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一、雨水集蓄利用

1. 概述

受人口增长、持续干旱、地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的中东地区,就有利用雨水的记载。在同干旱气候长期的斗争中,希腊人、阿拉伯人、以色列人积累了收集利用雨水的丰富经验。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收集利用路面雨水,70年代修筑集流面集蓄雨水。1982年,在夏威夷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雨水集流会议,嗣后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International Rainwater Catchment Systems Association),并多次召开雨水集蓄利用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雨水利用的交流与研究。目前,以色列在集雨农业灌溉方面成就显著,日本则研究利用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我国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涝池、塘坝拦蓄雨水利用的历史记载,修筑水窖的历史也有数百年。但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突破了原来只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传统。在80年代后期,收集的雨水被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如1995年,甘肃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宁南山区实施“窑水农业”,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示范研究,陕西则称为“甘露工程”。

从1995年在北京举办第7届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大会以来,已在兰州、徐州和大理召开了3次全国性的雨水利用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交流了国际和国内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了雨水利用研究水平的提高。目前,我们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区人蓄饮水和集流节灌上,同时对集蓄雨水补灌地下水及城市集流等问题也展开了研究。

集蓄雨水发展农业灌溉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这种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的马雅文化时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和技术,不可能修筑大型水利工程来进行水量调节,雨水利用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只是到了本世纪初,近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遗忘了这一曾经支撑了几千年古代灿烂文明的传统灌溉技术。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近20年来,雨水集蓄利用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又迅速复兴和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各地都不乏集蓄雨水发展农业灌溉的例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例如,以色列人在南部200毫米年降雨量地区修建微型集流场造林,在内盖夫沙漠地区,修建石堤把坡地径流拦截到低处梯田或存放在山腰的水库中,使年降雨量100毫米的地方得到300毫米~500毫米的水量。美国的西南部也有此类实践。集雨灌溉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2. 雨水利用的几个概念

(1)雨水利用的内涵

所有形式的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雨水,因而雨水利用不仅仅是指雨水集流的家庭利用和雨养农业利用,而且还包括人工增雨、水土保持、水源地涵养、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水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这种雨水利用的概念其外延几乎囊括了水的所有利用方式,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一般文献中提到的雨水利用是指对雨水的原始形式和最初转化为径流或地下水,土壤水阶段的利用,可将其称为狭义的雨水利用(有的文献叫雨水的直接利用)。就狭义的雨水利用而言,其内涵至少应包括:①解决人畜饮水的家庭利用;②用于作物补灌的农业雨水利用;③用于消防、城市绿地灌溉的城市雨水利用;④雨水的地下水补给利用。

(2)农业雨水利用

农业雨水利用是指通过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将雨水用于农业生产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利用。由于农业雨水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学者将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有的学者将农业雨水利用分为雨水自然利用、叠加利用和聚集利用,有的学者则将其分为:①雨水的原始利用

或自然利用,即雨水或土壤水被植物吸收利用,即植物对没有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雨水利用;②雨水的被动利用,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增加拦蓄入渗(如梯田)或减少蒸发(如覆盖)来利用雨水;③雨水的主动利用,指通过修建一定的集流面将径流汇集储存,在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补灌。和被动利用相比,主动利用中必须借助于节水灌溉措施,实现从灌溉土壤向灌溉作物方向转变,从而提高了可控性。

3. 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

广义的雨水集蓄利用是指经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对自然界中的雨水径流进行干预,使其就地入渗,或集蓄以后加以利用;狭义的雨水集蓄利用则指将通过集流面形成的径流汇集在蓄水设施中再进行利用。雨水集蓄利用中强调了对正常水文循环的人为干预,如前所述的主动利用和被动利用就属于雨水集蓄利用的范畴。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技术、雨水储存技术、雨水净化技术和雨水灌溉技术四部分。

(1)雨水汇集技术

雨水汇集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集流面,汇集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以备高效利用。利用庭院屋顶、路面及一些城市建筑物收集雨水具有投资少、集流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屋顶庭院雨水汇集主要解决干旱半干旱山区、石灰岩地区、淡水缺乏的岛屿、高氟水地区和苦咸水地区人畜饮水问题。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汇集的雨水用于作物补充灌溉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在生产实践上,采取混凝土、塑料薄膜、水泥土夯实、三七灰土夯实、原土夯实等措施对集流面进行处理,提高了雨水的收集效率,但不同材料处理的集流效率不同,据《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指南》,柏油路面为70%,原土翻夯路面为23%,混凝土硬化集流面为75%。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工修筑的集流面仅用于庭院或试验区,尚未广泛使用。

通过经济、合理、安全、高效的防渗材料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对集流面进行人工防渗处理,以提高集流面的集流效率,进行天然降水的收集利用,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集流效率与集流面材料性质、降雨特性以及集流面前期含水量有关,同时集流面的坡度对集流效率也有一定影响,施工质量对集流效率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不同集流面防渗材料在不同降水量情况下全年集流效率见表1。

表1 各种防渗材料在不同降水量情况下全年集流效率表

保证率(%) 集流效率(%)

混凝

水泥

水泥

机瓦青瓦塑膜覆砂黄土夯实沥青路面自然坡面

50 80 75 52 49 40 46 26 68 8

75 78 72 46 42 34 41 21 66 7

95 75 67 40 37 29 34 17 64 5

50 80 75 53 50 40 46 25 68 8

75 79 74 25 48 38 45 23 67 7

95 76 69 41 39 31 36 19 65 6

(2)雨水储存技术

雨水储存是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中间环节,是指将集流面汇集的雨水通过导流渠(管)引入蓄水设施储存,在需水时从蓄水设施取水的过程。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使用较多的蓄水设施有水窖、塘坝、涝池等。由于水窖具有修建容易、使用方便、储存的雨水基本不受污染以及渗漏蒸发少等特点而成为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水窖主要用于人畜饮水和部分农田补灌。另外,蓄水池、瓷缸、水泥罐等也普遍使用。

雨水储存技术主要反映在雨水储存工程的建设上。传统的雨水储存方法大部分采用红胶泥土窖,

其缺点是开挖量大,对土壤结构的适应性较差,渗漏严重,易破损。随着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可利用集流面材料范围的不断扩大,蓄水工程的类型也在不断变化和增加,水窖、蓄水池、涝池和塘坝等都被用来储存雨水,传统的土窖逐步被新型材料建造的水窖所取代。

(3)雨水的净化技术

降落于地表的雨滴本身带有空气中的一些尘埃及大气污染物,再加上一般地区集流面没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设施,使得汇集于蓄水设施中的雨水水质较差。据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6个县的水窖水质调查分析,发现水质均达不到我国通用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因而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饮用水水质的主要保护措施有:降雨前清扫集流面,设置沉沙池、滤网,水窖加盖,定期清洗水窖等。在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应对储存的雨水净化。利用城市建筑物收集的雨水由于工业污染(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物),水质较差,但贮存一段时间后,经过雨水的自然净化,水质可满足一些工业生产和环境用水标准。

雨水净化技术是指集蓄的雨水水质处理和净化技术。对于不同用途的窖水,分别采取不同的水质处理和净化措施。用于生活用水的窖水,除加强平时的环境卫生管理和进行集流面的定期清扫、沉淀池的定期清理外,在水窖中投入一定量的“漂白粉”和“灭疫皇”进行灭菌消毒。当水比较浑浊时,投放一定量的明矾,同时坚持将水煮沸后饮用;用于作物灌溉的窖水,一般不进行消毒处理,当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采用喷、滴灌技术进行作物灌溉时,在水窖出水管上安装一定规格的网式过滤器除去水中杂质即可。

(4)集蓄雨水的利用技术

雨水的集蓄储存,其目的是为了利用;而充分高效、经济合理地利用雨水是保证整个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体系取得最大效益的关键一环。

甘肃利用雨水解决人畜饮水的典型工程称之为“121”工程,即利用农户自家庭院的屋面和院内硬化面(约100平方米)收集雨水,建造2眼水窖(约60立方米)在雨季收集雨水,缺水时饮用,窖深一般为4~6米,提水设施有手压泵,或直接用水桶吊用。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及降雨期与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错位,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通过对这些地区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分析,发现水分亏缺限制了其他因子作用的发挥,如果解除水分胁迫,初级生产力将会提高到目前的4~5倍。这些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若将多余的雨水径流收集起来缓解春旱、夏初旱,将大大提高作物产量。从时空上调节雨水分配,使水分供给与作物需水相吻合,这就是集雨农业的出发点。另据研究,作物在中等水分亏缺条件下,有利于WUE(水分利用率)的提高;而且在作物发育的某一阶段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有利于作物抗旱和品质的改善,这从作物水分生理上为集雨农业灌溉提供了依据。此外,集雨农业中的补灌必须用节水灌溉方式(微喷灌、滴灌、渗灌、点浇、穴灌等)并与农业节水措施(覆盖、松耕等)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应使用设施农业。

雨水灌溉技术是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不足的客观实际,而采用的一种非充分灌溉(限额灌溉)技术。由于雨水灌溉技术的前提是非充分灌溉,所以说,雨水灌溉技术的关键是分析当地天然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按照各种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大小,选择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和缺水严重期进行补充灌溉或称之为有限灌溉,达到充分和高效利用雨水的目的。目前采用的主要灌溉方式有点浇点种、坐水种、地膜穴灌、膜上膜下灌、滴灌等。针对不同的作物,采取不同的灌溉方法、灌溉次数和灌溉定额。

在城市内,利用路面及一些建筑物表面集蓄的雨水可用于城市消防、厕所冲洗、城市绿化草坪灌溉;水质经处理后,可用于一些工业如木材加工;另外,也可以将雨水拦蓄直接入渗,或通过一定的渗漏过滤装置,回灌地下水,以补充地下水量并兼有防洪作用。

4. 雨水集蓄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雨水集蓄利用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的核心是“全部降雨就地入渗拦蓄”。生产实践中,通过修筑梯田、

鱼鳞坑、水平阶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松耕、等高耕作等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林木成活率,拦截分散了地表径流,从而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水土保持作用十分明显。从雨水利用的角度来看,属于被动的雨水利用,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人为措施对自然的水文循环进行干预,使其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干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严重的春旱和夏初旱使作物生长很差或完全枯死,那么嗣后的强度降雨将会对裸露的地表产生严重的冲刷;但是,如果在田头路边修一些水窖(池),沟道、低洼地修塘坝、涝池等拦蓄降雨集中期(黄土高原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80%)多余的雨水径流,到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补充灌溉,解决作物、林木在旱季因缺水而枯死减产的“门坎”问题,同时防止了暴雨径流对坡面、路面、沟头的侵蚀,这实际上是雨水的主动利用。因此,就水土保持而言,雨水集蓄利用是“就地入渗拦蓄”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在水土保持中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雨水集蓄利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具有拦泥减沙的作用,同时,利用集蓄雨水补充灌溉作物、林草,提高作物产量和林草成活率,改善了农田生态系统,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庭院屋顶雨水集蓄利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城市雨水收集可用于绿地灌溉、城市清洁等环境改善,都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而地下水补灌,可缓解已形成的地下水漏斗和由此产生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工雨水集蓄干扰了正常的水文循环,从而对区域的径流、蒸发、入渗及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尤其在降雨量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要防止雨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关于雨水集蓄利用与环境方面目前应主要研究:雨水集蓄利用的水土保持作用对区域水环境、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等。

5. 雨水资源评价与雨水集蓄利用效益评估

雨水资源的正确评价对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估算,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9万亿m3,年降水最大的地方超过6 000mm,而约有1/3的面积降水量低于200mm。可见,降水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匀且差异悬殊,因此,要进行区域合理评价。在雨水资源评价中,除对雨水资源的总量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可开发利用的雨水资源潜力进行合理评价,估算出由于目前人们认识、技术等限制而浪费掉的或没有发挥最佳效益的那部分雨水资源量,确定合理的开发量。雨水资源的评价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防止过度利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据一些试验研究,集蓄雨水补灌农作物,可大大提高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门古老的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一些地区的试验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目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淡水缺乏地区的群众、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表示极大关注。并且,如果我们考虑到21世纪中叶以前面临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就会进一步认识到雨水利用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集水型农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雨水农业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实验室对土壤水分、降水量分布和春小麦需水量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发现:5月底6月初土壤水分达到全年最低值,这时又是春小麦大量耗水期和生理临界需水期(孕穗期)。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显然就是在土壤水分低谷到来之前供给一定的水分,缓解土壤水分亏缺。根据这一思路, 1988~1989年在甘肃定西进行小麦玉米带状种植的补灌试验,5月下旬灌溉60立方米/亩,比对照旱地增产7倍,产量达到523kg/亩。表2是该实验室的实验结果。

表2 有限补充供水的增产效果

年份地点作物水量(方/

亩)

生长期增产(kg/亩) 增产(%)

灌溉水效率

kg/m3

1991 定西玉米50 大喇叭口283 88.4 5.66 1992 会宁春小麦30 拔节期180 140 6.00

1992 定西梨树60kg/株果实膨大12kg/株103 200

1993 定西春小麦23 孕穗期69 28 3.00

1994 定西玉米27 初花期133 41 4.93

1995 定西春小麦27 三叶期43 148 1.59

1997 定西春小麦20 播种前107 174 5.35

由此可以看出,集水有限灌溉技术同有效的农业技术相结合,在试验点上粮食产量成数倍增加,刺激产生了新的高效作物生产系统,经济作物产量和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显示出了十分诱人的发展潜力。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村试验点1996年建成水窖30眼,蓄水容积525立方米,落实农田集雨灌溉田25亩,种植经济作物62亩。粮食亩产由原来的50多公斤增加到400公斤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是在群众建水窖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这种蓄水方式的启发,近几年来,特别是在节水灌溉理论、技术、设备广泛推广应用之后,雨水集蓄利用逐步发展并形成规模。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主要是对雨水集蓄利用的相关技术进行试验研究,论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建立雨水集蓄利用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突破了干旱缺水地区无法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传统观念,找到了一条实现可靠的兴水治旱的新路子,为雨水集蓄利用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1992~1996年):这一阶段主要开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试点示范工作。通过大范围试点示范,使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从单项集雨技术变成农业综合集成技术;从传统集雨利用走向高效利用;从理论探讨、技术攻关走向实用阶段,从零星试点示范变成规模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开始全面展开。

第三阶段(1996年以后):在1995年的特大干旱的情况下,水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同的农户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广大群众对雨水集蓄利用认识更加深刻,观念上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加上政府的扶持,一定规模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在整个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面展开。

3. 集水型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1)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除自然因素外,人类不当的活动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化和恶化。如陡坡开垦、毁林开荒、超载放牧,使森林、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区森林覆盖率已减少到10%以下,土地失去了涵养水源的生态基础,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肥力降低。该区降水和黄土自身的特点,加上四季多强风的气候特点,引发了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极其不利的摧残作用,主要是严重的土壤侵蚀。半干旱区65%以上的耕地为山坡旱地,频繁的水土流失还造成土壤中有限的植物矿质养分大部分丢失,形不成稳定的、相对肥沃的表土层。而贫瘠的土壤对形成良好植被则极为不利。农业生产也因频繁的干旱而低而不稳,如何提高这些土地的生产力,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产而言,生态要素中最主要的是水资源,它对于作物产量的增加和稳定具有其它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就是土壤养分,它对增加作物产量、发挥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人口增加对耕地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其承载能力。从耕作制度上讲,黄土高原地区普遍采用的仍然是“谷物大田耕作制”,走的仍然是一条“以粮为纲”的路子。在土地利用结构中,粮田比例偏高,豆科作物、绿肥、牧草、休闲等耕作、轮作制度受到很大冲击,使其在土壤培肥中的作用被削弱;同时,秸秆还田规模较小,有机肥在短期内无法大量积累,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循环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不足以支撑产量的可持续增长。

此外,频繁的干旱和水土流失不仅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剧了广大农村的贫困程度。目前,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可以说,恶劣的生

态环境是当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上可见,农民的脱贫、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必须以系统的观念来选择发展模式。农业作为该区的主要产业,因此,必须以农业为突破口,寻找一种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该区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

(2)集水型农业产生的必然性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很强,对粮食具有难以割舍的“情结”。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是该地区经济起飞的关键、是该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切入点和主战场。因此,要立足于该区农业资源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从被动的生态环境改善、资源保护,转变为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

但该区农业发展又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等问题,如何协调人类生存和农业环境问题,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保持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可恢复性的发育状态,促进经济发展、维持农业资源的永续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必须寻找一种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的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生产力提高的有效结合。集水型农业正是这种结合点。

4. 集水型农业及其体系

实验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含水量到达全年最低值之前每亩补充30 –60立方米水,就可解决作物关键时期的需水,作物产量就可大幅度增加。以水窖储雨水以备在需要时使用几乎成为黄土高原农业补充灌溉的唯一来源。半干旱区的人民早有修水窖集蓄雨水供人畜饮水的经验和传统,但将其用于农业生产还是一件新生事物。集水农业在该区的迅速发展,是“黄土高原农业上的一项革命性措施”。经过几年的理论探讨和试点推广,“集水型农业”的逐渐形成和完善。

(1)集水型农业的概念及技术体系

所谓“集水型农业”,是指利用人工集流面或天然集流面形成径流,将径流储存在一定的储水设施(如水窖)中,以供必要时进行有限补灌,并与农作种植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

集水型农业仍然属于旱作农业的范畴,它与传统水土保持型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主要是被动地接纳天然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缺少主动调节能力,在以高降水变率著称的半干旱地区,遇到干旱季节和干旱年份就显得无能为力,而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又较高;集水农业所突出的就是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调性,利用存储的降水实现对水分利用的主动调节,以主动抗旱策略解决降水供需错位和提高有限环境中的资源丰度问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集水型农业的技术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集水工程子系统、农艺工程子系统和社会经济与管理子系统,这3个方面互相衔接,组成完整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雨水汇集储存,其目的是为了利用,而充分高效、经济合理利用雨水是保证整个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体系取得最大效益的关键一环。截止到2000年底,甘肃省榆中县共建成水窖82639眼,总容量172.77万m3,集流面积593.7m2,实现节灌面积66687亩。2000年开始了退耕还林水窖建设试点,共修建水窖933眼,实现退耕还林面积2820亩。

三、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技术占据主导地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的历史悠久,人们积累了许多成熟的传统技术,如雨水收集技术中的水保耕作技术和水保工作技术,雨水储蓄技术中的水窖技术,以及雨水高效集约利用技术中的部分农艺技术等。这些技术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为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雨水集蓄利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科技含量低,雨水收集、储蓄和利用的效率不高,严重影响雨水集蓄利用的进一步发展。

2. 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展缓慢

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先进技术如人工集流技术,高性能防渗蓄水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有限灌溉、化学制剂节水、抗旱品种筛选等农艺节水技术,其高效的节水性能虽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采

用,但由于其本身投资大,次灌水时间较长、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等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许多先进技术还处于试验推广阶段。

3. 技术体系的综合性、系统化不强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要推广应用并提高其整体优势和最大效益,必须发挥各种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包括雨水收集、储蓄、节水灌溉、农艺节水等综合性系统化的技术体系。而黄土高原地区目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尚缺乏这种有机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传统技术和先进技术依然自成体系,相互间配套与整合还远远不够。如何将他们因地制宜地融为有机的整体,应作为加快该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工作。

4.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已趋于成熟,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四、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的对策

1. 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

要积极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实行“政府投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针,除充分利用银行的小额贷款及省、地、县相关政府部门的专款外,还应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投资雨水集蓄事业,促进该项技术的发展。

2. 加强有关技术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

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如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有限补充灌溉水量的确定,关键灌溉期的选择,不同类型雨水收集和储蓄设施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及管理节水的有机配合,以及经济、高效、小型灌水机具的研制等一直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为此,一方面应加大有关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有关不同类型雨水收集系统的优化方案设计,不同容积、不同材质集雨存蓄系统的优化方案设计及不同地区雨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选择等应用研究。

3. 加大推广力度

为了加快集水农业的发展,还应加大有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的力度,使适宜技术能及时被群众所掌握,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农水处编,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 黄占斌,旱区集雨农业与新技术革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6)。

3. 王文龙等,雨水资源化——黄土高原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技导报,1998(5)。

4. 张光辉等,论雨水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通报,1997,17(7)。

5. 尚新明等,甘肃中部地区雨水集蓄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2)。

6. 刘小勇等,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

7. 朱兴平等,雨水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水土保持通报,1997,17(4)。

8. 于法稳,尚杰,西北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篇一:雨水集蓄利用规划设计】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概况 4.1.1社会经济概况 左岸II -山级阶地丘陵区。区内地形平缓,海拔高程在320 - 500m , 土壤为黄棕壤、水稻土,由于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害的威协,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阳安铁路、汉白公路由工程区南部通过,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 4.1.2工程概况 据不完统计,区内已有蓄水堰塘57 口,其中万方以上大堰6 口,总蓄水量31.5 万m3 。近年来已发展水窖150 余口。 本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行全面规划,有计划的对地理位置优越,灌溉条件好的18 口堰塘进行清淤增容,对堰坎和放水设施进行加固,设计恢复塘容15 万m 3 ;计划新修水窖350 口,增加蓄水 1.4 万m3 ;衬砌砌灌溉渠道19 条,长10.7km 。 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位于月河北岸丘陵阶地区,地势平缓,土层肥厚,因为地理条 件 特殊,自然地形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蓄水工程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的困挠,农业经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用非充分灌溉的模式,进行雨水集蓄型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这一地区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多年平均降雨量 850mm ,造成干旱的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与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少蓄水工程。现根据气象和地理条件,选用堰塘、水窖等小型、群体形引蓄水工

程,增加调蓄水量,增强灌溉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的特点。这种蓄、小、群的建设方式也易被群众接受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通过在该地区的实施,再进一步总结提高,然后向汉滨区同类型区域推广应用,对汉滨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总结出成功经验。因此规划建设三条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很有必要。据调查,该地区有灌溉设施的,粮食亩产约在700 -800kg ,无灌溉条件时亩产不足400kg ,亩产相差较大。因此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迫切,投工投劳积极性很高。采用坡面集蓄雨水进行节水灌溉,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因素。也符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 —98 中提出在水资源紧缺地区,“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节水灌溉工程的形式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资源特点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的规定要求。因此,工程是可行的。 4.3 工程规模和开发方式 4.3.1灌溉保证率的确定 (1)灌溉定额的确定: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 —2001 第三节表3.3.2-1 ,玉米采用点灌,灌2 次,灌水定额90 m3/hm2 ;水稻灌6 次,每次灌水定额400 m3/hm2 。 (2)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 依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 —2001 表3.4.1-1 ,集雨灌溉保证率取75% 。 玉米采用人工点灌,取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85 ;水稻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方法,由《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 —98 第5.03 节,取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 。 4.3.2 工程规模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北纬34°~40°,东经103°~114°。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海拔1500到20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矿、铁矿、稀土矿储量大。 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於缺乏植被保护,加以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 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每年经陕县下洩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90%来自黄土高原,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馀万吨,这也是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之一。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是中国改造自然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治理方针是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这种治理措施已取得重大成绩。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关中北部,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内蒙古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但由于植被稀疏,夏季降水集中且雨量大,流水冲蚀作用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地表支离破碎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按地形差别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吕梁山,南靠关中平原北部,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46 个地(盟、州、市),282个县(旗、市、区)。全区总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千米(水蚀面积33.7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1.7 万平方千米),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 亿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 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平坦耕地一般位于沟谷或小型盆地,一般不到1/10,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10°~35°的斜坡上。地块狭小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机械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黄土高原地区蕴藏著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综述 一、雨水集蓄利用 1. 概述 受人口增长、持续干旱、地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等自然、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初步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的中东地区,就有利用雨水的记载。在同干旱气候长期的斗争中,希腊人、阿拉伯人、以色列人积累了收集利用雨水的丰富经验。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收集利用路面雨水,70年代修筑集流面集蓄雨水。1982年,在夏威夷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雨水集流会议,嗣后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International Rainwater Catchment Systems Association),并多次召开雨水集蓄利用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雨水利用的交流与研究。目前,以色列在集雨农业灌溉方面成就显著,日本则研究利用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我国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涝池、塘坝拦蓄雨水利用的历史记载,修筑水窖的历史也有数百年。但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利用窖水点浇玉米、蔬菜等,突破了原来只用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传统。在80年代后期,收集的雨水被用于发展庭院经济和大田作物需水关键期的补充灌溉。如1995年,甘肃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宁南山区实施“窑水农业”,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试验示范研究,陕西则称为“甘露工程”。 从1995年在北京举办第7届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大会以来,已在兰州、徐州和大理召开了3次全国性的雨水利用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交流了国际和国内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了雨水利用研究水平的提高。目前,我们国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区人蓄饮水和集流节灌上,同时对集蓄雨水补灌地下水及城市集流等问题也展开了研究。 集蓄雨水发展农业灌溉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这种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的马雅文化时期。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和技术,不可能修筑大型水利工程来进行水量调节,雨水利用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只是到了本世纪初,近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遗忘了这一曾经支撑了几千年古代灿烂文明的传统灌溉技术。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近20年来,雨水集蓄利用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又迅速复兴和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各地都不乏集蓄雨水发展农业灌溉的例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例如,以色列人在南部200毫米年降雨量地区修建微型集流场造林,在内盖夫沙漠地区,修建石堤把坡地径流拦截到低处梯田或存放在山腰的水库中,使年降雨量100毫米的地方得到300毫米~500毫米的水量。美国的西南部也有此类实践。集雨灌溉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被大面积推广应用。 2. 雨水利用的几个概念 (1)雨水利用的内涵 所有形式的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等),从根本上来说都来自雨水,因而雨水利用不仅仅是指雨水集流的家庭利用和雨养农业利用,而且还包括人工增雨、水土保持、水源地涵养、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水资源利用的各个方面。这种雨水利用的概念其外延几乎囊括了水的所有利用方式,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一般文献中提到的雨水利用是指对雨水的原始形式和最初转化为径流或地下水,土壤水阶段的利用,可将其称为狭义的雨水利用(有的文献叫雨水的直接利用)。就狭义的雨水利用而言,其内涵至少应包括:①解决人畜饮水的家庭利用;②用于作物补灌的农业雨水利用;③用于消防、城市绿地灌溉的城市雨水利用;④雨水的地下水补给利用。 (2)农业雨水利用 农业雨水利用是指通过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过程将雨水用于农业生产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利用。由于农业雨水利用方式的不同,不同学者将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有的学者将农业雨水利用分为雨水自然利用、叠加利用和聚集利用,有的学者则将其分为:①雨水的原始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一种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上海万森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志昌2007-10-30 摘要:这种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最大亮点在于雨水的预处理,巧妙利用重力学的原理,对初雨进行了抛弃,对雨水进行了在线过滤,使收集的雨水澄澈干净,收集后的雨水不再需要处理,使雨水收集极具普及性和推广性。这种新型的雨水收集利用设备尤其适合于农村、偏远山区、驻岛部队和边防哨所、城市的小区收集利用 关键词:雨水收集利用、雨水预处理、初雨抛弃、在线过滤。 1,雨水的利用价值 “所有的水都是雨水”这是美国雨水收集利用专家理查德·海尼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是地下储水层的水,还是江河里的水,最早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雨水落到地面,透过土壤、石层渗灌到地下储水层,带上了矿物质和盐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物质,最关键的是,地下水硬度一般偏高,而回用雨水可以节省地下水处理中使用的软水材料,还可在洗涤时节省肥皂、洗涤剂等。因此,对雨水的科学收集、合理储存及节能使用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雨水利用价值的有效保障。 2,中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年内年际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连丰、连枯年份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我国许多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严重的不足和短缺。造成城市水资源不足和短缺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少。二是水源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循环使用的功能要求,大大减少了有效水资源的利用状况。2007年太湖、巢湖蓝藻的全面爆发进一步给我们敲响了警种。 因此,对雨水的综合利用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 3,常见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在国外,德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其经验和方法,对我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对那些严重缺水的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德国的城市雨水收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常见的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 3.1 雨水的收集 雨水的收集利用,广义的范围内,包括了大型水库的建设,河川径流的取用等。雨水收集的方式有许多种型式,例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其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材质、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1.0.2 在我国,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点地区是西北、华北的半干旱缺水山区、西南石灰岩溶地区和石山区以及海岛和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严重缺乏或季节性缺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多为山区、沟壑纵横,引水、输水条件十分困难;居住分散,适宜利用就地资源,分散开发;贫困、不发达。例如,西北、华北许多山区,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缺乏,不仅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人畜用水也严重不足。西南山区虽然全年降雨比较充沛,但分布不均;区内河谷深切,水资源难以开采;石灰岩裸露、岩溶发育、保水性很差;因而经常发生季节性干旱。我国沿海的石质丘陵山区及海岛由于缺乏淡水资源,引水工程的修建比较困难,也迫切需要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关于规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多年平均降水量适用下限的依据,主要是考虑如果降水量太小,所需要的集流工程规模就较大,工程费用也随着增加,将会造成技术不可行和工程不经济。根据调查,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区中,以甘肃省的靖远县和会宁县、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南山区的降水量最小。甘肃靖远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250mm,雨水集蓄利用主要用于解决人畜用水困难,用于灌溉的很少。会宁北部年降水量为250~300mm,除了解决人畜用水外,也进行集雨灌溉。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降水量多数大于300mm,最少的地方降水量也在250mm以上。宁夏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宁南山区,那里的降水量多数在300mm以上。因此本条规定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适宜降水量下限为250mm,是符合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实际的。 1.0.5 本规范引用的其它规范主要包括:SL1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JGJ/T98-9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GB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ECS82:9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 3 规划 3.1 一般规定 3.1.1 为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科学决策,使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切实发挥效益,搞好县(含县)以上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各项规划指标、做好区域性的工程布局是十分必要的。规划主要是区域性规划,因此本节的规定

二轮复习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1.位置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1000~2000米,黄土厚50—80米,是世界上最大黄土覆盖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 2.地形地貌 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3.气候、植被和土壤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 4. 生态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质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地频度增大。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

黄土高原的气候

黄土高原的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700 毫米,中部300~400毫米,西北部100~2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区,中部为半干旱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干旱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晋中、陕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每年夏秋季节易发生大面积暴雨,24小时暴雨笼罩面积可达5~7万平方千米;。河口镇至龙门、泾洛渭汾河、伊洛沁河为三大暴雨中心。形成的暴雨有两大类,一类是在西风带内,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形成强对流而导致的暴雨,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1981年6月20日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暴雨强度达267毫米/60min。另一类是受西太平洋副高压的扰动而形成的暴雨,面积大、历时较长、强度更大,如1977年7、8月,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暴雨,笼罩面积达2.5万平方千米;,安塞(7月5日,225毫米)、子洲(7月27日,210毫米)、平遥(8月5日,365毫米),暴雨中心内蒙古乌审旗的木多才当(8月1日)10小时雨量高达1400毫米。

7.1.3条-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自评星级:★(一星级) 2018年6月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总用地面积17333㎡,总建筑面积54015.7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4614.09㎡,地下建筑面积9401.66㎡,建筑密度11.78%,容积率2.50,绿地面积5200㎡,绿地率30.0%。 二、气候特征概况 根据福州市气象台长期观察资料统计:福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8℃,极端最高气温气温41.1℃(7 月),极端最低气温-2.5℃(1 月)。福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43.8mm,降水多集中在春夏季。南港地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14.3%,其次为西北风,频率9.15%,静风频率21.8%,年平均风速2.8m/s。据统计,福建沿海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2次,对福州市有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4~5 次。受台风影响时风力一般为6~8 级,阵风9~11 级,台风期间往往伴随大雨,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福建省降水受季风活动支配,又受地理因子影响,降水量时空变化明显。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大体于与地形相吻合。从东南沿海到闽西北山地,全年降水量大部地方在1000-1800mm 之间,北部南部各有两块多雨中心,西北部的崇安一带和东北部的周宁一带年降水量在2000mm 左右;南部的德化—九仙山和龙岩-平和一带在1700mm 上下;内陆其他地方,大部在1500-1700mm 左右;沿海除宁德(达2000mm 左右)外几乎都在1000-1500mm 之间,东南部沿海地带,或大陆突出部以及一些岛屿在1000-1200mm 之间,是全省最少雨

区域地理 黄土高原 西北地区答案

区域地理黄土高原西北地区答案 1.B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察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中上游,主要由风力搬运沉积的黄土堆积而成,此地为农牧交错带,具有很强的过渡性的特点,位于暖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2.D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察影响太阳辐射大小的因素,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来分析,这类问题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学好区域是基础,学好原理是根本。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是纬度、地势和天气状况,而图中主要考虑地势与天气因素。 3.A 4.A 5.C【解题思路】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界线的划分,以及图中信息的读取,流域界线并没有和等雨量线相关,也并没有和行政区划相关,从知识本身角度考虑流域面积的划分就是分水岭(山脉)为界线的。第4题考察对3S技术的认识,从“及时”“面积变化”等关键词的索取,可知运用的是RS技术。第5题考察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先定位在提取脑中中国环境问题分布图,即可得到答案。 6.(1)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华北平原秦岭祁连山脉(2)d b a c (3)丙处地势较高,向阳地带,适宜建住宅。 7、(1)太行山长城(2)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C (4)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合理放牧;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综合采用工程、生物、技术措施,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解题思路】第(1)小题考察黄土高原的相对位置定位,再去复习经纬度定位和海陆位置定位。第(2)小题考察3S 技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到RS。第(3)小题考察植被在此地区中的具体作用,从表格的信息可知,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侵蚀减少率在增加,说明流水侵蚀作用的减弱,水土得以保持,河流中的含沙量减少,从径流减少率的上升也可知,植被的作用还体现在涵养水源作用上,借此题来复习在干旱区、在湿润区、在城市、在乡村等地区的作用差异。第(4)小题考察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主要套路的使用,并借此题复习其他地区区域治理或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并加以区分。 8、(1)图中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景观)。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山脉(区);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渭河平原。(2)张家山(咸阳)水文站河流泥沙含量高(低)。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区),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大(小),流速快(慢)。(3)主要任务是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或三项具体措施)。(4)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5)秦岭,呈东西走向。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解题思路】第(1)小题主要考察旅游地理中的旅游类型及其分布,了解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特点,并学会从图片材料中读取信息。第(2)小题,主要考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相应河流含沙量的提升,从侧面反映出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并且决定它水土易流失的原因是植被覆盖率低,“流”的原因是地形落差大。第(3)小题考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措施的类型分类。第(4)小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任何地形地貌的形成都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此题易漏外力作用。第(5)题考察山脉名称的记忆和走向的描述,然后考察区域界线的划分因素。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 规范 1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篇一:给排水设计常见规范( 最新版)】 序号书名 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 )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 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 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 10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1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1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1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

15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38- 16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 gbj32/j26- 1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1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 19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dgj32/tj113- 20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 2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 22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 2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 24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2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6 s1(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7 s1(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8 s2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9 s3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30 s4(一)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雨水收集综合利用

浅谈雨水综合利用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价值和实用性 城市雨洪利用技术是针对城市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绿地等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外排径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系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系统工程。与缺水地区农村雨水收集利用不同,城市雨洪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回补地下水减缓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因此,城市雨洪利用是一项多目标综合性控制技术。 集雨用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河湖防洪压力,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排洪设施资金。据统计,北京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到2.3亿立方米,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1、水资源方面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雨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造成地面硬化(如建筑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厂等)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干预了自然的水文循环。这种干预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大量雨水流失,交通路面频繁积水影响正常生活,雨洪峰值变大加重排水系统负荷,土壤含水量减少,热岛效应及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等。 建设部已发布的《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对加强雨水回收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目前正组织编写的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征求意见稿)、北京市于2003年4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及上海市颁布的《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都要求对雨水进行利用。综上,城市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城市水慌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见,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2、生态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减少毁林开荒,推进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在修建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后,有效地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减少了洪水危害。同时,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林草成活率,增强了抗旱能力,有利于恢复植被,促进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2)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一.简介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温带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少许的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多.社会经济:劳动力数量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力经验丰富;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山地密植枣林土壤水分特性研究

水 利学报SHUILI XUEBAO 2015年3月 第46卷第3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5)03-0263-08收稿日期:2014-06-1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4,2013BAD20B03);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709);陕西省科技统 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3KTZB02-03-20) 作者简介:汪星(1984-),男,陕西杨凌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林地耗水研究。E-mail :WangXingSTR@https://www.doczj.com/doc/386303160.html, 通讯作者:朱德兰(1969-),女,青海乐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E-mail :dlzhu@https://www.doczj.com/doc/386303160.html,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山地密植枣林土壤水分特性研究 汪星1,周玉红1,汪有科1,2,卫新东1,3,郭旭新1,4,朱德兰1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3.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针对陕北黄土丘陵区近年来形成的大规模枣林土壤水分研究薄弱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子仪定位观测方法,探讨了山地密植枣林0~1000cm 土层范围的土壤水分特征变化规律。研究将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密植枣林土壤水分划分为活跃层、难恢复层和稳定层。活跃层是土壤0~200cm 土层,该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逐月动态变化规律,在枣树生育期内,5月是活跃层,土壤水分最干燥期,7月是土壤水分提升最明显期,10月是土壤水分最高期。土壤水分提升规律和枣树耗水规律一致,即在枣树生长旺盛时期,正是土壤水分提升最快的阶段;在枣树休眠结束和开始萌芽时枣林土壤水分出现最低值。枣林土壤水分难恢复层在200cm 以下,其深度取决于枣林年龄,林龄越大该层次越深,12年生密植枣林土壤耗水深度达到540cm ,其中难恢复层厚度为340cm 。难恢复层之下是土壤水分稳定层。研究认为密植枣林土壤耗水深度小于以往研究的刺槐、柠条和苜蓿等土壤水分消耗深度,山地密植枣林模式对今后研究人工林调控土壤水分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枣林;土壤水分 中图分类号:S152.7;S151.9+1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243/https://www.doczj.com/doc/386303160.html,ki.slxb.2015.03.0021研究背景 陕北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分是制约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因子之一[1] 。长期以来一直推行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然而长期造林会导致林地出现不同程度土壤干燥化 [3-5],形成了十分普遍的“小老树”现象[6] 。围绕对土壤干燥化的广泛研究,成为该区土壤与水文生态研究的热点。李玉山[7]早在1983年提出,黄土高原中心区土壤干燥化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影响植被更替和水文循环。杨文治 [8-9]提出,土壤干层是黄土区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普遍的土壤水文现象。 陈洪松等[10-11]研究认为,不合理的植被选择和栽植密度也会加剧土壤干化过程的发生。为了缓解土壤水分不足,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最大限度收集雨水就地入渗 [12]。Wang 等[13]认为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 对土壤干层有很大影响。郭忠升和邵明安[14]认为土壤旱化会持续发展为干层,防治土壤旱化,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林草地的密度和生产力控制。有很多学者对干层土壤水分的恢复进行了研究,李巍等 [15]通过长武试验站1985—2001年的长期土壤水分观测,分析了该区不同种植体系下土壤水分的亏缺与恢复。王志强[16]对苜蓿地翻耕后的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即使翻耕12年后也不能满足 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Liu 等[17]对黄土高原南部同一种植模式下1987—2003年间的深层土壤水分补 给状况,认为该区可持续发展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不会形成土壤干层。万素梅等[18]研究认为苜蓿生 ——263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二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 第一节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 一、西北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状况 (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背景 一、规划原则 各地的规划、选点基本应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准则,要点如下: (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规划选择在缺乏地表水或地下水或开采利用困难,多年平均降水量250~550mm的旱地农业区(如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或在季节性缺水严重且降雨充沛的旱山、石山、丘陵地区(如西南的部分地区)兴建。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划应首先了解规划区现有的水利设施状况、自然经济条件,并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规划,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3)工程的规模与分布的数量、类型应根据规划区的水资源循环、补给与排泄条件、当地种植作物的需水量、需水关键时期及需要灌溉的面积等资料来确定,着重解决好作物的保苗水、保命水。 (4)规划工程应集中连片,注重实效,避免重复建设。 (5)蓄水工程的选址要具备集水容易、引蓄方便的条件,按照少占耕地、安全可靠、来水充足、水质符合要求、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理方便和便于发展池院经济的特点,优先选择在房前屋后的适宜位置。 (6)水源。一般采用自然坡面、屋面集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能选择靠近泉水、引水渠、溪沟、道路边沟等便于引蓄天然径流的场所;如无引蓄天然径流条件的,需开辟新的集雨场,修建引洪沟引水。总之,选择水源总的原则应是:要具有能最大限度拦蓄地面、屋面、路面和场院径流、引蓄泉水及其他骨干水利工程可提供补充水量的条件。集雨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当地径流的特点及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的容积来确定。对于集流效率较低的下垫面可采取人工措施,减少地面入渗,保证在需水前的雨季时,各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能基本蓄满水。 (1)降水资料。包括工程地点的多年平均、保证率为50%、75%及95%的年降雨量。 工程地点附近有气象站或雨量站且资料年限不少于10年时,可收集实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当实测资料不具备或不充分时可根据当地降雨量等值线图进行查算。 (2)地形资料。一般可不要求地形图。但应有集流面、蓄水设施及灌溉土地之间的相对高差资料。 (3)集水面资料。对房屋屋面、庭院、计划作为集水面的公路、乡村道路、场院及天然坡面等投影面积进行量测。同时,对工程范围内已建的雨水集流面性质、面积、蓄水设施的种类、数量及容积进行调查。 (4)需水对象资料。对工程范围内的人口、大小牲畜数进行调查,并对今后10年内的发展数字作出预测。同时,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的作物种类、树种及其面积进行调查。

黄土高原主要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主要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海峰 (陇东学院政法经管系思想政治教育政教二班) 内容摘要: 论述了旱地农业在我国农业中的战略地位,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干旱程度加剧,水资源短缺,降雨极不均匀,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人类积极的活动实现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建设农林牧复合性旱地农业,建立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特色旱地农业产业化体系,还要制定促进区域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旱地农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体系,竭尽可能的实现黄土高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黄土高原旱区生态环境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旱地农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干旱程度的日趋严重,水资源日趋紧张,使的发展新灌溉系统的成本不断上升,灌溉农业的效益下降已制约了其发展。因此,旱地农业在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加快旱地农业的发展,促进旱地农业生产水平上新台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绵延我国 11个省区境内沿黄河地区,共计约48万平方公里。这些地区年均降水量从不到200毫米(北部沙漠地区)至600毫米(西安)不等。地形有缓坡,也有陡峭的沟壑。生态环境、多变,资源承载能力较低。且这一地区多为旱地农业(旱地农业是泛指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的旱作农业,也包括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加之降雨极不均匀,土壤水分损失严重,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具体表现如下: 一、晋陕黄土高原北部丘晋陵半干旱农牧区: 1、复杂多样的地形,强烈的土壤侵蚀。 除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较为平坦之外,南部晋陕黄土高原丘陵地面沟壑纵横,陡坡沟深,加之这一地区人口密度高,宜耕农田不多,陡坡开荒面积大,垦殖指数高,陡坡滥垦使林草植被造到严重破坏,本来抗冲性弱的黄土就更易受水蚀侵害。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并且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2、旱灾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本区大于等于80%保证率的年降水量为250-400毫米,降水变化率较大。从全年雨量变化情况看,一次性小于等于5毫米无效降水多,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9月),且多雨或暴雨,造成灾害。春季多风少雨,春旱十分严重,又受制于地下的影响,河流深切,含沙量大,流量不稳定等因素,限制了农田灌溉作用的充分发挥。春季多风,风沙威胁严重,蒸发强烈,加之黄土抗侵蚀冲刷能力差,植被覆盖率低,从而使的有限降水难以顺利入渗为土壤接纳保蓄以供作物有效利用,这些因素综合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二、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 这一地区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高峰期与作物需水临界期错位,干旱是该区农业生产的住限因子,而且山坡地比例大,土壤为黄绵土,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水土流失及肥力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地下。山地农业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三、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半干旱农牧区。 本区包括甘肃中部定西,临夏市,积石山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地区。,

集雨工程

集雨工程 我国集雨工程发展设想 1)根据国家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立足于10年内基本解决人均半亩到一亩基本农田及农村饮水困难问题。 2)重点布局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3)结合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建设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对不适宜发展的地方退耕还林、还草。 4)结合当地经济建设,集雨工程配合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以解决温饱为前提,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 5)因地制宜,宜窖(窑)则窖(窑)、宜池则池、宜塘则塘、宜坝则坝。 2005年及2010年集雨工程的发展设想,该设想分为两步实施; 5年重点按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先发展人均半亩的集雨工程基本农田,解决基本温饱问题。计划建成集雨工程766万处、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11.4万亩,累计解决2110万人的温饱问题。

2005年至2010年,重点发展集雨工程区的农业经济,包括集雨工程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结构调整结合;发展集雨工程的综合利用等,使一部分人达到小康水平。该阶段计划发展集雨工程946.3万处,年可增产值82.3亿元。 1.资金筹措 采取政府、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办法,原则上各占1/3,但对于特困地区,建议政府的投资比例适当增加,可达到1/2。综合各省的规划,2005年及2010年总资金筹措计划如下:至2005年需投入290.2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103.26亿元;至2010年需投入313.65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119.37亿元。 坚持地方和群众自筹为主,中央对示范性工程引导补助为辅的指导方针,在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兴建集雨工程。 2.技术措施 各相关省(区)应严把技术督导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科技含量。 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省(区)要因地制宜搞好发展集雨工程的规划布局,最优化地利用雨水资源。 二要制订合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各省(区)应根据当地实际状况,制订本地区工程技术规范或标准,加强人员的培训与技术交流。 三要切实做到雨水集蓄工程与节水灌溉的结合。加大宣传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