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与液体1

固体与液体1

固体与液体1
固体与液体1

第一课固体与液体

本课说明:

本课研究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区别。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知道大多数物质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液体只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②知道固体不容易流动。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杯等进行测量。

③知道在条件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可以是固体变成液体,也可以使液体变成固体。

④知道物体具有质量,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可以用天平、磅秤、电子称等测量物体的质量。

⑤知道胶水、果汁、自来水等不同液体的粘稠程度不同。

⑥知道不同固体的硬度、人性有所不同。

⑦只应当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当包含实验目的、实验用品、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等。

2过程和方法

①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量筒,能够用量筒或量杯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

②学习根据实验的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设计简单的实验表格。

③能够根据实验要求,与其他同学配合做好简单的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形态。

②不同物质各自具有自己的嗲,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研究问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实验前需要根据试验的具体情况设计表格,实验时实事求是地测量和记录数据,实验后进行细致的分析。课时安排:

固体与液体的形状1课时

固体与液体的体积1课时

物质的状态变化1课时

形成认识1课时

扩展认识3课时

固体与液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通过给物体分类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有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②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知道可以用表格记录观察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合作观察记录物体形状的活动,培养学生合理分工、互相协作的意识。

②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教学准备:橡皮、铅笔盒、纸盒等,盛着不同液体的不同形状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准备好的固体和液体摆在讲桌上)同学们,老师桌子上有一些物体,你能给他们分成两类吗?

生:分类

师:你能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生(固体和液体)

师:板书并说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固体与液体,先从他们的形状开始吧。二、进行新课

生:讨论分工

生汇报分工(为什么这样分)

3学生观察并填写表格。

4汇报观察结果

5归纳比较: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6师:请你用一句话说固体的形状,再用一句话说说液体的形状。

生:用一句话描述固体和液体的形状

7师:请把你的结论写下来。

三、总结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你学到的,老师希望你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总结: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记录你的观察结果的?小组合作时分工合理吗?上这节课有什么体会?

生:按老师的提示总结自己的学习。汇报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固体和液体的形状

固体

课后小结:

固体与液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技能:

①通过比较固体的体积知道固体有一定的体积。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是用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来量度的。

②通过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知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2过程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固体和液体体积的方法,能用量筒和量杯比较液体体积1知识的大小。

3情感态度:

①通过比较固体体积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通过比较液体的体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要借助一些工具。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③通过制作量筒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通过比较固体的体积知道固体有一定的体积。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是用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来量度的。

②通过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知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难点:通过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知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准备:正方体、盛有液体的不同形状的容器、量筒、量杯、透明矿泉水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形状。老师带来了两个物体,你来判断它们是固体还是液体?(出示一个正方体和一瓶矿泉水),

生:进行判断

师:那谁来说说固体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液体的形状又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固体和液体的又一个性质:固体和液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二、进行观察比较

1认识物体体积

师:老师这有两个正方体,你来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师:通常我们说固体的大小,一般指的就是固体的体积,那我们在比较时就应该说蓝盒子的体积比黄盒子的体积大。我们说蓝盒子的体积大,黄盒子的体积小实际上就是说蓝盒子占据的空间大黄盒子占据的空间小。现在你在咱们教室中找一找哪个物体占据的空间比较大,哪个物体占据的空间比较小。

生:找到并回答

师:你能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按照体积的大小排列顺序吗?

生:给学习用品排列顺序

2认识液体的体积

师:出示三瓶不同容器中等体积的液体问:哪个容器中的液体体积大?为什么?生:比较并回答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一比

生:讨论怎样比较液体的体积的方法,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评议

生:按照讨论好的方法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

师:看来有时候我们的眼睛还是不能准确的判断事物,还要借助一些仪器的。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度量液体体积经常使用的工具有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壁上标有刻度,单位一般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有些烧杯也带有刻度。如果带刻度的烧杯最上方的刻度线表出的是500ml,这就表示当液面到达此刻度时,体积是500毫升。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量筒和量杯测量刚才我们比较的液体的体积。可能会更准确。希望你们能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练习:

师: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要测量液体的体积,但不是谁家都有量筒、量杯。这时候该怎么办?

1出示糖浆及服用方法问:“你怎么能量出10毫升?”

2测量洗衣液

3你在生活中是怎么知道液体的体积的?

4那我们来自己做一个量筒吧。

师:介绍制作方法

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固体的体积吗?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液体的体积吗?

板书设计:

固体与液体的体积

课后小结:

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通过对水的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②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过程方法

①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②通过读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愿意与别人交流。

②通过对现象的思考和分析渗透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水的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条件的。

③难点: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和液体的一些性质。你们还记得吗?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回忆并回答

师:不过今天老师要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了,固体永远是固体吗?液体永远是液体吗?气体永远是气体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学习新课

1师:各小组讨论

生:讨论汇报结果

2师:很多物质都不是用远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水。请一个同学来填出水在改变温度时的变化吧。

()()

冰水水蒸气

()()

生:填写

3师小节:当改变温度时,其他物质也能像水那样变成气体和固体吗?谁能举个例子。

生:举例说明

生:读书上9页的铁的变化

生:看图说说铁变化的过程

三、总结: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相互转化

板书设计:

()()

冰水水蒸气

()()

在条件改变时,物质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互相转化。

课后小结:

固体与液体的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对固体与液体性质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固体与液体性质的不同和相同。

过程方法:

①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②通过整理资料使学生学会用表格比较整理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固体与液体性质的讨论和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固体与液体性质的不同和相同。

难点:学会小组合作整理资料,知道自己提出的家和要有依据。

教学准备:白纸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整理。板书课题: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二、整理分析

1提问: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把你知道的写在一张纸条上。

学生:把自己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写在一张纸条上。

2交流汇报

(当学生提出固体是坚硬的的时候,老师要追问:“固体都是坚硬的吗?”……3小结;看来我们对于固体和液体还存在很多模糊的认识,有的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提出来,一会我们一起讨论。教师把学生存在的困惑都写在黑板上。

4指导讨论:同学们,我们先来一起讨论一个话题:固体都是坚硬的吗?固体的形状能改变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讲清理由,但不要否定学生的看法,只要让学生意识到任何观点都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就可以了。5生:自由讨论

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讨论,把同学们的意见记录下来。提示学生任何观点要以事实为依据。

6师:指导整理资料:通过刚才同学们激烈的,你认为哪些观点是正确的,请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可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固体都是坚硬的吗?

固体都不是透明的吗?

液体可以变为固体吗?

……

学生作品

课后小结:

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通过讨论知道物体有很多可以测量和比较的性质。

②通过测量和比较物体的质量、软硬等,使学生认识到初步了解物体都是有质量的,以及质量、软硬等词的含义。

过程方法:

①通过测量比较物体的质量使学生会使用天平比较物体的质量。

②通过比较物体的软硬使学生学会比较物体软硬的方法。

③在小组同学的合作下,设计并记录实验,知道实验报告单包括哪些项目。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测量物体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小组共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通过讨论知道物体有很多可以测量和比较的性质。

②通过测量和比较物体的质量、软硬等,使学生认识到初步了解物体都是有质量的,以及质量、软硬等词的含义。

难点:学会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准备:天平、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固体的体积有大有小,液体的体积可以进行比较和测量,那么固体和液体还有那些可以比较和测量的性质呢?

生:思考并回答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比较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另外一些可测量的性质。板书课题: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

二、探究实验

1学写实验报告

师:同学们,一会我们就要做实验来比较固体与液体的这些性质,为了能让别人了解我们的实验,也为了以后能记住今天的实验,我们要把它记录下来,写一个实验报告单,你认为实验报告单,应该包括什么?

生:讨论汇报

师:书上有王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单,你觉得可以吗?如果你觉得可以,就可以用,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自己设计。

2师:刚才我们想到了,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比较物体的软硬,现在请各小组同学选择一个你们组喜欢的题目,讨论,怎样比较?

生:讨论汇报

3师讲解: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比较物体的轻重,实际上应该是比较物体的质量,质量是可以测量的,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磅秤、电子秤等量物体。今天我们就用天平来比较物体的质量。在比较后不要忘记填写实验报告。

4学生实验

比较物体的质量、软硬等。

5利用实验报告单来汇报刚才的实验,集体评价。

6小结:同学们,实验报告单对于我们的科学学习很重要,你一定要学会,以后在科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

板书

固体和液体一些可测量的性质

质量软硬……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6.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6.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3、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3、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 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一关发一个通行证,闯过四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你们有信心吗? 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画在黑板上三个圈) 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优胜者颁发通行证。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二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 (4)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三关是把小米、豆、沙或木屑混合后,你们怎么能把他们分里出来,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 (7)教师评议,颁发通行证。 2、活动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四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 (4)教师小结:液体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五关是把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 (7)教师评议,颁发通行证。 3、活动3: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师:第六关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实验探究,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汇报,抓住“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4)教师进行评议,办法通行证。 (三)巩固拓展: 1、你们小组都闯过了哪几关?了解了哪些知识? 2、老师还有一关,怎样测量石块的体积? 3、颁发智慧小组证书,祝贺他们闯关成功。 教学反思

固体和液体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意在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初步掌握“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的研究思路。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收集证据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分析与解释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交流与质疑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5、结论与拓展 (1)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等,并加以描述。 2、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会使用简单仪器(如尺、天平、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常见特征(长度、质量、温度),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其他物体进行估量。意识到多次测量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4、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固态、气态、液态,物质在不同形态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单元在这一背景下引领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诸如轻重、软硬、形状、颜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点。由于本单元没有涉及分子或原子的概念,没有提及密度,因此对于固体和液体的沉浮与溶

常用固体液体干燥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及其特性 1、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 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 2、无水氯化钙(CaCl2):无定形颗粒状(或块状),价格便宜,吸水能力强,干燥速度较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吸水后形成含不同结晶水的水合物CaCl2·nH2O(n=1,2,4,6)。最终吸水产物为CaCl2·6H2O (30℃以下),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之一。但是氯化钙能水解成Ca(OH)2 或Ca(OH)Cl ,因此不宜作为酸性物质或酸类的干燥剂。同时氯化钙易与醇类,胺类及某些醛、酮、酯形成分子络合物。如与乙醇生成CaCl2·4C2H5OH、与甲胺生成CaCl2·2CH3NH2,与丙酮生成CaCl2·2(CH3)2CO 等,因此不能作为上述各类有机物的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 3、无水硫酸钠(Na2SO4):白色粉末状,吸水后形成带10个结晶水的硫酸钠 (Na2SO4·10H2O)。因其吸水容量大,且为中性盐,对酸性或碱性有机物都可适用,价格便宜,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但它与水作用较慢,干燥程度不高。当有机物中夹杂有大量水分时,常先用它来作初步干燥,除去大量水分,然后再用干燥效率高的干燥剂干燥。使用前最好先放在蒸发皿中小心烘炒,除去水分,然后再用。 4、无水硫酸镁(MgSO4):白色粉末状,吸水容量大,吸水后形成带不同数目结晶水的硫酸镁MgSO4·nH2O (n=1,2,4,5,6,7)。最终吸水产物为MgSO4·7H2O(48℃以下)。由于其吸水较快,且为中性化合物,对各种有机物均不起化学反应,故为常用干燥剂。特别是那些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机物常用它来干燥。 5、无水硫酸钙(CaSO4):白色粉末,吸水容量小,吸水后形成2CaSO4·H2O(100℃以下)。虽然硫酸钙为中性盐,不与有机化合物起反应,但因其吸水容量小,没有前述几种干燥剂应用广泛。由于硫酸钙吸水速度快,而且形成的结晶水合物在100℃以下较稳定,所以凡沸点在100℃以下的液体有机物,经无水硫酸钙干燥后,不必过滤就可以直接蒸馏。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乙醛、苯等,用无水硫酸钙脱水处理效果良好。 6、无水碳酸钾(K2CO3):白色粉末,是一种碱性干燥剂。其吸水能力中等,能形成带两个结晶水的碳酸钾(K2CO3·2H2O),但是与水作用较慢。适用于干燥醇、酯等中性有机物以及一般的碱性有机物如胺、生物碱等。但不能作为酸类、酚类或其他酸性物质的干燥剂。 7、固体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白色颗粒状,是强碱性化合物。只适用于干燥碱性有机物如胺类等。因其碱性强,对某些有机物起催化反应,而且易潮解,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用于干燥酸类、酚类、酯、酰胺类以及醛酮。 8、五氧化二磷(P2O5):是所有干燥剂中干燥效力最高的干燥剂。 P2O5与水作用非常快,但吸水后表面呈粘浆状,操作不便。且价格较贵。一般是先用其他干燥剂如无水硫酸镁或无水硫酸钠除去大部分水,残留的微量水分再用P2O5干燥。它可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液体和气体 考纲解读 1.知道晶体、非晶体的区别.2.理解表面张力,会解释有关现象.3.掌握气体实验三定律,会用三定律分析气体状态变化问题. 考点梳理 1.晶体与非晶体 2.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 3.液晶的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性.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性. (3)从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的.4.气体实验定律

(1)理想气体 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或pV T =C . 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考点一 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1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熔化的范围如图 4(1)、(2)、(3)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则由此可判断出甲为______,乙为______,丙为________(填“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 2.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关于晶体、非晶体、液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 .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 .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其光学性质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3 关于液体表面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重力小, 又受到液体浮力的缘故 B .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C .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

物理选修3-3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2讲固体液体和气体 知识一固体和液体 分类比较 晶体 非晶体单晶体多晶体 外形规则不规则 熔点确定不确定物理性质各向异性各向同性 原子排列有规则,但多晶体每个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无规则 形成与转化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形态.同一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化为晶体 典型物质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玻璃、蜂蜡、松香 (1)作用:液体的表面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液晶的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3)从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1)只有单晶体和液晶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是各向同性. (2)液体表面力是液体表面分子作用力的表现.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浸润与不浸润也是表面力的表现. 知识二饱和汽、饱和汽压和湿度 1.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①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②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2)饱和汽压 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②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2.湿度 (1)定义:空气的干湿程度. (2)描述湿度的物理量

①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②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即:B = p p s ×100 %. 知识三 气体分子动理论和气体压强 1.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2.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3.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4.温度一定时,某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是确定的,速率的平均值也是确定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5.气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 由于大量分子无规则地运动而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持续的压力,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 知识四 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1)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 ①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②公式:p 1V 1=p 2V 2或pV =C (常量). (2)等容变化——查理定律 ①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②公式:p 1p 2=T 1T 2或p T =C (常数). (3)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①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②公式:V 1V 2=T 1T 2或V T =C (常数). 2.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2)状态方程: p 1V 1T 1=p 2V 2T 2或pV T =C (常数).

常见固体、液体、气体密度表大全

常见固体、液体、气体密度表 金属类 0.5镉青铜 8.90 LT1特殊铝 2.75 0.5铬青铜 8.90 工业纯镁 1.74 19-2铝青铜 7.60 6-6-3铸锡青铜 8.82 9-4、10-3-1.5铝青铜 7.50 硅黄铜、镍黄铜、铁黄铜 8.50 10-4-4铝青铜 7.46 纯镍、阳极镍、电真空镍 8.85 高强度合金钢 ` 7.82 镍铜、镍镁、镍硅合金 8.85 轴承钢 7.81 镍铬合金 8.72 7铝青铜 7.80 锌锭(Zn0.1、Zn1、Zn2、Zn3) 7.15 铍青铜 8.30 铸锌 6.86 3-1硅青铜 8.47 4-1铸造锌铝合金 6.90 1-3硅青铜 8.60 4-0.5铸造锌铝合金 6.75 1铍青铜 8.80 铅和铅锑合金 11.37 1.5锰青铜 8.80 铅阳极板 11.33 5锰青铜 8.60 4-4-2.5 锡青铜 8.75 金 19.30 5铝青铜 8.20 4-0.3、4-4-4锡青铜 8.90 变形镁 MB1 1.76 不锈钢 0Cr13、1Cr13、2Cr13、3Cr13、4Cr13 、Cr17Ni2、Cr18、9Cr18、Cr25、Cr28 7.75 MB2、MB8 1.78 Cr14、Cr17 7.70 MB3 1.79 0Cr18Ni9、1Cr18Ni9、1Cr18Ni9Ti、2Cr18Ni9 7.85 MB5、MB6、MB7、MB15 1.80 1Cr18Ni11Si4A1Ti 7.52 锻铝 LD8 2.77 不锈钢 1Crl8NillNb、Cr23Ni18 7.90 LD7、LD9、LD10 2.80 2Cr13Ni4Mn9 8.50 钛合金 TA4、TA5、TC6 4.45 3Cr13Ni7Si2 8.00 TA6 4.40 白铜 B5、B19、B30、BMn40-1.5 8.90 TA7、TC5 4.46 BMn3-12 8.40 TA8 4.56 BZN15-20 8.60 TB1、TB2 4.89

10、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十、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水平预测 (45分钟) 双基型 ★1.晶体的各向异性指的是晶体( ). (A)仅机械强度与取向有关(B)仅导热性能与取向有关 (C)仅导电性能与取向有关(D)各种物理性质都与取向有关 答案:D(提示:由晶体的各向异性的定义得出结论) ★★2.如图(a)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 两部分肥皂膜刺破后,线的形状将如图(b)中的( ). 答案:C(提示: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纵向型 ★★3.有一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停留或能跑来跑去而不会沉入水中,这是由于昆虫受到向上的力跟重力平衡,这向上的力主要是( ). (A)弹力(B)表面张力 (C)弹力和表面张力(D)浮力和表面张力 答案:B(提示: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使液体的表面像张紧的橡皮膜,小昆虫受到表面张力) ★★★4.为什么铺砖的地面容易返潮? 答案:毛细现象.土地、砖块 横向型 ★★★★5.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正确理解是( ). (A)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发生形变引起的 (B)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所引起的 (C)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单纯具有一种引力所引起的 (D)表面张力就其本质米说也是万有引力 答案:B(提示: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就是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些,那么分子间的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6.水和油边界的表面张力系数为σ=1.8×10-2N/m,为了使1.0×103kg的油在水内散成半径为r=10-6m的小油滴,若油的密度为900kg/m3,问至少做多少功? 答案:6×103J.开始时的油滴看成半径为R的球:V=m/ρ=4πR3/3,油分散时总体积不变,设有n滴小油滴,每个小油滴的半径为r,V=/ρ=n4πR3/3,n=1×103/12油滴的表面积变化△S 为:△S=n4πr2-4πR2,油滴分散时,表面能的增量与外力做功的值相等:W=σ△S=6×10-2J

固体、液体和气体

高考经典课时作业11-2 固体、液体和气体 (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1.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熔化的范围如图(1)、(2)、(3)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2.(2011·高考福建卷)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3.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v)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Ⅰ,TⅡ,TⅢ,则() A.TⅠ>TⅡ>TⅢ B.TⅢ>TⅡ>TⅠ C.TⅡ>TⅠ,TⅡ>TⅢ D.TⅠ=TⅡ=TⅢ 4.(2013·南京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气体的压强增大,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这是因为() A.气体分子每次碰撞器壁的平均冲力增大 B.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器壁上受到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多 C.气体分子的总数增加 D.气体分子的密度增大 5.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其压强()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固体和液体·液体的表面现象·教案

固体和液体·液体的表面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意义和方向;了解表面张力系数。 (2)知道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的特点。 (3)了解毛细现象及其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要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细管中液面上升和下降等现象。 2.液体表面收缩现象、浸润与不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的分子动理论解释是这节课的难点。表面张力的含义也是让学生不易接受的概念,只能作初级的介绍。 三、教具 1.油滴在水和酒精混合液里呈球形:长方形玻璃缸、酒精和水适当的比例兑成混合液、车用机油,滴入水中呈圆球形悬浮其中。 2.带有绵线的铁丝环、有木把的钢针、烧杯、肥皂液、酒精灯。 3.演示浸润和不浸润:水银、水、玻璃板、锌片、烧杯、实物投影幻灯。 4.演示毛细现象:一组毛细管(内径大小不同)、两臂直径不等的U形玻璃管(两臂的直径比例差别大些)、水、水槽、水银、水银槽、支架、实物投影幻灯。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液体与固体、液体相比较,它在宏观上突出的特性是没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但它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且不易压缩,这方面特点比较接近固体。从微观上看,液体内部分子也是密集在一起的,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分子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在很小区域内,液体分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但是液体分子区别于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不断移动,造成液体具有流动性。

固体和液体

固体和液体 §3.1 固体的有关性质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岩盐、水晶、明矾、云母、冰、金属等都是晶体;玻璃、沥清、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又要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如雪花的形状总是六角形的。并且,单晶体在各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即各向导性。如力学性质(硬度、弹性模量等)、热性性质(热胀系数、导热系数等)、电学性质(介电常数、电阻率等)、光学性质(吸收系数、折射率等)。如云母结晶薄片,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沿平行于薄片的平面裂开,但在薄片上裂开则要困难得多;在云母片上涂一层薄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的反面,则石蜡将以接触点为中心、逐渐向四周熔化,熔化了的石蜡成椭圆形,如果用玻璃片做同样的实验,熔化了的石蜡成圆形,这说明非晶体玻璃在各方向的导热系数相同,而晶体云母沿各方向的导热系数不同。 因多晶体是由大量粒(小晶体)无规则地排列组合而成,所以,多晶体不但没有规则的外形,而且各方向的物理性质也各向同性。常见的各种金属材料就是多晶体。 但不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例如不同的金属存在着不同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也相同,即各向同性。非晶体在加热时,先逐渐变软,接着由稠变稀,最后成为液体,因此,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加热时,温度升高到熔点,晶体开始逐渐熔解直到全部融化,温度保持不变,其后温度才继续上升。因此,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2)空间点阵 晶体与非晶体性质的诸多不同,是由于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分 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中排列成整齐的后列,构成所 谓的空间点阵的结果。 图3-1-1是食盐的空间点阵示意图,在相互垂直的三个空间方向 上,每一行都相间的排列着正离子(钠离子)和负离子(氯离子)。 晶体外观的天然规则形状和各向异性特点都可以用物质微粒的规 则来排列来解释。在图3-1-2中表示在一个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 列情况。从图上可以看出,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直线AB、AC、AD 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直线AB上物质微粒较多, 直线AD上较少,直线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 上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 理性质的不同。 组成晶体的粒子之所以能在空间构成稳定、周期性 的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微粒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作 用力,晶体中粒子的热运动不能破坏粒子之间的结合, 粒子仅能在其平衡位置(结点处)附近做微小的热振动。晶体熔解过程中达熔点时,它吸收的热量都用来克服有规则排列的空间点阵结构,所以,这段时间内温度就不会升高。 例题:NaCl的单位晶胞是棱长a=5.6?1010-m的立方体,如图7-1-3。黑点表示Na+位置,圆圈表示Cl-位置,食盐的整体就是由这些单位晶胞重复而得到 的。Na原子量23,Cl原子量35.5,食盐密度 3 10 22 .2? = ρg/m3。 我们来确定氢原子的质量。 在一个单位晶胞里,中心有一个Na+,还有12个Na+ 位于大立 图3-1-1 A 图3-1-2 图3-1-3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固体的分类 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可以分为两种: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像石英、云母、明矾等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还有: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石膏晶体、方解石等。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 单晶体:整个物体是一个晶体的叫做单晶体,如雪花、食盐小颗粒、单晶硅等。 多晶体: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组成的,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多晶体,如大块的食盐、粘在一起的蔗糖、各种金属材料等。 (2)非晶体:像玻璃、蜂蜡、松香等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还有:沥青、橡胶等。 2. 3. 4. 晶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的形状和物理性质与非晶体不同是因为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5. 对比液态、气态、固态研究液体的性质 (1)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流动的。 (2)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可以变化千万倍; (3)液体和固体都很难被压缩;而气体可以很容易的被压缩; 6. 液体的微观结构 跟固体一样,液体分子间的排列也很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也比较强,在这种分子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不稳定的:边界、大小随时改变,液体就是由这种不稳定的小区域构成,而这些小区域又杂乱无章的排布着,使得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液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 7. 液体的表面张力 (1)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 (2)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分子间距要比液体内部大 (3)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表面张力 (4)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所以露珠、水银、失重状态下的水滴等等呈现球形。 (5)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6)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7)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固体、液体和气体 平邑县白彦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对周围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利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3、能通过亲自探究,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性质。 导入: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水槽小烧杯卫生纸) 1、水槽装满水,小烧杯倒扣入水中,水进入小烧杯里。 2、先把一张纸进入水槽后拿出,看看什么样子(为后面对比做铺垫) 3、把小烧杯内壁擦干净,底部放入卫生纸,再扣入水中,纸会不会湿?先猜想再实验。 想知道原因吗?认真学习,等这节课学习完了,也就知道答案了。这节课快结束时,我找同学来回答原因。认真听讲吧。 提出问题:课本、铅笔、橡皮、石块能放在桌子上,矿泉水瓶里的水,气球里面的空气,能直接放桌子上吗? 生回答:不能。 师: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地方,通常所见的物体以三种状态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固体、液体和气体》(板书课题) 活动一: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过渡:既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就分成这么三类,同学们能试着对课桌上的物品分类吗? 实验指导:同学们采用“摸一摸”“捏一捏”“晃一晃”“压一压”的方法,找出这些物体的不同,并试着对物品进行分类(填写“实验记录单一) 交流汇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普提) 师总结:学生根据物体会不会流动,把课本、橡皮、铅笔等不会流动的物体称为固体,把水、醋这种会流动的物体称为液体,把空气这种可以四面八方散开流动的称为气体。 看看课本上是怎么给“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定义的。课本40页最下面一段,齐读。 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见到是哪些物品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锅碗瓢盆牛奶酱油醋酒空气 以我们每个人为例,身体里有没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那个同学为什么捂着嘴笑?哦,有点不好意思说,但你说的很对。 我们人类放的屁就是气体。说道这个屁,老师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 张图片(看课件) 提出问题:老师有个小问题,生活中的物品,固体、液体、气体能相互转化? 说的再具体点(手摸着矿泉水瓶)。液体能转化成固体吗?能转化 成气体吗? 生回答:水冰箱冰块水壶水蒸气花生油上冻太阳出来暖和 了又变成液体铁高温熔化铁水铸造各种用品 评价并过渡:同学们真见多识广、博闻强识啊,老师听说同学们不仅博学,而且都是画画的高手,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物品的形状给画出来。(边说边出示课件下一页)

固体与液体1

第一课固体与液体 本课说明: 本课研究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们的区别。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知道大多数物质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液体只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②知道固体不容易流动。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杯等进行测量。 ③知道在条件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改变温度,可以是固体变成液体,也可以使液体变成固体。 ④知道物体具有质量,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可以用天平、磅秤、电子称等测量物体的质量。 ⑤知道胶水、果汁、自来水等不同液体的粘稠程度不同。 ⑥知道不同固体的硬度、人性有所不同。 ⑦只应当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前设计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当包含实验目的、实验用品、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数据等。 2过程和方法 ①会自己制作简单的量筒,能够用量筒或量杯比较液体体积的大小。 ②学习根据实验的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设计简单的实验表格。 ③能够根据实验要求,与其他同学配合做好简单的实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体、液体、气体等多种形态。 ②不同物质各自具有自己的嗲,研究物质的性质时,需要认真分析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研究问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实验前需要根据试验的具体情况设计表格,实验时实事求是地测量和记录数据,实验后进行细致的分析。课时安排: 固体与液体的形状1课时 固体与液体的体积1课时 物质的状态变化1课时 形成认识1课时 扩展认识3课时 固体与液体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通过给物体分类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物体有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②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形状,使学生发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知识讲解固体液体和气体提高

物理总复习:固体、液体和气体 编稿:李传安审稿:张金虎 【考纲要求】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2、知道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内容、熟悉其图像; 3、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能结合力学知识解相关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知识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气体分子动理论 要点诠释: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一般不小于10r0,因此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忽略掉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②气体分子间碰撞频繁,每个分子与其他的分子的碰撞多达65亿次/秒之多,所以每个气体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讨论气体分子的速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物理中常用平均速率来描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注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如H2和O2,但是它们的平均速率不相同。 ③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分布规律。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⑤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大,分子速率随随时间分布的峰值向分子速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T1小于T2。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

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越密,对单位面积器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考点二、气体的状态参量 要点诠释:对于气体的某种性质均需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如气体的热学性质可用温度来描述,其力学性质可用压强来描述。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叫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微观含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标:温度的数量表示法。 (1)摄氏温标: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把0到100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1℃)。 (2)热力学温标: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提出一种与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叫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用符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K。 用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表示温度的间隔是相等的,即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用开尔文和摄氏度表示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T=t+273.15K 2、体积: (1)体积是描述气体特性的物理量。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每一部分气体都要充满所能给予它的整个空间。 (2)一定质量的气体占有某一体积,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气体总要充满整个容积,气体的体积就是指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在国际单位之中,体积用V表示,单位立方米m3。体积的单位还有升、毫升,符是L、mL,关系1m3=103L(dm3)=106ml (cm3) 3、压强: (1)压强是描述气体力学特性的宏观参量。 (2)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用符P表示。 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频繁撞击而产生压力,用打气筒把空气打到自行车的车胎里去,会把车胎胀得很硬,就是因为空气对车胎有压力而造成的。 (3)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4)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 Pa = 1 N / m。气体压强的单位在实际中还会见到“标准大气压”(符是atm)和“毫米汞柱”(符是mmHg), 1atm = 1.013 × 105 Pa,1mmHg = 133 Pa。 (5)压强的确定。见类型四。 考点三、理想气体实验定律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一定质量的气体,p与T、V有关,三个参量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参量发生变化,至少有两个或三个同时变化。 1、玻意耳定律 要点诠释: (1)、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成反比。(2)、公式:1122pVpV??恒量 (3)、图像:等温线(pV?图,1pV?图,如图)

固体、液体和气体

基础课2固体、液体和气体 知识排查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 1.晶体与非晶体 2.晶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列。3.液晶 (1)液晶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而显示各向异性,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保持了液体的流动性。 (2)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 (3)液晶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看比较整齐,而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则是杂乱无章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1.作用 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2.方向 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且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 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

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饱和蒸汽压相对湿度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2)未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 2.饱和汽压 (1)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压强。 (2)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3.相对湿度 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即:相对湿度=水蒸气的实际压强 。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和气体压强 2.气体的压强 (1)产生原因:由于气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大量的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压力。 (2)决定因素 ①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②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 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 1.气体实验定律

知识讲解 固体液体和气体(基础)

物理总复习:固体、液体和气体 编稿:xx 审稿:xx 【考纲要求】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2、知道气体的三大实验定律、内容、熟悉其图像; 3、知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能结合力学知识解相关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气体分子动理论 要点诠释: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一般不小于10r0,因此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小,以致可以忽略(忽略掉分子间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②气体分子间碰撞频繁,每个分子与其他的分子的碰撞多达65亿次/秒之多,所以每个气体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讨论气体分子的速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物理中常用平均速率来描述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注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如H2和O2,但是它们的平均速率不相同。 ③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分布规律。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⑤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大,分子速率随随时间分布的峰值向分子速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因此T1小于T2。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而产生的,气体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越密,对单位面积器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考点二、气体的状态参量 要点诠释:对于气体的某种性质均需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如气体的热学性质可用温度来描述,其力学性质可用压强来描述。描述气体性质的物理量叫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微观含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标:温度的数量表示法。 (1)摄氏温标: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把0到100之间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1℃)。 (2)热力学温标: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提出一种与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叫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用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表示温度的间隔是相等的,即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用开尔文和摄氏度表示在数值上是相同的。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T=t+273.15K 2、体积: (1)体积是描述气体特性的物理量。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每一部分气体都要充满所能给予它的整个空间。 (2)一定质量的气体占有某一体积,气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因而气体总要充满整个容积,气体的体积就是指气体所充满的容器的容积。在国际单位之中,体积用V表示,单位立方米m3。体积的单位还有升、毫升,符号是L、mL,关系1m3=103L(dm3)=106ml(cm3) 3、压强: (1)压强是描述气体力学特性的宏观参量。 (2)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用符号P表示。 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频繁撞击而产生压力,用打气筒把空气打到自行车的车胎里去,会把车胎胀得很硬,就是因为空气对车胎有压力而造成的。 (3)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4)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 Pa = 1 N / m。 气体压强的单位在实际中还会见到“标准大气压”(符号是atm)和“毫米汞柱”(符号是mmHg), 1atm = 1.013 × 105 Pa,1mmHg = 133 Pa。 (5)压强的确定。见类型四。 考点三、理想气体实验定律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

固体,液体(教案)

固体、液体 【知识点一】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 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微观解释 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其有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与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有关.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知识点三】饱和汽压与湿度 1.液体与饱和汽的平衡是动态平衡. 2.饱和汽压与温度、液体种类有关,而与体积无关. 3.绝对湿度就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而相对湿度就是绝对湿度跟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知识点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问题 1.物态变化中的能量分析与计算 物体在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晶体熔化为同温度的液体、液体汽化为同温度的气体需要吸收能量,用来增加分子势能;反之,凝固、液化需要放出能量,分子势能减小. 2.物态不变时的能量分析与计算 物体在存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从外界获得能量,物体内能增大,对于固体、液体而言,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加,主要是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的增加一般不计,表现为温度升高;对于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一般不计,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全部用来增加分子的动能,表现为温度升高.物体温度变化时吸热或放热为Q=cmΔt,c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例题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增加 【解析】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对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所以A、B选项错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内能增加,C、D选项正确. 【答案】CD 【例题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解析】首先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A、D是非晶体的图象,故错误;其次分清是熔化还是凝固的图象,熔化是固体变成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在升高,而凝固则恰好相反,故C对,B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