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玉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黄玉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黄玉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黄玉因其韧性较差,外力击之,很容易出现裂纹,故不宜制作男用戒指,但黄玉的质地相当硬,硬度为8度。黄玉的比重较高,几乎与钻石的比重相同。只是折射率比钻石低得多。黄玉通常都有些裂隙,但只要其中的瑕疵不能被肉眼发现,这样的黄玉就可视为上品。

黄玉的迷人之处在于它那非同寻常的美丽颜色。名贵的黄玉,颜色应该是非常鲜艳的黄,微带点橙色,整体为黄金色,称之金色黄玉或帝黄玉。微带红色、黄褐色的雪梨黄玉、极浅的淡蓝色黄玉,都是较为贵重的宝石,其它还有粉红至红色的黄玉和无色的黄玉。红色的黄玉通常是以褐黄色的黄玉加热而成的,无色的黄玉价格就很低了。黄玉的价值在于美丽的色彩,其颜色越浓艳,价值也就越大。

黄玉的产地虽比较多,但出产真正上乘黄玉的国家除巴西、斯里兰卡外并不多见,所以黄玉算得上是较为名贵的宝石。人们将它誉为“友谊之石”,列为十一月诞生石。

在选择黄玉时,首先注意观察瑕疵,瑕疵不被肉眼发现,仅在10倍以上放大镜下才可看到的就视为上品。另外要看它的颜色,要选择那些含有悦目的色彩外观如同丝绒状或天鹅绒状的黄玉,并鉴别它是否有优良的抛光工艺。

黄玉与黄水晶看上去十分相似,很容易相混。黄水晶是一种相当普通的宝石,其光泽远不如黄玉,但由于其价格便宜,加工精细也很漂亮,极易以假乱真,所以常被作为黄玉的代替品。

橄榄石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橄榄石在古代曾是很珍贵的宝石。据说,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就饰用橄榄石宝石。

橄榄石硬度是6.5-7,比重为3.3-3.5,折射率为1.65-1.7。

根据橄榄石的颜色,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浓黄绿色橄榄石,是带黄绿色调的浓绿或深绿色的橄榄石品种,依据折射率和比重等数据,它应属于贵橄榄石的范畴;呈金黄绿色的称为金黄绿色橄榄石,也叫“金色宝石”。从颜色上看多属贵橄榄石矿物。黄绿色橄榄石呈黄绿色,含有较多的铁质,其中有些品种颜色类似祖母绿的颜色,故称“夜祖母色”或“月见草祖母绿”,也称“西方祖母绿”。还有一种极为罕见的橄榄石,即所谓天上宝石,是指陨石中的宝石级橄榄石,它亦称“天宝石”。

由于橄榄石那艳丽的色彩,从古至今深受人们青睐。能工巧匠们将它琢磨成圆形、椭圆形和心形等刻面宝石,镶嵌于金银首饰上,做成精美的项链和戒指。在世界珠宝习俗中,橄榄石被列为“八月份诞生石”,象征夫妻幸福和谐,并被誉为“幸福之石”。

作为宝石的橄榄石,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具有

足够大的直径,一般要求在5毫米以上。在10毫米以上者为一级品。

要求裂纹或解理不发育。

颜色在深而鲜艳者为好。特别以祖母绿色者为最佳。

区别橄榄石与橄榄石的代用品、仿冒品是比较简单的。虽然有许多绿色的材料类似橄榄石,但天然橄榄石有其独特的特征。在鉴定中,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它的重折率。它的重折率比较强,在显微镜下,透过一个面,可以见到另一面出现的双影。这一点与橄榄石的折射率有关,所以比较容易测定。

橄榄石的比重为3.27-3.48,接近二碘甲烷的比重3.32,在多数情况下,橄榄石在重液二碘甲烷下沉得非常慢。

鉴定橄榄石可利用它的另一个特征。橄榄石从来没有较强的二色性。一般来说都比较弱,会出现一边呈绿黄色,另一边呈绿色,或是一半呈棕色而另一边呈淡些的深棕色。

一些与橄榄石类似的宝石有:玻璃、碧玺、双合石及绿色锆石。在上述的这些材料中,只有玻璃最接近橄榄石。但是,玻璃是单折射,均质体,而橄榄石是双折射,非均质体。这个差别利用偏光镜就能很快地区分出来。再一个与橄榄石外表类似的是碧玺,但是比较容易鉴别。因为碧玺有非常特殊的折射率,1.624-1.644。重折率是0.020,比较稳定。锆石,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光泽,也很容易区分。特别是它的折射率,在多数情况下超出一般折射仪的界限。

绿松石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绿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在古代,产于波斯(今伊朗)的绿松石最著名,它们大多通过土耳其转运到欧洲各国,所以又被称为“土耳其玉”。

绿松石是含一定水分的磷酸铜铝矿物,硬度为5-6度。有苹果绿,蓝绿或天蓝等颜色,微透明或不透明,性脆。绿松石受热后会因脱水而变色。当与有色物质接触时,易受渗透而变色,长期暴露在干燥空气中会褪色。

绿松石的主要产出国是伊朗、印度、土耳其和中国,其次是美国、埃及和苏联。在我国,以湖北郧县出产的绿松石质量为最佳,历史最久,素有“东方绿宝石”之称。此外陕西、安徽、青海等地均有出产。

自古以来,绿松石在我国的工艺美术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从皇宫贵族的玩物摆设至人们普通的装饰品,经常见有镶嵌绿松石的。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量的绿松石装饰拉萨大昭寺。藏、满、蒙、回及南少数民族,自古酷爱绿松石装饰品。绿松石在穆斯林各国应用得最为广泛,因为它的波斯文意思是“不可战胜的造福者”。在西方,绿松石被作为12月的诞生石、

绿松石以其颜色,不我性和光泽为它的特征。它呈浅――中等色调的蓝色,有时暗绿

色。这种颜色,仅是少数几种关透明――不透明的宝石的特征。大部分绿松石粗糙面呈白垩状。而抛光面,具半玻璃光泽,且不透明。上等品样品,粗糙面具油脂光泽,而抛光面为玻璃光泽,且半透明。只靠安面描述,绿松石可能和很多不透明特质相混淆,但如果亲身体会,并考虑透明度的话,区分它们不会有困难。

区分天然的和合成的绿松石,是基于观察它们的特征以及合成品缺乏吸收线,合成绿松石的折射率接近1.6,天然品1.61。但是天然品可能变低一点,便与合成的一样了,比重也难区分。

人造绿松石非常纯,不含有任何铁质,故没有吸收线,天然品差不多总是含铁质,所以有一条弱――中等的深蓝色强吸收线,同时颜色也较深。合成品在放大镜下可以见到无数挤得很紧的小球球,而天然的没有这种结构。

月光石的基本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月光石在矿物学中属于长石,是长石级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它的硬度为6,比重是2.56-2.62,性脆,折射率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泽。

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特征是:在某一角度看它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部分月光石含有相当多的钠长石,其性质和正长石相比更接近钠长石。但就整体而言,月光石认为正长石的变种。

月光石的品种有:冰长月光石,呈半透明云雾状,琢成弧面形后有游彩,呈现天蓝色的乳白光泽,亦称“贵月光石”。钠长月光石,是带珍珠光泽的钠长石,或称有月光石特征的钠长石。拉长月光石,有月光石特征的拉长石,这种月光石有黄带褐色调的蓝色光。朝鲜月光石,是一种混合类型的月光石。此外,斯里兰卡蛋白石、狼眼石、水蛋白、鱼眼等,也都属于月光石品种。

月光石在几个世纪来都作为宝石。在世界许多地区,人们相信佩戴经可以喧来好的命运。在印第安,月光石仍然认为是神圣的石头,它只戴在神圣的黄衣服上。在古时候,人们相信能唤醒心上人温柔的热情,并给予力量憧憬未来。今天,月光石被用作六月的生辰宝石。

好的月光石要求晶体透明,并具有类似游彩的珍珠光泽或明亮的乳状光泽,最佳者呈天蓝色或象鸽子蓝色羽毛的光彩。有美丽乳光的月光石也是一种珍贵的宝石。

容易与月光石混淆的材料有玉髓,结晶石英、欧泊石、玻璃、塑料等。

玉髓和欧泊石尽管表面和月光石相似,但玉髓从来没有月光石那种奇异的飘浮效应。欧泊石缺乏特征的冰长石光的定向光彩,同时它的折射率和比重都明显地低于月光石;玻璃和塑料则缺乏解

理标志,且是均质体,易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