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83874691.html,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作者:邹林达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4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其独立于当前银行体系的创造机制,对货币的供求造成了冲击,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制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对货币需求与供给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模式。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其独立于当前银行体系的创造机制,对货币的供求造成了冲击,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制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

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这是货币政策基本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M,改变利率r,利率r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变化,投资的增减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关键环节是利率。互联网金融创造了许多支付结算方式,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央行不能准确的用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来调节利率,影响到对总收入和总支出的结果,最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下降。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解读互联网金融基本法

然后作为理财,收益也是投资者考虑的因素,“民贷网”在这一块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虽然随着行业的规范发展利率有所下降,但是行业平均14%年化收益还是远远高于存款(3%—5%),这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不小的诱惑。以“民贷网”为例,一款年化收益14%、期限3个月的标,投资了20000元,20000X14%/4=700,3个月下来的利息解决了我的一部分零花钱。 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让网络支付、P2P、股权众筹、网络理财销售等行业终于被纳入监管。 自2013年5月,监管层乃至更高层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央行开始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2014年初开始起草,其间十数次易稿,和业内密切沟通,不断完善,至2014年底,基本完成。 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综合目前已经暴露的行业风险因素,衡量利弊,推动了《意见》的出台。据一位央行权威人士介绍,《意见》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方向是从最初的侧重监管,到最终版本的鼓励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和监管并重。 财新记者获悉,“一行三会”针对各自分管的行业,还将分别出台细则。证监会正在编写股权众筹管理办法,银监会也正在编写P2P的管理办法,预计将于年内公布。 前述人士表示,《意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监管底线,给出一条向上开放式的红线,相当于负面清单原则,在此红线之上“法无禁止即可行”。他举例说,如果业务边界不清会面临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最典型的就是非法集资问题。 他强调说,观察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很容易放大为系统性风险。比如作为平台业务,不管是P2P或网络小额贷款,由于平台的性质,作为借贷双方的连接点,很容易将风险放大。

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欧阳光明创编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互联网金融时代我国 欧阳光明(2021.03.07) 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姓名:孙宁宁学号:1211224017 分数:_______ 摘要:互联网金融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中介功能提出了巨大挑战,银行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挑战与改革。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下,获得迅速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机遇;挑战。 当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时下热门词汇之一,2012年甚至被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强劲,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销售,以及网络小额信贷等多种形式应运而生;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直接匹配平台,与客户实现了开放、交互和无缝接触,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框架。联网金融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支付方式和交易方式,而且对传统金融业务、传统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模式和传统金融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传统金融生态链面临重大变局。 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第一,传统金融服务借助互联网大幅降低了顾客时间和费用成本,降低实体店服务数量进而降低运营成本。而贷款和电商结合,实现了互联网供应链融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融合和在线控制的实现使贷款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这是一个重要观点,但要成立,必须是在一个完全网络社会,人们离开网络即无法生存,网络完全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状态。互联网金融为改善客户服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小微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方面。互联网普及和网上金融消费习惯形成奠定了客户群体基础,而搜索引擎、数据挖掘及云计算等发展能将社交网络发布、传递和共享的广泛、全面、冗余的个人或机构信息筛选、再加工及组织形成针对性、标准性、动态连续的金融信息,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互联网银行和大数据技术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相关数据。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突破地理距离限制,实现小微企业网络社区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熟人社会”,通过捕捉及整合相关人际关系信息,并进行合理分类,使得小微客户信用行为透明度大大提高。互联网收集和监控的是第一手真实信息,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货币政策理论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立足点一样,把一个系统的互相联系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是在实践中首先会看出这样的表现: 要么是货币政策由于宽松,造成大量的投资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投机增加,这样市场呈现出危机前的一片虚假的繁荣。 其次是这个虚假的繁荣由于这些宽松货币造成的无序投资以及投机的增加,使得经济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模糊的结构性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资本论》的分析,尤其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再生产章节的理论为依据)失去平衡,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也从潜在逐渐变成现实。 这时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会使得货币政策继续引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然不顾这种无序投资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妄想用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靠这种继续增加的货币投放来促进投资的增加,以避免经济的衰退。但这不过是用后来的投资来为以前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进行买单,而且,矛盾不单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这种不断增加的货币投放量暂时把前一期的混乱所造成的大量浪费暂时捂住。但这是捂不住的。如果这种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不管现实经济本身,只知道在一种错误的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虚假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这样的失衡的基础会积累得更厚实,那么,危机或者由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会更长。

或者货币政策会走向反面,还在由前期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投资的无序增加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过热”,即这种虚假繁荣的难以为继已经从各个局部表现了出来。同样以那些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在选择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且这种保守还会再现许多争吵。但是保守的政策只不过是同样的形而上学的匆忙选择。因为前期的大量无序投资,加剧了无序竞争,同样也加剧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候,一些企业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生产经营困难才刚刚显示出来;是宏观的货币紧缩政策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大片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需要真正的货币宽松的时候,却突然断了资金的门路。这样,倒闭就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的现象了. 上面的货币政策和现实经济就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循环里经常混乱,这种混乱除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矛盾,还会由于能够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和政府的随意性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加速和深化。 在这样的理论和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上述的恶性循环。但是虚假的毕竟是虚假的,事实本身会用自己的身体说话,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之外,还有现实的强迫,所以,货币政策微调论也出台了,针对微小企业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这些措施终于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偏执中被迫听取了事实本身的要求,被迫对事实做出了让步。 但是又何必提出一个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为自己辩护呢?我们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行,那么,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一定能够起到效果吗?

网络时代下商业银行的未来

网络时代下商业银行的未来 摘要: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影响并改变了很多行业。在如今的宏观大环境之下,商业银行的传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结合网络第三方支付的自身优势以及其隐藏的风险来分析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表明了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网络金融压力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的垄断局面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批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对金融业逐步渗透,加快金融业的政策和制度不断调整和创新,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显著冲击。以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为例,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地位就已经被边缘化。如今,支付宝公司与合作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额宝,开始争夺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和活期存款业务的利润。余额宝顺利推出后,其引发的聚集效应和蝴蝶效应马上得到呈现。“活期宝”、“现金宝”、“挖财APP理财”和“新浪微银行”等等纷纷上线,开展与商业银行相关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以,余额宝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 第三方支付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服务易于创新、交易成本低廉、操作流程便捷和营销渠道无缝绑定等。余额宝在基金销售渠道和小额理财方面进行的创新,归功对互联网渠道成功挖掘和利用。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对商业银行在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业务造成的冲击日益显现,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在于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系统资源,具备第三方机构无可比拟的国家信用及资金安全保障。商业银行应当尽快利用传统优势与互联网金融优势结合,提高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的服务效益。 二.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第三方支付具有如此强有力的优势,商业银行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组成银行业的主干,占据着主体的地位。 何谓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存款。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进行贷款等其他业务的基础。银行吸收存款储蓄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2)发放贷款。发放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企业,让闲置的货币作为资本生产要素发挥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居民个人也可以上银行贷款,用于个人创业或生活消费。(3)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各种业务。在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最重要的是转账结算业务。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大,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 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中作用如下 (1)充当信用中介、充当支付中介、变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创造信用流通工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2)在货币供给量形成过程中,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总的宏观调控机构,它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以及公开的市场业务操作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一般来说,这三种之中对再贴现率的调节是最常用的手段,因为这种方法有效,并且假若操作失误造成的后果也不至于无法转圜!而商业银行在这其中主要起的是一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总分:44.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 凯恩斯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V B. 货币供给量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凯恩斯很注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2. 货币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V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此题注意与第l 题相区别,货币主义不认为利率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反他们认为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 3.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中间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货币供给量 B. 适度利率水平 C. 适度的经济增长V D. 适度的存款准备金率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比较可发现:A、B、D 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故此,正确答案是C。 4.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最终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的失业率 B. 适度利率水平V C. 适度的经济增长 D. 适度的通货膨胀率解析:解析:见第3 题解析。 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包括()。 (分数:2.00 ) A. 物价稳定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经济增长 D. 收入分配平衡V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收入分配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 。 (分数:2.00 ) A. 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83874691.html,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货币政策 作者:邹林达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24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其独立于当前银行体系的创造机制,对货币的供求造成了冲击,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制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对货币需求与供给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2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模式。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同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其独立于当前银行体系的创造机制,对货币的供求造成了冲击,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制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 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这是货币政策基本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M,改变利率r,利率r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变化,投资的增减进一步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关键环节是利率。互联网金融创造了许多支付结算方式,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央行不能准确的用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来调节利率,影响到对总收入和总支出的结果,最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下降。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浅谈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2020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工作方向,互联网金融一时间快速吸引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确保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健康,离不开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然而,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尚缺乏成熟的理念,各方对监管的功能、地位尚未达成普遍共识,因此,探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确定各部门在监管中的位置以及监管职能和监管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业界普遍认为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只针对理想的金融市场,这种情景认定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市场价格全面、正确地反映了所有市场信息。然而,现实生活中金融业特别是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并未达到这种理想的地步,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不可控等非有效因素广泛存在,必须实施必要监管。具体来讲,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个体行为的非理性。在P2P平台中,投资者对于借款者信用风险的了解仍不能做到全面、系统,其投资行为仍属于高风险投资,同时,由于P2P门槛较低,一些投资者不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对投资失败对个人的影响也了解不足。2.集体非理性。

在货币市场大幅波动时,个人投资者出于理性可以赎回资金,但如果大部分投资者一致采取理性赎回,整个平台就会遭遇挤兑,表现出集体行为非理性。3.互联网金融创新仍存重大缺陷。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领域,部分P2P平台的客户资金同平台自有资金缺乏有效隔离,使得平台负责人卷款跑路事件频发,多数平台缺乏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管控,将高风险产品销售给不能承担风险的人。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1.信息科技风险。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网络金融诈骗、钓鱼网站、客户资料泄露、支付不安全、账号被盗等信息技术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些风险或是由平台工作人员、投资人违规操作造成,或是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与互联网大环境导致,其后果往往较为严重。 2.长尾风险。互联网金融有效拓展了交易的可能性边界,使以往不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人群也参与到投资中来(即长尾特征)。这部分人投资经验不足,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也相对欠缺,容易受到误导、欺诈,加之投资额较小且分散,一旦出现风险厌恶,极有可能造成挤兑。 二、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 (一)审慎监管 审慎监管就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取限额监管等一系列

商业银行对大数据的运用及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对大数据的运用及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对大数据的运用及应对策略 摘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战略转型,营销模式逐渐实时化和精准化,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各商业银行如何及时调整并发展营销策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组合,寻求基于大数据时代营销特征的营销策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首先以商业银行大数据特征及其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影响为基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精准营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银行实现精准营销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战略转型,营销模式逐渐实时化和精准化,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各商业银行如何及时调整并发展营销策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组合,寻求基于大数据时代营销特征的营销策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首先以商业银行大数据特征及其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影响为基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精准营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银行实现精准营销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战略转型,营销模式逐渐实时化和精准化,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各商业银行如何及时调整并发展营销策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组合,寻求基于大数据时代营销特征的营销策略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首先以商业银行大数据特征及其对传统营销理论的影响为基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实现精准营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商业银行实现精准营销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Abstract Due to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 deepening,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will face mor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ommercial Banks are making strategic transi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gradually real-time and accurate marketing mode, service mode constantly customiza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And continually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market research, product strategy, channel segmentation and other tradi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promotion strategy, real time marketing, social marketing, behavior and so 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rketing methods. Integration and real-time update of structure,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will deeply influence the commercial bank marketing rules. Based on the era of big data, timely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strategy, flexible use of marketing mix, is our country commercial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RR/03/04 Array CFEF研究报告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王连洲杨如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债券市场下跌之后,关于资本市场投资人基础收窄的讨论,重新引起各方的兴趣。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债券市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作用的领域,央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冲外汇占款,并透过收缩或者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以落实其既定货币政策;财政部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者交易所债券市场,或者同时在两个市场,通过发行国债,来落实其财政政策。在大多数的年份里,作为政府左膀右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安无事,彼此和谐。但在特别情形下,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不一致,或者尽管长期目标一致,但实现短期目标的操作方法出现冲突,则债券市场投资人和机构的预期将会被扰动,最终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这一次债券市场的下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反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协同问题。 1.独木难支:政策目标分离与资金的短距离周转 回顾以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行轨迹,我们发现,由于政策操作从来没有刻意谋求过二者之间的目标协同,宏观调控方面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要么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要么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这期间,财政政策与计划体制混淆在一

起,货币政策被淹没在中央银行包揽商业银行业务的格局之中。实际上,在1984年以前,我国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货币政策也完全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目标是计划目标,手段是计划手段。1984年以后,民间经济的勃兴使得财政收支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出现了弱化趋势,货币政策手段逐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重视。不过,那时我们缺乏必要的经验,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与金融业监管被混为一谈,加之市场传导机制没有形成,金融市场表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波动状态。因为面向市场的财政政策的独立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至少从表面上看,改革开始以后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是由并非纯粹的货币政策独挑大梁。这种局面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改变,由于国内出现的局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我们开始首次尝试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以期刺激需求,恢复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综合利用两个政策工具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难以受到切实的效果。在综合利用中,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是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面向市场的,主动运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央行先后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计划管理,以及连续多次降低利率等手段,推动微观经济投资和消费活跃。财政政策方面,连续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国债发行,支持基础项目建设,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23187.33亿元。 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目标协同远非一次尝试就能完成,从实际效果看,过去几年我们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妥的货币政策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货币政策方面,刺激投融资的效应不能持续,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仍然较差,资金在央行和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封闭循环,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层面。由

货币政策理论

一、简述题 1、简述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由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主要包括四个要素:①规定货币币材②确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收入理论。 3、简述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4、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简述费雪方程式。 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剑桥方程式。 7、简述维克赛尔的累积循环理论 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由瑞典学派创始人威克塞尔提出。他认为,自然利率是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相一致时,从而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是指从银行的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来说明物价的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和经济周期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威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威克塞尔所描述的累积过程不是关于产量和就业的累积过程,而是价格水平的累积过程。这是因为,他是在充分就业假定下进行分析的。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的要点是: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其价格水平将上涨,而且是累积性地上涨;反之,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下降,并且是累积性地下降。假定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导致增加投资、增加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要素价格和收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如今互联网金融这么热,所有的金融行业不跟互联网搭点边,就感觉貌似落伍了一样,但是从我自己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理解来看,的确二者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任何东西带来的结果必定是两面的,有优点也必定带来缺点。 笔者认为,这些争论大都是从技术层面与产品层面来理解当下的互联网金融,并没有看透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与其本质。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简单的理解与就事论事使得监管当局对互金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长远的规划,这也是当前行业监管无序、发展混乱的最重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关注。 一、从简单、直观的角度去分析互联网金融(以下简称互金)是无意义的。互联网、金融业在非常发达的欧美国家并没有出现象中国一样蓬勃的互联网金融现象,其原因并不是中国互联网与金融业的发展超过了这些国家,而是中国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催生了民间金融资本的另类生存,其本质是国资、民资基于金融产业的一场新时空的战争。 以最具代表性的P2P借贷为例,据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商品交易额为1900亿-2100亿美元,略次于美国,2015年才超过美国。美国P2P的代表Lending Club 成立于很久以前的2006年,发展至2014年末美国全部P2P业务的总额也仅为65.5亿美元左右,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同期P2P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9月末竟增至3000亿元。2014年阿里巴巴平台商品成交总额约1.68万亿元,同期阿里小贷余额也仅为150亿元左右。 另外,各大P2P平台的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的P2P信贷客户绝大多数与网购、电商无关。以上信息表明,互联网与电商的发达催生中国的互金现象爆发,这一说法的依据极不充分。相反,中国传统银行业不发达、金融业牌照对民企封闭,从而推动大量民间投融资机构借道互联网,这才是中国互金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当下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并不是信贷投放不足的问题,而是信贷资源投放无序、分布不均的问题。2004年美国前四大代表性银行的资产总额为4.2万亿美元,同期中国四大行2.1万亿美元;20145年三季度美国上述四家银行资产为8.1万亿美元,同期中国四大行11.8万亿美元。彭博数据显示,中国债务总额从2007年的7.4万亿美元增至2014年6月的28.2万亿美元,与GDP之比从158%猛增至282%,而希腊这一数字为185%,正常值约为100%。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江西理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 2013级(2017届) 02 班学号28 学生何林茂题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当前,金融创新活力迸发,催生出一大批新型互联网金融工具。这无疑是对以商业银行为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巨大瓶颈制约和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是对商业银行升级转型的迫切需要,更是维护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研究目标:提出解决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研究内容: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优缺点、互补性和措施的可实施性。 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手段:查阅期刊、硕博士论文、书籍等资料。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提纲:1.互联网金融概述与时代背景。 2.互联网金融的显著优势。 3.传统银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自身优势。 4.传统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具体措施。 进度:1.10.26-11.1 确定论文题目,明确论文目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开始查阅资料。 2. 11.01-11.14 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3. 11.14-11.30 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4. 12.01-12.10 整理资料,拟定论文大纲。 5. 12.10-12.30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6. 12.30-01.10 修改初稿,完成最终定稿。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金涛.关联业务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2]冯丹.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极其应对[J].商,2015 [3]刘素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金融经济,2014 [4]徐洪才,推动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 [5]邵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角色[N].上海证券报,2016 [6]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7]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2013 [8]巴曙松.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J],2012

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

信息化时代下的互联网金融 自从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加速进程。再加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了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个别企业向产业链信息化的拓展,从单纯的技术应用层面逐渐开始向着商业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 而p2p作为行业内的新秀近几年来网贷平台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今年“互联网+”正式时代的到来之后,p2p网贷平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快速蔓延,平台交易量不断增长,以近期第一网贷平台发布的中国网贷指数日报显示为例,2015年4月27日当天全国网贷成交额就已经达到了21.95亿元,和4月24日20.48亿元相比增长了1.47亿元,仅仅三天之差可以看出p2p网贷平台交易额的增长速度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以国内知名网贷平台红岭创投,陆金所,宜人贷,拍拍为例目前的平台交易量都已经突破亿元大关。再加上近期不少网贷平台纷纷推出的一系列送红包,送豪礼的亲民活动,更是为网贷平台打造良好的口碑影响力增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据笔者了解,国内一家知名P2FD模式的网贷平台可溯贷在四月份推出的“春分豪礼,四月巨献”来约就送apple watch活动就赢取了广大的民心,活动推出没有几日平台交易额就突破亿元。可以说是行业内杀出的一匹黑马。由此可见,在当下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社会,p2p 网贷平台交易额除了一直突破新高之外,信息化的发展也加快了网贷平台进行传统行业和信息化的融合。站在整个互联网金融角度来看网贷平台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互联网金融也只是“互联网+”概念下的一个代表体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普及和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在营销中势必再抢占市场流量入口。引发新的“爆点” 而且依照目前市场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偏向营销性和创新性的,在现今国内农业,工业等传统行业不断融合创新发展,引领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走在时代前端开启自己的创新模式,简而言之P2FD的模式就是P2P网贷模式发展下的创新,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比离不开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亦是如此。

互联网金融分析管理作业(1、2节课)

一、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相关技术来进行金融业务的办理的一种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拓展了金融发展的空间,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然而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为依托的,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进而使得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大的风险,如网络安全风险、信誉风险等,一旦互联网金融出现风险,不仅威胁到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风险管理是互联网金融永恒的主题,互联网金融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只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保障金融机构的利益,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客户的利益提供保障,进而促进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 1转变经营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行业一直秉承着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去从事金融管理工作,而从某种角度来看,金融行业的本质就是服务大众,这种以“经济效益”的经营观念很显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为此,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就必须积极的转变经营观念,树立风险意识,将“经济效益”型转变为“服务质量”型,在金融行业中全面落实风险管理意识,进而确保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2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我国金融要想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加大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加强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风险意识以及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养;其次,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政策扶植,为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另外,金融机构还应当加强对外联系,对外引进优秀的人才,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营,进而不断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管理水平。 3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风险是一直存在的,为金融机构要想确保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保证金融资金安全,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首先,金融机构必须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其次,要全面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制,将风险管理之人落实到管理人员的身上,进而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另外,为了更好的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效地规避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风险管理,在金融行业内部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程量化和立体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而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提高风险管理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了金融传品的创新,拓宽了金融行业发展的空

探索金融互联新时代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发展

抓住机遇,铸造卓越 直销银行–探索金融互联新时代 下商业银行的转型与发展 2015年2月

前言 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具有挑战的宏观环境,其中信贷风险加剧,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势将削弱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及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战略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步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用户规模、基础设施、终端数量还是产业生态、技术支持都在过去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设备普及率的爆炸性增长与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都为移动互联网新经济的来临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消费行为的移动互联化。移动互联网全方位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社会进步,孕育了创新型商业形态的演变,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亟需寻求转变。 直销银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响应快速、客户体验卓越、物有所值的价值主张青睐有加,直销银行利用其创新性,以客户为中心推出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是银行业面对机遇与挑战,实现数字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

目录 1 金融互联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 直销银行是银行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有效抓手 11 德勤对发展直销银行的理解 16 探索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直销银行模式 17 作者

1 金融互联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行业,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市场经营环境也随之不断迁徙变化。德勤认为,在新常态及数字时代,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共存。商业银行必须因势利导,实现战略转型,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定推进,使得中小商业银行将面临利差不断缩窄的经营挑战 中国金融改革的攻坚正逐步走向深水区,利率市场化时间表已经明确,商业银行未来如何应对息差收窄、稳定负债成本、实现稳健运营就是首要挑战。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开放同业拆借利率开始,目前已经进行到了改革的最后阶段。现我国仅存款利率上限限定为基准利率的1.2倍,贷款利率的下限已经取消。央行在会议上明确表示目前仅需要两到三个政策工具来引导短期和中期利率,并明确利率市场化预计将在两年内完全完成。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转型面临着时间的紧迫性。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率市场化导致对存贷款的竞争更加激烈,活期存款定期化和货币基金争夺部分存款,由此带来的存款成本上升和贷款收益下降肯定会对银行的利息收入造成一定的冲击,体现在损益表上就是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大部分已经降到百份之三以内,一般利率市场化期间和结束初期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都有进一步缩窄的空间,就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完成时美国存贷利差约为百份之五,日本约为百份之二,韩国在百份之一左右(图1),这说明我国的利差水平还将继续下行。当然除了利率市场化之外,包括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市场的竞争程度、和金融体制的管制水平等在内的各类因素都将影响利差的大小。从这些因素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和竞争程度在逐渐加剧,金融监管对价格的调控将更加市场化,这都为利差缩窄提供了证据支撑。 而中小型银行在应对利差缩窄环境时所处的相对劣势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包括1)服务区域及半径受限。在网点数量上,大型银行远远领先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大型银行即使存款利率低于同业对手,网点所带来的便利性依然能够使其保证一定的储户数量,反观中小银行即使在存款的价格上有一定吸引力,由于网点较少,就不能保证对储户的吸引力;2)收入结构单 一。我国大型银行的中间收入占比也相对更高,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城商行,仍然未能对依赖传统存贷款的模式做出有效调整,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时处于劣势。 中小银行应对存款成本上升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便宜、稳定的存款来源。 数据来源:wind ,德勤分析 图1 美、日、韩利率市场化期间存贷利差变化(%)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公司治理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公司治理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融资方式(P2P、众筹等)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即将到来。那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将为关注投资者权利保护的公司治理带来哪些变化呢? 互联网金融的全新特征 第一,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 在传统产业(含金融业),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边界是非常清晰的。例如,在银行业,储户是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持有银行所发行股票的股东则是投资者。即使部分银行股东与所持股银行有存贷款业务,但消费者与投资者二者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 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随着众筹平台的兴起、以及与支付宝、余额宝等服务捆绑在一起的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提供,消费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例如,商品众筹项目的投资者往往首先是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并成为该平台所推出的产品和服务的最初体验者,进而成为投资者。而给支付宝或余额宝账户充值的用户往往也是与阿里巴巴关联的淘宝购物的忠实消费者。边界的模糊甚至利益的冲突使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或消费者)的权益变得困难。 第二,投资者进入门槛低,责任承担能力差。 在这种普惠和众筹的融资模式中,投资者扮演的角色与成为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同时通过投票表决参与重大资产重组和战略调整的预期有着明显的不同。投资者的进入门槛较低,对众筹项目感兴趣的消费者随时都可以成为投资者。进入门槛低的结果使其无法像普通股东一样基于传统公司治理框架通过表决参与企业决策,同时作为最后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相比通过持有表决权的股票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而未来稳定获得股利回报的传统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以资本利得方式实现的短期回报及其背后的收益权,而不是控制权。 第三,业务模式在业界精英与普通投资者之间严重地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时代,伴随基于大数据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所减缓的同时,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业务模式的快速创新反而使业界精英与普通投资者之间围绕业务发展模式的信息不对称加剧。如果说传统行业投资者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估算利用净现值法则可以对一个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判断,那么,互联网金融时代业务模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一般的投资者无法理解业务模式,从而无法弄清楚现金流到底如何产生。一些研究发现,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加剧了投资者之间观点的不一致和利益冲突,以至于认为股价虚高的股东很容易将所持有的股票转手给认为股价仍有上升空间的潜在投资者,使现在投资者与将来投资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相关分析技能,外部分散投资者总体精明程度下降,而不得不依赖专业精英。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微软的比尔〃盖茨最初并不看好互联网的发展。庆幸的是,美国并没有像一些国家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