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木结构艺术造型特色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勒大阁,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被毁,后在此阁旧址建此殿,现保存完好。寺依地形布局,地势东高西低,大殿在寺址东端山岩下高12米多的台地上,面西,是全寺主殿。寺院不大,台地下院落北侧有金代建筑的文殊殿,其他建筑都是清代以后所建。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

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

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

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

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

坛上有唐代雕塑。屋顶为单檐庑

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有雄大而

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体现出一

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

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从五台县豆村镇向北行进5公里,向东远眺,就看到了三山环抱、松柏掩映、高低层叠的佛光寺。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据唐著《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内曾有3层7间高9丈5尺的弥勒大阁,当时寺况极为兴盛,香客不绝,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高踞山腰,寺基为梯田式,东、南、北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山静鸟鸣,环境幽雅,真称得上是“福山宝地”。共有三层院落,层层叠高,计有殿堂楼阁120多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由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修建。现存寺内的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荟萃一处,相互映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61年,国务院将佛光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

“四绝”。据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唐朝时,法兴禅师在寺内兴建了高达三十二米的弥勒大阁,僧徒众多,声名大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大举灭佛,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公元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之后,宋、金、明、清,均对佛光寺进行了修葺。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1949年后,政府和人民对佛光寺着意加以保护。如今,佛光寺外青山环抱,寺内古木参天,殿堂巍峨。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东大殿是该寺主殿,位于最上一层院落,在所有建筑中位置最高,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距今1100多年,堪称国宝。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前檐正中五间安装有五路门钉的大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安置棂窗。斗拱之上结梁架,有天花板,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两个部分。明袱在殿内可以看见,砍削规整,轮廓秀美。柱头卷杀作复盆,一宝装炼话为装饰,每瓣中间其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相当我国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力例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两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高3.l米)矗立在正脊两端,使整个殿宇宏伟整饬,魁梧壮丽。

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施彩绘。殿前依地势用片石垒砌着十米多高的基座,其上再筑九十厘米高的台基,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前檐正中五间安装有五路门钉的大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安置棂窗。斗拱之上结梁架,有天花板,将梁架隔为“明袱”和“草袱”两个部分。明袱在殿内可以看见,砍削规整,轮廓秀美。柱头卷杀作复盆,一宝装炼话为装饰,每瓣中间其脊,脊两侧突起椭圆形泡,瓣尖卷起作如意头,为唐代最通常的作风。天花板都作极小的方格,与日本天平时代(相当我国唐中叶)的遗构相同,这也是大殿为唐建的力例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两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高3.l米)矗立在正脊两端,使整个殿宇宏伟整饬,魁梧壮丽。

大殿的空间构成也很有特点。一圈内柱把全殿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空间较高较大,加上扇面墙和佛坛,更突

出了它的重要性;外槽较低较窄,是内

槽的衬托。但外槽和内槽的细部处理手

法一致,一气呵成,有很强的整体感和

秩序感。雄壮的梁架和天花的密集方格

形成粗细和重量感的对比。佛光寺大殿

也很重视建筑与雕塑的默契。佛坛面阔

五间,与建筑相应,塑像也分为五组。

塑像的高度和体量都经过精密设计,使

其与空间相应,不致壅塞和空旷,同时

也考虑了瞻礼者的合宜视线。

大殿面阔7间,中间5间设板门,两端各1间设直棂窗,通长34米余;进深4间,17.66米;上覆单檐四阿屋

顶。殿内有一圈内柱

(金柱),将内部空间

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

分,沿内槽后部3面

设墙,围着佛坛,坛上

有30多尊晚唐彩塑

像,沿大殿后墙和左

右墙在阶状台座上有

清代以后所塑500罗

汉。内槽空间较高,佛坛围墙又加强了它的地位,上面以木条组成方格状的平和四周斜置的峻脚椽组成长覆斗形的天花,天花下显露的4条大梁及其上下的斗拱把空间划分为 5个较小的部分。外槽空间较窄较低,是内槽的衬托,它的天花和所显露的梁架、斗拱则和内槽处理一致,全体有很强的秩序感和整体感。建筑的空间与雕塑配合的十分默契,如以佛坛和其

围墙强调了雕塑所在空

间的重要性;正中3间

塑像较大,为3尊坐佛,

两端塑像较小,为骑狮

文殊和骑象普贤,各像

周围都有其他一些小

像,共组成5组,与5

个空间相应;塑像的高

度与体量也与所在空间

相应,不显拥塞或空旷,

同时也考虑了视线,如

人站在殿门时,内柱围成的框不遮挡该间塑像的完整组群和坐佛背光;站在内柱一线时,佛顶与人眼的连线仍在正常的垂直视角以内。殿内还残存数处唐代壁画和建筑彩画。大殿立面竖向分为台基、屋身、屋顶 3段。台基素平无华。屋身立柱有侧脚和生起,使得体型稳定而富有韵味。柱上斗拱雄大,高度占到柱高一半。出檐深远,挑出达4米,约当檐口到柱底高度的一半。补间斗拱只有一朵,布局疏朗,呈现出刚健朴质的结构美和本色美。屋顶坡度平

缓,屋檐从立面中心起即向两端以柔韧曲线微微上翘,整座屋顶舒展从容。整条正脊也是中低边高的弧线,两端以尺度颇大而轮廓简洁的内卷鸱吻收束,其位置恰与立柱相应,加强了整体造型的有机性。

剖面特点:

①佛光寺大殿的构架为殿堂型构架.殿堂型构架的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屋顶为四角顶.大殿殿堂型构架的前提是内外槽的柱子一样高.分为三个水平层,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唐称内外槽,明清称檐柱,金柱,且檐柱,金柱不等高)

②分明栿,草栿两层.(明清称梁,唐宋称栿)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

③运用了叉手托脚.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立面特点:

①角柱升起,八根柱子越到边上越高,每个高起2寸.

②正脊--典型的凹曲线(明清为直线).垂脊平直,平缓有力,不象太和殿那么陡.

③五个开间相等趋于正方形,尽间减小.

④没有仙人走兽.

⑤屋顶较扁,檐口微翘.单檐四阿顶.(明清称庑殿顶)

⑥升起(生起),有侧脚,外槽向内倾斜89.5度.(侧脚:指外槽柱子向内倾斜,角柱从两个方向向内倾斜,而外槽柱子从心间向角柱逐渐升高)(生起:逐渐增加某一类构件高度的做法,称为生起.如外槽柱子自心间向角柱逐渐加高.)

⑦斗拱肥硕.

⑧出檐深远.

内部空间处理:

①空间层次丰富,从室内看,明栿在下,平闇在上,衬托着明栿层次多,丰富.

②尺度把握较好,平闇的格子很小,对比之下感觉室内空间的尺度很大.

③空间比例严谨,内槽柱子与平闇围合成了一个趋近于正方形的空间.

④斗拱制作灵活,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有下昂(双杪双下昂),内转改为偷心造(不设横拱)即插拱内槽柱子内侧为七铺作偷心造,由于佛像的圆光罩很占地方,设横拱则放不下,故全部采用偷心造,很灵活.

中国唐代著名古建筑:佛光寺东大殿(木构殿堂型构架)

东大殿(修建者:愿诚和尚) 东大殿是现存的三座唐代木构殿堂型构架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现存唐代中最古老、最典型的实例。大殿构架由屋深柱网、铺作层和屋顶梁架三部分叠加而成,七铺作斗拱纵横恣肆,威压四方,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佛光寺东大殿在脊檩下仅用叉手,是现存古建筑使用这种做法的孤例。 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的典范,形象地体现了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简单的平面,却有丰富的室内空间。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上千个木构件通过榫卯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构件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多余的、没用的。而外观造型则是雄健、沉稳、优美,表现出唐代建筑的典型风格。 东大殿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 东大殿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平面柱网,内外柱等高,檐柱有侧脚及升起。檐口曲线平缓,出檐深远。斗栱尺度雄大,形式古朴。脊槫下不施侏儒柱,仅用叉手,是现存已发现古代木建筑中的构造孤例。殿内遗有释迦、弥勒、普贤、观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画和题记。

东大殿坐东朝西,最东的高地高出前部地面约十二三米。大殿面阔为七间,长为34米;进深为四间,长为17.66米;单檐庑殿顶。殿内设有一圈内柱,后部设有“扇面墙”。由内外两圈柱子形成“回”字形的柱网平面,称为“金厢斗底槽”。整个构架由回字形的柱网、斗拱层和梁架三部分组成,这种水平结构层组合、叠加的做法是唐代殿堂建筑的典型结构做法。

佛光寺平面图 大殿屋面坡度较平缓,举高约1/4.77。正脊及檐口都有升起曲线,屋面筒瓦虽是后代所铺,但鸱尾式样及叠瓦脊仍遵旧制。 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中外建筑史: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木结构艺术造型特色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勒大阁,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被毁,后在此阁旧址建此殿,现保存完好。寺依地形布局,地势东高西低,大殿在寺址东端山岩下高12米多的台地上,面西,是全寺主殿。寺院不大,台地下院落北侧有金代建筑的文殊殿,其他建筑都是清代以后所建。 唐代是中国建筑的发展高峰,也是佛教建筑大兴盛的时代,但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留存至今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构殿堂只有两座,都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其中一座,建于大中十一年(857)。佛光寺是一座中型寺院,坐东向西,大殿在寺的最后即最东的高地上,高出前部地 面十二三米。大殿为中型殿堂,面 阔七间,通长34米;进深四间, 17.66米;殿内有一圈内柱,后部 设“扇面墙”,三面包围着佛坛, 坛上有唐代雕塑。屋顶为单檐庑 殿,屋坡舒缓大度,檐下有雄大而 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体现出一 种雍容庄重,气度不凡,健康爽朗 的格调,展示了大唐建筑的艺术风采: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柱高与开间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从五台县豆村镇向北行进5公里,向东远眺,就看到了三山环抱、松柏掩映、高低层叠的佛光寺。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据唐著《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期,寺内曾有3层7间高9丈5尺的弥勒大阁,当时寺况极为兴盛,香客不绝,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有“走马观山门”之说。后来唐武宗灭法,殿宇遭到破坏。唐宣宗大中以后,佛法再兴,857年(大中十一年),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修建了现存的正殿东大殿。佛光寺高踞山腰,寺基为梯田式,东、南、北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山静鸟鸣,环境幽雅,真称得上是“福山宝地”。共有三层院落,层层叠高,计有殿堂楼阁120多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由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修建。现存寺内的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的魏(或齐)唐墓塔、石雕荟萃一处,相互映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61年,国务院将佛光寺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_张荣

中国文物报/2016年/6月/24日/第006版 研究 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进展研究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执笔人张荣 五台山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71—499年)时期。相传燕之宕昌王巡游至此,来到山门前,忽见佛陀光明遍照山林,因赐额“佛光寺”,寺院名称由此而立。后逢北周武帝宇文邕“灭法”,五台山寺院大部分荒废。隋灭北周,五台山佛教寺院又逐渐复兴。唐元和、长庆年间在高僧法兴的主持下,兴建了著名的佛光寺弥勒大阁。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下令灭法,佛光寺僧人被遣散,寺内建筑被毁。唐大中年间,佛光寺复兴,唐大中十一年(857)在东侧高台上兴建了东大殿。佛光寺东大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殿堂式唐代建筑。由于东大殿内保存有唐代木构、唐代墨书题记、唐代塑像、唐代壁画,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誉为我国古建筑第一国宝。 受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委托,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进行数字化勘察。该项目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2005年起为佛光寺东大殿第一期勘察研究工作(《佛光寺东大殿建筑勘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的延续。在第一期针对东大殿建筑大木勘察研究的基础上,第二期勘察研究工作重点针对东大殿塑像、壁画、题记、附属文物等。 勘察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以三维激光扫描、倾斜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为主的数字化记录;基于碳14年代测定手段,结合文献、题记、特征分析的建筑考古研究;人工调查配合多种微损检测、取样分析判断以及文物残损量化。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木与塑像、壁画等文物的建置时代分析,推演东大殿历史沿革。 东大殿大部分木构件和部分塑像、壁画通常被认为是唐代原构,本次勘察碳14测定年代基本证实这一观点。明确指向东大殿始建(857年)的构件包括:东大殿绝大部分木构件(包括板门、地栿),主佛坛塑像内部木骨泥胎,前内柱列弥陀说法图、卷草3幅壁画,主佛座束腰壁画等。 碳14测定北次间北缝后檐柱与西北内角柱榫卯填充木料为元代,结合现状分析判断可做出推测如下: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前后,东大殿门窗从前内柱列移至前檐柱列,并更换三根后檐柱。 南、北、东侧9幅栱眼壁画、后扇面墙外侧白描菩萨像、五百罗汉塑像,为明宣德四年(1429)至五年(1430)所做。东大殿外槽南尽间法师像,原普遍认为可能是唐代法师愿诚,但根据上一则推断,在唐代时,前外槽为前廊,该尊塑像在前廊中背向而坐似乎不合常理。根据碳14测定与东大殿殿前碑刻记载对应分析,该尊塑像应该为明天顺二年(1458)为纪念明代高僧本随禅师所塑。 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次勘察初步勾勒出佛光寺东大殿历史沿革年表,共分为五期:晚唐创建期。东大殿创建时的大木结构基本完整保留至今,板门和直楞窗位于前内柱列。创建时明栿绘丹粉刷饰彩画,内外槽额枋上的七朱八白和华栱上的燕尾彩画保留至今,室内(以南、北、后檐墙和前内柱列分割内外)燕尾(华栱下部“凹”字型部分)为白色,室外燕尾为红色。前内柱列建栱眼壁,并在其外侧绘制壁画,北次间“弥陀说法图”和南北稍间“卷草图”3幅保留至今。主佛坛上共塑34尊塑像,“释迦牟尼”佛座束腰的壁画保留至今。内槽四通四椽栿和前外槽当心间北缝乳栿上,书写了5通唐代始建题记。

丁垚:佛光寺在唐代就是一个“古建筑”

来源有方 丁垚:佛光寺在唐代就是一个“古建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丁垚讲座《佛光寺五点》1、佛光寺五点—— 远视的女建筑家:在与梁思成等人1937年盛夏的佛光寺考察过程中,林徽因站在佛坛上识别出大殿梁底淡淡墨迹的女子名字,这是将佛殿定位到唐代的关键; 没有穹顶:佛光寺可能是满铺平顶天花最晚一代的例子,而且这一顶面限定出的空间形状基本没有被后世改动。下一世纪,佛教殿宇开始出现打破此种“平坦”的穹顶状藻井,这是东亚建筑史的大事; 七朱八白:“七朱八白”是载于北宋官修《营造法式》的建筑彩画形式,不过此前却从未在国内发现完全相符的实例。但近年我们注意到,佛光寺大殿竟然就有标准的“七朱八白”; 消失的前廊:大殿建成后的某一年,原本位于里圈柱之间的板门被重新安置到正面檐柱间,结果使原有的前廊隐入殿内,建筑正立面巨变; 斩断绿崖:中国最古老的大建筑,就坐落在太古宙的岩石上,人造物千年的时间尺度,与十亿量级的地质年代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建筑却因为承载与见证了无数有名与无名的人的生命,而对每个前来感受的新生命具有无限的感染力,更以其斩断绿崖的坐落,将这种生命的呼应导向建筑所在的五台山南陲的造化胜景,想象不朽。 从高僧塔林向西南望,佛光寺所在的五台山南陲的自然环境(摄影:丁垚) 2、(佛光寺)佛坛上的这些塑像,并不是认认真真全神贯注地聚会,而是对聚会的“有意展示”。观者进到殿内,在视觉上,直接得到“被关照”的感受。也就是说,当你进去看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好多“人”,第二感觉是你在强烈地被关注着。

佛光寺大殿佛像的空间(摄影:丁垚) 3、佛光寺的这种小方格天花,创造出了一种无方向感。日本奈良、平安时期的很多建筑也都是这样。然而,在这满铺方格的顶面上,某些地方可以看见有一些很小的八边形,这是解读佛光寺问题所在。大殿顶面的设计,是最典型的唐风,而且应该是长安的样式,整个是一个平的天花,并没有“藻井”或者也可以称为小穹顶的东西,总之并没有一个很明显的凹进,空间的形状没有变化。天花或者说顶面设计,在偶像上方设置穹顶,其实是空间塑造上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佛光寺这里还没有明显可见的藻井,但同时也可以认为,它已经有很强烈的趋势,佛光寺可能是(平顶天花)最晚一代的例子,而到了下一个世纪,在北方的佛教殿宇之中,穹顶就喷涌而出了。 佛光寺大殿的平闇西部与四椽栿下的墨书(摄影:张思锐) 4、梁先生发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文章中,佛光寺这篇也是的规模不小的一篇,和独乐寺、大同的文章类似。文章中非常重要的兴趣点,能体现出梁先生、林先生他们的艺术敏感,

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五台山佛光寺主持是谁 篇一: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佛光寺 浦环设110412 林立灯 20xx1010 五台山佛光寺 简介 佛光寺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地形东高西低。东、西、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整座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十分清雅。它坐落于豆村镇东北四公里的佛光山腰,西南距五台县城32公里,东北距台怀镇约34公里。目前享誉世界的佛光寺东大殿,是唐宣写法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由佛门弟子宁公遇女施主出资,愿诚和尚主持修建的。佛光寺历史悠久,规模宏伟,是五台山保存最好的古寺。 1937年初夏,梁思成、林徽茵等四位教授,兴致勃勃来到五台山。在此之前,他们在敦煌浩如烟海、绚丽多彩的壁

画中,发现一幅五台山图,引起很大的兴趣。画面上,游人不绝,古刹林立。他们几个指点着那些较为熟悉的寺院面貌,便了现了一座以前并未见到过的宝塔 为寻此塔,他们在五台山辗转访问一些寺庙后,来到了佛光寺,欣喜地发现,在东大殿南侧有一座砖塔,与敦煌壁画上所发现的那座塔一模一样。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特别是东大殿。梁思成凭学识和经验断定这大殿属于唐代建筑。为了找到确凿证据,在寺院僧众的帮助下,他们在殿内搭架,梁思成、林徽茵夫妇登上架顶,由林徽茵端着水盆,梁思成用毛巾蘸上水擦拭,终于在大殿左右四梁下方,拭去千年尘封,现出几条字迹清晰、功力浑厚的唐人墨迹,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 经过测量绘图、现场笔录,梁思成回到北京后定出了题为《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的论文。文章发表之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仅是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了。这里的建筑、塑像、壁画、墨迹被称为佛光寺四绝佛光寺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寺院布局以东西轴线为通道,将众多主要建筑基本集中于高低层叠、左右对称的三个庭院之内,使整座寺院条理清晰,布局井然。第一院北侧为文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