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书说

六书说

六书说
六书说

六书理论

第一节“六书说”的提出及其发展

“六书说”是最早也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类型的理论。

“六书”这个名称,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地官·保氏篇》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1】但其中对六书只有一个总名称,而没有具体细目。到两汉时期,对此有具体说明,主要有三家。

班固的“六书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六艺略》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2】

郑众的“六书说”。东汉的郑众曾经注解过《周礼》,写成《周礼解诂》一书。该书后来亡轶,但东汉郑玄的《周礼注》保留了郑众《周礼解诂》的一些内容。郑玄注云:“郑司农(按:即郑众)云: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3】

许慎的“六书说”。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4】

以上虽然分成三家,但实际上出自同一个源头。前人考证认为,班固的《六艺略》完全照录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而来,所以,班固对六书的说明,实际上就是刘歆的认识,班固的六书观也就是刘歆的六书观。又根据记载,刘歆教授的学生中,就有郑兴、贾徽。郑兴把自己从刘歆那里得到的小学知识传授给儿子郑众。贾徽是贾逵的父亲,而许慎就是贾逵的学生。汉朝的学者,很重视学术传承,因此,三家的“六书说”实际只有一个源头,他们对六书性质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班固谈到六书的性质时说“造字之本也”,也是郑众和许慎的共同认识。

三家的“六书说”虽然出自同一个源头,但内部也有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名目有出入。班固的六书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则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只有象形、转注、假借三书的名称相同,其余三书则各有出入。

第三,比起前两家来,许慎的“六书说”有很大发展。前两家的六书,只有具体名称,没有解释。许慎的六书,不只有具体的名称,还有定义,并在每一书之下举了两个例字。虽然由于认识、字数、押韵的限制,其定义有不严密的地方,但是,在文字学的初创时期,这已经十分难得了。许慎的定义和例字使六书的内

容基本明确,给后人理解、研究六书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六书理论即真正成熟。

五代时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认为,班固的六书顺序反映了汉字产生、发展的过程,而许慎的六书名称更准确,所以,徐锴即把班固的顺序和许慎的名称结合起来,认为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代学者谈及六书,大多遵从徐锴的主张。

第二节象形

一、象形的定义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物,指实物,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体,形体、结构,包括轮廓和特征。诘诎,弯曲。所谓象形,就是用勾勒性的线条把实物的轮廓和特征性部分描绘出来的造字法。

象形是造字手段、方法,其结果就是象形字。

二、象形字的分类

段玉裁最早对象形字进行分类,他把象形字分成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两类。他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有独体之象形,有合体之象形。独体如日、月、水、火是也。合体者,从某而又象其形如眉从目而以象其形。”

(一)独体象形字

独体象形字是直接描绘实物的轮廓、特征。有的学者把这类象形字叫做单体象形。许慎举的两个字“日”和“月”就是典型的独体象形字。

日,甲骨文作、、、、等,金文有、

、、诸形,皆像太阳的形状。《说文·日部》说:“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

月,甲骨文作、、、,金文作、、

,皆像月亮之形。《说文·月部》:“月,阙也。太阴之精。”

(二)辅助象形字

有些实物的轮廓并非其独有,用文字符号表现它时,如果只描绘其轮廓,容易和类似的事物混淆,为了明确其意义,古人就连带将和它关系密切的事物也描绘出来,让后者作为辅助符号,限定、说明前者的意义,我们把这类象形字叫做辅助象形字。有学者依据段氏的命名,称之为合体象形字。但由于象形字本身即是独体字,“合体”之说和象形字的结构特点相矛盾,容易造成误解,因而我们不采用这种说法。也有人称之为复体象形字,但这一术语会使人误以为这种象形字是重复同一个形体而来,因而我们也不采用。典型的辅助象形字如:

關,最早见金文,作或。“门”字里面的符号表示门关的形状,但由于把它们单独出来,难以说明就是门关,因而用“门”辅助说明。由于

到小篆把原来的门关形讹变成声符,字作,使后人误以为形声字,许慎在《说文·门部》说:“關,以木横持门户也。从门声。”已经按照讹形分析结构。

州,甲骨文作(合849)、(合22044),金文作、,皆像水中的陆地,圆形像州本身,用“川”限定它,以说明水中的圆

形物即为州。小篆演变作,虽有重复,但仍不失辅助象形字的真蕴,故许慎于《说文》中说:“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

果,甲骨文作、,金文作。本来一个或三个块状物就可以表示水果,但由于类似块状的东西比较多,甲骨文即用“木”限定,从而说明树木上块状物就是水果。《说文·木部》:“果,木实也。象果形,在木之上。”

胃,最早见金文,作(少虡剑)。上部圆咕隆咚的形状表示胃本身,因其属于肉体的一部分,就用“肉”辅助说明。

屎,甲骨文作(后2·35·7)。四个点像粪便。但如果只写几个点,就是甲骨文的“沙”(小、少)字,即以“人”辅助。小篆作,则又以“艸”辅助说明。

粟,甲骨文作(合30981)、(合30983)。4个或5个块状物像米粒本身,用“禾”辅助说明。

米,甲骨文作(合34165)或(合35260)等,用点表示米

粒,用十字形或线条表示禾颖。信阳2号墓楚简029作,小篆作,皆未失辅助象形字之真蕴。《说文·米部》云:“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王筠《说文句读》云:“禾实仍是粟实,必重复言之者,盖谓米是圆物,四点象之足矣。而有十以象其颖与穖者,以米难象,故原其在禾时以象之也。”此说甚迪。

尗,甲骨文作,小篆作。《说文·尗部》云:“尗,豆也。”用三个点表示豆粒,而用十字形的豆荚辅助说明。

丹,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说文·丹部》解释:“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

如要制造“血”字,本可以像血滴的点或者块状表示,但是不加限制,容易和类似的事物混淆。由于古人祭祀时把牺牲的血接到器皿中,血和器皿就有联系,

所以,甲骨文中便用“皿”作辅助符号,作、、、、

诸形,从而说明器皿中的点、口形、凵形等就是血。至小篆,将点等写作一横而字作。《说文·血部》说:“血,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仍认为“一”象血形,“皿”为辅助符号。

主,本来表示灯火、火主之义,如果只写火主的形象,和类似的事物不好区

别,甲骨文便作、,用菱形或点像灯火,用灯台、灯架限定。小

篆作,仍有辅助象形的意蕴,故许慎《说文·丶部》说:“主,灯中火主也。从王,象形。”

粦,甲骨文作、,金文作、。四个点像磷火,但只写几个点,同样和“沙”没有区别。由于古人认为粦是鬼携带的火,所谓鬼火、鬼路灯,而鬼和人是同一种类,于是就用“大”字辅助。

瓜,最早见金文,作(令狐君嗣子壶),里面的椭圆形像瓜本身,

外面的两根线条表示瓜蔓,用来辅助说明。小篆作,仍为辅助象形字。《说文·瓜部》云:“瓜,蓏(今大徐本作“”,误,此从小徐本)也。象形。”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云:“厶,瓜实也;外,蔓也。”

栗,甲骨文作(合3035)、(合5477),金文作、。用木限定,表示长在树木上带毛刺的果实就是毛栗子。

面,甲骨文作(合20362)。本来外面的轮廓即像人面部形状,但由于容易和类似的事物混淆,甲骨文即在其中描绘出“目”作为辅助说明的符号。

小篆作,则是讹变的结果。许慎说:“面,颜前也。从,象人面形。”释义及结构分析“象人面形”皆不错,但字不从。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云:“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目五官中最足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篆文从,则从囗无义可说,乃从目之讹。”甚迪。

眉,甲骨文作(合8265)、(合19165),金文作(小臣)。用“目”辅助说明,表示目上弯曲的事物就是眉毛。到小篆将其中

的两根眉毛讹变成皱纹,字形作,表示在皱纹和眼睛之间弯曲的事物就是眉毛,仍为辅助象形字,故许慎于《说文》说:“眉,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额理也。”

肩,甲骨文作(合16873)、(合21307),像肩膀之形。此字金文未见。至战国时,盖以为难以看出肩膀之形,即加肉旁辅助说明,出现

(睡虎地秦简《日书》甲75背),小篆作或。《说文·肉部》云:“,髆也。从肉,象形。肩,俗肩从戶。”王筠《说文释例》云:“、肩所从之、戶,则皆系象形,并非门户字,乃象其肩之上方阔而下连也。此字应上曲,门户字不应上曲……俗肩从户之说,必非许君原文,乃后人不明六书,见其似门户字,而以意改之,竝不知户亦作也。”

甲胄之“胄”,最早见金文,作(豦)、(小盂鼎),上是

头盔的样子,下面是眼睛。本来,上面的头盔形即可表示兜鍪义,但由于只有一个兜鍪形,容易和类似的事物混淆,古人就用代表头部的目旁作为辅助限定字义,从而表示戴在头上的兜鍪即为胄。小篆中把兜帽讹变为由,目旁讹变成冃。《说文·冃部》解释说:“胄,兜鍪也。从冃由声。”意义训释正确,但由于许慎依据讹形分析,误把辅助象形字当成形声字。

石,甲骨文初作(合13505),本为独体象形字,以石崖形表石头义,

但该字也表示山崖义,甲骨文后来便作(合6952),用口形表示石头本形,整个字形以山崖下的块状物说明石头义。

再譬如要制造路途的象形字,就理论上说,完全可以用一根线条表现,但由于容易和类似的事物如“一”、“丨”、“乙”等字混淆,而道路和房屋关系最为密切,于是就用房舍形作辅助符号,用连接房屋的线条说明路途义,这就出现甲骨

文的(合5000)、(合7394)等,此就是“余”字,即“途”的初形。

三、象形字表现了古人的立体观念

古人在造象形字时,明显有立体的认识,因而同是象形字,其角度却并不完全相同。

有些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如牛:、(甲骨文),(金文);羊:、(甲骨文),、(金文);木:

(甲骨文),、(金文);口:、(甲骨文),、(金文);手:(甲骨文),、(金文);目:

(甲骨文),、(金文);户:(甲骨文),、

(金文);门:、(甲骨文),、(金文);舍:

(甲骨文),、(金文);山:、(甲骨文),、

、(金文);火:、(甲骨文),(金文);竹:、(甲骨文),(金文);屮:(金文);

艸:(小篆),其余如大、夫、舌、齿、心、自、禾、黍、天、雨、土、鼎、豆、鬲、酉、曲、示、士、齐、干、支等字,皆属此类。

有些是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如人:、(甲骨文),、(金文);女:、(甲骨文),、(金文);母:、(甲骨文),、(金文);左:、

(甲骨文),、、(金文);又:、(甲骨文),、(金文);足:、(甲骨文),、

(金文);鸟:、(甲骨文),、(金文);犬:、(甲骨文),、(金文);虎:、(甲骨文),

、(金文);鹿:、(甲骨文),、

(金文);隹:、(甲骨文,《甲骨文编》有215个“隹”字),、(金文,《金文编》有131个“隹”字);刀:、(甲骨

文),(金文)。其余如首、页、耳、足、厶、夭、弓、厂、飞等皆同。

有些是仰视看到的形状。如日:、、(甲骨文),、(金文);月:、(甲骨文),、(金文);

晶:、(甲骨文),、(金文)。其余有雷、电(申)、非等。

有些是俯视看到的形状。如车:、(甲骨文),、、、(金文);水:、(甲骨文),、(金文);田:、(甲骨文,《甲骨文编》中174个“田”字),、

(金文);川:、(甲骨文),、(金文);它(蛇):

、(甲骨文),、(金文)。其余如子、丁(或以为“顶”的初形,或以为“钉”的初形)、止、玉、册、井、米、瓜、尗、丹、耒、贝、虫、行、州、渊等等。

有的象形字是综合角度的形象,如鱼:、(甲骨文),、

(金文),就属于俯视看到的侧面形象。

有时,同一个字,由于视角不同,会造成异体字。如同样表示飞翔的意思,仰视则作(甲骨文)、、(金文),这就是后来的“非”字。侧视则有(甲骨文)、、(金文),这就是后来的“飛”

字。再如“龟”字,甲骨文侧视的有、等,而俯视的有、

等,《金文编》所见皆作俯视形,如、。小篆作,隶书以后作龜,则皆从侧视形来。“贝”字,俯视作、(甲骨文)、

、(金文);甲骨文侧视作、,此形后来即假借作数字“八”。

附带说明两点:

第一,象形字虽然从图画来,但和图画有本质区别。象形字属于汉字的一种结构类型,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具有文字的一切特征,即民族性、社会性和约定性。图画是艺术形式,缺乏确切的内容,固定的形式,更没有确定的读音,对同一幅画的内容,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图画不能作为全民的交流工具,不具备民族性、社会性和约定性。

第二,一般来说,象形字所像的物品是自然界中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有些象形字所像的形则是古人想象的,并不是真实的实物,可能看

得见,但手绝对摸不着。如“电”或“申”,甲骨文作、,金文作或;“雷”字,甲骨文作,金文作或;“虹”

甲骨文作或。而且,这些字往往被赋予神话、传说或者迷信的内容。

第三节指事

一、定义

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指点,说明;事,概念,是抽象的事物;视,不仔细的、一般的看;察,仔细的、分析的看。许慎的意思是指事字初看能够认识,仔细看才能够发现意义所在。所谓指事,就是用抽象的符号或者在象形字和抽象符号的基础上加说明性符号以及改变象形字等的方向、线条来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指事字和象形字很像,但它总是比象形字多一个点或者一个线条,或者和象形字的方向、线条有区别,而且,象形字描绘的是实物的样子,是具体的;指事字表现的是概念,是抽象的。

二、指事字的分类

我们把指事字分为三类。

(一)独体指事字

直接用抽象的、概括的符号构成的指事字就是独体指事字,如一、二、乂(五)、十、ヽ、丨、丿、乚、ㄎ、于、兮、乎等。

(二)标志指事字

在象形字或概括性符号的基础上加指示性、说明性符号而产生的字。比较古文字中木和末、朱、本;刀和刃;人和千;大和亦(腋);犬和犮、牛和告(梏)等,即可知各组后面的字分别是在象形字木、刀、人、大、犬、牛的基础上加指示符号而来。此外,上、下二字则是在概括性符号“一”的基础上加点而来。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主要是就这类字而言。

(三)变体指事字

改变象形字、会意字的方向或者线条的写法,减少象形字的线条而产生的指

事字。比较古文字中大和屰、夭、尣、;人和(化);子和、孑(《说文》:无右臂也。从了、。象形)、孓(《说文》:无左臂也。从了、。

象形);口和凵;止和、夂;正和乏,等等,各组除第一个字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外,其余都是变体指事字。

第四节会意

一、定义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比,并列、排列;类,同一类的事物,同一类的结构;合,组合;谊,王筠说:“《说文》用‘谊’,今人用‘义’。”据此知“谊”就是意义。会意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成一个新字形从而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二、会意字的分类

许慎在《说文》中已经把会意字分为合谊和比类两类,我们遵从他的分类来分析。

(一)合谊会意字

组合不同的字形而形成的会意字。许慎举的两个例字“武”、“信”就是合谊会意字。

武,甲骨文作(合10229),从止从戈,表示人扛着武器去征战。《说文》引楚庄王曰:“止戈为武。”虽然按照战国时期的解释,把“武”理解为阻止战争的行为,并不符合其本义,但当做会意字则无问题。

信,金文作(中山王方壶),战国古文作(包2·90)、

(《说文》古文),小篆作,从人从言或从口。《说文·人部》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其余如(甲骨文)、(金文,班簋),(甲骨文)、(金文,大保簋),(甲骨文)、(金文,散氏盘)、

(中山王鼎),益(甲骨文)、(金文,益公钟),、(甲骨文)、(小篆),(甲骨文),爨、各、

(甲骨文),正、(甲骨文)降(甲骨文)、(史

牆盘)陟(甲骨文)、利、(甲骨文),罹等,都是合谊会意字。

(二)比类会意字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而形成的会意字。如把两个口组合成“吅”(宣传、喧哗的初文)、三个口组合成“品”,四个口组合为“?”;把两个木组合为“林”、三个木组合为“森”;把两个隹组合为“雔”、三个隹组合为“雥”;把两个人组合为“从”、“比”、“北”,三个人组合为“众”;把两个火组合为“炎”、三个火组合为“焱”、四个火组合为“燚”;把四个工组合为“?”。其余如把鱼三度重叠,把耳两度、三度重叠,把车三度、四度重叠等。

这种会意字最多只能重叠四度。

比类会意字最能够表现汉字的形体美,也最能够反映古人对汉字结构美的追求。上所说这类字最多之能够四度重叠即表现了这种精神,而三度重叠的会意字组合关系的变化更是如此。

三度重叠的比类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只有少数如(焱)、(森)呈正三角形,绝大多数呈倒三角形或并列结构,如、、

、、、、等。倒三角的架构头重脚轻,重心不稳,不和谐,因而至小篆一律变成正三角架构。如上面几个甲骨文和金文,

在小篆中只作、、、、、。如此处理,重心稳定,架构对称,符合美学原理,反映了古人对汉字结构美的追求过程。

第五节形声

一、定义

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以,按照、根据;事,概念;为,寻找、安排;名,类名,这里指形符;譬,“譬况”的省略,用音近的字注音;取譬,就是取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音符;相,代词,指要造出的新字;相成,即成相,组成新字。所谓形声,就是按照意义找一个形符,根据读音找一个声符,把形符和声符结合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形声字的形符表示字的意义或者意义类属、范畴,声符表示字的读音或者和字音相近,因此,我们通过一个形声字的结构最少能够推测出它大致的意义和读音,所谓“秀才认字认半边”就是这个道理。

二、形声字的分类

形声字的分类标准比较多,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分类

这是对形声字最常见的分类,唐朝贾公彦最早采用这种分类。

贾公彦在《周礼疏》中说:“许氏《说文》云象形者,日、月之类是也,象日、月形体而为之。云会意者,武、信之类是也。人言为信,止戈为武,会合人意,故云会意也。云转注者,考、老之类是也。建类一首,文意相受,左右相注,故名转注。云处事者,上、下之类是也。人在一上为上,人在一下为下,各有其处,事得其宜,故名处事也。云假借者,令、长之类是也,一字两用,故名假借也。六曰云谐声者,即形声一也,江、河之类是也,皆以水为名,以工、可为声。但书有六体,形声实多。若江、河之类,是左形右声;鸠、鸽之类,是右形左声;草、藻之类,是上形下声;婆、娑之类,是上声下形;固、国之类,是外形内声;阙、阓、衡、衔之类,是外声内形(玉涛按:阙、阓是外形内声,不是外声内形,这里可能有文字错误),此声形之等有六也。”【5】但这六类并不能概括所有形声字的结构类型,至少还可以补充两类。一类是形符处在一角的字,如毂、榖、疆、赖、强、颖、颍等;另一种是声符偏在一角的字,如“徒”。

一些形声字由于结构变异,现在已经很难看出是形声字,如贼、责、奉、滘等。

(二)根据声符是否完整把形声字分为完整形声字和省声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集中分析了共326个省声字(用“省声”标明的307个,另有19个只用“省”标明),加之《说文解字》在文字学中有无以替代的影响,后人多误以为是许慎最早提出并使用省声理论,但从现有资料看,最迟在西汉即有学者使用省声理论。如西汉元帝时的京房认为“贞”是“鼎省声”(见《说文》“贞”下所引),西汉末东汉初的杜林认为“耿”是“从光圣省声”(见《说文》“耿”下引)。除许慎外,东汉也有学者采用省声理论。东汉晚期的郑玄在《三礼注》中也使用“省声”一语。如《周礼·考工记·轮人》“直以指牙,牙得则

无槷而固”下郑玄注:“得谓倨句凿内相应也。郑司农云:槷,樧也,蜀人言樧曰槷。玄谓槷读如涅,从木,热省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909)(按《说文》作“槸”,许慎认为其结构是“从木,执声”)这都说明省声理论是两汉时期比较流行的理论,并非许慎独创、独用。

后人对省声理论有肯定和否定两种看法。

肯定派以徐铉兄弟和王筠为代表。徐铉、徐锴在各自整理的《说文》中不仅对原书中的省声字予以说明,徐铉甚至在《说文》“新附字”中补充了琛、售等19个省声字。王筠在其《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中皆肯定省声理论,他在《说文释例》卷三专列“省声”一节讨论这种理论,并总结了省声的原则。他说:“指事、象形、会意字可省,而形声字不可省。形声字而省也,其例有四:一则声兼意也,一则所从之字与本篆通借也,一则有古、籀不省者可证也,一则所省之字即以所从之字贸处其所也。非然者,则传写者不知古音而私改者也。亦有非后人私改者,则古音失传,许君从为之辞也。”(《说文释例》,武汉古籍书店,1983,101)

否定派以段玉裁、严可均为代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许慎的省声基本持否定态度。如他在“哭”字下注解:“按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取一偏旁,不载全字,指为某字之省,若家之为豭省、哭之从狱省,皆不可信。”(《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3)严可均《说文校议》也对省声持否定态度。

不过,分析古今汉字,我们发现省声字的确存在,在古文字和今文字中都有其身影。如訇(从言,匀省声);岛、袅、枭(皆为鸟省声);淲(从水,彪省声。今作“滮”);弞、矤(皆为引省声。“矤”又作“矧”,不省);涩(从水,歰省声);琁、蜁、颴、?(皆为旋省声。“?”又作“漩”);豪、毫(皆为高省声,比较“膏”字即可说明);纣、肘、疛、酎(皆当为寿省声);鉵、融(皆为蟲省声)。其余还有彬(从彡,焚省声)、渠(从水,榘省声)、産(从生,彦省声)、夜(从夕,亦省声)、進(从辵,蔺省声)、童(从?,重省声)等,都是省声字。

由于许慎充分运用了省声理论,因而后人都以《说文》中的省声字作为分析对象。但要注意两点:第一,许慎并没有收录或者指出古文字中所有的省声字。第二,省声理论虽然正确,但许慎在《说文》中有滥用这一理论的问题。有把诸如余、要、皮、粱、宫、麃、龙、鲜等象形字误为省声字者;有把诸如哭、事、段、复、黍、家、烦、监、狄、炊、奔等会意字误为省声字者;更多的则是把完整形声字误为省声字。《说文》中所谓从学省声的喾、泶、嶨、觷、觉、礐等8个字、从荧省声的营、莹、莺、萤、萦、茔、荥等19个字、从稀省声的唏、欷等4个字、从决省声的疦、决、妜、赽、趹等9个字、从侵省声的骎、梫等5字、从渎省声的犊、窦2字、从寒或塞或蹇省声的蹇、骞、?、?、褰等6字、从删省声的珊、姗等3字,都是完整的形声字,但许慎皆误以为省声字。因此,对于《说文》中的省声字一定要辩证看待,不能惟许慎是从。

省声理论是贯穿古今汉字结构的一个理论,至今在汉字简化过程中仍使用它,如际、标等字就是通过省声的方法简化来。

现代汉语练习-第2章--语音-(附答案) 2

第二章语音 一、填空: 1、语音具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即__生理属性________、_物理属性_________、_____社会属性_____。其中___社会属性__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_音强____、_音长_____、__音高___、_音质____四个要素。 3、音色不同大体是由三个条件决定的,即__发音方法________不同,___共鸣器形状_______不同,____发音体____不同。 4、普通话的辅音大多是__清___辅音,只有m、n、ng、l、r是___浊___辅音。 5、普通话辅音的发音方法复杂,除有___清音_____和____浊音____之分,还有___送气______和______不送气___之别。 6、传统音韵学把汉字字音分为___声母_____、____韵母____、____声调____三个部分,叫做音节的三要素。 7、《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___注音_____和拼写__普通话______的方案,其内容包括___字母表_____、__声母表______、____韵母表____、声调符号______、___隔音符号______五个部分。 8.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舌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音强。 9.北京人所说的shi sheng(师生)与重庆人口里的意思相同,这种现象决定于语音的社会性 10.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的,公布于1888 年,目标是用来记录和研究不同民族语言的语音,其记音原则是一符一音,一音一符。 1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交际工具。 12.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的快慢。 13.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震动的幅度有关。 14.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发声的时间的久暂。 15.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发音体的性质。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三种发音方式不同,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发音体不同。 16. 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 17. 普通话共有____22____个声母,除一个____零声母____外,其余都是___辅音_____声母。 18.任何一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都是由__发音部位__和__发音方法____两个方面决定的。 19. 普通话共有____38__个韵母,按照韵母的内部成分,可以把韵母分为__单韵母______、____复韵母____、_____带鼻音韵母___三类;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可以把韵母分为____开口呼____、___齐齿呼_____、___撮口呼_____、___合口呼_____四类。 20、分析描写元音音素依据的三个条件是___舌位前后____、__舌面高低______、__圆唇不圆唇 ______。 21、声调在汉语里有__区别意义______的作用,它是由___音高_____的变化形成的。 22、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__语音_____单位,汉语音节的三要素是___声_____、____韵____、__调______。 23、汉语的每个音节最多__4_____个音素,最少___1_____个音素;有辅音的音节,辅音只出现在___音节开头____或__音节末尾______。 24、武艺”w yì这样的音节由Y、W开头,说明是___零声母_____音节。 25、汉语音节结构包括声母、__韵头____、__韵腹____、__韵尾____、声调五个部分。 26、汉语音节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往往是以__声母发音部位_________ 和__“四呼”___为主要依据的。 27、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叫音节。 28、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第二章 汉字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汉字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节现代汉字概述(P76—P77) 练习题 一、填空。 1.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 2. 除中国外,现在使用汉字的国家还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3. 现代世界各国所用的文字可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日文的假名属于表音性质的文字。 4. 大多数拼音文字是线性文字,汉字是平面性文字。 5. 先进的电脑与古老的汉字正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汉字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工具,而且成为人与机器沟通信息的纽带。 1.现代汉字有哪五个特点?这些特点对汉字的学习和使用有什么影响? 现代汉字有五大特点:(1)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2)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语素文字。(3)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4)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5)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连写。 总之,现代汉字是一种表意性质的语素文字。这是它区别于纯粹表音的音素文字或音节文字的基本特点。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汉字教学应正确估价并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作用,同时要加强汉字的字音教学,以弥补汉字表音功能薄弱的缺点。 2. “森”表示树多貌,“淼”表示大水貌,运用同样的造字法所造的汉字,你还能举出4—5个例字来吗? 磊品晶焱犇众卉鑫 3. 新造字的造字方法有哪几种跟传统的方法不同的?请举例说明。 新造字是指现代新造的汉字。新造字除了大量使用形声法和少量使用会意法外,还有一些新的造字法,例如:(1)切音合形造字法,就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意义也合,但是读音则利用切音方法,前字取声母,后字取韵母和声调。例如方言字“甭”(béng),是“不”和“用”的切音;字义是“不用”,是“不”和“用”的合义。(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语音和意义跟上面的方法相同,只是字形也各取一半。例如科技用字“巯”(qiú),是“氢”

第二章_汉字__邵敬敏版现代汉语通论_名词解释

第二章汉字 汉字名词解释: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象形:用线条描画出事物的形象,其字形与字义联系比较具体、紧密。 指事:用抽象符号来提示字义。 会意:用两个或者几个物体的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 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图形组合出字义。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大致的字义或者字义的类属,声旁提示字的读音(或者近似的读音)。 意符:凡是跟整字在意义上有联系的部件,称为“意符”。 音符:凡是跟整字在读音上有联系的部件,称为“音符”。 记号:凡是跟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联系的部件,称为“记号”。 字体:是指的是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体式。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印刷的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 隶变:在汉字演变上的地位最为重要,它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笔画:是构成现代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笔形:笔画的形式简称为笔形。 派生笔形:书写是,笔画的方向有所变化的是派生笔形。 基本笔形:笔画的方向自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笔形是基本笔形。 笔顺:书写汉字时笔画的走向和次序叫做笔顺。 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能独立运用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部位:给汉字字形结构的各个位置定名,叫做部位。 偏旁:就是用二分法对合体字进行一次性切分而获得的结构单位。 部件、偏旁、部首的异同。 独体字:是指无法分离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的汉字。如:“广”、“手” 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的”“何” 近形字:是指字形相近而音、义有别的字。 同音字: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而且没有联系。 同音字按字形是否相同可以分为同形同音异义字和异形同音异义字两类。 多音多义字:是同一个字形却记录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字义。 字种:所谓字种是指汉字的个体种类(即不同的汉字)异体字、繁体字、简体字和变体字都不影响字种的数量。 常用字:是书写现代汉语经常要用到的字。《现代汉字常用字表》中收录了常用字3500个,常用字具有常用性、能产性、稳定性、简易性四个特点。 繁简字:同一个字有几个形体,笔画比较多的叫繁体字,笔画较少的叫简体字。 异体字:指意义都相同仅形不同的字。 四定:现代汉字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上,简称四定。 语音信息处理:所谓语言信息处理及是指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形、音、义等信息进行处理。

第二章汉字录入

第一节认识键盘及键盘操作

一、认识键盘 1.键盘是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设备,一般通过电缆与主机相连。键盘的四个分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和小键盘区。 2、键盘部分键功能 换档键(Shift):左、右下方各一个换档键。 大写字母转换键(CapsLock):用于大、小写输入状态的转换。有“CapsLock”指示灯亮。 空格键:整个键盘上最长的一个键。 回车键(Enter):又称换行键。当输入命令时,它是命令的结束符;在文字编辑处理时,它又是换行符。 强行退出键(Esc):退出程序或取消一个操作。 跳格键(Tab):用于快速移动光标。在制表格时,击一下,使光标移到下一个制表位置; 控制键(Ctrl):在主键盘下方左、右各一个。 转换键(又叫变换键)(Alt):左、右各一个,不能单独使用,用来与其他键配合产生一些特定功能。 退格键(Backspace):按下此键将删除光标左侧的一个字符,光标位置向前移动一格; F1~F12主要用于扩展键盘的输入控制功能。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在不同的软件中通常有不同的定义。

插入键(Insert)在编辑状态时,用作插入/改写状态的切换键。 删除键(Delete):删除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同时光标后面的字符依次前移一个字符位置; 光标归首键(Home):快速移动光标至当前编辑行的行首; 光标归尾键(End):快速移动光标至当前编辑行的行尾; 上翻页键(Page Up):光标快速上移一页,所在列不变; 下翻页键(Page Down):光标快速下移一页,所在列不变; Page Up和Page Down这两个键被统称为翻页键; 光标左移键(←):光标左移一个字符位置; 光标右移键(→):光标右移一个字符位置; 光标上移键(↑):光标上移一行,所在列不变; 光标下移键(↓):光标下移一行,所在列不变; 上述←、↑、↓和→这四个键,被统称为方向键或光标移动键。 数字锁定键(NumLock):按下该键,键盘上的“NumLock”灯亮,此时小键盘上的数字键输入数字; 二、键盘操作规范 (一)键盘操作正确姿势 1.坐姿 打字的姿势开始打字之前一定要端正坐姿。如果坐姿不正确,不但会影响打字速度的提高,而且很容易疲劳、出错。

汉字对联

汉汉字字对对联联 日在东 月在西 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 女居左 世间配定好字 寸土为寺,寺旁言寺,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龙怒卷风风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 下联:「明月」怀念明代。 汉汉字字的的字字谜谜 一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夹 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答案是:告 一口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斗米,猜一个字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答案是: 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答案是:汁 一百减一,猜一个字答案是:白 一夜又一夜,猜一字答案是:多 一个人搬两个土,猜一个字答案是:佳 一个礼拜,猜一个字答案是:旨 一家十一口,猜一字答案是:吉 一家有七口,种田种一亩,自己吃不够,还养一条狗,猜一个字答案是:兽 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猜一个字答案是:面 一只牛,猜一个字答案是:生 一只狗四个口,猜一个字答案是:器 一一箭穿心,猜一字答案是:必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猜一个字答案是:府 一边是水,一边是山,猜一个字答案是:汕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猜一个字答案是:秋 七人八只眼,猜一个字答案是:货 七人头上长了草,猜一字答案是:花 七十二小时,猜一个字答案是:晶 七个人有八只眼,十人亦有八只眼,西洋人也眼八只,家母同样眼八只,猜四个字答案是:货真价实 九十九,猜一字答案是:白 九只鸟,猜一个字答案是:鸠 九号,猜一字答案是: 旭 九辆车,猜一个字答案是:轨 九点,猜一字答案是:丸 二八佳人,猜一个字答案是:妙 二小姐,猜一个字答案是:姿 二兄弟,各自立,猜一个字答案是:竞 人不在其位,猜一个字答案是:立 人有他则变大,猜一个字答案是:一 人我不分,猜一个字答案是:俄 人都到了,猜一个字答案是:倒 人无寸铁,猜一个字答案是:控 人无信不立,猜一字答案是:言 八十八,猜一个字答案是:米 八兄弟同赏月,猜一个字答案是:脱 刀出鞘,猜一字答案是:力 十一个读书人,猜一个字答案是:仕

有关于汉字的对联

有关于汉字的对联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汉字的对联,供大家欣赏。 1. 红梅争艳飞雪迎春到,万象更新新潮逐浪高。 2. 花好常月圆人间同寿,根深叶不瘦天地长春。 3. 继往开来建设现代化,踌躇满志开发大西北。 4. 继先辈发扬革命传统,学雷锋誓做时代新人。 5. 坚持原则按政策办事,深入实际同群众商量。 6. 建设四化赖一代俊杰,指点江山有无数忠良。 7. 勤勤恳恳培育新一代,兢兢业业争当好园丁。 8. 九州春色闹百花争艳,四化宏图展万马奔腾。 9. 政策符心春风化春雨,汗珠落地黄土变黄金。 10. 埋头钻研为未来攻关,刻苦学习替祖国增光。 11. 曼舞轻歌迎接新世纪,挥毫泼墨吟咏好山河。 12. 梅花点点笑迎丰收岁,爆竹声声欢歌大治年。 13. 描千里春色百花争艳,绘四化宏图万马奔腾。 14. 年复年年年花香鸟语,岁增岁岁岁人寿年丰。 15. 培养人才建百年大业,艰苦奋斗开一代新风。 16. 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17. 特色中兴普天开景运,宏猷大展遍地发生机。 18. 万户千家齐奔现代化,五湖四海共知胜利年。 19. 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20. 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21. 虎跃龙腾有天皆丽日,花香鸟语无地不春风。 22. 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23. 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24.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25. 岁月逢春山河添锦绣,人民思治龙虎振精神。 26. 玉兔回宫喜迎新世纪,金龙下界更展大宏图。 27. 祖国腾飞大鹏振羽翼,宏图再展乳虎显神通。 28. 百姓喜金瓯同歌宝鼎,九州辞玉兔共接神龙。 29. 东海跃明珠金龙献岁,南天开淑景俊鸟鸣春。 30. 虎跃龙腾建功九万里,莺歌燕舞造福两千年。 31. 起凤腾龙千家争贡献,移山填海十亿尽风流。 32. 四柱擎天看神州巨变,五星焕彩引玉龙腾飞。 33. 九州欢歌颂扬三代表,万民起舞共襄两文明。 34. 瑞雪兆丰年年年大吉,丑牛接寅虎虎虎生威。 35. 芳气催人人老雄心大,春光入户户新幸福多。 36. 庆佳节怀思台湾宝岛,迎新春祝福骨肉同胞。 37. 庆新春更念手足兄弟,辞旧岁倍思骨肉同胞。 38. 群英奋大业闻鸡起舞,春晖映五岭策马前行。

第二章 汉字知识

第二章汉字知识 一、汉字的特点及演变 (一)汉字的特点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表音文字(字母文字),一是表意文字(非字母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由于汉字是用大量表意符号来记录汉语的词和语素的,所以汉语所用的表意符号,就不是几十个而是成千上万个形体,这就使得汉字形体复杂,数目繁多。汉字虽然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但与汉语语音又有着间接的关系,因为汉字是代表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一般代表一个单音词或语素,从而也代表词或语素的读音,所以汉字除表义外,还表音。因此,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义、音的结合体,其表现形式为方块形。 (二)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殷商时期,因为汉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划尖细,笔画和形状不太固定。距今约3000多年,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即从那时开始。 2、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如毛公鼎及铭文。 3、篆书:由金文演变而来,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文字称为“大篆’.,又称“籀文”。它比金文更匀称,结构更工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书同文”的进步措施,废除异体,简化字形,第一次统一字形,即小篆。它是在“金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又称“秦篆”。其特点是笔画匀称,结构更加划一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4、隶书:隶书是由小篆简省而来,始于秦代,通行于汉代。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已开始进入近代汉字的阶段。 5、楷书:楷书也称为“真书”、“正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

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第二章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教学目的】 本章讲解汉字的知识与理论,学习本节,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形体构造理论,即传统的“六书”,要让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情况。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字形解说汉字意义的能力,为研究汉字与阅读古籍创造条件。 【基本概念】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亦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古文字今文字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简化字 【基本理论】 “六书”分别是怎么创造汉字的? 篆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隶书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人们是怎样给古今字分类的? 异体字在形体上的差异有哪几种情况? 简化字的简化方式有哪些? 【重点难点】 六书问题隶变问题异体字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与提问结合 【所用课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学时 一、“六书”理论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四体二用说)。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1)独体 抓住特征描画轮廓:日、月、鸟、鱼、牛、羊、犬、豕、人、女、首、耳、目、口、止、贝 (2)合体 烘托显形:眉、须、果、瓜、聿、函、牢、州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1)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 (2)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刃、爪 (3)借用具体事物图形表达抽象概念:大、交、高、齐提问:最后一种指事字与象形字有何区别? 3、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其意义的造字法。 (1)比形象事:步、逐、鬥、莫、牧、即、既、采、取、及、从、比、竝、北、众 (2)连读成语:暹、尟、昶、尘、孬、歪 4、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杞、问、物、江、裏、裘 第2学时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6、假借

形容汉字的对联

形容汉字的对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小编收集形容汉字的对联,欢迎大家参考。 形容汉字的对联1、上联:满腔热情迎旅客;下联:一颗红心为人民。 2、上联:克勤克俭奔富路;下联:一心一意夺丰收。 3、上联:挂角囊萤百尺竿头还进步;下联:悬梁刺骨九天云路竞登先。 4、上联:花灯灿烂逢盛世;下联:锣鼓喧天颂华年。 5、上联:爆竹一声除旧岁;下联:桃符万户换新春。 6、上联:闻鸡晨舞剑;下联:挑灯夜读书。 7、上联:爆竹千声歌盛世;下联:红梅万点报新春。 8、上联:人来人往皆笑脸;下联:店内店外都欢迎。 9、上联:天地回旋春讯早;下联:乾坤运转喜事多。 10、上联:石池春暖人都乐;下联:水阁冬温客皆欢。 11、上联:兴高彩烈辞旧岁;下联:欢欣鼓舞迎新春。 12、上联:山向红日四时绿;下联:水随人意八方流。 13、上联:东风送暖花自舞;下联:大地回春鸟能言。

14、上联:夹岸晓烟杨柳青;下联:满园春色桃杏红。 15、上联:欣看江山万里秀;下联:喜听长征一路歌。 16、上联:伸张正义顺民意;下联:严明法制得人心。 17、上联:长风劲送千帆远;下联:百鸟齐鸣万木新。 18、上联:巧匠呕心雕美玉;下联:严师沥血良英才。 19、上联:万千桃李香四海;下联:一派春光明五湖。 20、上联:向阳庭院花开早;下联:勤劳人家喜事多。 21、上联:春风吹得校园暖;下联:热血浇出桃李香。 22、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 23、上联:龙腾虎跃长征路;下联:莺歌燕舞四化图。 24、上联:珠海生辉千秋业;下联:快马加鞭万里程。 25、上联:大地回春花千树;下联:春风送暖果万枝。 26、上联:英雄功绩昭百世;下联:烈士英名传千秋。 27、上联:龙腾虎跃人间景;下联:鸟语花香天下春。 28、上联:政策对头家家喜;下联:经济腾飞户户欢。 29、上联:欢欢喜喜辞旧岁;下联:快快乐乐迎新年。 30、上联:风调雨顺家家乐;下联:粮多财足户户欢。 31、上联:工农同饮庆功酒;下联:军民共戴团结花。 32、上联:春归大地千山秀;下联:日照神州万木春。 33、上联:师指千条路;下联:烛明万里程。 34、上联:接天瑞雪千家乐;下联:献岁梅花万朵香。 35、上联:芙蓉国内百里雪;下联:红梅枝头十分春。

识字二对联

识字二:对联 设计理念 本设计意在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通过读读、想想、猜猜、联系生活实际等形式多样的方法识字、学词,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语言文字,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在诵读对联中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规范书写10个生字。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 读文识字,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在黑板张贴一副完整的对联,课件一套,红纸,黑色彩色笔若干。 学生:课前搜集对联。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观看课件,感受过春节的热闹气氛。 2谈话揭示课题。 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对联入手,初识对联。 (1)抽学生读:“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 3检查识字、学词情况。 (1)将生字放在五颜六色的气球中逐一让学生认识。 “联”、“六畜”、“财”、“茂盛”、“风调雨顺”,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爆”、“财”: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扩词。(当学生说到“爆炸”时,老师相机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远离爆炸,渗透安全教育。) “稻米”、“六畜”,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猜猜进行理解:“稻米”还可以叫什么?“六畜”指农民伯伯饲养的六种牲口,请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通过这一形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轻松理解了难点词的意思) “茂盛”:结合窗外的那棵高大的黄桷树进行说话练习。 (2)词语(四字词、三字词教学)。 过渡:对联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语,藏在灯笼里,孩子们,想和它们交朋友吗?(将四字词、三字词分别放入灯笼里让学生认读,在读中体会含义) “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过年的热闹场面,听到了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看到了朵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展示它的美丽,散发着它的芳香)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 “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生: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 “三字词”教学,在朗读中记忆、积累。 三、朗读指导 过渡:学好了生字词,下面老师把它们送回到对联的家中,老师相信你们会把对联读得更好。 1配乐朗读。 (配上喜庆吉祥的音乐,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读文氛围,学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读好对联)(1)配乐自由读。 (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对联进行朗读,并读给小伙伴听听,小伙伴读得好的,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进行奖励。 (3)抽学生读、评读、赛读。 (4)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朗读对联。 2按节奏朗读。 过渡:读好了对联,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对联有什么特点。 (1)学生汇报:两两相对,每句字数相等,根据前面的词语教学,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对联中都藏有四个字的词语和三个字的词语。 (2)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将对联分成“×××× /×××”的节奏指导朗读。(师:我们读对联时,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还应像古诗那样,读出对联的节奏,读出韵味) (3)教师引读,学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词句。 3游戏——对对联。

第二章 汉字

第二章汉字 一、教学内容 第二章:汉字第一、二节:汉字特点和形体演变 二、教学目的 了解汉字的产生、汉字的特点、掌握汉字形体的演变。 三、教材分析 重点和难点: 汉字的特点、汉字形体的演变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图示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汉字特点 一、什么是文字? 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特点:有声语言的代用品,突破时空局限(有声语言的缺陷)。 作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记录、传播、加工、规范) 二、什么是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殷商的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三、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圣人造字说仓颉造字说结绳说手势语) 四、汉字的特点 从书写符号看是表意文字(非字母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是语素文字(汉字大多是记录语素的,造字之初更是如此。)。 从字的构成看,是意音文字(90%是形声字)。

五、汉字的作用(历史、现实、国际、国内) 二度备课: 课前互动—— 1.对老师授课有什么建议? 2.对于大家的汉语水平,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来了解。通过对话,朗读等等。 一、复习已学内容 1.出示天空题 2.先读题自读,指名读2人 3.回到3人回答 4.出示答案,齐读答。 二、运用练习 1.出示题目 2.学生自读,指名读2-3人,再齐读 3.各自书面答题 4.交流答案,齐读 三、朗读练习 P158《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段 1.学生自读 2.开火车检查,每人两句 3.这段话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互动交流 4.谁愿意来完整地读?2-3人读同桌互读一遍 第二节汉字形体演变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重要意义: 整理、简化标志统一

识字二 对联

对联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书写等掌握本课的生字。 2.通过对对联的诵读积累词汇。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通过书写表达汉字的形体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上展示贴着对联的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指生回答。 2.教师引导:同学们,每逢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自己家门上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晚辈也会送上一两句对联表示祝贺,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句子常常是两两相对,上句和下句的字数相同,读起来很上口,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句子叫对联。 3.(教师板书课题:对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娃娃,并借助拼音读一读。 3.再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教读。 (2)自由认读。 (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5.记忆生字。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还没记住的字,可以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三、指导写字,轻松积累 1.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内互相交流。 讨论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练习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讨论怎样写好这些字。(出示生字卡片) 3.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写好的笔画并范写难写的字。 4.学生完成课后的“描描写写”。 5.学生写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双姿。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四、学习课文,积累词汇 1.朗读课文。抽读、两人或两组对读。 2.体会对联的意思。 (1)朗读课文。 (2)配合情景图,体会对联的基本意思。 (3)出示对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老师:谁知道这副对联在什么时候挂出来? 学生:过春节时挂出来。 老师小结:这副对联是写迎新年的哦,在新年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挂上了这副对联。“除旧岁“的意思是说用爆竹声送走旧的一年。这是我国古代的习俗。 (4)五谷丰登稻米香,六畜兴旺牛羊壮。 老师:读了这副对联,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农村看到农民获得丰收的景象,他们一个个喜笑眼开。小结:这副对联是写庄稼丰收,畜牧兴旺的“五谷丰登”的意思是粮食作物丰收。“六畜兴旺”的意思是各种家畜、家禽长得好,很兴旺。 (5)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这副对联是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6)风调雨顺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兴。 这副对联是反映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风调雨顺”的意思是风雨适合农时,庄稼长得好,农作物收成好。“国泰民安”的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3.朗读课文。男生女生分读。 4.读读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自由说说其中的含义。 五、自主迁移,知识迁移 1.除了记住课后第二题的词语,你还记住了哪些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对联?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汉字篇第二章汉字修辞

第二章汉字修辞

?汉字修辞,是利用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的特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汉字修辞,古已有之,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现代人的语言生活中,汉字修辞依然发挥着积极作用。本章仅以字谜中的汉字修辞现象作为研讨的对象。

?字谜作为汉字俗文化的一种方式,体现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聪明才智,是传统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深刻体现,是中华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鲜明映照。字谜中运用了汉字修辞的字形、字音、字义等的修辞,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修辞现象,是颇具魅力的语言文字技能的巧妙运用, ?字谜中的汉字修辞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和字义修辞三种。

第一节字谜中的字形修辞 ?字谜中,利用汉字的形体来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称之为“字谜中的字形修辞”。汉字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发展到现在的楷书,一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古代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便于称说,利于分析。隶变以后,不少字成为单纯的记号字,仍有大部分字能够解说。 ?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字谜的表达手段更丰富,表达效果更具艺术感染力。 ?利用汉字形体特点制作字谜主要手段有:拆字、增笔、减笔。

一、拆字 拆字,是表达者把某一个汉字或某几个汉字的每一个汉字拆开成几个汉字或偏旁,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现象。拆字的具体手法有直接拆字和间接拆字两大类。 (一)直接拆字 ?直接拆字,就是作者把从谜底汉字中拆分出来的部件直接呈现在谜面中的拆字。 ?十八人 ?哥哥冲凉 ?为人要一日三省 ? ? ?

?由直接拆字构成的拆字谜都比较浅显,只要掌握了拆字的规律,把作者拆开的部件再组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谜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