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陈刚+高职高级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陈刚+高职高级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陈刚+高职高级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陈刚+高职高级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成果科类:工科-08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高职高技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完成单位:(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成果主要完成人:陈 刚、吴元祥、叶志娟、刘 兵、

尹慧玲、张 磊、张红卫、刘小宁

姓名 专业技

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

均教学工

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陈刚 副教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32 全面负责教学、竞赛等 吴元祥 工程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44 竞赛

叶志娟 副教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44 教学管理

刘兵 副教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88 教学

尹慧玲 讲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44 学生管理

陈帆 讲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88 教学

张红卫 教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44 教学与教学管理

刘小宁 教授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44 科研与教学管理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400字以内)

“武汉市技能大师陈刚工作室”是武汉市人民政府首批批准的五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也是武汉市高职院校中第一个获得政府批准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开展实训教学和技能竞赛取得显著成效。通过2014亚洲(台湾)机器人运动竞技大赛第一名;2015年两岸四地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14至2016全国3D大赛;2016年湖北省技能状元大赛;武汉市第十八、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南地区港澳特区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不断的检验出学生的高技能水平。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的提高技术技能,使学生也更热爱更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实践的动力。以《钳工基础》、等实训教学为起点,改变“老师一个人讲”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围绕实训项目,自主实践、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和教师检查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这样的平台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显著的提高效率和技能。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1000字以内)

2016年1月,入选武汉市黄鹤英(高级能)才计划,2016年11月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1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首席技师”;2015年1月武汉市总工会命名成立:“陈刚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2015年8月带领并指导学生参加两岸四地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参加2015全国3D大赛获得湖北赛区两个二等奖; 2014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亚洲机器人运动竞技大赛获得第一名;2015年参加武汉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模具14级学生叶颂参加武汉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七名,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2016年6至10月,工作室指导学生许平恒、黄治刚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逆向设计”湖北赛区比赛二等奖。2016年6至10月,工作室指导学生许平恒、黄治刚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数字建筑设计大赛”、“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湖北赛区比赛两个项目的三等奖。2016年5月至11月,组织了武汉市职业院校(高职)工具钳工比赛,所指导的三名学生获得了前三名。2016年10月至12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获得三等奖。2016年10月至12月,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技能状元大赛3D打印大赛获得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技能状元大赛工具钳工赛项获得三个三等奖。2016年1月,“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获2015年度湖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9月,“高职高技能人才陈刚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获得第三届市属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近三年工作室现已申报“一种刀头可旋转的便携折叠螺丝刀”等国家专利两项,指导徒弟和学生获“牙刷便利筒”等国家专利9项。主编《车工技术》教材;公开发表论文6篇,主持武汉市“十二五”专项课题《武汉市职业院校模具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与研究》课题;主持社会服务四项与课题一项,并圆满完成。参与湖北省、武汉市等七项课题的研究。和工作室及团队成员一起(近3年)培训指导了学生参加钳工、机修钳工和工具钳工职业资格考证学生超过1200名,95%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高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成果应用推广情况(400字以内)

工作室编写的《钳工基础》、《车工技术》教材,从2014年出版使用以来《钳工基础》使用量超过了6000册。该教材从钳工的基础知识入手,以介绍钳工操作步骤和加工方法为重点,突出钳工职业能力。和企业联合指导了企业一线职工卫利军、吴增友获得了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钳工比赛三等奖,2014年1月卫利军获得武汉市政府授予的“武汉市技能大师”称号。工作室申报的“一种刀头可旋转的便携折叠螺丝刀”等国家专利,指导徒弟和学生获“牙刷便利筒”等国家专利。整体设计新颖独特,结构合理紧凑,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工作室指导参加的亚洲机器人大赛、两岸四地机器人大赛、全国3D大赛、湖北省第五届技能状元大赛、武汉市第十八、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的工艺过程和好的加工方法,已经运用在工具钳工、机修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和教育教学当中,让更多学生适应最新的工艺和较好的方法,和工作室及团队成员一起(近3年)培训指导了学生参加钳工、机修钳工和工具钳工职业资格考证学生超过1200名,95%的学生获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技能兴汉工程的意见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技能兴汉工程的意见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布部门】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6.11.07 【实施日期】2016.1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技能兴汉工程的意见 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直各有关部委办局、各直属事业单位、各在汉企业、各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武政〔2012〕10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紧缺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意见》(武政办〔2013〕151号)和《武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等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有关要求,积极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现就实施技能兴汉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政策创新驱动,构建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新格局 (一)健全高技能人才引进政策。根据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

需要,构建紧缺高技能人才引进与服务绿色通道。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面向海内外引进具有重大业绩成果的紧缺高技能人才。对引进的符合条件的紧缺拔尖高技能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等财政资金支持,并放宽落户条件限制。对引进的“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才,给予安家补贴和工作启动经费。鼓励和引导企业、技工院校设立特聘岗位,引进技能大师担任特聘专家。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根据有关政策措施,结合本辖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办法,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创新高技能人才管理与服务模式,解放和增强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畅通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合理流动通道,健全专业技术职称与职业技能等级比照认定、普通高等院校与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衔接协调的政策制度体系。支持企业技能人才通过招聘等方式向机关或事业单位流动,允许企业优秀技能人才可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各行(企)业应积极推行以创新能力、岗位贡献、工作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薪酬制度,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 (三)推动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积极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引导企业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建立完善新型学徒制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XX公司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第八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所在单位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经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人力资源部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4、人才引进的具体流程详见公司《人力资源部标准化手册》之“招聘管理作业指引”

人才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总结(新编)

人才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xxx市人才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履行职能,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xxxx 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 贯彻落实科学,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xxxx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科学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二) 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xxxx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xxxx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xxxx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x家)进场招聘,提供岗位x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岗位2315个)。签订就业意向x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人,进城和返乡农民工人,下岗失业人员人。签订职业培训(含企业委托培训)x人,维权及法律援助155人次,印发政策宣传材料50000份。 3、举办“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营销队伍的销售水平,促进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中心与市经济委员会、上海锐柏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销售冠军训练营——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技巧”讲座。xxxx古井销售有限公司、xxxx占元面粉集团、良夫面粉厂、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三一纸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共48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讲座的成功举办为我中心今后开展各类人才社会化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 4、配合科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1_2061

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2019-2020) 为适应公司的战略发展和近期的业务快速扩张,努力打造和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特制定本计划。 一、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公司目前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为此公司年初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思想,但公司现有管理团队无论从规模到综合素质和能力都不与公司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公司现有各级管理和技术岗位缺少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基层员工中也缺乏能起到带头作用的关键骨干。只有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才能应对新项目的挑战并使公司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二、实施人才战略 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是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的基本指导思想指引下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做出的宏观的、全局的、重大的构想和安排。人才战略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人才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作用,是对支撑公司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考,是对未来的思考和筹划。因此,公司董事会和各位高管都务必站在公司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看待人才战略,重视人才战略,努力实现人才战略规划。 要实施人才战略,就要从人力资本投资优先、人才价值实现、人才结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在人才获取、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评估、人才激励、人才规划等方面见实效。 人才引进培养基本思路 动态管理,各层级人才设立一个基数,准确人数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增减,同时方便各层级人才定期优化、调整、更新; 养用结合,在岗锻炼和培养,一方面在岗位上甄别其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其文化的融合和认同,前者是要求,后者是基础; 系统培养,针对不同途径引进的人才采用定制化学习项目培养方案给予持续培养,激发工作潜能; 公开透明,全程进行透明化管理,选拔过程和结果公示,人员优化、调整、更新及年度考核和培养结果公示。 三、人才引进培养目标 1、引进培养物流运营管理高级人才3人,负责项目运营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

武汉市户口的N种方法

新落户政策出台盘点获取武汉市户口的N种方法 落户新政: 武汉市日前宣布,将从7月1日起,实行“关于进一步放宽在我市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落户条件的通知”,其中规定,毕业超过两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或留学回国人员,在武汉就业创业,具备本科学历(年龄35周岁以内)、研究生学历(年龄40周岁以内),提供学历学位、劳动合同、1年社保缴纳证明以及合法住所证明,或者自主创业且本人为法人代表的,均可在武汉市落户。 此项新政策意味着,超过两年择业期的未落户高校毕业生,不用担心户籍被打回原籍,不用再考“中级职称”、不用在武汉买房,只要就业或创业,都能落户武汉。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科和研究生要求是全日制的;在武汉创业的大学生,其登记注册的企业要求正常运作半年以上且有缴税证明。 另外,毕业两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仍按照《关于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创新创业的意见》办理。 10个工作日告知是否准予落户 据武汉市人社局副局长李乔介绍,过去,毕业两年以上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需办理人才引进手续才能落户,其要具备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且涉及调入、调出两地,办理手续时间较长,对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造成无形的障碍。 今年放宽条件后,在武汉创业就业毕业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可直接到申请人入户地所在区政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或者区公安分局户籍窗口申请落户,公安窗口受理后,会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落户的决定,这大大减少了办理手续的环节。 三类合法固定住所可做落户地 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有三类固定住所可以落户:亲友家或租住房、自有房、单位集体宿舍。 其中,在武汉市本人房屋产权地落户的,需提供合法房屋权属证明;在亲友家或者租住房屋中落户的,需户主在个人申请中签字同意搭户,留存联系方式,并提供合法房屋权属证明和户口簿,租住房屋的,还需提供签订1年以上的有效租房协议;在单位集体宿舍中落户的,需要单位人事部门出具证明。 其他获取武汉市户口的N种方法 一、外地人通过购房落户 这是大部分外地人落户武汉的选择,通过购买符合落户条件的房屋,就可以申请落户。购房范围及对象: 1、凡户籍不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具备合法身份证明的中国公民,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住房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可在住房地申办武汉市非农业户口。 中心城区农业户籍人员,具备上述条件的,可办理“农转非”户口。 2、凡户籍不在本市和本市中心城区以及远城区农业户口人员在远城区购买住房面积超过80平方米(含8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20万元(含20万元)的,可在住房地申办武汉市非农业户口。

外部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管理/技能型 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行政管理部 2016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 (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第八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所在单位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经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行政管理部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

2013年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 岗位”项目实施办法 一、目标任务 2013年,重点在县(市、区)企事业单位遴选设立100个特聘岗位,引进100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向企业倾斜。“特聘岗位”设置要求是: 1、“特聘岗位”设岗周期为2年,重点支持各地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纳税企业和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2、“特聘岗位”原则上设岗与引进人才同步,引进的人才作为特聘岗位人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3、“特聘岗位”人选,一般以设岗引进到岗工作的急需紧缺人才为主,同时也包括设岗单位以“柔性服务”方式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 二、“特聘岗位”人选条件及职责 1、“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人选应具备以下条件: (1)岗位人选一般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岗位人选应具有较强的岗位履职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特聘岗位的工作; (3)柔性引进的岗位人选一般要求是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4)柔性引进的岗位人选应保证在聘期内每年为设岗单位服务6个月以上。 2、“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人选须与设岗单位签订2年以上用人合同或柔性服务协议。 3、“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人选应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1)积极参与设岗单位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等工作; (2)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岗位目标任务; (3)积极参与设岗单位人才团队建设。 三、申报材料要求 “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的申报采取岗位、人选同时申报的方式。申报需提供以下材料:(1)填报《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特聘岗位项目申报书》。 (2)申报单位附件材料。主要包括:①单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获得重大人才支持项目证明材料;②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③经第三方审计的上年度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④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3)申报人选有关附件证明材料。主要包括:①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②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③与设岗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柔性服务合同复印件;④专业技术职务复印件; ⑤主要成果复印件或证明材料;⑥奖励证书复印件;⑦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报书(一式七份)和附件证明材料(一式一份)分别

特殊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

特殊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实和稳定公司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公司快速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定义 第二条特殊人才是指本公司特别需要的,具有特殊管理水平的管理人才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含上级批准的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需要以高于本公司正常薪资才能招聘到的人员,如战略研究人才、市场营销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特殊人才等。 第三章引进程序 第三条特殊人才引进计划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当前人员实际状况,在征求各方意见后,结合公司工作需求制定方案,经公司批准后实施。特殊人才的招聘信息通过网络、报纸等渠道进行发布,也可通过推荐的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第四条各类特殊人才引进由公司领导对计划引进的人才进行考察和初步界定。

第五条公司领导讨论决定后,对于符合要求的引进人才,各主管领导或职能部门抓紧协商落实引进人才的待遇,传递给人力资源部,协商不一致的要及时给予答复。 第六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引进手续,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以利于引进优秀人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特殊引进人才的应聘时应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和学位证书、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重要社会兼职等资料。 第四章工作安排和合作方式 第八条公司引进的特殊人才做到量才适用,尽量为引进的特殊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使其具备的管理水平或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引进人才的工作开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九条公司使用人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与引进人才的合作方式可多种多样,除全职方式外,还可采用项目合作、兼职、顾问等方式进行合作。 第五章管理和考核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对引进人才适时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引进人才要向本部门及分管领导提交工作报告,定期汇报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人力资源部会同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每年对引进人

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

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 武卫计[2013]3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卫战略,落实《武汉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提升武汉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是《武汉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3-2020)》中“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工程(22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地区医学后备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到2020年,“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计划支持1000名左右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每年选拔125人左右。 第三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的评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重点专学科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 第二章对象和条件 第五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面向武汉地区医疗卫生行业(含医疗、预防、保健、科研及中医药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选拔,重点选拔市级以上(含市级)重点专学科及十大国家级疑难重症疾病诊疗中心中青年人才梯队人选。 第六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医德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求实、创新、协作和奉献精神; (二)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本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有较深厚的基础,具有发展潜能,承担本学科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三)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含40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具有中级职称(主治医师或同等职称); (四)近三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第七条“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近五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3篇以上;高校附属医院申请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篇以上; (二)近五年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委(局)级以上课题至少1项;高校附属医院申请者需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至少2项省级科研课题或至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效益; (三)近五年实际工作能力突出,在本专业疾病的预防控制、诊断和治疗中做出了较大贡献,业务技术和专业能力得到社会和同行公认。 第三章推荐人选 第八条市卫生计生委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重点专学科及十大诊疗中心人才梯队建设需要,确定当年资助名额和主要选拔范围,并根据1:2的比例确定并分配申报名额。 第九条、武汉地区省部属医疗卫生机构、市属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评选办法推荐本单位优秀中青年人才参加评选,在审核推荐材料真实

人才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人才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人才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根据局党委统一部署,结合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际,现就2015年工作提出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局有关工作目标和总体部署,以学习上进、团结协作、服务大局、业绩争优为总要求,以进一步打造四好中心五个着力做好档案目标管理整改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所缺材料的催交入档工作。二是着力抓好三龄一历的审核认定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现有档案中部分材料手续完备工作。四是着力抓好四个一票否决项的核查工作。五是着力抓好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坚持做到四不查和两不准,规范档案目标管理。 2、五个渠道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项目 一是实行台账管理。继续健全四个台帐,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三个平台,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三是加强就业见习,强化就业实践。在市一医和联塑两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拟于2015年在人才交流中心再扩建1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将三个就业实践基地见习人员扩展到30人以上,让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就业实践,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实现就业创业。四是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与就业局培训科配合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2期,对有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五是加强与职业院校联系。随着各

职业院校的入驻,着眼于早谋划,早对接,开创人才服务新局面,第一是做好职业院校教师招考及师生人事代理等业务的接洽工作,第二是利用档案室优势资源,主动上门,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档案转接管理工作,第三是转接毕业生名册,丰富人才库存,同时加强人才,扩大中心影响力。 3、围绕 1211 ,全面推进驻外流动支部建设项目 一是完善1个阵地。即不断完善网上活动阵地,切实发挥空中服务平台功效,进一步加强驻外流动支部服务管理。二是开展2项评比。立足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组织引导流动支部开展诚信标兵、带富能手评选表彰活动,并将照片、事迹等在网上公示,力求以活动促管理,以活动促联系,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增强支部凝聚力。三是打造1个创业示范点。联系组织部、就业局、小贷中心,打造流动支部创业示范点一个。四是做好1个调研。拟于12月份组织人员对驻外流动支部进行走访调研,按照省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意见有关要求,结合驻外流动支部实际,转达总支总体安排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探讨工作方式途径,找到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突破制约瓶颈,开展好创先争优系列活动。 4、四个跟进全面抓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项目 一是服务跟进。强化服务,抓好村官、一社一大生活补贴发放,思想引导,就业创业帮扶等工作。二是培训跟进。因地制宜抓好一村一大、一社一大、村官各项培训工作。新选聘的组织参加岗前培训,2015年届满的组织进行就业创业培训,确保参与培训率达100%。三是就业创业帮扶跟进。及时向基层服务项目选出行通报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向有用人需求的单位届满未就业选出生,积极联系有

关于人才引进及人事代理

人才引进办理流程 (来源:人才网更新时间:2014/3/27 10:54:53 共有14713人次浏览) 一、受理范围: 为进一步贯彻人才强省战略,充实我省人才队伍,根据国家及我省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凡在我省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可委托我中心办理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其它急需人才的引进手续。 二、引进要求: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1、国家计划内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紧缺专业人员; 2、具有博士、硕士或双学士学位的人员; 3、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4、具有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并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 5、在国(境)外学习,具有国(境)外学士或以上学位,并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 6、获地级市以上重大科技成果或国家发明专利的人员,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三、办理流程: 1、申报单位提交《人才引进申请表》和申报人员学历、职称材料,由省人才中心人事代理处初审; 2、申报单位将申报材料备齐整理后,送交省人才中心人事代理处,由我处报送领导审批; 3、审批后,根据调令和入户通知办理人事关系、户口迁移手续。 四、申报材料: 1、单位填写《人才引进申请表》(一式两份),说明引进理由; 2、填写《人员流动登记表》和《户口迁移登记表》(各一式三份,正反打印),并加盖调入、调出单位及人事主管部门印章; 3、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包括学历、学位、职称、户口本或户籍证明、身份证,有随迁子女的还需提供结婚证、县以上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生证明; 4、在湖北省直或武汉市缴纳社保证明,劳动合同。 五、其它事宜: 1、申报人才引进的单位,需和我中心建立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关系; 2、申报单位和个人要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申报材料不实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单位代理办事指南 (来源:人才网更新时间:2011/3/18 11:26:47 共有16165人次浏览) 一、建立单位代理关系 (一)单位开户

(完整版)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二)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四)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 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 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 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 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五)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二、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一)人才引进的渠道 1、内部人员推荐; 2、社会招聘; 3、校园招聘; 4、退休返聘; 5、人才特聘: (1) 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 (2) 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二)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三)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部门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年度经营状况,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最终人才需求计划,经研究决定后,确定是否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3、成立以总经理办公室牵头的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引进人才职责及待遇 (一)引进的高级技术人员采用聘用制的,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签订工作协议,约定岗位职责、待遇和聘任期限等相关事宜,实行合约管理。 (二)引进的各类复合人才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其薪酬及福利待遇由双方协商约定。 (三)专业人才适用公司各专业序列管理办法或公司薪酬福利管理办法,其薪酬比照公司内同类人员确定。 (四)引进人才若属"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类"人员,应将执业资格证注册在公司满两年及以上并协商签署《证书聘用协议》,公司在注册成功后根据总经理办公会议决议给予对应的执业津贴。 四、人才引进的激励与培养 (一)对被引进人员激励与培养 1、公司加大对引进人才的培训力度与投入,通过对引入人才专项培训来提升系统人员整体专业技能。 2、引进人才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派遣劳动合同的,可参加公司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表现优秀的,可优先解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被引进人才可参加公司各专业序列申报,经公司评审后享受相应序列级别待遇。 4、公司对被聘为内部培训师的人员,根据培训师级别给予对应授课费用。 5、适用公司培养制度规定,对其主管人员享受各项辅导权利与义务。 6、对表现优秀的引进人才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并与员工共同搭建职业生涯规划。 7、对引进执业持证类人员,公司为其办理年度继续教育及各类注册事宜,费用由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今年,**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项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领域,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一)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一是强化对人才招聘广告的审查。年初,会同中共**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联合转发了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广告管理的通知》,并组织工作人员,对各新闻媒体的人才招聘广告进行审查,还组织宣传部、执法局相关人员赴市电视台、电视报、**日报、飞天周刊、红柳广告公司、铭娜广告公司等媒体,督促检查通知落实执行情况,全年共审查人才招聘广告39次,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使人才招聘广告的发布逐步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是加强人才中介机构的管理。对全市人才中介机构进行了核查,对合法的中介机构规范了运行程序,取缔非法中介机构。 三是加强了人才招聘会的审批和监管。制订了应急预案,规范了管理程序。

(二)人才交流工作成效显著。自元月份以来,共举办人才招聘会12场次,大型人才招聘会4次,并召开了首届迎“三八”妇女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及**职业技术学院校院专场招聘会各1次,进入市场招聘单位212家,有10000多名求职、择业人员入场,就业成功率达到40%。为了提高市场影响力,我们建立了人才信息库,与17个社区和1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把招聘单位和个人求职信息发布到人才网上,供用人单位和个人选择。至目前,人才信息库内共有近万人的信息,并按师范、医药、财经、文史、理工、其他等进行分类,为企业用人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开展网上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网上交流服务,今年共发展网上会员单位88家。我们与外省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输送消防车驾驶员17人。 (三)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今年我们注册成立了人才派遣服务中心,利用人事人才网、报纸和现场解答的方式,大力宣传人事代理政策,规范完善人事代理工作制度、操作规程,不断扩大服务内容和项目,简化办理手续,并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预约服务等方式,为所有代理、托管的个人和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全年共办理转出档案830件,单纯保管296件,办理人事代理1288件。并积极拓展人才派遣,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与各县市农发行、惠民医院、甘肃金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甘肃中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派遣协议,全年共办理人才派遣57人。不断规范档案管理,对档案室进行了整理,进一步严格了档案传递、借阅制度。( 四)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随着大中专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方便大中专毕业生报到,我们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窗口,确定专人,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政策规定,采取就业报到、入库登记交流、

武汉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计划实施办法

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根据《关于加快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计划,是以创新岗位为依托,特聘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领衔开展项目研发的引智计划。本计划按照“项目、岗位、人才”相结合的方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和专业性较强的事业单位中实施,按照先设立创新岗位后招聘专家的办法进行。“特聘专家”应为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 第三条创新岗位特聘专家计划总体目标是: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性人才高地,以中国光谷、中国车都、临空经济发展区、中部重化基地四大工业板块建设为重点,结合全市“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市钢铁、汽车、光通信、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项目中择优设立100个左右的创新岗位,鼓励和引导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创新岗位特聘专家。 第二章岗位设置

第四条创新岗位属流动岗位,岗位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年,由市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产业布局、单位发展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评审确定。 第五条申请设置创新岗位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经营状况良好; (2)一般应当具有专门的科研开发机构; (3)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具有创新技术和创新理论的科研项目; (4)能为特聘专家提供较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 第六条创新岗位职责: (1)重点帮助设岗单位解决生产发展、科技研究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突出问题; (2)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发展;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积极争取并主持国家科研项目、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 (4)在本技术领域或者行业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 (5)根据单位特点和发展需要,组建并带领一支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工作。 第七条创新岗位申请受理工作每年上半年开始,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公司人才引进制度

XXXX人才引进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 4、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业务。对非核心业务,应控制人才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1)在同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经验较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3)懂项目管理、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持证人员。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对应各类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五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社会招聘; 4校园招聘; 5退休返聘; 6人才特聘:(1)以不触动人事关系为前提,邀请行业专家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流,使企业获得人才突破并实现知识传递;(2)凡符合公司引进人才条件,可通过签订特聘协议,约定被聘用人权利与义务,实现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并支付聘用费用。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公司采取以下三种人才引进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针对高层次人才,可采取直接调入、招聘录用等方式,鼓励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对没有工作单位的(包括应届毕业生),可通过公司指定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以派遣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不建立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专家、资深人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临时聘请、技术合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超常规、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人才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汇报

人才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汇报 人才服务中心年终工作汇报 市人才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宗旨,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履行职能,稳步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主要工作情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加强人才中心效能建设。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我局开展了以“推进科学发展、服务崛起、打造阳光人事、提供人才保障”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市人才中心通过参加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提高服务意识,才能较好地应对工作中

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开创工作新局面。 市人才中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中,不但完成局党组举办的规定动作,还在中心开挖自选动作。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融入实际工作中,认真对中心的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对人事人才法规进行再学习,在此基础上,中心制作了《制度程序及文件汇编》学习材料。适时召开全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把这种学习、工作作风传达到县区人才工作。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市人才中心形成了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化、纪律规范化,工作人员养成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按照工作程序办事、积极主动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建立了夯基础、强自身、高效率、讲学习的人才工作队伍。 加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工作理念,搭建人才和企业的桥梁,铸造较高水平的

就业平台。 1、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 按照原安徽省人事厅的统一要求,中心精心组织了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井中集团、安徽亳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双轮集团、安徽徽皇肥业集团、安徽安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六家企业于年4月26日参加了第四届中博会才智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276个。会上接收求职简历618份,其中研究生24人,本科生449人,专科生145人。现场达成求职意向243个,招聘应届大学生175人。 2、开展了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就业的影响,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心配合原市劳动保障局等单位于年5月11日至17日举办了“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本次招聘周共有152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岗位个。签订就业意向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5

高端人才引进原因分析

高层次人才引进分析 截至2012年底,高新区拥有海外高层次人才261名,比2011年增加29名,增长12.5%。他们分布于园区140多家企事业单位。 (1)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地分布情况。 表4 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地分布情况 从留学地来看,26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中,留学于美国的最多,占38.4%;其后依次为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所占比例分别为11.5%、10.7%、8.4%、6.1%、5.4%、4.2%;留学于新西兰、爱尔兰等其他国家的占15.3%。见表4。 (2)海外高层次人才学历与创业情况。 表5 海外高层次人才学历及创业情况 从学历来看,合肥高新区26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有125名博士,所占比例为47.9%;107名硕士,所占比例为41.0%;

21名学士,所占比例为8.0%;8名博士后,所占比例为3.1%。 从创业情况来看,共有17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占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总数的65.9%。其中,博士创业比例最高达52.3%;其次是硕士,比例为39.5%;学士和博士后创业的比例均比较低,均为4.1%。 (1)引进考虑要素 表18 企业引进人才考虑因素分布表 在对引进人才需要考虑的要素中,各要素的排序依次是能力、经验、创新、学历,分别占总数的36.14%、27.72%、19.97%和19.97%。这也反映了高新区在人员引进时,不光看重人才的学历,而是从能力、经验、创新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且对人才能力的重视度远远高于学历。 (4)人才引进关键因素 表21 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情况分布表

在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因素调查中,发展机会和工资待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有87.78%的企业认为是工资待遇是否优厚,发展机会的大小最为关键,其次是工作环境和贡献奖励。说明人才进入企业后,能否安心留下,长期为企业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的高低、未来是否有发展机会,而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奖励措施等因素则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5)人才引进瓶颈 表22 人才引进的影响因素分布情况表 个人在选择企业时,会考虑很多因素,如个人发展、福利待遇、交通、环境等。调查中,涉及到人才引进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福利。60.00%的企业选择个人发展,48.89%的企业选择福利待遇,此外,选择住房问题、社会环境和子女教育的分别占26.67%、18.89%和14.44%。 从企业人才引进的影响因素来看,对于企业来说,个人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