化到炎症和损伤部位,进行吞噬,是免疫防御的主要细胞类型。 1.2吞噬和杀伤机制 吞噬作用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趋化、粘附、内吞以及杀伤消化四个阶段。研究证明贝类血细胞可以向外源颗粒趋化靠近,贝类具有开放式循环系统,器官浸浴在血淋巴中,血管也没有完整的内皮系统,血细胞可以较自由地到达广泛的器官和组织。与外来物质的接触较为充分,因此,趋化的选择意义不像在高等动物那样重要。血细胞靠近异物后首先发生茹附,随后,血细胞伸出伪足对异物进行包裹,伪足相接触后细胞质膜融合,形成吞噬小体进入细胞。Cajaraville和Pal对贻贝(MYtilus edulis)亚显微结构的电镜研究表明,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都可以由局部细胞质膜内陷形成衣被小泡或无衣被的电子透明的内吞小体,完成内吞。LPGaII 等还证明内吞过程有细胞骨架的活跃参与。 血细胞对吞噬后的病原体的杀伤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将外源颗粒内化后形成吞噬小体,然后吞噬小体与含有水解酶类的胞质颗粒融合,逐步将外源颗粒水解消化,颗粒细胞中的水解酶包括溶菌酶、磷酸酶、脂酶、蛋白酶、葡萄糖苷酶等[2]。Mohandas等[3]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证明,在受到细菌刺激时,硬壳蛤的颗粒细胞在吞噬外来细菌的过程中,将溶菌酶释放到血清中,可见血细胞不仅直接参与吞噬反应,还释放水解酶类到血淋巴中参与体液免疫。Gushing等[4]用一种革兰氏阴性菌EMD-1作诱导源,对红鲍、粉红鲍、黑鲍进行注射诱导研究他们的兔疫反应,其结果表明,在体液中不仅发现溶菌酶,而且还发现了其

贝类复习提纲

(1)试述我国发展贝类养殖都有哪些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 2、贝类资源丰富、 3、贝类的养殖特点: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 4、具经验和成果 (2)选择贝类养殖种类应坚持哪些标准? 1、生产力高 2、适应能力强 3、营养价值高 4、苗种来源易 5、养殖成本低 6、移动性较差(3)如何划分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和浅海区,各区都有哪些典型的养殖贝类 高潮区:蚶、中潮区:泥蚶、蛤仔、牡蛎、蛤蜊、低潮区:牡蛎、西施舌、文蛤、蛤仔、浅海:扇贝、贻贝、珍珠、牡蛎 (1)室内人工育苗的定义是什么?室内人工育苗有何优点? 室内人工育苗:是指从亲贝的选择、蓄养、诱导排放受精卵、幼虫培育及采苗,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 优点:可以引进新种;提前采苗;延长了生长期;可以防除敌害,提高了成活率;苗种纯,质量高,规格基本一致;可以进行多倍体育种,以及通过选种和杂交等工作,培育优良新品种。 (2)水的生物处理原理和方法。 生物处理是以微生物和植物的活动为基础。微生物除了分解和利用有机物质外,他们还能产生维生素和生长素等,使得培养的幼虫和稚贝保持健康。植物可以利用溶解于水中的氨态氮,使培养微生物免受代谢产物氨态氮的危害,还可以调整水的PH值。生物处理分微生物处理法和藻类处理法。 微生物处理法:通过悬浮在水中和附着在砂床上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氮化合物的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来处理育苗用水。包括:1、简易微生物净化2、生物转盘3、生物网笼和生物桶藻类处理法:利用藻类来处理育苗用水的机理是藻类利用氮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使之转化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氧,改善水的PH值,达到净化的目的。 (2)水的理化处理都有哪几种方法? 1、机械处理、 2、活性炭吸附、 3、泡沫分选、 4、充气增氧、 5、紫外线照射、 6、超声波处理水、 7、磁化水 (4)光合细菌在人工育苗中有何应用? 1、清池和改良环境,净化水质 2、具营养价值可做幼虫的辅助饵料 (5)作为饵料用的单胞藻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常用的饵料都有哪几种? 基本条件:1、个体小、2、营养价值高、易消化、无毒性、3、繁殖快、易大量培养、4、浮游于水中、易被摄食、5、饵料要新鲜、无污染、6、饵料的密度 常见的饵料:湛江叉鞭金藻、球等边金藻、三角褐指藻、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青岛大扁藻、亚心形扁藻、塔胞藻、盐藻、小球藻、异胶藻 如何进行亲贝的选择、处理和蓄养? 人工诱导亲贝产卵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一、自然排放法 二、物理方法:1、变温刺激;2、流水刺激;3、阴干刺激;4、改变比重;5、电刺激;6、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产卵;7、超声波诱导 三、化学方法:1、注射化学药物2、改变海水酸碱性3、氨水可以活化精子 四、生物方法:1、异性产物2、食母生溶液3、激素 (8)幼虫培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幼虫培育过程中常规的管理工作有哪些?p52 从面盘幼虫初期开始;管理工作有:1、选幼、2、密度、3、换水、4、投饵、5、除害、6、选优、7、倒池与清底、8、充气与搅动、9、抗生素的利用、10、幼虫培育中的适宜理化条件 11、幼苗培育中有关技术数据得观测12、幼虫的附着行动及采苗 贝类浮游幼虫具有哪些生态特点? 1、贝类蜉蝣幼虫属于阶段性浮游生物生态群; 2、幼虫出现有周期性; 3、幼虫出现有短暂性; 4、幼虫分布不均匀性; 5、幼虫出现具有趋光性 (11)半人工采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固着型贝类、附着型贝类、埋栖型贝类)。P23 原理:双壳类的成体有的固着在固着基上终生不能移动,有的终生用足丝附着在附着基上,也有的成体钻在泥沙中营埋栖生活 一、采苗袋:用网目1.2×1.2㎜窗纱网做采苗袋,采苗袋规格40×30㎝或50×30㎝,内装尼龙网片、聚乙烯或挤塑网片50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