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大学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作者:杨志杰

指导教师:王世锋

专业班级: 13级水产养殖学2班

学号: 20132111310086 时间:二○一五年六月十日

水化综合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项目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杨志杰20132111310086

占家鸿20132111310093

杨菲20132111310085

徐磊20132111310084

报告人姓名及学号:杨志杰20132111310086

2015 年 6 月10 日

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

一、实验概述

从事渔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时经常要对特定水域的水化学环境进行调查与监测,以便了解该水域环境状况。我们水产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特别重视水环境的质量。

任何调查和监测都是用极少数的水样代表所调查水域的整体状况。因此,所采集水样能否准确全面的反映所调查水体的整体状况十分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调查和监测的首要任务是获得有代表性的水样。获得最具代表的水样关键是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布设是根据调查监测目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污水与天然水体的混合情况等因素选定,原则是用最小的工作量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调查一般采用网格式布站,池塘通常在池的四角离岸3米处和池中心采样。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不能取到深度跨越更大的水样,仅能以海南大学东坡湖分别为表层水(0米)、0.5米和1米作为我们此次实验的水样。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仍能大概反应此东坡湖分层的水质情况。我们采完水样后,立刻对其进行水样分析,因此无须考虑到水样的储存,可以减少此实验步骤。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海南大学东坡湖水质的基本情况,掌握养殖水化学环境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准确指出水质的状况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该水域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索、资料采集、实验操作和学科论文写作技能;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所测水样指标

①、温度;②、盐度;③pH值的测定(电位法);④亚硝酸盐测定(重氮--偶氮法);⑤铵氮的测定(次溴酸钠氧化法);⑥活性磷酸盐测定(磷钼蓝法)

四、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海南大学东坡湖所采集的不同深度的水样。(分别为0m、0.5m、1m)

2.实验仪器

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盐度计、透明板、采水器、温度计、滴定台、滴定管、试剂瓶、烧杯、耳球、滴管、滴瓶、滤纸等。

3.实验试剂

盐酸、氢氧化纳、硫酸、磺胺、盐酸奈乙二胺、亚硝酸钠、氢氧化钾等。

五、实验步骤

1.配制药品

(1).盐酸溶液:1+1

取分析纯浓盐酸(HCl)与等体积蒸馏水混合而成。

(2).硫酸溶液:1+3

将50毫升硫酸(H2SO4,d=1.84)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到150毫升水中。

冷却后备用。

(3).硫酸溶液:1+1

将500毫升硫酸(H2SO4,d=1.84)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到500毫升水中。冷却后备用。

(4).钼酸铵溶液

称取3.000g钼酸铵,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浑浊应过滤),储存于聚乙烯瓶中,避光保存。

(5).酒石酸氧锑钾

称取0.140g酒石酸氧锑钾,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6).混合溶液

搅拌下将200ml硫酸溶液加到80ml钼酸铵溶液中,加入40ml酒石酸氧锑钾溶液,混匀,贮于棕色玻璃瓶中,临时配制。

(7).抗坏血酸溶液

称取5.400g抗坏血酸,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盛于棕色试剂瓶或聚乙烯瓶,在4℃避光保存,可稳定1个月。

(8).盐酸溶液:1+6

取50毫升分析纯浓盐酸(HCl)与300毫升蒸馏水混合备用。(12).磺胺溶液:1% 称取5克磺胺(NH2SO2C6H4H2N),溶于350毫升盐酸(HCl)溶液(1+6),用水稀释至500毫升,盛于棕色试剂瓶中,有效期2个月。(9).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

称取0.5克盐酸萘乙二(C10H7NHCH2.CH2.NH2.2HCl),溶于500毫升

水中,盛于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

(10).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

a.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溶液:5微摩尔/毫升称取0.0345克亚硝酸钠(NaNO2)经110℃烘干,溶于少量水中后全量转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加1毫升三氯甲烷,混匀。贮于棕色试剂瓶中于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2个月。

b.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0.05微摩尔/毫升取1.00毫升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溶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临用前配制。(11).氢氧化钠溶液:40%

称取20克氢氧化钠(NaOH)溶于100毫升蒸溜水中,蒸发至原体积的一半。冷却后,贮于聚乙烯瓶中。

(12).溴酸钾-溴化钾溶液:0.1摩尔/升

称取2.8克溴酸钾(KBrO3)和20.0克溴化钾(KBr)溶于无氨蒸溜水中,并稀释至1升。

(13).次溴酸钠氧化剂

取1.0毫升溴酸钾-溴化钾溶液于棕色瓶中,以无氨蒸溜水稀释至50毫升,加入3毫升1+1盐酸溶液,盖上瓶塞混匀,臵于暗处5分钟,加入50毫升40%的无氨氢氧化钠溶液,混匀,此液不稳定,现用现配。

(14).磺胺溶液:0.2%

称取1克磺胺(NH2SO2C6H4H2N)溶于500毫升1+1盐酸溶液中, 贮于棕色瓶中。

(15).铵标准使用液:0.05微摩尔/毫升

吸取0.5毫升铵标准贮备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16).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

磷酸盐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1088g磷酸二氢钾,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ml 混匀,加1ml三氯甲烷,此溶液浓度为8.00μmol/L,置于阴凉处,可稳定6个月。

磷酸盐标准使用溶液:量取1.00ml磷酸盐标准贮备液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加2滴三氯甲烷,此溶液浓度为0.080μmol/L。有效期1天。

(备注:以上药品统一于前一天配制好)

2.水样采集

明确采集规程后,实验员徐磊和占家鸿到“一卡通后面水沟”用自动水质采水器采集水样。装样前,先用现场采集的水冲洗水样瓶2~3次。样品注入样品瓶后,正确填写如下采样记录和采样标签,并把标签固贴再水样瓶外壁。

采样现场数据记录表

采样人:徐磊现场数据记录人:占家鸿

采样日期采样地

点样品编

水样深度

(m)

水温(℃)气温(℃)其他

2015-6-6

东坡湖1 0 30 33 水质

较浑浊

2015-6-6 2 0.5 27 33 2015-6-6 3 1 26 33

图1-1采样现场数据记录表

3.水样指标测定

(1)水样温度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温度是水样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准确测量出水样的温度对养殖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2.【实验原理】

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它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

3.【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仪器水银温度计和小烧杯各一个

2)实验材料所采集的水样

4.【测定步骤】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样,将温度计的液泡悬浮在液面下,待温度计的度数不再变化后,准确读出水样的温度。

5.【数据记录和处理】

水样1(0m) 温度:30℃

水样2(0.5m) 温度:27℃

水样3(1m) 温度:26℃

6. 【思考题】

1)在测定水样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为什么要悬浮在水样液面以下?

答:主要是因为水银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如果水银温度计的液泡没有浸到液面下,那么所测得的温度就会受到空气的影响;如果水银温度计的液泡碰到烧杯壁,那么所测得的温度就会受到烧杯壁的影响。

(2)盐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掌握盐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

光通过不同水质时,会发生不同的偏转,盐度计就是通过这种原理设计而成的,因而可以测不同水质的盐度。

3.【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仪器盐度计

2)实验材料所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

4.【测定步骤】

1)校正:打开进光板,用柔软的绒布将折光棱镜擦干,取数滴蒸馏水臵于棱镜表面,合上盖板,将仪器平行,对光源或明暗处,旋转调焦手轮,使视场内分划清晰,再旋转校零螺钉,使视场明暗分界线臵于零位,将蒸馏水擦净。

2)测量:把待测水样滴几滴至棱镜面上,合上盖板,此时视场中的分界线相应分划刻度即为水样的盐度。同时还可读出水样的比重。

5.【数据记录和处理】

水样1(0m)盐度:15.0

水样2(0.5m)盐度:15.4

水样3(1m)盐度:16.0

6.【思考题】

1)盐度计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那该如何保养呢?

答:①在使用过程种,须细致谨慎,对光学镜面不得划伤; ②使用完毕后必须用蒸馏水清洗棱镜表面,并擦干,晾干,臵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保存。

(3)pH值的测定(电位法)

1.【实验目的】

掌握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方法原理】

海水的pH值是根据测定玻璃电极-甘汞电极对电动势而测得。因为海水水样的pH值与该电池的电动势(g)有如下线性关系:

当玻璃-甘汞电极对插入标准缓冲溶液时,测得:

在同一温度下,分别测定同一电极对在标准缓冲溶液和水样中的电动势,则水样的pH值为:

式中:pHx -水样的pH值

pHs -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

Ex -玻璃-甘汞电极插入水样中的电动势

Es -玻璃-甘汞电极对插入标准缓冲液中的电动势

H -常熟,8.315伏特-库仑

F -法拉第常熟,96500库仑

T -绝对温度,273.16(℃)+测定时温度(℃)

3.【测定方法】

一、实验试剂

1.袋装pH缓冲剂

2.pH标准缓冲溶液液可按下述方法配制

(1)标准物质的预处理

a.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KCOOH)与磷酸二氢钾(KH2PO4))在115±5℃烘2hr,于干燥器中冷却。

b. 磷酸氢二钠(Na2HPO4))在115±2℃烘2小时,于干燥器中冷却。

c. 十水四硼酸钠(Na2B4O7.10H2O)在盛有蔗糖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存放两昼夜,并继续保存于此干燥器中。

d. 蒸馏水:电导率应小于(S为西门子)。

配制十水四硼酸钠标准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在煮沸10分钟冷却后,立即配制。(2)配制方法

a.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将10.12克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KCOOH)溶解于1升蒸馏水中,浓度为0.05摩尔/升,保存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可稳定

三个月。

b. 磷酸盐缓冲溶液将3.388克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30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1升蒸馏水中,该溶液中各盐的含量均为0.025摩尔/升,保存于聚乙烯瓶。

c. 十水四硼酸钠缓冲溶液称取3.800克十水四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新鲜蒸馏水中,转移入1升容量瓶中,混匀,稀释至刻度,分装保存于聚乙烯瓶中,瓶口用蜡封住,以免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稳定三个月,(在配制时,每升应加1毫升三氯甲烷作为防腐剂),开瓶后,使用期不得超过三天。

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3. 饱和氯化钾溶液

称取40克氯化钾(KCl),溶于100毫升水中(此溶液应与固体氯化钾共存)。

二、主要仪器

1.酸度计(精度0.01pH)2.温度计:0~60℃

三、测定步骤

1.准备

a.开机预热30分钟。

b. 装上烧杯架、电极夹等,将电极固定在夹上。

c. 用水淋洗电极,经滤纸吸干后,电极移入标准缓冲溶液中。

d. 在仪器上选择正确的缓冲液组,在测量状态下长按“模式”,进入“Prog”状态,按“模式”进入b=2(或b=1、3),根据所准备的缓冲液选择,按“模式”确认,按“读数”回测量状态;

2.校正

一点校正:将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溶液中,按“校正”开始校正,pH计会自动判定终点,当到达终点时显示屏上会显示相应的校正结果,按“读数”回到正常测量状态。

二点校正:在一点校正过程结束时,不要按“读数”,继续第二点校正操作,将电极浸入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按“校正”,当到达终点时会显示相应的电极斜率和电极性能状态图标,按“读数”回测量状态。

3.测量校正完后,用纯水清洗电极头,用滤纸吸干,然后把电极放入待测溶液中,pH计会自动判定终点,且数字会固定不动,这时该数字就是待测溶液的pH 值。

4.【数据计算】

水样1(0m)水样2(0.5m)水样3(1m)pH值8.12 8.03 8.94

5.【思考题】

1)电极校正完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并用滤纸擦干?

答:因为PH计在使用之前要先校正,在校正的过程中,要将电极浸入标准缓冲液中,这时如果不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并用滤纸擦干就直接浸到水样中,残留在电极头上的缓冲液会影响水样中的PH,从而使所测得的数据部准确。

(4)亚硝酸盐测定(重氮--偶氮法)

1.【实验目的】

了解水环境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掌握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2.【实验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磺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其产物再与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偶氮染料,于543nm波长测定吸光值。

3.【测定方法】

一、实验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无亚硝酸盐的二次蒸馏水或等效纯水。1).盐酸溶液:1+6

2).磺胺溶液:1%

3).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 4).

4).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

a.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溶液:5微摩尔/毫升

b.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0.05微摩尔/毫升

二、仪器及设备

1).分光光度计。

2).量瓶:100毫升。

3).量筒:50,500毫升。

4).具塞比色管:50毫升。

5).烧杯:100,500毫升。

6).试剂瓶:棕色500毫升。

7).聚乙烯洗瓶:500毫升。

8).自动移液管:1毫升。

9).刻度吸管:1、5毫升。

10).吸气球

11).玻璃棒:直径5毫米,长15厘米。

12). 容量瓶:100,500,1000毫升。

13).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三、测定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a.取6个50毫升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25,0.5,1.0,2.0,4.0毫升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至标线(取双样),混匀。

b.各加入1.0毫升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分钟。

c.各加入1.0毫升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混匀,放置15分钟。

d.选543nm波长,5厘米测定池,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其吸光值Ai,其中零浓度为标准空白吸光值Ao。

e.以吸光值(Ai-Ao)为纵坐标,浓度(微摩尔/升)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亚硝酸盐的测定标准曲线记录表

2015年6月6日

使用液浓度(C)0.05μmol/mL温度25℃

比色管编号 1 2 3 4 5 6

使用液体积

0 0.25 0.5 1 2 4

(V)

稀释后体积50 50 50 50 50 50

色阶浓度

0 0.25 0.5 1 2 4 (μmol/L)

吸光值

0.0080.016 0.026 0.052 0.102 0.202 (Ai-Ao)

色阶浓度计算

2)水样的测定

a.分别移取50.0毫升已过滤的不同深度水样于具塞比色管中。

b.参照(1.b~d)步骤测量水样的吸光值Aw,记录于亚硝酸盐测定记录表中。

4.【记录与计算】

1)绘制标准曲线

如图4-1所示:

图4-1 亚硝酸盐测定的标准曲线

2)计算

经测定得:A水样1(0m)=0.151

A水样2(0.5m)=0.167

A水样3(1m)=0.260

由标准曲线知:a=0.0023 b=0.0499

按下式:

A n = A w - A0

由A n值查工作曲线或按下式计算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

式中:C(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单位为微摩尔/升;

An -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吸光值;

a -标准曲线中的截距;

b -标准曲线中的斜率。

代入数据得:C(NO2-N)水样1 (0m)≈2.820

C(NO2-N)水样2(0.5m)≈3.140

C(NO2-N)水样3(1m)≈3.862

5.【思考题】

1)水样加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后为什么要在2小时内测定完毕?

答: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磺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其产物再与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偶氮染料。由于盐酸萘乙二胺特殊的化学性质,遇到光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测定完,不然会影响最后实验测定得结果。

2)容量瓶能否代替具塞比色管?

答:不能,在这个实验中,用具塞比色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用容量瓶,一是没有具塞比色管那么好操作,二是会增加实验的误差。

(5)铵氮的测定(次溴酸钠氧化法)

1.【实验目的】

了解水环境中铵氮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掌握铵氮的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以次溴酸钠为氧化剂,将海水样中的氨氧化为亚硝酸根离子,然后用磺胺—萘乙二胺法测出海水中亚硝酸盐与氧化产生亚硝酸盐总量,然后扣除海水中原有亚硝酸盐含量,即可算出海水中铵氮含量。

3.【测定方法】

一、实验试剂

1)氢氧化钠溶液:40%

2)盐酸溶液:1+1

3)溴酸钾-溴化钾溶液:0.1摩尔/升

4)次溴酸钠氧化剂:

5)磺胺溶液:0.2%

6)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

7)铵标准贮备液:10.0微摩尔/毫升

8)铵标准使用液:0.05微摩尔/毫升

二、仪器及设备

1)分光光度计。

2)量瓶:100,1000毫升。

3)量筒:50,500毫升。

4)具塞比色管:50毫升。

5)烧杯:100,500毫升。

6)试剂瓶:棕色500毫升。

7)聚乙烯洗瓶:500毫升。

8)自动移液管:2毫升。

9)刻度吸管:1,5,10毫升。

10)吸气球

11)玻璃棒:直径5毫米,长15厘米2支。

12)一般实验室常备仪器和设备。

三、测定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a.取12个50毫升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0,0.50,1.00,2.50,5.00,8.00毫升铵标准使用溶液加无铵水至标线(取双样),混匀。

b.各加入5毫升次溴酸钠氧化剂,混匀,放置30分钟。

c.各加入5毫升磺胺溶液,混匀,放置5分钟,再加1毫升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放臵15分钟,颜色可稳定4小时。

d.选543nm波长,5厘米测定池,以无铵水作参比,测其吸光值Ai,其中零浓度为标准空白吸光值Ao。

e.以吸光值(Ai-Ao)为纵坐标,浓度(微摩尔/升)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用线性回归法求出标准曲线的截距a和斜率b。

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

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综合性模拟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水质: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水质系:水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一切复杂体系。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为什么说天然水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 答:天然水中溶解了多种盐类、气体和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泥沙、粘土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碎片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水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水生生物与水、水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老师) 答:主要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与水、水质的关系及养殖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水、水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另以阐述。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硬度:单位水体中所含二价和二价以金属离子的总量为水的硬度。 2、暂时硬度:水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用一般的煮沸方法不能把它们从水中除去,所以又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用惰性金属制成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面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P32 5、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P30 6、水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面上的白色,此时水的深度即为水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8、水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水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高的分层情况。 10、水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几乎相同的情况。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 1、水的硬度如何分类? 答:单位水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子的不同,硬度又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考虑阴离子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 答:常用单位有:mmol(1/2 Ca2+,1/2 Mg2+)·L-1;德国度(0H G)和mg(CaCO3)·L-1三种。 换算关系:1 mmol(1/2 Ca2+,1/2 Mg2+)·L-1=2.804 0H G=50.05 mg(CaCO3)·L-1。 3、鱼池水硬度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鱼池水硬度变化:光合作用使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硬度增大。 4、盐度小于24.9的海水,密度最大时的温度比冰点高,在冰下可以保持高于冰点温度的水层;在盐度为24.9的海水中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与冰点相同:(24.9‰、-1.350C),纯水在3.980C时密度最大。 5、何谓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发生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P56 答:在缺氧环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把SO42-还原成硫化物,这一过程称为硫酸盐的还原作用的,其发生的条件是:(1)缺乏溶氧;(2)有丰富的有机物;(3)SO42-的含量(4)有微生物的参与。 6、硫元素在水体中有哪些转化作用? 答:硫元素在水体中的转化作用有: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化学沉淀或吸附沉淀和同化作用及蛋白质分解作用。 7、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pH值降低的毒性增强?P56 答:H2S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主要与水温、pH值等有关,在硫化物的三种存在形式中,H2S毒性最强,pH下降,硫化氢在总硫化物中占的比例增加,毒性也随之增强。 8、养殖生产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硫化氢的生成及其毒害作用?P57 答:主要措施有:(1)促进水体垂直流转混合,打破其分层停滞状态,避免底泥、底层水发展为厌气状态。(2)尽可能保持底质、底层水层中性、微碱性(pH值8左右),极力避免底质、底层水呈酸性。(3)施用铁剂,提高底质、底层水中铁含量。(4)避免大量SO42-进入养殖水体。 9、为什么Fe2+、Fe3+、石灰水、黄泥水均可降低水中硫化物的毒性?P57 答:Fe2+、Fe3+可使硫化物转化为硫和硫化亚铁沉淀,黄泥含铁离子也具有此作用,而石灰水会增大水的pH值,降低硫化氢

海南大学pcb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2 年12 月25日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1.熟悉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1.2.掌握Altium Designer的使用 1.3.对一般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测量; 1.4.掌握电烙铁的使用及电路的焊接工艺; 1.5.掌握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1.6.掌握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技巧和方法。 2.实验设备及器材 手电钻,电烙铁,曝光机,斜口钳,感光敷铜板,显影剂氯化铁溶液,焊锡,电子元器件(具体见清单),万用表,示波器。 3.实验内容 3.1.Altium Designer学习 3.1.1Altium Designer简介 Altium Designer从功能上由以下5部分组成,分别是:电路原理图(SCH)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电路的仿真、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系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 ①电路原理图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系统由电路原理图(SCH)编辑器、原理图元件库(SCHLib)编辑器和各种文本编辑器等组成。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绘制和编辑电路原理图等;制作和修改原理图元件符号或元件库等;生成原理图与元件库的各种报表。 ②印制电路板设计 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由印制电路板(PCB)编辑器、元件封装(PCBLib)编辑器和板层管理器组成等。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印制电路板设计与编辑;元件的封装制作与管理;板型的设置与管理。

③电路的仿真 Altium Designer系统含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模拟/数字仿真器。该仿真器的功能是:可以对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和混合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以便于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④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系统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系统由一个具有语法功能的文本编辑器和一个波形发生器组成。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可编程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观测波形;可以最大限度地精简逻辑电路,使数字电路设计达到最简。 ⑤信号完整性分析 Altium Designer系统提供了一个精确的信号完整性模拟器。可用来检查印制电路板设计规则和电路设计参数,测量超调量和阻抗,分析谐波等,帮助用户避免设计中出现盲目性,提高设计的可靠性,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设计成本。 3.1.2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 【第一步】:创建设计库文件并新建原理图 ①建立一个设计库文件 *.DDB 建立方法:File→New→新建一个*.DDB文件 ②打开定义新建库文件的选项 重命名DDB文件名为你的设计库名称,比如LED闪光电路,更改储存路径,以便以后查找。 ③进入并新建*.SCH 建立方法:打开你的DDB文件→打开Documents文件夹→File→New→新建一个*.SCH文件→重命名你的SCH文件名为你的设计库名称 ④设置图纸的大小 Design→Options→按要求选择图纸大小,比如A4 【第二步】:添加、删除元件库 ①添加或删除元件库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教案 俸永格(136********) 教学题目:声速的测量 教学对象:10级电子信息班、10动医学班、10级农机班、10级植保班。授课地点:海南大学基础实验楼2610室。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测量超声波在媒介中传播速度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双踪示波器、SV5/7测试仪、SV8信号源的协调使用并完成两正交信号相位差的多次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2)掌握用驻波法、相位法测定超声波在媒介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运用示波器观测物理参数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验仪器: GW-680双踪示波器一台,SV8信号发生器一台,SV7测试仪一台,同轴电缆若干。 三实验原理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纵波。对超声波(频率超过2×104Hz的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在国防工业、工业生产、军事科学与医疗卫生各领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验室常用驻波法和相位法进行测量。 (一)驻波法测量声速基本原理 如图所示为两列同频率、同振幅、振动方向平行且相向传波的机械波在媒介中形成的驻波波形,其波腹间距与波节间距均为半个波长。通过对波腹(节)

间距X的测量便可实现对波长λ的间接测量,结合对驻波谐振频率f的测量便可间接求算声波的传播速度v。 v = λ×f λ=2X v = 2X×f 原理图示1(驻波法原理图) (二)相位法测量声速基本原理 请同学们自行完成!要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简谐振动正交合成的基本原理, (2)利用李萨如图形的相位差特点间接测量声速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驻波法测声速 实验连线图示1(驻波法) (1)了解测试仪的基本结构,调节两个换能器的间距5cm左右。 (2)初始化示波器面板获得扫描线。 (3)按图示1正确连线,将示波器的扫描灵敏度与通道1垂直灵敏度旋钮分别调至适当档位,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驻波波腹位置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B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姓名:袁丹 学号:20160419310026 日期:2016.12.05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平衡与电化学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掌握介质酸碱性、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了解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相对性。 4、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元素的氧化值减小;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元素的与氧化值增大。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对应的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根据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当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时,即 时,反应自发向正向进行。

由电极的能斯特方程式可以看出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的影响,298.15K时 溶液的pH也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如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Mn2+、MnO2和MnO4—。 一种元素(如O)由多种氧化态时,氧化态居中的物质(如H2O2)一般既可作为还原剂,又可作为氧化剂。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试管、烧杯。 试剂:CuSO4(0.1mol·L-1),KI(0.1mol·L-1),CCl4,KMnO4(0.01mol·L-1),H2SO4(2mol·L-1),NaOH(6mol/L),Na2SO3(0.2mol/L),KIO3(0.1mol/L),NaOH(2mol/L),FeCl3(0.1mol/L),KBr(o.1mol/L),SnCl2(0.2mol/L),KSCN(0.1mol/L),H2O2(3%),ZnSO4(1mol/L),CuSO4(1mol/L)。 四、实验步骤 1、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取1支试管,加入10滴0.1mol/L CuSO4溶液,10滴0.1mol/L KI 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10滴CCl4,充分振摇,观察CCl4层颜色,记录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反应试剂图片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13级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名词解释 (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单位: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b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 ·c。 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 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 +、Na +、Ca 2+、Mg 2+ 阴离子:HCO -、SO 42-、Cl - 淡水中有CO 32-,海水中有H 4BO 4-、Br 、Sr 。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其中矿化度是用来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多少的,氯度和盐度是反映海水含盐量多少的。对于海水离子总量、矿化度和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4、海水盐度、氯度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答:(1)氯度的原始定义:将1000g 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用Cl ‰符号表示。 氯度的新定义:海水样品的氯度相当于沉淀海水样品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该海水样品质量之比的倍,用10-3作单位。用Cl 符号表示。

助凝剂实验报告

不同助凝剂投加效果的初步研究 一、实验目的 研究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丙烯酰胺(PAM)和聚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三种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聚丙烯酰胺(PAM):PAM具有良好的絮凝和助凝作用,在工业给水处理及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为低毒产品,但单体丙烯酰胺在动物试验中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可能。柳志刚等人的《聚丙烯酰胺在不同水处理应用中的探讨》发现,通过加入180mg/L的固体聚合氯化铝和0.05mg/L的聚丙烯酰胺,冬天的低温低浊水的浊度降低了18%。 聚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HCA是以二甲基二烯丙级氯化铵均聚而成的高分子阳离子聚电解质,具有除藻降浊及去除有机物的明显效果,常规的水处理投矾量大,成本高,而采用HCA作为助凝剂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净水效果。在张华梁等人《HCA做助凝剂在生产中的应用》中通过烧杯试验获得的HCA投加量定为0.15mg/L(以氯化铁为混凝剂,投加量为6~12mg/L)。汪琳等人的《HCA强化混凝处理水库水的中试研究》认为,当PAFC投加量为15mg/L、HCA投加量为0.2 mg/L时,沉淀水浊度去除率高达88.48%,沉淀效果最佳。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高分子,通过与铁盐、铝盐混凝剂的复合使用和选择合适的混凝条件对低温低浊水能达到强化混凝的效果。蒋新伟等人的《辐流沉淀池药剂替代投加试验初步效果》研究显示,处理浊度大于1000NTU的原水时,采用药剂复配比例为80%~95%聚合氯化铝+5%~20%PDMDAAC(投加的药剂量均转换为产品固含量),实际应用中采用的是95%聚合氯化铝+5%PDMDAAC的复配药剂,投加复合药剂量为5kg/kt~30 kg/kt。田秉晖等人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及絮凝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投药量为0.1mg/L。 三、实验材料 聚合氯化铝(PAC)、PDMDAAC、PAM、HCA、六联搅拌仪、pH计、浊度仪、1L烧杯、100mL容量瓶、100mL量筒、胶头滴管、各种规格的移液管、玻璃棒 四、实验方法 1准备工作 (1)取原水20L测定其pH、浊度和温度; (2)测定本实验中所用液态聚合氯化铝试剂中氧化铝含量,准确称取1g PAC试剂配制成稀释液,计算稀释液中氧化铝固含量; (3)通过需矾量实验获得PAC最优投加量,设为X mg(X已转化为氧化铝质量)。

OS实验报告1

实验1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 学生姓名张锦涛学号20091602310002 专业班级2011级计本1班实验地点信息学院222 实验日期2011-04-19 指导教师张春元、卢春燕实验环境Ubuntu Linux + gcc+g++ 实验学时2学时 1.实验目的 (1)熟悉Ubuntu Linux操作系统; (2)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 (3)掌握gcc编译器与g++编译器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用vi编辑器和C语言编辑实现如下程序ex1_1.c,用gcc编译并运行 #include //输入3个整数,求其最大值 main(){ int a,b,c,max; printf("请输入3个整数”); scanf("%d,%d,%d",&a,&b,&c); if(a>=b && a>=c) max=a; else if(b>=a && b>=c) max=b; else if(c>=a && c>=b) max=c; printf("3个整数的最大值=%d\n",max); } 编译:gcc ex1_1.c –o ex1_1 运行:./ex1_1 (2)用vi编辑器和C++语言输入以下程序,用g++编译并运行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输入一个年份,判断该年份是否是闰年 int main(){ int year; bool IsLeapYear; cout << "Enter the year: ";

cin >> year; IsLeapYear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if (IsLeapYear) cout << year << " is a leap year" << endl; else cout << year << " is not a leap year" << endl; return 0; } 编译:gcc ex1_2.cpp –o ex1_2 运行:./ex1_2 3.实验过程及分析 (1)实验内容1采用vi编辑器编辑和gcc编译运行截屏如下: (2)实验内容2采用vi编辑器编辑和g++编译运行截屏如下: 4.实验总结(写出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报告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化 学 实 验 报 告 课题名称:环境友好化学 院(系): 制药与环境工程技术 专业班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1432班 学生姓名: 陈强 学号:46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酸式滴定管得使用 实验药品:NaOH、酚酞、蒸馏水、Hcl 实验目得: 1)练习滴定操作定得初步掌握滴定得使用方法及准确终点方法、 2)练习酸式标准溶液得配置与浓度得比较、 3)熟悉酚酞指示剂得使用与终点颜色变化,初始掌握酸试剂得选择方法。 实验步骤:1、检查旋塞转动就是否灵活,与滴定管就是否密合,如不合要求下旋塞用滤纸擦干净旋塞槽,涂上少量凡士林。 2、查漏:关闭塞用水充满至0刻度,把滴定管直立夹在滴定管架上,静置2分钟,就是否有水滴渗出,刻度线就是否下降,重复一次。 3、洗涤: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先用少量滴定液洗涤三次(10、5、5)除去残留在壁管与下端管尖得水,以防装入滴定液被水稀释。 4排气泡:滴定液装入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若尖端有气泡,转动活塞,使溶液得急流逸去气泡,再调整溶液得液面至0刻度处,既可进行滴定。 5、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活塞柄向右,左手从中间向右伸出,拇指在管前,食指及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地轻轻拿住活塞柄,无名指及小指向手心弯曲,食指及中指由下向上顶住活塞柄一端,拇指在上面配合动作,在转动时,中指及食指轻向左扣住。

6、滴定前“初读"零点,滴定时不应太快,每秒3-4滴为宜。滴定至终点后,“终读"也至少读两次、 实验现象:在装有酸得锥形瓶中加入酚酞(两滴),再逐步滴入碱溶液(NaOH)锥形瓶溶液逐步变为粉红色、 实验二:碱式滴定管得使用 实验目得:方法相同,只就是测试相反(酸式滴定管得使用)。 实验药品:NaOH、甲基橙、蒸馏水、Hcl 1、捡漏:将乳胶管连同细嘴玻璃管连接滴定管下端到收缩部分、装水至0刻度以上,夹在滴定管架左侧,擦去外壁得水,靠去下端液滴,观察就是否有水流下残悬在管口,如发现漏水,则需要换乳胶管与玻璃珠,在乳胶管两端分别装上尖嘴管、滴定管,左手小指无名指夹住尖嘴管上端,玻璃珠放在大拇指食指所在位置、 2、洗涤: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纯水荡洗三次,将管竖起,用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往一边挤推玻璃珠,随放随转。用碱润洗,倾斜滴定管,将其余得水从管口倒出,重复3次。 3、排气泡:将操作液装入滴定管至刻度以上,下端就是否有气泡,如玻璃珠下有气泡,则用左手食指将乳胶管向上弯曲,滴定管倾斜,用左手两指挤推稍高于玻璃珠所在处,使溶液从管尖喷出而带出气泡、一边挤推胶管一边把胶管放直,再松开手指。 4、加液:将碱管架在滴定管左侧右手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细嘴玻璃管、拇指或食指拿住乳胶管中玻璃珠所在部位,向右挤推乳胶管,溶液以空隙中流出。停止时先松开拇指与食指,最后松开无名指与小指。 5、读数:从零刻度开始读,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平行。

海南大学plc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实验一电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PLC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方法; 2.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3.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程序设计方法; 4.学习和掌握PLC控制系统的现场接线与软硬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机模块,电源模板,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板,开关、按钮板,连接导线一套。三、实验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接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和电磁力,在感应电流和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转子随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转动。因此转子的旋转方向是通过改变定子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来实现的,而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只需改变三相定子绕组任意两相的电源相序就可实现。 四、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接触器KM1、KM2都处于断开状态,电机M1处于停止状态。 2、启动操作 (1) 正转控制 按下电机正转按钮SB2,KM1闭合,电机M1正转;按下按钮SB1,电机停止运行。 (2) 反转控制 按下电机反转按钮SB4,KM2闭合,电机M1反转;按下按钮SB1,电机停止运行。 (3) 正反转切换控制 当电机正转时,按下按钮SB4,KM1断电,KM2闭合,电机M1反转。 当电机反转时,按下按钮SB2,KM2断电,KM1闭合,电机M1正转。 3、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SB1,电机M1无论在何种状态电机都将停止运行。 4、过载保护

当电机过载时(按下按钮FR1),电机停止运行。 五、输入输出分配 1、输入 SB1——X001(停止按钮) SB2——X002(电机M1正转按钮) SB4——X004(电机M1反转按钮) FR1——X005(热继电器保护) 2、输出 KM1——Y001(电机正转接触器) KM2——Y002(电机反转接触器) 六、实验程序 1.梯形图程序 2.指令表程序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报告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报告 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 2 、测定甲基橙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3 、了解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光催化始于1972 年,Fujishima 和Honda 发现光照的TiO 单晶电极能分解水,引起人们对光诱导2 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由此推动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光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 1976 年,Cary 等报道,在近紫外光照射下,曝气悬浮液,浓度为50 μg/L 的多氯联苯经半小时的光反应,多氯联苯脱氯,这个特性引起了环境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光催化消除污染物的亚牛日趋活跃。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光催化法能有效地将烃类、卤代有机物、表面活性剂、染料、农药、酚类、芳烃类等有机污染物降解,最终无机化为CO2 H2O ,而污染物中含有的卤原子、硫原子、磷原子和氮原子等则分别转化为X- ,SO42- , PO43- ,PO43- ,NH4+,NO3- 等离子。因此,光催化技术具有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彻底消除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原子物理、凝聚态物2理、胶体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催化材料、光化学和环境化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多相光催化科技是集这些学科于一体的多种学科交叉汇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科学。光催化以半导体如TiO ,ZnO,

CdS,FeO,322 WO,SnO,ZnS ,SrTiO , CdSe ,CdTe ,InO ,32323 FeSGaAs ,GaP,SiC ,MoS 等作催化剂,其中TiO 222 ,具有价廉无毒、化学及物理稳定性好、耐光腐蚀、催化活性好等优点,帮TiO 是目前广泛研究、效果较2 好的光催化剂。半导体之所以能作为催化剂,是由其自身的光电特性所决定的。半导体粒子含有能带结构,通常情况下是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价带和一个空的高能导带构成,它们之前由禁带分开。研究证明,当pH=1 时锐钛矿型TiO 的禁带宽度为 3.2eV ,半导体的光吸2 收阈值λg 与禁带宽度Eg 的关系为λ(nm)=1240/Eg(eV)g当用能量等于或大于禁带宽度的光(λ<388nm 的近紫外光)照射半导体光催化剂 时,半导体价带上的电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到导带上,因而在导带上产生带负电的高活性光生电子(e- ),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形成光生电子- 的光生空穴(h 空穴对。空穴的能3 量(TiO )为7.5 eV ,具有强氧化性;电子则具有强2 还原性。

海南大学实验报告(混合碱的测定)

海南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分析化学实验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日期:2017年3月27日 一、实验目得 1、掌握工业碱得总碱度测定得原理与方法。 2、了解酸碱指示剂得变色原理以及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得原则。 3、学习定量转移得基本操作。 4、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含量得原理。 二、实验原理 工业碱得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钠,商品名为苏打,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NaHCO3等杂质,用盐酸滴定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除了主要成分NaCO3被滴定外,其她得碱性杂质如N aOH、NaHCO3等也可被滴定,因此所测定得结果就是Na2CO3与Na OH或Na2CO3与NaHCO3得总与,称为“总碱度”.总碱度通常以

Na2O得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总碱度就是衡量产品质量得指标之一,主要反应有: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与H2O, , H得 遍。 双指示剂法测定时先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此时溶液呈红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此为第一滴定终点,消耗得盐酸溶液得体积记为V1(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消耗盐酸得体积为V2(mL);以Na2CO3与NaOH得混合碱为例,滴定过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双指示剂法中V1与V2得大小关系,可判断为知简样得组成。由图示可知,当V1大于V2时,混合碱为Na2CO3与NaOH得混合物,当V1V2时ρ(NaOH)=[(V1-V2)c(HCl)M(NaOH)]/m ρ(Na2CO3)=[2V2c(HCl)M(Na2CO3)]/2m ]/2 3) )]/m V为甲基橙变色时消耗得盐酸得体积,mL。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 250mL容量瓶, 250mL锥形瓶,100mL烧杯,500mL试剂瓶,量筒,台秤,电子天平等试剂:HCl(6mol/L),混合碱试液,无水Na2CO3(工业级), 无水Na2CO3基准物质,甲基橙指示剂(0、1%), 酚酞指示剂(0、1%乙醇溶液)。 四、实验步骤 1、HCl标准溶液得配制与标定。 ⑴HCl溶液得配制 用量筒量取6mol/L 盐酸9毫升,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稀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13级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名词解释 (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单位: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 阴离子:HCO-、SO42-、Cl- 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 §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其中矿化度是用来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多少的,氯度和盐度是反映海水含盐量多少的。对于海水离子总量、矿化度和盐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4、海水盐度、氯度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答:(1)氯度的原始定义:将1000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等当量的氯取代后,海水中所含氯的总克数。用Cl‰符号表示。 氯度的新定义:海水样品的氯度相当于沉淀海水样品中全部卤族元素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银)的质量与该海水样品质量之比的0.3285234倍,用10-3作单位。用Cl 符号表示。 (2)盐度的原始定义:当海水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称为盐度。以10-3或‰为单位,用符号S‰表示。与氯度的关系:S‰=0.030+1.8050Cl ‰ 1966年提出的经验公式为:S‰=1.80655Cl ‰ 1978年实用盐度,电导盐度计出现,由电导率测盐度。 5、阿列金分类法如何对天然水分类?为什么硫酸盐与氯化物类的钙组和镁组中没有Ⅰ型水?

海南大学水环境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海南大学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作者:杨志杰 指导教师:王世锋 专业班级: 13级水产养殖学2班

学号: 20132111310086 时间:二○一五年六月十日 水化综合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项目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杨志杰20132111310086 占家鸿20132111310093 杨菲20132111310085 徐磊20132111310084 报告人姓名及学号:杨志杰20132111310086

2015 年 6 月10 日

东坡湖水质综合评价及不同深度的水质对比 一、实验概述 从事渔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时经常要对特定水域的水化学环境进行调查与监测,以便了解该水域环境状况。我们水产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特别重视水环境的质量。 任何调查和监测都是用极少数的水样代表所调查水域的整体状况。因此,所采集水样能否准确全面的反映所调查水体的整体状况十分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调查和监测的首要任务是获得有代表性的水样。获得最具代表的水样关键是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布设是根据调查监测目的、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及污水与天然水体的混合情况等因素选定,原则是用最小的工作量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调查一般采用网格式布站,池塘通常在池的四角离岸3米处和池中心采样。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不能取到深度跨越更大的水样,仅能以海南大学东坡湖分别为表层水(0米)、0.5米和1米作为我们此次实验的水样。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仍能大概反应此东坡湖分层的水质情况。我们采完水样后,立刻对其进行水样分析,因此无须考虑到水样的储存,可以减少此实验步骤。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海南大学东坡湖水质的基本情况,掌握养殖水化学环境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准确指出水质的状况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为该水域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南大学实验报告(混合碱的测定)

海南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分析化学实验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日期:2017年3月27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工业碱的总碱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及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3.学习定量转移的基本操作。 4.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工业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商品名为苏打,其中可能还含有少量NaCl、Na2SO4、NaOH、NaHCO3等杂质,用盐酸滴定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除了主要成分NaCO3被滴定外,其他的碱性杂质如NaOH、

NaHCO3等也可被滴定,因此所测定的结果是Na2CO3和NaOH或 Na2CO3和NaHCO3的总和,称为“总碱度”。总碱度通常以Na2O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表示。总碱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主要反应有: 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测定时,反应产物为NaCl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H2O,化学计量点时,pH值约为3.8~3.9,因此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工业碱中的碱性成分NaCO3与NaHCO3或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称为复合碱,可以在同一份试液中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来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这就是双指示剂法。此法方便快捷在生产中应用普遍。 双指示剂法测定时先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此时溶液呈红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此为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的盐酸溶液的体积记为V1(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此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以Na2CO3和NaOH的混合碱为例,滴定

水体富营养化实验报告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评价 实验考核标准及得分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周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一步认识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的原因; 2、掌握水体中总磷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3、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二、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化成磷酸根离子(PO43- )。随之用钼酸铵和酒石酸锑钾与之反应,生成磷钼锑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把它还原为深色钼蓝。再用分光光度仪对吸光度进行测定。 2、实验步骤: (1)、取4ml磷储备溶液(50mg/L)于100ml比色管中,定容至标线,配制成2mg/L的磷标准溶液; (2)、分别取0mL、0mL、、、、、磷标准溶液于7支25ml消解管中,并加蒸馏水至15ml线处,并做好标签; (3)、将所取的西区河涌水样混匀后,取15ml于25ml消解管中,共取3支作为平行实验,并做好标签; (5)、往12支消解管中加入过硫酸钾,旋紧密封盖,依次将消解管插入已达140℃的消解装置恒温体孔中,启动消解15min; (6)、消解结束后,将消解管取出,待管内液体冷却至室温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

(7)、向消解管中加入抗坏血酸,混匀30秒后,加入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8)、将上述12支消解管室温下放置15min后,调节分光光度计λ=880nm,测出吸光度,并记下读数。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标准曲线实测数据: 表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表 (2)绘制标准曲线:

图1 总磷标准曲线 由于图1 总磷标准曲线的R2=0849,标准曲线不存在相关线性,所以要进行标准曲线的校正。对比同样条件下,所测到水样的吸光度,可初步估算其总磷的浓度在2 mg/L以下,再加上图1 总磷标准曲线上第5点和第6点偏离很大。综上分析,可以去除第5个点和第6个点,再进行标准曲线绘制: 图1-2 校正后的总磷标准曲线 2、水样的测定:

环境化学及实验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7104 课程名称:环境化学(Environment 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系或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环境化学的知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2. 课程任务:本课程使学生重点掌握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环境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掌握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在现实中的典型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答疑、期末考试。通过上述环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污染物质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机体内的迁移转化过程,产生效应的基本原理和防治的基本方法。本课程课堂讲授32学时(具体按当年教学计划而定),考核方式为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 总评成绩:考试占90%、平时作业占10%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结论(2学时) 环境问题,环境化学;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 (二)大气环境化学(6学时) ※1.大气温度层结,辐射逆温层,气绝热过程和干绝热递减率,大气稳定度,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2.光化学反应基础,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氮氧化物的转化,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3.光化学烟雾型污染,酸性降水,大气颗粒物,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三)水环境化学(8学时) 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2.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在形态,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3.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水中颗粒物的聚集,溶解和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

《养殖水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水环境化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1210 课程中文名称:水环境化学 课程英文名称:Wat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63 理论学时:42 实验学时:18 课外学时:3 学分:2.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水环境化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集中讲述天然水和养殖用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移及这些成分与养殖生产的关系,使学生较系统和较深入地掌握水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水产养殖专业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做好理论和技术准备。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天然水和养殖水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来源、迁移、分布、变化规律;了解污染物的毒性及毒性实验方法、水质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天然水的水质特点;掌握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电离、氧化还原、络合、吸附、凝聚等平衡过程;并能运用水环境化学成分的动态规律对水质管理提出一般性意见。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了解地球水圈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状况。了解环境化学的任务和各圈层环境化学的概念; 2、掌握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

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掌握地球各圈层的基本知识,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内容。 3、重点难点:水质系的组成、来源、特点;干燥空气的基本组成及大气平均温度与压力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1、初步了解海水盐度、氯度定义的演变,电介质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 2、掌握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初步掌握海水电导率、实用盐标的定义及其优点。天然水电导率、电介质摩尔电导、离子摩尔电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运用活度系数进行有关化学平衡的初步计算。 3、重点难点:天然水离子总量、盐度、氯度的原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水体流转混合、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与盐度的关系。阿列金分类法。 第二章天然水的基本水化学特征 1、了解我国天然水碱度的分布;氧氮气体溶解规律与鱼类气泡病的关系。 2、掌握天然水主要离子的来源。水硬度、碱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与水产养殖的关系。硫在天然水中的转化,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初步掌握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在天然水中含量的概况,对生物的毒性。海水主要成分的恒定性。气体的溶解度、溶解速率等有关概念;决定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的因素,溶氧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溶氧在养殖生产中的生态作用。初步掌握气体溶解速率的双膜理论,亨利定律的有关计算。 3、重点难点;水硬度、碱度的概念、单位及换算。硫在天然水中的转化,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气体的溶解度概念;决定养殖水体中氧气含量的因素,溶氧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亨利定律的有关计算。 第三章天然水中与水生生物相关的主要化学过程 1、了解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稳定区域图的绘制,FeS、氢氧化亚铁与碳酸亚铁溶的分级沉淀。碳酸分布系数图的绘制。初步了解EH-pH(或pe-pH)稳定区域图的结构、作用及绘制的一般方法。 2、掌握氢氧化物溶解性与pH的关系;难溶硫化物、难溶碳酸盐的溶解性与pH 及总二氧化碳的关系。初步掌握开放体系与封闭体系中碳酸钙的溶解平衡,水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