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传力-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张传力-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张传力-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张传力-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姓名:张传力学号:MZ11736 专业:中药学硕士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除此之外,大果山楂、野山楂等的成熟果实也作习用品使用。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之功效。临床上常用炮制品,规格有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等。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亦不同,如散瘀止痛用生品,消食化积用炒制品等。现代研究表明,山楂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如有机酸、黄酮、磷脂和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探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异同,从而为山楂炮制机理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山楂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的标准化打下基础,作者拟在参考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山楂的炮制沿革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析[1]。

1 山楂炮制历史沿革

参阅元代以前历代医籍文献,对山楂炮制鲜有记载,亦未见有对炮制作用的论述,只是到了元代以后才提出了“炒”和“蒸”的炮制方法。综合古代山楂炮制方法,主要有不加辅料的炮制(包括炒、蒸)和加辅料的炮制。历代所用辅料分单一辅料和复合辅料,前者主要有酒、姜汁、童便;后者仅见童便、姜汁制的记载,但加辅料炮制记载很有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1不加辅料炮制

1.1.1炒法:元代《丹溪心法》最早提出了“炒”法[2]明代《医学纲目》,清《良朋汇集》等书中有相同记载。《疮疡经验全书》中提到“炒磨去子”,《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炒为末”,《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提到“炒炭”,《医宗说约》曰:“捣末用炒黑,炒黑能治血积”[3]。

1.2加辅料炮制

1.2.1 酒制:清《医宗金鉴》中提到“酒炙”[4]。

1.2.2姜汁制:最早见于清《温热暑疫》,提出“姜汁炒”,其后的清《本经逢源》中提出“姜汁拌炒黑”。

1.2.3童便制:清《本经逢源》中提到“去核童便浸”[5]。

1.2.4童便、姜汁制:仅见于清《得配本草》提到“童便浸,姜汁炒炭”。

2 山楂炮制的现代研究

2.1山楂的现代炮制法:参考历版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山楂的现代炮制法[6]为:

2.1.1山楂:北山楂拣去杂质,筛去脱落的柄及核;南山楂除去杂质,洗净、轧扁、簸去核、干燥。

2.1.2炒山楂:取净山楂至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变深,取出放凉。

2.1.3焦山楂:取净山楂至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取出放凉。

2.1.4山楂炭:取山楂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凉透。

另外,在《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还介绍山楂在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仍采用的炮制方法。如湖南采用加蜜炒法;云南采用加红糖炒法;河南采用加灶心土炒焦法;上海采用蜜制炒炭法等[7]。蜜炙、红糖炙其目的是和中消食;土炒则增强其健脾消食作用。

3 饮片质量的评价

在所查阅的古代文献中,除主流品种山楂外,尚有南山楂(《良朋汇集》、《医宗金鉴》、《吴鞠通医案》)及“京楂肉”(《幼幼集成》)的记载。在《本草求真》及《本草辑要》中有“山楂:有大小二种,小者入药,去皮核用..”的说法。古代饮片炮制标准甚为粗放,只有炒,炒黑,炒炭的记载。

2000 年版《中国药典》就山楂品种进行了规定,为山里红及山楂的成熟果实。在南方仍有野山楂等入药。在饮片质量评价方面,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山楂中总有机酸的含量以枸橼酸计不少于5%;炒山楂果肉黄褐色,偶见焦斑,气清香,味酸,微甜,总有机酸含量不少于4%;焦山楂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气清香,味酸,微涩,总有机酸含量不少于4%[8]。各地炮制规范中,饮片质量主要是从饮片的颜色及性状进行描述的。

4 炮制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影响

4.1化学成分的变化山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有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绿原酸、山楂酸、熊果酸、齐墩果酸等。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聚合黄烷、槲皮素、金丝桃苷、牡荆素、芦丁、表儿茶精等。其他还含有脂肪酶、维生素、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磷脂类成分等。

4.1.1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有机酸具有消食开胃的作用,但是山楂生品中有机酸含量较高,对胃肠刺激作用大,山楂炮制后则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总有机酸的含量,减少了对胃肠的刺激作用,保证了临床疗效的发挥。一些学者研究了炮制对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延长,炮制温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黄显芬等探讨了炮制对山楂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炒山楂、焦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分别保留了82.65%,46.42%,而山楂炭中有总机酸几乎全被破坏,仅存2.58%。在王苹等的实验中,炒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保留82.53%,焦山楂保留42.78%。以上2个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山楂炮制品其总有机酸含量的保留值较稳定。但在其他的实验中,炒山楂、焦山楂中总有机酸含量分别保留了76.59% 和10.67%。由此可以看出,山楂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极易受炮制温度的影响,不同炮制品中最佳的总有机酸含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发现山楂中枸橼酸的含量占总有机酸含量的50%-80%,在不同炮制品中,总有机酸含量的下降主要体现在枸橼酸含量的下降[1]。

贾元印等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

明炮制前后熊果酸含量无显著差异[9]。

4.1.2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与有机酸成分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相似,山楂中总黄酮类成分含量在炮制过程中,随受热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毛淑杰等在实验研究中发现焦山楂与山楂炭中总黄酮类成分分别保留41.9%与2

5.8%;陈奇云等的结果表明,炒山楂中总黄酮成分保留约80%,山楂炭保留约50%[10]。

4.1.3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李飞等对山楂各炮制品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共检出21种微量元素。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4个品种中钙、钠的含量均较高,同时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炒山楂中钠、铂含量增加约1 倍,其他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小。焦山楂中镍增加约80 倍,钠、铂增加约1倍,其他元素的含量变化亦不大。山楂炭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焦山楂相似,但铁、钛、锂、钠、镁、钡、硼、铅、铂含量增加值高于焦山楂。表明炒制程度对山楂中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11]。

4.1.4对总磷脂含量的影响郭戎等采用薄层扫描法和钼蓝比色法测定山楂及其A 种炮制品(炒黄、炒焦、制炭、土制、红糖制、蜜制山楂炭)中总磷脂含量及磷脂组分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炮制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总磷脂含量明显下降,尤其是炒炭品最突出,与生品相比下降了62.65%,说明高温炮制会造成部分磷脂成分的破坏。以各炮制品磷脂成分的分布来看,随炒制温度的增加,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酸的含量有所增加,而其他磷脂组分则有所降低。前者与磷脂酰胆碱受热易氧化成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性质相吻合,后者提示高温炮制可能使部分其他磷脂组分分解生成磷脂酸[12]。

4.2药理作用的变化目前已有文献对山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但山楂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变化报道却少见,仅见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研究。

山楂中含有胃蛋白酶激动剂,能使蛋白酶活性增强,此外还含有淀粉酶,能增强脂肪酶活性促进肠蠕动,从而有助于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达到消食开胃、增强食欲的目的。

山楂不同炮制品在消化系统方面的作用强度不同。南云生等的实验发现山楂生品和炒制品在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和增强胃肠推进功能方面优于焦品和炭品。陈青莲等比较了山楂不同炮制温度烘制品的胃肠推进作用,发现除240℃(高温)烘制品外,其他的烘制品均有胃肠推进作用,且以生山楂的推进程度最大。烘制温度越高,胃肠推进作用越弱,至240℃时,推进作用不明显[13]。

4.3焦山楂的临床应用焦山楂酸味减弱,苦味增加,长于消食止泻,多用于食积腹泻。代表方剂有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的保和丸、小儿化食丸等。焦山楂对多种痢疾都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肠炎及小儿腹泻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5 炮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各省市炮制规范中山楂的炮制工艺和标准很不统一一,“各地各法”现象依然严重。以炒山楂为例,炒山楂的工艺参数主.要为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由于目前中药饮片厂炒药机的热源多为炭火加热,炒药锅内的温度很难均匀、稳定,使得炮制过程中温度参数很准确定并加以规范。因此,各地的炮制工艺仍以

“文火”、“武火”等字样来描述,其具体的含义只能依据具体操作者的经验。饮片质量标准也由于工艺不确定,质量标准无法统一,现仍以“焦黄色、黄褐色“等凭主观想象的词汇来描述,从而使得饮片质量千差万别,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

为解决上述饮片炮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有研究者尝试用烘箱烘制法来替代传统的炒制法。以山楂总有机酸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为指标,以烘箱温度在180度左右的烘制品相当于炒山楂、以220℃左右的烘制品相当于焦山楂。此法的优点是温度可控,烘制参数易于规范,缺点是由于烘制品受热的方式与炒制品不同,使得烘制品外观与炒制品截然不同,虽然可以从总有机酸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上找到相应的尺度,但这种烘制品是否可以真正替代炒制品还需进一步验证。

可以看出,山楂不同的炮制方法引起所含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的改变,导致不同炮制品的“性味归经”和“功能主冶”亦不相同。但是,目前对山楂炮制原理的研究较少,因而无法阐明其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这要求在今后对山楂工艺的研究中,应同时结合化学、药理学、毒理学、临床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找到能够代表其临床功能主治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保证山楂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和饮片质量标准的科学、合理[1]。

参考文献

[1] 李化,杨滨.山楂的炮制研究[M].中国中药杂志:2004.6

[2]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3] 清·蒋仲芳.医宗说约[M].清道光戊子年三余堂重镌本

[4] 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67

[5] 清·张璐.本经逢原.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5

[7] 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96

[8] 中国药典.一部.2000.23

[9]贾元印,阎雪生,聂克.北山楂炮制前后熊果酸的含量变化.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8):18

[10] 陈奇云.不同炮制方法对山楂中总黄酮的影响.中药通报,1986,11(12):29

[11] 李飞,阎汝南.山楂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对比.中药材,1994,17(18):29

[12] 陈青莲,彭洁,艾卫涛.不同烘制温度对山楂有机酸含量及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0,3(1):46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山楂的临床应用

山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山楂的临床应用 山楂是常用消食药,传统认为其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但经多年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发现其能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强心及收缩子宫等,对心脑血管病作用广泛,疗效显著,值得认真研究总结。 1.疑难病善用活血化瘀,山楂可当重任 张老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久病顽疾等疑难病,多有瘀血阻滞之势,或多痰瘀交加、痰水互结等病理。在精细辨征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活血化瘀药,往往可收较好疗效。活血化瘀药甚多,药力强弱差异很大,力猛而峻者固可破久瘀之顽症,荡难治之病疾,但也有伤血耗正之弊端。而疑难之病,常是几年或数十年长期演变、日积月累而成。对此等疑难之病,欲求速效或遍求奇方绝招,绝大多数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欲速而不达。因此,必顺应持久之战略,建稳中求效之法,方为上策。 活血化瘀药中,其力竣较猛者如水蛭、三棱、莪术之辈,久用易耗气伤血,对疑难病久病,邪盛正衰者,可暂用而不可久服。桃仁、红花、川芎之属,活血虽为常用,其力亦稍嫌峻.年老体弱者,若搭配不当有一定弊端。而丹参、生山楂等,药性平和,作用广泛,一药多能,活血化瘀功效确切,久用

或较大剂量应用,亦未见副作用。久病顽疾属瘀血所致者可首选之。张老用其治疗中风、胸痹、高心压、高血脂等,多收良效。 刘某,女,41岁,咸阳市外贸车队职工。1991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胸闷、心慌、气短1年,下肢水肿半年。1年前开始胸闷,阵发性胸痛。伴心慌、烦躁、气短乏力,近半年来下肢水肿,曾在西安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经治无效且病情加重。舌黯苔白,脉沉细。听诊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肺(-),肝区压痛。下肢水肿。证属胸阳不振,心气不足,瘀血内阻。 处方:瓜蒌15g,薤白10g,降香10g,丹参15g,三七3g(冲服),麦冬15g,桂枝6g,寄生15g,杜仲12g,鹿衔草15g,炒枣仁15g,生山楂15g,元参15g。6剂,清水煎服,每日1剂。1991年12月1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仍感左侧胸部闷、痛,气短乏力,眠差多梦,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继用上方去寄生、杜仲、三七,加通草10g,琥珀 3g(冲服),夜交藤30g,五味子10g,茯苓15g。至1992年2月22日再诊时,胸闷、心悸均大减,精神愉快,唯因感冒而求治,用前方加疏风止咳之品而愈。 按:该方以瓜蒌、薤白、桂枝宽胸理气温阳,降香、丹参、三七、山楂活血化瘀,麦冬、玄参、枣仁益阴养心安神,寄生、杜仲、鹿衔草补肝肾强心。方中生山楂配合降香、丹参、

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蛋白质工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蛋白质工程是生物工程中五大工程之一,本文对蛋白质工程作了简要概述,介绍了蛋白质工程的特点,并从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构、功能的设计和预测、蛋白的创造和改造等方面对蛋白质工程研究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并以实例作了蛋白工程的应用。 关键词:蛋白质工程特点;研究内容;实际应用;展望 蛋白质是生命的体现者,离开了蛋白质,生命将不复存在。可是,生物体内存在的天然蛋白质,有的往往不尽人意,需要进行改造。由于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每一种蛋白质有自己独特的氨基酸顺序,所以改变其中关键的氨基酸就能改变蛋白质的性质。而氨基酸是由三联体密码决定的,只要改变构成遗传密码的一个或两个碱基就能达到改造蛋白质的目的。蛋白质工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对负责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重新进行设计,使合成的蛋白质变得更符合人类的需要。这种通过造成一个或几个碱基定点突变,以达到修饰蛋白质分子结构目的的技术,称为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重组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根据需要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确定蛋白质化学组成、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从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功能,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全新的蛋白质,这也是蛋白质工程最根本的目标之一。 目前,蛋白质工程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蛋白质工程就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实际上蛋白质工程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设计和预测,通过基因重组或其它手段改造或创造蛋白质。从广义上来说,蛋白质工程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改造蛋白质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蛋白质。 1概念 按人们意志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或创造新的蛋白质的过程。包括在体外改造已有的蛋白质,化学合成新的蛋白质,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已有的或创建新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去合成蛋白质等。为获得的新蛋白具备有意义的新性质或新功

北山楂和大果山楂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与抗增殖活性研究

北山楂和大果山楂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与抗增殖活性研究水果富含生物活性物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水果的摄入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机率。北山楂(蔷薇科山楂属)是一种具有良好药用价值的水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优良的健康食品原料。 大果山楂(蔷薇科苹果属)是我国南方的一种药食两用水果,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本文综合比较了北山楂和大果山楂的活性物质组成、胞内抗氧化活性与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 以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为导向,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最优品种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鉴定了关键的活性物质成分,并采用蛋白印迹分析等生物学方法揭示了相关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比较了同时期采摘的北山楂(山楂、大金星和山里红)新鲜果肉的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和黄酮含量,结果发现北山楂果肉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山里红提取物的总酚(58.43 mg GAE/g fruit,DW)和总黄酮含量(68.29 mg CE/g fruit,DW)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北山楂果肉中含有大量的原花青素类和三萜酸类化合物,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最主要的原花青素化合物,而熊果酸是最主要的三萜酸类化合物。 北山楂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山里红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901.1μmol TE/g DW)、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PSC值390.2μmol VCE/g DW)和胞内抗氧化活性(CAA值789.9和1185μmol of QE/100 g DW)均高于山楂和大金星品种。原花青素类化合物是北山楂果肉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活性物质。 比较了4个品种大果山楂的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类化合物组成及其抗氧化

山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山楂,也称红果,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是起源于我国的特产果树,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山楂性酸、甘、味温,归脾、胃、肝经,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者,习称“北山楂”,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者地,习称“南山楂”。 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 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 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适应范围:一般人皆可食用。儿童、老年人、消化不良尤其适合食用;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儿童软骨缺钙症、儿童缺铁性贫血者可多食山楂片。 黄酮类物质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目前,从山楂中分离 得到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 Apigenin )、山奈酚类(Kaempferol )、木 犀草素(Luteolin )、牡荆素(Vitexin )、槲皮素类(Quercetin )及二氢黄酮类(Bi- hydroflav ono ids 、等。 有机酸类 草酸(Oxalic acid 、、苹果酸(Malic acid 、、枸橼酸(citricacid) 、柠檬酸(Citric acid ) 及其甲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等。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包含有山楂酸(Masli nic acid . I)、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 , II)、齐墩果酸(oleanlic acid , in)、熊果酸(ursolic acid , 1V) 山楂中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且对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山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4—10—20修订日期:2004—11—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资助(2001BA701A27),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肖志红(1974—),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天然产物开发和应用研究。 山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肖志红1,张玉军2,刘红彦3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2.郑州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 3.河南省农科院,河南郑州 450008) 摘 要:简述了山楂的质量标准和对其改进的必要性,以及山楂的种类、主栽品种与营养成分。着重介绍了山楂中几种药用有效成分的研究情况,并作出了评价。指出了山楂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山楂;质量标准;金丝桃苷;牡荆素鼠李糖苷;枸橼酸;熊果酸;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S 6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710(2005)01—0070—03 R esearch advances of Fructus crataegi quality criteria XIAO Zhi 2hong 1,ZHANG Y u 2jun 2,LIU H ong 2yan 3 (1.Hunan F orestry Academy ,Changsha 410004,China ; 2.Zhengzhou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Zhengzhou 450052,China ; 3.Henan Agriculture Academy ,Zhengzhou 450008,China ) Abstract :Overview of Fructus crataegi quality criteria and the em phasis on the necessity to im prove the criteria and categ orization of the nutri 2tional com position of F.crategi .The com 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appraised to provide criteria concerning the future di 2rection of the study of F.crataegi. K ey Words :Fructus Dcrataegi.;quality criteria ;hyperoside ;vitex in rhamnoside ;citric acid ;urs olic aci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质量标准是衡量商品质量的尺度,任何商品均有质量标准。山楂,既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中药,其质量标准更应尽可能充分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由于质量标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阶段性小结,即使法定标准也难免不够全面。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测试手段的改进,对山楂质量标准也应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山楂的质量标准的研究,传统的做法只是进行了显微鉴别和一般的理化分析。S B /T 10092—92规定了山楂的等级规格、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保管,适用于山楂鲜果的收购、销售。其中的理化指标仅仅规定了山楂果实的总糖、总酸和维生素C 含量指标,且理化指标不作为检验项目,只是在对规格等级有争议时作为参考。 随着人们对山楂研究的深入,山楂做为一种中药的份额正在不断加大,故有必要对山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建立起山楂成分的指纹图谱。在山楂成分分析上面,已经有不少学者做出了大量的基 础性研究,对于山楂质量标准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山楂研究做一综述。 1山楂的种类和主栽品种[2] 1.1 种类 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植物,全世界约1000多种,就目前所知,我国有17种,其中分布种类较多的为河南、辽宁、陕西、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山楂种按性状可分为栽培类型和非栽培类型。在生产中常见的种类有:山楂(另名山里红,该科的变种大山楂,又称红果,是我国目前栽培的主要种类)、北山楂、野山楂(别名:小叶山楂、红果子等)、云南山楂和阿尔泰山楂。 1.2 主栽品种 1.2.1 大山楂类型品种 大山楂为山楂的变种,其种 类繁多,分布最广,包括大旺山楂、集安紫肉、西丰红、辽红、磨盘、燕瓤红、燕瓤青、紫珍珠、金星、寒露红、红瓤绵、敞口、大绵球、豫北红、艳果红、京短一号等品种。1.2.2 小山楂类型品种 此类型品种具有果个小、成熟期早、抗寒、抗瘠薄等性能。主要包括秋金星、双红、吉红山楂、伏里红、秋红山楂。 1.2.3 云南山楂品种 该品种可分为土黄果类型的地 方品种和胭脂果类型的地方品种。前者包括早熟山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32卷第1期专题探讨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高等生物化学中期答辩 作者:ZJJ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药物化学 学号: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 摘要: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干扰病毒基因转录或病毒蛋白组分的翻译,从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生物制品。本文就干扰素的分类、分子结构、作用机理、生物学活性、体外重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预测展望。 关键词:干扰素研究进展应用前景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nterferon Author: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72,China) Interferon (IFN) is human body gets virus or double stranded the exciting generation immunity of RNA exciter is respondent, by the cell synthesis reaches excretive gens protein kind ,has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ng the immune functio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s defense system. It can prevent or limit viral infection by interfering with viral gene transcription or translation of the viral proteins,so it is the main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biological products.The research of interferon classification, molecular structure,

山楂属植物果实和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综述

山楂属植物果实和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综述 赵玉平1,2 王春霞 杜连祥1 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041004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山楂属植物果实和叶中物质的研究成果,并将所发现的物质单体包括黄酮、黄烷及其聚合物、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山楂中的挥发性物质及山楂核中分离的物质以及部分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山楂;叶;果实;化学成分;含量;产品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山楂属植物为蔷薇科[1],分布于北温带,全世界有该属植物1000余种,《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17种2个变种。人们对山楂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1921年,在上世纪50年代前多集中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鞣质、无机盐等成分的研究。50年代后,随着对黄酮类物质研究的迅速发展,发现山楂所含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药理学作用后,重点转向山楂中的黄酮类成分的研究。为了给山楂产品的开发者提供物质基础,现将山楂属植物果和叶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概述。1 主要成分与无机盐[2.4.5] 早期人们对山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上: 100g山楂果中可食部分占76g,可食部分中脂类0.6g、膳食纤维3.1g、含糖分22.0g、鞣质0.56g、蛋白质0.5g、维生素C(Vitamin C) 53mg、胡萝卜素(Carotene)100μg、视黄醛17.1μg、硫胺素(Thiamin)0.02mg、核黄素(Ri-boflavin)0.02mg、尼克酸(Nialamide)0.4mg、维生素E(Vitamin E)7.32mg。山楂果实中的无机盐含量占山楂果总重的0.8%,其各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见表1。 表1 山楂果实中无机盐含量 元素名称英文名称含量范围(μg/g)元素名称英文名称含量范围(μg/g)铁Fermium37.58~3钙Calcium2095~4784锌Zinc3.83~7.53钠Sodium5427~6955钾Potas sium8167~15950锆Zirconium0.26~1.46锶S trontium10.63~22.47磷Phos phorus924.9~1349钼M olybdenum0.08~1.01锰M anganese1.94~7.75铬Ch romium0.06~0.23铜Copper0.49~73.9钴Cobalt0.16~0.49钡Barium18.00~37.88铍Beryllium0.01~0.60硼Boron10.56~33.44铟Indium0.54~3.35镁M agnes ium509~1014 2 氨基酸(amine acid)[2.3] 有学者对11个山楂品种的氨基酸进行了分析,在所有供试样品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在1.57%~ 收稿日期:2002-06-21 改稿日期:2002-11-10 **作者简介:赵玉平,男,1964年生,博士研究生。

张传力-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山楂的炮制研究进展 姓名:张传力学号:MZ11736 专业:中药学硕士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成熟果实。除此之外,大果山楂、野山楂等的成熟果实也作习用品使用。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之功效。临床上常用炮制品,规格有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等。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应用亦不同,如散瘀止痛用生品,消食化积用炒制品等。现代研究表明,山楂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如有机酸、黄酮、磷脂和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变了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探讨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异同,从而为山楂炮制机理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山楂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及饮片质量的标准化打下基础,作者拟在参考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山楂的炮制沿革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析[1]。 1 山楂炮制历史沿革 参阅元代以前历代医籍文献,对山楂炮制鲜有记载,亦未见有对炮制作用的论述,只是到了元代以后才提出了“炒”和“蒸”的炮制方法。综合古代山楂炮制方法,主要有不加辅料的炮制(包括炒、蒸)和加辅料的炮制。历代所用辅料分单一辅料和复合辅料,前者主要有酒、姜汁、童便;后者仅见童便、姜汁制的记载,但加辅料炮制记载很有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1不加辅料炮制 1.1.1炒法:元代《丹溪心法》最早提出了“炒”法[2]明代《医学纲目》,清《良朋汇集》等书中有相同记载。《疮疡经验全书》中提到“炒磨去子”,《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炒为末”,《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提到“炒炭”,《医宗说约》曰:“捣末用炒黑,炒黑能治血积”[3]。 1.2加辅料炮制 1.2.1 酒制:清《医宗金鉴》中提到“酒炙”[4]。 1.2.2姜汁制:最早见于清《温热暑疫》,提出“姜汁炒”,其后的清《本经逢源》中提出“姜汁拌炒黑”。 1.2.3童便制:清《本经逢源》中提到“去核童便浸”[5]。 1.2.4童便、姜汁制:仅见于清《得配本草》提到“童便浸,姜汁炒炭”。 2 山楂炮制的现代研究 2.1山楂的现代炮制法:参考历版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山楂的现代炮制法[6]为: 2.1.1山楂:北山楂拣去杂质,筛去脱落的柄及核;南山楂除去杂质,洗净、轧扁、簸去核、干燥。 2.1.2炒山楂:取净山楂至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变深,取出放凉。

山楂炮制方法的研究

山楂炮制方法的研究 摘要:了解生山楂及各种山楂炮制品炮制前后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探讨山楂炮制的意义。方法:通过实验法对山楂炮制工艺及其炮制品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关键词:山楂;炮制品;工艺;质量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1]。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之功效[2]。临床上常用的山楂有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等。山楂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和临床应用亦不同,如散瘀止痛用生品,消食化积用炒制品等。山楂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3]。现代研究表明,山楂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如总黄酮、总有机酸、磷脂和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从而会改变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本文就不同的生山楂及各种山楂炮制品炮制前后主要成分含量的比较,探讨山楂炮制的意义。 1药品、仪器及材料 1.1 药品 蒸馏水、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枸橼酸(C 6H 8 7 ) 1.2 仪器 铁锅、蒸发皿、研钵、分析天平、天平、球形冷凝管、水浴锅、5 0 ml 圆底烧瓶、布氏漏斗、定性滤纸、玻璃棒、50 ml量筒、50 ml锥形瓶、超声仪、250ml 容量瓶、移液管25ml、电热恒温干燥箱 1.3 材料 生山楂除去杂质,筛去子核。 炒山楂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 焦山楂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内部呈黄褐色,取出,

放凉。 山楂炭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起烟,立即盖上盖,继续加热至喷出黄白色烟气,取出、放凉。 2实验方法 2.1 样品炮制 生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 炒山楂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 焦山楂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焦褐色,内部呈黄褐色,取出,放凉。 山楂炭取生山楂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起烟,立即盖上盖,继续加热至喷出黄白色烟气,取出、放凉。 2.2 含量测定 取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细粉约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水100ml,室温下浸泡4小时,时时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加水50ml,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即得。每lml氢氧化钠滴定液 (O.1mol/L)相当于6.404mg的枸橼酸(C 6H 8 7 )。 按干燥品计算,含有机酸以枸橼酸(C 6H 8 7 )计,生山楂不得少于5.0%;炒山 楂、焦山楂不得少于4.0%。 2.3 有机酸以枸橼酸含量测定 (1)分别取山楂生品及炒炭品,于乳钵内研成粗粉,精密称定约10g,加蒸馏水300ml,小火煮沸 30分钟,过滤。药渣再加水100ml复提2次,提尽枸橼酸,合并滤液,定容于500ml, 同上法用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毫升数为“B”。 (2)山楂中枸橼酸含量汁算:以枸橼酸为标准,每毫升0.1mol/L高锰酸钾溶液,相当于0.004157g枸橼酸。 X:样品中枸橼酸含量(%)。 A:氢氧化钠的用量(毫升数)。

山楂的主要作用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山楂的主要作用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山楂是蔷薇科落叶山楂属,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和黄酮等,具有促进消化、杀菌、降血脂、抗癌、抗氧化等作用且价格低廉,因此畜禽生产中常将山楂粉拌入饲料或将山楂汁加入饮水作消化剂、杀菌剂、降脂剂、动物保健增效剂来提高畜禽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免疫力以及生产性能。无抗养殖已经成为当代畜牧业的潮流和趋势,因此寻找植物性绿色饲料添加剂迫在眉睫,本文从山楂的主要成分、主要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几个方面来介绍。 标签:山楂、主要成分、主要作用、畜禽生产、应用 1、主要成分 山楂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多糖,尤以维生素C、钙、镁、锌含量丰富,还含有大量的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黄烷类化合物等。 2、主要作用 2.1 促进消化作用 山楂中浓厚的酸味能够增加畜禽的食欲,提高采食量。山楂还能够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其原因在于山楂可以调节肠道功能的紊乱,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且其含多种有机酸,能增加动物胃肠中消化酶的分泌,增强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使消化更加迅速和充分[1-2]。 2.2 杀菌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山楂能有效的对多种杆菌和球菌产生抵抗作用,促进肠道中乳酸杆菌和总厌氧菌的增殖。林玲[3]的试验表明,用稀释2倍的山楂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1 min灭菌率均达99.90%以上。因此山楂可用作杀菌剂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有利于维持畜禽的健康。 2.3降血脂作用 山楂常被用来调节脂类代谢,预防高血脂症等。在刘国生[4]山楂不同极性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的研究试验中发现,山楂中的黄酮是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有效成分,这与刘北林[5]对山楂黄酮降血脂机理的研究一致。 2.4抗癌作用 山楂中的有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癌作用。李成海[6]的研究发现,

POCT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POCT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一、POCT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个体健康信息的人群不断上升。因此,临床检验的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在维护人体健康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人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需要未来的临床检验发展向高分析速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水平、高速网络化信息传递、高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要求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临床实验室发展趋向中心化。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中除需要具有较大规模的中心医院外,还有家庭及社区医疗服务的需要。20世纪后期,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在紧急救治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病人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报纸、电视等传媒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有关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及关心程度不断提高,某些正常、亚健康和带病人群需要经常了解自己体内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上述需求促使临床检验仪器向携带便捷、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结果即时可得的所谓POCT检验方向发展。 “POCT”是英文point-of-care testing的缩写。由于在英文文献中一些不同的名称被使用,如nea r-patient testing,on-site testing,bed side testing ,home use testing,extra laboratory te sting等,从而给其中文名称及其准确定义造成一定的困难。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床旁检验”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笼统的POCT定义,主要是指一些操作简便(非专业检验人员只要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操作),能够在中心实验室之外,如:病房、病人住所、医生办公室、急诊科、手术室、救护车上、战场、甚至学校、工厂等任何场所,开展的检验技术。由于POCT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效率高、成本低,试剂稳定且便于保存和携带,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等优点,目前正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基本原理 POCT与中心实验室一样要依赖各种现代分析技术的支持,如:化学、酶、酶免疫、免疫层析、免疫标记、电极、色谱法、光谱法、生物传感器、光电分析等技术。 1.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 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免疫金标记技术类似与酶免疫技术,它是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快速检测蛋白质类和多肽类抗原,如激素、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白蛋白、高敏C 反应蛋(hs-CRP)及一些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爱滋病病毒(HIV)抗原和

山楂现代研究

山楂的现代研究 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成为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关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作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归纳如下: 一、化学成分 山楂含绿原酸、咖啡酸、山楂酸、齐菊果酸、槲皮素、熊果酸、齐墩果酸、金丝桃甙、表儿茶精等。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到2012年,从山楂中分离的黄酮成分有30 余种,主要有含碳键的黄酮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双氧黄酮苷类、聚合黄酮类。另一类较为重要的成分是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此外,山楂中含有机酸如氯原酸、咖啡酸及鞣质、鞣酐、表儿茶酚、胆碱、乙酰胆碱、β谷甾醇、胡萝卜素及大量Vit C 等。 二、药理学及临床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近代研究表明,山楂含维生素C、维生素B 2、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能增强酶的活性;促进消化。有报道指出:山楂醇提液对受刺激的大鼠胃平滑肌活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表明服山楂对胃肠功能紊乱有明显调整作用,达到健脾消食作用。重用山楂并配用健脾药治疗小儿泄泻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用山楂为主药的山楂茶叶汤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满意。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痢疾、肠炎等。 2、降压作用。以小剂量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其降压原理以扩张外周血管为主。临床用山楂糖浆治疗高血压疗效达90%以上。 3、降血脂。现代研究证明,山楂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模型均有较肯定的降脂作用。山楂及山楂黄酮提取物能明显的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家兔和乳幼大鼠的血脂,并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用菊花、双花、山楂以5:5:4配方代茶饮治疗血流变学异常的高脂性高血压病人、动脉硬化症患者,总有效率达95%。 4、强心、抗心绞痛作用。山植中含有的槲皮苷,具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排痰平喘之功能,故山楂是防治心血管病的理想保健食品和有较好疗效的食品。经实验得知,山楂浸膏、水解物对家兔离体血管均有明显解痉作用,山楂黄酮能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并且山楂的多种提取物对蟾蜍心脏均有一定强心作用;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氧、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山梨酸的研究进展

山梨酸的研究进展 王天航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北京市10002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梨酸的理化性能,生产方法,分离与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其实际应用。 关键词:山梨酸;性质;生产;分离与检测;应用 1引言 山梨酸又名花椒酸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保鲜剂,是毒性最低的食品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作为不饱和酸,也可用于树脂、香料和橡胶工业。 2理化性质 山梨酸( Sorbic Acid)化学式:化学名:2, 4-已二烯酸或2-丙烯基丙烯酸, 分子式:C6H8O2 ,俗名花楸酸或清凉茶酸。是一种分子结构特殊的不饱和有机酸类不饱和六碳酸, 呈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无味、无臭, 沸点228℃, 熔点130~135℃, 闪点127℃,对光、热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其饱和水溶液pH值为3.6。山梨酸是属于酸性防腐剂,防腐效果受pH影响,其抗菌力是由非解离分子的作用。因此,在食品中至少应保持10%-30%的非解离分子。pH 值愈低,防腐能力愈强,宜于在pH 值为5-6 以下范围内使用。对霉菌、酵母、好气性细菌和丝状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比杀菌作用强,但对厌气菌和嗜酸乳杆菌无效。山梨酸的防腐原理是它能与微生物酶系统中的巯基(-SH)结合,形成共价键,使其失去活力,破坏许多重要酶系,从而抑制微生物增殖和防腐作用。山梨酸的化学反应活性高, 易于进行加成、卤代、加氢、氧化、酯化、脱羧及共聚等多种反应。 3合成与生产方法 主要合成和生产方法有以下几种: 3.1巴豆醛和丙二酸法[1] 这是最早合成山梨酸的方法。该法采用毗吮做溶剂, 将丙二酸和巴豆醛混合加热4-5h, 缩合后再冷却、酸化、脱梭, 得到山梨酸。该法收率32%左右, 若用丙二酸钙代替丙二酸,可以提高收率。该工艺流程简单, 产品易分离, 但收率低,另外由于所用原料丙二酸的生产三废污染严重, 价格贵。 3.2巴豆醛和乙烯酮法 该法是在三氟化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 巴豆醛和乙烯酮在0度下反应, 生成己烯酸内醋,再经硫 酸水解得到山梨酸。该法技术完善, 收率较高, 原料价廉易得, 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最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 美、日、德等国大都采用这条路线生产,只是催化剂和生产工艺上略有不同。缺点是原料乙烯酮有毒, 生产步骤多, 催化剂有腐蚀性。

山楂饮片的不同炮制方法及功用研究

山楂饮片的不同炮制方法及功用研究 山楂是三里红的成熟果实 , 属蔷薇科植物 , 其味酸、甘 ,微温 , 能归脾、胃、肝经络 , 功效主要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另其主要的有机成分是以有机酸和黄酮类有机物为主 , 其次是以多种微量元素组成 , 如脂肪酶、维生素 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临床上常见的炮制类型包括山楂炭、焦山楂、生山楂、炒山楂等。而这些炮制品也因不同的炮制方法产生不同疗效 , 如药用的散瘀止痛类、消食化积类等。 1炮制对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 1. 1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山楂中的总有机酸的含量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炮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的减少。其中研究结果表明 , 炒山楂、焦山楂中的总有机酸含量最终保留的占原有的 8 2.65% 和46.42%, 而山楂炭的总有机酸含量几乎全部在炮制过程中被毁 , 进展原有的 2.58%。但也有其他的研究结果显示的不同有机酸总含量 , 所以在临床上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山楂的总有机酸含量。 1. 2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 , 炮制后 , 炒山楂中总黄酮类的成分仅保留为原有的 80.0%, 而焦山楂和山楂炭中的成分则占原有的 41.9% 和 25.8%, 表明山楂中黄酮类的成分在炮制过程中会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和炮制温度的增高 , 含量有所下降。 1. 3对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钙、钠的含量在焦山楂、山楂炭、生山楂、炒山楂 4 个品种中均较高。其中炮制后焦山楂中镍的含量增

加约 80 倍 , 钠、铂的含量也增加约 1 倍 , 铁、钛、锂、镁、钡、硼、铅的含量则没有太大的变化。炮制后山楂炭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同于焦山楂 , 但铁、钛、锂、钠、镁、钡、硼、铅、铂含量增加值则高于焦山楂。炮制后炒山楂中钠、铂的含量增加约 1 倍 , 铁、钛、锂、镁、钡、硼、铅的含量则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表明山楂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炒制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1. 4对总磷脂含量的影响山楂中的炒黄、炒焦、制炭、土制、红糖制、蜜制山楂炭在试验进行中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 , 总磷脂含量下降的程度明显。这也从侧面表明 , 部分磷脂成分会被高温炮制法所破坏。 2炮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在胃肠推进作用上 , 推进进度最大的就是生山楂 , 其他的炮制品都具有这个功能 , 除了240℃ ( 高温 ) 的炮制品。这说明胃肠推进作用随着烘制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 当达到240℃时 , 就没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3炮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炮制规范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山楂的炮制工艺和标准 , 没有统一准确的质量标准 , 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同时也存在着由于烘制品受热的方式不同于炒制品 , 导致两者外观存在差异的劣势 , 所以在实际上完全用烘制品替代炒制品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4小结 综上所述 , 山楂的炮制方法应同时结合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的研

浮萍研究进展及应用

文献综述 浮萍研究进展及应用 05092113 罗秀勤 摘要:入今能源危机已近迫使人类不断寻找新的来源丰富且廉价的能源来源。浮萍是一种很常见的水生植物,当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能源来源,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作为饲料,但其它方面的应用也不少,也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很多用人工种植来提高浮萍的产量的相关研究。本文就目前对浮萍的研究及应用做如下分析。主要介绍浮萍的性质特征及用途,当前浮萍的研究状况,及几大应用。 关键词:浮萍;饲料;药材; 基因测序;污染治理 浮萍是一种常见的水面浮生植物。其功效: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在中国多本古书中有记载,如,《唐本草》、《本草拾遗》等。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浮萍的巨大潜力,包括清理污染、抗击全球气候变暖、生物能源以及减轻世界饥饿问题。 据研究,浮萍植物可以从农业和城市废水中提取氮、磷污染物;可以减少藻类生长,大肠杆菌和池塘周围的蚊虫数量;可以浓缩重金属,消除有毒化学品,并促进其他水产动物,如青蛙和家禽的繁殖。 浮萍产生的生物量速度比任何其他的开花植物都快;可作为高蛋白质饲料;而且,由于浮萍光合作用能力很强大,还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是一种新的生物能源。 日前,美国能源部已经计划开始浮萍(spirodela polyrhiza )基因组测序项目。等到测序完成,这最小的,增长最快和最简单的开花植物,是否也可作为新模式植物呢?那要看以后的发展和研究结果了。 1. 浮萍简介 浮萍又称水浮萍,是一种生长在水面的水草,生长能力极旺盛。 浮萍的生长能力旺盛.一旦温度和养分条件适宜,就会迅速繁殖,常分布于水田、水塘、湖泊、水沟等。只要有农作物存在的水域,几乎都有浮萍存在.它们与庄稼争夺肥料,所以往往被视为一

浅谈山楂发展现状及前景

园艺园林 活性。土壤微生物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的净化起着重要作用。秸秆还田给土壤微生物增加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也相应增加,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和矿质营养的转化。 3 秸秆还田的危害 秸秆直接还田若还田数量过大、土壤含水量不足、粉碎程度不够、翻压质量不佳等,则秸秆不能完全分解,影响播种质量、出苗和幼苗生长。秸秆还田后,土壤会变得过于疏松,孔隙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大,造成跑风。此外,秸秆还田也为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秸秆还田后由于中某些病 菌难以移出大田而没有被消灭, 从而增加了病菌的数量,使病害 率增加。 4 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 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 施,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 极好办法。且它还能够消除秸秆 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改善农 业生态环境。但是,如果秸秆还 田的方法不合适,可能存在各种 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运用秸杆还 田技术时,应注意在各类秸秆收 割后最好立即耕翻入土,以避免 水分损失而不易腐解,在水田上 更应注意。植物秸秆应以无病和 健壮的植物返回田间,以防止病 原体的传播,并在下一个作物中 加剧作物病害。还田操作时注意 配合施用氮、磷肥,避免微生物 与作物争肥现象。 总之,秸秆还田不仅为土壤 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含量,而且 减少了化肥用量,减少了农业面 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了农产 品质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节约了时 间,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秸秆还田能促进农业节水、节约 成本、增产、增利,在环境保护 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得到充 分考虑。 浅谈山楂发展现状及前景 宁 苓 (海城市林业种苗管理站, 辽宁 海城 114219)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 u n g e)为蔷薇科木本植物山楂属的成熟果实,由于其果实形态为红色浆果,因此又名山里红、红果等。由于山楂中富含多种糖类、黄酮类、脂类、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已写入许多国家药典中,因此其综合利用价值高。山楂不仅是我国的特产果树,更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目前,已有超过20种山楂用作药物,本文就山楂的功效成分、加工开发及其功能特性等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山楂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 山楂的分布和分类 山楂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 久,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黑 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年产 量大约在100万吨。山楂的分 类标准较多,目前,广泛认同 的是把山楂分成23个组,在中 国有6个组共18个种,分别是 羽裂组(S e c t. P i n n a t i f i d a e Z a b e l)、浅裂组(S e c t. Henryanae Sarg.)、楔形组 (Sect. Cuneatae Rehd.)、 毛序组(S e c t. T o m e n t o s a e S a r g.)、麻核组(S e c t. Sanguineae Zabel)和光核组 (Sect. Orientales Zabel)。 我国东北地区是山楂的主要产区 之一,其山楂属植物共有5种2变 种,即大果山楂(C.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 山楂无毛变种(C.p i n n a t i f i d a Bge.var.psilosa Schneid.)、 毛山楂(C.m a x i m o w i c z i i S c h n e i d.)、辽宁山楂 (C.sanguinea Pall.)、光叶山 楂(C.dahurica Schneid.)、 绿肉山楂(C.c h l o r o s a r c a Maxim.)等。 2 山楂的功效成分 2.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是山楂中主要的化学 成分,其主要是以芹菜素和木犀 草素为苷元的一系列苷类,也含 302018.6

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新说

山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新说 【摘要】目前,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天然药物越来越被重视,山楂属于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通过对山楂的化学研究发现,扩大了山楂的药用范围,本文对山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山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南、辽宁、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根据产地有南山楂北山楂之分;具有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的作用。其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为药食两用之品。《日用本草》记载:“化饮食,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随息居饮食谱》:“醒脾气,消肉食,破淤血,散结消胀,解酒化痰,除疳疾,止泻痢。”《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本草纲目》:“化饮食,消肉积,徵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近年来,发现山楂具有强心,降压,调脂,及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山楂的药理作用概述如下。1药理作用 本品含金丝桃苷、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其次含多种有机酸,如山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并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山楂含有脂溶性成分,此外还含有内酯苷类,脂肪酶,维生素c及糖类【1】。1.1山楂提取物有强心、降压、增加冠脉流量。扩张血管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实验性心急缺血有保护作用,其中山楂水解物山楂总黄酮和三萜酸类均有降压作用,但以三萜酸类降压效果最强。1.2在提高免疫方面,可增加家兔血清溶菌酶含量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等皮下注射山楂注射液,可使小白鼠胸腺和脾重量增加,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血凝抗体滴度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明显提高,胸腺和脾脏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密切相关,表明山楂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3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等在体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4山楂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所含脂肪酶可进行脂肪分解,所含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类极易被消化,山楂对胃肠运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5调节脂质代谢山楂能显著抑制高脂高胆固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1浓度,可使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眼球脂质斑块沉着明显减轻,主动脉、冠状动脉病变也减轻。能清除肝内堆积的甘油三酯,减少脂肪酸(FFA)对肝细胞毒性作用。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降低,达到降血脂、保肝作用。1.6 调节血糖作用,山楂水煎剂对高脂饮食大鼠具有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等功效。2临床应用 2.1治疗高血脂症九叶甘味绞股蓝5克、杜仲叶5克、山楂10克泡,代茶饮用,可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保护血管内壁细胞,阻止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2.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用20%山楂煎剂加糖矫味,每服200毫升每日3次,7~10天位1疗程,治疗24例,全部有效。【2】2.3治疗消化不良生山楂、鸡内金、莱菔子各等分,每服2~3克,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消化不良,均有效。2.4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以瘀血证候为主要表现者山楂15克、丹参30克、当归12克、水蛭10克、麦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