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的溯及力问题2

法的溯及力问题2

法的溯及力问题2
法的溯及力问题2

关于法的溯及力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罗斯科·庞德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法律应该具有稳定性,但又必须服从社会进步提出的正当要求,跟上时代的需要,所以法律的变化成为不可避免。新旧法律的交替会引发历时性法律的效力问题,即新法生效后能否溯及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法的溯及力问题于是产生。有关法的溯及力问题,除刑事法律中确立的为各国公认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外,其他法律领域中存在以不溯及既往为原则、有条件溯及既往为例外的主张,还有“法律不得溯及既往”与“法律可以溯及既往”两种观点。时至今日,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在法律甚至在宪法中都确立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但是,在许多部门法领域中,法的溯及力问题并没有因法律的原则规定而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也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优势理论。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思考和操作法的溯及力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首先需要认识法的溯及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前已述及,法的溯及力问题源于法的变动。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动。这时,需要通过法律的变动和修改、废旧立新,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由此,法律的诸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等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新旧法律的更替与交接。从规范的角度讲,以下两种情形下会出现法的溯及力问题:(1)新法取代旧法。新法取代旧法而生效,就会出现新法对于旧法失效前效力范围内的法律事实是否适用的问题。(2)新法将某一类社会关系纳入法律调整。一部新法或法律修正案中一个新的条文,往往将以前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内的事项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比如实践当中,利息税的开征,就使得储蓄所得利息需要纳税,而之前储蓄所得利息是不需交税的。如果对现有储户开征利息税则新的利息税法具有溯及力。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会产生新法能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法律事实的问题。但是,

法的溯及力从产生起就同时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它承载着不同时期人们的诉求和理想。

二、主要国家的司法实践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不同问题,受不同法律思想的影响及社会政治需要的考虑,对待法的溯及力的态度也在变化之中。

比如,美国以1937年为界,之前的各个时期,最高法院根据自然法的既得权理论,同时根据宪法中的合同条款、征收条款及正当法律程序,宣告溯及既往的法律无效。而1937年之后的“新政”时期,法院支持立法机关溯及既往的法律。但是,美国最高法院仍通过判例确定了一些溯及既往的法律的界限,比如应有溯及期限,或者国家为了应付严重的危机,可以维护公共利益的考量来溯及地立法,以及为了填补法律漏洞而溯及立法等。因此,美国最高法院对待溯及法律是否合宪的态度始终处于变

化之中。

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联邦宪法法院有纯粹溯及与不纯粹溯及之分,加上刑法绝对不得溯及原则,总共构成溯及法律的三阶论,即刑法是绝对禁止溯及,纯粹溯及是原则禁止、例外许可溯及,不纯粹溯及是原则许可、例外禁止溯及。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承认由法治国家的理念可以导出法律安定性及人民对国家法律的信赖关系。

应该说,美国和德国都将法的溯及力问题上升到宪法层面来讨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都有大量判例是针对法的溯及力问题的。

我国确定法不溯及既往作为一项法律原则的是近年来的两个标志性立法,一个是“罪刑法定原则”,另一个是“从旧兼有利原则”。我国司法实践中除刑法溯及效力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其他法律领域因“有利”内涵的不确切性,没有关于溯及力问题的统一原则,而是由不同的司法解释确定有关部门法是否可以溯及既往。法的溯及力问题纷繁复杂,学说、判例和立法针对此问题没有提供一个相对整齐划一的标准和原

则,无疑会影响法的正确适用。我们在法理学的学理上应当给这个问题予以解答。

三、法的溯及力问题的实质

法的溯及力所要解决的是跨时的法律规范效力问题,其背后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在实践中,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法的溯及力原则,需要我们审视法理学各学派观点,结合中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寻找确定法律溯及既往与否的合理界限。

法不溯及既往作为重要的法律原则,其基本的价值追求就是防止公权力包括立法权和司法权的滥用对私权利造成侵害,维护公民的既得权利与原有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的自由。要实现法律之下的自由,就必须坚持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罗尔斯的主张恰恰反映了这种自由价值。他在解释“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一原则时讲道:“这个准则要求法律为人所知并被公开地宣传,而它们的含义得到清楚地规定;法令在陈述和意向两方面都是普遍的,不能被当成损害某些可能被明确点名的个人的一种手段;至少对较严重的犯法行为应有严格地解释;在量刑时不追溯被治罪者的既往过错。”

从另一方面看,坚持法不溯及既往,还在于能够限制国家权力,防止其滥用而践踏公民权利。历史上每次溯及既往的立法导致侵犯人权的严重后果后,都会引起法律界对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重新重视。但是,绝对的不溯及既往当然也会有些问题,从而使该原则背离它的初衷:禁止法律溯及既往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然而溯及既往的法律并非无一例外地对公民权利保护不利。如:二战后在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中都用新的代表正当良知和正义感的法律及观念制裁了纳粹政府法令下所谓“合法”的战争罪行,此时溯及既往的法律非但没有侵犯人权,反而是对人权的张扬。因此,即使新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如富勒也不得不承认:从法律一般是适用于将来的这一角度而论,可能在有的情况下,溯及既往的法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补救办法。

综上,法的溯及力问题的背后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由于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具有限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价值取向,是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解决法

的溯及力问题的基本原则。最后,在实践中,法的溯及力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法律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法的溯及或不溯及,都要服务于公民权利的保护,服务于法治的完善,同时它也涉及人权的具体保护制度的完善,需要我们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从法理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探索。

论“法不溯及既往”是法的内在要求

论“法不溯及既往”是法的内在要求 摘要:以法不溯及既往是世界上通用的一项法律适用原则,结合国际国内相关理论、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通过论述法不溯及既往应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内在价值体现法治的精神;也具有体现公平、正义及保护人权的价值取向。充分论证了例外溯及是法不溯及既往的有益补充,结合中国目前关于法不溯及既往的理论和态度,提出应将法不溯及既往作为一项原则在宪法中应予以规定,使其在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价值,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益。 关键词:法不溯及既往法治内在价值公平正义有益补充人权保护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具有限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作用,应是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解决法的溯及力的基本原则。因此,对关于法不溯及既往的价值作用、理论和观点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一、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理论 早在古罗马时期,自然法学派主张法不溯及既往,形成了一个法律格言:“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之后,古典自然法学派继承罗马法的传统,坚持法不溯及既往。这是因为在哲学观上他们坚持理性主义的立场,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认为法律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基于这样的目的组成的法治社会;又因法治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不应被尚不存在的规则束缚,认为法律不应溯及既往。 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罗尔斯在法治思想中也坚持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他们认为追求公平、效率等实质正义必须借助于形式正义,在富勒的著作中称形式正义为“法律的内在道德”;而罗尔斯称其为“作为规则的正义”是对实质正义的落实中的正义,是对实质正义所要求人们的规定严格的贯彻执行。罗尔斯认为,用于这时的实质正义已经具体化为一套法律制度,所以形式正义就体现为对这些法律制度的严格执行。当形式正义的观点和有规则的、公平的行政管理的公共规则被运用到法律制度中时,就是法治。因此,形式正义主要涉及的问题就是法治。法不溯及既往就是法治原则中的一项,在富勒的法治八原则中,第三项为“法律的非溯及力,只面向未来,不面向过去”。即他认为法律规则调整人类行为的功效着眼于未来。而罗尔斯的法治四原则之一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要求在量刑时不追溯被治罪者的既往过错。 所以说,法不溯及既往是法治原则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特别是倒了现代,法律不溯及既往以从格言被确认为法治的原则之一,并被规定在许多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要文献中。 主要国家在司法实践中,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针对相同的问题,由于受不同法律思想的影响及社会政治需要的考虑,对待此问题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美国和德国的司法实践来了解这一情况。一、英美法系经过布瑞克通、科克、布莱克斯通的发展,法不溯及既往逐渐成为普通法的一项原则。美国建国后深受英国法的影响,布莱克斯通的理论对美国建国初期的制宪影响极大,他关于法不溯及既往的主张为制宪者接受,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项原则。但这项原则的范围存在争议。美国最高法院在Calder.V.Bull(1798)中,法官一致认为美国宪法禁止溯及既往的法律仅限于刑事领域。 在民事领域,任然坚持原有的立场,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论证溯及既往的法律是否合宪。总之,美国在1937年前的各个时期,最高法院根据既得权理论,同时根据宪法中的合同条款、征收条款及正当法律程序,宣告溯及既往的法律无效。二、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分为纯粹的不溯及既往和不纯粹的溯及既往,总共构成溯及既往的三阶论,即刑法是绝对禁止溯及既往,纯粹溯及是原则禁止、例外许可溯及,不纯粹

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

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 上述诸种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适应实际的需要,为绝大多数国家刑法所采,我国刑法亦采此原则。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典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1.当时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对此,不能以新刑法典规定为犯罪为由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

则应适用现行刑法,即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即从旧兼从轻原则所指的从旧。但是,如果当时的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此即从轻原则的体现。 4.如果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的判决的,该判决继续有效。即使按现行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当时的刑法要轻,也不例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当时的刑法。对一种行为刑法的溯及适用,只限于未经审理或者虽经审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决的场合;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应根据刑法的规定加以改变,以维护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从法律学来看,溯及力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其指定的范围(时间与空间)内有对民事法律行为等行为的有无效力是否合法的决定力。

员工管理六原则

员工管理六原则 1、充分了解企业得员工 每个人对自己都就是如此简单,而对她人却就是如此复杂。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得认识您得员工不就是一件很容易得事。但就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得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一个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得管理者,无论在工作效率,还就是人际关系上她都将会就是个一流得管理者。 了解员工,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阶段得程度区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员工得出身、学历、经验、家庭环境以及背景、兴趣、专长等。同时还要了解员工得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 第二阶段:当手下员工遇到困难,您能实现预料她得反应与行动。并能恰如其分得给员工雪里送炭,这就表明您对员工得认识更进一步。 第三阶段: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得潜能。给自己得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得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得引导。 总之,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要相互了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与默契,这一点对企业得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2、聆听员工得心声 企业得管理者都有强烈得自我主张,这种倾向有助于果断、迅速得解决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使管理人员一意孤行,听不进她人意见,导致决策失误。 在企业得管理中,聆听员工得心声,也就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得重要途径。一个员工得思想除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她卓越得完成您交给她得任务就是不可能得。这时,作为管理者,应耐心得得去听取她得心声,找出问题得症结,解决她得问题或耐心开导,才能有助于您得管理目标得实现。对待犯错误得人员,也应当采取聆听得办法,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她们解释得机会。只有了解个别情况后,才能对她们对症下药,妥善处理。 3、德才兼备,量才使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能力、性格、态度、知识、修养等方面各有长处与短处。用人得关键就是适用性。为此,作为管理者在用人时,先要了解每个人得特点,就是个员工十个样,有得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得谨慎小心;有得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得却喜欢独自埋头在统计资料里默默工作。在许多企业得人事考核表上,都有一些关于处理事务得正确性、速度等评估项目,能够取得满分这才称得上就是优秀得职员。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要瞧到人士考核表上得评分,更重要得就是在实践中观察,结合每个员工得长处给于就是当得工作。在从她们工作过程中观察其处事态度、速度与准确性,从而真正测出其下属得潜能。也只有如此,管理者才能灵活、有效、成功地管理她得员工、使事业蒸蒸日上。 4、淡化权利,强化权威 对员工得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员工对管理者,或下属对上司得服从。这种领导服从关系可以来自权利或权威两个方面。管理者地位高,权力大,谁不服从就会受到制裁,这种服从来自权力。管理者得德行、气质、智慧、知识与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得管理者要成功得管理自己得员工,特别就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得员工,人格魅力形成得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5、多表彰员工 成就感能够激励员工热情工作,满足个人内在需要。要公开奖励标准,使员工了解每一个人获得奖励得原因。以公开得方式给予表扬、奖励。表扬与奖励如果不公开,不但会失去它本身得效果,而且会引起一些员工得无端猜测,影响工作。奖励得时效也很重要,要多奖励刚刚发生得事情,而不就是已经被遗忘得事情,否则会大大减弱奖励得影响力。

创新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思辨力技法二:批判思考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思辨力技法二: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通过逆向思维来对一个素材进行反向的聚焦。这一思维方式要求首先表达出对素材的质疑或拷问,进而用一系列的方式论证该素材的不合理性。对一个素材进行批判思考,往往能体现出作者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使作文创造出新境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备考·本色素材 鄙视链 鄙视像一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就连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也曾在《围城》中展示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当狂放达^嵇康用“文人相轻,先轻后重”探讨学术争论之道的时候,他没有想过,这场游戏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成为一条条“相轻”的“食物链”。 观点·思辨素材 鄙视链在今天愈演愈烈,说白了,这就是一种“东方式嫉妒”。虽说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觉察出好与劣从而完善自己。但各种以不平等姿态表达的鄙视链,已经超越了正常比较的界限,逐渐沦为攀比和心理失衡。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有一样的兴趣爱好,若是把握不好比较的度,正常的情感宣泄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样的鄙视链,当然不应该扩散。 实战·运用片段 生活是多彩的,因为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如果不接纳个体间的差异,带有偏见地看待生活,“鄙视链”自然就无处不在了。在生活中,一部分人确实拥有明显的优越感,而不具备明显优越感的人呢,则会通过压低别人来体现自身的优越感。所以说,“鄙视”是一种实现优越感的简单路径,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只要讽刺贬低别人就可以了”。对于“鄙视链”折射出的社会心理问题,我们没有特效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彼此尊重,允许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因为,就选择本身来说,没有高下之分。 备考·本色素材 肯德基无良广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4月11日下午发生8.5级地震,波及周边多个国家。泰国方面随后采取相应措施,发布海啸预警。海啸预警发布后不久,肯德基泰国分公司在企业网站及社交网站打出广告:“让我们赶紧回家、紧盯地震新闻,再有,别忘记从肯德基餐单中订一份你最喜欢的餐品。” 观点·思辨素材 肯德基在印度洋地震触发海啸预警期间“借地震”做广告,反映出企业的唯利是图和麻木不仁。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要靠互相帮助才能取胜,而一些无良商家利用灾难“投机”赚钱的做法,实难接受。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家的良心跑到哪里去了?虽然此举并不涉嫌违法,但在道德准则的考量下,肯德基看似温情的广告背后,是商家冷漠的面孔,对比那些援助受灾民众的企业,高下立见。 实战·运用片段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前者少,后者多,这就是我们当下的困局。肯德基利用地震来做广告,就是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拉越远,甚至站到了对立面,消费者怎会买单?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地位和适用的例外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地位和适用的例外 杨登峰 韩 兵3 内容摘要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一项古老的原则,但在我国法律实务中,对这一原则的地位 和适用范围有不同意见。从我国《刑法》和《立法法》的规定看,不溯及既往原则目前尚属于 法律适用原则;但依法治原则,它应上升为立法原则。作为立法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具有 相对性,立法者必要时可制定溯及既往型法律;作为法律适用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有所例 外,不适用于程序法、法律解释、适用规则和“有利法律”。 关键词 不溯及既往原则 立法原则 适用范围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古老的原则,系指法律不得适用于其施行前发生的行为或事件,从而改变该行为和事件依据旧法所取得的法律效果。我国《刑法》第12条和《立法法》第84条对此作了规定。〔1〕按照这两部法律的规定,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一项法律适用原则,〔2〕且仅约束“不利法律”,不约束“有利法律”,〔3〕从而初步明确了这一原则的法律地位,并为之划定了适用范围。但是,以下问题依然有待回答:第一,该原则在作为法律适用原则的同时,是否也属于立法原则?第二,除“有利法律”外,该原则的适用对其他法律,如程序法、法律解释、适用规则(冲突法)等,是否还有例外?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这一原则的正确应用,确有必要加以讨论。关于法律解释的溯及力问题,笔者曾在《民事、行政司法解释的溯及力》一文中作了专门研究,〔4〕现在分两题来讨论其他相关的问题。 一、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地位 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法不溯及既往原则首先是一项法律适用原则。这可以从《刑法》第12条和《立法法》第84条看出来。《刑法》第12条是对刑法适用的规定,条文讲得很明白。《立法法》第84条编排在第5章“适用与备案”中,前后条文都是规定法的适用规则和备案的。再者,顾昂然在2000年3月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的说明》中指出,《立法法》规定的关于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有四项,其中第四项就是不溯及既往原则。这说明立法者是将它作为一项法律适用原则来制定的。所以,本题讨论的关键,不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否为适用原则,而是作为一项适用原则,它是否也属于一项立法原则。 3〔1〕 〔2〕〔3〕 〔4〕 杨登峰,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韩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1997年《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立法法》第84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对此,下面将作进一步说明。 关于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应用问题,可参阅胡建淼、杨登峰:《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6年第6期。 该文载于《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法的溯及力问题2

关于法的溯及力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罗斯科·庞德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法律应该具有稳定性,但又必须服从社会进步提出的正当要求,跟上时代的需要,所以法律的变化成为不可避免。新旧法律的交替会引发历时性法律的效力问题,即新法生效后能否溯及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法的溯及力问题于是产生。有关法的溯及力问题,除刑事法律中确立的为各国公认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外,其他法律领域中存在以不溯及既往为原则、有条件溯及既往为例外的主张,还有“法律不得溯及既往”与“法律可以溯及既往”两种观点。时至今日,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尽管在法律甚至在宪法中都确立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但是,在许多部门法领域中,法的溯及力问题并没有因法律的原则规定而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也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优势理论。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思考和操作法的溯及力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首先需要认识法的溯及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前已述及,法的溯及力问题源于法的变动。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动。这时,需要通过法律的变动和修改、废旧立新,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由此,法律的诸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等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新旧法律的更替与交接。从规范的角度讲,以下两种情形下会出现法的溯及力问题:(1)新法取代旧法。新法取代旧法而生效,就会出现新法对于旧法失效前效力范围内的法律事实是否适用的问题。(2)新法将某一类社会关系纳入法律调整。一部新法或法律修正案中一个新的条文,往往将以前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内的事项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比如实践当中,利息税的开征,就使得储蓄所得利息需要纳税,而之前储蓄所得利息是不需交税的。如果对现有储户开征利息税则新的利息税法具有溯及力。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会产生新法能否适用于其生效以前的法律事实的问题。但是,

2019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思辨力技法二:批判思考

2019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思辨力技法二: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通过逆向思维来对一个素材进行反向的聚焦。这一思维方式要求首先表达出对素材的质疑或拷问,进而用一系列的方式论证该素材的不合理性。对一个素材进行批判思考,往往能表达出作者深刻而独特的见解,使作文创造出新境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备考·本色素材 鄙视链 鄙视像一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就连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也曾在《围城》中展示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当狂放达^嵇康用“文人相轻,先轻后重”探讨学术争论之道的时候,他没有想过,这场游戏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层次,成为一条条“相轻”的“食物链”。 观点·思辨素材 鄙视链在今天愈演愈烈,说白了,这就是一种“东方式嫉妒”。虽说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比较,通过比较,人们觉察出好与劣从而完善自己。但各种以不平等姿态表达的鄙视链,已经超越了正常比较的界限,逐渐沦为攀比和心理失衡。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有一样的兴趣爱好,假设是把握不好比较的度,正常的情感宣泄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样的鄙视链,当然不应该扩散。 实战·运用片段 生活是多彩的,因为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如果不接纳个体间的差异,带有偏见地看待生活,“鄙视链”自然就无处不在了。在生活中,一部分人确实拥有明显的优越感,而不具备明显优越感的人呢,那么会通过压低别人来表达自身的优越感。所以说,“鄙视”是一种实现优越感的简单路径,它不需要通过提高自己就能实现,“只要讽刺贬低别人就可以了”。对于“鄙视链”折射出的社会心理问题,我们没有特效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彼此尊重,允许别人不一样的选择。因为,就选择本身来说,没有高下之分。 备考·本色素材 肯德基无良广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4月11日下午发生8.5级地震,波及周边多个国家。泰国方面随后采取相应措施,发布海啸预警。海啸预警发布后不久,肯德基泰国分公司在企业网站及社交网站打出广告:“让我们赶紧回家、紧盯地震新闻,再有,别忘记从肯德基餐单中订一份你最喜欢的餐品。” 观点·思辨素材 肯德基在印度洋地震触发海啸预警期间“借地震”做广告,反映出企业的唯利是图和麻木不仁。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要靠互相帮助才能取胜,而一些无良商家利用灾难“投机”赚钱的做法,实难接受。我们不禁要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家的良心跑到哪里去了?虽然此举并不涉嫌违法,但在道德准那么的考量下,肯德基看似温情的广告背后,是商家冷漠的面孔,对比那些援助受灾民众的企业,高下立见。 实战·运用片段 “君之视臣如手足,那么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那么臣视君如寇仇。”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前者少,后者多,这就是我们当下的困局。肯德基利用地震来做广告,就是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拉越远,甚至站到了对立面,消费者怎会买单? 市场经济时代,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企业也要怀有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保有

人物访谈六大原则解读

人物访谈6大原则 分类:人物访谈作者:总裁学习网点击量: 18时间:2013-04-15 简介:实录性人物访谈,始于1996年采访施蛰存、王元化、蔡尚思等著名学者,十一年来采访文化政要各类名人近百人,其中不少访谈发表后颇多好评,如关于袁庚、任仲夷、施蛰存、雷宇、牧惠、黎子流等的访谈,也有的引起风波,遭遇受访人强烈反弹。 何以我的人物访谈,不能像大陆有些记者学人的人物访谈风平浪静?这可能与我独特的人物访谈理念有关,我做人物访谈有6项原则。 1.访谈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颂扬、讨好受访人,而是为了探求历史真相、追求人间真理,因此,访谈稿是在对历史负责的前提下尊重受访人,如遇与对历史负责有冲突之处,将不以受访人及其追随者满意为准,访谈稿将竭力为存历史真相而保留不利于受访人和采访者的原始材料(这一原则深受袁庚等智者的赞同,但遇到一些以为采访者必以受访人之是非为是非的人,就难免发生争执。) 2.为了切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凡访谈必公开录音、照相,甚至录像,据此整理出访谈稿,尽力原汁原味地保持受访人的回忆情节及语言风格。我深信再好的记忆力,也顶不上录音机,包括受访人,事后也须以现场录音为准,而不能以受访人自居而随意否定现场录音——受访人可以事后改变意见,但不能否认曾有的现场录音之真实性。 3.依据国际新闻采访惯例,“新闻采访稿无须经受访人审阅,文责自负”,对于受访人没有要求事后须审阅的访谈稿,或本人没有承

诺送受访人审查的访谈稿,一般不给受访人审读。经验证明,访谈稿送受访人审订,虽可以避免极个别的词语误听误会,或进一步扩展意见之便,但却可能使受访人删除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真相和深刻而敏感的思想闪光。因为再伟大的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总有一种趋利避讳美化自己宣扬自己的潜意识,这一“自我保护”在访谈时会因情绪高涨有所放松,情不自禁流露出许多常态下被掩饰的真情和潜意识,而到审稿时,则在高度“理性”下加倍强化“自我保护”,不惜删改一些真相真情真思想。访谈稿以不送受访人审查为上策,除非一些开明者承诺,采访者对受访人删节的真话有权再恢复。当然,这亟需让读者明白,访谈稿只是受访人的“思想时点数”,只代表受访人在访谈时的思想,并不能说是受访人始终如一的思想。 4.我的人物访谈一律是对话互动,不是只纪录受访人一人之说的“单口历史”(因此与纯粹的“口述历史”采访规则有所不同)。虽然访谈稿中多是受访人主讲,但主导访谈的是采访者——不同的采访者访问同一个受访人,因访谈目标不同、问题不同、倾向不同而会得到不同的访谈稿——所以,访谈稿具有采访者深刻的个性,其版权完全属于采访者——受访人接受采访者的采访,就是将自己的谈话授权给采访者传播。须知,没有经过录音或文字纪录的谈话,是没有版权的。 5.因访谈稿版权完全属于采访者,特殊情况下(如因时间紧张采访者在现场将时间让与受访人多说话),采访者有权在事后整理文字时,对自己的某些“缩写对话”酌情作一些不改变意思、语气和语境的精确恢复或延伸,以便让受访人的话语得到更清晰的解读或注释。

民事法律中有关溯及力的规定及分类

民事法律中有关溯及力的规定及分类 通说认为,法的溯及力,即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颁布的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根据该条规定确立法的溯及力原则:从旧兼有利。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规范并统一了刑事法律的溯及力问题。但民商事法律规定并没有统一的溯及力的规定。 根据学者学说,实体法与程序法在溯及力原理上存在不同。 实体法: 根据笔者查阅资料,民商事法律(包括司法解释)关于法的溯及力的规定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原则为法不溯及既往: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第5条人民法院对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案件进行再审,不适用合同法。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3条:“担保法施行以前发生的担保行为,适用担保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担保法施行以后因担保行为发生的纠纷案件,在本解释公布施行后尚在一审或二审阶段的,适用担保法和本解释。” 二、例外: 1、跨法行为从新: 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1条:“除本解释另行规定外,2001年10月27日以后人民法院受理的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及2001年10月27日前发生的民事行为的,适用修改前著作权法的规定;涉及该日期以后发生的民事行为的,适用修改后著作权法的规定;涉及该日期前发生,持续到该日期后的民事行为的,适用修改后著作权法的规定。”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条合同成立于合同法实施之前,但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实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实施之后,因履行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关规定。 2、合同有效优先: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条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效力时,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 3、空白追溯: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合同法实施以后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释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6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许可使用和转让等合同争议,相关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没有规定的,

溯及既往的法律

溯及既往的法律

————————————————————————————————作者:————————————————————————————————日期:

溯及既往的法律-法律 溯及既往的法律 伊卫风* 内容摘要:以溯及既往的法律为对象,主要分析其概念内涵,指出其存在两种形式:回溯性法律和追溯性法律。前者并非通常所说的改变既往权利,而是回溯性地施加法律责任。后者通过“拟制”变成行为发生时已经存在的法律,从而与“不知法者不免责”的原则达成和解。前者从法律颁布时向后施加责任,后者从行为发生时施加责任,所以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分界限,并非以往研究所说的同义替换。溯及既往的法律因为转型正义而需要重新认识,更需要处理它与法治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溯及既往回溯性追溯性转型正义 *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引言 转型正义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迅速在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法学等领域扩展开来。牛津大学“社会—法律研究中心”于2007年专门成立了“牛津转型正义研究”组织,是该领域中最大且最多元的研究机构之一,汇集了多个学科的杰出学者。另外,“转型正义”作为一个术语,也开始不断出现在各种学术场合。政治学家埃尔斯特指出,转型正义指的是从一种政治体制向另一种体制转变中经历的审判、净化和赔偿过程。〔1 〕法律人主要关注新体制如何处理对旧体制的既往行为,因为政治转型之后,旧体制的犯过者往往成为新体制的清算对象,新体制的主宰者则是旧体制的受害者,“这些旧体制的受害者经常要求公正地处理那些在他们看来是犯过者的人”。〔2 〕这种做法首先引发法律的溯及既往问题,

从而与法治形成冲突,“法治的原则要求制定法律时必须具有前瞻性,这样会轻易放过前政权最严重的罪行,而不要审判”。〔3 〕而历史现实却并非如此,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纽伦堡审判就惩罚了曾经的纳粹战犯,“从一开始,刑法理论和学说在处理国家社会主义犯罪时就面临追溯性的问题”。〔4 〕再如两德统一之后的柏林墙卫兵案也同样要应对溯及既往的问题,“20世纪末,随着东德民主共和国的解体和德国的统一,德国司法制度再次面临一个法哲学的争论,即一个政府是否可以正当地惩罚旧体制下合法的却应受谴责的行为”。〔5 〕从上述现实可知,溯及既往的法律显然与法治的主张是相悖的。在处理这个悖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清该种法律的明确含义。 溯及既往的法律(Ex Post Facto Law)在布莱克斯通那本影响深远的《英国法释义》中被专门讨论过,尤其在“法律的普遍性质”一节中。他强调法律应该让人知晓,无论是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都要公之于众的。“无论告知的方式是什么,都必须以最公开的和最清楚的方式公之于众。” 〔6 〕古罗马皇帝卡里古拉(Caligula)把法律写成小字,挂在高柱上,成为诱捕人民的有效方式。卡里古拉皇帝尽量不让人民知晓法律,以便将法律的威慑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布莱克斯通看来,比这种做法更不理性的方式就是溯及既往的法律。“行为发生后立法者才首次将该行为认定为犯罪,并对行为人进行惩罚。要让行为人预见到发生时无罪而被事后法认定为犯罪的行为显然是不可能的;行为人当然没有理由放弃该行为;因为没有放弃它而受到惩罚必然在结果上是残酷的和不正义的。因此所有的法律都应该是指向未来的,并从开始就要公之于众,即意味着‘法律规定的’。当这样的法律以正常的方式公之于众或规定时,行为人因此就能完全知晓;如果行为人可能知晓法律却忽略了它成为一个正当理由,那么法律将会失去效

问卷设计六大原则

问卷设计六大原则 问卷调查是目前调查业中所广泛采用的调查方式——即由调查机构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抽样的方式(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确定调查样本,通过调查员对样本的访问,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它严格遵循的是概率与统计原理,因而,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这一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除了样本选择、调查员素质、统计手段等因素外,问卷设计水平是其中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而问卷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又与设计制度(原则)有关! 一、合理性。合理性指的是问卷必须紧密与调查主题相关。违背了这样一点,再漂亮或精美的问卷都是无益的。而所谓问卷体现调查主题其实质是在问卷设计之初要找出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要素”! 如:“调查某化妆品的用户消费感受”——这里并没有一个现成的选择要素的法则。但从问题出发,特别是结合一定的行业经验与商业知识,要素是能够被寻找出来的:一是使用者(可认定为购买者)。包括她(他)的基本情况(自然状况:如性别、年龄、皮肤性质等);使用化妆品的情况(是否使用过该化妆品、周期、使用化妆品的日常习惯等);二是购买力和购买欲。包括她(他)的社会状况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化妆品消费特点(品牌、包装、价位、产品外观等);使用该化妆品的效果(评价。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又限制在某个范围内,如Ⅰ.价格;Ⅱ.使用效果;Ⅲ.心理满足,等);三是产品本身。包括对包装与商标的评价、广告等促销手段的影响力、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等……应该说,具有了这样几个要素对于调查主题的结果是有直接帮助的。被访问者也相对容易了解调查员的意图,从而予以配合。 二、一般性。即问题的设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应该说,这是问卷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我们仍然能够在问卷中发现这类带有一定常识性的错误。这一错误不仅不利于调查成果的整理分析,而且会使调查委托方轻视调查者的水平。如搞一个“居民广告接受度”的调查: 问题:你通常选择哪一种广告媒体: 答案:a、报纸;b、电视;c、杂志;d、广播;e、其它 而如果答案是另一种形式: a、报纸; b、车票; c、电视; d、墙幕广告; e、汽球; f、大巴士; g、广告衫; h、…… 如果我们的统计指标没有那么细(或根本没必要),那我们就犯了一个“特殊性”的错误,从而导致某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对调查无助的! 在一般性的问卷技巧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犯问题内容上的错误。如: 问题:你拥有哪一种信用卡? 答案:a、长城卡;b、牡丹卡;c、龙卡;d、维萨卡;e、金穗卡; ——其中“d”的设置是错误的,应该避免。 三、逻辑性。问卷的设计要有整体感,这种整体感即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独立的问题本身也不能出现逻辑上的谬误。从而使问卷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小系统。如: 问题: Ⅰ、你通常每日读几份报纸? a、不读报; b、1份; c、2份; d、3份以上; Ⅱ、你通常用多长时间读报? a、10分钟以内; b、半小时左右; c、1小时; d、1小时以上; Ⅲ、你经常读的是下面哪类(或几类)报纸? a、×市晚报; b、×省日报; c、人民日报; d、参考消息; e、中央广播电视报; f、足球…… 在以上的几个问题中,由于问题设置紧密相关,因而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调查对象也会感到问题集中、提问有章法。相反,假如问题是发散的、带有意识流痕迹的,问卷就会给人以随意性而不是严谨性的感觉。那么,将市场调查作为经营决策的一个科学过程的企业就会对调查失去信心! 因此,逻辑性的要求即是与问卷的条理性、程序性分不开的。已经看到,在一个综合性的问卷中,调查者将差异较大的问卷分块设置,从而保证了每个“分块”的问题都密切相关。 四、明确性。所谓明确性,事实上是问题设置的规范性。这一原则具体是指:命题是否准确?提问是

力法的基本概念

力法的基本概念 一、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 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①几何构造方面: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②力学解答方面: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力的个数。 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去掉多余约束使超静定结构成为静定结构,所去掉的多余约束数目,就是超静定次数。 一般地, *切断链杆(或支杆)是去掉了一个约束,相应一个约束力; *拆开一个铰(或固定铰支座)是去掉了两个约束,相应两个约束力;*切端刚结点(或固定支座)是去掉了三个约束,相应三个约束力;*刚结点变为铰结点,是去掉了一个约束,相应一个约束力; ① ②③

二、力法的基本结构和多余未知力 1.超静定结构经过去掉多余约束后,变为静定结构,这个静定结构称为力法的基本结构。去掉的多余约束所对应的约束力,称为力法的多余约束力。基本结构、荷载与多余未知力合称基本体系。 2.基本结构的形式不唯一。 一般地,基本结构和多余未知力同时产生。选取时,应使计算简单为前提。 前例题与练习中,给出了每个结构的部分基本结构和相应的多余未知力。 三、力法原理 1.基本假设:弹性小变形 2.确定超静定次数,选取恰当的基本体系 3.位移协调条件的确定(即,补充方程的建立) 4.计算柔度系数(单位未知力产生的位移),建立力法方程 5.结构内力的叠加公式 6.作内力图

示例1 P P L X L 基本体系 解:1)一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体系如图所示。 2)基本思路 超静定结构用平面三个平衡方程是不够的。注意到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是唯一确定的,特别地,支座反力也是确定的。因此,如果设X是支座反力,则原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就与基本体系(其结构是静定的)在荷载P和支座反力X共同作用下的内力与变形等价。这样,原超静定结构的计算就转化为静定结构的计算。 问题是,X是未知的。需要考虑位移协调条件,即,补充方程。显然,基本体系中,B端是自由端;而原超静定结构中却是有支座的。要保证是等价关系,就必须保证基本体系在P和X共同作用下,在B 端的竖向位移是零。其办法是: 在基本结构中,按叠加法把P和X的共同作用分别作用在基本结构上, ①荷载P作用下,在B端产生的竖向位移的计算 P P L P=1 PL M P图L M 图

案例205法的溯及力

【案例205】法的溯及力 国籍法第1章第17节规定: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或己经丧失中国国籍的,继续有效。本条是对承认国籍法公布前已经取得或丧失中国国籍继续有效即国籍法的时效的规定。该规定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本法公布以前,按照当时的国籍政策已经取得或丧失中国国籍的,本法承认其继续有效。一方面,本法公布前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不论他们取得中国国籍的条件是否符合国籍法规定的条件,是否按国籍法规定办理申请入籍并获得批准的手续,他们仍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员的法律资格,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公民要求重新处理他的国籍问题是不符合本条规定的。另一方面,本法公布前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不论他们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如何,是否符合国籍法规定丧失中国国籍的条件,有没有办理退籍手续,他们已经丧失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员的资格,不再是中国公民,不能因为他们丧失中国国籍的情况和条件与国籍法的规定不符,就承认他们仍是中国公民。丧失国籍的本人也不能以国籍法的规定为依据,要求推翻已经丧失中国国籍的事实,承认他仍是中国公民。如果他们对中国具有深厚的感情,要求恢复中国国籍,那是在本法公布后发生的新的国籍问题,应按本法第十三条的的规定办理。二是国籍问题虽然发生在本法公布之前,但没有得到解决的,在本法公布之后,应按本法的规定办理。 【提示与讨论】法的溯及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所发生的法律事件是否有效。该案是关于国籍法第1章第17节规定是否

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问题。法一般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这是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关于这一原则的一个通俗的解释是,比赛规则不可以在比赛开始之后再作修改……因为这对参赛者来说是不公平的。它是人类希望在公平的规则下追求社会正义的理想,其精神已经超出了司法的范畴,而体现在追求法治的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的现行《刑法》就采用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影响力的本质是什么一般认为,影响力是指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比如,当一位企业的主管能够让不断抵抗、充满敌意的员工心悦诚服地接受并积极参与团队所分配的任务时,这位主管就是在施展其影响力。 甚至我们自己的朋友或家人也会在不知不觉地把影响力用到我们的身上。当一位母亲让自己那原本散漫怠惰、抱怨不休的女儿快快乐乐地做家务时,这位母亲也是在发挥其影响力。假如本书能够对您有所启发,那说明我对您也发挥了影响力,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是影响者和被影响者,影响力在我们与任何人相处的过程中都要用到。 有人说,影响力本质上是一种控制力。更准确地说,影响力应是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控制力。比如,恋爱中的男女愿意为对方甘之如饴地付出,此时情人对自己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然,假如你拿出一把枪,顶住一个人的脑袋,那个人会很听话地把他的手机或者钱包交给你;假如你用鞭子恐吓一个小孩子去为你做事,他也会照办。但这些都是愚笨的方法,都会引起极端不利的反应,与影响力的本质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财富》杂志将影响力定义为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涉及范围从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国家经济甚至全球经济。我们不得不承认,影响力更是一种实力。 如何提升影响力本书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与您一起探讨。 ·查看全部>> , 精彩书摘 第一章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 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譬欢你。——罗伯特·庞德 形象意味着一切。——安德烈·阿加西(佳能广告语) 人们常说:“不要以书的封面来判断其内容”,但是,全世界的人都是尊先以书的封面来判断其内容,包括你和我。我们不可能读完一本书后再决定是否去买它。人际间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往往几分钟就会形成偏见。 第一印象犹如童贞 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是在对其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获得的,故嵌入大脑的程度较深;并且它对今后输入的关于此人的信息,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别人会根据我们的“封面”来判断我们所包含的内容;我们也通过观察别人的外表,包括长相、身材、肤色、发质、服装、言语、声调、动作等等来判断他们。 我们常听人讲:“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的人”,这就是第一印象。这所谓“一看”,无非只有几秒钟时间。第一印象在人的社会活动中起着太大的作用,但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你不想丢失任何成功的机会,别忘记第一印象的作用。 在心理学上,第一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无论它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大部分人依赖于第一印象的信息,这种第一印象的形成对于日后的决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第一印象就是效率,是经济效益。它比第二印象、第三印象和日后的了解更重要。第一印象是决定人们是否能继续交往的关键。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第一印象的形成是非常短暂的,有人认为是在见面的前40秒钟形成的,有人甚至认为只有2秒钟。在现实生活中,有时这几秒钟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在生活节奏如同飞快奔驰的列车的现代化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的第一印象的人。 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友情,能否建立信任与合作,第一关就在于初次见面,必须好好表现才有下一次机会。 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无法重来。不可能因身体不适,情绪欠佳而宣布改期。所以,有人打趣地说:第一印

浅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浅论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摘要:“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通俗地讲,也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法律不能对生效前发生的行为、事件作出评判,就是说a法律生效前发生的纠纷只能适用当时生效的b法律,不能用以后生效的a法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也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其存在价值是值得探讨的。 关键字:历史传统、存在价值、自由、秩序、人权 一、法不溯及既往的定义 法具有指引、引导作用,无论是确定的指引还是不确定的指引,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按照法律去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而新法颁布之前,并不存在新法提供的既定的行为模式,所以颁布后的新法就不能依据该模式对之前人们的行为去引导。也就是说,新法颁布前人们的行为,只能按照当时的法律来调整。除此之外,法还具有预测作用,即凭借法律的存在,人们可以预先估计相互间行为的法律后果。但是,未颁布的法,并不为人们预知,自然也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新法不具有溯及力。 二、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表现 法无溯及力的原则表现在国家不能用现在制定的法律指导人们过去的行为,更不能用现在的法律处罚人们过去从事的当时是合法而现在是违法的行为。以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与滥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保护人们期待的信赖利益。 三、法不溯及既往的历史传统 (一)西方法不溯及既往的传统 在古罗马时期,古罗马法中有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这和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霍布斯的观点是一样的,“在行为发生之后所制定的任何法律都不使之成为罪行。这行为如果是违法自然法的,那么法便成立在行为之前,至于成文的法则在制定之前无法让人知道,因之也就没有约束力”。无独有偶,新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富勒的八项法治原则中,第三项就是“法律的非溯及力,即法律只面向未来,不面向过去”。他认为用今天的观念去评价过去的行为,用当今的法律去处罚过去的行为,是十分荒唐和不可思议的事情。自然法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罗尔斯的法治四原则之一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里的“法无明文规定”说的是“在行使行为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而不是“在行使行为后”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见其同样认为法不应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在西方的法治社会中,法不溯及既往这一原则一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西方的法律发展也影响深远。法律明文规定是犯罪的行为就是犯罪的,而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则不是犯罪,即使这个行为在将来认定是影响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但也不应当在法律还未明文规定时被当做是犯罪行为。 (二)中国法不溯及既往的传统 秦朝的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一个转型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