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规范

民用建筑规范

民用建筑规范

正如造屋有仓促,堤坝之坝有破碎之处,河流有泻出,那么建设民用建筑项目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国家对民用建筑的规范主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发出,宏观上指的是建筑规范、建筑安全规范、建筑设计标准和建筑施工标准等,微观上则指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等。

一、民用建筑规范

1.建筑规范

建筑规范是国家对建筑物保护和利用的规范法律文件,是我国建筑物保护与利用的最高标准,它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可靠性、安全性、持久性和经济性。

2.建筑安全规范

建筑安全规范是国家依据《建筑法》规定,就民用建筑安全问题制定的强制性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3.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设计标准是国家对民用建筑设计及运营维护的规范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安装、施工细节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持久性。

4.建筑施工标准

建筑施工标准是国家对施工工程质量的规范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标准,以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完整性、可靠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民用建筑设备安装

国家对民用建筑设备安装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图纸安装,尽量避免误差;

2.安装时要求安全、牢固,不得对设备的固有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3.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到精确、准确、仔细、负责、节约资源,确保施工质量;

4.设备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5.安装时要确保安装环境良好,避免阳光、雨雪等恶劣环境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三、民用建筑维护保养

民用建筑维护保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从建筑物结构、设备、设施到人员全面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的持久可用性。建筑物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有:

1.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及时完成建筑物的抢修和维修,以及一些必要的更新改造;

3.定期进行建筑物周围环境清洁,以及保持建筑物内部干净卫生;

4.定期对建筑物设备及技术材料进行检查、保养、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保护建筑物的文物价值,及时完成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

6.对建筑物因极端气候等原因而损坏的部分及时进行维修,以防止损坏扩大。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规范是保障民用建筑安全与长久使用的唯一准则,任何施工者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建筑规范和安全规范,在安装和维护保养过程中要牢记安全第一、节约资源、环保低碳的原则,认真做好工作,确保民用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持久地使用。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解读 一、结构要求:民用建筑的结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处地区的 地质条件来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建筑物的承载力、抗震性和抗风性等要求。结构设计要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防火要求:防火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民用建筑应当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和设备。例如,建筑物内 应设有防火墙、防火门、自动喷水系统等。同时,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也 要符合相应的防火要求。 三、安全疏散要求:民用建筑应保证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疏散。建筑物内部应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通道的宽度和长度应根据建筑 物的规模和人员数量进行确定。同时,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要保证畅通, 不得设置障碍物。 四、采光、通风要求:民用建筑应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保 证居住者的舒适性和健康。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窗户 的位置和尺寸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空气。此外,建筑物的 通风系统也要设计合理,保证空气的流通。 五、采暖、供水、排水要求:民用建筑应具备良好的室内采暖、供水 和排水条件。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合理布局供暖设备和管道,保证室内温度 的稳定和舒适。同时,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也要设计合理,保证供水的安 全和用水的便利。 六、建筑无障碍要求:民用建筑应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的使用环境。 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合理设置坡道、电梯、扶手等设施,以确保残疾人的便 利和安全。

七、绿色建筑要求:绿色建筑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施工理念。民用建筑应尽可能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设备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能耗和环境适应性,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总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对于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筑师和相关从业人员要遵循规范的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环保,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通过合理解读和应用规范,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是GB 50096-2013《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于2013年5月1日实施。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1. 基本要求:规范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安全性、健康性、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2. 建筑布局:明确了住宅建筑的布局原则和要求,包括建筑尺度、进深、布局形式等,确保住宅建筑的功能性和适用性。 3. 结构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包括地基基础设计、建筑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4. 火灾防护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火灾防护设计要求,包括疏散通道、防火分区、灭火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火灾安全性。 5. 空气质量和采光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和采光设计要求,包括户内空气质量、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6. 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噪声和振动控制设计要求,包括隔声、吸声、减振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安静舒适。

7. 热环境设计:规定了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设计要求,包括保温、通风、供暖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热舒适性。 8. 给排水与供电设计:明确了住宅建筑的给排水与供电设计要求,包括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正常运行。 9. 室内装修与设备: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室内装修和设备要求,包括墙面、地板、吊顶、门窗、卫浴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建筑的美观舒适。 10. 特殊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住宅建筑,如高层住宅、 别墅等,进行了专门的要求和规定,以确保这些特殊住宅建筑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国标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最新版GB 50096-2013《居住建筑设计 规范》的出台,有助于规范住宅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这一规范内容细致全面,对于建筑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为住宅建筑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第四章:建造物设计 室内净高 一、室内净高应按地面至吊顶或者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楼板或者屋盖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地面至结构下缘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 二、建造物各种用房的室内净高应按单项建造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地下室、贮藏室、局部夹层、走道及房间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楼梯 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造物使用特征,普通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 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注: 0~0。15m 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造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 四、每一个梯段的踏步普通不应超过 18 级,亦不应少于 3 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 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 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 0。30m 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 0.50m 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m. 八、踏步前缘部份宜有防滑措施。 九、有儿童时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 0.20m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十、楼梯踏步的高度比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台阶 一、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0.15m,踏步数不应少于 2 级. 二、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 1m 时,宜有护栏设施。 坡道 一、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 二、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 15m 时,宜设歇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轮椅或者病床等尺寸及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三、坡道应用防滑地面。

民用建筑规范

民用建筑规范 正如造屋有仓促,堤坝之坝有破碎之处,河流有泻出,那么建设民用建筑项目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国家对民用建筑的规范主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发出,宏观上指的是建筑规范、建筑安全规范、建筑设计标准和建筑施工标准等,微观上则指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等。 一、民用建筑规范 1.建筑规范 建筑规范是国家对建筑物保护和利用的规范法律文件,是我国建筑物保护与利用的最高标准,它规定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可靠性、安全性、持久性和经济性。 2.建筑安全规范 建筑安全规范是国家依据《建筑法》规定,就民用建筑安全问题制定的强制性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3.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设计标准是国家对民用建筑设计及运营维护的规范法律文件,它规定了民用建筑在设计、施工、安装、施工细节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物的完整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持久性。 4.建筑施工标准 建筑施工标准是国家对施工工程质量的规范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标准,以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完整性、可靠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民用建筑设备安装 国家对民用建筑设备安装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图纸安装,尽量避免误差; 2.安装时要求安全、牢固,不得对设备的固有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3.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到精确、准确、仔细、负责、节约资源,确保施工质量; 4.设备安装完毕后,要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5.安装时要确保安装环境良好,避免阳光、雨雪等恶劣环境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三、民用建筑维护保养 民用建筑维护保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从建筑物结构、设备、设施到人员全面管理,以确保建筑物的持久可用性。建筑物维护保养的主要内容有: 1.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及时完成建筑物的抢修和维修,以及一些必要的更新改造; 3.定期进行建筑物周围环境清洁,以及保持建筑物内部干净卫生; 4.定期对建筑物设备及技术材料进行检查、保养、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保护建筑物的文物价值,及时完成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 6.对建筑物因极端气候等原因而损坏的部分及时进行维修,以防止损坏扩大。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规定 篇一: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 套内空间 3.1 套型 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1.2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表3.1.2的规定。 表3.1.2 套型分类 注:表内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 3.2 卧室、起居室(厅) 3.2.1 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1双人卧室为10m2; 2单人卧室为6m2; 3兼起居的卧室为12m2。 3.2.2 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 3.2.3 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 3.2.4 10m2。

3.3 厨房 3.3.1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 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2; 3.3.2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3.3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2。 3.3.4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3.4 卫生间 3.4.1 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 2、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2; 3、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 4、单设便器的为1.10m2。 3.4.2 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民用建筑规范

民用建筑规范 民用建筑规范是指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的用于设计和施工民用建筑物的标准和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用建筑规范。 1. 结构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因素。规范中对于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尺寸、荷载计算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2. 防火规范 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规范中规定了建筑物各部位的防火等级要求,包括建筑物的隔火墙、隔热层、防火门窗等防火构件的设置和材料的选择。 3. 电气规范 为了确保民用建筑物的电气安全,规范中对建筑物内外电气设备的布置、线路敷设、安全用电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同时,还对接地、绝缘、防雷等方面做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4. 给排水规范 民用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人员数量、用水量、用水设备等因素。在规范中对给水系统、给水设备、排水系统、排水设备等都有具体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正常使用和排放。 5. 施工和验收规范 为了保证民用建筑物的质量,规范还对施工和验收环节做出了

规定。施工规范包括建筑物各个工种的施工细则、工艺要求等;验收规范包括建筑物各个工种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建筑物的合格。 6. 建筑装饰规范 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规范要求建筑装饰材料要符合环保标准。对装饰材料的甲醛含量、辐射指标、火灾性能等都有具体要求,以确保装饰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7. 采光、通风和空气质量规范 民用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要满足人体健康和舒适的要求。规范中对建筑物的采光面积、采光控制等进行了规定;对于通风和空气质量,规范中要求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要满足要求,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总之,民用建筑规范是为了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民用建筑物的结构强度、防火性能、电气安全、给排水系统、装饰材料等各个方面的质量,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提高居住舒适性。

各类民用建筑规范

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 一、托儿所、幼儿园(JGJ39-87) 1.四个班以上应有独立基地、服务半径为300m。三班以下可设在住宅底层,但应有独立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措施。附设高层建筑内时,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独立出入口。 2.必须设置各班专用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全园场地面积不小于180+20(N-1)。 3.全园共用活动场地30米跑道、沙坑、水深不超过0.3米的戏水池。 4.托幼园活动室、寝室净高2.8(特殊形状的顶棚最低处≥2.2m。音乐活动室的净高3.6米。 5.托幼建筑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5。6.幼儿园单侧采光的活动室,进深不宜超过6.0米。 7.主体建筑走廊净宽:生活用房双面1.8m,单面1.5m;其他用房双面1.5m,单面1.3m。8.幼儿楼梯踏步150×260;楼梯靠墙一侧幼儿扶手高度不大于0.6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楼梯井净宽不应大于0.2m。 9.活动室、寝室、音体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宽度≥1.2m。疏散通道不应设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10.幼儿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11.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在距地0.6-1.2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在距地0.7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门的双面均易平滑、无棱角。外门宜设纱门。 12.活动室窗台距地高度不宜大于0.6M;1.3M内不应设平开窗。 13.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应≥1.2m,、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大于0.11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14.幼儿经常接触的1.3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所有墙角、窗台线脚等均必须做成小圆角。 15.幼儿园盥洗池的高度为0.5-0.55米,宽度为0.4-0.45米,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米。 16.室内电器设置插座必需安置在1.7米以上的位置。 17.幼儿园应采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热媒温度不宜超过95-75℃。 二、中小学校(GBJ99-86) 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距铁路不应小于300M,距城市干道不应小于80m。 2.中学服务半径≯1000M,小学服务半径≯500M。校门不宜开向机动车流量≥300的马路。 3.学校容积率小学≯0.8,中学≯0.9,中幼师≯0.7。 4.运动场地小学≮2.3M2/人,中学≮3.3M2/人,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篇一: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防火高度及特殊建筑规范 耐火等级一、二级: 1、公共建筑≤24M/居住建筑≤9层(住宅建筑除外) 2、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只能设置在一~三层,独立建造时,不应超过三层。 3.、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三级: 1、≤24M、最多允许五层(住宅建筑除外) 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只能设置在一二层货独立建造的2层建筑。 3商店、学校、电影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4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四级: 最多允许两层(住宅建筑除外)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只能设置在一层。防火等级简介 UL 94*总体

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V-0: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建筑物的消防等级(还是防火等级)是如何分类 一、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五大类:生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1.结构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建 筑结构设计规范。这些规范通常包括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地震抗力、抗风 能力等要求。 2.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民用建筑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布置满足使用 者的需要。不同功能区域如客厅、卧室、厨房等应根据其特定用途进行分区,并采取合适的空间划分和通行设施。 3.通风与照明:民用建筑的室内通风与照明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如明 亮度、日光照度等要求。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通风设备也应满 足相应安装要求。 4.消防安全:民用建筑应考虑消防设施的布置与设计,如灭火器、报 警器、疏散通道等。建筑的材料和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以减少火 灾的蔓延。 5.供水与排水:民用建筑的供水与排水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供 水质量和供水量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雨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6.建筑节能:民用建筑应考虑节能设计,如选择合适的建筑保温材料、采用高效节能设备、进行合理的能源利用等。 7.建筑隔音与隔热:民用建筑应考虑隔音与隔热的设计,避免外界噪 音和热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合理的隔音与隔热设计能提供更加舒适的居 住环境。

8.人机工程学设计:民用建筑的设计应考虑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使得 使用者能够方便、舒适地使用建筑物。例如,合理设置手扶梯、电梯、楼 梯等交通设施。 9.残疾人友好设计:民用建筑应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无障碍 设施和便利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坡道和无障碍卫生间等。 10.美学与环境友好性:民用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美学要求,统一建筑 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同时,建筑物的设计也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涵盖了结构设计、空间布局、通风照明、消防安全、供水与排水、建筑节能、隔音与隔热、人机工程学设计、残疾 人友好设计以及美学与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这些规范旨在确保民用建筑的 安全性、可持续性和功能性,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2022新规)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 GB55031-2022 2023年3月1日起实施 前言 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同时废止下列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 一、《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第4.3.1、6.7.4、6.8.6、 6.8.9条。 二、《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第3.1.7、4.2.8条。 三、《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64-2017第3.0.2、4.3.3条。 四、《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第8.2.2、9.1.2条。 五、《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第3.1.4、3.1.5、3.6.2、 4.4.4、 5.1.6、5.5.1、5. 6.2、6.2.1、6.3.1、 7.1.6、7.3.1、7.4.1、 8.1.2、 8.1.3、9.1.4、10.7.4条。 六、《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336-2016第5.5.1条。 七、《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 214-2010第3.1.2、4.12.1、4.12.2、 4.12.4条。 八、《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 103-2008第3.1.2、6.2.8、6.2.19、 6.2.23、 7.1.2条。 九、《公共建筑吊顶工程技术规程》JGJ 345-2014第4.1.7、4.1.8条。

1 总则 1.0.1 为规范民用建筑空间与部位的基本尺度、技术性要求及通用技术措施,制定本规范。 1.0.2 民用建筑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 民用建筑的建设和使用维护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 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营建与使用功能匹配的合理空间; 2 应贯彻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政策要求; 3 应与所处环境协调,体现时代特色、地域文化。 1.0.4 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 基本规定 2.1 功能要求 2.1.1 民用建筑建设应遵循安全、卫生、健康、舒适的原则,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交流等社会活动提供合理的使用空间,使用空间应满足人体工学的基本尺度要求。 2.1.2 民用建筑选址应满足安全要求。 2.1.3 居住建筑应保障居住者生活安全及私密性,并应满足采光、通风和隔声等方面的要求。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docx

民用建筑通用标准.docx 建筑工程 1、室外台阶、坡道应与主体断开,设15-20m m宽介缝,用沥青砂浆或防水油膏嵌缝。台阶平台与室内地面宜设玻璃条介缝。 2、外墙窗台下应设置一不小于120*240的现浇抗裂梁。外墙窗台〔装饰完成后)一律出60mm檐子,并做滴水〔饰面砖墙面除外〕。 3、建筑物的一层外墙采用370mnS勺砌体筑〔使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7.5的砂浆砌筑〕。 4、阳台应做有组织排水,排水管采用①40壁厚不小于 3mm勺硬质塑料〔PVC管,外伸150mm宜设置在靠近阳台门的一侧,且应做好排水坡度。 5、楼梯踏步和台阶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度差,不应超过 10mm饰面板的楼梯踏步和台阶相邻两步的高差不应超过10mm 楼梯踏步应控制好首步和尾步的高差。楼梯侧边的滴水线宜使用双滴水,挡水台高度宜为15mm宽度宜为60mm。 6、栏杆的高度:一般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通常为900mm,顶层楼梯栏杆扶手长度大于0.5m的高

度不应小于1050 mm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10mm且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饰。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以上时,栏杆高度不低于 1.1m(自可踏面至栏杆扶手顶面的高度)。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宽窗台时,贴窗栏杆或窗的防护栏杆高度窗台面起计算。栏杆的固定点处应加护盖。 7、钢管水落管用镀锌角钢支架,间距小于等于3m室外水落管当采用PVC管时,不应大于1m设一个支架,4m设一个伸缩节,伸缩节应使用镀锌角钢支架固定;水落管距墙面不小于20mm下侧距散水坡一般为200mm雨水管中的雨水直接排向屋面时,需做水簸箕。当雨水管设计无要求时,管径大于等于11Omn室内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斗。 8、楼〔地〕面铺贴同规格材料时,应优先保证客厅地面块料对称排列,有图案的要保证图案完好,裁割尺寸不小于块料的1/4边长。且应对称布置,相通的房间应顺缝,不能保证时,可采用其它颜色的块料介在门口处介开。踢脚板出墙厚度宜为板材厚度,一般为8~12mm应均匀一致,在门口处必须方整,与门框、门套接缝严密。三小间、阳台管道根部应作止水台,使用同地板砖一样的材料镶贴,宜高出地面30mm比管道外侧宽出30~40mm三小间、阳台泛水处的小立面应做贴砖处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标准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标准 一、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标准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54米(2级)或大于27米且不大于54米(1级)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54米(2级)或大于27米且不大于54米(1级)的公共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每栋楼的地下室至少一层建筑面积大于等于500平方米且使用功能的全部房间净高度大于等于2.0米的商业用房等建筑。 二、建筑防火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建筑防火应符合以下规定: 防火墙应直接砌筑在钢筋混凝土或非燃烧材料的楼板上,支承燃烧体的墙应采用厚度不小于240毫米的非燃烧体墙。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火灾时易蔓延的场所或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防火分区应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其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别独立设置,井

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材料。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 体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宾馆、饭店等商业性场所的客房、公寓等居住空间和厨房与相邻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墙隔开。厨房使用的明火设备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的非燃烧体墙隔开。厨房内设置的液化石油气切断阀及液体燃料管道阀门应安装在厨房内通风良 好处并便于及时发现泄漏。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不应布置在地下三 层及以下,当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是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二是应有一扇甲级防火门直通室外;三是应设置独立的燃料供应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隔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等。 三、逃生和救援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逃生和救援应符合以下规定: 每栋楼应有至少两座楼梯间通向地面,对于塔式住宅每个单元每层至少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楼梯。 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应设置剪刀楼梯。 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的楼梯可选用敞开楼梯间外,超

民用建筑通用标准

民用建筑通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民用建筑通用标准》(GB 50367《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编制)用以统一民用建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条定义 1、民用建筑:指为居住、办公、娱乐、医疗、休闲服务、体育、文化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基础设施的房屋以及隶属于房屋的各种附属设备和设施; 2、构筑物:指根据设计绘图、技术文件以及本标准规定而支承建筑物结构装置的分部或组合单元,如地基、墙、地板、梁、楼梯和荷载、风荷载及防水构筑物等; 3、结构装置:指用于支承建筑物重量、抵抗环境作用力及提供安全防火及声控等功能的主体部分; 4、施工单位:指取得有效的建筑施工专业承包资质的法人单位; 6、准备工程:指在实施建设工程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拆除、解体、改动、移动、筑路、铺砌等。 第二条施工区域作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施工区域、场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安全管理条件,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安全防护措施,严禁构成危险的作业及危险物料存放; 3、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指定实施安全管理的专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本标准规定的施工和安全管理要求进行施工; 5、高处作业必须按照《建设项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围护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1、围护结构施工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图样及本标准规范执行。 3、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围护结构施工质量,并定期开展检验验收。 4、必须按照《建筑施工特殊工程施工质量鉴定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水泥砂浆结构拼接及水电施工的质量检验。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篇一: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防火高度及特殊建筑规范 耐火等级一、二级: 1、公共建筑≤24M/居住建筑≤9层(住宅建筑除外) 2、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只能设置在一~三层,独立建造时,不应超过三层。 3.、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三级: 1、≤24M、最多允许五层(住宅建筑除外) 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只能设置在一二层货独立建造的2层建筑。 3商店、学校、电影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4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四级:

最多允许两层(住宅建筑除外)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只能设置在一层。 防火等级简介 UL 94*总体 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